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應用產業方陣:2022年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5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5G應用產業方陣:2022年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59頁).pdf(5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5G5G 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20222022 年年版)版)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1前言我國要在“十四五”期間持續保持經濟平穩增長,有必要進一步釋放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帶動和促進作用。當前,我國已經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網絡,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市市區、超過98%的縣城城區和80%的鄉鎮鎮區,實現了“以建促用、建用結合”的良好局面。我國5G應用已覆蓋工業、醫療、文旅、教育等20多個國民經濟行業,不斷走深向實。我國5G產業發展總體進展順利,但仍面臨行業賦能技術成熟度不高、5G應用配套支撐產業不成熟等問題。為此,5G應用產業方陣(
2、以下簡稱“5GAIA”)組織編寫本指南,旨在推動5G應用創新中心建設,提升各中心技術創新和產業服務能力,解決5G應用與產業創新發展面臨的重點問題,推動5G應用從“試水試航”走向“揚帆遠航”,促進5G商用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5G應用產業方陣分兩批評選出26家5G創新中心,覆蓋工業互聯網、交通、醫療、農業、文旅等多個領域。5G創新中心以推進5G應用和產業發展為主線,開展5G共性技術研發、創新應用概念驗證、5G垂直應用研究、前瞻技術突破、配套產業服務等重點工作,發揮創新孵化、成果對接、合作交流等核心作用,服務5G相關企業,帶動產業上下游聯動,打造開放共贏的5G產業生態。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
3、2目目錄錄前前言言.1一、一、5G AIA創新中心概述創新中心概述.41.1 創新中心的內涵創新中心的內涵.41.2 創新中心的定位創新中心的定位.41.3 創新中心的價值創新中心的價值.41.4 創新中心的生態創新中心的生態.5二、二、5G AIA創新中心建設情況創新中心建設情況.62.1 創新中心組織架構創新中心組織架構.62.2 創新中心名錄與布局創新中心名錄與布局.62.3 創新中心測試情況創新中心測試情況.9三、三、5G AIA創新中心介紹創新中心介紹及能力匯編及能力匯編.103.1 北京聯通北京聯通5G創新中心創新中心.103.2 電力電力5G創新中心創新中心.113.3 騰訊騰訊
4、5G創新中心創新中心.133.4 佰才邦佰才邦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153.5 中國電信中國電信5G開放實驗開放實驗室室.163.6 中國信通院中國信通院5G創新中心創新中心.183.7 鞍鋼自動化精鋼鞍鋼自動化精鋼5G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213.8 遼寧遼寧5G+工業互聯網聯合創新中心工業互聯網聯合創新中心.233.9 上海上海5G創新中心創新中心.243.10 蘇州高鐵新城蘇州高鐵新城5G車聯網創新中心車聯網創新中心.27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33.11 浙江省浙江省5G產業聯盟實驗室產業聯盟實驗室.293.12 福建移動福建移動5G融創中心
5、融創中心.313.13 山東大學山東大學智慧智慧5G創新中心創新中心.323.14 海爾智研院海爾智研院5G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中心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中心.343.15 浪潮浪潮5G聯合創新實驗室聯合創新實驗室.353.16 5G智慧交通創新中心智慧交通創新中心.373.17 廣東移動廣東移動5G應用創新中心應用創新中心.383.18 中國移動中國移動5G聯創中心重慶開放實驗室聯創中心重慶開放實驗室.403.19 中移(成都)產業研究院中移(成都)產業研究院.413.20 5G行業終端與應用創新中心行業終端與應用創新中心.423.21 大灣區大灣區5G創新中心創新中心.443.22 云南移動有色
6、金屬冶煉云南移動有色金屬冶煉5G融合創新中心融合創新中心.453.23 電力電力5G融合創新實驗室融合創新實驗室.473.24 華為華為Cloud Open Labs.493.25 中興通訊中興通訊5G融合創新中心融合創新中心.513.26 蘇州電信蘇州電信5G應用創新中心應用創新中心.53四、四、5G AIA創新中心發展展望創新中心發展展望.554.1 持續打造協同融合的持續打造協同融合的5G應用創新平臺應用創新平臺.554.2 建設系統化、標準化、體系化的建設系統化、標準化、體系化的5G應用評測服務能力體系應用評測服務能力體系.554.3 服務模式創新,探索建立適應服務模式創新,探索建立適
7、應5G應用發展的服務機制應用發展的服務機制.554.4 緊跟緊跟5G應用發展趨勢,做大做強創新中心隊伍應用發展趨勢,做大做強創新中心隊伍.56創新中心聯系方式創新中心聯系方式.57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4一、一、5G AIA創新中心概述創新中心概述5G應用正加速融入千行百業,成為促進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重要引擎。2021年7月,工信部等十部門印發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明確提出“開展5G應用創新載體建設”的工作要求。5G應用產業方陣以龍頭企業、科研單位為創建主體,推動建設一批5G融合應用創新中心,開展面向應用創新的技術和產業服務,打造面向5G應用
8、創新的共性技術平臺,解決跨行業跨領域關鍵共性技術問題。1.1 創新中心的內涵創新中心的內涵5GAIA創新中心以促進5G融合應用發展為目標,圍繞新興產業培育與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需求,通過應用研究、成果轉化、培訓推廣和產業服務,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創新和資源開放共享,加快構建產業生態,推動產業鏈上下游銜接聯動和相關企業融通發展,促進5G產業創新發展。1.2 創新中心的定位創新中心的定位5GAIA創新中心貫徹落實國家推動5G加快發展,是為國內5G產業提供科研基礎條件、研發5G創新應用、實施科技成果推廣、服務行業企業的主要載體。交流合作:交流合作:推進5G與垂直領域行業各方深度合作,開展交流培訓;
9、加強各地創新中心交流互動,共同提升行業創新中心、實驗室水平。試點示范:試點示范:構建面向5G融合應用的創新中心體系;打造5G應用創新中心標桿示范項目。成果轉化:成果轉化:開展5G應用測試方法研究;輸出5G應用測試規范和測試工具。產業服務產業服務:推進創新中心開展產學研合作、產業對接等;各創新中心攜手打通5G應用創新技術鏈。1.3 創新中心的價值創新中心的價值5GAIA創新中心作為5G應用產業方陣構建5G應用生態系統的重要載體,具有5G領域應用研究、技術創新、產業驅動和模式引領四大功能,實現匯聚產業需求、技術研發、設備集成、網絡運營和應用研究等價值,對暢通5G應用推廣關鍵環節具有重要作用。5G應
10、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5通過建設5G應用創新中心,推動5G應用全產業鏈協同創新,圍繞5G行業應用個性化需求,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加強關鍵技術和產品研發,提升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效率,奠定5G應用發展的技術和產業基礎;構建面向重點行業需求的應用測試驗證能力,為行業應用提供技術驗證、質量檢測等服務;依托信息通信行業在5G領域的優勢資源,打通5G應用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協同推動技術融合、產業融合、數據融合、標準融合,打造5G融合應用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開展創新應用概念驗證和5G垂直應用研究研發等一系列工作,并提供配套的產業服務;創新中心之間的交流和深度合作,可不斷促進供需對接、技術革新、知識共享
11、,形成優勢互補,并深化5G應用融合創新,賦能產業轉型升級,促進5G應用產業生態,不斷為5G商用注入活力,有效推進我國5G產業發展。1.4 創新中心的生態創新中心的生態5G AIA創新中心建設以“合作共享、融合創新、推動生態、賦能產業”為核心,構建跨界共贏的5G生態圈。開展以下四方面合作:行業企業合作行業企業合作:通過創新中心資源平臺,匯聚5G行業各方資源,對接消費市場、垂直行業、社會民生等方面對5G應用的需求,開展行業企業合作和引進行業創新資源。產業鏈協作產業鏈協作:依托基礎研究平臺及生態資源,開展產學研合作、5G應用研究,為上下游企業提供5G產業服務。行業應用測試行業應用測試:由各行業龍頭企
12、業牽頭,通過搭建5G應用測試環境,提供5G行業產品的測試及技術驗證服務。5G網絡服務:網絡服務:依托5G網絡資源(公網、專網)優勢,向全社會開放共享5G網絡資源。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6二、二、5G AIA創新中心建設情況創新中心建設情況2.1 創新中心組織架構創新中心組織架構5G應用產業方陣的目標是促進我國5G應用產業創新發展,“創新”是5G應用產業方陣的動力,以創新促進我國5G應用的不斷發展,推動我國產業的數字化轉型。5G應用產業方陣設置產業推進工作組、行業應用工作組和投融資工作組。產業推進工作組下設5G創新中心子組創新中心子組、網絡質量研究子組、規模復制子組、5G個人應用推進組和商
13、業實踐推進項目組。創新中心子組組織架構圖創新中心子組組織架構圖2.2 創新中心名錄與布局創新中心名錄與布局2020年和2021年,5G應用產業方陣分兩批共評定創新中心26家,覆蓋基礎電信企業、制造企業、互聯網企業、應用開發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投資服務機構及孵化器和產業聯盟等單位和機構。聚焦行業應用、網絡能力、產品服務和產業服務創新,覆蓋交通、電力、鋼鐵、制造、云游戲和通用產品等領域。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75GAIA創新中心省級分布及數量創新中心省級分布及數量5GAIA創新中心主體分布創新中心主體分布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8創新中心名錄(排名不分先后)5G5G應用產業方陣
14、創新中心名錄(分布明細)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名錄(分布明細)序號序號創新中心名稱創新中心名稱創新中心牽頭創新中心牽頭/依托申報單位依托申報單位所在城市所在城市1北京聯通5G創新中心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北京市2電力5G創新中心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信通研究院北京市3騰訊5G創新中心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北京市4佰才邦開放5G技術創新中心北京佰才邦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市5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5G開放實驗室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北京市6中國信通院5G創新中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7精鋼5G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鞍鋼集團自動化有限公司遼寧省沈陽市8遼寧5G+工業互聯
15、網融合創新中心中國科學院沈陽計算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遼寧省沈陽市9上海G創新中心上??缗c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上海市10蘇州高鐵新城5G車聯網創新中心蘇州高鐵新城大數據運營服務有限公司江蘇省蘇州市11浙江省5G產業聯盟實驗室浙江省5G產業聯盟浙江省杭州市12福建移動5G融創中心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福建有限公司福建省福州市13智慧5G創新中心山東大學山東省濟南市145G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中心青島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山東省青島市15工業互聯網“5G+”創新中心浪潮軟件科技有限公司山東省濟南市165G智慧交通創新中心中交信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漢市17廣東省5G應用創新中心中國移動集團廣東有限公司廣東
16、省廣州市18中國移動 5G 聯創中心重慶開放實驗室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重慶有限公司重慶市19中移(成都)產業研究院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成都市205G行業終端與應用創新中心成都鼎橋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四川省成都市21云南移動有色金屬冶煉5G融合創新中心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云南有限公司云南省昆明市22電力5G融合創新實驗室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江蘇省南京市23大灣區5G創新中心金磚國家未來網絡研究院廣東省深圳市24Cloud Open Labs華為廣東省東莞市25中興通訊5G融合創新中心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南京市26蘇州電信5G應用創新中心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分公司江蘇省蘇州
17、市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92.3 創新中心測試情況創新中心測試情況2021年,5GAIA創新中心支撐第四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測試服務工作。9家創新中心免費為標桿賽道項目進行測試,參加測試項目173個,聚焦工業互聯網、智慧醫療、智慧園區、車聯網、智慧城市、電力、港口等領域。5GAIA創新中心測試項目場景分布創新中心測試項目場景分布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10三、三、5G AIA創新中心介紹創新中心介紹及能力匯編及能力匯編3.1 北京聯通北京聯通5G創新中心創新中心北京聯通5G創新中心由北京聯通政企BG牽頭,聯合網絡部、網優中心、交付中心、產業互聯網中心等多部門共同組建,致力于打
18、造5G網絡能力創新、孵化各行業應用5G產品、探索實踐5G全新商業模式、聚合產業圈生態能力,共同推動北京5G產業發展。自成立以來,北京聯通5G創新中心成績斐然。在網絡能力研究方面,北京聯通重點研究網絡能力創新,打造5G專網、5GMEC、5G切片等多種網絡能力產品,服務于各行各業。在產品研發方面,積極探索各行業應用,從市場洞察到打造應用、推廣應用、落地應用,中心實現了各行業多個重點應用的打造與落地。完成了智慧醫療、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等多個重點領域的行業深耕,打造了世園會5G急救車、三一重工5G專網等多個標桿項目。在生態運營方面,中心負責運營中國聯通5G創新聯盟(北京),聯合行業團隊與合作伙伴共同
19、孵化探索5G行業應用場景,目前聯盟成員已達200余家。同時,北京聯通5G創新中心已完成5G物聯網終端實驗室及5G精品環境實驗區的打造,立足于5G終端檢測、數據傳輸、信息安全測評及應用能力測試。北京聯通5G創新中心采取“1+3+N”的運營模式,即1個運營板塊3個實驗板塊N個合作實驗室,其中在北京聯通政企BG總部設立北京聯通5G創新中心運營中心位于西城區復興門南大街6號中國聯通大樓。3個實驗版塊,分別為5G物聯網實驗室、5G精品環境實驗區、5G行業應用實驗室。同時與三一重工、大唐網絡、北京郵電大學等擁有多個5G聯合實驗室。北京聯通北京聯通5G創新中心創新中心5G行業應用實驗室和行業應用實驗室和5G
20、物聯網實驗室圖物聯網實驗室圖目前具備如下測試能力:1、具備完善的5G網絡環境,具備5GNSA、SA核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11心網至實驗室的多條中繼專線供測試使用,具備IPv6專線測試能力;2、具備 5G終端、CPE或模組等,5G應用測試能力,能夠對外提供相應服務;3、具備綜測儀,掃頻儀,高精度功率儀等專業測試系統;4、具備聯通物聯網連接管理平臺,設備管理平臺及各類行業應用平臺等,能夠實現基于5G網絡環境下的終端檢測、數據傳輸、網絡測試等。3.2 電力電力5G創新中心創新中心電力5G創新中心位于北京市昌平區未來科技城北區國網智能電網研究院內、西城區莊勝廣場辦公樓內,創新中心工作場地面積有
21、近1600平方米,其中科研、測試場地1500平方米,前廳及接待區總面積98.85,具有完備辦公條件和設施。電力5G創新中心作為國網信產集團科研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電力行業5G應用方案智庫、5G及6G新產品孵化、國內外5G創新合作的任務。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信通研究院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信通研究院基于基于5Gin Box共建共享網絡的智慧變電站融合解決方案共建共享網絡的智慧變電站融合解決方案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12實驗室環境實驗室環境:電力5G創新中心實驗室環境成熟,配備配網差動保護、配電、用電信息采集、安監管控等業務終端,5G白盒一體化基站、電力通信終端、5G
22、網聯無人機、電力AR巡檢設備、移動式5G布控球、Pre-5G D2D通信終端等通信設備和產品,以及頻譜儀、信號發生器、矢量網絡分析儀等測試儀器,已建成業務仿真場景、無線通信技術實驗場景、設備檢測等實驗環境,具備業務仿真、5G網絡質量評測、通信終端及設備檢測、電磁兼容檢測等服務能力。服務能力:服務能力:實驗室提供了一套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基于5G通信終端和白盒一體化基站的5G通信測試平臺,通過搭載專業的測試儀表和測試分析軟件,可對5G網絡技術架構開展物理層、MAC層、網絡層、應用層的性能測試驗證。該5G通信測試平臺具備典型電力業務指標的評測能力,可以針對不同電力業務(配網差動保護、分布式光伏、
23、充電樁、儲能電站等)的需求,對5G網絡承載多種典型電力業務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穩定性、安全性的能力進行驗證,并提供數據支撐和參考依據,構建了一套在電力行業領先的5G端到端整體測試驗證服務平臺體系。工作成績工作成績:電力5G創新中心面向5G“新基建”“能源互聯網”已在山東、福建、上海、四川、山西、甘肅等多個省市公司現場開展電力5G網絡建設,支撐國家電網各網省公司開展5G現場實施應用。已搭建包含核心網、基站、MEC、終端在內的完整電力5G通信及業務網絡,首次實現電力5G白盒化基站現場試點,首次實現BBU與EdgeUPF單設備緊湊部署,首次實現Edge UPF與MEC電力應用系統單設備緊湊部署;自
24、研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力系統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等各環節,先后完成了5G分布式電源、5G負荷控制、5G配網差動保護、5G智慧巡檢無人機/機器人巡檢、5G移動作業、5G智慧安防、電力應急通信與集群調度等試點現場驗證工作,為后續5G在新型電力系統中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發展愿景:發展愿景:未來,創新中心將不斷努力,通過與5G運營商、設備商、電力公司緊密合作,探索5G在電力行業應用的新模式?;谧冸娬?、開閉所等站址資源建設邊緣計算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共治電力5G基站,融合5G和北斗實現全時空高精度位置服務等,形成了一系列可復制可推廣的“多站融合”5G電力行業解決方案,助力打造基于5G的“云網邊
25、端芯智鏈”全產業鏈業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13務體系,推動5G“新基建”、“能源互聯網”的戰略實施,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為實現碳中和貢獻力量。3.3 騰訊騰訊5G創新中心創新中心騰訊5G創新實驗室在北京、深圳和上海有辦公場地和實驗場所;有較充足的運營經費;具備健全的管理制度,運行良好;擁有百人運營團隊。實驗室環境實驗室環境:具備完善的 5G 網絡環境、5G終端、CPE或模組等5G應用測試能力,能夠對外提供云游戲服務。與AMD、Intel、Nvidia、雷蛇、Unity、高通等業務相關公司有合作,能夠協調產業鏈合作伙伴共同開展應用研究,具備5G應用研究成果轉化、培訓及推廣的能力。應用研究
26、:應用研究:1、5G遠程控制:面向5G核心的自動駕駛遠程接入、高危/惡劣環境遠程作業應用場景,推出商用的5G遠程控制產品騰訊云無界。騰訊云無界基于騰訊21年來在網絡與實時音視頻上的深度積累,融合5G專網邊緣計算和車輛底盤控制等技術,進行深度跨層優化,將行業先前約300ms的視頻畫面時延水平,降低到約100ms,并具備抗30%+丟包和抗30ms+網絡抖動的能力,有力推進了遠程駕駛從概念走向實際生產落地,已在礦山、港口、乘用車等領域多項落地(三一重裝、三一海洋重工、伯鐳智能等)。目前,相關核心技術曾獲中國專利金獎,并在CCSA、3GGP、5GAA等國內外標準組織牽頭立項。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
27、南142、5G電競專網:聯合運營商(中國電信等)開展輕量級5G電競專網的研究,并聯合發布5G電競專網解決方案。該方案基于5G+WiFi雙發選收技術方案,不僅將網絡部署時間從傳統方案的數周甚至數月縮短到數小時以內,還針對電競場景進行深度優化,兼具超低時延和高可靠性。同時具備出色的網絡隔離能力,防止外界干擾,保障賽事質量。該方案目前已在王者榮耀職業聯賽和QQ飛車S聯賽中落地,支撐了超百場職業比賽的穩定進行。該方案具有靈活便攜、快速開通、自助服務等優勢,已經在工業互聯網、能源、媒體制作等更多領域進行推廣。網絡研究網絡研究:面向5G網絡的高可靠場景,推出支持無線、移動網絡的多網聚合專線產品。多網聚合專
28、線基于多路徑流量聚合,空口QoS加速,互聯網專線,音視頻跨層協議優化等技術能力,實現了從終端空口核心網骨干網的全鏈路加速能力。解決了無線網絡覆蓋差、擁塞、抖動等問題。為手機游戲視頻應用、音視頻終端、會議終端、車載終端等應用場景和行業場景提供了穩定、安全、邊界線的無線網絡接入能力。工作成績:工作成績:目前已完成了5G電競專網、騰訊云無界(5G遠程控制)、多網聚合專線等5G行業應用的研究、研發和測試驗證工作,并開展商用推廣。面向產業生態建設,成立騰訊云We5G生態合作計劃,作為首個互聯網廠商深度參與“綻放杯”5G應用創新大賽,主辦第四屆“綻放杯”5G應用創新大賽智慧生活專題賽,共征集525個項目,
29、其中2個優秀項目獲得總決賽一等獎。發展愿景:發展愿景:未來實驗室將不斷努力,將實驗室打造成為行業領先的5G應用驗證、創新及展示的綜合平臺,持續夯實5G行業應用服務能力體系,不斷擴展驗證測試應用的領域,同時打造實驗室驗證測試團隊的專業能力。聯合行業的頭部伙伴,在現有成果的基礎上開展5G技術以及行業應用先進技術的創新突破,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15助力國家5G發展戰略以及數字化轉型目標。3.4 佰才邦佰才邦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由工信部指導、中國信通院牽頭設立的5G應用產業方陣發布創新中心評定名單,并在重慶舉行授牌儀式,北京佰才邦技術有限公司開放5G技術創新中心成功上榜
30、。全國共20家5G創新中心入選,包括智慧交通、醫療、農業、文旅、通信等各個領域。佰才邦勇于探索和技術創新,并融合ICT技術,攜手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共同發布業界首個4G/5G雙?;景缀袇⒖荚O計。聯合國際知名公司開發5G加速卡,5G毫米波基站,以及開發全部采用國有器件的國產化5G基站,豐富了5G行業的基站形態,推動產業向多元化和開放化前進。同時采用硬件產品白盒化、軟件接口開放化的理念,為通信行業的新商業模式提供了可能,為降低通信運營商的設備采購成本奠定了基礎。佰才邦與時俱進結合邊緣計算,與廣達、亞信、聯想、騰訊、網宿等公司深度合作,發力5G垂直行業,實現了福耀玻璃、協和醫院等智慧行業相關的創新應
31、用。放眼未來,佰才邦聯合相關國家科技院所、運營商研究院等單位共同推動天地一體化通信技術研發和項目落地,將5G技術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實驗室環境:實驗室環境:佰才邦利用現有的辦公地點、研發團隊、資金力量以及在5G方向的技術積累,打造了5G創新中心,涵蓋網絡基礎設施、移動手持終端和設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16備、軟件、應用程序各個方面,且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和5G芯片技術,具備5G終端、CPE或模組等5G應用測試能力,旨在為上下游企業提供完善的5G網絡環境,能夠對外提供相應服務的創新平臺。服務能力服務能力:佰才邦5G創新中心擁有自主研發的5G開放型測試平臺,支持5G各個網元之間的接口互通測
32、試。擁有終端、儀表、基站、核心網等全系統、端到端的5G驗證平臺,構建了業內領先的5G端到端測試驗證服務體系。工作成績工作成績:佰才邦已與運營商研究院合作,對基于多樣化的通用型硬件的5G基站的CPRI接口、5G基本功能、5G基站性能進行了所有測試條目的測試,并在也在商用網中進行了驗證。同時,佰才邦秉承創新的理念,進一步拓展5G測試平臺的范圍,完成并演示了構建在虛擬化平臺上的基于容器的云基站、RIC基本功能等測試條目的驗證。后續,佰才邦會繼續創新探索,計劃在基于虛機或容器的工業基站領域持續探索、測試、驗證。3.5 中國電信中國電信5G開放實驗開放實驗室室中國電信5G開放實驗室位于昌平區北七家鎮未來
33、科技城南區中國電信研究院內,創新中心工作場地面積有近1500平方米,其中科研、測試場地1300平方米,辦公場地近200平方米,具有完備辦公條件和設施。實驗室環境實驗室環境:實驗室是依托中國電信研究院完善、全面、業內領先的各類研究基礎資源、基礎設施以及測試驗證測試服務能力,打造了“5G行業專網+AI+云邊端”融合的一體化基礎設施。同時還結合中國電信的網絡、數據中心和邊緣計算優勢以及云網優勢,并以運營商內外部智能化應用為依托,構建了較為完備的業內領先的5G+行業應用創新以及驗證測試服務基礎環境。電信研究院全景圖電信研究院全景圖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175G行業專網行業專網+AI+云云邊端一體
34、化環境邊端一體化環境服務能力:服務能力:實驗室自主研發的5G典型應用評測平臺,平臺支持多形態靈活部署測試模式;快速打通測試接口;可完成對5G應用的功能、性能以及安全測試;平臺測試效率高,具備典型應用指標的測試能力,結合一體化5G行業專網環境以及專業的測試儀器儀表,可完成應用即5G終端的時延、抖動、丟包和吞吐等2-7層的測試能力,在此基礎上構建了業內領先的5G典型業務端到端的測試驗證服務體系。工作成績:工作成績:實驗室在成立伊始,就積極承接中國電信及合作伙伴的5G業務及設備的驗證測試,目前已完成了中國電信云會議、云監控、云直播等業務,以及5G CPE、WiFi6網關、工業邊緣智能網關的測試驗證工
35、作。從2020年到2021年連續兩年為“綻放杯”5G應用創新大賽中,5G開放實驗室為參賽的40余家單位的70余項5G應用做了驗證測試;同時實驗室聯合行業伙伴積極開展前瞻性的網絡技術以及5G行業應用創新技術的研究,先后完成了確定性網絡技術的驗證評測,以及運營商首個5G智能揀選機器人的行解方案研發驗證。發展愿景:發展愿景:未來實驗室將不斷努力,將實驗室打造成為行業領先的5G應用驗證、創新及展示的綜合平臺,持續夯實5G行業應用服務能力體系,不斷擴展驗證測試應用的領域,同時打造實驗室驗證測試團隊的專業能力。聯合行業的頭部伙伴,在現有成果的基礎上開展5G技術以及行業應用先進技術的創新突破,助力國家5G發
36、展戰略以及數字化轉型目標。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183.6 中國信通院中國信通院5G創新中心創新中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5G 創新中心依托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信通院”)設立,并依托信通院在5G領域的優勢資源,開展創新應用概念驗證和5G垂直應用研究、研發等一系列工作,并提供配套的產業服務。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創新中心地點包括中國信通院學院路辦公區(花園北路52號)、阜成門辦公區(南禮士路甲36號華遠大廈C座)、翠湖辦公區(溫泉鎮高里掌路一號院21號樓)、杭州未來科技城辦公區(杭州市余杭區文一西路人工智能小鎮5G創新園)。(一)學院路(一)學院路5G創新實驗室創新實
37、驗室實驗室環境:實驗室環境:學院路 5G 創新實驗室位于北京市海淀區花園北路52號,實驗室環境支持網絡、終端、應用全系統測試。實驗室具有華為、中興、大唐等主流設備廠商的5G核心網及接入網(5G基站、5G室內分布式系統)設備,構建了覆蓋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全部5G頻段且自主可控的實驗室5G網絡環境,能夠靈活配置各種行業虛擬專網網絡模板;同時,實驗室具備完善的5G行業應用網絡/終端/模組/芯片檢測評估體系及完備的測試儀表,滿足5G行業網絡/終端/模組/芯片的測試需求;實驗室具有行業現場環境仿真模擬能力,可在實驗室環境中重建鋼鐵、制造、礦山等行業現場模擬測試環境,減少行業企業現場調
38、測成本。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19全運營商全設備商全運營商全設備商5G實驗室網絡環境實驗室網絡環境服務能力服務能力:實驗室具備網絡設備測試和5G關鍵技術驗證能力,可為設備商、運營商、行業應用企業等提供關鍵技術驗證、網絡設備測試、行業建網策略研究等服務;實驗室具有完備的行業終端測試服務能力,可提供終端/模組/芯片的標準符合性測試、產品調測及檢測、產品選型等服務,并基于實驗室行業現場環境仿真模擬能力,提供行業5G終端及業務測試能力;實驗室具備自主可控的5G網絡環境,可面向運營商、設備商、垂直行業企業、應用解決方案供應商等提供應用解決方案研發調優、測試評估、選型指導等技術與檢測服務。工作業績:
39、工作業績:實驗室目前已為行業企業提供5G行業虛擬專網關鍵技術功能及性能測試,并為26家終端/模組/芯片企業提供50余款產品的功能性能優化、故障定位和產品檢測等服務,為電力客戶提供了4款電力5G終端產品的選型測試。(二)(二)翠湖翠湖5G創新中心創新中心實驗室環境:實驗室環境:信通院翠湖5G創新中心位于北京市中關村翠湖科技園內,創新中心具備完整的5G核心網及接入網(5G基站、5G室內分布式系統)設備等網絡基礎能力和無線信道仿真器和衛星信號仿真器等仿真測試能力,支持5G網絡、終端、應用全系統測試及5G應用體驗。服務能力:服務能力:翠湖5G創新中心以技術研發、應用創新、產業服務、測試服務和資源對接為
40、五大主要服務方向。在技術研發方面,聚焦5G應用共性技術,同時打造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的創新研發提供服務。應用創新方面,推動 5G 融合應用創新發展,賦能各行業數字轉型升級。產業服務方面,特打造面向 5G 產業鏈供需對接的“5G應用倉庫”,實現5G行業資源的合理配置和供需信息的有效溝通。測試服務方面,創新中心的實驗室具備完備的5G網絡環境和5G手機、CPE、模組等測試終端,視頻用戶體驗評估系統,提供專業的5G網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20絡質量檢測和應用測試評估服務。工作業績:工作業績:目前,創新中心已開發“5G云測”APP,基于“APP+云平臺”方式部署,實現對5G等無線網絡質量測
41、試能力,這款測速應用不僅能夠詳細測試5G移動網絡的上傳速度、下載速度、時延、抖動、丟包率信息,也支持4G、WiFi網絡的測試,可面向社會作為公共眾測平臺。同時,創新中心自主開發的一系列5G發展監測、資源對接類、網絡質量監測等平臺,將有力支撐政府5G監管相關工作,促進國內5G高速高質發展。5G 云測平臺云測平臺5G 發展監測平臺發展監測平臺(三)未來科技城(三)未來科技城5G開放實驗平臺開放實驗平臺實驗室環境:實驗室環境:未來科技城5G開放實驗平臺位于杭州未來科技城5G創新園,總面積400平方米,是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未來科技城管委會、中國移動和浙江大學共同支持并聯合打造的高端創新型實驗平臺。
42、實驗平臺具備完整的5G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21網絡環境,并搭建了5G+車聯網、5G+超高清視頻、5G+機器視覺等行業應用平臺,具備5G應用技術研究、應用標準制定、解決方案創新、評測體系建立等能力。服務能力服務能力:基于實驗平臺網絡環境及平臺基礎,可提供面向超高清視頻、無人駕駛、機器視覺、AR/VR等5G融合應用場景的檢測評估、研發支撐、承載策略測試及咨詢等服務,為終端、芯片、模組等企業提供網絡連通性測試服務,為行業客戶、解決方案供應商、運營商等提供多場景、室內外的5G應用解決方案孵化驗證環境以及評測、培訓、咨詢等服務。工作業績:工作業績:截至目前,實驗平臺已為“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
43、中浙江省內30余家參賽企業提供應用評測服務,并為芯片、終端、無車人、解決方案企業、設備商、運營商等企業提供研發調測及測試服務。3.7 鞍鋼自動化精鋼鞍鋼自動化精鋼5G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鞍鋼自動化精鋼5G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位于國家級高新技術園區鞍山市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22高新區,創新中心工作場地面積有近1000平方米,其中科研、測試場地800平方米,辦公場地近200平方米,具有完備辦公條件和設施。創新中心創新中心環境環境:創新中心是依托鞍鋼集團完善、全面、業內領先鋼鐵行業優勢,打造了“5G行業專網+AI+云邊端”融合的一體化創新中心。同時還聯合中國移動遼寧分公司和遼寧
44、科技大學網絡優勢和研發優勢,并以鞍鋼集團內部智能化應用為依托,構建了較為完備的業內領先的5G+鋼鐵行業應用創新應用的基礎環境。鞍鋼自動化公司全景圖5G 虛擬企業專網運營平臺(邊緣計算管理虛擬企業專網運營平臺(邊緣計算管理+切片管理)切片管理)服務能力:服務能力:創新中心自主研發了基于5G+邊緣計算MEC+協同冶煉云平臺,構建5G基站和邊緣計算MEC平臺,為企業提供5G企業虛擬專用網絡,并基于園區各類設備設施搭建面向5G+工業互聯網的協同制造網絡,推動5G技術與工業網絡、工業設備、工業軟件、控制系統的融合,打造全國領先的5G+工業互聯網示范基地。工作成績工作成績:創新中心在成立伊始,就與眾多行業
45、領先合作伙伴在5G+工業互聯網等領域進行了積極探索與成功實踐,并積累了豐富的項目實施經驗。2019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23年10月攜手中興通訊和遼寧移動,通過移動邊緣計算MEC本地分流和網絡切片技術為機器上視覺帶鋼表面質量檢測打造了5G虛擬專網,為前置服務器與后臺精鋼云的各類通信業務提供移動級的QOS保障,確保業務所需網絡資源,并大幅降低端到端時延?;?G的機器視覺皮帶通廊安全系統是視頻監控系統與自動控制系統的結合,通過視覺分析給出控制建議,實現整體自動化,保障設備運行期間的安全和穩定。通過現場采集的圖片分析,誤檢從9204張減少到15張,未出現漏檢圖片,檢測準確率為99.99%以上
46、,非正常工作召回率100%。2020年5月攜手中國移動,在攀鋼集團攀枝花生產基地部署UPFMEC設備,建成攀枝花生產基地5G專網,實現數據本地卸載和應用安全隔離,并在股份公司釩氮合金產線進行了5G應用實踐。發展愿景發展愿景:未來創新中心將不斷努力,將創新中心打造成為鋼鐵行業領先的5G應用驗證、創新及展示的綜合平臺,持續夯實5G+工業互聯網鋼鐵行業應用試點示范,不斷擴展驗證應用場景,同時打造創新中心專業化團隊的創新能力。聯合行業的頭部伙伴,在現有成果的基礎上開展5G技術以及行業應用先進技術的創新突破,助力國家5G發展戰略以及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目標。3.8 遼寧遼寧5G+工業互聯網聯合創新中心工業
47、互聯網聯合創新中心遼寧5G+工業互聯網聯合創新中心由中國科學院沈陽計算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遼寧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組建,沈陽計算所為依托單位。為助力創新中心建設,2021年1月遼寧移動成立“5G+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中心”,工作場地面積200平方米,其中兩個測試中心占地1000平方米;沈陽計算創新中心工作場地面積2000平方米,其中科研、測試和驗證環境1300平方米,具有完備的辦公條件和設施。創新中心環境建設創新中心環境建設:依托遼寧移動5G+垂直行業方面的資源,結合數據中心、邊緣計算、5G專網、9one平臺等優勢,構建了9大行業18個細分行業的應用創新環境;沈陽計
48、算工作區域實現了5G信號的覆蓋,支持NSA/SA雙模、網絡分片能力,部署了MEC邊緣計算服務器,具備UPF下沉的行業虛擬專網能力,并具備生產線、機器人控制器、伺服系統、數控系統、數字孿生、分布式能源、智慧電網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24等方面的研發、測試和驗證環境。服務能力:服務能力:創新中心在5G+智能制造和5G+智慧能源的開發、驗證和應用方面,提供基礎環境支撐和技術支撐,致力于面向智能制造和智慧能源行業的研發、測試和驗證能力建設,以及5G應用解決方案。創新中心既能支撐創新中心及依托單位的行業應用開發,也具備支撐合作單位的開發支撐和聯合開發能力,和面向第三方提供5G+智能制造和5G+智慧
49、能源行業應用的測試和驗證服務能力。工作成果工作成果:創新中心利用5G網絡通信基礎,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拓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采用5G虛擬電廠技術,助力工業用能用戶、新能源企業與電網調度、電力現貨市場交易之間的互通,實現可控負荷、分布式電源、儲能系統、電動汽車、智慧園區等分布式能源的聚合和協調控制。開展分布式能源的數字孿生系統建設,進行系統運行的預測試維護和高效能源利用策略優化。未來展望未來展望:進一步發揮三方共建的優勢,形成全面的資源共享,構建完善的開發、測試和驗證環境,針對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等行業,推動5G相關技術在行業的規?;瘧?,提供開發、測試和驗證的全面服務,推動遼沈地區5G應
50、用發展和合作生態建設,帶動地區工業產業升級。3.9 上海上海5G創新中心創新中心上海5G創新中心位于上海浦東新區,于2019年7月份在金橋5G生態城掛牌成立,擁有獨立辦公、研發、培訓基地,基地總占地面積約3000,涵蓋創新中心產業拓展、研發測試及創新中心展廳。實驗室環境:實驗室環境:實驗室是依托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新型5G終端、中國電信的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25網絡基礎設施及運營團隊、上??缗c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的5G應用打造的5G端到端應用驗證及展示服務平臺。推動5G應用全產業鏈協同創新,進行產品工程化攻關,提升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效率。中心環境:中心環境:上海5G創新中心,一方面,助力浦東
51、實現區域聯盟協同發展,為金橋5G生態園企業提供5G、云服務等全方位技術支持;另一方面,加速5G研發成果轉化,推進5G產業加速集聚孵化,逐步形成5G協同創新生態體系,催生新的細分產業集群,賦能金橋產業高質量發展和數字化精細管理。創新中心職能創新中心職能金橋金橋 5G 產業生態園產業生態園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26上海上海5G創新中心創新中心服務能力服務能力:創新中心已聯合政府、協會、咨詢、科研院所成立區域性的視訊、工業、生物醫療聯盟或圈子,積極開展了培訓講座、人才培訓等生態建設活動,并為政企轉型升級提供了集成制造中心IMC、企業集成平臺ROMA、機器學習服務MLS、深度學習DLS、醫療智能
52、體等技術支持。實驗室自主研發的5G典型應用評測平臺,平臺支持多形態靈活部署測試模式;快速打通測試接口;可完成對5G應用的功能、性能以及安全測試;平臺測試效率高,具備典型應用指標的測試能力,結合一體化5G行業專網環境以及專業的測試儀器儀表,可完成應用即5G終端的時延、抖動、丟包和吞吐等2-7層的測試能力,在此基礎上構建了業內領先的5G典型業務端到端的測試驗證服務體系。工作成績:工作成績:2020年8月,得到工信部授牌成為全國首批標桿創新中心,2020年10月,聯合中國信通院共同發布5G應用創新發展白皮書2020年第三屆“綻放杯”5G應用洞察,2020年12月,作為技術提供方,幫助中煙機械、延鋒成
53、功拿到了“5G+智慧工廠”稱號;同年,協助配合金橋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打造了“5G+工業互聯網試點園區”,2021年3月,協助上海市生物醫藥行業協會承辦了5G+生物醫藥轉型大會,標志著5G+AI 于醫藥行業的規?;a業化。2021年9月,與延鋒一起參加綻放杯地區賽道并榮獲三等獎。發展愿景:發展愿景:未來上海5G創新中心將不斷努力,持續發力將中心打造成為行業領先的5G創新“智能體”賦能平臺,聯合生態、新興產業、地方產業和人才培養,以5G改變社會為愿景,打造長三角示范點,同時打造5G產業創新中心團隊的技術專業能力,以技術推動金橋5G產業生態園建設,助力構建5G產業聯合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27共
54、同體、開拓創新優質企業孵化、加速區域內產業升級,為產業生態服務,聯合產業聯盟。同時,未來實驗室將不斷努力,將實驗室打造成為行業領先的5G端到端應用驗證及展示服務平臺,為模組、終端、網元、應用服務企業提供專業的測試環境、展示平臺及推廣渠道,打造一批既懂5G又懂行業的應用解決方案供應商,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5G應用解決方案供應商名錄,支撐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上下游跨界協同聯動。3.10 蘇州高鐵新城蘇州高鐵新城5G車聯網創新中心車聯網創新中心蘇州高鐵新城5G車聯網創新中心位于蘇州市相城區高鐵新城南天成路88號天成信息大廈內,擁有1500平方米的聯合辦公場地和實驗室,具有完備辦公條件、辦公設施及固
55、定的運營團隊。實驗室環境實驗室環境:創新中心具備約1500平方辦公場地,且已建設5G網絡全覆蓋的實驗外場,包含63.4公里智能網聯測試道路,具備完善的5G應用測試能力,具有半開放、開放道路等各類路況,還具備長直道、彎曲路、交通樞紐道路等真實測試車道環境,構建了較為完備的5G應用創新與測試場景,可支持各場景的大規模測試驗證與標準輸出。蘇州高鐵新城蘇州高鐵新城5G車聯網創新中心內部實景圖車聯網創新中心內部實景圖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28實驗室外場測試環境實驗室外場測試環境5G車路協同系統總體架構圖車路協同系統總體架構圖服務能力:服務能力:創新中心已搭建的超算中心、云控、仿真模擬測試、標注訓練
56、、服務開放共五大平臺,結合開放測試道路設施,實現智能網聯從數據采集,到測試驗證的全流程閉環業務邏輯,為智能駕駛企業業務全流程開發做支撐。工作成績:工作成績:實驗外場基于MEC和C-V2X融合應用,打造了測試床豐富的業務能力,可同時滿足自動駕駛車輛14類檢測項目,27項子測試項目和65項測試場景的檢測項目需求,實現了國內基于5G無線空口(UU)的車路協同多業務驗證首秀。在2020年6月份與京東無人車的深度合作中,實現了盲區感知、障礙物檢測和紅綠燈信息推送三大案例落地,可支持各場景的大規模測試驗證與標準輸出。同時實驗室已構建的三層邊緣計算架構,實現了“邊云結合”,并依托該環境成功申請了IMT202
57、0(5G)推進組“MEC與C-V2X融合測試床”項目。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29發展愿景:發展愿景:未來,創新中心將打造行業領先的5G車聯網測試驗證基地,吸納產業鏈合作伙伴入駐,對外提供測試驗證服務,推動5G車聯網技術不斷成熟;致力于推進5G車聯網典型示范應用落地,實現開放道路L2-L4級別無人駕駛車輛應用示范,同步開展L5級無人駕駛車在特定園區的應用;此外,創新中心將協同產業鏈合作伙伴推進5G車聯網產業聯盟構建,打通生態支撐和依賴。同時,積極組織和參與5G車聯網創新大賽,引領車路協同行業演進方向。3.11 浙江省浙江省5G產業聯盟實驗室產業聯盟實驗室作為浙江省5G產業聯盟實驗室載體,華
58、信全要素5G開放實驗室位于杭州市濱江區華信咨詢設計研究院大樓三樓,有面積約600平方米的開放實驗室場地(包括傳統核心機房、微模塊機房、大屏展示區、實操體驗區、看板展示區5個分區),有可提供百人規模的各型多媒體培訓教室多間,具備完善的5G應用開發、驗證、測試、展示及實戰化培訓的環境。實驗室環境實驗室環境:經3年建設運營,已建成國內一流的基于SA架構全要素5G實驗網,部署多個5G主流設備廠家的核心網、無線網、傳送網、承載網、邊緣計算、網絡安全等設備與系統,基本完成“5G基礎設施完備、5G覆蓋場景全面、5G網絡要素齊全、5G+X研發初步成型”的能力布局。華信全要素華信全要素5G開放實驗室分區圖開放實
59、驗室分區圖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30華信全要素華信全要素5G實驗網架構圖實驗網架構圖服務能力:服務能力:開放實驗室滿足各類5G相關企事業單位、研究機構、高校的技術研究、應用開發、產品測試等需求。開放實驗室目前已與多家5G領域高校、技術研發企業、網絡建設企業、應用開發企業和軟硬件制造開發企業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并先后與多家單位共同組建了多個聯合實驗室,就5G網絡安全、5G智慧物流、5G人工智能、5G智慧城市及5G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通過和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全面開展5G創新類產品和應用開發、測試、專業培訓、公共技術服務等相關支撐服務。工作成績:工作成績:開放實驗室獲杭州市
60、經信局“5G產業項目”及杭州市商務局政府“5G公共服務”的政府資金資助。開放實驗室承接了國內首個“5G SA能力開放驗證”、“運營商集團級5G邊緣節點安全測試”、“5G 2B定制網多場景應用安全測評”等多項重大測試。開放實驗室“5G攻防靶場”項目是工信部安全示范項目并榮獲央企“新基建”十佳解決方案。開放實驗室是“中國電信新業務技術支撐人才(云網融合專業)實訓基地”,2021年共承辦了兩屆“中國電信2021年5G定制網賦能試訓班”,2021年7月承辦了“浙江電信5G 2B技術支撐技能競賽”。開放實驗室在2020年為參加“綻放杯”5G應用創新大賽的多家單位提供了技術咨詢服務。發展愿景發展愿景:未來
61、開放實驗室將不斷努力,致力于打造一個專業的、開放的5G創新公共平臺,推進5G相關的技術研究、應用開發、培訓交流、產品業務孵化等,為5G建設和商用推廣提供服務支撐能力,助力國家5G發展戰略以及數字化轉型目標。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313.12 福建移動福建移動5G融創中心融創中心福建移動5G融創中心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江濱東大道366號福建移動實訓基地內,融創中心工作場地面積有近400平方米,其中科研、測試場地200平方米,辦公場地近200平方米,具有完備辦公條件和設施。實驗室環境實驗室環境:實驗室依托中國移動架構領先的5G多頻網絡、算力基礎設施及 網絡智慧運營平臺,構建云網邊融合架構,
62、打造國內領先的測試平臺。實驗室兼具NSA及SA架構的5G網絡,搭建700M、2.6G、4.9G多種制式環境,提供端到端的定制化切片服務,契合各類網絡產品及行業應用的測試接入需求,聯合省內寧德時代、漳州核電、寶鋼德盛等龍頭企業,重點探索5G+能力在工業、能源、園區等優勢行業的特色應用,沉淀場景化解決方案,實現提質增效。福建移動實訓基地全景圖福建移動實訓基地全景圖5G云邊端一體實驗云邊端一體實驗環境環境服務能力:服務能力:實驗室的5G實驗網絡通過劃分專門的切片數據以保證測試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可以驗證終端設備具備NSA和SA組網模式的業務能力,針對5G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32終端的硬件可靠性
63、、設備的網絡吞吐量、功耗、互操作、異常處理、網絡的兼容性、外場測試,用戶體驗、模擬場景的測試等一系列測試活動。保障產品的質量和品質提升,豐富終端創新在多垂直行業融合應用,加快提升5G終端設備性能和應用成熟度。通過建立5G行業多維測試方案推進“專網+平臺+應用+終端”5G能力體系產品化。工作成績工作成績:與國家電網福建公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聯合簽署“能源互聯網 5G 技術創新應用實驗室共建協議”,深化 5G 在電力行業的橫向、縱向的應用拓展與研究創新,聯合國網電科院、南瑞繼保、億力科技、中興、華為等單位,開展基于5G的電力現網應用研究,并在10kV電力現網線路上率先投運5G差動保護應用,獲得了
64、2021年世界5G大會應用揭榜賽三等獎;與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所在AGV 群調度、遠程操控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聯合研發基于5G的無人駕駛叉車及調度系統,并在泉州福海糧油等企業落地推廣;聯合廈門公安、廈門交通局、華為等單位合作,開展2.6G+4.9G低空協同組網研究,在業內率先發布了基于5G通信技術的無人機立體覆蓋網絡白皮書。從2020年到2021年連續兩年為“綻放杯”5G應用創新大賽中,5G開放實驗室為參賽的10余家單位的19余項5G應用做了驗證測試。發展愿景:發展愿景:未來圍繞實驗室實驗、實訓、展示三大功能,基于中國移動5G優勢和省內行業特征,以研究5G新技術新應用,孵化新產品,促進行業
65、融合,推動生態發展為目標。廣泛開展高校、企業、研究機構及產業聯盟調研,通過打造5G應用試點示范、承接各類創新場地測試、開展5G測試方法研究,不斷健全實驗室測試能力,塑造福建移動5G開放實驗室品牌,打造海西新基建技術交流平臺。3.13 山東大學山東大學智慧智慧5G創新中心創新中心智慧5G創新中心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17923號山東大學千佛山校區院內,科研用房近3000平方米,現有科研隊伍80余人,具備完善的軟硬件基礎設施條件。中心環境中心環境:創新中心依托山東省“無線通信技術”重點實驗室(山東省唯一一家“無線通信”研究領域的省級重點實驗室)、山東省“中國虹計劃”協同創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
66、中心指南33新中心(山東省示范級協同創新中心)建設。中心持續跟蹤新一代信息技術及產業發展的前沿,以高水平科研平臺為依托,以先進硬件設備平臺為支撐,堅持理論與應用并重,在5G、云計算、邊緣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有特色的理論與實踐成果。服務能力:服務能力:目前中心有5G天線大規模組網平臺、毫米波信道測量平臺、云計算與大數據分析平臺、深度學習與人工智能分析平臺、邊緣計算任務調度驗證平臺、5G專網等,正在搭建工業互聯網仿真平臺和網絡切片驗證平臺,為創新中心科研活動提供強有力的平臺支撐,同時也能面向眾多行業客戶開展5G應用研究及驗證測試服務。中心五大硬件設備平臺中心五大硬件設備平臺工作
67、成績:工作成績:創新中心團隊在5G相關領域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和技術優勢,在5G邊緣計算專網組網方案研究及實踐驗證、5G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網絡切片與資源調度策略、5G邊緣智能及邊云協同等領域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重點項目、山東省重大創新工程等項目10余項,取得了一系列階段性成果,近年來先后在IEEE JSAC、IEEE TWC、IEEE TC、IEEE TVT、IEEE IoT等本領域頂級期刊上發表相關論文70余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60余件。發展愿景發展愿景:未來創新中心將調動產學研用多方力量形成合力,依托山東大學、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34山東省“無線通信技術”重點實驗室、山東省
68、“中國虹計劃”協同創新中心、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山東有限公司濟南分公司、浪潮軟件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推進5G理論和技術創新,開展5G應用聯合孵化,探討5G應用的新生態與新模式,形成5G應用產業鏈協同,有效實現實成果轉化,將創新中心逐步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5G關鍵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基地。3.14 海爾智研院海爾智研院5G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中心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中心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位于青島中德生態園,是在國家工信部指導和支持下成立的中國家電行業第一家工業智能研究院,占地面積16000平方米,具備完善的辦公、科研、測試等基礎設施。創新中心有完善的智能+5G大規模測試驗證示范線,包括基于5G+邊緣
69、計算的虛擬專網,5G行業終端、智能網關、數字孿生軟件、VR/AR設備、機器視覺和AGV等。創新中心依托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聯合運營商、華為及生態合作伙伴,基于海爾內部工廠需求,培育面向制造業的工業互聯網“5G+邊緣計算”解決方案,打造“5G+邊緣計算”的應用樣板,促進5G+工業互聯網行業應用落地。海爾智研院全景圖海爾智研院全景圖5G+MEC環境環境創新中心以解決工廠業務痛點為目標,通過5G連接生產全要素。打造基于5G+MEC一體化場景解決方案,并與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互聯互通,實現端邊云高效協同使得5G場景在家電行業首次真正落地。創新中心現有中心單位8家,應用案例、解決方案創新2
70、0+項,承擔國家級重大項目3項,承擔省部級重大項目10+項,發明專利20+項,省部級及以上獎勵6項,學術論文5+項,國家、行業、聯盟標準10+項,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實驗室1項,省級以上創新中心3項,實訓基地2項。海爾從18年4月開始參與5G工業互聯網探索和實踐,先后加入AII、5GAIA、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355GDNA、云邊協同產業方陣等聯盟。獲得AII2019年度“明星測試床”、第二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一等獎。海爾“5G邊緣計算創新應用”獲得“青島市5G十佳場景”,2021中國數字化轉型創新產品,2項場景入選工信部20大場景,連續2年入選通信產業報5G+工業互聯網十大標桿
71、應用。21年10月聯合華為榮獲倫敦“5GWorld最具創新邊緣計算產品獎”,實現國際引領。創新中心將不斷開放創新,匯集5G產業上下游優勢資源,產、學、研、用相結合,以促進5G應用融合創新發展為目的,打造國內乃至全球領先的5G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輸出可復制推廣5G創新應用解決方案,推進5G+邊緣計算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企業提供5G相關技術咨詢、培訓等支持,打造5G產業生態,加速5G產業發展。3.15 浪潮浪潮5G聯合創新實驗室聯合創新實驗室浪潮5G聯合創新實驗室位于浪潮濟南科技園,已建設成基于5G專網+邊緣計算的云網融合聯合創新實驗室,建設面積總計達2000余平方米,具有完備辦公條件和設施。浪潮
72、5G聯合創新實驗室圍繞浪潮B5G戰略,以5G產品能力及工業互聯網平臺能力打造的5G創新中心。實驗室環境實驗室環境:在硬件條件方面,實驗室按照最新的國家電子信息系統機房技術要求GB-50174建設標準,設有獨立專屬數據中心。目前已上電 16個機架,部署近200臺服務器、網絡、安全設備,具備184T算力、240T存儲,有效承載5G無線網研發、5G核心網研發、產品集成測試等核心研發平臺,可支持500人同時在線使用。配置專業研發工作臺350套,具備硬件設計、軟件編碼、集成測試等多維開發能力,滿足模組、板卡、整機、軟件等各個層面的創新需要,支撐無線網、核心網、邊緣云、端計算網關等多個專業的產品研發。配套
73、端到端測試設備500余臺,包括高端儀器儀表及智能測試終端,可獨立完成技術原理驗證、新品轉產確認、量產產品檢驗、解決方案測試等各項測試驗證工作。符合業界最高的“紅、黃、綠”三級管控標準,涉及全員、貫穿全過程、覆蓋全代碼,確保核心代碼絕對安全。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36浪潮浪潮5G創新實驗室全景圖創新實驗室全景圖5G聯合創新生態支撐體系聯合創新生態支撐體系浪潮浪潮5G創新實驗室實景創新實驗室實景服務能力:服務能力:實驗室旗下設有產品研發中心和應用測試中心,擁有5G核心網研發、5G基站研發、邊緣計算研發、5G通用平臺研發、5G應用研發、性能測試、安全測試、自動化測試、云測試等專業技術領域測試服
74、務專家,開展5G關鍵技術攻關、核心產品研發和產品質量保障工作,提供云網設施、培訓賦能、考核認證、創新孵化、對接測試、成果體驗等環境和服務。2021年浪潮發起成立5G產業協同創新平臺,與5G新基建產業鏈中的高校、科研院所、技術服務商、設備供應商、軟件開發商、行業龍頭用戶等20余家單位聯合共建,形成產學研用一體的生態體系,促進產學研用融合發展。工作成績:工作成績:在產品研發方面,創新實驗室下屬研發中心持續進行技術攻關,取得多項創新成果,已成功發布了5G行業專網、5G邊緣計算、5G端計算網關等11個系列54款B5G產品。參與制定國際標準8項、國家標準4項、行業標準25項,獲取軟件著作權26項,申請并
75、受理發明專利128項。在應用測試方面,創新實驗室積極與運營商及合作伙伴聯合打造5G應用場景,提供業務及設備的驗證測試,積極參與多項5G相關測試方案,在工廠、礦山、港口等10多個重點行業落地了近百個案例。以浪潮高端容錯計算機生產基地為例,針對生產制造場景需求,以及業務運行系統的高穩定、高可靠、高安全、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37數據不出場的要求,實現5G智能化改造,實現覆蓋研發、生產、供銷、服務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端到端集成”。經創新實驗室打造的浪潮高端容錯計算機生產基地5G智慧工廠,榮獲2019年中國移動集團首批5G高質量樣板房、2020年5G+工業互聯網十大典型應用案例、第三屆“綻放杯”
76、5G應用征集大賽二等獎等獎項。發展愿景發展愿景:未來浪潮將不斷努力,致力于成為世界一流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龍頭企業、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優秀服務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骨干企業,浪潮5G聯合創新實驗室全力承接集團新一代通信產業發展重任,以B5G戰略為指引,充分利用科技創新優勢,持續提升核心能力,不斷打造創新產品,與合作伙伴共同打造5G應用創新的聯合創新實驗室平臺,為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堅實的數字底座。3.16 5G智慧交通創新中心智慧交通創新中心5G智慧交通創新中心由交通運輸部信息通信中心下屬中交信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協同湖北交投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陜西高速電子工程有限公司等交通運輸行業領先企業,
77、匯集內蒙古、江西、浙江、陜西、四川、山東等省份占優勢地位的高速公路運營企業的參與,依托全國高速公路光纖網資源,形成“產、學、研、用”一體化優勢,開展技術創新、融合應用、構筑生態及商業模式的有益探索,加速 5G 智慧交通產業發展。實驗室環境:實驗室環境:常?;匚挥诤笔∥錆h市蔡甸經濟開發區白鶴泉東大街212號,面積228.69平方米。已構建了多元異構,覆蓋全面的車路協同立體信息通信網絡,運用5G網絡切片、MEC邊緣計算能力,部署C-V2X人車路協同平臺,形成融合有線無線、天地一體化、車路云協同的廣覆蓋、低時延、高可靠、大帶寬的智慧網絡。內蒙古哈素海服務區試驗場地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土默特
78、左旗哈素海服務區,試驗場地占地面積191429平方米,建筑面積13686平方米,廣場面積124721平方米。服務能力服務能力:創新中心主要依托全國高速公路光纖網遍及30個?。ㄗ灾螀^、直轄市)、近200個重點城市的網絡覆蓋,低時延、大帶寬、高可靠的網絡品質,集合高速公路業主方高速公路通信管道、機房等優質通信資源,為產業生態提供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38面向5G網絡的應用驗證、創新平臺。創新中心先期開放湖北省常?;睾蛢让晒殴睾7諈^試驗場地,計劃逐步開放更多的實驗室和試驗場地、高速公路路段,開展多樣化業務場景提供研發、驗證和測試環境。工作成績:工作成績:2021年創新中心為“綻放杯”5G
79、應用創新大賽標桿賽道參賽單位的5G應用提供驗證測試和測試報告。積極承接交通行業應用測試的同時,不斷提升面向其他行業應用服務能力,打造綜合性驗證測試平臺。發展愿景:發展愿景:創新中心將圍繞交通強國戰略要求,以5G、V2X、大數據、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超級計算等新技術與交通運輸行業融合為目標,以自動駕駛、車聯網等關鍵技術為重點研究方向,通過智能交通基礎設施、車路信息交互、智能車載及便攜終端等技術、產品的研發和孵化,實現智能交通運輸、管理與服務,以科技創新助推智慧交通產業發展。3.17 廣東移動廣東移動5G應用創新中心應用創新中心廣東移動5G應用創新中心位于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珠江西路11號
80、全球通大廈東裙樓一、二層,總面積約1200,具有完備辦公條件和設施。創新中心還建立了以廣州移動信息大廈為中心,輻射琶洲互聯網創新示范區的5G網絡測試場。廣東移動廣東移動5G應用創新中心應用創新中心實驗室環境實驗室環境:廣東移動全球通大廈廣東移動全球通大廈室內5G主要由4個室分站點30個小區覆蓋。其中2個為傳統DAS系統,2個為Qcell建設方式。創新中心創新中心5G切片實驗室切片實驗室設在全球通大廈九樓,采用新建皮飛站方式,接入試驗5GC搭建測試環境。實驗室以開展自主配置研究為主,可為無線、傳輸、核心全專業端到端切片的探索提供驗證環境。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39切片實驗室網絡布設切片實驗
81、室網絡布設切片實驗室解析切片實驗室解析服務能力:服務能力:廣東移動5G應用創新中心依托廣東移動在業內領先的5G網絡資源、技術研究資源、基礎研究平臺及生態資源優勢,構建可供各類垂直行業應用進行概念驗證、技術試點、產品孵化的5G網絡環境。創新中心可提供5G專網、邊緣計算、超大上行、極致時延、性能測試、安全評估六大能力,牽頭開展5G網絡及行業應用關鍵技術研究和驗證。工作成績:工作成績:在2021年“綻放杯”5G應用創新大賽中,廣東移動5G創新中心為全國參賽的十余家單位的30余項5G應用做了驗證測試;同時創新中心聯合行業伙伴積極開展前瞻性的網絡技術以及5G行業應用創新技術的研究,建立了5G創新實驗室。
82、發展愿景:發展愿景:創新中心將引入人工智能、工業視覺等行業應用領域的新技術,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40創新中心打造成為5G網絡關鍵技術研究和驗證、5G行業應用研究及成果轉化的重要測試場和孵化中心。依托廣東5G產業聯盟深入開展5G生態系統建設,加速推動5G產品和5G應用落地。3.18 中國移動中國移動5G聯創中心重慶開放實驗室聯創中心重慶開放實驗室中國移動5G聯合創新中心重慶開放實驗室(以下簡稱 5G 聯創中心)是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國內九大實驗室之一,致力于5G網絡和物聯網技術研究,著力搭建一個面向技術和業務應用創新的平臺。5G聯創中心秉持“開放、合作、共贏”的原則,將廣泛吸納相關政府部門、
83、研發機構、企業單位等參與平臺建設,面向5G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新模式開展技術測試、業務開發和應用推廣,并在相關領域開展應用示范。重慶開放實驗室位于光電園鳳凰座B座重慶移動3號樓7樓南樓,當前規劃面積超過700平方米,劃分為辦公區、實驗區、洽談區、多功能區和機房等5個功能區。1、開發網絡:當前已具備2G,4G,5G(NSA+SA),核心網,傳輸網(PTN+SPN)、MEC的測試環境,廠家覆蓋華為、中興、愛立信等主流廠家。2、通信模組:現已經有2G,4G,5G,NB等多個模組可以使用,可以提供各種測試開發環境,實現端到端開放流程。3、開發測試工具:實驗室可以提UPE、萬用表、示波器、頻譜儀、相
84、位器、信令檢測儀、掃頻儀、信令解碼器等基本的開發工具,并提供網絡覆蓋、速率、時延等網絡相關的測試工具?,F已經和外單位簽署合作協議50多項,開展5G項目項目38余項,涉及金額5000余萬元,在VR、AR、交通、工業、教育等方面取得多項成果。合作中心單位 40 家,涉及 38 行業創新,應用案例、解決方案創新 40項,承擔國家級重大項目 3項,承擔省部級重大項目7項,發明專利32項,省部級及以上獎勵6項,學術論文21項,國家、行業、聯盟標準1項。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413.19 中移(成都)產業研究院中移(成都)產業研究院中移(成都)產業研究院(以下簡稱“成研院”)是全國首家面向5G、AI
85、和下一代網絡,引領教育、醫療、農商、文旅、無人機等領域數字化服務產業發展的專業研發、運營、支撐一體化機構;參與共建4個國家(部)級實驗室、2個省部級實驗室、47個5G聯創實驗室,并發起四川省第一個諾貝爾獎科學家全球AI應用創新中心,擔任成都5G產業聯盟理事長單位。目前,成研院已完成5G公共能力服務平臺打造:1.擁有超2000平方米的具備獨立區域管控、屏蔽室、專業防靜電設施的實驗室場地,配備包括信號發生器、頻譜分析儀、矢量網絡分析儀、高精度示波器等專業測試儀器設備,可滿足射頻、環境可靠性、軟件測試等領域的專業測試;2.建成一套獨立、實驗室全覆蓋、支持多模延伸、遵循5G協議規范、以試商用為目標、涵
86、蓋主要5G C網絡功能、采用SA驗證的5G組網能力。建設包括無線側BBU(CU+DU)、AAU/PRRU、網絡管理;核心網側5GC通用服務器、各功能模塊軟件、用戶側UPF服務器、交換網絡、網絡管理;承載側SPN等,并新增對5G網絡切片、5G網聯無人機、5G小基站等功能和設備;3.打造具備5G+邊緣云+切片能力的實驗云平臺,上線50臺服務器規模的虛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42擬化平臺,專注于聯合創新活動;實現云邊端協作,建設具備5G MEC應用端到端測試、5G切片端到端業務驗證、基于NSA/SA的MEC分流架構驗證等能力的全功能實驗平臺;建立一個與5G協同的邊緣云池,將其作為云計算在客戶側的
87、延伸擴展,打造云網融合實驗室端到端環境,面向時延、速率和擴展性敏感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更加靈活完善的研發驗證環境。成研院將繼續以5G能力為基礎,貼近行業發展,持續構建邊緣計算、網絡切片等5G SA核心能力;以邊緣云能力為核心,貼近產業發展,構建開放的邊緣云業務驗證平臺。同時,成研院結合自身業務領域產品特征,為快速提升產品競爭力,力爭在國家、市場不同層面獲得質量認可,自2020年就前瞻性布局CNAS認可的申請和試運營,目前已順利通過現場評審,預計將于2022年6月取得CNAS資質證書,屆時可對合作伙伴提供國家認可的公正性評測服務。3.20 5G行業終端與應用創新中心行業終端與應用創新中心“5G
88、行業終端與應用創新中心”由鼎橋通信和中國信通院聯合成立,同時獲得成都高新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創新中心以“國家級5G行業創新中心”為目標,以“5G前沿科技”為驅動力,以“5G行業模組與終端產品”為核心,構建5G行業終端和應用的完整產業創新鏈條,承接落實 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助力我國中西部地區5G產業升級,成為國家5G“新基建”戰略在成都落地的關鍵創新載體。創新中心具備“中國信通院檢測資質”、“泰爾實驗室CNAS/CMA檢測資質”、“華為5G產業服務平臺聯合實驗室資質”等,已與8家機構單位建立聯合實驗室。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43實驗室環境實驗室環境:創新中心實驗室位于成都市高新區新川創
89、新科技園AI創新中心A2棟,工作場地面積近1500平,具備完善的實驗設施和辦公環境。實驗室具備全套可自主配置和定制的4/5G端到端私網環境,具備4/5G融合核心網、國內外運營商主流頻段LTE/NSA/SA基站、MEC、UPF下沉、IMS、5G行業業務模擬服務器等,具備4/5G終端測試的各類儀器儀表,包括射頻法規測試系統、4/5G綜測儀、矢量網絡分析儀、頻譜儀、示波器、屏蔽柜等。服務能力服務能力:創新中心為客戶提供研發支持、質量測試、法規認證、行業檢測、標準制定、生態合作、人才培養等一站式服務。環境服務:具有4/5G端到端私網環境,提供研發網絡支持與租用、行業場景模擬;測評服務具有全包絡的5G終
90、端模組和行業應用測試能力,提供高精度授時、5GLAN、5G切片等5G新特性測試,提供射頻、協議、功能、安全等標準符合性測試,提供工業網關、攝像頭、無人機、AGV等行業定制化測試,提供解決方案測試與評估、項目驗收、應用效果測試。技術服務具備專業產品研發支持能力,提供技術指導、方案評審、故障定位、性能優化。創新合作服務提供聯合創新、項目申報、解決方案孵化、人才培養等。工作成績工作成績:累計服務企業30余家,完成各類5G終端和應用測試服務項目100余個,完成5G+文旅、5G+直播等多個行業場景應用驗證,支持綻放杯參賽企業12款產品獲獎。深入參與綻放杯測評規范和用例制定,參與CCSA、5GAIA、電力
91、等標準制定。同時實驗室積極開展前瞻性的5G新技術測試研究,如RedCap、NR定位、VONR、ENDC等。發展愿景發展愿景:創新中心將積極與行業、中國信通院、運營商、華為等企業合作,以滿足需求為導向,以產業服務為基礎,以協同創新為手段,共同促進5G行業終端與應用的生態建設,致力成為領先的行業5G公共服務平臺和創新載體。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443.21 大灣區大灣區5G創新中心創新中心由金磚國家未來網絡研究院中國分院建設的大灣區5G創新中心以平臺建設、應用創新和國際合作為三大主要發展方向。平臺建設方面,建設基礎設施完備、核心技術一流、應用場景豐富、生態體系健全的5G國際領先創新中心,為企
92、業的5G研發提供測試試驗平臺。應用創新方面,推動5G+融合應用創新發展,挖掘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促進跨行業合作。國際合作方面,打造5G標準論壇和5G培訓中心,瞄準世界科技前沿,與金磚及“金磚+”國家研究團隊聯合開展5G領域共性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推廣。實驗室環境實驗室環境:大灣區5G創新中心位于深圳市福田區福保街道華寶一號大廈A座金磚國家未來網絡研究院,總面積2500平方米,創新中心位于一樓5G創新中心實驗室,面積307平方米,具備獨立的5G/4G核心網,5G/4G基站和測試終端,創新中心遠期將打通深圳5G試驗網270個5G基站,網絡覆蓋深圳各大重點產業片區,孵化智能制造、智慧醫
93、療、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能源、AR/VR等行業應用。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45服務能力:服務能力:創新中心自主研發的5G典型應用評測平臺,平臺支持多形態靈活部署測試模式;快速打通測試接口;可完成對5G應用的功能、性能以及安全測試;平臺測試效率高,具備典型應用指標的測試能力,結合一體化5G行業專網環境以及專業的測試儀器儀表,可完成應用即5G終端的時延、抖動、丟包和吞吐等2-7層的測試能力,在此基礎上構建了業內領先的5G典型業務端到端的測試驗證服務體系。工作成績工作成績:創新中心為“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的項目進行了驗證測試;依托研究院5G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向行業提供了完善、配套的5G
94、技術能力驗證服務,通過開展測試服務、聯合技術研發、聯合課題等形式,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推進5G關鍵技術的落地和產品實施,促進了5G技術帶動相關行業蓬勃發展。發展愿景發展愿景:創新中心將立足“金磚+”國際視野,牢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契機,推動5G產業技術在國家政府、科研機構、企業、高校間的深度交流合作,為金磚及“金磚+”國家ICT技術創新提供發展方向、實施路徑。不斷擴展、加強行業應用測試能力,打造測試驗證專業團隊。3.22 云南移動有色金屬冶煉云南移動有色金屬冶煉5G融合創新中心融合創新中心云南移動有色金屬冶煉5G融合創新中心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云南有限公司為中心,實驗室包括云南移動5G行業實驗室
95、,成果展示中心包括云南神火鋁業5G創新中心,場地面積合計超過1000平方米。實驗室環境:實驗室環境:云南移動有色金屬冶煉5G融合創新中心具備5G無線2臺BBU,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462臺PB,2.6GHz QCell,4.9GHz QCell,兩種不同的無線環境。提供各種無線終端CPE,5G工業網關等帶5G模組的終端。SPN小顆粒承載切片,和5GC共享和獨享隔離切片等專業5GC網絡測試環境??梢悦嫦?G終端,無線業務、傳輸業務、核心網業務、各種切片場景端到端等方面的專業技術測試。云南移動云南移動5G開放實驗室開放實驗室5G及及MEC設備設備5G行業專網行業專網+AI+云云邊端一體化環
96、境邊端一體化環境服務能力服務能力:通過部署邊緣云平臺,支撐各項本地業務的驗證測試工作,創新中心當前部署了工業互聯網平臺,集成了多種平臺業務能力:具備與工廠MES系統對接的能力;IOT物聯網平臺,支持MQTT、OPCUA、MODBUS多種協議,能夠滿足各種數據采集表計、PLC等遠控終端的對接驗證能力;機器視覺平臺,支持8K超高清工業相機等終端接入,搭建多種業務場景實現對不同機器視覺算法的對接驗證。工作成績工作成績:創新中心與領域內合作伙伴深度合作,搭建產業與科研之間的橋梁,推動創新中心的科技成果在省內轉化,通過共性技術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形成較強的產業影響力和區域輻射力,助力云南省經濟轉型。目前
97、基于該創新中心,使得5G在云南神火鋁業企業OT網絡得到驗證、工業互聯網平臺及數字孿生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47平臺在行業數字化轉型中得以驗證,打造了5G+電解鋁行業智能機器人應用的自動化生產、5G+工業自然導航AGV的廠區智能物流、5G+工業視覺分析應用、5G+AR遠程協作的現場輔助作業、5G+鋁電解車間輔助巡檢小車、5G+精確出鋁系統、5G+電解柔性生產技術模板等智能應用場景。聯合體成員單位在近三年,5G及冶煉行業相關發明專利100多項,省部級及以上獎勵25項,學術論文180多項,國家、行業及聯盟標準45項,承擔省部級重大項目16項。發展愿景:發展愿景:云南移動融合創新中心定位打造國內
98、領先的5G網絡與有色金屬冶煉行業應用端到端創新服務平臺,開展行業的關鍵技術研究、解決方案規劃、行業應用和終端集成、成果展示與孵化等方面的創新研究,協調產業鏈合作伙伴共同開展應用研究,對產業成果進行轉化、培訓與推廣,助力云南省、有色金屬冶煉行業數字化轉型。3.23 電力電力5G融合創新實驗室融合創新實驗室電力5G融合創新實驗室位于江蘇省南京市誠信大道19號南瑞集團園區內,實驗室總面積為1960平方米,其中研發類場地主要由5G通信實驗環境組成,包括機房、研發區、應用展示區三部分,共計260平方米;檢測類場地主要由實驗驗證中心的檢測實驗環境組成,包括專用機房、各類檢測實驗區,共計1700平方米。實驗
99、室環境:實驗室環境:實驗室聯合三大運營商建成電力5G混合專網一套、電力5G虛擬專網兩套,擁有專用5G基站、承載網、用戶面UPF設備,5G信號覆蓋研發辦公、實驗室、生產調試間等室內區域,具備聯合開展5G技術研究、測試驗證的良好網絡基礎;實驗室擁有測評類、性能測試類、網絡分析類、硬件調試類等專業儀器設備,具備5G網絡及軟硬件產品的功能、性能測試及系統仿真能力,支撐技術研究及產品研發工作;實驗室通過5G網絡連接了配電、安全、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實驗室,具備配網差動保護、精準負荷控制、配電自動化、統一視頻平臺、MR智慧巡檢、綜合能源服務等業務環境,具備典型電力業務的承載測試環境。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
100、指南48實驗室全景圖實驗室全景圖實驗室網絡實驗室網絡環境環境實驗室工作環境實驗室工作環境服務能力服務能力:實驗室主要從事5G技術研究及電力行業創新應用,打造電力5G產、學、研、用平臺,服務于5G技術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全過程。實驗室通過基礎環境、人才隊伍和資質能力建設,形成電力5G應用全環節產品與解決方案,促進電力與5G融合應用創新發展;并搭建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向政府、社會企業等提供技術交流咨詢、實驗檢測、工程應用服務,助力全行業5G應用協同發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49展。工作成績:工作成績:實驗室全程參與了國家電網公司5G相關頂層設計、標準制訂、方案編寫、關鍵產品研發、工程實施、服務保障
101、等工作,全方位支撐電力5G網絡建設應用;牽頭編制5G行標2項、企標2項,為“綻放杯”5G應用創新大賽參賽的多家單位5G應用做了驗證測試,完成多款電力5G模組及多形態終端研制,完成5G綜合管理平臺研發,并在國網5G規?;瘧?、國網能源互聯網5G綜合示范等項目中應用,應用場景涉及配電自動化、用電信息采集、智能巡檢、負荷控制、輸電線路無人機巡檢、視頻監控等十余個電力業務。發展愿景:發展愿景:未來實驗室將持續聚焦5G在電力行業的應用研究,以定制化、專業化產品為抓手,服務5G電力應用,形成覆蓋面廣、類型齊全的5G通信產品體系,同時開展5G設備入網檢測檢驗業務能力建設,打造5G電力通信產品研發試驗基礎平臺
102、,與產品研發應用構成“研究研發檢測應用”端到端產業體系。實驗室將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大關鍵技術突破,成為電力5G應用研究的排頭兵。3.24 華為華為Cloud Open LabsCloud Open Labs是三地一體跨域解決方案集成驗證實驗室,由松山湖OpenLab、西安OpenLab、北京OpenLab組成。三地實驗室通過SDN技術互聯互通,真實構建了分布式、多廠商、分層、跨域的集成驗證環境??梢阅M運營商整網環境,驗證從現有網絡向未來網絡的演進。支撐運營商網絡全面云化和數智化轉型,助力運營商商業成功。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50Cloud Open Labs定位不僅僅是類運營商環
103、境實驗室,而且是面向商解/創新解決方案的集成驗證與生成中心、面向跨域復雜解決方案集成驗證中心、面向伙伴的場景化生態標準發布和技術認證中心。Cloud Open Labs的目標是通過專業化的集成驗證,保障項目方案銷售交付。通過聯合、共贏、實踐,成為新場景化解決方案孵化創新基地,通過面向生態伙伴的認證和驗證,打造開放的生態鏈。通過類運營商網絡環境,疊加終端和應用,構建場景化解決方案標準。5GtoB業務業務:2020年5GtoB業務快速崛起,行業應用覆蓋鋼鐵、煤礦、油田、港口、碼頭等重型工業,Cloud Open Labs也在5GtoB領域不斷開拓創新,持續發光發熱,通過參與各大5GtoB項目場景化
104、集成驗證,構建了5GtoB場景測試原子能力(大寬帶、穩定時延、切片、授時、定位、高可靠、邊緣計算、5GLAN)和業務建模兩大能力,同時也被廣泛應用在各行各業。生態業務生態業務:Cloud Open Labs生態認證分三類:COMPATIBLE(互聯互通)、ENABLED(調用華為能力)、VALIDATED(端到端集成)。Cloud Open Labs在生態認證領域積累了多年的網絡集成測試經驗,測試認證350+,合作伙伴270+,實現生態集成測試過程端到端數字化、自動化、各地實驗室真實構建跨域的類運營商整網的集成驗證環境,開放TaaS生態認證系統,助力共建5GtoB生態。在5G規模發展的當下,C
105、loud Open Labs主導了5G產業服務平臺的建設,該平臺致力OpenLab在5GtoB領域生態能力復制,已構建了8+聯合生態認證實驗室,進行5G模組及終端的認證測試,提升終端能力,為5GtoB項目的發展保駕護航,目前已有50+模組終端通過認證,覆蓋主流4大芯片平臺,13家主流模組廠家,在200+5GtoB項目得到了應用。項目預集成預驗證業務項目預集成預驗證業務:Cloud Open Labs主要是面向場景化解決方案集成驗證、跨域解決方案驗證、聯合創新等項目驗證。驗證場景主要集中在5GtoB、ISPA、兩網合并、電信云、家寬等領域,重點支撐中國區、亞太、中東和西歐區域的項目交付,通過端到
106、端集成、測試和調優,確保解決方案可行可落地,助力項目拓展和交付,為高質量精準交付保駕護航。網絡安全業務網絡安全業務:Cloud Open Labs緊跟業界安全業務要求,在安全行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先后參與多個5GtoB行業安全標準撰寫。網絡安全團隊注重能力建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51設,當前已具備終端安全、MEC安全、切片安全、安全運營、無線安全、核心網安全等能力。5GtoB安全能力建設方面要打造一個可視化測試平臺,支撐差異化垂直行業5G安全驗證和客戶體驗,形成可復制安全原子能力集。人才培養方面通過構建安全靶場,推廣安全實訓平臺、云上靶場和QSTE認證。標準與生態建設:在CCSA、CSA
107、等國內外標準組占據關鍵席位,構建5G安全測評體系標準,打造物聯網安全測評標準和認證體系。數字能力平臺數字能力平臺:Cloud Open Labs能力數字化業務開始于2016年,從早期單一的驗證申請電子流,發展到當前TaaS數字化測試平臺。自主研發的模擬測試工具,通過業務建模方式,模擬5GtoB場景中終端和應用的業務流,被廣泛用于生態認證、項目驗證、問題定界等場景。3.25 中興通訊中興通訊5G融合創新中心融合創新中心中興通訊5G融合創新中心定位打造國內領先的5G網絡與行業應用端到端創新服務平臺,圍繞5G行業應用開展技術研究、方案規劃和場景探索。創新中心以江蘇省南京市濱江開發區中興通訊全球智能制
108、造基地為核心,結合南京市雨花臺區中興通訊南京研究所5G行業實驗室等平臺,針對5G應用發展面臨的挑戰進行關鍵技術的研發和驗證、5G行業創新應用的孵化及試點,以自身5G領域深厚積累打造創新服務平臺。實驗室環境:實驗室環境:中興通訊5G融合創新中心具備完備的5G端到端網絡環境,在南京二區研究所4號樓、7號樓建設2.6GHz/3.5GHz/4.9GHz頻段三套端到端的5G網絡實驗環境,包括多種5G行業終端、無線及核心網、MEC邊緣計算、TECS云平臺等完整的云網邊端基礎設施,以及網絡分析儀、損傷儀、掃頻儀、示波器等儀器儀表,并具備漏洞掃描、入侵監測和防火墻等網絡安全設施。在南京江寧區5G應用產業方陣創
109、新中心指南52濱江5G智能制造基地,依托中國電信建設具備5G現網業務場景驗證條件的牧龍實驗室平臺,以及Openlab開放展示平臺,可提供5G+行業創新應用、5G網絡關鍵技術的研發和試驗、試點及驗證場所和能力。服務能力服務能力:創新中心面向工業、能源、交通、新媒體、安全等領域進行方案驗證開發、創新產品孵化、行業場景體驗和生態聚合集成,面向5G行業場景提供測試和優化服務,提供不同場景下的5G應用及集成服務。對內支撐行業產品和行業方案驗證,在5G網絡環境下形成視頻回傳、模擬PLC遠控等典型場景方案,開展工業終端/AR眼鏡等終端選型、第三方服務集成部署、端到端組網設備測試等,驗證5G行業解決方案能力。
110、對外和生態行業合作伙伴開展合作,聯合完成5G環境下行業終端、業務場景、系統測試等,支撐行業合作伙伴5G終端和業務應用快速部署和上線,沉淀復用行業共性能力,減少同行業復制及跨行業拓展的時間及資源投入。工作成績工作成績:在電力領域,創新中心已與中國電科院、南瑞繼保、國電南自等合作伙伴建立深度合作,聯合開展電力CPE對接測試、電力組播組網驗證等支撐承載電力業務要求。在交通領域,配合廣州地鐵國家工程實驗室開展5G接入方案會商、終端設備選型驗證等5G示范應用,在安全領域,開展5G工業互聯網安全前瞻創新性研究,完成5G+終端安全管控方案、5G+態勢感知方案等落地驗證。創新中心為2021年第四屆“綻放杯”的
111、多項參賽項目提供技術支持、業務評估和測試服務,指導項目組開展5G網絡與行業應用測試工作,涉及工業互聯網、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黨建等多個業務領域。同期,創新中心專家團隊支撐完成工信部泰爾實驗室等測試機構對中興通訊承建的天津港、南京濱江、南方電網等項目進行現網5G網絡與業務測試驗證工作。發展愿景發展愿景:中興通訊已在工業、能源、交通、政府、金融、新媒體、安全等行業領域發展了超過500家合作伙伴,共同探索了近百個5G創新應用場景,為5G商業模式的創新積累了寶貴經驗。未來,中興通訊5G融合創新中心面向5G+TSN、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53工業云化PLC、工業互聯網安全架構等行業應用的重點場
112、景開展研究和驗證,將自身的原子能力逐步向外賦能,攜手合作伙伴構建行業生態圈,孵化5G+行業標準化產品和應用,全力推進5G產業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政策鏈、人才鏈等多鏈路深度融合,加快推動5G融合應用向更高水平發展。3.26 蘇州電信蘇州電信5G應用創新中心應用創新中心蘇州電信5G應用創新中心位于蘇州市三香路1036號,工作場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包括5G設備機房、功能驗證、應用展示、辦公會議等區域。依托中國電信工業互聯網平臺,基于“云網一體、按需定制”的服務理念,致力于推動5G融合應用在制造業企業場景的探索,賦能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創新中心全景創新中心全景5G 設備機房設備機房應用展示應
113、用展示實驗室環境:實驗室環境:蘇州電信5G應用創新中心以5G網絡建設及企業專網環境為基礎,目前已部署華為、諾基亞、中國電信自研等多品牌UPF,同時配套MEC服務器等設備搭建SA+NSA雙模測試環境,目前已具備5G定制網切片環境模擬能力及測試邊緣接入場景。具備5G模組、5G終端以及5G行業應用等測試服務能力。同時在5G+工業互聯網領域持續創新,在5G相關技術領域形成核心專利及相關研究報告等標志性成果,為客戶及合作伙伴提供5G業務驗證測試服務,推動5G產業創新發展。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545G專網拓撲專網拓撲服務能力:服務能力:蘇州電信5G應用創新中心結合5G大帶寬、低時延、大連接的特點,
114、聚焦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汽車零部件、生物醫藥等重點行業,提供遠程設備操控、廠區智能物流、無人智能巡檢、現場輔助裝配、機器視覺質檢等“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相關解決方案。工作成績工作成績:目前已在博世汽車、霍尼韋爾、偉創力等世界五百強企業及盛虹集團、江蘇永鋼、江蘇永鼎等民營制造業五百強企業打造5G定制網及相關行業應用。其中5G賦能汽車電子、助力博世打造智慧工廠項目獲第四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工業互聯網專題賽二等獎;與蘇州協同創新智能制造裝備有限公司聯合建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綜合型應用服務平臺入圍工信部工業互聯網標識應用解決方案試點示范項目;永鋼5G固廢利用智能轉底爐工廠入圍中國工業
115、互聯網研究院工業互聯網賦能綠色低碳發展優秀案例。發展愿景:發展愿景:未來蘇州電信5G應用創新中心將致力于將5G與云網、大數據、AI等技術結合,為工業企業生產賦能,持續提供可落地的5G+工業互聯網場景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實現轉型升級目標。同時聚合行業生態,構建5G+工業互聯網核心能力,推動5G產業持續發展。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55四、四、5G AIA創新中心發展展望創新中心發展展望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創新位于新發展理念之首,是引領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
116、5GAIA創新中心未來將緊跟國家發展戰略,聚合更廣泛的5G行業伙伴,不斷打造5G應用新生態,持續推進5G產業鏈發展,深入探索5G創新應用,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未來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4.1 持續打造協同融合的持續打造協同融合的5G應用創新平臺應用創新平臺創新是5G AIA創新中心的宗旨與核心任務。創新中心成員單位匯聚了行業領域單位的核心研究部門或實驗機構,背靠強大的科研創新能力支撐,未來將致力于打造各創新中心的協同融合創新發展機制,形成以產業方陣為核心,以參與單位為基礎的5G應用技術創新、驗證和展示的內循環環境。同時充分發揮各參與單位的行業影響力,拓展合作伙伴生態鏈,吸引外部機
117、構和單位的科研資源與創新中心共同開展各類創新活動,打造5G創新外循環機制。內外雙循環協同互補,交叉融合,形成5G應用創新發展的雙動力。4.2 建設系統化、標準化、體系化的建設系統化、標準化、體系化的5G應用評測服務能力體系應用評測服務能力體系5GAIA創新中心的一個重要任務是為5G行業應用、產業生態鏈提供測試驗證服務,而5G行業應用范圍廣泛、需求復雜,測試驗證還缺乏完善的、統一的標準規范和評價體系,很多細分應用領域有待于建立系統的測試規范。因此,各創新中心未來將在典型5G應用領域探索研究并建立應用測試評價標準體系。創新中心通過自主或合作研發,力爭在5G應用驗證測試關鍵技術領域形成重點突破,產生
118、一批有實力、行業領先的5G驗證測試平臺及設備,形成一批行業應用測試標準規范、核心專利等標志性成果,構建5G應用測試驗證服務能力體系是未來發展關鍵方向和內容。4.3 服務模式創新,探索建立適應服務模式創新,探索建立適應5G應用發展的服務機制應用發展的服務機制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56技術創新與服務創新,是5G應用產業方陣推動我國5G產業創新發展的兩個立足點,也是未來不斷前進和發展的動力。創新中心成立的初衷是為我國5G行業應用提供驗證測試服務以及專家咨詢。未來,創新中心在不斷提升測試服務能力和構建服務能力體系的同時,也將探索適應服務5G應用創新發展的服務內容以及服務形式,在內涵和外延上下功夫
119、,不斷提升服務的層次,從基礎的測試到應用及技術的創新孵化,從單向輸出到合作共贏,從應用創新到前瞻技術突破等,從而建立豐富完善的服務機制。4.4 緊跟緊跟5G應用發展趨勢,做大做強創新中心隊伍應用發展趨勢,做大做強創新中心隊伍目前加入5G AIA創新中心的參與單位有26家,主要集中在電信運營、工業制造、智慧交通和物聯網等領域,未來5G AIA將與時俱進,不斷吸納更多領域有實力的行業機構和單位,適應服務5G應用發展的需要。同時,5GAIA也會持續優化考核評比制度,加強創新中心隊伍的管理,做到能進能出。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57創新中心聯系方式創新中心聯系方式序號序號創新中心名稱創新中心名稱聯
120、系人聯系人聯系方式聯系方式1北京聯通5G創新中心李冰潔185019960182電力5G創新中心張春玲137160387163騰訊5G創新中心翟尤151179396304佰才邦開放5G技術創新中心周明宇186119919475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5G開放實驗室呂航180010521306中國信通院5G創新中心(北京阜成門辦公區、北京翠湖辦公區)竇超15001219282中國信通院5G創新中心(北京學院路辦公區、杭州未來科技城辦公區)周潔188114468277精鋼5G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劉佳偉152412330268遼寧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中心崔鐸136098800999上海5G創新中心陸瓊13
121、76160776310蘇州高鐵新城5G車聯網創新中心茅志強1515036815811浙江省5G產業聯盟實驗室陳雪梅1375719253912福建移動5G融創中心黃慶榮1396070707013智慧5G創新中心郭帥帥13626410469145G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中心杜召娟1584063680215工業互聯網“5G+”創新中心王璐15953162831165G智慧交通創新中心李永萍1861406622517廣東省5G應用創新中心周遠明1390222004618中國移動5G聯創中心重慶開放實驗室李光柱1389607303019中移(成都)產業研究院趙恒18802880317205G行業終端與應用創新中心梁永謙1351813338521云南移動有色金屬冶煉5G融合創新中心張云鵬1369878799122電力5G融合創新實驗室龔亮亮1885116608623大灣區5G創新中心王子萌1874127130124Cloud Open Labs陳陽1861739323425中興通訊5G融合創新中心辛毅1330113709926蘇州電信5G應用創新中心柏詳189625210125G應用產業方陣創新中心指南58聯系方式:電話:18838021070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