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深度報告:全球競爭格局及政策導向對我國新能源車企出海影響幾何?-230919(3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深度報告:全球競爭格局及政策導向對我國新能源車企出海影響幾何?-230919(39頁).pdf(3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券研究報告|行業深度報告 2023 年 09 月 19 日 電力設備及新能源電力設備及新能源 全球全球競爭格局及政策導向對我國新能源車企出海影響幾何?競爭格局及政策導向對我國新能源車企出海影響幾何?股票股票 股票股票 投資投資 EPS(元)(元)PE 代碼代碼 名稱名稱 評級評級 2023E 2024E 2023E 2024E 002074.SZ 國軒高科 增持 0.51 0.83 46.51 28.58 002594.SZ 比亞迪 增持 9.89 14.15 25.01 17.48 09868.HK 小鵬汽車-W 增持 9.56 15.82
2、 7.53 4.55 資料來源: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碳達峰、碳中和政策明確新能源汽車中長期發展空間碳達峰、碳中和政策明確新能源汽車中長期發展空間。傳統燃油車排放的尾氣不僅含有多種對人體有害的毒素,更是主要的溫室氣體來源。為應對氣候變化,聯合國牽頭各成員國于 2015 年簽署了巴黎協議,該協議旨在大幅減少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并要求各成員國拿出切實的行動方案。因此,推動從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車的產業升級過渡,對于減輕空氣污染造成的溫室效應具有迫切的必要性。截至 2022 年,全球新能源車的整體市占率僅為 10%左右,距離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有較大的距離,行業中長期發展空間廣闊。我國新能源汽車滲
3、透率已逾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逾 30%,頭部車企出海放量勢在必行,頭部車企出海放量勢在必行。在多項產業促進政策的輪番助力下,根據乘聯會相關數據顯示,2022 年我國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已達 27.6%,提前三年完成新能源汽車滲透率 25%的目標。2023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車零售銷量達到 309 萬輛,同比增長 37.3%,滲透率再創新高達到 32.4%。以比亞迪、吉利、小鵬汽車等傳統車企與新勢力車企為代表的各家新能源車企在立足國內穩扎穩打的同時,已有能力在新能源時代以三電技術為抓手,在汽車制造領域彎道超車(燃油車),放眼海外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尋求新增長點。北歐新能源北歐新能源汽車汽車滲透率高,西
4、歐滲透率高,西歐北美北美市場市場可拓展可拓展空間較大??臻g較大。根據各國的資源稟賦特征和經濟發達程度,全球新能源車產業的發展呈現不均衡狀態。北歐地區基于其國策引導,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環境保護的重視都顯著高于世界其他地區,且該地區普遍電力資源豐富、居民用電價格可負擔。而西歐北美等傳統汽車制造業較為發達地區對于新能源車這一新型事物的接受相對滯后,且在產業轉型過程中需妥善解決原有大量的燃油車相關勞動就業崗位的安置問題。故料在中短期內,歷史包袱較少、輕裝上陣的中國新能源車企在西歐北美市場的可拓展空間較大,并可在北歐地區持續發力。出海合作模式多樣,因地制宜凸顯中國出海合作模式多樣,因地制宜凸顯中國車
5、企軟技能與硬實力。車企軟技能與硬實力。目前,中國車企出海的主要模式以當地建廠、經銷商合作、品牌直營及技術輸出為主。采用何種模式主要取決于車企本身的實力與具體出海地區的實際情況。相較于已較為成熟的當地建廠及經銷商模式,品牌直營需要中國車企本身品牌力的長期沉淀和核心產品的實力驗證;新能源車企技術輸出、以技術換市場的新模式更彰顯我國新能源車企的軟實力。美國美國 IRA 法案與歐洲 新電池法法案與歐洲 新電池法 或阻礙我國新能源汽車出海步伐或阻礙我國新能源汽車出海步伐。美國 IRA法案及歐洲新電池法所造成的貿易壁壘將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對我國新能源 強于大市強于大市(維持維持評級評級)行業行業走勢走勢
6、作者作者 分析師分析師 梅蕓梅蕓 執業證書編號:S1070522100001 郵箱: 相關研究相關研究 1、第 500 萬輛新能源車下線達成,多品牌梯度布局雛形初現比亞迪公司動態點評2023-09-05 2、單月銷量終再破萬,“大鵬”攜手志在千里小鵬汽車公司動態點評2023-08-1 3、出海前景光明,自研啟晨電池續航里程高國軒高科公司動態點評2023-05-29 2、政策推動風電工程建設及驗證應用,海風全產業鏈景氣度有望回暖風電周報(9.4-9.10)2023-09-14 -20%-16%-12%-9%-5%-1%3%7%2022-092023-012023-052023-09電力設備及新能
7、源滬深300行業深度報告 P.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車企的出海形成一定的障礙,需要長時間的生產實踐與交流磨合來克服各種未知的困難。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有進一步通過追加細則層層加碼的潛在困擾。因此,我國新能源車企出海面臨著較高的政策不確定性,不排除發展空間受到進一步擠壓的可能。投資建議投資建議:重視我國新能源頭部車企比亞迪重視我國新能源頭部車企比亞迪的投資機會的投資機會。2023 年 8 月,比亞迪第 500萬輛新能源車正式下線,成為全球首家達成這一里程碑的車企。公司作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最早的參與者和推動者之一,始終堅持技術創新,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持
8、續變革。重視有能力向海外車企進行技術輸出的新能源車企,如小鵬汽車的投資重視有能力向海外車企進行技術輸出的新能源車企,如小鵬汽車的投資機會。機會。2023 年 7 月,小鵬汽車宣布與大眾汽車集團達成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戰略技術合作的目標是利用雙方的互補優勢,建立長期雙贏的戰略合作關系。,將在多個領域探索其他潛在的戰略合作,包括未來電動車平臺、軟件技術和供應鏈方面的合作。重視有能力在北美及歐洲當地設廠的動力電池廠,如重視有能力在北美及歐洲當地設廠的動力電池廠,如國軒高科的投資機國軒高科的投資機會。會。2023 年 6 月,在經過長達數月的國家安全審查后,國軒高科的美國子公司 Gotion Inc
9、 獲得美國聯邦政府批準,得以繼續在美國密歇根州建設電池工廠。密歇根州向 Gotion Inc 提供了 7.15 億美元的激勵方案,其中包括價值 5.4 億美元的 30 年稅收減免和兩筆總計 1.75 億美元的直接撥款,幫助國軒高科美國工廠建設。風險提示:風險提示:市場需求不及預期、新能源車車型迭代升級較快、單一車型受細分市場波動影響較大、賽道競爭激烈、研發投入時間長,成本高、地緣政治因素影響。行業深度報告 P.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內容目錄內容目錄 1 碳達峰、碳中和政策明確新能源汽車中長期發展空間.6 1.1 聯合國碳達峰、碳中和倡議敦促各國采取行動應對氣候變
10、化.6 1.2 各國根據自身情況,設定碳達峰、碳中和具體實施路徑.6 1.3 新能源汽車助力全球碳達峰、碳中和事業推進.7 2 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逾 30%,頭部車企出海拓圈勢在必行.8 2.1 多輪政策共促新能源汽車產業全面發展,2023 年超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8 2.2 新能源汽車在我國滲透率逐年提升,頭部車企二八效應顯著.12 2.3 比亞迪立足國內業務,積極出海布局.14 2.4 小鵬、零跑以技術換市場,新能源時代為國爭光.15 2.5 吉利依托品牌收購,海外高端市場王者.16 2.6 上汽、廣汽,老牌合資品牌先發優勢十足.17 2.7 奇瑞性價比為先,低調出海二十年.
11、19 2.8 長安、長城燃油車強者,出海正當時.20 3 北歐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高,西歐北美市場可拓展空間較大.22 3.1 以挪威為代表的北歐地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 50%.22 3.1.1 以挪威為代表的北歐各國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及相關政策.22 3.1.2 北歐地區主流車型與未來發展展望.22 3.2 西歐各國滲透率及相關政策.23 3.2.1 歐洲議會通過 2035 年禁售燃油車協議.23 3.2.2 德國作為老牌汽車工業國,轉型之路任重道遠.24 3.2.3 英國、法國、意大利為代表的西歐各國新能源滲透率增速放緩.25 3.2.4 西歐地區主流車型與未來發展展望.26 3.3 北美地區
12、滲透率及相關政策.26 3.3.1 美國和加拿大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及相關政策.26 3.3.2 美國和加拿大的主流車型與未來發展展望.27 4 出海合作模式多樣,因地制宜凸顯中國車企軟技能與硬實力.27 4.1 自主建廠.27 4.2 與當地企業聯營,多以經銷商合作為主.29 4.3 技術輸出,反向合資以技術換市場.31 5.美國 IRA 法案與歐洲新電池法或阻礙我國新能源汽車出海步伐.31 5.1 IRA 旨在促進美國當地新能源車企發展,隨時間推移逐漸加碼.31 5.1.1 IRA 主要限定性條款鼓勵北美地區新能源車企本土化.31 5.1.2 2023 年后新增條款進一步收緊新能源車企本土化時
13、間窗口.32 5.2 歐洲新電池法對動力電池的全生命周期進行跟蹤.33 5.3 歐美相關政策對我國新能源車出口造成的實質性影響在當前時間節點可控.33 6 全球新能源車市場競爭加劇,中國車企任重道遠.35 6.1 全球車企三足鼎立,我國龍頭車企比亞迪后來居上.35 6.2 中國新能源車企出海的優勢、劣勢、機會、挑戰.36 6.2.1 出海優勢.36 6.2.2 出海劣勢.37 6.2.3 出海機會.37 6.2.4 出海挑戰.37 7 投資建議.37 8 風險提示.38 行業深度報告 P.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表 1:各國碳中和政策匯總.7
14、圖表 2:2017-2022 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市場份額.8 圖表 3:2017-2022 年 BEV 和 PHEV 占比.8 圖表 4:2009 年以來我國出臺多項政策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全面發展.10 圖表 5:政策支持汽車企業加快開拓海外市場.11 圖表 6:我國乘用車出口陸續超過德國和日本.12 圖表 7:我國乘用車出口保持高增速.12 圖表 8:我國新能源車年零售銷量和滲透率逐年提升.13 圖表 9:2023 年以來我國新能源車市場平穩恢復.13 圖表 10:插混銷量增速遠超純電.13 圖表 11:新能源市場中插混份額不斷提升.13 圖表 12:自主 PHEV 市場份額不斷提升,主流
15、合資品牌市占率有所下降.14 圖表 13:比亞迪市占率穩居第一.14 圖表 14:新勢力車企新能源車市占率變化.14 圖表 15:比亞迪月度海外銷量數據(輛).15 圖表 16:吉利旗下品牌眾多.16 圖表 17:沃爾沃銷量主要分布在中國及歐美地區.17 圖表 18:2022 年吉利六款車入選歐洲電車銷量 TOP50.17 圖表 19:上汽擁有眾多合資公司及海外子公司.17 圖表 20:廣汽與國際知名車企不斷深化合作.18 圖表 21:上汽出口量和出口占比持續上升.19 圖表 22:上汽、廣汽新能源銷量快速提升.19 圖表 23:2023H1 奇瑞出口海外分布.20 圖表 24:2022 年奇
16、瑞出口 TOP5 車型海外銷量.20 圖表 25:長城皮卡在細分市場處于龍頭地位.21 圖表 26:長城皮卡出口占我國皮卡出口 40%-50%.21 圖表 27:長安自主品牌出口占比 65%以上.21 圖表 28:2020-2022 年北歐三國新能源汽車當年銷量在汽車整體銷量中占比.22 圖表 29:2023 年挪威 BEV 銷量(輛).23 圖表 30:2023 年瑞典 BEV 銷量(輛).23 圖表 31:2020-2022 年德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24 圖表 32:2020-2022 年西歐新能源汽車滲透率.26 圖表 33:2020-2022 年北美新能源汽車滲透率.27 圖表 34:
17、東南亞、歐洲、拉美等地區的我國汽車出口規??焖僭鲩L.28 圖表 35:國內主要車企海外建廠布局(不完全統計).28 圖表 36:國內車企出海印度受阻.29 圖表 37:傳統老牌車企的海外經銷/合作(不完全統計).30 圖表 38:蔚來和小鵬的出海布局.31 圖表 39:動力電池關鍵礦物質原材料比例要求時間線.32 圖表 40:動力電池關鍵部件生產組裝價值比例要求時間線.32 圖表 41:各車型零售價格上限(全新車輛).32 圖表 42:消費者家庭收入上限(全新車輛).32 圖表 43:各車型零售價格上限(二手車輛).32 圖表 44:消費者家庭收入上限(二手車輛).32 行業深度報告 P.5
18、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45:新能源車月度出口銷量占比(2022-2023.7).34 圖表 46:新能源車月度出口金額占比(2022-2023.7).34 圖表 47:各類車型月度平均出口單車價格(2022-2023.7).35 圖表 48:全球新能源車企市場份額(2021Q2-2023Q2).36 圖表 49:2023Q2 全球前十車企當季市占率.36 圖表 50:2022 年全球及部分區域新能源車車型偏好.37 行業深度報告 P.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1 1 碳達峰、碳中和政策明確新能源汽車中長期發展空間碳達峰、碳中和政策明
19、確新能源汽車中長期發展空間 1.11.1 聯合國碳達峰、碳中和倡議敦促各國采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聯合國碳達峰、碳中和倡議敦促各國采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簽署標志各國將在聯合國的帶領下,共同應對的簽署標志各國將在聯合國的帶領下,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氣候變化這一這一跨越國界的全球性挑戰??缭絿绲娜蛐蕴魬?。由于氣候系統的復雜性以及排放的溫室氣體無視國界的特性,唯有在全球范圍內展開合作,才能真正應對這一挑戰。為應對氣候變化,1992 年 5月 9 日通過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截至 2023 年 7 月,共有 198 個締約方。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確立了應
20、對氣候變化的最終目標,將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穩定在防止氣候系統受到危險的人為干擾的水平上。這一水平應當在足以使生態系統能夠自然地適應氣候變化、確保糧食生產免受威脅并使經濟發展能夠可持續地進行的時間范圍內實現。巴黎協議巴黎協議在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基礎上進一步明晰各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明晰各國在應對氣候變化過程中過程中分階段的分階段的具體行動方案。具體行動方案。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各國領導人于 2015年 12 月出席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并在此次會議上簽署了巴黎協議。該協議對 2020 年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機制作出安排,標志著全球應對氣候
21、變化進入新階段。巴黎協定旨在大幅減少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將本世紀全球氣溫升幅限制在 2以內,同時尋求將氣溫升幅進一步限制在 1.5以內的措施。巴黎協定以五年為一個周期。自 2020 年以來,每個國家都在提交一份國家氣候行動計劃,被稱為國家自主貢獻,或者簡稱為 NDC。為了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在提交的國家自主貢獻計劃中,各國傳達了他們將采取的行動,以建立適應氣溫變化影響的復原力,從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巴黎協定還強調了發達國家應該承擔資金援助責任,同時首次鼓勵其他國家自愿捐款,以解決緩解氣候變化所需的巨額資金需求,從減排到適應都需大規模投資。傳統傳統燃油車燃油車導致的導致的空氣污染問題空氣污染問題
22、已波及全球已波及全球,向向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升級轉型汽車升級轉型勢在必行。勢在必行。當傳統燃油車燃燒化石燃料制成的汽油時,會直接釋放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碳氫化合物、硫氧化物和顆粒物等污染物到空氣中。長時間或高濃度暴露情況下,這些污染物不僅會對人類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還與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緊密相連。根據美國環境保護局(EPA)的數據,2021 年,燃油車輛產生的溫室氣體約占美國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 29%,是美國排放量的最重要貢獻者。在英國,交通運輸是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2023 年,普通燃油車平均每公里產生約 164 克二氧化碳,而柴油車平均每公里排放量約為 170 克。均遠高于新能源車的每公里排
23、放量。因此,推動從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車的過升級轉型,對于降低空氣污染具有迫切的必要性,不僅可以顯著減少機動車輛排放所產生的有害物質,還有助于削減溫室氣體的排放,從而減緩氣候變化的影響。1.21.2 各國根據自身情況,設定碳達峰、碳中和具體實施路徑各國根據自身情況,設定碳達峰、碳中和具體實施路徑 歐盟成員國正在制定新法規,力爭到歐盟成員國正在制定新法規,力爭到 2030 年將排放量減少至少年將排放量減少至少 55%,并在,并在 2050 年前實年前實現碳中和?,F碳中和。此外,今年三月,歐盟為新車和面包車制定更嚴格的二氧化碳排放標準,旨在降低道路運輸排放,為汽車業的零排放轉型提供動力,同時促進行業
24、不斷創新。從 2035年起,新車和面包車的二氧化碳排放將實現 100%減少,而歐盟也將在同年停止銷售新的燃油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挪威在挪威在 2021 年發布了氣候行動方案。年發布了氣候行動方案。為了大幅減排,挪威政府近幾年來一直在提高溫室氣體排放稅,此外還取消了一些降低的稅率和豁免。并且政府還在航運等行業開發新技術,以降低排放量。德國在 2019 年發布了聯邦氣候變化法,規定到 2045 年,溫行業深度報告 P.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室氣體排放量應減少到溫室氣體凈中性,2050 年之后,德國將實現溫室氣體負排放。英國在 2021 年制定了交通脫碳計劃,計劃
25、在五年內投資二十億英鎊,實現到 2030 年城鎮中一半的出行是自行車或步行,從而有效降低排放。同樣,意大利和法國也分別在 2019年和 2020 年發布了 國家能源和氣候綜合計劃,共同致力于在 2050 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美國計劃遵守巴黎協議的倡導,在美國計劃遵守巴黎協議的倡導,在 2050 年前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年前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在此框架下,美國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也在去年提出計劃,旨在建設可持續發展社區。該計劃涵蓋多個方面,包括構建 100%清潔能源電網,以爭取在 2045 年實現碳中和目標,同時加強碳去除和固存,保護居民免受有害石油鉆探的影響。加拿大交通部也在 2021 年宣布了到
26、2035 年實現零排放的目標,以此應對氣候變化。并且加拿大政府致力于與美國輕型汽車溫室氣體排放法規保持一致,支持北美汽車行業向零排放汽車的過渡。這不僅有助于達成加拿大的氣候變化目標,還能確保加拿大和美國工人都能從這一全球轉變中獲得經濟利益。這些舉措充分展示了國際社會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決心,通過各自的政策和計劃,各國都在努力減少碳排放、推動清潔能源發展,為全球創造更可持續、更綠色的未來。圖表1:各國碳中和政策匯總 資料來源:各國家地區相關政策政府網站、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1.3 1.3 新能源汽車助力全球碳達峰、碳中和事業推進新能源汽車助力全球碳達峰、碳中和事業推進 2017-2022,全
27、球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新能源汽車銷量逐年增長逐年增長,市占率顯著提升,市占率顯著提升。自 2017 年起,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逐年平穩增長,直到 2020 年增速開始明顯加快。截至 2022 年,全球純新地區地區發布時間發布時間主要內容主要內容燃油車退出時間燃油車退出時間挪威挪威2021.12025年起,所有新型乘用車、小型貨車以及公交車實現凈零排放。2025年歐盟歐盟2022.12035年開始在歐盟境內停止銷售新的燃油車。2035年瑞典瑞典2021.42045年前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2030年前實現交通運輸部門減排70%的目標。2030年美國美國2021.112050年前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
28、2050年英國英國2021.72030年前停止銷售以汽油和柴油為動力的新車,2035年前實現所有銷售的新車零排放。2035年法國法國2020.32050年實現碳中和。2040年意大利意大利2019.122050年將排放量減少到氣候中和。2035年中國中國2021.1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2060年德國德國2019.112050年達到溫室氣體排放中和。2050年澳大利亞澳大利亞2022.7從2035年開始淘汰輕型內燃機汽車,2045年實現凈零排放。2035年加拿大加拿大2021.62035年起禁止銷售燃油新車和輕型卡車,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2035年日本日本2020.1到2035年禁售傳
29、統燃油車、新銷售的新型車輛,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2035年韓國韓國2021.9到2035年逐步停止銷售新型內燃機汽車的計劃,2050年實現碳中和。2035年泰國泰國2022.112050年實現碳中和,2065年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2035年馬來西亞馬來西亞2021.92050年達到碳中和目標。未公布俄羅斯俄羅斯2021.12060年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到205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比1990年水平減少80%的目標。未公布行業深度報告 P.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能源汽車的總交付量超 1000 萬輛,同比增長 55%,在全球汽車市場份額的占比躍升至13%,較
30、2017 年(1.3%)提升約 12 個百分點。圖表2:2017-2022 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市場份額 資料來源:EV Volumes、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2 2017017-20222022,純電車型在新能源車市場中的占有率常年遠高于混動車型。純電車型在新能源車市場中的占有率常年遠高于混動車型。2022 年,全球新能源車市場中插混車型的市場份額為 27%,略低于 2021 的 29%,仍在 30%左右徘徊。圖表3:2017-2022 年 BEV 和 PHEV 占比 資料來源:EV Volumes、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2 2 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逾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逾 30%3
31、0%,頭部車企出海拓圈勢在必,頭部車企出海拓圈勢在必行行 2 2.1.1 多輪政策多輪政策共促新能源汽車產業全面發展,共促新能源汽車產業全面發展,2 2023023 年超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年超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汽車出口國 我國對電動汽車的認可程度高,出臺政策多,發展重點從鼓勵規?;l展轉變為加速產我國對電動汽車的認可程度高,出臺政策多,發展重點從鼓勵規?;l展轉變為加速產業結構升級。業結構升級。2009 年我國推出“十城千輛”目標工程,在國內 10 個大、中城市推廣千輛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并建立相應的能源供應基礎設施,開啟開啟1.30%2.20%2.50%4.20
32、%8.30%13%0%2%4%6%8%10%12%14%020040060080010001200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萬輛)新能源車市場份額67%75%75%70%71%73%33%25%25%30%29%27%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BEV占比PHEV占比行業深度報告 P.9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新階段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新階段,并帶動有效的車用動力鋰電池的市場需求規??焖贁U張。2010年以來
33、,我國陸續推出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車聯網建設等多項國家及地方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朝規?;?、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近幾年,我國在保障補貼平穩退坡和延續免征車輛購置稅的同時通過落實更加嚴格的雙積分政策、開展智能化試點等方式加速產業結構升級和促進市場化競爭。配套設施方面,政策也支持強化鐵路運輸配套、完善充電樁、儲能等設施建設和改造配套電網帶動基礎設置建設,以促進新能源汽車全面普及。補貼退坡背景下磷酸鐵鋰電池重獲市場青補貼退坡背景下磷酸鐵鋰電池重獲市場青睞。睞。2016 年 12 月,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首次將電池能量密度納入補貼參考指標,磷酸鐵鋰電池因電池能量密度較低無法
34、滿足“質量能量密度不低于 90Wh/kg”的補貼標準而無法獲得政策補貼,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鋰電池逐漸成為市場主流。2017 年以來,在政策引導下,我國汽車能量密度、續航里程等多項性能顯著提升,本土動力電池廠快速發展并對外資企業形成一定沖擊。2019 年以來,隨著新能源車補貼逐步退坡、疫情及俄烏沖突導致上游原料價格暴漲以及比亞迪推出刀片電池技術,成本較低、性能提升的磷酸鐵鋰電池重新獲得市場青睞。行業深度報告 P.10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4:2009 年以來我國出臺多項政策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全面發展 資料來源:中央政府網站,工信部,財政部,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35、 發布時間發布時間部門部門文件文件內容內容2009年2月2009年2月財政部、科技部關于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新能源汽車推廣試點新能源汽車推廣試點:在北京、上海等13個城市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財政補貼:財政補貼:以財政政策鼓勵在公交、出租、公務、環衛和郵政等公共服務領域率先推廣使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對推廣使用單位購買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給予補助2010年5月2010年5月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通知財政補貼:財政補貼: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工作,補助標準根據動力電池組能量確定,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
36、試點工作,補助標準根據動力電池組能量確定,對滿足支持條件的新能源汽車,按3000元/千瓦時給予補助。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最高補助5萬元/輛;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助6萬元/輛2012年6月2012年6月國務院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目標規劃:目標規劃:以純電驅動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汽車工業轉型的主要戰略取向,重點推進純電動汽以純電驅動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汽車工業轉型的主要戰略取向,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2014年8月2014年8月財
37、政部、稅務局、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免征購置稅:免征購置稅: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2015年4月2015年4月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補貼退坡:補貼退坡:2017-2020年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其他車型補助標準適當退坡;2017-2018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2019-2020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2015年12月2015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車聯網發展創新行動計劃(2015-2020年)智能化:智能化
38、:到2018年,互聯網與制造業融合進一步深化,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高2016年12月2016年12月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補貼要求:補貼要求:設置動力電池能量密度門檻,設置動力電池能量密度門檻,純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系統的質量能量密度不低于90Wh/kg,對高于120Wh/kg的按1.1倍給予補貼2018年2月2018年2月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補貼要求:補貼要求:提高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門檻要求,提高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門檻要求,純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系統的質量能
39、量密度不低于105Wh/kg,105(含)-120Wh/kg的車型按0.6倍補貼,120(含)-140Wh/kg的車型按1倍補貼,140(含)-160Wh/kg的車型按1.1倍補貼,160Wh/kg及以上的車型按1.2倍補貼2018年12月2018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智能化:智能化:分階段實現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分階段實現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第一階段,到2020年,具備高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實現特定場景規模應用,車聯網用戶滲透率達到30%以上;第二階段,2020年后,技術創新、標準體系、基礎設施、
40、應用服務和安全保障體系將全面建成,高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和5G-V2X逐步實現規?;虡I應用2019年3月2019年3月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補貼要求:補貼要求:穩步提高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門檻要求,穩步提高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門檻要求,純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系統的質量能量密度不低于125Wh/kg,125(含)-140Wh/kg的車型按0.8倍補貼,140(含)-160Wh/kg的車型按0.9倍補貼,160Wh/kg及以上的車型按1倍補貼補貼退坡:補貼退坡:降低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新能
41、源貨車補貼標準,分段釋放調整壓力,2019年補貼標準在2018年基礎上平均退坡50%,至2020年底前退坡到位2020年2月2020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一部委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智能化:智能化:到2025年,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a,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智能交通系統和智慧城市相關設施建設取得積極進展,車用無線通信網絡(LTE-V2X等)實現區域覆蓋,新一代車用無線通信網絡(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開展應用,高精度時空基準服務網絡實現全覆蓋2020年4月2020年4月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
42、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補貼延期:補貼延期: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補貼要求:補貼要求:2020年,保持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等技術指標不作調整,適度提高新能源汽車整車能耗、純電動乘用車純電續駛里程門檻補貼退坡:補貼退坡:2021年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標準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公共交通等領域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車,2021年補貼標準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10%2020年10月2020年10月國務院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目標規劃:目標規劃: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
43、點區域的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80%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80%;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智能化:智能化:到2025年,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力爭經過15年的持續努力,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規?;瘧?020年12月2020年12月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補貼要求:補貼要求:2021年保持現行購置補貼技術指標體系框架及門檻要求不變補貼
44、退坡補貼退坡: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公共交通等領域符合要求的車輛,補貼標準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10%2021年12月2021年12月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關于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補貼要求:補貼要求:2022年保持現行購置補貼技術指標體系框架及門檻要求不變補貼退坡:補貼退坡: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公共交通等領域符合要求的車輛,補貼標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20%2022年11月2022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智能化:智能化:遴選符
45、合條件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和具備量產條件的搭載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開展準入試點;對通過準入試點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在試點城市的限定公共道路區域內開展上路通行試點;自動駕駛功能要求達到3級駕駛自動化和4級駕駛自動化功能2023年1月2023年1月國家鐵路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關于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服務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意見鐵路運輸配套:鐵路運輸配套:支持滿足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鐵路運輸需求、積極鼓勵開展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業務,保障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安全暢通,促進降低新能源商品汽車物流成本2023年1月2023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委關于組織
46、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工作的通知公共交通試點:公共交通試點:在全國范圍內啟動公務用車、城市公交、出租(包括巡游出租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環衛、郵政快遞、城市物流配送、機場等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工作,試點期為20232025年;通過試點,車輛電動化水平大幅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環衛、郵政快遞、城車輛電動化水平大幅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環衛、郵政快遞、城市物流配送領域新增及更新車輛中新能源汽車占比力爭達到80%市物流配送領域新增及更新車輛中新能源汽車占比力爭達到80%2023年5月2023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
47、振興的實施意見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創新農村地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維護模式、支持農村地區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強化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宣傳服務2023年6月2023年6月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指導意見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補齊重點城市之間路網充電基礎設施短板,在既有居住區加快推進固定車位充電基礎設施應裝盡裝,嚴格落實新建居住區充電基礎設施配建要求,以“三中心”等建筑物配建停車場以及交通樞紐、駐車換乘等公共停車場為重點加快建設公共充電基礎設施2023年6月2023年6月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的
48、公告免征購置稅:免征購置稅:對購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對購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稅,其中,每輛新能源乘用車免稅額不超過3萬元;對購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間的新能源汽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其中,每輛新能源乘用車減稅額不超過1.5萬元2023年6月2023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積分計算:積分計算:調整新能源車型積分計算方法:將新能源乘用車標準車型分值平均下調40%左右,將新能源乘用車標準車型分
49、值平均下調40%左右,并相應調整了積分計算方法和分值上限燃料消耗:燃料消耗:考慮未來碳管理需要,增加企業平均碳排放水平公示要求行業深度報告 P.1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受益于政策支持受益于政策支持和和技術優化,我國汽車出口快速增長。技術優化,我國汽車出口快速增長。近年來,中國品牌汽車企業加快海外市場布局,通過海外建廠、聯合海外銷售渠道、獨立建設海外銷售渠道等方式加快市場開拓。我國汽車出口實現跨越式增長得益于以下三個方面:(1 1)國家出臺政策推動)國家出臺政策推動開放型經濟向更高層次發展。開放型經濟向更高層次發展。2017年4月工信部等三部委在 汽車產業中長期發
50、展規劃中提出到 2025 年,若干家中國汽車品牌企業產銷量進入世界前十強,中國品牌汽車實現全球化發展布局。近幾年來,我國大力實施汽車產品出口戰略,針對新能源汽車出口的運輸保障、金融服務、海外售后服務運輸保障、金融服務、海外售后服務等薄弱環節相繼出臺多項政策以加快市場開拓;(2 2)海外市場因疫情所致供應鏈短缺為我國汽車出口帶來良好機遇;(海外市場因疫情所致供應鏈短缺為我國汽車出口帶來良好機遇;(3 3)技術不斷優化,新)技術不斷優化,新能源汽車出口優勢明顯。能源汽車出口優勢明顯。我國的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和電控技術不斷進步,動力電池已基本解決續航里程、安全、壽命等關鍵問題,能量密度等核心指標持
51、續改善,與整車產品匹配性越來越好。深入開拓發展中國家市場和東盟等區域市場。深入開拓發展中國家市場和東盟等區域市場。2022 年,RCEP 的簽署促進中國-東盟汽車貿易規模和投資合作不斷提升,上汽、長城、比亞迪等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積極開拓東盟市場,泰國、菲律賓、印尼、越南和馬來西亞成為東盟的主要目標國家。東盟電動汽車產業目前處于初級階段,但市場潛力巨大,有望進入快速增長期,這將為我國電動汽車出口帶來新機遇。此外,2023 年 4 月,國務院在關于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中進一步提出通過完善金融支持、營銷服務和產業合作等引導企業深入開拓發展中國家市場和東盟等區域市場。圖表5:政策支持汽車企業加快開
52、拓海外市場 資料來源:商務部,乘聯會公眾號,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20232023 年我國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年我國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由于世界疫情沖擊和特斯拉國產,2020 年以來我國汽車出口實現巨大銷量突破。2022 年我國乘用車出口 267 萬輛,同比增長 62.91%,出口量超過德國出口量超過德國,其主要原因為國際疫情和俄烏危機下海外供給不足,中國車企出口競爭力大幅增強。2023 年 1-7 月我國乘用車出口 232 萬輛,同比增長 86.13%,發布時間發布時間部門部門文件文件內容內容2009年10月2009年10月商務部等六部委關于促進我國汽車產品出口
53、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戰略目標:戰略目標:大力實施汽車產品出口戰略,擴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汽車產品出大力實施汽車產品出口戰略,擴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汽車產品出口;口;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從2009年到2011年力爭實現年均增長10%;到2015年,汽車和零部件出口達到850億美元,年均增長約20%;到2020年實現我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額占世界汽車產品貿易總額10%的戰略目標2017年4月2017年4月工信部等三部委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戰略目標戰略目標:到2025年,若干家中國汽車品牌企業產銷量進入世界前十強,中國品牌汽車實若干家中國汽車品牌企業產銷量進入世界前十強,中國品牌汽車實
54、現全球化發展布局現全球化發展布局2019年4月2019年4月商務部、公安部、海關總署關于支持在條件成熟地區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的通知二手車:二手車:支持在條件成熟地區首批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支持在條件成熟地區首批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嚴格甄選出口企業;嚴格履行二手車交易登記和注銷手續;確保出口產品質量與安全;做好境外售后服務保障;強化監管;優化服務2020年10月2020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戰略目標:戰略目標: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產業合作:產業合作:加大
55、國際市場開拓力度,推動產業合作由生產制造環節向技術研發、市場營銷推動產業合作由生產制造環節向技術研發、市場營銷等全鏈條延伸等全鏈條延伸金融支持:金融支持:鼓勵企業充分利用境內外資金,建立國際化消費信貸體系營銷服務:營銷服務:支持企業建立國際營銷服務網絡,在重點市場共建海外倉儲和售后服務中心等服務平臺2020年10月2020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對外貿易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營銷服務:營銷服務:重點推動汽車、機床等行業品牌企業建設國際營銷服務網點二手車:二手車:積極推進二手車出口,積極推進二手車出口,完善質量檢測標準,實行全國統一的出口檢測規范,強化二手車境外售后服務體系建設,鼓勵有條件的企業
56、在重點市場建立公共備品備件庫,提高售后服務質量2022年1月2022年1月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外貿合作:外貿合作:RCEP簽署為我國外貿發展提供更加穩定可靠的環境,促進我國傳統外貿企業轉型升級,為中國跨國公司發展提供更多機會2022年11月2022年11月商務部、公安部、海關總署關于進一步擴大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地區范圍的通知二手車:二手車:積極有序擴大二手車出口,新增14個地區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2023年1月2023年1月國家鐵路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關于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 服務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意見鐵路運輸配套:鐵路運輸配套:支持滿足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鐵路
57、運輸需求、積極鼓勵開展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業務,保障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安全暢通,促進降低新能源商品汽車物流成本2023年4月2023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戰略目標:戰略目標:培育汽車出口優勢,引導企業深入開拓發展中國家市場和東盟等區域市場培育汽車出口優勢,引導企業深入開拓發展中國家市場和東盟等區域市場產業合作產業合作:各地方、商協會,組織汽車企業與航運企業進行直客對接,引導汽車企業與航運企業簽訂中長期協議金融支持:金融支持:鼓勵中資銀行及其境外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為汽車企業在海外提供金融支持營銷服務:營銷服務:支持汽車企業建立和完善國際營銷服務體系,提升在海
58、外開展品牌宣傳、展示銷售、售后服務方面的能力行業深度報告 P.1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出口量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出口量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主要原因仍是中國產品競爭力提升和歐美市場突破及俄烏危機下俄羅斯市場的國際品牌全面被中國車替代,其中中國的新能源出口競爭力提升帶來巨大出口增量。預計只要國際上有穩定的市場需求,未來中國汽車出口發展仍有巨大空間。圖表6:我國乘用車出口陸續超過德國和日本 圖表7:我國乘用車出口保持高增速 資料來源:Wind,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Wind,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2 2.2.2 新能源汽車在
59、我國滲透率新能源汽車在我國滲透率逐年提升逐年提升,頭部車企,頭部車企二八效應顯著二八效應顯著 2022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27.6%27.6%,提前三年完成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前三年完成新能源汽車滲透率25%25%的目標。的目標。2021 年,我國開始加速實現新能源車對燃油車市場的部分替代,通過用戶的市場化選擇證明消費需求變化,并拉動車市加速向新能源化轉型。2022 年汽車市場受到疫情反復、預期波動、原材料及油價上漲等多重因素的沖擊,但在購置稅優惠、新能源補貼、地方促消費等多重政策刺激下仍實現較快增長。2022 年新能源產品供給提升顯著驅動新能源車銷量快
60、速攀升,同時由于新能源補貼政策到期,廠商積極促進年底前下訂和交車,推動新能源汽車銷量再創新高。2022 年新能源汽車全年零售 568 萬輛,同比增長 90.0%,滲透率達到 27.6%,提前三年完成新能源汽車滲透率 25%的目標。促消費政策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促消費政策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20232023 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 30%30%。2022 年末,新能源補貼退出提前透支新能源購車需求,疊加年初部分頭部廠商價格調整幅度較大,2023年初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為此,2023 年以來我國出臺多項政策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工信部、商務部推動新能源車下鄉,啟動“百城聯動
61、”汽車節和“千縣萬鎮”新能源汽車消費季等活動,各地也積極舉辦車展及發放消費券大力促銷提振消費信心,新能源汽車銷量平穩恢復。2023 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達到 309 萬輛,同比增長37.3%,滲透率再創新高達到 32.4%。80.5 164.1 267.4 232.3 0%20%40%60%80%100%12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2020202120222023/7萬輛中國乘用車出口量德國乘用車出口量日本乘用車出口量中國乘用車出口量YOY0%50%100%150%200%250%300%350%0246810121416萬輛中國乘用車月度出口量中國乘用車
62、月度出口量YOY(右軸)行業深度報告 P.1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8:我國新能源車年零售銷量和滲透率逐年提升 圖表9:2023 年以來我國新能源車市場平穩恢復 資料來源:乘聯會公眾號,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乘聯會公眾號,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插混銷量增速遠超純電,有望“平替”燃油車。插混銷量增速遠超純電,有望“平替”燃油車。2022/2023H1 我國插電混動車型銷量分別為 142.1/99.5 萬輛,同比激增 161%/98%。一方面,相較傳統燃油汽車,插電混動汽車油耗和廢氣排放量更低,在駕駛體驗上也具有純電車的平順性和強勁的動力輸出;另一方
63、面,相較純電動汽車,插電混動汽車購買成本更低,續航能力更強,能夠解決充電基礎設施不足和寒冷問題。插電混動汽車由于兼具燃油車和純電車型優勢而受市場追捧,有助于實現燃油車到純電動車的平穩過渡。圖表10:插混銷量增速遠超純電 圖表11:新能源市場中插混份額不斷提升 資料來源:乘聯會公眾號,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乘聯會公眾號,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自主自主 PHEVPHEV 崛起,合資新能源車市場受擠壓。崛起,合資新能源車市場受擠壓。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自主插混汽車份額從 2019 年的 11.7%大幅提升到 2023 上半年的 30.6%。近年來伴隨插混車型快速增長,我我國自主品牌不斷
64、在插混技術上投入大量研發以擴大市場規模國自主品牌不斷在插混技術上投入大量研發以擴大市場規模,代表性技術包括比亞迪 DM平臺、長城檸檬混動平臺、吉利雷神平臺及長安藍鯨 iDD 平臺等。插混車由于需集成純電汽車和燃油汽車兩套完整的動力系統,其生產成本較高,而自主品牌全面布局插電混動技術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插混車型生產成本,有效提升自主插混汽車市占率。另一方面,主流合資品牌由于新能源轉型較慢、自主品牌崛起、豪華車價格下探新能源轉型較慢、自主品牌崛起、豪華車價格下探等原因,其新能源車市場份額持續受到擠壓,從 2019 年的 8%下降到 2023 年上半年的 5.2%。0%5%10%15%20%25%30%
65、35%01002003004005006002020202120222023H1新能源汽車年零售銷量(萬輛)新能源汽車零售滲透率0%5%10%15%20%25%30%35%40%010203040506070新能源市場月度零售銷量(萬輛)新能源市場月度零售銷量滲透率(右軸)-50%0%50%100%150%2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2020202120222023H1PHEV銷量(萬輛)BEV銷量(萬輛)PHEV銷量同比(右軸)BEV銷量同比(右軸)18%18%25%32%82%82%75%68%0%10%20%30%40%50%60%70%80%90%10
66、0%2020202120222023H1PHEV份額BEV份額行業深度報告 P.1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12:自主 PHEV 市場份額不斷提升,主流合資品牌市占率有所下降 資料來源:乘聯會公眾號,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頭部車企二八效應顯著,比亞迪市占率穩居第一。頭部車企二八效應顯著,比亞迪市占率穩居第一。2023 年上半年,以比亞迪、上汽、廣汽等為代表的傳統頭部車企、特斯拉以及蔚來、理想等新勢力車企在新能源車市場的市占率合計接近 80%(按照銷量占比計算),頭部效應明顯,其中比亞迪新能源車市占率達到 33.5%,銷量遙遙領先。2022 年以來,比亞迪一方面
67、憑借刀片電池、DM-i 混動、CTB電池車身一體化等尖端技術顯著優化產品性能,另一方面通過布局新銷售網絡海洋網并加快推出各類新車型和新品牌實現從低端到高端的各類車型全覆蓋,最終在插混和純電共同驅動下實現飛速發展。上汽和廣汽受合資品牌在新能源轉型中增長乏力拖累,其市占率有所下降;特斯拉 2022 年底開始降價,其市占率回升至 7.8%。新勢力方面,理想的新能源市占率提升至 3.7%,主要得益于其 2022 年發布的多款 L 系列車型持續放量;小鵬則受銷售主力 P7 競爭力下降和銷量下滑影響,市占率有所下行。圖表13:比亞迪市占率穩居第一 圖表14:新勢力車企新能源車市占率變化 資料來源:Wind
68、,公司公告,乘聯會,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Wind,公司公告,乘聯會,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2 2.3.3 比亞迪比亞迪立足國內業務,積極出海布局立足國內業務,積極出海布局 2023 年上半年,公司海外銷售新能源車 7.4 萬輛,已超過 2022 年全年(4.5 萬輛)。自2022 年 11 月起,公司海外新能源車銷量基本穩定在 1 萬輛/月左右,并在 2023 年 2 月、7 月分別觸及單月 1.5 萬輛、1.8 萬輛的銷量高點。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92020202120222023H1BEV 自主BEV 主流合資BEV 豪華
69、PHEV 自主PHEV 主流合資PHEV 豪華自主品牌合計主流合資品牌合計0%5%10%15%20%25%30%35%40%2020202120222023H1比亞迪上汽特斯拉廣汽吉利長安長城奇瑞0.0%0.5%1.0%1.5%2.0%2.5%3.0%3.5%4.0%2020202120222023H1理想蔚來哪吒小鵬行業深度報告 P.1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15:比亞迪月度海外銷量數據(輛)資料來源:比亞迪公司公告月度產銷快報、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歐洲、美國是老牌汽車工業國,長期以生產燃油車為主。燃油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在內部電氣化、電動化等機械結構方面差
70、異巨大,單純的油改電無法彰顯新能源汽車的全部優勢,反而會出現如因直接用電池代替發動機位置而導致車內空間狹小的各種問題。而比亞迪已長期在該領域投入技術研發和實際生產實踐,推出有 CTB(Cell to Body)技術,CTB 技術讓刀片電池與車身結合更為緊密,電池車身一體化設計使整車扭轉剛度得到了有效提升,助力整車安全再升級,讓燃油車的上限成為電動車的下限。公司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在海外市場中長期潛力巨大,有望成為未來利潤增長的持續突破口。在國內生產的基礎之上,比亞迪在美國和歐洲均設有新能源商用車工廠,在日本設有車輛模具研發中心。除此之外,比亞迪與多家優秀海外經銷商合作,如與歐洲經銷商集團Hedin
71、 Mobility 簽約,為瑞典和德國市場提供新能源汽車產品。與當地經銷商合作有利于我國新能源廠商快速進入國際市場,更好地與當地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接軌,并在經營過程中嚴格遵守當地的各項法律法規,有效壓縮自身在銷售、售后人員培訓和場地運營等方面的固定成本。2 2.4.4 小鵬小鵬、零跑以技術換市場,新能源時代為國爭光、零跑以技術換市場,新能源時代為國爭光 小鵬攜手大眾開發電動汽車,以“技術換市場”助力發展。小鵬攜手大眾開發電動汽車,以“技術換市場”助力發展。2023 年 7 月 27 日,小鵬宣布與大眾達成長期戰略技術合作,雙方將基于各自核心競爭力和小鵬的 G9 車型平臺、智能座艙以及高階輔助駕駛
72、系統軟件共同開發兩款 B 級電動汽車車型,以大眾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銷售,相關車型預計將于 2026 年開始投產(即SOP)。此外,雙方還將在包括未來電動車平臺、軟件技術和供應鏈方面等多個領域繼續探索其他潛在戰略合作。大眾汽車集團長期全球銷量領先,是歐洲地區舉足輕重的汽車制造商,未來不排除雙方將在現有基礎上合作更多車型并向其他地區滲透。不僅如此,大眾集團中國分公司早在 2021年已與動力電池行業排名靠前企業國軒高科簽署了附條件生效的股份認購暨戰略合作協議,該協議明確表示大眾中國及其關聯方與國軒高科在主營業務領域(如技術、銷售等方面)的關聯交易可能將進一步增加。大眾前期已積累了與中國新能源企業長期
73、合作的良好經驗,未來小鵬有望依托自身在新能源整車電氣化和智能化方面的技術優勢,乘成熟國際化車企合作伙伴的東風,更好更快進入海外市場。零跑與采埃孚合作開發智能底盤,技術強強聯合賦能業務成長。零跑與采埃孚合作開發智能底盤,技術強強聯合賦能業務成長。2023 年 6 月 12 日,零跑與全球性技術公司采埃孚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乘用車智能底盤領域展開緊密合作,共同開發智能底盤產品以提升新一代智能電動車性能。零跑是整車行業與汽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000行業深度報告 P.1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車
74、零部件的技術驅動型企業代表,而采埃孚擅長車輛運動控制、集成式安全系統、自主駕駛及電驅動等核心技術領域,是領先的汽車零部件和系統供應商,能夠為汽車及工業行業提供從軟件到硬件的全面系統性解決方案及產品。零跑的軟件及采埃孚的硬件強強聯合將有效助力零跑實現產品升級。此外,零跑未來將進軍歐洲市場,而采埃孚也將利用在歐洲市場的品牌效應為零跑的海外拓展繼續賦能。2 2.5.5 吉利吉利依托品牌收購,海外高端市場王者依托品牌收購,海外高端市場王者 吉利通過品牌收購完善海外布局并實現自身品牌高端化吉利通過品牌收購完善海外布局并實現自身品牌高端化發展。發展。作為自主品牌龍頭,吉利持續推行全球并購策略,傾向于通過入
75、股其他車企以獲取更加先進的技術及完善海外布局。2010 年,吉利從福特手中全資收購沃爾沃,開始借助沃爾沃先進的生產技術及強大的品牌效應快速成長,產品和口碑均有明顯提升,后續雙方合作推出的 CMA 架構幾乎成就當下吉利的所有熱銷車型。此外,吉利通過沃爾沃海外網絡促進公司整合和優化供應鏈,在全球采購、生產、技術研發、銷售渠道等方面加強協同效應,進一步完善吉利的海外布局。2017 年,吉利收購馬來西亞 DRB 旗下寶騰汽車 49.9%股份及豪華跑車品牌路特斯 51%股份進軍東南亞市場進軍東南亞市場,同時還收購美國太力飛行汽車公司對未來的飛行汽車市對未來的飛行汽車市場做長遠布局場做長遠布局。2018
76、年,吉利收購戴姆勒 9.69%具有表決權的股份并持續深化與戴姆勒的合作,于 2019 年與戴姆勒聯合領投歐洲飛行汽車公司 Volocopter,并讓旗下曹操出行與其旗下公司共合資組建蔚星科技布局高端出行布局高端出行,還于 2020 年與梅賽德斯-奔馳共建Smart 品牌的合資公司智馬達并銷往全球。SmartSmart 和奔馳的電動化技術進一步提高了吉和奔馳的電動化技術進一步提高了吉利的運營效率和產品競爭力。利的運營效率和產品競爭力。2021 年,吉利與汽車零售商英之杰達成戰略合作,計劃通過英之杰在智利的資源導入自身新產品以提高在智利的市占率提高在智利的市占率。2022 年,吉利認購雷諾34.0
77、2%股份并成立動力合資公司,計劃面向韓國推出全新車型面向韓國推出全新車型,并在全球范圍內供應先進的混合動力總成和高效的燃油動力總成,并寄希望于通過雷諾進軍美國市場通過雷諾進軍美國市場。2022 年,吉利還收購英國超豪華性能品牌阿斯頓馬丁 7.60%股份并于 2023 年繼續增持,預計該收購將為吉利帶來豪華品牌的溢價豪華品牌的溢價,進一步提升吉利在海外的知名度。圖表16:吉利旗下品牌眾多 資料來源:吉利集團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沃爾沃對吉利歐美市場業務的貢獻度超沃爾沃對吉利歐美市場業務的貢獻度超 90%90%。沃爾沃銷量主要分布在中國及歐美地區。2021年,吉利在歐洲的銷量為32.1萬輛
78、,其中沃爾沃品牌銷量29.3萬輛,占比達到91.5%;2022年,吉利在美國的銷量為11.1萬輛,其中沃爾沃品牌銷量10.2萬輛,占比達到92.2%。從細分品牌看,吉利銷往歐洲的子品牌沃爾沃、極星以及合資品牌 Smart 等在歐洲市場較為熱門,其品牌下的多個電動車型入選歐洲電動汽車銷量前 50?;谖譅栁衷诤M獾耐晟撇季趾蛷姶笃放菩?,吉利出海的單車平均價格較高。行業深度報告 P.1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17:沃爾沃銷量主要分布在中國及歐美地區 圖表18:2022 年吉利六款車入選歐洲電車銷量 TOP50 資料來源:蓋世汽車,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
79、:JATO,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2 2.6.6 上汽、廣汽,老牌合資品牌先發優勢十足上汽、廣汽,老牌合資品牌先發優勢十足 上汽通過合資經營奠定出口優勢。上汽通過合資經營奠定出口優勢。1978 年以來,上汽抓住改革開放機遇,先后與德國大眾、美國通用等國際知名企業成立合營公司率先走上利用外資和引進技術加快發展的道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上汽加速海外合作布局,與美國通用、日本五菱、泰國正大等合資設立公司及海外下設子公司加速開拓印尼、泰國、印度等市場并進一步延伸。目前上汽在泰國、印尼和印度建立三個海外生產基地和一個位于巴基斯坦的 KD 工廠,在歐洲、南美、中東、北非、澳新和東盟等地設立多個區域營
80、銷服務中心,建成逾 1800個海外營銷服務網點,形成歐洲、東盟、澳新、南亞、美洲、中東 6 個“5 萬輛級”海外市場。圖表19:上汽擁有眾多合資公司及海外子公司 資料來源:上汽集團及各子公司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廣汽以合資起家,推動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協同升級。廣汽以合資起家,推動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協同升級。廣汽最初與日系車企本田開展合資合作,在廣汽本田取得成功后,廣汽繼續與豐田、日野、三菱等日系車企合作并將合資合作領域延伸至金融保險、服務貿易等上下游領域。與此同時,通過與合資企業的技術交流,廣汽開始研發自主品牌,分別于 2008 年 7 月和 2017 年 7 月設立自主品牌廣汽傳祺和
81、廣汽埃安,其中廣汽埃安為廣汽純電新能源領域的獨立品牌,定位高端智能電動車。自主品牌方面自主品牌方面,廣汽一方面推動廣汽乘用車向新能源科技企業轉型,一方面擴大廣汽埃安純電領域領先優勢實現高端品牌戰略突破;合資品合資品牌方面牌方面,廣汽加大力度推動合25%26%42%40%17%17%16%17%0%20%40%60%80%100%20212022中國歐洲美國其他0.00.51.01.52.02.53.03.5VolvoXC60SmartFortwoPolestar 2VolvoXC90Volvo V60Volvo C40萬輛合資公司海外子公司合資公司海外子公司合作發展歷程合作發展歷程業務布局業務
82、布局1984年10月,1984年10月,上汽和德國大眾簽約,合資成立上汽大眾1985年3月,1985年3月,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并于同年9月正式開業20022002年年4 4月月,上海大眾合營合同續約20年,上汽與德國大眾戰略合作進入新階段1997年3月,1997年3月,上汽和通用簽署協議合營成立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及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1997年6月,1997年6月,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18年10月,2018年10月,上汽通用汽車與微軟(中國)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五菱2002年11月,2002年11月,上汽、通用中國和五菱三方合資成立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
83、有限公司擁有五菱、寶駿等多個品牌上汽正大上汽正大2013年2月,2013年2月,上汽集團和泰國正大集團合資成立上汽正大有限公司在泰國主要生產和銷售 MG品牌車型,目前主要市場以泰國當地市場為主并逐步進入東盟地區2015年8月,2015年8月,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車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設立的子公司)奠基2017年7月,2017年7月,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投產運營2017年,2017年,宣布正式進軍印度市場并成立名爵MG印度汽車公司2019年,2019年,印度生產基地正式投產,產品包括新能源汽車和互聯網汽車上汽通用五菱多元金融上汽通用五菱多元金融印尼公司印尼公司2018年9月,2
84、018年9月,設立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多元金融印尼公司為汽車經銷商購買汽車和開展運營提供貸款支持,同時給從經銷商處購買汽車的用戶提供分期貸款服務擁有ID、凌渡、朗逸、輝昂、帕薩特、途昂、途觀、等多個品牌系列加速開拓東南亞市場,是第一個在印尼投資建廠的中國汽車品牌企業印度投放產品將統一使用“MG名爵”品牌,上汽成為中國首家進入印度市場的車企擁有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三大品牌,三十多個系列的產品陣容,覆蓋了從高端豪華車到經濟型轎車各梯度市場,以及MPV、SUV、混合動力和電動車等細分市場上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汽車印尼上汽通用五菱汽車印尼名爵汽車印度名爵汽車印度行業深度報告 P.
85、1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資公司電動化轉型和自主反哺支援,推動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協同實現轉型升級。此外,廣汽加速開拓國際化事業,旗下廣汽國際在全球范圍內建成 120 個網點,銷售及服務業務覆蓋中東、美洲、非洲、東南亞、東歐的 28 個國家及地區。20222022 年以來廣汽自主品牌銷量持續攀升,車型結構不斷優化。年以來廣汽自主品牌銷量持續攀升,車型結構不斷優化。2023 上半年廣汽乘用車銷量 18.8 萬輛,同比增長近 9%,MPV 銷量穩居國內市場首位;廣汽埃安銷量超 20.9 萬輛,同比增長近 109%,大幅跑贏行業增幅,躋身國內新能源車前三。同時廣汽車型結構
86、持續優化,2023 上半年廣汽新能源汽車比例已超 20%,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已提升至 54%。圖表20:廣汽與國際知名車企不斷深化合作 資料來源:廣汽集團及各子公司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上汽出口優勢明顯,廣汽新能源轉型和出海進程同步加速。上汽出口:上汽出口優勢明顯,廣汽新能源轉型和出海進程同步加速。上汽出口:2020 年以來,受益于超前的廣闊海外布局和強勁的海外出口市場,上汽出口量和出口汽車占比持續攀升。2022/2023H1,上汽海外市場銷量達到 101.7/53.3 萬輛,同比增長 45.9%/40.01%,出口占銷量比重達到 19.2%/25.8%,整車出口連續 7
87、年保持國內行業第一,出口優勢明顯。上汽新能源:上汽新能源:2022 年,上汽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 107.3 萬輛,同比增長 46.5%,占公司銷量超過 20%,率先成為中國首個新能源汽車和海外市場年銷量“雙百萬輛”汽車集團。2023H1,上汽新能源車銷量 37.2 萬輛,同比下滑 5.26%,這與新能源市場進入存量競爭及自主品牌崛起搶占合資品牌市場相關。廣汽出口:廣汽出口:廣汽積極擴大海外市場布局和自主品牌產品出口,2022 年出口自主品牌汽車 3.3 萬輛,同比增長 59.7%;2023H1 出口乘用車 2.3 萬輛,同比增長 48.7%。廣汽新能源:廣汽新能源:2023H1,廣汽銷售新能源
88、乘用車 23.6 萬輛,同比增長 108.51%,大幅跑贏行業增幅;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銷量比例提升至 38.70%,其中新能源汽車比例已達 20.3%,較上年同期提升超過 10 個百分點。同時,廣汽的新能源汽車占集團銷量比重也從 2020 年的 3.9%持續快速提升到 2023H1 的 20.3%,日漸接近計劃的“到十四五期末新能源汽車占集團汽車整車產銷規模超 25%”的目標。行業深度報告 P.19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21:上汽出口量和出口占比持續上升 圖表22:上汽、廣汽新能源銷量快速提升 資料來源:上汽集團公司公告(2020-2023H1 財報),長城證券
89、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上汽集團公司公告(2020-2023H1 財報),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上汽合作奧迪,通過技術輸出促進互利雙贏。上汽合作奧迪,通過技術輸出促進互利雙贏。2023 年 7 月 27 日,上汽宣布已與奧迪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合作加快上汽奧迪全新電動車型開發以進入新的細分市場,滿足中國客戶對高端電動智能網聯汽車的需求。上汽電動智能技術實力領先:(1)公司于 2022 年發布純電專屬平臺“上汽星云”,該平臺以梯度化、可擴展、可迭代升級為開發理念,覆蓋全球市場緊湊型車、中型車、中大型車、豪華車和轎車、跑車、SUV、MPV等多級別、多種類整車產品。目前,高端智能電動車智己
90、 LS7 連續多月穩居“中大型純電 SUV”銷量第一。(2)智能化方面,面向 2025 年的上汽零束全棧 3.0 解決方案采用“中央計算+區域控制”的策略,智艙、智駕、智算、智聯四域合一,讓車輛具有超強自學習、自進化和自成長能力。該技術將率先搭載在上汽高端純電智能品牌智己的車型,計劃在2025 年量產落地。預計上汽有望充分發揮自身在電動智能領域的技術優勢,通過技術輸出與奧迪實現互利雙贏。2 2.7.7 奇瑞性價比為先,低調出海二十年奇瑞性價比為先,低調出海二十年 因地制宜推進出口產品本土化,南美和東歐等新興發展中國家是主要出口市場。因地制宜推進出口產品本土化,南美和東歐等新興發展中國家是主要出
91、口市場。奇瑞是我國汽車出口的龍頭企業之一,其業務遍布全球 80 多個國家和地區。2023 年上半年,奇瑞集團海外銷量13.78萬輛,僅次于上汽,且連續20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奇瑞領先的出口成績受益于其因地制宜搞開發的出海戰略。奇瑞根據海外各國市場的不同環境、市場情況和消費者行為習慣等因地制宜推進出口產品的適應性開發,使其能適應當地市場、法規和消費者的需求。如奇瑞針對南美公路條件不好、山路多、山坡多的情況對出口南美的車輛進行動力提升,提高加速性能與爬坡性能;針對中東地區多沙漠,空氣中沙粒加速車輛部件磨損的問題對出口到中東地區的車輛進行內部加強密封性處理等。奇瑞的主要出口國家包括俄羅斯、
92、墨西哥、巴西、土耳其、以色列、南非、智利等,出海主要面向低勢能市場,出口國家大多數沒有自身的汽車產業,高度依賴進口車且經濟不算發達。歐美發達國家由于普遍自身就擁有競爭力強大的汽車產業且消費者也更加成熟而較難進入,奇瑞若要進一步全球化則需加速歐美的品牌建設和市場開拓。俄羅斯是第一大海外市場,中國車替代其他國際品牌售價高于國內。俄羅斯是第一大海外市場,中國車替代其他國際品牌售價高于國內。目前,奇瑞海外出口的主力車型包括瑞虎 7、瑞虎 5X、瑞虎 8、瑞虎 3X、艾瑞澤 5 等。2023 年上半年奇瑞出口俄羅斯 6.22 萬輛汽車,占奇瑞出口總量的 45%,俄羅斯成為奇瑞的第一大海外市場。俄烏危機以
93、來,俄羅斯市場的西方汽車制造商外流,俄羅斯本土汽車市場供不應求導致汽車價格逐步升高。2023 年上半年,奇瑞在俄羅斯的銷量達到中國在俄汽車品牌銷量的0%5%10%15%20%25%30%0204060801001202020202120222023H1上汽出口(萬輛)上汽出口占公司銷量比重(右軸)0%5%10%15%20%25%0204060801001202020202120222023H1上汽新能源銷量(萬輛)廣汽新能源銷量(萬輛)上汽新能源銷量占比廣汽新能源銷量占比行業深度報告 P.20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40%,因此獲得較大價格優勢。奇瑞在俄羅斯的售價普
94、遍高于國內,如瑞虎 7 在俄起售價167 萬盧布,折合人民幣 15.0 萬元(國內瑞虎 7PLUS 起售價 9.99 萬元,瑞虎 7 超能版起售價 8.69 萬元);瑞虎 5X 在俄起售價為 188 萬盧布,約合人民幣 18.4 萬元(國內起售價為 6.99 萬元);星途攬月在俄起售價為 307 萬盧布,折合人民幣 26.7 萬元(國內起售價 19.39 萬元)。圖表23:2023H1 奇瑞出口海外分布 圖表24:2022 年奇瑞出口 TOP5 車型海外銷量 資料來源:崔東樹公眾號,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車之養護,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2.82.8 長安、長城燃油車強者,出海正當
95、時長安、長城燃油車強者,出海正當時 長城深耕皮卡細分市場,強勢領軍皮卡出口。長城深耕皮卡細分市場,強勢領軍皮卡出口。2022/2023H1 長城皮卡分別出口 5.11/2.26萬輛,皮卡出口占國內皮卡出口的 40%左右,且連續 25 年蟬聯皮卡出口銷量第一。長城皮卡在出海方面具有絕對優勢:(1 1)深耕皮卡細分市場積淀深厚。)深耕皮卡細分市場積淀深厚。長城為國內皮卡絕對龍頭,已深耕皮卡行業 27 年,積累了厚實的技術實力和豐富的市場資源;(2 2)持續進行)持續進行品類創新。品類創新。除了最初的商用版、乘用版、越野版三個大類外,長城炮還不斷推出覆蓋各個細分市場的衍生車型,包括機車炮、房車炮、龍
96、彈炮、金剛炮、旅裝炮、火炮以及超跑炮等,向時尚商用、乘用休閑兩大品類進化,形成全覆蓋產品矩陣。(3 3)海外布局完)海外布局完善。善。海外建廠方面,長城汽車在在俄羅斯、泰國、巴西建立了全工藝整車生產基地,并在保加利亞、突尼斯、馬來西亞、厄瓜多爾和巴基斯坦建有 5 個 KD 工廠組裝皮卡等產品。銷售網絡方面,長城的銷售網絡覆蓋全球,海外銷售渠道超過 700 家,銷售區域覆蓋俄羅斯、澳大利亞、南非、智利、馬來西亞等國家核心城市核心商圈,并在澳大利亞、南非、中東等重點市場建立海外配件中心庫。目前,長城炮已經在澳大利亞、智利、南非、埃及等全球四大洲 50 多個國家和地區上市,并成為澳洲 A-NCAP
97、最新標準下獲得五星評級的中國品牌,全面開啟中國皮卡全球化。俄羅斯,45.1%墨西哥,9.8%巴西,7.7%土耳其,7.1%以色列,5.9%南非,5.8%智利,5.4%哈薩克斯坦,4.6%埃及,3.1%8.9 7.6 5.8 5.3 3.6 012345678910瑞虎7瑞虎5X瑞虎8瑞虎3X艾瑞澤5萬輛行業深度報告 P.2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25:長城皮卡在細分市場處于龍頭地位 圖表26:長城皮卡出口占我國皮卡出口 40%-50%資料來源:Wind,崔東樹公眾號,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乘聯會,崔東樹公眾號,長城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海納
98、百川”計劃指導下長安加速出海,自主品牌出口占比“海納百川”計劃指導下長安加速出海,自主品牌出口占比 65%65%以上。以上。2022/2023H1 長安集團分別出口 24.92/17.8 萬輛,其中自主品牌出口占比分別為 68.1%/65.3%。近年來,在品牌向上以及全球化戰略加持下,長安的海外布局不斷提速,實現 2019-2021 年出口復合增長率超 30%,2022 年總出口/自主品牌出口同比增加 56.7%/48.8%。長安海外市場主要分布在南美、東南亞、中東等地區,出口車型主要以 CS 系列、逸動系列為基礎,UNI高端產品序列為突破口。2023 年 4 月,長安提出海納百川計劃,要求加
99、快布局歐洲、美洲、中東及非洲、亞太、獨聯體五大區域市場并在 2024 年前進入東盟和歐洲,海外市場將以長安品牌為主。計劃提出 2030 年歐洲市場銷量突破 30 萬輛、海外銷量突破 120 萬輛目標,彰顯長安強勢出海的決心。圖表27:長安自主品牌出口占比 65%以上 資料來源:長安汽車公司公告(2020-2023H1 財報),中汽協、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0%10%20%30%40%50%010203040506020192020202120222023H1長城皮卡總銷量(萬輛)國內廠商皮卡總銷量(萬輛)長城皮卡銷量占比(右軸)0%10%20%30%40%50%60%012345620192
100、02020212022長城汽車(萬輛)上汽大通(萬輛)河北中興(萬輛)長城皮卡占我國皮卡出口份額(右軸)71.8%68.1%65.3%0%10%20%30%40%50%60%70%80%024681012141618202120222023H1長安自主品牌出口(萬輛)長安合資品牌出口(萬輛)自主品牌占出口比重行業深度報告 P.2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3 3 北歐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高,西歐北美市場可拓展空間較大北歐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高,西歐北美市場可拓展空間較大 3.1 3.1 以挪威為代表的北歐地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以挪威為代表的北歐地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超過 50
101、%50%3.13.1.1.1 以挪威為代表的北歐各國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及相關政策以挪威為代表的北歐各國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及相關政策 挪威率先實現新能源汽車的廣泛普及,其新能源車滲透率位居挪威率先實現新能源汽車的廣泛普及,其新能源車滲透率位居全球全球第一第一。截至 2022 年,挪威銷售的所有汽車中約 80%是新能源汽車。挪威新能源車行業增長迅速,有以下兩點原因:(1 1)挪威采取了多種激勵政策,挪威采取了多種激勵政策,如低排放汽車和零排放汽車的減稅政策、豁免進口稅以及免征 25%的增值稅(從今年起僅適用于汽車價格的前五十萬挪威克朗)。挪威政府計劃在 2025 年禁止銷售燃油車,目標成為最早淘汰燃油
102、車的國家;(2 2)挪威擁有完善挪威擁有完善的充電網絡和基礎設施。的充電網絡和基礎設施。2017-2021 年,挪威立法授予公寓樓居民“充電權”,為居民提供方便的充電基礎設施,居民需要時可以在家快速充電。目前,挪威已在所有主要道路上成功建立了快速充電站,截至 2022 年底,超過 5600 輛汽車能夠同時快速充電。20222022 年年,冰島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高達,冰島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高達 60%60%。2012 年以來,對不超過 650 萬 ISK 的新能源汽車不征收增值稅。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稅收優惠在 2021 年減半,并在 2022 年逐步取消,以鼓勵全電動汽車的銷售。冰島政府還資助
103、在全國各地開發快速充電站,以便促進島上旅行。瑞典的新能源車滲透率穩步上升,瑞典的新能源車滲透率穩步上升,20222022 年達到年達到 56%56%。瑞典在替代燃料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生產方面均處于領先地位,并在歐盟承諾到 2030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比 1990 年減少 40%。瑞典計劃在 2030 年后不再銷售柴油或汽油發動的新車,其政府為購買新能源汽車提供補貼和車輛稅減免,從而促進從化石燃料汽車到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的轉變。瑞典政府為每公里排放不超過 60 克二氧化碳的汽車提供購買補貼,純電動汽車最多補貼 70000 瑞典克朗,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最多補貼 45000 瑞典克朗(汽車每
104、釋放一克二氧化碳,補貼金額減少 583 瑞典克朗)。圖表28:2020-2022 年北歐三國新能源汽車當年銷量在汽車整體銷量中占比 資料來源:OFV、CleanTechnica、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3.1.3.1.2 2 北歐地區主流車型與未來發展展望北歐地區主流車型與未來發展展望 特斯拉在北歐市場表現出色,彰顯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市場優勢。特斯拉在北歐市場表現出色,彰顯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市場優勢。在全球客戶因經濟擔憂和更高的利率而削減汽車貸款的環境下,特斯拉的降價策略使其成為經濟優惠的選擇,因此特斯拉在北歐的銷量大幅增加。在挪威,在挪威,特斯拉近三年來的汽車銷量持續保持75%86%88
105、%45%72%60%32%43%56%0%10%20%30%40%50%60%70%80%90%100%2020年2021年2022年挪威冰島瑞典行業深度報告 P.2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第一,其中特斯拉 Model Y 是挪威最受歡迎的車型,在 2023 年 1-7 月共售出 15630 輛,領先于大眾 ID4 全電動跨界車(排名第二)和斯柯達 Enyaq 全電動 SUV(排名第三)。在在瑞典,瑞典,2023 年 3 月以來特斯拉銷量持續領先,超越瑞典本國品牌沃爾沃。2023 年上半年,特斯拉 Model Y 在瑞典共售出 8542 輛。圖表29:2023 年
106、挪威 BEV 銷量(輛)圖表30:2023 年瑞典 BEV 銷量(輛)資料來源:CleanTechnica、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CleanTechnica、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3.2 3.2 西歐各國滲透率及相關政策西歐各國滲透率及相關政策 3.2.13.2.1 歐洲議會通過歐洲議會通過 20352035 年禁售燃油車協議年禁售燃油車協議 20232023 年年 3 3 月月,歐洲理事會,歐洲理事會為新車和為新車和貨車貨車制定更嚴格的二氧化碳排放性能標準制定更嚴格的二氧化碳排放性能標準,旨在旨在推動推動汽車行業向零排放轉變。汽車行業向零排放轉變。根據規定,2030-2034
107、年,汽車和貨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2021 年需分別減少 55%和 50%;從 2035 年起,汽車和貨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都將減少至零。此外,從 2025 年到 2029 年底,零排放和低排放汽車(ZLEV)的監管激勵機制將會生效,銷售汽車達到零排放和低排放標準的制造商將適用于相對寬松的二氧化碳排放指標,汽車和貨車的基準分別為 25%和 17%。歐盟為實現氣候中性和減排目標采取多項措施。歐盟為實現氣候中性和減排目標采取多項措施。歐盟承諾到 2050 年實現氣候中性,運輸部門需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 90%。為實現這一目標,歐盟在不同領域采取了多項措施:(1)歐盟立法為成員國使用某些道路基礎設施的
108、重型車輛制定了收費規則(Eurovignette 指令),以鼓勵更清潔、更高效的交通運營;(2)歐盟將 2021 年設為歐洲鐵路年,舉辦一系列活動推廣鐵路出行以增加乘坐鐵路旅行的人員和貨物的比例。此外,歐盟還修訂了鐵路乘客規則,通過幫助旅客在火車上更便捷地攜帶自行車支持清潔出行;(3)2021 年 6 月,歐盟委員推出單一歐洲天空改革,旨在改善歐洲空域管理和空中導航服務系統,減少航空業的二氧化碳足跡。2021 年 7 月,歐盟委員會提交 ReFuelEU航空提案,旨在通過可持續航空燃料減少航空排放。歐盟委員會還發布了一項關于在海上運輸中使用可再生和低碳燃料的提案,目標是到 2050 年通過促進
109、歐盟港口的船只使用更環保的燃料,將船上能源的溫室氣體強度降低 75%。05000100001500020000Tesla Model YVW ID.4SKODA ENYAQVW ID.BUZZVOLVO XC4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合計0200040006000800010000VOLVO XC40KIA EV6VOLVO C40VW ID.4KIA NIROTESLA Model Y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合計行業深度報告 P.2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歐盟與德國就在汽車中使用電子燃料達成協議。歐盟與德國就在汽車中使用電子燃料達成協議。為了在 205
110、0 年實現碳中和目標,歐盟提議在 2035 年前禁止銷售新型內燃機汽車,但在 2023 年 3 月進行最終投票之前該提議遭到了德國的反對。德國提出允許使用“綠色”燃料驅動發動機,包括意大利、波蘭和捷克共和國在內的其他歐洲國家也加入德國的行列。最終,在經過多方協商后,歐盟宣布與德國就未來在汽車中使用電子燃料達成協議。3 3.2.2.2.2 德國作為老牌汽車工業國,轉型之路德國作為老牌汽車工業國,轉型之路任重道遠任重道遠 德國德國部分汽車品牌部分汽車品牌不斷調整戰略以支持可持續發展。不斷調整戰略以支持可持續發展。作為歐洲老牌汽車工業國,德國擁有諸多知名汽車品牌,如大眾、奔馳、寶馬、奧迪等。隨著氣候
111、問題加劇,多個汽車品牌已布局節能減排。大眾汽車大眾汽車作為德國汽車工業的重要代表,很早就承諾遵守巴黎氣候協議。大眾汽車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涵蓋整個業務生命周期,從原材料和供應鏈管理,到生產、使用和回收均有所覆蓋。大眾希望到 2050 年在資產負債表上實現二氧化碳中和,公司正逐步轉向新能源車生產,并將綠色電力引入到生產和使用中從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奔馳奔馳已經著手啟動 EQS 電動轎車的生產,向未來可持續和凈碳中和的汽車制造轉型。生產 EQS 的工廠采取許多加強環境保護和節約資源的措施,如大廳屋頂的光伏系統每年約滿足 30%電力需求,同一條生產線上可以組裝不同型號的驅動。寶馬寶馬已經推出多款新能源汽
112、車。為鼓勵消費者購買,寶馬還推出一系列購車激勵,如高達 4500 歐元的新能源汽車購車補貼。奧迪奧迪正在擴大其電動汽車車隊,并決定從 2026 年起專注于開發純電動車型。為支持新能源汽車,聯邦政府推出電動汽車資助計劃,計劃規定只要購買奧迪的電動車型,無論是全新車型還是二手車,消費者都可以享受補貼,環境獎金由聯邦政府和奧迪公司共同提供。德國轉型德國轉型任重道遠,政府出臺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任重道遠,政府出臺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盡管多個汽車公司推動德國汽車行業朝著更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發展,但德國燃油車體系的勢力頑固,實現轉型并不容易。如大眾汽車集團的前 CEO 迪斯致力于大眾汽車向零排
113、放汽車轉變,但他因電氣化轉型激進被迫提前退休,未能在公司內部創造變革。此外,大眾在軟件實施等一些關鍵開發領域落后,新一代電動汽車核心軟件開發進展緩慢,這也引發了內部沖突。2022年,德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為 31%,德國政府各黨派在聯合協議中明確提出其目標是到2030 年擁有 1500 萬輛全電動乘用車,有效降低交通部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然而,德國的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不完善導致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緩慢。根據聯邦汽車管理局,截至 2023 年 4 月,德國僅擁有 120 萬輛全電動汽車,遠遠低于到 2030 年的 1500萬輛的目標。充電站建設在一些地區受限(特別是農村地區)、電動汽車價格高昂且
114、續航里程有限等多個因素阻礙電動汽車普及。為實現 2030 年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普及的目標,德國交通部在2023 年6月宣布撥款9億歐元補貼以加強建設家庭和企業的電動汽車充電站網絡。圖表31:2020-2022 年德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 行業深度報告 P.2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資料來源:CleanTechnica、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3.2.33.2.3 英國、法國、意大利為代表的西歐各國英國、法國、意大利為代表的西歐各國新能源滲透率增速放緩新能源滲透率增速放緩 20222022 年,意大利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僅為年,意大利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僅為 8.6%8.6%
115、,較前年有所下降。,較前年有所下降。意大利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緩慢主要基于兩個原因:(1 1)部分地區)部分地區基礎設施網絡不足基礎設施網絡不足。意大利集中在北部和中部的六個地區開發新的基礎設施,而南部和島嶼由于當地市場較小,基礎設施網絡不發達;(2 2)國家激勵政策不足國家激勵政策不足。新能源汽車價格高,且部分支持新能源汽車銷售的激勵措施在今年被禁用,很難吸引低收入人群。因此,意大利政府需要加大投資改善充電基礎設施,并提供額外的激勵措施刺激新能源汽車需求。英國新能源車滲透率增速放緩,面臨較多不確定性。英國新能源車滲透率增速放緩,面臨較多不確定性。英國政府采取多項激勵措施促進新能源汽車普及,如
116、購買新能源汽車能夠獲得 2500 英鎊的插電補助。在蘇格蘭,購買新車和二手新能源汽車可以獲得無息貸款,并且新能源汽車車主可以免除車輛消費稅,同時享受較低的實物福利稅率。此外,房主和雇主在房產上安裝新能源汽車充電器時也可以獲得折扣。然而,英國近兩年新能源車滲透率增速放緩。截至 2023 年 7 月,英國的新能源車滲透率為 22.9%,與去年持平。此外,英國政府內部也存在不確定性因素。2023年 7 月,英國執政的保守黨將自身定位為汽油黨,首相里希蘇納克也反對擴大倫敦超低排放區,商務大臣凱米巴登諾也對英國的零排放汽車(ZEV)規定進行反擊,表示這些規定可能會扼殺投資并導致英國失業。法國政府積極鼓勵
117、購買新能源汽車法國政府積極鼓勵購買新能源汽車。法國政府推出各種稅收折扣和激勵政策,如消費者購買或租賃新能源汽車可以得到環保獎金,購買新能源汽車可以享受 50%的注冊稅折扣,且在法國大都會可以完全免除牌照注冊費。16%26%31%0%5%10%15%20%25%30%35%2020年2021年2022年行業深度報告 P.2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32:2020-2022 年西歐新能源汽車滲透率 資料來源:CleanTechnica、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3.2.43.2.4 西歐地區主流車型與未來發展展望西歐地區主流車型與未來發展展望 特斯拉特斯拉 Model
118、 YModel Y 在西歐地區頗受歡迎。在西歐地區頗受歡迎。在英國,在英國,特斯拉 Model Y 因創新的車載技術和強勁的性能而備受追捧。特斯拉 Model Y2022 年全年銷售 35551 輛(比 2021 年最暢銷的特斯拉 Model 3 多 15000 輛),成為英國最暢銷的車型。起亞 e-Nir、MG 5、英國制造的迷你電動和老化但功能強大的日產聆風則均以高性價比而備受矚目,躋身年度前十。大眾ID.3 是歐洲品牌最暢銷的電動汽車,在高端領域,Polestar 2、寶馬 i4 和奧迪 Q4 e-tron在英國也表現較好。在法國,在法國,最暢銷的全電動車型是標致 e-208(2022
119、年其銷量為 19220輛),緊隨其后的是達契亞 Spring(2022 年銷量為 18326 輛)。特斯拉 Model 3 擊敗雷諾Megane E-Tech,以 16754 輛的成績位居第三。值得注意的是,憑借 11892 輛 Model Y的銷量,特斯拉在法國擁有相當強大的地位,而幾年前,法國汽車市場完全由當地生產的雷諾 Zoe 主導。在意大利,在意大利,2022 年,菲亞特 500e 連續第二年蟬聯年度最暢銷純電動汽車(2022 年全年注冊量 6285 輛),但相比 2021 年其銷量減少約 40%。Smart ForTwo排名第二(2022 年銷售 4545 輛),但相比之前也表現平平
120、。特斯拉 Model Y 首次進入意大利年度銷量前十,排名第三(2022 年注冊量為 4276 輛)。值得注意的是,2023 年 2月至 6 月,特斯拉 Model Y 的銷量持續超過菲亞特 500e,預計 2023 年全年特斯拉 Model Y 銷量可能超過菲亞特 500e。3.3 3.3 北美地區滲透率及相關政策北美地區滲透率及相關政策 3.3.3.13.1 美國和加拿大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及相關政策美國和加拿大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及相關政策 北美地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偏低,市場相對廣闊。北美地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偏低,市場相對廣闊。在美國在美國,新能源汽車近年來廣受歡迎。2022 年,美國全年銷售
121、92.89 萬輛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車滲透率為 6.8%。拜登政府制定目標,要求 2030 年銷售的新車中新能源汽車達到一半,加利福尼亞州、馬薩諸塞州和紐約州則制定更嚴格的規定,要求到 2035 年銷售的全部新車均為新能源汽車。此外,美國環境保護局新提出汽車排放規則,該規則一旦通過,將會對汽車制造商施加更嚴格的排放限制,從而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在加拿大在加拿大,政府積極出臺政策支持環保。2022年,加拿大新能源車滲透率為 5.7%,市場潛力較大。加拿大政府耗資 6.8 億美元推出零排放汽車基礎設施計劃(ZEVIP),為在加拿大各地部署新能源汽車充電器和加氫站提供資金。自 2016 年以來,
122、加拿大政府已投資超過 10 億美元,使加拿大人更能負擔得起新能源汽車并更容易獲得充電器。11.0%19.0%23.0%11.0%19.0%22.0%4.3%9.3%8.6%0%5%10%15%20%25%2020年2021年2022年英國法國意大利行業深度報告 P.2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33:2020-2022 年北美新能源汽車滲透率 資料來源:Marklines、Statista、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3.3.3.23.2 美國和加拿大的主流車型與未來發展展望美國和加拿大的主流車型與未來發展展望 特斯拉在北美地區頗受歡迎。特斯拉在北美地區頗受歡迎。在美
123、國,在美國,2022 年年度銷量冠軍是特斯拉 Model Y,其次是特斯拉 Model 3。特斯拉 Model Y 于 2020 年推出后大受歡迎,并超越曾經最暢銷的新能源汽車 Model 3。事實上,特斯拉 Model Y 正在成為全球銷量最高的汽車,其在歐洲擊敗天然氣動力汽車獲得最暢銷汽車稱號后,已經躋身汽車總銷量前十。在加拿大在加拿大,2022年最暢銷的新能源汽車是特斯拉 Model 3(共售出 10922 輛),這部分得益于 2022 年加拿大政府花費 5460 萬美元鼓勵人們購買特斯拉。雪佛蘭 Bolt 排名第二(共售出 5674輛),排名第三和第四的是現代的科納電氣和 Ioniq。
124、2022 年,現代汽車在加拿大售出超過 1 萬輛新能源汽車。在新能源汽車總銷量方面,現代汽車仍然位居加拿大除特斯拉以外的任何其他汽車制造商之首。4 4 出海合作模式多樣,因地制宜凸顯中國車企軟技能與硬實力出海合作模式多樣,因地制宜凸顯中國車企軟技能與硬實力 4.14.1 自主建廠自主建廠 政策支持下自主車企掀海外建廠潮。政策支持下自主車企掀海外建廠潮。近年來,國內競爭加劇與海外市場的空白雙向推動中國車企加速全球化布局并逐步從整車出口、散件出口向直接建廠、本土化研發制造轉變。2023 年 6 月,工信部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支持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去境外投資設廠。廣汽埃安于 2023 年 6
125、 月宣布正式進軍泰國市場,并將于年內在泰國成立東南亞總部;比亞迪于 2023 年 7 月宣布將在巴西設立比亞迪在亞洲以外的第一家電動汽車工廠;上汽已經計劃在歐洲選址建廠。海外建廠的優勢在于降低運輸、關稅等成本與風險、提升產品影響力、完善產業鏈投資、加深本土化運營等,但仍存在海外政策變化、地緣政治博弈、合規需求、本土化研產等眾多風險因素。東南亞、歐洲、拉美等成熱門建廠地區。東南亞、歐洲、拉美等成熱門建廠地區。目前自主車企海外布局重點為新能源汽車及其相關產業鏈,海外建廠主要選擇在東南亞、歐洲、拉美等地區。選擇這些地區建廠主要基于以下幾點:(1)經濟或者汽車產業發達,基礎設施完善,經營環境良好,能夠
126、為在當地投資建廠提供充分的生產支持,且消費者有足夠的購買力創造市場需求;(2)政策鼓勵發展新能源汽車,提供低關稅等優惠,能夠最大化我國汽車廠商在新能源車制造上的優勢;(3)對我國汽車的(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進口需求大、增速高,品牌認可度高,在當地的品牌、文化、渠道等資源的積累有助于我國車企快速搶占市場。目前,我2.4%4.6%6.8%3.5%7.0%5.7%0%1%2%3%4%5%6%7%8%2020年2021年2022年美國加拿大行業深度報告 P.2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國大力在海外建廠的企業主要包括我國的傳統頭部車企及部分新勢力車企,這些企業強大的品牌影響力
127、、雄厚的資金和技術實力、豐富的渠道和資源以及卓越的抗風險能力有效支持其在當下國內新能源車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加速海外建廠布局。圖表34:東南亞、歐洲、拉美等地區的我國汽車出口規??焖僭鲩L 資料來源:崔東樹公眾號、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圖表35:國內主要車企海外建廠布局(不完全統計)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官方公眾號,公司公告,汽車之家、全球汽車產業平臺等,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印度投資建廠受阻。印度投資建廠受阻。印度擁有最多年輕人口,市場增長潛力巨大,但我國車企出海印度建廠卻頻頻受阻,如長城收購印度塔里岡工廠失敗,比亞迪申請合資建廠被拒等。在印度投資建廠的阻礙包括:(1)勞動力素質低下,造車
128、技術積累不足,難以支持有效生產;05101520253035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H1萬輛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南美洲歐洲亞洲國家國家海外工廠海外工廠(預計)投產時間(預計)投產時間規劃產能規劃產能產品類型產品類型產業布局產業布局生產/銷售情況生產/銷售情況俄羅斯俄羅斯圖拉工廠2019年6月8萬輛/年哈弗F7、哈弗F7X、哈弗H9等覆蓋俄羅斯并輻射周邊國家;打通亞洲和歐洲市場的重要節點2020年哈弗品牌在俄銷量17381輛,連續兩年斬獲中國汽車品牌在俄銷量冠軍;生產的哈弗F7除了在中國、俄羅斯等國生產銷售外,還將出口南美、中東、歐洲等地泰國泰國羅勇新能源工廠2021
129、年6月8萬輛/年哈弗H6 HEV等長城汽車第一個海外新能源汽車生產制造工廠汽車60%將在泰國本地銷售,40%將出口到其他海外市場;2022年9月生產新能源汽車達到1萬輛巴西巴西伊拉塞馬波利斯工廠2024年5月10萬輛/年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滿足巴西對智能化、電動化汽車的供應需求;輻射整個拉丁美洲新能源汽車市場巴基斯坦、厄瓜多爾、馬來西亞、突尼斯、保加利亞KD組裝廠組裝哈弗SUV和皮卡等產品輻射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等南美市場;開拓東盟市場;戰略布局歐盟市場尼日利亞非洲SKD工廠2022年10月5000臺/年汽車組裝馬來西亞馬來西亞CKD工廠組裝新一代GAC GS3、右駕廣汽傳祺(包括SUV、S
130、edan和MPV)等廣汽在中國以外的首個全球CKD項目B-Segment SUV(GAC GS3)預計將在2024年4月開始在馬來西亞生產,2024年中旬正式開賣泰國上汽正大有限公司2013年2月7.2萬輛/年MG品牌車型以泰國當地市場為主并逐步進入東盟地區2022年上汽正大整車產銷達到3.2萬輛,智能汽車、新能源汽車深受歡迎;MG品牌躋身泰國乘用車銷量前三甲,成為“高科技”、“互聯網”、“年輕化”的代名詞印度尼西亞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有限公司2017年7月6萬輛/年五菱Confero等2022年銷售超過3萬輛,印尼市場份額達到2.9%,同比上升17%;五菱成為印尼最暢銷的中國汽車品牌印度名爵汽車
131、印度有限公司2019年4月5.6萬輛/年名爵Hecto等印度投放產品統一使用“MG名爵”品牌,上汽成為中國首家進入印度市場的車企;2019年開始加快其電動化進程,包括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電池回收2022年銷售4.85萬輛,同比上升19%巴基斯坦KD工廠2021年1月(項目啟動)三款進口車型,包括EV車型墨西哥合資工廠2009年2月奔奔、志翔、悅翔等在墨西哥生產銷售,出口市場瞄準整個美洲市場伊朗塞帕卡尚工廠2016年9月 CKD CS35伊朗是長安汽車海外三大戰略市場之一,也是進軍中東地區的重要基地巴基斯坦馬斯特長安(合資設立)2019年6月長安微客、微卡、悅翔、X7等導入多款右舵乘用車品牌的轎車
132、、SUV及電動車新能源產品等計劃將UNI系列車型引入到巴基斯坦市場2021年馬斯特長安銷售汽車1.8萬臺,同比增長293%,銷量穩居當地中國品牌出口第一,全球品牌第五馬來西亞電動汽車裝配工廠2022年1月(宣布投資設立)右駕電動車型在馬六甲州設立電動汽車裝配工廠,生產右駕電動車型瑞典沃爾沃汽車(從福特汽車手中收購沃爾沃汽車100%股權)2010年3月(收購)XC90、S90、XC60、V90、V40、XC40Recharger等借助沃爾沃先進的生產技術及強大的品牌效應快速成長,并加速全球化布局白俄羅斯白俄吉工廠2017年11月2.0L、2.4L共6款車型的Atlas2019年白俄合資工廠第兩萬
133、輛吉利汽車下線,產量真正達到工廠設計產能馬來西亞寶騰汽車(收購寶騰49.9股份)2017年6月(收購)寶騰X70等進軍東南亞市場英國倫敦電動汽車綠色工廠(簡稱LEVC)2萬臺/年出租車及一系列零排放的輕量化電動商用車致力于研發、生產零排放和超低排放的倫敦出租車及一系列零排放的輕量化電動商用車2018年3月,LEVC發布全新TX車型;目前,全新TX已在挪威、荷蘭、德國、瑞典等歐洲國家贏得良好口碑巴西電動大巴和鐵電池模組組裝工廠2014年電動大巴和太陽能板組裝電動車、電池、智能電網、太陽能、LED等研發將把綠色純電動大巴與環保的鐵電池技術首先帶到巴西摩洛哥2017年電動乘用車、公共汽車和卡車旨在打
134、造北非“硅谷”泰國乘用車工廠2022年15萬輛/年新能源汽車預計將于2024年開始運營,面向泰國市場并輻射周邊東盟國家及其他地區烏茲別克斯坦乘用車工廠2023年第一階段超5萬輛/年Chazor、Song Plus將于2023年秋季開始生產巴西電動汽車工廠2024年電動客車和卡車底盤、新能源乘用車、碳酸鐵鋰電池材料電動客車和卡車底盤生產工廠、新能源乘用車工廠以及碳酸鐵鋰電池材料加工工廠蔚來蔚來匈牙利蔚來能源歐洲工廠2022年9月(投入運營)換電站制造與售后服務、蔚來歐洲加電業務培訓及加電產品的研發蔚來加電產品的歐洲制造中心、服務中心和研發中心,提升蔚來歐洲市場能源布局與服務的效率長城長城比亞迪比
135、亞迪廣汽廣汽上汽上汽長安長安吉利吉利行業深度報告 P.29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2)油價貴、電力短缺、停車難、路況差,配套設施落后;(3)購買力不足,汽車稅賦重;(4)稅收體系龐雜、行政低效和任意執法導致經營環境差,中國企業容易面臨執法部門處罰、高關稅等問題;(5)政策風險高。2020 年 6 月,中印關系惡化,印度政府發布 PressNote3 公告(PN3 公告)要求中國資金進入印度投資必須經過印度政府審查和批準,這大大提升了中資在印度投資建廠的難度。圖表36:國內車企出海印度受阻 資料來源:各公司官方微信公眾號、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4.24.2 與當地企
136、業聯營,多以經銷商合作為主與當地企業聯營,多以經銷商合作為主 我國車企現階段海外銷售仍然以總代、經銷等傳統渠道為主,輕量化實現快速起步和擴我國車企現階段海外銷售仍然以總代、經銷等傳統渠道為主,輕量化實現快速起步和擴張。張。德勤 2022 年 10 月發布的 中國車企出海報告顯示,在銷售與售后環節分別有 87%和 75%的受訪車企在未來 3-5 年將不同程度地引入本土合作伙伴,包括經銷商、代理商、服務商等,以借助其市場洞察、資源積累與區域影響力快速穩健部署海外相關業務。經銷合作的優點主要在于(1)可借助經銷商在當地的渠道資源、品牌影響力以及對當地市場消費需求和偏好的深入了解迅速進入當地市場;(2
137、)經銷渠道效率較高,廠家直接將產品運輸到經銷商倉庫,可以節省中間的倉儲、轉運等成本;(3)相比于建廠直營等方式經營風險和啟動成本大大降低。然而經銷合作也存在缺點,包括(1)經銷成本使得車企無論選擇產品提價轉嫁成本還是維持原價格讓利消費者,自身盈利能力都可能被削弱;(2)長期來看不利于直接連接用戶,也不利于塑造品牌文化和影響力。目前,我國車企的海外合作也主要集中在歐洲、東南亞、拉美、中東等地區。一般來看,聯營、經銷等一般來看,聯營、經銷等模式更適用于實力稍遜色的車企布局海外市場或強勢車企試水新市場,模式更適用于實力稍遜色的車企布局海外市場或強勢車企試水新市場,如比亞迪在德國與 sixt 網約車合
138、作,與殼牌在全歐洲布局。直營等模式則更適用于已經打開一定知名直營等模式則更適用于已經打開一定知名度且迫切需要在當地建立品牌影響力的車企深耕某一成熟市場,度且迫切需要在當地建立品牌影響力的車企深耕某一成熟市場,如蔚來在挪威開設直營店,長城汽車在泰國曼谷連開兩家直營模式的商超體驗店為長期品牌塑造和市場深耕儲備經驗。國內車企國內車企相關公司/工廠相關公司/工廠事件事件布局規劃布局規劃事件結果事件結果長城印度塔里岡工廠2020年申請收購長城汽車海外第二個、全球第十個全工藝整車工廠,將為長城進入印度市場奠定重要基礎收購失敗,印度塔里岡工廠最終被現代汽車收購上汽名爵汽車印度有限公司2019年正式投產生產新
139、能源汽車和互聯網汽車,使用“MG名爵”品牌2022年3月,由于PN3公告限制從中國融資,公司宣布計劃進行股權融資以籌集資金擴大生產,卻被多家印度媒體不實報道,公司于2023年6月發布公告澄清“上汽MG印度公司被當地強行低價收購股份,喪失控制權”謠言;2022年10月,印度政府要求公司澄清為何2019-2020年度出現運營虧損,懷疑公司違規轉移利潤比亞迪整車及鋰電池工廠申請與印度當地公司MeghaEngineering andInfrastructures合資建設合資設廠申請被印度政府拒絕;2023年8月初,印度政府針對比亞迪展開調查,懷疑其進口零部件組裝的生產過程不合規行業深度報告 P.30
140、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37:傳統老牌車企的海外經銷/合作(不完全統計)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官方公眾號,公司公告,汽車之家、全球汽車產業平臺等,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海外自營海外自營/經銷仍需加強渠道建設和本土化進程。經銷仍需加強渠道建設和本土化進程。挪威的電動車接受程度高、消費者品牌偏好不強且政策鼓勵提供低關稅優惠,因此我國部分車企以挪威為起點逐步布局歐洲電動車市場。目前蔚來、小鵬等車企已通過自營、經銷、出口等多種方式逐步開拓歐洲市場,但仍面臨品牌影響力不足、渠道匱乏、本土化適配性不夠、國內運營體系不適用等問題。海外自營/經銷仍需加強渠道建設和本土化進程。目
141、前,部分車企已通過訂閱租車、融資租賃等方式降低客戶體驗門檻并同時發力充電服務及配套售后服務等以提升客戶滿意度。國家國家成立/合作時間成立/合作時間合作對象/子公司合作對象/子公司合作模式合作模式布局規劃布局規劃重點車型重點車型最新進展最新進展科威特2013年Mutawa Alkazi公司經銷商(廣汽全球第一家海外經銷商)2020年1月,GN8在沙特上市;已將GAC MOTOR打造成為最受當地消費者喜愛的中國品牌之一,并建成了目前海外最大的GAC MOTOR品牌展廳,占地面積超4500平米沙特2018年Al Jomaih AutomotiveCompany經銷商GAC MOTOR GN8累計銷量
142、超2.2萬臺,目前已在利雅得、吉達、達曼等主要城市建成了6家品牌展廳及服務中心,渠道建設及品牌塑造卓有成效墨西哥2019年Stellantis(知名跨國汽車企業)合作貼牌將繼續與Stellantis深化合作、擴大合作范圍,同時也將持續開拓墨西哥市場,輻射周邊地區,為深耕美洲奠定基礎道奇Journey2021年9月,GAC MOTOR&Stellantis墨西哥出口項目發車儀式在廣汽乘用車杭州工廠舉行,首批與Stellantis合作的770臺SUV即將前往墨西哥,2021年年底前累計交付可達近4000臺馬來西亞2021年WTCA(獨家經銷商)經銷商初期以CBU形式進入當地市場拓展品牌知名度,為后
143、續CKD導入車型創造條件;推進CKD項目同時探討東南亞出行服務合作,為東南亞國家提供出行服務用車,探索東南亞右舵市場右舵版SUV GS32021年12月,GAC MOTOR首款右舵車型右舵版GS3量產下線,標志GAC MOTOR正式進入海外右舵市場,同時GAC MOTOR位于吉隆坡市中心的品牌展廳也正式開幕英國2023年3月bp中國在光儲充換補能網絡領域探索合作,并探討在其他相關領域的戰略合作機會以廣州為試點推動合作項目快速落地,后續逐步向廣州以外的其他城市及海外進行業務拓展泰國2023年6月經銷商廣汽埃安正式進軍泰國市場,將于2023年在泰國成立東南亞總部,同時積極籌備本地化生產;埃安海外戰
144、略的第一步,未來深耕泰國市場并持續輻射東南亞及周邊區域,逐步實現全球市場“研產供銷”一體化南非2014年8月哈弗汽車南非有限公司設立子公司,與經銷商合作鋪設銷售網絡擁有50余家二級銷售網絡,負責南非市場整車和汽車零部件的銷售、品牌推廣、以及售后服務業務開展哈弗H2、哈弗H6、H9風駿5和風駿62018年全年出口9496臺,列南非市場中國品牌第一德國2018年7月寶馬以 50:50 股比成立“光束汽車有限公司”規劃產能16萬輛/年,合資公司將整合雙方的技術、資源和管理優勢,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并面向全球市場MINI純電動汽車以及長城汽車旗下新產品陷入停滯澳大利亞哈弗汽車澳大利亞有限公司設立子公司
145、,與經銷商合作鋪設銷售網絡共有32家銷售商,覆蓋澳大利亞、新西蘭兩個主要市場,重點布局在維多利亞州、昆士蘭州、新南威爾士州、新西蘭南島基督城、北島奧克蘭等核心汽車銷售區域運營良好南非2012年CMH集團經銷商出口商用車MAXUS V80埃及2019年6月Mansour Automotive Group(埃及多元化經營公司曼蘇爾集團)設立合資公司除埃及外,還將為中非和北非市場生產和銷售名爵品牌的汽車印度2020年6月Tata Power Company Limited(塔塔電力有限公司)為MG經銷商安裝50kW直流快速充電樁并提供EV解決方案未來還計劃在電池的再利用方面進行合作馬來西亞2005年
146、成功集團(BERJAYA)經銷商簽訂CM8和CV6兩款產品的技術許可合同使其能夠以CKD的形式進入到馬來西亞市場CM8、CV6、M201系列等2009年,長安奔奔和CM8正式在馬來西亞市場上市;2016年M201系列車型在馬來西亞新山工廠正式下線俄羅斯2013年長安汽車俄羅斯有限責任公司設立子公司長安俄羅斯是進軍獨聯體及東歐市場的橋頭堡長安逸動、CS35PLUS和CS75等2018年5月向長安俄羅斯增資2.5億元人民幣等值美元,用于償還債務及補充長安俄羅斯經營性資金馬來西亞2019年Fieldman EV簽署汽車出口協議,將長安電動汽車帶到大馬市場馬來西亞2022年1月Fieldman公司授予
147、長安汽車在大馬和東南亞地區的電動汽車獨家代理權,并引入Eado(逸動)EV460車型移交給州政府逸動EV460等智利Derco長安經銷商CS75 2.0L手動舒適型與手動豪華型、CS751.8T等2017年3月發布CS75 1.8T車型沙特阿拉伯Almajdouie Automotive經銷商長安CS75、長安CS35、長安逸動等2016年5月長安CS75、長安CS35、長安逸動在沙特阿拉伯上市白俄羅斯Unison公司CKD輻射俄羅斯以及整個獨聯體國家市場長安CS35PLUS、CS35、CS55和CS75等2018年10月戴姆勒成立合資公司計劃在中國部分城市提供高端專車出行服務,初期車型包括梅
148、賽德斯-奔馳S級車、E級車、V級豪華多功能車以及梅賽德斯-邁巴赫轎車,未來也將使用吉利集團旗下高端純電動車型梅賽德斯-奔馳S級車、E級車、V級豪華多功能車以及梅賽德斯-邁巴赫轎車等全球2019年3月戴姆勒成立合資公司在全球范圍內聯合運營和推動smart品牌轉型,致力于將smart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高端電動智能汽車品牌智利2021年7月全球最大的獨立汽車零售商英國英之杰集團(InchcapeGroup)達成全球戰略伙伴關系,共同開拓智利市場吉利汽車發揮造型設計、智能制造等方面優勢,通過英之杰在智利的渠道資源和數字化平臺導入新產品后續雙方計劃把合作擴展至全球更多國家韓國2023年7月雷諾(法國)成
149、立動力合資公司提供廣泛的動力總成產品及解決方案,計劃在韓國市場推出燃油和混動車型,將于2024年左右投產燃油和混動車型2022年11月,吉利與雷諾簽訂合資框架協議,并于2023年7月達成正式協議老撾2019年10月MOK CO.,LTD.經銷商元PLUS、元EV、唐EV2021年12月,比亞迪向老撾總理府交付首臺漢EV;2022年1-9月,比亞迪向老撾累計交付360臺電動車。截至2022年10月,比亞迪汽車在老撾市場保有量超過2000臺,比亞迪在老撾純電動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蒙古國2020年MSM集團公司經銷商元PLUS、T3、唐EV、漢EV、海豚目前比亞迪在蒙古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為87%,純電
150、動汽車市場份額為58%柬埔寨2020年環亞合眾(柬埔寨)貿易有限公司經銷商/自營引入創新科技和多款新能源產品元PLUS等新加坡2021年12月E-Auto經銷商元PLUS(ATTO 3)以色列2022年8月Shlomo Motors經銷商元PLUS(ATTO 3)2022年11月,BYD ATTO 3銷量為2333臺,上市僅兩月便成功拿下以色列11月單車型銷量冠軍,同時比亞迪在全品牌銷量排行中位列第三泰國2022年8月RVER Automotive經銷商元PLUS長續航版本2022年9月與WHA偉華集團大眾公司簽署土地認購、建廠相關協議,比亞迪全資投建的首個海外乘用車工廠正式在泰國落地馬來西亞
151、2022年9月Sime Darby Auto ImportsSdn.Bhd.及 Sime Darby AutoBritannia Sdn.Bhd.簽約達成乘用車進口合作協議經銷商廣汽長城上汽長安吉利比亞迪行業深度報告 P.3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38:蔚來和小鵬的出海布局 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微信公眾號、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4.34.3 技術輸出,反向合資以技術換市場技術輸出,反向合資以技術換市場 技術輸出有望加速海外市場開拓。技術輸出有望加速海外市場開拓。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技術、規模、成本均已全面領先全球,三電技術、整車域控制、智能座艙和智駕等優
152、勢尤為顯著。2023 年以來,我國車企密集與國際車企達成戰略合作向外輸出技術,如零跑與采埃孚合作開發智能底盤,小鵬、上汽向大眾和奧迪輸出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相關領域技術,吉利和雷諾協議成立新公司共同開發混合動力總成和高效的燃油動力總成等。我國車企開發和迭代速度遠勝于傳統外資車企,諸如零跑、小鵬等中國新勢力車企對于整車級的合作持開放態度。技術合作輸出一方面有利于我國車企借助國際合作伙伴的品牌影響力和渠道優勢加快滲透國外市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降低“后來者”造車難度,吸引更多國家加快投資發展新能源車業務從而創造新的市場和需求。5.5.美國美國 IRAIRA 法案與歐洲 新電池法 或阻礙我國新能源汽車出
153、法案與歐洲 新電池法 或阻礙我國新能源汽車出海步伐海步伐 5.1 IRA5.1 IRA 旨在促進美國當地新能源車企發展,隨時間推移旨在促進美國當地新能源車企發展,隨時間推移逐漸逐漸加碼加碼 5.1.1 IRA5.1.1 IRA 主要限定性條款鼓勵主要限定性條款鼓勵北美地區北美地區新能源車企本土化新能源車企本土化 2022 年 8 月,IRA 即美國通貨膨脹削減法案獲批。該法案旨在通過降低能源成本來幫助美國居民對抗通貨膨脹,并促進當地產業發展向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邁進。該法案計劃投資 3,690 億美元用于氣候變化和能源安全領域,被市場廣泛認為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氣候投資法案。I IRAR
154、A 包括三項促進北美地區新能源車產業鏈本土化的實際舉措:包括三項促進北美地區新能源車產業鏈本土化的實際舉措:1.301.30 億美元貸款額度億美元貸款額度用于支持新能源車產業相關的先進制造和零部件生產;用于支持新能源車產業相關的先進制造和零部件生產;2.202.20 億美元用于支持北美地區億美元用于支持北美地區本土車企將原有的傳統汽車生產線轉型為新能源車生產線;本土車企將原有的傳統汽車生產線轉型為新能源車生產線;3.3.消費者購買符合一定要消費者購買符合一定要求的新能源車可獲得稅收抵免補貼。求的新能源車可獲得稅收抵免補貼。具體來說,如消費者想要獲得美國境內銷售的新能源車的全額稅收抵免補貼(新車
155、 7,500 美元、二手車 4,000 美元),需在該車輛在北美地區最終組裝的前提下,同時滿足車輛所配動力電池的關鍵礦物質原材料在一定比例上來國家國家時間時間運營方式運營方式進展進展重點車型重點車型面臨的困難和問題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挪威2021年5月自營ES8在2021年9月交付,2021年10月NIOHouse/Olso體驗中心開業,ET7在2022年10月交付ES8、ET72023年上半年蔚來在歐洲銷量僅832輛,截止2023年2月19日,蔚來2月份在歐洲注冊量僅為32輛,其中包括27輛EL7(即國內的ES7)、1輛ES8以及4輛ET7;今年1月份,蔚來在歐洲的注冊量僅為17輛。德國、荷蘭、
156、丹麥、瑞典2022年10月自營2022年10月8日宣布三款全新車型ET7、EL7和ET5將以訂閱模式在德國、荷蘭、瑞典、丹麥四國上市,但“只租不賣”,銷售模式是按月收取訂閱費用ET7、EL7、ET5租賃模式在當地大行其道表明各大車企與企業用戶和租車公司之間長期的三方合作十分牢固,蔚來在德國和歐洲缺乏渠道和認知度,撬動企業租賃市場并不容易挪威2020年12月出口2021年在挪威交付438輛新車,其中G3銷售了406輛,P7僅賣出32輛;2022年上半年,小鵬G3累計銷量284輛。G3i、P5、P7G3的定位是小型SUV,和北歐人偏愛中大型SUV的需求不匹配;G3沒有做本土化改進,無法在G3上加裝
157、行李架和拖鉤滿足北歐消費者的旅行需求;國產車在歐洲面臨法律阻礙,收集個人信息的智能化技術受到限制,輔助駕駛功能削弱荷蘭、瑞典2022年2月自營+經銷商(荷蘭:Emil Frey;瑞典:Bilia)2022年第二季度,小鵬單方面取消P5在歐洲的所有預訂訂單,同時IUDS開始裁員,此后出海業務基本停滯;2023年1月宣布在歐洲上新兩款主力車型,改款的P7將于6月在歐洲上市,G9計劃9月左右在歐洲上市P7、G9國內的銷售、運營體系無法在歐洲應用,如早期沒有直營店難以和客戶建立直接聯系、海外用戶非常在意數據和隱私以色列2023年7月經銷商(FREESBE)國際擴張的重大突破,小鵬在歐洲以外的海外業務邁
158、出第一步,高端產品預計將于今年第四季度在以色列推出蔚來蔚來小鵬小鵬行業深度報告 P.3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自于美國本土或美國可信賴的貿易伙伴(3,750 美元)&車輛所配動力電池在北美地區生產或組裝的關鍵部件價值滿足一定比例(3,750 美元)。且不同類型新能源車的零售價格在規定價格上限之內,并該補貼僅針對家庭收入在對應范圍的消費人群。隨著時間推移,IRA 法案中對動力電池關鍵原材料的來源比例&動力電池關鍵部件的生產組裝價值比例要求逐年提高。圖表39:動力電池關鍵礦物質原材料比例要求時間線 圖表40:動力電池關鍵部件生產組裝價值比例要求時間線 時間節點時間節點
159、 對應對應比例比例 現在-2023/12/31 40%2024/1/1-2024/12/31 50%2025/1/1-2025/12/31 60%2026/1/1-2026/12/31 70%2026/12/31 之后 80%時間節點時間節點 對應比例對應比例 現在-2023/12/31 50%2024/1/1-2025/12/31 60%2026/1/1-2026/12/31 70%2027/1/1-2027/12/31 80%2028/1/1-2028/12/31 90%2028/12/31 之后 100%資料來源:IRA 法案原文、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注:原材料價值的百分比定義(提取
160、或加工地點在美國以及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議的地區/在北美地區被重復利用)資料來源:IRA 法案原文、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注:動力電池零部件價值的比例定義(在北美地區生產或組裝)圖表41:各車型零售價格上限(全新車輛)圖表42:消費者家庭收入上限(全新車輛)車型車型 零售價格(美元)零售價格(美元)貨車 80,000 SUV 80,000 卡車 80,000 其他車型 55,000 家庭類型家庭類型 收入上限(美元)收入上限(美元)生活伴侶 300,000 家庭內所有成員 225,000 個人 150,000 資料來源:IRA 法案原文、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IRA 法案原文、長城
161、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圖表43:各車型零售價格上限(二手車輛)圖表44:消費者家庭收入上限(二手車輛)車型(二手)車型(二手)零售價格(美元)零售價格(美元)貨車 25,000 SUV 25,000 卡車 25,000 其他車型 25,000 家庭類型家庭類型 年收入(美元)年收入(美元)生活伴侶 150,000 家庭內所有成員 112,500 個人 75,000 資料來源:IRA 法案原文、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IRA 法案原文、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5.1.25.1.2 20232023 年后新增條款進一步收緊新能源車企本土化時間窗口年后新增條款進一步收緊新能源車企本土化時間窗
162、口 2023 年后,IRA 法案關于新能源車稅收抵免補貼的各項細則有了多項修改,進一步收緊新能源車企本土化時間窗口:(1)車載動力電池的最低容量為 7KWh;(2)新能源車需由美國政府認定的合格生產商制造;(3)新能源車的建議零售價格在一定范圍內;(4)消行業深度報告 P.3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費者的收入在一定范圍內;(5)退稅補貼時需上報車輛編號;(6)經銷商需就銷售事宜向消費者和 IRS 提供報告;(7)企業的新能源車補貼額度不再受銷量限制(2023 年前是單一企業超過 20 萬輛新能源車后的銷售額不再享受補貼);(8)自 2023 年 4 月 18 日起
163、,車載動力電池的關鍵礦物質比例&車載動力電池關鍵部件的生產組裝價值比例和退稅補貼的金額的關聯生效。其中對于中國車企來說最具限制性的規定或許是:1.如何成為美國政府認定的合格生產商;2.滿足動力電池的關鍵礦物質比例&車載動力電池關鍵部件的生產組裝價值比例。5.25.2 歐洲新歐洲新電池法電池法對動力電池的全生命周期進行跟蹤對動力電池的全生命周期進行跟蹤 鑒于動力電池的需求將在未來幾年內快速增長,歐盟為實現碳中和目標,將對整個電池鑒于動力電池的需求將在未來幾年內快速增長,歐盟為實現碳中和目標,將對整個電池產業的環境可持續性、產品性能、回收利用等方面做出了產業的環境可持續性、產品性能、回收利用等方面
164、做出了硬性硬性規定,旨在創造一套可以規定,旨在創造一套可以對歐盟區域電池的生命周期進行全程監控的體系。對歐盟區域電池的生命周期進行全程監控的體系。2023 年 7 月,歐盟新電池法被正式確認。我國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大國,在該法案出臺前,已制定了相關的政策法規。2018 年 2 月 26 日,中國政府網公布關于印發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與歐洲新電池法案的管理措施有所不同。我國電池回收的責任主體為汽車生產企業;歐洲新電池法案中電池回收的責任主體可以為電池企業、也可以是將電池投放歐盟市場的進口商或者整車廠商。我國和歐盟對責任主體的責任要求也不同。中國電池管理辦法要求汽車生產企業應
165、建立回收服務網點,負責收集廢舊動力蓄電池,集中貯存并移交至與其協議合作的相關企業。歐洲新電池法案則要求責任主體指定生產者責任組織,由其審核電池回收及處理企業的準入。除此之外,歐洲 新電池法案中的另一項重點要求是動力電池企業需要通過電池護照披露電池的基本信息、可持續發展信息及使用信息等。5.35.3 歐美相關政策對我國新能源車出口造成的實質性影響歐美相關政策對我國新能源車出口造成的實質性影響在當前時間節點在當前時間節點可可控控 根據海關總署月度公布的出口主要商品量值表,自 2022 年 4 月(汽車制造業重鎮上海疫情封控結束)后我國汽車,包括新能源車出口開始復蘇,汽車整體出口銷量在 9 月IRA
166、 法案頒布后的第一個月達到階段性峰值約為 36 萬輛,并在次年 2 月的傳統淡季小幅下滑至 32 萬輛后再度呈現較快增長態勢。同期新能源汽車的整體出口銷量與汽車整體出口趨勢同步,2022 年的最高銷量出現在 11 月,為 14 萬輛,當期占比 39%,也是 2022年至今新能源車月度銷量占比最高的月份。除 2022 年 3-4 月因疫情封控影響產業鏈運營而導致生產不及時,新能源車出口占比僅為 20%,大部分時候新能源車的月度出口占比在30%以上。即使在 2023 年 4 月 IRA 法案進一步收緊關鍵礦物質來源&電池生產組裝地的要求后,各項銷售相關的出口指標均不降反增。行業深度報告 P.34
167、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45:新能源車月度出口銷量占比(2022-2023.7)資料來源:海關總署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整體汽車,包括新能源車的月度出口總金額和整體汽車出口的月度總銷量曲線基本一致,但新能源車銷售總金額的波動幅度明顯較大,主要受當月平均單車出口價格影響。新能源車的月度平均出口價格,除 2022 年 4 月和 6 月受疫情封控影響較大,均高于平均汽車單車出口價格。且相較于純電車型,混動車型的月度平均出口價格顯著高出 55%左右。圖表46:新能源車月度出口金額占比(2022-2023.7)資料來源:海關總署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在 20
168、22 年 8 月 IRA 法案推出后,整體汽車的月度銷售總金額仍呈上升趨勢,然新能源車的月度銷售金額重挫 17%(由 2,003,142 萬元降至 1,657,754 萬元),遠高于其同期銷量的下滑幅度(2%),料是因我國新能源車在海外經濟較發達、消費者支付能力較高地區如美國的銷售遇到障礙。然而,在 2023 年 4 月 IRA 法案進一步收緊關鍵礦物質來源&電池生產組裝地的要求后,因前期各新能源車企已對該法案的相關推進過程有所預判和提前準備,2023 年 5 月新能源車無論是月度出口總銷售金額(由 2,211,933 萬元上漲 22%至2,707,234 萬元)還是平均出口單車價格(由 16
169、.8 萬元上漲 3%至 17.3 萬元)均不降反升,與 2022 年 8 月 IRA 法案剛推出時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證明我國新能源車制造企業目前有足夠的抗逆性。IRA:北美地區組裝IRA:關鍵礦物質來源&電池生產組裝地歐洲電池法正式生效0%5%10%15%20%25%30%35%40%45%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450000500000汽車數量(輛)電動車數量(輛)電動車數量占比IRA:北美地區組裝IRA:關鍵礦物質來源&電池生產組裝地歐洲電池法正式生效0%10%20%30%40%50%60%0100200300400
170、500600700800汽車金額(億元)電動車金額(億元)電動車金額占比行業深度報告 P.3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47:各類車型月度平均出口單車價格(2022-2023.7)資料來源:海關總署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6 6 全球新能源車市場競爭加劇,中國車企任重道遠全球新能源車市場競爭加劇,中國車企任重道遠 6.16.1 全球車企三足鼎立,我國龍頭車企比亞迪后來居上全球車企三足鼎立,我國龍頭車企比亞迪后來居上 全球新能源車市場主要分為中國、北美和歐洲三大塊區域,分別有其代表性企業比亞迪全球新能源車市場主要分為中國、北美和歐洲三大塊區域,分別有其代表性企
171、業比亞迪(中國)、特斯拉(北美)和大眾汽車(德國),這三家車企的事業版圖幾乎覆蓋全球。(中國)、特斯拉(北美)和大眾汽車(德國),這三家車企的事業版圖幾乎覆蓋全球。根據研究機構 counterpoint 和國際知名新能源車門戶網站 Electrek 的相關數據,自2021Q2 起比亞迪+特斯拉+大眾汽車的全球市占率總合一路提升,由 2021Q2 的 33%上漲至2023Q2 的 43%。其中我國新能源車龍頭企業比亞迪的全球市占率更由最初的 7%大幅增長至 2022Q3-2023Q1 的 20%左右。能夠取得如此快速的增長,一部分是受益于我國新能源車市場本身的需求旺盛,一部分是因為公司實行垂直產
172、業鏈一體化,在全球疫情封控影響產業鏈安全的特殊時段相較于其他車企有更大的比較優勢。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傳統汽車巨頭大眾的全球市占率則從最初的 14%,逐步萎縮至 2023Q2 的 4.7%。在此期間,先鋒車企特斯拉的表現相對平穩.雖在 2022 年的全球市占率有所下降,但經過公司“以價換量”在中國和美國多輪下調主力車型 Model3/Y 的價格后,進入 2023 年,其全球市占率在 Q2 反彈至 20%以上,為近年最佳表現。0510152025303540平均單車售出價格(萬元)平均電動車單車售出價格(萬元)平均純電車型單車售出價格(萬元)平均混動車型單車售出價格(萬元)行業深度報告 P.36
17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48:全球新能源車企市場份額(2021Q2-2023Q2)資料來源:counterpoint、Electrek、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由國際知名新能源車門戶網站 Electreck 關于 2023Q2 的車企銷量數據顯示比亞迪在國際市場的銷售日漸出色,尤其是泰國和澳大利區域,Atto3(元 Plus)在 7 月成為瑞典最受歡迎的車型。值得注意的是,廣汽埃安在 Q2 的全球市占率超過了大眾汽車,約為 6%,作為一家 2018 年初才依托廣汽集團成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這一優異成績充分體現了我國新能源車企通過三電技術在汽車制造領域已成功實現彎
174、道超車。Q2 全球排名第 5 的車企是由我國上汽集團與美國通用汽車合資的上汽通用五菱,作為一款經濟型純電小型乘用車,五菱宏光 mini 曾在 2021 年上市僅 1 個半月就超過了特斯拉 Model Y 的銷量。圖表49:2023Q2 全球前十車企當季市占率 資料來源:Electrek、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6.6.2 2 中國新能源車企出海的優勢、劣勢、機會、挑戰中國新能源車企出海的優勢、劣勢、機會、挑戰 6.6.2 2.1.1 出海優勢出海優勢 2021-2022 年初,中國汽車出口歐洲發達國家市場取得巨大突破,其中新能源車是中國汽車出口的核心增長點汽車出口的核心增長點。隨著我國新能源車
175、產業的逐步迭代升級,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向歐美發達地區出海試水,改變了依賴亞洲和非洲等部分窮國和不規范國家的汽車出口被動局面。2020 年,我國新能源車出口 22.4 萬,表現較好;2021 年,我國新能源車出口 59 萬臺,繼續持續走強;2022 年,我國累計出口新能源車 112 萬臺;2023 年 1-7 月,我國出口新能源車 94 萬臺,同比增長 96%。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出口 90 萬臺,同比增長105%,占比新能源汽車出口 96%。目前,中國新能源車主要是出口西歐和東南亞市場。近兩年西歐和南歐的比利時、西班牙、斯洛文尼亞和和英國等成為出口亮點,而今年對泰國等東南亞國出口走強。自主品0%1
176、0%20%30%40%50%60%70%2021Q22021Q32021Q42022Q12022Q22022Q32022Q42023Q12023Q2比亞迪特斯拉大眾其他排名排名車車企企市占率市占率排名排名車車企企市占率市占率1特斯拉21.70%6現代3.60%2比亞迪16.20%7寶馬3.60%3廣汽埃安6.00%8奔馳2.80%4大眾汽車4.70%9起亞2.00%5上汽通用五菱4.40%10奧迪1.90%行業深度報告 P.3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牌的上汽乘用車、比亞迪等新能源車型強勢表現。6.6.2 2.2.2 出海劣勢出海劣勢 美國 IRA 法案及歐洲新電池
177、法所造成的貿易壁壘將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對我國新能源車企的出海形成一定的障礙,需要長時間的生產實踐與交流磨合來克服各種未知的困難。不僅如此,海外對新能源汽車的各項技術指標要求也與國內的成熟產品存在相當的差異,產品驗證上路周期長。除合資品牌如吉利沃爾沃和上汽名爵等,我國新能源車企在海外的品牌效應較弱,品牌附加值較低,如計劃在海外市場取得較高收益更需要時間對當地消費者進行教育。6.6.2 2.3.3 出海機會出海機會 碳中和政策促進全球汽車產業全面新能源化升級的確定性較高,而歐美等發達地區的新能源車滲透率還存在較高的提升空間,且歐美傳統汽車巨頭的新能源轉型速度不及預期,目前我國新能源車企的技術先發優
178、勢明顯。不僅如此,針對東南亞等欠發達地區,我國新能源汽車更是早有在當地建廠的投資布局,本土化生產有利于在成本及稅收方面獲得一定優勢,以性價比較高的車型率先占據市場更能塑造企業品牌形象,培養當地消費者的購車習慣。6.6.2 2.4.4 出海挑戰出海挑戰 相對于國內市場,海外新能源車市場的終端消費者對于新能源車車型的選擇偏好與國內消費者存在一定差異:國內新能源車市場以乘用車為主,大部分在售車型為小型乘用車或 SUV。而根據數據統計網站 Statistia 2022 年的統計結果顯示,歐洲和美國地區對于重型車(如卡車、貨車)的需求在 20%以上。尤其是在美國地區,對于重型車的需求為22%,超過對于小
179、型乘用車的需求(18%)。因此,我國新能源車企的產品矩陣還存在一定的空白區間,且新車型的開發周期較長,多重因素(動力系統設計、車型改造、零部件升級等)干擾易導致產品成功研發的不確定較大。圖表50:2022 年全球及部分區域新能源車車型偏好 資料來源:Statistia、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7 7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重視我國新能源頭部車企比亞迪的投資機會。重視我國新能源頭部車企比亞迪的投資機會。2023 年 8 月,比亞迪第 500 萬輛新能源車0%10%20%30%40%50%60%70%80%90%100%全球歐洲美國SUVs重型車(如卡車、貨車)小型乘用車行業深度報告 P.38 請仔細
180、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正式下線,成為全球首家達成這一里程碑的車企。公司作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最早的參與者和推動者之一,始終堅持技術創新,擁有 11 個研究院,超 9 萬研發人員,研發總投入超千億,現在平均每個工作日遞交 19 項專利申請,獲得 15 項專利授權。公司已推出刀片電池、DM 混動、CTB 電池車身一體化、易四方、云輦等一系列顛覆性技術,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持續變革。重視有能力向海外車企進行技術輸出的新能源車企,如小鵬汽車的投資機會。重視有能力向海外車企進行技術輸出的新能源車企,如小鵬汽車的投資機會。2023 年 7月,小鵬汽車宣布與大眾汽車集團達成長期戰略合作伙伴
181、關系,戰略技術合作的目標是利用雙方的互補優勢,建立長期雙贏的戰略合作關系。雙方將基于各自核心競爭力和小鵬汽車的 G9 車型平臺、智能座艙以及高階輔助駕駛系統軟件,共同開發兩款 B 級電動汽車車型,以大眾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銷售。此外,雙方還將在多個領域探索其他潛在的戰略合作,包括未來電動車平臺、軟件技術和供應鏈方面的合作。鑒于大眾汽車集團長期全球銷量領先,是歐洲地區舉足輕重的汽車制造商,未來不排除雙方將在現有基礎上合作更多車型,向其他地區滲透的可能性。重重視有能力在北美及歐洲當地設廠的動力電池廠,如國軒高科的投資機會。視有能力在北美及歐洲當地設廠的動力電池廠,如國軒高科的投資機會。2023 年上
182、半年,國軒高科海外業務銷售收入為 30.62 億元,同比增長 296.74%,占總體營業收入比重為 20.09%,已超 2022 年全年的海外營收規模。2023 年年初,公司與歐洲電池制造商 InoBat 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探索開拓歐洲市場。2023 年 5 月,公司成為戰投大股東大眾汽車海外市場定點供應商,后續將面向大眾汽車集團全系列車型供貨。2023 年 6 月,在經過長達數月的國家安全審查后,國軒高科的美國子公司 Gotion Inc 獲得美國聯邦政府批準,得以繼續在美國密歇根州建設電池工廠。密歇根州向 Gotion Inc 提供了 7.15 億美元的激勵方案,其中包括價值 5.4 億美
183、元的 30 年稅收減免和兩筆總計 1.75 億美元的直接撥款,幫助國軒高科美國工廠建設。8 8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新能源車行業競爭激烈。新能源車行業競爭激烈。隨著海外傳統燃油車企巨頭開始重視新能源車賽道的機會,較行業發展初期,未來增長空間有限,市場參與者的競爭壓力必然增大。且我國新能源車企的品牌形象積累,在海外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才能通過自身產品力得到消費者的廣泛認可。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占整車造車成本的比例較大,因此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再次進入上行通道,企業的管理經營將面臨一定的挑戰。且因歐美相關法案均在引導動力電池生產本地化,但較我國的國情而言
184、,海外的人工和能源費用較高,故海外建廠對成本管控有一定要求。地緣政治風險。地緣政治風險。隨著美國 IRA 法案和歐洲電池法的逐步落地實施,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有進一步通過追加細則層層加碼的潛在困擾。我國新能源車企出海面臨著較高的政策不確定性,不排除發展空間受到進一步擠壓的可能?;A設施建設不及預期?;A設施建設不及預期。西歐和北美地區新能源車的市場滲透率相對于我國當前水平較低,故充電樁、充電站、換電站等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且西歐多個重要城市如巴黎、倫敦、羅馬等歷史悠久,保護建筑眾多,更不易重新架設電網等關鍵能源接口。行業深度報告 P.39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185、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長城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證券)具備中國證監會批準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報告由長城證券向專業投資者客戶及風險承受能力為穩健型、積極型、激進型的普通投資者客戶(以下統稱客戶)提供,除非另有說為訴訟、仲裁、傳媒及任何單位或個人引用的證明或依據,不得用于未經允許的其它任何用途。如引用、刊發,需注明出處為長城證券研究院,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本報告是基于本公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證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本報告所載的資料、工具、意見及推測只提供給客戶作參考之用,并非作為或被視為出售或購買證券或其他投資標的的邀請或向他人作出邀請。在任何情
186、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長城證券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可參與、投資或持有本報告涉及的證券或進行證券交易,或向本報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爭取提供包括投資銀行業務在內的服務或業務支持。長城證券可能與本報告涉及的公司之間存在業務關系,并無需事先或在獲得業務關系后通知客戶。長城證券版權所有并保留一切權利。特別聲明特別聲明 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證券經營機構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實施指引(試行)已于 2017 年7 月 1 日 起正式實施。因本研究報告涉及股票相關內容,僅面向長城證券客戶中的
187、專業投資者及風險承受能力為穩健型、積極型、激進型的普通投資者。若您并非上述類型的投資者,請取消閱讀,請勿收藏、接收或使用本研究報告中的任何信息。因此受限于訪問權限的設置,若給您造成不便,煩請見諒!感謝您給予的理解與配合。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在此聲明:本人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或相當的專業勝任能力,在執業過程中恪守獨立誠信、勤勉盡職、謹慎客觀、公平公正的原則,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本報告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觀點,不曾因,不因,也將不會因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意見或觀點而直接或間接接收到任何形式的報酬。投資評級說明投資評級說明 公司評級公司評級 行業評級行業評級
188、買入 預期未來 6 個月內股價相對行業指數漲幅 15%以上 強于大市 預期未來 6 個月內行業整體表現戰勝市場 增持 預期未來 6 個月內股價相對行業指數漲幅介于 5%15%之間 中性 預期未來 6 個月內行業整體表現與市場同步 持有 預期未來 6 個月內股價相對行業指數漲幅介于-5%5%之間 弱于大市 預期未來 6 個月內行業整體表現弱于市場 賣出 預期未來 6 個月內股價相對行業指數跌幅 5%以上 行業指中信一級行業,市場指滬深 300 指數 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北京北京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 112 號陽光大廈 8 層 郵編:100044 傳真:86-10-88366686 深圳深圳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福田街道金田路?2026 號能源大廈南塔樓?16 層 郵編:518033 傳真:86-755-83516207 上海上海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世博館路?200 號?A 座?8 層 郵編:200126 傳真:021-31829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