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來德-公司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OLED發光材料加速國產替代鈣鈦礦設備打開新增長極-230724(3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奧來德-公司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OLED發光材料加速國產替代鈣鈦礦設備打開新增長極-230724(37頁).pdf(3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伐謀伐謀-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1/37 奧來德奧來德(688378.SH)2023 年 07 月 24 日 投資評級:投資評級:買入買入(首次首次)日期 2023/7/24 當前股價(元)45.58 一年最高最低(元)69.42/28.90 總市值(億元)65.51 流通市值(億元)42.68 總股本(億股)1.44 流通股本(億股)0.94 近 3 個月換手率(%)106.45 OLED 材料加速國產替代,鈣鈦礦設備打開新增長極材料加速國產替代,鈣鈦礦設備打開新增長極 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任浪(分析師)任浪(分析師)
2、錢靈豐(分析師)錢靈豐(分析師) 證書編號:S0790519100001 證書編號:S0790523050001 深耕深耕 OLED 材料與蒸發源設備,外延拓展鈣鈦礦業務材料與蒸發源設備,外延拓展鈣鈦礦業務 公司為 OLED 材料與蒸發源設備雙龍頭,基于技術積累外延拓展鈣鈦礦業務。OLED 材料方面,公司經過 17 年技術積累,產品已覆蓋發光功能材料、空穴和電子功能材料等。蒸發源設備方面,公司打破國外的技術壁壘,成為國內 6 代AMOLED 線蒸發源唯一國產供應商。2022 年 11 月,公司基于技術積累切入鈣鈦礦電池設備及材料領域,市場空間有望進一步拓展。我們預計公司 2023-2025年歸
3、母凈利潤分別為 1.83/3.05/4.89 億元,對應 EPS 為 1.27/2.12/3.40 元/股,當前股價對應的 PE 分別為 38.4/23.0/14.3 倍,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OLED 滲透率持續提升,國產替代有望驅動上游材料需求增長滲透率持續提升,國產替代有望驅動上游材料需求增長 OLED 面板在柔性顯示、響應速度等方面較 LCD 有明顯優勢。目前,小尺寸AMOLED 面板已成為高端手機基本配置,并逐步向中低端滲透;中大尺寸AMOLED 面板的應用也日益廣泛。據 Omdia 預測,2030 年 AMOLED 滲透率將達到顯示面板總量的 30%。AMOLED 向低價格帶產
4、品的滲透催化了廠商的降本訴求。同時,近年來國內面板產業迅速發展,也推動了 OLED 配套產業的國產化進程。奧來德為國內有機發光材料龍頭,國產替代進度領先。公司專利體系健全,研發實力雄厚,目前 Red Prime 材料導入華星、天馬量產線,Green Prime材料導入維信諾量產線,Blue Prime 材料已經在華星新體系產線驗證中。蒸發源設備打破國外壟斷,以核心技術外延拓展鈣鈦礦業務蒸發源設備打破國外壟斷,以核心技術外延拓展鈣鈦礦業務 蒸鍍機是 OLED 關鍵設備,蒸發源則為蒸鍍機核心配件。公司蒸發源設備打破國外壟斷,為目前國內唯一能適配 Tokki 蒸鍍機的產品,已同京東方、華星、天馬、維
5、信諾等國內面板廠商合作多年。公司蒸發源有望持續受益于 6 代線升級、改造和高世代線需求。鈣鈦礦電池關鍵技術壁壘之一在于設備,公司基于底層核心技術,外延拓展鈣鈦礦蒸鍍機和材料業務,有望打開新增長級。風險提示:風險提示:公司材料及設備新產品開發或導入情況不及預期,OLED 面板出貨量波動,OLED 材料市場競爭加劇。財務摘要和估值指標財務摘要和估值指標 指標指標 2021A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營業收入(百萬元)406 459 660 1,088 1,626 YOY(%)43.2 13.0 43.9 64.8 49.4 歸母凈利潤(百萬元)136 113 183 305
6、 489 YOY(%)89.2-16.9 61.5 66.9 60.5 毛利率(%)55.5 54.6 56.8 55.1 56.9 凈利率(%)33.5 24.6 27.6 28.0 30.1 ROE(%)8.2 6.7 10.4 15.8 21.6 EPS(攤薄/元)0.95 0.79 1.27 2.12 3.40 P/E(倍)51.5 62.0 38.4 23.0 14.3 P/B(倍)4.2 4.2 4.0 3.6 3.1 數據來源:聚源、開源證券研究所 中小盤研究中小盤研究團隊團隊 開源證券開源證券 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 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中小盤中小盤研究研究
7、 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2/37 目目 錄錄 1、深耕 OLED 材料與蒸發源設備,外延拓展鈣鈦礦業務.4 1.1、深耕 OLED 材料與蒸發源設備,外延拓展鈣鈦礦業務.4 1.2、營收與毛利率穩健增長,持續加大研發投入.5 2、OLED 滲透率持續提升,國產替代有望驅動上游材料需求增長.6 2.1、OLED 面板成長空間廣闊,終端應用滲透廣泛.6 2.1.1、手機領域 AMOLED 已成主流,出貨量持續提升.10 2.1.2、智能穿戴、車載半導體等新應用提升 AMOLED 市場規模.11 2.1.3、電視領域市場潛力大,出貨量快速上升.
8、12 2.2、國內面板產業迅速發展,國產 OLED 材料迎來黃金發展期.12 2.3、突破專利技術壁壘實現進口替代,OLED 有機發光材料迎來新發展.17 3、蒸發源設備打破國外壟斷,以核心技術外延拓展鈣鈦礦業務.22 3.1、蒸發源設備打破國外壟斷,構建底層核心技術.22 3.2、蒸發源有望持續受益于 6 代線升級、改造和高世代線需求.26 3.3、以底層核心技術為基,外延拓展鈣鈦礦業務.28 3.3.1、鈣鈦礦電池理論轉換效率高,市場空間廣闊.28 3.3.2、設備是鈣鈦礦電池的關鍵技術壁壘之一.30 3.3.3、以核心技術為基,奧來德切入鈣鈦礦領域.32 4、盈利預測和投資建議.33 4
9、.1、盈利預測.33 4.2、投資建議.33 5、風險提示.34 附:財務預測摘要.35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 1:公司深耕 OLED 有機發光材料和蒸發源設備業務.4 圖 2:公司業務處于上游配套中的設備和材料領域.4 圖 3:股權結構清晰,各子公司分工明確.5 圖 4:公司營收整體呈增長態勢(億元、%).6 圖 5:公司歸母凈利潤有所波動(億元、%).6 圖 6:有機發光材料與蒸發源設備為公司雙主業(%).6 圖 7:2018-2022 年產品毛利率有所波動(%).6 圖 8:有機發光材料位于 OLED 面板行業產業鏈上游.7 圖 9:TFT-LCD 和 AMOLED 為主流平板顯示技術.
10、7 圖 10:OLED 構造相對簡單.8 圖 11:OLED 生產流程主要包括像素點陣、蒸鍍、封裝、測試.9 圖 12:AMOLED 屏在智能手機市場的滲透率情況逐年提升.9 圖 13:全球 OLED 顯示面板出貨量有望持續增長.10 圖 14:全球 AMOLED 顯示面板出貨量有望持續增長.11 圖 15:全球智能穿戴顯示面板出貨量有望持續增長(億片).11 圖 16:車載顯示屏市場有望持續擴容.11 圖 17:全球 AMOLED 電視面板出貨量有望逐年提升.12 TVfWmWgVkWcXFU8ZhUbRbP8OoMoOpNoNkPnNpQlOpNsP9PnNwPwMtRqPuOmPnR中小
11、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3/37 圖 18:OLED 面板成本主要由有機材料和設備構成.14 圖 19:全球 OLED 蒸鍍材料市場規模有望持續增長(億美元).15 圖 20:中國 OLED 有機材料市場有望逐年增長(億元).15 圖 21:OLED 發光材料盈利能力最強.17 圖 22:OLED 發光材料涉及四步工藝流程.17 圖 23:OLED 各結構層需要發光功能材料、空穴功能材料、電子功能材料等.18 圖 24:公司主營多種 OLED 有機發光材料.18 圖 25:奧來德有機發光材料產銷率維持在較高水平(kg、%).18 圖 26:奧來
12、德高學歷研發人員占比較高(人).19 圖 27:奧來德專利數量逐年提升(個).19 圖 28:真空蒸鍍工藝技術壁壘較高.22 圖 29:蒸鍍機是 OLED 蒸鍍段關鍵設備.23 圖 30:串聯 RGB OLED 面板性能優異,價值量較高.27 圖 31:公司蒸發源設備銷量整體穩定(臺、%).28 圖 32:太陽能光伏電池技術路線主要可分為晶硅電池和薄膜電池 2 類.28 圖 33:鈣鈦礦疊層電池擁有目前最高的理論轉換效率.29 圖 34:鈣鈦礦電池市場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29 圖 35:鈣鈦礦電池下游應用領域眾多.29 圖 36:蒸鍍工藝參數決定鍍膜質量.31 表 1:OLED 在柔性顯示、響
13、應速度、對比度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8 表 2:AMOLED 顯示屏逐步向中低端手機滲透.10 表 3:電視廠商中使用 AMOLED 屏幕的電視型號眾多.12 表 4:國內投產或規劃的 OLED 產線以 6 代 AMOLED(柔性)線為主.13 表 5:OLED 有機發光材料種類眾多.14 表 6:國外企業仍占據 OLED 材料領域主要市場.16 表 7:奧來德在有機發光材料領域擁有三大核心技術.20 表 8:奧來德有機發光材料在研項目加速國產替代進程.21 表 9:公司生產的蒸發源性能優異.24 表 10:6 代 AMOLED 面板產線主要選擇線性蒸發源.24 表 11:奧來德蒸發源擁有多項核
14、心技術.25 表 12:奧來德是唯一國產蒸發源供應商.26 表 13:奧來德蒸發源設備在手訂單充裕.27 表 14:國內廠商積極布局鈣鈦礦電池業務.30 表 15:蒸鍍法相對比涂布法具有三大優勢.31 表 16:鈣鈦礦業務有望為奧來德帶來正協同效應.32 表 17:我們預計 2023-2025 年營業收入 6.60/10.88/16.26 億元.33 表 18:可比公司盈利預測與估值.34 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4/37 1、深耕深耕 OLED 材料材料與與蒸發源設備,蒸發源設備,外延拓展鈣鈦礦業務外延拓展鈣鈦礦業務 1.1、深耕深耕 O
15、LED 材料與蒸發源設備,外延拓展鈣鈦礦業務材料與蒸發源設備,外延拓展鈣鈦礦業務 公司深耕公司深耕 OLED 有機發光材料和蒸發源有機發光材料和蒸發源設備業務設備業務,并基于技術積累外延并基于技術積累外延拓展鈣拓展鈣鈦礦業務鈦礦業務。公司成立于 2005 年 6 月,經過 17 年的技術積累已成為行業內技術先進的 OLED 有機材料制造商,現已覆蓋發光功能材料、空穴功能材料、電子功能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等業務,是國內少數可以自主生產有機發光材料終端材料的公司。公司于 2012 年開始從事蒸發源設備的研發工作,2015 年,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升翕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主營蒸發源設備生產與銷售相關業
16、務。線性蒸發源為 OLED蒸鍍工藝中的核心技術設備,公司經過多年研發投入,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壁壘,解決了國內 6 代 AMOLED 產線的“卡脖子”技術問題。2022 年,公司基于技術積累,切入鈣鈦礦光伏電池設備及材料領域。圖圖1:公司深耕公司深耕 OLED 有機發光材料和蒸發源設備業務有機發光材料和蒸發源設備業務 資料來源:奧來德官網、奧來德公告、開源證券研究所 圖圖2:公司業務處于上游配套中的設備和材料領域公司業務處于上游配套中的設備和材料領域 資料來源:奧來德公告、開源證券研究所 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5/37 股權結構清晰股權結構清
17、晰,各子公司分工明確。,各子公司分工明確。軒景泉為公司創始人,擔任董事長、總經理,同時為工學博士、研究員級高工、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獲得者。2023 年 6 月,公司發布公告,擬以 26.86 元/股的價格向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軒景泉、軒菱憶定增不超過 9500 萬元,募投金額將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按定增發行的最大數量測算,發行完成后,軒景泉、軒菱憶將直接持有 5021 萬股股份,占公司發行后股本總額的 33.77%,軒景泉、軒菱憶、李汲璇仍為公司實際控制人。目前公司擁有 5 家全資子公司,各子公司分工明確。其中,奧來德長春負責光電材料及其相關產品研
18、究開發、生產、銷售及售后技術服務;上海升翕負責蒸發源設備生產與銷售;吉林 OLED 日本研究所株式會社負責研究開發;奧來德上海負責發光材料生產與銷售;上海珂力恩特負責外貿業務。圖圖3:股權結構清晰,各子公司分工明確股權結構清晰,各子公司分工明確 資料來源:Wind、奧來德公告、開源證券研究所(數據截至 2022/12/31)1.2、營收與毛利率營收與毛利率穩健增長,穩健增長,持續加大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投入 營業收入穩步提升,營業收入穩步提升,研發投入加大導致研發投入加大導致 2022 年年凈利率下滑凈利率下滑。公司堅持市場導向,加大市場開發力度,同時加強研發投入,提升研發能力水平,將材料體系
19、更新迭代與市場拓展緊密結合,不斷開拓新領域。2020-2022 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 2.84、4.06、4.59 億元,CAGR 達 27.21%。凈利潤方面,2020-2022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為0.72、1.36、1.13 億元,2022 年凈利潤下滑主要由研發投入加大導致。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6/37 圖圖4:公司營收整體公司營收整體呈增長態勢(億元、呈增長態勢(億元、%)圖圖5:公司歸母凈利潤有所波動(億元、公司歸母凈利潤有所波動(億元、%)數據來源:Wind、開源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Wind、開源證券研究所 蒸發源設備毛
20、利率穩居高位,有機發光材料毛利率明顯提升。蒸發源設備毛利率穩居高位,有機發光材料毛利率明顯提升。有機發光材料與蒸發源設備為公司雙主業,2022年公司有機發光材料收入2.13億元,占總收入46.33%,蒸發源業務收入 2.46 億元,占總收入 53.57%。2020-2022 年公司蒸發源設備銷售毛利率分別為 67.93%、69.24%、69.75%,處于較高水平,主要系公司終端客戶對技術要求較高,對價格敏感性較低,且公司是蒸發源設備唯一境內供應商;同期,有機發光材料銷售毛利率分別為30.10%、30.28%、37.02%,隨著高技術壁壘的Red Prime、Green Prime 等新材料成功
21、導入客戶,毛利率明顯提升。圖圖6:有機發光材料與蒸發源設備為公司雙主業(有機發光材料與蒸發源設備為公司雙主業(%)圖圖7:2018-2022 年產品毛利率有所波動(年產品毛利率有所波動(%)數據來源:Wind、開源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Wind、開源證券研究所 2、OLED 滲透率持續提升,國產替代有望驅動上游材料需求滲透率持續提升,國產替代有望驅動上游材料需求增長增長 2.1、OLED 面板成長空間廣闊,終端應用滲透廣泛面板成長空間廣闊,終端應用滲透廣泛 OLED 產業鏈上游包括材料制造、設備制造及組裝零件,中游主要為面板制造,下游包括各類終端應用,包括智能手機、智能電視、VR/AR、可穿戴
22、電子設備(智能手表等)、電腦、平板、車載顯示、照明等。-100%0%100%200%300%400%500%600%0.00.51.01.52.02.53.03.54.04.55.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Q1營業收入yoy(右軸)-200%0%200%400%600%800%1000%0.00.20.40.60.81.01.21.41.6201820192020202120222023Q1歸母凈利潤yoy(右軸)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82019202020212022有機發光材料蒸發源設備61.14%49.49%30.
23、10%30.28%37.02%68.97%70.28%67.93%69.24%69.75%0%10%20%30%40%50%60%70%80%20182019202020212022有機發光材料蒸發源設備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7/37 圖圖8:有機發光材料位于有機發光材料位于 OLED 面板行業產業鏈上游面板行業產業鏈上游 資料來源:奧來德公告、萊特光電公告、開源證券研究所 TFT-LCD 和和 AMOLED 為當前主流平板顯示技術,為當前主流平板顯示技術,AMOLED 在中小尺寸顯示在中小尺寸顯示領域大放異彩領域大放異彩。OLED(Or
24、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全稱為“有機發光二極管”,是一種電致發光器件。在顯示技術的演進歷程中,陸續出現過 CRT、LCD、LED、OLED等。經過多年的研究投入與不斷的技術突破,LCD 憑借其高性價比成為 20 世紀最主流的顯示技術,而 OLED 由于具有輕薄、低功耗、高對比度、可彎曲的特性而被寄予厚望,特別是在中小尺寸的移動終端領域,三星和蘋果的支持讓 OLED 逐步取代LCD 成為目前移動端主流的顯示技術。按照驅動方式的不同,OLED 可分為無源驅動(PMOLED)和有源驅動(AMOLED)。PMOLED 的結構較簡單、驅動電壓高,適合應用在低分辨率面板上,如
25、手環、智能手表等;AMOLED 工藝較復雜、驅動電壓低、發光元件壽命長,適合應用在高分辨率的面板上,如手機、電視、電腦、平板、VR 設備、車載顯示等。AMOLED 是目前 OLED 屏幕的主流技術。圖圖9:TFT-LCD 和和 AMOLED 為主流平板顯示技術為主流平板顯示技術 資料來源:八億時空公告、開源證券研究所 平板顯示技術(FPD)LCD等離子LEDSTN-LCDTN-LCDCSTN-LCDTFT-LCDOLEDMini LEDMicro LEDPMOLEDAMOLED非自發光非自發光自發光自發光單色顯示單色顯示彩色顯示彩色顯示當前主流技術當前主流技術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
26、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8/37 AMOLED 在柔性顯示、響應速度、對比度和制造流程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在柔性顯示、響應速度、對比度和制造流程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TFT-LCD 面板和 AMOLED 面板在各自的制造中對顯示材料的選擇不同,液晶終端材料及 OLED 終端材料分別是兩種面板的主要制造原料。由于兩種顯示材料的特性不同,兩種顯示面板也表現出不同的產品特性。OLED 在柔性顯示、響應速度、對比度和制造流程等方面,相比于 LCD 擁有明顯優勢。表表1:OLED 在柔性顯示、響應速度、對比度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在柔性顯示、響應速度、對比度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特性特性 T
27、FT-LCD OLED 柔性顯示柔性顯示 無無可能可能 可能可能 透明顯示 可能 可能,更易實現 響應速度響應速度 1ms 20s 視角 170 180 色彩飽和度 60%-90%110%工作溫度-2070-4085 對比度對比度 1500:1 200 萬:萬:1 發光方式 被動發光(需背光)固態自發光 厚薄 2.0mm 1.5mm 制造流程制造流程 復雜復雜 簡單簡單 耐撞擊 承受能力差 承受能力強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開源證券研究所 OLED 構造相對簡單,在重量、厚度上相對構造相對簡單,在重量、厚度上相對 LCD 更輕、更薄。更輕、更薄。此外,OLED 的材料特性使得其可以實現柔性
28、顯示和透明顯示,因此在一些新興應用領域如可穿戴電子設備(VR 設備,智能手表等)上,OLED 面板取代液晶面板成為智能設備制造商的選擇。由于 OLED 構造相對簡單,其生產流程較 LCD 也更簡單。OLED 的制造的制造流程可流程可大致大致總結為總結為四四步,步,即即像素點陣、蒸鍍、封裝像素點陣、蒸鍍、封裝、測試測試。其中,蒸鍍是 OLED 制造的核心部分,蒸鍍機是整套工藝流程中的核心,決定了屏幕的產能與良率。圖圖10:OLED 構造相對簡單構造相對簡單 資料來源:萊特光電公告 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9/37 圖圖11:OLED 生產流程
29、生產流程主要包括主要包括像素點陣、蒸鍍、封裝像素點陣、蒸鍍、封裝、測試測試 資料來源:雙翌光電官網、開源證券研究所 AMOLED 顯示面板持續滲透顯示面板持續滲透。由于柔性 AMOLED 面板可實現曲面、可彎折的效果,技術優勢尤為突出,是目前主流顯示技術中市場發展最快、應用前景最好的技術之一。與 TFT-LCD 技術相比,AMOLED 顯示技術由于采用自發光技術,具有對比度高、超薄、視角廣、反應速度快、驅動電壓低、使用溫度范圍廣等優點。根據奧來德招股說明書引用的群智咨詢預測數據,到 2023 年,柔性和剛性 AMOLED屏在智能手機市場的滲透率將會接近 50%。圖圖12:AMOLED 屏在智能
30、手機市場的滲透率情況逐年提升屏在智能手機市場的滲透率情況逐年提升 數據來源:奧來德公告、開源證券研究所 AMOLED 應用領域豐富,出貨量持續提升。應用領域豐富,出貨量持續提升。AMOLED 面板在顯示領域的應用主要包括智能手機、智能穿戴、筆記本電腦產品、車載產品、電視產品以及 VR/AR等新領域。早期 AMOLED 屏更多的在中小屏幕上使用;隨著技術的升級,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布局中大尺寸 AMOLED 屏的制作,AMOLED 在顯示應用的市場有望進一步滲透。根據海譜潤斯招股書引用的 Omdia 及 ID Tech Ex 數據,2021 年全球 OLED 面板的 OLED 面板的市場規模約為
31、420 億美元,出貨量高達 9.35 億片,較 2020 年同比增長超過 28%,增速遠高于 LCD 面板出貨量;預計 2023 年全球 OLED 面板收入將增長至 472 億美元。53%49%45%38%35%32%30%27%25%31%29%33%36%35%33%32%31%29%15%22%22%26%30%35%38%42%46%0%20%40%60%80%100%12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Ea-SiLTPSAMOLED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10/37 圖圖13:全球全球
32、OLED 顯示面板顯示面板出貨量出貨量有望持續增長有望持續增長 數據來源:Omdia、海譜潤斯招股說明書 2.1.1、手機領域手機領域 AMOLED 已成主流,已成主流,出貨出貨量持續提升量持續提升 AMOLED 面板已成為各品牌企業高端手機的基本配置面板已成為各品牌企業高端手機的基本配置,并逐步向中低端滲透,并逐步向中低端滲透。手機是 AMOLED 面板下游最重要的應用領域,憑借對比度高、色彩鮮艷等優勢。相較 LCD 屏幕,AMOLED 在手機端具有輕薄、可彎曲、可折疊的特性。2017 年,蘋果公司開始在其旗艦手機 iPhone X 使用柔性 AMOLED 面板,AMOLED 滲透率開始迅速
33、提升。近年來,隨著曲面屏及全面屏等技術的發展,AMOLED 面板相對TFT-LCD 面板的優勢進一步體現。此外,隨著面板產能和良率的提升,AMOLED面板成本進一步降低,將逐漸向中低端手機市場滲透。而 LCD 受限于其器件結構,無法實現曲面屏和折疊屏的需求,未來隨著曲面手機及折疊手機應用的不斷擴大,AMOLED 的市場占有率有望持續增加。當前 AMOLED 面板已成為各品牌企業高端手機的基本配置,并逐步向中低端滲透。中低端機型中,AMOLED 屏幕已滲透至1000-2000 元價格帶。表表2:AMOLED 顯示屏顯示屏逐步向中低端逐步向中低端手機手機滲透滲透 公司公司 高端高端 中低端中低端
34、蘋果 iPhone 14 系列 華為 P50 系列 Mate50 系列 Nova10 系列 三星 Galaxy S22 系列 Z Flip4 系列 榮耀 Magic 4 系列 榮耀 70 系列 小米 小米 12 系列 Redmi K50 系列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開源證券研究所 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11/37 全球全球智能手機顯示面板出貨量智能手機顯示面板出貨量有望持續增長,有望持續增長,國內廠商出貨份額國內廠商出貨份額持續攀升持續攀升。根據海譜潤斯招股說明書引用的 Omdia 數據,全球手機 AMOLED 面板出貨量由 2017
35、年的 4.01 億片增長至 2021 年的 6.68 億片,CAGR 為 13.61%。根據 CINNO Research統計數據顯示,2023 年 Q1 全球 AMOLED 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約 1.4 億片,同比下滑 11.4%,環比下滑 39.0%。在此背景下,國內面板廠商出貨量逆勢向上,2023 年Q1,國內廠商出貨份額占比相比 2022 年的 22.6%增加 15.2pct 至 37.8%,份額持續攀升。圖圖14:全球全球 AMOLED 顯示面板出貨量有望顯示面板出貨量有望持續增長持續增長 數據來源:Omdia、海譜潤斯公告、開源證券研究所 2.1.2、智能穿戴、車載半導體等新應用提
36、升智能穿戴、車載半導體等新應用提升 AMOLED 市場規模市場規模 智能穿戴、智能穿戴、車載顯示車載顯示等也是等也是 OLED 一大應用領域。一大應用領域。智能穿戴應用方面,目前市場以 AMOLED、PMOLED 以及 TFT-LCD 為主。據華經產業研究院預測,AMOLED顯示面板在智能穿戴領域 2020 到 2025 年 CAGR 將達 10%。其中,剛性 AMOLED面板與柔性產品相比差異性較小,能夠滿足用戶對畫質、護眼及節能等方面的需求。車載顯示面板領域,受益于多屏化和大屏化趨勢,疊加車載面板逐步由 LCD 向 OLED和 AMOLED 發展,車載顯示屏市場有望整體擴容,根據華經產業研
37、究院整理的Sigmaintell 預測數據,2025 年全球前裝車載顯示面板出貨量有望超 2.26 億片。圖圖15:全球智能穿戴顯示面板全球智能穿戴顯示面板出貨量有望持續增長(億出貨量有望持續增長(億片)片)圖圖16:車載顯示屏市場有望車載顯示屏市場有望持續持續擴容擴容 4.014.314.664.656.687.478.18.789.4501234567891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AMOLED手機面板出貨量(億片)00.20.40.60.811.22020E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剛性柔性0.0%2.0%4
38、.0%6.0%8.0%10.0%12.0%14.0%0.000.501.001.502.002.502022E2023E2024E2025E前裝車載顯示面板出貨量(億片)增速(%)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12/37 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開源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Sigmaintell、華經產業研究院、開源證券研究所 2.1.3、電視領域市場潛力大,出貨量快速上升電視領域市場潛力大,出貨量快速上升 電視是電視是 AMOLED 面板另一個重要的終端應用市場。面板另一個重要的終端應用市場。在電視領域,雖然 OLED面板的性能較 LCD 具有
39、顯著的提升,但是由于更大尺寸屏幕對于生產工藝具有更高的要求,使得 AMOLED 面板在電視領域全面應用的時代尚未到來。近年來,隨著LG、三星等公司陸續推出大尺寸 AMOLED 電視,AMOLED 屏幕以高端電視領域為起點,出貨量持續快速上升。國內電視龍頭企業海信、創維、長虹、康佳、小米等皆在 2020 年相繼推出了 AMOLED 電視,小米公司更是基于 AMOLED 的特點率先推出全球第一臺透明電視,AMOLED 電視的市場潛力大。據華經產業研究院統計,2017 年全球 AMOLED 電視面板出貨量為 150 萬片,到 2021 年已達到 730 萬片,預計 2025 年全球 AMOLED 電
40、視面板出貨量將可達 1490 萬片。表表3:電視廠商中使用電視廠商中使用 AMOLED 屏幕的電視型號眾多屏幕的電視型號眾多 序號序號 電視廠商電視廠商 運用運用 AMOLED 的型號的型號 1 LG 55 英寸、65 英寸、75 英寸、77 英寸、88 英寸 OLED 電視(48 個型號產品)2 索尼 55 英寸、65 英寸、77 英寸 OLED 電視(12 個型號的產品)3 飛利浦 55 英寸、65 英寸 OLED 電視(10 個型號的產品)4 創維 55 英寸、65 英寸、77 英寸、88 英寸 OLED 電視(31 個型號的產品)5 海信 55 英寸、65 英寸第八代 OLED 自發光
41、電視(6 個型號的產品)6 長虹 55 英寸、65 英寸 OLED 電視(7 個型號的產品)7 康佳 55 英寸、65 英寸 OLED 電視(10 個型號的產品)8 小米 小米透明 OLED 電視大師 55 英寸、小米電視大師 65 英寸 資料來源:萊特光電公告、開源證券研究所 圖圖17:全球全球 AMOLED 電視面板出貨量電視面板出貨量有望有望逐年提升逐年提升 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開源證券研究所 2.2、國內面板產業國內面板產業迅速發展迅速發展,國產國產 OLED 材料迎來黃金發展期材料迎來黃金發展期 國內國內 OLED 產業不斷發展,帶動了上游產業不斷發展,帶動了上游 OLED 材
42、料、設備和相關技術需求,材料、設備和相關技術需求,也也推動了推動了 OLED 配套產業的國產化進程。配套產業的國產化進程。目前國內京東方集團、維信諾集團、天馬集團、華星集團等多條產線已進入量產階段。中國 OLED 材料市場增長一方面是02468101214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出貨量(百萬片)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13/37 由于國內企業加大投資規模,產業技術加速升級,實現材料本土化;另一方面出于減小國際貿易摩擦潛在風險和降低輸運成本等因素的考慮,國際顯示材料龍頭企業近年來紛紛
43、在國內建廠或授權代工。隨著 OLED 面板產能逐漸向國內轉移,國內 OLED 材料和設備廠家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國內目前投產或國內目前投產或在建在建 OLED 產線以產線以 6 代代 AMOLED(柔性)線為主。(柔性)線為主。OLED 未來發展將呈現:(1)市場應用普及化市場應用普及化:OLED 面板已成為高端消費電子產品的首選,OLED 屏的柔性特征更適應 5G 時代萬物互聯的顯示需要,穿戴設備、VR 領域、車載領域,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均為應用場景;(2)產品結構多元化產品結構多元化:OLED 可柔性、固態發光、結構簡單的特點帶來更多產品設計的可能性,允許 OLED 產品在形態和功能上多
44、元化發展。目前蘋果、華為、三星、LG、OPPO、vivo 等 10 多個主流手機品牌都將 OLED 屏作為主流機型推廣;(3)產業發展集群化產業發展集群化:OLED 面板企業主要集中在中國大陸及韓國地區,韓國三星占據了中小尺寸主要市場,LG 壟斷了大尺寸顯示市場,目前我國新型顯示產業布局集中在環北京、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鄂地區幾個區域,各大面板廠商及上下游配套企業在上述地區投資建廠,呈現出產業發展集群化趨勢;(4)技術創新鏈條化技術創新鏈條化:跨領域合作是當前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特征,創新不再是單點技術、單一產品或單個環節的突破,而是多種技術的鏈式創新等新模式、新業態。表表4:國內投產或國內
45、投產或規劃規劃的的 OLED 產線以產線以 6 代代 AMOLED(柔性)線為主(柔性)線為主 廠商廠商 地區地區 技術路線技術路線 投產時間投產時間 說明說明 京東方 成都 6 代 AMOLED 2017.05 京東方第一條 G6AMOLED 產線 綿陽 6 代 AMOLED 2019.07 京東方第二條 G6 AMOLED 產線 重慶 6 代 AMOLED 2021.12 京東方第三條 G6 AMOLED 產線 福州 6 代 AMOLED/規劃 北京 6 代 AMOLED(LTPO)預計 2025 主要用于生產 VR 顯示面板 等高端顯示產品 華星光電 武漢 6 代 AMOLED 2020
46、.01 華星光電第一座 G6 AMOLED 工廠 深圳 6 代 AMOLED 2019.11 深圳 6 代 AMOLED 2020.11 廣州 8.5 印刷 OLED/因技術尚不成熟尚未投產 深天馬 上海 5.5 代 AMOLED 2015.12 TM6 與 TM15 工廠相鄰,分別完,成OLED 的前段與后段工序 武漢 6 代 AMOLED 2018.06 天馬第一條 G6AMOLED 產線 廈門 6 代 AMOLED 2016.12 天馬第二條 G6AMOLED 產線 廈門 6 代 AMOLED 2022.02/維信諾 昆山 5.5 代 AMOLED 2015/固安 6 代 AMOLED
47、2018.05 /合肥 6 代 AMOLED 2020.12/和輝光電 上海 4.5 代 AMOLED 2014Q1/上海 6 代 AMOLED 2019.01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開源證券研究所 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14/37 AMOLED 向低價格帶手機滲透,向低價格帶手機滲透,進一步催化進一步催化廠商廠商降本訴求。降本訴求。OLED 產業鏈上游包括設備制造、材料制造和零件組裝等。OLED 面板成本由設備、有機材料、人工、PCB、驅動 IC、玻璃基板等構成,占比分別為 35%、23%、9%、7%、7%、6%。目前AMOLED
48、屏已滲透至1000-2000元價格帶手機,進一步催化了面板廠商降本訴求。圖圖18:OLED 面板成本主要由有機材料和設備構成面板成本主要由有機材料和設備構成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開源證券研究所 OLED 有機發光材料種類眾多有機發光材料種類眾多。有機發光材料按照分子量和分子屬性可劃分為高分子材料與小分子材料,按照代際可劃分為第一代熒光材料、第二代磷光材料、第三代 TADF 材料。目前,市場銷售的有機發光材料以第一代熒光與第二代磷光材料產品為主,材料生產廠家均在不斷開發更好性能結構的材料體系以滿足市場的需求,產品迭代周期一般在兩至三年左右。有機發光功能材料可進一步分為發光主體材料、摻雜材料
49、。表表5:OLED 有機發光材料種類眾多有機發光材料種類眾多 分類分類 產品種類產品種類 下游應用發展趨勢下游應用發展趨勢 聚合物高分子材料 聚乙炔類、聚對苯類、聚噻吩類、聚芴類等產品 主要應用于噴墨打印工藝中,由于噴墨打印技術尚不成熟,工藝、材料、裝備仍存在關鍵問題需要解決,因此高分子材料尚未能實現量產。小分子材料 第一代熒光材料 目前熒光材料仍然存在大量的應用,特別是藍光材料體系中,開發更好性能結構的材料體系仍然是主要發展方向。第二代磷光材料 目前磷光材料存在大量的應用,特別是紅、綠光材料,開發更好性能結構的材料體系仍然是主要的發展方向。第三代 TADF 材料 TADF 由于材料結構本身存
50、在壽命、色純度等問題,材料目前還沒有完全實現商用,改善材料的穩定性和發光色純度是 TADF 材料的重要研究方向,另外,通過器件結構的優化設計來提升 TADF 材料器件性能也是研究重點。資料來源:奧來德公告、開源證券研究所 有機發光材料國產替代是大勢所趨。有機發光材料國產替代是大勢所趨。全球 OLED 有機發光材料主要被美、日、韓、德等國的企業壟斷。我國企業早期主要集中在 OLED 有機發光材料中間體和前端材料領域,在利潤較高的 OLED 有機發光材料成品(終端材料)領域占比較低。主要原因系我國顯示產業的技術布局仍處于起步階段,國內 OLED 材料企業技術積累薄弱,無核心專利拳頭產品,或選擇技術
51、含量低的中間體和前端材料;另一方面國內 OLED 材料企業缺乏量產配套、品質管控及器件設計應用等技術,不能準確高效地向下游面板客戶提供滿足屏體性能要求的材料產品及器件問題解決方案。為破除國外廠商對關鍵技術的壟斷,同時出于國內產線規?;敖档彤a品成本設備,35%有機材料,23%人工,9%PCB,7%驅動IC,7%玻璃基板,6%其他,13%設備有機材料人工PCB驅動IC玻璃基板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15/37 等需要,材料配套的本土化將是大勢所趨。根據海譜潤斯招股書中引用的 Omdia 及IHS 等機構的統計及預測數據,2021 年全球 OL
52、ED 蒸鍍材料銷售額為 16.86 億美元,預計 2025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29 億美元。由于近年來國際貿易摩擦以及蒸鍍材料價格高昂等原因,為了保證自己蒸鍍材料的供應,國內顯示面板廠商加大了與國內材料廠商的深入合作,采用同步開發等方式,扶植材料企業在技術上不斷突破。根據海譜潤斯招股書中引用的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2021 年國內 OLED 蒸鍍材料的市場規模超過 25 億元,預計到 2025 年該數字將增至 45 億元以上。圖圖19:全球全球 OLED 蒸鍍材料市場規模蒸鍍材料市場規模有望持續增長(億美元)有望持續增長(億美元)數據來源:Omdia、HIS、海譜潤斯公告 圖圖20:中國中國 O
53、LED 有機材料市場有望逐年增長有機材料市場有望逐年增長(億元)(億元)資料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海譜潤斯公告 國外企業仍占據主要市場,國產替代逐步向高毛利的終端材料推進。國外企業仍占據主要市場,國產替代逐步向高毛利的終端材料推進。目前國外公司仍占據有機發光材料主要市場,國內企業與國外還存在一定差距。主體材料方面,美國陶氏在紅色主體材料上擁有核心專利,市場占有率處于領先地位;德國默克在綠色主體材料具有較高的市場份額;日本出光在藍光主體材料領域的市場占有率處于領先地位。摻雜材料方面,專利被UDC(全稱為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等少數外國公司所壟斷,形成專利壁壘
54、。從 OLED 材料供應鏈的角度來看,目前中國企業主要供應 OLED 材料的中間體和單體粗品;而升華材料的核心是專利,具有較高的壁壘,主要由韓日德美企業壟斷。目前,化學原材料市場競爭激烈,毛利率僅有 10%-20%,國內產能充足;中間體/粗單體領域市場格局已初步形成,毛利率在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16/37 30%-40%,中國企業已經進入全球市場;而終端材料有高技術壁壘,毛利率較高,可達 60-80%,目前國產化能力較弱,以國外企業為主。國內大部分生產廠商集中于OLED 中間體和前端材料(粗品),行業內能夠提供終端材料(升華品)的公司較
55、少。隨著國內材料廠商如奧來德、萊特光電、海普潤斯、夏禾科技等廠商近些年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終端材料國產替代也在逐步推進。表表6:國外企業國外企業仍占據仍占據 OLED 材料材料領域主要市場領域主要市場 材料分類材料分類 材料名稱材料名稱 國外主要企業國外主要企業 國內主要企業國內主要企業 韓日韓日 歐美歐美 封裝層材料 晶體封裝材料 LiF-海譜潤斯 光提取材料 光提取材料 保土谷化學 杜邦 海譜潤斯 電極材料 陰極蒸鍍材料 Ag、Yb-海譜潤斯 電子功能材料 電子傳輸層(ETL)材料 ET LG 化學、出光-奧來德、海譜潤斯 發光功能材料 空穴阻擋層(HBL)材料 HB DOOSAN-海譜潤斯
56、 發光層(EML材料)Red Host 三星、SDI、喜星電子、德山金屬 UDC、陶氏化學 奧來德、萊特光電 Green Host 三星、SDI、喜星電子、德山金屬 UDC、陶氏化學 Blue Host 出光、LG 化學-Red Dopant-UDC Green Dopant-UDC Blue Dopant SFC、日本 JNC、出光-電子阻擋層(EBL)材料 Red Prime 德山金屬、LG 化學、三星 SDI、出光 默克、杜邦 萊特光電、夏禾科技 Green Prime 德山金屬 默克 海譜潤斯 Blue Prime 出光、LG 化學、保土谷化學 默克 奧來德 空穴功能材料 空穴傳輸層(
57、HTL)材料 HT 出光興產 默克 海譜潤斯、萊特光電、奧來德 空穴注入層(HIL)材料 HI 三星 SDI、Novaled-資料來源:海譜潤斯公告、奧來德公告、萊特光電公告、集微網、開源證券研究所 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17/37 圖圖21:OLED 發光材料盈利能力最強發光材料盈利能力最強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開源證券研究所 有機發光材料有機發光材料的技術、專利和驗證的技術、專利和驗證壁壘較高壁壘較高,先入者將占據先發優勢。,先入者將占據先發優勢。OLED發光材料層的形成需要經過三大環節,首先是將化工原材料有機合成中間體或單體粗品;然
58、后再升華合成 OLED 單體,再進一步合成升華前材料或升華材料,再由面板生產企業蒸鍍到基板上,形成 OLED 有機發光材料層。有機發光材料終端材料生產企業入圍下游 OLED 面板廠商供應鏈體系的品種,要經過面板廠商樣品試驗、產線測試等多道試驗或檢測程序,一旦入圍其合格供應商范圍之內,并形成批量供貨,便能表明其產品在品質、性能等方面與競爭企業無較大差異。圖圖22:OLED 發光材料涉及四步工藝流程發光材料涉及四步工藝流程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開源證券研究所 2.3、突破專利技術壁壘實現進口替代,突破專利技術壁壘實現進口替代,OLED 有機發光材料迎來有機發光材料迎來新新發展發展 奧來德奧來德主要
59、從事主要從事 OLED 產業鏈上游環節中的有機發光材料的研發、制造、銷產業鏈上游環節中的有機發光材料的研發、制造、銷售及售后技術服務售及售后技術服務。公司主要為下游面板廠商提供 OLED 各結構層的有機發光材料。按照具體用途劃分,包括發光功能材料、空穴功能材料、電子功能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公司產品以發光功能材料為主。發光功能材料按照顏色可進一步劃分為紅、綠、藍發光材料,再進一步可分為紅、綠、藍發光主體材料與摻雜材料。公司目前生產的發光功能材料涵蓋紅、綠、藍材料,以發光主體材料為主,產品涵蓋第一代熒光與第二代磷光材料,尚未生產高分子材料及第三代 TADF 材料。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
60、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18/37 圖圖23:OLED 各結構層需要各結構層需要發光功能材料、空穴功能材發光功能材料、空穴功能材料、電子功能材料料、電子功能材料等等 圖圖24:公司主營多種公司主營多種 OLED 有機發光材料有機發光材料 資料來源:奧來德公告 資料來源:奧來德官網 奧來德奧來德為國內有機為國內有機發光材料發光材料龍頭,國產替代進度領先龍頭,國產替代進度領先。公司經過多年自主研發,已經能夠設計出具有高效率電子功能材料、高穩定性空穴功能材料和高性能發光功能材料,并通過多年的生產摸索,掌握了提純工藝和升華工藝。公司已成為國內少數可以自主生產有機發光材料終端材料的公
61、司,是行業內技術先進的 OLED 有機材料制造商。2022 年公司共進行了 600 余個材料結構的設計開發工作,完成近 450 個樣品的合成制備,推薦 50 余支新材料進行客戶驗證。電子阻擋層材料中,Red Prime材料導入華星量產線和天馬量產線,Green Prime 材料導入維信諾量產線,均已實現穩定量產供貨。Blue Prime 材料已經在華星新體系產線驗證中。另外,新一代 Red Prime、Green Prime、和 Blue Prime 材料也在下游客戶進行新器件體系測試。公司發光材料銷量逐年公司發光材料銷量逐年增長增長。公司主要為下游面板廠商提供上圖所示 OLED 各結構層的有
62、機發光材料,按照具體用途劃分,包括發光功能材料、空穴功能材料、電子功能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公司產品以發光功能材料為主。2017-2022 年公司有機發光材料業務產銷率分別達 90.63%、81.67%、73.43%、87.36%、83.94%、79.73%,處于較高水平。2022 年公司 Red Prime、Green Prime 新材料成功導入客戶,銷量同比明顯提升。圖圖25:奧來德有機發光材料產銷率維持在較高水平(奧來德有機發光材料產銷率維持在較高水平(kg、%)數據來源:奧來德公告、開源證券研究所 公司在有機發光材料的核心競爭力具體體現為:公司在有機發光材料的核心競爭力具體體現為:(1)
63、在業內相關專利布局數量較多、布局體系較健全、布局品種較全面,所生產的終端材料產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具備研發、制造終端材料的實力。(2)公司在業內起步早,與各大客戶建立了90.63%81.67%73.43%87.36%83.94%79.73%0%10%20%30%40%50%60%70%80%90%1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產量銷量產銷率(右軸)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19/37 互信機制,利于產品快速導入市場。生產端、銷售端聯動發展,為公司材料業務提供重要
64、保障。(3)公司屬于技術導向型企業,2022 年公司研發人員達 97 人,占公司總人數的比例達 25.66%,核心技術水平和產品優勢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圖圖26:奧來德高學歷奧來德高學歷研發人員研發人員占比較高(人)占比較高(人)圖圖27:奧來德專利數量逐年提升(個)奧來德專利數量逐年提升(個)數據來源:公司公告、開源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奧來德公告、開源證券研究所 公司擁有多項有機發光材料的核心技術,筑高技術護城河。公司擁有多項有機發光材料的核心技術,筑高技術護城河。公司產品技術處于國內先進地位,采用產品結構設計、工藝優化及品質管控等方式提高產品性能:(1)高效率電子功能材料開發技術高效率電
65、子功能材料開發技術,公司通過利用電子功能基團與發光效率較好的芳環基團,構造出具有特定空間構型的電子功能材料,使得材料更適于電子的注入和遷移;同時通過空間構型的調整,提高材料的玻璃化轉變溫度,有效改善提升材料的熱穩定性和成膜性,進而改善提升其器件的壽命和穩定性;(2)高穩定性空穴功能材料開發技術)高穩定性空穴功能材料開發技術,公司通過引入空間體積、分子量較大的剛性基團,構建不對稱的、空間位阻大的化合物,提升材料的熱學性質和薄膜的穩定性,兼顧空穴注入與傳輸最佳化,提高材料的空穴遷移率,同時提高器件的壽命和穩定性,拓寬材料應用場景;(3)高性能發光功能材料開發技術,)高性能發光功能材料開發技術,公司
66、通過對發光層材料結構的有效設計,調節材料的發光波長,提高材料的發光效率和熱穩定性,改善器件的壽命。公司通過結構修飾和能級調節,使材料具有較高的玻璃化轉變溫度和載流子遷移率;對于紅光材料,通過引入具有共軛體系的輔助基團或者對其進行有效的共軛體系延伸,使材料的光譜紅移至飽和紅光,實現產品長壽命、高色純等性能特點。博士,5碩士,39本科,37???16博士碩士本科???00497627765106148178265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2019202020212022專利累計申請數專利累計獲得數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
67、聲明 20/37 表表7:奧來德在有機發光材料領域擁有三大核心技術奧來德在有機發光材料領域擁有三大核心技術 技術類別技術類別 技術名稱技術名稱 技術來源技術來源 技術概述技術概述 應用產品應用產品 高效率電子功能材料開發技術 高遷移率電子傳輸材料開發技術 自主研發 公司通過創新設計穩定性好、遷移率快的母核結構,構建特定空間結構的材料構型,調控分子能級,降低在器件中的傳遞勢壘,提升材料遷移率和穩定性,實現器件的高效率、低電壓和高穩定性。整體性能在客戶研發測試中達到或優于國外同型材料水平 電子功能 材料 高玻璃化轉變溫度的電子傳輸材料開發技術 自主研發 公司開發該類材料改變原有增加材料分子量、剛性
68、共軛面等單一方案,通過設計新型母核,實現材料具備較小分子量的同時保證增加分子結構剛性,提升材料玻璃化轉變溫度,同時兼顧材料遷移率和穩定性。公司已向面板廠商推薦多支該類型電子傳輸材料,其玻璃化轉變溫度遠高于 120的要求,同時能有效避免隨之產生的高蒸鍍溫度帶來的長時間加熱裂解風險 高穩定性空穴功能材料開發技術 可用于發光輔助層的空穴傳輸材料開發技術 自主研發 公司通過前期工作積累,開發了一系列能級由淺到深的芳胺化合物,從中篩選了一批適合紅綠藍三色發光層的輔助層材料,目前開發的多支紅光和綠光發光輔助層材料在 G6 產線量產使用,藍光發光輔助層材料也正在產線驗證中 空穴功能 材料 高玻璃化轉變溫度的
69、空穴傳輸層材料開發技術 自主研發 公司通過調節芳胺材料的空間結構和分子基團,提升材料結構剛性、玻璃化轉變溫度,改善材料熱學性質和成膜性,提高其應用器件后的壽命和穩定性,以拓寬材料應用場景。目前公司開發的空穴傳輸材料能夠實現在較小分子量的情況下具備較高玻璃化轉變溫度,解決了提高玻璃化轉變溫度后分子量變大而引起的蒸鍍溫度升高問題,可避免長時間蒸鍍裂解 高遷移率空穴傳輸材料開發技術 自主研發 公司通過創新開發新型母核結構,選擇合適的側鏈基團,構建不對稱芳胺材料,修飾空間結構和分子基團,調節材料能級,使空穴注入和傳輸勢壘最小,在提高材料空穴傳輸性能的同時,兼顧良好空穴注入性能,實現器件的低電壓驅動和高
70、效率發光,同時可改善其應用器件的壽命和穩定性,整體性能已經達到國外廠家同型材料水平 高性能發光功能材料開發技術 高效率深紅光材料的設計開發技術 自主研發 公司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結合理論模擬計算,重點解決配體材料基團的創新開發。在此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結構修飾和優化,調節分子內能量激發轉移,使其光譜紅移到飽和紅光,同時提升材料發光效率。開發的深紅光材料滿足微顯照明的性能需求 空穴功能 材料 高效率綠光材料的開發技術 自主研發 公司利用對輔助基團的修飾和優化,調節材料能隙和能量,使之與傳輸層匹配,調控發光層的載流子平衡和復合區,實現發光波長的調節以及載流子的有效利用,提升材料的發光性能,抑制綠光材料
71、的聚集猝滅,改善器件的發光效率和穩定性 低電壓、高效率的藍光材料的開發技術 自主研發 公司通過創新開發特定母核結構以及相關的側鏈基團,調節材料具備合適的正負載流子遷移率,實現應用于器件后較低的驅動電壓,并結合理論模擬計算,對材料結構構型進行優化調整,抑制材料能量的非輻射損失,有效提升能量的光輻射轉化,以此改善材料的發光效率,同時避免材料結構中存在能量不耐受的化學鍵,提高材料對載流子能量的耐沖擊能力,改善材料的穩定性。目前公司在藍光材料方面,已篩選出與國外性能水平相當或略優的材料 資料來源:奧來德公告、開源證券研究所 多項多項新產品新產品在研項目陸續落地助力公司開啟國產替代新征程。在研項目陸續落
72、地助力公司開啟國產替代新征程。公司擁有多項新產品在研項目,包括高性能紅色、綠色、藍色發光材料;聚酰亞胺薄膜材料;發光輔助層材料(RGB prime)等。主要應用于 OLED 柔性顯示面板及顯示器件領域,項目若成功落地,其技術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加速整體 OLED 產業鏈國產化進程,未來前景廣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21/37 表表8:奧來德有機發光材料在研項目加速國產替代進程奧來德有機發光材料在研項目加速國產替代進程 項目名稱項目名稱 投資規模投資規模(萬元)(萬元)進展進展 擬達到目標擬達到目標 技術水平技術水平 應用前景應用前景 新
73、型 OLED 發光材料技術研發 1070 已完結 圍繞 OLED 產業化應用的新材料展開研究,著重開發高性能紅色、綠色、藍色發光材料 產品性能達到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部分產品正在下游客戶進行測試導入 應用于 OLED 柔性顯示面板 柔性 AMOLED 用PI 基板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項目 1050 已完結 研發高性能聚酰亞胺及其薄膜的制備方法和應用,開發出具有低線性熱膨脹系數、高耐熱性和良好的機械性能的產品 開發出能夠滿足面板需求,黏度適當(3000-8000cp),組分穩定的具有高熱穩定性和良好機械強度,透過率達到 80%的液態漿料 應用于 OLED 柔性顯示面板 RGB prime 材料
74、的設計與開發 1950 進行中 針對國內產線特點,開發高性能RGB prime,實現相關材料的國產化替代 產品性能達到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部分產品正在下游客戶進行測試導入 RGBprime 材料需求量較大,15K 產線每年用量約 400kg,經濟效益前景可觀 新型硼氮類藍光摻雜材料的開發 900 已完結 突破國外藍光材料的技術壁壘,開發高效率的藍光材料,提升藍光色純度,改善藍光顯示器件的壽命,實現產線應用 改善和提升材料的發光效率,完善自主藍光材料結構的設計體系 應用于藍光顯示,市場前景廣闊,同時實現國產化配套,解決藍光受制于國外公司的卡脖子問題,有益于整個OLED產業鏈的國產化 高性能藍
75、光摻雜材料的開發 2000 進行中 通過創新結構設計,開發優化藍光摻雜材料合成工藝,實現高效率、高色純度、低電壓的藍光摻雜材料的批量制備 達到或者優于國外同型材料的性能水平 應用于中小尺寸手機、大尺寸顯示、IT 或車載疊層 OLED 面板的藍光發光層 新型聚酰亞胺薄膜材料的開發 500 進行中 得到一種能夠滿足成膜加工工藝、黏度可控的聚酰氨酸溶液,從而制備出性能優異的聚酰亞胺薄膜 開發性能優異的聚酰亞胺薄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應用于 OLED 顯示器件 資料來源:奧來德公告、開源證券研究所 公司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與下游客戶形成了深度綁定。公司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與下游客戶形成了深度綁定。經過
76、 17 年的行業技術經驗積累,公司作為 OLED 有機發光材料和蒸發源設備制造企業,已向維信諾集團、和輝光電、TCL 華星集團、京東方、天馬集團、信利集團等知名 OLED 面板生產企業提供有機發光材料;已向成都京東方、云谷(固安)、武漢華星、合肥維信諾、武漢天馬、重慶京東方、廈門天馬提供蒸發源設備,運行狀況良好。公司在新項目上也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封裝材料方面,已為產線穩定供貨。PDL 材料正在推進廠家測試。此外,Red Prime 材料已為華星、天馬、和輝光電穩定供貨;Green Prime 材料已為維信諾、和輝光電穩定供貨;Blue Prime 材料正在華星、天馬、維信諾等廠家進行推廣測試。
77、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22/37 3、蒸發源設備打破國外壟斷蒸發源設備打破國外壟斷,以,以核心技術核心技術外延拓展外延拓展鈣鈦礦業鈣鈦礦業務務 3.1、蒸發源設備打破國外壟斷蒸發源設備打破國外壟斷,構建底層核心技術,構建底層核心技術 真空蒸鍍真空蒸鍍法法是目前主流的是目前主流的 OLED 有機發光層及輔助功能層的制備方法有機發光層及輔助功能層的制備方法。OLED有機發光層及輔助功能層的制備方法主要有真空蒸鍍法和噴墨打印法,前者是目前中小尺寸面板量產使用的主要技術,后者技術尚未完全成熟并未產業化。真空蒸鍍法工作原理是在真空環境中對有機發光材
78、料加熱,使之氣化后粒子沉積到基片表面成膜的工藝,又稱真空鍍膜。圖圖28:真空蒸鍍工藝真空蒸鍍工藝技術壁壘較高技術壁壘較高 資料來源:真空技術與設備網公眾號、開源證券研究所 蒸鍍蒸鍍為為 OLED 屏幕生產核心工藝屏幕生產核心工藝。AMOLED 產線由數組段、蒸鍍段和模組段組成。在生產 OLED 屏的過程中,要通過真空蒸鍍機將 OLED 有機發光材料精準、均勻、可控地蒸鍍到玻璃基板上。AMOLED 面板需蒸鍍十余層有機材料,蒸鍍厚度和均勻度是核心指標,需控制在納米級精度,直接決定著 OLED 面板的發光效率、顯示顏色、良品率等。蒸鍍機是蒸鍍機是 OLED 蒸鍍段蒸鍍段關鍵設備關鍵設備。由真空抽氣
79、系統和真空腔體組成,其中真空抽氣系統由(超)高真空泵、低真空泵、排氣管道和閥門等組成,真空腔體內配置蒸發源、晶振片及掩膜板等不可缺少的部件。真空腔體內設有多個放置有機材料的蒸發源并左右移動,用來加熱有機材料使之氣化蒸發并沉積至基板上成薄膜。預計使用周期達 10 年以上(其中蒸發源使用壽命約為 10 年)。AMOLED 面板需蒸鍍十余層有機材料,蒸鍍厚度和均勻度是核心指標,需控制在納米級精度,直接決定著OLED 面板的發光效率、顯示顏色、良品率等。蒸發源作為進行蒸鍍的核心組件,其性能決定著蒸鍍過程中的鍍膜厚度和均勻度,可視作蒸鍍設備的“心臟”。目前,業界普遍采用 Canon Tokki 蒸鍍機作
80、為 6 代線量產設備,包括三星、京東方、LG、維信諾等大型面板廠商。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23/37 圖圖29:蒸鍍機是蒸鍍機是 OLED 蒸鍍段關鍵設備蒸鍍段關鍵設備 資料來源:奧來德公告 蒸發源為蒸鍍機核心配套組件蒸發源為蒸鍍機核心配套組件。AMOLED 產線由數組段、蒸鍍段和模組段組成,蒸鍍機是蒸鍍段的重要組成部分,使用周期和產線更新周期呈線性關系,預計使用周期達十年以上。蒸發源是蒸鍍機的核心組件之一,對蒸鍍效果、良品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使用周期預計在十年左右。使用周期內,廠商會對蒸發源提供備件更換(如坩堝、角度板等)、維修保養、易
81、損件或消耗品的更換(如加熱絲、熱電偶等)等服務。生產蒸發源的國外廠商主要有韓國 YAS、日本愛發科等。奧來德生產的 6代 AMOLED 線性蒸發源成功打破國外壟斷,實現了蒸鍍機核心部件蒸發源的國產化。此外,Tokki 作為蒸鍍機生產商,其技術特長聚焦在蒸鍍機整體系統的運行穩定性及對位精度上。而蒸發源與蒸鍍機的應用技術不同,對于當前產線需要的高性能蒸發源,除需要考慮機械設計部分外,還需要對 OLED 發光器件、OLED 材料屬性具有深刻理解,上述方面專業蒸發源設備廠商更為擅長。Tokki 作為蒸鍍機的主要供應商,早期在蒸發源方向有所布局,具有一定的技術和生產能力,但其布局的應用技術多為早期的點源
82、技術。而當前蒸發源技術已有很大發展,線源已取代點源成為蒸發源的主流技術,Tokki 自身點源技術儲備已不滿足目前面板廠商對高性能蒸發源性能的需求,Tokki 自銷售 6 代線蒸鍍機時已停止生產蒸發源,因此其 6 代線蒸鍍機不提供蒸發源。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24/37 表表9:公司生產的蒸發源性能優異公司生產的蒸發源性能優異 公司名稱公司名稱 基本情況基本情況 主要產品主要產品 OLED 設備業務特點設備業務特點 奧來德 成立于 2005 年,主營蒸發源和有機發光材料業務 蒸發源 公司所生產的蒸發源具有熱分布穩定、蒸鍍均勻性好、有機材料變
83、性小等產品優勢,并最大可滿足連續 250 小時的生產需求。日本愛發科 成立于 1952 年,日本上市公司,全球領先的真空應用設備生產商,其設備主要應用于面板和半導體制造業和其他一般產業。蒸鍍設備 擁有豐富的應用程序,可適用于新開發的蒸發源,對應基板的尺寸在 2 代線以上。韓國 YAS 成立于 2002 年,韓國上市公司,OLED 工藝設備制造商 蒸鍍設備 與 LG 合作,合作開發高世代蒸鍍設備 韓國 SNU 成立于 1998 年,韓國上市公司,OLED 以及 LCD 行業相關設備制造商 蒸鍍設備與檢測設備 在5代線以上量產型OLED蒸鍍設備市場上占有率較少。資料來源:奧來德公告、開源證券研究所
84、 6 代代 AMOLED 面板產線面板產線主要選擇線性蒸發源主要選擇線性蒸發源。蒸發源從學術角度上可分為自由蒸發源、克努森蒸發源(KnudsenCell)和坩堝蒸發源。根據其宏觀形狀的不同可以分為點源(PointSource)、線源(LinearSource)、面源(Planar/AreaSource),其中點源一般用于實驗室制備器件,面源工藝尚未規模產業化,線源仍然是目前 OLED 面板制造的主流設備。表表10:6 代代 AMOLED 面板產線面板產線主要選擇線性蒸發源主要選擇線性蒸發源 分類名稱分類名稱 主要特性主要特性 學術分類 自由蒸發源 蒸發速率不僅僅取決于物質的平衡蒸汽壓 Pe,還
85、和蒸發物質的實際分壓 Ph 有關 克努森蒸發源(Knudsen Cell)蒸發面積小、蒸發速率低、蒸發束流方向性好,且溫度、蒸發速率等可以準確控制 坩堝蒸發源 蒸發速率可控性介于上面兩種蒸發源之間。一般小型實驗室會采用該類型的蒸發源 宏觀形狀分類 點源(PointSource)主要為單個 Knudsen Cell。其設備設計時,需要在蒸鍍均勻性、Source和基板距離、off-axis location、材料利用率、沉積速率等參數之間尋找最理想的工藝窗口 線源(LinearSource)主要為并聯的 Knudsen Cell,其技術特點是蒸發源或基板在蒸鍍時進行移動。與 Point Sourc
86、e 相比,因為有更小的 Source 與基板間距、更好的沉積均勻性和更好的材料利用率,理論上線源有更好的沉積效果。根據加熱裝置 Heater 的位置不同,Line Source 又可以進一步分為Top Heater 和 Side Heater 型 面源(Planar/AreaSource)和 Line Source 和 Point Source 不同,該技術特點是先將 OLED 材料蒸發到一個平面 Substrate,其后再將面上的 OLED材料蒸發到目標基板上。與其他蒸發結構相比,該結構的設備設計更加簡單,且理論上其制作 AMOLED 器件時 Dead Zone/Shadow Area 的區
87、域會更小。但是因為其需要先將材料蒸發到一中介平面,所以工藝步驟會更加的復雜。該技術暫時還未能進入產線進行運用 資料來源:OLED industry 公眾號、開源證券研究所 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25/37 奧來德奧來德蒸發源設備成功打破國外壟斷。蒸發源設備成功打破國外壟斷。公司開發出用于高世代 AMOLED 蒸鍍線的高性能、高穩定性、高精度線性蒸發源,打破國外對我國的技術壟斷和設備封鎖。公司重點通過構造熱流體模型,解決了蒸發源的系統加熱均勻性及穩定性等問題,研發出新型的溫控、加熱、冷卻、坩堝及噴嘴系統,大大提高了 AMOLED 制備的精度
88、控制和良品率。性能指標方面,性能指標方面,公司所生產的蒸發源設備,在關鍵性能上可實現在 10-1000nm 膜厚范圍內穩定蒸鍍,連續 250 小時穩定蒸鍍,保持膜厚偏差首尾差異控制在 2%以內;在功能上不僅可以對單一材料進行精確蒸鍍,且能滿足不同材料的精確比例共同蒸鍍;在設備構造設計上實現了與 AMOLED 蒸鍍工藝線的良好匹配與對接,保證設備運行的穩定性。公司的蒸發源設備公司的蒸發源設備為為目前國內唯一能夠適配目前國內唯一能夠適配 Tokki 蒸鍍機的產品。蒸鍍機的產品。國內面板廠家在建設 OLED 產線時,首先選擇蒸鍍機廠商,對蒸鍍機廠商選擇結束后,面板廠家與蒸鍍機廠商和蒸發源廠商進行三方
89、會議,確定其所搭配蒸發源尺寸以及接口排布等規格參數,此過程由面板廠家進行主導,Tokki 不會對蒸發源設置認證要求或其他限制。國內面板廠商在 6 代線建設時,主要選擇日本佳能 Tokki 蒸鍍機,而僅日本佳能 Tokki 一家市場占有率便達 81.82%,少部分則選擇日本愛發科的蒸鍍機。日本愛發科蒸鍍機與蒸發源配套出售,客戶不需要另行采購蒸發源;Tokki 蒸鍍機不提供蒸發源,廠商后續通過招標的形式進行蒸發源采購,安裝至 Tokki 蒸鍍機使用。表表11:奧來德奧來德蒸發源擁有多項核心技術蒸發源擁有多項核心技術 技術名稱技術名稱 技術來源技術來源 成熟程度成熟程度 技術概述技術概述 應用產品應
90、用產品 有機材料高均勻性鍍膜技術 自主研發 批量生產 通過對坩堝及內部腔體結構進行優化設計,使有機材料升華產生的蒸鍍氣體在蒸發源內達到有序分布,再經蒸發源噴嘴將蒸鍍氣體均勻一致地噴射到基板上,從而提高有機材料鍍膜的厚度均勻性和良率 蒸發源 蒸鍍的蒸鍍速率與膜厚的精準控制技術 自主研發 批量生產 通過調節坩堝加熱絲的加熱溫度、調節閥孔徑,實現速率控制;通過加熱溫度精度控制及蒸發源內溫度的均勻分布,使有機材料蒸鍍速率控制變得更精細、更準確;通過對不同蒸鍍組件分別裝填料,實現對材料蒸鍍控制的便捷性與精密性;對線源噴嘴的左、中、右部分不同蒸鍍組件實現各自獨立控制,實現不同蒸鍍組件獨立控制速率 蒸發源
91、有機材料均勻受熱技術 自主研發 批量生產 通過溫度控制系統的精確、穩定控制,實現蒸鍍材料均勻有序蒸鍍;利用振動器保持坩堝內的蒸鍍材料表面相對平整,以破除蒸鍍材料在坩堝內形成孤島結構,避免蒸鍍材料局部受熱造成的劣化情況 蒸發源 蒸鍍角度與蒸鍍陰影效應的精準控制技術 自主研發 批量生產 在噴嘴外圍設置反射罩,使得線源垂直于掃描方向的蒸鍍角可控性良好,并通過蒸鍍角的調整實現對 OLED 蒸鍍陰影效應控制 蒸發源 提高有機材料利用效率的技術 自主研發 批量生產 通過配置于蒸發源和基板之間的蒸鍍遮罩或擋板機構,控制蒸鍍遮罩或擋板機構遮擋蒸發源噴嘴,阻擋有機材料影響基板正常膜層沉積,保證蒸鍍的良率;同時可
92、對附著于蒸鍍遮罩或擋板機構的有機材料進行回收再利用,實現節約材料與提高蒸鍍材料的利用率 蒸發源 資料來源:奧來德公告、開源證券研究所 國內面板廠商已進行招標采購的國內面板廠商已進行招標采購的 6 代代 AMOLED 線性蒸發源來自于奧來德、韓線性蒸發源來自于奧來德、韓國國 YAS、日本愛發科、韓國、日本愛發科、韓國 SNU,奧來德是唯一的國內企業。,奧來德是唯一的國內企業。6 代 AMOLED 是 OLED產業的主流,我國最近幾年投產及在建的 OLED 產線基本集中于此;線性蒸發源為蒸鍍工藝中的核心技術設備。奧來德在該領域打破了國外壟斷,成功實現該核心組件的自主研發、產業化和進口替代,解決了國
93、內 6 代 AMOLED 產線的“卡脖子”技術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26/37 問題。2020 年,我國全部蒸鍍機搭載奧來德蒸發源市占率及 Tokki 蒸鍍機搭載奧來德蒸發源市占率分別達 57.58%和 73.08%。從產線世代發展看,目前 OLED 面板產線以 6 代 AMOLED 產線為主,隨著技術的發展,未來產業將向更高世代的 AMOLED產線發展,形成 6 代線與 8.5 代線為主流的產線格局,屆時奧來德將充分受益。表表12:奧來德是唯一國產蒸發源供應商奧來德是唯一國產蒸發源供應商 企業名稱企業名稱 地點地點 基板設計產能基板設計
94、產能 蒸發源已招標對蒸發源已招標對應產能應產能 蒸鍍機廠家蒸鍍機廠家 蒸發源廠家蒸發源廠家 京東方集團 成都 45K/月 45K/月 Tokki 上海升翕 2.5 條線;韓國 SNU0.5 條線 綿陽 48K/月 48K/月 Tokki 韓國 YAS3 條線 重慶 48K/月 48K/月 Tokki 上海升翕 3 條線 TCL 華星集團 武漢 45K/月 45K/月 Tokki 上海升翕 3 條線 天馬集團 武漢 67.5K/月 45K/月 愛發科+Tokki 日本愛發科 2 條線;上海升翕 1 條線 廈門 45K/月 30K/月 Tokki 上海升翕 2 條線 和輝光電 上海 30K/月 3
95、0K/月 愛發科 日本愛發科 2 條線 維信諾集團 固安 30K/月 15K/月 Tokki 上海升翕 1 條線 合肥維信諾 合肥 30K/月 30K/月 Tokki 上海升翕 2 條線 總計 388.5K/月 336K/月-資料來源:奧來德公告、開源證券研究所 注:數據統計截至 2023 年 3 月末;上海升翕為奧來德全資子公司 3.2、蒸發源有望持續受益于蒸發源有望持續受益于 6 代線升級、改造和高世代線需求代線升級、改造和高世代線需求 未來公司蒸發源設備業務主要增長點主要在于:(1)現有產線蒸發源設備的維現有產線蒸發源設備的維保收入保收入。目前,公司已累計中標 14.5 條第 6 代 A
96、MOLED 產線,隨著使用時間增加,蒸發源設備會產生維修保養需求,公司預估每條產線維保收入約 600 萬元/年,此業務可為公司持續貢獻收入。(2)現有蒸發源設備的備品備件及升級改造收入現有蒸發源設備的備品備件及升級改造收入。蒸發源配件包括坩堝、角度板等,此類配件可進行更換,面板廠商有對配件進行備品備件的需求。同時由于 OLED 產品升級,客戶會對蒸發源設備產生升級改造的需求。蒸發源設備的升級改造主要涉及部分配件的升級改造。雖配件價值較蒸發源設備整體價值較低,但客戶對蒸發源設備進行備品備件和持續升級改造的需求客觀存在,因此公司配件的銷售收入將有所提升(3)高世代蒸發源市場高世代蒸發源市場。OLE
97、D 產線的升級換代是行業發展趨勢,目前國內主流產線為第 6 代,但預計未來 8.5/8.6 代產線將會成為面板廠商的主要投資點。公司目前正在積極研發適用于高世代產線的蒸發源設備,未來隨著高世代蒸發源產品成功導入市場,將會成為公司蒸發源設備收入的主要增長點。在手訂單充裕,行業壟斷地位穩固。在手訂單充裕,行業壟斷地位穩固。截止 2022 年 12 月 31 日,除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外,公司對其余蒸發源主要客戶均有在手訂單。除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存在從國外采購蒸發源設備外,其余蒸發源主要客戶不存在從除發行人外的供應商處采購蒸發源設備的情形。公司蒸發源設備在手訂單金額達 2.24 億元。2
98、023 年 1 月,奧來德子公司上海升翕中標廈門天馬顯示科技有限公司 1.29 億元(不含稅)蒸發源設備訂單。因此,截至 2023 年 1 月,奧來德合計在手訂單 3.52 億元。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27/37 表表13:奧來德奧來德蒸發源設備蒸發源設備在手訂單充裕在手訂單充裕 客戶客戶 合作開始時間合作開始時間 在手訂單(億元)在手訂單(億元)2022 年收入年收入(億元)(億元)2021年收入(億年收入(億元)元)2020 年收入年收入(億元)(億元)武漢華星光電 2017 年 0.27 1.51 0.02 1.04 重慶京東方 2
99、020 年 1.02 0.83 0.85-成都京東方 2019 年 0.03 0.08 0.01 0.0007 武漢天馬 2019 年 0.0002 0.03 0.93-廈門天馬 2021 年 0.88-2023 年 1.29-合肥維信諾 2019 年 0.03 0.0003 0.79 0.83 云谷(固安)2017 年 -0.0003 合計合計 2.46 2.61 1.87 資料來源:奧來德公告、開源證券研究所 注:在手訂單為蒸發源在手訂單金額(不含稅),除廈門天馬二期(2023 年 1 月公告中標)外,其余在手訂單統計時間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串聯串聯 RGB 可提升中尺
100、寸面板的亮度和壽命,其需求的增長有望帶動疊層蒸發源可提升中尺寸面板的亮度和壽命,其需求的增長有望帶動疊層蒸發源改造需求改造需求。與單層 RGB OLED 面板相比,串聯 RGB 亮度可達 2 倍,使用壽命可達 4倍,其中 RGB 串聯結構通過發光材料疊加形成。由于需要額外的發光材料層,因此該面板物料成本相應更高。此外,相應的制造系統(例如蒸鍍系統和蒸鍍掩模板)使用量也需擴大;與單層 RGB OLED 面板相比,串聯 RGB OLED 面板所需蒸鍍設備達到兩倍。因此,串聯 RGB OLED 面板中每一層的厚度和屬性都需優化以保證更高的生產率。圖圖30:串聯串聯 RGB OLED 面板面板性能優異
101、,價值量較高性能優異,價值量較高 資料來源:Omdia、開源證券研究所 公司公司蒸發源蒸發源銷量銷量整體穩定整體穩定。公司目前生產的蒸發源屬于線性蒸發源,用于 6 代AMOLED 面板產線。2018-2022 年公司蒸發源設備業務產銷率分別達 43.42%、121.88%、52.33%、155.00%、214.81%,處于較高水平。此外,2022 年公司成功獲得重慶京東方三期蒸發源訂單,在 2022 年底收官階段完成廈門天馬二期蒸發源設備的招投標工作,并成功中標。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28/37 圖圖31:公司蒸發源設備銷量公司蒸發源設備
102、銷量整體穩定整體穩定(臺、(臺、%)數據來源:奧來德公告、開源證券研究所 3.3、以底層核心技術為基,外延拓展鈣鈦礦業務以底層核心技術為基,外延拓展鈣鈦礦業務 3.3.1、鈣鈦礦電池鈣鈦礦電池理論轉換效率高理論轉換效率高,市場空間廣闊,市場空間廣闊 鈣鈦礦電池鈣鈦礦電池為第三代高效太陽能電池。為第三代高效太陽能電池。鈣鈦礦電池是利用鈣鈦礦型材料作為吸光層的新型化合物薄膜太陽能電池,屬于第三代太陽能電池,可分為純鈣鈦礦電池和鈣鈦礦疊層電池,包括純鈣鈦礦電池和鈣鈦礦疊層電池兩種類型,單節純鈣鈦礦電池結構包含玻璃基板、TCO 層、HTL 層、鈣鈦礦層、ETL 層、封裝膠膜等。隨著技術發展,鈣鈦礦電池
103、的商業化正逐步推進。圖圖32:太陽能光伏電池太陽能光伏電池技術路線主要可分為晶硅電池和薄膜電池技術路線主要可分為晶硅電池和薄膜電池 2 類類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開源證券研究所 鈣鈦礦電池鈣鈦礦電池理論理論轉換效率轉換效率高,且綜合成本在部分場景具有優勢高,且綜合成本在部分場景具有優勢。鈣鈦礦最大優點為其高轉換效率上限。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從轉換效率上限來看,鈣鈦礦三節層電池最高,達 45%。另外,從綜合成本考量,在一些土地資源稀缺、單位面積內需要安裝更多光伏裝機的情況下,例如戶用屋頂光伏電站,鈣鈦礦電池由于具43.42%121.88%52.33%155.00%214.81%0%50
104、%100%150%200%250%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產量銷量產銷率(右軸)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29/37 備高效率的優勢而競爭力強;此外,鈣鈦礦由于外觀漂亮,能與建材更好地集成,因而在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市場上占據競爭優勢。當前鈣鈦礦電池已步入商業化前夕,隨著鈣鈦礦電池技術不斷提升,未來鈣鈦礦電池滲透率也將隨之增長。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的 CPIA 數據,預計 2023 年鈣鈦礦電池滲透率為 0.2%,2030年將增長至 30%。圖圖33:鈣鈦礦疊層電池擁
105、有目前最高的理論轉換效率鈣鈦礦疊層電池擁有目前最高的理論轉換效率 圖圖34:鈣鈦礦電池市場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鈣鈦礦電池市場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開源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CPIA、開源證券研究所 鈣鈦礦鈣鈦礦電池下游應用領域眾多,電池下游應用領域眾多,未來前景廣闊。未來前景廣闊。相比于晶硅電池,鈣鈦礦電池具有極限轉換效率高、生產成本低、制備工藝簡單、高柔性等優勢,可以應用于光伏發電、LED 等領域,發展前景廣闊。作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技術,鈣鈦礦太陽電池技術被視為未來可以取代晶硅電池的技術。經過多年來的發展,鈣鈦礦太陽電池技術得到了極大地提升,光電轉換效率不斷突破,峰值已
106、經接近于晶硅電池。圖圖35:鈣鈦礦電池下游應用領域眾多鈣鈦礦電池下游應用領域眾多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開源證券研究所 各大廠商積極布局鈣鈦礦各大廠商積極布局鈣鈦礦電池電池生產線。生產線。中國鈣鈦礦電池產業在全球處于領先水平,組件量產進度快,尺寸大,效率高。目前,已有近二十多家企業宣布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投資計劃,行業內已有 3 條 100MW 級別鈣鈦礦產線投產,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業化進程進一步提速。24.5%27.5%28.7%29.4%31.0%35.0%45.0%0.0%10.0%20.0%30.0%40.0%50.0%普通單晶硅電池HJT電池TOPCon電池晶體硅太陽能電池鈣鈦礦電池
107、單層電池晶硅/鈣鈦礦雙節疊層鈣鈦礦三節層電池0%5%10%15%20%25%30%35%2022E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滲透率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30/37 表表14:國內廠商積極布局鈣鈦礦電池業務國內廠商積極布局鈣鈦礦電池業務 企業企業 業務布局情況業務布局情況 協鑫光電 協鑫光電 100MW 鈣鈦礦生產線已于 2021 年開始試產,光電轉換效率達到 18%,預計 2023-2024 年將投建 GW 級產線 纖納光電 2022 年年初纖納光電投資建設的 100MW 鈣鈦礦規?;?/p>
108、產線建成投產,目前公司正在規劃 GW 級生產線建設,有望 2023 年投產 極電光能 2022 年 12 月 8 日,極電光能 150MW 鈣鈦礦光伏生產線運行,這是全球已投產且產能最大的鈣鈦礦光伏生產線,同時具備 BIPV 產品和標準組件生產能力 寧德時代 公布了一批鈣鈦礦專利,鈣鈦礦光伏電池研究進展順利,并進入中試線搭建階段 通威股份 通威股份布局的實驗線,預計首片鈣鐵礦電池將于 2023 年內下線 東方日升 東方日升的鈣鈦礦/HJT 疊層電池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擬于 2023 年內投建鈣鈦礦及疊層電池試驗線 無限光能 2022 年完成試驗線建設,2023 年內實現大尺寸電池模組批量下線,
109、目標效率大于20%。公司將啟動 10MW 級中試線建設,計劃 2024 年建成 100MW 商業化量產線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開源證券研究所 3.3.2、設備設備是是鈣鈦礦電池鈣鈦礦電池的關鍵的關鍵技術壁壘技術壁壘之一之一 設備是鈣鈦礦電池設備是鈣鈦礦電池的關的關鍵技術鍵壁壘鍵技術鍵壁壘之一之一。鈣鈦礦電池原料用量少且不十分稀缺,關鍵技術壁壘仍然在設備端,主要涵蓋封裝、激光、鍍膜、涂布設備等。質量更好的膜層往往需要更加精密的設備進行制備,意味著更高的設備成本。蒸鍍在大蒸鍍在大面積薄膜制備上具有優勢且適用于多項鍍膜環節,有望成為主流鈣鈦礦鍍膜技面積薄膜制備上具有優勢且適用于多項鍍膜環節,有
110、望成為主流鈣鈦礦鍍膜技術術。鈣鈦礦薄膜沉積工藝主要包括溶液法和氣相沉積法。溶液法包括刮涂法與狹縫涂布法等,優點是成本低、設備兼容度高、原料利用率高,但大面積均勻性不易控制、對基底平整度要求高。同時,有毒溶劑的使用、基底對前驅體溶液的浸潤性差、難以實現均勻大面積鈣鈦礦薄膜制備等特點,也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其在大規模生產中的應用。相比之下,氣相沉積法氣相沉積法(PVD)更有望實現均勻、無針孔和光滑的高質量更有望實現均勻、無針孔和光滑的高質量大面積薄膜的制備。大面積薄膜的制備。真空鍍膜機真空蒸發鍍膜(簡稱蒸鍍)是 PVD 技術中發展最早、應用較為廣泛的鍍膜技術。蒸鍍在大面積均勻性、基底平整度要求等更具優
111、勢,在空穴傳輸層和電子傳輸層的部分材料鍍膜及疊層結構制備方面具備一定必要性,未來有望獲得更多的應用。表表15:蒸鍍適蒸鍍適用于多項用于多項鈣鈦礦電池鈣鈦礦電池鍍膜環節鍍膜環節 工藝工藝 成熟度成熟度 TCO 玻璃基板層 可以直接采購,或在玻璃底上制備透明導電層 較為成熟 空穴傳輸層 使用 PVD(蒸鍍/磁控濺射等),或涂布 難點是工藝參數調整 鈣鈦礦層 主要使用涂布印刷(狹縫涂布等),也可使用蒸鍍PVD 或氣相沉積 技術難度較高,難點是大面積、均勻性和材料使用效率 電子傳輸層 使用 PVD(蒸鍍/磁控濺射/離子鍍 RPD),或涂布 背電極 主要使用蒸鍍 PVD 或磁控濺射 PVD 相對較為成熟
112、 激光刻蝕 使用四次,包含 P1-P3 劃線和 P4 清邊,主要是在膜層之間形成電路結構并完成電池內部的串聯連接。封裝 需要實現全壽命隔絕空氣密封,使用薄膜、物理封裝等。資料來源:立鼎產業研究院、開源證券研究所 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31/37 表表16:蒸鍍法相對比涂布法具有三大優勢蒸鍍法相對比涂布法具有三大優勢 技術路線名稱技術路線名稱 主要優勢主要優勢 蒸鍍法 1、均勻性、致密性、缺陷程度等方面表現更佳 2、在大面積成膜方向更具潛力 3、對表面平整狀況的兼容度更強,因此在晶硅疊層電池上,蒸鍍法潛力更大 資料來源:全球光伏公眾號、開源
113、證券研究所 蒸鍍工藝參數主要包括蒸發速率、蒸氣壓、基底溫度和薄膜厚度等蒸鍍工藝參數主要包括蒸發速率、蒸氣壓、基底溫度和薄膜厚度等,這些工藝參數的變化對結晶形貌、晶粒尺寸、結晶質量和薄膜組分都有很大的影響。(1)蒸發速率控制:)蒸發速率控制:蒸發速率的準確控制是制備高質量鈣鈦礦薄膜的關鍵參數之一,也是氣相沉積法中最難精準控制的部分,在共蒸氣相沉積中會格外突顯控制蒸發速率的重要性。這關系到制備的可重復率和薄膜的形貌特征,且對于組分計量比較為敏感的鈣鈦礦會因沉積速率的改變而得到不同的相結構。(2)蒸發氣壓(真空度)控制:)蒸發氣壓(真空度)控制:通常來說,蒸發腔體內的氣體殘余量決定了腔體內的氣壓,用
114、真空計來計量蒸氣壓的變化是較為直接的方式。由于蒸發源物質在蒸發運動路徑中受其它粒子的碰撞,會引起蒸發運動路徑的改變,從宏觀的角度,蒸發腔體內的氣體殘余量會通過決定氣體之間的碰撞概率來對從蒸發源出發的蒸氣物質最終冷凝吸附在基底上的量產生影響。(3)基底溫度控制:)基底溫度控制:除了蒸發速率和蒸發壓力外,在真空氣相沉積過程中影響晶體生長動力學和膜質量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基板溫度。例如,通過改變沉積過程中的基底溫度,可以控制氣相沉積的碘化鉛層的形貌和晶體生長方向。(4)薄膜厚度控制:)薄膜厚度控制:吸光層厚度是優化光伏器件性能的關鍵參數。氣相沉積方法在制備精確厚度的鈣鈦礦薄膜方面存在固有的優勢。通常光
115、學器件中光學干涉的結果是雙重的:若某些波長的光沒有被完全吸收,將會有光電流的損失;器件中其他層厚度的任何變化都會導致光學干涉圖樣的變化。因此,鈣鈦礦薄膜結合其他傳輸層時,將必須對其進行厚度優化,保證其能以最大限度吸收光且不會過厚。圖圖36:蒸鍍蒸鍍工藝參數工藝參數決定鍍膜質量決定鍍膜質量 資料來源:氣相沉積制備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及其光電性質研究(張敬敏,2022)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32/37 3.3.3、以核心技術為基以核心技術為基,奧來德切入鈣鈦礦領域,奧來德切入鈣鈦礦領域 憑借在材料和設備領域的雙重積累,奧來德切入憑借在材料和設
116、備領域的雙重積累,奧來德切入鈣鈦礦領域。鈣鈦礦領域。2022 年 11 月 19日,奧來德發布公告稱,擬使用超募資金 4900 萬元投資建設新項目。(1)鈣鈦礦結構型太陽能電池蒸鍍設備的開發項目:公司計劃投資 2,900 萬元,開發一種用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工藝的薄膜的制備方法和設備,打破進口依賴,實現國產化替代。(2)低成本有機鈣鈦礦載流子傳輸材料和長壽命器件開發項目:公司計劃投資 2,000 萬元,開發新型空穴功能材料,突破高遷移率、高穩定性空穴傳輸材料的關鍵制備技術,在性能上實現新的突破?;诠驹?OLED 材料和設備領域扎實的量產經驗和雄厚的研發實力,鈣鈦礦作為新興業務有望與公司主業形
117、成有效協同,開啟公司第二增長曲線。奧來德在鈣鈦礦材料及設備領域齊頭并進。奧來德在鈣鈦礦材料及設備領域齊頭并進。公司利用自身 OLED 配套核心技術能力,解決鈣鈦礦方向的關鍵技術問題,在設備、材料及工藝相關方面進行設計開發。材料方面:公司圍繞空穴傳輸材料進行開發中,錨定鈣鈦礦載流子傳輸層材料,針對不同鈣鈦礦器件結構,集中在空穴傳輸材料和電子傳輸材料進行開發,并對鈣鈦礦界面材料進行調研。目前空穴材料已經完成小樣的開發,正在申請專利。蒸鍍設備方面,依托公司在 OLED 領域線性蒸發源的優勢和多年研發及產線應用的經驗,進行鈣鈦礦蒸鍍設備的研發與生產,已經完成鈣鈦礦蒸鍍機的前期技術設計工作。表表17:鈣
118、鈦礦業務有望為奧來德帶來正協同效應鈣鈦礦業務有望為奧來德帶來正協同效應 鈣鈦礦材料鈣鈦礦材料 鈣鈦礦設備鈣鈦礦設備 項目名稱項目名稱 低成本有機鈣鈦礦載流子傳輸材料和長壽命器件開發項目 鈣鈦礦結構型太陽能電池蒸鍍設備的開發項目 項目項目投資額投資額 2000 萬 2900 萬 建設周期建設周期 20 個月 20 個月 項目目標項目目標 開發新型空穴功能材料,突破高遷移率、高穩定性空穴傳輸材料的關鍵制備技術,在性能上實現新的突破 開發一種用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工藝的薄膜的制備方法和設備,打破進口依賴,實現國產化替代 資料來源:奧來德公告、開源證券研究所 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
119、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33/37 4、盈利預測和投資建議盈利預測和投資建議 4.1、盈利預測盈利預測(1)OLED 材料方面,公司經過多年自主研發,已經能夠設計出具有高效率電子功能材料、高穩定性空穴功能材料和高性能發光功能材料。電子阻擋層材料中,Red Prime 材料導入華星量產線和天馬量產線,Green Prime 材料導入維信諾量產線,均已實現穩定量產供貨;Blue Prime 材料已經在華星新體系產線驗證中,預計公司OLED 材料業務收入將隨新產品的導入加速增長??紤]到 Red Prime、Green Prime等屬于壁壘較高的終端材料,OLED 材料業務毛利也將隨之提升。
120、我們預計此項業務2023-2025年營業收入增速為92.88%/80.00%/66.12%,毛利率為50.49%/49.43%/53.64%。(2)蒸發源設備方面,公司為 6 代 AMOLED 面板產線蒸發源唯一國產供應商,有望持續受益于 6 代線升級、改造和高世代線需求。同時公司基于底層核心技術外延拓展鈣鐵礦設備和材料業務,設備產品有望進入光伏行業。我們預計此項業務2023-2025 年營業收入增速為 1.71%/40.00%/14.29%,毛利率為 67.00%/67.00%/67.00%。表表18:我們預計我們預計 2023-2025 年營業收入年營業收入 6.60/10.88/16.2
121、6 億元億元 2021 2022 2023E 2024E 2025E 營業總收入(百萬元)405.95 458.85 660.48 1,088.33 1,626.43 YOY-13.03%43.94%64.78%49.44%綜合毛利率 55.46%54.60%56.77%55.09%56.93%有機發光材料業務 營業收入(百萬元)143.52 212.57 410.00 738.00 1226.00 YOY-48.12%92.88%80.00%66.12%毛利率 30.28%37.02%50.49%49.43%53.64%蒸發源設備業務 營業收入(百萬元)262.38 245.80 250.0
122、0 350.00 400.00 YOY-6.32%1.71%40.00%14.29%毛利率 69.24%69.75%67.00%67.00%67.00%數據來源:Wind、開源證券研究所 4.2、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公司是國內 OLED 材料和蒸發源設備雙龍頭。OLED 材料業務方面,我們選擇同樣生產 OLED 材料的萬潤股份、瑞聯新材、萊特光電作為可比公司。由于公司為6 代 AMOLED 面板產線蒸發源唯一國產供應商,此項業務我們未選擇可比公司。上述可比公司對應 2023-2025 年平均 PE 為 21.8、17.0、13.6 倍??紤]到公司 Red Prime、Green Prime 等高
123、毛利新材料尚處于導入初期,且蒸發源設備業務仍有望持續受益于6 代線升級、改造和高世代線需求;同時公司基于底層核心技術外延拓展鈣鈦礦設備和材料業務,有望進入光伏行業,進一步拓展市場;相較于可比公司,公司估值應具有一定溢價。我們預計公司 2023-2025 年營業收入分別為 6.60/10.88/16.26 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1.83/3.05/4.89 億元,對應 EPS 為 1.27/2.12/3.40 元/股,當前股價對應的 PE 分別為 38.4/23.0/14.3 倍。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34/3
124、7 表表19:可比公司盈利預測與估值可比公司盈利預測與估值 股票代碼股票代碼 公司簡稱公司簡稱 EPS PE 2023E 2024E 2025E 2023E 2024E 2025E 002643.SZ 萬潤股份 0.85 1.05 1.26 20.9 16.9 14.1 688550.SH 瑞聯新材 2.56 3.22 3.99 14.4 11.5 9.3 688150.SH 萊特光電 0.69 0.92 1.20 27.7 20.8 15.9 均值 1.37 1.73 2.15 21.0 16.4 13.1 688378.SH 奧來德奧來德 1.27 2.12 3.40 38.4 23.0
125、14.3 數據來源:Wind、開源證券研究所(萊特光電盈利預測來自開源證券中小盤團隊,萬潤股份、瑞聯新材盈利預測來自開源證券化工團隊,數據截至 7 月 24 日)5、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公司材料及設備新產品開發或導入情況不及預期:公司的蒸發源產品目前僅適配于第 6 代佳能 Tokki。若 Tokki 未來自行配套蒸發源,或其他廠商自帶配套蒸發源的蒸鍍機推向市場,或未來公司無法成功研發出適用于第 8.5/8.6 代 AMOLED 產線的蒸發源產品,公司蒸發源產品將面臨需求下降的風險。OLED 面板出貨量波動風險:如 6 代線的面板出貨量未達預期,將影響面板廠商對公司蒸發源設備及材料的需求,進而對公
126、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OLED 材料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隨著有機發光材料終端產品的國外部分核心專利陸續到期與 OLED 市場需求的增長,國內企業陸續進入 OLED 行業,此外下游面板廠商也開始向上游有機發光材料進行業務布局,有機發光材料行業的競爭對手逐步增多,市場競爭可能進一步加劇,產品銷售價格將會受到影響,影響公司經營業績。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35/37 附:財務預測摘要附:財務預測摘要 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百萬元百萬元)2021A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利潤表利潤表(百萬元百萬元)2021A 2022
127、A 2023E 2024E 2025E 流動資產流動資產 1344 1074 790 816 1041 營業收入營業收入 406 459 660 1088 1626 現金 780 632 324 54 81 營業成本 181 208 286 489 700 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 98 147 0 0 0 營業稅金及附加 5 3 5 9 13 其他應收款 6 5 11 15 24 營業費用 10 13 28 65 116 預付賬款 16 15 29 44 65 管理費用 64 72 82 93 105 存貨 213 225 375 652 820 研發費用 71 90 113 143 180 其他
128、流動資產 232 50 50 50 50 財務費用-11-21-11 11 47 非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 844 1074 1350 1939 2693 資產減值損失-3-8 0 0 0 長期投資 0 63 126 189 251 其他收益 36 31 23 26 29 固定資產 230 700 853 1225 1727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14 2 5 6 7 無形資產 88 95 108 125 131 投資凈收益 5 3 2 2 3 其他非流動資產 527 217 262 400 584 資產處置收益 0 0 3 1 1 資產總計資產總計 2189 2148 2140 2755 3735
129、營業利潤營業利潤 135 116 194 321 516 流動負債流動負債 353 323 230 661 1302 營業外收入 13 0 4 5 5 短期借款 0 50 50 477 1116 營業外支出 0 0 0 0 0 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 84 82 0 0 0 利潤總額利潤總額 147 116 198 326 521 其他流動負債 269 191 180 183 186 所得稅 11 4 15 22 33 非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 180 156 160 166 174 凈利潤凈利潤 136 112 182 304 488 長期借款 11 0 4 10 18 少數股東損益 0-1-0-1
130、-1 其他非流動負債 169 156 156 156 156 歸屬母公司凈利潤歸屬母公司凈利潤 136 113 183 305 489 負債合計負債合計 533 478 390 827 1476 EBITDA 156 134 244 415 675 少數股東權益 0 0-0-1-2 EPS(元)0.95 0.79 1.27 2.12 3.40 股本 73 103 144 144 144 資本公積 1286 1266 1225 1225 1225 主要財務比率主要財務比率 2021A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留存收益 298 301 359 404 495 成長能力成長能
131、力 歸屬母公司股東權益歸屬母公司股東權益 1656 1670 1750 1929 2261 營業收入(%)43.2 13.0 43.9 64.8 49.4 負債和股東權益負債和股東權益 2189 2148 2140 2755 3735 營業利潤(%)77.4-13.7 66.7 65.5 60.5 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89.2-16.9 61.5 66.9 60.5 獲利能力獲利能力 毛利率(%)55.5 54.6 56.8 55.1 56.9 凈利率(%)33.5 24.6 27.6 28.0 30.1 現金流量表現金流量表(百萬元百萬元)2021A 2022A 2023E 2024E
132、2025E ROE(%)8.2 6.7 10.4 15.8 21.6 經營活動現金流經營活動現金流 141 20 113 90 433 ROIC(%)6.2 5.1 8.8 12.2 15.0 凈利潤 136 112 182 304 488 償債能力償債能力 折舊攤銷 31 34 58 79 108 資產負債率(%)24.4 22.3 18.2 30.0 39.5 財務費用-11-21-11 11 47 凈負債比率(%)-35.6-24.9-6.5 30.7 53.7 投資損失-5-3-2-2-3 流動比率 3.8 3.3 3.4 1.2 0.8 營運資金變動-6-113-103-288-18
133、8 速動比率 3.1 2.5 1.6 0.2 0.1 其他經營現金流-5 10-11-13-18 營運能力營運能力 投資活動現金流投資活動現金流 412-66-323-659-852 總資產周轉率 0.2 0.2 0.3 0.4 0.5 資本支出 251 191 271 605 799 應收賬款周轉率 5.1 3.8 0.0 0.0 0.0 長期投資 641 121-63-63-63 應付賬款周轉率 3.4 2.7 7.1 0.0 0.0 其他投資現金流 22 4 10 9 11 每股指標(元)每股指標(元)籌資活動現金流籌資活動現金流-76-67-98-129-193 每股收益(最新攤薄)0
134、.95 0.79 1.27 2.12 3.40 短期借款 0 50 0 427 638 每股經營現金流(最新攤薄)0.98 0.14 0.79 0.63 3.01 長期借款-10-11 4 6 8 每股凈資產(最新攤薄)11.52 11.62 12.17 13.42 15.73 普通股增加 0 30 41 0 0 估值比率估值比率 資本公積增加 10-19-41 0 0 P/E 51.5 62.0 38.4 23.0 14.3 其他籌資現金流-76-117-102-562-839 P/B 4.2 4.2 4.0 3.6 3.1 現金凈增加額現金凈增加額 477-113-308-697-611
135、EV/EBITDA 40.0 48.8 28.1 18.2 12.1 數據來源:聚源、開源證券研究所 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36/37 特別特別聲明聲明 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證券經營機構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實施指引(試行)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根據上述規定,開源證券評定此研報的風險等級為R4(中高風險),因此通過公共平臺推送的研報其適用的投資者類別僅限定為專業投資者及風險承受能力為C4、C5的普通投資者。若您并非專業投資者及風險承受能力為C4、C5的普通投資者,請取消閱讀,請勿收藏、接收或使用本研報中的任何信息。因此受限
136、于訪問權限的設置,若給您造成不便,煩請見諒!感謝您給予的理解與配合。分析師承諾分析師承諾 負責準備本報告以及撰寫本報告的所有研究分析師或工作人員在此保證,本研究報告中關于任何發行商或證券所發表的觀點均如實反映分析人員的個人觀點。負責準備本報告的分析師獲取報酬的評判因素包括研究的質量和準確性、客戶的反饋、競爭性因素以及開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整體收益。所有研究分析師或工作人員保證他們報酬的任何一部分不曾與,不與,也將不會與本報告中具體的推薦意見或觀點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系。股票投資評級說明股票投資評級說明 評級評級 說明說明 證券評級證券評級 買入(Buy)預計相對強于市場表現 20%以上;增持(ou
137、tperform)預計相對強于市場表現 5%20%;中性(Neutral)預計相對市場表現在5%5%之間波動;減持underperform 預計相對弱于市場表現 5%以下。行業評級行業評級 看好(overweight)預計行業超越整體市場表現;中性(Neutral)預計行業與整體市場表現基本持平;看淡underperform 預計行業弱于整體市場表現。備注:評級標準為以報告日后的 612 個月內,證券相對于市場基準指數的漲跌幅表現,其中 A 股基準指數為滬深 300 指數、港股基準指數為恒生指數、新三板基準指數為三板成指(針對協議轉讓標的)或三板做市指數(針對做市轉讓標的)、美股基準指數為標普
138、 500 或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我們在此提醒您,不同證券研究機構采用不同的評級術語及評級標準。我們采用的是相對評級體系,表示投資的相對比重建議;投資者買入或者賣出證券的決定取決于個人的實際情況,比如當前的持倉結構以及其他需要考慮的因素。投資者應閱讀整篇報告,以獲取比較完整的觀點與信息,不應僅僅依靠投資評級來推斷結論。分析、估值方法的局限性說明分析、估值方法的局限性說明 本報告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種假設,不同假設可能導致分析結果出現重大不同。本報告采用的各種估值方法及模型均有其局限性,估值結果不保證所涉及證券能夠在該價格交易。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中小盤首次覆蓋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
139、明 37/37 法律聲明法律聲明 開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經中國證監會批準設立的證券經營機構,已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報告僅供開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的機構或個人客戶(以下簡稱“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是發送給開源證券客戶的,屬于商業秘密材料,只有開源證券客戶才能參考或使用,如接收人并非開源證券客戶,請及時退回并刪除。本報告是基于本公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證該等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本報告所載的資料、工具、意見及推測只提供給客戶作參考之用,并非作為或被視為出售或購買證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邀請或向人做出邀請。本報告所載的資料
140、、意見及推測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能會波動。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蛻魬斂紤]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響本報告客觀性的利益沖突,不應視本報告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本報告中所指的投資及服務可能不適合個別客戶,不構成客戶私人咨詢建議。本公司未確保本報告充分考慮到個別客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本公司建議客戶應考慮本報告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以及(若有必要)咨詢獨立投資顧問。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
141、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若本報告的接收人非本公司的客戶,應在基于本報告做出任何投資決定或就本報告要求任何解釋前咨詢獨立投資顧問。本報告可能附帶其它網站的地址或超級鏈接,對于可能涉及的開源證券網站以外的地址或超級鏈接,開源證券不對其內容負責。本報告提供這些地址或超級鏈接的目的純粹是為了客戶使用方便,鏈接網站的內容不構成本報告的任何部分,客戶需自行承擔瀏覽這些網站的費用或風險。開源證券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可參與、投資或持有本報告涉及的證券或進行證券交易,或向本報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爭取提供包括投資銀行業務在內的服務或業務支持。開源證券可能與本報告涉及的公司之間存在業務關
142、系,并無需事先或在獲得業務關系后通知客戶。本報告的版權歸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對本報告保留一切權利。除非另有書面顯示,否則本報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權均屬本公司。未經本公司事先書面授權,本報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貝、復印件或復制品,或再次分發給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權的其他方式使用。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均為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開開源證券源證券研究所研究所 上海上海 深圳深圳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世紀大道1788號陸家嘴金控廣場1號 樓10層 郵編:200120 郵箱: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金田路2030號卓越世紀中心1號 樓45層 郵編:518000 郵箱: 北京北京 西安西安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8號金貿大廈C2座9層 郵編:100044 郵箱: 地址:西安市高新區錦業路1號都市之門B座5層 郵編:710065 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