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汽車和汽車零部件行業:從大眾看傳統車企轉型之路及其供應鏈重構-20200409[3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研報】汽車和汽車零部件行業:從大眾看傳統車企轉型之路及其供應鏈重構-20200409[31頁].pdf(3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行業深度報告 從大眾看傳統車企轉型之路及其供應鏈重構 行 業 深 度 報 告 行 業 報 告 汽車和汽車零部件汽車和汽車零部件 2020 年 04 月 09 日 中性中性(維持維持) 行情走勢圖行情走勢圖 相關研究報告相關研究報告 行業周報*汽車和汽車零部件*汽車產 業洞察 2020-04-08 行業快評*汽車和汽車零部件*車市迎 政策東風,三大利好穩增長 2020-04-01 行業周報*汽車和汽車零部件*汽車產 業洞察 2020-03-31 行業點評*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出口和 新能源銷量成為亮點、吉利沃爾沃整合 提高競爭力 2020-03-31 行業動態跟蹤報告*汽車和汽車零部 件*汽車或
2、成 2020 年穩內需刺激首選 2020-03-31 證券分析師證券分析師 曹群海曹群海 投資咨詢資格編號 S1060518100001 021-38630860 CAOQUNHAI345PINGAN.COM.CN 王德安王德安 投資咨詢資格編號 S1060511010006 021-38638428 WANGDEAN002PINGAN.COM.CN 徐勇徐勇 投資咨詢資格編號 S1060519090004 0755-33547378 XUYONG318PINGAN.COM.CN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 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經由
3、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 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 容。容。 汽車商業模式進化,從銷售好產品到提供多維度服務。汽車商業模式進化,從銷售好產品到提供多維度服務。隨電動化智能化時 代到來,汽車產品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過去追求優越的產品品質(穩定 的質量+高動力+低油耗) ,聞名世界的豐田模式是典型代表,未來產品品 質依然重要,但是更多維度的服務,基于便利出行、自動駕駛、能源方案 形成的協同互補服務方案成為差異化競爭核心,即搭建一個生態系統,從 而形成強大的網絡效應和客戶黏性。最終從制造車輛轉化為全方位滿足出 行需求,行業的周期屬性會相應弱化。
4、 大眾汽車進行三維度轉型:產品電動化、產品電子化、拓展增值服務。大眾汽車進行三維度轉型:產品電動化、產品電子化、拓展增值服務。自 迪斯掛帥大眾 CEO,大眾汽車快速轉型,不斷加速轉型電動化、智能化, 我們認為其轉型可以分為三個維度:第一是通過 MEB 平臺實現產品電動 化,積累電池技術、降低電池成本;第二是在電動化基礎上實現產品電子 化,核心是產品電子架構變革,整車的核心競爭力變為汽車電子加持的智 能+科技,而不是高效能動力總成帶來的油耗+動力,從自制動力總成轉為 自制車載大腦, 持續軟件升級取代周期性的硬件換代, 增強產品溢價能力; 第三是提供多類增值服務,包括自動駕駛增值服務、共享出行增值
5、服務、 能源管理等增值服務,目前來看大眾仍需在這三方面加快轉型速度,提升 核心競爭力。 汽車供應鏈汽車供應鏈解構解構重建、重建、 部分零部件成長屬性有望更為凸顯部分零部件成長屬性有望更為凸顯。 隨著車企轉型, 汽車供應鏈也隨之變化。第一,隨汽車電動化,三電系統替代動力總成, 同時電子傳動替代機械和液壓傳動。第二,隨汽車電子化,汽車電子滲透 率提高,傳感器種類和數量增多。第三,隨汽車電子架構改變,零部件體 系控制核心移至車載大腦,對硬件模塊的設計要求降低,原有的整體打包 供應方案解體。舊有的汽車供應鏈相對穩定,零部件體系成長屬性較弱而 周期屬性明顯,隨供應鏈體系解構重建,優秀供應商的客戶拓展和產
6、品橫 向延伸能力有望加強。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傳統車企從銷售產品轉型為銷售服務,并且通過改造電子架構 實現智能化+科技化,看好國內有轉型決心的自主龍頭車企,推薦長城汽 車、上汽集團、廣汽集團,關注吉利汽車。轉型過程中汽車供應鏈體系解 構重建,部分配件企業成長屬性將更加明顯,看好擁有客戶和產品延伸能 力的零部件公司,強烈推薦星宇股份,推薦福耀玻璃、銀輪股份、中鼎股 份、拓普集團,關注寧波高發。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1)宏觀經濟持續下行風險,如果宏觀經濟持續下行,將影響 汽車行業銷量,整車企業業績將會不斷承壓;2)轉型失敗風險,如果整 車企業轉型過快,而新業務無法立即貢獻正現金流,可能會給企業造
7、成虧 損風險;3)競爭力下滑風險,整車企業組織架構和原有的供應鏈體系給 -30% -20% -10% 0% 10% Apr-19Jul-19Oct-19Jan-20 滬深300 汽車和汽車零部件 汽車行業深度報告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 2 / 31 企業轉型造成拖累,整車企業在新領域面臨競爭力下滑風險;4)供應商話語權降低風險,供應鏈解構 重組,對零部件設計要求在不斷的降低,供應商的話語權可能會降低。 股票名稱股票名稱 股票代碼股票代碼 股票價格股票價格 EPS P/E 評級評級 2020-04-08 2018A 2019E 2020E 2021E 2018A 2019E 2020E 20
8、21E 星宇股份 601799 85.55 2.21 2.67 3.35 4.22 38.7 32.0 25.5 20.3 強烈推薦 銀輪股份 002126 8.90 0.44 0.40 0.50 0.60 20.2 22.3 17.8 14.8 推薦 福耀玻璃 600660 18.85 1.64 1.16 1.29 1.63 11.5 16.3 14.6 11.6 推薦 中鼎股份 000887 9.28 0.91 0.55 0.64 0.72 10.2 16.9 14.5 12.9 推薦 拓普集團 601689 17.54 0.71 0.46 0.56 0.66 24.7 38.1 31.3
9、 26.6 推薦 上汽集團 600104 19.29 3.08 2.19 2.54 2.69 6.3 8.8 7.6 7.2 推薦 長城汽車 601633 8.21 0.57 0.49 0.49 0.60 14.4 16.8 16.8 13.7 推薦 廣汽集團 601238 10.28 1.06 0.65 1.11 1.12 9.7 15.8 9.3 9.2 推薦 寧波高發* 603788 15.62 0.93 0.89 1.05 1.24 16.8 17.6 14.9 12.6 吉利汽車* 0175 10.12 1.37 0.89 1.06 1.25 7.4 11.4 9.6 8.1 *為w
10、ind一致預測 oPrOqQtPmRoQpNqRuMmNmP6MdNaQtRrRsQoOkPqQsOkPqRtQbRpPwPxNnMvNNZrQrQ 汽車行業深度報告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 3 / 31 正文目錄正文目錄 一、一、 整車企業商業模式重新構建整車企業商業模式重新構建 . 6 1.1 產品電動化、搭建 MEB 電動平臺 . 6 1.2 MEB 平臺電子架構變革、軟件的升級迭代成為核心 . 13 1.3 提供多類增值服務,構建新的護城河 . 21 二、二、 汽車供應鏈扁平化、解構重建汽車供應鏈扁平化、解構重建 . 26 2.1 汽車電動化,三電系統替代燃油動力總成 . 26 2.
11、2 隨汽車智能化,汽車電子滲透率提升 . 27 2.3 電子架構重心上移、獨立硬件替代整體打包方案 . 28 三、三、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 30 四、四、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 30 汽車行業深度報告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 4 / 31 圖表圖表目錄目錄 圖表 1 傳統車企新的商業模式和供應鏈生態 . 6 圖表 2 歐盟碳排放法規使整車額外增加成本 單位:歐元 . 7 圖表 3 歐盟新車碳排放要求加嚴 單位:g/km . 7 圖表 4 特斯拉季度交付量大幅提高搶占傳統車份額 單位:輛 . 7 圖表 5 特斯拉動力電池迭代過程 . 8 圖表 6 特斯拉致力于掌握動力電池核心技術 . 9 圖
12、表 7 大眾主要動力電池供應商和合作方對比 . 9 圖表 8 大眾與 Northvolt 合資工廠 Northvolt Zwei . 10 圖表 9 大眾電池包成本預估 2020 年降低到 100 歐元/kwh . 11 圖表 10 大眾 MEB 平臺主要車型規劃 . 11 圖表 11 大眾 MEB 平臺主要車型 . 12 圖表 12 大眾 MEB 平臺車型 ID 3 參數 . 12 圖表 13 至 2022 年大眾在全球建立 9 家 MEB 工廠 . 12 圖表 14 大眾 MEB 平臺中國區銷量預測 單位:萬輛 . 13 圖表 15 大眾 MEB 平臺全球銷量目標 . 13 圖表 16 大
13、眾下一發展階段可能形成的汽車技術架構 . 14 圖表 17 MEB 和特斯拉平臺電子架構剖析 . 15 圖表 18 從分散式架構+總線模式到域控制器模式 . 15 圖表 19 大眾 MEB 平臺電子架構升級路徑 . 15 圖表 20 2025 年軟件代碼數增加至 10 億行 . 16 圖表 21 大眾汽車電子架構種類由 8 種縮減至 1 種 . 16 圖表 22 特斯拉汽車電子電氣架構趨于集中 . 17 圖表 23 Model 3 按照 位置區分電子架構為左車身、右車身、中央計算模塊 . 17 圖表 24 特斯拉線束長度相比普通燃油車大幅縮短 . 18 圖表 25 不同等級無人駕駛車輛所需傳感
14、器數量. 19 圖表 26 自動駕駛對處理器的性能要求 . 19 圖表 27 汽車與手機的集成電路要求對比 . 20 圖表 28 FPGA 和 ASIC 優劣 . 20 圖表 29 新興汽車處理器(及 IP)算力及功耗概況 . 20 圖表 30 半導體在汽車生態體系中的角色 . 21 圖表 31 大眾出行服務布局 . 22 圖表 32 網約車出行的規模效應+算法壁壘 . 22 圖表 33 ID buzz 車型概念圖(貨運版本+客運版本) . 23 汽車行業深度報告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 5 / 31 圖表 34 特斯拉自動駕駛影子模式 . 24 圖表 35 特斯拉自動駕駛核心傳感器 . 2
15、4 圖表 36 大眾自動駕駛平臺核心傳感器 . 25 圖表 37 大眾汽車車主充電時間分布 . 25 圖表 38 特斯拉太陽能屋頂和儲能方案 . 26 圖表 39 三電系統帶來的汽車零部件變化 . 26 圖表 40 大眾 MEB 平臺主要供應商 . 27 圖表 41 車內外各類傳感器迅速增加 . 27 圖表 42 汽車電子主要傳感器分布 . 27 圖表 43 國內汽車電子傳感器主要供應商 . 28 圖表 44 博世電子架構分布演繹 . 29 汽車行業深度報告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 6 / 31 一、一、 整車企業商業模式重新構建整車企業商業模式重新構建 本文通過研究大眾汽車的規劃戰略和轉型
16、之路,試圖尋找出傳統車企如何適應新的時代,如何搭建 新的商業模式,以及汽車零部件供應體系在這其中會扮演什么樣的角色,自主品牌未來的機會在哪 里。 大眾汽車自柴油排放門事件發生后,基本代表其柴油車技術路線的失敗,公司加快技術轉型,任命 迪斯成為集團 CEO,迪斯為原大眾品牌 CEO,曾負責過寶馬的采購和電動車開發工作,這段履歷 使得新的大眾掌舵者更加堅定的帶領大眾集團走向電動化之路。 公司不斷加速轉型電動化、智能化,從銷售高質量的產品到銷售更多樣化的服務,品牌預計更具備 用戶粘性,我們認為其轉型從空間上可以分為三個維度: 第一:產品電動化第一:產品電動化。受碳排放法規、特斯拉倒逼、新能源行業趨勢
17、影響,公司產品加快電動化,電 動化核心是掌握電池技術和降低電池成本。 第二: 產品電子化第二: 產品電子化。 核心是變革產品電子架構, 整車的核心競爭力轉變為汽車電子帶來的智能+科技, 而不是動力總成的油耗+動力。整車企業從自制動力總成轉為自制控制器、ECU 數量變少,軟件持 續升級,實現產品迭代更新,而不是靠硬件換代。 第三:提供多類增值服務,第三:提供多類增值服務,比如自動駕駛增值服務,共享出行增值服務,能源管理增值服務。 圖表圖表1 傳統車企新的商業模式和供應鏈生態傳統車企新的商業模式和供應鏈生態 資料來源:平安證券研究所 1.1 產品電動化、搭建產品電動化、搭建 MEB 電動平臺電動平
18、臺 特斯拉等新勢力不斷倒逼、歐洲碳排放法規趨嚴之下全球傳統車企進行轉型,從傳統的制造型企業 轉型成為電動化的科技企業,其中大眾汽車是傳統車企中最堅定和最早實施此戰略的車企,其立志 于轉型為一家電動化企業。 汽車行業深度報告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 7 / 31 圖表圖表2 歐盟碳排放法規歐盟碳排放法規使整車使整車額外增加成本額外增加成本 單位:單位: 歐元歐元 圖表圖表3 歐盟新車碳排放要求歐盟新車碳排放要求加嚴加嚴 單位:單位:g/km 資料來源: 歐盟、平安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 歐盟、平安證券研究所 圖表圖表4 特斯拉季度交付量大幅提高搶占傳統車份額特斯拉季度交付量大幅提高搶占傳統車份
19、額 單位:輛單位:輛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實施產品電動化、電池技術實施產品電動化、電池技術和和電池電池成本成本為核心為核心 轉型的基礎是產品電動化,電動化可以為汽車電子化比如大算力 CPU、人機交互等提供充足電力, 電動化核心是動力總成的改變, 由發動機+變速箱轉變為電池+電機驅動技術, 最核心零部件是電池, 電池的能量密度解決續航里程焦慮,而電池的成本是解決電動車價格高昂問題的關鍵。 在電池技術上,特斯拉較為領先: 1、 特斯拉擁有先進的電池管理系統,將有效的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 在 BMS 系統上,為了對數千顆圓柱電池進行管理,特斯拉構建了復雜的電池管理系統(Battery
20、 Management System 簡稱 BMS) ,經過 900 次深度循環后,電池容量會衰減至 50%,而在 50%0 的循環模式下,循環壽命顯著延長,因此,特斯拉通過將 7104 節電池每 74 節進行并聯,每個并聯 電池組設置一個電流檢測點,從而降低單體充放電電流,再通過算法控制降低單節電芯最大充放電 量,使電芯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得以提高。 1150 140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2025年2030年 123 95 78 60 170 134 118 9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14
21、202020252030 NEDC/WLTP實際碳排放 汽車行業深度報告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 8 / 31 2、 特斯拉致力于掌握電池技術達到最后自制的目標,實現電池成本降低。 特斯拉致力于掌握電池技術,從而實現自制降低電池生產成本,因為汽車最終還是一個規?;a 的產品,所以自制電池同時實現規模效應,是解決電池成本的有效的方案。 2014 年 7 月特斯拉與松下合資建設動力電池超級工廠,2019 年先后收購超級電容生產商 Maxwell 和鋰電設備制造商 Hibar。 此外特斯拉正在弗里蒙特建造一條試點電池生產線,并在設計自己的電池生產設備,并且估計已經 收購了鋰離子電池初創公司 Si
22、lLion(為商用圓柱形電池研發高負載硅陽極和電極技術) 。 特斯拉規劃 2020 年發布自制鋰電池計劃,每 kwh 成本可以降低到 100 美元以下,單體能量密度達 到 300wh/kg,優于目前行業平均水平。 圖表圖表5 特斯拉動力電池迭代過程特斯拉動力電池迭代過程 Roadster Model S Model X Model 3 Model 3 國國 產標準續航產標準續航 自產電池自產電池 上市時間 2008 2012 2014 2017 2019 預計 2021 年后 電池供應商 松下 松下 松下 松下進口 /LG 化學 特斯拉 電芯類型 18650 18650 18650 21700
23、 21700 正極體系 LCO NCA NCA NCA NCA/NCM 811 高鎳(少鈷或無 鈷) 負極體系 石墨 石墨 石墨 硅碳 硅碳/石墨 硅碳(摻鋰) 電芯容量(Ah) 2.2 3.1 3.1 4.8 4.8/4.7 電芯數量(個) 6831 7104 7104 4416 2976 單體能量密度 (Wh/kg) 210 245 250 260 256/257 300 以上 資料來源:知化汽車,平安證券研究所 汽車行業深度報告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 9 / 31 圖表圖表6 特斯拉致力于掌握動力電池核心技術特斯拉致力于掌握動力電池核心技術 資料來源:高工鋰電,平安證券研究所 大眾大
24、眾不斷提高對電池技術的掌握程度,不斷提高對電池技術的掌握程度,當前主要采用當前主要采用 NCM523 和和 622 三元電池,三元電池,預計預計 2021 年開始年開始 導入導入 811 材料,預計材料,預計 2023 年開始導入硅碳負極,年開始導入硅碳負極,2025 年開始導入固態電池。年開始導入固態電池。大眾規劃的電池路線 著眼于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同時降低電池及電動車的成本,其目標的實現離不開與全球主流電池企 業的合作。 第一,第一,多方選擇供應商,多方選擇供應商,致力于提高電池能量密度致力于提高電池能量密度 大眾從電動化之初就與實力強勁的電池供應商發展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松下是大眾早期供
25、應商,其方形電芯產品搭載在大眾最早推出的 e-golf、e-up、Golf GTE、奧迪 A3 e-tron 插混版等車型上;從 2016 年開始,大眾將電芯供應商切換為三星 SDI 和 LG 化學等韓國供應 商,減弱了與松下的供應關系;從 2020 年開始,隨著 MEB 平臺車型的逐步推出,LG 化學/SKI 和 寧德時代分別稱為大眾在歐美市場和中國市場的主力供應商;2023 年之后,隨著歐洲“造電池新勢 力”Northvolt 動力電池瑞典工廠和德國合資工廠相繼投產,預計大眾將與本土供應商保持更加密切 的合作關系;同時,大眾還通過參股 Quantum 進入固態電池領域,計劃 2025 年開
26、始產品的導入, 有望進一步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與多家電池廠商的合作使得公司可以多方選擇最優產品, 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解決續航里程焦慮。 圖表圖表7 大眾主要動力電池供應商和合作方對比大眾主要動力電池供應商和合作方對比 供應商供應商/ /合作方合作方 電池類型電池類型 合作關系合作關系 主要車型主要車型 歷史、技術概況歷史、技術概況 松下 方形 2016年之前歐洲主要供應 商,2016 年后為輔供 e-golf、e-up、Golf GTE、奧迪 A3 e-tron 插混 當前 NCM523 正極+石墨負極,能量密 度 190Wh/kg 左右,整體技術實力落后 于中韓廠商 三星 SDI
27、 方形 2016 年后 MQB 車型歐美 市場供應商 e-golf、e-up、奧迪 Q7 e-tron NCM622,能量密度 210220Wh/kg LG 化學 軟包 2016 年后 MQB 車型歐美奧迪 e-tron、奧迪 A6L目前以 NCM622 為主,能量密度 2014年7月, 與松下投資50 億美元建設動 力電池超級工 廠 2019年2月,以 2.18億美元溢價 55%收購超級電 容生產商Maxell 2019年10月,收 購加拿大鋰電設 備制造商Hibar 2020年2月,媒 體預測特斯拉可 能已經收購了鋰 離子電池初創公 司SilLion 汽車行業深度報告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
28、條款 10 / 31 市場供應商,2020 年后 MEB 車型歐美市場主要供 應商 插混版、保時捷 Taycan、ID.3、 ID.Vizzion、ID.Crozz 260Wh/kg 左右;811 量產預計在 2020 年前后;新品開發已具備“811 正極+硅 炭”生產能力,電芯能量密度達到 295Wh/kg 寧德時代 方形 2018 年后 MQB 車型中國 市場主要供應商,2020 年 后MEB車型中國市場主要 供應商 帕薩特插混、途觀 L 插 混、朗逸純電、寶來純 電、ID.初見 已量產 811 正極+石墨負極體系, 能量密 度 230-240Wh/kg; 實驗室已完成方形、 軟包“811
29、 正極+硅炭”電池研發,單體 能量密度超過 300Wh/kg SKI 軟包 2020 年后 MEB 車型供應 商 ID.3、ID.Vizzion、 ID.Crozz NCM811 Northvolt 方形 2023 年開始批量供貨、合 資工廠 2024 年開始批量 供貨 - 特斯拉前高管創辦 Quantum 固態 參股公司,2025 年后開始 導入 - 斯坦福大學前研究人員成立,目前全固 態電池方面的專利累計達到約 200 篇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第二,第二,考慮自制電池,考慮自制電池,降低電池成本降低電池成本 大眾汽車 2019 年與 Northvolt 公司以 50:50
30、的股比成立合資企業,并建設一座初期產能為 16GWh 的電池工廠,該工廠預計于 2020 年開始建設,并于 2023 年底或 2024 年初投產,為大眾汽車生產 電池。 除此之外,大眾建立了擁有 300 名專家的卓越電池中心,負責集團的電池開發工作。規劃 2020 年 將電池包成本下降至 100 歐元每 kwh,成本比特斯拉的規劃要略高,大眾的電池技術已經略微落后 于特斯拉,但差距不大。 圖表圖表8 大眾與大眾與 Northvolt 合資工廠合資工廠 Northvolt Zwei 資料來源:Northvolt,平安證券研究所 除此之外,集團將資源和布局延伸到上游鋰資源和鈷資源領域。在鋰資源方面
31、,2019 年 4 月,贛鋒 鋰業與大眾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十年將向德國大眾及其供應商供應鋰化工產品,此舉對大眾的 電動汽車計劃產能和成本提供鋰關鍵原材料的安全供應保障;此外,雙方還將在電池回收和固態電 汽車行業深度報告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 11 / 31 池等未來議題上進行合作。在鈷資源方面,大眾計劃降低電池中鈷的含量,力爭將鈷含量降低到 5% 左右,實現低鈷化,降低電池成本。 圖表圖表9 大眾大眾電池電池包包成本預成本預估估 2020 年降低到年降低到 100 歐元歐元/kwh 資料來源:高工鋰電,平安證券研究所 搭建搭建 MEB 平臺平臺,加快電動車走向普及,加快電動車走向普及
32、大眾汽車新能源戰略規劃將會以 MEB 平臺為核心,PPE 平臺(豪華車平臺)為輔,預計投入 600 億歐元開發全新電動車 MEB 平臺,平臺全新車型預計將于 2020 年底量產,在中國市場以每年 2-3 款左右車型數量向市場推出,大眾即將進入電動汽車的全新車型周期。 從大眾的車型和銷量規劃來看, 我們預計在 2021-2022 年大眾電動車在全球實現 40-80 萬銷量規模, 其規模效應將做到一個比較好的水平,實現較好的盈利能力。 圖表圖表10 大眾大眾 MEB 平臺主要車型規劃平臺主要車型規劃 車型車型 上市時間上市時間 對標車型對標車型(車型級別)(車型級別) ID 4 2020 年 10
33、 月 途觀 ID ROOMZZ 2021 年 1 月 途觀 L AERO A 2022 年 5 月 朗逸 ID vision 2021 年 8 月 帕薩特 A CUV 2024 年 跨界車 ID 3 2025 年 高爾夫 資料來源: 公司官網、平安證券研究所 汽車行業深度報告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 12 / 31 圖表圖表11 大眾大眾 MEB 平臺主要車型平臺主要車型 資料來源: 公司官網、平安證券研究所 圖表圖表12 大眾大眾 MEBMEB 平臺車型平臺車型 ID 3ID 3 參數參數 車型車型 ID 3 PURE ID 3 PURE POWER ID 3 PRO ID 3 PRO P
34、OWER ID 3 PRO S WLTP 續航里程 330km 330km 420km 420km 550km 電池容量 48kwh 48kwh 62kwh 62kwh 82kwh 電機功率 93kw 110kw 107kw 150kw 150kw 交流充電最大功率 7.2kw 7.2kw 11kw 11kw 11kw 直流充電最大功率 50kw 50kw 100kw 100kw 125kw 資料來源: 汽車之家,平安證券研究所 圖表圖表13 至至 2022 年大眾在全球建立年大眾在全球建立 9 家家 MEB 工廠工廠 資料來源: 公司官網,平安證券研究所 汽車行業深度報告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
35、責條款 13 / 31 圖表圖表14 大眾大眾 MEB 平臺中國區銷量預測平臺中國區銷量預測 單位:萬輛單位:萬輛 資料來源: 公司官網、平安證券研究所 圖表圖表15 大眾大眾 MEB 平臺全球銷量目標平臺全球銷量目標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平安證券研究所 1.2 MEB 平臺平臺電子架構變革電子架構變革、軟件的升級迭代成為核心、軟件的升級迭代成為核心 從消費者需求角度看,近幾年由于特斯拉的倒逼、新能源車銷量的爆發,我們可以看到行業出現一 個顯著的變化,汽車消費者更注重智能化、科技化,動力性能、油耗經濟性等交通便利度指標的重 要性有所下降。 主要是因為消費者年齡結構和消費心態產生變化,對汽車的科技和智能的需求度提高,二是從供給 端上來講,動力總成的迭代和進步速度已經不斷放緩,由此帶來的技術差異性也越來越小,而智能+ 科技吸引力越來越強。 原有的電子架構已經不能適應行業趨勢, 大眾汽車在 MEB 的汽車產品底層電子架構上做出了積極的 改變,電子架構變得更加集中化,以功能域(Domain)為導向將高度分散的 ECU 進行集中整合, 形成集中度更高的 DCU(域控制器,Domain Control Unit)架構,分為智能座艙領域、整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