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裝飾行業:AI賦能建筑設計行業困局突圍在望-230507(2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建筑裝飾行業:AI賦能建筑設計行業困局突圍在望-230507(21頁).pdf(2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 行行業業 研研 究究 行行業業跟跟蹤蹤報報告告 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 industryId 建筑裝飾建筑裝飾 推薦推薦 (維持維持 )重點公司重點公司 重點公司 EPS(元)23E 24E 評級 中國中鐵 1.44 1.60 增持 中國鐵建 2.24 2.49 增持 中國交建 1.31 1.43 增持 中國化學 1.06 1.23 增持 鴻路鋼構 2.37 2.92 增持 華設集團 1.12 1.24 增持 設計總院 1.08 1.23 增持 蘇交科 0.54 0.60 增持 華陽國際 0.81 1.00 增持
2、 來源: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 relatedReport 相關報告相關報告 【興證建筑】周觀點:建筑央企 Q1 業績表現整體略超預期,中特估行情行穩致遠2023-05-04 【興證建筑】建筑行業 2022 年報&2023 一季報總結:建筑央企基本面行穩致遠,繼續堅定推薦“一帶一路&中特估”行情2023-05-03 【興證建筑】Q1 建筑板塊基金重倉持股分析:建筑重倉持股占比環比持續提升,中字頭央企加倉最多2023-04-24 emailAuthor 分析師:分析師:孟杰孟杰 S0190513080002 童彤童彤 S0190522020001 郁晾郁晾 S0190523040003 投資要
3、點投資要點 summary 建筑建筑設計行業多痛點設計行業多痛點:痛點一:痛點一:行業景氣周期下行,需求增速明顯放緩行業景氣周期下行,需求增速明顯放緩。2017 年-2021 年工程設計行業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 11.15%、14.86%、10.54%、7.61%、4.79%,增速放緩顯著。地產行業景氣度下行,基建投資中長期進入中低速增長新常態,建筑設計行業需求增量空間有限。痛點二:痛點二:設計設計人員成本占比高,人效提升難度大人員成本占比高,人效提升難度大。建筑設計行業是人員密集型產業,龍頭企業的人力成本占比集中在 50%到 60%區間;人均創收、創利較為穩定,收入增長主要依靠員工人數增長。建
4、筑設計項目規模相對較大、環節較多,容易出現信息偏差,協同管理方式低效以及信息化程度低,制約設計院人效提升。痛點三:行業集中度分散,龍頭市占率提升緩慢。痛點三:行業集中度分散,龍頭市占率提升緩慢。自 2018 年以來前五大設計院的市占率基本保持穩定,自 2018 年由 9.64%上升至 2022 年的10.65%,4 年僅提升 1.01pct,龍頭市占率較低且提升緩慢。地域特征明顯,人效提升難度大,設計企業管理半徑有限,企業難以持續擴大規模。AI+設計設計現狀:現狀:目前主要應用于方案設計階段,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階目前主要應用于方案設計階段,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階段應用相對較少。段應用相對較少
5、。設計行業中部分上市公司已開始布局 BIM 與人工智能,開展工程數字化設計等多方面業務。AI ROAD 交通快速方案設計系統、Arko AI 快速效果圖生成工具、萬翼 AI 審圖、Arctron ArcOS 智慧建筑操作系統、TransBIM 施工圖智能生成等具有代表性的 AI 設計軟件,已開始應用于設計的各個階段,如通過 TransBIM 設計,協同效率可以提升 10倍、人效提升 5 倍,設計成本降低 90%,建安成本降低 10%。AI+設計未來:設計未來:龍頭優勢顯現龍頭優勢顯現,設計行業痛點設計行業痛點突圍可期。突圍可期。數字建設提供更多可能性,提升設計多專業、跨區域協同性。數字建設提供
6、更多可能性,提升設計多專業、跨區域協同性。方案設計階段,AI 技術能夠啟發設計創意;初步設計階段,AI 技術提高工程效益,降低成本浪費;施工圖設計階段,AI 技術使得各方協同效率提升。突破人員產能瓶頸、提升人效,打開龍頭企業成長空間。突破人員產能瓶頸、提升人效,打開龍頭企業成長空間。在 AI 的沖擊下,更高效繪圖帶來人均創收的大幅提升,減少基礎繪圖人員數量,降低人員薪資的成本。以華設集團為例,在假設營業總成本、營業外收支、所得稅均不變的前提下,進行凈利率對人效提升的敏感性分析,人效提升 10%,可以給企業帶來 8%的凈利率增長。擴大管理半徑,率先開展擴大管理半徑,率先開展 AI 的龍頭,市占率
7、有望持續提升。的龍頭,市占率有望持續提升。結合 AI 技術能夠打破地域限制,快速掌握某一地區的建筑特性,增強方案與當地特質的適配性,推動企業異地業務拓展,龍頭企業異地業務增速有望提高。AI的介入有望改變建筑業市場布局,通過提高行業核心技術門檻從而提升行業集中度。投資建議:投資建議:設計行業需求增速放緩,設計人員成本高、信息化程度低的背景下,政策持續落地推進工程數字化設計,AI 有望解決設計行業多痛點,賦能設計提質增效,建議重視率先布局 AI 設計、搶占市場先機的設計龍頭:【華建集團】【華建集團】、【華設集團】、【設計總院】【華設集團】、【設計總院】、【華陽國際】、【蘇交科】【華陽國際】、【蘇交
8、科】。風險提示: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下行風險、在手訂單落地不及預期、省外業務開拓不及預期、項目進度不及預期 title AI 賦能建筑設計,行業困局突圍在望賦能建筑設計,行業困局突圍在望 createTime1 2023 年年 05 月月 07 日日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 -2-行業行業跟蹤跟蹤報告報告 目目 錄錄 1、建筑設計行業多痛點.-3-1.1、行業景氣周期下行,需求增速明顯放緩.-3-1.2、設計人員成本占比高,人效提升難度大.-4-1.3、行業集中度分散,龍頭市占率提升緩慢.-6-2、AI 賦能建筑設計,痛點解決在望.-8-2.
9、1、政策持續加碼工程數字化設計.-8-2.2、現狀:AI+設計現狀應用如何.-8-2.3、未來:AI+設計龍頭優勢顯現,設計行業痛點解決可期.-13-3、投資建議及標的推薦.-16-圖目錄圖目錄 圖 1、設計行業收入增速逐年遞減.-3-圖 2、設計行業新簽訂單增速維持低位.-3-圖 3、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額及增速.-4-圖 4、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及增速.-4-圖 5、部分上市建筑設計院人力成本占比.-4-圖 6、建筑設計院人力成本近三年呈上升趨勢.-4-圖 7、設計院員工人均創收、創利較為穩定.-5-圖 8、設計院收入與員工人數增速相關性強.-5-圖 9、傳統模式點對點、理想模式同步協同.-5-圖
10、 10、我國 2021 年建筑信息化滲透率僅為 0.13%.-5-圖 11、2021 年中國工程設計企業 20 強營業收入(億元)及市占率(%).-6-圖 12、建筑設計行業流程圖.-9-圖 13、設計不同階段產值占比.-9-圖 14、AI ROAD 沿路線導出彩平圖.-9-圖 15、AI ROAD 節點方案效果圖.-9-圖 16、ArkoAI 在 Revit 中的使用.-10-圖 17、ArkoAI 支持按需調整參數.-10-圖 18、上傳文件利用 CAD 進行圖形解析.-10-圖 19、自動生成審圖報告.-10-圖 20、Arctron ArcOS 組成模塊.-11-圖 21、TransB
11、IM 大智慧技術架構.-11-圖 22、TransBIM 首套施工圖通過審查.-11-圖 23、AI+BIM 設計示意圖.-14-圖 24、TransBIM 提升協同設計水平、降本增效.-14-表目錄表目錄 表 1、行業 Top 5 的市占率提升緩慢.-6-表 2、龍頭上市設計企業分地區收入占比情況梳理.-7-表 3、工程數字化設計等相關政策.-8-表 4、凈利率對人效提升的敏感性分析.-15-表 5、華建集團歷年主要財務指標(億元).-16-表 6、華設集團歷年主要財務指標(億元).-17-表 7、設計總院歷年主要財務指標(億元).-18-表 8、華陽國際歷年主要財務指標(億元).-19-表
12、 9、蘇交科歷年主要財務指標(億元).-20-SU8ZqYkZiYpNtRsP9PdN6MtRpPtRnOjMmMqNlOpPuM7NoPqQuOoPyQuOmOpO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 -3-行業行業跟蹤跟蹤報告報告 報告正文報告正文 1、建筑建筑設計行業多痛點設計行業多痛點 1.1、行業景氣周期下行,需求增速明顯放緩行業景氣周期下行,需求增速明顯放緩 建筑設計行業建筑設計行業收入收入增速放緩,增速放緩,2021 年增速僅為年增速僅為 4.79%。根據住建部公布數據,2017年至 2021 年工程設計行業收入由 4013.0 億元增長
13、至 5745.3 億元,年化復合增速為 9.39%,但分年度來看,2017 年-2021 年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 11.15%、14.86%、10.54%、7.61%、4.79%,增速放緩顯著。近年來,設計行業新簽訂單增速同樣低位運行。圖圖 1、設計行業、設計行業收入收入增速逐年遞減增速逐年遞減 圖圖 2、設計行業新簽訂單增速維持低位設計行業新簽訂單增速維持低位 資料來源:住建部,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資料來源:住建部,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建筑設計行業,按業務建筑設計行業,按業務類型類型主要分為建筑設計、基建設計、工業設計等。主要分為建筑設計、基建設計、工業設計等。建筑設計主要
14、包括住宅、辦公樓、體育場、醫院、學校及其他公用建筑;基建設計主要涵蓋了機場、碼頭、火車站等交通建筑和各級道路的規劃設計;工業設計對象為工業生產服務的各類建筑,如生產車間、輔助車間、動力用房、倉儲建筑等。地產行業景氣度下行,基建投資中長期地產行業景氣度下行,基建投資中長期預計預計進入中低速增長新常態,建筑設計行進入中低速增長新常態,建筑設計行業需求業需求增速放緩增速放緩。2022 年以來,房地產投資持續下行,2022 年、2023Q1 投資分別同比下滑 10.0%、5.8%,盡管部分地方政府陸續出臺地產刺激政策,地產銷售端數據已有改善,投資降幅收窄,但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預計未來地產投資難
15、有大的增長。2022 年以來穩增長政策持續落地,基建投資迎來了階段性加速,基建相關設計單位持續受益,但中長期來看,我國基建投資占 GDP 比例過高,在中央嚴控地方政府債務的大背景下,基建投資的需求彈性將逐漸衰減。參照美國和日本經驗,隨著我國經濟增速由高速增長轉入中低速增長,基建投資大概率向 GDP 增速回歸。綜合上述分析,預計建筑設計行業未來需求增長空間有限。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 -4-行業行業跟蹤跟蹤報告報告 圖圖 3、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額及增速、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額及增速 圖圖 4、房地產房地產開發開發投資額及增速投資額及增速 資料來源:
16、Wind,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資料來源:Wind,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1.2、設計設計人員成本人員成本占比占比高,人效提升難度大高,人效提升難度大 設計企業人員成本占比高,設計企業人員成本占比高,近三年呈上升趨勢近三年呈上升趨勢。建筑設計是人員密集型產業,龍頭企業的人力成本占比集中在 50%到 60%區間,部分企業人力成本較低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開展總承包和新能源等項目,采購成本占比上升。我們統計了華建集團、華設集團、設計總院、華陽國際、蘇交科等五家上市設計院人力成本占比情況,由 2020 年的 46.2%提升至 2022 年的 53.8%,占比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圖圖 5、部
17、分上市建筑設計部分上市建筑設計院院人力成本占比人力成本占比 圖圖 6、建筑設計建筑設計院院人力成本近三年呈上升趨勢人力成本近三年呈上升趨勢 資料來源:公司 2022 年報,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注:上述數據為華建集團、華設集團、設計總院、華陽國際、蘇交科等五家上市設計院人力成本、營業成本之和以及二者的比值 人均創收、創利人均創收、創利較為穩定較為穩定,收入收入增長主要依靠增長主要依靠員工人數員工人數增長。增長。我們進一步統計華建集團、華設集團、設計總院、華陽國際、蘇交科等五家上市設計院人均收入和人均凈利潤,2018 年以來,人均收入在
18、80 萬元左右,人均凈利潤在 9 萬元左右,整體來看,人均收入、人均凈利基本穩定,并未隨著公司規模的增長而提升。從營業收入和員工人數來看,2021 年、2022 年 5 家設計院合計營業收入增速分別為8.42%、-5.95%,合計員工人數增速分別為 9.89%、-0.97%,二者呈現較強的相關-40%-30%-20%-10%0%10%20%30%40%50%6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2008-022008-092009-042009-112010-062011-012011-082012-032012-102013-052013-122014-07201
19、5-022015-092016-042016-112017-062018-012018-082019-032019-102020-052020-122021-072022-022022-09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累計值(億元;左軸)累計同比(%;右軸)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 -5-行業行業跟蹤跟蹤報告報告 性。綜合人均創收、人均創利,以及公司營業收入、員工數量來看,收入=人均創收*員工數量,而人均創收較為穩定,設計院收入的增長,主要依靠員工數量的增長,人效難以提升是制約設計院規模增長的一大痛點。圖圖 7、設計院、設計院員工員工人均人均創收、創利較
20、為穩定創收、創利較為穩定 圖圖 8、設計院收入與員工人數增速相關性強、設計院收入與員工人數增速相關性強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注:上述數據為華建集團、華設集團、設計總院、華陽國際、蘇交科等五家上市設計院統計結果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注:上述數據為華建集團、華設集團、設計總院、華陽國際、蘇交科等五家上市設計院統計結果 建筑設計項目規模相對較大、環節較多,容易出現信息偏差,協同管理方式低效建筑設計項目規模相對較大、環節較多,容易出現信息偏差,協同管理方式低效以及信息化程度低,制約設計院人效提升。以及信息化程度低,制約設計院人效提升。在傳統合
21、作模式點對點的工作交接過程中,各階段參與者的工作只能等上一個環節的工作完成后才能開展,協同性差,有可能導致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升高、工期延長。在設計、生產、施工等繁瑣復雜的環節中,目前適用于各專業同步操作繪圖的工具僅限于 BIM,然而我國 BIM應用的市場滲透率較低。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我國建筑企業信息化投入占總產值比例(滲透率)逐漸提高,由 2011 年 0.04%提升至 2021 年 0.13%,然而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0.30%。具體到建筑設計環節而言,涉及多地區、多專業、多環節,目前協同管理方式低效、信息化程度低制約了設計行業人均創收、人均創利等指標提升。圖圖 9、傳統模式點對點、理想模
22、式同步協同傳統模式點對點、理想模式同步協同 圖圖 10、我國我國 2021 年年建筑信息化滲透率僅為建筑信息化滲透率僅為 0.13%資料來源:基于BIM技術的設計與施工協同工作模式研究,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 -6-行業行業跟蹤跟蹤報告報告 1.3、行業集中度行業集中度分散,龍頭市占率分散,龍頭市占率提升緩慢提升緩慢 設計行業企業數量設計行業企業數量眾多眾多,行業集中度分散,行業集中度分散,龍頭市占率提升緩慢。,龍頭市占率提升緩慢。設計類企業數量整體較多,截
23、至 2021 年,國內工程設計企業數量達到了 23875 個,橫向來看,2021 年設計院 CR1/CR3/CR10 市占率分別為 2.76%/7.44%/15.05%,CR20 僅為21.16%,行業集中度相對分散??v向來看,自 2018 年以來前五大設計院的市占率基本保持穩定,由 2018 年的 9.64%上升至 2022 年的 10.65%,4 年僅提升 1.01pct,龍頭市占率提升緩慢。圖圖 11、2021 年中國工程設計企業年中國工程設計企業 20 強營業收入強營業收入(億元億元)及市占率及市占率(%)資料來源:工程新聞紀錄(ENR)、建筑時報,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表表
24、1、行業行業 Top 5 的市占率的市占率提升緩慢提升緩慢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TOP1 2.53%2.61%2.46%2.55%2.76%TOP2 2.08%2.39%2.46%2.45%2.73%TOP3 2.04%2.05%2.00%1.97%1.95%TOP4 1.57%1.41%1.94%1.93%1.88%TOP5 1.41%1.34%1.39%1.29%1.33%合計 9.64%9.80%10.26%10.20%10.65%資料來源:工程新聞紀錄(ENR)、建筑時報,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地域特征明顯,地域特征明顯,人效提升難度大人效提升難度
25、大,設計企業管理半徑設計企業管理半徑有限有限,企業企業難以難以持續持續擴大規擴大規模。一方面模。一方面,建筑設計行業發展受地區限制較嚴重。多數龍頭企業所在地區業務收入占比超過 50%。例如 2022 年華陽國際華南地區的營業收入占比為 85.81%,華設集團江蘇省內的業務收入占比為 62.43%,外地業務占比提升緩慢。我們認為可能有兩點原因,第一是設計行業存在地方保護,省內的設計院承接業務更有優勢;第二是設計經驗具有區域性特征,本地設計院對當地的設計標準、地質情況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 -7-行業行業跟蹤跟蹤報告報告 更為了解,有利于中標
26、。另一方面另一方面,建筑設計環節效率的提升較難,信息化滲透率低、協同效應低效,人均創收無邊際遞增趨勢,從而限制了設計人員效率提升,并且設計企業人力成本占比高,限制了設計人員數量大規模增長。再一方面再一方面,設計院有各自擅長的設計領域,跨細分行業競爭項目難度較大。三方面原因共同制約了設計院大規模擴張。表表 2、龍頭上市設計企業分地區收入占比情況梳理 企業名稱 地區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華陽國際 華南 81.39%79.98%83.60%85.84%85.81%華中 11.60%13.28%9.76%7.29%8.45%華東 3.73%4.88%4.29%4.44%3
27、.73%西南 3.11%1.56%1.72%1.68%1.24%其他 0.17%0.15%0.63%0.75%0.77%蘇交科 省外 48.31%57.66%54.79%49.76%49.47%省內 22.00%30.07%34.08%37.05%38.01%國外 29.68%12.27%11.13%13.19%12.52%華設集團 江蘇省內 61.76%64.38%62.37%61.90%62.43%江蘇省外 38.24%35.62%37.37%37.55%37.18%華建集團 上海 49.14%44.71%44.72%57.87%52.76%外地項目 44.67%50.83%52.17%4
28、1.36%46.69%海外項目 5.97%4.27%2.91%0.59%0.36%設計總院 安徽省內 79.18%74.88%76.17%75.38%76.38%安徽省外 20.82%25.12%23.75%24.49%23.47%資料來源:Wind,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 -8-行業行業跟蹤跟蹤報告報告 2、AI 賦能建筑設計,痛點賦能建筑設計,痛點解決解決在望在望 2.1、政策持續加碼工程數字化設計政策持續加碼工程數字化設計 政策支持工程數字化設計。政策支持工程數字化設計。目前的政策鼓勵研發自主可控的 BI
29、M 系列軟件,以減輕對國外軟件的依賴?!笆奈濉苯ㄖI發展規劃中指出,到 2025 年,我國基本形成 BIM 技術框架和標準體系,完善行業規范,促使 BIM 在設計行業中的滲透率提高?!笆奈濉弊》亢统青l建設信息化規劃提出深化 BIM 和 CIM 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的全方面應用,以新技術賦能“新城建”,以“新城建”對接“新基建”?!笆奈濉惫こ炭辈煸O計行業發展規劃提出加快提升 BIM 設計軟件性能,加快推進 BIM 正向協同設計,推廣工程項目數字化交付。BIM 的快速發展,為 AI+BIM 結合賦能建筑設計提供了更多可能。表表 3、工程數字化設計等相關政策、工程數字化設計等相關政策 時間 政
30、策文件 主要內容 2022 年 “十四五”城鎮化與城市發展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提出研究非線性幾何特征建模與 BIM 圖形引擎,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 BIM 三維圖形平臺并發展相應軟件生態。2022 年 “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 加快推進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在工程全壽命期的集成應用,到2025 年,基本形成 BIM 技術框架和標準體系。推進自主可控 BIM 軟件研發;引導企業建立 BIM 云服務平臺。2022 年 “十四五”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發展規劃 加快提升 BIM 設計軟件性能,重點突破三維圖形平臺、建模軟件、數據管理平臺;加快推進 BIM 正向協同設計;推進工程項目設計方案 BIM交付
31、,推進 BIM 軟件與 CIM 平臺集成開發公共服務平臺研究與應用。2022 年 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 提出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和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等,推動數字建筑、數字孿生城市建設,加快城鄉建設數字化轉型。2022 年 “十四五”住房和城鄉建設科技發展規劃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在工程設計、生產和施工領域得到推廣應用。研發自主可控的 BIM 圖形平臺、建模軟件和應用軟件,開發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平臺。開展基于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的智能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2022 年 “十四五”住房和城鄉建設信息化規劃 以新技術賦能“新城建”,以“新城建”對接“
32、新基建”,深化 BIM、CIM 技術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的全面應用,構建大數據慧治、大系統共治、大服務惠民的數字住建體系,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信息化取得跨越式發展。2021 年 中國建筑業信息化發展報告(2021)聚焦智能建造,旨在建筑業智能化實踐,探索建筑業高質量發展路徑。大力發展數字設計、智能生產、智能施工和智慧運維,加快 BIM 技術研發和應用。資料來源:住建部,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2.2、現狀:現狀:AI+設計現狀應用如何設計現狀應用如何 AI+設計目前主要應用于方案設計目前主要應用于方案設計設計階段,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階段應用相對較階段,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階段應用相對較少
33、。少。設計的三個階段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根據全國建筑設計周期定額(2016 版)估算,對于住宅項目,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 -9-行業行業跟蹤跟蹤報告報告 計的產值占比大致保持在 25%:25%:50%。由于各個階段的設計任務書不同,具有不同的特點,其中方案設計多為創意構思,以效果圖的方式呈現,對方案的精度以及細節要求較低,此階段可以通過大量的歷史數據對 AI 算法進行訓練,而后通過輸入指定的參數或要求,快速生成多個設計方案,從而極大提高方案設計階段的效率;初步設計是在方案設計基礎上,進行方案細化,
34、對設計師的經驗依賴程度較高;施工圖設計是對初步設計各子項進行詳細設計,AI 在此階段應用偏向于標準化構建,如基本的碰撞檢測、圖紙審核等。圖圖 12、建筑設計行業流程圖建筑設計行業流程圖 圖圖 13、設計不同階段產值占比設計不同階段產值占比 資料來源:基于BIM技術的設計與施工協同工作模式研究,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資料來源:住建部,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當下當下 AI+設計產品設計產品典型典型應用應用 AI ROAD 交通快速方案設計系統交通快速方案設計系統 AI ROAD 是華設集團控股子公司江蘇狄諾尼發布的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交通市政方案設計軟件,基于 AIGC 模型進行
35、訓練,初步形成了交通市政設計領域的 AI 內容生成能力。目前在路線和立交設計中得到應用,初步能夠提升方案設計效率 78 倍,提升整體工作的綜合效率 2030%。2023 年 2 月,AI ROAD 推出場景出圖新功能,該軟件仍處于不斷更新迭代中,未來應用場景將更加豐富。圖圖 14、AI ROAD 沿路線導出彩平圖沿路線導出彩平圖 圖圖 15、AI ROAD 節點方案效果圖節點方案效果圖 資料來源:江蘇狄諾尼公眾號,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資料來源:江蘇狄諾尼公眾號,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 -10-行業行業
36、跟蹤跟蹤報告報告 Arko AI 快速效果圖生成工具快速效果圖生成工具 ArkoAI 是一家專注于利用 AI 技術生成云渲染圖的公司,推出的同名插件幫助用戶在 Revit,SketchUp 和 Rhino3D 等主流設計軟件中直接生成高質量渲染圖。ArkoAI 通過對大量渲染案例的深度學習,理解各項參數對渲染效果的影響,針對用戶場景與材質提出高質量渲染方案。ArkoAI 的另一特點是云端渲染,對用戶自身硬件要求較低,能快速完成渲染,一定程度為用戶降低算力成本。圖圖 16、ArkoAI 在在 Revit 中的使用中的使用 圖圖 17、ArkoAI 支持按需調整參數支持按需調整參數 資料來源:Ar
37、koAI 官網,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資料來源:ArkoAI 官網,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萬翼萬翼 AI 審圖審圖 萬翼 AI 審圖軟件利用領先的 CAD 圖紙解析技術將圖紙數字化,結合圖形圖像處理和深度學習等 AI 技術智能識別圖紙空間、構件等對象信息,快速發現并標注設計缺陷,自動完成圖紙審查。使用過程中,無需對圖名、圖塊、圖層等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直接上傳圖紙文件,即可開始審圖,全面支持建筑、結構、給排水、暖通、電氣等多專業國家設計規范智能審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據萬翼統計,目前 AI 累計審查圖紙數 32 萬張,發現各類問題 58 萬處,避免潛在損失超 37 億元。圖圖 1
38、8、上傳文件利用上傳文件利用 CAD 進行圖形解析進行圖形解析 圖圖 19、自動生成審圖報告、自動生成審圖報告 資料來源:萬翼 AI 審圖官網,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資料來源:萬翼 AI 審圖官網,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 -11-行業行業跟蹤跟蹤報告報告 Arctron ArcOS 智慧建筑操作系統智慧建筑操作系統 數字孿生是建筑行業數字化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數字孿生是建筑行業數字化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Arctron ArcOS 是華建集團子是華建集團子公司華建數創為拓展數字孿生業務,推出的一款智慧建筑
39、操作系統。公司華建數創為拓展數字孿生業務,推出的一款智慧建筑操作系統。Arctron ArcOS 能幫助客戶用更低成本實現建筑數字孿生,該系統具備以下功能:(1)支持多類型數據接入,包括 2D GIS、3D GIS、地圖信息、全景數據、三維掃描等;(2)支持多種系統接入,包括 IBMS 系統、IT 系統、IOT 設備等,并支持集成主流物聯平臺;(3)結合 AI 與大數據技術完成數據整合、分析與決策等。圖圖 20、Arctron ArcOS 組成模塊組成模塊 資料來源:華建數創官網,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TransBIM 施工圖智能生成施工圖智能生成 第三維度開發的第三維度開發的 Tra
40、nsBIM 平臺能將輸入參數轉化為平臺能將輸入參數轉化為 BIM,經過可行性分析,一,經過可行性分析,一鍵生成施工圖。鍵生成施工圖。AI 基于強大學習能力,經過海量模型訓練,實現自動制圖,大幅提升設計效率。用 37 天便可以交付建筑施工圖、結構施工圖、給排水施工圖、暖通施工圖、電氣施工圖等全套圖紙。根據第三維度官網數據,通過 TransBIM 設計,協同效率可以提升 10 倍、人效提升 5 倍,設計成本降低 90%,建安成本降低10%。圖圖 21、TransBIM 大智慧技術架構大智慧技術架構 圖圖 22、TransBIM 首套施工圖通過審查首套施工圖通過審查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興業證券經濟
41、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 -12-行業行業跟蹤跟蹤報告報告 AI+設計已成為設計已成為行業行業發展趨勢發展趨勢 設計行業中部分上市公司已開始布局 BIM 與人工智能,開展工程數字化設計等多方面業務。華建集團開發數字化系列產品,基于 BIM 與 CIM 建設城市數字孿生模型,基于云計算與大數據開展智慧建筑、智慧園區技術創新。華設集團積極促成 BIM 與人工智能規?;?,應用 BIM 完成超過 6000 公里高速公路設計,開發快速方案設計軟件,服務 1000 多家設計院。華陽國際優
42、化 BIM 正向設計平臺,與中望軟件合作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的BIM軟件,與萬翼科技合作研發AI審圖工具。廣聯達為設計院客戶提供數字化設計產品,BIMSpace 和市政設計產品在市場中處于領先地位。表表 3、上市設計企業積極上市設計企業積極布局智能化設計布局智能化設計 公司 項目名稱 項目內容 華建集團 工程數字化 ARCTRON-ArcOS 系列產品數字孿生 基于 BIM 及 CIM 等技術,致力于城市數字孿生的建設,在浦東機場 T3 航站樓、虹口北外灘等項目中進行了深度應用,“ArcCIM 城市信息管理平臺”榮獲 2021上海國資國企首屆數字化轉型創新大賽數字底座賽道創新卓越獎(一等獎)。工程
43、數字化 ARCTRON-ArcOS 系列產品智慧賦能 基于 IOT、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結合公司傳統主業在智慧建筑、智慧園區和智慧城市等領域開展技術創新,相關成果應用于上海市規劃館、世博濱江大廈、金華產業園區等項目。華設集團 工程數字化設計BIM+GIS 設計了全國及海外超過 6,000 公里高速公路、1,000 余公里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300 多座特大型橋梁、3,200 公里四級以上內河干線航道和沿海航道、80 余座各類船閘、近 1000 公里的鐵路、11 個城市超過 550 公里的地鐵,民航評審項目覆蓋七大管理局,覆蓋 24 個省、市、區 79 個機場。數字設計云 AiRoad 快速方
44、案設計軟件、交通模擬軟件等產品 已服務全國 1,000 多家設計院,包括交通/城建行業 80%的甲級設計院,完成道路方案設計總里程約 43,000 公里。數字建造云 MES+數字孿生工廠 開發的“華設數字建設管理平臺”已在江蘇、廣東、海南等 7 個省 26 個重大工程中投入應用,包括京滬高速(江蘇段)改擴建工程、海南橫線高速公路、江陰靖江長江隧道、張靖皋長江大橋、南京機場第二通道、建興高速鹽寶線特大橋、南通洋呂鐵路等重大項目,平臺已管理超過 400GB 的項目結構化數據。華陽國際 BIM 正向設計平臺 升級和優化 BIM 正向設計平臺,提高設計師應用 BIM 正向設計的普及率,持續提升 BIM
45、 正向設計效率;協同功能在多專業的基礎上擴展到跨地域、跨企業的協同,為項目多個參建方在線協同、模型和數據流轉奠定了基礎。AI 審圖與 AI 賦能設計場景 與萬翼科技有限公司形成戰略合作關系,在 AI 審圖定制規則研發、AI 審圖與設計平臺協同、AI 賦能設計場景等方面展開合作,逐步搭建以設計為起點的建筑全產業鏈數據平臺。自主知識產權的 BIM軟件 與中望軟件聯手打造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 BIM 軟件,從底層幾何建模引擎到應用層的各專業功能開發。甘咨詢 云平臺、智能化信息集成服務 開發基于互聯網的云平臺服務、云應用服務、通信及信息業務相關的智能化系統集成服務、大數據基礎設施服務、數據處理和存儲
46、服務。蘇交科 智慧管養平臺、數字孿生技術 首個具有示范意義的城市設施資產系統項目“江北新區市政設施智慧管養平臺項目”落地。TIC 平臺開發項目、交通運輸執法大腦產品研發、數字孿生技術的智慧公路檢測與運營一體化平臺持續推進。啟迪設計 BIM 設計、智慧園區 具備 BIM 正向設計、BIM 全過程咨詢、參數化設計、復雜結構找形與量化分析、城市場景數字孿生、應用軟件二次開發的全方位設計咨詢研發能力,以及能源管理信息化、智慧園區及建筑運維管理、數字展示等應用平臺的開發能力。設計總院 大數據與云業務、工程數字化 在大數據與云業務、智慧交通研發與咨詢、數字化建造技術、機電與信息化集成等業務領域拓展得到一定
47、成效,為西和至宕昌高速公路、諸暨市西二環路快速化改造工程 EPC 總承包、珠海市高新區金溪大道、S10&S63 懷遠至鳳臺高速公路等重點項目提供了工程數字化技術應用服務;為 G3 京臺高速公路大劉郢樞紐至蚌埠互通段改擴建工程、合肥市包河區設計總承包等重點項目投標前期工作提供BIM 和 GIS 技術賦能。資料來源:Wind、公司公告,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 -13-行業行業跟蹤跟蹤報告報告 2.3、未來:未來:AI+設計設計龍頭優勢顯現龍頭優勢顯現,設計行業痛點設計行業痛點解決解決可期可期 AI 算法仍有局限算法
48、仍有局限,設計龍頭優勢顯現設計龍頭優勢顯現 AI 對建筑設計賦能效果有限,落地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對建筑設計賦能效果有限,落地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既有軟件更多集中在前期方案階段,對于復雜項目或更深層次的環節有用性較低,并且目前主要用于標準化內容,對于實際項目的設計,目前階段僅僅依賴 AI 設計工具共性的算法則會忽視項目個性的考慮因素,造成設計方案千篇一律、缺乏巧思的現象,具體模型的輸出仍然依賴于人工調試。大部分企業采用對 CAD 圖紙的翻模設計進行 BIM 三維建模,AI 技術只能起到輔助作用,難以實現三維空間的自主呈現,重復性工作量大,缺乏深度學習的情況。當前當前 AI 設計專業人才
49、匱乏,算法具有一定局限性設計專業人才匱乏,算法具有一定局限性。目前設計行業中掌握 AI 設計工具的專業人才匱乏,尚未規?;占?。年輕的設計人員擁有較好的軟件能力但缺乏設計經驗,資深的設計人員經驗豐富但軟件能力較弱,企業需要花費額外的成本對設計人員進行 AI 工具的培訓,新領域的進入需要花費較長的培訓時間。設計師需要具備豐富的經驗和方案判斷力,從而駕馭 AI 生成的設計,優化最終方案。分析型分析型 AI 迭代到創造型迭代到創造型 AI:AIGC 模型迭代,模型迭代,AI 學習過程中,掌學習過程中,掌握大量設計數握大量設計數據的龍頭企業,將從中顯著受益。據的龍頭企業,將從中顯著受益。按照 ISO/
50、IEC 制定的數字標準定義 SMART,目前建筑設計行業廣泛應用于 L3 級信息化內容,機器只能處理結構化的標準內容,但無法理解檢索的內容和結果。近幾年各企業加大研究投入,致力將 GPT、Diffusion 等技術融入到建筑模型設計,并隨著機器學習的深入發展,未來有望達到 L5 級智能化機器交互,實現自動識別、自動生成等智能屬性。由于建筑設計行業的應用場景多樣,AI 分析需要對不同建筑類型進行識別,才能在應用過程中為設計師和客戶進行特定場景設計方案的量化分析,這就要求企業擁有大量的多種類的設計基層數據進行模型訓練,提升模型的適配性和準確度,掌握大量設計數據的龍頭企業更有機會開發出適配性更好的設
51、計模型。圖圖 27、機器可開、可讀和可交互標準、機器可開、可讀和可交互標準 資料來源:標準數字化發展現狀及趨勢研究,2021,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 -14-行業行業跟蹤跟蹤報告報告 設計企業設計企業借借 AI 東風,東風,提升人效提升人效、突破管理半徑突破管理半徑 數字建設提供更多可能性數字建設提供更多可能性,提升提升設計多專業、跨區域設計多專業、跨區域協同性協同性 方案設計階段,方案設計階段,AI 技術能夠啟發設計創意技術能夠啟發設計創意。AI 設計不受固有模式和設計理念的限制,能夠幫助設計跳出現有的設計局
52、限,生成以往難以想象的、具有創新性的設計方案,為設計師提供靈感。AI 算法能夠對海量數據和圖像進行深度學習,汲取多個優秀設計案例的經驗,從而快速生成多個較為合理的設計方案供設計師選擇。初步設計階段,初步設計階段,AI 技術提高工程效益,降低成本浪費。技術提高工程效益,降低成本浪費。人工智能能夠通過算法快速優化平面圖布局,節省建筑面積,優化建筑流線,降低工程造價等。施工圖設施工圖設計階段,計階段,AI 技術使得各方協同效率提升。技術使得各方協同效率提升。經濟適用的設計方案需要多專業協同合作完成,BIM+AI 技術有助于各環節人員協同效力,建筑、結構、水電暖通各專業溝通更加便捷。例如 TransB
53、IM 可以實現五大專業協同操作,協同效率提升 10 倍,每個專業一人操作,人效提升 5 倍。圖圖 23、AI+BIM 設計示意圖設計示意圖 圖圖 24、TransBIM 提升協同設計水平、降本增效提升協同設計水平、降本增效 資料來源:中國勘察設計信息網,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資料來源:第三維度官網,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突破人員產能瓶頸突破人員產能瓶頸、提升人效,、提升人效,打開龍頭企業成長空間打開龍頭企業成長空間 AI 沖擊建筑業,有望拓寬設計公司管理邊界、沖擊建筑業,有望拓寬設計公司管理邊界、降低人員成本降低人員成本,打開龍頭企業成長,打開龍頭企業成長空間空間。復雜繁瑣的設
54、計環節和管理制度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行業龍頭企業的發展規模。華建集團 2022 年員工數量超過 10000 人,華設集團 2021 年員工數量為6000 余人,華陽國際員工人數約為 4013 人左右,員工數量的增長給設計企業管理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大型設計院發展受到限制。在 AI 的沖擊下,更高效繪圖可以帶來人均創收的大幅提升,減少基礎繪圖人員數量,降低人員薪資的成本。以華設集團為例,在假設營業總成本、營業外收支、所得稅均不變的前提下,進行凈利率對人效提升的敏感性分析,人效提升 10%,可以給企業帶來 8 個百分點的利潤率增長。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
55、要聲明 -15-行業行業跟蹤跟蹤報告報告 表表 4、凈利率對人效提升的敏感性分析凈利率對人效提升的敏感性分析 人效提升人效提升 人均收入人均收入(萬元)(萬元)人均人均凈利潤凈利潤(萬元)(萬元)凈利率凈利率 凈利率變動凈利率變動 0 95.66 11.63 12.15%0 5%100.44 16.41 16.34%4.18 pct 10%105.22 21.19 20.14%7.99 pct 15%110.01 25.98 23.61%11.46 pct 20%114.79 30.76 26.80%14.64 pct 資料來源:華設集團 2022 年報,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擴大管理
56、半徑,率先開展擴大管理半徑,率先開展 AI 的龍頭,市占率有望持續提升。的龍頭,市占率有望持續提升。突破地域限制,加速異地業務發展。突破地域限制,加速異地業務發展。企業通過收集地區的地質特性、氣候條件、設計標準、過往設計方案等數據,結合 AI 技術能夠打破地域限制,快速掌握某一地區的建筑特性,增強方案與當地特質的適配性,推動企業異地業務拓展,龍頭企業異地業務增速有望提高。AI 的介入有望改變建筑業市場布局,通過提高行業核心技術門檻從而提升行業集的介入有望改變建筑業市場布局,通過提高行業核心技術門檻從而提升行業集中度。中度?,F有行業市場集中度較低,由于行業門檻低,中小型企業數量較多,大型企業的規
57、模效應不顯著。通過將 AI 引入建筑設計工作(如搭建三維化工作平臺,創造智能化的設計創意系統等),擁有更先進的合作平臺、更先進算法的 AI 設計產品的企業有望通過提高技術門檻從而提升市占率。預計未來建筑設計行業集中度將會提升,掌握 BIM 核心技術及 AI 工具的設計企業將搶占先機,成為建筑信息化行業市場中的龍頭。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 -16-行業行業跟蹤跟蹤報告報告 3、投資建議及標的推薦、投資建議及標的推薦 設計行業設計行業需求需求增速放緩,設計人員成本高、信息化程度低增速放緩,設計人員成本高、信息化程度低的背景下,政策持續落的背景下
58、,政策持續落地推進工程數字化設計,地推進工程數字化設計,AI 有望解決設計行業多有望解決設計行業多痛點痛點,賦能設計,賦能設計提質增效提質增效,建議建議重視重視率先布局率先布局 AI 設計、搶占市場先機的設計龍頭設計、搶占市場先機的設計龍頭:【華建集團華建集團】、【華設集團華設集團】、】、【設計總院設計總院】、【華陽國際華陽國際】、【蘇交科】、【蘇交科】。華建集團華建集團 在數字化管理、服務、業務等方面,公司整體呈現加速發展趨勢。致力于圍繞“數據標準數據交互數據資源平臺”的路徑,進一步夯實集團的數據體系,構建數據驅動業務發展和企業決策的創新模式。華建集團將數字化技術應用于工程項目,覆蓋全過程的
59、設計流程數字化全面提升設計質量、設計能級和管理水平,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及持續打造信息化環境下具有競爭優勢的新型能力助力賦能,工作效能和設計品質領跑行業。華建數創作為集團旗下專注于智慧城市頂層設計、智能建筑、智慧社區等智慧工程專業領域的綜合集成服務商,繼承了上級母公司十多年來在行業信息化、工程數字化領域的積累,立足于傳統建筑工程產業,以數字建筑技術為核心,應用 BIM、GIS、IoT、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圍繞工程全生命周期,為行業提供專業數字化、智慧化的產品、解決方案和創新服務。用戶可以將采集到的數據匯集到華建數創自主研發,使用有著“智慧建筑大腦”之稱的建筑操作系統Arctr
60、on BOS 平臺進行分析,提煉出最佳的數據模型。表表 5、華建集團華建集團歷年主要財務指標(億元)歷年主要財務指標(億元)指標指標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Q1 營業收入 45.51 52.90 59.59 71.71 86.14 90.55 80.40 16.86 YOY 6.63%16.24%12.65%20.34%19.49%5.12%-11.21%7.41%營業利潤 2.46 3.13 3.19 3.30 2.48 3.99 4.40 1.10 YOY 27.3%27.5%1.2%3.2%-25.8%60.7%10.3%52.6%
61、歸母凈利潤 2.41 2.56 2.64 2.73 1.74 3.28 3.85 0.88 YOY 64.62%6.22%2.78%3.40%-36.78%88.42%17.62%0.86%毛利率 26.86%25.53%25.45%22.63%20.39%20.43%23.88%23.53%凈利率 5.71%5.56%5.14%4.44%2.76%4.32%5.52%5.93%ROE 24.03%10.33%9.77%9.32%5.83%10.07%8.52%1.91%資料來源:Wind,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華設集團華設集團 集團持續推進高質量數字化轉型發展,圍繞業務拓展、資源整合
62、和價值鏈延伸等方面,積極推進“數字化、平臺化、產業化”。在智庫咨詢、工程設計、工程總承包、檢測與感知等領域,全面提升整體解決方案能力,并在智慧綠色、商業服務等領域積極產業化拓展。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 -17-行業行業跟蹤跟蹤報告報告 1)工程咨詢服務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提升智庫咨詢能力。公司擁有交通運輸部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處理及應用技術研發中心科研平臺,逐漸建立深度挖掘龐大的數據資源及其潛在價值的分析能力,讓智庫研究更好地把握市場動態和社會熱點,研究制定適宜的發展目標和策略,提供交通與城市發展戰略政策建議及基礎設施規劃運營服務咨詢。2)工程
63、數字化設計基于 BIM+GIS 技術的工程設計和數字化交付。推動傳統工程設計從“單一階段”二維平面設計,向“全生命周期”三維立體設計轉變,公司依托 BIM 技術中心和工業化建造中心,推動多領域業務,向全生命周期設計和數字化交付轉變,從工程設計延伸到 EPC 及項目運維與資產管理。數字設計云AiRoad 快速方案設計軟件、交通模擬軟件等多款新產品,已服務全國 1,000 多家設計院,包括交通/城建行業 80%的甲級設計院,完成道路方案設計總里程約43,000 公里。3)工程總承包以技術引領產品創新。公司以設計為入口,積極向工程總承包業務發展,拓展公司的業務鏈,積極拓展工業化智能建造、裝配式生產、
64、城市更新、智慧城市、生態水務、高標準農田等 EPC 業務。4)數字系統集成業務在深度理解客戶需求的基礎上,依據行業經驗和軟硬件產品性能特點,快速打通各設備或系統之間的集成壁壘,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蛘卟捎?SaaS 服務模式(軟件即服務),通過提供標準數字平臺、專業設備以及專業技術服務,為業主提供數字化、專業化服務。表表 6、華設集團華設集團歷年主要財務指標(億元)歷年主要財務指標(億元)指標指標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Q1 營業收入 19.91 27.76 41.98 46.88 53.54 58.22 58.39 8.73 YOY 42
65、.51%39.42%51.23%11.67%14.19%8.74%0.29%-4.83%營業利潤 2.48 3.55 4.72 6.17 6.99 7.38 8.21 1.12 YOY 33.3%42.3%33.0%30.7%13.2%5.7%11.1%4.8%歸母凈利潤 2.10 2.97 3.96 5.18 5.83 6.18 6.84 0.95 YOY 30.95%41.35%33.54%30.74%12.50%6.10%10.58%1.73%毛利率 33.95%31.68%26.22%31.21%32.98%31.86%36.95%31.83%凈利率 10.67%10.85%9.67%
66、11.36%11.29%10.93%12.15%10.99%ROE 11.03%13.84%16.00%18.06%17.37%15.94%15.57%2.11%資料來源:Wind,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設計總院設計總院 從政策角度來看,受益于長三角一體化建設、交通強國試點,疊加“穩增長”政策催化,安徽省內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適度超前實施,重大項目有望加速落地。從公司角度來看,公司于 2021 年 7 月取得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有利于公司市政公用工程業務的拓展,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力。公司 2022 年 1 月 27日發布公告,擬對公司董事、高管以及管理、技術和業務骨干進行限制性
67、股權激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 -18-行業行業跟蹤跟蹤報告報告 勵,有利于充分調動核心員工的積極性,促進公司戰略實現和長期穩健發展。公司持續推進數字設計院建設,以“數字賦能增效、智慧創新拓展”為方向,一手抓數字化對主營業務生產、經營與管理的數字賦能,一手抓業務模式和產品服務拓展創新,提質增效顯著。推進業務工作協同化,利用人工智能(AI)、互聯網及大數據技術,結合工程實際深度研發,初步實現了知識庫和協同業務系統在所有專業全覆蓋,上線智云出圖系統,啟動了智慧造價系統建設,升級了云外業平臺,完成了數字化交付系統試點項目建設;繼續推進協同辦公信息
68、化升級和深度智能化,完成基礎平臺升級、統一門戶、數據大屏和督察督辦系統等建設工作,推動管理流程深度優化整合;推進營銷體系智慧化,啟動開發智慧商務平臺建設,啟動了營銷系統、采購系統、后續服務系統等三個對內子系統的開發工作;推進設計研發工作參數化,完成智繪方案測試版開發并試用和電子沙盤系統智能輔助審查項開發。表表 7、設計總院設計總院歷年主要財務指標(億元)歷年主要財務指標(億元)指標指標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Q1 營業收入 9.67 13.74 16.49 16.19 19.10 23.57 27.98 6.80 YOY 13.68%42
69、.04%20.04%-1.80%17.96%23.41%18.72%28.53%營業利潤 2.31 3.48 5.16 3.79 4.29 4.52 5.06 1.48 YOY 38.0%50.5%47.3%-26.5%13.0%5.4%12.0%12.8%歸母凈利潤 1.96 2.89 4.37 3.25 3.63 3.88 4.43 1.24 YOY 39.66%47.54%51.23%-25.64%11.84%6.90%14.04%10.99%毛利率 43.15%43.19%47.51%43.46%39.09%33.08%31.78%33.55%凈利率 20.24%21.03%26.48
70、%20.08%19.05%16.56%15.88%18.37%ROE 24.76%16.02%20.29%13.84%13.92%13.46%14.12%3.78%資料來源:Wind,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華陽國際華陽國際 公司構建了一系列符合建筑設計業務特征的平臺,搭建了 3690 方案設計、協同設計、模塊化設計、項目質量管控、在線校審等設計平臺;自主研發華陽速繪、華陽速建和 IBIM 平臺;持續完善和升級 SAP 系統、產值系統、工時系統、項目預算、任務管理、知識中心、EHR 系統、CIP 等管理平臺。圍繞協同設計、BIM 正向設計、項目管理三大方向持續推進平臺建設,持續構建“大中
71、臺、小前臺”的設計模式,實現以平臺為基礎、以項目為主維度的生產和管理體系,打造覆蓋建筑全產業鏈的數據平臺,實現提質增效。一直以來,華陽國際堅定推進“設計+科技”戰略,持續加強裝配式建筑、BIM、綠色建筑、結構超限、自動成圖等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公司已累計獲得 80 項專利(包括 10 項發明專利、65 項實用新型專利和 5 項外觀設計專利)、103 項軟件著作權。同時持續加強建筑科技研發,在國內領跑 BIM 專項研究,不斷升級和優化BIM 正向設計平臺華陽速建,逐步提升建筑、結構、給排水、暖通、電氣、裝配式等全專業 BIM 正向設計的效率。將協同功能從多專業擴展到跨地域、跨企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
72、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 -19-行業行業跟蹤跟蹤報告報告 協同,為項目所有參建方在線協同及模型、數據流轉奠定了基礎。此外,公司還積極構建基于 BIM 正向設計模型的動態算量系統,動態算量的效率和精準度持續提升。與外部研發合作,加入數字化工業軟件聯盟并擔任常務副理事單位,持續迭代 iBIM 平臺,對接萬翼 AI 審圖平臺,逐步搭建以設計為起點的建筑全產業鏈數據平臺。表表 8、華陽國際華陽國際歷年主要財務指標(億元)歷年主要財務指標(億元)指標指標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Q1 營業收入 4.75 5.93
73、 9.16 11.95 18.94 28.76 18.25 2.57 YOY 4.06%24.65%54.57%30.41%58.55%51.87%-36.54%-31.68%營業利潤 1.06 1.24 1.54 1.69 2.21 1.48 1.72 0.04 YOY 23.5%16.9%23.2%9.7%30.9%-33.1%16.0%157.8%歸母凈利潤 0.93 1.01 1.26 1.36 1.73 1.05 1.12 0.04 YOY 23.03%9.17%24.69%7.98%27.24%-39.20%6.48%208.83%毛利率 39.79%36.11%32.05%31.
74、36%26.34%20.88%29.21%14.61%凈利率 20.23%17.92%14.67%12.42%10.09%4.54%7.92%0.46%ROE 26.05%20.72%21.50%11.84%12.38%7.36%7.58%0.28%資料來源:Wind,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蘇交科蘇交科 公司主營業務為工程咨詢業務和工程承包兩大類,其中工程咨詢業務包括勘察設計、綜合檢測、項目管理和環境業務,覆蓋公路、市政、水運、鐵路、隧道軌道、水利、建筑和電力等多個行業。此外,公司在扎實推進傳統業務同時,緊抓市場機遇,集團圍繞“雙碳”、智慧城市、鄉村振興等積極布局并已取得一定突破。智慧
75、管養平臺、數字孿生技術。智慧管養平臺、數字孿生技術。首個具有示范意義的城市設施資產系統項目“江北新區市政設施智慧管養平臺項目”落地。TIC 平臺開發項目正在進行中,預計提升公司檢測業務中的可視化,透明化,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智能化設備的比重,提高公司在檢測行業的管理水平及綜合競爭力。此外,交通運輸執法大腦產品研發、數字孿生技術的智慧公路檢測與運營一體化平臺持續開發。加速數字化轉型升級。股權收購惠和檢測,加速開拓大灣區檢測業務。股權收購惠和檢測,加速開拓大灣區檢測業務。公司 2022 年 10 月 10 日發布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蘇交科檢測擬以自有資金 9100 萬元收購廣東惠和工程檢測有限公司
76、70%股權,收購完成后,蘇交科檢測將持有惠和檢測 70%的股權,惠和檢測將成為蘇交科檢測的控股子公司。我們認為,惠和檢測是廣州地區建筑工程檢測機構,檢測設備以及人員隊伍完善,檢測服務項目多,實力較為強勁,通過此次股權并購,有利于蘇交科提升在大灣區的營收規模。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 -20-行業行業跟蹤跟蹤報告報告 表表 9、蘇交科、蘇交科歷年主要財務指標(億元)歷年主要財務指標(億元)指標指標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Q1 營業收入 42.01 65.19 70.30 59.67 54.
77、99 51.19 52.27 8.79 YOY 63.95%55.17%7.84%-15.12%-7.84%-6.91%2.09%0.75%營業利潤 4.17 6.21 7.49 8.78 5.23 6.09 7.58 0.51 YOY 1.7%49.0%20.7%17.3%-40.5%16.5%24.3%-2.0%歸母凈利潤 3.79 4.64 6.23 7.24 3.88 4.72 5.93 0.50 YOY 22.08%22.32%34.37%16.10%-46.34%21.53%25.76%14.34%毛利率 30.17%29.09%31.23%38.32%35.83%38.27%37
78、.03%24.69%凈利率 9.85%7.78%9.16%12.34%7.54%9.79%12.15%4.88%ROE 12.56%12.50%14.69%15.01%7.62%6.12%7.25%0.61%資料來源:Wind,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下行風險、AI+設計發展不及預期、基建投資不及預期、應收賬款壞賬風險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聲明 -21-行業行業跟蹤跟蹤報告報告 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本人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并登記為證券分析師,以勤勉的職業態度,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本報告清晰
79、準確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觀點。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將不會因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意見或觀點而直接或間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補償。投資評級說明投資評級說明 投資建議的評級標準投資建議的評級標準 類別類別 評級評級 說明說明 報告中投資建議所涉及的評級分為股票評級和行業評級(另有說明的除外)。評級標準為報告發布日后的12個月內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的漲跌幅。其中:A股市場以滬深300指數為基準;新三板市場以三板成指為基準;香港市場以恒生指數為基準;美國市場以標普500或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為基準。股票評級 買入 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大于15%增持 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
80、表性指數漲幅在5%15%之間 中性 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在-5%5%之間 減持 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小于-5%無評級 由于我們無法獲取必要的資料,或者公司面臨無法預見結果的重大不確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們無法給出明確的投資評級 行業評級 推薦 相對表現優于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 中性 相對表現與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持平 回避 相對表現弱于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 信息披露信息披露 本公司在知曉的范圍內履行信息披露義務??蛻艨傻卿?內幕交易防控欄內查詢靜默期安排和關聯公司持股情況。使用本研究報告的風險提示及法律聲明使用本研究報告的風險提示及法律聲明
81、 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已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中的信息、意見等均僅供客戶參考,不構成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征價邀請或要約,投資者自主作出投資決策并自行承擔投資風險,任何形式的分享證券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為無效,任何有關本報告的摘要或節選都不代表本報告正式完整的觀點,一切須以本公司向客戶發布的本報告完整版本為準。該等信息、意見并未考慮到獲取本報告人員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個人推薦??蛻魬攲Ρ緢蟾嬷械男畔⒑鸵庖娺M行獨立評估,并應同時考量各自的投資
82、目的、財務狀況和特定需求,必要時就法律、商業、財務、稅收等方面咨詢專家的意見。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關聯人員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報告所載資料的來源被認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證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本公司并不對使用本報告所包含的材料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或與此相關的其他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升可跌,過往表現不應作為日后的表現依據;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公司不保證
83、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同時,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除非另行說明,本報告中所引用的關于業績的數據代表過往表現。過往的業績表現亦不應作為日后回報的預示。我們不承諾也不保證,任何所預示的回報會得以實現。分析中所做的回報預測可能是基于相應的假設。任何假設的變化可能會顯著地影響所預測的回報。本公司的銷售人員、交易人員以及其他專業人士可能會依據不同假設和標準、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頭或書面發表與本報告意見及建議不一致的市場評論和/或交易觀點。本公司沒有將此意見及建議向報告所有接收者進行更新的義務。本公司的資產管理部門、自營部門以及
84、其他投資業務部門可能獨立做出與本報告中的意見或建議不一致的投資決策。本報告并非針對或意圖發送予或為任何就發送、發布、可得到或使用此報告而使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關聯子公司等違反當地的法律或法規或可致使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受制于相關法律或法規的任何地區、國家或其他管轄區域的公民或居民,包括但不限于美國及美國公民(1934 年美國證券交易所第 15a-6 條例定義為本主要美國機構投資者除外)。本報告的版權歸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對本報告保留一切權利。除非另有書面顯示,否則本報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權均屬本公司。未經本公司事先書面授權,本報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貝、復印件或復制品,或
85、再次分發給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權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經授權的轉載,本公司不承擔任何轉載責任。特別聲明特別聲明 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可能會持有本報告中提及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并進行交易,也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業務服務。因此,投資者應當考慮到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相關人員可能存在影響本報告觀點客觀性的潛在利益沖突。投資者請勿將本報告視為投資或其他決定的唯一信賴依據。興業證券研究興業證券研究 上上 海海 北北 京京 深深 圳圳 地址:上海浦東新區長柳路36號興業證券大廈15層 郵編:200135 郵箱: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建國門大街甲6號SK大廈32層01-08單元 郵編:100020 郵箱: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皇崗路5001號深業上城T2座52樓 郵編:518035 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