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軍工行業軍工團隊衛星產業深度報告三(衛星通信互聯網):明年此日青云去前程路險莫蹉跎-231130(83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國防軍工行業軍工團隊衛星產業深度報告三(衛星通信互聯網):明年此日青云去前程路險莫蹉跎-231130(83頁).pdf(83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Table_Info1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 Table_Date 發布時間:發布時間:2023-11-30 Table_Invest 優于大勢優于大勢 上次評級:優于大勢 Table_PicQuote 歷史收益率曲線 Table_Trend 漲跌幅(%)1M 3M 12M 絕對收益 2%-2%-9%相對收益 4%6%1%Table_Market 行業數據 成分股數量(只)137 總市值(億)21,845 流通市值(億)10,346 市盈率(倍)47.96 市凈率(倍)3.37 成分股總營收(億)5,166 成分股總凈利潤(億)360 成
2、分股資產負債率(%)50.7 相關報告 浩渺行無極,衛星逐月日千里-20231130 天翼鉑頓 S9 5G 衛星雙模手機正式發布-20231115 航空發動機行業報告:國之重器,長坡厚雪 -20231108 Table_Author 證券分析師:王鳳華證券分析師:王鳳華 執業證書編號:S0550520020001 010-63210682 研究助理:王一鳴研究助理:王一鳴 執業證書編號:S0550123070047 16628886546 Table_Title 證券研究報告/行業深度報告 明年此日青云去,前程路險莫蹉跎明年此日青云去,前程路險莫蹉跎-東北軍工團隊衛星產業深度報告東北軍工團隊衛
3、星產業深度報告三(衛星通信互聯網)三(衛星通信互聯網)報告摘要:報告摘要:Table_Summary Starlink 已經發射超過 5,000 顆衛星,并不斷加速其業務的全球覆蓋,SpaceX 星艦于北京時間 2023 年 11 月 18 日 21 時在博卡奇卡星艦基地再次進行入軌飛行試驗。雖然助推火箭和星艦都發生了爆炸,但本次發射完成了重要的技術驗證:發射臺保存完整;星艦助推器 33 臺猛禽發動機全部點火成功;星艦與助推火箭成功完成“熱分離”,SpaceX 有望實現在明年年底前用星艦發射星鏈衛星。由于頻帶資源的稀缺性,在當前背景下,從大國戰略角度和經濟技術發展角度來看,中國低軌衛星的發射迫
4、在眉睫,政策不斷加碼支持國內衛星互聯網建設。衛星產業規模不斷擴張,產業鏈有望帶動萬億市場。SIA 統計 2022 年全球航天工業總規模約為 3840 億美元,衛星產業約占 2810 億美元,占比超 73%,呈不斷上升趨勢。2022 年衛星產業鏈中衛星地面設備規模 1450億美元(51.6%)、衛星運營與服務規模 1133 億美元(40.3%)。在商業航天產業在商業航天產業覆蓋覆蓋的領域中,火箭制造的領域中,火箭制造及及發射發射、衛星制造衛星制造及及運營是商運營是商業化程度最高的兩個領域。業化程度最高的兩個領域。衛星發射和制造模式正在經歷深刻的變革,受到 SpaceX 及 Starlink 等公
5、司的推動,火箭和衛星等的制造模式已從傳統的定制化逐漸演變為批量化生產,大幅降低了衛星發射和制造的成本,使得衛星能夠以更低的成本快速組網,同時發展通導遙一體的低軌衛星星座也將成為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運載火箭的需求側多點開花,考慮到衛星發射需求的刺激和現有火箭運力供給的不足,未來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和商業案例陸續落地,我們認為中大型運載火箭將成為未來航天發射的主要力量,而小型運載火箭則將用于衛星的補充發射。衛星通信領域,低軌星座布局正成為行業趨勢,衛星通信領域,低軌星座布局正成為行業趨勢,低軌星座具有覆蓋范圍廣、通信延遲低、高帶寬、成本低等優勢。軍用領域將對戰場態勢感知和作戰模式產生根本性變革;民用
6、領域將有助于實現全球各地的網絡連接及實時按需資源分配。相控陣衛星通信終端的投入和布局日益增強。5G 與衛星互聯網融合發展將推動全球網絡覆蓋,天地融合網絡將不斷縮小數字鴻溝,實現萬物互聯。國內商業航天降本增效空間顯著,手機直連衛星將有助于衛星互聯網打國內商業航天降本增效空間顯著,手機直連衛星將有助于衛星互聯網打開大眾市場,開大眾市場,集成通導遙一體的低軌衛星將強化國防力量,受益于全球各國對優勢軌位及頻率資源的爭奪策略,我們認為衛星互聯網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較為光明。中國的制造業較為強勢,盡管國內衛星互聯網起步較晚,但中國整體后追趨勢明顯,但中國整體后追趨勢明顯,在國內政策的不斷刺激以及民營企業的深
7、度參與下,我們仍可占領部分優勢軌位和頻譜資源,在 2024 年將實現商用低軌衛星的大批量發射,在 2025 年將低軌衛星發射成本降低至合理區間。目前中國衛星互聯網行業雖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需要政府的支持來幫助其度過高風險期,但由于下游需求旺盛且商業航天的參與但由于下游需求旺盛且商業航天的參與可以實現衛星產業的“自我造血”可以實現衛星產業的“自我造血”。我們認為隨著SpaceX的加速部署及 2024 年中國星網及G60星鏈的發射組網,硬科技層面不斷催生出巨大的產業機會,在衛星互聯網的賽道里,低估值的專精特新公司有望成長為行業巨頭。重點關注:重點關注:衛星空間行波管:國光電氣;衛星測試:思科瑞、西
8、測測試;微波電路組件:亞光科技;衛星密卡:佳緣科技。風險提示:風險提示:存貨減值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訂單釋放不及預期風險。存貨減值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訂單釋放不及預期風險。Table_CompanyFinance -15%-10%-5%0%5%10%15%國防軍工滬深300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2/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目目 錄錄 1.核心觀點及投資建議核心觀點及投資建議.6 2.近期新聞不斷催化,衛星互聯網加速建設近期新聞不斷催化,衛星互聯網加速建設.9 3.衛星產業板衛星產業板塊復盤及預測塊復盤及預測.14 3.1.衛星產業
9、指數近五年情況.14 3.2.2023Q3 衛星產業基金重倉情況.15 3.3.衛星產業成分股漲跌情況.15 3.4.行業年初至今漲跌情況.16 3.5.衛星產業板塊成交量及成交金額變化情況.16 3.6.板塊估值情況(PE-TTM 整體法、剔除負值).17 3.7.衛星產業板塊個股估值.17 4.衛星通信系統的發展衛星通信系統的發展.19 4.1.衛星通信系統的組成.21 4.2.空間(衛星)分系統.22 4.3.通信衛星的頻率及帶寬.28 4.4.通信衛星應用的幾大核心技術.31 4.5.通信衛星的基本軌道.39 4.6.衛星空間組網技術.40 4.7.空間拓撲與星間鏈路.41 5.衛星互
10、聯網的發展衛星互聯網的發展.43 5.1.高軌寬帶衛星通信的發展.43 5.2.低軌衛星互聯網的發展.45 5.3.中軌衛星互聯網的發展.47 5.4.低軌衛星通信系統.47 6.通信衛星:燦若繁星,無限可能通信衛星:燦若繁星,無限可能.50 6.1.通信衛星的產業鏈.50 6.2.Starlink 的部署促使通信衛星服務的地區與客戶迅速擴展.52 6.3.衛星通信大眾消費市場空間廣闊.54 6.4.低軌衛星通信帶動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的建設進程.57 7.衛星產業厚積薄發,帶動上下游產業蓬勃發展衛星產業厚積薄發,帶動上下游產業蓬勃發展.62 8.國內外重點通信衛星產業動態跟蹤國內外重點通信衛星
11、產業動態跟蹤.66 8.1.Starlink:計劃彌合數字鴻溝,推動美軍國防通信革命.66 8.2.OneWeb:跌宕起伏,初心不改,歐洲低軌衛星引領者.71 8.3.中國星網:鮮衣怒馬少年時,不負韶華行且知.74 8.4.G60 星鏈:上海松江加快開辟新賽道.76 8.5.銀河航天:衛星智能制造擁抱航天大時代.77 9.衛星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衛星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81 10.風險提示風險提示.81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圖 1:華為手機搭載的:華為手機搭載的 HTD1010 基帶芯片基帶芯片.9 圖圖 2:華力創通:華力創通 2023 年年 8-10 月收盤價走勢月收盤價走勢.9 圖圖 3:
12、BlueWalker 3 巨大的天線巨大的天線.9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3/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圖圖 4:沃達豐手機直連衛星測試:沃達豐手機直連衛星測試.9 圖圖 5:Starlink 手機直連業務手機直連業務.10 圖圖 6:Starlink 手機直連業務合作方手機直連業務合作方.10 圖圖 7:NR NTN 業務測試系統示意圖業務測試系統示意圖.12 圖圖 8:銀河航天自主研制的柔性太陽翼:銀河航天自主研制的柔性太陽翼.13 圖圖 9:SQX-2Y 飛行狀態飛行狀態.13 圖圖 10:衛星互聯網指數近五年上漲趨勢明顯:衛星互聯網指
13、數近五年上漲趨勢明顯.14 圖圖 11:衛星產業:衛星產業 2023Q3 基金重倉股基金重倉股(單位:億元單位:億元).15 圖圖 12:2023 年初至今行業漲跌幅情況年初至今行業漲跌幅情況(申萬一級行業分類申萬一級行業分類).16 圖圖 13:衛星產業板塊成交量變化衛星產業板塊成交量變化(億億股股).17 圖圖 14:衛星產業板塊成交金額變化衛星產業板塊成交金額變化(億元億元).17 圖圖 15:近:近年國防軍工及子版塊年國防軍工及子版塊 PE-TTM(整體法、剔除負值整體法、剔除負值).17 圖圖 16:回聲:回聲 1 號氣球衛星號氣球衛星.19 圖圖 17:兩位科學家正在調試:兩位科學
14、家正在調試“晨鳥晨鳥 1 號號”.19 圖圖 18:衛星通信的優缺點:衛星通信的優缺點.20 圖圖 19:衛星通信的下游應用:衛星通信的下游應用.21 圖圖 20:通信衛星的四大分系統:通信衛星的四大分系統.21 圖圖 21:星載轉發器通信鏈路:星載轉發器通信鏈路.22 圖圖 22:彎管式轉發器框圖:彎管式轉發器框圖.23 圖圖 23:解調:解調-再調制轉發器結構框圖再調制轉發器結構框圖.23 圖圖 24:衛星轉發器:衛星轉發器和天線的應用和天線的應用.23 圖圖 25:Ka 波段衛星通信相控陣天線波段衛星通信相控陣天線.24 圖圖 26:2 副副 9 波束天線雙向無縫覆蓋整個場館波束天線雙向
15、無縫覆蓋整個場館.24 圖圖 27:星載螺旋天線:星載螺旋天線.25 圖圖 28:星載反射面天線:星載反射面天線.25 圖圖 29:星載喇叭天線:星載喇叭天線.26 圖圖 30:星載波導陣列天線:星載波導陣列天線.26 圖圖 31:采用星狀結構的典型:采用星狀結構的典型 VSAT 衛星通信網示意圖衛星通信網示意圖.26 圖圖 32:VSAT16 米衛星通信地球站天線米衛星通信地球站天線.27 圖圖 33:衛:衛星通信基本原理星通信基本原理.28 圖圖 34:常見電磁頻率和衛星頻率:常見電磁頻率和衛星頻率.28 圖圖 35:二進制調制:二進制調制.31 圖圖 36:多進制調制原理:多進制調制原理
16、(1).32 圖圖 37:多進制調制原理:多進制調制原理(2).32 圖圖 38:QPSK 與其他與其他的數字調制的親緣關系的數字調制的親緣關系.33 圖圖 39:調制信號的描述方式:調制信號的描述方式.33 圖圖 40:擴頻通信原理:擴頻通信原理.34 圖圖 41:多址技術的多種表現形式:多址技術的多種表現形式.35 圖圖 42:天地一體化智能:天地一體化智能信息網絡簡圖信息網絡簡圖.36 圖圖 43:VSAT 特點特點.37 圖圖 44:天通一號衛星手機:天通一號衛星手機 T900.37 圖圖 45:“閃電軌道閃電軌道”示意圖示意圖.39 圖圖 46:OSI 七層網絡模型七層網絡模型.40
17、 圖圖 47:CCSDS-AOS 主網模型主網模型.41 圖圖 48:連接地面用戶的多跳路徑示意圖:連接地面用戶的多跳路徑示意圖.42 圖圖 49:通過星間鏈路連接美國與歐洲:通過星間鏈路連接美國與歐洲.42 圖圖 50:同軌及異軌星間鏈路:同軌及異軌星間鏈路.42 圖圖 51:低軌衛星公司計劃:低軌衛星公司計劃 2030 年前發射多達年前發射多達 57,000 顆新衛星顆新衛星.43 圖圖 52:IPSTAR 衛星衛星.44 圖圖 53:Inmarsat-5 衛星衛星.44 圖圖 54:軌道上的太空:軌道上的太空 Spaceway-3 衛星衛星.44 圖圖 55:Via Sat 衛星衛星.4
18、4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4/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圖圖 56:新一代網絡設想:新一代網絡設想.45 圖圖 57:O3b 衛星在軌運行示意圖衛星在軌運行示意圖.47 圖圖 58:O3b 星座覆蓋區域星座覆蓋區域.47 圖圖 59:銥星星座三維構型示意圖:銥星星座三維構型示意圖(66 顆工作星顆工作星).48 圖圖 60:ORBCOMM 星座系統瞬時地面覆蓋示意圖星座系統瞬時地面覆蓋示意圖.48 圖圖 61:OneWeb 衛星示意圖衛星示意圖.49 圖圖 62:采用堆疊式布局發射的扁平:采用堆疊式布局發射的扁平 Starlink 衛星衛星.
19、49 圖圖 63:通信衛星產業鏈:通信衛星產業鏈.50 圖圖 64:我國衛星互聯網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分布:我國衛星互聯網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分布.51 圖圖 65:中國衛星通信部分代表性企業熱力分布圖:中國衛星通信部分代表性企業熱力分布圖.52 圖圖 66:近年全球通信衛星服務業收入情況:近年全球通信衛星服務業收入情況(單位:億美元單位:億美元).52 圖圖 67:2020 年全球衛星通信服務市場拆分年全球衛星通信服務市場拆分.53 圖圖 68:Starlink 衛星互聯網服務支持的地區衛星互聯網服務支持的地區.53 圖圖 69:Starlink 商用服務場景商用服務場景.53 圖圖 70:自:
20、自 Starlink 提供服務后用戶數量提供服務后用戶數量(單位:萬人單位:萬人).54 圖圖 71:2017-2022 年移動電話基站發展情況年移動電話基站發展情況(單位:萬座單位:萬座).55 圖圖 72:2018-2022 民航旅客周轉量民航旅客周轉量(單位:億次單位:億次).55 圖圖 73:近年中國海洋衛星通信市場規模:近年中國海洋衛星通信市場規模(單位:億元單位:億元).55 圖圖 74:國際機場委員會發布的:國際機場委員會發布的 2019-2022 年航空乘客流量規模數據年航空乘客流量規模數據.56 圖圖 75:全球衛星互聯網相關布局趨勢預測:全球衛星互聯網相關布局趨勢預測.57
21、 圖圖 76:中國衛星互聯網市場規模趨勢預測:中國衛星互聯網市場規模趨勢預測.57 圖圖 77:中國電科發布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重大項目地面信息港:中國電科發布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重大項目地面信息港.58 圖圖 78:我國衛星通信發展歷程:我國衛星通信發展歷程.58 圖圖 79:低軌星座組網相關企業:低軌星座組網相關企業.59 圖圖 80:關于印發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關于印發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 年年)的通知的通知.64 圖圖 81:SpaceX 火箭垂直回收火箭垂直回收.65 圖圖 82:中國:中國 RLV-T5 可回收火箭可回收火箭.65 圖圖
22、 83:Starlink 發展歷程及計劃發展歷程及計劃.66 圖圖 84:早期:早期 Starlink 地面接收終端地面接收終端.67 圖圖 85:星鏈:星鏈 V1.0 版本示意圖版本示意圖.67 圖圖 86:Starlink 衛星系統生產工廠分布衛星系統生產工廠分布.69 圖圖 87:星艦上的衛星分離器:星艦上的衛星分離器.70 圖圖 88:安裝在分離機構上的星鏈衛星:安裝在分離機構上的星鏈衛星.70 圖圖 89:OneWeb 發展歷程及計劃發展歷程及計劃.71 圖圖 90:SpaceX 發射的發射的 OneWeb 衛星衛星.72 圖圖 91:OneWeb 衛星即將裝入火箭整流罩衛星即將裝入
23、火箭整流罩.72 圖圖 92:OneWeb 衛星生產產線衛星生產產線.72 圖圖 93:海南發射工位主體結構封頂儀式:海南發射工位主體結構封頂儀式.75 圖圖 94: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75 圖圖 95:星網首顆實驗星發射成功:星網首顆實驗星發射成功.75 圖圖 96:G60 星鏈星鏈”產業基地項目效果圖產業基地項目效果圖.76 圖圖 97:G60 星鏈產業基地啟航儀式星鏈產業基地啟航儀式.76 圖圖 98:多媒體貝塔實驗:多媒體貝塔實驗 A/B 星成功發射星成功發射.76 圖圖 99:銀河航:銀河航天天“玉泉一號玉泉一號”.77 圖圖 100:2020 年我國首顆年我國首
24、顆 5G 衛星通信試驗成功衛星通信試驗成功.77 圖圖 101:銀河航天批量研制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銀河航天批量研制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77 圖圖 102:銀河航天自主研制的可堆疊式衛星:銀河航天自主研制的可堆疊式衛星.77 圖圖 103:銀河航天部分產品:銀河航天部分產品.78 圖圖 104:銀河航天低軌衛星在軌示意圖:銀河航天低軌衛星在軌示意圖.78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5/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表表 1:香港航天科技主營業務及服務內容:香港航天科技主營業務及服務內容.11 表表 2:2023 年至今衛星互聯網板塊個股絕對漲跌幅前十
25、年至今衛星互聯網板塊個股絕對漲跌幅前十.15 表表 3:2023 年至今衛星互聯網板塊個股絕對漲跌幅后十年至今衛星互聯網板塊個股絕對漲跌幅后十.16 表表 4:衛星互聯網板塊個股估值:衛星互聯網板塊個股估值.18 表表 4:發展:發展 VSAT 需要克服的技術需要克服的技術.38 表表 5:FCC 授權和市場許可的授權和市場許可的 NGSO 星座星座.45 表表 6:國家隊公布的星座發射計劃:國家隊公布的星座發射計劃.46 表表 7:商業隊公布的星座發射計劃:商業隊公布的星座發射計劃.46 表表 8:美國衛星互聯網通信服務價格:美國衛星互聯網通信服務價格.59 表表 9:國外低軌衛星星座建設情
26、況:國外低軌衛星星座建設情況.60 表表 10:衛星通信終端環節參與者:衛星通信終端環節參與者.61 表表 11:衛星中游衛星通:衛星中游衛星通信相關上市公司信相關上市公司(單位:億;單位:億;%).61 表表 12:目前衛星頻率使用情況:目前衛星頻率使用情況.62 表表 13:國家層面發展衛星產業部分政策文件:國家層面發展衛星產業部分政策文件.63 表表 14:傳統衛星與小衛星特性對比:傳統衛星與小衛星特性對比.64 表表 15:Starlink 星座建設計劃星座建設計劃.68 表表 16:截止至:截止至 2023 年年 11 月月 Starlink 發射情況匯總發射情況匯總.68 表表 1
27、7:截止至:截止至 2023 年年 11 月月 OneWeb 發射情況匯總發射情況匯總.73 表表 18:ITU 上注冊的星網參數上注冊的星網參數.74 表表 19:星網集團衛星招標公告:星網集團衛星招標公告.74 表表 20:銀河航天衛星產:銀河航天衛星產品序列品序列.79 表表 21:衛星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衛星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單位:億;單位:億;%).81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6/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1.核心觀點及投資建議核心觀點及投資建議 一、各國積極搶占優勢軌位及頻率資源,組網計劃不斷加碼,下游市場需求飆升趨一、各國積極
28、搶占優勢軌位及頻率資源,組網計劃不斷加碼,下游市場需求飆升趨勢明顯勢明顯(1)低軌衛星通信系統能有效降低通信延遲并提高傳輸帶寬,與傳統的高軌衛星通信系統相比能夠更好地應用于大眾生活場景,具備更高的商業價值。國際電信聯盟 ITU目前對衛星頻段/軌道規劃遵循“先登先占”原則。近年來,各國正在積極搶占優勢軌道位置和頻率資源,各國申報的衛星發射資料數量均出現大幅增長。并且根據 ITU修訂的衛星星座的發射里程碑要求,衛星頻率和軌道申請后的相應時間內必須完成相應比例的衛星發射任務,否則會對申報方的準許衛星發射規模進行縮減。鑒于當前和未來市場對衛星通信的需求呈現高速增長態勢,衛星互聯網行業有望在未來迎來繁榮
29、發展。(2)低軌多功能巨型星座是衛星互聯網空間段的主要形態,Starlink 已經成為全球衛星互聯網的主力,對全球航天發射以及低軌衛星產生了強勁的推動作用。據相關數據統計,自 2021 年 Starlink 開始密集組網發射后,全球低軌衛星發射次數占比由之前的 10%-20%提升至 35%-40%。隨著 Starlink 的商業模式的逐漸成熟,各國在衛星互聯網空間資源領域的競爭將一步加速,低軌星座系統建設的部署也同步加速。(3)衛星互聯網產業鏈相對清晰和完善,包含衛星制造、衛星發射服務、衛星運營以及衛星應用等環節。2023 年 7 月 9 日,我國衛星互聯網試驗衛星在酒泉成功發射,表明我國衛星
30、互聯網建設正式從立項進入到實施階段。但是目前,我國衛星互聯網相關產業仍正處于起步階段,在前期準備和空間布局上晚于海外巨頭。低軌衛星組網對國家安全和戰略規劃起著巨大的正向作用,全球衛星互聯網領域的競爭異常激烈。隨著國內的互聯網建設不斷加碼與國家戰略及政策的推動,我國的衛星制造及衛星應用的新興領域的發展空間廣闊。二、國內商業航天存在二、國內商業航天存在巨大的巨大的降本增效空間,降本增效空間,有望有望借助技術革新和規?;a實現借助技術革新和規?;a實現產業鏈各環節價降量升產業鏈各環節價降量升(1)衛星工程大系統包括衛星系統、運載火箭系統、發射場系統、測控系統和地面應用系統。其中衛星制造和火箭發射
31、端系主要成本項。目前我國衛星的平均制造成本超過億元,低軌衛星的發射成本大約在 6 萬元/千克,遠高于國外行業龍頭企業的制造和發射成本,存在較大的優化空間。(2)全球衛星互聯網主要玩家均采取批量申報的方式鎖定優勢軌位及頻率資源。面對衛星互聯網大規模組網發射需求,規?;a是降低衛星制造成本的核心途徑。我國航天科技五院、航天科工空間工程總體部、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格思航天、銀河航天、微納星空等均已建成智能化生產產線,有助于提高衛星批產效率、降低衛星研制成本,為實現低軌衛星的低成本及商業化提供基礎。(3)火箭發射端是衛星系統工程中主要的可降本項。近年來,國內商業發射在政策的支持下蓬勃發展,涌現
32、出如:藍箭航天、天兵科技、東方空間、星際榮耀等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商業火箭企業。目前,國內的商業火箭公司已經具備了商業載荷入軌發射能力,并正對低成本商業發射的可行路徑進行積極的探索。商業火箭力量的參與有助于降低衛星發射的成本。據相關研究表示,我國新型可重復使用的運載火箭將在 2025 年后開始承擔更大規模的組網發射任務?,F階段我國已經掌握一箭多星、平板可堆疊等衛星高效部署的關鍵技術,2024 年是中國商業航天的運營發射元年,低軌衛星發射成本將進一步降低,衛星互聯網的可盈利能力將得到有效提升。三、衛星互聯網應用領域三、衛星互聯網應用領域廣泛,手機直連或將幫助其打開大眾市場廣泛,手機直連或將幫助其打
33、開大眾市場(1)傳統衛星通信系統僅能滿足廣播、電話、數據通信等基本通信業務需求,往往難以滿足航空、航海等特殊應用場景的需求。衛星互聯網可在全球范圍內實現無縫覆蓋,能夠有效解決地面通信的短板問題。目前衛星通信可用于航空、航海、車聯網、應急通信以及能源探測等諸多領域。衛星互聯網應用場景的多樣性不斷預示著其發展空間的廣闊性。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7/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2)手機直連衛星已經成為衛星互聯網領域發展的主流方向。據統計,全球有 80%以上的陸地區域和 95%的海洋區域沒有通信網絡的覆蓋,并且全球有近 20 億的人口未接入互聯網。手
34、機直連衛星是以普通智能手機終端直接實現與衛星之間的信號收發,這一過程不需要經過任何信號或者數據中轉設備且無需改造、更換手機。手機直連衛星的應用不僅可以降低人口稀少地區的地面基站的建設成本,也可以為衛星互聯網應用到大眾領域打下堅實基礎。手機直連衛星市場的高成長性必將引致衛星互聯網行業的高速發展以及帶動通信市場的不斷發展。核心邏輯核心邏輯 國內商業航天降本增效空間顯著,手機直連衛星將有助于衛星互聯網打開大眾市場,集成通導遙一體的低軌衛星將強化國防力量,受益于全球各國對優勢軌位及頻率資源的爭奪策略,我們認為衛星互聯網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較為光明。超預期邏輯超預期邏輯 1.市場預期:1)中國衛星互聯網行
35、業尚處于起步階段,晚于海外巨頭的發展。在“先登先占,先占永得”的規則下以及美國加快對軌道和頻譜資源的占領的背景下,國內衛星互聯網行業難以獲得充足的優勢軌位和頻率資源。并且中國當前的衛星生產制造能力及火箭的運力嚴重不足,目前主要依靠“單星”、“小批量”、“國家隊發射”的生產形式進行。以當前的生產速度,中國很難如期實現數萬顆“雙星座”發射的方案。2)中國的低軌道衛星互聯網盡管出現商業化的趨勢,但因其業務模式模糊,長期依賴于政府補貼的非市場運作模式難以形成可持續增長。3)從網速和成本方面來看,衛星互聯網還無法取代地面蜂窩網絡。因而衛星互聯網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領域有限,難以實現大規模的應用。2.我們預
36、測:1)中國的制造業較為強勢,盡管國內衛星互聯網起步較晚,但中國整體后追趨勢明顯,在國內政策的不斷刺激以及民營企業的深度參與下,我們仍可占領部分優勢軌位和頻譜資源,在 2024 年將實現商用低軌衛星的大批量發射,在 2025 年將低軌衛星發射成本降低至合理區間。2)目前,中國衛星互聯網行業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需要政府的支持來幫助其度過高風險期。但由于下游需求旺盛且商業航天的參與可以實現衛星產業的“自我造血”,隨著手機直連衛星、車載衛星物聯網、機載及船載衛星互聯網應用持續落地,衛星互聯網下游應用有望迎來蓬勃發展,這將進一步推動上游星座組網加速,形成上下游產業的良性互動,預示著產業的爆發即將來臨。
37、3)衛星互聯網和地面蜂窩網絡之間的競爭性正逐步減弱,相互協調配合提供全方位、高質量的服務的趨勢逐漸明顯。衛星互聯網將借助已有的成熟的地面蜂窩網絡實現大規模應用,未來的 6G 時代有望實現天地一體化和萬物互聯的構想。3.驅動因素:(1)規?;a及國際政策因素:中國目前已經具備了大規模與快節奏拓展衛星互聯網的顯著優勢。相對于歐美國家,我國發展具有戰略意義的航天衛星產業可以調動舉國體制的特有能量,除了衛星互聯網已經作為信息基礎設施納入國家“新基建”的重點支持方向外,作為未來搶占衛星互聯網陣地的戰略之舉,我國已向 ITU 提交了“星網系統”(GW)的低軌道星座與頻譜申請,總共可布局衛星總量 1299
38、2 顆。并且 ITU 也修訂了非地球同步軌道(NGSO)衛星星座的發射里程碑要求,規定在衛星頻率和軌道申請后的 7 年內必須發射第一顆衛星,9 年內必須發射總數的 10%,12 年內必須發射總數的 50%,14 年內必須全部發射完成。這一規則的制定大大減小了各國對衛星發射資料進行夸大申報以提前占有優勢資源的可能性。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8/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2)大眾市場普及因素:我國衛星互聯網行業尚處于起步階段,需要政府的扶持來進行前期的規?;l展。但下游市場的需求旺盛是我國衛星互聯網逐步商業化的天然優勢。統計數據表明,2022 年
39、我國互聯網用戶已達 10.8 億,全球 35 億的智能手機用戶超四分之一來自中國,目前來看國內衛星互聯網以地面固定終端、移動車載終端為主,但隨著自動化與智能化汽車、無人機等全新移動工具的擴容以及海洋開發、災難應急與沙漠治理等業務的加速擴展,車載、艦載、機載等更多終端等都將成為互聯網衛星商用化的新領地,并且個人終端設備價格的不斷下降還會在廣闊的 C 端助力并推動衛星互聯網普及化,最終形成與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同頻共振的全新勢能。強大的大眾下游市場需求必將帶來整個行業的繁榮發展。(3)星地融合因素:傳統意義上來說,衛星通信所采用的頻段、協議以及硬件與地面蜂窩網絡不兼容,衛星通信網絡無法復用地面蜂窩網
40、產業鏈。但在 2021 年 6 月,IMT-2030 發布6G總體愿景與潛在關鍵技術白皮書,提出“星地一體融合組網”是 6G 時代十大關鍵技術之一。未來互聯網可以實現空基、天基、地基網絡的深度融合,通信網絡架構將包含統一終端、統一空口協議和組網協議,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提供通信服務。因而衛星互聯網與地面蜂窩網絡將逐漸從“兩網分離”走向“星地融合”。檢驗與催化檢驗與催化 1.檢驗的指標:1)中國年衛星發射量;2)中國衛星制造成本;3)中國衛星互聯網領域研發投入費用;2.可能的催化:1)國際技術的交流合作;2)國家間軍事部署博弈的發展;3)中國火箭回收技術的商用;研究的價值研究的價值
41、 1)市場認為:民營資本難以進入到衛星互聯網行業的核心環節,盈利性缺乏保障。我們認為:我們認為:目前,我國商業航天正處于“政策放開,資本流入“的黃金期。2014 年底國務院出臺 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民用遙感衛星數據政策,加強政府采購,鼓勵民間資本研制、發射和運營商業遙感衛星,提供市場化、專業化服務。引導民間資本參與衛星導航地面應用系統建設,民營資本逐漸進入衛星互聯網的核心環節。2017 年開始衛星互聯網資本市場逐漸活躍,2016 年以前我國衛星互聯網行業融資金額和事件數量規模均較小,2017 年開始衛星互聯網資本市場逐
42、漸活躍。衛星制造領域一直是衛星互聯網行業的投資熱點,地面設備也逐漸獲得資本青睞。大量民營資本進入到衛星互聯網行業也顯示出該行業自身也存在大量投資機會,我們認為未來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并實現盈利具有保障。2)市場認為:衛星互聯網的下游需求客戶有限,難以實現高盈利或者可持續盈利。我們認為:我們認為:華為 Mate 60 Pro、vivo 系列手機的問世正式宣告大眾智能手機也可以支持衛星通話。我國當前人口眾多,并且智能手機幾乎成為了人們生活的必需品。隨著衛星直連技術的不斷革新以及通信終端的進一步發展,衛星通行面向 C 端的應用將逐漸普及,我國廣闊的智能手機市場必將改變衛星互聯網行業下游的需求情況。因此,
43、未來的衛星互聯網行業將有穩固的下游市場,實現可持續增長與取得高盈利的趨勢顯著。重點關注:重點關注:衛星空間行波管:國光電氣;衛星測試:思科瑞、西測測試;微波電路組件:亞光科技;衛星密卡:佳緣科技。風險提示:預測及估值不達預期、研發人員流失或不足、存貨風險提示:預測及估值不達預期、研發人員流失或不足、存貨金額較高及發生減值、金額較高及發生減值、市場競爭加劇、訂單釋放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訂單釋放不及預期。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9/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2.近期新聞不斷催化,衛星互聯網加速建設近期新聞不斷催化,衛星互聯網加速建設 華為華為
44、mate60 開啟手機應用衛星通信新時代開啟手機應用衛星通信新時代 2023 年 8 月 29 日,華為推出了備受矚目的新款智能手機 Mate60 Pro,該款手機成為全球首款支持衛星通話的普通消費者手機。這一消息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興趣。與此同時,手機衛星通信芯片制造商華力創通的股價也因此大幅上漲 15%,開啟了一波上漲行情。在接下來的兩個月內,華力創通的股價從每股 10 元左右開始,連續收獲了 20 次漲停板,最高漲至 36.83 元,累計上漲幅度高達 250%。華為 Mate60 Pro 的衛星通信功能是基于中國電信運營的“天通一號”系統實現的?!疤焱ㄒ惶枴笔怯扇w衛星組成的衛星移動通信系
45、統,而其中關鍵的核心芯片正是由華力創通參與研制。華力創通基于自主衛星通導一體化芯片,還開發了手機端應用的衛星通信模塊,華為是華力創通的首個重要客戶。10 月 23 日晚間,華力創通公告,在連續十二個月內累計收到某客戶采購訂單總金額約為人民幣 4.95 億元(含稅),超過公司 2022 年度經審計主營業務收入的 100%。在 9 月初,華力創通也公告過來自該客戶的訂單超 2 億元。10 月初,媒體引用相關人士報道稱,華為 2024 年出貨目標是 6000 萬至 7000 萬部手機,相比今年和去年的出貨量翻了一番。圖圖 1:華為手機搭載的:華為手機搭載的 HTD1010 基帶芯片基帶芯片 圖圖 2
46、:華力創通華力創通 2023 年年 8-10 月月收盤收盤價價走勢走勢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芯智訊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Wind 世界首顆世界首顆 5G 直連衛星或可與直連衛星或可與 SpaceX 的的 Starlink 衛星競爭衛星競爭 圖圖 3:BlueWalker 3 巨大的天線巨大的天線 圖圖 4:沃達豐手機直連衛星測試:沃達豐手機直連衛星測試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環球通信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IT 之家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10/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2023 年 9 月 8 日,AST 公司使用 AT&T 頻譜和自家的 Bl
47、ueWalker 3 測試衛星(也是部署在近地軌道上的有史以來最大的商業通信陣列,攜帶了 64 平方米的反射天線),在美國夏威夷毛伊島(Maui)附近無線盲區,用未經修改的三星 Galaxy S22 智能手機,向位于西班牙馬德里(Madrid)的沃達豐工程師撥打電話,首次成功演示了天基 5G 連接;AST 與合作伙伴沃達豐、AT&T、諾基亞一起也共同完成了 5G 連接測試,在另一項測試中,該公司實現了約 14 Mbps 的下載速率,打破了之前的天基蜂窩寬帶數據傳輸記錄;此前,AST SpaceMobile 已在今年 4 月份宣布已使用未修改的智能手機完成了連接太空衛星的語音通話,今年 6 月份
48、又宣布實現了超過 10Mbps 的 4G網絡下載速率測試。星鏈衛星再次發射星鏈衛星再次發射 22 顆衛星,用戶涵蓋全球顆衛星,用戶涵蓋全球 69 余余個國家個國家 2023 年 9 月 30 日,SpaceX 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的 SLC-40 發射臺成功使用 Falcon 9 火箭執行了 Starlink Group 6-19 任務,將 22 顆 Starlink 衛星成功送入低地球軌道。截至目前,SpaceX 已經成功發射了 5200 顆 Starlink 衛星,其中有4849 顆衛星在軌運行,并且已經正式運營了 4199 顆衛星。Starlink 衛星網絡已經獲得全球超過
49、200 萬用戶的訂購,正式服務覆蓋了 60 余個國家。這個衛星網絡的建設和發展為人們提供了更廣泛的高速互聯網接入服務,有助于彌補偏遠地區的互聯網連接空白。隨著 Starlink 的不斷發展,全球范圍內的互聯網普及程度將進一步提升。2023 年 11 月 1 日,Starlink 在社交平臺上表示,Starlink高速互聯網已在格魯吉亞正式啟用。亞馬遜將發射首批衛星,未來或與亞馬遜將發射首批衛星,未來或與 SpaceX 分庭抗禮分庭抗禮 美國東部時間周五下午 2 點 06 分,Kuiper 項目的兩顆原型衛星搭載波音和洛克希德馬丁的合資企業聯合發射聯盟(ULA)的 Atlas V 火箭從佛羅里達
50、州卡納維拉爾角太空基地發射升空。據悉,亞馬遜早在 2019 年就宣布了其 Kuiper 項目,該項目計劃組成 3236 顆衛星的大型星座。通過該項目,公司計劃向世界偏遠地區提供低成本的寬帶互聯網接入服務。亞馬遜預計將在 2023 年年底前開始大規模量產衛星,2024年上半年發射首批量產衛星,并于 2024 年年底前提供服務。工信部推進衛星互聯網準入改革,未來或向民營企業開放工信部推進衛星互聯網準入改革,未來或向民營企業開放 10 月 7 日,工信部發布了關于創新信息通信行業管理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征求意見稿),并公開征求意見。該意見稿提出了一系列舉措,包括統籌推進電信業務向民間資本開放,加大對
51、民營企業參與移動通信轉售等業務和服務創新的支持力度,并分步驟、分階段推進衛星互聯網業務準入制度改革。工信部希望征求廣泛意見,以進一步優化信息通信行業管理,促進營商環境的良性發展。Starlink 推出手機直連業務,將分階段實現萬物互聯推出手機直連業務,將分階段實現萬物互聯 圖圖 5:Starlink 手機直連業務手機直連業務 圖圖 6:Starlink 手機直連業務合作方手機直連業務合作方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Starlink 官網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Starlink 官網 星鏈(Starlink)官方網站商業服務板塊全新推出星鏈直連手機業務(Starlink Direct to Cell)
52、。這意味著,未來普通手機可以直接連接星鏈,使用其相關服務。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11/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根據官方信息,該業務適用于現有的 LTE 手機,無需更改硬件、固件或特殊應用程序,即可通過星鏈發送文本、語音和數據。預計 2024 年實現短信發送,2025 年實現語音通話和上網(Data),同年分階段實現 IOT(物聯網)。直連手機的星鏈衛星最初將由 SpaceX 的獵鷹 9 號火箭發射,未來再由星艦(Starship)發射。衛星進入軌道后將立即通過星間激光鏈路連接到星鏈星座,以提供全球連接。該項業務合作的手機運營商及國家包括:T
53、-Mobile(美國)、ROGERS(加拿大)、KDDI(日本)、OPTUS(澳大利亞)、ONE NZ(新西蘭)、SALT(瑞士)。納入合作伙伴的國家和地區,可獲得同樣的直連手機服務。香港航天科技與香港航天科技與 Alya 合作,將為南美星鏈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合作,將為南美星鏈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香港航天科技公告,于 2023 年 10 月 16 日,公司與 Alya 訂立 Alya-1 系統合約。據此,集團同意為南美洲通訊及遙感衛星星鏈(Alya-1 系統)提供星鏈總體設計、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協調及設施以建設 Alya-1 系統,當中包括制造 108 顆通訊與遙感一體化衛星、承建衛星管理中心
54、、衛星數據處理中心以及兩個地面站,合約總價為約6.75 億美元。表表 1:香港航天科技主營香港航天科技主營業務業務及服務內容及服務內容 公司主營公司主營 此次服務具體內容此次服務具體內容 香港航天科技香港航天科技 衛星制造 衛星通訊 衛星測控 衛星發射 電子制造服務業務 總體設計南美洲通訊及遙感衛星星鏈(Alya-1 系統);總裝、制造并測試 108 顆通訊及遙感一體化衛星;協調可發射南美洲通訊及遙感衛星星鏈(Alya-1 系統)至預定軌道的發射服務;承建衛星管理中心;承建兩個衛星地面站;承建衛星數據處理中心;衛星控制及操作培訓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香港航天科技集團官網 SpaceX 發射加速
55、,計劃發射加速,計劃 2024 年發射年發射 144 次次 10 月 18 日,SpaceX 公司負責建造和飛行可靠性的副總裁比爾格斯滕邁爾在美國參議院空間與科學小組委員會的聽證會上說,明年 SpaceX 希望實施 144 次發射,每個月大約 12 次。(參考數字:2022 年全球航天發射總數為 186 次。)SpaceX 在 2023 年里已經完成了 74 次軌道發射任務,遠遠超過任何私營機構的年度發射量。(此前的紀錄是 61 次,由 SpaceX 在 2022 年創造)在本年接下來的兩個月里,SpaceX 還會有更多的發射計劃。上海市印發行動方案,加速布局天地一體化衛星互聯網上海市印發行動
56、方案,加速布局天地一體化衛星互聯網 上海市 19 日印發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 年),其中提到,布局“天地一體”的衛星互聯網。穩步推動實施商業星座組網,加快落實頻軌資源授權,分階段發射規?;蛙壨ㄐ判l星構建低軌星座,建設測控站、信關站和運控中心等地面設施,促進天基網絡與地面網絡融合應用。中國移動擬采購華為中國移動擬采購華為 Mate 60 權益版等權益版等 5 款手機款手機 120 萬臺萬臺 根據中國移動招標與采購網的公告,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終端有限公司計劃進行華為Mate 60 權益版等 5 款手機產品的終端采購項目。采購數量為 120 萬臺。供應商為華為
57、終端有限公司。除了華為 Mate 60 權益版之外,公告沒有透露其他 4 款手機的具體型號信息。這一采購計劃顯示出中國移動對高質量手機終端的需求,尤其是對華為 Mate 60 系列產品的需求。華為一直以來是中國移動的重要合作伙伴,而此次采購可能會進一步鞏固這一合作關系。2023 中國衛星應用大會勝利召開,產業鏈邁入實質性加速階段中國衛星應用大會勝利召開,產業鏈邁入實質性加速階段 今年的衛星大會以“數字化轉型賦能衛星應用產業”為主題。中國衛星應用大會是我國衛星應用領域備受國內外關注的國際會議。衛星應用在衛星產業鏈中扮演著重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12/83 國
58、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要的角色,目前最成熟的應用之一是衛星通信,包括電視廣播等視頻業務。此外,低軌衛星在家庭寬帶、中繼回傳、企業網絡、海事通信、機載通信、政府及特種市場以及衛星物聯網等領域都具有較高的應用潛力。SpaceX 將在加沙為國際援助團體提供“星鏈”支持將在加沙為國際援助團體提供“星鏈”支持 2023 年 10 月 27 日晚,加沙地帶經歷了迄今為止最猛烈的轟炸,以色列當局切斷了加沙的電力和所有通信線路,這阻礙了醫療救援行動的開展。加沙地帶避難所缺乏干凈的水,衛生條件極其惡劣,疾病迅速蔓延。美國民主黨女議員亞歷山德里婭 奧卡西奧-科爾特斯在社交平臺 X 上發帖稱,“切斷與
59、220 萬人口的所有聯系是不可接受的記者、醫療專業人員、人道主義工作和無辜者都受到威脅?!彪S后,SpaceX公司創始人馬斯克回應稱,“星鏈”衛星服務將支持“加沙國際公認的援助組織”的互聯網接入,這些組織自上周以來一直面臨電信中斷。我們認為俄烏戰爭中以星鏈為代表的低軌衛星介入戰場,提高了烏方軍隊的情報、通信和指控等作戰能力,使相對弱勢的烏方無人機作戰、“正規軍”游擊作戰得以凸顯,也真實地顯露出近地軌道衛星的潛在軍事應用價值,其必然推動軍事與低軌星座結合形成天基對地觀測、定位、通信、控制等體系化作戰能力,加速戰場環境、作戰樣式和戰爭形態的深度演變。SpaceX 發射第發射第 117 批批 22 顆
60、顆 Mini“星鏈”“星鏈”v2.0 衛星衛星 2023 年 10 月 29 日國 SpaceX 利用“獵鷹”9 火箭于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成功發射第 117 批 22 顆 Mini 版“星鏈”v2.0 衛星。本次發射后,SpaceX 公司的“星鏈”衛星發射數量達到 5353 顆,其中包括 639 顆 Mini 版“星鏈”v2.0 衛星。目前,大約有 4962 顆“星鏈”在軌運行。據統計,本次發射是 SpaceX 公司 2023 年的第 77 次發射任務,也是 Mini 版“星鏈”v2.0 衛星的第 30 次發射。中國聯通聯合中興通訊、是德科技完成首個基于中國聯通聯合中興通訊、是德科技
61、完成首個基于 3GPP NR NTN 低軌衛低軌衛星語音和可視電話實驗室驗證星語音和可視電話實驗室驗證 2023 年 11 月 2 日,中國聯通研究院攜手中興通訊、是德科技共同完成了 NR-NTN低軌衛星實驗室業務驗證,在實驗室環境下,借助終端模擬儀表、信道模擬器以及NTN 基站,采用 3GPP R17 NR NTN 透明轉發模式,進行手機直連衛星業務仿真驗證,成功完成端到端衛星語音通話、衛星可視電話等業務測試,且話音和可視電話業務質量均符合預期(最小仰角時通話 MOS 分可達 4 以上),本次 NR-NTN 業務驗證的成功為加速推動天地一體融合網絡應用部署奠定了基礎。圖圖 7:NR NTN
62、業務測試系統示意圖業務測試系統示意圖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中國聯通研究院 銀河航天實現中國首例終端到終端低軌衛星通信測試銀河航天實現中國首例終端到終端低軌衛星通信測試 2023年11月1日,銀河航天在靈犀03星上成功實現了中國首例終端到終端(Terminal to Terminal,T2T)低軌衛星通信測試,該衛星于 2023 年 7 月 23 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是中國首款使用柔性太陽翼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接下來,銀河航天將進一步在軌驗證下一代低軌寬帶衛星通信技術,包括星上交換、信令波束等。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13/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
63、深度行業深度 本次終端到終端低軌衛星通信測試是指衛星地面終端之間直接通過衛星上的交換設備進行通信,無需經過地面信關站進行數據中轉。在這樣的工作模式中,由于省去了信關站中轉的環節,通信時延可以降低 50%,同時也提高了整個系統的靈活性和可用性。圖圖 8:銀河航天自主研制的柔性太陽翼銀河航天自主研制的柔性太陽翼 圖圖 9:SQX-2Y 飛行狀態飛行狀態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銀河航天官網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IT 之家 靈犀 03 星所搭載的數字載荷,從相控陣天線到數字硬件單機以及數字信號處理軟件,均為銀河航天自主研發,且硬件在重量、體積、尺寸、功能上均實現了大幅優化。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
64、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14/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3.衛星產業板塊復盤及預測衛星產業板塊復盤及預測 3.1.衛星產業指數近五年情況 2014 年,國務院發布了 關于鼓勵社會投資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的指導意見,該政策鼓勵民間資本投資研制、發射和運營商業遙感衛星,提供市場化和專業化服務。2020 年 4 月,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了“新基建”范圍,將衛星互聯網納入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的范疇。在“十四五規劃和 2035 遠景目標”中,國家明確提出了“打造全球覆蓋、高效運行的通信、導航、遙感空間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商業航天發射場”的目標。2020 年 9 月,一家代號為“GW”的中國
65、公司向國際電信聯盟提交了頻譜分配檔案,計劃發射的衛星總數達到 12992 顆。2021 年 4 月,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 100 億元,由國務院國資委 100%控股。同年 12 月,星網集團計劃投資 15.8 億元興建總部大樓于雄安新區。2022 年 5 月,星網集團計劃投資 10 億元用于地面站建設,包括天線場、運行控制中心、應用數據中心等。星網集團將有力推動中國衛星互聯網的全面快速發展。2022 年 6 月,海南國際商業航天發射有限公司由海南省、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科工集團、中國衛星網絡集團合資成立。2022 年 7 月,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在海南文昌開始建設,成為我國
66、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發射場建成投產后,將進一步提升我國民營商業運載火箭發射的能力,成為航天大國建設的新力量。2023 年是“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之年,因“十四五”裝備采購中期調整,上半年軍工產業上下游訂單整體情況不及預期,對軍工產業鏈部分企業業績造成負面影響。衛星互聯網方面,隨著商業火箭及民營衛星公司的參與建設,我們認為衛星產業將在軍工板塊中走出獨特趨勢。圖圖 10:衛星互聯網指數近五年上漲趨勢明顯:衛星互聯網指數近五年上漲趨勢明顯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Wind(注:統計數據截至 2023 年 11 月 28 日)今年年初以來,上證指數下跌 1.64%,申萬國防軍工指數下跌 3.93%;衛星產
67、業指數上漲 7.99%;衛星互聯網指數上漲 25.22%;衛星導航指數上漲 33.44%。申萬國防軍工低于上證指數 2.29 個百分點;衛星產業指數跑贏上證指數 9.63 個百分點;衛星互聯網指數跑贏上證指數 26.86 個百分點;衛星導航指數跑贏上證指數 35.08 個百分點。年初以來中證軍工指數不斷低位震蕩,整體呈現先漲后跌趨勢,年初至今跌幅不到五個百分點,目前市場并無明顯下跌信號,指數反彈趨勢明顯。衛星板塊指數上漲趨勢明顯,隨著 2024 年星網及 G60 星鏈的發射提速,衛星板塊或將迎來新的一輪行情。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15/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
68、/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3.2.2023Q3 衛星產業基金重倉情況 圖圖 11:衛星產業衛星產業 2023Q3 基金重倉股基金重倉股(單位:億元單位:億元)數據來源:東北證券、Wind(注:統計數據截止至 2023Q3 披露數據)衛星產業板塊在 2023 年第三季度機構持倉量較大,卓勝微機構持倉金額達 90.3 億元,除此之外,芯原股份、七一二、航天宏圖、振芯科技分別占機構持倉金額的前五名。在前 20 名中,盛通通信被機構持股金額為 1.24 億元。3.3.衛星產業成分股漲跌情況 表表 2:2023 年至今衛星互聯網板塊個股絕對漲跌幅前十年至今衛星互聯網板塊個股絕對漲跌幅前十 代碼 名稱 股價/元
69、 市值/億元 絕對漲跌/%相對上證指數漲跌/%300045.SZ 華力創通 24.13 159.90 269.53 271.17 300053.SZ 航宇微 14.96 104.25 114.02 115.66 300342.SZ 天銀機電 15.83 67.28 104.79 106.43 300455.SZ 航天智裝 12.87 92.38 73.83 75.47 002465.SZ 海格通信 13.04 323.63 63.11 64.75 601698.SH 中國衛通 18.47 780.24 62.09 63.74 603131.SH 上海滬工 15.67 49.83 42.71 4
70、4.36 002413.SZ 雷科防務 6.15 82.43 39.14 40.78 300123.SZ 亞光科技 8.16 83.38 38.07 39.71 300252.SZ 金信諾 9.91 65.62 34.46 36.11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Wind(注:統計數據截止至 2023 年 11 月 28 日)本年度板塊內 27 家公司中有家實現股價上漲。其中華力創通、航宇微、天銀機電、航天智裝、海格通信等上漲幅度居于板塊前十,其中華力創通期間內上漲 269.53%。航天環宇、菲利華、蘇試試驗、振華科技、鴻遠電子等期間內漲幅位列板塊漲幅后十,其中鴻遠電子本年度至今下跌 43.20%。請
71、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16/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表表 3:2023 年至今衛星互聯網板塊個股絕對漲跌幅后十年至今衛星互聯網板塊個股絕對漲跌幅后十 代碼 名稱 股價/元 市值/億元 絕對漲跌/%相對上證指數漲跌/%300101.SZ 振芯科技 23.84 134.59-2.69-1.05 688592.SH 司南導航 62.31 38.73-3.15 27.96 002402.SZ 和而泰 13.97 130.19-3.57-1.93 002025.SZ 航天電器 54.71 249.95-16.95-15.31 688066.SH 航天宏
72、圖 50.40 131.64-17.34-15.70 688523.SH 航天環宇 27.27 110.96-19.77-18.13 300395.SZ 菲利華 43.09 223.99-21.35-19.71 300416.SZ 蘇試試驗 17.46 88.79-24.32-22.67 000733.SZ 振華科技 65.70 362.81-41.68-40.04 603267.SH 鴻遠電子 57.14 132.63-43.20-41.56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Wind(注:統計數據截止至 2023 年 11 月 28 日)3.4.行業年初至今漲跌情況 國防軍工板塊從 2023 年初至今在
73、申萬一級行業中漲跌幅排名 14/30。全市場中 24個行業上漲,6 個行業下跌,具體看,通信(+31.13%)、傳媒(+23.07%)、計算機(+18.29%)等行業漲幅居前;電力設備(-20.51%)、商貿零售(-26.43%)、美容護理(-26.52%)等行業跌幅居前。圖圖 12:2023 年初至今行業漲跌幅情況年初至今行業漲跌幅情況(申萬一級行業分類申萬一級行業分類)數據來源:東北證券、Wind(注:統計數據截止至 2023 年 11 月 15 日)3.5.衛星產業板塊成交量及成交金額變化情況 2023 年 10 月 26 日板塊的總成交量為 2023 年以來內最高水平,約為 18.17
74、 億股,2023年9月11日衛星產業板塊的總成交金額達到2023年以來最高水平,約為295.29億元。2023 年衛星產業板塊股票交易活躍度較高,隨著 2024 年組網星的陸續發射,產業鏈中上游“彈簧效應”將給市場帶來較大增長彈性。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17/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圖圖 13:衛星產業衛星產業板塊成交量板塊成交量變化變化(億億股股)圖圖 14:衛星產業衛星產業板塊成交金額板塊成交金額變化變化(億元億元)數據來源:東北證券、Wind(注:統計數據截止至 2023 年 11 月 28 日)數據來源:東北證券、Wind(注:統計
75、數據截止至 2023 年 11 月 28 日)3.6.板塊估值情況(PE-TTM 整體法、剔除負值)截至 2023 年 11 月 28 日,衛星產業板塊 PE/TTM 為 67.23X,估值有較大震蕩??v向看,2023 年以來,板塊估值于 2023 年 8 月 25 日達到了最底部(PE/TTM 為55.35X),后隨板塊反彈有所修復。截至 2023 年 11 月 28 日收盤,國防軍工板塊PE/TTM 為 47.96X,衛星導航板塊為 70.73X,衛星互聯網板塊為 46.94X。圖圖 15:近年國防軍工及子版塊:近年國防軍工及子版塊 PE-TTM(整體法、剔除負值整體法、剔除負值)數據來源
76、:東北證券、Wind(注:統計數據截止至 2023 年 11 月 28 日)3.7.衛星產業板塊個股估值 截至 2023 年 11 月 28 日收盤,衛星產業板塊個股 PE 的歷史百分位數據看,29 家公司中共 6 家 PE 處于 40%的偏低歷史百分位以下,其中振華科技、蘇試試驗估值處于歷史極低水平,振芯科技、菲利華 PE 處于歷史偏低位置。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18/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表表 4:衛星互聯網衛星互聯網板塊個股估值板塊個股估值 證券代碼證券代碼 證券名稱證券名稱 PE(TTM)PB PE 歷史百分位歷史百分位 PB 歷
77、史百分位歷史百分位 000733.SZ 振華科技 14.08 2.64 0.25%68.22%300416.SZ 蘇試試驗 28.50 3.62 2.02%13.27%002402.SZ 和而泰 29.57 2.94 5.41%20.95%002829.SZ 星網宇達 27.27 3.04 6.51%2.25%300101.SZ 振芯科技 58.37 7.51 7.75%39.00%300395.SZ 菲利華 42.67 5.91 33.51%44.18%601698.SH 中國衛通 97.47 5.07 41.10%53.87%300447.SZ 全信股份 32.49 2.39 42.46%
78、7.38%002025.SZ 航天電器 35.26 4.08 48.66%45.36%603267.SH 鴻遠電子 34.69 3.19 51.81%2.63%600879.SH 航天電子 41.98 1.29 52.93%2.14%600877.SH 電科芯片 87.55 7.99 58.54%72.53%688523.SH 航天環宇 86.96 6.99 61.34%43.70%002465.SZ 海格通信 51.25 2.59 70.24%44.28%300455.SZ 航天智裝 97.58 5.33 86.96%41.96%600118.SH 中國衛星 190.45 5.05 86.9
79、9%29.55%688066.SH 航天宏圖 93.70 5.07 89.12%17.79%002151.SZ 北斗星通 346.55 3.56 92.42%19.99%688592.SH 司南導航 296.19 3.95 94.12%63.24%300342.SZ 天銀機電 653.07 4.39 99.27%56.55%002935.SZ 天奧電子 75.67 4.64 100.00%72.18%603131.SH 上海滬工-34.76 3.86/26.06%300252.SZ 金信諾-15.80 2.72/48.59%300177.SZ 中海達-45.43 2.90/26.14%3001
80、23.SZ 亞光科技-8.05 3.01/64.80%300053.SZ 航宇微-41.19 4.09/65.33%300045.SZ 華力創通-213.45 9.27/86.78%002413.SZ 雷科防務-10.06 1.91/48.29%002383.SZ 合眾思壯-23.68 4.47/93.54%數據來源:東北證券,Wind(注:統計數據截止至 2023 年 11 月 28 日)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19/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4.衛星通信系統的發展衛星通信系統的發展 在移動通信中,無線接入網,也就是基站,是至關重要的網絡設備
81、。因此,要實現無線通信,首先需要在地球上的各個區域部署無線基站。然而,有些地方因為各種原因無法部署基站,或者已經部署的基站使用率很低,導致這些地方成為沒有無線信號覆蓋的區域。當用戶的終端設備移動到這些區域時,就無法實現無線通信。例如,廣闊的海洋、荒涼的沙漠、崎嶇的山脈等地都可能面臨這種情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衛星通信技術通過在太空中部署衛星設備,為這些無法覆蓋的區域提供通信服務。這些衛星可以充當“基站設備”,從而實現無線通信,彌補了地面基站無法覆蓋的區域。衛星通信衛星通信的歷史的歷史 衛星通信系統實際上是一種基于微波通信的技術,它借助衛星作為中繼站來傳送微波信號,以實現多個地面站之間的通信。衛
82、星通信的主要目標是實現對地面的全方位覆蓋。由于衛星運行在幾百、幾千甚至上萬公里的軌道上,因此其覆蓋范圍遠大于一般的移動通信系統。然而,衛星通信需要地面設備具備較大的發射功率,因此在普及和使用方面存在一定的挑戰。衛星通信利用人造地球衛星作為中繼站,將微波無線電波轉發,以實現地球上兩個或多個地面站之間的通信。這個概念最早由英國物理學家 A.C.克拉克(Arther C.Clarke)于 1945 年在無線電世界雜志上發表的文章中提出,并在 1960 年代成為了現實。在同步衛星問世之前,科學界曾經使用各種低軌道衛星進行了科學試驗和通信嘗試。(1)1957 年 10 月 4 日,蘇聯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
83、一顆人造衛星,被命名為“衛星 1號”。它成功進入地球軌道并開始繞地球運行,這也是地球上首次接收到來自人造衛星發來的電波信號。(2)1960 年 8 月,美國發射了直徑 30 米、覆蓋有鋁膜的氣球衛星,名為“回聲 1 號”。這顆衛星被送入了距離地面約 1600 公里高的圓軌道,用于進行通信試驗。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無源中繼試驗之一,它并不需要使用放大器來傳輸信號。圖圖 16:回聲:回聲 1 號氣球衛星號氣球衛星 圖圖 17:兩位科學家正在調試“晨鳥兩位科學家正在調試“晨鳥 1 號”號”數據來源:東北證券、360 百科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網易新聞 (3)1962 年 12 月 13 日,美國成功發射
84、了低軌道衛星,被命名為“中繼 1 號”。這顆衛星在 1963 年 11 月 23 日首次實現了跨越太平洋的日美電視轉播。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歷史時刻與美國總統 J.F.肯尼迪遭刺殺事件同時發生。通過衛星傳送的這一消息在日本的電視新聞上播出,深刻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提升了人造衛星在通信中的重要地位。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20/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4)1963 年 7 月,美國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同步通信衛星,名為“同步 2 號”。該衛星的軌道傾角為 30,相對于地球表面呈 8 字形移動,因此尚未達到靜止衛星的標準。它首次用于大西洋上的通
85、信業務。(5)1964 年 8 月,美國發射了“同步 3 號”衛星,它首次實現了在國際日期變更線附近的太平洋赤道上空定點位置,成為世界上第一顆靜止衛星。在 1964 年 10 月,該衛星成功傳播了(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實況轉播。這一里程碑事件標志著衛星通信進入了試驗階段。(6)1965 年 4 月 6 日,美國成功發射了一顆名為“晨鳥”的衛星,它是最早的半試驗、半實用的靜止衛星。該衛星用于歐美之間的商用衛星通信,從此衛星通信進入了實際應用階段。圖圖 18:衛星通信的優缺點:衛星通信的優缺點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網絡資料整理 衛星通信技術使人們能夠在全球范圍內隨時隨地進行通信、獲取信息和分享數
86、據。無論是在城市中還是在遙遠的農村地區,衛星通信都在連接人們、支持應急救援、促進科學研究和推動商業活動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這個技術不僅極大地提高了通信的可及性,還為各種行業和領域帶來了無限的可能性。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21/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圖圖 19:衛星通信的下游應用:衛星通信的下游應用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網絡資料整理 4.1.衛星通信系統的組成 衛星通信系統包括了通信和保障通信的各個組成部分。通常,它由空間分系統、通信地球站、跟蹤遙測及指令分系統以及監控管理分系統這四個主要部分組成。圖圖 20:通信衛星的四大分系統:通信衛星
87、的四大分系統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衛星通信技術、網絡資料整理 (1)跟蹤、遙測、指令分系統跟蹤、遙測、指令分系統(控制系統:控制系統:C 面面)跟蹤遙測及指令分系統是衛星通信系統的一部分,其職責包括對衛星進行跟蹤、測量,以確保衛星準確進入指定的靜止軌道位置。一旦衛星正常運行,這個系統還需要定期執行軌道位置修正和姿態保持的任務??梢钥醋魇且粋€衛星設備的監控和控制系統。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22/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2)監控、管理分系統監控、管理分系統(網管系統網管系統 NMS:M 面面)監控管理分系統是衛星通信系統的一部分,其主要職責是
88、在業務開通前和業務運行期間,對特定衛星的通信性能進行檢測和控制。這包括監測衛星轉發器功率、衛星天線增益,以及各地球站發射功率、射頻頻率和帶寬等關鍵通信參數,以確保衛星通信的正常運行。(3)空間空間(衛星衛星)分系統分系統(業務系統:基站業務系統:基站 U 面面)通信衛星的組成通常包括通信系統、遙測指令設備、控制系統以及電源裝置(包括太陽能電池和蓄電池)等幾個關鍵部分。通信系統是衛星的核心組件,通常由一個或多個轉發器組成。每個轉發器具備接收和轉發多個地球站信號的能力,因此在衛星中充當了中繼站的角色。(4)通信地球站通信地球站(地面衛星中繼:終端地面衛星中繼:終端 U 面面)通信地球站充當衛星微波
89、無線電信號的接收和發送站點,用戶可以通過這些地球站接入衛星線路,進行通信。4.2.空間(衛星)分系統 通信衛星的主要功能是充當無線電中繼站,其有效載荷包括通信轉發器和通信天線。通信轉發器和通信天線共同構成了星上通信系統,負責實現空間電磁波信號的轉換和信號的中繼轉發。星載天線在衛星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負責接收和發送信號,是衛星的“眼睛”和“耳朵”,實現信號與空間電磁波的相互轉換。星載轉發器扮演著關鍵的角色,負責信號的中繼轉發。它的功能包括將地面站發送的上行信號經過輸入濾波后再經過接收機中的低噪聲放大器進行寬帶放大,最后通過接收機中的變頻器將信號頻率轉變為下行信號,從而完成信號的中繼傳輸任務
90、。這一過程包含了模擬電路和數字處理芯片的處理步驟。星間激光通信則是建立星間鏈路的關鍵技術,它依賴于捕獲、跟蹤和瞄準等關鍵步驟。星間激光通信終端是一個光機電綜合系統,通過這些步驟實現星際之間的高速通信。在通信衛星的通信載荷中,成本占比從大到小排列依次為天線、轉發器,以及星間激光通信。通信轉發器通信轉發器 通信轉發器,也被稱為通信中繼器,是通信衛星中擔當中繼站角色的核心組件。每個衛星上的通信轉發器包括接收機、變頻器和功率放大器三個單元,合成為一組寬帶的收發信機,用于接收、轉發和放大微波信號。圖圖 21:星載轉發器通信鏈路:星載轉發器通信鏈路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南京理工大學 通信轉發器是通信衛星中
91、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關系到衛星通信系統的工作質量。每個通信轉發器覆蓋特定的頻段,這有助于降低通過同一功率放大器的載波數量,從而減少交調噪聲,并且使衛星功率放大器的制造更加便捷。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23/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圖圖 22:彎管式轉發器框圖:彎管式轉發器框圖 圖圖 23:解調:解調-再調制轉發器結構框圖再調制轉發器結構框圖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南京理工大學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南京理工大學 根據性能要求的不同,轉發器電路結構通常分為透明轉發器(如彎管式轉發器和非再生式轉發器)以及處理轉發器(再生式轉發器,具備交換和
92、處理功能)兩種類型。透明轉發器在接收到地面發來的信號后,執行低噪聲放大、變頻和功率放大等基本操作,但不對信號進行任何其他加工處理(如解調或進一步的信號處理),只是單純地完成信號的中繼傳輸任務。它對工作頻段內的任何信號都是“透明”的通道,適用于傳送各種類型的信號,包括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透明轉發器可以采用一次變頻或二次變頻的方式工作,具體選擇取決于要求和應用場景。一次變頻式轉發器在接收到的信號上進行低噪聲放大,然后進行一次變頻和功率放大,最后將信號轉發給地球站。這種轉發器的主要優點包括較寬的帶寬(通常為500MHz),在線性范圍內工作,非線性失真較小,允許同時處理多個載波。然而,它的增益相對較低
93、,輸出功率有限。因此,這種轉發器適用于需要處理多個載波、通信容量大的系統,并且特別適合多址連接的應用場景。二次變頻式轉發器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兩次變頻處理。首先,信號經過一次變頻,轉換為中頻信號,然后進行功率放大和限幅處理,去除干擾并進行調幅。接下來,信號再次變頻到發射頻率,并通過功率放大后發送給地球站。這種轉發器的主要優點包括中頻增益較高(通常為 80100dB)和電路性能穩定。然而,它的中頻帶寬相對較窄(通常為幾十兆赫茲),在飽和狀態下容易產生非線性干擾,不適合同時處理多個載波。因此,這種轉發器適用于容量不大、帶寬較窄的系統。圖圖 24:衛星轉發器和天線的應用:衛星轉發器和天線的應用 數據來
94、源:東北證券、創智聯恒官網 處理轉發器不僅具備信號轉發功能,還包含信號處理功能,包括信號解調、基帶信號處理、信號交換和重新調制等。相較于雙變頻透明轉發器,處理轉發器在兩級變頻器之間增加了信號解調器、處理單元和調制器。它首先對信號進行解調,以便進行信號處理,然后經過調制、變頻和功率放大后發送回地面站。處理轉發器之所以獨特,是因為上行信號在轉發器內進行解調,這有助于濾除上行鏈路中的噪聲,避免噪聲疊加和累積。此外,處理轉發器允許上下行鏈路采用不同的調制方式和分址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24/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方式,從而實現衛星上的信號交換,
95、并顯著降低了地面設備的功率需求,簡化了地面設備的設計。然而,這種轉發器的設備復雜度較高,技術要求較高,功率損耗相對較大,造價也較高。星上處理轉發器根據其功能和性能的不同,可以分為三類主要類型:1.載波處理轉發器:這類轉發器直接對射頻信號進行處理,通常以載波為單位進行操作,并具備星上載波交換的能力。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星上射頻波束交換轉發器。2.比特流處理轉發器:這些轉發器不僅具備載波處理的功能,還增加了信號的解調和再調制功能。此外,它們可能包括譯碼和重編碼設備等功能。一個代表性的例子是解調-再調制轉發器。3.全基帶處理轉發器:這一類轉發器具備更廣泛的信號處理和交換能力,可以在衛星上完成包括存儲、信
96、號壓縮、數據交換、信令處理以及幀的重組等多種任務。它們通常還具備星上信號再生的能力。一個示例是星載路由器。這些不同類型的處理轉發器根據衛星通信系統的需求和設計目標,可以在衛星上實現不同層次的信號處理和交換,以提供不同級別的通信服務。通信天線通信天線 現代衛星的通信天線是衛星載荷中至關重要的組件。它們具有靈活的設計能力,可以根據需要提供不同的覆蓋特性,例如特定地區的覆蓋或點對點的波束覆蓋,以最有效地利用轉發器資源。傳統的彎管式轉發器通常在衛星發射前就確定了其天線覆蓋特性,很難在軌道上進行調整或變更。而星載數字信號處理轉發器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可以根據地面控制站的指令重新塑造波束形狀,或者在運行時
97、進行動態調整。通信天線的主要功能是發送和接收信號,并提供精確的波束形狀。根據其波束覆蓋區域的大小,通信天線通常分為以下三種類型:1.全球波束天線:具備廣泛的覆蓋范圍,其波束半功率寬度約為 17.4,可覆蓋整個視區。此類型天線通常具有 15 至 18dB 的天線增益。2.點波束天線:波束半功率寬度通常只有幾度或更小,這些天線通常采用拋物面設計,具有極強的方向性,有時甚至只覆蓋一個特定地球站。這類天線的增益較高。3.賦形波束天線(或半球波束、區域波束):能夠根據需要自動調整天線的輻條,通過調整天線元素的相位和振幅,使天線的主要輻射方向聚焦在特定的目標區域,從而提高信號的功率和接收靈敏度。還可以根據
98、信號的傳播路徑和干擾源的位置,自動調整波束的指向性,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干擾并增強信號質量。圖圖 25:Ka 波段衛星通信相控陣天線波段衛星通信相控陣天線 圖圖 26:2 副副 9 波束波束天線天線雙向無縫覆蓋整個場館雙向無縫覆蓋整個場館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北京理工大學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博緯通信官網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25/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當今使用的星載天線可以分為五類:喇叭天線、拋物面反射天線、賦形天線、相控陣列天線和多波束天線。以下是它們各自的特點、功能和應用場景的介紹:1.喇叭天線:喇叭天線:特點:喇叭天線通常采用錐形或
99、喇叭狀的天線結構,其設計可使天線具有較寬的波束寬度和較高的增益。提供寬波束覆蓋,使其適用于覆蓋大范圍區域的通信。其較高的增益也能夠實現遠距離通信。應用場景:常見于廣播、電視傳輸、衛星通信以及覆蓋較大地區的通信系統。2.拋物面反射天線拋物面反射天線:特點:拋物面反射天線使用拋物面反射器來聚焦信號,通常具有較高的增益和較窄的波束。提供高增益和方向性,適用于長距離通信以及需要定向傳輸的場景。應用場景:常見于衛星通信、微波鏈路、雷達系統等需要高性能定向通信的領域。3.賦形天線:賦形天線:特點:賦形天線能夠自適應地調整天線波束,以適應不同的通信環境和要求。通過波束形成和波束賦形技術,優化信號傳輸和接收,
100、提高通信質量。應用場景:廣泛應用于移動通信、衛星通信、無線局域網(Wi-Fi)、毫米波通信等需要動態適應性的通信系統。圖圖 27:星載螺旋天線:星載螺旋天線 圖圖 28:星載反射面天線:星載反射面天線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航天環宇招股說明書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航天環宇招股說明書 4.相控陣列天線:相控陣列天線:特點:相控陣列天線由多個天線元素組成,可以通過調整元素的相位和振幅來控制波束指向??梢蕴峁└叨鹊姆较蛐院筒ㄊ{整能力,適用于多波束形成、跟蹤目標、抗干擾等高級通信和雷達應用。應用場景:常見于軍事通信、雷達系統、飛行器通信、5G 基站等需要復雜波束控制的領域。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101、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26/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圖圖 29:星載喇叭天線:星載喇叭天線 圖圖 30:星載波導陣列天線星載波導陣列天線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航天環宇招股說明書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航天環宇招股說明書 5.多波束天線:多波束天線:特點:多波束天線允許一個單一的天線系統同時形成和管理多個獨立的波束,覆蓋多個區域。支持多用戶、多連接、頻譜重用、抗干擾和高容量通信。應用場景:常見于衛星通信、5G 通信、城市覆蓋、移動通信和高密度用戶區域。地球站分系統地球站分系統 衛星通信系統通常包括微波無線電收發站,用戶通過這些站點接入衛星鏈路以進行通信。系統主要分為以下幾
102、個關鍵組件:天線設備、饋線設備、發射設備、接收設備、信道終端設備、跟蹤和伺服設備,以及電源設備。圖圖 31:采用星狀結構的典型采用星狀結構的典型 VSAT 衛星通信網示意圖衛星通信網示意圖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九天微星官網 1.天線、饋線設備天線、饋線設備 天線和饋線設備的主要功能是將發射機產生的射頻信號轉換為定向的電磁波,以確保其精準對準衛星,并同時收集來自衛星的電磁波信號并將其傳輸到接收設備。通常情況下,地面站的天線都是用于發送和接收的共用天線,因此需要具備雙工功能,以在發送和接收之間進行切換。2.發射設備發射設備 發射設備的主要職責是將已經調制的中頻信號(通常在 70MHz 左右)轉換成
103、射頻信號,并將其功率放大到特定的電平,然后通過饋線傳送到天線,從而實現向衛星的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27/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發射。功率放大器可以單獨工作,也可以用于多個載波的處理。功率放大器的輸出功率通??蛇_數百至數千瓦。圖圖 32:VSAT16 米衛星通信地球站天線米衛星通信地球站天線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上海宙際官網 3.接收設備接收設備 接收設備的主要任務是把天線收集的來自衛星轉發器的有用信號,接收設備會對這些信號進行加工和變換,然后將它們傳送給解調器。通常情況下,為了減少內部噪聲的干擾并提高接收的靈敏度,接收設備需要在輸入端
104、使用低噪聲微波前置放大器。由于信號電平非常微弱,這個放大器通常被安裝在天線上,以減少饋線損耗的影響。從低噪聲放大器輸出的射頻信號需要經過下變頻處理,以轉化為中頻信號,以便后續的信道終端解調器進行信號解調。4.信道終端設備信道終端設備 信道終端設備其主要任務是將用戶發送的消息進行適當的處理,以滿足所采用的衛星通信體制的信號格式要求。在發射端,信道終端設備將用戶消息轉換為適合傳輸的信號形式,并對其進行必要的編碼和調制。而在接收端,信道終端設備則負責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解調和解碼等處理,以還原原始的用戶消息。這個過程確保了消息在衛星通信鏈路中的可靠傳輸和正確接收。5.跟蹤和伺服設備跟蹤和伺服設備 地球
105、靜止衛星并非是絕對“固定不動”的,地面站的天線必須定期調整其方向和仰角,以確保對準衛星。校正的方法主要有手動跟蹤和自動跟蹤兩種。手動跟蹤需要定期人工干預,而自動跟蹤則借助電子和機電設備,使天線能夠自動追蹤衛星的位置。6.電源設備電源設備 對于軍事衛星通信系統,要求其在一年中穩定可靠地工作,不間斷運行至少 99.9%的時間。為滿足這一要求,電源系統至關重要。尤其是對于大型地面站,通常需要多種電源備份,包括公共電網、柴油發電機和蓄電池。通常情況下,這些地面站會依賴公共電網供電。但一旦公共電網中斷,應急發電機會自動啟動,提供電力,同時蓄電池也可以在發電機正常運行前短暫供電,起到過渡作用。在正常運行時
106、,蓄電池會通過市電和整流設備進行浮充,以保持備用狀態。為了確保高度可靠性,通常還會備份發電機。、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28/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4.3.通信衛星的頻率及帶寬 通信衛星的頻率和帶寬取決于不同的通信衛星系統和使用場景。通常,衛星通信可以在多個頻段進行,以滿足不同類型的通信需求。圖圖 33:衛星通信基本原理:衛星通信基本原理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開運集團官網 ITU 定義頻段其中用于衛星通信的有:UHF(Ultra High Frequency)或分米波頻段或分米波頻段:頻率范圍為 3000MHz-3GHz 該頻段對應于 IE
107、EE 的 UHF(300MHz-1GHz)、L(1-2GHz)、以及 S(2-4GHz)頻段。UHF頻段無線電波已接近于視線傳播,易被山體和建筑物等阻擋,室內的傳輸衰耗較大。SHF(Super High Frequency)或厘米波頻段或厘米波頻段:頻率范圍為 3-30GH 該頻段對應于 IEEE 的 S(2-4GHz)、C(4-8GHz)、Ku(12-18GHz)、K(18-27GHz)以及Ka(26.5-40GHz)頻段。EHF(Extremly High Frequency)或毫米波頻段或毫米波頻段:頻率范圍為 30-300GHz 該頻段對應于IEEE的Ka(26.5-40GHz)、V(
108、40-75GHz)等頻段。發達國家已開始計劃,當 Ka 頻段資源也趨于緊張后,高容量衛星固定業務(HDFSS)的關口站將使用50/40GHz 的 Q/V 頻段。圖圖 34:常見電磁頻率和衛星頻率常見電磁頻率和衛星頻率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Bliley 1.L 頻段頻段 IEEE 將 1-2GHz 頻段稱為 L 頻段,主要用于衛星定位、衛星通信和地面移動通信。ITU 根據不同衛星通信業務的需求,劃分了 L 頻段內的頻段和帶寬分配。衛星移動業務使用的頻段和帶寬包括: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29/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帶寬為34MHz的1626.
109、5-1660.5/1525-1559MHz上下行頻段,其中1535-1559MHz上行頻段占據優先地位,下行頻段專用于衛星移動業務。帶寬為 7MHz 的 1668-1675/1518-1525MHz 上下行頻段,優先地位低于地面固定和移動業務。帶寬為 16.5MHz 的 1610-1626.5MHz 上行頻段,占據優先地位,對應的下行頻段為 S 頻段 2483.5-2800MHz。衛星廣播業務使用的頻段和帶寬是 40MHz 的 1452-1492MHz 下行頻段,但其優先地位低于地面固定、移動和廣播業務。一些具體的衛星通信系統如下:Inmarsat 使用 1525.0-1646.5MHz 頻段
110、;Thuraya 使用 1525-1661MHz 頻段;銥星系統使用 1616.0-1626.5MHz 頻段;另外,一些國家將 1452-1492MHz 頻段分配給數字聲音廣播業務,其中 WorldSpace 衛星聲音廣播系統使用 1468-1492MHz 頻段;地面移動通信系統通常工作在 800-900MHz 和 1800-1900MHz 頻段。此外,L 頻段還被眾多地面和航空等業務所使用。2.S 頻段頻段 IEEE 將 2-4GHz 頻段稱為 S 頻段,主要用于氣象雷達、船用雷達和衛星通信。ITU根據不同的衛星通信業務需求,劃分了 S 頻段內的頻段和帶寬分配。衛星移動業務使用的頻段和帶寬包
111、括:帶寬為 30MHz 的 1980-2100/2170-2200MHz 上下行頻段。帶寬為 16.5MHz 的 2483.5-2800MHz 下行頻段,但地位均較低于地面固定和移動業務。帶寬為 20MHz 的 2670-2690/2500-2520MHz 上下行頻段,但它們的優先地位在ITU 劃分中交錯低于地面固定和移動業務。此外,S 頻段還用于其他衛星通信業務:衛星固定和廣播業務使用帶寬為 15MHz 的 2520-2535MHz 下行頻段,其優先地位較低于地面固定和移動業務;衛星廣播業務使用帶寬為 120MHz 的 2535-2655MHz下行頻段,但其優先地位低于地面固定和移動業務;衛
112、星固定和廣播業務使用帶寬為 15MHz 的 2655-2670MHz 下行頻段,其優先地位交錯低于地面固定和移動業務。Inmarsat 和 Eutelsat 將 1.98-2.01/2.17-2.20GHz 頻段用于衛星移動業務;美國 NASA用 S 頻段用于航天飛機和國際太空站與地面的衛星中繼業務;FCC 將 2.31-2.36GHz頻段分配用于衛星聲音廣播;印尼等國家將 2.5-2.7GHz 頻段用于 DTH 業務;2.6GHz頻段也被很多國家分配用于聲音和電視節目的衛星移動廣播業務;地面無線網絡工作于 2.4GHz 頻段,WiMAX 工作于 3.5GHz 頻段。需要注意的是,S 頻段的可
113、用帶寬較窄,地面終端天線的指向性較差,因此在 S 頻段的衛星通信資源有限,新入行者難以獲得相關頻率資源。根據 ITU 的先占先用協調慣例,已有衛星通信系統享有優先權。3.C 頻段頻段 IEEE 將 4-8GHz 頻段稱為 C 頻段,最初分配給雷達業務而非衛星通信。然而,商用通信衛星在這個頻段內迅速崛起。早在 1960 年代,Intelsat 衛星采用 C 頻段全球波束和半球波束,提供了國際電話和電視轉播等越洋通信服務。當時,Intelsat A 標準地球站的天線口徑范圍在 15-30.5 米之間。在亞太地區,固定衛星業務主要使用5850-6425/3625-4200MHz頻段,帶寬為575MH
114、z,通常稱為 6/4GHz 頻段。此外,擴展 C 頻段 6425-6725/3400-3700MHz 也可用于固定衛星通信,其帶寬為 300MHz。然而,隨著地面通信需求的增加,3400-3700MHz 的衛星下行頻段逐漸受到地面通信業務的侵占。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30/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C 頻段通信衛星通常采用賦形波束,以盡可能覆蓋可見陸地區域,其有效輻射功率密度(EIRP)可達 45dBW。雙向小站通常使用 2.4-3 米的天線。C 頻段具有傳播條件相對穩定的特點,幾乎不受降雨衰減的影響,因此在衛星通信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C
115、頻段也被地面微波中繼業務使用,當衛星地球站選址不當時,容易受到地面微波干擾。隨著地面通信業務的不斷發展,原本分配給衛星通信的 C 頻段頻率資源逐漸被地面通信業務所占用,這是一個逐漸顯現的趨勢。4.X 頻段頻段 IEEE 將 8-12GHz 頻段稱為 X 頻段,該頻段廣泛應用于雷達、地面通信、衛星通信以及空間通信等領域。雷達系統通常工作于 7.0-11.2GHz 頻段,一些衛星通信也在X 頻段進行,主要采用 7.9-8.4/7.25-7.75GHz 頻段,簡稱為 8/7GHz 頻段。通常被政府和軍方用于通信需求。此外,一些國家還將 10.15-11.7GHz 頻段用于地面通信服務。5.Ku 頻段
116、頻段 IEEE 將 12-18 GHz 的頻率范圍指定為 Ku 波段。Ku 波段主要用于衛星通信,包括NASA 的跟蹤和數據中繼衛星,使用該頻率范圍與航天器和國際空間站進行空間通信。Ku 波段的衛星通信可分為固定衛星業務(FSS)和廣播衛星業務(BSS)。在亞太地區,FSS 通常使用 14.0-14.25/12.25-12.75GHz 頻率范圍,通常稱為 14/12 GHz 頻段。FSS 還可以使用擴展的 Ku 頻段,上行鏈路在 13.75-14 GHz 范圍內,下行鏈路在10.7-10.95 和 11.45-11.7 GHz 范圍內。BSS 通常在 11.7-12.2 GHz 下行鏈路頻率范
117、圍內工作,帶寬為 500 MHz。Ku 波段的通信衛星經常使用 EIRP(有效各向同性輻射功率)范圍為 55 dBW 及以上的區域波束。此外,Ku 波段的高通量衛星(HTS)使用復雜的點波束,EIRP 值高達 60 dBW。對于 Ku 波段的雙向小站,天線的直徑通常在 1.8 至 3 米之間。便攜式終端天線尺寸在 1 米左右,用于電視廣播的單接收天線可以小至 0.5 米。與 C 波段相比,Ku 波段提供更高的天線增益,允許使用更小的接地天線。然而,其較短的波長使其更容易受降雨衰耗影響。6.Ka 頻段頻段 IEEE 已將 18 至 27 GHz 的頻率范圍指定為 K 波段,將 26.5 至 40
118、 GHz 的頻率范圍指定為 Ka(K 以上)波段。這些頻段最初在早期被分配給雷達操作和實驗通信,因為它們容易受到雨水衰減的影響以及頻率過高不易使用。對于衛星通信,27.5-31/17.7-21.2 GHz 頻率范圍通常稱為 30/20 GHz 頻段。高通量通信衛星(HTS)通常將 27.7-29.5/17.7-19.7 GHz 頻率范圍分配給網關站,將 29.5-30.0/19.7-20.2 GHz 頻率范圍分配給用戶點波束。早期的 Ka 波段通信衛星通常使用區域和移動點波束,EIRP 為 50-60 dBW。另一方面,HTS 衛星利用密集的點波束進行多頻重用,實現 60 dBW 或更高的 E
119、IRP 值。Ka 波段 HTS 衛星的用戶終端可以使用 0.75m 天線,可實現高達 50/5 Mbps 的數據速率。重要的是要注意,Ka 波段降雨衰耗最為嚴重,因為它的波長接近雨滴的大小??赡茉诮涤炅看蟮牡貐^導致短期通信中斷。衛星通信的帶寬指的是衛星通信系統用于傳輸數據的頻譜范圍或通信信道的數據傳輸能力,按照傳輸速度分類,通信衛星可分為下面幾類:窄帶衛星通信:主要用于提供語音和短消息傳輸,類似于公眾移動通信的 1G 和2G。這種通信通常適用于微型通信需求。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31/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寬帶衛星通信:這類通信使用 Ka
120、 頻段等頻譜,提供大容量的寬帶互聯網接入,類似于公眾移動通信的 3G 和 4G。它支持更高的數據速率和多媒體傳輸。高通量衛星通信:高通量衛星通信的單顆衛星可提供極高的容量,通常達到幾十 Gbps 甚至上百 Gbps,通信容量遠遠超過傳統通信衛星。這種通信技術類似于公眾移動通信的 5G 和 6G,具備超高速數據傳輸和多樣化的通信服務能力。4.4.通信衛星應用的幾大核心技術 通信載荷技術是衛星通信的關鍵。通信衛星的通信載荷包括射頻天線、轉發器、調制解調器等設備,這些技術支持信號的傳輸和處理。多波束技術和頻段選擇技術使通信衛星能夠支持多用戶、多波段的通信。數據傳輸與編碼技術涵蓋了信號的編碼、解碼、壓
121、縮和加密等方面,以確保數據傳輸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高通量技術是現代衛星通信系統的發展趨勢,通過多波束、高頻譜效率調制和頻段復用等技術,提供更大的數據傳輸能力。這些核心技術共同推動了衛星通信應用的發展,使其能夠支持從語音通信到高速互聯網接入和高清視頻傳輸等多種應用需求。這些技術領域的不斷進步將繼續塑造未來的衛星通信應用,為全球通信提供更廣泛、更可靠的服務。調制技術調制技術 調制信號是來自基帶信源的消息信號,這些消息信號可以是模擬的或數字的,根據調制信號的類型,調制可以分為模擬調制和數字調制兩種,在衛星通信中,調制技術分為基帶低頻調制和頻帶高頻調制。1.基帶低頻調制基帶低頻調制(數字調制數字
122、調制)數字調制是一種將二進制信息編碼成電磁波的波形的方法。電磁波的特征參數包括頻率、幅度和相位,它們用于表示電磁波的波形。在衛星通信中,采用低階相位調制技術如 PSK、QPSK 和 8PSK 等來編碼信息。這些技術允許在不同相位角度上傳輸不同的二進制數據,以有效地傳輸數字信息。PSK(相移鍵控)調制是一種數字調制技術,它通過改變信號的相位來表示數字信息。在 PSK 調制中,不同的相位角度代表不同的數字符號。(1)二進制調制二進制調制:BPSK 當一個電磁波的波形代表一個比特(1 或 0)時,這被稱為二進制調制。在二進制調制中,可以通過幅度、頻率或相位來區分波形,分別被稱為 2-ASK(二進制幅
123、度調制)、2-FSK(二進制頻率調制)和 2-PSK(二進制相位調制)調制技術。圖圖 35:二進制調制:二進制調制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大話無線通信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32/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2)多進制調制:同頻正交雙載波調制多進制調制:同頻正交雙載波調制 IQ(相位正交相位正交)如果一個電磁波的波形代表 N 個比特(2),如 000,001,010.等等,此調制過程則稱為多進制調制。在多進制調制中,通常利用不同的相位來區分不同的波形。在實際系統中,直接操控單一載波信號的相位可能具有一定的復雜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通過操控正交
124、同頻率的兩個雙載波信號各自的幅度來實現對混合信號相位的控制。這樣的方法能夠更有效地實現相位調制。圖圖 36:多進制調制原理:多進制調制原理(1)圖圖 37:多進制調制原理:多進制調制原理(2)數據來源:東北證券、網絡資料整理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網絡資料整理 假設,調制后的信號為(+),其中為初始相位。(+)=()()+()()()+()=(+)其中:=();=()因為為初始相位的值已經確定,所以和的值也確定了,要想控制調制后信號的相位,可以通過控制兩個同頻率、正交載波:()與()的幅度完成。這一方法將原本復雜難以控制的相位調制問題轉化為了更簡單的幅度調制問題,然而,要實現這種轉換,必須滿足以
125、下幾個關鍵條件:1.由單載波()轉換成了雙載波:()與();2.兩個載波信號()與()的相位差為 90,稱為正交;3.兩個載波信號()與()的頻率均為;4.兩個載波信號()與()的幅度均為 1;5.兩個載波的幅度調制必須滿足一定的關系:=()與=()只有滿足上述條件,才能夠通過兩個載波的幅度調制完成最終的相位調制。(3)多進制調制相位調制多進制調制相位調制 nPSK 在上述條件下,如果希望混合后的信號始終保持幅度為 1,那么調制信號的變化將僅僅影響相位,這就是 n-PSK 調制,例如 4PSK、8PSK 和 16-PSK 等。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33/83
126、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圖圖 38:QPSK 與其他的數字調制的親緣關系與其他的數字調制的親緣關系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通信原理 BPSK 即 2PSK,QPSK 即 4PSK。QPSK 是四相相移鍵控,傳輸一個符號為傳輸 2bit的數據;8PSK 是八相相移鍵控,8=23,傳輸一個符號為傳輸 3bit 的數據;16PSK使用十六個不同的相位角度來表示數字信息,每個相位代表四個比特。它進一步提高了信息傳輸速率,但也增加了系統的復雜性。2.頻帶高頻調制頻帶高頻調制(模擬調制模擬調制)射頻調制通常使用模擬幅度調制技術,這種技術也被稱為“混頻”技術,用于在通信中傳輸模擬信號。這種調制技
127、術的基本思想是將模擬信號(通常是聲音或視頻)轉換成適合在射頻(RF)信道上傳輸的信號。具體原理是頻帶高頻調制將模擬信號的波形與高頻載波信號進行合并。這個過程通常包括改變載波信號的幅度、頻率或相位,以便攜帶模擬信號的信息。合并后的信號隨后被發送到通信信道,最終到達接收端,接收端再進行解調以還原原始模擬信號。隨著數字通信技術的發展,數字調制技術逐漸取代了模擬調制,因為數字通信更容易實現、抗干擾性更強。在模擬調制中應用的調幅(AM)、調頻(FM)和調相(PM),在數字調制中分別稱為幅移鍵控(ASK)、頻移鍵控(FSK)和相移鍵控(PSK)。圖圖 39:調制信號的描述方式:調制信號的描述方式 數據來源
128、:東北證券、是德科技 在模擬調制中,最常見的是模擬幅度調制。幅度調制是一種通過調制信號的幅度來控制高頻載波的振幅,使其按照調制信號的特定模式進行變化的過程。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34/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擴頻通信擴頻通信 擴頻(Spread Spectrum,SS)是一種通信技術,它通過將傳輸信號的頻譜分散到比原始帶寬更廣的范圍內來實現。這個過程可以通過以下圖示來說明:圖圖 40:擴頻通信原理:擴頻通信原理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網絡資料整理 依據香農定理,在給定的信噪比/(信號與噪聲的比率,它在香農定理中被用來描述通信系統的性能,更高的
129、信噪比意味著更高的傳輸速率和更低的誤碼率)條件下,不論采用何種數字調制方式,調制后的信號所需的頻譜帶寬與傳輸速率(波特率)成正比關系。傳輸速率越高,所需的帶寬也越大;反之,速率越低,帶寬則相對較小。上圖中左側的圖表顯示了數字調制后信號的頻譜,其帶寬相對較窄。這表明,在擴頻之前,該信號的波特率相對較低,傳輸的二進制數據比特率也較低。右側的圖表顯示了數字調制后信號的頻譜,其帶寬非常寬廣,擴展到原始帶寬的倍。這說明在擴頻之后,信號的波特率較高,傳輸的二進制數據比特率也較高。擴頻技術的核心思想是通過在發送端和接收端都采用相同的擴頻序列來實現信號的傳輸和解碼,從而增加通信系統的抗干擾性、安全性和容量。擴
130、頻通信將信號分散到更寬的頻帶內,使其對窄頻帶干擾更具魯棒性。這意味著擴頻信號在面對干擾時仍然能夠傳輸可靠的數據。由于擴頻通信采用了特定的擴頻序列,未經授權的接收方很難解碼傳輸的信息,因此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和安全性。這使得擴頻通信在軍事和保密通信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多址通信多址通信 衛星通信中,需要區分多址連接與多路復用,雖然他們都是解決多路信號共用同一信道的問題。多路復用:這是指一個地面站將來自多個用戶終端的信號在基帶信道上進行復用的過程。多址連接:這是指多個地面站的信號在衛星轉發器中進行射頻信道的復用。也就是說,在衛星通信系統中,多個地面站可以通過一顆衛星與多個其他地面站建立各自的通信鏈路,這
131、種方式被稱為多址連接。多址通信的基本問題在于如何識別和區分來自不同地面站的信號,以確保它們不會相互干擾。多址連接的核心思想是允許同一衛星轉發器聯接到多個地球站。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利用信號的特征,如頻率、時間、空間等,來分割和識別這些信號。常見的衛星通信多址連接方式包括頻分多址聯接(FDMA)、時分多址聯接(TDMA)、碼分多址聯接(CDMA)和空分多址聯接(SDMA)。這些技術允許多個地面站在同一衛星上建立各自的通信通道,從而實現了多地面站之間的并行通信。地面通信領域 1G 時代主要采用 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頻分多址接入)技術;2G
132、 時代采用 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時分多址接入)技術;3G 時代采用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碼分多址接入)技術;4G 時代采用 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Access,正交頻分多址接入)技術;5G 時代采用 NOMA(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非正交多址接入)技術。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35/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圖圖 41:多址技術的多種表現形式
133、:多址技術的多種表現形式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eeworld 1.頻分多址技術頻分多址技術 在微波頻帶中,通信衛星的整體工作頻帶通常約為 500MHz寬,為了方便信號放大、發送以及減少調制干擾,通常在衛星上設置多個轉發器。每個轉發器的工作頻帶寬度通常為 36MHz 或 72MHz。衛星通信常采用頻分多址技術,這意味著不同的地球站使用不同的頻率或載波。每個地球站占用獨立的頻率段,這有助于實現點對點高容量通信。2.時分多址技術時分多址技術 每個地球站共享相同的頻帶,但在不同的時間段內進行通信。這種方式相對于頻分多址具有一系列優勢,包括不會引發互調干擾,無需在信號傳輸前后進行頻率變換以分隔各地球站的
134、信號。時分多址通信適用于數字通信,它能夠根據通信需求動態分配時隙,并且支持新的數字音頻插空等技術,從而將通信容量提高了 5 倍。3.碼分多址技術碼分多址技術 不同的地球站在相同的頻率和時間上進行通信,但它們使用不同的隨機碼來區分彼此的地址。這種通信方式采用了擴展頻譜技術,具有強大的抗干擾能力和較高的保密性,同時允許對話路進行靈活調度。然而,它的主要缺點是頻譜利用率較低。這種通信方式特別適用于容量較小、分布廣泛且需要保密性的系統。4.空分多址技術空分多址技術 在不擴展頻譜帶寬的前提下,通過利用較大間距的天線陣列中的陣元之間或不同波束之間的互不相關性,可以為多個用戶同時提供多個不同的數據流或基站并
135、行從多個終端接收數據流,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提高用戶的容量。移動性管理技術移動性管理技術 移動性管理是:移動通信系統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它包括位置管理和切換管理兩方面。目前新型的移動通信衛星多采用多波束實現對服務區的無縫覆蓋,伴隨波束越來越窄的趨勢,移動性管理的要求日益突出。雖然地面已有成熟的 2G/3G/4G/5G 移動性管理技術,但在衛星應用上還要做適當修改,尤其是對于低軌衛星而言,多星覆蓋及網絡拓撲時時變化的特點,對移動性管理提出更高的挑戰。網絡互聯互通技術網絡互聯互通技術 衛星移動通信系統需要具備與其他網絡實現互聯互通的能力。通常情況下,與其他網絡的互聯互通采用網絡層面上的松耦合解決方案。在
136、衛星移動通信網絡中,與其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36/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他地面網絡的互聯互通是在網絡層面上實現的,而各自的無線接入網絡仍然保持獨立。圖圖 42:天地一體化智能信息網絡簡圖天地一體化智能信息網絡簡圖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南京大學天空地一體智能信息網絡研究所 一種采用輔助地面組件 ATC(Ancillary Terrestrial Component)技術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可以實現地面網絡和衛星之間的天地一體化無縫覆蓋移動通信系統,使終端能夠在地面網絡和衛星之間自由、無縫地切換。這一趨勢代表了移動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方向。
137、6G 技術將直接將 5G 的先進技術引入到衛星通信中。終端小型化終端小型化 VSAT VSAT 是“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的縮寫,可以直譯為“甚小孔徑終端”,也可以意譯為“甚小天線地球站”。這個系統源于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利用現代技術開發,它在衛星通信領域帶來了一些新的特點。VSAT 系統中的“小”指的是天線口徑小,通常在 0.3 米到 2.4 米之間。這個系統具有一些顯著的優勢,包括通信靈活性高、可靠性強、成本低廉、易于使用,而且小型站點可以直接安裝在用戶處。由許多這種甚小天線地球站組成的衛星通信網絡被稱為“VSAT 網絡”。用通俗的語言來說,這
138、意味著將衛星通信地球站變得更小巧,就像手持式衛星終端(手機)一樣方便使用。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37/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圖圖 43:VSAT 特點特點 圖圖 44:天通一號衛星手機天通一號衛星手機 T900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網絡資料整理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利德時代官網 VSAT 的這些特點特別適合于許多大型企業或部門、甚至個人衛星通信的需求。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38/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表表 4:發展:發展 VSAT 需要克服的技術需要克服的技術 地球站地球站/終端技術
139、終端技術 空間技術空間技術 網絡技術網絡技術 簡介簡介 要使 VSAT 能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必須使 VSAT 進一步小型化,降低 VSAT 的成本 要加強衛星的競爭力,必須降低衛星的成本、在不增加衛星重量的基礎上增加衛星的容量,增加衛星的利用率、尋找地面無法實現或很難實現而衛星很容易做到的新應用 如何更好地把地球站和衛星結合超來,使 VSAT 達到最佳的性價比,這就是網絡技術需解決的問題 關鍵關鍵技術技術 信號處理技術信號處理技術 通過合適的信號設計和信號處理降低 VSAT 系統對 C/N 的要求 星上處理與交換技術星上處理與交換技術 使衛星成為一個交換結點,使 VSAT 能直接進行通信,改善
140、VSAT 網的連接能力和吞吐量-時延性能,并把網絡的復雜度從VSAT 轉移到衛星,降低 VSAT 成本;采用星際鏈路后能實現不同衛星覆蓋區內VSAT 之間單跳通信 多址訪問技術和信道分配技術多址訪問技術和信道分配技術 開發一些新的多址訪問和信道分配技術以更有效地利用衛星信道的資源,滿足業務量變化及不同業務對服務質量的要求 集成電路技術集成電路技術 微波電路集成化技術,采用SLIC 技術 多波束多波束/跳波束天線技術跳波束天線技術 在星上采用多波束/跳波束技術以提高衛星的 EIRP 和 G/T,從而降低對 VSAT EIRP和 G/T 的要求 網絡控制技術網絡控制技術 進一步加強網絡控制的功能,
141、提高VSAT 網的智能化程度和靈活程度 天線技術天線技術 通過采用新的設計,使天線的尺寸進一步減小 星上信令能力星上信令能力 使衛星具有信令處理能力,把現在 VSAT網中網控中心的一部分功能轉移到衛星上,從而縮短 VSAT 通信的呼叫建立時間 網絡協議技術網絡協議技術 進一步研究 VSAT 網絡的通信協議及與地面設備之間的接口協議以提高網絡的適應能力和協議的工作效率 接口技術接口技術 采用軟件可編程的接口技術以使 VSAT 能適應不同用戶的接又要求 中低軌道衛星技術中低軌道衛星技術 由于同步衛星的軌道高度很高,傳播時延和傳播損耗都很大,因此 VSAT 不能非常小,高軌也不能滿足一些實時性業務的
142、要求,為此提出采用中低軌道衛星進行通信 網絡安全技術網絡安全技術 采用一些措施(如加密、通行字、自組織能力等)來提高網絡的安全等級 抗干擾技術抗干擾技術 包括抗外部干擾和鄰站干擾技術/數字化技術數字化技術 以 DSP、DDS 為基礎來提高VSAT 的靈活性和可靠性/一體化設計技術一體化設計技術 通過統一設計 Modem、FEC和 ARQ 來達到對信道資源的最佳利用/標準化技術標準化技術 VSAT 必須要標準化才能解決相互間的互通問題和實現大規模生產/加密技術加密技術 由于任何網外用戶都能收到網內用戶發送的信息,任何網內用戶都能收到應由其它網內用戶接收的信息,因此,VSAT網中必須解決信道加密問
143、題/數據來源:東北證券、網絡資料整理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39/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4.5.通信衛星的基本軌道 通信衛星的軌道是其在太空中的運行路徑,其基本軌道定義包括軌道高度、軌道類型、軌道傾角、升交點經度和軌道周期等關鍵參數。軌道高度決定了衛星距離地球的距離,不同高度的軌道適用于不同的通信需求。軌道類型包括地球同步軌道、中地球軌道和低地球軌道,每種類型都具有獨特的應用優勢。軌道傾角影響著衛星的軌道路徑,而升交點經度確定了衛星在赤道上的位置。軌道周期則決定了衛星繞地球一周所需的時間。這些軌道參數在設計和部署通信衛星時都起著至關重要的
144、作用,以滿足不同通信需求和覆蓋區域的要求。圖圖 45:“:“閃電軌道閃電軌道”示意圖”示意圖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維基百科 1.HEO 大橢圓軌道通信衛星大橢圓軌道通信衛星 在 20 世紀 60 年代,蘇聯成功研制出了一種運行于大橢圓軌道的閃電衛星,因此這種軌道也因此而聞名,被稱為“閃電軌道”(Molniya)。大橢圓軌道的一個顯著特點是近地點和遠地點的高度差別較大。閃電軌道的近地點高度為 400 公里,而遠地點高度為 40000 公里。在這種軌道上,衛星在十二小時的軌道周期內,很長一段時間都會位于蘇聯的上空,從而提供持續的通信服務。2.MEO 中地球軌道通信衛星中地球軌道通信衛星 在中地球軌
145、道上運行的通信衛星相對較少,目前主要由 O3b 公司部署的通信衛星在這個軌道上運行。O3b 公司的通信衛星服務主要面向位于赤道附近的熱帶國家、海島以及國際游輪,提供高速寬帶業務,為這些新興市場提供高質量的網絡服務。中地球軌道的特點可以概括為既不離地面太遠,也不太接近地面。由于軌道相對較低的動態性,這種軌道對于覆蓋中低緯度地區非常適合,但對于覆蓋中高緯度地區來說可能不太合適。3.LEO 低地球軌道通信衛星低地球軌道通信衛星 低地球軌道的最顯著特點是與其他軌道相比,它距離地面非常接近。這也導致了軌道上的衛星具有非常高的動態性,通常以每秒超過 7 公里的地面速度運行。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
146、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40/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與此同時,由于衛星距離地面非常近,每顆衛星的覆蓋范圍非常有限,即服務區域較小。因此,如果要利用低地球軌道通信衛星提供服務,就需要大量的衛星才能構建一個無間斷的系統。然而,低軌道衛星也具有明顯的優勢,即它們可以提供非常低延遲的通信服務。4.6.衛星空間組網技術 空間組網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在太空中構建網絡。類比于地面的網絡,它具有多種不同的空間尺度和結構。首先,空間組網可以在不同的空間尺度上建立網絡,從衛星之間相隔幾十米的局域網到覆蓋整個太陽系的深空網絡。它允許在各種尺度上建立連接。其次,在結構上,空間組網可以采用經典網絡結
147、構,建立穩定的關系,也可以采用自組織網絡結構,隨時根據需要建立網絡連接。這種靈活性使得空間組網可以適應不同的應用場景和要求。圖圖 46:OSI 七層網絡模型七層網絡模型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嗨客網 無論什么樣的網絡在組網技術上都遵循著 OSI 的網絡模型。物理層物理層主要規定了物理設備的標準,例如網線和光纖的接口類型,各種傳輸介質的傳輸速率等。其主要任務是傳輸比特流,即將由 1 和 0 表示的數字數據轉化為電流的強弱進行傳輸,然后在目的地再次將其轉化為 1 和 0,這個過程通常稱為數模轉換和模數轉換。在這一層傳輸的數據被稱為比特。數據鏈路層數據鏈路層規定了如何對數據進行格式化以便傳輸,并管理對
148、物理介質的訪問。此層通常還提供錯誤檢測和糾正功能,以確保數據能夠可靠地傳輸。網絡層網絡層則負責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網絡主機系統之間建立連接和選擇路徑。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用戶訪問全球各個站點的需求急劇增加,而網絡層則是管理這種連接的關鍵層級。傳輸層傳輸層定義了傳輸數據的協議和端口號(例如,HTTP 使用端口 80),主要協議包括TCP(傳輸控制協議,強調可靠性,適用于需要高可靠性且數據量大的傳輸)和UDP(用戶數據報協議,強調效率,適用于可靠性要求較低且數據小量的傳輸)。傳輸層的主要任務是將從下一層接收的數據進行分段和傳輸,然后在目的地重新組裝。這一層的數據通常被稱為段。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149、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41/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會話層會話層通過傳輸層(使用端口號進行標識,包括傳輸端口和接收端口)建立數據傳輸的通信通道,主要用于在不同系統之間發起會話或接受會話請求。在建立會話時,設備之間需要相互認識,可以使用 IP 地址、MAC 地址或主機名等方式。表示層表示層的主要任務是確保一個系統的應用層發送的信息可以被另一個系統的應用層正確讀取。例如,當一臺計算機使用廣義二進制編碼的十進制交換碼(EBCDIC)而另一臺計算機使用美國信息交換標準碼(ASCII)來表示相同的字符時,表示層可以通過使用一種通用格式來實現不同數據格式之間的轉換。應用層應用層是
150、 OSI 模型中最接近用戶的層級,它為用戶的應用程序(如電子郵件、文件傳輸和終端仿真)提供網絡服務。這一層負責處理用戶與網絡之間的交互,為用戶提供各種網絡功能和服務。對于空間組網而言,其最重要的特點之一是其空間屬性。這些空間特點在多個方面體現:首先,空間組網通常采用無線通信方式,主要使用電磁波作為通信介質。其次,空間組網的環境變化特點非常顯著,包括傳輸環境和傳輸距離都可能隨時發生變化。第三,網絡拓撲受到空間拓撲的快速變化影響,這意味著網絡結構可能會頻繁變化。第四,網絡拓撲的變化會對傳輸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傳輸性能需要適應這種變化。最后,構建在空間組網之上的應用程序也需要考慮適應這些特點。由于空間
151、組網需求復雜多樣,涵蓋多種應用環境,因此出現了許多不同的空間網絡結構,形成了各種不同的協議體系。圖圖 47:CCSDS-AOS 主網主網模型模型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Consultive Committee for Space Data System 以 CCSDS 為例,它主要致力于解決空間數據傳輸的需求。為了不斷適應空間數據傳輸需求的變化,CCSDS 一直在進行修改和更新,添加了許多類似于地面網絡的改進措施。此外,還涌現出了一些其他的技術,以滿足空間通信的特殊需求。比如,延遲容忍網絡(DTN)用于應對由于空間可見性變化而導致的通信延遲,而類似于地面 IP 網絡的 OMNI 則被用來構建更加
152、靈活的網絡架構。這些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創新,為空間通信領域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和解決方案。4.7.空間拓撲與星間鏈路 在衛星通信系統中,衛星之間存在兩種主要的通信鏈路:一種是空間-地球鏈路,另一種是空間-空間鏈路。在空間-空間鏈路上,通過光通信技術可以實現大容量的數據傳輸。然而,在空間-地球鏈路上,由于無線電波需要穿越大氣層并受到雨衰等因素的影響,實現大容量通信相對困難。為了克服這一挑戰,可以采用比 Ka 波段更高的頻段來實現通過無線電波的大容量通信。引入星際鏈路的概念使得低軌衛星移動通信系統能夠減少對地面網絡的依賴程度,因此更加靈活方便地進行路由選擇和網絡管理。此外,星際鏈路的引入還可以減少 請
153、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42/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地面信關站的數量,從而降低了地面端系統的復雜性和投資成本。為了應對衛星移動通信系統中的大數據量需求,星際鏈路通常需要采用較高的工作頻段或者激光星際鏈路等高效技術。圖圖 48:連接地面用戶的多跳路徑示意圖連接地面用戶的多跳路徑示意圖 圖圖 49:通過星間鏈路:通過星間鏈路連接美國與歐洲連接美國與歐洲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Analysis of Inter-Satellite Link Paths for LEO Mega-Constellation Networks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Ana
154、lysis of Inter-Satellite Link Paths for LEO Mega-Constellation Networks 在衛星通信系統中,通過建立星間鏈路,對于整個衛星通信系統有如下意義:1.擴大了系統的覆蓋范圍,使得通信信號能夠更廣泛地傳播。2.減少了傳輸時延,滿足多媒體實時業務的 QoS 要求,確保了高質量的通信服務。3.可以獨立組建網絡,不再依賴于地面網絡來提供通信服務,同時作為地面網絡的備份,提高了通信系統的可靠性。4.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地面蜂窩網絡的漫游問題,為移動用戶提供更穩定的通信連接。圖圖 50:同軌及異軌星間鏈路:同軌及異軌星間鏈路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
155、、Analysis of Inter-Satellite Link Paths for LEO Mega-Constellation Networks 星間鏈路包括四個關鍵子系統,它們各自承擔重要的功能:接收機子系統:負責接收信號并執行放大、變頻、檢測、解調和譯碼等操作,為星間鏈路與衛星下行鏈路之間的通信提供接口。發射機子系統:在衛星的上行鏈路中選擇要傳輸到星間鏈路的信號,執行編碼、調制、變頻和放大等處理。捕獲跟蹤子系統:確保星間鏈路兩端的天線對準(捕獲)并保持精確的指向(跟蹤),以確保信號的有效傳輸。天線子系統:負責接收和發送電磁波信號,起著關鍵的收發作用。這些子系統的協同工作使得星間鏈路能
156、夠高效地傳輸信號,為衛星通信系統的穩定運行提供了支持。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43/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5.衛星互聯網的發展衛星互聯網的發展 衛星互聯網是一種基于衛星通信的互聯網,它通過多顆衛星組成的全球規模網絡,實現了廣域覆蓋,提供了寬帶互聯網接入以及其他通信服務。與傳統的地面網絡不同,衛星互聯網將通信基站部署在太空中,使每顆衛星成為一個移動的基站,從而實現了全球性的通信覆蓋。這一網絡架構允許實時信息傳輸和處理,為地面和空中終端用戶提供了更便捷的通信服務。圖圖 51:低軌衛星公司:低軌衛星公司計劃計劃 2030 年前年前發射多達發射多達
157、 57,000 顆新衛星顆新衛星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IT 時報 5.1.高軌寬帶衛星通信的發展 高軌道衛星(GEO)移動通信業務有其獨特的特點,主要得益于利用位于赤道上方35,800km 的對地同步衛星進行通信。在這個高度上,一顆衛星幾乎能夠涵蓋整個半球,形成一個區域性通信系統,能夠為覆蓋范圍內的任何地點提供服務。以美國為例,一顆高軌衛星可以覆蓋美國大陸的大部分區域,包括阿拉斯加、夏威夷以及近海地區,覆蓋范圍相當廣泛。典型的高軌寬帶衛星通信系統包括早期面向企業用戶的 IPSTAR、寬帶全球區域網(Broad-band Global Area Network)和 Spaceway-3 等系統。
158、而后來,隨著大眾需求的迅速增長,以 Exe De Internet 為代表的高通量寬帶通信衛星也開始迅速發展壯大。(1)IPSTAR 衛星通信系統衛星通信系統 IPSTAR 是一顆于 2005 年 8 月發射的衛星,當時它是全球容量最大的通信衛星之一。IPSTAR 的主要任務是為亞太地區的 22 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提供多媒體廣播、寬帶互聯網接入、視頻會議等高軌寬帶業務。該衛星采用了 Ku/Ka 混合頻段技術,覆蓋范圍包括 84 個 Ku 頻段點波束、3 個 Ku 頻段賦形波束、7 個地區廣播波束以及 18 個 Ka 頻段點波束。整個系統的總帶寬達到了 45G,其中 12G 的帶寬覆蓋了中國全境
159、。這一衛星系統為亞太地區的通信提供了強大的支持和覆蓋。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44/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圖圖 52:IPSTAR 衛星衛星 圖圖 53:Inmarsat-5 衛星衛星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北京航天星網官網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世訊衛星官網 (2)寬帶全球區域網寬帶全球區域網(BGAN)寬帶全球區域網(Broadband Global Area Network,BGAN)是建立在 Inmarsat 衛星基礎之上的全球衛星寬帶局域網,專為支持移動通信業務而設計的衛星通信網絡。該系統的工作頻段位于 L 波段,提供了下行速率從 2
160、16 至 432 kbps 以及上行速率從72 至 432 kbps 的通信能力。BGAN 系統的設計目標包括實現從模擬通信向數字通信的過渡、從傳統電路交換向因特網業務的演進,以及從窄帶話音數據向寬帶高速數據傳輸的轉型。這一衛星系統覆蓋全球 85%的陸地范圍,為移動用戶提供了多種服務,包括視頻直播和寬帶網絡接入等。(3)Spaceway-3 衛星通信系統衛星通信系統 Spaceway-3 衛星通信系統由休斯網絡系統公司研制和運營,于 2007 年成功發射升空。這是世界上首顆具備在軌切換和路由功能的衛星。Spaceway-3 采用 Ka 頻段通信,結合多波束和星上快速包交換技術,極大地縮短了網絡
161、傳輸時延,覆蓋范圍包括美國全境以及加拿大大部分地區。該系統總通信容量達到 10Gbps,可以連接 165萬個用戶終端,容量相當于 Ku 頻段通信衛星的 5 到 8 倍。圖圖 54:軌道上的太空軌道上的太空 Spaceway-3 衛星衛星 圖圖 55:Via Sat 衛星衛星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Sky-brokers 官網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Via Sat 官網 (4)ExeDe Internet Exe De Internet 是由 Via Sat 公司的 Via Sat-1 和 Via-Sat-2 寬帶通信衛星構成,分別于 2011 年和 2017 年成功發射,是目前容量最大的高軌寬帶衛
162、星通信系統。Via Sat-1 采用 Ka 波段點波束技術,總容量高達 140 Gbps,下載速率可達 12 Mbps,足以滿足超過 200 萬用戶的衛星互聯網接入需求。而 ViaSat-2 衛星則是波音公司迄今發射的最大衛星,總容量達到 300 Gbps,覆蓋面積是 ViaSat-1 的 7 倍,可以為 250萬用戶提供高達 25 Mbps 的寬帶服務。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45/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當下新興的衛星互聯網星座,指新近發展的、能提供數據服務、實現互聯網傳輸功能的巨型通信衛星星座。通常衛星互聯網星座是由上千顆衛星組成的巨型
163、通信衛星星座,旨在提供數據服務和互聯網傳輸。星座通常包括大量運行在非對地靜止軌道(NGSO,包括低軌道和中軌道)的衛星,主要提供寬帶互聯網接入服務。這一領域的發展主要由非傳統航天領域的互聯網企業推動,起始于 2014 年底至 2015 年初。NGSO 衛星系統具有廣泛的覆蓋范圍、大容量的通信能力和低延遲的特點,正在改變現代衛星通信的格局??偨Y來說,衛星互聯網是一個迅速發展的領域,旨在彌補地面網絡的不足之處,如有限的覆蓋范圍、難以支持高速移動用戶、廣播類業務占用大量網絡資源以及容易受自然災害影響等問題。衛星互聯網利用衛星通信的廣泛覆蓋、大容量、地域無關性和信息廣播優勢,為偏遠、海上、空中等用戶提
164、供互聯網服務,解決了用戶的通信需求。圖圖 56:新一代網絡設想:新一代網絡設想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Wow,5G、國際電聯 5.2.低軌衛星互聯網的發展 當前,全球有多家衛星公司推出了 NGSO 衛星星座計劃,旨在借助衛星網絡提供與地面通信網絡媲美的互聯網接入服務。大多數衛星公司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將首批衛星送入軌道。同時,我國也提出了幾個衛星星座計劃,包括由數百顆衛星組成的鴻雁和虹云等項目。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年內,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已經授權和許可了超過 13000顆 NGSO 衛星,這表明 NGSO 衛星星座領域正經歷著快速的發展和擴張。表表 5:FCC 授權和授權和市場市場許可的許可
165、的 NGSO 星座星座 發布日期發布日期 衛星公司衛星公司 衛星數量衛星數量 軌道高度軌道高度(km)軌道面軌道面 說明說明 2016.08.01 Iridium 81 778 6 2017.06.23 OneWeb 720 1200 18 2017.11.03 Space Norway 2 8089-43509 1 2017.11.03 Telesat 117 1000&1248 11 2018.03.29 SpaceX 4425 1000-1325 83 2018.06.06 O3b(SES)42 8062 3 新增 26 顆 2018.06.06 Audacy 3 13890 2018.
166、08.16 Karousel 12 31569-40002 2018.11.19 Telesat 117 1000&1248 11 額外新增 2018.11.19 Leosat 84 1400 6 2018.11.19 Kepler 140 500-600 7 2018.11.19 SpaceX 7518 335-346 總計 13261 顆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網絡資料整理(注:統計數據截止至 2019 年 1 月)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46/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國際規則中衛星頻率和軌道資源的主要分配方式是采用“先申報就可優先使用”的
167、搶占方式。因此,出于各自的利益考慮,一些國家和組織常常在發射衛星之前先占領軌道位置和頻率。從國際電聯(ITU)的登記數據來看,地球靜止軌道上的 C 頻段通信衛星已經接近飽和,而 Ku 頻段通信衛星也變得非常擁擠。近年來,一些亞太地區的國家,包括日本、印度、韓國、馬來西亞等,紛紛獨立或合作制造通信衛星,爭相搶占軌道資源。據不完全統計,從 2017 年到 2025 年,全球范圍內,除中國以外的國家預計將發射約 17,380 顆衛星,爭奪衛星頻率和軌道資源已成為當前全球衛星發展領域的熱門話題之一。表表 6:國家隊公布的星座發射計劃:國家隊公布的星座發射計劃 星座計劃星座計劃 星座用途星座用途 建設單
168、位建設單位 星座規模星座規模(顆顆)衛星衛星 軌道軌道 單星質量單星質量(kg)啟動時間啟動時間 截止截止 2019 年年 5 月已月已發射數量發射數量 星座質量星座質量(t)行云工程行云工程 窄帶物聯網 航天科工 80 LEO 150 2017 年 1 12 虹云工程虹云工程 寬帶互聯網 航天科工 156 LEO 300 2018 年 1 46.8 鴻雁星座鴻雁星座 移動通信 航天科技 300 LEO 500 2018 年 1 150 高景星座高景星座 商業遙感 航天科技 24+X LEO 300 2016 年 4 7.2 合計合計 560 7 216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航天科工官網、航天
169、科技官網、網絡資料整理 在 2021 年到 2025 年期間,中國的衛星發射市場將經歷一個快速增長的時期,且衛星星座的軌道位置都位于低地球軌道(LEO)。這些衛星的單顆質量都超過100公斤。國家隊計劃發射大約 560 顆低軌衛星,總重量接近 216 噸。對于百公斤級的衛星,通常需要進行“一箭多星”的發射任務,而只有中型或大型火箭才能勝任這種任務。然而,使用大型火箭進行百公斤級衛星的發射會導致運載能力過剩,效益不高。表表 7:商業隊公布的星座發射計劃商業隊公布的星座發射計劃 民營星座計劃民營星座計劃 星座用途星座用途 建設單位建設單位 星座規模星座規模(顆顆)衛星軌道衛星軌道 單星質量單星質量(
170、kg)開始啟動時開始啟動時間間 銀河銀河 寬帶通信 銀河航天 650 500-1200km 300 2019 九天九天 窄帶物聯網 九天微星 72 600km 約 100 2017 長光長光 遙感 長光衛星 138 500km 100 2016 靈鵲靈鵲 遙感 零重力實驗室 378 500km 15 2018 LaserFleet 激光通信 航星光網 上海光機所 288 550km 150 2019 星時代星時代 光學遙感 國星宇航 天儀研究院 192 500km 20 2019 未來導航未來導航 導航増強 中科院小衛星 120 700km 100 2018 連尚蜂群星座連尚蜂群星座系統系統
171、寬帶通信 連尚網絡 272 72 顆 100km 200 顆 600km 200 2019 天啟天啟 物聯網 國電高科 38 500km 50 2018 翔云翔云 物聯網 歐科微 28 500km 45-100 2017 天儀天儀 引力波探測 天儀研究院 清華大學天體物理 24 500km 10 2017 歐比特歐比特 遙感觀測 珠海歐比特 36 500-530km 100 2018 奧博星座奧博星座 物聯網 奧博太空 36 500km 100 2019 蔚星蔚星 寬帶通信 中科院小衛星 186 800km 100200 2019 總計總計 2458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網絡資料整理(注:統計
172、數據截止至 2019 年 1 月)在軍民融合等國家政策的推動下,商業衛星計劃蓬勃發展。衛星產業被視為典型的軍民融合行業,2015 年,國家發布了 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旨在大力支持商業衛星產業的發展。在民間資本的推動下,各個民營公司也積極參與衛星產業,并推出了各自的星座計劃。據不完全統計,根據已公開的星座計劃,商業衛星計劃總共需要發射 2458 顆衛星,總重量約為 385 噸。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47/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5.3.中軌衛星互聯網的發展 中軌衛星互聯網星座的代表性項目是 O3b 計劃,
173、它的全稱是“其他 30 億”(Other 3 billion)。O3b 計劃的目標是解決由于地理、經濟等因素而未能接入互聯網的全球 30億人口的上網問題。這個項目由互聯網巨頭谷歌公司、媒體巨頭 John Malone 旗下的海外有線電視運營商 Liberty Global 以及匯豐銀行共同合作組建。圖圖 57:O3b 衛星在軌運行示意圖衛星在軌運行示意圖 圖圖 58:O3b 星座覆蓋區域星座覆蓋區域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Space Flight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O3b 官網 自 2013 年 6 月開始,O3b 公司成功地陸續部署了 8 顆 MEO 衛星,覆蓋了 7 個區域。這些衛星采用
174、Ka 頻段,每顆衛星的吞吐量約為 12Gbps。到了 2014 年 9 月,這8 顆衛星已全面投入運營,提供中繼帶寬高達 600Mbps 的服務,而且傳輸時延不超過 150ms。之后,于 2014 年 10 月 18 日成功將最后 4 顆衛星送入軌道,使得 O3b星座總共包括了 12 顆中地球軌道衛星。5.4.低軌衛星通信系統 低軌互聯網衛星星座是一種利用運行在 200 至 2000 公里軌道高度的衛星群,向地面提供寬帶互聯網接入服務的系統。這種系統通過多顆衛星相互協作,實現了全球范圍的覆蓋。傳統低軌衛星通信系統傳統低軌衛星通信系統 (1)銥銥(Iridium)星通信系統星通信系統 銥星系統是
175、全球獨一無二的采用星間鏈路組網的低軌星座系統,能夠實現全球范圍的無縫覆蓋。銥星一代系統于 1998 年建成并開始商業運營,但在 1999 年宣告破產,隨后被“新銥星”公司接管。銥星星座的衛星軌道高度為 780 公里,由 66 顆衛星分布在 6 個軌道面上,并使用 L 頻段進行用戶鏈路通信。銥星二代通過對一代衛星的逐步升級,采用了一些先進技術,如配置了 48 波束的收發相控陣天線、增加了 Ka 頻段的用戶鏈路、并配備了軟件定義的可再生處理載荷等,從而實現了更高的業務速率、更大的傳輸容量以及更多功能。自 2017 年 1 月開始至 2019 年 1 月 11 日,銥星二代已完成所有衛星的發射和部署
176、。新系統的傳輸速率可達 1.5Mbps,適用于各種應用,包括運輸、便攜終端,其速率分別可達 30Mbps和 10Mbps。此外,銥星二代還具備對地成像、航空監視、導航增強、氣象監視等多種功能。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48/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圖圖 59:銥星星座三維構型示意圖銥星星座三維構型示意圖(66 顆工作星顆工作星)圖圖 60:ORBCOMM 星座系統瞬時地面覆蓋示意圖星座系統瞬時地面覆蓋示意圖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Bing、搜狐新聞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低軌衛星通信系統發展綜述 (2)ORBCOMM 系統系統 ORBCOMM 星座
177、于 1996 年正式啟動全球數據通信商業服務。這個星座系統由大約40 顆衛星和 16 個地面站組成,這些衛星運行在軌道高度為 740 到 975 公里的 7 個軌道面上。需要注意的是,ORBCOMM 星座內部沒有星際鏈路,而用戶鏈路采用的是 VHF 頻段。與第一代系統相比,ORBCOMM 的第二代衛星在質量上提高了 3 倍,并將接入能力提升了 6 倍。此外,ORBCOMM 目前還擁有全球最大的基于衛星的 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網絡服務。(3)Globalstar 系統系統 Globalstar 系統于 1999 年開始商業運營。這個系統采用了玫瑰星座設計,衛星的軌道高度約為 1400 千米
178、,總共由 48 顆衛星組成。用戶鏈路采用了 L 波段和 S 波段,而通過無星際鏈路和彎管透明轉發的設計,成功地降低了建設成本。Globalstar 的第二代系統進一步提高了系統的傳輸速率,并新增了一些新的業務,包括互聯網接入服務、ADS-B(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以及 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等功能。新興低軌衛星互聯網星座新興低軌衛星互聯網星座 (1)OneWeb 系統系統 OneWeb 衛星互聯網星座是由 OneWeb 公司創建的,該公司的創始人是原 O3b 的創始人格雷格惠勒(Greg Wyler)。該星座計劃部署近 3000 顆低軌衛星,最初使用 Ku頻段,然后將擴展到 Ka 和 V 頻
179、段。星座的初期計劃是發射 720 顆衛星,這些衛星位于約 1200 千米的軌道高度,采用簡化的透明轉發方式,通過地面關口站直接為用戶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OneWeb 的單顆衛星重量不超過 150 千克,具備超過 5 Gbps 的單顆衛星容量,可為配置 0.36 米口徑天線的終端用戶提供約 50 Mbps 的互聯網寬帶接入服務。此外,OneWeb 公司已獲得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的授權,允許其在美國提供互聯網服務。截止到 2018 年 12 月 13 日,據報道,OneWeb 計劃將其初期星座規??s減至 600 顆,以降低全球覆蓋的成本。2023 年 1 月,OneWeb 確認成功部署了 40 顆由
180、 SpaceX 發射的衛星,這是 OneWeb 至今的第 16 次發射,還剩下兩次發射就能完成其第一代星座,從而在 2023 年實現全球連接。至 2023 年 6 月 28 日,OneWeb 宣布已經擴展了其在歐洲和美國的大部分地區的連接服務。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49/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圖圖 61:OneWeb 衛星衛星示意圖示意圖 圖圖 62:采用堆疊式布局采用堆疊式布局發射的發射的扁平扁平 Starlink 衛星衛星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OneWeb 官網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Starlink 官網 (2)Starlink 衛星
181、互聯網星座衛星互聯網星座 Starlink 衛星互聯網星座是由 SpaceX 公司提出的。SpaceX 計劃建設一個由近 1.2 萬顆衛星組成的衛星群,包括分布在高度約 1,150 千米的 4,425 顆低軌星座和分布在約 340 千米左右的 7,518 顆甚低軌星座。低軌星座采用 Ku/Ka 頻段,以實現更好的覆蓋能力,而甚低軌星座則使用 V 頻段,以增強信號和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SpaceX 計劃確保該系統能覆蓋地球上的任何地點。據 SpaceX 預測,到 2025 年,該系統將擁有超過 4,000 萬用戶,實現營收達到 300 億美元。為了支持這一雄心勃勃的計劃,SpaceX 需要大約
182、 100 至 150 億美元的融資。Starlink 衛星系統將采用激光星間鏈路技術,并且衛星上將使用相控陣技術的星載天線。此外,地面網關站和用戶終端也將采用相控陣技術。截至 2023 年 10 月 18 日,Starlink 在過去兩年中取得了顯著的發展。其用戶基礎明顯增長,截至 2023 年 8 月,其低地球軌道衛星數量超過 5,000 顆,其中 4,487 顆處于運營狀態,提供高速低延遲的互聯網連接。星鏈在 2022 年實現了 14 億美元的收入,而 2023 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已達到 15 億美元。另外,星鏈計劃于 2025 年擴展其衛星到手機服務,包括語音、數據和物聯網服務。2023
183、年 9 月 8 日成功發射 Starlink Group 6-14,繼續擴充其衛星網絡,星鏈的發展勢頭強勁,未來有望為 SpaceX 貢獻更多收入,同時為全球偏遠和未連通地區提供高速互聯網服務。(3)LeoSat 衛星互聯網星座衛星互聯網星座 LeoSat 目標是搭建一個由 108 顆衛星組成的星座,以實現全球范圍內的高速數據傳輸服務。這個星座部署在高度為 1400 公里的低地球軌道(LEO)上,分布在 6 個軌道面上,每個軌道面配備 18 顆衛星。LeoSat 選擇使用 Ka 頻段,為用戶的波束提供1.6Gbps 的速率。在星座的設計中,LeoSat 計劃采用星間鏈路和光通信技術。與 One
184、Web 和 SpaceX 的服務不同,LeoSat 的主要目標市場是政府和企業客戶,旨在為超過 3000 家大型企業和機構提供高速數據接入服務。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50/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6.通信衛星:燦若繁星,無限可能通信衛星:燦若繁星,無限可能 衛星通信行業在國防科技、社會管理和大眾生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為全球各國家提供了戰時保障需求,可以在在維護國家安全、提高企業運營效率、改善民生生活,以及在經濟科技競爭中取得極大優勢。我國目前已經采取了多項政策措施,鼓勵和促進衛星技術在各個領域的規?;瘧?、商業化服務以及國際化拓展,
185、為衛星通信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衛星通信具備廣泛的覆蓋能力和高度可靠性,能夠填補蜂窩通信在航空、航海、偏遠地區和應急通信等場景中覆蓋能力不足的缺點。截至 2023 年 8 月底,華為 Mate60 Pro 手機已上市銷售。繼 2022 年 Mate50 手機支持北斗雙向短報文功能之后,這款新手機還增加了衛星通話功能。手機的發布瞬間引起了整個產業界對衛星通信的高度關注。2022 年 3GPP R17 版本包括了對非地面網絡(NTN)的 5G NR 支持,這迅速引起了產業界的劇烈反應。在芯片領域,高通、紫光展銳、聯發科等公司紛紛發布了與衛星通信相關的芯片組,并積極尋求與終端制造商的合作;終端設
186、備領域,除了華為之外,小米、vivo、魅族、聯想(MOTO)等公司也計劃上市相關產品;生態系統領域成立了中國 NTN 工作組,以加速國內相關標準的制定和建設?;仡欉@一歷程,可以追溯到大約 1980 年前后,當國際海事衛星服務啟動時,衛星通信產業的大幕正式拉開。在隨后的四十多年里,先后出現了北斗、天通、全球星、國際衛星、銥星、星鏈等多個衛星通信系統,它們能夠提供各種服務,包括定位、語音通信、短信傳輸、數據連接等多種功能。6.1.通信衛星的產業鏈 圖圖 63:通信衛星產業鏈:通信衛星產業鏈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太空與網絡、網絡資料整理 通信衛星產業鏈中的用戶端涵蓋了衛星運營和應用服務。衛星運營通常
187、劃分為空間段衛星運營服務和地面段衛星應用服務兩個主要部分??臻g段衛星運營服務主要包括各種衛星轉發器租賃服務,如通信、導航和遙感等。而地面段衛星應用服務則主要提供專用通信網絡、空間信息提供、定位路線規劃等應用解決方案,以及各類衛星互聯網定制服務和軟件系統應用服務。衛星應用通??梢詣澐譃樾l星移動通信業務、衛星固定通信業務和衛星中繼業務。在國內,衛星互聯網運營服務必須獲得相應的牌照才能進行商業運營。在國內,衛星互聯網運營服務必須獲得相應的牌照才能進行商業運營。這些牌照主要包括電信業務資質和無線電頻率使用許可。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51/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
188、深度行業深度 第一類衛星通信業務牌照僅由中國衛通、中國電信和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所擁有。第一類衛星通信業務牌照僅由中國衛通、中國電信和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所擁有。這些牌照包括衛星固定業務和衛星移動業務,屬于第一類基礎電信業務。第二類衛星轉發器出租和出售業務牌照僅由中國衛通、中國電信和中信數字媒體網第二類衛星轉發器出租和出售業務牌照僅由中國衛通、中國電信和中信數字媒體網絡有限公司所擁有。絡有限公司所擁有。這些牌照屬于第二類基礎電信業務,包括衛星轉發器出租、出售業務和國內甚小口徑終端地球站通信業務。牌照是國內開展相關衛星互聯網運營服務的前提,衛星通信屬于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在國內也屬于高度管制的
189、行業。同時無線電頻率許可屬于主權內容,應用端需要在相應主權國家申請頻率使用許可,方可開展業務,所以開展衛星通信業務的復雜度和難度極高。圖圖 64:我國衛星我國衛星互聯網互聯網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分布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分布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Wind、各公司官網(注:相關產業鏈上市公司與衛星導航及衛星遙感產業鏈重合)空間段衛星互聯網產業屬于衛星通信領域的一種特殊應用,與通信衛星的制造產業空間段衛星互聯網產業屬于衛星通信領域的一種特殊應用,與通信衛星的制造產業鏈高度相關。鏈高度相關。在產業鏈的上游,主要涉及通信衛星的工程研制,包括衛星的整體設計、仿真測試和試驗。這方面的工作主要由航天科技、航天科工
190、集團、中科院旗下的衛星研究機構及相關高校共同參與。一些微小衛星(如立方星)的整體設計、仿真測試和試驗也涉及到高校和一些商業衛星企業如微納衛星、銀河航天的參與?;ヂ摼W通信衛星的制造產業鏈中游主要包括衛星樣機的設計、制造和批量生產。這個領域包括對有效載荷、結構系統、測控系統、姿軌控制系統、熱控系統、電源系統的設計等,對專業技術和資質要求較高,與衛星的整體設計和仿真測試有密切關聯,因此市場準入壁壘相對較高。在產業鏈的中游,航天科技、航天科工集團、中科院等相關研究機構和所屬企業仍然扮演重要角色,而民營企業主要專注于提供零部件和電子元器件等支持產品。此外,衛星地面測控網和數據處理的領域,已經開始向一些具
191、備相關資質的民營企業拓展。產業鏈的下游主要包括衛星互聯網應用產業,可以進一步細分為衛星互聯網應用的地面終端設備制造、集成和運營服務等領域。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52/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圖圖 65:中國衛星通信部分代表性企業:中國衛星通信部分代表性企業熱力分布圖熱力分布圖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中商產業研究院、網絡資料整理 衛星通信具備廣覆蓋、高可靠的特點,可以填補蜂窩通信在航空、海事、偏遠地區和應急通信等特殊場景下的覆蓋不足。我國對低軌衛星互聯網軌道及頻譜資源的占領存在現實情況下的急迫性,隨著“十四五”后期的到來,我們認為低軌通信小衛星
192、或微小衛星制造市場需求有望逐步放量。6.2.Starlink 的部署促使通信衛星服務的地區與客戶迅速擴展 根據最近幾年美國衛星協會(SIA)的數據統計,全球衛星通信主要分為不同種類的衛星通信服務。最近幾年來,全球衛星通信服務市場的規模和構成如下圖所示。盡管大眾消費業務在衛星通信服務市場中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它仍然是全球衛星服務市場的主要組成部分,其次是衛星固定通信服務。圖圖 66:近:近年全球通信衛星服務業收入情況年全球通信衛星服務業收入情況(單位:億美元單位:億美元)數據來源:東北證券、2021 年衛星通信產業發展綜述 其中,大眾消費通信服務由衛星電視直播、衛星音頻廣播以及消費衛星寬帶服務構
193、成;衛星固定通信業務主要由轉發器租賃協議和網絡管理服務構成。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53/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圖圖 67:2020 年年全球衛星全球衛星通信通信服務市場拆分服務市場拆分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2021 年衛星通信產業發展綜述 2020 年衛星服務市場的業務分布如上圖??梢?,在各項具體衛星通信服務業務中,衛星電視直播業務占據了 78.09%的份額,其次是通信衛星轉發器租賃業務,占比8.13%。這主要原因是國外觀眾通過衛星電視廣泛觀看電視節目,因此衛星電視直播業務的需求相對較高。Starlink 服務于服務于 2020 年開始在
194、美國和一些其他國家進行有限測試,年開始在美國和一些其他國家進行有限測試,稱為“Better Than Nothing Beta”,2021 年年 2 月,月,Starlink 宣布正式提供全球范圍的公開服務。宣布正式提供全球范圍的公開服務。截止到2023 年 10 月,Starlink 已在全球 62 個國家和地區提供衛星互聯網服務,覆蓋范圍包括美國、加拿大、歐洲、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的大部分地區,以及南美洲和非洲的部分地區。根據 Starlink 官方網站的信息,老撾、柬埔寨和越南計劃從 2024年開始提供 Starlink 互聯網服務,而泰國則正在等待監管機構批準。截至 2023 年 9
195、月,Starlink 的全球活躍用戶數量已超過的全球活躍用戶數量已超過 200 萬萬,用戶增長也呈現明顯提速趨勢。圖圖 68:Starlink 衛星互聯網服務支持的地區衛星互聯網服務支持的地區 圖圖 69:Starlink 商用服務商用服務場景場景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Starlink 官網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Starlink 官網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54/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圖圖 70:自:自 Starlink 提供服務后用戶數量提供服務后用戶數量(單位:萬人單位:萬人)數據來源:東北證券、維基百科 在民用和軍事領域,星鏈均實現
196、了多方面的業務創新,同時商業模式也持續得到驗在民用和軍事領域,星鏈均實現了多方面的業務創新,同時商業模式也持續得到驗證。證。除了在民用領域提供服務外,2022 年的“俄烏沖突”發生后,Starlink 一直在為烏克蘭軍隊提供情報支援,協助進行精確打擊。2023 年 10 月 11 日,SpaceX 星鏈官方網站全新推出星鏈直連手機業務(Direct to Cell)。根據 SpaceX 官網信息,其 適用于現有的 LTE 手機。無需更改硬件、固件或特殊應用程序,即可通過星鏈發送文本、語音和數據。將攜帶 4G 基站(eNodeB)入軌,衛星使用星間鏈路,比透明轉發系統更加靈活,屬于星上再生處理模
197、式的衛星通信網絡建設。預計 2024 年實現短信發送,2025年實現語音通話,2025年實現上網(Data),同年分階段實現IOT(物聯網)。發射手機直連衛星將先基于獵鷹 9 號,后續將使用星艦發射。Starlink 已經與全球其他多家運營商達成了協議:這些運營商包括:澳大利亞的 Optus、加拿大的 Rogers、日本的 KDDI、新西蘭的 One NZ 和瑞士的 Salt。6.3.衛星通信大眾消費市場空間廣闊 在大眾消費通信服務領域,主要包括衛星電視直播服務、衛星音頻廣播以及衛星寬在大眾消費通信服務領域,主要包括衛星電視直播服務、衛星音頻廣播以及衛星寬帶業務。帶業務。1.衛星電視直播衛星電
198、視直播 2008 年 6 月,我國成功發射了中星 9 號衛星,標志著我國直播衛星系統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根據廣電總局發布的直播衛星戶戶通開通用戶數量統計圖計算,截止 2023年 7 月 31 日全國戶戶通累計開通用戶數量 1.34 億戶,比上個月底新增開通 13 萬戶,平均每天開通 0.42 萬,我國衛星電視直播已經成為全球用戶規模最大的平臺。然而,從經濟效益角度來看,衛星直播電視項目大部分時間都處于虧損狀態。主要主要原因是當前衛星直播電視平臺尚未實現商業化運營,國家將其定位為有線電視的補原因是當前衛星直播電視平臺尚未實現商業化運營,國家將其定位為有線電視的補充,主要服務邊遠農村地區,提供免費服
199、務,充,主要服務邊遠農村地區,提供免費服務,依賴政府年度財政經費來維持終端的基本收視功能以及各省市的基本節目。國內衛星電視直播業務和衛星音頻廣播的市場規??梢詤⒖贾袊l星通信集團的廣播電視業務收入。2022 年中國衛通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的營業收入達到 27.33 億元,根據該公司在國內市場的份額約占到90%。因此 2022 年我國衛星電視直播和衛星音頻廣播的整體業務規模約為 30.37 億元。預計到 2025 年,我國衛星電視直播和衛星音頻廣播的整體業務規模將達到 35億元。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55/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2.衛星寬
200、帶業務衛星寬帶業務 市場需求主要集中在陸地衛星寬帶通信、航空衛星寬帶通信以及海上寬帶衛星通信。隨著星網和 G60 兩大低軌寬帶通信星座的建設,我國自主可控的衛星寬帶系統接入預計在 2025 年前將穩步增長。圖圖 71:2017-2022 年移動電話基站發展情況年移動電話基站發展情況(單位:萬座單位:萬座)數據來源:東北證券、工信部 截至 2022 年底,全國的移動通信基站總數達到了 1083 萬個,全年凈增加了 87 萬個基站。其中,5G 基站的數量達到了 231.2 萬個,全年新建 5G 基站為 88.7 萬個,占移動通信基站總數的 21.3%,較上年底提升了 7 個百分點。我們認為我國的移
201、動通信基礎設施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同時,衛星寬帶的收費價格相對較高(中星套外資費標準為 0.25 元/兆),而目前的高鐵和動車寬帶通信主要采用沿線設置 4G和 5G 基站的方式,而不是成本較高的衛星通信方式。因此,我們認為中國在未來因此,我們認為中國在未來幾年內,陸地衛星寬帶通信較難得到推廣,其市場規模相對于航幾年內,陸地衛星寬帶通信較難得到推廣,其市場規模相對于航空衛星寬帶通信和空衛星寬帶通信和海上寬帶衛星通信來說可以忽略不計。海上寬帶衛星通信來說可以忽略不計。圖圖 72:2018-2022 民航旅客周轉量民航旅客周轉量(單位:億次單位:億次)圖圖 73:近年中國海洋衛星通信市場規模:近
202、年中國海洋衛星通信市場規模(單位:億元單位:億元)數據來源:東北證券、2022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迪索共研研究所 航空衛星寬帶通信我們認為當下的應用場景用于機上航空衛星寬帶通信我們認為當下的應用場景用于機上 WiFi 通信。通信。2014 年 11 月 11日,我國首個空中互聯網產業聯盟在珠海航展宣布成立,根據東方航空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弛在 2019 民航趨勢論壇上的披露,中國航空互聯網市場的滲透率剛剛超過 5%,而美國航空公司的互聯網飛機占比已經超過 80%。未來,中國民航將進入一個重要的基礎建設投入階段。此外,于 2020 年 7 月 7 日,中國首架國產
203、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56/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高速互聯網飛機成功首航(青島航空QW9771航班,基于中星16號高通量通信衛星),這也標志著中國民航史上首次實現了機載 Ka 衛星寬帶互聯網直播。根據第三方研究機構 CAPSE(民航旅客服務測評)2018 年的研究,92%的國內旅客表示他們需要機上 WiFi 服務,而有 27%的乘客愿意為此付費。圖圖 74:國際機場委員會發布的國際機場委員會發布的 2019-2022 年航空乘客流量規模數據年航空乘客流量規模數據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國際機場委員會 根據2022 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的數
204、據,2022 年我國民航旅客運輸量達到2.52 億人次,盡管受到疫情的影響,旅客量急劇下滑,但根據疫情前五年的中位數,即 6.1 億人次,假設航空互聯服務價格為 50 元/人/次,其中有 25%的乘客選擇使用機上 WiFi,可以估算出當前中國潛在的航空衛星寬帶市場規??蛇_ 76.25 億元。按照每年我國民航旅客運輸量每年增長8%和航空互聯網市場滲透率每年擴展5%的方式來測算,預計到 2025 年,中國航空衛星寬帶通信市場規模將達到 100 億元左右。海上寬帶通信海上寬帶通信將會受益于低軌衛星互聯網的部署降低相應的資費。將會受益于低軌衛星互聯網的部署降低相應的資費。近期,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與中國
205、移動通信集團江蘇有限公司合作,根據漁業、航運、江河監管等數字化發展需求,推進了 5G CPE 企業網關在漁船作業場景的應用,為漁船作業場景提供多種組網模式,同時促進了長三角地區各類水域的 5G 全覆蓋。漁船的海上作業范圍廣泛,沿岸和近海地區有 5G 基站覆蓋,可以利用 5G 信號提供網絡支持。然而,在遠海地區,沒有 5G 基站,因此需要通過衛星寬帶來滿足漁船的網絡需求。在這種情況下,5G CPE 企業網關充當信號交換器的角色,可以同時支持 5G 信號和衛星寬帶信號輸入,確保了漁船在整個海域的網絡覆蓋需求。這次安裝采用了“衛星寬帶+5G 企業網關+全船組網”的標準化融合解決方案,實現了全船覆蓋的
206、兩種網絡模式。據共研網統計,2021 年我國海洋通信市場規模為 34.03 億元,同比增長 8.69%。根據 海洋寬帶衛星通信在高通量衛星時代的商業機遇 預計高通量衛星在 2017-2025年期間將產生 360 億美元以上總收入,到 2025 年 HTS 容量的租賃收入將超過 60億美元,屆時單位帶寬成本將大幅降低。假設海洋衛星通信規模以每年 8.5%的增長率增長,預計到 2025 年,中國海洋衛星寬帶通信市場規模將達到 40 億元左右。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57/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6.4.低軌衛星通信帶動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的建設進程
207、 華為等公司通過在通用手機終端上加裝衛星模塊,降低了衛星通信終端成本。然而,衛星通信在城市等蜂窩網絡密集覆蓋的場所仍然無法吸引用戶付費使用,依然是小眾化市場,主要為喜歡極限運動及探險的旅行者提供安全感及實現無基站通信災區的群眾對外聯絡。我們認為在短期內,為內卷的終端市場增加新功能可以吸引用戶的注意,至少可以推動技術發展。雖然用戶可能不會真正使用衛星通信,但在選擇產品時,會優先選擇帶有這一功能的產品。圖圖 75:全球衛星互聯網相關布局趨勢預測:全球衛星互聯網相關布局趨勢預測 圖圖 76:中國衛星互聯網市場規模趨勢預測:中國衛星互聯網市場規模趨勢預測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中商情報網 數據來源:東北
208、證券、中商情報網 隨著衛星通信技術的不斷進步,低軌道衛星星座的建設正成為行業的主要趨勢,產業界也將積極投資和布局相控陣衛星通信終端。根據 NSR 的報告,預計到 2024 年,全球將有 8000 顆衛星在軌道上運行,終端設備和運營收入也將達到 5000 億元,在線衛星通信終端的數量將增至 400 萬套。隨著政策支持、技術進步以及需求驅動,我國衛星互聯網市場規模穩步提升。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 年中國衛星互聯網行業市場規模達到 292 億元,2022 年規模超 300 億元,預計 2025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447 億元,2021-2025 年復合增長率達到 11%。從長期發展的角度來
209、看,根據 6G 的愿景,未來將實現全域覆蓋的無縫立體連接,因此需要積極推動星地一體融合組網。為了在 2030 年前后的 6G 時代實現這一愿景,產業界應該通力協作,而手機衛星通信就是其中一個成果。首先,在產業演進方面,6G 時代的全域覆蓋模式需要衛星網絡支持,不僅在人跡罕至的地方需要衛星通信,而且在城市地區也需要衛星網絡來彌補地面基站的盲區。其次,現有的衛星通信終端和服務雖然起點較低且資費昂貴,但培育了消費意識,為未來產品升級奠定了基礎。再次,在技術發展方面,5G NTN 構建了新一代衛星通信的原型化標準,未來將通過從“透傳模式”向“再生模式”的演進實現衛星通信服務的融合,并不斷提升衛星通信性
210、能。最后,在產業發展方面,我們認為華為等公司的規?;K端推廣能夠激發上下游生態適配升級的積極性,各類行業終端和應用提供商也能夠迅速發展。根據企查查數據。我國衛星互聯網相關企業注冊量從 2020 年起開始迅速增多,2022年增長到 1.27 萬家,2023 年 1-9 月,注冊量已接近 1.8 萬家,預計注冊量規模還將繼續擴張。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58/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圖圖 77:中國電科發布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重大項目:中國電科發布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重大項目地面信息港地面信息港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中國電科官微 2019 年,中國電
211、科 54 所領導開發的“天象”試驗 1 星和 2 星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電科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重大項目試驗試用系統的第一階段完成。這兩顆星是我國首個具備傳輸組網、星間測量、導航增強和對地遙感等多功能的低軌衛星。預計到 2025 年,我國的天基網絡將初步建立,實現與地面網絡的互聯互通。天基網絡包括天基骨干網、天基接入網和地基節點網,天基網絡與地面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網相互連接,形成全球時空連續通信、高可靠安全通信、區域大容量通信和高機動全程信息傳輸等多項能力。我們認為,隨著移動衛星通信和地面移動通信技術的進步,衛星通信系統與 5G 技術相互融合,逐步實現天地一體化,衛星星座系統必將成為全球信息網絡建
212、設的重要趨勢之一。圖圖 78:我國衛星通信發展歷程:我國衛星通信發展歷程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網絡資料整理 中高軌道衛星對地面終端要求苛刻,帶寬有限,難以滿足全球大規模用戶的互聯容量需求。與之相比,低軌衛星互聯網星座具有眾多優勢,包括高帶寬、高性能全球覆蓋、低時延、可便攜嵌入式終端以及低成本的全球互聯服務。當前,衛星通信行業正朝著高軌道衛星向中低軌道衛星的發展趨勢轉變。各國正在推出中地球軌道(MEO)和低地球軌道(LEO)星座計劃。這些計劃包括英國衛星通信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59/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公司 OneWeb、SpaceX
213、 的 Starlink“星鏈”以及亞馬遜的 Project Kuiper 星座計劃等。截至 2023 年 11 月 1 日,英國 OneWeb 在軌星座衛星總數達到 618 顆,已經完成其第一期計劃的組網應用;SpaceX 的 Starlink 目前累計發射超 5000 顆衛星;國內的星網及 G60 星鏈也在不斷推進中。我國低軌互聯網星座將以國家隊為主導逐步進行商業化應用。我國低軌互聯網星座將以國家隊為主導逐步進行商業化應用。衛星互聯網與航天產業關聯緊密,其中包括火箭制造和通信衛星制造。我國的航天產業雖然發展迅速,但在技術和制度方面與一些海外航天強國仍有一定差距,因此我國的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特
214、點會有所不同。因此,直接套用海外衛星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模式分析我國是不合理的。圖圖 79:低軌星座組網相關企業:低軌星座組網相關企業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航天科技官網、網絡資料整理 我們認為低軌衛星互聯網方面,目前我國以“國家隊”為主導我們認為低軌衛星互聯網方面,目前我國以“國家隊”為主導,包括航天科技的鴻雁計劃、航天科工的虹云工程、中電科的天地一體化網絡、星網等,以及一些民營企業如銀河航天、微納星空和上海垣信等。盡管這些計劃目前還在試驗階段,但它們已經公開了衛星組網的細節和時間表,2025 年底便會進行小范圍應用。由于頻譜資源競爭的加劇,不同的衛星通信系統難以使用相同的頻率,尤其是在低軌衛星的
215、全球覆蓋下,頻率協調更為困難,頻段有限。因此,各國紛紛著手建設低軌衛星互聯網,以搶占頻率資源。我國新成立的星網集團將在低軌衛星互聯網的統我國新成立的星網集團將在低軌衛星互聯網的統籌規劃和運營方面發揮主導作用,表明了政府加速推動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的決心?;I規劃和運營方面發揮主導作用,表明了政府加速推動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的決心。表表 8:美國衛星互聯網通信服務價格美國衛星互聯網通信服務價格 運營商運營商 價格價格/(美元美元/月月)下載速率下載速率/(Mbit/s)高速率容量上限高速率容量上限/G 單價單價/(美元美元/Mbit/s)Starlink Standard:90120 25220 無/
216、Priority:2501500 40220 無/Roam:150200 550 無/Mobility:2505000 220 無/Maritime:2505000 220 無/69.99 12 35 5.8 Viasat 99.99 12 45 8.3 149.99 12 65 12.5 HughesNet 64.99 25 15 2.6 74.99 25 30 3 109.99 25 45 4.4 159.99 25 75 6.4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Starlink 官網、Viasat 官網、HughesNet 官網 我們認為:我國的低軌衛星互聯網產業難以在短期內以商用寬帶互聯網通信需求
217、為主導。相反,我國低軌衛星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將以“國家隊”為主導統籌規劃,以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60/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搶占地球軌道資源和頻譜資源的快速部署,以及在特定領域如軍事、抗震救災的應用需求,將成為我國低軌衛星互聯網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此外,在一些特定領域端(如物流監控及貨物分發等)明確需要通信支持的,由于供給側的成本較高以及下游商用化需求驅動力不足的因素,客戶端可能會提前通過成通過成本較低、規模較小的窄帶衛星物聯網星座來滿足需求本較低、規模較小的窄帶衛星物聯網星座來滿足需求。供給側:技術差距導致衛星互聯網成本上升,與火箭發射
218、成本、高通信衛星建設成本關聯緊密。目前中國主力火箭發射成本較高,例如“快舟 11 號 LEO 軌道”發射成本目標為 1 萬美元/kg,“長征 11 號甲運載火箭”發射成本預計 0.65 萬美元/kg,而 SpaceX 公司的“獵鷹 9 重型”火箭成本約為 0.15 萬美元/kg。由于低軌衛星互聯網星座需要大規模發射,中國運載火箭的高成本可能導致整體低軌小衛星發射成本維持高水平,影響低軌衛星互聯網商用化。需求側:中國商用衛星寬帶通信需求有限,中國通過地面光纖互聯網工程快速推進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全國行政村通光纖和 4G 普及率均超過 98%,農村互聯網覆蓋率顯著提高。相對國外,中國對低軌衛星互聯網
219、作為偏遠地區地面互聯網的補充需求不迫切。同時,視頻流量占比較大,對低軌衛星互聯網的低時延優勢需求有限,限制了商用化需求。表表 9:國外低軌衛星星座建設情況:國外低軌衛星星座建設情況 國家國家 星座名稱星座名稱 運營運營 數量數量(顆顆)軌道高度軌道高度(km)總投資總投資 頻段頻段 提供服務提供服務 最新情況最新情況 美國美國 Iridium Iridium 75 780 50 億美元 L/Ka 窄帶通信互聯網(二代)二代在軌 75 顆(含 9 顆備份)Orbcomm Orbcomm 36 780-835 5 億美元 VHF 非實時窄帶物聯網(二代)一代、二代共同在軌35 顆 Globalst
220、ar Globalstar 48 1,389 33 億美元 L/S 窄帶通信互聯 網(二代)一代、二代共同在軌32 顆 Starlink SpaceX 41,914 540-570 340 300 億美元 Ku/Ka 寬帶通信高速互聯網 衛星升空總數達到 5,243 顆 Bocing 波音 2,956 1,200 52 億美元 V 先進通信高速互聯網/Kuiper 亞馬遜 3,236 590-630 100 億美元 Ka 寬帶通信互聯網 已發射 2 顆試驗星 英國英國 OneWeb OneWeb 1,980 一期 648 顆 1,200 70 億美元 Ku/Ka 寬帶通信高速互聯網 組網衛星數
221、量達到 618顆 德國德國 KLEO Connect KLEO 624 1,050 1,425/Ka 物聯網 已發送 2 顆試驗星 俄羅斯俄羅斯 Yaliny Yaliny 135 600 6.3 億美元 Ku/Ka 互聯網/Sphere 俄航天 638/68.7 億美元/遙感遙融合互聯網 方案設計 加拿大加拿大 Telesat Lightspeed Telesat 198 原計劃 298 顆 1,000-1,248 35 億美元 Ka 寬帶通信互聯網 已發射 1 顆試驗星 Kepler 亞馬遜 140 520-600/Ku/Ka M2M 物聯網 已發射 2 顆試驗星 印度印度 SpaceNe
222、t Astrome 198/高速互聯網 方案設計 韓國韓國 Samsung Samsung 4600 1400-1500 38.3 億美元 V 高速互聯網 方案設計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UCS、2022 年國外通信衛星發展綜述、賽迪顧問、衛星通信觀察、網絡資料整理(注:統計數據截止至 2023 年 11 月)高軌衛星互聯網有望率先搶占部分商用衛星互聯網通信市場。我們認為,短期內,我國高軌衛星互聯網建設成熟度要高于低軌衛星互聯網產業,且成本低于低軌衛星互聯網,在“十四五”期間伴隨中星 26 號的發射及運營,我國高軌衛星互聯網有望在高清(及超高清)衛星電視廣播等傳統衛星通信應用領域,以及航空互聯網
223、、海洋互聯網、應急領域等衛星互聯網新興領域的商用市場上實現快速拓展。綜上,伴隨星網集團對我國低軌衛星互聯網的統籌規劃建設,“十四五”期間,我國衛星互聯網產業有望進入一個高低軌衛星互聯網兩大技術途徑并舉的時代。鑒于衛星互聯網產業鏈的下游應用主要包括衛星移動通信設備、大眾消費通信、衛星固定通信以及衛星移動通信等運營服務。我們認為衛星移動通信設備的技術進步實質上受到下游大眾消費通信、衛星固定通信和衛星移動通信需求的驅動??紤]到中國在衛星互聯網產業中的戰略布局,我我們認為,中國的衛星互聯網產業短期內可們認為,中國的衛星互聯網產業短期內可能通過部署高通量衛星在能通過部署高通量衛星在 GEO 軌道上提供衛
224、星通信服務,同時由國家牽頭積極推軌道上提供衛星通信服務,同時由國家牽頭積極推進低軌衛星通信網絡的建設,以實現全面的衛星通信覆蓋。進低軌衛星通信網絡的建設,以實現全面的衛星通信覆蓋。未來中長期內,中國的衛星互聯網產業有望實現高性價比的高通量衛星與中低軌衛星網絡組網技術的融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61/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合發展,從而實現中低軌道高通量衛星通信網絡的構建。隨著 5G 移動通信網絡的不斷發展,衛星通信與 5G,甚至 6G(空天一體化地面無線與衛星通信的深度融合)的結合應用也將成為衛星通信運營商拓展新業務的重要方向。表表 10:
225、衛星衛星通信終端環節參與者通信終端環節參與者 公司公司 成立時間成立時間 業務業務 電科芯片電科芯片(600877.SH)1987 年 業界內率先推出并量產大眾消費類北斗短報文衛星通信 SoC 芯片,芯片體積、功耗顯著優于傳統解決方素,已成功應用于移動智能終端 海格通信海格通信(002465.SZ)2001 年 擁有全系列天通衛星終端及芯片,正積極參與衛星互聯網重大工程項目,全方位布局衛星通信領域。華力創通華力創通(300045.SZ)2015 年 擁有自主研發的基于我國天通衛星通信系統的衛星通信基帶芯片,并根據不同應用場景研制了系統化天通通信終端。金信諾金信諾(00252.SZ)2002 年
226、 2017 年開始衛星通信領域布局,依靠在調制/波束、射頻前端芯片以及相控陣衛星終端、便攜式智能終端、動中通天線等技術和產品的布局,深度整合衛星通信及 5G 覆蓋,現已形成金信諾衛星通信解決方案。星網宇達星網宇達(002829.SZ)2005 年 目前已完成大口徑“動中通”天線的研制,并緊跟衛星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布局低軌衛星通信終端。數據來源:東北證券、各公司官網、Wind 重點關注重點關注通信衛星各分系統通信衛星各分系統高高價值部分,價值部分,價值量占比較高的有效載荷、控制系統、電源系統、天線系統、測控系統、總裝和試驗及總體領域值得重點關注,對應的上市公司包括中國衛星(小衛星設計、總裝及核心
227、零部件生產)、航天智裝(宇航級微電子集成電路)、天奧電子(時頻器件)、航天電子(有效載荷、衛星測控、控制系統)、海格通信(天線)、天銀機電(恒星敏感器)、上海瀚訊(衛星通信載荷)、鋮昌科技(TR 相控陣天線)、佳緣科技(衛星加密板卡)、光庫科技和航天電子(激光通信)等。表表 11:衛星中游:衛星中游衛星通信衛星通信相關上市公司相關上市公司(單位:億;單位:億;%)代碼代碼 簡稱簡稱 股價股價 市值市值 2022 營收營收 YOY 歸母凈利潤歸母凈利潤 YOY 毛利率毛利率 凈利率凈利率 ROE 688270.SH 臻鐳科技 66.10 101.06 2.43 27.28 1.08 8.98 8
228、7.78 44.41 8.45 001270.SZ 鋮昌科技 80.51 126.03 2.78 31.69 1.33-17.02 71.04 47.79 12.88 300762.SZ 上海瀚訊 17.63 110.71 4.01-45.07 0.86-63.59 59.32 21.36 3.23 301117.SZ 佳緣科技 63.19 58.30 2.70-14.93 0.62-33.32 55.39 22.82 7.66 002446.SZ 盛路通信 9.41 86.01 14.23 47.89 2.44 214.85 38.63 17.04 8.13 300620.SZ 光庫科技 4
229、7.75 117.14 6.42-3.80 1.18-9.94 36.69 18.34 7.40 300045.SZ 華力創通 24.13 159.90 3.85-42.09-1.10 51.63 35.00-28.65-6.83 688375.SH 國博電子 86.48 345.93 34.61 37.93 5.21 41.40 30.28 15.04 12.72 002935.SZ 天奧電子 19.41 69.38 12.11 16.10 1.12-4.98 27.80 9.29 7.72 688387.SH 信科移動 7.48 255.72 69.19 22.13-6.74 43.08
230、19.74-9.56-12.90 300123.SZ 亞光科技 8.16 83.38 16.86 6.21-12.01-0.17 18.46-70.99-36.40 300136.SZ 信維通信 23.26 225.06 85.90 13.30 6.48 28.37 21.47 7.65 10.33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Wind(注:統計數據截止至 2023 年 11 月 28 日)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62/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7.衛星產業衛星產業厚積薄發,帶動上下游產業厚積薄發,帶動上下游產業蓬勃發展蓬勃發展 軌道頻譜資源有限軌道頻
231、譜資源有限必須“先發制人”必須“先發制人”軌道和頻譜資源是太空戰略資源,它們表現出稀缺性和排他性,引發各國積極爭奪。在衛星運行期間,每顆衛星需要占用外層空間的特定軌道位置,然而近地軌道的容納能力有限;同時,衛星通信頻段是發展太空業務的關鍵基礎,但損耗較小的頻段資源有限。根據賽迪顧問的研究報告,地球近地軌道在維持一定的冗余度的情況下,約能容納 6 萬顆衛星;到 2029 年,預計地球近地軌道將部署約 5.7 萬顆衛星,因此擁擠程度將會明顯增加。此外,低軌衛星主要使用的 Ku 和 Ka 通信頻段資源也逐漸趨向飽和狀態。根據國際電信聯盟的無線電規則,軌道和頻譜資源按照“先登先占”和“先到先得”的原則
232、進行協調分配,因此軌道和頻譜資源成為太空領域中稀缺的戰略資源,各國正在積極展開布局,爭取取得先發優勢。在這一過程中,衛星產業的戰略價值將逐漸顯現。表表 12:目前衛星:目前衛星頻率頻率使用使用情況情況 頻段頻段 頻率范圍頻率范圍 使用情況使用情況 L 1-2GHz 資源幾乎分配殆盡,主要用于地面移動通信、衛星定位、窄帶衛星移動通信、衛星測控等業務 S 2-4GHz 資源幾乎分配殆盡,主要用于雷達、衛星定位、窄帶衛星移動通信、衛星測控等業務 C 4-8GHz 近乎飽和,主要用于雷達、地面移動、衛星通信等業務 X 8-12GHz 主要用于雷達、地面移動、衛星通信等業務 Ku 12-18GHz 已飽
233、和,主要用于衛星通信和衛星電視直播等業務 Ka 26.5-40GHz 正在被大量使用,主要用于衛星通信、地面移動、星間通信等業務 Q/V 36-46/46-75GHz 開始進入商業衛星通信領域 太赫茲太赫茲 0.1-10THz 開發中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衛星頻率軌位資源全球競爭態勢與對策思考 國家政策國家政策不斷不斷推動衛星產業推動衛星產業融合發展融合發展 近年來,國家政策一直在推動衛星產業的深度發展,而在“十四五”規劃期間,這一發展預計將進一步加強。早在 2016 年,“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就明確提出了到 2020 年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衛星及應用產業鏈的目標。在此政策的推動下
234、,我國在“十三五”期間加快了衛星發射的速度,總計發射了 255 顆衛星。而在“十四五”期間,我國計劃將進一步深化這一發展,特別是圍繞通信、導航、遙感等應用領域,逐步完善太空基礎設施系統,加強應用創新,提升衛星產業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支持的能力。國家政策將繼續在衛星產業領域提供支持,以確保其持續穩健的發展。根據 ITU 要求,在衛星頻率和軌道申請后的七年內必須發射第一顆衛星,九年內必須發射總數的 10%,12 年內必須發射總數的 50%,14 年內必須全部發射完成,否則注冊失效。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63/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表表 13:國
235、家層面國家層面發展發展衛星衛星產業部分產業部分政策文件政策文件 時間時間 政策政策 主要內容主要內容 2015 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 年)分階段逐步建成包括衛星通信廣播在內的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支撐我國現代化建設、國家安全和民生改善的發展要求 2016 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 要發展空間先進適用技術,推進衛星遙感、衛星通信、導航和位置服務等技術開發應用,完善衛星應用創新鏈和產業鏈“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做大做強衛星及應用產業。建設自主開放、安全可靠、長期穩定運行的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加速衛星應用與基礎設施融合發展。到 2020 年,基本建成
236、主體功能完備的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滿足我國各領域主要業務需求,基本實現空間信息應用自主保障,形成較為完善的衛星及應用產業鏈。2017 關于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意見 推進網絡空間領域建設,促進通信衛星等通信基礎設施統籌建設,推動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工程實施 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 年)規劃到 2020 年建成較為完善的商業衛星通信服務體系 2018 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明確衛星互聯網產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地位 關于工業通信業標準化工作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意見 圍繞北斗衛星導航、新一代移動通信等領域,推動領軍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標準海外應用
237、示范 2019 關于規范對地靜止軌道衛星固定業務 Ka頻段設置使用動中通地球站相關事宜的通知 推動 Ka 頻段高通量衛星廣泛應用,同時避免、減少 Ka 頻段動中通地球站對其他無線電臺(站)產生有害干擾 2020“新基建”政策 首度將衛星互聯網作為重要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納入“新基建”政策重點支持方向 202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 打造全球覆蓋、高效運行的通信、導航,遙感空間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商業航天發射場?!笆奈濉毙畔⑼ㄐ判袠I發展規劃 1、加強衛星通信頂層設計和統籌布局,推動高軌衛星與中低軌衛星協調發展。2、推進衛星通信系統與地面信息通信
238、系統深度融合,初步形成覆蓋全球、天地一體的信息網絡,為陸??仗旄黝愑脩籼峁┤蛐畔⒕W絡服務。3、積極參與衛星通信國際標準制定。4、鼓勵衛星通信應用創新,促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信息通信領域規?;瘧?在航空、航海、公共安全和應急、交通能源等領域推廣應用?!笆奈濉睌底纸洕l展規劃 1、積極穩妥推進空間信息基礎設施演進升級,加快布局衛星通信網絡等,推動衛星互聯網建設。2、提升衛星通信、衛星遙感,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支撐能力,構建全球覆蓋、高效運行的通信、遙感、導航空間基礎設施體系?!笆奈濉眹覒斌w系規劃 1、完善應急衛星觀測星座,構建空、天、地、海一體化全域覆蓋的災害事故監測預警網絡。2、穩步推
239、進衛星遙感網建設,開發應急減災衛星綜合應用系統和自主運行管理平臺,推動空基衛星遙感網在防災減災救災、應急救援管理中的應用。3、構建基于天通、北斗、衛星互聯網等技術的衛星通信管理系統,實現應急通信衛星資源的統一調度和綜合應用。4、建設高通量衛星應急管理專用系統,擴容擴建衛星應急管理專用綜合服務系統。2023 關于電信設備進網許可制度若干改革舉措的通告 放開衛星互聯網設備進網許可管理,天地一體化立體通信網絡部署建設得以進一步推進 關于創新信息通信行業管理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征求意見稿)擬統籌推進電信業向民間資本開放,率先在自由貿易港等地區進行試點,并擴大開放增值電信業務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中國政
240、府網、前瞻產業研究院 軍用衛星軍用衛星是是保障國防建設保障國防建設的“壓艙石”的“壓艙石”軍用衛星是現代作戰指揮系統和武器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軍用衛星包括軍用偵察衛星、通信衛星、導航衛星和氣象衛星等,它們具備廣泛的覆蓋能力和高效率的特點。當前,我國軍隊正處于從機械化向信息化和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時期,在國防信息化建設成為主要方向的推動下,以及充足的國防開支支持下,預計軍用衛星的發展將迎來加速。早在 2014 年,中國解放軍總參謀部發布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衛星導航應用管理規定,旨在提高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軍事應用方面的效能,全面提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為軍隊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提供支持的能力。民用衛星空間基礎民
241、用衛星空間基礎設施建設迫不及待設施建設迫不及待 2014 年,國務院發布了 關于鼓勵社會投資的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的指導意見,以推動社會資本的參與。這一政策鼓勵私人資本參與開發、發射和運營商業遙感衛星,并引導私人資本參與衛星導航地面應用系統的建設。另外,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提出了建立健全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提供遙感、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64/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通信廣播、導航定位等服務)的建設、運行、共享和產業化發展機制,同時鼓勵企業在規劃范圍內投資建設衛星,以形成政府引導、各部門協同合作和社會資
242、本廣泛參與的多元開放發展格局。2023 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關于電信設備進網許可制度若干改革舉措的通告及關于創新信息通信行業管理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征求意見稿),代表著放開衛星互聯網設備進網許可管理,天地一體化立體通信網絡部署建設得以進一步推進,并擬統籌推進電信業向民間資本開放,率先在自由貿易港等地區進行試點,并擴大開放增值電信業務。在“十四五”后半階段,中國將繼續推動多元化的投資渠道以支持衛星的建設和運維,并增加政府采購商業衛星數據與服務的力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著力加速建設全球范圍內高效運行的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同時積極推動公私合作(PPP)模式的普及。特別是,計劃采用 PPP 模式來
243、推進多顆高分辨率遙感衛星的建設,以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衛星的建設和運營。圖圖 80:關于印發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關于印發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 年年)的通知的通知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國家發改委 我們認為,推進衛星產業發展的技術支撐有以下兩點,下面兩點將是未來衛星產業發展的催化劑。1.小衛星的研制成本不斷降低小衛星的研制成本不斷降低 衛星制造技術的不斷進步促使衛星朝著小型化和標準化方向發展,從而為衛星的批量制造、發射以及構建衛星網絡奠定了基礎。通常,重量在 1000 千克以下的衛星被統稱為“小衛星”。這些小衛星利用微電子、微機械、納米技術以及集成電路
244、制造等先進技術,使它們具備了研制周期短、成本低、重量輕、體積小、發射方式靈活等優勢。這些特點使小衛星能夠以高性能并涵蓋多領域的廣泛應用。表表 14:傳統衛星與小衛星特性對比傳統衛星與小衛星特性對比 典型特性典型特性 傳統衛星傳統衛星 小衛星小衛星 重量重量 1000kg 以上 1000kg 以內 研發周期研發周期 5-8 年 1-2 年 制造成本制造成本 千萬至億美元不等,特殊衛星造價可達 10 億美元。幾十萬至千萬美元(如 SeeMe 項目計劃單顆小衛星成本 50 萬美元)。典型壽命典型壽命 8-10 年 1-10 年,傾向設計短期壽命,部分特定微小衛星為 3-6 個月。發射方式發射方式 專
245、用運載工具,計劃幾年前確定。由小運載火箭單獨發射、作為大衛星附屬物搭載發射、一箭多星集體發射、改裝過彈道 導彈發射。軌道和布局軌道和布局 確定軌道運行,對目標重訪問周期長,靈活性較差。無確定軌道,以星座組網和編隊飛行等方式靈活部署;彼此間形成冗余備份,可快速補充衛星;可根據需要隨意組合構建應急衛星體系。數據來源:東北證券、中國軍網、國家航天局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65/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2.火箭回收技術和衛星發射成本的降低火箭回收技術和衛星發射成本的降低 圖圖 81:SpaceX 火箭垂直回收火箭垂直回收 圖圖 82:中國:中國 R
246、LV-T5 可回收火箭可回收火箭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SpaceX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澎湃新聞 隨著火箭的運載能力的不斷增強以及回收技術的進步,衛星發射進入了一個高密度和短周期的新階段。SpaceX 公司憑借其可回收運載火箭獵鷹 9 號以及一箭多星技術,成功降低了衛星發射的成本,實現了星鏈衛星的密集發射。同時,我國也積極發展可重復使用的火箭技術,為進一步降低發射成本創造了空間。國家隊首款目標回收火箭,即長征八號升級版 CZ-8R,目前正在研制中,計劃在 2025年首次實現火箭回收。航天科技集團在 2022 年 2 月的國際研討會上介紹了載人運載火箭一子級可能采用新型垂直起降回收方案。與此同時
247、,我國的一箭多星技術也在不斷取得突破,衛星搭載數量有望進一步增加。例如,2015 年,長征六號火箭實現了一箭發射 20 顆衛星的壯舉,而在 2022 年,長征八號遙二運載火箭采用了共享火箭的“拼車”發射模式,創造了一箭發射 22 顆衛星的新紀錄。這些發展將對我國航天技術的未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66/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8.國內外重點通信衛星產業動態跟蹤國內外重點通信衛星產業動態跟蹤 8.1.Starlink:計劃彌合數字鴻溝,推動美軍國防通信革命 “星鏈”(Starlink)是美國 SpaceX 公司的一座覆蓋全球
248、的低軌道衛星互聯網星座系統,目標是徹底改變人們對互聯網接入的方式。這一計劃在 2015 年 1 月首次亮相,其背后的愿景是為那些生活在偏遠地區、山區、農村地帶或缺乏傳統互聯網基礎設施的人們提供高速、可靠的互聯網連接。星鏈從提出計劃到首次測試衛星發射歷時三年,首批衛星從測試到組網過程歷時 15個月,從 2019 年開始星鏈進入高速發展,目前已經發射超 5000 顆低軌衛星。圖圖 83:Starlink 發展歷程及計劃發展歷程及計劃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2022 年國外通信衛星發展綜述、艾瑞咨詢、網絡資料整理 衛星制造方面,衛星制造方面,Starlink 衛星迅速迭代,成本不斷降低。衛星迅速迭代,
249、成本不斷降低。Tintin 丁丁-A(Tintin A)和丁丁-B(Tintin B)是星鏈計劃的試驗衛星,于 2018 年 2 月 22 日發射至軌道高度為 514 km 的極地軌道。星鏈星鏈 V0.9 星鏈 V0.9 共有 60 顆,主要用于前期在軌試驗,于 2019 年 5 月 24 日發射,已全部離軌。該型衛星每個衛星的發射質量為 227 kg,裝有一個 Ku 波段天線、一個使用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67/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氪作為工質的霍爾推進器、多個高通量天線和一個太陽能電池陣列,使用星敏感器作為導航信息,能使用美國國防部
250、提供的衛星碎片數據自主規避碰撞。星鏈星鏈 V1.0 星鏈 V1.0 是星鏈 V0.9 的升級版本,于 2019 年 11 月 11 日首次發射,升級包括 Ka 波段天線,單顆衛星發射質量增加到 260 kg。星鏈暗衛星星鏈暗衛星 星鏈暗衛星(Darksat)于 2020 年 1 月 7 日跟隨星鏈 V1.0-L2 發射,編號為 1130,是底部有較深涂層以降低反射率的試驗衛星。該衛星因紅外光譜的反射和更強的加熱,后續衛星不再采用這種方法。星鏈遮陽衛星星鏈遮陽衛星 星鏈遮陽衛星(VisorSat)是 SpaceX 目前解決衛星反射問題的方法。首個遮陽衛星于2020 年 6 月搭載星鏈 V1.0-
251、L7 任務發射。從星鏈 V1.0-L9 后,每個星鏈衛星都將改進升級到 VisorSat 系統。星鏈星鏈 V1.5 星鏈 V1.5 包含星間激光鏈路傳輸,首批三顆衛星在 2021 年 6 月 30 日的“拼車發射”中被發射至傾角 97.5的極地軌道,每個衛星質量約為 295 kg。星鏈星鏈 V2.0 Mini 星鏈 V2 Mini 版的通信能力是星鏈 V1.5 版的 4 倍。和星鏈 V1.5 版相比,星鏈 V2 Mini 版增加了更多強大的相控陣天線,并為網關站的回程鏈路增加了 E 波段。星鏈 V2 Mini 版使用采用氬作為燃料的霍爾電推進系統,新的電推進系統的推力是星鏈 V1.5 版衛星氪
252、電推進系統的 2.4 倍,比沖是 1.5 倍。氬電推進器是由 SpaceX 的工程師研發的,是第一個在軌運行的氬電推力器。星鏈 V2 Mini 版的單星重量達到了 800 公斤左右,幾乎是星鏈 V1.5 版的三倍。星鏈V2 Mini 版的尺寸也更大,寬度超過 4.1 米。星鏈 V2 Mini 版的太陽翼向兩側展開,太陽翼展開之后整星寬度約 30 米;星鏈 V1.5 版只有單側太陽翼,太陽翼展開寬度為 11 米。這樣,星鏈 V2 Mini 版衛星的總面積達到了 116 平方米,是星鏈 V1.5 表面積的 4 倍多。而星鏈 V2 版的總表面積將在星鏈 V2 Mini 版基礎上再翻一倍。升級后的星鏈
253、 V2 Mini 版算是星鏈 V1.5 版和星鏈 V2 版本之間的一個過渡版本。在使用星際飛船發射星鏈 V2 之前,獵鷹九號將開始發射星鏈 V2 Mini 版。星鏈 V2 Mini 版可以兼容未來的星鏈 V2 版星座。圖圖 84:早期:早期 Starlink 地面接收終端地面接收終端 圖圖 85:星鏈:星鏈 V1.0 版本示意圖版本示意圖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Starlink 官網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Skyrocket 星鏈星鏈 V2.0 星鏈 V2.0 比星鏈 V1 更大、更重,同時其通信寬帶將幾乎強大一個數量級,于 2023年 2 月 27 日首次發射(原期望于 2022 年)。請務必閱
254、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68/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星鏈 V2.0 包括兩種不同的構型:一種在星艦上發射,外形長 7 米,重約 2 噸;另一種則是可使用獵鷹 9 號發射的星鏈 V2.0 Mini(F9-2 總線),其外形長 4.1 米、寬 2.7米,重 800 千克。星鏈 V2.0 Mini 配備了經改進的相控陣天線,通信能力是 V1.5 的3 至 4 倍。另外還有仍在計劃中的 F9-1 總線,重 303 千克。Starlink 系統的發展被分為三個階段,以逐步提高其性能,增加衛星數量,以及調整衛星軌道的高度。具體如下:Starlink 一期系統包
255、括了 4,408 顆衛星,采用 Ku/Ka 波段通信。一期系統的衛星軌道最初位于 1,100km 到 1,325km 之間。2018 年 11 月,其中的 1,584 顆衛星被降低至550km 的軌道高度。隨后,在 2020 年 4 月,剩余的 2,824 顆衛星也被調整到了 540km到 570km 之間的軌道高度。Starlink 二期系統涉及 7,518 顆衛星,采用 V 波段通信,并大幅降低了衛星的軌道高度,將其調整至 340km。未來,Starlink 三期系統將包括多達 30,000 顆衛星,可能會采用 E 波段通信,下一階段的目標是進一步增加系統的容量和性能,以滿足不斷增長的互聯
256、網連接需求。表表 15:Starlink 星座建設計劃星座建設計劃 階段階段 軌道高度軌道高度 衛星數量衛星數量 軌道傾角軌道傾角 通信頻段通信頻段 建設建設 50%節點節點 建設完成節點建設完成節點 1 550km 1584 53.0 Ku/Ka 2024 年 3 月 2027 年 3 月 540-570km 1600 53.8 Ku/Ka 540-570km 400 70.0 Ku/Ka 540-570km 374 74.0 Ku/Ka 540-570km 450 80.0 Ku/Ka 2 335.9km 2493 42.0 V 2024 年 11 月 2027 年 11 月 340.8k
257、m 2478 48.0 V 345.6km 2547 53.0 V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Starlink 官網、衛星系統技術概要、網絡資料整理 Starlink 系統的部署速度不斷提升,截至 2023 年 11 月,Starlink 衛星的總數已經達到 5,376 顆,其中在 2023 年升空了 1,710 顆衛星。在 2018 年成功發射了兩顆試驗星后,2019、2020 和 2021 年分別部署了 120 顆、833 顆和 989 顆衛星,2020 和 2021年間同比分別增長了 594.16%和 18.73%。到了 2022 年,Starlink 全年共進行了 34 次批量發射,成功部署
258、了 1,722 顆衛星,同比增長了 74.12%。2022 年 Starlink 平均每月衛星產能達到了 180 顆。自 2023 年開始,Starlink 的衛星發射再次大幅提速,平均不到 7 天就發射一批衛星。截至 2023 年 11 月 2 日,Starlink 星座的累計發射次數已經達到 118 批,衛星的總數已經升空至 5,376 顆,2023 年升空 1710 顆,其中包括了 500 余顆 V2.0 Mini 衛星。2024 年,每月將執行 12 次飛行任務,全年共執行 144 次飛行任務。據 Space X 計劃,2024 年至 2027 年每年需生產/發射約 70008000
259、顆,2028 年后基本維持在每年 8000 顆以上水平。表表 16:截止至:截止至 2023 年年 11 月月 Starlink 發射情況匯總發射情況匯總 時間時間 數量數量 累計數量累計數量 發射次數發射次數 累計發射累計發射 衛星版本衛星版本 2018 2 2 1 1 V0.1 2019 120 122 2 3 V0.9+V1.0 2020 833 955 14 17 V0.9+V1.0 2021 989 1944 19 36 V1.0+V1.5 2022 1722 3666 34 70 V1.5+V2.0Mini 2023 1710 5376 48 118 V1.5+V2.0Mini 數
260、據來源:東北證券、Skyrocket、網絡資料整理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69/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星鏈”的 V2.0 版本計劃引入光學星間鏈路,以確保持續的通信能力,并提供更廣泛的服務覆蓋,同時抵消干擾效應。Starlink 測控站采用直徑為 5 米的天線,而網關和用戶終端則采用先進的相控陣技術。Starlink 已在全球范圍內布署了約 155 個信關站以支持“星鏈”的運行和覆蓋面積。星鏈衛星的規?;圃焐婕榜R斯克的先進制造理念、迭代模式、自主生產和成本控制。1.為生產而設計:為生產而設計:馬斯克強調設計要服務于制造的效率,如特斯拉
261、和獵鷹火箭所展現。重點在于設計易于制造的系統、啟動早期生產流程,及時發現設計問題,并且強調設計與制造的協作,平衡衛星性能、成本和進度。同時,考慮發射需求,如星鏈衛星設計中考慮獵鷹-9 火箭的容積。2.自主生產與垂直整合自主生產與垂直整合:SpaceX 堅持自研自產核心系統和部件,如星鏈的通信天線、激光通信設備等,并與外部企業合作生產非核心部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3.靈活的迭代升級:靈活的迭代升級:星鏈衛星從 2018 年起就展現出高度的生產靈活性,迭代升級頻繁,如不同版本衛星的設計調整,以應對新挑戰和技術進步。4.規模增加與成本降低:規模增加與成本降低:星鏈采用流水線生產模式,提高制造規模的
262、同時降低成本。例如,衛星生產速度從最初的 6 顆/天提升至 8 顆/天,同時顯著降低了衛星和用戶終端的生產成本。馬斯克指出星鏈衛星的成本遠低于 50 萬美元,地面用戶終端從最初的 2,400 美元/套降至 2021 年 4 月的 1300 美元,目標是減至 300 至 250 美元。圖圖 86:Starlink 衛星系統生產工廠分布衛星系統生產工廠分布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網絡資料整理 SpaceX 的星鏈衛星系統生產設施主要分布在美國,包括三個主要地點:1.西雅圖雷德蒙德:星鏈衛星的主要生產和組裝基地。2015 年馬斯克在西雅圖雷德蒙德區設立辦公室,用于研發。隨后擴展了辦公和生產設施,包括一
263、座正在建設的大型建筑,以增加生產能力??偯娣e超過 15,000 平方米,用于衛星平臺和有效載荷的組裝。2.加州霍??偛浚篠paceX 總部位于加州霍桑,負責生產部分精密部件和用戶地面終端。這里不僅生產星鏈衛星的專用芯片和印刷電路板,還負責獵鷹火箭和特斯拉汽車的精密元器件生產。3.德克薩斯州奧斯?。盒陆ǖ男擎湽S,專注于用戶地面終端的研發和制造,以滿足全球客戶的需求。這個設施將集中于信號收發天線和 Wi-Fi 路由器等組件的生產。SpaceX 采用合約制造(CM)、聯合開發生產(JDM)、原始設計制造(ODM)和原始設備制造(OEM)等多種合作方式。例如,與瑞士的 STMicroelectron
264、ics 合作制造用戶地面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70/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終端,與印度企業合作制造星鏈部件和終端,以提高全球供應鏈效率。除此之外SpaceX 采購市場上成熟的產品和服務來降低成本并加速系統建設,如采用英國COBHAM 公司的 Ku 波段天線作為星鏈地面站通信接口,與英國 Arqiva 公司合作建設和管理部分地面站。為進一步降低成本,SpaceX 在星鏈衛星的部分非關鍵部件上采用工業標準而非航天標準。例如,用戶終端芯片與其他電子設備共用生產線,星鏈的德州地面終端工廠靠近特斯拉汽車工廠,顯示出未來資源共享和成本控制的可能性。
265、圖圖 87:星:星艦上的衛星分離器艦上的衛星分離器 圖圖 88:安裝在分離機構上的星鏈衛星:安裝在分離機構上的星鏈衛星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bocachicagal 官網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網絡資料整理 “一箭多星”技術顯著降低了衛星發射的整體成本。獵鷹 9 號火箭由底部的第一級和頂部的第二級組成。第一級裝有九個梅林發動機,提供主推力;而第二級則配備了一個梅林發動機和一個 Kestrel 發動機,用于精細調整軌道。該火箭還使用了一種特殊裝置-“衛星分離器”,能夠將多個衛星送入不同的軌道。分離器結構類似于長方形箱子,頂部設有一個彈出式抽屜。發射前,衛星分離器安裝在火箭的第二級。當火箭達到特定高
266、度和速度時,分離器打開抽屜,釋放衛星。之后,衛星利用自身推進系統進入預定軌道。獵鷹 9 號可以通過控制抽屜的開啟方式和時間在同一次發射中釋放多個衛星,還可以將不同衛星送入不同的軌道。多星發射技術可以分攤每個衛星的發射成本,使衛星的發射成本大大降低。同時使得衛星的部署更加靈活,可以更快速地完成衛星網絡的建設,以滿足各種不同應用的需求,并增加衛星的部署速度。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71/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8.2.OneWeb:跌宕起伏,初心不改,歐洲低軌衛星引領者 2014 年成立的英國一網公司(OneWeb)目標是打造低軌衛星星座,為偏遠
267、地區或互聯網基礎設施落后的地區提供價格適宜的互聯網接入服務。2016 年 1 月,英國一網公司和歐洲空中客車防務及航天公司(Airbus Defence and Space)合資成立一網衛星公司(OneWeb Satellite),進行“一網”衛星星座的生產。2017 年 6 月,一期“一網”星座的系統設計和頻率規劃獲得美國聯邦無線電管理委員會批準;2019 年 2 月,一期“一網”星座的首批 6 顆衛星進入軌道;2020 年完成兩次各 34 顆衛星發射。圖圖 89:OneWeb 發展歷程及計劃發展歷程及計劃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網絡資料整理 由于一網公司資金能力不足,同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268、導致其資金鏈斷裂,公司在 2020 年 3 月遞交了破產保護申請。隨后,英國政府和印度巴帝全球公司最終與英國一網公司達成收購協議,分別注資 5 億美元。外加軟銀集團、美國休斯網絡系統公司、歐洲通信衛星公司等投資者的注資,目前已經全面恢復正常的運營。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72/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圖圖 90:SpaceX 發射發射的的 OneWeb 衛星衛星 圖圖 91:OneWeb 衛星即將裝入火箭整流罩衛星即將裝入火箭整流罩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羅德與施瓦茨中國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網絡資料整理 OneWeb 星座第一階段部署星座第一
269、階段部署 648 顆在近地軌道的顆在近地軌道的 Ku/Ka 頻段衛星,包括頻段衛星,包括 588 顆值顆值班衛星和班衛星和 60 顆備份衛星,顆備份衛星,分布在高度 1200 公里、傾角 87.9 度的 18 個軌道面,每個軌道面部署月 40 顆衛星,相鄰軌道面間隔 9 度。單顆衛星可產生 16 個 Ku 頻段波束,實現多重覆蓋,每顆衛星覆蓋范圍 1080*1080 公里,星座容量高達 7Tbit/s,用戶峰值速率圍毆 500Mbps,延遲約為 50ms 左右。OneWeb 一期星座放棄了星間鏈路設計,在全球共布設了 44 個關口站。用戶終端提出服務請求后,由 OneWeb 衛星通過 Ku 波
270、段天線接收請求,再由 Ka 波段天線轉發至可用的關口站,關口站則將請求提交給網絡服務器。返回數據后,OneWeb 衛星通過 Ku 波段天線將服務數據輸送給用戶終端。圖圖 92:OneWeb 衛星生產產線衛星生產產線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羅德與施瓦茨中國 OneWeb 借鑒汽車制造業經驗,建設了全球首個先進衛星批量制造工廠、世界首條衛星生產流水線,通過一體化設計、生產、總裝與測試,實現了每月 40 顆衛星的生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73/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產速率。生產中大量采用協作機器人、自導引運輸車等自動化措施,使零部件測試流程提前于
271、部件交付,并利用數字化測試,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OneWeb星座第二階段部署星座第二階段部署720顆顆V頻段衛星,頻段衛星,與第一階段的1200km的星座組網,形成更密集的網絡覆蓋,星座容量高達 120Tbit/s。OneWeb 星座第三階段再次增加星座第三階段再次增加 1280 顆運行在顆運行在 8500km 的中地球軌道的的中地球軌道的 V 頻段衛頻段衛星,星,星座容量擴展到 1000Tbit/s,同時通過算法升級實現動態流量分配,OneWeb 可以通過不斷增加新衛星的形式擴展網絡容量。表表 17:截止至截止至 2023 年年 11 月月 OneWeb 發射情況匯總發射情況匯總 時間時間
272、數量數量 累計數量累計數量 發射次數發射次數 累計發射累計發射 2019 6 6 1 1 2020 104 110 3 4 2021 284 394 8 12 2022 110 504 3 15 2023 114 618 3 18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網絡資料整理 北京時間 3 月 26 日,印度使用 GSLV MK3 火箭成功發射 OneWeb 第一代互聯網星座的最后 36 顆衛星,使該星座在軌衛星達到 618 顆,工作軌道 1200 公里。根據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任務說明,本次發射的 36 顆 OneWeb 衛星總重量為 5805 公斤。這是 OneWeb 第一代寬帶星座的第 18 次,也是
273、最后一次發射。在地球同步軌道上擁有在地球同步軌道上擁有 36 顆衛星的法國公司顆衛星的法國公司 Eutelsat 與與 OneWeb 在本周簽署了合在本周簽署了合并備忘錄,并備忘錄,合并之后除了英國政府持有的特別股份之外,雙方股東將各自持有新公司 50%的股份。Eutelsat 成立于 1977 年,屬于傳統的衛星通信公司,現已供應近7,000 家電視臺使用,也支持企業網絡、移動通信與寬帶服務。Eutelsat 目前是全球第五大衛星服務供應商。此次合并之后 OneWeb 有望打通高中低軌衛星通信,結合各軌道的衛星優勢,有望打開與 Starlink 競爭的新局面。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
274、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74/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8.3.中國星網:鮮衣怒馬少年時,不負韶華行且知 調雄兵,遣大將,中國衛星網絡集團于 2021 年 4 月在北京揭牌成立,國務委員王勇在成立大會上強調,組建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是立足國家戰略全局、順應科技產業變革大勢的重大舉措。其中特別提到,要做好頂層設計和資源整合,加強科技攻關,著力提高全產業鏈創新能力和整體效能,確保系統安全穩定、自主可控。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排在國資委央企名單第 26 位,排名僅次于中國移動(中國電信 23、中國聯通 24、中國移動 25)。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注冊資本 100 億元人民幣,注
275、冊地是河北雄安,由國務院國資委 100%控股。表表 18:ITU 上注冊的星網參數上注冊的星網參數 星座 子星座 軌道高度 軌道傾角 軌道面數 單軌星數 衛星數量 GW-A59 1 590km 85 16 30 480 2 600km 50 40 50 2,000 3 508km 55 60 60 3,600 小計 6,080 GW-2 1 1145km 30 48 36 1,728 2 1145km 40 48 36 1,728 3 1145km 50 48 36 1,728 4 1145km 60 48 36 1,728 小計 6,912 衛星總數量 12,992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IT
276、U、網絡資料整理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衛星網絡集團于 2021 年相繼成立了中國星網共享服務有限公司、中國星網網絡系統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星網網絡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家子公司。10 月 18 日,中國星網網絡系統研究院有限公司(星網子公司)發布通信衛星01/02 中標公告。中標人包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五院)、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中電科五十四所及銀河航天。表表 19:星網集團衛星招標公告:星網集團衛星招標公告 項目項目 時間時間 中標單位中標單位 通信衛星通信衛星 2022.05.24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五院)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八院)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 通信衛星通信衛星 01 202
277、2.10.18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中電科 54 所 北京微納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衛星通信衛星 02 2022.10.18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五院)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 銀河航天(西安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八院)航天科工空間工程發展有限公司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采招網、網絡資料整理 2023 年 5 月 11 日,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項目 1 號發射工位主體結構封頂儀式在文昌市東郊鎮舉行,標志著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項目建設取得階段性勝利。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建設項目專項總設計師吳義田在接受采訪時介紹,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
278、及說明 75/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年底確保按期完成1號工位所有的建設工作,等聯調聯試結束以后,我們會在2024年上半年的 6 月份之前擇機完成星網工程的發射任務,星網工程也是我們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首次執行的發射任務,也是我們國家的重大工程任務?!眻D圖 93:海南發射工位主體結構封頂儀式海南發射工位主體結構封頂儀式 圖圖 94: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央視新聞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網絡資料整理 2023 年 7 月 9 日 19 時,長征二號丙/遠征一號 S 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我國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
279、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執行本次任務的運載火箭以及發射的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分別由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和五院抓總研制。此次任務是我國低軌通信星座建設向太空邁出的重要一步。圖圖 95:星網首顆實驗星發射成功:星網首顆實驗星發射成功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網絡資料整理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76/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8.4.G60 星鏈:上海松江加快開辟新賽道 2021 年 11 月 26 日“G60 星鏈”產業基地啟航儀式在松江舉行。該項目由松江區、聯和投資、臨港集團三方共同打造,將建設長三角首個衛星制造的“燈塔工廠”?!癎60 星鏈”產業
280、基地一期項目占地面積 120 畝,建筑面積 20 萬平方米,將建設數字化衛星制造工廠、衛星在軌測運控中心、衛星互聯網運營中心。其中,衛星工廠其中,衛星工廠的設計產能將達到的設計產能將達到 300 顆顆/年,單星成本將下降年,單星成本將下降 35%。預計于 2023 年投入使用。圖圖 96:G60 星鏈”產業基地項目效果圖星鏈”產業基地項目效果圖 圖圖 97:G60 星鏈產業基地星鏈產業基地啟航儀式啟航儀式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上海松江公眾號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上海松江公眾號 松江區、聯和投資、臨港集團就推進衛星互聯網產業集聚發展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以衛星裝備制造帶動區域傳統制造業升級迭
281、代為基本目標,共同推進“G60星鏈”產業基地建設。項目規劃分三期建設,“十四五”期間完成“152”工程:即建成 1 個全球低軌衛星通信星座,建成面積超 500 畝的衛星互聯網產業集群,形成規模超 200 億的衛星互聯網產業創新應用生態?!癎60 星鏈”產業基地將成為高端人才集聚、設施環境先進的國際一流衛星研發制造運營基地。G60 星鏈由地方政府牽頭,星座建設規?;蚋?、節奏或更快,有望加速產業鏈進入發展快車道。圖圖 98:多媒體貝塔實驗:多媒體貝塔實驗 A/B 星成功發射星成功發射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上海松江公眾號 2021 年 8 月 4 日,長征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名為“
282、松江”和“G60”的兩顆多媒體貝塔試驗 A/B 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2023 年 7 月 25 日,上海市松江區委書記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松江打造低軌寬頻全球多媒體衛星“G60 星鏈”,實驗衛星完成發射并成功組網,一期將實施一期將實施 1296 顆,顆,未來將實現一萬兩千多顆衛星的組網,未來將實現一萬兩千多顆衛星的組網,是 G60 星鏈計劃首次公開發星規模。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77/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我們認為與星網的整體功能不同,G60 側重于民用,G60 與星網更多像地方主動與國家主導之間的關系。G60 項目旨
283、在圍繞衛星裝備制造的核心鏈條,推動衛星互聯網領域高端資源的集聚、整合和優化,以打造一個全國范圍的衛星互聯網產業中心。G60 項目將帶動衛星制造和衛星下游應用全產業鏈的蓬勃發展,將成為國家高科技產業創新發展的領先典范。8.5.銀河航天:衛星智能制造擁抱航天大時代 銀河航天是中國的領先衛星互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和衛星制造商,同時也是中國商業航天領域的首家獨角獸公司。銀河航天專注于自主研發和低成本批量生產通信載荷、核心單機和衛星平臺。在西安、成都和北京,銀河航天建立了國際領先水平的通信載荷、核心單機和太陽翼的相關研制能力。銀河航天還在南通建設了一座新一代衛星智能制造工廠,已經實現了百顆衛星的批量生產能
284、力。圖圖 99:銀河航天:銀河航天“玉泉一號”“玉泉一號”圖圖 100:2020 年我國年我國首顆首顆 5G 衛星通信試驗成衛星通信試驗成功功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銀河航天官網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銀河航天官網 在2020年1月16日,銀河航天成功發射了中國通信能力最強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完成了 Q/V 頻段饋電鏈路的建設等多項關鍵技術驗證。銀河航天進行了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高頻毫米波在高濕度環境下的通信能力測試,以及低軌寬帶衛星與 5G 專網融合試驗等一系列星地融合 5G 試驗。圖圖 101:銀河航天批量研制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銀河航天批量研制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 圖圖 102:銀河航天自主研制的可
285、堆疊式衛星銀河航天自主研制的可堆疊式衛星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銀河航天官網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銀河航天官網 2022 年 3 月 5 日,銀河航天自主研發并成功發射了中國首批批量研制的六顆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銀河航天 02 批批產衛星,驗證了中國具備建設衛星互聯網巨型星座所必須的衛星低成本、批量研制以及組網運營能力。這些衛星已經在軌與銀河航天首發星一起,組成了中國首個低軌寬帶通信試驗星座,構建了星地融合 5G 試驗網絡“小蜘蛛網”。未來,“小蜘蛛網”試驗星座將用于中國的低軌衛星互聯網、天地一體網絡等技術驗證。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78/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
286、/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2022 年,銀河航天自主研發了平板堆疊式衛星,采用了一體化多功能框架,支持一箭多星堆疊發射,配置了高收納比柔性太陽翼、主動熱控流體回路和靈活數字載荷。這些衛星的綜合性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具備星座快速部署能力,支持低成本和批量制造。銀河航天還基于其自身完備的衛星研制能力和良好的商業聲譽,獲得了多個商業合作伙伴的遙感衛星產品訂單。圖圖 103:銀河航天部分產品:銀河航天部分產品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銀河航天官網 目前,銀河航天已經逐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衛星平臺型譜,包括平板堆疊式衛星平臺、200-700kg 級通信衛星平臺、100-500kg 遙感衛星平臺、靈巧型衛星平臺等,可
287、以全面滿足衛星寬帶通信、光學遙感、SAR、導航增強、頻譜感知等不同領域的應用需求。同時,銀河航天還擁有先進載荷產品,如微波通信載荷、相控陣天線、數字處理載荷,以及綜合電子、能源、測控等核心平臺產品的低成本和批量研制能力。圖圖 104:銀河航天低軌衛星在軌示意圖:銀河航天低軌衛星在軌示意圖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銀河航天官網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79/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表表 20:銀河航天衛星產品序列:銀河航天衛星產品序列 示意圖示意圖 型號型號 特點特點 銀河航天一代通信衛星-試驗星 高通信容量:達 48Gbps 長服務:單星可提供
288、8 分鐘以上連續通信 高靈活性:具備軟件在軌更新能力 強自主:無地面支持可自主運行 1 個月以上 銀河航天一代通信衛星-批產星 通遙一體:星上搭載寬帶載荷+2m 分辨率光學遙感載荷 長服務:單次連續通信不小于 30 分鐘 高自研率:星上通信載荷均系自研,平臺核心單機自研 高發射費效比:適應一箭多星組批發射,提高運載運力效率 銀河航天二代通信衛星-試驗星 衛星發射重量:600kg 設計壽命:7 年 衛星載干比:50%整星功率:4600W 散熱能力:3600W 銀河航天可堆疊平板衛星 高效能:一箭多星堆疊發射,星間激光鏈路 高靈活:靈活數字載荷(OBP+DBF)高承載:單星容量超 15Gbps,功
289、率 3600W 批生產:1 顆/7 天 INSAR 編隊星座 高效測繪能力:4 星編隊 6 條基線 高速數據下傳:2*1.2Gbps 高速數傳 高精度三同步(時間/空間/相位):5ns/10%/10 模式成像能力:聚束/滑動聚束/條帶/TOPSAR/多條帶拼接 高可靠電源系統:平臺、載荷雙母線設計 寬幅可見光遙感衛星 大幅寬:單次推掃幅寬超過 115km 高敏捷:具備 45/50s 內機動穩定能力,支持同軌立體成像 多光譜觀測:支持包含紅邊譜段的 6 個譜段觀測 中波紅外遙感衛星 高自主:星上自主實現同軌多目標機動凝視成像 星載一體:平臺載荷結構構型一體化設計 高綜合效能:具備“減地速”成像動
290、態可調設計能力,可在成像質量與成像效率之間進行靈活配置選擇以獲取最優效能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銀河航天官網 銀河航天一代通信衛星(GS-1a),即銀河航天首發星,由銀河航天自主設計研制,面向未來 5G 天地一體化網絡應用,對標國際先進指標,具備智能化、低成本、高可靠等特點。該衛星于 2020 年 1 月 16 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是國內首顆Q/V/Ka 頻段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實測通信總容量達 48Gbps,并完成了我國首次低軌衛星互聯網的 5G 通信試驗。銀河航天一代通信衛星(GS-2P),即銀河航天 02 批衛星,一組共 6 顆衛星均由銀河航天自主設計研制,在銀河航天首發星的基礎
291、上單星重量降低近 20%,成本下降超50%,同時項目研制周期壓縮一半以上,6 顆衛星的全部 AIT(總裝、集成和測試)僅耗時 115 天,創新性探索低軌小衛星的批產實踐。該組衛星于 2022 年 3 月 5 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入軌,驗證了我國具備建設衛星互聯網巨型星座所必須的衛星低成本、批量研制以及組網運營能力。該批衛星在軌與銀河航天首發星共同組成了我國首個低軌寬帶通信試驗星座“小蜘蛛網”,具備單次 30 分鐘左右的不間斷、低時延寬帶通信服務能力,同時完成電推進累計點火超 100 萬秒的里程碑,并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80/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
292、/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成功驗證搭載光學遙感載荷對地成像任務,對于推動我國商業低軌衛星通信遙感一體化技術發展具有積極意義。銀河航天二代通信衛星,充分繼承銀河航天一代通信衛星平臺,采用模塊化平臺硬件+靈活應用軟件架構,實現衛星平臺高集成、高可靠、強能力、強自主。該星同時增加了星上綜合處理載荷、星間激光終端、相控陣天線、QV 饋電載荷、導航增強載荷,具有多載荷兼容、硬件復用、軟件重構、自主運行、柔性可擴展等特點。銀河航天自主研制的可堆疊平板衛星采用一體成形多功能框架、高集成度綜合電子系統,適于整星低成本、批量化快速研制;配置高收納比柔性太陽翼、主動熱控流體回路,大幅提升衛星承載能力;數字處理載荷、相控
293、陣天線、成熟 QV 饋電載荷,提升系統靈活性和通信容量;支持一箭多星堆疊發射,具備星座快速部署能力,衛星綜合性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INSAR 編隊星座是國際上首個多星編隊飛行 X 波段 SAR 干涉測量系統,由 4 顆編隊衛星組成,包括 1 顆主星和 3 顆輔星;具備全天候高精度地形測繪、形變檢測、高分寬幅成像、三維立體成像能力;可以為測繪、地震、國土、減災、海洋、林草、交通、水利等行業提供高質量、高可靠、定量化 1:50000 比例尺的 SAR 影像信息數據。寬幅可見光遙感衛星采用高精度拼接成像、多通道相機星載一體化結構設計、敏捷成像、高精度精密控溫等多項創新技術,可獲取地面超過 115km
294、 幅寬、2m 分辨率覆蓋全色到紅邊多個譜段的圖像數據,整星重量僅 160kg,具有大幅寬、高敏捷、多光譜、輕量化的特點,并支持同軌多條帶推掃和立體成像多種觀測模式。中波紅外遙感衛星采用星載一體模塊化平臺化設計,通過面向星上資源的自主任務規劃技術,可獲取幾何分辨率不低于 10m,溫度分辨率不低于 0.2K300K 的全天時紅外圖像觀測能力,在軌支持條帶推幀和同軌多目標機動凝視成像,成像性能在微小衛星中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81/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9.衛星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衛星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 表表 21:衛星產業鏈相
295、關上市公司:衛星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單位:億;單位:億;%)代碼代碼 簡稱簡稱 股價股價 市值市值 2022 營收營收 YOY 歸母凈利潤歸母凈利潤 YOY 毛利率毛利率 凈利率凈利率 環節環節 600118.SH 中國衛星 27.12 320.69 82.42 15.26 2.86 21.89 10.40 4.36 衛星總裝測試 688053.SH 思科瑞 53.49 53.49 2.43 9.35 0.97 0.38 68.07 40.12 301306.SZ 西測測試 39.89 33.67 3.04 23.87 0.65-3.55 52.49 21.63 001270.SZ 鋮昌科技
296、80.51 126.03 2.78 31.69 1.33-17.02 71.04 47.79 T/R 芯片、T/R組件及微系統 688375.SH 國博電子 86.48 345.93 34.61 37.93 5.21 41.40 30.28 15.04 688270.SH 臻鐳科技 66.10 101.06 2.43 27.28 1.08 8.98 87.78 44.41 301050.SZ 雷電微力 63.48 111.07 8.60 17.04 2.77 37.58 44.13 32.23 300629.SZ 新勁剛 23.32 55.38 4.30 19.46 1.32 35.54 60
297、.46 30.56 002049.SZ 紫光國微 73.79 626.93 71.20 33.28 26.32 34.71 63.43 37.08 FPGA、SoC、板卡 688385.SH 復旦微電 46.61 380.64 35.39 37.31 10.77 109.31 64.67 31.57 301117.SZ 佳緣科技 63.19 58.30 2.70-14.93 0.62-33.32 55.39 22.82 300455.SZ 航天智裝 12.87 92.38 13.48 4.64 0.86-23.55 19.60 6.40 600879.SH 航天電子 7.87 259.65 1
298、74.76 9.30 6.11 11.17 19.31 3.75 002025.SZ 航天電器 54.71 249.95 60.20 16.96 5.55 13.59 32.49 10.82 衛星分系統、載荷及重要零部件 002179.SZ 中航光電 39.93 846.53 158.38 23.09 27.17 36.47 36.27 18.32 301517.SZ 陜西華達 60.53 65.39 8.02 6.17 0.65-3.26 40.78 9.86 300762.SZ 上海瀚訊 17.63 110.71 4.01-45.07 0.86-63.59 59.32 21.36 3001
299、02.SZ 乾照光電 8.12 74.15 16.98-9.65-0.50-126.95 16.01-3.02 000733.SZ 振華科技 65.70 362.81 72.67 28.48 23.82 59.79 62.38 32.79 300726.SZ 宏達電子 32.96 135.74 21.58 7.89 8.52 4.37 66.23 43.64 603267.SH 鴻遠電子 57.14 132.63 25.02 4.12 8.05-2.68 49.71 32.10 603678.SH 火炬電子 27.65 126.89 35.59-24.83 8.01-16.15 41.93 2
300、3.20 電容電阻等元器件 002465.SZ 海格通信 13.04 323.63 56.16 2.58 6.68 2.23 34.43 12.40 300366.SZ 創意信息 15.07 91.56 21.92 17.43-0.39-79.40 18.16-3.33 688418.SH 震有科技 21.50 41.63 5.32 14.68-2.15-112.09 38.37-40.95 300101.SZ 振芯科技 23.84 134.59 11.82 49.01 3.00 98.13 54.99 26.08 地面設備終端 300045.SZ 華力創通 24.13 159.90 3.85
301、-42.09-1.10 51.63 35.00-28.65 688311.SH 盟升電子 54.14 86.93 4.79 0.65 0.26-80.67 48.09 5.71 603712.SH 七一二 30.27 233.68 40.40 16.99 7.75 11.09 46.47 19.22 002383.SZ 合眾思壯 8.32 61.60 19.24-8.73-2.40-219.13 42.87-13.17 300627.SZ 華測導航 31.79 172.67 22.36 17.50 3.61 22.69 56.31 16.12 688592.SH 司南導航 62.31 38.7
302、3 3.36 16.47 0.36 24.11 56.87 10.78 601698.SH 中國衛通 18.47 780.24 27.33 3.76 9.21 60.88 35.96 39.66 688066.SH 航天宏圖 50.40 131.64 24.57 67.32 2.64 32.06 47.94 10.75 688568.SH 中科星圖 50.98 186.30 15.77 51.62 2.43 10.19 48.68 19.24 002405.SZ 四維圖新 10.07 239.44 33.47 9.37-3.36-375.48 48.79-15.27 衛星運營及服務 30005
303、3.SZ 航宇微 14.96 104.25 4.25-38.87-5.72-1,442.03 31.94-134.49 300123.SZ 亞光科技 8.16 83.38 16.86 6.21-12.01-0.17 18.46-70.99 688523.SH 航天環宇 27.27 110.96 4.01 31.22 1.23 47.19 59.25 31.95 300342.SZ 天銀機電 15.83 67.28 8.39-19.24 0.08-92.15 22.95 1.02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Wind(注:統計日期截止至 2023 年 11 月 28 日)10.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預測及估
304、值不達預期、研發人員流失或不足、存貨金額較高及發生減值、市場競爭預測及估值不達預期、研發人員流失或不足、存貨金額較高及發生減值、市場競爭加劇、訂單釋放不及預期。加劇、訂單釋放不及預期。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82/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研究團隊簡介:研究團隊簡介:Table_Introduction 王鳳華:東北證券絕對收益首席分析師、國防軍工行業首席分析師。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研究生,證券行業從業 25 年,2019 年加入東北證券。曾任民生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宏源證券中小盤首席分析師、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中小盤研究部總監、聯訊證券研究院執行院
305、長。2012 年至 2014 年連續三年帶領團隊上榜新財富最佳中小市值分析師,20162017 年帶領聯訊研究院獲得新財富最具潛力研究機構獎項。多次獲得水晶球、Wind 資訊金牌分析師、今日投資天眼分析師、金融界最佳分析師等多項獎項,深入調研過 500+上市公司。王一鳴:東北證券軍工/絕對收益助理分析師,上海交通大學機械碩士,莫斯科國立技術大學航天工程碩士。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作者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并在中國證券業協會注冊登記為證券分析師。本報告遵循合規、客觀、專業、審慎的制作原則,所采用數據、資料的來源合法合規,文字闡述反映了作者的真實觀點,報告結論未受任何第三方
306、的授意或影響,特此聲明。投資投資評級說明評級說明 股票 投資 評級 說明 買入 未來 6 個月內,股價漲幅超越市場基準 15%以上。投資評級中所涉及的市場基準:A 股市場以滬深 300 指數為市場基準,新三板市場以三板成指(針對協議轉讓標的)或三板做市指數(針對做市轉讓標的)為市場基準;香港市場以摩根士丹利中國指數為市場基準;美國市場以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或標普 500指數為市場基準。增持 未來 6 個月內,股價漲幅超越市場基準 5%至 15%之間。中性 未來 6 個月內,股價漲幅介于市場基準-5%至 5%之間。減持 未來 6 個月內,股價漲幅落后市場基準 5%至 15%之間。賣出 未來 6 個月
307、內,股價漲幅落后市場基準 15%以上。行業 投資 評級 說明 優于大勢 未來 6 個月內,行業指數的收益超越市場基準。同步大勢 未來 6 個月內,行業指數的收益與市場基準持平。落后大勢 未來 6 個月內,行業指數的收益落后于市場基準。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83/83 國防軍工國防軍工/行業深度行業深度 重要聲明重要聲明 本報告由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本公司”)制作并僅向本公司客戶發布,本公司不會因任何機構或個人接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本公司的當然客戶。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核準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本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
308、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報告中的內容和意見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不保證所包含的內容和意見不發生變化。本報告僅供參考,并不構成對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征價。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證券買賣建議。本公司及其雇員不承諾投資者一定獲利,不與投資者分享投資收益,在任何情況下,我公司及其雇員對任何人使用本報告及其內容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概不負責。本公司或其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本報告中涉及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并進行交易,并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不進行披露;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業務、財務顧問等相關服務。本報告版權歸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
309、,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發表或引用。如征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須在本公司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注明本報告的發布人和發布日期,提示使用本報告的風險。若本公司客戶(以下稱“該客戶”)向第三方發送本報告,則由該客戶獨自為此發送行為負責。提醒通過此途徑獲得本報告的投資者注意,本公司不對通過此種途徑獲得本報告所引起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地址地址 郵編郵編 中國吉林省長春市生態大街 6666 號 130119 中國北京市西城區錦什坊街 28 號恒奧中心 D 座 100033 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楊高南路 799 號 200127 中國深圳市福田區福中三路 1006 號諾德中心 34D 518038 中國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冼村街道黃埔大道西 122 號之二星輝中心 15 樓 5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