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盛軸承-公司深度報告:自潤滑軸承先行者風電+新能源汽車軸承打開成長空間-230716(2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長盛軸承-公司深度報告:自潤滑軸承先行者風電+新能源汽車軸承打開成長空間-230716(28頁).pdf(2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工程機械 1/2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長盛軸承(300718)報告日期:2023 年 07 月 16 日 自潤滑軸承自潤滑軸承先行者先行者,風電,風電+新能源新能源汽汽車車軸承軸承打開成長空間打開成長空間 長盛軸承長盛軸承深度報告深度報告 投資要點投資要點 國內自潤滑國內自潤滑軸承先行者軸承先行者,2 2018018-20222022 年營業收入年營業收入 C CAGRAGR 約約 13%13%公司主營業務為自潤滑軸承,廣泛應用于重載、低速及惡劣工況等環境,涉及行業為汽車、工程機械、港口機械等領域。公司主營的自潤滑軸承產品有六大類,其中金屬塑料聚合物自潤
2、滑卷制軸承、雙金屬邊界潤滑卷制軸承、金屬基自潤滑軸承是公司主要收入來源,2022 年營收占比分別約 32%、22%、19%。2018-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 CAGR 約 12.8%;2018-2021 年歸母凈利潤 CAGR 約 1.7%;2018 年以來公司毛利率、凈利率保持在 27.6%、9.4%以上?!耙砸曰鷿L”滾”趨勢趨勢下下,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汽車、風電行業持續打開市場空間、風電行業持續打開市場空間 自潤滑軸承憑借其結構簡單、性價比高等優勢,適用于潮濕、塵埃、輻射等惡劣環境,主要應用于工程機械、汽車、港口機械、農用機械等領域。隨著新能源汽車和風電行業的高速發展,自潤滑軸承需求
3、提升。1)新能源汽車:自潤滑軸承具備輕量化、低噪音、無給油等優勢,符合新能源汽車輕量化的需求。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助力自潤滑軸承需求上升。我們預計 2025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464 萬臺,滲透率提升至 50%,2022-2025 年銷量 CAGR 約 29%。2)風電行業:自潤滑軸承憑借其結構簡單、承載能力強、吸振抗沖擊能力優異等優勢,適用于風電主齒輪箱工況,同時憑借其性價比優勢,可助力風電持續降本。我們預計2025 年我國風電齒輪箱軸承市場規模達 82 億元,2022-2025 年 CAGR 約 22%。自潤滑軸承已形成以美國 GGB、日本 Oiles、法國 Stain-Gobain
4、等海外專業自潤滑軸承企業為主導的格局。國內自潤滑軸承行業初具規模,以公司為代表的國內專業自潤滑軸承企業已在價格和部分技術指標上具備競爭優勢,已實現外銷。憑借憑借多重多重優勢構建優勢構建核心核心競爭力競爭力,定增加碼,定增加碼風電軸承、風電軸承、滾珠絲杠,打開成長空間滾珠絲杠,打開成長空間 公司具備多重競爭優勢:1)研發技術:公司擁有成熟的自潤滑軸承生產工藝技術,在自潤滑材料具備較強的研發實力,掌握多項核心專利技術;2)客戶:憑借產品質量構建豐富客戶群體,優質國內外客戶資源,如卡特彼勒、利勃海爾、博世、佛吉亞、三一集團、振華重工、恒立液壓等。3)服務:憑借多年技術積累和產品發開時間,具備為國內外
5、主機廠同步開發能力,在客戶新項目、新平臺推出時可迅速匹配客戶需求。定增擴產助力公司長遠發展,擬募集不超過 4.46億元,用于自潤滑軸承、滾珠絲杠的擴產,以及風電自潤滑軸承的新建產能。盈利預測與估值盈利預測與估值 預計公司 2023-2025 年歸母凈利潤 2.44、2.94、3.75 億元,同比增長 139%、20%、28%,CAGR=24%?,F價對應PE26、21、17。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風險提示風險提示:1)工程機械需求修復不及預期;2)汽車產銷不及預期;3)原材料價格上漲。投資評級投資評級:買入買入(首次首次)分析師:邱世梁分析師:邱世梁 執業證書號:S123052005000
6、1 分析師:王華君分析師:王華君 執業證書號:S1230520080005 研究助理:張菁研究助理:張菁 基本數據基本數據 收盤價¥21.14 總市值(百萬元)6,318.07 總股本(百萬股)298.87 股票走勢圖股票走勢圖 相關報告相關報告 財務摘要財務摘要 (百萬元)2022A 2023E 2024E 2025E 營業收入 1071 1224 1457 1834 (+/-)(%)9%14%19%26%歸母凈利潤 102 244 294 375 (+/-)(%)-34%139%20%28%每股收益(元)0.34 0.82 0.98 1.26 P/E 62 26 21 17 P/B 4.6
7、 3.9 3.3 2.8 ROE 7%15%16%17%資料來源:浙商證券研究所 -29%-18%-8%2%12%22%22/0722/0822/0922/1022/1122/1223/0123/0223/0323/0523/0623/07長盛軸承深證成指長盛軸承(300718)公司深度 2/2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投資案件投資案件 盈利預測、估值與目標價、評級盈利預測、估值與目標價、評級 預計公司 2023-2025 年營業收入分別為 12.24、14.57、18.34 億元,同比增長14%、19%、26%;實現歸母凈利潤 2.44、2.94、3.75 億元,同比增長 139
8、%、20%、28%,CAGR=24%?,F價對應 PE 26、21、17。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公司以自潤滑軸承為主營業務。未來工程機械行業需求回暖以及新能源汽車、風電行業的拓展為主要增量看點。1)工程機械:國內更新需求+海外出口,行業有望筑底上升,零部件需求有望提升;2)新能源汽車:受益汽車輕量化趨勢,汽車輕量化具備減排、提效等效果。自潤滑軸承具備輕量化、低噪音、無給油等優勢,符合新能源汽車輕量化的需求。我們預計 2025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 1464 萬臺,滲透率提升至 50%,2022-2025 年銷量 CAGR 約 29%。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公司主營產品自潤滑軸承需求有望提
9、升;3)風力發電:自潤滑軸承憑借其結構簡單、承載能力強、吸振抗沖擊能力優異等優勢,適用于風電主齒輪箱工況,同時憑借其性價比優勢,可助力風電持續降本。我們預計 2025 年我國風電齒輪箱軸承市場規模達 82 億元,2022-2025 年 CAGR 約 22%。公司作為風電齒輪箱自潤滑軸承先行者,有望受益于風電軸承行業增長、風電自潤滑軸承滲透率提升。關鍵假設關鍵假設 1)預計 2025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 1464 萬臺,滲透率提升至 50%,2022-2025 年銷量 CAGR 約 29%。2)2025 年我國風電齒輪箱軸承市場規模達 82 億元,2022-2025 年 CAGR 約 22%。我
10、們與市場的觀點的差異我們與市場的觀點的差異 市場認為:1)公司下游工程機械行業景氣度低,需求不及預期;2)風電軸承行業“以滑代滾”不確定性較大。我們認為:1)工程機械國內更新需求提升,疊加海外出口保持較高增長,行業有望筑底上行。作為工程機械零部件廠商,有望受益行業筑底上行;2)自潤滑軸承憑借其性價比高、結構簡單、承載能力強、吸振抗沖擊能力優異等優勢,適合應用于風電主齒輪箱苛刻復雜的工況?;瑒虞S承代替滾動軸承后,成本可下降約 30%40%,無油化設計優化產品結構,減少維修頻率和摩擦損耗。因此,在技術、成本的雙重驅動下,未來風電主齒輪箱行星齒輪軸承由滑動軸承代替滾動軸承是必然趨勢。股價上漲的催化因
11、素股價上漲的催化因素 1)工程機械景氣度筑底上行;2)新能源汽車業務下游客戶拓展突破;3)風電軸承獲得主機廠量產訂單。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1)工程機械需求修復不及預期;2)汽車產銷不及預期;3)原材料價格上漲。SU9YmWiXkWdWBY9YgVaQ8Q9PtRnNnPsReRoOsNfQqRoRaQnNpPvPrRpQvPtQrO長盛軸承(300718)公司深度 3/2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正文目錄正文目錄 1 公司介紹:國內自潤滑軸承行業先行者,多年深耕基礎零部件公司介紹:國內自潤滑軸承行業先行者,多年深耕基礎零部件.6 1.1 發展歷程:公司專注于自潤滑軸承研發生產,產品廣
12、覆蓋高認可.6 1.2 股權結構:股權結構集中,核心員工持股綁定人才.6 1.3 業務構成:自潤滑軸承為核心,根據不同工藝進行業務縱深拓展.7 1.4 財務分析:營業收入穩健增長,盈利能力趨勢向上.8 2 行業情況:行業情況:“以滑代滾以滑代滾”趨勢顯著,多領域持續打開市場空間趨勢顯著,多領域持續打開市場空間.9 2.1 發展趨勢:以滑代滾趨勢明顯,自潤滑軸承進入高速發展期.10 2.2 市場空間:全球軸承市場規模近萬億,多領域縱深拓展打開市場空間.11 2.2.1 新能源汽車:汽車輕量化大勢所趨,滑動軸承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12 2.2.2 風電行業:預計 2025 年國內風電齒輪箱軸承市場
13、規模 82 億元,2022-2025CAGR=22%.14 2.2.3 工程機械:國內更新需求+海外出口,行業有望筑底上行.18 2.3 競爭格局:海外自潤滑軸承龍頭企業為主導,國內廠商加速追趕.19 3 競爭優勢:研發技術、客戶、服務優勢構建競爭壁壘競爭優勢:研發技術、客戶、服務優勢構建競爭壁壘.20 3.1 憑借自身競爭優勢,公司有望快速提升市占率.20 3.1.1 研發技術優勢:掌握前沿技術,擁有雄厚研發基礎.20 3.1.2 客戶優勢:產品質量構建豐富客戶群體,優質客戶資源豐富.21 3.1.3 服務優勢:積極響應客戶需求,具備為客戶同步開發能力.22 3.2 定增助力風電領域,加碼自
14、潤滑軸承、滾珠絲杠,打開公司成長空間.22 4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23 4.1 盈利預測.23 4.2 估值分析.25 4.3 投資建議.26 5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26 5.1 工程機械需求修復不及預期風險.26 5.2 汽車產銷不及預期風險.26 5.3 風電新增裝機不及預期風險.26 5.4 原材料價格上漲風險.26 長盛軸承(300718)公司深度 4/2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 1:長盛軸承成立于 1995 年,專注于自潤滑軸承,覆蓋眾多行業領域.6 圖 2:孫志華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共計 52.98%,股權集中.6 圖 3:公司主營六類自潤滑軸承,涉
15、及產品規格上萬種.7 圖 4:2022 年金屬塑料聚合物自潤滑卷制軸承為主要收入來源.7 圖 5:金屬塑料聚合物自潤滑卷制軸承是公司第一大收入來源.7 圖 6:2018-2022 年非金屬自潤滑軸承毛利率最高.8 圖 7:2018-2022 年金屬塑料自潤滑卷制軸承毛利占比最高.8 圖 8:2018-2022 年公司營業收入 CAGR 約 12.77%.8 圖 9:2018-2021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 CAGR 約 1.72%.8 圖 10:2018-2022 年毛利率和凈利率略有下滑.9 圖 11:2019-2022 年期間費用率逐年下降.9 圖 12:按軸承工作的摩擦性質不同可以分為滑動軸
16、承和滾動軸承.9 圖 13:自潤滑軸承具備低噪音、耐磨損、耐腐蝕、輕量化、低成本等優點.10 圖 14:自潤滑軸承上游行業為鋼材、銅鐵、高分子材料,屬于完全競爭,下游應用廣泛市場廣闊.11 圖 15:2022-2030 年全球軸承市場規模 CAGR=7.6%.11 圖 16:2012-2022 年國內軸承行業主營業務收入 CAGR=6.2%.11 圖 17:2016-2021 年全球滑動軸承市場規模 CAGR=12.1%.12 圖 18:2016-2021 年國內滑動軸承市場規模 CAGR=12.31%.12 圖 19:2014-2022 年國內汽車平均銷量約 2637 萬輛.12 圖 20:
17、2021 年國內汽車零部件制造者營收增速約 12%.12 圖 21:2017-2025 我國汽車銷量 GAGR 約 0.2%.13 圖 22:2022-2025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 CAGR 約 29%.13 圖 23:自潤滑軸承主要應用在變速箱、發動機、座椅、車軸、鉸鏈、轉向系統等部位.13 圖 24: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風電平均新增裝機容量約 70GW,2022-2025 年 CAGR 為 22%.14 圖 25:預計“十四五”期間全球風電平均新增裝機容量約 109GW,2022-2025 年 CAGR=20%.15 圖 26:2020 年以來整機價格大幅下降.15 圖 27:2021Q1
18、-2023Q1 風機招標價格顯著下滑,下降幅度 48%.15 圖 28:2010-2022 年風機平均功率 CAGR=9.8%.16 圖 29:“十四五”期間國內風電年平均裝機臺數約 1.4 萬臺.16 圖 30:2013-2022 年我國工程機械主營業務收入 CAGR=7.8%.18 圖 31:2018-2022 年挖掘機在工程機械主要產品銷量占比較高.18 圖 32:2023 年 1-6 月挖機銷量 108818 臺,同比下滑 24%.19 圖 33:2023-2025 年挖掘機行業銷量有望筑底上行.19 圖 34:自潤滑軸承可有效延長挖掘機大小臂軸承、底盤行走機構、液壓油缸油泵等部件的使
19、用壽命.19 圖 35:全球客戶分布分散,定位中高端市場目標明確.21 圖 36:自潤滑軸承工藝流程.22 圖 37:非金屬自潤滑軸承工藝流程.22 圖 38:2021-2022H1 電解銅價格處于過去 5 年高位.24 圖 39:2021-2022H1 綜合鋼價指數處于過去 5 年高位.24 表 1:自潤滑軸承優勢顯著,應用廣泛.10 表 2: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中樞為 70GW,其中海上風電約 12GW.14 長盛軸承(300718)公司深度 5/2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表 3:預計 2021-2025 全球風電新增裝機容量中樞為 108GW,其中海上風電
20、約 16.6GW.15 表 4:與 2020 年相比,預計 2025 年我國新增風機平均功率增長 1.1 倍,新增風機臺數減少 20%.16 表 5:一般單臺風機平均 配置 28 個軸承,其中齒輪箱軸承平均配置 20 個.17 表 6:預計 2025 年我國風電齒輪箱軸承市場規模約 82 億元,2022-2025 年 CAGR=22%.17 表 7:自潤滑軸承行業已形成以美國 GGB、日本 Oiles、法國 Stain-Gobain 等專業自潤滑軸承企業為主導的格局.20 表 8:掌握多項研發技術,自主研發優勢顯著,人才團隊堅實.20 表 9:定增助力風電領域,并加碼自潤滑軸承和滾珠絲杠產品,
21、.23 表 10:公司業務拆分.24 表 11:可比公司估值對比.26 表附錄:三大報表預測值.27 長盛軸承(300718)公司深度 6/2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 公司介紹:國內自潤滑軸承公司介紹:國內自潤滑軸承行業行業先行者先行者,多年深耕基礎零部件,多年深耕基礎零部件 1.1 發展歷程:公司發展歷程:公司專注于專注于自潤滑軸承研發生產,產品廣覆蓋高認可自潤滑軸承研發生產,產品廣覆蓋高認可 深耕行業深耕行業 2 20 0 余載,專注于余載,專注于自潤滑軸承自潤滑軸承產研銷產研銷。長盛軸承成立于 1995 年,公司于 2011年改制成為股份有限公司,并在 2017 年順利登
22、陸創業板。自成立以來,公司不斷將技術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相關產品已經覆蓋新能源、工程機械、航空航天、核電、風電等眾多領域,暢銷海內外,具備廣泛的客戶基礎和強大的技術研發水平,是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高的行業佼佼者。圖1:長盛軸承成立于 1995 年,專注于自潤滑軸承,覆蓋眾多行業領域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公司公告,浙商證券研究所 1.2 股權結構:股權結構集中,股權結構:股權結構集中,核心員工持股核心員工持股綁定人才綁定人才 股權結構較為集中,實控人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共計股權結構較為集中,實控人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共計 5 52.98%2.98%。公
23、司實際控制人和董事長孫志華,持股約 31.96%,孫薇卿(實控人之女)、褚晨劍、嘉善百盛投資管理合伙有限公司作為孫志華的一致行動人,分別持股 14.95%、4.05%、2.02%。截止 2023-3-31,前十大股東中,機構投資者持股占比 3.95%。公司前十大股東中個人持股者除孫薇卿均任職公司高管,高管與核心員工持股有利于加強公司與核心管理、技術人才綁定,減少人才流失,優化公司治理。圖2:孫志華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共計 52.98%,股權集中 資料來源:Wind,截至 2023-03-31,浙商證券研究所 長盛軸承(300718)公司深度 7/2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3 業
24、務構成:自潤滑軸承為核心,根據不同工藝進行業務縱深業務構成:自潤滑軸承為核心,根據不同工藝進行業務縱深拓展拓展 公司主營六類自潤滑軸承。公司主營六類自潤滑軸承。依據自潤滑軸承的材料和生產工藝不同,公司業務可劃分為金屬塑料聚合物自潤滑卷制軸承、雙金屬邊界潤滑卷制軸承、金屬基自潤滑軸承(包括平面滑動軸承)、銅基邊界潤滑卷制軸承、非金屬自潤滑軸承(如纖維纏繞軸承、工程塑料軸承、粉末冶金軸承)及其他軸承(如關節軸承等),涉及產品規格達上萬種。公司產品應用領域廣泛。公司產品應用領域廣泛。自潤滑軸承廣泛的應用于重載、低速及惡劣工況(如極端溫度、真空、高空、腐蝕性等無法加油或難加油情況),涉及行業為汽車、工
25、程機械、港口機械、塑料機械、農業機械等。圖3:公司主營六類自潤滑軸承,涉及產品規格上萬種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金屬塑料聚合物自潤滑卷制軸承、雙金屬邊界潤滑卷制軸承、金屬基自潤滑軸承系公金屬塑料聚合物自潤滑卷制軸承、雙金屬邊界潤滑卷制軸承、金屬基自潤滑軸承系公司司是主要收入來源是主要收入來源。2018-2021 年金屬塑料聚合物自潤滑卷制軸承營收占比保持在 30%以上,是公司第一大收入來源;雙金屬邊界潤滑卷制軸承營收占比保持在 25%以上,是公司第二大收入來源,但營收占比呈現下降態勢;金屬基自潤滑軸承營收占比在 19%以上,為公司第三大收入來源。2022 年金屬塑料聚合物自潤滑卷
26、制軸承、雙金屬邊界潤滑卷制軸承、金屬基自潤滑軸承依舊是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營收占比分別約 31.3%、21.3%、19.4%。圖4:2022 年金屬塑料聚合物自潤滑卷制軸承為主要收入來源 圖5:金屬塑料聚合物自潤滑卷制軸承是公司第一大收入來源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長盛軸承(300718)公司深度 8/2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公司公司非金屬自潤滑軸承非金屬自潤滑軸承毛利率較高,金屬塑料聚合物自潤滑卷制軸承毛利占比最大。毛利率較高,金屬塑料聚合物自潤滑卷制軸承毛利占比最大。2018-2022 年公司毛利率相對較高的產品分別為非金屬自
27、潤滑軸承、金屬塑料聚合物自潤滑卷制軸承,毛利率分別在 47%、41%以上,保持較高水平。2022 年公司營收占比前三大產品金屬塑料聚合物自潤滑卷制軸承、雙金屬邊界潤滑卷制軸承和金屬基自潤滑軸承毛利率分別約 41.8%、17.2%、25.2%,毛利占比分別約 44.5%、12.5%、16.6%。圖6:2018-2022 年非金屬自潤滑軸承毛利率最高 圖7:2018-2022 年金屬塑料自潤滑卷制軸承毛利占比最高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1.4 財務分析:財務分析:營業收入營業收入穩健增長穩健增長,盈利能力,盈利能力趨勢向上趨勢向上 過去過去5 5年
28、營業收入保持穩健增長。年營業收入保持穩健增長。2018-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由6.62億元增長至10.71億元,CAGR=12.77%,保持穩健增長。2018-2021 年歸母凈利潤由 1.47 億元增長至 2021 年的 1.55 億元,CAGR=1.72%。2022 年歸母凈利潤約 1.02 億元,同比下降 34.18%,原因在于2022 年公司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合計約 1.08 億元,其中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達 1 億元,主要系公司作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資金 1 億元出資設立成都岑宏佾企業管理服務中心,而合伙企業無法兌付公司本金及收益所致。2023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8億元,同比
29、下降 0.75%,主要系公司主要下游行業工程機械景氣度不及預期所致;歸母凈利潤 0.52 億元,同比提升 70.5%,主要系原材料價格下降,疊加產品結構優化所貢獻。圖8:2018-2022 年公司營業收入 CAGR約 12.77%圖9:2018-2021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 CAGR 約 1.72%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2 2018018-20222022 年年公司公司銷售毛利率、凈利率銷售毛利率、凈利率略有略有所下滑所下滑,2 2023023 年一季度年一季度趨勢趨勢向上向上。2018-2020 年公司銷售毛利率、凈利率分別保持在 35%、21
30、%以上,但 2021 年分別下降至 27.66%、15.81%,分別同比下降 8.16、6.5pct;2022 年銷售毛利率約 29.38%,同比提升 1.72pct;長盛軸承(300718)公司深度 9/2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凈利率約 9.43%,同比下降 6.38pct。2023 年一季度銷售毛利率約 37.47%,同比提升12.73pct;凈利率約19.82%,同比提升8.2pct。2023年一季度盈利能力顯著提升主要系原材料價格下降,成本端壓力得到緩解,疊加產品結構優化,高毛利率產品營收占比提升。公司費用管控能力有所提升,期間費用逐步下降。公司費用管控能力有所提升,期
31、間費用逐步下降。2018-2021 年公司期間費用率從15.49%下降到 13.2%,下降 2.24pct,2022 年公司期間費用率進一步下降,降至 11.2%,同比下降 2.07pct。2023 年一季度期間費用率 14.14%,同比提升 1.07pct。公司加強經營管理能力,費用控制初見成效,盈利能力有望持續回升。圖10:2018-2022 年毛利率和凈利率略有下滑 圖11:2019-2022 年期間費用率逐年下降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2 行業情況:行業情況:“以滑以滑代代滾滾”趨勢顯著,趨勢顯著,多領域持續打開市場空間多領域持續打開市
32、場空間 軸承可分為滑動軸承和滾動軸承。軸承可分為滑動軸承和滾動軸承。軸承是用于確定運動體與其他零件相對運動位置,起支承或導向作用的零部件。按軸承工作的摩擦性質不同可分為滑動軸承和滾動軸承?;瑒虞S承根據工作時軸套和軸頸表面間呈現的摩擦狀態不同,可分為流體潤滑軸承(如動壓軸承、靜壓軸承)、自潤滑軸承。自潤滑軸承包含非完全流體潤滑軸承(如含油軸承)、固體潤滑軸承。自潤滑軸承是指用自潤滑材料制作或在材料中預先加入潤滑劑,在工作時可以不加或長時期不必加潤滑劑的滑動軸承。圖12:按軸承工作的摩擦性質不同可以分為滑動軸承和滾動軸承 資料來源:招股說明書,浙商證券研究所 長盛軸承(300718)公司深度 10
33、/2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一般用軸承材料、軸承材料成分或者固體潤滑劑進行潤滑的滑動軸承被稱之為自潤滑一般用軸承材料、軸承材料成分或者固體潤滑劑進行潤滑的滑動軸承被稱之為自潤滑軸承。軸承。自潤滑軸承(部分含油軸承除外)適合于在低速、重載以及惡劣工況(如極端溫度、真空、高空、腐蝕性等無法加油或難加油情況)下使用。表1:自潤滑軸承優勢顯著,應用廣泛 優勢 結構簡單、質量輕、耐磨性能好、使用壽命長,簡化機械的設計和結構,降低成本,還可提高機械性能和可靠性,延長使用壽命;無需額外供油裝置,節省供油裝置的費用、組裝費用及耗時,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免加油或少加油,大幅降低潤滑油的使用量與設備的
34、維護保養費,也免除了因供油不足造成的風險;運行平穩、噪音低,無需廢油回收處理,有利于環境保護和工作環境的改善;有適量的彈塑性,能將應力分布在較寬的接觸面上,提高軸承的承載能力;靜動摩擦系數相近,能消除低速下的爬行,從而保證機械的工作精度;運轉過程中能形成固體轉移膜,保護磨軸,無咬軸現象;對磨軸的硬度要求低,未經調質處理的軸均可使用,降低了配套零件的加工難度。資料來源:招股說明書,浙商證券研究所 2.1 發展趨勢:以滑代滾趨勢明顯,自潤滑軸承發展趨勢:以滑代滾趨勢明顯,自潤滑軸承進入高速發展期進入高速發展期 軸承軸承“以滑代滾”趨勢顯著“以滑代滾”趨勢顯著。自潤滑軸承的摩擦特性為固體或固體、邊界
35、、流體潤滑的混合狀態。隨著轉速增高,其承載額能力逐漸降低。運轉性能指標中,自潤滑軸承阻力適中,功耗較大,旋轉精度一般,運動噪聲較小,其軸承壽命取決于材料的耐磨性,這也就對新材料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高溫工作環境中,自潤滑軸承性能取決于潤滑劑的抗氧化能力、軸承材料,而在低溫環境中則主要取決于材料性能。自潤滑軸承能夠較好適用于潮濕、塵埃、輻射環境,在機械頻繁啟動、改向、擺動過程中性能保持穩定,相關軸承標準化程度高,誤差敏感度低,僅需少量維護即可達到較好的效果。在軸承體系中(包含滑動和滾動軸承),自潤滑軸承的成本最低,經濟性價比較高,同時能夠獲得抗震動負載能力,高強度運行要求,成本端的維護工作量減少,
36、滑動軸承相對于滾動軸承還減少了滾動體,使得自潤滑軸承的成本低,進而逐步走向發展前沿。圖13:自潤滑軸承具備低噪音、耐磨損、耐腐蝕、輕量化、低成本等優點 資料來源:招股說明書,浙商證券研究所 長盛軸承(300718)公司深度 11/2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自潤滑軸承上游行業發展成熟。自潤滑軸承上游行業發展成熟。自潤滑軸承的上游行業主要為銅材(銅卷(板)、銅粉、銅坯料)、鋼材(鋼板、鋼卷)及高分子材料(PTFE、POM、PA、PI、酚醛樹脂、PEEK 等)行業,目前基本處于完全競爭的狀態,成熟度高,價格體系較為透明,產品供應量充足。鋼材加工業、銅加工業、高分子材料業作為上游行業,直
37、接關系到自潤滑軸承行業產品質量和原材料采購成本。自潤滑軸承作為機械的基礎零部件,應用領域十分廣泛。自潤滑軸承作為機械的基礎零部件,應用領域十分廣泛。目前主要有汽車、工程機械、港口機械、塑料機械、農業機械、液壓元件、鍛壓機械、紡織機械、辦公設備等,其市場需求主要包括主機配套需求和機械維修需求。圖14:自潤滑軸承上游行業為鋼材、銅鐵、高分子材料,屬于完全競爭,下游應用廣泛市場廣闊 資料來源:招股說明書,浙商證券研究所 2.2 市場空間:市場空間:全球軸承市場規模近萬億,多領域縱深拓展全球軸承市場規模近萬億,多領域縱深拓展打開市場空間打開市場空間 全球軸承行業市場全球軸承行業市場規??捎^規??捎^,產
38、品種類豐富。,產品種類豐富。據 Precedence Research,2021 年全球軸承市場規模已經達到 1213 億美元,預計到 2030 年有望超過 2340 億美元,2022-2030 年CAGR=7.6%。全世界已生產軸承品種 5 萬種以上,規格多達 15 萬種以上。最小的軸承內徑小到 0.15-1.0 毫米,重量為 0.003 克,最大的軸承外徑達 40 米,重 340 噸。2 2012012 年以來年以來我國軸承行業保持穩中有升的態勢我國軸承行業保持穩中有升的態勢,個別年份存在小幅回調。個別年份存在小幅回調。由于國際貿易局勢擾動,2019-2020 年軸承行業出口增速放緩造成短
39、期需求下滑,導致軸承產量降至2020 年的 198 億套,較 2018 年對比下降 8.5%。2022 年預計我國軸承行業營業收入 2548 億元,占全球規模 25%以上。根據中國軸承工業協會預測,我國軸承行業 2025 年產量最高有望達 253 億套、收入規模 2583 億元的目標,將呈現穩中有升的趨勢。圖15:2022-2030 年全球軸承市場規模 CAGR=7.6%圖16:2012-2022 年國內軸承行業主營業務收入 CAGR=6.2%資料來源:Precedence Research,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軸承工業協會,浙商證券研究所 長盛軸承(300718)公司深度 12/28
40、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0162016-20212021 年全球及國內年全球及國內滑動軸承滑動軸承市場規模復合增速高于全行業。市場規模復合增速高于全行業?;瑒虞S承憑借其優秀的承載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適合低速、重載以及惡劣工況應用,如風電、工程機械、核電等領域。據觀研天下數據,2016-2021 年全球及國內滑動軸承市場規模 CAGR 分別為 12.1%、12.31%,高于整體軸承行業增速;2016-2020 年全球滑動軸承市場滲透率從 8.9%提升至 11.8%,我國滑動軸承從 5.14%提升至 7.11%。及隨著新能源汽車、船舶、風電行業高速發展,全球及國內滑動軸承進入應用領域擴
41、張、品類提升的高速發展期。圖17:2016-2021 年全球滑動軸承市場規模 CAGR=12.1%圖18:2016-2021 年國內滑動軸承市場規模 CAGR=12.31%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浙商證券研究所 2.2.1 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汽車輕量化汽車輕量化大勢所趨,大勢所趨,滑動軸承滑動軸承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 疫后消費復蘇下,疫后消費復蘇下,20232023 年年 1 1-6 6 月份月份國內汽車銷量增速提升。國內汽車銷量增速提升。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20 年我國汽車銷售完成 2531.1 萬輛,同比下降 1.8%,降幅比
42、上年收窄 6.5pct。隨著國內需求抬頭,2021 年實現恢復性正增長,汽車銷量約 2627.5 萬輛,同比增長 3.8%。2022 年持續保持增長態勢,汽車銷量約 2686.4 萬輛,同比增長 2.1%。伴隨消費需求觸底反彈,中國汽車市場總體潛力依然巨大。2023年上半年汽車銷量高達1324 萬輛,同比增長9.8%,加速增長。國產替代驅動汽車零部件市場快速增長。國產替代驅動汽車零部件市場快速增長。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在國產替代需求驅動下保持良好增長勢頭。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 2021 年汽車零部件制造者營業收入約 4.1萬億元,同比增長12%。除此,受益于環保和“碳中和”的推進,新能源汽車
43、銷量和市占率快速提升。根據我們測算,2025 年新能源車總銷量達 1464 萬臺,2022-2025 年 CAGR 約 29%;至 2025 年,新能源車市占率有望穩步提升至 50%。圖19:2014-2022 年國內汽車平均銷量約 2637 萬輛 圖20:2021 年國內汽車零部件制造者營收增速約 12%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浙商證券研究所 長盛軸承(300718)公司深度 13/2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圖21:2017-2025 我國汽車銷量 GAGR 約 0.2%圖22:2022-2025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 CAGR 約 29%
44、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浙商證券研究所測算 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浙商證券研究所測算 輕量化具備減排、提效等作用,新能源汽車時代輕量化勢在必行。輕量化具備減排、提效等作用,新能源汽車時代輕量化勢在必行。從減排來看,根據中國復合材料學會,對于燃油車,汽車每減重 100 公斤,百公里油耗可降低 0.3-0.6 升、二氧化碳排放可減少1公斤;從提效來看,根據美鋁協會,乘用車每減重 10%,對燃油車動力系統效果提 3.3%-3.9%,對新能源車動能效果提升 6.3%。新能源汽車電池重量約為 500kg,約占整車重量的 1/4,整車重量若降低 10kg,續駛里程則可增加 2.5km。汽車輕量化
45、技術包括汽車結構的合理設計和輕量化材料的使用兩大方面。汽車輕量化技術包括汽車結構的合理設計和輕量化材料的使用兩大方面。一方面汽車輕量化與材料密切相關;另一方面,優化汽車結構設計也是實現汽車輕量化的有效途徑。自潤滑軸承具備輕量化自潤滑軸承具備輕量化、低噪音、無低噪音、無給油給油等優勢,等優勢,使得其在在汽車領域的運用使得其在在汽車領域的運用得以快得以快速推廣。速推廣。根據公司 2022 年年報,目前每臺乘用車上自潤滑軸承的運用數量已經超過 100 件,而且正在不斷地替代滾針、粉末類軸承而產生新的運用。除了軸承以外,自潤滑技術在非軸承領域的運用也在增加,比如用于車用空調壓縮機的自潤滑涂層斜盤,具備
46、自潤滑性能的高分子工程塑料結構件等。公司的自潤滑軸承及高性能聚合物材料,不但滿足了功能性要求,同時也滿足了汽車工業對環保的要求,比如 ROHS、Reach 等標準。自潤滑軸承目前自潤滑軸承目前主要應用在主要應用在變速箱、座椅、車軸制動系統、鉸鏈、發動機油泵、皮帶變速箱、座椅、車軸制動系統、鉸鏈、發動機油泵、皮帶張緊器、皮帶輪減震器,壓縮機、齒輪泵軸承叉架,轉向柱、減震器等零部件張緊器、皮帶輪減震器,壓縮機、齒輪泵軸承叉架,轉向柱、減震器等零部件。自潤滑軸承適量的彈塑性,能將應力分布在較寬的接觸面上,提高軸承的承載能力;靜動摩擦系數相近,從而保證機械的工作精度;對磨軸的硬度要求低,從而降低了相關
47、零件的加工難度;產品薄壁結構,質量輕,可減小機械體積。圖23:自潤滑軸承主要應用在變速箱、發動機、座椅、車軸、鉸鏈、轉向系統等部位 資料來源:長盛軸承官網,浙商證券研究所 長盛軸承(300718)公司深度 14/2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2.2 風電行業:風電行業:預計預計 20252025 年國內風電齒輪箱軸承市場規模年國內風電齒輪箱軸承市場規模 8282 億元,億元,20222022-2025CAGR=22%2025CAGR=22%風電行業高景氣。風電行業高景氣。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簡稱“GWEC”)的統計,截至 2022 年,全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為 906 GW,相較于
48、 2011 年的 238GW 增長 3.8 倍,復合增長率約 13%。據GWEC2023 年全球風能報告預測,未來五年(2023-2027)全球風電新增 682GW,復合增長率約8%。中國是全球新增風電裝機容量第一大國,2022年我國陸上新增裝機容量32.6GW,海上新增裝機容量 5.05GW,均排名世界第一。我們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年均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約我們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年均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約 7070GWGW。2022 年國內新增裝機量出現下滑,主要系產業鏈部分環節緊缺等因素所致。我們認為短期擾動不改風電行業長期趨勢,2023-2025 年國內新增裝機容量有望超預期。我們預計 2
49、023-2025 年我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約 70GW、85GW、90GW,CAGR=13.4%。此外,海上風電雖國補退潮,但省補接力,加上風電機組及產業鏈技術更加成熟,海風新增裝機容量有望維持高速增長。我們預計 2023-2025 年我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分別約 7GW、15GW、20GW,CAGR=69%。圖24: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風電平均新增裝機容量約 70GW,2022-2025年 CAGR為 22%資料來源:國家能源局、CWEA,浙商證券研究所測算 表2: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中樞為 70GW,其中海上風電約 12GW 20132013 20142014 2015
50、2015 20162016 20172017 20182018 20192019 20202020 20212021 20222022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 中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GW)16.1 23.2 30.8 23.4 19.7 21.1 26.8 71.7 47.6 49.8 70.0 85.0 90.0 YOY 24.2%44.2%32.5%-24.0%-15.9%7.5%26.7%167.5%-33.6%-10.9%40.5%21.4%5.9%中國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GW)16.0 23.0 30.4 22.8 18.5 19.4 24.
51、3 68.6 30.7 44.7 63.0 70.0 70.0 YOY 24.9%43.3%32.3%-25.0%-18.9%5.0%25.2%182.4%-55.3%7.8%41.0%11.1%0.0%中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GW)0.1 0.2 0.4 0.6 1.2 1.7 2.5 3.1 16.9 5.2 7.0 15.0 20.0 YOY-52.8%283.3%56.5%64.4%99.2%46.7%44.1%22.7%452.3%-64.4%35.7%114.3%33.3%資料來源:國家能源局,CWEA,浙商證券研究所測算 我們預計我們預計“十四五”期間全球平均每年風電新增裝機容量
52、“十四五”期間全球平均每年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約約 108GW108GW。根據 GWEC2023年全球風能報告數據,2023 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 77.6GW,同比下降 17.1。我國 2022年風電新增裝機量為 37.6GW,占全球新增裝機的 49%,排名世界第一。我們認為未來全球風電行業保持高景氣度,預計2023-2025 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約115GW、125GW、135GW,CAGR=8%。長盛軸承(300718)公司深度 15/2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圖25:預計“十四五”期間全球風電平均新增裝機容量約 109GW,2022-2025 年 CAGR=20%資料來源:G
53、WEC,浙商證券研究所測算 表3:預計 2021-2025 全球風電新增裝機容量中樞為 108GW,其中海上風電約 16.6GW 20132013 20142014 20152015 20162016 20172017 20182018 20192019 20202020 20212021 20222022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 全球風電新增裝機容量(GW)35.3 51.5 63.5 54.6 53.5 51.3 60.8 95.3 93.6 77.6 115.4 124.5 134.7 YOY-21.2%45.9%23.3%-14.0%-2.1%
54、-4.0%18.5%56.7%-1.8%-17.1%48.8%7.8%8.2%中國占全球比例 41%38%52%35%37%43%43%56%51%49%61%68%67%全球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GW)34.5 50.2 60.4 52.7 49.0 46.3 54.6 88.4 72.5 68.8 97.4 106.5 108.7 YOY-21.4%45.5%20.3%-12.7%-7.0%-5.5%17.9%61.9%-18.0%-5.1%41.6%9.3%2.1%全球海上風電新增風電裝機容量(GW)1.6 1.5 3.4 2.2 4.5 4.4 6.2 6.9 21.1 8.80 18
55、.00 18.00 26.00 YOY 33.3%-6.3%126.7%-35.3%104.5%-2.2%40.9%11.3%205.8%-58.3%104.5%0.0%44.4%資料來源:GWEC,浙商證券研究所測算 隨著“搶裝潮”結束,整機價格回歸市場供求關系,風電整機廠商開啟降價競爭。隨著“搶裝潮”結束,整機價格回歸市場供求關系,風電整機廠商開啟降價競爭。國內風電招標價格從 2020 年 3750 元/KW,降至 2023Q1 的 1607 元/kW,降幅約 57%。2023 年以來,風機月度公開投標均價(含塔筒)從 2022 年 12 月份的 1814 元下降至 2023 年 3 月份
56、的 1607 元,下降 11.41%。2023 年 2 月,內蒙古能源集團化德 800MW 風機采購開標,平均報價為 1614 元/kW,投標報價為 11.68 億元,折合單價為 1460 元/kW。剔除塔筒、錨栓價格(按 300 元/kW 左右)。裸機最低報價僅約 1150 元/kW,刷新風機價格最低點。圖26:2020 年以來整機價格大幅下降 圖27:2021Q1-2023Q1 風機招標價格顯著下滑,下降幅度 48%資料來源:北極星風力發電網,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金風科技,浙商證券研究所 長盛軸承(300718)公司深度 16/2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風電機組大型化趨
57、勢明顯,風電機組大型化趨勢明顯,2022022 2 年風機平均功率為年風機平均功率為 4.54.5MWMW,2 2010010-2022022 2 年年 CAGRCAGR 約約 9.89.8%。單臺風機功率上升后一方面可以降低單位千瓦物料用量,另一方面減少吊裝等非機組成本。風電機組平均功率由 2010 年的 1.5MW 上升至 2022 年的 4.5MW,CAGR=9.8%。風電機組大型化降低機組初始單位投資成本,助力度電成本下降。圖28:2010-2022 年風機平均功率 CAGR=9.8%圖29:“十四五”期間國內風電年平均裝機臺數約 1.4 萬臺 資料來源:CEWA,浙商證券研究所測算
58、資料來源:CEWA,浙商證券研究所測算 隨著風電平價時代的到來,風機大型化趨勢確定。與隨著風電平價時代的到來,風機大型化趨勢確定。與 2022021 1 年相比,預計年相比,預計 20252025 年風機年風機臺數下降臺數下降 2020%,單臺風機的軸承價值量增長,單臺風機的軸承價值量增長 79.8%79.8%??紤]風機大型化趨勢,我們預計 2023-2025 年我國新增風電機組的平均功率分別為5.25.2MWMW、5.4MW5.4MW、5.5.5 5MWMW。根據我們對十四五國內風電新增裝機量和機組平均功率的預測,我們預計 2023-2025年我國新增風電臺數分別為 1338413384 臺
59、、臺、1575515755 臺臺、1631916319 臺。臺。表4:與 2020 年相比,預計 2025 年我國新增風機平均功率增長 1.1 倍,新增風機臺數減少 20%年份年份 2022020 0 20212021 20222022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 新增風電裝機量(GW)54.4 55.9 49.8 70.0 85.0 90.0 yoy 103.2%2.7%-10.9%40.5%21.4%5.9%新增風機平均功率(MW)2.7 3.5 4.5 5.2 5.4 5.5 yoy 8.7%31.2%28.3%16.5%3.2%2.2%新增風機臺數
60、(臺)20401 15911 11098 13384 15755 16319 yoy 86.9%-22.0%-30.2%20.6%17.7%3.6%資料來源:CWEA,浙商證券研究所預測 一般每臺風力發電機平均配置 28 個軸承,其中包括(偏航軸承 1 個,變槳軸承 3 個,發電機軸承 2 個、主軸軸承 1-2 個(雙饋機型 2 個單列圓錐軸承或調心滾子軸承;半直驅機型 2 個單列圓錐軸承或 1 個雙列圓錐軸承;直驅機型 1 個三排圓柱軸承)和 15-23 個齒輪箱軸承。風機功率增加,軸承的直徑和重量也相應增加,加工難度也增加。因此風機中各類軸承的價格由小兆瓦往大兆瓦逐級增加,加之目前大兆瓦的
61、主軸軸承和齒輪箱軸承國產化率較低,其價格普遍存在一定溢價,與小兆瓦相比價格更高。長盛軸承(300718)公司深度 17/2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表5:一般單臺風機平均 配置 28 個軸承,其中齒輪箱軸承平均配置 20 個 軸承類型軸承類型 軸承配置個數(個)軸承配置個數(個)平均單價(萬元平均單價(萬元/套)套)機組功率區間 3MW 以下 3-4MW 4-5MW 5-6MW 3MW 以下 3-4MW 4-5MW 5-6MW 主軸軸承 2.0 2.0 2.0 2.0 5.0 10.0 15.0 15.0 偏航軸承 1.0 1.0 1.0 1.0 4.0 8.0 12.0 16.0
62、 變槳軸承 3.0 3.0 3.0 3.0 4.5 9.0 13.5 18.0 齒輪箱軸承 20.0 20.0 20.0 20.0 0.5 1.5 2.0 2.5 發電機軸承 2.0 2.0 2.0 2.0 1.0 2.0 3.0 5.0 合計 28.0 28.0 28.0 28.0 39.5 89.0 128.5 160.0 資料來源:浙商證券研究所測算 結合上文中關于 2023-2025 年我國新增風機臺數、單臺風機軸承配置價值量的預測,考慮平價時代,風電軸承價格仍有降價的可能性。我們預計我們預計 2022022 2-20252025 年我國風電軸承市年我國風電軸承市場規模從場規模從 14
63、3143 億元上升至億元上升至 261261 億元,億元,CAGRCAGR 約約 2 22 2%。其中,風電其中,風電齒輪箱軸承市場規模從齒輪箱軸承市場規模從 4 44 4 億億元提升至元提升至 8 82 2 億元,億元,C CAGRAGR 約約 2 22%2%。表6:預計 2025 年我國風電齒輪箱軸承市場規模約 82 億元,2022-2025年 CAGR=22%年份年份 2021 2022 2023E 2024E 2025E 新增風機平均功率(MW)3.5 4.5 5.2 5.4 5.5 yoy 31.2%28.3%16.5%3.2%2.2%新增風機臺數(臺)15911 11098 133
64、84 15755 16319 yoy-22.0%-30.2%20.6%17.7%3.6%單臺風機軸承配置價值(萬元/臺)89 129 160 160 160 風電軸承市場規模(億元)142 143 214 252 261 yoy 75.7%0.7%50.2%17.7%3.6%其中:單臺齒輪箱軸承配置價值(萬元/臺)30 40 50 50 50 風電齒輪箱軸承市場規模(億元)48 44 67 79 82 yoy 134.0%-7.0%50.8%17.7%3.6%資料來源:CWEA,浙商證券研究所測算(齒輪箱軸承已考慮直驅風機不配置齒輪箱因素)從成本來看,從成本來看,風電領域滑動軸承代替滾動軸承后
65、成本風電領域滑動軸承代替滾動軸承后成本顯著下降顯著下降。風電滾動軸承的制造成本隨著風機大型化顯著提高,滑動軸承較滾動軸承具有顯著成本優勢,有望助力風電降本。自潤滑軸承適用于無法加油或很難加油的工況,無油化可使軸承設計、結構等大幅簡化,可實現降低成本、節省設計時間的效果。同時,自潤滑軸承對于磨軸的硬度要求較低,從而降低相關零件的加工難度。另外,無油化處理無需廢油回收處理,利于環境保護。從性能來看,從性能來看,滑動軸承相對于滾動軸承滑動軸承相對于滾動軸承具有具有結構簡單結構簡單、承載能力承載能力強、強、吸振抗沖擊能力吸振抗沖擊能力優異優異等等優勢。優勢。風電主齒輪箱滑動軸承工況十分苛刻,風機在整個
66、壽命期內要承受單葉片吊裝工況、額定工況、超載工況、正反搖晃以及其它突發工況的影響。風電主齒輪箱行星齒輪軸承用滑動軸承代替滾動軸承,可以極大的提高主齒輪箱的扭矩密度。截止 2022-11-30,公司采用滑動軸承的主齒輪箱扭矩密度已經達到 220Nm/kg,使得主齒輪箱的結構更加緊湊。相對于滾動軸承,滑動軸承的承載能力更大,滑動軸承油膜具有良好的吸振和抗沖擊能力,滑動軸承結構簡單并且價格具有明顯優勢。長盛軸承(300718)公司深度 18/2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在成本在成本和性能和性能的雙重驅動下,未來風電主齒輪箱行星齒輪軸承由滑動軸承代替滾的雙重驅動下,未來風電主齒輪箱行星齒輪
67、軸承由滑動軸承代替滾動軸動軸承是必然趨勢。承是必然趨勢。公司持續推進風電齒輪箱軸承相關工作,并已于 2022 年年底宣布取得主機廠的風電主齒輪箱滑動軸承訂單。2.2.3 工程機械:國內更新需求工程機械:國內更新需求+海外出口,行業有望筑底上行海外出口,行業有望筑底上行 過去十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保持穩步增長過去十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保持穩步增長。2013-2022 年我國工程機械主營業務收入由 4329 億元增至 8500 億元,CAGR=7.79%。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工程有效開工率不足等因素影響,再加上 2022 年國內工程機械行業處于下行調整期,國內工程機械市場需求大幅減少,2022 年
68、工程機械主營業務收入降至 8500 億元。隨著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紅利的釋放,預計2023年工程機械市場有望筑底上行。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3年工程機械主營業務收入將達 9170 億元。挖掘機、裝載機、工程起重機是工程機械主要產品銷售占比前三產品。挖掘機、裝載機、工程起重機是工程機械主要產品銷售占比前三產品。2 2018018-20222022 年年挖掘機占比較高,保持在 49.6%以上;其次是轉載機,保持在 23%-32%之間;再次是工程起重機(不含塔式起重機),保持在 10%-14%之間。圖30:2013-2022 年我國工程機械主營業務收入 CAGR=7.8%圖31:2018-2022
69、 年挖掘機在工程機械主要產品銷量占比較高 資料來源: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浙商證券研究所 2023 年 1-6 月銷售各類挖掘機 108818 臺,同比下降 24%;其中國內 51031 臺,同比下降 44%;出口 57787 臺,同比增長 11.2%。2023 年 6 月銷售各類挖掘機 15766 臺,同比下降24.1%,其中國內 6098 臺,同比下降 44.7%;出口 9668 臺,同比下降 0.68%。假設:(1)按挖機10年壽命計算國內保有量,當年國內保有量為前10年需求量之和;設備從第 6 年更新,第 6-10 年更新比例分別為 10
70、%、20%、40%、20%、10%。(2)2023-2025年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增速分別為-15%、-10%、-8%,采礦業投資分別為-5%、-4%、-4%,出口銷量增速為 30%、20%、10%,國三機型在未來 5 年集中更新,每年新增 3 萬臺更新需求。(3)根據 2023 年 1-5 月國內挖機行業銷量修正國內全年挖機銷量,2024-2025 年做平滑修正。據我們的測算,據我們的測算,20232023-20252025 年挖機銷量分別為年挖機銷量分別為 248614248614 臺臺、318539318539 臺臺、366650366650 臺,增臺,增速分別為速分別為-5%5%、28%2
71、8%、15%15%,20222022-20252025 年年 CAGR=11.9%CAGR=11.9%。20232023-20252025 年國內年國內更新需求占比分別更新需求占比分別約約 91%91%、76%76%、76%76%,出口占比分別,出口占比分別約約 57%57%、54%54%、51%51%。長盛軸承(300718)公司深度 19/2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圖32:2023 年 1-6 月挖機銷量 108818 臺,同比下滑 24%圖33:2023-2025 年挖掘機行業銷量有望筑底上行 資料來源: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
72、浙商證券研究所測算 公司開發的公司開發的自潤滑軸承自潤滑軸承具備具備耐沖擊、耐粉塵、高強度耐沖擊、耐粉塵、高強度等優勢等優勢,主要應用于主要應用于挖掘機、鋪挖掘機、鋪路機、分類機、混凝土機及叉車等運輸設備路機、分類機、混凝土機及叉車等運輸設備的關鍵部件。的關鍵部件。公司開發的自潤滑軸承,解決了潤滑的問題同時降低了噪音,延長了使用壽命,特別適合在惡劣的礦場、野外作業的設備。為了確保在高強度工作條件下的穩定可靠運行,軸承在工程機械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常見問題是軸承失效,在受到如設備環境惡劣、沖擊符合較大、工作面不平整等問題,容易伴隨軸承的異常磨損、失去潤滑功能。公司自潤滑軸承和傳統軸承相比可提供
73、更可靠的性能,主要應用在工程機械的挖掘機、鋪路機、分類機、混凝土機及叉車等的運輸設備,具體應用在鏟斗、連桿、小臂、大臂、油缸、連接銷、液壓系統、托帶輪、支重輪、引導輪等關鍵部件上。自潤滑軸承作為工程機械的重要零部件之一,隨著工程機械銷量的逐步恢復,將迎來發展機遇。圖34:自潤滑軸承可有效延長挖掘機大小臂軸承、底盤行走機構、液壓油缸油泵等部件的使用壽命 資料來源:長盛軸承官網,浙商證券研究所 2.3 競爭競爭格局:格局:海外自潤滑軸承龍頭企業為主導海外自潤滑軸承龍頭企業為主導,國內廠商加速追趕,國內廠商加速追趕 發達國家滑動軸承起步較早,憑借多年積累形成市場和技術等方面的領先優勢,主導發達國家滑
74、動軸承起步較早,憑借多年積累形成市場和技術等方面的領先優勢,主導全球市場。全球市場。全球來看,滑動軸承領域已形成以 Kingsbury、Michell、RENK、Waukesha 及 Miba 等大型跨國集團公司為首的滑動軸承供應體系,并且競爭格局相對穩定。國內來看,滑動軸承起步相對較晚,大多數企業為生產水平相對較低的中小型企業,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并且競爭格局相對分散;長盛軸承、雙飛股份、中達精密等少數企業占領中高端市場,集中度較高。長盛軸承(300718)公司深度 20/2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自潤滑軸承行業自潤滑軸承行業已形成以已形成以美國美國 GGBGGB、日本、日本
75、 OilesOiles、法國、法國 StainStain-GobainGobain 等專業自潤滑軸等專業自潤滑軸承企業承企業為為主導主導的的格局格局。歐美日等國家自潤滑軸承行業起步早,在自潤滑材料機理和應用領域研究方面較為深入,在技術和規模上較國內企業有一定優勢。經過多年發展,國內自潤滑軸承行業初具規模,并在浙江嘉善地區形成了明顯的產業集群,長盛軸承、雙飛股份、中達精密等企業通過加強質量管理、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生產效率等方式,在價格和部分技術指標數具備競爭優勢,產品已實現外銷。表7:自潤滑軸承行業已形成以美國 GGB、日本 Oiles、法國 Stain-Gobain 等專業自潤滑軸承企業為主導
76、的格局 公司公司 地區地區 簡介簡介 相關產品相關產品 GGB 美國 公司歷史悠久,是世界領先的自潤滑軸承生產供應商,作為全球金屬塑料復合滑動軸承的巨頭,GGB 在全國有20 多個國家的辦事處,汽車液壓軸承占全球 50%的市場份額 聚合物涂層、金屬符合軸承、工程塑料軸承、強化纖維軸承、金屬與雙金屬軸承、軸承組件 Daido Metal 日本 公司是日本精密軸承生產廠家,成立于 1936 年,通過分別在日本、北美、歐洲、亞洲和中國五個樞紐體系,旗下 19 家海外分公司,擁有全球生產和銷售網絡 金屬聚合物軸承、模塊化產品、發動機軸承、渦輪機械軸承系統 OILES 日本 日本著名自如暖廠商,主要生產
77、磨具用于軸承、花瓣、直線軸承導軌組件、塑料軸承等,擁有 10 多家海外分支機構 樹脂軸承、復層類軸承、金屬類軸承、空氣軸承、滑動導軌、模具產品 Sait-Gobain 法國 成立于 1665 年,精通滑動軸承,并且向大量的企業提供軸承的解決方案,其高性能的聚合物作用于自潤滑襯套和精密定位圈,磨料和磨具被廣泛應用于軸承制造 高功能塑料、金屬塑料聚合物自潤滑軸承 長盛軸承 中國 我國最大的自潤滑軸承生產廠家,產品遠銷海外 金屬塑料聚合物自潤滑軸承、雙金屬邊界潤滑軸承、金屬基自潤滑軸承 雙飛股份 中國 國內最早從事自潤滑軸承生產和解決方案的提供,在國際上擁有一定的影響力 自潤滑軸承、自潤滑復合材料、
78、銅粉 中達精密 中國 自潤滑軸承生產商之一,目標專精,產品遠銷歐美各國 自潤滑軸承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浙商證券研究所 3 競爭優勢競爭優勢:研發研發技術技術、客戶、客戶、服務服務優勢優勢構建構建競爭競爭壁壘壁壘 3.1 憑借自身競爭優勢憑借自身競爭優勢,公司公司有望快速提升市占率有望快速提升市占率 3.1.1 研發研發技術技術優勢:掌握前沿技術,擁有雄厚研發基礎優勢:掌握前沿技術,擁有雄厚研發基礎 公司研發優勢顯著,掌握多項核心專利技術。公司研發優勢顯著,掌握多項核心專利技術。截止 2022-12-31,公司擁有有效授權專利 90 項,其中國際發明專利 6 項、國內發明專利 24 項。
79、先后承擔 CSB-50 無鉛自潤滑軸承、CSB-LA25 鋁基合金三層復合自潤滑軸承、帶有預潤滑涂層的雙金屬壓縮機斜盤三項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為公司自主創新提供強勁動力。表8:掌握多項研發技術,自主研發優勢顯著,人才團隊堅實 時間時間 事項事項 2002 年 公司經批準建立嘉善縣滑動軸承材料技術研究開發中心;2007 年 被評為國家火炬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2008 年 公司自潤滑軸承材料研發中心被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2012 年 被評為國家火炬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2011 年 公司被省經信委認定為省企業技術中心;2015 年 浙江長盛滑動軸承技術研究院被浙江省科學技術廳、浙江省發展
80、和改革委員會和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認定為省級研究院。資料來源:招股說明書,浙商證券研究所 長盛軸承(300718)公司深度 21/2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公司在自潤滑材料方面具有較強的研發實力公司在自潤滑材料方面具有較強的研發實力。公司與湖南大學合作多孔質靜壓氣體軸承研制及實驗臺搭建項目突破高端氣體靜壓軸承的多孔質材料的制備瓶頸;公司主持浙江省重點研發計劃“軍用飛機自潤滑軸承用耐高溫低摩擦 PTFE 復合材料制備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公司擁有成熟的自潤滑軸承生產工藝技術。公司擁有成熟的自潤滑軸承生產工藝技術。公司的 CSB-850S 鋼基鎳合金自潤滑軸承、MJF-800
81、 雙金屬摩擦焊帶擋邊軸套被認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CSB-650T 高分子涂層特大型浮吊專用軸承、CSB-650HN 蒸汽發生器支撐用自潤滑球鉸、CSB-50CW 超微內徑汽車電磁閥襯套、CSB-50K5 渦旋壓縮機專用自潤滑軸承、CSB-RPM汽車轉向器支撐套、CSB-250HN 反應堆壓力容器支座用自潤滑板等被認定為省級工業新產品、高新技術產品或通過省級驗收。經過多年研發技術積累,公司無鉛自潤滑軸承、鋼基銅合金鑲嵌固體潤滑軸承、鋼基鎳合金自潤滑滑板、雙金屬摩擦焊帶擋邊軸套、集裝箱港口吊機專用自潤滑軸承、壓縮機自潤滑斜盤、高性能銅基粉末冶金含油自潤滑軸承、纏繞式自潤滑軸承等核心技術和其產品已形
82、成了初步完備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和產業化能力,成為我國自潤滑軸承行業引領材料研發的知名企業。3.1.2 客戶優勢:客戶優勢:產品質量構建豐富客戶群體,優質客戶資源豐富產品質量構建豐富客戶群體,優質客戶資源豐富 公司產品定位于中高端市場,公司產品定位于中高端市場,經年積累構建豐富客戶群體經年積累構建豐富客戶群體。汽車及工程機械零部件供應鏈具有準入門檻高、認證時間場、穩定性強等特點,一旦成為整車或整機制造商的合格供應商,實現批量供貨,會形成較為穩固的長期合作關系。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已構建豐富優質客戶群體,公司已經進入卡特彼勒、利勃海爾、普茨邁斯特、沃爾沃、杰西博、日立建機、小松、神鋼、現代、塔塔汽車
83、等知名主機廠的全球供應體系,并與美馳、博世、克諾爾、佛吉亞、伯爾克、韓國 HK、韓國萬都、卡拉羅、三菱技術等國內外知名汽車及工程機械零部件生產商及三一集團、振華重工、海天精工、一汽東機工、恒立液壓、豪邁科技等國內上市公司或業內優勢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公司先后被客戶授予“卡特彼勒戰略合作伙伴”、“德國科諾爾授予優秀項目管理獎”、“天納克授予減震系統杰出貢獻獎”、“日立建機授予質量管理體系 A 級認定”、“京西重工授予年度優秀供應商稱號”等榮譽??蛻舴稚⒂兄诳蛻舴稚⒂兄诮档徒档徒洜I風險經營風險,優化多元經營策略,優化多元經營策略。公司客戶分布覆蓋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瑞典、韓國
84、、日本、印度、北美等國家和地區,同時公司客戶來源于多領域,可減輕機械、新能源汽車、風電等行業波動,保證公司業績穩定增長。圖35:全球客戶分布分散,定位中高端市場目標明確 資料來源:招股說明書,浙商證券研究所 長盛軸承(300718)公司深度 22/2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3.1.3 服務服務優勢:優勢:積極響應積極響應客戶需求,客戶需求,具備為客戶同步開發能力具備為客戶同步開發能力 憑借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產品開發實踐,公司具備為國內外主機廠進行同步開發的能力。憑借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產品開發實踐,公司具備為國內外主機廠進行同步開發的能力。公司通過與國內外知名主機廠或配套廠商進行互訪,
85、捕捉各大主機廠產品與技術發展潮流,對行業關鍵、共性難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先期研發,把握技術發展趨勢,以便在客戶新項目、新平臺推出之時可以迅速匹配客戶需求。圖36:自潤滑軸承工藝流程 圖37:非金屬自潤滑軸承工藝流程 資料來源:招股說明書,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招股說明書,浙商證券研究所 工程機械領域工程機械領域,公司一直以來與卡特彼勒、杰西博、沃爾沃等直接或間接的參與各機型的優化及新機型的設計,并在公司進行專機試驗。公司與卡特彼勒在意大利的底盤部件工廠共同開發了基于特殊成型工藝的雙金屬軸套,能一步到位加工出符合客戶實際需要的產品,省去了裝配后還需再次進行精加工的工序,減化生產流程。2019 年
86、以來,公司與三一集團形成戰略伙伴關系,公司參與其底盤部件工廠自潤滑軸承部件的設計和試驗。汽車零部件行業汽車零部件行業,公司作為汽車主機廠商的二或三級配套供應商,已得到全球用戶的認可。在汽車座椅系統、汽車門、引擎蓋、后背箱絞鏈、變速箱、汽車減震器系統、發動機周邊配套系統等領域,公司根據客戶的應用數據和自身試驗數據,與客戶共同設計和開發新產品及新型材料,把公司自潤滑軸承產品推廣到包括寶馬、沃爾沃、捷豹、特斯拉、奧迪、大眾等各車型中。在汽車制動系統、空調壓縮機等應用領域,發行人充分發揮在自潤滑材料方面的研發設計優勢,與克諾爾、美馳、華域三電等知名企業共同對自潤滑新材料方面的應用和試驗進行研發合作。新
87、材料應用新材料應用,公司與國內知名港口機械生產商成功開發以鋼澆銅為基材的金屬基自潤滑軸承,替代客戶使用的全銅產品,即節省大量材料成本,在性能方面又得到較大的提升。3.2 定增定增助力助力風電領域風電領域,加碼加碼自潤滑軸承、自潤滑軸承、滾珠絲杠滾珠絲杠,打開打開公司公司成長空間成長空間 定增擴產助力定增擴產助力公司長遠發展公司長遠發展。2022 年 9 月 30 日,公司發布 2022 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預案的公告,擬募集資金不超過 4.46 億元,用于自潤滑軸承、滾珠絲杠的擴產,以及風電自潤滑軸承的新建產能。項目達產后將形成年產 1.6 億套金屬塑料聚合物自潤滑軸承、100 萬套金屬基自
88、潤滑軸承、400 萬套雙金屬邊界潤滑軸承、200 萬套高性能自潤滑平面滑動軸承、3 萬套滾珠絲杠的生產能力。長盛軸承(300718)公司深度 23/2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表9:定增助力風電領域,并加碼自潤滑軸承和滾珠絲杠產品,序號序號 項目項目 投資總額(萬元)投資總額(萬元)擬使用募集資金金額(萬元)擬使用募集資金金額(萬元)1 擴建年產自潤滑軸承 16,700 萬套、滾珠絲杠 3 萬套項目 26540.19 20,500 2 新建年產 14,000 套風力發電自潤滑軸承項目 13116.92 9,600 3 研究院建設項目 3026 2,500 4 補充流動資金 12,0
89、00 12,000 合計 54,683.11 44,600 資料來源:公司 2022 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預案,浙商證券研究所 風電軸承是連接機組中傳動、偏航和變槳等系統轉向的重要部件,相關性能與裝配方風電軸承是連接機組中傳動、偏航和變槳等系統轉向的重要部件,相關性能與裝配方式直接影響風機工作性能與式直接影響風機工作性能與使用使用壽命。壽命。其主要功能是支撐旋轉軸或其它運動體,引導轉動或移動運動并承受由軸、軸上零件傳遞而來的載荷,具備維修成本高、使用壽命要求高以及使用環境惡劣等特點,同時其技術具備較高復雜性。公司憑借長期以來的技術積累、豐富的生產經驗和優質管理能力,為客戶提供性能優良的自潤滑
90、軸承產品。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已具有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與客戶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形成品牌效應。截止目前,公司已順利完成相關風電軸承的測試與驗證,并取得主機廠的風電主齒輪箱滑動軸承訂單,進度國內領先。4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4.1 盈利預測盈利預測 1 1、收入預測、收入預測 (1)金屬塑料聚合物自潤滑卷制軸承:該產品目前主要的應用領域為汽車零部件,未來潛在應用領域為風電齒輪箱。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自潤滑軸承憑借其輕量化、高性價比等優勢,滲透率有望逐步提升。同時,受益于風電齒輪箱“以滑代滾”趨勢,該產品的應用領域進一步拓展。我們假設 2023-2025 年收入增速約 20%
91、、25%、35%。(2)雙金屬邊界潤滑卷制軸承、金屬基自潤滑軸承:上述兩款產品目前主要的應用領域為工程機械及其他工業。隨著工程機械國內更新需求提升,疊加海外出口保持較高增長,行業有望筑底上行。我們假設 2023-2025 年公司收入增速約 10%、15%、20%。2 2、毛利率預測、毛利率預測 (1)金屬塑料聚合物自潤滑卷制軸承:2020-2022 年公司該業務毛利率分別約 46.4%、43.4%、41.8%。該產品原材料成本占比較高,主要原材料為銅材、鋼材以及高分子材料。2023 年以來原材料價格下降,2023 年毛利率有望回升。風電齒輪箱軸承有望于2024 年開始貢獻收入,由于風電軸承行業
92、競爭格局相對汽車滑動軸承行業較為激烈,因此金屬塑料聚合物自潤滑卷制軸承毛利率或將略降。我們假設 2023-2025 年該產品毛利率 47%、46%、45%。(2)雙金屬邊界潤滑卷制軸承:2020-2022 年公司該業務毛利率分別約 28.2%、15.5%、17.2%。該產品原材料成本占比較高,主要原材料為銅材、鋼材以及高分子材料。2021、2022 年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毛利率出現顯著下滑。2023 年以來原材料價格下降,長盛軸承(300718)公司深度 24/2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毛利率有望回升。再加上,美聯儲年內加息預期不變,我們預計銅價有望下降。因此,我們假設 202
93、3-2025 年該產品毛利率約 26%。(3)金屬基自潤滑軸承:2020-2022 年公司該業務毛利率分別約 30.6%、18.7%、25.2%。該產品原材料成本占比較高,主要原材料為銅材、鋼材以及高分子材料。2021、2022 年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毛利率出現顯著下滑。2023 年以來原材料價格下降,毛利率有望回升。再加上,美聯儲年內加息預期不變,我們預計銅價有望下降。因此,我們假設 2023-2025 年該產品毛利率約 32%、32.3%、32.5%。圖38:2021-2022H1 電解銅價格處于過去 5 年高位 圖39:2021-2022H1 綜合鋼價指數處于過去 5 年高位 資料來源
94、:Wind,截止 2023-7-14,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截止 2023-7-14,浙商證券研究所 3 3、期間費用率預測、期間費用率預測 公司的期間費用率逐年下降,2020-2022 年期間費用率分別為 14.04%、13.25%、11.17%。公司在新興應用領域加強研發投入,2023 年期間費用率將有所提高。隨未來公司收入規模的不斷擴大,規模效應下期間費用率有望呈現下降趨勢。預計 2023-2025 年公司期間費用率分別為 14.11%、13.51%、12.82%。表10:公司業務拆分 業務類別業務類別 年份年份 2022022 2A A 2022023E3E 202202
95、4E4E 2022025 5E E 制造業制造業:營業收入(百萬元)營業收入(百萬元)1046.1046.3 3 1191.61191.6 1417.31417.3 1781.61781.6 YOYYOY 8.4%8.4%13.9%13.9%18.9%18.9%25.7%25.7%毛利率毛利率 28.228.2%33.4%33.4%33.4%33.4%33.5%33.5%營收占比營收占比 97.797.7%97.4%97.4%97.3%97.3%97.1%97.1%金屬塑料聚合物自潤滑卷制軸承 營業收入(百萬元)335.34 402.4 503.0 679.1 YOY 11.7%20.0%25
96、.0%35.0%毛利率 41.8%47.0%46.0%45.0%營收占比 31.3%32.9%34.5%37.0%雙金屬邊界潤滑卷制軸承 營業收入(百萬元)228 250.8 288.4 346.1 YOY-8.3%10.0%15.0%20.0%毛利率 17.2%26.0%26.0%26.0%營收占比 21.3%20.5%19.8%18.9%金屬基自潤滑軸承 營業收入(百萬元)207.8 228.6 262.9 315.5 Yoy 6.81%10.0%15.0%20.0%毛利率 25.2%32.0%32.3%32.5%長盛軸承(300718)公司深度 25/2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
97、分 營收占比 19.4%18.7%18.0%17.2%非金屬自潤滑軸承 營業收入(百萬元)65.0 68.3 75.1 86.4 Yoy-5.9%5.0%10.0%15.0%毛利率 58.6%59.0%59.0%59.0%營收占比 6.1%5.6%5.2%4.7%銅基邊界潤滑卷制軸承 營業收入(百萬元)35.6 39.1 45.0 54.0 Yoy-8.3%10.0%15.0%20.0%毛利率 21.8%20.3%20.1%19.3%營收占比 3.3%3.2%3.1%2.9%工程機械精密部件 營業收入(百萬元)86.4 99.4 119.3 143.1 YOY 18.8%15.0%20.0%2
98、0.0%毛利率 6%10.0%11.0%12.0%營收占比 8.1%8.1%8.2%7.8%銅粉等金屬材料 營業收入(百萬元)51.8 54.4 57.2 60.0 YOY-5.0%5.0%5.0%毛利率 8.1%9.0%9.5%10.0%營收占比 4.8%4.4%3.9%3.3%其他主營業務 營業收入(百萬元)36.2 48.5 66.5 97.4 YOY-10.9%34.0%36.9%46.6%毛利率 21.2%14.8%14.7%14.5%營收占比 3.4%4.0%4.6%5.3%其他業務其他業務:營業收入(百萬元)營業收入(百萬元)2 25.15.1 31.931.9 40.040.0
99、 52.752.7 YOYYOY -24.424.4%27.0%27.0%25.4%25.4%31.7%31.7%毛利率毛利率 80.480.4%83.1%83.1%83.6%83.6%83.6%83.6%營收占比營收占比 2.32.3%2.6%2.6%2.7%2.7%2.9%2.9%公司整體公司整體 營業收入(萬元)營業收入(萬元)1071.41071.4 1,223.5 1,223.5 1,457.3 1,457.3 1,834.3 1,834.3 Y YOYOY -8.88.8%14.2%14.2%19.1%19.1%25.9%25.9%毛利率(毛利率(%)2 29.49.4%34.7%
100、34.7%34.7%34.7%34.9%34.9%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測算 4.2 估估值分析值分析 可比公司選?。哼x新強聯、國機精工作為可比公司,主要原因有公司主營業務為滑動軸承,未來公司主要看點為風電領域的滑動軸承應用。1)新強聯主營業務為大型回轉支承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應用領域主要以風電領域為主。截止 2022-12-31,風電類產品營收占比約 84.8%,占比較高。長盛軸承的自潤滑軸承未來主要增量看點為風電軸承領域的“以滑代滾”趨勢帶來的滲透率提升,具有可比性。2)國機精工下屬全資子公司軸研科技主營業務為高端軸承產品及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機床工
101、具、風力發電、汽車與軌道交通、工程機械等領域,與長盛軸承自潤滑軸承的應用領域有相似之處。截止 2022-12-31,軸承營收占比約 28.62%,占比相對較高。因此,公司與國機精工的軸承業務具有可比性。長盛軸承(300718)公司深度 26/2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表11:可比公司估值對比 公司公司 市值市值 (億元)(億元)歸母凈利潤(億元)歸母凈利潤(億元)E EPSPS PEPE 20222022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 20222022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 20222022 2023
102、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 新強聯 118 3.16 5.32 8.19 9.88 1.00 1.61 2.49 3.00 38 22 14 12 國機精工 67 2.33 2.98 4.04 5.18 0.44 0.56 0.76 0.97 28 22 17 13 可比公司平均值 33 22 15 12 長盛軸承 63 1.02 2.44 2.94 3.75 0.34 0.82 0.98 1.26 62 26 21 17 數據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以上與收盤價相關數據截至日期為 2023 年 7 月 14 日,新強聯、國機精工、長盛軸承數據為浙商機械團
103、隊預測)可比公司 2023-2025 年平均 PE 為 22、15、12 倍,公司 PE 略高于可比公司,由于公司自潤滑軸承在風電和汽車零部件領域具有較高的成長性,我們認為可以給予公司估值溢價。4.3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預計 2023-2025 年營業收入分別為 12.24、14.57、18.34 億元,同比增長 14%、19%、26%;實現歸母凈利潤 2.44、2.94、3.75 億元,同比增長 139%、20%、28%,CAGR=24%?,F價對應 PE 26、21、17。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5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5.1 工程機械需求修復不及預期工程機械需求修復不及預期風險風險 公司
104、目前主要下游領域為工程機械。若國內房地產、基建需求不及預期,開工率和資金到位率不夠,將導致工程機械銷量與收入不及預期。5.2 汽車產銷汽車產銷不及預期不及預期風險風險 公司下游客戶包括汽車零部件廠商,因此下游需求與汽車產銷情況相關性較高。若汽車產銷不及預期,終端需求下降,將對公司相關業務造成不利影響。5.3 風電新增裝機不及預期風險風電新增裝機不及預期風險 公司風電軸承業務與風電新增裝機量相關性較高。若當年風電裝機量不及預期,終端需求下降,將對公司風電軸承業務造成不利影響。5.4 原材料價格上漲原材料價格上漲風險風險 公司生產自潤滑軸承使用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銅材、鋼材、高分子材料,其中銅材價格所
105、占比重較高。若銅材、鋼材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公司成本端壓力大,對公司盈利能力將會造成不利影響。長盛軸承(300718)公司深度 27/2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Table_ThreeForcast 表附錄:三大報表預測值表附錄:三大報表預測值 資產負債表 利潤表 (百萬元)2022 2023E 2024E 2025E (百萬元)2022 2023E 2024E 2025E 流動資產流動資產 1051 1362 1676 2101 營業收入營業收入 1071 1224 1457 1834 現金 92 304 554 819 營業成本 757 799 951 1193 交易性金融資
106、產 444 499 474 472 營業稅金及附加 8 9 11 14 應收賬項 246 310 351 435 營業費用 18 29 34 42 其它應收款 10 12 15 18 管理費用 62 81 92 110 預付賬款 5 5 6 7 研發費用 44 61 73 92 存貨 210 203 249 316 財務費用(5)1 (2)(9)其他 45 27 27 33 資產減值損失 8 2 4 5 非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 637 606 605 600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00)0 0 0 金額資產類 0 0 0 0 投資凈收益 23 28 27 26 長期投資 20 10 13 14 其
107、他經營收益 12 11 12 12 固定資產 492 486 480 471 營業利潤營業利潤 114 280 334 424 無形資產 40 42 41 42 營業外收支(0)(1)(0)(0)在建工程 12 10 9 8 利潤總額利潤總額 113 279 334 424 其他 73 58 62 65 所得稅 12 35 40 50 資產總計資產總計 1688 1967 2281 2701 凈利潤凈利潤 101 244 294 374 流動負債流動負債 182 218 237 283 少數股東損益(1)0 (1)(1)短期借款 24 14 19 19 歸屬母公司凈利潤歸屬母公司凈利潤 102
108、 244 294 375 應付款項 81 125 133 161 EBITDA 173 312 365 453 預收賬款 0 0 0 0 EPS(最新攤?。?.34 0.82 0.98 1.26 其他 76 78 86 103 非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 49 47 47 48 主要財務比率 長期借款 24 24 24 24 2022 2023E 2024E 2025E 其他 26 23 23 24 成長能力成長能力 負債合計負債合計 231 264 284 330 營業收入 8.77%14.20%19.11%25.86%少數股東權益 91 91 91 90 營業利潤-36.35%146.25%19
109、.38%26.99%歸屬母公司股東權益 1365 1611 1906 2281 歸屬母公司凈利潤-34.18%139.39%20.40%27.60%負債和股東權益負債和股東權益 1688 1967 2281 2701 獲利能力獲利能力 毛利率 29.38%34.67%34.75%34.93%現金流量表 凈利率 9.43%19.97%20.15%20.39%(百萬元)2022 2023E 2024E 2025E ROE 7.12%15.46%15.90%17.19%經營活動現金流經營活動現金流 159 274 219 256 ROIC 7.13%14.75%14.84%15.73%凈利潤 101
110、 244 294 374 償債能力償債能力 折舊攤銷 58 33 35 36 資產負債率 13.69%13.44%12.46%12.22%財務費用(5)1 (2)(9)凈負債比率 24.88%15.77%16.79%14.83%投資損失(23)(28)(27)(26)流動比率 5.78 6.26 7.06 7.44 營運資金變動(57)(2)(33)(56)速動比率 4.63 5.32 6.01 6.32 其它 85 26 (47)(64)營運能力營運能力 投資活動現金流投資活動現金流(138)(46)22 (1)總資產周轉率 0.64 0.67 0.69 0.74 資本支出(12)(24)(
111、26)(25)應收賬款周轉率 4.36 4.39 4.37 4.58 長期投資(10)9 (2)(1)應付賬款周轉率 8.28 7.89 7.61 8.40 其他(116)(30)51 26 每股指標每股指標(元元)籌資活動現金流籌資活動現金流(57)(15)8 10 每股收益 0.34 0.82 0.98 1.26 短期借款 6 (10)5 0 每股經營現金 0.53 0.92 0.73 0.86 長期借款 1 0 0 0 每股凈資產 4.58 5.39 6.38 7.63 其他(65)(5)3 10 估值比率估值比率 現金凈增加額現金凈增加額(36)213 250 265 P/E 61.9
112、1 25.86 21.48 16.83 P/B 4.61 3.92 3.32 2.77 EV/EBITDA 37.17 18.11 14.90 11.43 資料來源:浙商證券研究所 長盛軸承(300718)公司深度 28/2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股票投資評級說明股票投資評級說明 以報告日后的 6 個月內,證券相對于滬深 300 指數的漲跌幅為標準,定義如下:1.買入:相對于滬深 300 指數表現20以上;2.增持:相對于滬深 300 指數表現1020;3.中性:相對于滬深 300 指數表現1010之間波動;4.減持:相對于滬深 300 指數表現10以下。行業的投資評級:行業的投
113、資評級:以報告日后的 6 個月內,行業指數相對于滬深 300 指數的漲跌幅為標準,定義如下:1.看好:行業指數相對于滬深 300 指數表現10%以上;2.中性:行業指數相對于滬深 300 指數表現10%10%以上;3.看淡:行業指數相對于滬深 300 指數表現10%以下。我們在此提醒您,不同證券研究機構采用不同的評級術語及評級標準。我們采用的是相對評級體系,表示投資的相對比重。建議:投資者買入或者賣出證券的決定取決于個人的實際情況,比如當前的持倉結構以及其他需要考慮的因素。投資者不應僅僅依靠投資評級來推斷結論。法律聲明及風險提示法律聲明及風險提示 本報告由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備中國證監會
114、批復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經營許可證編號為:Z39833000)制作。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于我們認為可靠的已公開資料,但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機構(以下統稱“本公司”)對這些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議不發生任何變更。本公司沒有將變更的信息和建議向報告所有接收者進行更新的義務。本報告僅供本公司的客戶作參考之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本公司的當然客戶。本報告僅反映報告作者的出具日的觀點和判斷,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投資者應當對本報告中的信息和意見進行獨立評估,并應同時考量各自的投資目的、
115、財務狀況和特定需求。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關聯人員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公司的交易人員以及其他專業人士可能會依據不同假設和標準、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頭或書面發表與本報告意見及建議不一致的市場評論和/或交易觀點。本公司沒有將此意見及建議向報告所有接收者進行更新的義務。本公司的資產管理公司、自營部門以及其他投資業務部門可能獨立做出與本報告中的意見或建議不一致的投資決策。本報告版權均歸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事先書面授權,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發布、傳播本報告的全部或部分內容。經授權刊載、轉發本報告或者摘要的,應當注明本報告發布人和發布日期,并提示使用本報告的風險。未經授權或未按要求刊載、轉發本報告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本公司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浙商證券研究所浙商證券研究所 上??偛康刂罚簵罡吣下?729 號陸家嘴世紀金融廣場?1 號樓?25 層 北京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北大街?8 號富華大廈?E 座?4 層 深圳地址: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廣電金融中心?33 層 上??偛苦]政編碼:200127 上??偛侩娫挘?8621)80108518 上??偛總髡妫?8621)8010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