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及汽車零部件行業深度研究:小米汽車專題智能化時代競爭加劇小米將如何突出重圍?-231212(2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汽車及汽車零部件行業深度研究:小米汽車專題智能化時代競爭加劇小米將如何突出重圍?-231212(25頁).pdf(2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 核心觀點:智能車時代智能車時代是“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是“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爆款車需軟硬件實力兼具,爆款車需軟硬件實力兼具。23 年為“城市 NOA 元年”,智駕進展持續超預期,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硬件競爭呈現顯著的趨同,8295 芯片+800V 高壓快充+激光雷達+雙電機強性能逐漸成為中高端純電車標配,車企競爭重心逐步由硬件轉向軟件、性能轉向體驗,城市 NOA 和智能座艙等軟件成車企競爭勝負手。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多生態聯動將具有更重要意義。小米汽車小米汽車以生態、軟件為賣點,其以生態、軟件為賣點,其科技屬性與智能化時代耦合科技屬性與智能化時代耦合。軟實力領先
2、或將復刻華為成功。1)預計小米汽車配備 800V 超快充+8295 座艙+高配 220/275kw 雙電機,硬件已屬 tier1;2)新車高配 Pro/Max 版配備激光雷達,具有城市 NOA 能力,預計交付即開通,智駕接近第一梯隊;3)全新澎湃 OS 打通軟件底層,車機+手機+IoT生態聯動賦能人車家一體,拔高體驗的同時實現座艙差異化;4)小米品牌自身受眾更廣/熱度更高,目前可利用小米之家 500-600 家,已超蔚來/小鵬/理想的 440/411/400 家,后續豐富下渠道健全,熱度較高。2 20 0-3030萬電動轎車缺乏爆款供給,萬電動轎車缺乏爆款供給,新車競爭力強新車競爭力強后續步伐
3、穩健后續步伐穩健。新車SU7定位中大型純電轎跑,設計上對標Model3,但相對 P7i/Model3/智界 S7/漢 EV 等競品,新車價格或更低,預計起售價 20 萬以下總體 20-30 萬之間,且車身尺寸(長 4997mm)&軸距(3000mm)更大,符合小米一貫定價風格。我們測算 20-30 萬區間轎車市場年銷量約 150 萬輛,對小米市場廣闊,預計新車年銷達 7-8 萬輛。后續來看,小米或將通過代工及子品牌,利用傳統 OEM 產能實現車型快速推出和產能復制,保障公司銷量成長性、爆發性。小米小米汽車汽車對市場本質依舊是擴容對市場本質依舊是擴容,細分市場的集中度將更加分散而非集中細分市場的
4、集中度將更加分散而非集中。長期以來 20 萬純電轎車市場仍以比亞迪漢 EV/特斯拉 Model3 為主,已分別上市 3/8 年,油車如豐田凱美瑞/大眾邁騰/帕薩特等老車占據市場,電車車型競爭力滯后更新換代不及時,導致細分市場油電替代困難。小米 SU7 將帶動一批純電轎車新車于 24 年上市,如極氪 007/領克 07/銀河 E8/智界 S7/智己 L5 等,豐富供給的同時友商可通過調整定價與戰略承接小米帶來的客流和流量,達成訂單與銷量齊飛,帶動 20 萬純電轎車進入換代周期。小米入局小米入局攪動競爭格局,關注供應鏈邊際變化攪動競爭格局,關注供應鏈邊際變化。智能車時代,下游整車和品牌商一旦競爭格
5、局出現變化,整個上游供應鏈將全面洗牌。電動車零部件供應鏈已經經歷了 4 年的貝塔行情,23 年是拐點,供應鏈投資將是未來的主旋律。其中小米汽車具備爆款潛能,伴隨后續車型矩陣完善,小米汽車有望加速放量,其零部件供應商將獲益。建議關注小米汽車核心供應商。投資建議 智能駕駛奇點時刻來臨,行業進入大整合時代。軟硬件分離趨勢下,車企智駕差距拉大帶來合作需求,未來車企智能化&油車出清將加速,我們判斷未來國內電動化將邁入一個銷量中期上修的階段,類似 19-22 年;建議持續關注智能化為行業帶來的邊際變化。站在當前時間點,整車端建議關注軟硬件實力兼具、具備先發優勢的車企。小米自身科技屬性與爆款車型特征相耦合,
6、生態、流量共振下有望復刻華為系成功,后續銷量具備成長性、爆發性,建議關注小米汽車及其供應鏈。如拓普集團、德賽西威、經緯恒潤、模塑科技、禾賽科技等。風險提示 智能化進度不及預期,產銷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2 內容目錄內容目錄 一、智能車時代來臨,行業變化下小米機遇顯現.5 1.1 復盤華為系崛起&燃油車時代車企競爭:智能車時代競爭重心軟件化.5 1.2 小米的軟件優勢:智駕投入深入,人車家生態加持.9 1.3 小米的硬件優勢:硬件配置已屬行業 Tier1.12 1.4 小米的品牌優勢:根基廣、渠道多、性價比三板斧,貢獻銷量直接催化.14 二、首款新車 S
7、U7 已公示競爭力十足,小米造車進度超預期.15 2.1 透視 20-35 萬轎車市場分布,車型真空下小米 SU7 空間廣闊.16 2.2 競品與產品力分析:新車 SU7 沖擊中高端市場,軟硬件對比競爭力十足.17 2.3 后續出新節奏穩健,多品牌協同銷量具備成長性、爆發性.19 2.4 小米汽車與市場競爭:仍為擴容而非“內卷”,細分市場走向分散而非集中.21 三、小米供應鏈分析:行業龍頭將獲益.21 3.1 根據上市公司公告:小米汽車供應鏈綜述.21 3.2 拓普集團:小米開拓空懸業務板塊,公司受益放量彈性明顯.22 四、投資建議.23 五、風險提示.23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表 1:23
8、年智駕車型密集發布和推出(圓圈代表 10 月月銷量,越大則代表銷量越高).5 圖表 2:M7 訂單時間節點.6 圖表 3:10 月 M7 銷量 VS 市場主流競品(輛).6 圖表 4:華為智能化新技術一覽.6 圖表 5:車企歷年銷量演繹油車時代爆款競爭(萬輛).6 圖表 6:哈弗 H6 對比主要競品(2011 版).7 圖表 7:吉利博越與市場主要競品的對比.7 圖表 8:20 萬以上電車車型激光雷達/8155 芯片滲透率.7 圖表 9:市場 20 萬以上主銷電動新車性能對比.7 圖表 10:23-25 年國內 800V 超快充車型銷量及滲透率測算(輛).8 圖表 11:華為 VS 小米:在智
9、能汽車領域雙方競爭優勢具備共通性.9 圖表 12:小米在智駕領域布局已久.9 圖表 13:各車企無圖城市 NOA 進度.9 圖表 14:小米 VS 友商:智駕團隊人數及占比(2023 年).10 圖表 15:小米 8 分鐘智駕視頻演示.10 圖表 16:小米 VS 友商:生態聯動布局能力.10 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3 圖表 17:小米 loT 生態龐大且健全.10 圖表 18:小米在 loT 領域的合作.11 圖表 19:小米 VS 友商:小愛同學積淀深厚.11 圖表 20:車企操作 OS 投入加深.11 圖表 21:小米澎湃 OS 研發歷程.11 圖表 22:市場上 80
10、0V 平臺的主流車型.12 圖表 23:插混&純電車國內乘用車批零售市場滲透率.12 圖表 24:驍龍 8295 成為車載芯片應用趨勢.12 圖表 25:小米汽車電機動力及競品分析.13 圖表 26:當前激光雷達降本趨勢顯著(元).13 圖表 27:24 年激光雷達將實現 1-N(萬輛).13 圖表 28:小米系資本在激光雷達產業的投資布局.14 圖表 29:小米對比其他車企品牌用戶基礎雄厚.14 圖表 30:小米 MIUI 用戶規模穩步擴張(億人次).14 圖表 31:小米品牌用戶畫像(2018 年).15 圖表 32:小米渠道門店數量“出道即巔峰”(個).15 圖表 33:小米手機相比同時
11、期手機性價比凸顯.15 圖表 34:小米在 IoT 行業發展迅猛.15 圖表 35:20-35 萬轎車市場車型/車企競爭分布(輛).16 圖表 36:不同細分市場純電滲透率分布.16 圖表 37:23 年不同市場純電新車數量分布.16 圖表 38:對比下現有 20-35 萬純電轎車競爭力不足.17 圖表 39:24 年 20-35 萬元純電轎車頻出將重塑格局.17 圖表 40:小米 SU7 產品力分析.18 圖表 41:小米 SU7 對比小米手機數字系列.19 圖表 42:新勢力銷量受限于產能擴張(輛).19 圖表 43:整車生產制造具有重資產性.19 圖表 44:目前市場上整車制造和品牌的分
12、離.20 圖表 45:小米手機/loT 產品的代工廠商梳理.20 圖表 46:華為問界 M7 銷量大獲成功(輛).20 圖表 47:華為汽車合作模式.20 圖表 48:9-10 月新勢力/傳統自主降價情況速覽.21 圖表 49:10 月新勢力銷量創新高(輛).21 圖表 50:目前已確定進入小米汽車供應鏈的企業.22 圖表 51:18-22 年拓普集團營收(萬元).23 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4 圖表 52:18-22 年拓普集團凈利潤(萬元).23 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5 一、智能車時代來臨,行業變化下小米機遇顯現 23 年下半年車企城市 NOA 加速跑
13、馬圈地,喚醒消費者智駕乃至智能化感知,行業進入智能車時代,智能化軟件成爆款新要素構筑車企新一輪角逐。其中華為系憑借 ADS 智駕+座艙生態突出重圍,其低定價、高熱度、軟硬件實力兼具、科技屬性與當前智能化時代相耦合,更與小米汽車競爭優勢匹配。我們認為,小米長期投入的智駕、人車家一體的生態、行業 tier1 的硬件配置、長期堅持的性價比戰略賦予小米強造爆款潛能,智能化時代小米機遇顯現。1 1.1.1 復盤復盤華為系崛起華為系崛起&燃油車時代車企競爭:智能車時代競爭重心軟件化燃油車時代車企競爭:智能車時代競爭重心軟件化 1 1.1.1.1.1 智駕進展超預期智駕進展超預期開啟智能車時代,華為系成功詮
14、釋智能車時代爆款要素開啟智能車時代,華為系成功詮釋智能車時代爆款要素 23 年是城市 NOA 元年。智駕經歷了年初鋪墊-年中新車上市落地-Q3 密集發布三個階段,進展超預期:1、年初早期鋪墊:4 月起廠商加速城市 NOA 布局,華為率先發布 ADS2.0 智駕系統與問界 M5 高階智駕版;上海車展理想亦發布雙能戰略,提出實現無圖智駕。2、年中車型落地:6 月中 M5 智駕版落地;月底小鵬發布 G6,配備 800V 超快充與 XNGP 智能駕駛,22.99 萬售價+即買即用喚醒市場感知,新車銷售火熱。我們統計問界 M5 75%銷量為高階智駕版;小鵬 G6 可達 80%+,詮釋消費者愿支付溢價購入
15、智駕版本,智駕感知初步顯現。3、Q3 密集發布,智駕進展超預期:1 1)智駕車型發布超預期)智駕車型發布超預期:華為/小鵬的火熱催化市場廠商智駕推進。整個 Q3,極越(百度)、上通五菱寶駿(大疆)、上汽智己、蔚來等紛紛發布智駕路線,東風嵐圖、吉利極氪、長安深藍等傳統 OEM 亦推出高速 NOA。2 2)智駕進展超預期)智駕進展超預期:華為宣布城市 NCA 年底全國開通,小鵬年底開通 50 城,同時開啟無圖輔助駕駛公測。3 3)群眾接受程度超預期群眾接受程度超預期:Q3 新車問界 M7/小鵬 G9 智駕版訂單占比分別達 70%+/80%+,消費者愿為智駕支付溢價。圖表圖表1 1:2 23 3 年
16、智駕車型密集發布和推出年智駕車型密集發布和推出(圓圈代表(圓圈代表 1 10 0 月月銷量,越大則代表銷量越高)月月銷量,越大則代表銷量越高)來源:各公司官網,乘聯會,懂車帝,國金證券研究所整理 智駕超預期來自車企新車密集發布且定價合理的催化智駕超預期來自車企新車密集發布且定價合理的催化。問界 M7、小鵬 G6 等智駕新車成為爆款,且智駕版定價相對標準版最低僅高 2 萬元,消費者愿意支付溢價以換取智駕能力,打開消費者需求后后續車企快速跟進,智駕車型頻出+技術路線密集發布,形成進展超預期局面。智駕競爭中華為脫穎而出,新款問界 M7 月訂單預計 2 萬以上。9 月 12 日,華為發布新款問界 M7
17、。根據官方的披露,10 月 6 日首銷期結束 M7 總訂單量超 5.5 萬,至 10 月底已突破 8 萬輛。我們計算十一后 M7 累計訂單 2.5 萬;去除月底權益結束沖量(3 日約 8000),計算得出單周訂單約 5000 輛;其中周末日均 1500,工作日約 700,周末為工作日的2-2.5 倍。以此預計,我們推算當前問界 M7 的穩態月訂單量大約 2 萬以上。20.99-27.6923.6G6M5 27.98-30.9823.6G926.39-35.9923.924.98-32.9823.9M7 30.08-40.0823.1112S725.8-35.823.11LS621.49-27.
18、6923.1024.9933.9923.110110w20w30w40w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6 產能提升后交付加速,M7 已進入市場第一梯隊。至 11 月 9 日,余承東宣布 M9 銷量已突破 8.7 萬,訂單基本符合我們的推斷。11月起華為產能提升交付將加速,預計短期月銷將穩定在2-3萬輛,而競品比亞迪唐DM/理想L7/蔚來ES6&EC6/奧迪 Q5 等 10 月月銷 8935/15525/8424/10502 輛,事實上 M7 已超越競品進入市場第一梯隊。圖表圖表2 2:M M7 7 訂單時間節點訂單時間節點 圖表圖表3 3:1 10 0 月月 M7M7 銷量銷量 VS
19、VS 市場主流競品市場主流競品(輛)(輛)來源:華為官網,問界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乘聯會,國金證券研究所 華為系的成功在于其低定價、廣受眾、高熱度,及其科技屬性與智能車時代相耦合,其中智駕/座艙重要性凸顯:品牌上:1)自身華為受眾廣泛,截止 22 年華為終端月活用戶達 7.3 億,手機業務反轉后為 M7 帶去流量引發高熱度,進店量、訂單量暴漲。軟件上:2)華為 ADS2.0 智駕率先落地具備先發優勢,全國范圍內首開城市 NOA,加之主動安全 AEB 技術市場認可度高,遠遠領先于行業,并憑借“智駕=安全”獲取消費者信任;3)鴻蒙生態打通車-手聯動,同時配備 MagLink 聯動華為 Ma
20、tePad 形成后排屏幕,品牌生態豐富座艙體驗。智駕及生態的強大優勢成為華為智選在市場獲取溢價的根基,我們統計消費者購買 M5/M7 智駕版比例高達 75%/70%。其中購買 M7 智駕版較低配需支出 6 萬元溢價,依舊無法阻擋消費者購買熱情。硬件上:4)華為自身科技企業屬性契合智能車時代,硬件上華為研發星閃、XSound、XPixel 智慧車燈、XScene 光場屏、DATS 自適應扭矩、涂靈底盤等技術,彌補座艙算力不足,迎合消費者對車輛智能化的硬件需求。定價策略上:5)華為在問界 M7 上采取換代降價策略,凸顯性價比,起售價由老款 31.98 萬下探至 24.98 萬,與理想L7,奧迪 Q
21、5 等拉開價差,直接催化 M7 本輪熱銷。圖表圖表4 4:華為智能化新技術一覽華為智能化新技術一覽 圖表圖表5 5:車企歷年銷量車企歷年銷量演繹油車時代爆款競爭(萬輛)演繹油車時代爆款競爭(萬輛)來源:華為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各車企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事實上,昔日燃油車的爆款競爭是硬件競爭,具有明顯的后發競爭性?;仡櫄v史燃油車競爭,不難發現其以油耗、硬件機械素質和性價比為核心,門檻較低,車企可通過學習及硬件研發實現彎道超車,競爭格局上車企“各領風騷兩三年”:1)11 年之前:奇瑞憑借 QQ+瑞虎+A3 矩陣占據緊湊/中型乘用車市場,其中 QQ 系列售價僅 5 萬元成奇瑞銷量中堅。09
22、年全年奇瑞銷售 50 萬同比+204%,其中中型車 18.7 萬占 37.4%;微型車占比 62.6%。2)11 年長城推出哈弗 H6,9.58 萬起相對 CR-V/RAV4/途觀等競品性價比極高,且機械素質/油耗凸顯,快速占據城市國產 SUV 市場,成國內 SUV 銷冠;1219347164155251214289355085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50000問界M7 ModelY 理想L7理想L8比亞迪唐小鵬G9050100150200比亞迪吉利長城奇瑞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7 3)16 年 3 月吉利推出
23、博越,售價 8.88-15.68 萬,收購沃爾沃后吉利駕控/主動安全/舒適性等硬件凸顯,使其成為銷冠,16 年吉利銷 76.6 萬輛,同比+30%;爆款車型輪替下,市場銷冠呈現明顯輪替:09-11 年奇瑞居首;12-16 年長城快速爬升;16-20 年吉利成銷冠。2020 年起,比亞迪王朝/海洋系列放量,秦/宋/元 DM-i 及海豚等車型熱銷,比亞迪快速成為全國銷冠至今。圖表圖表6 6:哈弗哈弗 H6H6 對比主要競品對比主要競品(2 2011011 版)版)圖表圖表7 7:吉利博越吉利博越與市場與市場主要競品主要競品的對比的對比 車型車型 哈弗哈弗 H6 2011款款 手動兩驅尊手動兩驅尊貴
24、型貴型 本田本田 CR-V 2012款款 2.0L 兩驅都市兩驅都市版版 RAV4 2011 款款 2.0L 自動經典自動經典版版 外觀 上市時間 2011.08 2012.02 2011.08 價格(萬元)11.58 19.38 19.78 變速箱 手動 自動 自動 軸距(mm)2680 2620 2660 最大功率(kW)98 114 110 油耗(L/100km)8.7 8 8.9 前懸架形式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后懸架形式 雙橫臂式獨立懸架 雙橫臂式獨立懸架 雙叉臂式獨立懸架 驅動方式 前置前驅 前置前驅 前置前驅 車型車型 博越博越 2016 款款
25、1.8TD 自動四自動四驅至尊型驅至尊型 途觀途觀 2016 款款 300TSI 自動自動兩驅風尚版兩驅風尚版 本田本田 CR-V 2016款款 2.0L 兩驅經兩驅經典版典版 外觀 上市時間 2016.03 2016.02 2016.03 價格(萬元)15.78 21.18 17.98 變速箱 手自一體 手自一體 CVT 無級變速 軸距(mm)2670 2684 2620 最大功率(kW)135 118 114 油耗(L/100km)8.2 8.6 7.1 前懸架形式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后懸架形式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雙橫臂式獨立懸架 驅動
26、方式 前置四驅 前置前驅 前置前驅 來源:各車企官網,懂車帝,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各車企官網,懂車帝,國金證券研究所 目前市場進入智能車時代,行業硬件趨同性質明顯。1)智駕上,激光雷達使用率大幅提升,以保留后續 OTA 推動城市 NOA 可能,我們觀測 9 月激光雷達在 20 萬以上電車滲透率 17%,10 月有望突破 20%;2)座艙上,8155 芯片廣泛應用,至 9 月滲透率 38%,隨著 8295 芯片上市,新芯片應用風潮來襲;3)性能上:廣泛配備 3 秒內零百加速,雙電機已成性能版標準配置;4)800V 快充快速普及,20 萬以上純電新車將幾乎全部配置 800V 快充,預計 23/2
27、4/25 年 800V快充車型銷售 13.8/104.5/230 萬輛,增勢迅猛。圖表圖表8 8:2 20 0 萬以上電車車型激光雷達萬以上電車車型激光雷達/8/8155155 芯片滲透率芯片滲透率 圖表圖表9 9:市場市場 2 20 0 萬以上主銷萬以上主銷電動新車電動新車性能對比性能對比 來源:GGIC,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各車企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站在當前時間點,智能車的競爭則將以智駕及智能座艙等軟件為競爭重心,軟件算法抬高爆款準入壁壘,其競爭有先發優勢,跑馬圈地能力強者勝出。25%22%20%25%25%29%38%35%38%16%15%12%13%12%12%17%17%17%
28、0%10%20%30%40%50%2301230223032304230523062307230823098155芯片滲透率激光雷達滲透率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8 華為系的成功,意味著智能車時代下,爆款車定義及車輛競爭的重心,由傳統燃油車時代的硬件競爭轉向軟件素質,由重視性能轉向重視體驗。在硬件能力趨同的環境下,800V/激光雷達/8295 芯片/空懸/3 秒級零百加速漸成中高端車型標配,智駕、智能座艙、多生態聯動將具有更重要意義。圖表圖表1010:2323-2525 年國內年國內 8 800V00V 超快充車型銷量及滲透率測算(輛)超快充車型銷量及滲透率測算(輛)項目項目
29、車身形式車身形式 價格價格 2023 年年 2024 年年 2025 年年 國內快充車型需求(輛)國內快充車型需求(輛)/138000 1044500 2297800 上汽 智己 LS6 SUV 21.49-27.99 萬 15000 66000 70000 智己 L5 轎車 20-25 萬(預計)0 18000 48000 小米 SU7 轎車 20-30 萬(預計)0 65000 90000 MX11 SUV 25-35 萬(預計)0 3000 110000 25 年純電車/0 0 10000 奇瑞 星紀元 ES 轎車 24.8-34.8 萬 3000 18000 18000 星紀元 ET
30、SUV 25-35 萬(預計)0 14000 24000 智界 S7 轎車 24.8-34.8 萬 5000 96000 120000 智界 S9 SUV 25-35 萬(預計)0 80000 180000 其他華為新車/0 4500 36000 賽力斯 M9 SUV 40-60 萬(預計)0 42000 57600 M5 SUV 24.8-32.8 萬 0 12000 48000 吉利 極氪 001 改 轎車 28-35 萬(預計)0 48000 132000 銀河 E8 轎車 18-25 萬(預計)1000 60000 79200 極氪 007 轎車 22.49 萬起 1500 60000
31、 72000 長安 阿維塔/38000 108000 180000 啟源 E0H SUV/0 5000 36000 蔚來 阿爾卑斯/20-30 萬(預計)0 20000 168000 蔚來/30 萬以上 0 9000 180000 理想 MEGA MPV 50-60 萬(預計)0 36000 60000 W02 MPV 40-50 萬(預計)0 18000 120000 W03 MPV 30-40 萬(預計)0 21000 132000 小鵬 G6 SUV 20.99-27.49 萬 60000 120000 120000 G9 SUV 26.39-42.99 萬 7500 42000 420
32、00 X9 MPV 38.8 萬起 0 12000 24000 來源:各車企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總結來看,華為系的成功在于其軟件優勢、硬件優勢及強大品牌力,疊加超預期定價帶來的火熱。我們認為,小米汽車在性質上與華為近似,同樣具備軟件生態、Tier1 級硬件、廣泛受眾和性價比定價,甚至在部分領域有望超越華為。小米汽車高性價比、科技屬性特性契合智能化時代的市場競爭,智能車時代的市場潮流亦契合小米汽車的競爭優勢。我們認為,小米汽車有望在上市后復刻華為成功: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9 圖表圖表1111:華為華為 VSVS 小米:在智能汽車領域雙方競爭優勢具備共通性小米:在智能汽車領域
33、雙方競爭優勢具備共通性 來源:華為官網、小米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1 1.2.2 小米的軟件優勢:智駕投入深入,人車家生態加持小米的軟件優勢:智駕投入深入,人車家生態加持 1 1.2.1.2.1 智能駕駛:全棧自研具有城市智能駕駛:全棧自研具有城市 NOANOA 能力,預計交付即開通,智駕接近第一梯隊;能力,預計交付即開通,智駕接近第一梯隊;投資并購布局智駕,收購深動科技進軍自研。小米在智駕領域布局由來已久:1)2017 年,小米系的順為資本于領投了智行者科技和 Momenta 兩家自動駕駛公司的 A 輪融資;2)2021 年 6 月,小米長江產業基金于領投了 ADAS 提供商縱目科技的 D
34、輪融資;3)2021 年 8 月,小米集團于 5 億元全資收購了智駕公司 DeepMotion(深動科技),其主要提供以高精地圖為核心的感知、定位、決策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本次收購為小米智駕最核心的一次收購,奠定小米日后智駕團隊之基礎。圖表圖表1212:小米在智駕領域布局已久小米在智駕領域布局已久 圖表圖表1313:各車企無圖城市各車企無圖城市 NOANOA 進度進度 企業企業 是否已開通是否已開通城市城市 NOA 落地時落地時間間 無圖城市無圖城市 NOA進度進度 華為華為 是 2023.6 23 年底全國所有城市開通 理想理想 否 預計 23年底 23 年底或將全國開通 小鵬小鵬 是 202
35、3.6 23 年底達到 50 城,24 年擴充至 200 城 智己智己 否 2024Q1 24 年達到 100+城 蔚來蔚來 否 2023Q4 24 年開通 20 萬公里 吉利吉利 否 2024H1/極越(百極越(百度)度)是 2023.10 年內 3 城,24 年超20 城市 來源:順為資本官網,小米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各車企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增強團隊人員投入,全棧自研底氣十足。小米通過重金投入、組建頂級團隊以及產業投資的上下游布局等三大舉措,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0 重點充實了智駕相關的技術和人員力量,為小米汽車在智駕領域中擁有長期的競爭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6、22 年 8 月,小米官宣小米已投入 33 億元,智駕團隊人數擴充至 500 人以上,占汽車團隊總人數的 30%。對比下華為/蔚來/小鵬/理想分別為 29%/10%/16%/14%。圖表圖表1414:小米小米 V VS S 友商:智駕團隊人數及占比友商:智駕團隊人數及占比(2 2023023 年)年)圖表圖表1515:小米小米 8 8 分鐘智駕視頻演示分鐘智駕視頻演示 車企車企 智駕團隊人智駕團隊人數數 研發部門人數研發部門人數 比例比例 小米 700 3000(造車團隊人數)23%理想 700 4838 14%小鵬 1000 6313 16%蔚來 1000 10025 10%華為 2000
37、7000(車 BU 總人數)29%來源:各車企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小米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智駕功能初具成果,明年躋身第一梯隊。2022 年 8 月公開的 8 分鐘自動駕駛測試視頻中,小米汽車已經可以實現識別障礙物、自動掉頭、變道超車、駛入匝道、一鍵泊車、一鍵呼出等一系列智能駕駛功能。城市 NOA 已成為智駕領域的“必爭之地”,蔚小理和華為系等眾多廠商已經開始陸續開放試點城市。小米汽車預計明年上市交付即可開通城市 NOA功能,實現彎道超車后發制人。1 1.2.2.2.2 生態生態:萬物互聯互通時代萬物互聯互通時代,生態聯動生態聯動賦能人車家一體賦能人車家一體 車手聯動已成爭奪藍海,車企
38、密集布局實現 0-1。華為系憑借鴻蒙生態下 Tier1 級別的車-手聯動喚醒消費者需求,搶占消費者認知。華為成功下,廠商亦抓緊車-手聯動布局,生態聯動已成競爭新空間:1)吉利:22 年 8 月吉利收購魅族手機,23 年 3 月 30 日,魅族正式發布 FlymeAuto,并應用在 9 月推出的領克 08 上,具備車-手聯動能力;2)23 年9 月,蔚來正式發布 NIO Phone,面向蔚來車主販售,主打車手聯合;3)23 年 11 月,比亞迪官宣聯動 OPPO COLOR OS,雙方未來或將在車手聯動上進行合作。圖表圖表1616:小米小米 V VS S 友商:友商:生態生態聯動布局能力聯動布局
39、能力 圖表圖表1717:小米小米 loTloT 生態龐大且健全生態龐大且健全 車企車企 車手聯動車手聯動 車家車家聯動聯動 合作方合作方 產品產品 小米小米 有 有 自研 澎湃 OS 車手家一并打通 華為華為 有 無 自研 鴻蒙,智選+HI模式 蔚來蔚來 有 無 自研 NIO Phone 比亞迪比亞迪 無 無 OPPO 未來可能在車機系統上合作 吉利吉利 部分有(領克)無 魅族 FlymeAuto 首搭領克 08 來源:各車企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小米官網,小米 loT 生態者大會,國金證券研究所 小米汽車首發搭載澎湃 OS 的車機版本,是全行業最強的生態聯動之一。在車手聯動基礎上,小米
40、具有強大的 loT 產品生態,可以進一步實現車-手-家三者聯動。截至 23Q3,小米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級 IoT 平臺,連接設備數已達6.55 億臺,擁有 5 個及以上小米 IoT 設備的用戶已達 1300 萬。同時,小米在 IoT 上已與宜家、松下等傳統家具公司達成合作,合作前景廣闊。小米的智能設備關聯了人車家,覆蓋更為全面,觸達的普通用戶數量更多,用戶能夠體驗到更完備的生態互聯系統。我們預計在小米汽車上米家將上車,從生態的角度來看,小米汽車甚至更勝華為系一籌?;诟鼜V的智能設備覆蓋和全新的澎湃 OS,小米汽車有望在鴻蒙車機、FlymeAuto、NIO Phone 的生態互聯領域競爭中脫穎
41、而出。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1 圖表圖表1818:小米在小米在 l loToT 領域的合作領域的合作 圖表圖表1919:小米小米 VSVS 友商:小愛同學積淀深厚友商:小愛同學積淀深厚 車企車企 語音助手語音助手 時間時間 首搭車型首搭車型 小米小米 小愛同學 2017.07 小米 SU7 理想理想 理想同學 2019.08 理想 ONE 小鵬小鵬 小 P 2020.10 小鵬 P7 蔚來蔚來 NOMI 2017.07 蔚來 ES8 來源:小米官網,小米 loT 生態者大會,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小米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小愛同學積淀深厚,助力智能座艙控制。我們預計小愛同學
42、將上車。小愛同學始自 2017 年,為國內最早、最知名、當前用戶數最廣的智能語音助手之一。至 22 年底,小愛同學已覆蓋小米手機、音箱、電視、耳機、手表、機器人等79 個品類,共計 5312 款智能產品,月活躍用戶數量高達 1.15 億。深厚積淀下小愛可實現功能多,將為座艙控制帶來更優越體驗。1 1.2.3.2.3 軟件:軟件:深耕操作深耕操作 OSOS 十余載十余載,全新澎湃,全新澎湃 OSOS 打通軟件底層打通軟件底層 復刻華為生態爆款,軟件底層互聯趨勢明顯。1)華為于 2019 年發布鴻蒙 OS,并在問界、智界和阿維塔上搭載了鴻蒙座艙。在鴻蒙座艙的加持下,華為系汽車逐漸成為了爆款車型的代
43、名詞。2)23 年 9 月,蔚來發布整車全域操作系統SkyOS 天樞,并將于 24 年在 NT3.0 新車上量產。3)23 年 10 月,小鵬發布第五代小鵬智能座艙 Xmart OS 天璣,并將在小鵬 G9 上首發。蔚來/小鵬新系統均已全域系統為主打賣點,車機軟件底層互通趨勢明顯。圖表圖表2020:車企操作車企操作 OSOS 投入加深投入加深 來源:各公司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整理 圖表圖表2121:小米澎湃小米澎湃 OSOS 研發歷程研發歷程 時間時間 手機操作系統手機操作系統 嵌入式操作系統嵌入式操作系統 全自研操作系統全自研操作系統 車機系統車機系統 2010 MIUI 誕生 2014 I
44、oT 設備連接協議發布 2016 研發跨端應用框架 2017 自研 Vela OS 2019 自研 Mina OS 2021 小米汽車 OS啟動 2022 年初年初 統一硬件架構,操作系統底層合并完成統一硬件架構,操作系統底層合并完成 2023 年底年底 發布小米澎湃發布小米澎湃 OS 來源:小米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整理 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2 小米軟件根基深厚,打通底層架構實現全生態互聯。小米于 2010 年發布了手機操作系統 MIUI,經歷十余年發展,MIUI已經歷 14 個大版本,并于今年 10 月蛻變為澎湃 OS。2017 年發布了自研的嵌入式操作系統 Vela
45、OS,于 2019 年開始自研通用系統 Mina OS,于 2021 年啟動了車機系統的研發。2022 年初,小米才將上述四個系統的軟件架構進行了統一,并于 2023 年 10 月正式將小米澎湃 OS 推向了市場。澎湃 OS 基于深度進化的 Android 以及自研的 Vela 系統融合,重寫底層架構,為未來小米所有的設備、連接做好了萬物互聯的公有底座。1 1.3.3 小米的硬件優勢:硬件配置已屬行業小米的硬件優勢:硬件配置已屬行業 T Tier1ier1 硬件性能后發制人,爆款車配置一應俱全。預計小米汽車配備 800V 超快充+8295 芯片+高配 220/275kw 雙電機。1)支持 80
46、0V 快充,可以提供更低的能耗和更快的充電速度,緩解里程焦慮。800V 高壓平臺是目前電動汽車架構的發展趨勢。目前市場上 800V 平臺的主流車型僅有小鵬 G6/G9、智己 LS6、阿維塔 12、智界 s7 等。800V 已成中高端市場潮流。純電車的核心劣勢在經濟性與續航里程上。23 年來,市場呈現明顯的插混化特征,插混車型供給提升威脅純電車型市場空間。乘聯會口徑,23 年市場插混占比已 33%+,銀河 L7/深藍 S7/理想 L7L8L9 等車催動市場快速插混化。純電車型需通過快速補能以彌補對插混劣勢,因而 800V 快速普及。小米首款車型就躋身其中,切入主流市場具備競爭力。圖表圖表2222
47、:市場上市場上 800800V V 平臺的主流車型平臺的主流車型 圖表圖表2323:插混插混&純電車國內乘用車批零售市場滲透率純電車國內乘用車批零售市場滲透率 車型車型 上市時間上市時間 價格價格(萬(萬元)元)備注備注 小鵬小鵬 G6 2023.06 20.99-27.69 全系 800V 小鵬小鵬 G9 2023.09 26.39-35.99 全系 800V 阿維塔阿維塔12 2023.11 30.08-40.08 全系 800V 智己智己LS6 2023.10 27.39-29.19 只有 Max超長續航版/超強性能版采用 800V 智界智界 S7 預售 2023.11 25.80-35
48、.80 首發搭載華為800V超充 來源:各公司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乘聯會,國金證券研究所預測 2)座艙芯片將采用目前行業內領先的高通驍龍 8295,可以實現車內多屏交互娛樂的流暢使用體驗。新勢力車企和傳統 BBA 品牌都已經開始爭相采用 8295 芯片。汽車智能化中座艙控制與車機流暢度重要性凸顯,8295 芯片成 2024 年車規級芯片應用的趨勢。其中,小米、三大吉利系汽車品牌(極越/銀河/極氪)、小鵬、零跑和奔馳是 8295 首發的主要玩家。小米在座艙芯片亦已處于行業領先位置。圖表圖表2424:驍龍驍龍 8 8295295 成為車載芯片應用趨勢成為車載芯片應用趨勢 車型車型 價格價格
49、(萬元)(萬元)上市時間上市時間 芯片芯片 備注備注 小米小米 SU7 雙電機雙電機 預計 2024H1 8295 極越極越 01 24.99-33.99 2023.10 8295 8295 首次量產上車,支持 35.6 英寸 6K 屏 極氪極氪 001 FR 76.9+2023.10 8295 銀河銀河 E8 預計 2024 8295 支持 45 寸 8K 屏 奔馳奔馳 E級級 24 款款 現款 44.01-56.95 預計 2023.12 8295 零跑零跑 C10 預計 15-20 預計 2024Q1 中高配有 8295 小鵬小鵬 X9 預售 38.8 預售 2023.11 8295 理
50、想理想 L7 Pro/Max 33.98/37.98 2022.09 一顆 8155/兩顆 8155 支持 2 塊/3 塊 15.7 英寸的 3K 娛樂屏 來源:汽車之家,國金證券研究所整理 3)高配版本采用匯川動力 220/275kw 雙電機,低配版本采用聯合汽車電子 220kw 單電機。無論是前電機還是后電機,小米汽車在動力配置方面都遙遙領先于同價位 25-35w 的其他純電動車,雙電機版本總動力接近 500kw,預計零百加速在 3.5s 以內,電機配置領先同行。0%5%10%15%20%25%30%35%40%45%50%純電動插混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3 圖表圖表2
51、525:小米汽車電機動力及競品分析小米汽車電機動力及競品分析 車型車型 小米小米 SU7 雙電機 比亞迪海豹比亞迪海豹 650km 四驅性能版 智界智界 S7 頂配四驅 蔚來蔚來 ET5T 75kWh 特斯拉特斯拉 Model 3 長續航煥新版 阿維塔阿維塔 12 650 三激光四驅 GT 版 價格價格(萬元)(萬元)20-30 27.98 35.8 29.8 29.74 34.08 上市時間上市時間 預計 2024H1 2023.05 預售 2023.11 2023.06 2023.09 2023.11 前電機(前電機(kw)220 160 150 150 137 195 后電機后電機(kw
52、)275 230 215 210 194 230 合計合計(kw)495 390 365 360 331 425 來源:汽車之家,國金證券研究所整理 4)高配版本配備激光雷達,支持高階智能駕駛。2022 年 9 月,據晚點 Auto報道,小米首款車已確定禾賽科技為激光雷達供應商,這款車將以 1 顆禾賽混合固態雷達 AT128 為主雷達,并以數顆禾賽全固態雷達作為補盲雷達。激光雷達降本趨勢明顯將快速普及,行業即將 1-N。長期以來,阻礙激光雷達應用的是其高昂的 BOM 成本。通過對收發部件芯片化+芯片國產化,激光雷達持續降本。截至 23 年 9 月,行業龍頭禾賽科技車載激光雷達售價已下探至 50
53、0美元(約 3405 元),而根據行業又一龍頭速騰聚創招股說明書,20/21/22 年公司激光雷達單價 18085/14055/7007 元。長期看,激光雷達成本有望下探至 200 美元(約 1400 元)以下,或將促進激光雷達向 20 萬以下車型普及。圖表圖表2626:當前激光雷達降本趨勢顯著當前激光雷達降本趨勢顯著(元)(元)圖表圖表2727:2 24 4 年年激光雷達激光雷達將實現將實現 1 1-N N(萬輛)(萬輛)車企車企 2024 年銷量年銷量 激光雷達版本訂激光雷達版本訂單占比單占比 激光雷達版本銷激光雷達版本銷量量 阿維塔 13.2 100%13.2 問界 40 80%32 吉
54、利 80 44%35 蔚來 25 100%25 小鵬 28 65%18.2 理想 55 45%24.75 奇瑞 40 38%15 小米 8 70%5.6 全國 2100 10.5%220.75 來源:速騰聚創招股說明書,禾賽科技公告,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各公司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激光雷達產業布局領先,無需擔憂硬件供給。雷軍攜小米系資本已投資了多家國產激光雷達頭部企業,覆蓋了禾賽科技、圖達通、速騰聚創這樣的全球頭部企業,同時也包含了探維科技、北醒光子、鐳神智能等國產激光雷達獨角獸企業,還有力策科技這樣的初創企業,囊括幾乎整個國產激光雷達產業。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
55、0014000160001800020000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E長期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4 圖表圖表2828:小米系資本在小米系資本在激光雷達激光雷達產業的投資布局產業的投資布局 激光雷達廠商激光雷達廠商 投資時間投資時間 投資方投資方 持股占比持股占比 2309 出貨量出貨量(顆)(顆)禾賽科技禾賽科技 2021.06 小米集團 2.41%13.4 萬 2021.11 速騰聚創速騰聚創 2022.02 小米長江產業基金 2.35%10.7 萬 2023.07 圖達通圖達通 2021.06 順為資本 北醒光子北醒光子 2016.11 順為資本 8.5
56、4%/2019.01 2022.12 力策科技力策科技 2021.09 小米長江產業基金/探維科技探維科技 2023.09 小米集團/來源:各公司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整理 1 1.4.4 小米的品牌優勢:小米的品牌優勢:根基廣根基廣、渠道多渠道多、性價比三板斧,、性價比三板斧,貢獻銷量直接催化貢獻銷量直接催化 除去軟、硬件優勢外,小米汽車在品牌上同樣優勢明顯,這主要體現在 1)小米受眾廣泛,并由此獲得較高熱度容易吸引客流,拔高進店量及訂單量;2)小米之家遍布全國,渠道完善后將晉升新勢力第一梯隊;3)小米長期堅持性價比定價,降低購入門檻的同時刺激需求轉化。小米品牌優勢將成小米汽車銷量的催化劑。1
57、 1、小米用戶小米用戶數量眾多數量眾多根基深厚,汽車業務將有效承接手機客戶根基深厚,汽車業務將有效承接手機客戶:1)小米 11 年起深耕消費電子及 IoT 行業,用戶規模穩定增長,至 23 年 6 月 MIUI 全球月活躍用戶數達 6.06 億,同比+10.8%。其中,中國大陸 MIUI 月活躍用戶數 1.49 億,同比+6.5%。相對下華為/比亞迪/各新勢力當前用戶數為 7億/580 萬/258 萬。小米已打下堅實的市場基礎,受眾勝于一般車企,也為小米汽車贏得了較高熱度。小米汽車利用人車家生態聯動,將有效承接手機用戶。小米手機以 25-34 歲(占比 62.4%)、青年男性(占比 64.7%
58、)為主要用戶,其中 57.5%已婚,偏好科技感及米家生態,契合小米軟硬件優勢,有望有效承接小米手機客流。圖表圖表2929:小米對比其他小米對比其他車企車企品牌品牌用戶基礎雄厚用戶基礎雄厚 圖表圖表3030:小米小米 MIUIMIUI 用戶規模穩步擴張用戶規模穩步擴張(億人次)(億人次)來源:各公司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小米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2 2、小米、小米之家遍布全國,渠道上具備先天優勢之家遍布全國,渠道上具備先天優勢:渠道上我們預計小米將采用直營模式,直接利用現有小米之家實現渠道擴張。截止 23 年 1 月 1 日,小米共有小米之家 1.2 萬家,遍布 2200 個縣市區,實現對
59、國內 80%+縣級行政區的覆蓋。去除無法陳列展車的較小店面后,我們預計小米仍有 500-600 家店面可以利用,對比下已超蔚來/小鵬/理想的 440/411/400 家。后續參考華為鴻蒙智選的擴張,我們預計小米將采用新開店鋪的形式擴大覆蓋面積,短期或可達到 800 家以上,已進入新勢力渠道數量第一梯隊。7+6.2346.23012345672010/082011/042011/122012/082013/042013/122014/082015/042015/122016/082017/042017/122018/082019/042019/122020/082021/042021/12202
60、2/082023/04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5 圖表圖表3131:小米品牌用戶畫像(小米品牌用戶畫像(2 20 01818 年)年)圖表圖表3232:小米渠道門店數量“出道即巔峰”小米渠道門店數量“出道即巔峰”(個)(個)來源:極光數據,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各公司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3 3、小米長期堅持性價比戰略把握市場最大賣點、小米長期堅持性價比戰略把握市場最大賣點:回顧燃油車歷史爆款及本輪問界 M7 熱銷,高性價比為其中的必備要素,而小米性價比戰略與之耦合。從消費電子到 IoT 行業,小米長期堅持性價比戰略。早期小米數字系列,1-6 代旗艦機起售價 1999 元,對
61、比下 APPLE iPhone5/HTC One/SUMSANG GALAXY S4 等外資旗艦機在華起步 5288/2999/4999 元,小米憑借高性價比完成對市場的快速占有,14 年市占率 12.5%一度排名市場首位,此時三星/聯想/華為市占率分別為 12.1%/11.2%/9.8%。進入 IoT 市場后小米持續堅持性價比戰略,以電視為例,小米 55 寸電視起步價僅 1399 元,競品在 1700-2100 元之間;小米憑借高性價比和米家生態聯動,再次快速占據 IoT 市場。小米電視、空氣凈化器連續四年斬獲市占率第一,23Q3 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圖表圖表3333:小米小米手機相比同時期
62、手機性價比凸顯手機相比同時期手機性價比凸顯 圖表圖表3434:小米在小米在 IoTIoT 行業行業發展迅猛發展迅猛 機型機型 小米小米 2 Samsung Galaxy S4 iPhone5 HTC One 起售價格起售價格 1999 4999 5288 2999 上市上市時間時間 2012.08 2013.03 2012.09 2013.04 處理器核數處理器核數 4 雙四核 2 4 內存內存 2GB 2GB 1GB 2GB 屏幕屏幕尺寸尺寸 4.3 英寸 5 英寸 4 英寸 4.7 英寸 屏幕分辨率屏幕分辨率 1280 x720 19201080 1136x640 19201080 厚度(
63、厚度(mm)10.2 7.9 7.6 9.3 重量(重量(g)145 130 112 143 前后前后攝像頭攝像頭(萬像素)(萬像素)200+800 200+1300 120+800 210+1300 電池(電池(mAh)2000 2600 1440 2300 來源:各公司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各公司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我們預計小米汽車將堅持小米一貫的性價比戰略。首款新車 SU7(速 7)低配版本預計選用英偉達 Orin-N 芯片,無激光雷達,并采用磷酸鐵鋰電池放低入門成本,但仍將配備小米自研高速 NOA 算法。參考小米在手機/IoT 行業的一貫定價策略,我們預計 SU7 低配版售價在
64、 20 萬以下,性價比凸顯;若新車定價持續超預期,則小米汽車亦存在超預期之可能。二、首款新車 SU7 已公示競爭力十足,小米造車進度超預期 小米首款新車 SU7 已公示,造車進度超預期。我們認為,市場空間廣闊+自身強競爭力下小米 SU7 具備爆款潛力:1)市場空間上,小米 SU7 扎根 20-35 萬轎車市場,我們測算月銷約 18 萬輛,年銷約 225 萬輛,其中純電車呈現車型老、爆款少的情況,小米汽車自身延續小米手機數字系列的一貫特性,軟硬件實力兼具,有望成為市場新爆款。我們預測短期增量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小米小鵬蔚來理想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
65、聲明 16 小米 SU7 月銷量 8k 左右,年銷量約 7-8 萬輛;長遠來看,我們預計小米將采用手機時代的代工方式快速復制產能&推出新車型,并采用“智選”模式及智米品牌完成多品牌矩陣,協同下公司成長性與爆發性兼具。2.12.1 透視透視 2 20 0-3535 萬萬轎車市場轎車市場分布分布,車型真空下車型真空下小米小米 SU7SU7 空間廣闊空間廣闊 小米造車進展順利,新車上市速度超預期。11 月 15 日,小米首款新車 SU7(速 7)已于工信部官網正式公示,標志小米造車資質的正式落地。新車定位中大型純電轎車,預計將有 SU7/SU7 Pro/SU7 Max 三個版本;車身尺寸4997/1
66、963/1455mm,軸距 3000mm。我們預計 SU7 將于 23Q4 正式發布,24Q1 開啟交付。SU7 主要扎根 20-30 萬轎車市場,總量上看:乘聯會口徑,我們測算 20-35 萬市場月銷量約 18 萬輛,年銷 225 萬輛,占市場總量的 10.7%,屬中高端主流市場:1、集團競爭上:主要被比亞迪,南北兩家大眾,特斯拉及兩家豐田主導,占比達 73.7%。乘聯會口徑統計,該市場銷量前 5 名分別為一汽大眾/比亞迪/廣汽豐田/上汽通用/上汽大眾,銷量分別為 27303/25860/19737/19538/17902 輛,除比亞迪外均為傳統合資 OEM。2、車型競爭上:市場銷量前五名分
67、別為豐田凱美瑞/大眾帕薩特/大眾邁騰/特斯拉 Model3/比亞迪漢 DM/比亞迪漢 EV,分別銷售 19737/17902/17788/13577/12355 輛,前五名 3 款為合資油車。此外,6-10 名中還有別克君威/日產天籟/本田雅閣/豐田亞洲龍等傳統油車。事實上,市場銷量前十中僅有特斯拉 Model3/比亞迪漢兩款電車。圖表圖表3535:2 20 0-3535 萬萬轎車轎車市場市場車型車型/車企車企競爭分布競爭分布(輛)(輛)來源:乘聯會,懂車帝,國金證券研究所 3、油電競爭上:我們測算市場銷量 20 萬輛,其中 BEV 銷量 5.3 萬輛,PHEV 銷量 1.5 萬輛,NEV 總
68、量 6.8 萬輛滲透率34%,雖滲透率較高,但我們統計該區間純電車型僅 15 款(市場總計 41 款),且比亞迪/特斯拉外缺乏爆款,仍具有較大市場空間。4、純電市場上:仍以特斯拉/比亞迪為主,二者之外缺乏有力競爭者和爆款。1)車企上:市場以特斯拉/比亞迪為主,二者占比 51%,隨后為極氪/蔚來/小鵬等;2)車型上:銷量前五分別為特斯拉 Model3/比亞迪漢 EV/蔚來 ET5/極氪001/小鵬 P7,銷量分別為 13577/9405/6965/6822/4241 輛,市場缺乏銷量超 8k 的爆款車型。圖表圖表3636:不同細分市場不同細分市場純電純電滲透率分布滲透率分布 圖表圖表3737:2
69、 23 3 年年不同市場不同市場純電純電新車數量新車數量分布分布 來源:乘聯會,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各公司官網,乘聯會,國金證券研究所 車型真空帶來巨大空間。導致 20-35 萬純電轎車市場長期缺乏爆款的原因主要有兩點:1)車型較老出新頻率低,缺乏優質車型供給:銷量排名前列的 Model3/漢 EV/極氪 001 已分別上市 8/3/3 年,年份較老,23 年來推出的熱門新款僅有蔚來 ET5T,若將目光縮小至 20-30 萬區間,則上款月銷破 5k 的純電轎車新車為 22年 8 月發布的比亞迪海豹。作為對比,20-35 萬純電 SUV 中 23 年已上市小鵬 G6/蔚來 ES6/智己 LS6
70、/問界 M5 EV/極越01 等新車。2)車型競爭力不足,市場迎來機遇。23 年來智能化快速普及,城市 NOA+800V 高壓快充+8295 芯片普及引領新車潮流,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7 并在其他戲份市場快速普及,而在純電轎車細分市場,受制于新車推出緩慢,市場仍由老款電車占據,僅 P7i 具備城市 NOA 能力,沒有新車具備 800V 快充,智能化大潮帶來市場重塑機遇。廠商已意識到市場機遇,小米具備先發優勢有望重塑市場。24 年看,廠商將在 20-35 萬區間密集推出大量新車,對老款形成替代,市場擴容的同時重塑市場格局,如極氪 007/吉利銀河 E8/極越 02/華為智界
71、 S7/新款比亞迪漢 L 等,小米 SU7 作為首批新車,有望通過先發優勢快速搶占市場。圖表圖表3838:對比對比下現有下現有 2 20 0-3535 萬純電轎車競爭力不足萬純電轎車競爭力不足 圖表圖表3939:2 24 4 年年 2 20 0-3535 萬元純電轎車頻出將重塑格局萬元純電轎車頻出將重塑格局 車型車型 特斯拉特斯拉Model3 比亞迪漢比亞迪漢EV 小鵬小鵬 G6 智己智己 LS6 座艙芯片 AMD Ryzen 驍龍 665 驍龍 8155 驍龍 8155 智駕芯片 Tesla FSD/Orin-X*2 Orin-X*2 800V快充 無 無 有 有 高階智駕 暫未開通 無 有
72、 有 激光雷達 無 無 2 顆 1 顆 零百加速 6.1/3.3 3.9(僅頂配)/7.9 3.9s 3.48s 集團集團 品牌品牌 名稱名稱 級別級別 上市時間上市時間 價格價格 吉利 極氪 007 B 24 年 1 月 22.49 萬起 銀河 E8 B+24 年 1 月 18-25 萬 E6 A 24Q3 12-15 萬 極越 02 C 24Q2 24-30 萬 領克 07 B+24 年 1 月 20-30 萬 奇瑞 iCAR GT B 24 年 20-25 萬 小米 小米 SU7 C 24Q1 25-30 萬 上汽 智己 L5 A+24Q2 20-25 萬 小鵬 小鵬 P6 B 24.1
73、0 20-25 萬 MONA MONA A 24Q2-Q3 15 萬 蔚來 阿爾卑斯/B 24Q3 20-30 萬 北汽/轎車 C 24 年 30 萬以上 來源:乘聯會,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各公司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總結來看:市場仍由傳統油車主導,電車雖滲透率較高但缺乏爆款。小米 SU7 市場廣闊,同時小米 SU7 自身硬實力過人,有望成為市場新爆款:2.2.2 2 競品競品與產品力與產品力分析:新車分析:新車 S SU7U7 沖擊中高端市場,軟硬件對比競爭力十足沖擊中高端市場,軟硬件對比競爭力十足 新車競爭力凸顯,有望成為爆款。SU7 沖擊中高端市場,雖市場內競爭激烈,但相對競品競爭力十
74、足。小米 SU7 核心對手為小鵬 P7i/特斯拉 Model3/智界 S7 等,但具備多項核心競爭力決定其具備爆款潛力:1、軟硬實力兼具:1)軟件上配備小米自研智駕,預計城市 NOA 交付即開通;結合小米人車家生態,小愛同學+米家將上車,澎湃 OS 支持下座艙體驗豐富;2)SU7 高配配備 220/275kwh 雙電機,全系標配 8295 座艙芯片,低配 400V 高配 800V 快充,CTLC 最高續航里程可超 900km,硬件實力已屬行業 Tier1。2、性價比凸顯,預計低配價格或將低于 20 萬,并配備小米高速 NOA 功能,價格優勢為公司搶占先機,中配 PRO 版預計售價仍將低于特斯拉
75、 Model3、智界 S7 等直接競爭對手,且可選裝城市 NOA,性價比較強。3、相對競品,SU7 在尺寸、軸距具有優勢。SU7 已為 C 級大型轎車,車長 4997mm 優于智界 S7/小鵬 P7/特斯拉 Model3的 4971/4880/4694mm,軸距 3000mm 亦優于界 S7/小鵬 P7/特斯拉 Model3 的 2950/2998/2875mm。SU7 在尺寸上已接近30.18 萬起售的阿維塔 12。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8 圖表圖表4040:小米小米 SU7SU7 產品力分析產品力分析 各車型各車型 小米小米 SU7 智界智界 S7 小鵬小鵬 P7i 特
76、斯拉特斯拉 Model 3 車型圖片車型圖片 價格區間(萬價格區間(萬元)元)20-30 萬(預計)24.98-34.98 萬 20.99-33.99 萬 26.14-29.74 萬 智能駕駛系統智能駕駛系統 小米(澎湃 OS)華為 ADS2.0 小鵬 XNGP 特斯拉 FSD(中國尚未開通)智能駕駛智能駕駛 PRO/MAX 版可選裝 L3 MAX 版選裝 L3,選裝費1.8 萬(送 4 萬選裝權益可覆蓋)L2 標配 L2 標配,未來或將開通FSD 芯片配置芯片配置 座艙:高通驍龍 8295 駕駛:2*Orin-X/1*Orin-N 座艙:華為麒麟 9610 駕駛:2*華為昇騰 810 僅 P
77、7i 座艙:高通驍龍 8155 駕駛:2*Orin-X(Max)座艙:AMD Ryzen 駕駛:特斯拉 FSD 芯片 補能形式補能形式 800V快充(中高配標配)800V快充(中高配標配)400V 400V 續航里程續航里程(km/CLTC)最高配 900+805/550/630 586/610/702 km 565/675 電池容量電池容量(kWh)最高配 101 60/80 70.8/86.2 60/78.4 車身尺寸車身尺寸(mm)4997/1963/1455 3000(軸距)4971/1963/1474 2950(軸距)4880*1896*1450 2998(軸距)4694*1850*
78、1443 2875(軸距)月銷量月銷量(23.10)/4250 2273(換代期,8 月13577)零百加速零百加速(/s)3 秒級以下 3.3 6.7/6.4/3.9 6.1/3.3 智能座艙智能座艙(寸)(寸)中控 儀表盤 U-HUD 15 中控 儀表盤 14.96 中控 10.25 儀表盤 15 中控 動力動力(kW/Nm)220 220+275 215 265 196/390 203/440 348/757 194/340 357/659 來源:各公司官網,車主之家,懂車帝,國金證券研究所 SU7 定義類似于小米手機的數字系列,相同定義保證其市場競爭力:1)市場定位上:作為旗艦產品,在
79、產品定位上居于中高端市場,小米手機數字系列價格在 4k-7k 元之間,小米汽車在 20-30 萬元之間;2)賣點上主打硬件高配置和軟件生態,小米數字系列硬件無短板,小米 14 配備 8G3 芯片和徠卡光學影像;小米汽車則標配 8295 芯片,此外中高配版本 800v 快充。3)型號設置上:依舊區分低配標準版和高配 Pro/Max 版。低配標準版依舊主打極致性價比,預計售價低至 20 萬以下,高配 Pro/Max 版主打極致性能。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9 圖表圖表4141:小米小米 SU7SU7 對比小米手機數字系列對比小米手機數字系列 來源:懂車帝,小米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80、 多項優勢結合小米手機數字系列在市場持續熱銷,打法不變的前提下我們認為小米汽車亦具備爆款能力。對比下我們預計 SU7 24 年全年銷量 7-8 萬輛,月銷 8k-1w 輛,其中具備高階智能駕駛的 Pro 版本將成為走量款型,預計可貢獻訂單的 50%以上。2.32.3 后續出新節奏穩健,多品牌后續出新節奏穩健,多品牌協同協同銷量具備成長性、爆發性銷量具備成長性、爆發性 24 年小米或將推 2 款新品,長期或推增程式動力。1)近期:SUV 新車 24 年底上市。小米早期一代平臺規劃兩款新車,對標特斯拉 Model3/Y,其中第二款新車 MX11 對標 ModelY,定位為中大型純電 SUV,預計售
81、價 25-35 萬元,我們預計其將于 24 年年底上市。2)25 年起,小米二代平臺將量產,同時或將推出增程式動力汽車,車型矩陣將得豐富。目前小米在北京亦莊有自有工廠一座,一期年產能約 15 萬,最終年產能約 30 萬,預計可覆蓋一代平臺全部車型。在二代平臺和增程車型的產能上,我們預測小米或將通過代工模式實現:2 2.3.1.3.1 智能化智能化下下行業大整合時代行業大整合時代來襲來襲,契合小米產能擴張軌跡契合小米產能擴張軌跡 智能化潮流下汽車行業邁入大整合階段。智能化逐步拉開了主機廠之間的產品力差距,為行業提供資源整合機會:1)傳統車廠在自主轉型受阻的情況下,通過合資合作引入智能化架構。2)
82、新勢力通過傳統車廠補充現金流、快速復制產能和占領市場。此前新勢力受制于產能和產品擴張的速度過慢,壓制了其增速。由于整車制造資質及其重資產性,從制造方和品牌方看,均有合作訴求。我們認為,小米等新勢力可能主要通過品牌和制造合作乃至合資,實現產能快速擴張和輕資產運營。圖表圖表4242:新勢力銷量受限于產能擴張新勢力銷量受限于產能擴張(輛)(輛)圖表圖表4343:整車生產制造具有重資產性整車生產制造具有重資產性 工廠名工廠名 投資金額投資金額(億元)(億元)預計年產能預計年產能(萬輛)(萬輛)單位產能投資單位產能投資金額(萬金額(萬/輛輛)小米亦莊工廠小米亦莊工廠(一期二期)(一期二期)預計 100
83、30 3.3 小鵬武漢工廠小鵬武漢工廠 47 10 4.7 小鵬廣州工廠小鵬廣州工廠 40 12 3.3 小鵬肇慶工廠小鵬肇慶工廠(一期二期)(一期二期)100 20 5 理想北京工廠理想北京工廠 60 10 6 賽力斯第三工廠賽力斯第三工廠 100 50-70 2 來源:各車企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各車企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行業大整合時代來臨,市場呈現整車制造和品牌分離之趨勢。早期有理想與力帆、小鵬與海馬的合作;目前國內主要有華為和賽力斯、奇瑞等合作的問界和智界品牌,及蔚來與江淮、百度與吉利的合作等。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20 小米或將通過代工方式快速復制產能。目前
84、小米在北京亦莊有自有工廠一座,一期年產能約 15 萬,最終年產能約 30萬,預計可覆蓋一代平臺全部車型。在二代平臺和增程車型的產能上,我們預測小米或將通過代工模式實現。小米手機/loT 產品向來通過 OEM 模式進行生產,小米負責產品的設計,由代工廠負責生產加工,小米擁有產品的核心知識產權并負責銷售和售后。進入汽車行業,目前小米已為北京工廠建設投入超 60 億元。受制于汽車生產的重資產性和產能過剩問題,我們預計后續小米將繼續使用手機/loT 產品的代工模式,并將在 25 年合作落地。屆時小米汽車將步入快速放量階段,成長性與爆發性兼具。圖表圖表4444:目前市場上目前市場上整車制造和品牌整車制造
85、和品牌的分離的分離 圖表圖表4545:小米手機小米手機/l/loToT 產品產品的代工廠商梳理的代工廠商梳理 時間時間 幕后幕后公司公司 制造公司制造公司 合作品牌合作品牌 2019.1 華為 北汽 極狐/藍谷 2021 華為 賽力斯 問界 2022.11 華為 長安 阿維塔 2023.8 華為 奇瑞 智界 2023.8 華為 長安 深藍 2023.7 小鵬 大眾 大眾 2023.8 百度 吉利 極越/極度 小米產品小米產品 代工廠商代工廠商 小米手機 比亞迪,富智康 小米電視 中山偉創、惠州 TCL、蘇州樂軒 小米 AI 音箱 惠陽東亞電子 米家掃地機器人 石頭科技 小米床墊/懶人沙發/乳膠
86、枕 趣睡科技 小米有線耳機/音樂鬧鐘 萬聲魔學 小米智能家居臺燈和床頭燈等 億聯客 來源:各車企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各公司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2 2.3.3.2 2 長期:小米品牌長期:小米品牌+智米子品牌智米子品牌雙雙駕馬車并舉,銷量頗具成長性駕馬車并舉,銷量頗具成長性 華為智選大獲成功驗證智選模式可行性。目前華為與車企主要存在 1)零部件供應、2)華為智選、3)Huawei inside(HI)三種模式,其中智選模式華為參與了從產品研發、設計到銷售、售后、零部件供應等環節,參與度最高。自 2021年推出以來,市場關注度最高,雖有挫折但大獲成功,并吸引自選模式不斷擴容。目前已與賽力
87、斯、奇瑞、江淮、北汽等車企加入到華為智選模式;華為系成功引發新興勢力效仿。12 月,魅族官宣進入汽車市場,亦將通過“智選”模式,從設計、軟件上為整車廠全面賦能,并在魅族線上/線下商店銷售,其母公司吉利或將成為其首要合作伙伴。小米&車企存在合作需求或促成新“智選”落地。1)對小米:小米需快速放大復制產能,以實現自身 15-20 年進入世界前五的目標;2)對部分傳統車企,如東風、北汽等,長期依靠合資自主品牌電動化轉型落后,急需借助新勢力品牌提振自身銷量。尤其華為問界的成功持續激發雙方合作意愿。10 月小米與華晨、奇瑞、北汽等先后傳出信息合作,小米或將深化與傳統 OEM 合作,利用自身軟件優勢賦能傳
88、統 OEM 電動化。圖表圖表4646:華為問界華為問界 M7M7 銷量大獲成功(輛)銷量大獲成功(輛)圖表圖表4747:華為汽車合作模式華為汽車合作模式 來源:乘聯會,懂車帝,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各公司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子品牌智米汽車或將問世,承擔中低端市場重任。小米汽車的定義類似小米數字系列,主營中高端市場。同時,小米還有子公司智米科技“雙線造車”,經營中低端市場,形成類似小米手機與紅米手機的品牌矩陣。智米科技為小米生態鏈全資子公司,其產品類型覆蓋了空調、空氣凈化器、新風系統、加濕器、電暖器、風扇、空氣檢測儀和防霧霾口罩等。智米汽車定位類似紅米手機定位,主打中低端市場沖量。智米汽車團隊
89、于 21 年底成立,首款車型或為 SUV 汽車,預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22年11月22年12月23年1月23年2月23年3月23年4月23年5月23年6月23年7月23年8月23年9月23年10月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21 計售價 10-15 萬元,或將于 24 年年底上市,主打低端市場。在經營模式上,受制于產能問題,我們預計智米汽車將依舊采取代工模式,以實現產能快速擴張和對中低端市場的快速占領。我們認為,長期來看小米將形成小米品牌+智米子品牌兩種模式,小部分直營大部分代工,通過與傳統 OEM 合作(賦能+代工)實現輕資產運營和產能
90、快速擴張,加快車型推出速度。25-26 年看,品牌與車型矩陣完善下小米汽車銷量具備成長性、爆發性。2.42.4 小米汽車與市場競爭小米汽車與市場競爭:仍為擴容而非“內卷”,細分市場走向分散而非集中:仍為擴容而非“內卷”,細分市場走向分散而非集中 復盤問界 M7 火熱,廣大新勢力訂單與銷量齊升。新款問界 M7 憑借華為廣受眾+強悍品牌力出圈,事實上形成了以中年人為主要用戶客群的現象,在激烈競爭下新勢力及傳統電車車企,通過降價促銷、推出新車、修正品牌戰略等方式,承接問界溢出客流,達成訂單與銷量齊升:1)吉利,極氪 001 降價 3.7 萬元,價格下探至 25-30 萬區間,同時贈送購買權益,促進極
91、氪 10 月銷量突破 1.3 萬輛;2)理想在門店端展開促銷,L 系降幅 2.3-2.8 萬元之間,有效承接客流,公司 10 月銷量提前突破 4 萬輛創歷史新高;3)小鵬:9 月 G9 新款上市,改款降價 4.7 萬,并在 10 月交付放量,小鵬定價策略修正后銷量快速上揚,10 月銷量已突破 2 萬輛。圖表圖表4848:9 9-1 10 0 月新勢力月新勢力/傳統自主傳統自主降價情況速覽降價情況速覽 圖表圖表4949:1 10 0 月新勢力銷量創新高月新勢力銷量創新高(輛)(輛)車企車企 時間時間 車型車型 原售價原售價 降價額度降價額度 比亞迪 10 月 1 日至10 月 31 日 護衛艦
92、07 20.28-28.98 萬 1.2 萬元 比亞迪 9 月 29 日至10 月 6 日 騰勢 N7 30.18-37.98 萬 2 萬元 吉利 10 月 16 日至12 月 31 日 極氪 001 30.00-38.6 萬 3.7 萬 理想 10 月 17 日 L7、L8、L9 32.98-45.98 萬 2.3-2.8 萬 長城 10 月 魏派藍山 27.38-30.88 萬 2 萬元 小鵬 9 月 G9 30.99-46.99 萬 4.7 萬 公司公司 23.10 23.09 22.10 蔚來蔚來 16,074 15,641 10,059 小鵬小鵬 20,002 15,310 5,10
93、1 理想理想 40,422 36,060 10,052 哪吒哪吒 12,085 13,211 18,016 零跑零跑 18,202 15,800 7,026 極氪極氪 13,077 12,053 10,119 深藍深藍 14,736 13,172 894 來源:各車企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各公司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小米與華為在用戶基數、市場熱度上優勢重合,若 SU7 成爆款則可能復現“問界 M7 現象”。事實上,24 年 20-30 萬轎車市場將迎新車潮,小米 SU7 外將有極氪 007/領克 07/銀河 E8/智界 S7/智己 L5 等新車上市,對廣大油車(如邁騰、凱美瑞等)形成替代
94、,市場油電替代將加速;同時稀釋現有龍頭特斯拉&比亞迪市場份額,細分市場將走向分化而非集中。三、小米供應鏈分析:行業龍頭將獲益 3 3.1.1 根據上市公司公告:根據上市公司公告:小米小米汽車汽車供應鏈綜述供應鏈綜述 小米汽車頗具爆款潛力,或將影響整車市場競爭,傳導至上游供應鏈,將重構細分賽道競爭格局。伴隨 24 年小米 SU7上市,市場中供應鏈龍頭將獲益。由供應鏈廠商公司公告及市場動向,目前可確定的供應鏈公司主要有:1、空氣懸掛:根據拓普集團公司公告,空氣懸架系統已經獲得小米的正式定點項目。常規來看市場價值量在 5000-6000 元/套。為小米提供空懸是拓普集團首次獲得車企試點,實現 0-1
95、 的突破,根據公司公告后續亦開始應用于問界M9 等重點車型,將為公司帶來業務增長。2、三電:1)電機:根據工信部公示信息,雙電機版本由匯川技術提供,單電機版本則由聯電科技提供;2)電池:據工信部公示信息,低配 LFP 電池由弗迪(比亞迪)提供,高配三元鋰電池由寧德時代提供,按 LFP 單價 700 元/Kwh、三元單價 900 元/Kwh,單車帶電量 80-100 度計算,我們推算電池價格大約在 6-9 萬元之間;3、內外飾與結構件:1)模塑科技:根據公司半年報披露,公司已開拓小米等多家公司為新客戶,確定進入其供應鏈。公司目前主營業務為車身保險杠等;2)華域汽車:根據公司半年報披露,公司已確定
96、獲得小米汽車配套供貨,目前公司經營汽車內飾、電驅動鋁殼蓋、傳動軸、前副車架、制動卡鉗、車燈、電動空調壓縮機等業務;3)銀輪股份:根據公司可轉債評級報告,2022 年,公司新拓展小米汽車等客戶,確定其進入供應鏈。公司主營熱管理產品,2022 年以來公司新能源熱管理產品單車價值仍保持在 6,0008,000 元,其余熱管理產品價格亦維持穩定。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22 圖表圖表5050:目前已確定進入小米汽車供應鏈的企業目前已確定進入小米汽車供應鏈的企業 來源:各公司公告,工信部,國金證券研究所 3 3.2 2 拓普集團拓普集團:小米開拓空懸業務板塊,公司受益放量彈性明顯:小米開
97、拓空懸業務板塊,公司受益放量彈性明顯 拓普集團成立于 1983 年,設立之初聚焦于 NVH 減振降噪領域,主要業務包括減震器與內外飾、輕量化底盤、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產品、熱管理系統、空氣懸架、一體化壓鑄件等。近年來公司加快布局底盤系統,輕量化底盤+底盤電子(包括線控制動、線控轉向、空氣懸架)成為公司業績的新增長極。其中空懸方面,拓普集團積極布局空氣懸架市場,2021 年 11 月空氣懸架工廠落成,總投資約 6 億元,年產能 200萬件配套 50 萬輛汽車,截止 22 年底,拓普集團已獲得 7 個空懸定點??諝鈶壹芎诵牟考呒夹g壁壘的特性下,公司持續保持競爭優勢:1)空氣彈簧的技術難點在于橡膠件
98、的皮囊設計與裝配工藝。對此公司全面掌握配方開發、硫化工藝等橡膠件核心技術,依托橡膠方面的積淀進行空簧皮囊設計。2)運作高效對空氣供給系統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極高。拓普集團自主開發算法創新空氣供給系統技術,目前已成功自主研發閉式空氣供給單元,將空氣壓縮機、分配閥和 ECU 等集成于一體,顯著提升工作性能。11 月公司閉式空氣懸架系統(C-ECAS)正式量產下線,年產能 40 萬臺套,優技術強力度貢獻實車量產供應。依托多年積累的電控制造、底盤研發制造能力&超過 30 年的橡膠減震系統量產經驗,拓普集團對于空氣懸架整套系統(包含電控系統)的設計研發、生產制造以及供貨能力突出,兼具量價優勢。作為汽車車架與
99、車橋之間的傳力連接裝置,空氣懸架兼具舒適性與能源經濟性。伴隨汽車電動化趨勢&空懸系統成本下探&車型配置上探,空懸滲透率上行趨勢明顯。為增強消費者體驗+考慮性價比高提升競品盈利空間,小米汽車將搭載拓普集團空懸系統登陸,有助于在提升公司交付量的同時打開品牌知名度。預計在研發能力提升降本增效疊加實車量產交付量提升雙輪驅動下,公司創收盈利增長空間廣闊,建議持續關注。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23 圖表圖表5151:1 18 8-2 22 2 年拓普集團營收年拓普集團營收(萬元)(萬元)圖表圖表5252:1818-2 22 2 年拓普集團凈利潤年拓普集團凈利潤(萬元)(萬元)來源:ifin
100、d,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ifind,國金證券研究所 四、投資建議 智能駕駛奇點時刻來臨,行業進入大整合時代。軟硬件分離趨勢下,車企智駕差距拉大帶來合作需求,未來車企智能化&油車出清將加速,我們判斷未來國內電動化將邁入一個銷量中期上修的階段,類似 19-22 年;建議持續關注智能化為行業帶來的邊際變化。站在當前時間點,整車端建議關注軟硬件實力兼具、具備先發優勢的車企。小米自身科技屬性與爆款車型特征相耦合,生態、流量共振下有望復刻華為系成功,后續銷量具備成長性、爆發性,建議關注小米汽車及其供應鏈。如拓普集團、德賽西威、經緯恒潤、模塑科技、禾賽科技等。五、風險提示 智能化進度不及預期。城市 NOA
101、 及高階智能駕駛落地進度晚于預期的風險。行業競爭加劇。目前新能源新車型頻出,電車市場競爭加劇。同時油車促銷力度加大,存在行業競爭加劇風險。汽車銷量不及預期。汽車與電動車產銷量受到宏觀經濟環境、行業支持政策、消費者購買意愿等因素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20%-10%0%10%20%30%40%50%60%70%80%90%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120000014000001600000180000020182019202020212022營業總收入同比-60%-40%-20%0%20%40%60%8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
102、012000014000016000018000020182019202020212022凈利潤同比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24 行業行業投資評級的說明:投資評級的說明:買入:預期未來 36 個月內該行業上漲幅度超過大盤在 15%以上;增持:預期未來 36 個月內該行業上漲幅度超過大盤在 5%15%;中性:預期未來 36 個月內該行業變動幅度相對大盤在-5%5%;減持:預期未來 36 個月內該行業下跌幅度超過大盤在 5%以上。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25 特別聲明:特別聲明: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已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報告版權
103、歸“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金證券”)所有,未經事先書面授權,任何機構和個人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對本報告的任何部分制作任何形式的復制、轉發、轉載、引用、修改、仿制、刊發,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權的其他方式使用。經過書面授權的引用、刊發,需注明出處為“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刪節和修改。本報告的產生基于國金證券及其研究人員認為可信的公開資料或實地調研資料,但國金證券及其研究人員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反映撰寫研究人員的不同設想、見解及分析方法,故本報告所載觀點可能與其他類似研究報告的觀點及市場實際情況不一致,國金證券不對使用本報告所包含
104、的材料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或與此有關的其他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且本報告中的資料、意見、預測均反映報告初次公開發布時的判斷,在不作事先通知的情況下,可能會隨時調整,亦可因使用不同假設和標準、采用不同觀點和分析方法而與國金證券其它業務部門、單位或附屬機構在制作類似的其他材料時所給出的意見不同或者相反。本報告僅為參考之用,在任何地區均不應被視為買賣任何證券、金融工具的要約或要約邀請。本報告提及的任何證券或金融工具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風險,可能不易變賣以及不適合所有投資者。本報告所提及的證券或金融工具的價格、價值及收益可能會受匯率影響而波動。過往的業績并不能代表未來的表現??蛻魬斂紤]到國金證券存在
105、可能影響本報告客觀性的利益沖突,而不應視本報告為作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證券研究報告是用于服務具備專業知識的投資者和投資顧問的專業產品,使用時必須經專業人士進行解讀。國金證券建議獲取報告人員應考慮本報告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以及(若有必要)咨詢獨立投資顧問。報告本身、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也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國金證券不就報告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個人推薦。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國金證券的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涉及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并可能為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爭取提供多種金融服務。本報告并非意圖發送、發
106、布給在當地法律或監管規則下不允許向其發送、發布該研究報告的人員。國金證券并不因收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國金證券的客戶。本報告對于收件人而言屬高度機密,只有符合條件的收件人才能使用。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本報告僅供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戶中風險評級高于 C3 級(含 C3 級)的投資者使用;本報告所包含的觀點及建議并未考慮個別客戶的特殊狀況、目標或需要,不應被視為對特定客戶關于特定證券或金融工具的建議或策略。對于本報告中提及的任何證券或金融工具,本報告的收件人須保持自身的獨立判斷。使用國金證券研究報告進行投資,遭受任何損失,國金證券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若國金證券以外的任何機構或個人發
107、送本報告,則由該機構或個人為此發送行為承擔全部責任。本報告不構成國金證券向發送本報告機構或個人的收件人提供投資建議,國金證券不為此承擔任何責任。此報告僅限于中國境內使用。國金證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上海上海 北京北京 深圳深圳 電話:021-80234211 郵箱: 郵編:201204 地址:上海浦東新區芳甸路 1088 號 紫竹國際大廈 5 樓 電話:010-85950438 郵箱: 郵編:100005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建內大街 26 號 新聞大廈 8 層南側 電話:0755-83831378 傳真:0755-83830558 郵箱: 郵編:518000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金田路 2028 號皇崗商務中心 18 樓 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