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勞工組織:“小”的力量個體經營與中小微企業對于就業貢獻的全球證據 摘要(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國際勞工組織:“小”的力量個體經營與中小微企業對于就業貢獻的全球證據 摘要(4頁).pdf(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 內容摘要 1 “小”的力量 由上表可以看出,小型經濟單位(即個體經營者和小微企業)的就業份額隨國家 收入水平的提高遞減。小型經濟單位的就業份額在南亞、非洲和中東國家最高。 本次研究調查了世界范圍內個體經營者1與不同規模企業的就業貢獻。在全球范 圍內,個體經營者和小微企業(以下合稱為“小型經濟單位”)占就業總量的最大 份額這是本次研究的重要發現。 本次調查結果基于國際勞工組織新建立的數據庫,該數據庫收集了除北美以外全 球所有地區99個國家的全國家庭和勞動力數據(而非以公司為單位的調查數據)。 由于這些調查的對象是人而不是公司,調查獲得的數據能夠涵蓋個體經營者和其 他各類企業: 不同規模的企業
2、:微型企業(2 - 9人)、小型企業(10 - 49人)、中型/大型企 業(50人以上)2; 正規或非正規企業; 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包括公共服務)的企業。 據我們所知,這是第一次在如此眾多的國家尤其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 對個體經營者和不同規模企業的就業貢獻展開調查。而以往的研究由于缺乏關于 個體經營者和微型企業的數據,很難正確評估和比較各類經濟單位的就業份額。 1 在本報告中,依照2018年第20屆國際勞工統計學家會議(ICLS)上關于勞動關系統計的決議,以及1993年第15屆ICLS會議上關于就 業狀況的國際分類標準的決議,將“個體經營者”定義為“無雇員的獨立勞動者”和“自營勞動者”,
3、而不包括雇主(有雇員的獨立 勞動者)。 2 由于不同國家報告就業分布的方式具有較大差異,為了便于比較,本報告將大中型企業合并為一個單一類別,即雇員人數在50人以 上的企業。 3 本報告中的所有數據計算均以2009-2018年各國的最新數據為基礎。 概要 調查結果表明,在本次研究的 99個國家中,小型經濟單位提 供了70%的就業機會。 不同收入水平國家的個體經營者與不同規模企業的就業份額 3 數據來源: ILO calculations, 2019年8月 就?份? ? ?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 各地區不同規模企業和個體經營者的就業份額 數據來源:國際勞
4、工組織,2019年8月 70% 60% 50% 40% 30% 20% 10% 0% ? ? 就?份? 上述國際勞工組織的數據庫包括正規企業和非正規企業,因此非正規企業的就業 貢獻也得以納入統計。 與小型經濟單位的就業份額一樣,非正規企業的就業份額與國家的收入水平呈負相 關。在高收入國家,非正規企業的就業份額不到5%,而在低收入國家則超過90%。 非正規企業對就業的貢獻在農業領域尤其高。個體經營者在農業領域占主導地位, 他們幾乎都在非正規企業工作。 本次調查在研究方法、企業分類標準、可獲得數據的國家范圍上有著一定的局限 與不足,并缺乏按性別分類的數據。但就不同規模企業和個體經營者的就業貢獻 這一問題而言,本報告仍提供了富有價值的、大規模的實證性研究支撐。 本次研究表明,了解小型經濟單位所面臨的現實是應對創造就業和提高工作質量 這一重大挑戰的關鍵。支持小型經濟單位應成為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的核心 部分,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更是如此。 在本次研究的99個國 家中,62%的就業機 會來自非正規企業。 4SMALL MATTERS Executive 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