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新能源行業2020電動車需求專題分析報告:產業加速2020年新能源汽車有望維持高景氣-20200225[2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研報】新能源行業2020電動車需求專題分析報告:產業加速2020年新能源汽車有望維持高景氣-20200225[24頁].pdf(2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 1 - 本報告的主要看點本報告的主要看點: 1. 對全球新能車 2020 年及 未來 5 年銷量的判斷。分 析歐洲市場和美國市場。 2. 對國內新能源車 2020 年 及未來 5 年銷量及結構進 行判斷,從供給端、需求 端及政策端進行分析。 3. 解析核心車企特斯拉、大 眾及比亞迪最新布局 陳曉陳曉 分析師分析師 SAC 執業編號:執業編號:S1130520020002 周俊宏周俊宏 聯系人聯系人 產業加速,產業加速,2 2020020 年年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有望有望維持高景氣維持高景氣 基本結論基本結論 全球新能源車市場處成長初期,供給端及政策端兩端發力全球新能源車市場處成長初期,供
2、給端及政策端兩端發力。 階段階段:自 2018 年以來,汽車電動化大趨勢下,產業刺激政策持續推進, 供給端傳統車企加速布局進程。全球新能源汽車仍處于成長初期 產業加速產業加速:預計預計 2020 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長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長 33%至至 370 萬輛,萬輛, 2023 年達千萬輛量級年達千萬輛量級。2020-2025 年全球新能源車復合增長率有望達 32.4%,其中歐洲及美國復合增速分別有望達 44%、25%。 對對我國我國新能源車市場的判斷:新能源車市場的判斷: “新冠”疫情影響影響程度遠小于乘用車行“新冠”疫情影響影響程度遠小于乘用車行 業,預計業,預計 2020
3、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 134 萬輛萬輛,同比增長 26%。我國汽車 市場仍處于調整周期及疫情影響,預計 Q1 汽車產銷受明顯壓制,全年乘用 車產銷量承壓而同比下降 6%。而新能源汽車為國家級戰略產業,在低基數 及低滲透率水平下無需悲觀。2020 年 1 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分別下滑 55%/54%,開局不強,預計預計 Q1 受供給抑制而承壓,行業大概率于受供給抑制而承壓,行業大概率于 Q2 好好 轉,轉,2020H2 同比增速向上。預期同比增速向上。預期 2020 年新能源汽車將在年新能源汽車將在 2019年的低基數年的低基數 實現增長,實現增長, 2020-2025
4、年我國新能源車銷量復合增長率有望達 28%。 政策:政策:補貼退坡存在溫和可能性,配套扶持政策加速跟上(雙積分+ To B 端促出租車及政府公車電動化+ To C 端加大路權調控+消費環節引導) 。 供給:供給:新車型定位清晰,車企在布局、份額及盈利水平上逐漸分化。 需求:需求:A 級級 SUV、B/C 級等主打自發需求的車型為級等主打自發需求的車型為顯著增長點顯著增長點,主打營,主打營 運需求的運需求的 A 級轎車在級轎車在 2019 年高基數下維穩(年高基數下維穩(To B 端 2020 年仍能容納 30 萬量級的 A級車出量) ,插混車型在合資車廠發力背景下穩步增長。,插混車型在合資車廠
5、發力背景下穩步增長。 三大新能源核心車企:三大新能源核心車企:特斯拉 Model3/Y 放量具確定性,預計預計 2020/2021 年年 車型車型合計銷量分別為合計銷量分別為 63/87 萬輛萬輛,2020 年為盈利時點;大眾 MEB規劃為到 2022 年全球 8 個 MEB工廠,國內工廠 2021 年放量;比亞迪 2020 年最大 看點在搭載新一代電池的漢系列車型,有望補齊高端車型布局。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行業方面,特斯拉產業鏈為貫穿特斯拉產業鏈為貫穿 2020 年的投資主線。年的投資主線。受特斯拉利好提振 (季度持續盈利+中美德三地工廠穩步推進+Model Y 量產爬坡) ,其市值創 歷史
6、新高,隨特斯拉國產化率提升其供應鏈值得長期跟蹤。隨特斯拉國產化率提升其供應鏈值得長期跟蹤。在此時點看好電 動化增量子行業(輕量化、新能源車熱管理、高壓零部件領域)增量子行業(輕量化、新能源車熱管理、高壓零部件領域) ,新市場特 斯拉產業鏈示范效應顯著,增長空間更大。以及智能化帶來的汽車電子汽車電子機 會,為隨進化加速、5G 應用提速,價值量及滲透率同時提升的萬億市場。 相關標的,建議關注三花智控三花智控(熱管理) 、華域汽車華域汽車(三電系統) 、比亞迪比亞迪 (新能源整車龍頭) 。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汽車市場整體回暖不及預期;國內補貼政策擾動,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大幅低 于預期;供應鏈子行業競爭
7、加??;特斯拉國產化不及預期風險。 2020 年年 02 月月 25 日日 2020 電動車需求專題分析報告 行業專題研究報告行業專題研究報告 證券研究報告 新能源與汽車研究中心新能源與汽車研究中心 2020 電動車需求專題分析報告 - 2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總論總論:預計:預計 2020 年新能源車市場維持高景氣度年新能源車市場維持高景氣度 對全球新能源車市場的判斷:對全球新能源車市場的判斷:處成長初期,供給端及政策端兩端發力,處成長初期,供給端及政策端兩端發力,預預 計計 2020 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長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長 33%至至 370 萬輛,萬輛,2023 年
8、達千萬年達千萬 輛量級,輛量級,2020-2025 年全球新能源車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年全球新能源車復合增長率有望達 32.4%。自 2018 年以來,汽車電動化大趨勢下,產業刺激政策持續推進,供給端傳統車企 加速布局進程。從產業發展階段上,全球新能源汽車仍處于成長初期,以 中歐美三地為主戰場的電動車市具爆發潛力。 圖表圖表1:全球電動化加速,市場向好(左軸銷量,萬輛)全球電動化加速,市場向好(左軸銷量,萬輛) 來源:EEA,marklines,彭博,國金證券研究所 對對中國中國新能新能源車市場的判斷:源車市場的判斷: “新冠”疫情“新冠”疫情影響影響程度遠小于乘用車行業,影響影響程度遠小于乘用車
9、行業, 預計預計 2020 年年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銷量為 134 萬輛。萬輛。我國汽車市場仍處于調整周 期影響,1 月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產銷數據下挫嚴重(據中汽協,2020 年 1 月國內汽車產/銷量同比分別下滑 25%/18%;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分別 下滑 55%/54%) 。而目前受疫情影供給端員工復崗、產線爬坡、物流等需 要時間,整車廠到零部件供應商普遍供貨壓力較大,需求端銷售活動短期 停滯,預計 Q1 汽車產銷受明顯壓制,全年乘用車產銷量承壓而同比下降 6%。而新能源汽車為國家級戰略產業,現階段基數仍處較低水平,滲透率 不足 5%,無需悲觀。從 2019 全年 91.7
10、萬乘用車終端銷量(71.5 萬純電, 20.2 萬插混) 、106.0 萬中汽協乘用車銷量(83.4 萬純電,22.6 萬插混) 看,2019 年補貼退坡和乘用車不景氣對行業的影響高于預期。2020 年初 開局不強,預計 Q1 受供給抑制而承壓,新能源汽車行業大概率于 Q2 好轉, 2020 年下半年同比增速向上。預期預期 2020 年新能源汽車將在年新能源汽車將在 2019 年的低年的低 基數實現增長,中性假設下乘用車全年銷量基數實現增長,中性假設下乘用車全年銷量 134 萬輛,同比增長萬輛,同比增長 26%。 2020-2025 年年我國我國新能源車新能源車銷量銷量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復合增長
11、率有望達 28%。 圖表圖表2:電動車電動車銷量拆分銷量拆分預測預測(輛)(輛) 來源:國金證券研究創新數據中心,國金證券研究所 qRtMqQnRqNrPmOmNqPuNoR6M9R7NpNqQtRmMkPqQsQeRtRtN9PoOuMuOnRqNMYqMzQ 2020 電動車需求專題分析報告 - 3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政策端政策端:國內退補存在溫和可能性,且配套的扶持政策將加速跟上。國內退補存在溫和可能性,且配套的扶持政策將加速跟上。 我們認為扶持政策將分為三個層面,第一,雙積分激勵為公認的后補第一,雙積分激勵為公認的后補 貼時代最佳補足政策貼時代最佳補足政策。第二,第二,To
12、 B 和和 To C 間接政策同樣為有效扶持間接政策同樣為有效扶持 手段,目前兩條扶持主線:手段,目前兩條扶持主線:To B 端將促進出租車電氣化及車企自建出端將促進出租車電氣化及車企自建出 行平臺,以及政府公車轉向新能源行平臺,以及政府公車轉向新能源(最為確定、政策最容易鼓勵、出 量最明顯的方向) ,To C 端加大路權調控力端加大路權調控力(如加大限行限牌區域和 力度等) 。第三,在消費環節加強指引。第三,在消費環節加強指引。例如消費者充電補貼、延長免 購置稅優惠、小型電動車下鄉補貼等政策引導消費。 供給端:兩大變化,一是供給端:兩大變化,一是產品定位逐漸明晰產品定位逐漸明晰,現階段上市的
13、新車型向 自發需求靠攏,在外觀及智能化配置上頗為注重, 有爆款潛力車型小荷 初見。二是車企在布局、份額及盈利水平上逐漸分化。布局上,二是車企在布局、份額及盈利水平上逐漸分化。布局上,以比 亞迪為代表的優勢車廠(具資金、規模管控及技術儲備優勢)抓穩需 求鞏固頭部效應,車型布局完善,備戰 2020 年后全面競爭市場;小車 企嚴格管控成本尋求低端市場,布局細分車型 。份額上,份額上,落后車企加 速淘汰,市場集中度提升。盈利能力上,盈利能力上,優勢車企利潤環節短期承壓, 主打低端車型的車企及造車新勢力面臨經營考驗。 需求端:需求端:A 級級 SUV、B/C 級級等主打自發需求的車型為等主打自發需求的車
14、型為顯著增長點顯著增長點,主,主 打營運需求的打營運需求的 A 級轎車在級轎車在 2019 年高基數下維穩年高基數下維穩(2019 年全國巡游出 租車數量預計在 140 萬輛左右,電動化不足三分之一,且公車電、網 約車電動化持續推行,30 萬量級的 A 級車具出量空間) ,插混車型在,插混車型在 合資車廠發力背景下穩步增長,部分無競爭力的小型車持續出清。合資車廠發力背景下穩步增長,部分無競爭力的小型車持續出清。 圖表圖表3:主要車型需求預測主要車型需求預測 車型車型 趨勢趨勢 2018 銷量銷量 2019 2020E 銷量 同比 銷量 同比 A00 電池或更換為磷酸鐵鋰,受補貼退坡影響大 27
15、.8 萬輛 13.1 萬輛 -53% 12.1 萬輛 -8% A0 級 SUV 由一線向二三線擴張,退補導致升價壓力 11.1 萬輛 8.6 萬輛 -23% 9.4 萬輛 9% A級轎車 各大運營平臺積極布局,2019 年銷量主力 17.1 萬輛 30.9 萬輛 81% 32.2 萬輛 4% A級級 SUV 新晉級主流車型,較大增長空間新晉級主流車型,較大增長空間 2.9 萬輛萬輛 6.6 萬輛萬輛 128% 18.8 萬輛萬輛 185% B/C級車級車 目標細分市場目標細分市場 挖掘中高端需求挖掘中高端需求 4.4 萬輛萬輛 8.9 萬輛萬輛 102% 21.8 輛輛 145% 插混 路權驅
16、動下,轉換部分燃油車需求 24.6 萬輛 20.2 萬輛 -18% 27.2 萬輛 35% 來源:國金證券研究創新數據中心,國金證券研究所 全球需持續跟蹤的三大核心車企:特斯拉、大眾、比亞迪全球需持續跟蹤的三大核心車企:特斯拉、大眾、比亞迪 特斯拉特斯拉:Model3/Y 放量具確定性,預計預計 2020/2021年年車型車型合計銷量分合計銷量分 別為別為 63/87 萬輛萬輛。2019 年中國區已實現 4.5 萬銷量、30 億美元營收, 看好看好 Model 3 持續降價以及更賺錢、更好賣的持續降價以及更賺錢、更好賣的 Model Y 上量,上量,2020 年為盈利關鍵時點。年為盈利關鍵時點
17、。 Model 3:2019 年 Model 3 交付 30.1 萬輛,預計 2020年 Model 3 交 付 40 萬,其中國產版 13 萬,加州工廠 27 萬(部分產線讓渡 Model Y) 。由于 Model Y 進入放量期,預計 2021 年上海工廠及加州工廠共 計生產 30 萬輛 Model 3。 Model Y:加州工廠已經開始量產爬坡,預計 Q1 末實現交付,年中 Model 3 及 Model Y合計產能有望達 50 萬輛,2020 年全年交付 13 萬 輛 Model Y。預計。預計上海工廠年底同步量產 Model Y,2021 年初交付, 德國工廠大概率于 2021 年直
18、接上量 Model Y,2021 年 ModelY 三地 合計產量有望達 46 萬輛。 2020 電動車需求專題分析報告 - 4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圖表圖表4:特斯拉交付量預測特斯拉交付量預測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2021E 交付量(千輛) Model S/X 76.2 101.2 99.5 66.6 100.9 100.2 Model 3 0 1.8 145.8 30.1 395.4 304.2 Model Y 0 0 0 0 133.0 461.8 Roadster 0 0 0 0 0.1 0.1 Semi-Truck 0 0 0 0 2.5 4
19、.1 Total 76.2 103.0 245.3 367.2 631.9 870.4 來源:公司公告,國金證券研究所 大眾大眾:規劃為到規劃為到 2022 年全球年全球 8 個個 MEB 工廠工廠(目前中國上汽大眾、中 國一汽大眾、德國及美國四個 MEB 工廠在建,產能超百萬;另外的三 個德國及一個捷克 MEB 工廠后續推進) 。計劃到計劃到 2025 年推出年推出 80 余款余款 全新電動車型,產銷量超全新電動車型,產銷量超 300 萬輛,萬輛,占集團產銷量的 20%以上。應用 MEB 平臺的大眾大眾 ID3 預計于預計于 2020 年年中開始交付年年中開始交付,Audi Q4 e-tro
20、n 推遲到 2021 年初正式交付。從國內工廠建設來看,上海工廠將于年底 基本建成并試產新車,從試產新車到大規模量產上市需要近一年時間, 基本對齊 2020 年底量產首批新車的時間線,預計 2021 年放量。 比亞迪: “漢”有望補齊公司高端車型布局比亞迪: “漢”有望補齊公司高端車型布局。比亞迪連續 4 年位居全球 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多款爆款產品(唐 DM、元 EV 等)投放市場, 在市占率上,插混車型市占率長期居于第一,2019 年純電市占率為 20%。2020 年最大看點在“漢”及新一代“刀片電池” ,年最大看點在“漢”及新一代“刀片電池” ,新中大型轎 車漢(EV/DM 兩種版本)將
21、接棒唐成為新代旗艦車型。漢在外觀設計 上進一步進化,采用轎跑式車身設計,EV 版本搭載新一代電池續航超 600 公里,定位高端市場與 Model 3 直面競爭。預計漢的推出有望助 力公司樹立高端品牌,仍居新能源車市場領先地位。 2020 電動車需求專題分析報告 - 5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內容目錄內容目錄 總論:預計 2020 年新能源車市場維持高景氣度 .2 全球市場:電動化加速,歐洲與美國市場為另外兩個主戰場 .7 國內市場:供給端間接扶持力度加碼,需求驅動優化格局 .9 受疫情影響小于整體車市,短期維穩,長期高增長具確定性 .9 政策端:向間接扶持過渡,2020 年補貼退坡或溫
22、和,但退出趨勢不減.10 供給端:主打自發消費的新車型產品力提升,廠商向頭部集中格局優化.12 需求端:A級為主流(轎車為營運支柱,SUV高增長) ,插混合資發力.14 三大核心車企布局 .16 特斯拉:Model3/Y 放量具確定性,2020 年盈利關鍵節點 .16 大眾:規劃清晰,傳統車全面轉向電動車趨勢的領頭者 .18 比亞迪: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龍頭,“漢”有望補齊公司高端車型布局 .20 投資建議五大投資主線 .22 風險提示 .23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表 1:全球電動化加速,市場向好(左軸銷量,萬輛).2 圖表 2:電動車銷量拆分預測(輛) .2 圖表 3:主要車型需求預測 .3
23、圖表 4:特斯拉交付量預測 .4 圖表 5:預計 2020-2025 年歐洲新能源汽車復合增長率有望達 46.3% .7 圖表 6:歐洲車企滿足碳排放法規需達到的新能源車銷量測算.7 圖表 7:預計近 5 年美國新能源汽車復合增長率 24%.8 圖表 8:新草案與現有稅收優惠政策對比 .8 圖表 9:傳統整車廠電動車生產計劃及目標銷量梳理.8 圖表 10:2020 年為補貼驅動與需求驅動的分水嶺 .9 圖表 11:從終端銷量看,補貼退坡月為高峰沖量期 .9 圖表 12:電動車銷量拆分預測(輛) .10 圖表 13:新能源乘用車補貼(萬元) .10 圖表 14:新能源車補貼總額測算(億元) .
24、11 圖表 15:雙積分政策下新能源汽車達標情境下產量預測 . 11 圖表 16:國內主要省市對新能源汽車激勵政策 .12 圖表 17:新能源車廠旗下出行平臺.12 圖表 18:大廠車型豐富,SUV布局先行;小廠專注純電轎車車型 .13 圖表 19:車企集中度較高,預計 2020 年將進一步提升 .13 圖表 20:知豆、海馬、眾泰銷量(輛) ,面臨經營考驗 .14 圖表 21:造車新勢力銷量進入瓶頸.14 圖表 22:消費者對 SUV車型的追捧由燃油車蔓延至電動車.14 2020 電動車需求專題分析報告 - 6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圖表 23:主要車型需求預測 .15 圖表 24:
25、特斯拉交付量預測 .16 圖表 25:臨港工廠首批下線的國產版 Model 3.16 圖表 26:基礎版 Model 3 國產化后售價可達 27 萬 .17 圖表 27:特斯拉中國銷量(輛) :Model 3 為主力.18 圖表 28:特斯拉全球交付量情況 .18 圖表 29:大眾規劃到 2022 年全球 8 個 MEB工廠 .18 圖表 30:大眾集團新能源車銷量情況(輛).19 圖表 31:大眾集團主要在研電動車型 .19 圖表 32:預計 MEB全球平臺各車型量產時間 .20 圖表 33:純電+混動雙輪驅動 .20 圖表 34:純電動車型市占率居前列.20 圖表 35:插電車型市占率居頭
26、部 .20 圖表 36:比亞迪新款車型均采用“Dragon Face”設計.21 圖表 37:比亞迪漢在外觀設計上進一步進化.21 2020 電動車需求專題分析報告 - 7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全球市場:電全球市場:電動化加速,歐洲與美國動化加速,歐洲與美國市場為市場為另外兩個主戰場另外兩個主戰場 全球電動化加速,全球電動化加速,預計預計 2020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 33%。自 2018 年以來,汽車電動化大趨勢下,全球新能源車市維持高景氣。產業刺 激政策持續推進,供給端傳統車企加速布局進程。從產業發展階段上,全 球新能源汽車仍處于成長初期,以
27、中歐美三地為主戰場的電動車市具爆發 潛力。預計預計 2020 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長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長 33%至至 370 萬輛,萬輛,2023 年達千萬輛量級,年達千萬輛量級,2020-2025 年年全球全球新能源車復合增長率有望達新能源車復合增長率有望達 32.4% 歐美市場與中國市場同為全球電動車市重要一環,傳統車企加速歐美市場與中國市場同為全球電動車市重要一環,傳統車企加速布局布局。歐 洲及美國為除中國外最大的汽車消費地區,在汽車電動化大趨勢下,2019 年以來各地區均出現政策提振及車企供給兩端發力情況,有力拉動歐美地 區新能源汽車消費。 對于歐洲,測算在碳排放法規約束下對
28、于歐洲,測算在碳排放法規約束下 2021 年年 NEV 銷量底線在銷量底線在 188 萬萬 輛,輛,且各國紛紛推出補貼政策,力度最大的德國新政吸睛(對電動車 的補貼延續至 2025 年,且提高單車補貼額,凈價低于 4 萬歐元的新能 源車補貼提高 50%;4 萬到 6.5 萬歐元的新能源車提高 25%) ,以大眾 為代表的歐洲電動車企電動化率普遍不足 2%,未來 5 年加速進程,預預 計計 2020-2025 年歐洲新能源車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年歐洲新能源車復合增長率有望達 43.7%,其中德國、,其中德國、 法國和英國為增長主力(貢獻法國和英國為增長主力(貢獻 66%增量) ,增量) ,2025
29、年純電滲透率有望由 目前的 3.1%上升至 20%。預計 2020 年、年、2025 年由此帶來的動力電年由此帶來的動力電 池用量分別為池用量分別為 36GWh(同比(同比 80%) 、) 、313GWh(同比(同比 42%) ,未來) ,未來 5 年復合增速年復合增速 54%。 圖表圖表5:預計:預計2020-2025年歐洲新能源汽車復合增長率年歐洲新能源汽車復合增長率 有望達有望達46.3% 圖表圖表6:歐洲車企滿足碳排放法規歐洲車企滿足碳排放法規需達到的新能源車銷量需達到的新能源車銷量 測算測算 來源:marklines,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marklines,國金證券研究所 對于美國
30、,對于美國,2018 年受特斯拉銷量強勢拉動新能源汽車邁上 35 萬銷量 高位(同比+82%,其中純電動 23 萬輛) ,2019 年由于小型電動車銷 量式微同比下滑 9%,預計預計 2020 年年步入平穩增長時代,步入平穩增長時代,2020-2025 年年 美國新能源車復合增長率有望達美國新能源車復合增長率有望達 24.5%,且,且 86%的增量由純電貢獻。的增量由純電貢獻。 而擬延長的稅收抵免政策(擬將稅收優惠的累計電動車銷量界限由 20 萬輛提高到 60 萬輛) ,及加州積分制度為代表的地方補貼政策為產業 注入強心劑,預計未來 5 年美國純電市場仍將被特斯拉占據純電市場仍將被特斯拉占據(
31、目前目前 Model 3 以以 45%份額具份額具優勢優勢,特斯拉占據純電,特斯拉占據純電 7 成銷量) ,純電將進成銷量) ,純電將進 一步占主導一步占主導(2019 年純電動占比已進一步上升至 74%) ,而美國新能 源車仍滲透率不足 2.5%,上行空間可期。預計 2020 年、年、2025 年由此年由此 帶來的動力電池用量分別為帶來的動力電池用量分別為 23GWh(同比(同比 33%) 、) 、93GWh(同比(同比 15%) ,未來) ,未來 5 年復合增速年復合增速 32%。 2020 電動車需求專題分析報告 - 8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圖表圖表7:預計近:預計近5年美國新
32、能源汽車復合增長率年美國新能源汽車復合增長率24% 圖表圖表8:新草案與現有稅收優惠政策對比:新草案與現有稅收優惠政策對比 來源:marklines,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彭博,路透社,國金證券研究所 圖表圖表9:傳統整車廠電動車生產計劃及目標銷量梳理:傳統整車廠電動車生產計劃及目標銷量梳理 整車廠整車廠 電動車生產計劃電動車生產計劃 目標銷量目標銷量 奧迪 到 2020 年 3 款全電動車 2025 年 80 萬輛電動車 寶馬 2021 至少 5 款全電動車,2025年至少 12 款全電動車 2018 年 15 萬輛插電 2025 年 15-25%的電動車銷量占比 中國廠商 - 2025 年
33、 700 萬輛電動車年銷量 戴姆勒 2022 年超過 50 款的 pev、phev及 hv 到 2020 年 10 萬輛的電動車年銷量 15-25%的的電動車銷量占比 福特 2022 年 40 款 pev和 phev 本田 一款氫能源、一款全電動、一款插電 到 2030 年 2/3 的銷量是電動車 現代-起亞 到 2025 年,14 款新電動車型 日產 到 2022 年,推出 20 款新電動車 到 2022 年,年銷 100 萬輛電動車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 12 款新電動車型 到 2022 年,年銷 420 萬輛電動車 特斯拉 2020 年發布 Model Y 2020 年 100 萬年銷量
34、 豐田 到 2020 年新推出 10 款電動車 到 2020 年,年銷 3 萬輛 FCV;到 2030 年,年銷 550 萬輛電動車,包含 100 萬輛 PEV 大眾 到 2025 年,發布 80 款新電動車型;到 2030 年,電動車超過 300 款 到 2025 年,25%的銷量(200-300萬 輛)是 PEV或 PHEV 沃爾沃 2019 年發布全電動版 40.2 概念車 2025 年,超過半數銷量是電動車 來源:公司公告,公司官網,彭博,國金證券研究所 2020 電動車需求專題分析報告 - 9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國內市場:供給端國內市場:供給端間接間接扶持力度扶持力度加碼
35、加碼,需求驅動優化格局需求驅動優化格局 受疫情影響小于整體車市,短期維穩,長期高增長具確定性受疫情影響小于整體車市,短期維穩,長期高增長具確定性 “新冠”疫情“新冠”疫情影響下,乘用車市影響下,乘用車市供給供給及需求兩端受壓,而新能源汽車仍為及需求兩端受壓,而新能源汽車仍為 滲透率提升主線,影響程度小于行業。滲透率提升主線,影響程度小于行業。受春節假期影響,加之我國汽車市 場仍處于調整周期影響,1 月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產銷數據下挫嚴重(據中 汽協,2020 年 1 月國內汽車產/銷量為 178.3 萬輛/194.1 萬輛,同比分別 下滑 25%/18%;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為 4.0 萬輛/4.4
36、 萬輛,同比分別下滑 55%/54%) 。而目前受疫情影供給端員工復崗、產線爬坡、物流等需要時 間,整車廠到零部件供應商普遍供貨壓力較大,需求端銷售活動短期停滯, 預計 Q1 汽車產銷受明顯壓制,全年乘用車產銷量承壓而同比下降 6%。而 新能源汽車為國家級戰略產業,現階段基數仍處較低水平,滲透率不足 5%,為短期維穩,長期高增長發展態勢。 新能源汽車分水嶺新能源汽車分水嶺已來,已來,看好看好 2020 年后的需求驅動市場年后的需求驅動市場。 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經歷三個階段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經歷三個階段補貼驅動拉動補貼驅動拉動 A00、運營需求、運營需求 穩定穩定 A 級車銷量、自主需求利好級車
37、銷量、自主需求利好 SUV 及中高端車型,成為全球新能及中高端車型,成為全球新能 源車發展主力(占據四成份額) 。源車發展主力(占據四成份額) 。而行業整體短期受補貼擾動,在限牌 限行路權、營運需求以及雙積分長期調控的驅動下,增長邏輯仍在, 2020 年隨自發需求接棒運營需求,自主車企搶灘 SUV 及中高端車市, 銷量結構進一步優化,新能源車行業有望維持高景氣。 圖表圖表10:2020年為補貼驅動與需求驅動的分水嶺年為補貼驅動與需求驅動的分水嶺 來源:中汽協,彭博,國金證券研究所 近近 3 年年補貼為補貼為銷量銷量最大擾動因素最大擾動因素。近 3 年新能源汽車,尤其新能源乘 用車退補月搶裝沖量
38、效應明顯,如 2018 年出現年中、年末兩次搶裝, 2019 年 6 月占上半年銷量三分之一。 圖表圖表11:從終端銷量看,補貼退坡月為高峰沖量期:從終端銷量看,補貼退坡月為高峰沖量期 來源:國金證券研究創新數據中心,國金證券研究所 2020 電動車需求專題分析報告 - 10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預計預計 2020 年年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銷量為 134 萬輛。萬輛。從 2019 全年 91.7 萬乘用車 終端銷量(71.5 萬純電,20.2 萬插混) 、106.0 萬中汽協乘用車銷量(83.4 萬純電,22.6 萬插混)看,2019 年補貼退坡和乘用車不景氣對行業的影響
39、高于預期。2020 年初開局不強,1 月新能源乘用車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 56%/55%,預計 Q1 受供給抑制而承壓,新能源汽車行業大概率于 Q2 好 轉,2020 年下半年同比增速向上。預期預期 2020 年新能源汽車年新能源汽車將在將在 2019 年年 的低基數實現的低基數實現增長,中性假設下乘用車全年銷量增長,中性假設下乘用車全年銷量 134 萬輛,同比增長萬輛,同比增長 26%。 圖表圖表12:電動車電動車銷量拆分銷量拆分預測預測(輛)(輛) 來源:國金證券研究創新數據中心,國金證券研究所 戰略定位型戰略定位型產業,產業,長期高增長具確定性長期高增長具確定性。自 2012 年起,新能
40、源汽車成為 國家級戰略項目, 被視為汽車產業彎道超車關鍵所在。在長達 7 年的補貼、 基礎設施鋪設及路權的合力推動下,現階段優勢整車企業逐漸跑出,配套 產業鏈雛形初顯。而整個產業鏈在補貼退出過程中確有陣痛,但后續隨雙 積分等扶持政策持續推出夯實保障、特斯拉及大眾 MEB等全球車企入華產 生“鯰魚效應” ,新能源汽車產業將實現長足發展。2020-2025 年年我國我國新能新能 源車源車銷量銷量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復合增長率有望達 28%。 政策端:向間接扶持過渡,政策端:向間接扶持過渡,2020 年年補貼補貼退坡或溫和,但退坡或溫和,但退退出趨勢不減出趨勢不減 行業補貼歷經三個時期行業補貼歷經三個時
41、期補貼企穩期(補貼企穩期(2013-2016 年) 、年) 、加速退坡期加速退坡期 (2017-2020 年)年)及全面退出期(及全面退出期(2020 年后) 。年后) 。 圖表圖表13:新能源乘用車補貼(萬元):新能源乘用車補貼(萬元) 時間時間 純電動純電動 插電混動插電混動 100R150 150R200 200R250 250R300 300R400 R400 R50 2015 年 3.15 4.5 4.5 5.4 5.4 5.4 3.15 2016 年 2.5 4.5 4.5 5.5 5.5 5.5 3 2017 年 2 3.6 3.6 4.4 4.4 4.4 2.4 2018 年過渡 1.4 2.5 2.5 3.1 3.1 3.1 1.68 2018 年 1.5 2.4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