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國際-港股公司研究報告:煤礦物流裝備雙驅動新興業務未來可期-240321(2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三一國際-港股公司研究報告:煤礦物流裝備雙驅動新興業務未來可期-240321(26頁).pdf(2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公司研究/煤炭 證券研究報告 三一國際三一國際(0631)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 2024 年 3 月 21 日 投資評級 優于大市優于大市 首次首次覆蓋覆蓋 股票數據股票數據 3 月 20 日收盤價(港元)5.36 52 周股價波動(港元)5.07-12.92 總股本/流通 H 股(百萬股)3190/3190 總市值/流通市值(百萬港元)17097/17097 市場表現市場表現 -50.00%-40.00%-30.00%-20.00%-1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23/
2、32023/62023/92023/12三一國際海通綜指 滬深 300 對比 1M 2M 3M 絕對漲幅(%)-10.5 -6.9 -24.9 相對漲幅(%)-4.3 -66.5 -43.1 資料來源:海通證券研究所 分析師:李淼 Tel:(010)58067998 Email: 證書:S0850517120001 分析師:王濤 Tel:(021)23219760 Email: 證書:S0850520090001 分析師:吳杰 Tel:(021)23154113 Email: 證書:S0850515120001 分析師:趙靖博 Tel:(021)23185625 Email: 證書:S0850
3、521100001 聯系人:朱彤 Tel:(021)23212208 Email: 煤礦煤礦物流裝備雙驅動物流裝備雙驅動,新興業務未來可期,新興業務未來可期 投資要點:投資要點:煤礦機械與物流裝備雙驅動,煤礦機械與物流裝備雙驅動,加速布局新興產業加速布局新興產業。公司核心業務為礦山裝備制造及物流裝備制造,近幾年加速收購集團核心資產,進軍機器人、鋰電設備、石油壓裂設備等行業,持續擴大能源裝備布局。2022 年公司實現營收/歸母凈利潤 155.37/16.65 億元,YOY+52.4%/+32.2%,其中海外收入 42.22億元,YOY+101.5%,占總收入比例 27.2%。礦山裝備礦山裝備業務
4、:業務:國內國內領先的重型能源裝備供貨商,領先的重型能源裝備供貨商,電動化智能化步伐領先電動化智能化步伐領先。公司注重產品研發,以產品智能化、電動化為戰略發展方向,有望受益于國內煤炭產量維持高位以及煤機智能化提速。其中智能掘進機 22 年銷售收入實現翻倍增長,市占率達到 80%。22 年公司實現煤機收入 98.9 億元,YOY+73.1%,增速顯著快于其他行業頭部公司,排名首次進入行業前五。加快新能源、大噸位礦車上市,寬體車收入和市占率持續提升,2022 年寬體車海外銷售收入大幅增長 135.9%,大噸位寬體車獲得批量海外訂單,海外銷售收入首次實現行業第一。2023 年 3 月,公司位于西安的
5、“燈塔工廠”項目完成首臺設備下線,一期投產后規劃年產值將達 100 億元。物流裝備業務物流裝備業務:國內生產噸位最大、系列最全、技術最先進的港口機械成套國內生產噸位最大、系列最全、技術最先進的港口機械成套設備供應商之一設備供應商之一,港機電動化產品銷售激增,海外市場持續擴張,港機電動化產品銷售激增,海外市場持續擴張。公司是國內生產噸位最大、系列最全、技術最先進的港口機械成套設備供貨商之一,致力成為物流裝備“成套化、電動化、智能化、無人化”產品的技術引領者。物流裝備板塊主要由全資子公司三一海工負責,其正面吊產品連續 15 年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堅定電動化發展戰略,港機電動化產品銷售激增,2022
6、 年電動產品銷售同比大幅增長 265%,市場保有量超過 500 臺,產品銷往全國23 省及新加坡、印度等主流碼頭及運營商。2022 年物流裝備板塊實現營收45.94 億元,YOY+39.3%,2017-2022 年 CAGR 達 29.1%。新興新興業務:業務:持續注入持續注入機器人、鋰電石油機器人、鋰電石油和和氫能裝備等氫能裝備等優質資產,優質資產,新興業務未新興業務未來成長可期來成長可期。20 年 1 月成立三一機器人,打造智慧倉儲物流(AGV、立庫)、智能產線(機器人集成系統)、智能叉車(鋰電叉車)三大業務板塊,21/22年銷售額約 11.5/13 億元,發展勢頭猛進。22 年 12 月
7、收購三一技術裝備,完成首條 3GWh 動力鋰電池之生產線。23 年 4 月收購三一石油科技,22 年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 20.87/3.86 億元,YOY+19.9%/+27%,車載壓裂設備銷量與市占率連續兩年排名第一。22 年成立三一硅能和三一氫能,氫能中標大安吉電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示范項目,業務版圖持續擴大。盈利預測及估值。盈利預測及估值。我們認為公司礦山和物流裝備增長穩健,新興業務有望發力,我們預計公司 2325 年歸母凈利為 22.72/29.33/34.19 億元,EPS 為0.71/0.92/1.07 元,根據可比公司給 24 年 810 倍的 PE,按 2024 年 3 月
8、 20日匯率 1 港元=0.90722 人民幣折算,對應合理價值區間為 8.1110.14 港元,首次覆蓋,給予“優于大市”評級。風險提示。風險提示。裝備原材料的價格波動。公司新興業務增長不及預期。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影響海外市場擴張。主要財務數據及預測主要財務數據及預測 2022 2023E 2024E 2025E 營業收入(百萬元)15640 24788 33339 43405 (+/-)YoY(%)111%58%34%30%凈利潤(百萬元)1665 2272 2933 3419 (+/-)YoY(%)32%36%29%17%EPS 0.53 0.71 0.92 1.07 P/E 15.24
9、 7.61 5.89 5.06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2022),海通證券研究所 備注:凈利潤為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 公司研究三一國際(0631)2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目目 錄錄 1.中國煤機、物流裝備領先制造者,營收節節攀升中國煤機、物流裝備領先制造者,營收節節攀升.6 1.1 業務概況:煤礦裝備+物流裝備雙驅動,積極布局新產業.6 1.2 股權結構:背靠三一集團,梁穩根為實控人.7 1.3 經營概況:營收增長迅猛,產品海外銷售持續火爆.7 2.礦山裝備:礦山裝備:營收穩步增長,電動智能化營收穩步增長,電動智能化步伐領先步伐領先.9 2.1 煤機行業:煤炭需求居高不下
10、,智能化改造維持煤機高景氣.9 2.1.1 煤炭能源主體地位不變,產量維持高位.9 2.1.2 煤機市場持續增長,智能化需求上升.10 2.2 公司礦山裝備:智能化、電動化戰略助力公司長遠發展.12 2.2.1 煤機收入增長迅猛,數智化戰略快速推進.12 2.2.2 礦車積極順應新能源轉型,寬體車收入和市占率持續提升.14 3.物流裝備:電動智能產品乘風而上,海外業務持續擴張物流裝備:電動智能產品乘風而上,海外業務持續擴張.15 3.1 港機行業:智慧港口推動下,港機需求有望維持高景氣.15 3.2 公司物流裝備:電動化、智能化產品持續發力,海外市場迎突破.16 4.新興業務:持續注入優質資產
11、,打開增長空間新興業務:持續注入優質資產,打開增長空間.18 4.1 機器人業務:產品體系完善,成功打開海外市場.18 4.2 鋰電設備業務:收購三一技術裝備,為電動化戰略添磚加瓦.19 4.3 石油裝備業務:收購三一石油科技,拓展能源裝備市場.21 4.4 光伏、氫能裝備業務:尚處萌芽階段,未來可期.23 5.盈利預測及估值盈利預測及估值.23 6.風險提示風險提示.24 財務報表分析和預測財務報表分析和預測.25 OAiZjZ9ZkZmUjY8OaOaQpNpPpNsOiNnNpMfQtRpOaQoPnNMYnPqQMYnOrR 公司研究三一國際(0631)3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
12、和法律聲明 圖目錄圖目錄 圖 1 公司煤礦機械產品.6 圖 2 公司物流裝備產品.7 圖 3 公司股權結構(截止 2023H1).7 圖 4 2017-2022 年公司營業收入及 YOY(億元).8 圖 5 2017-2022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及 YOY(億元).8 圖 6 2017-2022 年公司營收構成(萬元).8 圖 7 2017-2022 年公司營業收入按業務占比(%).8 圖 8 2017-2022 年公司毛利率、凈利率.8 圖 9 2017-2022 年公司 ROA、ROE.8 圖 10 2018-2022 年公司海外收入、YOY 及其占比.9 圖 11 近年中國原煤累計產量及
13、YOY.10 圖 12 近年中國動力煤累計消費量及 YOY.10 圖 13 秦皇島港口 5500 大卡動力煤價格(元/噸).10 圖 14 煤炭行業利潤總額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 YOY.10 圖 15 2018-2022 年我國煤機 50 強總銷售收入及 YOY.11 圖 16 2018-2022 年煤機 50 強主要產品產量增速情況.11 圖 17 2018-2022 年煤機行業 CR5 以及 CR10.12 圖 18 部分公司煤機收入及三一國際收入排名.12 圖 19 2017-2022 年三一國際研發費用及同業公司研發費用占比.13 圖 20 EBZ280D 智能掘進機.13 圖 2
14、1 MG330/730i-WD 智能采煤機.13 圖 22 純水液壓支架.14 圖 23 礦車智能控制系統.14 圖 24 SET150S 大噸位礦車.14 圖 25 SKT105EC 寬體自卸車.14 圖 26 中國主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及 YOY.15 圖 27 2017-2022 年公司港口機械營收及 YOY.17 圖 28 公司電動正面吊在全國 23 省得到廣泛使用.17 圖 29 三一海工全自動化軌道式場橋.17 圖 30 三一海工為 PSA 建造的超大型岸橋.17 公司研究三一國際(0631)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圖 31 三一機器人公司發展歷程.18 圖 32
15、 三一機器人公司主要產品.18 圖 33 三一機器人與武漢動力再生簽署戰略合作協議.19 圖 34 三一集團與特變電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19 圖 35 公司主要鋰電裝備產品.20 圖 36 2018-2023 年中國鋰電裝備市場規模預測.20 圖 37 三一石油科技營業收入及 YOY.21 圖 38 三一石油科技凈利潤及 YOY.21 圖 39 三一石油科技車載壓裂設備銷售量及市占率.22 圖 40 三一石油科技毛利率、凈利率.22 圖 41 三一硅能共計獲 11.7GW 訂單.23 圖 42 三一氫能簽約全球最大綠氨投資標桿項目.23 公司研究三一國際(0631)5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
16、披露和法律聲明 表目錄表目錄 表 1 煤礦智能化發展國家級、部分省級主要政策.11 表 2 我國智慧港口主要相關政策.16 表 3 三一石油科技主要優勢產品.22 表 4 分業務盈利預測.24 表 5 可比公司估值表.24 公司研究三一國際(0631)6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1.中國中國煤機、物流裝備領先制造者,煤機、物流裝備領先制造者,營收節節攀升營收節節攀升 三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于 2009 年 7 月 23 日在開曼群島成立。2009 年 11 月 25 日,三一國際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正式掛牌上市。2018 年 9 月 10 日,三一國際正式獲調入深港通下的
17、港股通股票名單。三一國際兩項核心業務包括礦山裝備制造及物流裝備制造,是國內少數能夠提供“掘、采、運”成套煤機設備的企業之一,同時也是中國產品噸位最大、系列最全、技術最先進的港口物流設備供貨商。1.1 業務概況:業務概況:煤礦裝備煤礦裝備+物流裝備雙驅動,積極布局新產業物流裝備雙驅動,積極布局新產業 公司核心業務包括礦山裝備制造及物流裝備制造。公司核心業務包括礦山裝備制造及物流裝備制造。目前公司在礦山裝備領域主要涵蓋煤炭巷道掘進設備、井下和露天礦用運輸設備及工程及有色金屬礦山掘采設備;在物流裝備領域主要涵蓋技術先進的港口機械成套設備。公司是中國領先的重型能源裝備供貨商,擁有國內覆蓋面最廣、產品線
18、最豐富的煤公司是中國領先的重型能源裝備供貨商,擁有國內覆蓋面最廣、產品線最豐富的煤機產品。機產品。公司礦山裝備業務包括煤炭機械、非煤掘采、礦用車輛等。其中,煤炭機械產品包括巷道掘進設備(各種全巖及半煤巖掘進機、掘錨護一體化)及采煤設備(采煤機、液壓支架和刮板輸送機等)。作為國內首家可提供采掘一體化設備、運輸設備及全套解決方案的公司,其大力推廣的掘進機、掘錨護一體化機、聯合采煤機組即礦用運輸車輛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煤炭企業單機采購制造設備的模式。圖圖1 公司公司煤礦機械產品煤礦機械產品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海通證券研究所 公司是國內生產噸位最大、系列最全、技術最先進的港口機械成套設備供應商之一。公
19、司是國內生產噸位最大、系列最全、技術最先進的港口機械成套設備供應商之一。公司物流裝備業務包括集裝箱裝備如正面吊、堆高機及岸邊龍門起重機等、散料裝備(抓料機、高架吊)及通用裝備(重型叉車、伸縮臂叉車)。公司順應電動化、無人化、智能港口趨勢,研究出自動化場橋、無人電動集卡、智能行車遠程監控等產品,滿足海港自動化遠控及節能環保需求。公司研究三一國際(0631)7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圖圖2 公司物流裝備產品公司物流裝備產品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海通證券研究所 公司積極收購集團核心資產,布局新產業。公司積極收購集團核心資產,布局新產業。2020 年公司成立三一機器人子公司,進軍智能
20、制造領域的同時,也有望為公司傳統業務的無人化、智能化產生協同效應。2022年 12 月,公司收購三一技術裝備公司 95%股權,這象征著公司掌握了集團鋰電領域的核心技術,不僅為公司再添新業績增長點,也是三一國際落實電動化戰略的重要一步。2023 年 4 月,公司宣布以 29.8 億元購買三一石油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全部股權,標志著三一國際再次擴充能源裝備業務版圖,正式進軍油氣裝備行業。1.2 股權結構:背靠三一集團,股權結構:背靠三一集團,梁穩根為實控人梁穩根為實控人 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梁穩根,持股比例為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梁穩根,持股比例為 37.99%。公司的直接控股公司和最終控股公司分別為三一香港和
21、三一集團。截止 2023 年中期,董事長梁穩根持有已發行具投票權股權比例為 81.04%,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圖圖3 公司公司股權結構(截止股權結構(截止 2023H1)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1.3 經營概況:經營概況:營收增長迅猛,營收增長迅猛,產品產品海外銷售海外銷售持持續火爆續火爆 公司營收增長迅猛,公司營收增長迅猛,2017-2022 年營收年營收/歸母歸母凈利潤的凈利潤的 CAGR 為為 44.3%/48.6%。2022 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歸母凈利潤 155.37/16.65 億元,YOY+52.4%/+32.2%。當期銷售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為 1)智能化、電動化產品
22、快速投入市場,使得本集團掘進機、綜采、寬體車及物流裝備產品收入增加;2)國際市場拓展成效顯著,礦山裝備及 公司研究三一國際(0631)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物流裝備國際銷售收入大幅增長。2017-2022 年營收/歸母凈利潤的 CAGR 達到44.3%/48.6%。圖圖4 2017-2022 年年公司營業收入及公司營業收入及 YOY(億元)(億元)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圖5 2017-2022 年公司年公司歸母歸母凈利潤及凈利潤及 YOY(億元)(億元)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能源裝備營收占比持續擴大,未來該業務增長趨勢有望延續。能源裝備營收占
23、比持續擴大,未來該業務增長趨勢有望延續。2017-2022 年,公司能源裝備營收占比從 48%擴大至 70%,是公司總營收增長的主要推力,2022 年能源裝備業務實現營收 109.43 億元,YOY+59%。隨著公司陸續布局鋰電、石油裝備行業,能源裝備營收占比有望近一步擴大。圖圖6 2017-2022 年公司營收構成(萬元)年公司營收構成(萬元)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圖7 2017-2022 年公司營業收入按業務占比年公司營業收入按業務占比(%)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毛利率有望受收購影響迎來反彈,毛利率有望受收購影響迎來反彈,ROE 穩步上升。穩步上升。2022
24、年公司毛利率為 23.4%,與 2021 年持平,凈利率為 10.7%,近年呈現小幅下滑趨勢。但公司今年收購的三一石油裝備公司 2022 年實現收入 20.87 億元,凈利潤 3.86 億元,毛利率達 35.5%,高于三一國際 22 年整體毛利率,因此并表后有望拉高公司毛利率水平。ROE、ROA 繼 2017年以來,一直呈現穩步上升的態勢,2022 年公司 ROA/ROE 為 7.3%/17.8%。圖圖8 2017-2022 年公司毛利率、凈利率年公司毛利率、凈利率 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圖9 2017-2022 年公司年公司 ROA、ROE 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25、 公司研究三一國際(0631)9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海外銷售收入節節攀升,產品海外競爭力愈顯強勢。海外銷售收入節節攀升,產品海外競爭力愈顯強勢。公司立足國際化戰略,深入拓展海外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2022 年公司海外收入 42.22 億元,YOY+101.5%,占總收入比例 27.2%。其中,寬體車、掘進車、大港機和小港機等產品海外銷售快速增長。其中,推進機進入多個海外大客戶,收入大幅增長 247.6%,寬體車海外銷售收入大幅增長 135.9%,首次實現行業第一,大噸位寬體車獲得批量海外訂單。物流裝備深耕 6大國際港口運營商,突破區域 30 大客戶,小港機以電動化、智能
26、化特點快速提升歐美滲透率,打造的 3 款純正歐美精品伸縮臂,成功突破歐美主流客戶。圖圖10 2018-2022 年公司海外收入、年公司海外收入、YOY 及其占比及其占比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海通證券研究所 2.礦山礦山裝備裝備:營收穩步增長,電動智能化營收穩步增長,電動智能化步伐領先步伐領先 2.1 煤機煤機行業行業:煤炭需求居高不下,智能化改造維持煤機高景氣煤炭需求居高不下,智能化改造維持煤機高景氣 2.1.1 煤炭能源主體地位不變,煤炭能源主體地位不變,產量維持高位產量維持高位 煤炭需求煤炭需求保持高位,產量穩步增長。保持高位,產量穩步增長。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生產國,能源是我國經
27、濟繁榮和可持續發展的前提與重要支撐,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能源的需求緊密相關。我國的能源結構特點是“富煤、貧油、少氣”,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立足我國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2年我國原煤產量 44.96 億噸,YOY+10.4%。全年煤炭消費量增長 4.3%,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 56.2%,我國煤炭消費占比雖然呈降低趨勢,但消費總量仍逐年擴大,我們認為在保供政策背景下,煤炭在我國能源安全基礎性保障地位短期內難以根本改變,是我國能源安全的壓艙石。公司研究三一國際(0631)10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圖圖11 近年中國
28、原煤累計產量及近年中國原煤累計產量及 YOY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圖12 近年中國動力煤累計消費量及近年中國動力煤累計消費量及 YOY 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煤炭價格居高不下,煤企利潤上升有望支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煤炭價格居高不下,煤企利潤上升有望支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1 年以來煤價飆升,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總額增長迅速,煤企固定資產投資隨之增長。目前秦港 5500 大卡動力煤價格仍保持在 900 元/噸以上的相對高位,我們認為有望支撐煤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圖圖13 秦皇島港口秦皇島港口 5500 大卡動力煤價格(元大卡動力煤價格(元/噸噸)資料來
29、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圖14 煤炭煤炭行業行業利潤總額利潤總額及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 YOY 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2.1.2 煤機市場持續增長煤機市場持續增長,智能化需求上升,智能化需求上升 狹義上的煤機裝備主要指煤炭綜合采掘設備,其核心設備主要包括掘進機、采煤機、刮板輸送機及液壓支架,簡稱“三機一架”,占煤炭機械設備總投資 70%比重。在以“三機一架”為核心的綜采、綜掘工作面設備投資總額中,液壓支架占比較大,一般超過 45%,掘進機和采煤機技術含量較高,分別占到大約 12%和 13%的比重,刮板輸送機等輸送設備約占 10%,其他設備的比重一
30、般為 15%。煤機市煤機市場場穩步增長,掘進機產量增速高于整體市場。穩步增長,掘進機產量增速高于整體市場。2022 年,中國煤炭機械工業協會統計中國煤機總銷售收入為 1120.21 億元,首次突破千億,YOY+17.7%,2018-2022年銷售收入 CAGR 達到 10.2%。細分來看,“三機一架”中,掘進機的產量增速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2018-2022 年 CAGR 達到 23.6%。我們認為三一國際在國內掘進機市場長期領先,在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的帶動下,其他配套產品銷量有望實現快速增長。公司研究三一國際(0631)11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圖圖15 2018-20
31、22 年我國煤機年我國煤機 50 強強總銷售收入及總銷售收入及 YOY 資料來源:中國煤炭機械工業協會,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圖16 2018-2022 年煤機年煤機 50 強強主要產品產量增速情況主要產品產量增速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煤炭機械工業協會,海通證券研究所 表表 1 煤礦智能化發展國家級、部分省級主要政策煤礦智能化發展國家級、部分省級主要政策 層級層級 部門部門 時間時間 政策政策/文件名稱文件名稱 重點內容重點內容 國家級 發改委等八部門 2020.3.2 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 煤礦智能化是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技術支撐,將人工智能、工業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機器人、智
32、能裝備等與現代煤炭開發利用深度融合。國家能源局 2020.11.25 關于開展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建設的通知 選定我國首批共 71 座智能化示范性煤礦建設名單 國家能源局 2021.6.5 關于印發煤礦智能化建設指南(2021年版)的通知 提出三階段目標,重點突破智能化煤礦綜合管控平臺、智能綜采(放)、智能快速掘進、智能主輔運輸、智能安全監控、智能選煤廠、智能機器人等系列關鍵技術與裝備。國家能源局 2023.3.28 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快推進能源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若干意見 明確技術裝備研發與應用重點。完善煤礦智能化技術裝備產業鏈,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能力。全面開展適用于不同賦存條件、不同開采
33、模式的煤礦智能化技術裝備研發及應用。著力開展煤礦工程智能化綜合管控平臺、煤礦工業互聯網系統、智能化軟件系統等研發和應用,加快災害嚴重礦井及危險、繁重崗位機器人替代,推動煤礦機器人和智能裝備系統集成創新暨無人(少人)科學試驗礦井攻關,推動煤礦智能裝備系統集成創新和科學試驗攻關。國家能源局 2023.4.20 國家能源局組織召開全國煤礦智能化建設現場推進會 緊緊抓住當前煤礦智能化建設的歷史機遇和有利局面,強化責任擔當,細化政策措施,以開拓進取、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全力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省級 山西省能源局 2020.5.15 山西省煤礦智能化建設實施意見 將人工智能、5G 通信、大數據技術引入煤礦
34、智能化建設,推動煤礦裝備向智能化、高端化發展,建成多種類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煤礦,基本實現采掘工作面無人(少人)操作、煤礦重點崗位機器人作業,井下固定崗位無人值守與遠程監控,各系統智能化決策和自動化協同運行。山西省能源局 2023.3.9 2023 年度全省加速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工作方案 2023 年,180 萬噸/年及以上生產煤礦智能化改造全部開工,確保建成智能化煤礦 80 座,力爭建成 90 座;大型和災害嚴重煤礦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改造全部開工,上年度未建成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全部建成,確保建成智能化工作面 300 處,力爭建成 470 處。山西省能源局 2023.5.16 關于印發全面推進煤
35、礦智能化和煤炭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到 2023/2024 年,180/120 萬噸/年及以上生產煤礦智能化改造全部開工,再建成80/150 座智能化礦井;到 2025 年,其余各類生產煤礦智能化改造全部開工;到2027 年,全省各類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陜西省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 2022.4.8 全省深化煤礦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推進治本攻堅實施方案 加快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堅持系統智能化、智能系統化,推動人員行為管理、采掘和主要生產系統、重大災害預警預報、風險隱患管控等智能化。國家礦山安監局陜西局 2023.3.27 關于扎實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集中攻堅行動的通知 2023 年,災
36、害嚴重礦井(高瓦斯、煤與瓦斯突出、沖擊地壓、水文地質復雜極復雜礦井),生產能力 120 萬噸/年及以上煤礦,咸陽市所屬生產能力 90 萬噸/年及以上煤礦應全部完成智能化建設。內蒙古能源局 2020.6.11 關于加快全區煤礦智能化建設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在已有 11 座煤礦實施智能化改造、2 處露天煤礦無人駕駛卡車工業性試驗成功的基礎上,加快煤礦智能化實施進程。到 2021 年,建成 50 個智能工作面。到 2025 年,117 處井工礦實現全部固定崗位機器人作業,38 處露天礦實現智能連續運輸到 2035 年,全面建成以智能煤礦為支撐的煤炭工業體系,實現各類煤礦智能化。內蒙古能源局 2021.
37、4.14 內蒙古自治區煤礦智能化建設驗收辦法(試行)煤礦智能化項目分為智能化井工煤礦、智能化掘進工作面、智能化綜采工作面和智能化露天煤礦。評定總得分分別應達到 75 分。資料來源: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山西省能源局、陜西省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國家礦山安監局陜西局、內蒙古能源局,海通證券研究所 公司研究三一國際(0631)12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煤礦智能化為大勢所趨,政策利好頻出。煤礦智能化為大勢所趨,政策利好頻出。自 2020 年八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來,煤炭開采智能化加速,煤礦客戶對智能化開采裝備和系統的需求持續增加。2021 年 6 月,國家
38、能源局、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印發煤礦智能化建設指南(2021 年版),對煤礦智能化建設的總體要求、總體設計、建設內容、保障措施等方面予以明確。2020 年以來,全國煤礦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由 494 個增至 1019 個;智能化煤礦由 242 處增至 572 處,產能由 8.5 億噸增至 19.36 億噸;煤礦井下機器人從19 種增加到 31 種,全國智能化煤礦建設投資累計達 1000 億元以上。今年以來,陜西、山西等產煤大省均出臺相關政策,旨在加速煤礦智能化建設,預計將對煤機需求構成有力支持。2.2 公司公司礦山礦山裝備裝備:智能化、電動化戰略助力公司長遠發展智能化、電動化戰略助力公司長遠發展 2
39、.2.1 煤機煤機收入收入增長增長迅猛迅猛,數智化戰略快速推進數智化戰略快速推進 公司由全資子公司三一重裝專業從事礦山機械、煤炭掘、采、運成套設備研發、制公司由全資子公司三一重裝專業從事礦山機械、煤炭掘、采、運成套設備研發、制造及銷售。造及銷售。目前,三一重裝在國內,設立有 12 個分公司,公司集營銷與服務為一體,對陜西、山西、四川、貴州、東北等全國 500 多個礦區進行跟蹤式服務;在國外,有阿根廷、俄羅斯、印度、南非、蒙古等全球 150 多個國家和地區遍布著三一重裝的產品與服務。近幾年來,近幾年來,煤炭機械煤炭機械行業集中度維持較高水平,行業集中度維持較高水平,公司煤機公司煤機行業收入排名不
40、斷上升。行業收入排名不斷上升。2018 年以來,煤機行業營收排名前五十的公司中,前五公司收入占比均在 55%以上,前十公司收入占比保持在 75%左右水平,顯示出較高的行業集中度。從個體來看,三一國際煤機銷量收入增速顯著快于其他行業頭部公司,2022 年公司煤機銷售收入為 98.9億元,YOY+73.1%,排名首次進入行業前五。圖圖17 2018-2022 年煤機行業年煤機行業 CR5 以及以及 CR10 資料來源:中國煤炭機械工業協會,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圖18 部分公司煤機收入及三一國際收入排名部分公司煤機收入及三一國際收入排名 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持續提升研發投入,持續提升研
41、發投入,研發占比研發占比位于行業位于行業前列。前列。三一國際堅定推進研發策略,持續提升科技研發和技術革新的投入,依托標志性試驗臺、產品智能化設計平臺等先進研發平臺,在智能化、清潔化、無人化方向取得多項技術突破。2018 年以來,公司研發費用穩步增加,研發占比跟天地科技、鄭煤機等煤機頭部企業相比始終處于前列,表現了公司對研發的重視程度。公司計劃到 2025 年在清潔技術領域的年研發投入不低于 2.9 億元,超過當前總研發費用的 1/3。公司研究三一國際(0631)13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圖圖19 2017-2022 年三一國際研發費用及同業公司研發費用占比年三一國際研發費用
42、及同業公司研發費用占比 資料來源:wind,公司年報,海通證券研究所 數智化戰略快速推進,智能煤機銷售火爆。數智化戰略快速推進,智能煤機銷售火爆。公司以數智化為發展戰略,迎接行業智能化、電動化技術升級帶來的巨大機遇,持續推出新型產品,并收獲市場好評,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2022 年,公司智能掘進機銷售實現翻倍增長,市場占有率超過 80%,并在貴州地區煤礦和山西地區煤礦成功打造智能化掘進示范工作面,成功地將“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少人”落到了實處,形成了可視化遠程干預的安全高效掘進模式。圖圖20 EBZ280D 智能掘進機智能掘進機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圖21 MG33
43、0/730i-WD 智能采煤機智能采煤機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海通證券研究所 傳統采煤機高產高效傳統采煤機高產高效,智能采煤機智能采煤機全型號覆蓋全型號覆蓋。除掘進機之外,公司也同步推進其他礦山裝備的研發。其中傳統采煤機高產高效,MG2160/730-WD 采煤機以其卓越的品質和優質的售后服務深得礦方好評,今年 5 月產量再創新高,單月累計生產原煤超 10萬噸,單日產量最高達到 4000 噸。智能采煤機實現全型號覆蓋,并在山西、安徽等多個煤礦集團實現應用,累計銷售破百臺。2018 年公司和神華集團合作開發出世界首批純水支架,以純水介質替代傳統乳化液,成功解決井下開采污染難題,為傳統煤炭開采帶來
44、顛覆性的技術變革。和騰訊云平臺戰略合作,與和騰訊云平臺戰略合作,與樹根互聯開發礦車智能控制系統樹根互聯開發礦車智能控制系統,智能化步伐領先,智能化步伐領先。2021年 11 月,公司與騰訊云就智能礦山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聯合發布“騰訊云無界”5G遠程實時操控產品及解決方案,未來雙方還將就自動駕駛調度平臺及遠程操控平臺開發、5G 系統、邊緣計算和中心云基礎設施等深化合作。和樹根互聯開發礦車智能控制系統,分為智能減速系統,智能電制動系統和智能動態電平衡三個子系統,優化電車能耗及提升安全性。公司研究三一國際(0631)1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圖圖22 純水液壓支架純水液壓支架
45、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圖23 礦車智能控制系統礦車智能控制系統 資料來源:2022 年公司 ESG 報告,海通證券研究所 2.2.2 礦車積極順應新能源轉型,礦車積極順應新能源轉型,寬體車收入和市占率寬體車收入和市占率持續提升持續提升 加快新能源、大噸位礦車上市,寬體車加快新能源、大噸位礦車上市,寬體車收入和收入和市占率持續提升。市占率持續提升。公司電動輪SET150S突破中亞、非洲大客戶,截至 2022 年簽署訂單 65 臺;開發 SET240S/320S 機型將于2024 年上市。2022 年寬體車海外銷售收入大幅增長 135.9%,大噸位寬體車獲得批量海外訂單,海外銷售收
46、入首次實現行業第一。SKT105EC 充換電一體寬體車進入客戶試用,成為行業首個礦山換電整體解決方案,此外開發 SKT105/125/130/160 等 18 款大噸位寬體車。目前公司純電動礦車已在西藏、新疆、云南、泰國等地多個礦區成功應用,電動集卡等新能源產品在全國 22 個省份投入使用,并出口新加坡、新西蘭、印度等地主流碼頭及運營商,占據絕對市場主導地位,累計銷售突破 500 臺。積極推動礦車新能源轉型積極推動礦車新能源轉型,電動化產品受市場認可。,電動化產品受市場認可。公司順應電動化潮流,積極推動產品向新能源轉型。2022 年加速推動新款大噸位新能源礦車上市,電動輪 SET150S突破中
47、亞、非洲大客戶,截止 22 年末年度簽署訂單合計 65 臺,該車配置行業首創的多動油電混動技術,與傳統電動輪相比,SET150S 節油率平均可達 12%-25%;開發SET240S/320S 機型,計劃于 2024 年上市,目前 SET240S 電動輪礦車作為行業首創三發混動非公路礦用自卸車,已于今年 6 月在三一重裝沈陽產業園正式下線驗收;SKT105EC 充換電一體寬體車和側取式快速換電站已認證成功,進入客戶試用階段,SKT105EC 的動力電池是專為礦車涉及的高密度磷酸鐵鋰電池,單臺運營費用與燃油寬體車比下降 50%,成為行業首個礦山換電整體解決方案;開發 SKT105/125/130/
48、160 等18 款大噸位寬體車;純電動礦車 SKT90E 已在西藏、新疆、云南、泰國等地多個礦區成功應用。圖圖24 SET150S 大噸位礦車大噸位礦車 資料來源:2022 年公司 ESG 報告,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圖25 SKT105EC 寬體自卸車寬體自卸車 資料來源:2022 年公司 ESG 報告,海通證券研究所 公司研究三一國際(0631)15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公司西安公司西安“燈塔工廠”投產,煤機裝備產能“燈塔工廠”投產,煤機裝備產能有望有望再上新臺階。再上新臺階。2023 年 7 月,公司位于西安市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的三一智能制造產業園即將正式投產,該項目于 2
49、022 年 7月 31 日正式動工,分兩期建設,總投資 65 億元,占地約 900 畝。其中,一期投資約50 億元,整個項目主要生產礦用寬體車、液壓支架,達產后可實現年產液壓支架 1.2 萬套、寬體自卸車 6000 輛,規劃年產值將達到 100 億元。3.物流物流裝備裝備:電動智能產品乘風而上,海外業務持續擴張:電動智能產品乘風而上,海外業務持續擴張 3.1 港機行業:港機行業:智慧智慧港口推動下,港機需求有望維持高景氣港口推動下,港機需求有望維持高景氣 國內國內港口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穩中有升集裝箱吞吐量穩中有升。港口機械主要用于港口集裝箱的裝卸與搬運工作,因此集裝箱吞吐量的變化可以一定程度上反
50、映出港機需求的大小。2010 年以來,國內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穩步上升,2022 年全國主要港口完成集裝箱吞吐量 29587 萬標準箱(TEU),YOY+4.7%,2010-2022 年 CAGR 達 6.05%。圖圖26 中國主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及中國主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及 YOY 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政策推動下,傳統港口積政策推動下,傳統港口積極向智慧港口轉型。極向智慧港口轉型。近年來,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有關智慧港口的政策,以推動港口向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我們認為隨著吞吐量的不斷增加,傳統碼頭面臨工人勞動強度大,環境艱苦,公司人工成本高的問題,而智慧碼頭利用互聯網與大數據技術
51、,能夠有效改善工作環境,降低工作強度從而減少對人力的需求,實現降本增效。而傳統碼頭向智慧碼頭轉型需要對原有設備進行大規模地智能化替換,同時新增一系列數字化服務的建設,因此港口物流裝備市場有望維持高景氣。公司研究三一國際(0631)16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表表 2 我國智慧港口主要相關政策我國智慧港口主要相關政策 時間 部門 文件名/會議名 主要內容 2019 年 11 月 交通運輸部 關于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導意見 加快世界一流港口建設,著力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加快綠色港口建設,加快智慧港口建設、加快推進開放融合發展、加快平安港口建設及推進現代治理體系。2020 年 2 月
52、 交通運輸部 關于大力推進海運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推進“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發揮海運的主力軍作用,加強互聯互通;支持我國企業參與沿線港口,物流園區等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運營。2020 年 8 月 交通運輸部 關于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 在智慧港口建設方面:引導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堆場庫場改造,推動港口建設養護運行全過程、全周期數字化,加快港站智能調度、設備遠程操控、智能安防預警和港區自動駕駛等綜合應用;建設港口智慧物流服務平臺,開展智能航運應用等。2021 年 8 月 海關總署、發改委等 關于進一步深化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的通知 提升口岸基礎設施和
53、監管智能化水平。加強自動化碼頭建設,推廣智能卡口、無人集卡、智能理貨、輔助機器人、貨物智能識別等技術應用,擴大智能審圖商品范圍。加強智能化監管。2021 年 12 月 國務院 關于印發”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的通知 推進大連港、天津港、青島港、上海港、寧波舟山港、廈門港、深圳港、廣州港等港口集裝箱碼頭智能化改造。建設天津北疆 C 段、深圳海星、廣州南沙四期、欽州等新一代自動化碼頭。2023 年 7 月 交通部部長 2023 年中國航海日主論壇 加快數字化轉型,大力發展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能船舶,不斷塑造航運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資料來源:交通運輸部、國務院、海關總署、發改委等,海通
54、證券研究所 3.2 公司公司物流裝備物流裝備:電動化、智能化產品持續發力,:電動化、智能化產品持續發力,海外海外市場迎突破市場迎突破 公司公司物流裝備物流裝備業務由全資子公司三一海工業務由全資子公司三一海工主要主要負負責。責。三一海工擁有長沙和珠海兩大產業園,主要生產正面吊、堆高機、重叉、抓鋼(料)機、電動集卡、伸縮臂叉車、岸邊集裝箱起重機、輪胎式門式起重機、軌道式門式起重機、門座式起重機等產品類型,擁有行業領先的自動化堆場綜合試驗平臺、吊具試驗平臺以及行業唯一的數字化設計專家系統。其中,移動港機連續 11 年占市場優勢地位,國內岸橋、場橋等產品遠銷北美、歐洲、亞太、中東等 70 多個國家和地
55、區。公司港口機械營收穩步上升,公司港口機械營收穩步上升,致力引領物流裝備電動化、智能化潮流致力引領物流裝備電動化、智能化潮流。2022 年,公司物流裝備板塊營收 45.94 億元,YOY+39.3%,2017-2022 年 CAGR 達 29.1%,增長態勢穩健。在數智化的浪潮下,三一海工致力成為物流裝備“成套化、電動化、智能化、無人化”產品的技術引領者,智慧港口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者。作為業內率先實現全系列電動產品的規模量產和批量交付。港機電動化產品銷售激增,市占率遙遙領先。港機電動化產品銷售激增,市占率遙遙領先。公司堅定電動化發展戰略,在持續提升研發投入的背景下,電動化產品持續獲市場好評。2
56、022 年三一海工電動產品銷售同比增長 265%,市場保有量超過 500 臺,市占率遙遙領先。目前,三一電動正面吊已在全國 23 省份得到廣泛使用,電動堆高機、電動集卡等新能源產品也在全國 22 省份開拓了市場,并出口新加坡、新西蘭、印度等地主流碼頭及運營商,全面領跑電動化賽道。此外,公司注重創新,2023 年 3 月公司發布 SRSC45E3、SRSC45E5 電動正面吊,25T電動重叉等 8 款電動新品,并在發布會上和 19 家客戶簽署了總計 201 臺設備的采購合同,充分展現市場對公司產品的高認可度。公司研究三一國際(0631)17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圖圖27 20
57、17-2022 年公司港口機械營收及年公司港口機械營收及 YOY 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圖28 公司電動正面吊公司電動正面吊在全國在全國 23 省得到廣泛使用省得到廣泛使用 資料來源:三一海工公眾號,海通證券研究所 自動化自動化產品獲公司歷史最大單筆訂單。產品獲公司歷史最大單筆訂單。近年來,在數智化戰略的引導下,公司自動化、電動化港機產品均取得市場認可。自動化方面,2021 年 3 月公司首座港機行業“燈塔工廠”正式投入使用,其改變了行業成本高筑、生產周期過長等現狀。該工廠通過對下料線、焊接線、涂裝線、裝配線的數字化、智能化升級,自動化生產率接近 80%,產能相對提升 50%;
58、開發自動化軌道式龍門起重機(ARMG)實現高度自動化作業,達到國內領先水平;2022 年,陽邏國際港水鐵聯運二期鐵路裝卸自動化項目入選2022 港航物流業 TOP30 創新案例,是國內首個成功運行的鐵路自動化軌道吊項目;22 年 12月,三一海工與鹽田港東區國際集裝箱碼頭簽訂 42 臺全自動軌道式集裝箱龍門起重機合同,總金額近 10 億元,為公司歷史上最大單筆自動化訂單,該批設備操作速度比傳統場橋快 30%。海外市場持續擴張,海外訂單創歷史新高。海外市場持續擴張,海外訂單創歷史新高。公司立足國際化戰略,不斷開拓海外市場,22 年公司大港機項目相繼發送至新加坡、越南、泰國、印度、柬埔寨、菲律賓等
59、國際市場。此外,與新加坡港務集團(PSA)全面開展深度合作,簽訂超大型雙小車岸橋項目,是集團海外最大岸橋項目,訂單包括岸橋、正面吊、電動集卡等合計超過 100 臺設備。小港機實現 10 個海外區域市場占有率第一,并實現歐洲、美國市場銷售收入大幅增長,其中,伸縮臂叉車在歐美市場銷售快速增長,抓料機突破澳洲、歐洲等 10 個國家,實現銷售大幅增長。圖圖29 三一海工全自動化軌道式場橋三一海工全自動化軌道式場橋 資料來源:三一海工公眾號,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圖30 三一海工三一海工為為 PSA 建造的超大型岸橋建造的超大型岸橋 資料來源:三一海工公眾號,海通證券研究所 公司研究三一國際(0631)18
60、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4.新興新興業務業務:持續注入優質資產,打開增長空間:持續注入優質資產,打開增長空間 4.1 機器人業務:機器人業務:產品體系完善,成功打開海外市場產品體系完善,成功打開海外市場 公司機器人業務板塊主要由子公司三一機器人負責運營。公司機器人業務板塊主要由子公司三一機器人負責運營。三一機器人成立于 2020年 1 月,由三一重裝與三一集團共同出資成立,注冊資金 1 億元。公司秉承“智能制造先驅”的使命,立志成為全球智能制造服務領軍企業。公司結合 5G/工業互聯網/AI 等先進技術,打造三大業務板塊智慧倉儲物流(AGV、立庫)、智能產線(機器人集成系統)、
61、智能叉車(鋰電叉車)絕對競爭力產品,滿足集團內部需求的同時,全面賦能工程機械、新能源、鋼結構、軌道交通等行業。圖圖31 三一機器人公司發展歷程三一機器人公司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海通證券研究所 業務發展迅速,產品體系趨于完善。業務發展迅速,產品體系趨于完善。經過四年發展,三一機器人已經形成較為全面的產品體系。智慧倉儲物流方面,潛入式 AGV 承重涵蓋 120 噸量級,叉車、嵌入式、背負式 AGV 均有所布局,目前產品已應用于電力電纜、新能源等行業;智能倉儲立庫搭載 WMS 系統,單位荷載范圍大,引入大數據分析,持續優化擁堵,目前已應用于新能源、化工化纖等行業;機器人集成業務專注于智能工
62、廠及智能產線規劃,聚焦下料、成型、焊接、熱處理、機加、噴涂、裝配、調試八大工藝,目前已為動力電池回收行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智能叉車方面,22 年開發出配套智能化系統的王牌 C6 電動叉車。21 年公司機器人業務取得銷售額 11.5 億元,同比增長 188.1%,22 年銷售達到近 13 億元,發展勢頭猛進。圖圖32 三一機器人公司主要產品三一機器人公司主要產品 資料來源:三一機器人公眾號,海通證券研究所 公司研究三一國際(0631)19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積極積極與與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新材料等等行業行業頭部公司展開合作頭部公司展開合作。2023 年 7 月,公司與格林
63、美旗下武漢動力電池再生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武漢動力再生致力于打造電池回收-原料再造-材料再造-電池再造-再使用-電池梯級利用的新能源全生命周期綠色價值鏈,與公司鋰電拆解回收、梯次利用等智能產線解決方案業務高度契合,雙方在智能制造、電動化等方面具有廣泛的合作空間。此外,公司還將助力三一集團與特變電工的戰略合作,目前公司已為特變電工變壓器套管、裝備電纜等輸變電產業提供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涵蓋智能化裝配產線、智慧物流 AGV、智能立庫等。圖圖33 三一機器人與武漢動力再生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三一機器人與武漢動力再生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資料來源:三一機器人公眾號,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圖34 三一三一集團與特變
64、電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集團與特變電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資料來源:三一機器人公眾號,海通證券研究所 內部項目內部項目穩下限,外部訂單擴上限。穩下限,外部訂單擴上限。公司成立之初便承擔了集團大型項目的建設,順利助力集團“北京樁機工廠”和“長沙 18 號工廠”評選為世界燈塔工廠,這是世界重工行業僅有的兩座燈塔工廠,同時公司生產的電動叉車也入駐長沙燈塔工廠進行生產制造。隨著內部項目順利完工,公司開始積極向外部業務擴展。22 年 12 月,公司自主打造的鋰電池拆解成套設備成功出口新加坡,是公司首次出口的成套智能產線。此次成功打開海外市場,表明了客戶對公司產品的認可,截止 22 年底公司新增外部訂單 4.8
65、億元。我們認為未來隨著海外市場的打開,公司機器人業務有望加速增長。4.2 鋰電設備業務:鋰電設備業務:收購收購三一技術裝備三一技術裝備,為電動化戰略添磚加瓦為電動化戰略添磚加瓦 收購收購三一技術裝備公司,正式進軍鋰電裝備行業。三一技術裝備公司,正式進軍鋰電裝備行業。2022 年 12 月,公司發布公告,旗下全資子公司三一重裝將以 0.95 元/股價格向三一集團購買三一技術裝備、長沙萊特、長沙飛凌公司部分股權。收購完成后,公司將間接持有三一重裝約 95%的股權。三一技術裝備成立于 2021 年,主要從事新能源電池設備研發、制造及銷售。目前已完成首條3GWh 動力鋰電池之生產線,已具備及掌握制造
66、3GWh 電池生產線之核心技術,生產線全部 34 款設備均為自主研發、自主生產,有能力提供鋰電池生產線全面解決方案。因此,此舉也標志著三一國際正式進軍鋰電設備市場。公司研究三一國際(0631)20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圖圖35 公司主要鋰電裝備產品公司主要鋰電裝備產品 資料來源:三一技術裝備公眾號,海通證券研究所 科研實力強,市場前景廣闊??蒲袑嵙?,市場前景廣闊。目前,三一技術裝備已就新能源電池設備申請 359 項專利,具備一支超過 300 人的研發團隊,其中約 38%持有相關領域之碩士或以上學位,且有 40%在鋰電池行業具有豐富經驗。自三一技術裝備開始運營以來,研究團隊
67、核心人員一直負責研究活動,并領導 3GWh 電池及其他類型電池生產線的設計、研究及開發。盡管三一技術裝備才成立短短兩年,且公司早期有著較大的研發支出,但在全球電力電池需求量大幅增加的背景下,截止 2022 年 11 月,三一技術裝備就銷售鋰電池模塊 PACK線已取得收入約550萬元。據GGII預計,2025年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將達到1550GWh,2030 年有望達到 3000GWh。而 2021 年中國鋰電設備市場規模為 588 億元,2017 年至 2021 年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27.4%,預計 2023 年中國鋰電設備市場規模將達1077 億元。圖圖36 2018-2023 年中
68、國鋰電裝備市場規模預測年中國鋰電裝備市場規模預測 資料來源:GGII,海通證券研究所 鋰電業務有望對集團電動化產品產生協同作用。鋰電業務有望對集團電動化產品產生協同作用。集團在電動化產品方面經驗豐富,通過不斷研發,完成了多款產品的電動化升級,例如開發可換電式寬體車及全系列電動化物流裝備產品。集團聚焦于效率及可靠性等核心要求,已開發關于節能、電池充電及換電等多項關鍵技術。三一技術裝備業務與公司電動化戰略具有高度一致性及兼容性,收購后有利于集團加速實施電動化戰略并開展新能源裝備業務。公司研究三一國際(0631)21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4.3 石油裝備業務:石油裝備業務:收購三
69、一石油收購三一石油科技科技,拓展能源裝備市場,拓展能源裝備市場 收購三一石油科技,布局石油壓裂市場。收購三一石油科技,布局石油壓裂市場。2023 年 4 月,三一國際擬以 29.8 億元購買三一石油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全部股權,于 6 月完成落實收購。三一石油科技成立于2015 年,主要從事油氣田壓裂和固井增產相關設備與技術服務等業務,類型可分為成套壓裂設備及配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維修井機管柱自動化設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以及油田相關技術服務。公司致力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為客戶提供安全、高效、智能、環保的成套石油裝備與綜合解決方案及一體化服務。我國非常規油氣資源儲量豐富,我國非常規油氣資源儲量豐富
70、,壓裂壓裂設備設備市場市場空間廣闊??臻g廣闊。2022 年我國原油進口占比超 70%,天然氣進口占比超 40%。但我國非常規油氣資源儲量豐富,其中頁巖氣儲量全球第一,頁巖油儲量全球第三。目前國家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在穩油增氣的背景下,非常規油氣開發地位日益提高。此外,2020 年以來,受能源危機與俄烏戰爭影響,油價持續高位運行,高油價預期將提振油氣勘探上游資本開支。2023 年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預計資本開支合計超過 5000 億元,拉動油氣勘探與生產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預計 2025 年我國固壓設備市場規模將超過 100 億元。公司收入規模持續提升,重點聚焦國資
71、客戶與海外客戶。公司收入規模持續提升,重點聚焦國資客戶與海外客戶。2020 年以來,公司收入規模迅速提升,2022 年公司錄得營業收入/凈利潤 20.87/3.86 億元,YOY+19.9%/+27%。公司采取重點突破國資客戶和海外客戶的發展戰略,其中國資客戶收入從 2020 年的約1.54億元上升至2022年的5.96億元,CAGR達97%,收入占比從約17%上升至約29%,公司未來目標將國資客戶占比保持在 30-40%。對于海外客戶,公司已在中亞、日本、中東、非洲、拉美等國家和地區達成意向訂單,未來將進軍歐美市場,依托一帶一路戰略實現業務進一步出海。圖圖37 三一石油科技營業收入及三一石油
72、科技營業收入及 YOY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圖38 三一石油科技凈利潤及三一石油科技凈利潤及 YOY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海通證券研究所 行業集中度高,行業集中度高,公司競爭力持續提升。公司競爭力持續提升。壓裂設備行業集中度較高,2022 年行業前五大企業市場份額占比合計超過 75%,加上行業準入門檻較高,我們認為行業未來有望維持強者恒強的格局。公司產品市占率較之前相比有明顯上升,其中 22 年車載壓裂設備銷量為 181 臺,市場占有率達到 26.9%,銷量與市占率連續兩年排名第一。此外,22年公司壓裂車/混砂車/儀表車市場占有率為 25.4%/33.3%/39.0%,均位于
73、行業領先水平。從整體盈利能力來看,22 年公司毛利率/凈利率為 35.5%/18.5%,和 20 年相比大幅提升,行業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研發能力突出,產品向智能化化、電動化升級,有望貢獻第二增長曲線。研發能力突出,產品向智能化化、電動化升級,有望貢獻第二增長曲線。公司注重研發能力建設,已建立建制化研發團隊,公司研究院下設 15 家研究所,在長沙、株洲、北京、成都擁有研發基地。2020-2022 年公司平均研發費用率約為 10%,目前已取得有效專利 678 件及軟件著作權 42 件,研發能力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公司把握行業電動化、智能化趨勢,深耕高效節能、自動化、無人化及智慧油氣田一體化等前沿技
74、術,現已成為行業電動化、智能化領導者。22 年公司完成了 11 款電動壓裂主要產品的研發及迭代升級,目前電動壓裂產品已實現商用化,其中 22Q3 推出的 6000 型電驅壓裂撬及配套產品成為市場爆款,當年實現 3.77 億元營業收入,產品毛利率超過 40%。目前公司正在積極研發 8000-10000 型電驅壓裂撬,有望構建第二增長曲線。公司研究三一國際(0631)22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圖圖39 三一石油科技三一石油科技車載壓裂設備銷售量及市占率車載壓裂設備銷售量及市占率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圖40 三一石油科技三一石油科技毛利率、凈利率毛利率、凈利率
75、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海通證券研究所 表表 3 三一石油科技主要優勢產品三一石油科技主要優勢產品 產品類型產品類型 圖示圖示 主要特點主要特點 成套壓裂設備 業內獨家 AT 自動擋底盤;遠控便捷啟停,機組啟停效率較行業同類產品提升 10 倍以上;工況自適應技術,綜合節油 5%以上。管柱自動化處理系統 多機協同聯動,整體效率提升 30%以上;減少鉆井作業人數 25%以上;機器視覺技術輔助井場安全管理。大功率電動裝備 全方位六重保護,雙 IP54 設計變頻撬,提供更強防護;變頻器采用高容量 IGCT 技術路線;智能維保系統、故障代碼可視化解析系統,設備信息實時在線診斷。分布式電動裝備 分布式多電機驅
76、動,輕松實現高負荷持續作業,投資成本降低 36%,單機運營成本節約至少 30 萬元/年;IP86 防護等級遠超常規 IP44,可靠性更高;永磁同步電機調速范圍更寬,效率更高。新能源鉆機 柴電混合動力,總功率提升 15%以上;超大功率動力頭。動力頭功率達 278kW;獨創壓力自動調整技術;多重聯動互鎖,專利浮動裝置,安全便捷。管道工程車 雙軌距底盤,吊載穩定性好,安全可靠;360 環視系統實現全車無死角監控;兩級漏電保護為現場用電安全提供保障。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海通證券研究所 公司研究三一國際(0631)23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4.4 光伏、氫能裝備業務:光伏、氫能裝備業
77、務:尚處萌芽階段,未來可期尚處萌芽階段,未來可期 成立三一硅能成立三一硅能,定位光伏一體化產業鏈布局。,定位光伏一體化產業鏈布局。三一硅能(株洲)有限公司于 2022年 8 月成立,注冊資本 1 億元,三一國際旗下子公司三一重裝直接持有其 70%股份,三一國際間接+直接持有約 85%股份。22 年 11 月,公司生產的首根單晶硅棒在能源產業園順利出爐,宣告三一硅能正式進入投產運營階段;12 月,公司光伏組件產品下線,具備從拉晶、切片、電池到組件的自主研發與生產能力,宣告著三一正式進入光伏產業垂直一體化陣營。截至 23年 4月,公司已量產的新型電池效率超過 24.8%,并有超過 10GW產能的硅
78、片、新型電池和組件工廠正在建設中。23 年 5 月,公司產品亮相 SNEC2023,展會上與 12 家海內外客戶簽約訂單共計 11.7GW。據公司副總經理張淳介紹,23 年公司會完成 510GW 的全產業鏈布局,目前 5GW 的電池基地正在開工建設中。成立三一氫能成立三一氫能,掌握電解水制氫核心技術。,掌握電解水制氫核心技術。三一氫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2 年,注冊資金 1 億元,由三一國際完全控股。公司主營業務聚焦制氫裝備和加氫裝備,及其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制造與產業化,實現綠電-氫能-終端運用全生態產業鏈閉環。目前公司已掌握 2000 標方及以下的全系列堿性電解水制氫系統的核心技術。在制氫
79、裝備方面,公司采用堿性電解水制氫方式,裝置最高電流密度可達 8000A/,直流電耗小于等于4.3kWh/Nm。加氫領域提供固定式和撬裝式加氫站成套裝備供客戶選擇。加氫額定工作壓力為 35MPa,日加注能力在 5001000kg 范圍內,最大加注速度為 5kg/min。23年 5 月,公司簽約“大安吉電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示范項目”水電解制氫設備采購合同,該項目是目前為止全球最大綠氨投資標桿項目。圖圖41 三一硅能共計獲三一硅能共計獲 11.7GW 訂單訂單 資料來源:三一硅能公眾號,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圖42 三一氫能簽約全球最大綠氨投資標桿項目三一氫能簽約全球最大綠氨投資標桿項目 資料來源:
80、三一集團公眾號,海通證券研究所 5.盈利預測及估值盈利預測及估值 我們對公司各業務板塊分別預測,礦山設備板塊受益于煤機行業高景氣延續、但受制于產能約束原煤產量增量空間較為有限,預計公司 23-25 年礦山裝備板塊收入增速分別 達 40%/35%/30%,對 應 收 入 分 別 為 159/215/280 億 元,利 潤 率 分 別 為12.4%/11.8%/11.8%。物流設備板塊有望受益于港機電動智能化趨勢和海外業務突破實現高增,預計公司 23-25 年物流設備板塊收入增速分別達 40%/35%/30%,對應收入分別為 67/91/118 億元,利潤率分別為 12.5%/15.7%/17.0
81、%。新收購油氣裝備板塊有望平穩增長,預計 24-25 年油氣裝備收入增速為 30%,對應 23-25 年收入分別為 23/31/40億元,利潤率分別為 17%/18.3%/19.6%;24-25 年新興產業收入增速分別為 30%/50%,對應 23-25 年收入分別為 4.5/5.8/8.7 億元,利潤率分別為-0.5%/1.1%/7.7%,對應 23-25年營業總收入 243/337/438 億元,增速分別為 58%/35%/30%。公司研究三一國際(0631)2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表表 4 分業務盈利預測分業務盈利預測 2022 2023E 2024E 2025E
82、礦山裝備礦山裝備 收入(百萬元)11377 15928 21503 27954 YOY 52.14%40.00%35.00%30.00%利潤率 13.64%12.41%11.76%11.76%物流設備物流設備 收入(百萬元)4798 6717 9069 11789 YOY 35.18%40.00%35.00%30.00%利潤率 9.20%12.45%15.69%16.99%油氣設備油氣設備 收入(百萬元)/2348 3052 3968 YOY/30.00%30.00%利潤率/17.02%18.29%19.55%新興產業設備新興產業設備 收入(百萬元)/446 580 870 YOY/30.00
83、%50.00%利潤率/-0.47%1.08%7.67%總計總計 營業總收入(百萬元)16125 25400 34164 44541 YOY 47.46%57.52%34.51%30.37%毛利率 12.36%12.64%13.22%13.77%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我們預計公司 2325 年歸母凈利為 22.72/29.33/34.19 億元,EPS 為 0.71/0.92/1.07元,根據可比公司給 24 年 810 倍的 PE,按 2024 年 3 月 20 日匯率 1 港元=0.90722人民幣折算,對應合理價值區間為 8.1110.14 港元,首次覆蓋,給予“優于大市”評
84、級。表表 5 可比公司估值表可比公司估值表 證券代碼證券代碼 證券簡稱證券簡稱 收盤價收盤價(元)(元)EPS(元)(元)PE(倍)(倍)BPS(元)(元)PB(倍)(倍)2023E 2024E 2025E 2023E 2024E 2025E 2023E 2023E 2338.HK 濰柴動力 13.48 1.03 1.28 1.45 13.1 10.5 9.3 9.22 1.46 1839.HK 中集車輛 6.64 1.29 1.03 1.20 5.2 6.4 5.5 7.29 0.91 1766.HK 中國中車 3.76 0.42 0.46 0.48 8.9 8.2 7.8 5.63 0.6
85、7 3808.HK 中國重汽 17.51 1.92 2.22 2.59 9.1 7.9 6.8 14.39 1.22 平均 9.1 8.3 7.3 1.06 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注:收盤價為 2024 年 3 月 20 日價格,港股收盤價根據 2024 年 3 月 20 日匯率折算為人民幣;可比公司 EPS、BPS 為 wind 一致預期。6.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裝備原材料的價格波動。公司新興業務增長不及預期。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影響海外市場擴張。公司研究三一國際(0631)25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財務報財務報表分析和預測表分析和預測 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百
86、萬元)(百萬元)2022 2023E 2024E 2025E 利潤表利潤表(百萬元)(百萬元)2022 2023E 2024E 2025E 流動資產流動資產 17191 26035 36589 45830 營業總收入營業總收入 15640 24788 33339 43405 現金 2690 4221 7779 8496 營業成本 11908 18196 24311 31879 應收賬款 7428 12319 16570 21602 銷售費用 933 1380 1856 2419 存貨 4166 6065 8383 11385 管理費用 1177 1774 2353 3068 其他 2906 3
87、431 3856 4347 財務費用 73 75 130 122 非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 7763 7794 8507 9672 固定資產 4066 4155 4922 6139 營業利潤 1536 2084 2897 3446 無形資產 1147 1090 1035 983 利潤總額 1921 2608 3367 3924 租金按金 所得稅 252 313 404 471 使用權資產 其他 2550 2550 2550 2550 凈利潤凈利潤 1669 2295 2963 3453 資產總計資產總計 24953 33830 45096 55502 少數股東損益 4 23 30 35 流動負債流
88、動負債 10836 17417 23720 31673 短期借款 954 1000 1000 1000 歸屬母公司凈利潤歸屬母公司凈利潤 1665 2272 2933 3419 應付賬款 6646 10109 13506 17711 EBITDA 968 2352 3184 3782 其他 3235 6308 9214 12963 EPS(元)0.53 0.71 0.92 1.07 非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 4014 4014 6014 5014 長期借款 2691 2691 4691 3691 租賃負債 其他 1323 1323 1323 1323 負債合計負債合計 14849 21431 29
89、734 36687 少數股東權益 64 87 116 151 股本 3163 3190 3190 3190 主要財務比率主要財務比率 2022 2023E 2024E 2025E 留存收益和資本公積 6877 9123 12056 15475 成長能力成長能力 歸屬母公司股東權益 10040 12312 15246 18664 營業收入 52.40%58.58%34.51%30.37%負債和股東權益負債和股東權益 24953 33830 45096 55502 營業利潤 80.97%35.68%39.05%18.96%歸屬母公司凈利潤 32.23%36.48%29.10%16.54%獲利能力獲
90、利能力 毛利率 23.35%26.15%26.64%26.21%凈利率 10.72%9.22%8.85%7.91%ROE 16.58%18.46%19.24%18.32%ROIC 0.04 0.11 0.12 0.13 現金流量表現金流量表(百萬元)(百萬元)2022 2023E 2024E 2025E 償債能力償債能力 經營活動現金流經營活動現金流 1084 1305 2171 2853 資產負債率 59.51%63.35%65.93%66.10%凈利潤 1665 2272 2933 3419 凈負債比率 0.09 -0.04 -0.14 -0.20 折舊攤銷 293 268 287 335
91、 流動比率 1.59 1.49 1.54 1.45 少數股東權益 4 23 30 35 速動比率 1.19 1.13 1.18 1.08 營運資金變動及其他-877 -1259 -1079 -935 營運能力營運能力 總資產周轉率 0.63 0.73 0.74 0.78 投資活投資活動現金流動現金流 639 300 -400 -900 應收賬款周轉率 2.09 2.00 2.00 2.00 資本支出-1318 -300 -1000 -1500 應付賬款周轉率 1.79 1.80 1.80 1.80 其他投資 1958 600 600 600 每股指標(元)每股指標(元)每股收益 0.53 0.
92、71 0.92 1.07 籌資活動現金流籌資活動現金流-377 -74 1787 -1237 每股經營現金 0.34 0.41 0.68 0.89 借款增加 191 46 2000 -1000 每股凈資產 3.17 3.89 4.82 5.90 普通股增加 8 0 0 0 估值比率估值比率 已付股利-466 -120 -213 -237 P/E 15.24 7.61 5.89 5.06 其他-110 0 0 0 P/B 2.51 1.39 1.13 0.92 現金凈增加額現金凈增加額 1340 1531 3559 716 EV/EBITDA 27.19 7.13 4.77 3.57 備注:(1
93、)表中計算估值指標的收盤價日期為 3 月 20 日;(2)以上各表均為簡表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2022),海通證券研究所 公司研究三一國際(0631)26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信息披露信息披露 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李淼 煤炭/農業行業 王濤 煤炭行業 吳杰 公用事業/煤炭/電力設備與新能源 趙靖博 機械行業 本人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以勤勉的職業態度,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本報告所采用的數據和信息均來自市場公開信息,本人不保證該等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分析邏輯基于作者的職業理解,清晰準確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觀點,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響,特
94、此聲明。分析師負責的股票研究范圍分析師負責的股票研究范圍 重點研究上市公司:中煤能源,靖遠煤電,神火股份,華陽股份,鄭煤機,兗礦能源,電投能源,天地科技,山西焦煤,潞安環能,平煤股份,中國神華,陜西煤業,淮北礦業,美錦能源 投資評級說明投資評級說明 1.投資評級的比較和評級標準:投資評級的比較和評級標準:以報告發布后的 6 個月內的市場表現為比較標準,報告發布日后 6 個月內的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的漲跌幅相對同期市場基準指數的漲跌幅;2.市場基準指數的比較標準:市場基準指數的比較標準:A 股市場以海通綜指為基準;香港市場以恒生指數為基準;美國市場以標普 500 或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為基準。類類
95、 別別 評評 級級 說說 明明 股票投資評股票投資評級級 優于大市 預期個股相對基準指數漲幅在 10%以上;中性 預期個股相對基準指數漲幅介于-10%與 10%之間;弱于大市 預期個股相對基準指數漲幅低于-10%及以下;無評級 對于個股未來 6 個月市場表現與基準指數相比無明確觀點。行業投資評行業投資評級級 優于大市 預期行業整體回報高于基準指數整體水平 10%以上;中性 預期行業整體回報介于基準指數整體水平-10%與 10%之間;弱于大市 預期行業整體回報低于基準指數整體水平-10%以下。法律聲明法律聲明 本報告僅供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
96、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能會波動。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報告所載的信息、材料及結論只提供特定客戶作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沒有考慮到個別客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蛻魬紤]本報告中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海通證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還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投資銀行服務或其他服務。本報告僅向特定客戶傳送,未經海通證券研究所書面授權,本研究報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貝、復印件或復制品,或再次分發給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權的其他方式使用。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均為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如欲引用或轉載本文內容,務必聯絡海通證券研究所并獲得許可,并需注明出處為海通證券研究所,且不得對本文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刪改。根據中國證監會核發的經營證券業務許可,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包括證券投資咨詢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