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思科技-公司首次覆蓋報告:消費電子平臺型企業AI時代海闊天空-240112(3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藍思科技-公司首次覆蓋報告:消費電子平臺型企業AI時代海闊天空-240112(37頁).pdf(3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消費電子平臺型企業,AI 時代海闊天空 Table_CoverStock 藍思科技(300433)公司首次覆蓋報告 Table_ReportDate2024 年 01 月 12 日 莫文宇 S1500522090001 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2 證券研究報告 公司研究 公司首次覆蓋報告 藍思科技(300433)投資評級 買入 上次評級 資料來源:聚源,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Table_BaseData 公司主要數據 收盤價(元)11.98 52 周內股價波動區間(元)14.07-10.52 最近一月漲跌幅()-7.56 總股本(億股)49.83 流通 A 股比例(
2、)99.55 總市值(億元)597.0 資料來源: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CINDA SECURITIES CO.,LTD 北 京 市 西 城 區 鬧 市 口 大 街9號 院1號 樓 郵編:100031 消費電子平臺型企業,消費電子平臺型企業,AIAI 時代海闊天空時代海闊天空 Table_ReportDate 2024 年 01 月 12 日 報告內容摘要報告內容摘要:藍思科技:消費電子外觀件龍頭,深耕多年業績放量加速。藍思科技:消費電子外觀件龍頭,深耕多年業績放量加速。藍思科技系全球消費電子智能終端視窗與外觀防護功能部件行業龍頭,產品方向包括智能手機與電腦、新能
3、源汽車及智能座艙類、智能頭顯與智能穿戴類及其他智能終端類,能夠提供各類產品的結構件、模組及組裝,涵蓋玻璃、藍寶石、陶瓷、塑膠、碳纖維等新材料。公司 2023Q1-3 的營業收入為 339.08 億元,yoy+7.07%;歸母凈利潤為 16.49 億元,yoy+117.23%。盡管 2023 年上半年消費電子行業需求仍然萎靡,但進入 Q3 以來,華為及小米新機發布帶動市場回暖,大客戶新機也進入生產旺季。疊加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進展順利,產能利用率持續攀升,盈利能力改善明顯。Q1 及 Q2 毛利率均明顯同比改善,Q3 單季毛利率/凈利率同比有所降低主因 2023 年大客戶新機發布較往年有所推遲,部分
4、訂單滯后所致,但環比有所改善。2023 年 9 月 24 日公司關于向激勵對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推出股權激勵計劃,作為行權條件,以2022 年為基準,公司 2023 年歸母凈利潤增長率需達 20%,2024 年則為 40%。消費電子:復蘇趨勢明朗,創新動力不竭。消費電子:復蘇趨勢明朗,創新動力不竭。全球智能手機 Q3 出貨同比轉正,復蘇趨勢有望持續。據 ifind 數據,全球智能手機 2023Q3 出貨量達到 3.03 億部,同環比+0.3%/+14.1%。2023Q3 同比增速轉正,且2024 年 AI、潛望鏡、5.5G、衛星通訊等多重助力,市場有望從復蘇轉為成長。此外,AI 大模型突破以
5、來,AIPC、平板電腦等系重要終端,2024 年有望推出新品。消費電子外觀材質多樣,玻璃質地較好,對消費電子外觀材質多樣,玻璃質地較好,對 5G 的干擾小,同時成本不的干擾小,同時成本不高,因而被手機、電腦、手表等終端廣泛應用。高,因而被手機、電腦、手表等終端廣泛應用。蓋板玻璃主要分為 2D、2.5D 和 3D,各有不同的應用場景。伴隨消費需求走向高端,出于對材質、性能等方面追求,手機等終端的應用也從 2D 向 2.5D、3D 演化。3D 觸控防護玻璃蓋板與 OLED 屏幕的適配程度更高,搭配在 OLED 屏幕上可以使屏幕尺寸看起來更大,具備更好的視覺效果。OLED 快速滲透,3D 玻璃蓋板的
6、應用有望進一步加速。而折疊屏、VR 等市場正處于快速發展通道,公司有望持續受益。智能手機行業復蘇背景之下,公司核心客戶銷量增長明顯。智能手機行業復蘇背景之下,公司核心客戶銷量增長明顯。三季度以來,華為 Mate60 系列及小米 14 系列新機發布,在終端市場中引起強烈反響。蘋果方面,盡管 2023 年新機發售日期較往年稍晚,且在中國市場遭遇華為和小米的競爭壓力,但蘋果在全球有良好的客戶基礎和強大的創新實力,iPhone 的收入份額在 2023 年三季度達到 43%,是有史以來三季度最高收入份額記錄。公司系消費電子玻璃領域龍頭,玻璃業務系公司最主要收入來源,憑借多年深耕積淀的技術實力,已切入蘋果
7、、華為、小米等公司產業鏈。公司繼續精研橫向拓展,材質上形成玻璃、藍寶石、金屬、陶瓷、塑膠為一體的矩陣,可以滿足智能手機、智能手表、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多個終端不同需求。2023 年上半年,在消費電子行業需求萎靡、汽車行業競爭較激烈的背景之下,公司逆勢實現利潤增長,足見垂直整合、降本增效、產能利用率提升帶來的盈利能力改善力度之強。展望未來,隨著黃花園區、湘潭園區產品逐步導入,量產逐步開啟,其他園區產能利用率持續提升,降本增效步履不停,公司業績有望持續放量。汽車:電動智能化打開增量空間,公司漸迎放量時點。汽車:電動智能化打開增量空間,公司漸迎放量時點。在技術底層逐步-40%-20%0%20%40
8、%23/0123/0523/09藍思科技滬深300dVyXNBiUkXeYrU6MbP9PmOmMoMsOiNrRpOkPmNsQ8OrQpQNZnPnRvPnOpO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3 完善,商業及政策環境趨于明朗的背景下,各主流車廠先后轉型電動汽車。據乘聯會數據,2023 年 11 月中國新能源車銷量達 84.0 萬輛,同比+40.5%;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達 40.4%,同比+4.16pct。全球市場方面,市場研究公司 Rho Motion 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 年 11 月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創造了新的歷史紀錄,達到 140 萬輛。玻璃在汽車中有廣泛的運用,包括外部玻璃
9、、保護蓋板、內部玻璃、新應用等。伴隨汽車智能化,中控屏、儀表板等迎來較大升級,此外 HUD 等增量市場亦逐步落地。消費體驗驅動汽車行業消費電子化,一體屏等創新不輟。電動汽車動力源從燃油更換為電能之后,避免了油電轉換,電氣化賦予汽車娛樂屬性釋放的空間。公司汽車業務增長迅速,業績持續放量。公司汽車業務增長迅速,業績持續放量。公司布局汽車領域已久,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車及智能座艙類業務收入 22.82 億,同比增加55.0%。此外,盡管 2023 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整車競爭較為激烈,但公司通過加深與優質客戶的合作,同時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優化成本,毛利率同比上漲 4.29pct。新能源汽車行
10、業貝塔依然強勢,公司切入大廠供應鏈。新能源汽車逐步滲透過程中,比亞迪及特斯拉兩大車企較為強勢,此外傳統車廠積極轉型,新勢力打造差異化。公司已切入特斯拉、比亞迪等大廠供應鏈,同時與傳統車廠及新勢力合作密切,客戶包括寧德時代、寶馬、奔馳、大眾、理想、蔚來等。展望未來,公司有望跟隨核心客戶一起成長,收入增長過程中產能利用率漸漸提升,同步改善盈利能力。盈利預測及投資建議盈利預測及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 2023E/2024E/2025E 營業收入分別為 556.84/638.07/709.97 億元,分別同比+19.2%/+14.6%/+11.3%。歸 母 凈 利 潤 分 別 為31.06/40.24
11、/50.41億 元,分 別 同 比+26.9%/+29.5%/+25.3%。綜合考慮產品結構、主要下游、客戶結構、發展歷程等因素,我們選取立訊精密、歌爾股份、徠木股份作為可比公司。截至最新交易日(1 月 12 日),公司股價對應 2023E/2024E/2025E的 PE 為 19.22x/14.84x/11.84x,低于可比公司均值,成長空間廣闊,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風險因素:風險因素:宏觀經濟波動風險;消費電子行業發展不及預期風險;汽車業務拓展不及預期風險。重要財務指標重要財務指標 2021A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營業總收入(百萬元)45,268 46,
12、699 55,684 63,807 70,997 增長率 YoY%22.5%3.2%19.2%14.6%11.3%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百萬元)2,070 2,448 3,106 4,024 5,041 增長率 YoY%-57.7%18.3%26.9%29.5%25.3%毛利率%20.9%19.2%19.2%20.0%19.9%凈 資 產 收 益 率ROE%4.9%5.5%6.6%7.9%9.0%EPS(攤薄)(元)0.42 0.49 0.62 0.81 1.01 市盈率 P/E(倍)28.84 24.39 19.22 14.84 11.84 市凈率 P/B(倍)1.40 1.35 1.26 1.
13、17 1.07 資料來源: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預測;股價為2024年 01月12日收盤價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4 目 錄 投資邏輯.6 藍思科技:消費電子外觀件龍頭,多點布局助力業績成長.8 多年制造經驗,持續產品技術創新締造龍頭企業.8 創新驅動業務拓展,精益智造更添業績增益.10 財務:盈利能力逐步攀升,業績改善明顯.12 股權架構穩定,股權激勵彰顯信心.14 消費電子:復蘇趨勢明朗,創新動力不竭.15 終端需求復蘇明顯,行業周期低點已過.15 外觀進化趨勢明確,折疊屏等創新更添增量.17 格局:競爭格局清晰,公司已建立一定優勢.22 公司:消費電子玻璃領域龍頭,多元
14、化矩陣完善.24 汽車:電動智能化打開增量空間,公司漸迎放量時點.28 多年制造經驗,持續產品技術創新締造龍頭企業.28 車載業務放量加速,與大客戶一道成長.31 盈利預測與估值.33 風險因素.34 表 目 錄 表 1:公司股權激勵考核目標.14 表 2:主要材料對比.17 表 3:華為昆侖玻璃更換價格.19 表 4:玻璃蓋板產業鏈主要企業.23 表 5:中游玻璃背板/蓋板企業.23 表 6:公司主要子公司(2023 年上半年).27 表 7:玻璃在汽車的主要應用.29 表 8:汽車玻璃售價及數量情況.29 表 9:公司盈利拆分.33 表 10:公司主要財務指標.34 表 11:可比公司估值
15、.34 圖 目 錄 圖 1:公司發展歷程.8 圖 2:公司優勢工藝.9 圖 3:公司全球布局.9 圖 4:公司客戶資源.10 圖 5:公司主營產品.11 圖 6:自動化裝備.12 圖 7:智能制造.12 圖 8:公司年度營業收入及同比.12 圖 9:公司季度營業收入及同比.12 圖 10:公司年度歸母凈利潤及同比.12 圖 11:公司季度歸母凈利潤及同比.12 圖 12:公司年度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13 圖 13:公司季度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13 圖 14:公司年度費用率.13 圖 15:公司季度費用率.13 圖 16:公司年度經營性現金流凈額.13 圖 17:公司資產負債率.13 圖
16、 18:公司股權架構.14 圖 19: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及同環比.15 圖 20:各品牌廠商出貨量同比增速拐點明顯.15 圖 21:2023 年 10 月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轉正.15 圖 22: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及同環比.16 圖 23:各品牌廠商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16 圖 24:全球 PC 出貨量及同比.16 圖 25:各品牌廠商 PC 全球出貨量(千臺).16 圖 26:全球平板出貨量及同比.16 圖 27:中國平板出貨量及同比.16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5 圖 28:蓋板玻璃是消費電子終端重要組成,通常由七層構成.17 圖 29:智能手機應用.17 圖 30:智能
17、手表應用.17 圖 31:平板電腦應用.18 圖 32:蓋板玻璃主要分為 2D、2.5D 和 3D.18 圖 33:OLED 智能手機滲透率.18 圖 34:不同材質特性.19 圖 35:華為昆侖玻璃實物圖.19 圖 36:華為昆侖玻璃提供 10 倍耐摔抗跌.19 圖 37:折疊屏市場排名(2023Q3).20 圖 38:蘋果 Vision Pro.21 圖 39:蓋板玻璃產業鏈.22 圖 40:2022 年 3D 玻璃成本結構.22 圖 41:2023 年 11 月中國智能手機激活量.24 圖 42:iphone 收入及同比.25 圖 43:蘋果收入及份額.25 圖 44:玻璃業務系公司主要
18、收入來源.26 圖 45:公司消費電子業務矩陣完備.27 圖 46: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及同比.28 圖 47:中國新能源汽滲透率.28 圖 48:蔚來 ET7 智能座艙.30 圖 49:飛凡 R7 三聯屏.30 圖 50:華為光場屏.30 圖 51:2023H1 公司營收結構.31 圖 52:公司新能源汽車解決方案.31 圖 53:玻璃在汽車中的應用.31 圖 54:比亞迪全球銷量及同比.32 圖 55:比亞迪“王朝”和“海洋”.32 圖 56:特斯拉全球銷量及同比.32 圖 57:特斯拉主要工廠及產能.32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6 投資邏輯 1 1、現有業務怎么看?、現有業務怎
19、么看?藍思科技系全球消費電子智能終端視窗與外觀防護功能部件行業龍頭,已形成玻璃、藍寶石、陶瓷、塑膠、碳纖維等材料矩陣,面向智能手機、PC、智能穿戴、VRAR、汽車等潛力下游。公司在外則以創新驅動業務拓展,在內則精益生產提升自動化水平,成長動能充足。垂直整合:垂直整合:垂直整合是近兩年公司發展的重要成績和突破,借助整機組裝能力的提升,可以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公司精密金屬結構件和防護模組的市場份額。湘潭藍思目前已經有數款高端手機在量產,并且 2023 年新增了大客戶后蓋組裝業務。湘潭藍思目前已渡過前期研發和投入階段,生產經營逐個季度改善,預期將成為公司未來業績的重要增長點。研發驅動:研發驅動:公司大力
20、布局基于未來的技術研發,具備玻璃、藍寶石、精密陶瓷、精密金屬等產品加工的前沿核心技術和工藝,近兩年公司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比例、研發投入金額絕對值以和研發人員占比在行業內較高水平。近年來隨著原色玻璃、3D 玻璃、鈦合金等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的不斷推出,帶來了價值量和利潤率的不斷提升,公司雄厚的研發積淀未來將成為驅動業績增長的核心動力。精益生產精益生產:近年來公司持續提升精益管理水平,從采購、生產、人工、費用開支、研發等各個方面進行優化,生產效率及良率不斷改善,產品交付和質量連續獲得客戶嘉獎,降本增效成效顯著,2022 年度管理費用同比下降 31.83%,2023 年前三季度銷售費用下降了 6.
21、32%,管理費用下降了 7.25%,整體費用下降趨勢較為明顯,精益管理水平的提升預期將對業績的增長起到促進作用。智能制造:智能制造:公司通過深化產能體系的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公司自有智能化設備公司,自研的 Delta 并聯機器人、六軸機器人、工業物聯網系統等產品已在多處產線投入使用,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了生產效率和良率水平。從事整機組裝業務的子公司藍思科技(湘潭)有限公司榮獲 2023 年度湖南省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從事金屬加工業務的子公司藍思精密(泰州)有限公司榮獲2023 年江蘇省智能制造示范車間。2 2、增長點在哪里?、增長點在哪里?消費電子相關業務。消費電子相關業務。量的維度,終端回
22、暖趨勢明確,智能手機、PC 等消費電子終端銷量改善驅動玻璃等需求提升;價的維度:第一,消費走向高端,“玻璃蓋板+玻璃背板”有望進一步下沉;第二,OLED 有望進一步滲透,3D 玻璃蓋板更適配 OLED 屏幕,或將同步受益;第三,折疊屏、VRAR 等有望打開增量市場。汽車業務:汽車業務:新能源汽車逐步滲透過程中,比亞迪及特斯拉兩大車企較為強勢,公司已切入特斯拉、比亞迪等大廠供應鏈,同時與傳統車廠及新勢力合作密切,客戶包括寧德時代、寶馬、奔馳、大眾、理想、蔚來等。展望未來,公司有望跟隨核心客戶一起成長,收入增長過程中產能利用率漸漸提升,同步改善盈利能力。產能利用率提升有利于盈利能力增強,控本增效進
23、一步促進業績邊際改善。產能利用率提升有利于盈利能力增強,控本增效進一步促進業績邊際改善。2023 年上半年公司子公司中,藍思科技(長沙)虧損減小,藍思科技(泰州)降本增效及產能利用率提升引致利潤大幅改善,展望未來,黃花園區、湘潭園區產品逐步導入,量產逐步開啟,其他園區產能利用率持續提升,降本增效步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7 履不停,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提升。這一點在 2023 年已有驗證,上半年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均同比改善,Q3 因大客戶訂單有所遞延因此同比小幅下滑但 Q4 有望加速回升。展望未來,我們認為公司具備充足的利潤釋放能力,看好公司的投資潛力。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
24、信息披露 8 藍思科技:消費電子外觀件龍頭,多點布局助力業績成長 多年制造經驗,持續產品技術創新締造龍頭企業 消費電子外觀件龍頭,發展多年實力強勁。消費電子外觀件龍頭,發展多年實力強勁。藍思科技作為全球消費電子智能終端視窗與外觀防護功能部件行業龍頭,已實現多元化業務格局。公司產品方向包括智能手機與電腦、新能源汽車及智能座艙類、智能頭顯與智能穿戴類及其他智能終端類,提供各類產品的結構件、模組及組裝,涵蓋玻璃、藍寶石、陶瓷、塑膠、碳纖維等新材料。圖圖 1:公司發展歷程公司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重視技術積淀,研發持續深入。重視技術積淀,研發持續深入。藍思科技的技術一直是核心
25、競爭力,擁有九大行業首創,制定三大行業標準。公司注重技術創新。截至 2023Q2,公司已獲得專利授權 2189 件,其中發明專利 389 件,實用新型專利 1659 件,外觀設計專利 141 件,并獲得軟件著作權 94 件,涵蓋加工工藝、產品檢測、設備開發、新型材料、工業互聯網、生產數據化、智慧園區、企業資源管理等多個領域。2023 年,成立藍思工業研究院,研究院由脆性材料、金屬材料、化學材料、光學應用、新能源、鍍膜、觸控模組、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整機設計及組裝等十個研究所組成,重點研究脆性材料、新能源應用、光學應用、人工智能等十大領域,持續加碼創新。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9 圖圖
26、 2:公司優勢工藝公司優勢工藝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公司進行積極的海外布局,擁有子公司越南藍思、美國藍思、公司進行積極的海外布局,擁有子公司越南藍思、美國藍思、Lens Technology Japan Lens Technology Japan 株式會社等。株式會社等。公司在中國香港、越南、美國等地均設有子公司,就近服務全球客戶。越南藍思主要是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顯示模組等相關業務,目前在蓋板玻璃方面也有規劃。圖圖 3:公司全球布局公司全球布局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10 創新驅動業務拓展,精益智造更添業績增益 客戶資源豐
27、富,引領消費電子行業外觀變革??蛻糍Y源豐富,引領消費電子行業外觀變革。公司是消費電子行業外觀創新變革的引領者,首次將玻璃屏引入高端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首次將陶瓷、藍寶石材料應用到智能手機和智能可穿戴設備,首次將 3D 玻璃應用到智能手機的企業。憑借優質的產品和卓越的技術,公司已與一批優質客戶建立了穩定合作,包括蘋果、三星、小米、OPPO、vivo、華為、榮耀、特斯拉、寶馬、奔馳、大眾、理想、蔚來、比亞迪等。圖圖 4:公司客戶資源公司客戶資源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加速產業鏈垂直整合,面向多個細分下游領域。加速產業鏈垂直整合,面向多個細分下游領域。公司主營業務涉及中高端智能手機、
28、智能穿戴、電腦、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居、光伏等多個下游,目前已形成玻璃、藍寶石、陶瓷、金屬、塑膠等材質的多元矩陣,具體產品形態包括:玻璃前蓋和后蓋:玻璃前蓋和后蓋:公司視窗防護玻璃、后蓋玻璃等系列產品具有質感輕薄、透明潔凈、抗劃傷、抗指紋等特性,通過雙面 AR 工藝前蓋透光率最高可達 98%。公司防護玻璃產品主要分為中小尺寸、大尺寸不同規格,尺寸范圍從 3mm 到2500mm,精度可達納米級別。金屬:金屬:公司金屬材質加工能力較強,包括不銹鋼、太空鋁、鎂鋁合金、鈦合金等多種新型復合材料;產品加工采用國內外先進設備,加工精度可以穩定在0.01mm。藍寶石:藍寶石:公司具備從長晶設備制造到切、拋、磨
29、、成品一條龍研發、生產能力。公司生產的藍寶石純度達 99.999%,莫氏硬度達到 9,接近于鉆石,其晶格結構決定了強度高、硬度大、超耐磨等特性,產品透光率91%。精密陶瓷:精密陶瓷:公司掌握多種成型技術,同時提供多種表面處理工藝,具備硬度高、耐劃傷、莫氏硬度達到 9、耐高溫、耐酸堿腐蝕、信號穿透性強、手感溫潤等優點。塑膠模具:塑膠模具:公司成型設備為全球頂級注塑機,產品類型多樣,可滿足不同終端差異化需求。觸控:觸控:公司擁有世界一流的電容式觸控屏(GF/GFF/OGS/GG)、柔性觸控技術、FILM SENSOR(10/10um Narrow Border)、高精度 2.5D/3D 精密貼合工
30、藝、全自動化技術和生產能力。生物識別:生物識別:公司技術自主研發,可為客戶提供多樣化解決方案,包括前置電容模組、后置電容模組、側邊電容模組、屏下光學模組等。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11 組裝:組裝:公司致力于為全球客戶提供垂直整合的端到端解決方案,具有全面的ODM&OEM 能力,實現了自動化率達到 70%以上、良率 99%以上的組裝業界領先水平。公司在現有的業務平臺基礎上,不斷開辟新市場,積極布局原輔材料、專用設備、智能制造等上下游產業,培育或投資了藍思智能、藍思集成、東莞藍思、藍思新材、泰州藍思、越南藍思、豪恩聲學等多家具有良好成長潛力與核心競爭力的子公司或業務模塊。圖圖 5:公司
31、主營產品公司主營產品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精益生產控本增效,智能制造優化工藝。精益生產控本增效,智能制造優化工藝。公司是業內最早研發、制造、大規模應用自動化設備和智能制造工業體系的企業之一,截至 2022H1,目前擁有一支超 1200 人的智能制造開發團隊,將生產制造與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進行深度融合,大幅提高數據自動化采集和分析水平,提高生產效率和良率,降低生產管理成本。公司具備強大的專用設備自主研發制造能力,以及工裝夾具、模具、輔材自制能力,自主研發的機器設備更好地適配公司生產線布局和工藝技術特點,關鍵性能、綜合效率、自動化程度、能耗和排放等指標均
32、行業領先。公司根據生產部門需要,自主對老舊設備進行技術升級改造或回收利用,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節省設備投資,成本優勢突出。自動化裝備:自動化裝備:公司設立藍思智能機器人(長沙)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高精度、高性價比、高通用性工業機器人和高端智能制造裝備。智能制造:智能制造:以智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與工業的全方位系統集成,自我感知、自我分析判斷、自我決策和人機協同一體化的先進控制與優化技術,聚焦效率提升、品質改善和成本管理變革,助力構建數字化與透明化的智能制造新體系,邁向智能化高速發展,打造了行業工業 4.0 的新高度。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12 圖圖 6:自動化裝備自動化裝備 圖圖
33、 7:智能制造智能制造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財務:盈利能力逐步攀升,業績改善明顯 業績大幅改善,業績大幅改善,20232023 年前三季度凈利潤翻倍增長。年前三季度凈利潤翻倍增長。公司 2023Q1-3 的營業收入為338.08億元,yoy+7.07%。公司2023Q1-3的歸母凈利潤為16.49億元,yoy+117.23%。公司業績改善明顯,盡管 2023 年上半年消費電子行業需求仍然萎靡,但進入 Q3 以來,華為及小米新機發布帶動市場回暖,大客戶新機也進入生產旺季。疊加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進展順利,產能利用率持續攀升,盈利能力改善明顯。
34、圖圖 8:公司年度營業收入及同比公司年度營業收入及同比 圖圖 9:公司季度營業收入及同比公司季度營業收入及同比 資料來源: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圖圖 10:公司年度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公司年度歸母凈利潤及同比 圖圖 11:公司季度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公司季度歸母凈利潤及同比 資料來源: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費率總體穩定,盈利能力穩步提高。費率總體穩定,盈利能力穩步提高。公司2023Q1-Q3毛利率為18.03%,yoy+1.33pct。公司 2023Q1-3 凈利率為 4.91%,yoy+2.34pct。伴
35、隨消費電子業務稼動率逐步提高,0%5%10%15%20%25%-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營業收入(億元)yoy-右-30%-20%-10%0%10%20%30%40%-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1Q21 2Q21 3Q21 4Q21 1Q22 2Q22 3Q22 4Q22 1Q23 2Q23 3Q23營業收入(億元)yoy-右-100%-50%0%50%100%150%200%250%300%350%0102030405060歸母凈利潤(億元)yoy-右-300%-200%-100%0%100%200%300%40
36、0%(15)(10)(5)-5 10 15 20歸母凈利潤(億元)yoy-右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13 公司盈利能力環比改善明顯。Q3 單季毛利率/凈利率同比有所降低主因 2023 年大客戶新機發布較往年有所推遲,部分訂單滯后所致。此外公司通過精益管理,持續提升自動化水平,控制費用性開支方面持續取得成效,2023Q1-3 公司銷售費用下降了6.32%,管理費用下降了 7.25%,財務費用僅 1.17 億元。圖圖 12:公司年度銷售毛利率公司年度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銷售凈利率 圖圖 13:公司季度銷售毛利率公司季度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銷售凈利率 資料來源:ifind,信達證券研
37、發中心 資料來源: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圖圖 14:公司年度費用率公司年度費用率 圖圖 15:公司季度費用率公司季度費用率 資料來源: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經營性現金流提升明顯,資產負債率持續降低。經營性現金流提升明顯,資產負債率持續降低。受益于公司垂直整合、大力研發創新,經營性現金流改善明顯。2022 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凈額達 91.81 億元,yoy+52%。2023 年來,蘋果在 iPhone、VisionPro 等產品的創新反饋良好,華為、小米等廠商銷量有所復蘇,公司經營狀況有望持續改善。此外,公司穩健經營策略,積極降低財務杠桿,
38、截至 2023 年三季報,公司資產負債率已降至 40%。圖圖 16:公司年度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公司年度經營性現金流凈額 圖圖 17:公司資產負債率公司資產負債率 資料來源: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0%5%10%15%20%25%30%35%2018A2019A2020A2021A2022A2023Q1-3%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15%-10%-5%0%5%10%15%20%25%30%1Q212Q213Q214Q211Q222Q223Q224Q221Q232Q233Q23%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0%1%2%3%4%5%6%7%8%9%10%2018
39、A2019A2020A2021A2022A2023Q1-3%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研發費用率%財務費用率-40%-20%0%20%40%60%80%100%120%1Q212Q213Q214Q211Q222Q223Q224Q221Q232Q233Q23%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研發費用率%財務費用率-200204060801002019A2020A2021A2022A2023Q1-3經營性現金流(億元)yoy30%35%40%45%50%55%2019A2020A2021A2022A2023Q3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14 股權架構穩定,股權激勵彰顯信心 公司股權架構明晰,周群飛
40、女士及其一致行動人是公司實際控制人。公司股權架構明晰,周群飛女士及其一致行動人是公司實際控制人。藍思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持有藍思科技集團 56.39%股份,此外長沙群欣投資咨詢、長沙領新產業投資、香港中央結算所分別持有公司 5.79%、3.95%、3.08%股份。公司實際控制人周群飛女士及其一致行動人鄭俊龍通過藍思科技(香港)、長沙群欣投資咨詢控股公司。周群飛女士分別持有藍思科技(香港)及長沙群欣投資咨詢控股公司 100%和 97.9%的股份。圖圖 18:公司股權架構公司股權架構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截至2023年三季報)股權激勵計劃頒布,未來信心充足。股權激勵計劃頒布,未來
41、信心充足。2023 年 9 月 24 日關于向激勵對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推出股權激勵計劃,本激勵計劃擬向激勵對象授予的權益合計 5315.99 股,約占草案公告時公司股本總額的 1.07%。作為行權條件,以公司 2022年度歸母凈利潤為基準,2023 年歸母凈利潤增長率需達 20%,2024 年則為 40%。表表 1:公司股權激勵考核目標:公司股權激勵考核目標 解除限售期 業績考核 授予的第一類限制性股票第一個解除限售期 以 2022 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基數,2023 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長率不低于 20%授予的第一類限制性股票第二個解除限售期 以 2022 年度歸
42、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基數,2024 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長率不低于 40%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15 消費電子:復蘇趨勢明朗,創新動力不竭 終端需求復蘇明顯,行業周期低點已過 全球智能手機全球智能手機 Q3Q3 出貨同比轉正,復蘇趨勢有望持續。出貨同比轉正,復蘇趨勢有望持續。據 ifind 數據,全球智能手機 2023Q3 出貨量達到 3.03 億部,同環比+0.3%/+14.1%。智能手機市場因宏觀經濟等因素拖累已連續多個季度下滑,終于 2023Q3 同比增速轉正,且 2024 年或有 AI、潛望鏡、5.5G、衛星通訊等多重
43、助力,市場有望從復蘇轉為成長。圖圖 19: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及同環比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及同環比 圖圖 20:各品牌廠商出貨量同比增速拐點明顯各品牌廠商出貨量同比增速拐點明顯 資料來源: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圖圖 21:2023 年年 10 月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轉正月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轉正 資料來源:Counterpoint,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國內方面,國內方面,Q3Q3 智能手機出貨跌幅企穩,華為、小米表現超出預期。智能手機出貨跌幅企穩,華為、小米表現超出預期。據 canalys 數據,2023Q3 國內智能手機出貨 0.67 億部,同環
44、比-4.7%/+3.7%。Q3 以來華為 mate系列及小米 14 系列發售,銷量超出預期,尤其華為回歸帶來產業鏈上較多個股大幅上漲。展望 2024 年,新機持續發布,創新動能不減,且 2021 年 5G 小高潮的購機者或迎換機需求,智能手機市場有望迎來增長。-20%-15%-10%-5%0%5%10%15%2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1Q212Q213Q214Q211Q222Q223Q224Q221Q232Q233Q23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百萬部)qoqyoy-40%-20%0%20%40%60%80%100%1Q212Q213Q214Q211Q222Q223Q22
45、4Q221Q232Q233Q23蘋果三星小米VIVOOPPO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16 圖圖 22: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及同環比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及同環比 圖圖 23:各品牌廠商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各品牌廠商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 資料來源: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電腦市場,電腦市場,PCPC 及平板電腦跌幅快速收窄。及平板電腦跌幅快速收窄。PC 方面,2023Q3 全球出貨 0.68 億臺,同環比-7.6%/+10.7%。平板電腦出貨 0.33 億臺,同環比-14.2%/+17.3%。PC 方面,2021Q4 同比增幅過半,此后增速
46、下滑,2023 年 Q1 觸底回暖。AI 大模型突破以來,AIPC 系重要終端,2024 年有望推出新品。平板方面,2023 年因宅經濟需求下降,平板電腦出貨驟減,2024 年有望復蘇。圖圖 24:全球全球 PC 出貨量及同比出貨量及同比 圖圖 25:各品牌廠商各品牌廠商 PC 全球出貨量全球出貨量(千臺)(千臺)資料來源: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canalys,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圖圖 26:全球平板出貨量及同比全球平板出貨量及同比 圖圖 27:中國平板出貨量及同比中國平板出貨量及同比 資料來源: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20%-1
47、8%-16%-14%-12%-10%-8%-6%-4%-2%0%01020304050607080901001Q21 2Q21 3Q21 4Q21 1Q22 2Q22 3Q22 4Q22 1Q23 2Q23 3Q23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百萬)yoy(右)01020304050607080901001Q212Q213Q214Q211Q222Q223Q224Q221Q232Q233Q23蘋果OPPOVIVOHonor小米其他-40%-30%-20%-10%0%10%20%30%40%50%60%0204060801001201Q113Q111Q123Q121Q133Q131Q143Q141Q153
48、Q151Q163Q161Q173Q171Q183Q181Q193Q191Q203Q201Q213Q211Q223Q221Q233Q23全球PC出貨量(百萬)yoy(右)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1000002Q213Q214Q211Q222Q223Q224Q221Q232Q233Q23聯想HPDellAppleAsus其他-40%-30%-20%-10%0%10%20%30%40%50%60%01020304050601Q202Q203Q204Q201Q212Q213Q214Q211Q222Q223Q224Q221Q232Q23
49、3Q23全球平板出貨量(百萬)yoy(右)-20%-10%0%10%20%30%40%50%60%70%80%0123456789101Q202Q203Q204Q201Q212Q213Q214Q211Q222Q223Q224Q221Q232Q233Q23中國平板出貨量(百萬)yoy(右)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17 外觀進化趨勢明確,折疊屏等創新更添增量#1#1:玻璃蓋板應用廣泛,是消費電子中重要組件:玻璃蓋板應用廣泛,是消費電子中重要組件 消費電子外觀材質多樣,常見的包括玻璃、金屬、塑料、藍寶石、陶瓷等。消費電子外觀材質多樣,常見的包括玻璃、金屬、塑料、藍寶石、陶瓷等。其中,玻璃質
50、地較好,對 5G 的干擾小,同時成本不高,因而被手機、電腦、手表等終端廣泛應用。此外,藍寶石相對玻璃而言材料優點更為突出,隨著工藝層面的問題逐步解決,成本也踏入可接受區間,應用場景逐步落地。表表 2:主要材料對比:主要材料對比 材料 質地 韌性 5G/無線充電干擾 耐磨/耐刮 彎曲性 加工復雜性 成本 玻璃 很好 堅韌 否 一般 是 高 中 金屬 良好 很堅韌 是 高 是 中 中 塑料 一般 一般 否 差 是 低 低 藍寶石 良好 很堅韌 否 高 否 很高 很高 陶瓷 很好 堅韌 否 高 否 很高 很高 資料來源:伯恩光學招股說明書,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蓋板玻璃組成較為復雜,是消費電子核心組件。
51、蓋板玻璃組成較為復雜,是消費電子核心組件。蓋板玻璃通常由七層組成,即導電層、加硬層、玻璃層、加硬層、Icon 層、顏色油墨層、IR 油墨層等,具有強度高、透光性好、韌性好、抗劃傷、憎污性好、聚水性強等特征。圖圖 28:蓋板玻璃是消費電子終端重要組成,通常由七層構成蓋板玻璃是消費電子終端重要組成,通常由七層構成 資料來源:中科納通官網,信濠光電招股說明書,信達證券研發中心#2#2:消費需求變化,:消費需求變化,OLEDOLED 屏幕滲透,屏幕滲透,3 3D D 玻璃蓋板玻璃蓋板/玻璃背板進一步打開增量空間玻璃背板進一步打開增量空間 蓋板玻璃主要分為蓋板玻璃主要分為 2D2D、2.5D2.5D 和
52、和 3D3D,各有不同的應用場景。,各有不同的應用場景。2D 玻璃是一塊平整的玻璃,2.5D 玻璃在側面具有一定的弧度,3D 玻璃整個面都有弧度設計。伴隨消費需求走向高端,出于對材質、性能等方面追求,手機等終端的應用也從 2D 向 2.5D、3D 演化。圖圖 29:智能手機應用智能手機應用 圖圖 30:智能手表應用智能手表應用 資料來源:伯恩光學招股說明書,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伯恩光學招股說明書,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18 圖圖 31:平板電腦應用平板電腦應用 圖圖 32:蓋板玻璃主要分為蓋板玻璃主要分為 2D、2.5D 和和 3D 資料來源:伯恩光學招股
53、說明書,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信濠光電招股說明書,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3D3D 玻璃蓋板更適合玻璃蓋板更適合 OLEDOLED,伴隨,伴隨 OLEDOLED 同步滲透。同步滲透。OLED 是新一代顯示技術,具備低功耗、輕薄、可柔性化的特點,OLED 柔性面板在智能手機上的應用及普及,為防護玻璃外觀設計帶來更多可能。3D 觸控防護玻璃蓋板與 OLED 屏幕的適配程度更高,搭配在 OLED 屏幕上可以使屏幕尺寸看起來更大,具備更好的視覺效果。3D 防護產品具有輕薄、透明潔凈、抗指紋、防眩光、耐候性佳等優點,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據 Trendforce 集邦咨詢數據,預計 2022 年 OLED
54、智能手機滲透率為 47.7%,2023年有望突破 50.8%。與此同時,3D 玻璃蓋板的應用有望進一步加速。圖圖 33:OLED 智能手機滲透率智能手機滲透率 資料來源:TrendForce集邦咨詢,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0%10%20%30%40%50%60%20182019202020212022E2023F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19 玻璃材質優勢突出,背板滲透有望更進一步。玻璃材質優勢突出,背板滲透有望更進一步。玻璃的優勢不僅局限于質感等特性,且玻璃是絕緣體故對信號無干擾,5G 在目前手機的滲透率已經較高,展望未來,5.5G乃至 6G 或將進一步打開玻璃背板的應用,使其在中低端
55、機型中搭載。圖圖 34:不同材質特性不同材質特性 資料來源:粉體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玻璃工藝創新仍未停歇,頭部品牌新品迭出玻璃工藝創新仍未停歇,頭部品牌新品迭出,玻璃價值量不斷提升,玻璃價值量不斷提升。華為最新推出的昆侖玻璃獲得全球首個瑞士 SGS 五星級耐摔認證,耐摔能力提升 10 倍。且據官網披露,華為昆侖玻璃的價格較高,更換玻璃的價格需 589-799 元不等。小米也推出了自己的龍晶玻璃,在石英砂中加入特殊材料,加熱到 1600 攝氏度熔煉,加上長晶整個工藝支撐需要 80 小時以上時間,維氏硬度達到 860 HV0.025,同時保持了良好的透光性能。圖圖 35:華為昆侖玻璃實物圖華為昆
56、侖玻璃實物圖 圖圖 36:華為昆侖玻璃提供華為昆侖玻璃提供 10 倍耐摔抗跌倍耐摔抗跌 資料來源:華為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華為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表表 3:華為昆侖玻璃更換價格:華為昆侖玻璃更換價格 產品系列產品系列 產品型號產品型號 更換昆侖玻璃價格(元)更換昆侖玻璃價格(元)HUAWEI Mate 系列 HUAWEI Mate X3 619 HUAWEI Mate 50 RS 保時捷設計 799 HUAWEI Mate 50 Pro 799 HUAWEI Mate 50 589 HUAWEI Mate 50E 589 HUAWEI Mate 40 799 HUAWEI M
57、ate 40E 799 HUAWEI Mate 40 Pro 799 HUAWEI Mate 40 Pro+799 HUAWEI Mate 40 RS 保時捷設計 799 HUAWEI Mate 40E Pro 799 HUAWEI Mate 30 Pro 799 HUAWEI Mate 30 RS 保時捷設計 799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20 HUAWEI Mate 30E Pro 799 HUAWEI P 系列 HUAWEI P60 Art 719 HUAWEI P60 Pro 719 HUAWEI P60 719 HUAWEI P50 589 HUAWEI P50E 589
58、 HUAWEI P50 Pro 799 HUAWEI P40 589 HUAWEI P40 Pro 799 HUAWEI P40 Pro+799 HUAWEI nova 系列 HUAWEI nova 11 Pro 799 HUAWEI nova 10 Pro 799 資料來源:華為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3#3:折疊屏需求加倍,外觀材質件市場空間邊際改善:折疊屏需求加倍,外觀材質件市場空間邊際改善 折疊屏保持增長態勢,外觀材質件需求邊際改善。折疊屏保持增長態勢,外觀材質件需求邊際改善。根據 CINNO Research 數據顯示,2023 年第三季度,中國市場折疊屏手機銷量達 198 萬部,同
59、比增長 175%,環比增長 70%,且已連續第十二個季度同比正增長。其中,得益于 Mate X3/Pocket S/Mate X5 的表現,華為折疊屏銷量居榜一,榮耀緊隨其后。折疊屏手機的成本和售價一直在降低,當前部分機型已下探到高端直板手機的價格區間,折疊屏有望逐步替代高端直板旗艦機型。由于折疊屏對于蓋板和背板需求翻倍,CPI 和 UTG 用量有望同步增加,整機價值量快速成長。圖圖 37:折疊屏市場排名(折疊屏市場排名(2023Q3)資料來源:CINNO research,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0%5%10%15%20%25%30%35%華為榮耀VIVO三星OPPO小米MOTO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
60、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21#4#4:蘋果:蘋果 VisionVision ProPro 發布,消費電子行業有望開啟新周期發布,消費電子行業有望開啟新周期 蘋果孕育多年的 Vision Pro 在 2023 年 Q2 發布,2024 年有望快速放量。我們認為,作為消費電子龍頭企業,蘋果十年磨劍推出的 Vision Pro 是 VR 行業進程上里程碑級的產品,其創新力度之大或大幅推動 VR 行業進程。且空間計算概念被推出以后,消費電子終端包括手機、電腦、iPad 等展現融合趨勢,通過 Vision Pro 進一步協同,消費電子行業展現新的發展方向,我們堅定看好 VR 行業的未來。圖圖 38:蘋果蘋果
61、Vision Pro 資料來源:apple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22 格局:競爭格局清晰,公司已建立一定優勢 從產業鏈來看,從產業鏈來看,蓋板玻璃上游主要為玻璃基板、鍍膜材料、拋光材料、貼合材料等原材料及各類設備,中游系玻璃蓋板及背板等,最終應用于智能手機、智能穿戴、平板電腦、車載顯示、數碼產品、醫療設備等各類下游。圖圖 39:蓋板玻璃產業鏈蓋板玻璃產業鏈 資料來源:藍思科技創業板發行可轉債募集說明書,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從從 3D3D 玻璃的成本看,玻璃的成本看,玻璃基板、貼合材料、拋光材料、鍍膜材料、油墨分別占比48%、14%、9%、6%、5%。玻璃基板占
62、比最高,但目前仍主要為國外企業如康寧、肖特、旭硝子等所壟斷,國內的東旭集團、彩虹股份有一定進展。在所需的設備方面,涉及的產業鏈較為復雜,國內企業布局廣泛。圖圖 40:2022 年年 3D 玻璃成本結構玻璃成本結構 資料來源:新材料,中商產業研究院,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23 表表 4:玻璃蓋板產業鏈主要企業:玻璃蓋板產業鏈主要企業 原材料及設備 企業名稱 玻璃基板 康寧、電氣硝子、肖特、旭硝子、科立視、旭虹光電、南波、洛玻、彩虹電子、東麗華等 玻璃切割設備 山東精輝、深圳鴻博、大族激光、德龍激光、盛雄激光、泰德激光、耀德利科技等 CNC 設備 北京精雕、創世紀、佳
63、鐵、沈陽機床、大連機床、詮腦機電、遠洋翔瑞、君泰精雕、迪奧數控、鼎泰 智能、大字精雕等 研磨拋光設備 宇晶機器、宇環數控、龍恩康、深圳普盛旺、遂聯自動化、春草研磨、新航科技、西可實業、賽貝爾、佳順達、創世紀、晶日智能、赫瑞特等 鍍膜耗材 大金氟化工、PPG、佳能、晟通納米、瑞寶新材料、奧百通、宇晶封裝、禾信天成、威帝佳電子、深圳 照宇恒、深圳中氟科技、深圳漢能化工等 鍍膜設備 新柯隆、日本光馳、北京創世威納、一脈科技、匯成真空、沈陽百樂真空、振華科技、中山凱旋真空、華宇真空、偉創真空、正達真空、同盛達精密、三束鍍膜等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中游的玻璃背板中游的玻璃背板/玻
64、璃蓋板主要生產企業為藍思科技、伯恩光學、星星科技、合力玻璃蓋板主要生產企業為藍思科技、伯恩光學、星星科技、合力泰、信濠光電、歐菲光、長信科技等。泰、信濠光電、歐菲光、長信科技等。其中,藍思科技在玻璃領域已形成較大優勢。展望未來,玻璃工藝復雜程度不斷提高,技術壁壘有望進一步加強,客戶資源也將成為業內領先企業顯著優勢。表表 5:中游玻璃背板:中游玻璃背板/蓋板企業蓋板企業 主要參與者 簡介 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多年來在消費電子和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深耕細作及口碑,贏得了優質、穩定的國際知名品牌客戶,如:蘋果、三星、華為、小米、OPPO、vivo、榮耀、谷歌、Meta,特斯拉、寧德時代、寶馬、奔馳
65、、大眾、理想、蔚來、比亞迪等。憑借在行業內較高的知名度和深厚的技術沉淀,公司不斷拓展與現有客戶合作領域,并不斷發展新客戶,進一步豐富公司的客戶資源、產品結構。與此同時,公司在海外設立研發生產基地、分支機構,能夠快速地響應和更好地滿足客戶的研發、生產、服務等需求。伯恩光學有限公司 伯恩光學有限公司為在中國香港注冊的有限公司,伯恩光學在中國大陸投資設立了伯恩光學(深圳)有限公司、伯恩光學(惠州)有限公司及多家下屬公司,生產基地主要分布于深圳、惠州、內蒙古等地,主營產品包含各類玻璃蓋板、觸摸屏、手機金屬結構件及藍寶石組件等。浙江星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星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公司(股
66、票代碼:300256.SZ),成立于 2003 年,注冊資本 9.58 億元,主要生產和銷售手機、平板電腦等視窗防護屏、精密結構件以及車載電子。星星科技擁有多條生產線用于生產各類手機玻璃視窗防護屏和結構件等產品。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碼:002217.SZ),成立于 2003 年,注冊資本 31.16 億元,主要生產和銷售液晶顯示、觸控模組、智能硬件產品。產品廣泛應用于通訊設備、消費電子、家用電器、辦公設備、數碼產品、汽車電子、財務金融、工業控制、醫療器械、智能穿戴、智能零售等諸多領域。歐菲光股份集團有限公司 歐菲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深交所
67、中小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碼:002456.SZ),成立于 2001 年,注冊資本 26.95 億元,主營產品為觸摸屏、影像模組、指紋識別模組等,并積極布局智能汽車領域,現有員工近 4 萬人。蕪湖長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蕪湖長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碼:300088.SZ),成立于 2006 年,注冊資本 24.40 億元,主要生產和銷售 TFT 減薄面板、ITO 導電玻璃、平板顯示模組及全貼合產品、LCD 手機觸控顯示模組、智能可穿戴模組以及車載觸控、蓋板和觸顯一體化模組等。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24 公司:消費電子玻璃領域
68、龍頭,多元化矩陣完善 智能手機行業復蘇背景之下,公司核心客戶銷量增長明顯。智能手機行業復蘇背景之下,公司核心客戶銷量增長明顯。智能手機市場已連續多個季度銷量下調,當前行業拐點已現,尤其安卓市場整體復蘇趨勢明朗。三季度以來,華為 Mate60 系列及小米 14 系列新機發布,在終端市場中引起強烈反響。據 BCI數據,2023 年 11 月蘋果、小米、榮耀、華為在中國的激活量分別達 604.4、524.3、403.1、401.4 萬部,分別同比+2.2%、+44.1%、+12.6%、+75.6%。圖圖 41:2023 年年 11 月中國智能手機激活量月中國智能手機激活量 資料來源:BCI,天天IC
69、,集微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三季度三季度 iPhoneiPhone 收入增長,蘋果打破有史以來最高的第三季度收入份額記錄。收入增長,蘋果打破有史以來最高的第三季度收入份額記錄。2023年第四財季(對應第三季度)蘋果 iPone 收入為 438.05 億美元,同比+2.77%。盡管蘋果 2023 年新機發售日期較往年晚一周,且在中國市場遭遇華為和小米的競爭壓力,但蘋果在全球有良好的客戶基礎和強大的創新實力,據 counterpoint 的數據,iPhone 的收入份額在 2023 年三季度達到 43%,是有史以來三季度最高收入份額記錄,遙遙領先第二名 26%。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2
70、5 圖圖 42:iphone 收入及同比收入及同比 資料來源: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圖圖 43:蘋果收入及份額蘋果收入及份額 資料來源:counterpoint,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20%-10%0%10%20%30%40%50%60%7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iPhone收入(億美元)yoy(右)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26 公司系消費電子玻璃領域龍頭,玻璃業務系公司最主要收入來源。公司系消費電子玻璃領域龍頭,玻璃業務系公司最主要收入來源。從公司營業結構看,2022 年中小尺寸防護玻璃占比達 67.49%,大尺寸防護玻璃占比達 13.09%。公
71、司防護玻璃主要應用于手機、智能手表、平板電腦及筆記本電腦等終端,憑借多年的深耕,公司已在消費電子玻璃領域建立較大優勢。圖圖 44:玻璃業務系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玻璃業務系公司主要收入來源 資料來源: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憑借多年深耕積淀的技術實力,公司繼續精研橫向拓展,材質上形成玻璃、藍寶石、金屬、陶瓷、塑膠為一體的矩陣,可以滿足智能手機、智能手表、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多個終端客戶不同需求。整機組裝:整機組裝:公司成功向藍寶石、陶瓷、金屬等結構件和觸控、指紋、天線及攝像頭模組延伸,已經形成結構件+模組的一站式供貨,實現了智能手機端到端的供應鏈垂直整合;智能手表:智能手表:公司在智能手表、
72、AR/VR 等 AIoT 品類擁有玻璃、藍寶石、陶瓷(背蓋組件、表殼、表冠)、金屬(表殼、表冠)、觸控、貼合、鍍膜(玻璃、藍寶石)等在內的一站式供應及組裝能力,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智能穿戴產品解決方案;筆記本電腦:筆記本電腦:公司提供基于不同金屬材質的 A、C、D 鍵解決方案,同時擁有成熟高端玻璃、陶瓷、藍寶石替代解決方案。筆記本電腦業務可以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從筆記本觸控面板解決方案,到 GF2、OGS、GFF 等結構,固態光學膠、液態光學膠與 LCM、OLED 貼合,再到筆記本上觸控板、觸摸條和主動筆等觸控定制需求均可滿足。平板電腦:平板電腦:憑借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精密加工能力及量大穩定
73、的產品供應能力和良好的行業口碑,公司已經與國內外頭部品牌深度戰略合作,通過集成防護玻璃、指紋模組、藍寶石鏡片、觸控模組、金屬結構件等零組件,為客戶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27 公司主要子公司包括藍思科技(長沙)、藍思科技(湘潭)、藍思智控(長沙)、藍公司主要子公司包括藍思科技(長沙)、藍思科技(湘潭)、藍思智控(長沙)、藍思科技(越南)、藍思精密(泰州)等。思科技(越南)、藍思精密(泰州)等。2023 年上半年,在消費電子行業需求萎靡、汽車行業價格戰激烈的背景之下,公司逆勢實現利潤增長,足見降本增效、產能利用率提升帶來的盈利能力改善力度之強。從子公司來看,藍思科技
74、(長沙)虧損減小,藍思科技(泰州)降本增效及產能利用率提升引致利潤大幅改善,展望未來,黃花園區、湘潭園區產品逐步導入,量產逐步開啟,其他園區產能利用率持續提升,降本增效步履不停,公司業績有望持續放量。表表 6:公司主要子公司(:公司主要子公司(2023 年上半年)年上半年)公司名稱 主要業務 營業收入(億元)yoy 凈利潤(億元)yoy 藍思科技(長沙)有限公司 研發、生產、銷售外觀防護玻璃及功能組件 52.31-11%(4.17)4%藍思科技(湘潭)有限公司 電子產品及零配件的研發、生產、組裝、銷售業務 19.01 857%(1.10)-2%藍思智控(長沙)有限公司 金屬材料、塑料制品生產、
75、銷售 4.52 33%0.60 80%藍思科技(越南)有限公司 電子零件加工、研發、生產、銷售 13.70 10%0.84-5%藍思精密(泰州)有限公司 生產、研發、加工鋁、鎂等各式新型合金材料手機中框及相關零組件 54.99-3%1.72 340%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圖圖 45:公司消費電子業務矩陣完備公司消費電子業務矩陣完備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28 汽車:電動智能化打開增量空間,公司漸迎放量時點 多年制造經驗,持續產品技術創新締造龍頭企業#1#1:電動智能化持續,頭部廠商優勢明顯:電動智能化持續,頭部廠商優勢明顯 中國
76、新能源汽車銷量穩步上升,滲透率再創新高。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穩步上升,滲透率再創新高。在技術底層逐步完善,商業及政策環境趨于明朗的背景下,各主流車廠先后轉型電動汽車。據乘聯會數據,2023年11月中國新能源車銷量達84.0萬輛,同比+40.5%;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達40.4%,同比+4.16pct。全球市場方面,全球市場方面,20232023 年年 1111 月電動車銷量創新紀錄。月電動車銷量創新紀錄。市場研究公司 Rho Motion 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 年 11 月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創造了新的歷史紀錄,達到 140 萬輛。從車型上看,在 11 月份售出的電動汽車中,純電動汽車占 70%,
77、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占 30%。從市場來看,中國電動汽車的銷量上漲 25%,美國和加拿大的銷量增長 43%,而歐洲的銷量與 2022 年同期相比下降 3%。圖圖 46: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及同比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及同比 圖圖 47:中國新能源汽滲透率中國新能源汽滲透率 資料來源:乘聯會,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乘聯會,信達證券研發中心#2#2:玻璃在汽車中應用場景多樣,價值量較高:玻璃在汽車中應用場景多樣,價值量較高 玻璃在新能源車中應用場景豐富。玻璃在新能源車中應用場景豐富。玻璃在汽車中有廣泛的運用,包括外部玻璃、保護蓋板、內部玻璃、新應用等。伴隨汽車智能化,中控屏、儀表板等迎來較大升級,此外
78、 HUD 等增量市場亦逐步落地。據 Frost&Sullivan 數據,保護蓋板、內部玻璃及車輛相機感應器/激光雷達、AR HUD 等具體場景的玻璃 ASP 約在 4-60 美金之間,市場空間較大。-20%0%20%40%60%80%100%010203040506070809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11月12月2021年新車銷量(萬輛)2022年新車銷量(萬輛)2023年新車銷量(萬輛)2023年YoY(右)0%5%10%15%20%25%30%35%40%45%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10月 11月 12月2022年新能源車滲透率2023
79、年新能源車滲透率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29 表表 7:玻璃在汽車的主要應用:玻璃在汽車的主要應用 外部玻璃 保護蓋板 內部玻璃 新應用 產品類型 擋風玻璃 門玻璃 汽車支柱 儀表板 后座娛樂顯示屏 車輛顯示屏 數碼鏡 內飾玻璃 HUD 激光雷達 AR HUD 功能性 保障汽車乘客 保護汽車電子用品 保護汽車電子用品 允許在車輛內使用一系列顏色及效果,以獲得更好的質感和美感 保護汽車電子用品 特征 厚實、堅固及抗碎 堅固及抗碎 對感應觸摸而言較薄,并創造較高清晰度 靈活的形狀、顏色、燈光效果、質感,以及改善車內體驗 耐用、不受所有天氣條件影響 對高吸光而言為薄 估計滲透率(2025
80、 年)100%儀表盤65%;后座娛樂顯示屏30%;車輛顯示屏100%;數碼鏡15%.10%5%增長潛力 低 高 非常高 非常高 資料來源:Frost&Sullivan,伯恩光學招股書,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表表 8:汽車玻璃售價及數量情況:汽車玻璃售價及數量情況 高端汽車(高端汽車(20252025 年前)年前)估計平均售價(美元)估計平均售價(美元)目前?目前?玻璃數目玻璃數目 保護蓋板 儀表板及顯示屏 25-60 1-2 后座娛樂顯示屏 8-10 1-2 數碼鏡蓋板 5-8 1-3 內部玻璃 裝飾玻璃 15-35 4-8 HUD 4-5 1-2 新應用 車輛相機/感應器/激光雷達 20-40
81、1-5 AR HUD 8-10 1-2 資料來源:Frost&Sullivan,伯恩光學招股書,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30#3#3:消費體驗驅動汽車行業消費電子化,一體屏等創新不輟:消費體驗驅動汽車行業消費電子化,一體屏等創新不輟 電動汽車動力源從燃油更換為電能之后,避免了油電轉換,電氣化賦予汽車娛樂屬電動汽車動力源從燃油更換為電能之后,避免了油電轉換,電氣化賦予汽車娛樂屬性釋放的空間。性釋放的空間。主流的電動車型多數有一塊中控屏承擔智能駕駛、車載影音等功能。隨著電動智能化深入,車廠不得不挖掘差異化特征打造品牌特色,車內的雙聯屏、三聯屏不斷出現。智能座艙方面類似華
82、為的光場屏創新也陸續推出,該產品融合了液晶顯示技術與空間光學技術,基于空間光學系統設計,突破車內物理空間限制,可以實現 40 英寸超大畫幅。圖圖 48:蔚來蔚來 ET7 智能座艙智能座艙 圖圖 49:飛凡飛凡 R7 三聯屏三聯屏 資料來源:蔚來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飛凡汽車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圖圖 50:華為光場屏華為光場屏 資料來源:新華網,華為,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31 車載業務放量加速,與大客戶一道成長 公司汽車業務增長迅速,業績持續放量。公司汽車業務增長迅速,業績持續放量。公司布局汽車領域已久,2023 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車及智能座艙
83、類業務收入 22.82 億,同比增加 55.0%。盡管 2023 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整車競爭較為激烈,但公司通過加深與優質客戶的合作,同時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優化成本,毛利率同比上漲 4.29pct。圖圖 51:2023H1 公司營收結構公司營收結構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公司從玻璃業務逐步拓展,車載產公司產品矩陣日趨完善。包括公司從玻璃業務逐步拓展,車載產公司產品矩陣日趨完善。包括車載電子玻璃及組件、車載中控屏(結構與功能零部件及組裝)、車窗玻璃、充電樁蓋板、儀表盤組件、B 柱、車載裝飾件、車身結構件、后視鏡及導航儀等諸多種類的汽車電子產品,能夠滿足不同客戶的差異化需求。圖圖
84、52:公司新能源汽車解決方案公司新能源汽車解決方案 圖圖 53:玻璃在汽車中的應用玻璃在汽車中的應用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車主指南,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82%12%6%0%智能手機與電腦類新能源汽車及智能座艙類智能頭顯與智能穿戴類其他智能終端類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32 新能源汽車行業貝塔依然強勢,公司切入大廠供應鏈。新能源汽車行業貝塔依然強勢,公司切入大廠供應鏈。新能源汽車逐步滲透過程中,比亞迪及特斯拉兩大車企較為強勢,此外傳統車廠積極轉型,新勢力打造差異化。比亞迪方面,目前形成王朝和海洋兩大系列,其中具體車型多以朝代、動物等命名,針對不同消費群體推出
85、產品,是傳統車企轉型的典范。2022 年公司公告停產燃油車型,同時其刀片電池等技術在消費終端形成良好反饋。特斯拉方面,作為新能源車發展的領頭羊,銷量保持較高增長。公司主要工廠分布在加利福尼亞州、德克薩斯州、德國柏林及中國上海。公司已切入特斯拉、比亞迪等大廠供應鏈,同時與傳統車廠及新勢力合作密切,客戶包括寧德時代、寶馬、奔馳、大眾、理想、蔚來等。展望未來,公司有望跟隨核心客戶一起成長,收入增長過程中產能利用率漸漸提升,同步改善盈利能力。圖圖 54:比亞迪全球銷量及同比比亞迪全球銷量及同比 圖圖 55:比亞迪“王朝”和“海洋”:比亞迪“王朝”和“海洋”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
86、:比亞迪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圖圖 56:特斯拉全球銷量及同比特斯拉全球銷量及同比 圖圖 57:特斯拉主要工廠及產能特斯拉主要工廠及產能 資料來源:特斯拉公司公告,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特斯拉公司公告,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0%20%40%60%80%100%120%05101520253035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22年2023年yoy(右)0%10%20%30%40%50%60%70%80%90%05101520253035404550Q1Q2Q3Q42022年2023年yoy(右)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33 盈利預測與估值 伴隨消費電子
87、行業持續回暖,外觀結構件不斷進化,此外公司新能源車相關業務不 斷 回 暖,我 們 預 計 公 司2023E/2024E/2025E營 業 收 入 分 別 為556.84/638.07/709.97 億元,分別同比+19.2%/+14.6%/+11.3%。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31.06/40.24/50.41 億元,分別同比+26.9%/+29.5%/+25.3%。其中:智能手機與電腦類:智能手機與電腦類:預計2023E/2024E/2025E營業收入分別為462.55、519.94、565.38 億元,分別同+19.3%、+12.4%、+8.7%;毛利率分別為 18.4%、19.2%、19.0%
88、。新能源汽車與座艙類:新能源汽車與座艙類:預計2023E/2024E/2025E營業收入分別為52.82、73.90、87.00 億元,分別同比+47.3%、+39.9%、+17.7%;毛利率分別為 22.7%、23.6%、23.7%。智能頭顯與智能穿戴類:智能頭顯與智能穿戴類:預計 2023E/2024E/2025E 營業收入分別為 28.28、31.03、44.40 億元,分別同比-6.8%、+9.7%、+43.1%;毛利率分別為 15.9%、16.9%、17.9%。表表 9:公司盈利拆分:公司盈利拆分 20222022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 智
89、能手機與電腦類 營業收入(億元)387.59 462.55 519.94 565.38%yoy 19.3%12.4%8.7%毛利(億元)69.77 85.28 99.80 107.56%yoy 22.2%17.0%7.8%毛利率 18.0%18.4%19.2%19.0%新能源汽車及智能座艙類 營業收入(億元)35.85 52.82 73.90 87.00%yoy 47.3%39.9%17.7%毛利(億元)7.53 11.97 17.46 20.60%yoy 58.9%45.9%18.0%毛利率 21.0%22.7%23.6%23.7%智能頭顯與智能穿戴類 營業收入(億元)30.35 28.28
90、 31.03 44.40%yoy -6.8%9.7%43.1%毛利(億元)5.00 4.48 5.23 7.94%yoy -10.3%16.7%51.8%毛利率 23.0%15.9%16.9%17.9%其他 營業收入(億元)13.19 13.19 13.19 13.19%yoy 0 0 0 毛利(億元)7.39 5.28 5.28 5.28%yoy -28.6%0.0%0.0%毛利率 56%40%40%40%總計 營業收入(億元)466.99 556.84 638.07 709.97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34%yoy 19%15%11%營業成本(億元)377.30 449.84
91、510.31 568.60 毛利(億元)89.69 107.00 127.76 141.37%yoy 19.3%19.4%10.7%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表表 10:公司主要財務指標:公司主要財務指標 主要財務指標主要財務指標 2021A2021A 2022A2022A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 營業總收入 45,268 46,699 55,684 63,807 70,997 同比(%)22.5%3.2%19.2%14.6%11.3%歸屬母公司凈利潤 2,070 2,448 3,106 4,024 5,041 同比(%)-57.7%18.
92、3%26.9%29.5%25.3%毛利率(%)20.9%19.2%19.2%20.0%19.9%ROE(%)4.9%5.5%6.6%7.9%9.0%EPS(攤?。ㄔ?.42 0.49 0.62 0.81 1.01 P/E 28.84 24.39 19.22 14.84 11.84 P/B 1.40 1.35 1.26 1.17 1.07 EV/EBITDA 18.11 7.47 9.43 7.58 6.34 資料來源:ifind,公司公告,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截至2024年1月12日)綜合考慮產品結構、主要下游、客戶結構、發展歷程等因素,我們選取立訊精密、歌爾股份、徠木股份作為可比公司。截至
93、最新交易日(1 月 12 日),公司股價對應 2023E/2024E/2025E 的 PE 為 19.22x/14.84x/11.84x,低于可比公司均值,成長空間廣闊,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表表 11:可比公司估值:可比公司估值 歸母凈利潤(億元)歸母凈利潤(億元)PEPE 股票簡稱股票簡稱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 立訊精密 111.20 142.98 179.21 19.71 15.33 12.23 歌爾股份 17.01 25.78 31.70 36.79 24.28 19.7
94、5 徠木股份 1.01 1.49 2.09 37.82 25.64 18.28 均值 31.44 21.75 16.75 藍思科技 31.06 40.24 50.41 19.22 14.84 11.84 資料來源: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可比公司數據為ifind一致預期,截至2024年1月12日)風險因素 宏觀經濟波動風險:宏觀經濟波動風險:若宏觀經濟波動,或導致居民消費欲降低,公司相關業務可能受損。消費電子行業發展不及預期風險:消費電子行業發展不及預期風險:若消費電子行業復蘇或不及預期,可能導致產業鏈需求不足,從而影響公司業績。汽車業務拓展不及預期風險:汽車業務拓展不及預期風險:汽車業務是公司主要
95、成長點之一,若公司汽車業務進展不及預期,可能導致公司成長性不足。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35 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 單位:百萬元 利潤表利潤表 單位:百萬元 會計年度會計年度 2021A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會計年度會計年度 2021A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流動資產流動資產 29,217 28,611 28,380 35,647 43,824 營業營業總總收入收入 45,268 46,699 55,684 63,807 70,997 貨幣資金 10,217 11,686 8,573 13,065 19,074 營業成本 35,7
96、97 37,730 44,984 51,031 56,860 應收票據 11 1 3 5 8 營業稅金及附加 371 356 423 485 540 應收賬款 9,712 9,021 10,527 12,247 13,408 銷售費用 644 727 863 989 1,100 預付賬款 71 60 90 102 114 管理費用 3,969 2,706 3,230 3,701 4,118 存貨 6,137 6,685 7,897 8,872 9,808 研發費用 2,134 2,105 2,617 2,999 3,337 其他 3,068 1,158 1,290 1,356 1,413 財務
97、費用 513 246 302 325 247 非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 47,394 49,734 49,781 48,043 46,370 減值損失合計-886-577-100-100-100 長期股權投資 585 480 480 480 480 投資凈收益 312 76 0 0 0 固定資產(合計)32,419 35,813 35,565 33,406 31,228 其他 896 637 537 618 690 無形資產 5,502 5,186 5,217 5,237 5,242 營業利潤營業利潤 2,163 2,966 3,702 4,795 5,386 其他 8,888 8,256 8,5
98、20 8,920 9,420 營業外收支-4-51 0 0 0 資產總計資產總計 76,611 78,346 78,161 83,690 90,194 利潤總額利潤總額 2,158 2,915 3,702 4,795 5,386 流動負債流動負債 20,074 22,167 18,872 20,553 22,160 所得稅 39 395 500 647 189 短期借款 4,447 2,815 1,815 1,515 1,215 凈利潤凈利潤 2,120 2,520 3,202 4,148 5,197 應付票據 0 0 0 0 0 少數股東損益 50 72 96 124 156 應付賬款 10
99、,194 10,130 12,121 13,750 15,321 歸屬母公司凈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利潤 2,070 2,448 3,106 4,024 5,041 其他 5,433 9,223 4,937 5,288 5,625 EBITDA 6,768 7,995 6,827 7,859 8,406 非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 13,737 11,797 11,723 11,723 11,723 EPS(當年)(元)0.42 0.50 0.62 0.81 1.01 長期借款 11,020 9,123 9,123 9,123 9,123 其他 2,717 2,674 2,600 2,600 2,600
100、現金流量表現金流量表 單位:百萬元 負債合計負債合計 33,812 33,964 30,595 32,276 33,883 會計年度會計年度 2021A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少數股東權益 168 209 305 430 586 經營活動現金經營活動現金流流 6,039 9,181 5,919 6,546 8,152 歸屬母公司股東權益 42,631 44,173 47,260 50,984 55,725 凈利潤 2,120 2,520 3,202 4,148 5,197 負債和股東權益負債和股東權益 76,611 78,346 78,161 83,690 90,19
101、4 折舊攤銷 4,314 4,684 2,823 2,738 2,773 財務費用 634 1,114 477 454 443 重要財務指標重要財務指標 單位:百萬元 投資損失-312-76 0 0 0 會計年度會計年度 2021A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營運資金變動-930 412-529-914-382 營業總收入 45,268 46,699 55,684 63,807 70,997 其它 214 526-54 120 120 同比(%)22.5%3.2%19.2%14.6%11.3%投資活動現金投資活動現金流流-8,549-5,577-2,756-1,000-1
102、,100 歸屬母公司凈利潤 2,070 2,448 3,106 4,024 5,041 資本支出-6,810-6,755-2,906-1,000-1,100 同比(%)-57.7%18.3%26.9%29.5%25.3%長期投資-1,794 969 0 0 0 毛利率(%)20.9%19.2%19.2%20.0%19.9%其他 54 209 150 0 0 ROE%4.9%5.5%6.6%7.9%9.0%籌資活動現金籌資活動現金流流-6,402-2,416-6,535-1,054-1,043 EPS(攤薄)(元)0.42 0.49 0.62 0.81 1.01 吸收投資 0 0 12 0 0
103、P/E 28.84 24.39 19.22 14.84 11.84 借款 16,460 17,584-1,000-300-300 P/B 1.40 1.35 1.26 1.17 1.07 支付利息或股息-2,252-1,083-777-754-743 EV/EBITDA 18.11 7.47 9.43 7.58 6.34 現金流凈增加現金流凈增加額額-9,008 1,466-3,373 4,492 6,009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36 Table_Introduction 研究團隊簡介研究團隊簡介 莫文宇莫文宇,畢業于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電子工程碩士,2012-2022 年就職于長
104、江證券研究所,2022 年入職信達證券研發中心,任副所長、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郭一江郭一江,電子行業研究員。本科蘭州大學,研究生就讀于北京大學化學專業。2020 年 8 月入職華創證券電子組,后于 2022 年 11 月加入信達證券電子組,研究方向為光學、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韓字杰,韓字杰,電子行業研究員。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士、香港中文大學碩士。研究方向為半導體設備、半導體材料、集成電路設計。吳加正吳加正,電子行業研究員。復旦大學工學學士、理學博士,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 2 年訪問研究經驗。2020 年 9月入職上海微電子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任光刻機系統工程師,于 2022
105、年 12 月加入信達證券電子組,研究方向為精密電子儀器、半導體設備及零部件、半導體工藝等。王義夫,王義夫,電子行業研究員。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士,復旦大學金融碩士,2023 年加入信達證券電子組,研究方向為存儲芯片、模擬芯片等。李星全,李星全,電子行業研究員。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士,北京大學碩士。2023 年加入信達證券電子組,研究方向為服務器、PCB、消費電子等。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37 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負責本報告全部或部分內容的每一位分析師在此申明,本人具有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并在中國證券業協會注冊登記為證券分析師,以勤勉的職業態度,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本報告所表述的所
106、有觀點準確反映了分析師本人的研究觀點;本人薪酬的任何組成部分不曾與,不與,也將不會與本報告中的具體分析意見或觀點直接或間接相關。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達證券”)具有中國證監會批復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報告由信達證券制作并發布。本報告是針對與信達證券簽署服務協議的簽約客戶的專屬研究產品,為該類客戶進行投資決策時提供輔助和參考,雙方對權利與義務均有嚴格約定。本報告僅提供給上述特定客戶,并不面向公眾發布。信達證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本公司的當然客戶??蛻魬斦J識到有關本報告的電話、短信、郵件提示僅為研究觀點的簡要溝通,對本報告的參考使用須以本報告的完整版本
107、為準。本報告是基于信達證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信息編制,但信達證券不保證所載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為本報告最初出具日的觀點和判斷,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波動,涉及證券或投資標的的歷史表現不應作為日后表現的保證。在不同時期,或因使用不同假設和標準,采用不同觀點和分析方法,致使信達證券發出與本報告所載意見、評估及預測不一致的研究報告,對此信達證券可不發出特別通知。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沒有考慮到客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蛻魬紤]本報告中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
108、狀況,若有必要應尋求專家意見。本報告所載的資料、工具、意見及推測僅供參考,并非作為或被視為出售或購買證券或其他投資標的的邀請或向人做出邀請。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信達證券或其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涉及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并可能會為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業務服務。本報告版權僅為信達證券所有。未經信達證券書面同意,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發布、轉發或引用本報告的任何部分。若信達證券以外的機構向其客戶發放本報告,則由該機構獨自為此發送行為負責,信達證券對此等行為不承擔任何責任。本報告同時不構成信達證券向發送本報告的機構之客戶提供的投資建議。如未經信達證券授權,私
109、自轉載或者轉發本報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責任由私自轉載或轉發者承擔。信達證券將保留隨時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評級說明評級說明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證券市場是一個風險無時不在的市場。投資者在進行證券交易時存在贏利的可能,也存在虧損的風險。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深入地了解證券市場蘊含的各項風險并謹慎行事。本報告中所述證券不一定能在所有的國家和地區向所有類型的投資者銷售,投資者應當對本報告中的信息和意見進行獨立評估,并應同時考量各自的投資目的、財務狀況和特定需求,必要時就法律、商業、財務、稅收等方面咨詢專業顧問的意見。在任何情況下,信達證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者需自行承擔風險。投資建議的比較標準投資建議的比較標準 股票投資評級股票投資評級 行業投資評級行業投資評級 本報告采用的基準指數:滬深 300 指數(以下簡稱基準);時間段:報告發布之日起 6 個月內。買入:買入:股價相對強于基準 20以上;看好:看好:行業指數超越基準;增持:增持:股價相對強于基準 520;中性:中性:行業指數與基準基本持平;持有:持有:股價相對基準波動在5%之間;看淡:看淡:行業指數弱于基準。賣出:賣出:股價相對弱于基準 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