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工業協會:2022年中國食品工業經濟運行報告(1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食品工業協會:2022年中國食品工業經濟運行報告(10頁).pdf(1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2022 年中國食品工業經濟運行報告中國食品工業協會2022 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我國食品工業堅持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積極推進高質量發展,穩步前行,表現出強勁的發展韌性。全年食品工業(含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以占全國工業 5.1%的資產,創造了 7.1%的營業收入,完成了 8.1%的利潤總額。在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強化重要民生商品和能源保供穩價工作的宏觀經濟背景下,食品工業為穩經濟、促民生、保就業作出了積極貢獻。一、經濟運行情況(一)生產探低回升2022 年,全國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不含煙草),完成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 2.9%,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
2、速低 0.7%。其中,12 月份增加值同比增長 0.3%,增速較11 月加快 2.3 個百分點。分大類行業看,2022 年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 0.7%,食品制造業增長 2.3%,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增長 6.3%。分中類行業看,18 個中類行業中有 9 個行業正增長,8 個行業負增長,1 個持平。2022 年以來,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運行、輸入性通脹壓力較大的背景下,保供穩價政策措施及時有效落實落2地。食品工業是保民生的基礎產業,為“六?!薄傲€”作出重要貢獻,主要產品供應充足,基本滿足消費需求,鮮冷藏肉、乳制品等產量比上年分別增長 7.6%、2.0%。圖 1規模以上食品工業增
3、加值同比增長速度(%)表 12022 年食品工業主要產品產量(萬噸、萬千升)產品名稱產量比上年增長(%)精制食用植物油4881.9-4.6成品糖1486.82.6鮮、冷藏肉3632.57.6乳制品3117.72.0白酒(折 65 度,商品量)671.2-5.6啤酒3568.71.1葡萄酒21.4-21.9飲料18140.80.3(二)食品價格指數溫和上漲2022 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 2.0%,大幅低于歐、美等發達經濟體和印、巴等新興經濟體的物價漲幅,漲幅比上年擴大 1.1 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全年上-4-20246810122021年12月2022年1-2月3月4月5月
4、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速食品工業3漲 2.8%,2021 年是下降 1.4%。食品價格影響 CPI 上漲約 0.5個百分點。分月看,食品價格波動加大,各月同比變動幅度在-3.9%8.8%之間,低點在 2 月,高點在 9 月。其中,豬肉價格自 3 月份起觸底回升,10 月份同比上漲 51.8%,11 月份和 12 月份漲幅有所回落。全年看,豬肉價格比上年下降6.8%,蛋類價格上漲 7.2%,鮮果價格上漲 12.9%,水產品價格上漲 1.9%,糧食價格上漲 2.8%,鮮菜價格上漲 2.8%,食用油上漲 5.8%(圖 2)。圖 2 食品消費價格和出廠價格指數走勢(三)食品
5、市場消費穩步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 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近44 萬億元,比上年略有下降,主要受第二和第四季度疫情影響。食品作為基本生活類消費品,在保民生、擴消費、保供穩價等政策大力支持下,市場供應充足,居民食品消費量繼續穩步增長。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商品零售比上年增長-6-4-202468102021年11月12月2022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食品價格漲幅食品出廠價格48.7%,飲料類增長 5.3%,煙酒類增長 2.3%。新型消費發展態勢較好,網上零售額占比進一步提升,吃類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增長 16.1%,網絡購物作為消費市場增長動力源的態勢持續鞏
6、固。(四)企業利潤較快增長2022 年,全國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不含煙草)實現利潤比上年增長 9.6%,高出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速 13.6 個百分點。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和酒飲料精制茶制造業利潤分別增長 0.2%、7.6%和 17.6%,在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整體下降 4%的情況下,食品工業 3 個行業利潤總額均比上年增長,其中酒、飲料、精制茶制造業保持了較快增長(表 2)。2022 年,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 5.6%;發生營業成本增長 5.9%;營業收入利潤率為 7.0%,比上年提高 0.3 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 52.8%。表 22022 年食品工業
7、經濟效益指標億元行業名稱營業收入增長(%)利潤總額增長(%)企 業 單 位數(個)食品工業總計97991.95.66815.39.638449農副食品加工業58503.06.51901.10.223593食品制造業22541.94.01797.97.69119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16947.04.93116.317.657375圖 3 食品工業(不含煙草)各月累計營業收入和利潤同比增速%024681012142021年1-11月1-12月2022年1-2月1-3月1-4月1-5月1-6月1-7月1-8月1-9月1-10月1-11月1-12月利潤增速營業收入增速(五)進出口情況海關統計數據顯示
8、,2022 年,我國進出口食品近 1.9 萬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 10.3%。其中,出口 5091.8 億元,增長 10.0%;進口 13872.7 億元,增長 10.4%;逆差 8780.9億元,進出口增長水平接近。就進出口產品種類看,食用水產品、蔬菜及食用菌和干鮮瓜果及堅果為主要出口食品;糧食、肉類(包括雜碎)、食用水產品主要進口食品(表 3)。表 3 2022 年食品主要進出口商品統計表出口進口產品價值(億元)增長(%)占比(%)產品價值(億元)增長(%)占比(%)食用水產品1502.17.929.5糧食5499.913.739.6蔬菜及食用菌829.04.416.3肉類(包括雜碎)2
9、120.6215.3干鮮瓜果及堅果354.7-107.0食用水產品1297.939.79.4罐頭288.438.75.7干鮮瓜果及堅果1037.45.17.5酒類及飲料215.325.14.2乳品926.83.66.7茶葉138.8-6.52.7食用植物油606.3-14.14.4肉類(包括雜碎)130.212.52.6酒類及飲料402.0-6.32.9糧食124.99.52.5食糖172.6171.26(六)投資規模繼續擴大食品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在上年穩定恢復的基礎上,繼續擴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 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 5.1%,制造業投資增長 9.1%。分行業
10、看,農副食品加工業投資增長 15.5%,食品制造業增長 13.7%,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增長 27.2%,均達到兩位數增長水平,顯著高于制造業平均水平。(七)產業地位2022 年,規模以上食品工業(包含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三大行業)企業數量占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的 8.5%,資產占 5.1%,營業收入占 7.1%,利潤總額占 8.1%,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八)基本構成從大類行業看,2022 年,農副食品加工業營業收入和利潤分別占整個食品工業營業收入和利潤的 59.7%、27.9%。食品制造業分別占 23.0%、26.4%,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分別占
11、整個食品工業的 17.3%、45.7%(圖 4、圖 5)。與 2021年比較,營業收入占比變化不大,利潤占比,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擴大,農副食品加工業占比下降,食品制造業變化不大。從發展速度層面看,2022 年,規模以上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營業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 6.5%、4.0%、4.9%;利潤分別增長 0.2%、7.6%、17.6%。7圖 4 2022 年食品工業營業收入構成圖 5 2022 年食品工業利潤總額構成二、科技創新、研發情況近年來,隨著創新驅動、健康中國、鄉村振興等系列國家戰略陸續出臺與實施,圍繞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著力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
12、盾和問題,我國食品工業依靠科技進步與創新,進一步加快供給側改革,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和高質量發展。在國家相關產業政策、項目及資金的支持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17.3%食品制造業,23.0%農副食品加工業,59.7%食品制造業,26.4%農副食品加工業,27.9%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45.7%8和引導下,我國規模以上食品企業在科研基礎設施建設、科技人才培養、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可喜進步與長足發展,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食品加工關鍵技術與裝備制造業水平顯著提升,食品物流損耗和能耗逐步降低,食品產業鏈質量安全檢測、追溯技術取得新的突破,營養干預等健康食品科技保障體系逐漸完善,食品供給質量和
13、效率也顯著提高。(一)研發機構建設和技術創新活躍度持續提升2020年我國食品工業企業在研發平臺建設及創新活動開展等方面創歷史新高。據國家統計局相關統計數據,2020年我國食品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有 5148 家,比2015 年增長 44.6%,開展 R&D 活動的企業數量也由 2015 年4976 家,上升到 2020 年的 9572 家,增長 92.4%。(二)科技人員隊伍規模不斷擴大,人員素質穩步提升2020 年,我國食品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從事科研活動人員達到 19 萬人,比 2015 年增長 29.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中博士、碩士為 14715 人,占企業研發機構科技活動
14、人員比例的 11.7%。標志著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人員隊伍不斷壯大,研發人員素質穩步提高。(三)科技投入進一步加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逐步提高R&D 經費支出是反映企業科技投入情況的重要指標。92020 年,我國規模以上食品企業科技活動經費支出總額達到 538.9 億元,其中,企業資金投入比例達 95.6%,多年來企業資金投入一直占據 90%以上,科技創新及科技投入已越來越為企業所重視。(四)試驗發展支出不斷增加,科研人員待遇不斷提高2020 年,我國食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科技活動經費內部支出額度達 523.5 億元,比 2015 年增長 18.6%。從使用用途看,科研經費支出 499.7 億
15、元,比 2015 年增長 16.7%,勞務性支出總額達到 132.1 億元,比 2015 年增長 30.2%;隨著科研經費穩步增長,科研人員待遇顯著提升,進一步調動和激發了科研工作者的積極性,促進了我國食品工業企業科技活動的持續開展和水平的提升。(五)技術改造是企業創新活動的主要方式2020年我國食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技術改造經費達91.3 億元,占技術投入經費總額(引進、消化吸收、購買、改造)的 81.1%。從總體上看,技術改造仍是我國食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技術創新的主要方式。(六)專利產出顯著增加,自主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專利是企業科技創新活動的重要產出之一。2020 年,我國食品行業規
16、模以上企業專利申請量為 31726 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為 9919 件,分別比 2015 年增長 63.8%和1024.9%。同時,企業擁有的有效發明專利數量也大幅增加。專利申請量和發明專利申請量的大幅上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逐漸加強,創新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七)新產品研發能力不斷提升,新產品銷售及出口穩步增加隨著“一帶一路”及國內、國際雙循環等發展戰略的逐步實施,企業參與國內外技術交流與合作意愿增強,國際貿易與國內市場開拓的力度隨之加大,新產品研發和產出進一步提升。2020 年,我國食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共計實施新產品開發項目比 2015 年增長 127.5%。2020 年新產品銷售收入達到 7179.4 億元,其中出口達 470.8 億元,比 2015 年增長 68.2%,新產品參與國際貿易競爭力進一步增強。進入 2023 年,國內外經濟發展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提升凈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預制菜產業一頭連著種養殖業,另一頭連著餐飲業和居民消費,是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食品產業,其快速發展是消費升級和食品工業不斷做大做強的有效路徑。食品工業要按照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擴大內需戰略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利用好促消費擴內需政策,增強行業活力,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