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略特:后疫情時代的韓國企業在華增長策略(2023)(1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思略特:后疫情時代的韓國企業在華增長策略(2023)(16頁).pdf(1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0后疫情時代的韓國企業在華增長策略1單小虎單小虎普華永道思略特中國主管合伙人電話:+86(10)6533 2166郵箱:沈宇峰沈宇峰普華永道思略特中國合伙人電話:+86(21)2323 2273郵箱:戴冠輝戴冠輝普華永道思略特中國合伙人電話:+852 2289 1693郵箱:金道鉉金道鉉普華永道中國韓國業務發展合伙人電話:+86(10)6533 3596郵箱:尹錫尹錫普華永道中國北部韓國業務發展總監電話:+86(10)6533 3219郵箱:辛永稷辛永稷普華永道中國中部韓國業務發展總監電話:+86(21)2323 1080郵箱:禹鍾旭禹鍾旭普華永道中國南部及香港地區韓國業務發展總監電話:+85
2、2 2289 8888郵箱:聯系人:聯系人:1思略特|后疫情時代的韓國企業在華增長策略2目錄前言03一、后疫情時代的在華韓企面臨新環境:危中藏機04二、在華韓企重振中國市場已在行動,但仍有戰略“盲區”09三、后疫情時代韓企增長策略建議122后疫情時代的韓國企業在華增長策略|思略特3后疫情時代韓國企業在華發展的外部環境危中藏機,總體來看,中國仍是韓企的戰略市場,韓企對中國市場潛力信心仍在。頭部韓企在此背景下紛紛采取本地化策略,意欲重振中國市場。但根據普華永道思略特觀察,在華韓企仍在因地制宜的組織管理、運營提效、供應鏈數字化等方面存在戰略“盲區”。未來新環境下,韓企的增長應以本地化創新和運營管理提
3、效為兩大引擎,實現增長。前言3思略特|后疫情時代的韓國企業在華增長策略4一、后疫情時代在華韓企面臨新環境:危中藏機4后疫情時代的韓國企業在華增長策略|思略特5新冠疫情影響減弱新冠疫情影響減弱,地緣政治不穩定因素地緣政治不穩定因素、中國本土企業崛起中國本土企業崛起、國內市場需求結構變化等新環境動態國內市場需求結構變化等新環境動態,對在華韓企供需兩端提出了挑戰對在華韓企供需兩端提出了挑戰。中國創新科技崛起中國創新科技崛起,韓對華出口受到挑戰:韓對華出口受到挑戰:近年來,中國集中力量在半導體、創新科技等領域向自主可控轉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的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瞄準集成
4、電路、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科技前沿領域攻關。因此在高端半導體、化工及機電產品等主要出口產品上,韓國相較中國的相對技術優勢逐漸減小,對后疫情時代的韓企對中國的出口貿易提出挑戰。挑戰010,00020,00030,00020182019202020212022韓對中出口韓對中進口中韓進出口貿易額趨勢中韓進出口貿易額趨勢萬美元,2018-2022韓國GDP中出口貿易29%其中,中國為第一出口目的地市場,貢獻作為韓國出口貿易的第一大目的地,后疫情時代中韓貿易順差顯著縮小作為韓國出口貿易的第一大目的地,后疫情時代中韓貿易順差顯著縮小24%的出口貿易額信息來源:中國海關總署(GACC)統計數據,思略特分析
5、5思略特|后疫情時代的韓國企業在華增長策略6中國本土企業競爭力不斷增強,在鋼鐵及有色金屬等行業具備與韓企相當的競爭力中國本土企業競爭力不斷增強,在鋼鐵及有色金屬等行業具備與韓企相當的競爭力信息來源:韓國國際商貿協會(KITA)測算,思略特分析9894979509699100汽車及汽車配件生活用品手機及無線通信器材配件半導體農產品、水產品99.095.994.399.696.3機械類93.795.996.4化工產品94.8電器及電子產品96.995.896.0按企業產品類型看中國企業競爭力得分注:注:1)本公司競爭力(100)對比中國企業的競爭力時,數值越高,中企競爭力評價越高2)不包括回答數低
6、于20的船舶、家電產品、石油產品等纖維、服裝及皮革制品塑料及橡膠制品醫療、精密儀器、光學儀器端供應鏈成本走高:端供應鏈成本走高:韓國對中國的主要出口產品的上游原材料依賴進口,受疫情以及國際形勢變化,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能源供應緊張。以半導體為例,其主要原材料硅晶片、氟化氫、氖、氙等,超50%采購自日本、中國等國家,日本出口限制后,韓國逐步采取多元化分散采購渠道策略,但受東北亞局勢及俄烏戰爭等國際政治要素影響,仍面臨“斷鏈”風險。需求端國內消費需求快速迭代需求端國內消費需求快速迭代,對對“韓國制造韓國制造”提出更高要求:提出更高要求:以美妝市場為例,十年前韓國品牌借助韓流帶來的流量紅利,加之強
7、大的線下門店網絡和親民的門店體驗創造了韓妝的“黃金時代”。但當前,消費者的購買渠道逐步轉移到短視頻和直播等線上渠道,“成分黨”、“功效黨”等新消費者群體的出現,催生了國產生物行業制造美妝品牌的走紅,國內市場上游原料端和代工廠的成長和發展進一步推動國貨美妝走入快車道?!绊n國制造”的品牌濾鏡削弱,線下渠道優勢較難在新環境下持續發揮作用。鋼鐵及有色金屬產品后疫情時代的韓國企業在華增長策略|思略特7中韓地緣政治存在靈活轉身空間中韓地緣政治存在靈活轉身空間、疫情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疫情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復工復產逐步釋放國內市場需求等因復工復產逐步釋放國內市場需求等因素素,使得在華韓企仍有可能轉危
8、為機使得在華韓企仍有可能轉危為機。亞太地緣政治利好因素顯現:亞太地緣政治利好因素顯現:為對抗以美國為中心的印太經濟體系,以中國為首的十國發起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協定加強區域經濟一體化。RCEP協定于2022年正式對韓生效,韓國企業將在中國醫療和影像設備零部件等商品上享有優惠,對出口導向型的韓國經濟而言,進口成本降低,出口渠道將更加通暢。此外,中韓自由貿易協定二階段有望落地等有利推力,也將為韓國提供在中國投資的靈活空間。供應鏈區域化趨勢有助中韓合作:供應鏈區域化趨勢有助中韓合作:后疫情時代供應鏈從全球化走向區域化,中國已具備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和價值鏈,是區域乃至全球供應鏈不可替代的一
9、環。尤其在新能源汽車和大容量電池等新能源產業,中國是稀土、鎢、鋰等稀有金屬的主要市場和供給方,并積極推動區域內供應鏈上下游國家的互相認同與分工合作,積極采取雙邊合作協議、提供稅收優惠政策等措施吸引韓國跨國企業,對于韓國在關鍵制造業領域緩解“斷鏈”風險有積極意義。疫情后復工復產中國市場需求釋放:疫情后復工復產中國市場需求釋放:隨著中國復工復產,疫情壓制的國內消費需求得以釋放;同時“二十大”明確提出堅持擴大內需,提振投資和消費雙引擎,政策拉動內需向好趨勢明確,在華韓企仍可抓住中國國內市場釋放的消費需求尋求增長。根據韓國國際商貿協會測算,韓國2023年預計GDP增長率為1.6-1.7%,其中由于中國
10、復工復產拉動投資和消費產生的GDP增長約為0.16%。機遇思略特|后疫情時代的韓國企業在華增長策略78疫情常態化中國復購復產,釋放壓制需求,韓國受益明顯疫情常態化中國復購復產,釋放壓制需求,韓國受益明顯0.210.210.160.160.140.000.050.100.150.200.25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澳大利亞中國疫情常態化對不同國家中國疫情常態化對不同國家GDP增速拉動增速拉動增速拉動從高到低,2023F總體來看,后疫情時代中國市場仍將是韓企的戰略性市場,尤其在半導體等支柱性出口行業的產業鏈下游具備不可替代的優勢;中國市場不可放棄,韓企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仍在,對華投資持續增長,進一步
11、拉動后疫情時代韓國GDP增長。信息來源:韓國國際商貿協會(KITA)測算,思略特分析8后疫情時代的韓國企業在華增長策略|思略特9二、在華韓企重振中國市場已在行動,但仍有戰略“盲區”思略特|后疫情時代的韓國企業在華增長策略910目前目前,部分在華韓企已采取多種戰略重振中國市場部分在華韓企已采取多種戰略重振中國市場,主要舉措集中于產品渠道本地化主要舉措集中于產品渠道本地化、供應鏈重塑升供應鏈重塑升級級、利用資本應對競爭等方面利用資本應對競爭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需認識到但需認識到,韓企在華發展戰略上仍有韓企在華發展戰略上仍有“盲區盲區”,除對地緣政治研判不足以外除對地緣政治研
12、判不足以外,在產品渠道創新在產品渠道創新、供應鏈重塑及資本應用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間供應鏈重塑及資本應用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間,在組織優在組織優化化、數字化建設數字化建設、政策合規風險應對等方面則與其他跨國企業存在較大差距政策合規風險應對等方面則與其他跨國企業存在較大差距。1.地緣政治局勢變化研判不足:地緣政治局勢變化研判不足:當前中美關系、俄烏局勢等國際形勢變化,使亞洲、尤其是東北亞地區成為焦點,而中美韓三國關系對韓企在華發展產生持續而重要的影響。隨著雙邊與多邊政策頻繁發布,在華韓企沒有針對政策進行及時調整,導致錯過對策制定窗口期,在華業務開展受阻。2.產品渠道本地化調整有限:產品渠道本地化調整有限
13、:韓企已經認識到中國市場產品渠道的新趨勢,并采取了針對性的策略行動。如某頭部電子科技企業在2022年成立中國市場創新組,主抓手機與智能家居設備,意圖以高端智能設備重奪市場;某頭部化妝品品牌重塑渠道,2022年在收縮部分線下門店的基礎上著力提升電商渠道銷售比例至55%;某跨國體育品牌在疫情封控期間,在趨勢敏感的據點城市迅速增加線下賣場,2022年從500家拓展至近800家門店。但相較于歐美企業的產品、渠道策略調整,市場對韓企的正向反饋較少,韓企對中國市場需求趨勢的認知仍有待提升。3.供應鏈重塑升級仍在起步階段:供應鏈重塑升級仍在起步階段:受國際形勢影響,供應鏈全球化向區域化收縮,跨國企業均開始重
14、新審視中國市場作為“單一化全球工廠”的合理性,并開始在中國構建多元化的區域市場和供應體系。以某日本科技供應商(以智能手機和其他組件為主要產品)為例,為應對美國對中國芯片出口管制影響,開始在華構建兩套重復的供應鏈體系,分別針對美國和中國主導的不同品牌集團。相較而言,目前部分韓國企業供應鏈重塑還在起步階段,如增加高端產品供應能力、遷移低端部分至其他東南亞國家,但仍未能夠實現供應鏈的整體重塑升級,較難適應市場變化。4.資本運作與戰略協同不足:資本運作與戰略協同不足:整體上,韓企對中投資熱度仍然保持高漲。以韓國某頭部醫藥化工企業為例,以“在整形外科領域提供全套解決方案”為目標,于2020年起進入中國市
15、場,并與國內頭部金融機構成立合資生物制藥中國公司,針對其他進軍中國的醫療器械公司展開投資。與此同時,也有部分韓企撤出在華生產運營組織或減少資本投放。但總體而言,不同企業資本運作的連續性與一致性不足,導致與其中遠期的發展戰略協同性較差。后疫情時代的韓國企業在華增長策略|思略特115.組織優化需更加因地制宜:組織優化需更加因地制宜:多家跨國企業在疫情期間調整在華組織架構,通過強健體系、整合升級業務管理,賦予中國區更多的決策權和自主權,以滿足本土市場的特定需求。以某歐洲跨國車企為例,通過1)調整董事會架構,納入核心品牌及并購、合資品牌的中國區CEO及職能代表,提升決策效率與靈活度及跨品牌戰略執行力;
16、2)調整技術開發工作,集中區域進行新研發項目落地,提升協同效應,實現“在中國、為中國”的理念和承諾。相較而言,韓企組織架構調整步伐較為緩慢,缺乏全局視角,同時對中國市場的特定需求考量不足。6.數字化能力應用進展緩慢:數字化能力應用進展緩慢:疫情期間,大量領先跨國企業充分利用中國本土的高質量人才資源、積極的政府政策以及不斷升級的本土數字化能力,在中國進行多個業務域的數字化轉型。如全球領先的歐資電氣公司,2021年其在無錫建立的“燈塔工廠”成功建立數字化、自動化的供應鏈管理系統,實現了準時交貨率提高30%,產品上市時間縮短25%,倉儲空間節省52%。但在華韓企的數字化轉型進展并不順利,原因在于對中
17、國本土數字化能力的認知與利用不足,沒有進行充分的技術與制度融合。7.對數據合規等運營風險關注較少:對數據合規等運營風險關注較少:2023年3月個人信息出境標準合同辦法審議通過,中國“三駕馬車”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個人信息保護認證實施規則個人信息出境標準合同辦法正式落地。為應對政策變化,某跨國藥企成立了專門的數據合規內部審查委員會,開展公司內部的數據資產梳理、本地化存儲體制搭建、跨境場景識別以及數據排查等業務??鐕髽I在本國與中國境內的日常經營均涉及到數據主權的問題,不同司法領域內的對接問題會嚴重影響外企在中國的合規運行,目前韓國企業圍繞此類政策的關注較少。思略特|后疫情時代的韓國企業在華增長策
18、略1112三、后疫情時代韓企增長策略建議12后疫情時代的韓國企業在華增長策略|思略特13在華韓企應持續加強對地緣政治風險的評估與研判能力在華韓企應持續加強對地緣政治風險的評估與研判能力,繼續深化本土化產品渠道創新能力繼續深化本土化產品渠道創新能力,數字化升數字化升級使能供應鏈級使能供應鏈,協同資本運作與戰略協同資本運作與戰略,并關注數據等合規政策變化并關注數據等合規政策變化,以抓住與中國市場共同發展的機以抓住與中國市場共同發展的機遇遇。1.建立對地緣政治風險的評估與研判能力:建立對地緣政治風險的評估與研判能力:考慮到韓國對中美高度依存的貿易結構及出口產品的產業鏈上下游關系,在華韓企應持續、動態
19、地關注國際與中國國內政策,系統化評估地緣政治格局變化的短期與長期影響。如2023年召開的Chip4聯盟1)會議要求韓國更多關注半導體“供應鏈韌性”,未來可能進一步涉及出口管制。面對各類多邊、雙邊會議與政策下,在華韓企應靈活調整自身對策,“一政一策”地應對國際與地區形勢變化。2.深化本土化產品渠道創新能力:深化本土化產品渠道創新能力:除產品和渠道需適應疫情后中國市場發展之外,韓國企業可更多考慮在營銷、服務、使用體驗等方面提升產品力,并在必要時尋求本地合作伙伴能力優化商業模式,建立本土化競爭壁壘。如某韓國大型家電企業因一直采用原有系統而無法在中國市場復制在歐美市場取得的成功,后在外部咨詢項目的協助
20、下找到競爭瓶頸,順應需求調整為使用Android系統,實現本土市場的競爭力提升。3.加速供應鏈重塑升級:加速供應鏈重塑升級:疫情期間全球供應鏈格局被重塑,尤其針對化工、電子科技等行業,韓企應更多利用中國數字化能力與資源賦能供應鏈管理,并結合國際形勢變化加速供應鏈升級,如加強供應鏈風險預測預警能力、調整區域布局等。同時也應更多關注中國本土供應鏈生態建設、供應鏈綠色低碳社會責任等新的議題。思略特|后疫情時代的韓國企業在華增長策略131)Chip4聯盟是由美國、日本、中國臺灣和韓國形成的潛在聯盟,四者在半導體供應鏈各環節均占據主要市場份額144.提高資本運作與戰略轉型協同性:提高資本運作與戰略轉型協
21、同性:對于增長型、創新型賽道的韓企而言,可參考歐美標桿企業運用資本對具備創新能力的本土或跨國企業展開投資,以迅速實現豐富產品矩陣、構建渠道優勢、增強協同等。但同時,不同賽道企業均應更加全面地結合長期愿景、增長潛力、地區性機遇以及政策監管等因素進行考量,結合轉型戰略做出投資或退出決定。5.組織管理能力優化提升:組織管理能力優化提升:對消費電子、醫藥化工、美妝、汽車等多賽道韓企來說,有必要將中國作為戰略級市場優化組織管理能力,在加深對中國市場的認知的同時,適當下放中國市場“自治權”,優化“中央集權”的區域市場管理模式,以適應中國多區域、多層級市場特點。6.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加速數字化轉型:充分利用本
22、土資源加速數字化轉型:疫情期間中國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本土的數字化人才不斷聚集,市場競爭不斷催生對企業數字化升級的新需求。韓企應對中國本土的數字化資源、能力及市場需求加深認知,充分利用本土資源能力,如通過建立多類資源共享中心(人力、財務、數字化等),降本增效,以提升在華運營效率。7.關注數據合規關注數據合規,降低經營風險:降低經營風險:國內數據合規相關政策不斷推進落地,在華韓企尤其需要重視有關數據出境、個人信息安全等相關的政策內容,以滿足國內不斷加強的數據監管要求,在市場迅速變化的情況下,降低經營風險。綜上綜上,普華永道思略特普華永道思略特認為認為,通過提升地緣政治風險評估能力通過提升地緣政治風
23、險評估能力,關注產品渠道關注產品渠道、供應鏈供應鏈、資本運作等議資本運作等議題題,將組織管理能力夯實將組織管理能力夯實、數字化能力落地數字化能力落地,并保持對風險的關注并保持對風險的關注,韓企仍可突破在華發展瓶頸韓企仍可突破在華發展瓶頸,釋放釋放潛力潛力。14后疫情時代的韓國企業在華增長策略|思略特15思略特|后疫情時代的韓國企業在華增長策略15思略特思略特思略特是一家定位獨特的全球戰略咨詢公司,專注于協助客戶成就美好未來:根據客戶的差異化優勢,為其量身定制戰略。作為普華永道網絡的一員,我們一直致力于為客戶構建核心成長的致勝體系。我們將遠見卓識的洞察與切實的專業技能相結合,幫助客戶制定更好、更具變革性的戰略,從始至終,一以貫之。作為全球專業服務網絡中的唯一一家規?;膽鹇宰稍儓F隊,思略特結合強大的戰略咨詢能力與普華永道頂尖的專業人士,為客戶制定最合適的戰略目標,并指引實現目標必需做出的選擇,以及如何正確無誤地達成目標。思略特制定的戰略流程,足夠強大以助企業捕獲無限可能,確保務實并有效地交付。正是這種戰略讓企業得以順應今日的變化,重塑未來。思略特助您將戰略愿景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