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煙草行業稅收專題研究:寓控于征合理煙草稅負水平促進行業均衡發展-20200123[2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研報】煙草行業稅收專題研究:寓控于征合理煙草稅負水平促進行業均衡發展-20200123[27頁].pdf(2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2020.01.23 寓控于征, 合理煙草稅負水平促進行業均衡發展寓控于征, 合理煙草稅負水平促進行業均衡發展 煙草行業稅收專題研究煙草行業稅收專題研究 穆方舟穆方舟(分析師分析師) 張心怡張心怡(研究助理研究助理) 林昕宇林昕宇(分析師分析師) 0755-23976527 010-83939817 010-83939845 證書編號 S0880512040003 S0880118070083 S0880518080003 本報告導讀:本報告導讀: 為加強煙草控制,國家均對煙草制品實行“寓控于征”的重稅政策為加強煙草控制,國家均對煙草制品實行“寓控于征”的重稅政策。煙草稅價需統籌煙草稅價需統
2、籌 多方利益,我國卷煙綜合稅負約為多方利益,我國卷煙綜合稅負約為 67%,煙草稅價與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總體相適應。,煙草稅價與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總體相適應。 摘要:摘要: 煙草稅價需統籌兼顧多方利益,我國煙草稅價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煙草稅價需統籌兼顧多方利益,我國煙草稅價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階段 總體相適應總體相適應,維持輕工行業維持輕工行業-印刷印刷和紙和紙包裝子行業增持評級包裝子行業增持評級。為加強煙草 控制,全球多數國家均對卷煙等煙草制品實行“寓控于征”的重稅政 策,以混合稅制和從量稅制為主。全球卷煙平均稅負為 56.1%,其中 高、中、低收入國家稅負分別為 65.1%、54.6%、31.3
3、%,我國目前卷煙 綜合稅負約為 67%,已遠高于中、低國家平均水平。我國煙草行業相關 稅負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相適應,統籌兼顧了控煙履約、保證財政 收入和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等各方關系,平衡了煙農、零售客戶和廣大 消費者各方利益。合理的煙草稅收機制保障行業平穩發展,煙草產品消 費升級趨勢顯著,帶動相關產業鏈公司產品結構優化、盈利水平提升, 新型煙草產品也將帶來更多發展機遇。推薦標的:勁嘉股份。推薦標的:勁嘉股份。 我國煙草行業實行煙草專賣制度,煙草總公司對全產業鏈實行統一調配我國煙草行業實行煙草專賣制度,煙草總公司對全產業鏈實行統一調配 和管理。和管理。煙草于明末引進中國,清朝時期開始流行,清
4、末民國外國煙草 商占據主導地位,民族煙草業有所發展。新中國成立后經過探索調整, 我國成立國家煙草專賣局和中國煙草總公司,垂直領導,煙草業專賣專 營,實行“一套機構,兩塊牌子”,對煙草產業鏈進行統一調配和管理。 我國現行煙草行業稅利主要包含七稅費二專項,煙草業稅利占財政收入我國現行煙草行業稅利主要包含七稅費二專項,煙草業稅利占財政收入 比例較高。比例較高。煙草業涉及的稅收種類較多,包括煙葉稅、消費稅、增值 稅、關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企業所得稅等,其中煙葉稅 和消費稅是對煙草業影響最直接的兩個稅種,此外還需繳納國有資本收 益和專項稅后利潤。我國煙草業工商稅利和上繳財政總額占財政收入的
5、比例較高,2018 年煙草業上繳財政總額占全國一般預算收入 5.45%。 煙葉稅和消費稅為煙草行業主要煙葉稅和消費稅為煙草行業主要直接直接稅種,我國卷煙綜合稅負水平約為稅種,我國卷煙綜合稅負水平約為 67%。盡管煙葉稅占全國稅收比例較低,但由于煙葉稅是地方稅,是煙葉 產地縣、鄉兩級政府的重要稅收來源。卷煙是煙草制品的主要消費品種, 我國不斷提高卷煙消費稅稅負, 稅制的改變也反映在卷煙市場的消費結構 上, 煙草行業高端化和消費升級趨勢明顯。 煙草消費稅目前為在生產環節 和批發環節,按從量和從價復合計稅方式征收,根據模型測算,我國消費 稅實際稅負水平約為 41.38%,實際綜合稅負水平約為 67.
6、47%,與國家煙 草專賣局在 2018 年 10 月披露的煙草綜合稅負 66.8%比較接近。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宏觀經濟運行大幅波動風險,煙草行業產業政策風險 評級:評級: 增持增持 上次評級:增持 細分行業評級 印刷業 增持 紙包裝業 增持 相關報告 林紙產品 低欲望日本市場, 家具龍頭如何 嬗變 2019.12.15 林紙產品雙十一活動有望提升家具品牌 影響力 2019.11.14 林紙產品客流結構變化下的渠道調整 2019.11.14 林紙產品中長期構建規模經濟與范圍經 濟動態變化視角 2019.11.05 林紙產品家具行業中長期的渠道結構將 逐步變化 2019.10.16 行 業 專
7、題 研 究 行 業 專 題 研 究 股 票 研 究 股 票 研 究 證 券 研 究 報 告 證 券 研 究 報 告 林紙產品林紙產品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2 of 27 目目 錄錄 1. 核心要點 . 4 2. 我國煙草業實行專賣制度,集中管理行業全產業鏈 . 5 2.1. 我國實行煙草專賣制度:統一領導,集中管理,專賣專營 . 5 2.2. 煙草專賣制度控制采購、生產、批發、零售煙草全產業鏈 . 6 3. 煙草行業稅利為我國財政收入重要來源 . 8 3.1. 煙草業稅利是國家和地方財政收入重要來源 . 8 3.2. 煙草稅收始于明末,1994 年稅制改革后逐漸發展成熟 . 10 3.3
8、. 煙草行業除納稅外仍需繳納國有資本收益和專項稅后利潤 . 12 4. 煙葉稅和消費稅為主要煙草稅種,我國卷煙綜合稅負水平約為 67% . 13 4.1. 煙葉稅:煙葉稅稅收占比較低,全國煙葉種植較為集中 . 13 4.2. 消費稅:卷煙消費結構優化,卷煙消費稅復合征收 . 15 4.3. 卷煙價格和稅負水平分析:我國卷煙消費稅綜合稅負水平近四 成,綜合稅負水平約為 67%. 18 5. 全球多數國家煙草行業采用混合稅制,高收入國家稅負水平較高 20 5.1. 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有效促進全球煙草管制 . 20 5.2. 全球煙草稅負中值為 63%,高收入國家煙草稅負較高 . 22 5.3. 主要
9、發達國家采用從量稅制或混合稅制 . 23 5.4. 煙草稅價水平應符合本國國情,統籌兼顧多方利益 . 24 6. 投資建議 . 25 7. 風險提示 . 26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 1:我國逐漸建立煙草專賣制度 . 6 圖 2:我國煙草行業層次結構分明 . 6 圖 3:卷煙品牌市占率 Top4 品牌為中華、利群、黃鶴樓和芙蓉王 . 7 圖 4:2009 年中華品牌在卷煙市場占比過半 . 7 圖 5:2018 年卷煙品牌規模壯大且發展更為均衡 . 7 圖 6:我國煙草產業鏈在專賣制度下基本被壟斷 . 8 圖 7:煙草行業企業數量和毛利率呈現下滑趨勢 . 9 圖 8:近兩年煙草制品業收入利潤增速略
10、有修復 . 9 圖 9:煙草行業稅利為國家財政收入重要來源 . 9 圖 10:我國煙草稅制逐漸向專稅方向發展 . 11 圖 11:我國煙葉稅稅率為 20% . 14 圖 12:煙草稅計稅基礎包括煙葉收購價和價外補貼 . 14 圖 13:煙葉稅約占全國財政稅收收入比例約 0.1% . 14 圖 14:我國煙葉稅稅收收入集中在云南等六個省份 . 14 圖 15:近幾年全國煙葉產量逐年下滑 . 15 圖 16:六大煙葉種植省份煙葉產量近幾年呈下滑趨勢 . 15 圖 17:近幾年煙草制品業上繳消費稅額有所下滑 . 16 圖 18:煙草制品業消費稅占該行業稅收收入比例較高 . 16 19:我國卷煙消費稅
11、逐漸演化為從價和從量復合計稅 . 17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3 of 27 圖 20:我國卷煙市場產銷量近年來略有下滑 . 17 圖 21:卷煙單箱收入呈現逐年提升趨勢 . 17 圖 22:一二類卷煙銷售占比提升明顯 . 18 圖 23:我國低焦油卷煙銷量呈現上升趨勢 . 18 圖 24:以紅塔山(軟經典 1956)為例實際消費稅稅負水平約為 32.74% . 19 圖 25:高收入國家煙草綜合稅負水平較高 . 23 表 1:1984 年工商稅制全面改革對煙草產品征收產品稅 . 11 表 2:我國現行煙草行業稅利主要包含七稅費二專項 . 12 表 3:我國卷煙消費稅為從價從量復合計稅 .
12、 15 表 4:我國卷煙按調撥價劃分為五檔 . 17 表 5:卷煙零售價與各環節差率由國家規定 . 18 表 6:模型測算我國卷煙綜合稅負水平約為 67% . 19 表 7: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主要條款包括禁止出售香煙、禁止煙草廣 告等 . 20 表 8:中國、日本、美國和俄羅斯煙草管理體制存在明顯差異 . 21 表 9:2018 年全球征收煙草消費稅主要為混合稅制和從量稅制 . 23 表 10:全球部分國家煙草消費稅稅制 . 24 表 11:相關公司盈利預測表 . 26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4 of 27 1. 核心要點核心要點 煙草稅價需統籌兼顧多方利益,我國煙草稅價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階
13、煙草稅價需統籌兼顧多方利益,我國煙草稅價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階 段總體相適應,維持輕工行業段總體相適應,維持輕工行業-印刷印刷和和紙包裝子行業增持評級。紙包裝子行業增持評級。為加強 煙草控制,全球多數國家均對卷煙等煙草制品實行“寓控于征”的重 稅政策,以混合稅制和從量稅制為主。全球卷煙平均稅負為 56.1%,其 中高、中、低收入國家稅負分別為 65.1%、54.6%、31.3%,我國目前 卷煙綜合稅負約為 67%,已遠高于中、低國家平均水平。我國煙草行 業相關稅負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相適應,統籌兼顧地推進了控煙 履約、保證財政收入和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等各方關系,平衡煙農、 零售客戶和廣大消費者
14、各方利益。合理的煙草稅收機制保障行業平穩 發展,煙草產品消費升級趨勢顯著,帶動相關產業鏈公司產品結構優 化、盈利水平提升,新型煙草產品也將帶來更多發展機遇。推薦標推薦標 的:勁嘉股份。的:勁嘉股份。 我國煙草行業實行煙草專賣制度,煙草總公司對全產業鏈實行統一調我國煙草行業實行煙草專賣制度,煙草總公司對全產業鏈實行統一調 配和管理。配和管理。煙草于明末引進中國,清朝時期開始流行,清末民國,外 國煙草商占據主導地位,民族煙草業有所發展。新中國成立后,經過 一系列探索和調整,我國成立國家煙草專賣局和中國煙草總公司,進 行垂直領導,對煙草業專賣專營,實行“一套機構,兩塊牌子”,對煙草 產業鏈進行統一調
15、配和管理。 我國現行煙草行業稅利主要包含七稅費二專項,煙草業稅利占財政收我國現行煙草行業稅利主要包含七稅費二專項,煙草業稅利占財政收 入比例較高。入比例較高。煙草稅始于明末,1994 年稅制改革后我國對煙葉征收農 業特產稅,對卷煙征收消費稅,現行煙草稅制已經初具雛形。煙草業 涉及的稅收種類較多,包括煙葉稅、消費稅、增值稅、關稅、城市維 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企業所得稅等多個稅種,其中煙葉稅和消費 稅是對煙草業影響最直接的兩個稅種,此外還需繳納國有資本收益和 專項稅后利潤。我國煙草業近幾年來實現的工商稅利和上繳財政總額 基本達到了“兩個萬億”的標準,占財政收入的比例較高,2018 年煙草 業上繳
16、財政總額占全國一般預算收入的 5.45%。 煙葉稅和消費稅為煙草行業主要煙葉稅和消費稅為煙草行業主要直接直接稅種,我國卷煙綜合稅負水平約稅種,我國卷煙綜合稅負水平約 為為 67%。我國煙草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布較為集中,云南、貴州、河 南、湖南、四川和福建六省占主要部分。盡管煙葉稅占全國稅收比例 較低,但由于煙葉稅是地方稅,是煙葉產地縣、鄉兩級政府的重要稅 收來源,對地方稅收具有重要意義。卷煙是煙草制品的主要消費品 種,為控制卷煙消費,實現“寓禁于征”的目的,我國不斷提高卷煙消費 稅稅負,稅制的改變也反映在卷煙市場的消費結構上,三類煙仍占據 市場最大份額,煙草行業高端化和消費升級趨勢明顯。煙草消費
17、稅目 前集中在生產環節和批發環節,按從量和從價復合計稅方式征收,根 據相關模型測算,我國消費稅實際稅負水平約為 41.38%,實際綜合稅 負水平約為 67.47%,與國家煙草專賣局在 2018 年 10 月披露的煙草綜 合稅負 66.8%比較接近。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宏觀經濟運行大幅波動風險,煙草行業產業政策風險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5 of 27 2. 我國煙草業實行專賣制度, 集中管理行業全產業鏈我國煙草業實行專賣制度, 集中管理行業全產業鏈 我國煙草行業實行煙草專賣制度,煙草總公司對全產業鏈實行統一調配我國煙草行業實行煙草專賣制度,煙草總公司對全產業鏈實行統一調配 和管理。和管理。
18、煙草于明末引進中國,清朝時期開始流行,清末民國,外國煙 草商占據主導地位,民族煙草業有所發展。新中國成立后,經過一系列 探索和調整,我國成立國家煙草專賣局和中國煙草總公司,進行垂直領 導,對煙草業專賣專營,實行“一套機構,兩塊牌子” ,對煙草產業鏈進 行統一調配和管理。 2.1. 我國實行煙草專賣制度:統一領導,集中管理,專賣專營我國實行煙草專賣制度:統一領導,集中管理,專賣專營 中國煙草始于明末,發展和流行于清朝。中國煙草始于明末,發展和流行于清朝。煙草約在 16 世紀末和 17 世紀 初的明末傳入我國,在“康乾盛世”的清朝全盛時期得到普及。最初煙草 業主要為個體種植煙草,干煙葉揉碎后直接吸
19、用,后來煙草加工作坊出 現并不斷擴張,鼻煙壺和煙筒等煙具也開始出現和流行。 清末至民國時期,外國煙草占據統治地位,民族煙草工業艱難發展。清末至民國時期,外國煙草占據統治地位,民族煙草工業艱難發展。第 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后,清政府被迫接受外國煙草進入的免稅條款,外國 煙草商紛紛進華開設工廠。1934 年,英美煙草公司在華設立 11 個卷煙 廠、6 個復烤廠和 6 個印刷廠,生產規模超過百萬箱,占據了 60%以上 的市場份額,中國民族煙草工業在這樣的艱難的環境中不斷發展。1949 年,國內共有卷煙廠 1249 家,職工 28.6 萬人,年卷煙產量 160 萬箱, 占國內市場份額的30%左右, 南洋公
20、司是我國當時最大的民族卷煙企業。 在軍閥割據、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民族煙草工業艱難發展。 建國初期,我國對煙草業制度進行多次探索和調整。建國初期,我國對煙草業制度進行多次探索和調整。新中國成立后,我 國在內蒙古和東北實行區域化煙草專賣管理,其他地區實行公私兼營, 集中管理的政策。在社會主義改造時期,我國通過公私合營和接受外國 資本等方式,對卷煙企業進行統一管理。截止 1957 年,煙草企業社會主 義改造基本完成,全國共有 108 家煙草企業。為探索經濟體制改革,中 央實行煙草托拉斯,于 1963 年成立中國煙草工業公司,實行生產、供應 一體的管理體制。但在文革期間,煙草工業公司被撤銷,卷煙
21、廠下放給 地方管理。 我國逐步確立煙草專賣制度,實行統一管理,垂直領導,專賣專營。我國逐步確立煙草專賣制度,實行統一管理,垂直領導,專賣專營。卷 煙廠下放給地方管理后, 缺乏統一管理, 導致地方小煙廠林立。 1977 年, 全國計劃內卷煙廠共 74 家,計劃外卷煙廠達到 127 家。小煙廠隨意生 產,無序銷售,搶奪資源,引起國家重視,采取措施整頓煙草行業。自 1981 年 5 月,煙草行業被批準國務院專營,煙草總公司和煙草專賣局成 立,實行“一套機構,兩塊牌子” ,隨后頒布了煙草專賣法 ,推行煙 草專賣法實施條例 ,我國逐漸確立了煙草專賣制度。 煙草專賣制度較為貼合中國國情,有利于行業監督,把
22、握煙草業這一重煙草專賣制度較為貼合中國國情,有利于行業監督,把握煙草業這一重 要稅源。要稅源。煙草專賣制度的特色在于政府賦予煙草總公司的絕對壟斷地位, 具有行政壟斷性,而國有控股的煙草總公司作為煙草生產和流通的唯一 經營管理主體,對煙草全產業鏈進行把控。除煙草種植和卷煙零售外, 其他環節均實行專賣專營。國家煙草專賣局統一調配煙葉收購,卷煙生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6 of 27 負責煙草生產流通的中國煙草總公司本質上為 “一套機構, 兩塊牌子” 。 圖圖 1:我國逐漸建立煙草專賣制度:我國逐漸建立煙草專賣制度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2.2. 煙草專賣制度控制采購、生產、批發、零售煙草
23、全產業鏈煙草專賣制度控制采購、生產、批發、零售煙草全產業鏈 中國煙草行業層次結構分明,工業公司負責生產,專賣局負責營銷。中國煙草行業層次結構分明,工業公司負責生產,專賣局負責營銷。國 家煙草專賣局和中國煙草總公司本質上為一個機構,負責統一管理煙草 生產和營銷等工作。下屬省級中煙工業公司,負責卷煙生產,將生產任 務分配給卷煙廠;下屬省級煙草專賣局,負責卷煙營銷,按地市級、縣 級設煙草專賣局,進行卷煙營銷工作。根據中國煙草網站數據,2018 年 全國職工人數約 55 萬人,設有省級煙草工業公司 19 家,卷煙生產點 94 個,打葉復烤企業 26 家;設有省級煙草專賣局 33 家,地市級煙草專賣 局
24、 451 家,縣級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或營銷部)2417 家,另有各類多元 化企業 512 家,在境外投資設立卷煙廠和配套企業 30 家。全國共計有 100 多萬戶中煙農戶,520 多萬戶卷煙零售戶,煙草產業關系到 2000 萬 余人的就業與生計。 圖圖 2:我國煙草行業層次結構分明我國煙草行業層次結構分明 數據來源:中國煙草年鑒,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煙草煙草行行業重點品牌優勢明顯,業重點品牌優勢明顯,規模不斷壯大且發展更為均衡規模不斷壯大且發展更為均衡。2019 年上 半年,行業 29 個重點品牌銷量同比增加 67.4 萬箱,增速約為 3.1%,市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7 of 27 場份
25、額達到 89.2%,同比提升 2.0pct;銷售收入同比增加 509.9 億元,增 速約為 6.5%,單箱批發均價同比增長 1200 元,增速約為 3.4%。與 2009 年相比,我國目前中高端卷煙 Top10 品牌集中度有所下降,但品牌規模 卻顯著提升。10 萬箱以上品牌從 3 個增加至 7 個,5 萬箱以上品牌從 1 個增加至 7 個,萬箱以上品牌達到 11 個。市場份額上,2009 年 Top10 品牌中 2%占比品牌多達 5 個,而至 2018 年 Top10 品牌占比均在 2.5% 以上,在國家煙草政策和市場的引導下,煙草行業品牌規模不斷壯大且 發展更為均衡。 圖圖 3:卷煙品牌市占
26、率卷煙品牌市占率 Top4 品牌為中華、利群、黃鶴樓和芙蓉王品牌為中華、利群、黃鶴樓和芙蓉王 數據來源:東方煙草網 圖圖 4:2009 年中華品牌在卷煙市場占比過半年中華品牌在卷煙市場占比過半 圖圖 5:2018 年卷煙品牌規模壯大且發展更為均衡年卷煙品牌規模壯大且發展更為均衡 數據來源:煙草在線,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煙草在線,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我國煙草產業鏈在專賣制度下基本被壟斷。我國煙草產業鏈在專賣制度下基本被壟斷。我國煙草產業鏈主要由五個 環節構成,煙葉種植、煙葉購銷、煙葉加工和卷煙制造、卷煙批發、卷 煙零售。中間三個環節完全被國有資本控制,而供應鏈兩端的煙葉種植 和卷煙零售由分
27、散的個體經營組成。 煙草產業鏈上游的核心是煙葉,煙葉收購計劃由縣級及以上人民政 府根據國務院計劃部門制定的計劃下達,收購價格由國務院物價主 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煙葉收購由中國煙 草總公司下設的煙草公司或者其委托單位執行。 煙草產業鏈中游是以煙草工業公司為主的煙草加工和卷煙制造。各 省煙草工業公司從煙草專賣局采購煙草原材料,分配到各卷煙廠, 由卷煙廠加工煙葉和生產卷煙。 煙草產業鏈下游是煙草專賣許可證為特色的煙草批發和零售。煙草 專賣局收購煙草工業公司的成品煙,通過頒發煙草專賣許可證管控 成品煙的批發和零售。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8 of 27 圖圖 6:我國煙草產業
28、鏈在專賣制度下基本被壟斷我國煙草產業鏈在專賣制度下基本被壟斷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3. 煙草行業稅利為我國財政收入重要來源煙草行業稅利為我國財政收入重要來源 我國現行煙草行業稅利主要包含七稅費二專項我國現行煙草行業稅利主要包含七稅費二專項,煙草業稅利占財政收入,煙草業稅利占財政收入 比例較高。比例較高。煙草稅始于明末,1994 年稅制改革我國對煙葉征收農業特產 稅,對卷煙征收消費稅,現行煙草稅制已經初具雛形。煙草業涉及的稅 收種類較多,包括煙葉稅、消費稅、增值稅、關稅、城市維護建設稅、 教育費附加、企業所得稅等多個稅種,其中煙葉稅和消費稅是對煙草業 影響最直接的兩個稅種,此外還需繳納國
29、有資本收益和專項稅后利潤。 我國煙草業近幾年來實現的工商稅利和上繳財政總額基本達到了“兩個 萬億”的標準,占財政收入的比例較高,2018 年煙草業上繳財政總額占 全國一般預算收入的 5.45%。 3.1. 煙草業稅利是國家和地方財政收入重要來源煙草業稅利是國家和地方財政收入重要來源 煙草制品業進行重組整合,集中度上升煙草制品業進行重組整合,集中度上升規模不斷提升規模不斷提升。由于我國實行煙 草專賣制度,煙草制品業基本為國有資本主導,由中國煙草總公司直接 管理,目前下設 19 家省中煙公司(工業公司)負責煙草生產,以及省煙 草專賣局(商業公司)負責煙草銷售。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規模以上 煙草制品
30、業的企業數量呈現逐年降低的趨勢, 2000年企業數量為343家, 2019 年企業數量下降至 106 家。煙草制品業企業在近年來不斷整合,數 量減少,隨著行業集中度的不斷提升,煙草制品業總資產持續上升,由 2000 年的 1,973.82 億元上升至 2019 年 10 月的 10,365.7 億元。 煙草制品業收入和利潤呈現緩慢下滑趨勢煙草制品業收入和利潤呈現緩慢下滑趨勢,近兩年增速略有修復,近兩年增速略有修復。在 20052014 年的十年間,煙草制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均處于 增速逐漸下滑趨勢。2015 年后由于卷煙銷量和煙草制品業利潤率下滑, 煙草制品業的收入和利潤呈現下滑趨勢。
31、2016/2017/2018 年卷煙銷量較 為穩定,同比增速分別為-11.71%/1.82%/0.98%, 2016 年的卷煙銷量相較 2015 年的 26127 億支下滑明顯,煙草制品業的利潤率也由 2013 年的 14.74%下降到 2017 年的 10.93%。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9 of 27 圖圖 7:煙草行業企業數量和毛利率呈現下滑趨勢煙草行業企業數量和毛利率呈現下滑趨勢 圖圖 8:近兩年近兩年煙草制品業收入利潤煙草制品業收入利潤增速略有修復增速略有修復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煙草業煙草業稅利為稅利為國家財政收入重要
32、來源。國家財政收入重要來源。為煙草業保障兩個“兩萬億”任 務,2018 年煙草業實現稅利總額 11,556.2 億元,同比增加 411.1 億元, 增長 3.69%,自 2014 年稅利總額達到 10,517.6 億元后,連續五年保持超 過萬億水平。全年上繳國家財政總額 10,000.8 億元,同比增加 326.3 億 元,增長 3.37%。2018 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183,352 億元,煙草業 上繳財政總額的比例達到 5.45%,雖然近年來煙草業稅利占財政收入比 例呈逐漸下滑趨勢, 但整體占比仍然較高, 對國家財政收入有重要意義。 圖圖 9:煙草行業稅利為國家財政收入重要來源煙草行業
33、稅利為國家財政收入重要來源 數據來源:中國煙草年鑒,中國煙草,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煙草業稅利煙草業稅利是是地方財政收入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6 年云南和上海兩地的 煙草業工商稅利超過 1,000 億元, 全國 9 個省份煙草業工商稅利超過 500 億元,17 個省份煙草業工商稅利超過 100 億元。云南省煙葉種植和卷煙 制造均位居全國首位,2016 年該省煙草業實現工商稅利 1,727.83 億元, 其中煙草工業企業實現的工業稅利 1,274.71 億元,煙草專賣局商業系統 實現稅利 453.12 億元。對于經濟較發達的東南沿海省份,煙草業工商稅 利占財政總收入的比例
34、不高,但其絕對數較高,上海、江蘇、浙江和廣 東等省份超過了 500 億元。對于中西部的部分省份,煙草業工商稅利不 僅在絕對數上數額較高,占財政總收入比例也較高,云南省煙草業工商 稅利占財政總收入比例達到一半以上,而湖南省、貴州省、湖北省和河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10 of 27 南省的占比分別達到了 22.75%、17.49%、14.03%和 10.73%。 3.2. 煙草稅收始于明末,煙草稅收始于明末,1994 年稅制改革后逐漸年稅制改革后逐漸發展發展成熟成熟 煙草稅始于明末,煙草稅始于明末,1994 年稅制改革后年稅制改革后逐漸發展逐漸發展成熟。成熟。明末清初時,煙草 視同百貨征收相
35、關稅費,咸豐年間開始與酒類同征煙酒厘金,向專稅方 向發展。民國時期,國民政府通過頒布煙酒公賣暫行條例 ,征收煙酒 稅,強化煙酒專稅地位,但后來由于修改稅制和戰爭等因素,煙草稅制 出現混亂。新中國成立后,初期對煙葉征收貨物稅,對煙類產品征收商 品流通稅,后改征產品稅。1994 年稅制改革后,我國開始對煙葉征收農 業特產稅,對卷煙征收消費稅,現行煙草稅制已經初具雛形。爾后,經 過一系列的稅制調整,我國目前現行對煙葉征收煙葉稅,對卷煙制品在 生產和批發環節征收從量和從價復合計征的消費稅。由于煙草業主要被 國有資本控制,并且是稅收的重要來源,應國務院決定和財政部要求, 煙草業還需要繳納國有資本收益和專
36、項稅后利潤。 中國煙草稅始于明末,清朝中國煙草稅始于明末,清朝向煙酒專稅發展向煙酒專稅發展。1643 年明思宗朱由儉在位 時, “馳禁興販煙酒,聽從民便,須加等納稅,不遵者仍依律治罪” ,此 為我國征收煙稅的最早記錄。 清朝初期, 煙草視同百貨實行低稅率政策, 后在咸豐年間與酒類同征煙酒厘金稅。光緒年間開始,為了籌措戰爭賠 款和彌補國庫虧空,清政府屢次加重征收煙酒厘金,并在直隸省開征煙 酒專稅,在煙葉收購、煙絲制造、煙葉及煙絲銷售等環節都制定了較為 詳細的章程,后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民國政府時期,煙草稅制專稅化但混亂不堪民國政府時期,煙草稅制專稅化但混亂不堪。1927 年國民政府成立后, 明確
37、煙酒稅為國家稅, 頒布 煙酒公賣暫行條例 , 規定公賣費征收20%, 試圖建立國家管理下的煙酒稅收管理體系。 但在 1932 年, 國民政府將熏 煙葉 (后稱烤煙) 交由各省征稅機關接管, 脫離煙酒稅, 單獨征收。 1933 年,國民政府財政部公布土煙葉特稅征收暫行章程 ,對蘇浙皖豫贛閩 七省開征土煙葉特稅,廢除七省煙酒稅,自此全國煙酒稅制混亂。隨后 戰爭爆發,戰時管理費的征收,使得煙草稅制愈發混亂,僅在 1941 年 7 月1948 年 4 月期間,國民政府就對國產煙酒類稅暫行條例進行五 次修訂。 建國后煙草稅制的發展主要分為兩個階段:建國后煙草稅制的發展主要分為兩個階段: 1949-199
38、4 年,年,不斷改革,不斷改革,探索新中國煙草新稅制探索新中國煙草新稅制 建國初對煙葉征收貨物稅,對煙類征收商品流通稅,后改征產品稅。建國初對煙葉征收貨物稅,對煙類征收商品流通稅,后改征產品稅。建 國伊始,我國對土煙葉和薰煙葉征收貨物稅,土煙葉稅率 20%,薰煙葉 稅率 30%;對煙酒等商品征收商品流通稅,最高稅率為甲級卷煙 66%。 土煙葉是經過晾曬,不經過任何加工的煙絲,薰煙葉是經過烤烘加工過 的煙絲。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國家對工商稅進行改革,1958 年 9 月國 務院公布工商統一稅條例(草案) ,對土煙葉和薰煙葉征收工商統一 稅,土煙葉稅率 40%,薰煙葉稅率 50%。1984 年工商
39、稅制全面改革時, 我國對煙類產品征收產品稅,并對煙草類產品征稅的稅目、稅級以及分 級標準都做出明確規定。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11 of 27 表表 1:1984 年年工商稅制全面改革對煙草產品征收產品稅工商稅制全面改革對煙草產品征收產品稅 稅目稅目 稅率(稅率(%) 卷煙卷煙 甲級甲級 60 乙級乙級 60 丙級丙級 56 丁級丁級 50 戊級戊級 32 雪茄煙雪茄煙 47 煙絲煙絲 35 曬煙葉曬煙葉 38 烤煙葉烤煙葉 38 數據來源: 中國煙草稅收歷史沿革、現狀及改革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圖圖 10:我國煙草我國煙草稅制逐漸向專稅方向發展稅制逐漸向專稅方向發展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
40、證券研究 1994 年至今年至今,稅制改革后煙草稅制逐漸,稅制改革后煙草稅制逐漸成熟成熟 1994 年年: 煙葉征收農業特產稅, 卷煙煙葉征收農業特產稅, 卷煙統一計征統一計征 40%稅率的稅率的征收消費稅。征收消費稅。 1994 年,國家實施稅制改革,征收農業特產稅,將產品稅改征增值稅, 并新增消費稅稅目。1994 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對農業特產收入征收農 業稅的規定 , 對煙葉產品中晾曬煙葉和烤煙葉征收31%的農業特產稅。 1994 年各類卷煙按出廠價統一計征 40%的消費稅。 1998 年年: 降低煙葉農業特產稅稅率, 卷煙消費稅改為差別稅率。降低煙葉農業特產稅稅率, 卷煙消費稅改為差別稅
41、率。 1998 年 7 月,國務院降低煙葉農業特產稅稅率,由 31%降為 20%。卷煙消費稅 稅制也由單一稅率改為差別稅率,變為三檔:一類煙 50%,二、三類煙 40%,四、五類煙 25%。卷煙消費稅按照出廠價從價計征,只在生產環 節內征收。 2001 年: 卷煙生產環節年: 卷煙生產環節實行實行從量與從價復合計稅從量與從價復合計稅。 2001 年, 卷煙消費稅 實行從量與從價相結合的復合計稅方法,從量稅定額每 5 萬支卷煙計征 150 元;從價稅調整為兩檔,卷煙每條調撥價 50 元以上的稅率為 45%, 50 元以下的稅率為 30%。 2006 年年:煙葉征收煙葉稅,取代煙葉特產農業稅。煙葉
42、征收煙葉稅,取代煙葉特產農業稅。2006 年,農業稅廢 除, 國務院頒布 煙葉稅暫行條例 , 開征煙葉稅取代原煙葉特產農業稅, 煙葉稅稅率依然為 20%。 2009 年: 卷煙生產與批發雙環節征年: 卷煙生產與批發雙環節征消費消費稅, 生產環節從量從價復合計稅,稅, 生產環節從量從價復合計稅, 批發環節從價計稅。批發環節從價計稅。2009 年,我國調整為生產環節和批發環節征收卷煙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12 of 27 消費稅, 生產環節從量與從價復合計稅, 從量稅定額每箱卷煙 (五萬支) 150 元, 從價稅每條調撥價 70 元及以上稅率 56%, 70 元以下稅率 36%。 在批發環節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