《電力設備與新能源行業固態電池:下一代高性能鋰電池-230315(2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電力設備與新能源行業固態電池:下一代高性能鋰電池-230315(27頁).pdf(2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固態電池:下一代高性能鋰電池 Table_Industry Table_ReportDate 2023 年 3 月 15 日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2 證券研究報告 行業深度研究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電力設備與新能源 投資評級投資評級 看好看好 上次評級上次評級 看好看好 武浩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 執業編號:S1500520090001 聯系電話:010-83326711 郵 箱: 張鵬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行業分析師 執業編號:S1500522020001 聯系電話:18373169614 郵 箱: 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CINDA SECURITIES CO
2、.,LTD 北 京 市 西 城 區 鬧 市 口 大 街9號 院1號 樓 郵編:100031 固態電池固態電池:下一代高性能鋰電池下一代高性能鋰電池 2023 年 3 月 15 日 本期核心觀點 固態電池有望成為下一代高性能鋰電池。固態電池有望成為下一代高性能鋰電池。傳統的液態鋰電池具有一定的缺陷,安全性有上限,且材料體系的后續升級有上限。固態電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兩大優勢,其能量密度有望突破 500Wh/kg;且將液態電解質替換為固態電解質,大大降低了電池熱失控的風險。全固態電池的投用尚需時日,半固態電池是由液態電池向全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的投用尚需時日,半固態電池是由液態電池向全固態電池
3、過渡的中間方案。過渡的中間方案。1)現在實施全固態電池有較大阻礙,主要包括固-固界面接觸導致電池內阻較大、離子電導率不高等。2)半固態電池是向全固態電池過渡的中間方案,其保留一定量電解液,循環性能及倍率性能優于全固態電池,可以改善固態電池導電率低的問題。半固態半固態電池對現有產業鏈生產工藝和材料體系沖擊較小。電池對現有產業鏈生產工藝和材料體系沖擊較小。1)生產工藝方面,半固態電池可兼容傳統鋰電池生產工藝,變化較小。2)材料體系方面,半固態電池對現有材料體系沖擊較小,主要是在電解質上變化較大。半固態電池的產業化進程加速。半固態電池的產業化進程加速。1)政策上,中國制造 2025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
4、規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等都明確提出加快固態電池的研發應用。2)技術上,2014 年后國內固態電池相關專利申請數量大幅上升,且目前已有大批科研團隊投入對固態電池相關領域的研究,通過與相關企業合作或自行成立公司的方式推動半固態電池的產業化進程。3)下游應用上,有大量車企宣布了半固態電池的預計搭載時間,主要集中于 2024-2025 年,屆時有望迎來半固態電池的產業化浪潮。投資建議:投資建議:固態電池有望成為下一代電池體系的升級方向,半固態電池有望率先產業化,建議關注上海洗霸、高樂股份、金龍羽、當升科技、贛鋒鋰業(有色)等。風險因素:風險因素:固態電池下游應用進展不及預期
5、風險;固態電池相關技術攻關進度不及預期風險;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mMpO2Y9YbZeUpX8ZNAaQaO8OoMoOmOtQlOnNsRkPrQoQ6MoPsNwMmQnNwMnRsM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3 目錄 第一章、固態電池是新一代高性能鋰電池候選者.4 1.1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固態電池前景廣闊.4 1.2 固態電池三種路線,各有優劣.6 1.3 技術和成本,固態電池的難題.7 第二章、固態電池給現有電池產業鏈帶來的變化.8 2.1 生產工藝情況.8 2.2 材料體系變化.9 第三章、固態電池的產業化之路.11 3.1 產業發展,
6、政策先行.11 3.2 固態電池科研成果突飛猛進.12 3.3 產能擴張迅猛,產業化加速.14 第四章、產業鏈重點公司.18 4.1 衛藍新能源.18 4.2 贛鋒鋰業(有色).20 4.3 清陶能源.21 4.4 上海洗霸.23 4.5 當升科技.23 第五章、風險因素.24 圖 表 目 錄 圖表 1:動力電池技術演進路線圖.4 圖表 2:主流廠商鋰離子電池與固態電池能量密度對比.5 圖表 3:主流廠商鋰離子電池與固態電池能量密度對比(單位:Wh/kg).5 圖表 4:三大固態電解質體系及特點.6 圖表 5:不同固態電解質性能雷達圖.7 圖表 6:固態鋰電池中各種界面及其對性能的影響.7 圖
7、表 7:固態電池與傳統鋰電池的成本比較(單位:$KWh-1).8 圖表 8:一種半固態電池及其制備方法.8 圖表 9:固態電池生產工藝流程.9 圖表 10:傳統鋰電池生產工藝流程.9 圖表 11:主流氧化物固態電解質對比.10 圖表 12:全固態鋰電池對現有材料體系的影響.11 圖表 13:鋰電池產業相關政策.11 圖表 14:近十年國內固態電池相關專利年度申請情況.12 圖表 15:國內固態電池相關專利申請人 TOP10.13 圖表 16:固態電池相關研發團隊情況.13 圖表 17:國內外固態電池領域相關企業.14 圖表 18:部分車企固態電池搭載計劃.17 圖表 19:衛藍新能源部分固態電
8、池專利.19 圖表 20:衛藍新能源固態鋰離子電芯產品性能.19 圖表 21:贛鋒鋰業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20 圖表 22:贛鋒鋰電固態電池列裝東風 E70.21 圖表 23:賽力斯-SERES-5 搭載贛鋒固態電池.21 圖表 24:清陶能源部分固態電池相關專利.21 圖表 25:清陶能源動力電池產品.22 圖表 26:清陶能源復合隔膜材料產品.22 圖表 27:搭載清陶固態電池系統的純電動樣車.22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4 第一章、固態電池是新一代高性能鋰電池候選者 1.1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固態電池前景廣闊 固態電池有望成為新一代高性能鋰電池固態電池有望成為新
9、一代高性能鋰電池候選者候選者。傳統的液態鋰電池具有一定的缺陷。1)傳統液態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有上限。有機易燃電解液在劇烈的撞擊等條件下會引起一定的安全隱患,且液態電池隔膜的耐熱極限約為 160 度,超過此溫度后聚合物會轉化為流動態,導致正負極直接短路。2)當前液態鋰電池的材料體系逐漸達到上限。當前液態鋰電池能量密度上限約為 350Wh/kg,目前基于氧化物正極與石墨負極的傳統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越來越接近其理論上限。固態電池是一種使用固體電極和固體電解質的電池。固態電池可以極大緩解液態電池的問題??梢源钆涓弑饶懿牧?,大幅減重,能量密度提升,能量密度有望達到 500Wh/kg 甚至更高。在安全性
10、方面,固態電池具有高強度、高電化學穩定性以及高燃點。在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對中國制造 2025的解釋中也明確提出了“建立和健全富鋰層氧化物正極材料/硅基合金體系鋰離子電池、全固態鋰離子電池、金屬空氣電池、鋰硫電池等下一代鋰離動力電池和新體系動力電池的產業鏈”。圖表圖表 1 1:動力電池技術演進路線圖:動力電池技術演進路線圖 資料來源:德勤中國鋰電行業發展德勤觀察2.0“電池風云”,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固態電池固態電池分為半固態、準固態、全固態三種類型。分為半固態、準固態、全固態三種類型。半固態(Half solid)液體電解質質量百分比10%,準固態(Nearly solid)液體電解質質量百分比4
11、V)電解質易被電解。2、硫化物:、硫化物:電導率最高,并且電化學穩定窗口較寬(5V 以上),最具有發展潛力。其缺點主要為 1)熱動力穩定性較差,熱反應起始溫度范圍為 400500C;2)制備工藝比較復雜,且容易與空氣中的水、氧氣反應產生硫化氫劇毒氣體。3、氧化物:、氧化物:具有較好的導電性和穩定性,離子電導率比聚合物更高,熱穩定性高達 1000度,機械穩定性和電化學穩定性非常好。其缺點為 1)相對于硫化物電導率偏低;2)存在剛性界面接觸問題。圖表圖表 4 4:三大固態電解質體系及特點:三大固態電解質體系及特點 聚合物固態電解質聚合物固態電解質 氧化物固態電解質氧化物固態電解質 硫化物固態電解質
12、硫化物固態電解質 主要研究體系 PEO 固態聚合物體系 聚碳酸酯體系 聚烷氧基體系 聚合物鋰單離子導體基體系 非薄膜:鈣鈦礦型、石榴石型、NASICON 型、LISICON 型 薄膜:LiPON 型 Thio-LiSICON 型 LGPS 型 Li-aegyrodite 型 離子電導率 室溫:10-7-10-5S/cm 65-78C:10-4S/cm 10-6-10-3S/cm 10-4-10-2S/cm 優點 靈活性好 易大規模制備薄膜 剪切模量低 不與鋰金屬反應 化學、電化學穩定性高 機械性能好 電化學氧化電位高 電導率高 機械性能好 晶界阻抗低 缺點 離子電導率低 氧化電壓低(4V)界面
13、接觸差 易氧化 水汽敏感 研究方向 將 PEO 與其他材料共混共聚或交聯,形成有機-無機雜化體系,提升性能 提升電導率:替換元素或摻雜同種異價元素 提高電解質穩定性,降低生產成本,元素摻雜發揮各元素協同作用 資料來源:電動汽車觀察家,粉體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在性能方面,氧化物電解質各方面性能較為均衡,其他類型固態電解質普遍存在性能短板。在性能方面,氧化物電解質各方面性能較為均衡,其他類型固態電解質普遍存在性能短板。氧化物電解質的還原穩定性、氧化穩定性、熱穩定性等性能指標都較為優秀;硫化物電解質的化學穩定性較差,易發生反應;聚合物電解質的鋰離子遷移數、氧化穩定性等性能都亟待提升。請閱讀最后一頁
14、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7 圖表圖表 5 5:不同固態電解質性能雷達圖:不同固態電解質性能雷達圖 資料來源:Lithium battery chemistries enabled by solid-state electrolytes,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廠商布局技術路線各有不同,國內廠商側重氧化物固態電解質。廠商布局技術路線各有不同,國內廠商側重氧化物固態電解質。氧化物體系因研發成本和難度相對較低,較多新進廠商和國內企業選擇這一路線,也有望在半固態池中實現規?;宪?。目前,中國幾家頭部固態電池公司如北京衛藍、江蘇清陶、寧波鋒鋰、臺灣輝能,都是以氧化物材料為基礎的固液混合技術路線為主。
15、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硫化物固態電解質雖然研發難度高,但因其優異的性能和較大的潛力吸引實力和資本雄厚的電池企業不斷投入研發,諸多巨頭(豐田、LG、松下等)選擇其為主要技術路徑,頭部企業已有十幾年的技術積累,一旦實現突破將形成高技術壁壘。1.3 技術和成本,固態電池的難題 當前當前固態電池的廣泛運用還存在難題,固態電池的廣泛運用還存在難題,主要包括固態電解質在室溫條件下的離子電導率不高、固態電解質與正負極之間界面阻抗比較大、全固態電解質成本較高等問題。固固-固界面接觸固界面接觸導致導致內阻較大,內阻較大,離子電導率不高離子電導率不高,影響電池性能。影響電池性能。固體電解質存在大量的晶界,晶界電阻不利
16、于鋰離子輸運。同時,固態鋰電池中電極與電解質之間的界面由固液界面轉變為固固界面(濕潤性較差),具有更高的接觸電阻,難以保持長期穩定的接觸,電池內阻較大。圖表圖表 6 6:固態鋰電池中各種界面及其對性能的影響:固態鋰電池中各種界面及其對性能的影響 資料來源:郭向欣固態鋰電池界面問題研究進展,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目前目前固態電池的成本高于傳統鋰離子電池固態電池的成本高于傳統鋰離子電池,且產品良率較低,且產品良率較低。根據 Schnell,Joscha 等人2020 年在Energy Technology上發表文章的測算,在使用金屬鋰負極之前,以硫化物作為電解質、以石墨作為負極的固態電池成本為 158
17、.8$KWh-1,使用石墨負極的傳統鋰電池總成本為 118.7$KWh-1。另外,目前半固態電池的產品良率較低,實際上總成本相對較高。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8 圖表圖表 7 7:固態電池與傳統鋰電池的成本比較(單位:固態電池與傳統鋰電池的成本比較(單位:$KWh$KWh-1 1)傳統鋰電池傳統鋰電池 LIBLIB (石墨負極)(石墨負極)傳統鋰電池傳統鋰電池 LIBLIB (硅碳負極)(硅碳負極)固態電池固態電池 SLIBSLIB (硫化物,石墨負極)(硫化物,石墨負極)固態電池固態電池 SLIBSLIB (硫化物,鋰負極)(硫化物,鋰負極)材料費用 93.2 83.
18、2 137.9 86.5 過程費用(人員、折舊、利息、能源等)25.5 24 20.9 15.5 總計總計 118.7118.7 107.2107.2 158.8158.8 102102 資料來源:Schnell,JoschaSolid vs.LiquidA BottomCalculat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Manufacturing Cost of Future High-Energy Batteries.,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第二章、固態電池給現有電池產業鏈帶來的變化 2.1 生產工藝情況 半固態鋰電池制備工藝流程可兼容傳統鋰電池生產工藝。半固態鋰電池制備工藝流程
19、可兼容傳統鋰電池生產工藝。半固態電池可以最大程度兼容現有工藝、設備及材料,具備快速落地的可能。衛藍新能源半固態電池之所以能快速推向市場,就是因為盡可能地借用現有液態電池裝備和工藝,其中僅有 10%-20%的工藝設備要求不同,主要包括固態電解質膜引入、原位固化工藝、負極一體化工藝等。圖表圖表 8 8:一種半固態電池及其制備方法:一種半固態電池及其制備方法 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全固態鋰電池與傳統鋰離子電池生產工藝有一定區別。全固態鋰電池與傳統鋰離子電池生產工藝有一定區別。目前主流的電池制備工藝有疊片工藝和卷繞工藝,全固態鋰電池對現有電池制備工藝可以部分兼容,但在部分環節也需
20、要進行一定的調整。1)正、負極材料的制備可以兼容液態鋰電池的現有工藝流程,電極極片制備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9 保持現有工藝不變;2)電解質溶液采用溶膠-凝膠混合物,需要烘烤蒸發溶劑,得到固體電解質薄膜,需要增加電解質涂覆、紫外照射烘烤工藝;3)由于沒有電解液,不需要注液工序;4、)如果采用硫化物固態電解質路線,由于硫化物電解質易與水分、氧氣發生反應,對生產環境要求較高,最好能在充滿惰性氣體的全封閉室內進行生產。圖表圖表 9 9:固態電池生產工藝流程:固態電池生產工藝流程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圖表圖表 1010:傳統鋰電池生產工藝流程:傳統鋰
21、電池生產工藝流程 資料來源:金銀河招股說明書,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2.2 材料體系變化 半固態電池對現有材料體系沖擊較小。半固態電池對現有材料體系沖擊較小。1)正極材料方面:正極材料方面:目前現有的磷酸鐵鋰、錳酸鋰、鈷酸鋰、三元 NCM 等正極材料仍可延續使用;2)負極材料方面:)負極材料方面:目前主流的石墨系、以及未來的硅碳系均可使用,由于半固態電池中仍然存在一定量的液態電解質,所以鋰金屬負極目前尚不適用;3)電解液方面:)電解液方面:目前仍需要少量的有機溶劑浸漬,現有主流的鋰鹽 LiPF6以及 LiTFSI、LiFSI 等新型鋰鹽仍然需要添加;4)隔膜方面:)隔膜方面:由于半固態電池中仍然存
22、在一定量的液態電解質,仍然需要隔膜隔絕正負極防止短路,而且在一些情況下隔膜仍然要被用作骨架支撐,但是對隔膜的技術要求可能會發生變化。全固態電池或將對傳統全固態電池或將對傳統液態電池液態電池四大材料體系造成較大的沖擊。四大材料體系造成較大的沖擊。正極材料未來更可能使用高比能材料;負極材料中金屬鋰有望應用;電解質體系中液態溶劑將被完全取代;隔膜將被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0 逐步替代。1、正極材料體系、正極材料體系:目前市場主流的磷酸鐵鋰、NCM811、NCA 等正極體系理論上均可用于全固態鋰電池。后期可能開發高鎳層狀氧化物、富鋰錳基正極等。2、負極材料體系:、負極材料
23、體系:由于固體電解質具備致密性和高穩定性,以及足夠高的機械強度,能夠有效阻擋鋰枝晶的穿透,能量密度更高的金屬鋰負極有望應用。3、電解、電解質質體系:體系:全固態電池中,液態電解質將被完全取代。固態電解質是全固態鋰電池的核心部件,其進展直接影響全固態鋰電池產業化的進程,目前固態電解質的研究重要集中在聚合物、氧化物和硫化物三類。1)聚合物固態電解質)聚合物固態電解質,由聚合物基體(如聚酯、聚醚和聚胺等)和鋰鹽(如 LiClO4、LiAsF6、LiPF6等)構成,自從 1973 年 WRIGHTPV 在堿金屬鹽復合物中發現離子導電性后,聚合物材料由于其質量較輕、彈性較好、機械加工性能優良的固態電化學
24、特性而受到廣泛關注。它也是最早實現實際應用的固體電解質,早在 2011 年法國公司博洛雷就開始向巴黎投送Autolib 電動汽車,該車就是采用基于聚合物固態電解質的全固態鋰電池系統。2)氧化物固態電解質)氧化物固態電解質,按照物質結構可以分為晶態和非晶態兩類,其中晶態電解質包括鈣鈦礦型、反鈣鈦礦型、石榴石型、NASICON 型、LISICON 型等,非晶態氧化物的研究熱點是用在薄膜電池中的 LiPON 型電解質和部分晶化的非晶態材料。鋰鑭鋯氧鋰鑭鋯氧有望成為有望成為主要的主要的氧化物氧化物固態電解質。固態電解質。氧化物固態電解質是目前的主流技術應用最為廣泛的有以下三種:1)鈣鈦礦型:代表材料為
25、 LLTO(鋰鑭鈦氧,Li0.33La0.56TiO3);2)石榴石型:代表材料為 LLZO(鋰鑭鋯氧,Li7La3Zr2O12);3)NASICON 型:代表材料為 LATP(磷酸鈦鋁鋰,Li1.3Al0.3Ti1.7(PO4)3)。氧化物固態電解質材料中 LLZO 離子電導率最高,能夠達到 10-3。因此我們認為,在固態電池產業化的過程中,LLZO 有望成為主要的固態電解質的選擇。圖表圖表 1111:主流氧化物固態電解質對比:主流氧化物固態電解質對比 鈣鈦礦型鈣鈦礦型 石榴石型石榴石型 NASICON NASICON 型型 優點 較高的離子電導率 具有較高的室溫離子電導率 與金屬鋰接觸時較
26、穩定 具有較高的離子電導率 對水、空氣具有優異的穩定性 缺點 與金屬鋰接觸不穩定 具有較高的晶界電阻 易與空氣中的水、二氧化碳反應,導致較大的界面阻抗 與金屬鋰浸潤性較差,易產生鋰枝晶 需要類似聚合物/陶瓷/聚合物的復雜三層電解質結構才能最大化其性能,不利于工業化 資料來源:段惠固態金屬鋰電池最新進展評述,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3)硫化物固體電解質)硫化物固體電解質,由氧化物固體電解質衍生而來,電解質的氧化物機體中氧元素被硫元素所取代。硫化物晶態固體電解質最為典型的是 Thio-LISICON,由東京工業大學 KANNO教授最先在 Li2S-GeS2-P2S 體系中發現,室溫離子電導率最高達 2.
27、2x10-3S/cm,且電子電導率可忽略。電解液的離子電導率約為 10-2 S/cm,硫化物電解質的電導率有所接近。硫化物玻璃固體電解質通常由 P2S5、SiS2、B2S3等網絡形成體以及網絡改性體 Li2S 組成,體系主要包括 Li2S-P2S5、Li2S-SiS2、Li2S-B2S3。組成變化范圍寬,室溫離子電導率高,同時具有熱穩定高、安全性能好、電化學穩定窗口寬的特點,在高功率以及高低溫固態電池方面優勢突出,是具備潛力的固態電池電解質材料。4、隔膜:、隔膜:隔膜的功能是隔絕鋰電池正負極材料,防止電池短路。固體電解質具備電子絕緣性和離子導電性,可以逐步替代現有體系下的隔膜。請閱讀最后一頁免
28、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1 圖表圖表 1212:全固態鋰電池對現有材料體系的影響:全固態鋰電池對現有材料體系的影響 材料名稱材料名稱 全固態鋰電池造成的影響全固態鋰電池造成的影響 正極材料 理論上能兼容現有正極體系,但全固態鋰二次電池的正極可能開發高鎳層狀氧化物、富鋰錳基及高電壓鎳錳尖晶石型正極。負極材料 理論上能兼容現有負極體系,全固態鋰二次電池的負極材料目前重要集中在金屬鋰負極材料、碳族負極材料和氧化物負極材料三大類,其中金屬鋰負極材料因其高容量和低電位的優點成為全固態鋰電池最重要的負極材料之一。電解液 液態電解質將被取代,最有可能被應用到全固態鋰離子電池中的固態電解質材料包括
29、PEO 基聚合物電解質、NASICON型和石榴石氧化物電解質、硫化物電解質。隔膜 隔膜將被逐步替代。資料來源:許曉雄為全固態鋰電池“正名”,北極星儲能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第三章、固態電池的產業化之路 3.1 產業發展,政策先行 政策的推動促進固態電池產業的發展。政策的推動促進固態電池產業的發展。1)中國制造 2025提出,2025 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 400Wh/kg,2030 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 500Wh/kg;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2025 年動力電池系統比能量達到 350Wh/kg。固態電池體系符合未來高能量密度趨勢。2)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工業和信
30、息化部等六部門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都明確提出加快固態電池的研發應用,我們認為,大量相關政策的出臺將會對固態電池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推動其產業化進程。圖表圖表 1313:鋰電池產業相關政策:鋰電池產業相關政策 發布時間發布時間 內容內容 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優先發展技術領域 2009 年 10 月 鋰離子電池以及相關產品及技術位列優先發展技術領域。中國制造 2025 2015 年 5 月 明確動力鋰電池的發展規劃:20202020 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 300Wh/kg300Wh/kg;20252025 年,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電池能量密度達到 400Wh/kg4
31、00Wh/kg;20302030 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 500Wh/kg500Wh/kg?!笆濉眹覒鹇孕孕屡d產業發展規劃 2016 年 1 月 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鋰電池產業鏈,完善鋰電池研發體系,加快鋰電池創新中心建設,突破高安全性、長壽命,高能量密度等鋰離子電池技術瓶頸。輕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2016 年 8 月 加強高性能動力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電池隔膜材料、電解液材料、添加劑的研發與應用;提升鋰離子電池自動化生產工藝與裝備制造水平。有關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2016 年 12 月 綜合考慮電池容量大小、能量密度水平等因素
32、確定車輛補貼標準綜合考慮電池容量大小、能量密度水平等因素確定車輛補貼標準。對純電動客車來說,系統能量密度在 115Wh/kg 以上的給予 1.2 倍補貼;關于純電動乘用車來說,系統能量密度高于 120Wh/kg 的按 1.1 倍給予補貼。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2017 年 4 月 提出到到 20202020 年,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達到年,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達到 300Wh/kg300Wh/kg 以上,力爭實現以上,力爭實現 350Wh/kg350Wh/kg,系統比能量力爭達到系統比能量力爭達到 260Wh/kg260Wh/kg、成本降至、成本降至 1 1 元元/Wh/Wh 以下。到以下。到
33、20252025 年,動力電池系年,動力電池系統比能量達到統比能量達到 350Wh/kg350Wh/kg。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 2018 年 12 月 取消“能量型車用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應不低于 300Wh/kg,系統比能量應不低于220 Wh/kg”要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2020 年 1 月 鼓勵類產業:鋰電池用三元和多元、磷酸鐵鋰等正極材料。鼓勵類產業:鋰電池用三元和多元、磷酸鐵鋰等正極材料。新 能 源 汽 車 產 業 發 展 規 劃(20212035 年)2020 年 10 月 專欄 1 為“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攻關工程”,第一項即為實施電池技術突破行動,提出要開展正負
34、極材料、電解液、隔膜、膜電極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加強高強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2 度、輕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長壽命的動力電池和燃料電池系統短板技術攻關,加快固態動力電池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加快固態動力電池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關于加快推動新能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 2021 年 7 月 堅持儲能技術多元化,推動鋰離子電池等相對成熟新型儲能技術成本持續下降和商業化規模應用。國家工業節能技術推薦目錄(2021)2021 年 9 月 以高效長壽命磷酸鐵鋰電池高效長壽命磷酸鐵鋰電池為核心的用戶側分布式智慧儲能關鍵技術被正式列入國家工業節能技術推薦目錄 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 202
35、1 年 12 月 消費型單體電池能量密度230Wh/kg,電池組能量密度180Wh/kg,聚合物單體電池體積能量密度500Wh/L。循環壽命500 次且容量保持率80%。動力型電池分為能量型和功率型。使用三元材料能量型單體電池能量密度三元材料能量型單體電池能量密度210Wh/kg210Wh/kg,電池組能量密,電池組能量密度度150Wh/kg150Wh/kg;其他能量型單體電池能量密度;其他能量型單體電池能量密度160Wh/kg160Wh/kg,電池,電池組組能量密度能量密度115Wh/kg115Wh/kg。功率型單體電池功率密度500W/kg,電池組功率密度350W/kg。循環壽命1000
36、次且容量保持80%。儲能型單體電池能量密度145Wh/kg,電池組能量密度100Wh/kg。循環壽命5000 次且容量保持率80%。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2023 年 1 月 專欄 2 為“新型儲能電池產品及技術供給能力提升行動”,提出支持開發超長壽超長壽命高安全性儲能鋰離子電池命高安全性儲能鋰離子電池,優化設計和制造工藝,從材料、單體、系統等多維度提升電池全生命周期安全性和經濟性,推進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全氣候電池、推進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全氣候電池、固態電池和快充電池等研發和應用固態電池和快充電池等研發和應用。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深圳市電子商會,湖南裕
37、能招股說明書,矩大鋰電,電動邦,工信部,中國政府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3.2 固態電池科研成果突飛猛進 2014 年后年后國內固態電池相關專利申請數量大幅上升。國內固態電池相關專利申請數量大幅上升。從國家知識產權局“高級檢索”欄目以“固態電池”為關鍵詞進行查找,共出現 1358 項專利。近十年,國內關于固態電池的專利申請保持上升勢頭,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 40.74%,從 2013 年的 10 項專利申請到 2021年的 305 項專利申請,2014 年之后國內固態電池相關專利申請量占總申請量的 96.8%。圖表圖表 1414:近十年國內固態電池相關專利年度申請情況:近十年國內固態電池相關專利年
38、度申請情況 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國內固態電池專利申請國內固態電池專利申請在數量上在數量上與國外與國外有所差距有所差距。1)國內情況:國內情況:根據前文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查詢,國內固態電池相關專利申請前十名的申請人有四家是中國本土企業,韓國五家,日本一家,其中韓國的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以 59 項專利成為國內固態電池相關專利申請第101619447914617928230524505010015020025030035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3 一。2)全球情況:)
39、全球情況:根據日本經濟新聞與專利調查公司 Patent Result 合作進行的一項調查,從 2000 年至 2022 年 3 月為止全球已公開的固態電池專利件數中,第一名是握有 1331 件專利的豐田汽車,第二名的 Panasonic HD 則有 445 件,第三名出光興產則有 272 件。日本企業獨占前三名,十強中有六家是日本企業,其余則皆韓國企業。圖表圖表 1515:國內固態電池相關專利申請人:國內固態電池相關專利申請人 TOP10TOP10 排名排名 申請人名稱申請人名稱 所屬國家所屬國家 專利數量專利數量/項項 1 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 韓國 59 2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 35
40、 3 浙江鋒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 31 4 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 韓國 30 5 株式會社 LG 新能源 韓國 27 6 株式會社 LG 化學 韓國 25 7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日本 23 8 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國 20 9 起亞株式會社 韓國 20 10 恒大新能源技術(深圳)有限公司 中國 18 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大批科研團隊投入對固態電池相關領域的研究大批科研團隊投入對固態電池相關領域的研究,通過與相關企業合作或自行成立公司的方,通過與相關企業合作或自行成立公司的方式推動固態電池的產業化進程,做到產學研結合式推動固態電池的產業化進程
41、,做到產學研結合。1)國內鋰電池產業鏈上的優秀企業也紛紛開展自主研發或者與科研團隊合作,促進固態電池的投產,如許曉雄與贛鋒鋰業合作、張濤與上海洗霸合作等。2)還有一些科研團隊利用研發出來的先進技術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推動固態電池的產業化進程,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陳立泉、李泓團隊創立衛藍新能源,以及南策文團隊創立清陶能源。圖表圖表 1616:固態電池相關研發團隊情況:固態電池相關研發團隊情況 團隊團隊 所屬高校所屬高校 合作公司合作公司 團隊介紹團隊介紹 姚霞銀團隊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新能源技術研究所 研究團隊聚焦固體電解質材料、電極/固體電解質界面優化、固態電池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團
42、隊已發表 SCI 論文 170 余篇,申請專利 60 余項。郭玉國團隊 中科院化學所 郭玉國,二級研究員,國科大崗位教授,博導,“杰青”,“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團隊研究方向包括電化學儲能器件及其關鍵材料(鋰離子電池、鋰金屬電池、鋰硫電池、固態電池、液流電池、鈉電池、鎂電池等新型二次電池)等。許 曉 雄 團 隊(師 從 溫 兆銀)中科院寧波材料所 贛鋒鋰業 許曉雄,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17 年 4 月加入贛鋒鋰業,擔任公司首席科學家、子公司浙江鋒鋰、寧波力賽康總經理,主要負責固態鋰電池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工作,是中國硅酸鹽學會固態離子學分會會員及中國化工學
43、會儲能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崔光磊團隊 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所 崔光磊,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專項高比能固態鋰電池技術項目首席科學家,中科院深海智能技術先導專項能源項目負責人,國家“萬人計劃”。郭向欣團隊 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郭向欣,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獲得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榮譽稱號與擇優支持,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榮譽稱號與資助,并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陳立泉、李泓團隊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衛 藍 新 能源 陳立泉,著名功能材料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亞洲固體離子學會副主席,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副理事長,2004 年至今任中國硅
44、酸鹽學會副理事長。在中國首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4 先研制成功鋰離子電池,實現了鋰離子電池的產業化。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07 年獲國際電池材料協會終身成就獎。張濤團隊 中科院上海硅鹽所 上海洗霸 張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家高層次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國科學院杰出人才計劃入選者,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在電化學儲能材料及器件領域發表 SCI 論文 100 余篇。南策文團隊 中科院、清華大學 清陶能源 南策文,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兼任國際陶瓷聯盟(ICF)理事長、中國硅酸鹽
45、學會副理事長等,曾任亞洲電子陶瓷協會主席等。郝金權、高宏權團隊 中南大學 高樂股份 郝金權先生,中南大學博士,擁有新能源領域相應的客戶關系及行業資源,具有多項鋰電池相關技術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高宏權教授,中南大學材料冶金專業博士,曾參與國家及省部級項目 6 項,申報國家發明專利 10 余項,授權發明專利6 項,實用新型專利 3 項。吳孟強團隊 電子科技大學 中自科技 吳孟強為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壓電薄膜與集成器件、能源材料與器件(鋰離子電池與超級電容器)、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包括功能高分子)與器件等。吳凡團隊(原李泓團隊)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字節跳動 吳凡,中科
46、院物理所博導,國科大教授,中科院物理所長三角物理研究中心科學家工作室主任,天目湖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李會巧、翟天佑教授團隊 華中科技大學 李會巧博士,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 項)、科技部青年 973 計劃項目的支持。翟天佑,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9 年)。該團隊主打二維材料光電催化。李新祿團隊 重慶大學 金龍羽 李新祿,重慶大學先進碳納米功能材料實驗室主任,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青年委員會理事,國際電化學學會會員,中國硅酸鹽學會會員。研究領域為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孫學良(加拿大院士)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納米能
47、源材料領域的加拿大首席科學家(Canada Research Chair(Tier I),加拿大皇家學科學院院士(Fellow of Royal Society of Canada),加拿大工程院院士(Fellow of the Canadi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和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資料來源: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整理 3.3 產能擴張迅猛,產業化加速 目前目前國內外眾多企業加速推進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國內外眾多企業加速推進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國內眾多企業開始投入固態電池相關研究,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三種類型:1)將固態電池的研發與產業化作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典型代表如衛藍新
48、能源、清陶能源等;2)原傳統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上企業進軍固態電池相關業務,典型代表如贛鋒鋰業、比亞迪、寧德時代等企業;3)主營業務與固態電池差距較大、看好固態電池的發展前景從而通過技術合作等多種方式開拓相關業務的企業,典型代表如上海洗霸(原先業務為水處理業務)、金龍羽(原先業務為線纜業務)、高樂股份(原先業務為玩具和互聯網教育)等。圖表圖表 1717:國內外固態電池領域相關企業:國內外固態電池領域相關企業 公司公司 產業化進度產業化進度 技術路線技術路線/產品性能產品性能 贛鋒鋰業 1、年產 10GWh 新型鋰電池及儲能總部項目,項目建設內容包括半固態電芯,計劃總投資 50 億 2、贛鋒鋰電控股
49、,重慶市涪陵高新區建設年產 24GWh 動力電池項目,產品規劃包括固態電池,計劃總投資 100 億 3、重慶兩江新區年產 20GWh 新型鋰電池研發及生產基地項目,項目產贛鋒鋰電是國內最早從事固態電池產業化開發的企業。目前公司固態電池氧化物體系和硫化物體系、半固態和全固態電池的技術都有儲備,其中半固態電池已經進入到了產業化的階段。贛鋒鋰電選擇鋰金屬負極體系作為公司固態電池技術路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5 品包括第二代固態鋰電池,預計將于 2023-2024 年投產 4、宜春贛鋒年產 1000 噸固態電池負極材料項目,為在建工程。5、公司已投資建成了年產 3 億瓦時的
50、第一代固態鋰電池研發中試生產線 6、浙江鋒鋰在江西新余建設生產基地,2GW 第一代固態鋰電池,2021年投產。7、2022 年 1 月,贛鋒鋰業聯合東風汽車公司發布了 50 臺 E70 固態電池示范運營車輛。線的發展方向,該技術路線能量密度高,發展潛力大,第二代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達到 400Wh/kg。第二代固態鋰電池采用三元正極、固態隔膜和含金屬鋰負極材料。衛藍新能源 1、北京衛藍 100GWH 固態鋰電池項目,山東淄博,總投資 400 億元。其中,一期投資 102 億元,年產混合固液電解質電池和全固態電池 20GWH,計劃 2022 年投產 2、湖州年產 20GWh 固態電池項目 3、江蘇衛
51、藍年產 1 億瓦時固態電池,2020 年 7 月投產 4、湖州基地車規級固態動力電芯產業化工程項目,2022 年 6 月投產 5、衛藍新能源 1GWh 生產線,項目預計于 2022 年 12 月底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6、2022 年 11 月 22 日,衛藍湖州基地第一顆半固態動力電芯正式下線 公司采取氧化物路線,30Ah 固態鋰離子電芯標稱電壓 3.7V,容量 30000mAH,能量密度 270Wh/kg,最大持續充電電流 60A,最大持續放電電流 150A,循環壽命(1/3C,25)1500 次。清陶能源 1、宜春固態鋰電池產業化項目,計劃總投資 55 億元,建設年產 10GWh固態鋰電池
52、生產基地。其中,項目一期投資 5.5 億元人民幣,建設年產1GWh 固態鋰電池生產基地,于 2020 年 7 月投產 2、2018 年 11 月正式建成 0.1GWh 第一條固態電池量產產線,推出第一批固態鋰電池產品,這是全國首條固態電池產線 3、昆山清陶新能源固態鋰電池(10GWh)產業化項目 4、2023 年 2 月與成都郫都區簽約建設年產能 15GWh 的動力固態電池儲能產業基地項目,總投資 100 億元,項目一期選址郫都區菁蓉鎮,首條生產線設計產能 1GWh,目前正在調試,預計近期首批半固態電池將在郫都工廠正式下線。公司在國內率先量產了基于氧化物體系的固態電池產品,并構建了完備的自主知
53、識產權體系,能量密度可達 400Wh/kg 以上。公司第一代半固態電池,液體含量在 5%15%,能量密度最大到420Wh/kg,成本可以與如今大量使用的液態鋰電池相當。第二代產品正在小試階段,液體含量降至 5%以下,能量密度達到 400Wh/kg500Wh/kg,成本相比液態鋰電池減少 20%,并預計在 2024 年量產。高樂股份 1、公司與義烏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于2022年12月31日簽訂 戰略合作協議,擬于義烏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 2GWH 納米固態電池項目,投資總額約為 20 億元。計劃分兩期建設,一期 1GWh 產線預計2023 年 1 月-6 月完成電池產品下線,二期 1GW
54、h 產線預計 2023 年 7 月-12 月完成電池產品下線。公司的納米固態電池目標性能如下。高能量密度:可達到 300450Wh/kg;高安全性:無電解質泄露、無枝晶短路問題;長壽命:充放電次數超過2000 次;環保無污染:正負極材料為納米硅基負極和富錳正極,安全、無污染電解液為公司的獨有配方,無毒、環保、安全、不燃燒;核心材料不受限:納米硅基負極和富錳正極原料豐富,不受資源限制 上海洗霸 1、嘉定工廠啟動噸級至拾噸級工業化產線首釜產品成功產出。2、公司擁有 一種有機-無機復合準固態電解質以及準固態鋰電池 一種鋰空氣電池用或鋰鋰對稱電池用電解液 一種固態鋰金屬電池及其制備方法在內的多項專利。
55、3、公司目前初步業務意向包括:1)配合張濤研究員團隊嘗試建設的試產線:噸到十噸級/年固態鋰離子電池粉體材料;2)配合趙東元院士團隊嘗試建設的試產線:百噸級/年鋰離子電池硅碳負極/硬碳負極材料、鈉離子電池軟碳硬碳復合負極材料及鋰電池級羧甲基纖維素鋰(CMC-Li)。公司正在開發新一代低成本氧化物固態電解質材料 金龍羽 1、固態電解質和碳硅負極材料的中試、小試產品已經生產,目前正在測試相關指標以及改進工藝和材料性能研究;固態電芯中試線已經完成采用高溫固相法可生產公斤級氧化物固態電解質,離子電導率達到 4*10-4S/cm,研制的無機-聚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6 設備測
56、試,計劃開展下一步的中試研發工作;正極材料研發已經立項。與改進固態電池相關材料性能的一些研發工作也已經開展。2、子公司惠州電纜與錦添翼簽署了關于共同開發固態電池相關技術及產業化的框架協議,惠州電纜擬在五年內投入不超過三億元人民幣與錦添翼共同進行固態電池及其關鍵材料相關技術的研究開發,并推動研究成果產業化。合物復合電解質的離子電導率達到 10-4S/cm;以微米級硅為原料,采用表面包覆的方法可生產公斤級硅碳負極材料,該材料在 1.0Ag-1充放電 500次循環后可逆容量為700mAhg-1;以 NCM811 為正極材料,以超薄鋰合金為負極材料,與無機-聚合物復合電解質裝配成固態電芯,所得 1Ah
57、 固態電芯(能量密度350Wh/kg)在充放電 30 次循環后容量保持率可在 95%以上。寧德時代 1、公司 21C 創新實驗室將對標國際一流實驗室,研究方向包括金屬鋰電池、全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等下一代電池研發 2、公司在固態電池方面的專利包括:固態電解質膜片及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的固態電解質材料、鋰空氣電池的固態電解質及其制備方法 寧德時代以硫化物電解質為重要研發方向,采用正極包覆解決正極材料與固態電解質的界面反應問題,采用熱壓的方式增強了電解質和電極材料之間的接觸,降低了界面電阻,通過對硫化物進行改性,增強了其熱穩定性。目前容量為 325mAh的聚合物鋰金屬固態電池能量密度能量密度達3
58、00Wh/kg,可實現 300 周循環以容量保持率 82%。比亞迪 1、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信息,公司擁有大量與固態電池相關的專利,包括一種復合固態電解質和電芯、負極片及其制備方法和固態電池的制備方法、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全固態鋰電池等 偏于氧化物電解質路線 輝能科技 1、公司計劃投資 80 億美元在歐洲或者美國建設固態鋰電池生產基地,將在 2023 年第一季度決定海外工廠的具體選址。工廠總產能將達到120GWh,預計在未來十年內全部建成。2、2022 年 1 月,與梅賽德斯-奔馳達成合作開發協議,奔馳投資金額達數百萬歐元。3、2022 年 5 月,與浦項集團簽署投資協議達成合作,將共同開發固
59、態電池組件材料、建設供應鏈。4、2022 年 6 月 15 日,輝能科技首次公開固態電池產品的全自動量產過程,公司宣布,計劃 2023 年實現固態電池量產,并供應電動汽車市場。公司采用氧化物電解質技術路線,用抗壓的固態陶瓷電解質取代隔離層和電解液。SiOx/石墨陽極半固態電池能量密度為 440485Wh/L,可循環1000 次以上;固態鋰金屬原型電池能量密度可達383Wh/kg 和 1025Wh/L,可在室溫下循環 500 次。Solid Power 1、SolidPower計劃在2022年擴大電解質材料生產規模,支持內部100Ah電芯生產,到 2024 年再度擴大規模,以滿足內部和合作伙伴的
60、 100Ah電池生產,到 2026 年努力供應所有硫化物固態電池平臺的硫化物電解質。2、公司計劃 2022 年開始內部生產 100Ah 硅負極固態電池,2024 年開始啟動 100Ah 硅負極固態電池的外部生產,同時內部生產 100Ah 鋰金屬固態電池,2026 年及以后啟動所有類型固態電池的外部生產,并持續展開內部研發和原型生產。SolidPower 設計的固態電池產品分三類。1、硅負極+電解質+NCM811,重量能量密度390Wh/kg,體積能量密度 930Wh/l,循環壽命1,000+,快速充電:15 分鐘以內(10%至 90%)。2、鋰金屬負極+電解質+NCM811,重量能量密度440
61、Wh/kg,體積能量密度 930Wh/l,循環壽命1,000+,快速充電:20 分鐘以內(10%至 90%)。3、鋰金屬負極+電解質+下一代正極,重量能量密度 560Wh/kg,體積能量密度 785Wh/l,循環壽命1,000+,快速充電 30 分鐘以內(10%至 90%)。QuantumScape 1、公司與大眾汽車的聯合制造工廠(QS-1)將于 2024-2025 年開啟商業運營。2、QuantumScape 將其預試生產線(QS-0)的計劃產能翻一番,實現每年生產 200,000 多個電池。QuantumScape 發布的數據顯示,其固態鋰金屬電池在15分鐘的快速充電400次循環后仍保留
62、了超過 80%的初始能量,現在已經完成了 500 次循環的最新技術突破。使用低成本的磷酸鐵(LFP)陰極制作和測試了無陽極鋰金屬電池,并確認化學和電池設計可與 LFP 兼容 紅豆股份 1、公司控股子公司紅日風能于 2022 年 6 月 22 日與集寧區政府、中能華安(珠海橫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主體簽訂了2GW 風力發電和儲能項目及 3GW 大功率固態鋰電池智能制造項目投資框架協議書,并于聚焦儲能大功率固態鋰電池產線的建設,目標產品實現單體能量密度600Wh/L、循環次數8,000 周、充放電倍率3C 以及系統能量轉換效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7 2022 年 8
63、月 15 日與超壹動力投資設立項目公司紅超能源,擬參與建設3GW 大功率固態鋰電池智能制造生產線,并承接 2GW 風力發電和儲能項目的 EPC 工程。紅日風能于 2022 年 8 月 2 日與超壹動力簽訂了股權投資協議書,擬使用超壹動力可提供的知識產權共同建設 3GW 大功率固態鋰電池智能制造項目。固態鋰電池生產基地分二期建設,一期1.5GWh 產線和二期1.5GWh 產線計劃2022年-2024 年分期投資15億元。2023 年 12 月前,一期鋰電池生產線建設完成并進行投產,同時公司將啟動二期項目建設工程。2024 年 12 月前,二期項目工程建設完成,全部投產運營,并將逐步達產。率大于
64、96%,滿足-70 度低溫放電 60%,滿足 3C國標、UL 等安全性認證。德爾股份 1、由日本子公司主導開發固態電池、膜電極產品,其中,固態電池產品已應日本本土客戶的需求提供樣品并開展測試、匹配工作。公司在全固態電池開發方面堅持采用高安全性的氧化物電解質技術路線,目前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尤其是在全固態電池的制造方法上,公司成功開發出一種采用 LIV 技術的涂布制造工藝,可提升產品能量密度。資料來源: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整理 大量車企宣布大量車企宣布半半固態電池預計搭載時間,固態電池預計搭載時間,半半固態電池固態電池產業化產業化即將到來。即將到來。當前,已有大量下游車企宣布了半固態電池的預計搭載時
65、間,主要集中于 2024-2025 年,屆時有望迎來半固態電池的產業化浪潮。1、東風:、東風:2018 年起,東風公司成立固態電池項目組,開展固態電池、固態電池系統技術研究。2019 年 7 月,第一代固態電池系統開發完成。2020 年 6 月,成功開發第一代固態電池系統的整車。2022 年 1 月,由東風公司與贛鋒鋰業合作開發高比能固態電池成功在東風 E70搭載。截至 2022 年 12 月,東風公司已完成小批量固態電池整車開發、試制及運營,50 臺搭載固態電池的東風風神 E70 已開展示范運營,運營里程超 50 萬公里。2022 年 12 月 30日到 2023 年 1 月 8 日舉行的廣
66、州車展上,東風汽車表示,目前正在研發第二代固態電池,預計將在 2024 年上半年實現量產搭載,屆時整車續航里程可達 1000 公里以上。2、蔚來:、蔚來:2023 年 2 月,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表示,蔚來 150kWh 電池包預計 2023年暑期上線。蔚來 150kWh 固態電池于 2021 年初發布,從固液電解質、負極、正極材料到制造工藝,進行全面創新,突破了原位固化,高性能硅碳負極和納米級包覆、超高鎳正極等多項核心技術,實現 360Wh/kg 的超高能量密度。全新的蔚來 ES8 續航可達到 850km,ES6續航可達到 900km,而 ET7 續航里程突破 1000km。3、賽力斯
67、:、賽力斯:賽力斯董事長張正萍在布魯塞爾車展上表示,賽力斯旗下 SERES 5 純電版車型將分別搭載90kWh半固態電池和80kWh磷酸鐵鋰電池,最大續航里程530km,并于2023年 3 月開啟交付,進軍歐洲市場。2 月 7 日,贛鋒鋰業控股子公司贛鋒鋰電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宣布,搭載贛鋒鋰電三元固液混合鋰離子電池的純電動 SUV 賽力斯-SERES-5 規劃于 2023 年上市。圖表圖表 1818:部分車企固態電池搭載計劃:部分車企固態電池搭載計劃 公司公司 預計搭載時間預計搭載時間 具體情況具體情況 東風汽車 2024 上半年 在 2022 年 12 月 30 日到 2023 年 1 月
68、 8 日舉行的廣州車展上,東風汽車表示,目前正在研發第二代固態電池,預計將在 2024 年上半年實現量產搭載,屆時整車續航里程可達 1000 公里以上。長安深藍 2025 年 在 2022 年 12 月 30 日到 2023 年 1 月 8 日舉行的廣州車展上,長安深藍表示,開始加速半固態電池研發,目前已經進入工程化研發階段,2025 年將搭載整車應用。寶馬 2025 年之前 寶馬集團在公司公告中表示,將與美國初創公司 Solid Power 啟動下一階段全固態電池的聯合研發,并在其自己的電池制造中心(CMCC)采用 Solid Power 的全固態電池中試生產線。根據時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
69、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8 間表,Solid Power 將在 2023 年向寶馬集團交付全尺寸的汽車電池用于測試,第一輛采用全固態電池的寶馬原型車計劃在 2025 年之前推出,2030 年之前將實現全固態電池的量產。蔚來 ET7 2023 年上半年 衛藍新能源于 2022 年 11 月 22 日宣布車規級半固態動力電芯下線,將首先搭載在蔚來 ET7 車型上。搭載這款半固態電池的蔚來 ET7 預計 2023 年上半年交付,其電池包能量密度達到 360Wh/kg,更可實現充電 10 分鐘、續航 400 公里。豐田 2025 年以前 豐田預計 2025 年將實現固態電池大規模量產應用。日產
70、2028 年 日產汽車正式公布了疊層軟包全固態電池(ASSB)電芯的試點生產設施,計劃于 2024 財年建成一條生產線并投入使用,2028 年正式投產。本田 2030 年前 2022 年 4 月 12 日,本田汽車發布了純電動汽車事業領域的最新舉措。未來 10 年,將投入約 8萬億日元研發經費,其中在電動化和軟件領域共計投入約 5 萬億日元,加快電動化進程;到 2030年,將在全球市場推出 30 款純電動汽車,計劃年產量超過 200 萬輛;開展全固態電池示范生產線,投資 430 億日元,計劃于 2024 年春季啟動?,F代汽車 2025 年 現代汽車計劃在 2025 年試生產配備固態電池的電動車
71、,2027 年部分批量生產,在 2030 年左右實現全面批量生產。保時捷 2023 年前 德國跑車制造商保時捷正在與美國固態電池制造商 Quantumscape 合作,開發一款搭載固態電池的電動版 911 車型,預計將于 2023 年前正式亮相。上汽 2023 年 上汽集團宣布,將和清陶能源簽約成立上汽清陶固態電池聯合實驗室,雙方合作研發的千公里以上長續航固態動力電池將于 2023 年率先在上汽自主品牌新款車型上應用。北汽 2020 年 2020 年 7 月,一輛搭載固態電池系統的純電動樣車在北汽新能源完成調試,成功下線,這臺樣車是國內首次公開的可行駛的固態電池樣車。天際 2021 年 201
72、9 年年初,天際汽車展出了國內首輛固態電池電動汽車 ME7。天際汽車董事長兼 CEO 張海亮表示,天際固態電池將于 2021 年批量生產并裝車上市,電芯能量密度可以超過 300Whkg。長城 2025 年 長城汽車旗下的蜂巢能源計劃 2025 年量產固態電池。雷諾-日產-三菱聯盟 2025 年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雷諾-日產-三菱聯盟正致力于固態電池技術,希望在 2025年推出其插電式車輛市場。大眾 2025 年 大眾汽車集團在舉行的“Power Day”上表示,固態電池擁有更好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2025年將使用固態電池。未來,固態電池隔膜將從多孔隙隔膜變為陶瓷隔膜,不使用電解液,負極從
73、石墨變為鋰金屬,正極從三元材料變為正極金屬材料,以此降低電池重量,車輛續航從 0-80%的充電時間可以縮短到 12 分鐘。福特 2026 年 福特汽車支持的電池創業公司 Solid Power 表示將在 2022 年初開始測試用于汽車生產的固態電池。首席執行官道格坎貝爾表示,假設一切保持不變,并且原始設備制造商繼續按照目前的速度運營,可以在 2026 年支持汽車開始生產。資料來源: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整理 第四章、產業鏈重點公司 4.1 衛藍新能源 衛藍新能源專注于固態電池領域。衛藍新能源專注于固態電池領域。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6 年,是一家專注于全固態鋰電池研發與生產、擁有系
74、列核心專利與技術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清潔能源實驗室固態電池技術的唯一產業化平臺。公司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李泓、原北汽新能源總工俞會根共同發起創辦,在北京房山、江蘇溧陽、浙江湖州和山東淄博擁有 4 大生產基地。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9 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有雄厚的技術背景,大量國家專利。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有雄厚的技術背景,大量國家專利。1)陳立泉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4 年至今任中國硅酸鹽學會副理事長。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07 年獲國際電池材料協會終身成就獎。2)李泓為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市
75、科委固態電池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固態電池重點項目負責人。3)公司已申請國家專利 400 余項,授權 100 余項。目前,衛藍新能源已經開發了 150Wh/kg 的針對大規模儲能的本質安全的固液混合儲能電池、270Wh/kg 針對無人機的高比能混合固液電池、300Wh/kg 混合固液的動力電池。圖表圖表 1919:衛藍新能源部分固態電池專利:衛藍新能源部分固態電池專利 發明名稱發明名稱 公開號公開號 申請日申請日 一種硫基電解質溶液及其在固態鋰電池中的應用 CN107591563A 2016.07.14 一種全固態鋰離子電池 CN109659595A 2017.10.11 一種原位固態化
76、制備全固態電池的方法 CN109994783A 2019.04.28 一種固態電池、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CN113745637A 2020.05.27 一種具有多層結構電解質的原位聚合固態電池及其制備方法 CN114335716A 2021.12.31 一種聚合物電解質、其制備方法及在固態電池中的應用 CN114665151A 2022.04.14 一種固含量穩定的電池用無機氧化物固態電解質納米分散液及其制備方法 CN114512711A 2022.04.18 一種固態鋰離子電池及其制備方法 CN115275325A 2022.09.01 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公司產品系列
77、豐富。公司產品系列豐富。衛藍新能源目前擁有 22Ah、23Ah、27Ah、30Ah 四種固態鋰離子電芯產品,以及 7 種不同規格的固態鋰離子電池包。其中 16000mAh 的 6S 鋰離子固態電池包主要運用于巡檢、安防、攝影航拍等功率需求時間長、倍率要求小的行業,22000mAh 的6S 鋰離子固態電池包主要運用于植保無人機、智能機器人、醫療設施設備等領域。圖表圖表 2020:衛藍新能源固態鋰離子電芯產品性能:衛藍新能源固態鋰離子電芯產品性能 22Ah22Ah 固態鋰離子電芯固態鋰離子電芯 23Ah23Ah 固態鋰離子電芯固態鋰離子電芯 27Ah27Ah 固態鋰離子電芯固態鋰離子電芯 30Ah
78、30Ah 固態鋰離子電芯固態鋰離子電芯 工作電壓(V)4.22.75 4.22.75 4.22.75 4.22.75 容量(mAh)22000 23000 27000 30000 重量(g)299 400 355 407 能量密度(Wh/kg)270 220 270 270 最大持續充電電流(A)44 115 54 60 最大持續放電電流(A)110 230 135 150 充電工作溫度(C)045 055 045 045 放電工作溫度(C)-2055-2060-2055-2055 循環壽命(cycles0.5C)1500 1300 1500 1500 資料來源:衛藍新能源公司官網,信達證券研
79、發中心 公司具有公司具有較為明確較為明確的固態電池產能規劃。的固態電池產能規劃。1)溧陽:)溧陽:2020 年 7 月,溧陽 1 億瓦時固態電池產線投產。2)湖州:)湖州:2022 年 11 月 22 日,衛藍湖州基地第一顆半固態動力電芯正式下線,同日,總投資 139 億元的年產 20GWh 固態電池項目在湖州順利簽約。3)淄博:)淄博:2022 年 2月,公司在山東淄博 100GWh 固態鋰電池項目正式開工,總投資 400 億元,其中一期投資102 億元,年產混合固液電解質電池和全固態電池 20GWh。公司與蔚來汽車深度合作。公司與蔚來汽車深度合作。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3
80、月,蔚來高級副總裁曾澍湘出任衛藍新能源董事。2022 年 3 月 27 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衛藍新能源首席科學家、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20 創始人李泓透露,衛藍新能源正在與蔚來汽車合作。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表示,蔚來 150kWh 電池包預計 2023 年暑期上線。4.2 贛鋒鋰業(有色)公司利用自身優勢,積極布局固態電池領域。公司利用自身優勢,積極布局固態電池領域。自 2016 年以來,贛鋒鋰業結合自身在電池產業鏈中積累的各方面優勢,斥巨資提前進行固態電池布局。圖表圖表 2121:贛鋒鋰業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贛鋒鋰業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 資料來源:
81、贛鋒鋰業公司官網,中科院寧波所官網,贛鋒鋰電公眾號,贛鋒鋰業公司公告,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公司重視固態電池相關技術研發,與中科院寧波所深度合作,聘請許曉雄博士為公司董事、公司重視固態電池相關技術研發,與中科院寧波所深度合作,聘請許曉雄博士為公司董事、首席科學家。首席科學家。2016 年,公司成立固態電池研發中心,并建設全自動聚合物鋰電池生產線,兼顧固態技術的研發和商業化。2017 年,許曉雄博士擔任公司首席科學家(許曉雄博士是科技部“十二五”新能源領域“全固態鋰離子儲能電池”項目負責人)。公司重視固態電池產品的持續研發與性能提升。公司重視固態電池產品的持續研發與性能提升。贛鋒鋰業第一代混合固液電
82、解質電池產品采用 NCM 三元正極材料體系,能量密度達 235-280Wh/kg。第二代固態鋰電池采用高鎳三元正極、固態隔膜和含金屬鋰負極材料,能量密度已經超過 350Wh/kg,循環壽命接近 400 次。另外,能量密度超過 420Wh/kg 的金屬鋰負極的固態電芯已在特殊領域開始應用。公司固態電池相關產能加速擴張。公司固態電池相關產能加速擴張。隨著公司在第一代、第二代固態電池技術方面趨于成熟,2022 年開始,公司加大了在固態電池領域的投資。目前,公司已建成以及擬建設固態電池產能如下:1)江西新余生產基地 2GWh 固態電池產能;2)重慶兩江新區的重慶贛鋒鋰電科技有限公司年產 20GWh 新
83、型鋰電池研發及生產基地項目,產品包括第二代固態鋰電池;3)2023 年 1 月,贛鋒鋰電與重慶市涪陵區人民政府、三峽水利、東方鑫源共同簽署投資協議,由贛鋒鋰電控股,在重慶市涪陵高新區投資建設年產 24GWh 動力電池項目,產品規劃包括固態電池;4)2023 年 1 月,公司在東莞市投資建設年產 10GWh 新型鋰電池及儲能總部項目,產品包括半固態電芯。公司與下游車企深度合作,推動固態電池產業化。公司與下游車企深度合作,推動固態電池產業化。公司與多家車企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發固態電池,推動固態電池裝車運行。2019 年 4 月,公司與德國大眾簽訂了戰略合作備忘錄,在電池回收和固態電池等未來議
84、題上進行合作。2022 年 1 月,首批搭載贛鋒固態電池的東風 E70 電動車正式完成交付。2022 年 8 月,公司與廣汽埃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廣汽埃安支持贛鋒鋰電在新型電池領域(如固態電池)開發工作,優先引入贛鋒鋰電新型電池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21 方案。2023 年 2 月,贛鋒鋰電宣布公司與賽力斯集團將圍繞固態電池裝車應用展開深度合作,搭載贛鋒鋰電三元固液混合鋰離子電池的純電動 SUV 賽力斯-SERES-5 計劃于 2023年上市。圖表圖表 2222:贛鋒鋰電固態電池列裝東風:贛鋒鋰電固態電池列裝東風 E70E70 圖表圖表 2323:賽力斯:賽力斯-S
85、ERESSERES-5 5 搭載贛鋒固態電池搭載贛鋒固態電池 資料來源:汽車之家,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贛鋒鋰電公眾號,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4.3 清陶能源 清陶能源是由南策文院士創立的固態電池企業,技術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清陶能源是由南策文院士創立的固態電池企業,技術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清陶能源成立于 2016 年,由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南策文團隊領銜創辦,公司率先實現了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建有固態動力鋰電池規?;慨a線。公司目前已申請國家專利 400 多項,獲得授權近 300 項。圖表圖表 2424:清陶能源部分固態電池相關專利:清陶能源部分固態電池相關專利 發明名稱發明名稱 公開
86、號公開號 申請日申請日 一種全固態鋰離子電池 CN111740153A 2020.08.26 一種全固態電池 CN111834626A 2020.09.14 固態鋰離子電池、基于固態鋰離子電池的充電保護方法 CN112820934A 2021.02.09 一種硫化物固態電解質膜及固態鋰離子電池 CN113451638A 2021.07.22 一種復合正極材料及其全固態鋰硫電池的制備方法 CN114744194A 2022.04.22 一種復合固態電解質的制備方法 CN114784372A 2022.05.24 一種固態鋰離子電池用正極片、制備方法及固態鋰電池 CN115588731A 2022
87、.09.21 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公司具有多元產品結構。公司具有多元產品結構。公司的產品不僅包括固態鋰電池,還包括許多相關的材料和設備。1)固態鋰電池:)固態鋰電池:主要包括各種規格的電芯產品,兩款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電芯 Long VDA 電芯和 Short VDA 電芯循環壽命均突破 2000 次;動力電池產品,涵蓋 590、390、355 等多個模組;不同用途的數碼電池產品(如消費電子類和通信電子類);特種儲能產品。2)新材)新材料:料:主要包括固態電解質材料(分為氧化物固態電解質粉體和復合固態電解質膜);復合隔膜材料,包括納米陶瓷纖維膜、離子導體膜、陶瓷顆粒膜等多種
88、產品;凹土新材料。3)自)自動化設備動化設備:主要包括鋰電池自動化設備(主要為各種涂布機);非標定制化設備。目前,清陶能源已經研發生產出三代電池。第一代半固態電池在已經量產的基礎上持續優化,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22 360Wh/kg 車規級半固態電池產品循環壽命超過 1200 次,300Wh/kg 車規級 4C 快充固態電池項目完成客戶驗收,240Wh/kg 半固態電池產品循環壽命超過 5000 次。第二代固態電池產品能量密度可達 400-500Wh/kg,已進入中試準備階段。第三段全固態電池產品能量密度500Wh/kg,正在全力推進突破工藝設備創新,完成可量產性及
89、可靠性論證。圖表圖表 2525:清陶能源動力電池產品:清陶能源動力電池產品 圖表圖表 2626:清陶能源復合隔膜材料產品:清陶能源復合隔膜材料產品 資料來源:清陶能源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清陶能源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公司深入各個領域公司深入各個領域進行進行市場開拓。市場開拓。2020 年 7 月,搭載清陶固態電池系統的純電動樣車在北汽新能源完成調試,成功下線,這是國內首次公開的可行駛的固態電池樣車。2022 年 7 月,公司與上汽集團共建“固態電池聯合實驗室”,并已在魔方電池系統匹配、輕量化節能降耗、動力電池及系統安全評價等方面形成創新成果。2022 年 11 月,與北汽福田聯
90、合開發的首套量產商用車固態電池系統完成調試、正式下線。2022 年 8-12 月,清陶能源固態能量艙產品成功交付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新院區(昆山東部醫療中心)和蘇州昆山奧體中心(昆山足球場)項目等。圖表圖表 2727:搭載清陶固態電池系統的純電動樣車:搭載清陶固態電池系統的純電動樣車 資料來源:清陶能源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公司在固態電池相關產能布局方面擴張加速。公司在固態電池相關產能布局方面擴張加速。根據我們統計,目前公司固態電池已建、在建和擬建的產能合計達到 35GWh。1)江西宜春年產)江西宜春年產 10GWh 固態鋰電池生產基地固態鋰電池生產基地:總投資55 億元,項目一期投資 5.5
91、 億元,建設年產 1GWh 固態鋰電池生產基地,已于 2020 年 7月投產;二期將進一步增加投資,擴大產能,目前項目正在建設中。2)江蘇昆山)江蘇昆山 10GWh固態動力電池項目固態動力電池項目: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車領域,總投資 50 億元,2022 年 2 月開工建設,預計 2023 年 5 月完成土建施工,2023 年年內投產。3)四川成都年產)四川成都年產 15GWh 動力固態電動力固態電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23 池儲能產業基地項目池儲能產業基地項目:2023 年 2 月 14 日,在“投資四川 成都都市圈全球投資推介會”上,清陶能源動力固態電池儲能產業基地
92、正式簽約落地成都郫都區,項目計劃投資 100 億元,分兩期建設,首條生產線設計產能 1GWh,目前正在調試,預計近期首批半固態電池將在郫都工廠正式下線。4.4 上海洗霸 上海洗霸核心業務包括水處理技術整體解決方案;全場景消毒與凈化健康服務;氣候科學技術研究與開發。上海洗霸與中科院系統、985 著名高??茖W家團隊積極拓展第二業務曲線,包括鋰離子固態電池粉體及儲能電池制造工藝、介孔碳、硅碳負極、鈉離子電池負極等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藝領域。公司鋰離子固態電池項目公司鋰離子固態電池項目近期取得積極進展近期取得積極進展。2023 年 1 月 17 日,公司發布 2023 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將投入
93、4.7 億元募集資金用于生產基地建設項目,1.3 億元募集資金用于研發基地建設項目,生產基地建設內容包含固態電池電解質廠房,研發基地未來研發方向包括新材料領域。2023 年 1 月 28 日,公司官網公告,公司與中國科學院硅酸鹽所張濤研究員團隊合作建設的鋰離子電池固態電解質粉體先進材料噸級至拾噸級工業化標準產線已于本月中旬一次性試產成功,產品經硅酸鹽所測試,各項指標均達到設計標準,現已進入產線工藝優化階段。公司與國內科研人員深度合作,共同開發固態電池相關項目。公司與國內科研人員深度合作,共同開發固態電池相關項目。公司以復旦大學趙東元院士團隊、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張濤研究員團隊原創性科研成果為
94、基礎,以產出迭代性技術和材料為近階段主要工作目標,并嘗試推進相關技術成果產業化(試產線)的建設工作。目前初步業務意向包括:1)噸到十噸級/年固態鋰離子電池粉體材料;2)百噸級/年鋰離子電池硅碳負極/硬碳負極材料、鈉離子電池軟碳硬碳復合負極材料及鋰電池級羧甲基纖維素鋰(CMC-Li)。4.5 當升科技 公司較早開始固態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公司較早開始固態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早在 2019 年,公司就加快了對固態鋰電等未來下一代正極材料產品的相關研發工作,完成了第一代固態電池體系建立及配套關鍵材料研究,所研發正極材料固態電池體系中的部分充放電性能接近液態鋰電池水平。目前,公司在固態鋰電正極材料領域
95、加強戰略布局,產品已實現裝車。公司加快與固態電池頭部企業建立戰略合作。公司加快與固態電池頭部企業建立戰略合作。目前,公司固態鋰電產品已完成產品開發,固態鋰電材料成功導入贛鋒鋰電、衛藍新能源、清陶能源、輝能科技等固態電池客戶,并實現批量銷售,奠定了公司在全球固態電池市場的優勢地位。2021 年 12 月,公司與衛藍新能源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加強在固態鋰電材料領域的戰略合作,實現批量銷售,并獲得了衛藍新能源總量不低于 2.5 萬噸固態鋰電材料的意向訂單;2022 年 4 月,公司與力神電池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固態鋰離子電池及其關鍵材料等鋰電前沿技術領域加強合作;2022 年 7 月,公司與清陶能源簽
96、訂戰略合作協議,決定在固態及半固態電池技術開發、固態鋰電正極材料產品供貨等方面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清陶承諾 2022-2025 年向公司采購總量不低于 3萬噸固態鋰電正極材料。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24 半固態電池產業化有望逐步到來,建議關注上海洗霸、高樂股份、金龍羽、半固態電池產業化有望逐步到來,建議關注上海洗霸、高樂股份、金龍羽、當升科技、當升科技、贛鋒鋰業(有色)等。贛鋒鋰業(有色)等。第五章、風險因素 固態電池下游應用進展不及預期風險;固態電池相關技術攻關進度不及預期風險;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97、/ 25 研究團隊簡介研究團隊簡介 武浩,電力設備新能源首席分析師,中央財經大學金融碩士,6 年新能源行業研究經驗,曾任東興證券基金業務部研究員,2020 年加入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負責電力設備新能源行業研究。研究聚焦細分行業及個股挖掘,公眾號:電新之瞻。張鵬,新能源與電力設備行業分析師,中南大學電池專業碩士,曾任財信證券資管投資部投資經理助理,2022 年加入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負責新能源車行業研究。黃楷,電力設備新能源行業分析師,墨爾本大學工學碩士,2 年行業研究經驗,2022 年 7 月加入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負責光伏行業研究。胡雋穎,新能源與電力設備行業研究助理,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工程碩士,武
98、漢大學金融工程學士,曾任興業證券機械軍工團隊研究助理,2022 年加入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負責風電設備行業研究。曾一赟,新能源與電力設備行業研究助理,悉尼大學經濟分析碩士,中山大學金融學學士,2022 年加入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負責新型電力系統和電力設備行業研究。陳玫潔,團隊成員,上海財經大學會計碩士,2022 年加入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負責鋰電材料行業研究。孫然,新能源與電力設備行業研究助理,山東大學金融碩士,2022 年加入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負責新能源車行業研究。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26 機構銷售聯系人機構銷售聯系人 區域區域 姓名姓名 手機手機 郵箱郵箱 全國銷售總
99、監 韓秋月 13911026534 華北區銷售總監 陳明真 15601850398 華北區銷售副總監 闕嘉程 18506960410 華北區銷售 祁麗媛 13051504933 華北區銷售 陸禹舟 17687659919 華北區銷售 魏沖 18340820155 華北區銷售 樊榮 15501091225 華北區銷售 秘僑 18513322185 華北區銷售 李佳 13552992413 華北區銷售 張斕夕 18810718214 華東區銷售總監 楊興 13718803208 華東區銷售副總監 吳國 15800476582 華東區銷售 國鵬程 15618358383 華東區銷售 朱堯 18702
100、173656 華東區銷售 戴劍簫 13524484975 華東區銷售 方威 18721118359 華東區銷售 俞曉 18717938223 華東區銷售 李賢哲 15026867872 華東區銷售 孫僮 18610826885 華東區銷售 賈力 15957705777 華東區銷售 石明杰 15261855608 華東區銷售 曹亦興 13337798928 華南區銷售總監 王留陽 13530830620 華南區銷售副總監 陳晨 15986679987 華南區銷售副總監 王雨霏 17727821880 華南區銷售 劉韻 13620005606 華南區銷售 胡潔穎 13794480158 華南區銷售
101、 鄭慶慶 13570594204 華南區銷售 劉瑩 15152283256 華南區銷售 蔡靜 18300030194 華南區銷售 聶振坤 15521067883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27 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負責本報告全部或部分內容的每一位分析師在此申明,本人具有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并在中國證券業協會注冊登記為證券分析師,以勤勉的職業態度,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本報告所表述的所有觀點準確反映了分析師本人的研究觀點;本人薪酬的任何組成部分不曾與,不與,也將不會與本報告中的具體分析意見或觀點直接或間接相關。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達證券
102、”)具有中國證監會批復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報告由信達證券制作并發布。本報告是針對與信達證券簽署服務協議的簽約客戶的專屬研究產品,為該類客戶進行投資決策時提供輔助和參考,雙方對權利與義務均有嚴格約定。本報告僅提供給上述特定客戶,并不面向公眾發布。信達證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本公司的當然客戶??蛻魬斦J識到有關本報告的電話、短信、郵件提示僅為研究觀點的簡要溝通,對本報告的參考使用須以本報告的完整版本為準。本報告是基于信達證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信息編制,但信達證券不保證所載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為本報告最初出具日的觀點和判斷,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
103、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波動,涉及證券或投資標的的歷史表現不應作為日后表現的保證。在不同時期,或因使用不同假設和標準,采用不同觀點和分析方法,致使信達證券發出與本報告所載意見、評估及預測不一致的研究報告,對此信達證券可不發出特別通知。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沒有考慮到客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蛻魬紤]本報告中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若有必要應尋求專家意見。本報告所載的資料、工具、意見及推測僅供參考,并非作為或被視為出售或購買證券或其他投資標的的邀請或向人做出邀請。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信達證券或其關聯機構可能會
104、持有報告中涉及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并可能會為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業務服務。本報告版權僅為信達證券所有。未經信達證券書面同意,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發布、轉發或引用本報告的任何部分。若信達證券以外的機構向其客戶發放本報告,則由該機構獨自為此發送行為負責,信達證券對此等行為不承擔任何責任。本報告同時不構成信達證券向發送本報告的機構之客戶提供的投資建議。如未經信達證券授權,私自轉載或者轉發本報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責任由私自轉載或轉發者承擔。信達證券將保留隨時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評級說明評級說明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證券市場是一個風險無時不在的市場。投資
105、者在進行證券交易時存在贏利的可能,也存在虧損的風險。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深入地了解證券市場蘊含的各項風險并謹慎行事。本報告中所述證券不一定能在所有的國家和地區向所有類型的投資者銷售,投資者應當對本報告中的信息和意見進行獨立評估,并應同時考量各自的投資目的、財務狀況和特定需求,必要時就法律、商業、財務、稅收等方面咨詢專業顧問的意見。在任何情況下,信達證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者需自行承擔風險。投資建議的比較標準投資建議的比較標準 股票投資評級股票投資評級 行業投資評級行業投資評級 本報告采用的基準指數:滬深 300 指數(以下簡稱基準);時間段:報告發布之日起 6 個月內。買入:買入:股價相對強于基準 20以上;看好:看好:行業指數超越基準;增持:增持:股價相對強于基準 520;中性:中性:行業指數與基準基本持平;持有:持有:股價相對基準波動在5%之間;看淡:看淡:行業指數弱于基準。賣出:賣出:股價相對弱于基準 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