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銀行-公司研究報告-優質國有大行新金融行動提質增效-240715(2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建設銀行-公司研究報告-優質國有大行新金融行動提質增效-240715(28頁).pdf(2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銀行 2024年 7月 15日 建設銀行(601939.SH)優質國有大行,新金融行動提質增效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公司報告 公司首次覆蓋報告 推薦推薦(首次)(首次)股價:股價:7.37 元元 主要數據主要數據 行業 銀行 公司網址 ; 大股東/持股 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57.14%實際控制人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總股本(百萬股)250,011 流通 A 股(百萬股)9,594 流通 B/H 股(百萬股)240,417 總市值(億元)13,136 流通 A 股市值(億元)707 每股凈資產(元
2、)12.17 資產負債率(%)91.8 行情走勢圖行情走勢圖 證券分析師證券分析師 袁袁喆喆奇奇投資咨詢資格編號 S1060520080003 YUANZHEQI 研究助理研究助理 許淼許淼 一般證券從業資格編號 S1060123020012 XUMIAO 平安觀點:平安觀點:公司概況:興于建設,行穩致遠。公司概況:興于建設,行穩致遠??v觀建設銀行歷史發展,起源于基建類專業銀行,歷經三大改革成長為國內最大規模的綜合化商業銀行之一,截至 24Q1,建設銀行資產規模和貸款規模分別達到 39.7 萬億元/25.0 萬億元,分列上市國有大行第三位和第二位,綜合化的金融服務、穩定高效的經營策略和機構管理
3、都是助力建設銀行成長為同業領先的優質國有大行的重要原因??腿汉粚嵰幠瀯蒿@著,逆周期抗風險能力凸顯客群夯實規模優勢顯著,逆周期抗風險能力凸顯。近年來,行業集中度明顯抬升的背景下,國有大行穿越周期的經營特點值得更多關注,以建行客戶基礎為例,目前建行零售客戶覆蓋范圍已突破 7.5 億戶,營業機構接近 1.5 萬個,層次分明且廣泛覆蓋的渠道網絡成為其充足業務來源的重要補充。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建行多元化金融業態的布局同樣走在國內銀行前列,擁有的金融牌照數量位于國有大行首位。在傳統基建業務優勢的基礎上輔以日益完善的業務網絡成為支撐建行高 ROE 表現的重要因素,23 年建設銀行加權平均 ROE 達到 1
4、1.56%,位于上市國有大行首位。從中長期角度來看,建行負債端低成本優勢可以為其提供更為充分的資產擺布空間,低風險偏好的資產選擇策略所提供的穩定現金流也將成為提升建行穿越周期經營能力的重要因素。轉化轉化發展動能發展動能,“新金融行動新金融行動”主動求變主動求變。建行于 2019 年推出包含“三大戰略”在內的“新金融行動”,覆蓋包括普惠金融、住房租賃、金融科技等 7大方向,推動建行資產結構調整,重點領域貸款增速遠超平均資產增速。特別是建行作為國內最大規模零售貸款銀行,也是國內最早提供個人按揭住房貸款和住房公積金業務的銀行,率先提出了住房租賃戰略,23 年末,住房租賃基金規模達 119 億元,公司
5、類住房租賃貸款規模為3254 億元,自 21 年末以來增幅達到 296%,在當前租購并舉,發展長租房的大背景下,先發優勢有望成為其新的業務增長極。此外,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持續投入以及普惠金融的持續深耕亦成為其下一階段的重要業務方向,戰略紅利的釋放有望提升其資產利用效率。2022A 2023A 2024E 2025E 2026E 營業凈收入(百萬元)757,689 745,028 742,467 776,872 833,802 YOY(%)-1.0-1.7-0.34.6 7.3 歸母凈利潤(百萬元)324,727 332,653 330,616 340,229 357,889 YOY(%)7.3
6、2.4 -0.62.9 5.2 ROE(%)12.5 11.7 10.8 10.4 10.2 EPS(攤薄/元)1.30 1.33 1.32 1.36 1.43 P/E(倍)5.7 5.5 5.6 5.4 5.1 P/B(倍)0.68 0.62 0.58 0.54 0.51 證券研究報告 建設銀行公司首次覆蓋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2/28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優質國有大行,關注股息價值。優質國有大行,關注股息價值。建設銀行作為國內領先的商業銀行,其在盈利能力、綜合化經營和轉型發展等方面都起到行業標桿
7、作用。近年來,在銀行業整體面臨內外部挑戰增多的背景下,建行作為國有大行積極發揮頭雁效應,經營穩定性凸顯。立足長期,建行基于自身住房租賃、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三大戰略”,并不斷拓展外延,積極深耕鄉村振興、綠色發展、養老健康、消費金融、科技金融等國計民生重點領域,轉型成效值得關注。當前在無風險利率持續下行的背景下,建行作為能夠穩定分紅的高股息品種,其類固收價值同樣值得關注,按照 2024 年 7 月 12 日收盤價計算公司股息率為 5.43%相對無風險利率的股息溢價率位于歷史高位,股息吸引力突出。我們預計公司 24-26 年 EPS 分別為 1.32/1.36/1.43 元,盈利對應同比增速-0.
8、6%/+2.9%/+5.2%,2024年7月12日收盤價公司A股股價對應公司24-26年PB分別為0.58x/0.54x/0.51x,首次覆蓋給予“推薦”評級。風險提示:風險提示:1)經濟下行導致資產質量壓力超預期變化。銀行受到宏觀經濟波動影響比較大,宏觀經濟走勢對企業的經營狀況,尤其是償債能力帶來顯著影響,從而對銀行的資產質量帶來波動;2)利率下行導致凈息差縮窄超預期。目前降息的持續落地以及減費讓利大背景下,銀行資產端利率顯著下行,未來若政策力度加大,或將對息差造成持續負面沖擊。3)金融政策監管風險。銀行業務對監管政策敏感度高,相關監管政策的出臺可能深刻影響行業當前的業務模式和盈利發展空間。
9、9WfYaYaYeZ9WfVeU9PcM9PsQnNoMmQjMoOsNeRpOtN6MmMzQMYqNsQxNsQoR 建設銀行公司首次覆蓋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3/28 正文目錄正文目錄 一、一、公司概況:興于建設,行穩致遠公司概況:興于建設,行穩致遠.6 1.1 歷史沿革:專業立行,均衡發展.6 1.2 股權結構穩定,高管基層經驗充足.7 二、二、客群夯實規模優勢顯著,逆周期抗風險能力凸顯客群夯實規模優勢顯著,逆周期抗風險能力凸顯.9 2.1 客群扎實穩定,業務基礎優異.9 2.2 龐大客戶基
10、礎支撐業績表現,盈利能力優于同業.11 2.3 低風險偏好提升跨周期經營能力,資產質量保持穩健.14 三、三、轉化發展動能,轉化發展動能,“新金融行動新金融行動”主動求變主動求變.17 3.1 內外兼修,踐行“新金融行動”.17 3.2 盤活存量資產,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18 3.3 推進數字化經營,金融科技助力業務拓展.22 四、四、投資建議:優質國有大行,關注股息價值投資建議:優質國有大行,關注股息價值.23 4.1 盈利預測:夯實的客群基數有望使得建行盈利保持穩定.23 4.2 估值水平:估值低位分紅穩定,高估值特性凸顯.24 五、五、風險提示風險提示.26 建設銀行公司首次覆蓋報告
11、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4/28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表 1 中國建設銀行發展階段.6 圖表 2 資產規模位于大行第三位.7 圖表 3 貸款規模位于大行第二位.7 圖表 4 截至 24Q1 中國建設銀行前十大股東.7 圖表 5 建設銀行現任高管情況.8 圖表 6 客群規模穩步增長.9 圖表 7 個人客戶規模位于可比同業前三.9 圖表 8 網點數量位居大行中游.10 圖表 9 聚焦重點地區布局.10 圖表 10 各區域貸款占比變化情況.10 圖表 11 各區域存款占比變化情況.10 圖表 12 上市國有大行持
12、有牌照情況.11 圖表 13 上市國有大行 ROE 拆分.11 圖表 14 24 年 1 季度末凈息差水平領先可比同業.12 圖表 15 23 年末建行存款平均成本較低.12 圖表 16 建設銀行計息負債成本率處于上市銀行較低水平.12 圖表 17 建行存款、貸款占比明顯高于同業水平.13 圖表 18 建行活期存款占比位于可比同業前列.13 圖表 19 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占比位大行前列.13 圖表 20 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占比保持穩定.13 圖表 21 23 年大中型銀行債券總承銷規模.14 圖表 22 23 年末大中型銀行理財子理財產品余額.14 圖表 23 23 年末私人銀行客戶規模位于前
13、列.14 圖表 24 23 年末托管資產規模位于同業前列.14 圖表 25 23 年末上市國有大行信貸結構.15 圖表 26 23 年建行貸款收益率位于上市銀行較低水平.15 圖表 27 建行關注+不良率略高于商業銀行水平.16 圖表 28 建行資產質量穩健且計量嚴謹.16 圖表 29 關注率保持相對穩定.16 圖表 30 建設銀行不良率及不良生成率明顯回落.16 圖表 31 資本水平保持充裕.16 圖表 32 撥備水平保持穩定.16 圖表 33 我國銀行資產規模增速放緩.17 圖表 34 建設銀行存貸規模增速均有回落.17 圖表 35 建設銀行新金融行動.18 圖表 36 戰略重點領域貸款增
14、長迅速.19 建設銀行公司首次覆蓋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5/28 圖表 37 重點戰略領域貸款占比有所提升.19 圖表 38 建行普惠貸款規模位居可比同業前列.19 圖表 39 建行普惠貸款增長較快.19 圖表 40“建行惠懂你”貸款操作頁面.20 圖表 41“建行惠懂你”提供多項綜合服務.20 圖表 42“裕農通”操作頁面.20 圖表 43 建行涉農貸款高速穩步增長.20 圖表 44 部分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產品.21 圖表 45 制造業貸款規??焖僭鲩L.21 圖表 46 我國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相關文
15、件.21 圖表 47 建行對公房地產、個人住房貸款增速回落.22 圖表 48 住房租賃貸款增速明顯高于全行水平.22 圖表 49 金融科技投入持續增加.23 圖表 50 科技創新成果顯著.23 圖表 51 建設銀行盈利預測關鍵假設.24 圖表 52 上市國股行分紅率及股息率.25 圖表 53 建設銀行估值水平持續下行.25 圖表 54 估值水平位于上市國有大行中游.25 建設銀行公司首次覆蓋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6/28 一、一、公司概況:興于建設,行穩致遠公司概況:興于建設,行穩致遠 縱觀建設銀行
16、歷史發展,起源于基建類專業銀行,歷經三大改革成長為國內最大規模的綜合化商業銀行之一,截至24Q1,建設銀行資產規模和貸款規模分別達到39.7萬億元/25.0萬億元,分列上市國有大行第三位和第二位,綜合化的金融服務、穩定高效的經營策略和機構管理都是助力建設銀行成長為同業領先的優質國有大行的重要原因。1.1 歷史沿革:專業立行,均衡發展歷史沿革:專業立行,均衡發展 1954 年 9 月 9 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第 224 次政務會議通過了關于設立中國人民建設銀行的決定,10 月 1日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于在全國正式成立。彼時正處于“一五”時期,建設銀行作為財政部下屬的一家國有專業銀行,負責管理和分配
17、根據國家經濟計劃撥給建設項目和基礎建設相關項目的政府資金,更好推進我國在建國初期的經濟建設。1979 年,建設銀行逐步從財政部門的附屬地位中分離出來,逐漸承擔了更多的商業銀行職能。改革開放開始后,建設銀行相繼開發信貸資金貸款、居民儲蓄存款、外匯、信用卡、政策性房改金融、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等業務,金融業務開始全面開拓,商業銀行功能日臻完善,逐步實現了由財政下屬單位向現代商業銀行的轉變。1994 年,政府對投資體制和金融體制改革。根據金融體制改革的部署,國家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銀行,以承擔國家專業銀行的主要政策性貸款功能。建設銀行的政策性貸款業務和職能移交給國家開發銀行承接,此外,由于國家確立了建設銀行
18、向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方向,建設銀行不再適宜代理財政職能,1994 年 8 月財政職能正式移交給財政部門。包括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在內的各國家專業銀行,在此后逐漸轉型為綜合性的四大商業銀行。1996 年,中國人民建設銀行改名為中國建設銀行。2003 年,我國進行銀行股份制改造。匯金公司向建設銀行注資 225 億美元作為資本金,建設銀行作為首批試點銀行率先開始改造。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 9月 17日以發起設立的方式成立。并于2005年 10月在港股上市,2007年9 月在 A 股上市。圖表圖表1 中國建設銀中國建設銀行行發展階段發展階段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招股說明書,平安證券研究所
19、建設銀行公司首次覆蓋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7/28 歷經多輪體制機制調整與上市,建行已經發展成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綜合化大型商業銀行之一。從業務規模來看,截至2024年1季度末,建設銀行資產規模達到39.7萬億,排名國內銀行業第三位,貸款規模超25萬億,排名國內銀行業第二。圖表圖表2 資產規模位資產規模位于大行第三位于大行第三位 圖表圖表3 貸款規模位于大行第二位貸款規模位于大行第二位 資料來源:Wind,平安證券研究所 注:數據截至2024年一季報 資料來源:Wind,平安證券研究所 注:數據截至2
20、024年一季報 1.2 股權結構穩定,高管基層經驗充足股權結構穩定,高管基層經驗充足 建行的股權結構穩定,中央匯金為絕對控股人。建行的股權結構穩定,中央匯金為絕對控股人。與其他大行相同,國家對于建行擁有絕對話語權,更好地推進我國相關經濟政策的實施落地。截至 2024 年一季度末,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為 97.48%,其中第一大股東中央匯金持股比例約為57.14%,中央匯金、國家電網、長江電力等股東均為建行成立之初的發起股東,三者持股比例總計 58.04%,持股較為穩定。圖表圖表4 截至截至 24Q1 中國建設銀行前十大股東中國建設銀行前十大股東 股東名稱股東名稱 股東性質股東性質 股份類型股份類
21、型 持股比例(持股比例(%)1 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國家 A 股 57.14 2 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 境外法人 H 股 37.53 3 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國有法人 A 股 0.88 4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國有法人 H 股 0.64 5 益嘉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境外法人 H 股 0.34 6 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陸股通)境外法人 A 股 0.29 7 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國有法人 H 股 0.26 8 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國有法人 A 股 0.20 9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國有法人 H 股 0.13 10 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資金 其他
22、A 股 0.07 資料來源:公司一季報,平安證券研究所 擁有豐富的基層經驗以及國有大行管理能力的高管團隊同樣是建行穩健經營的重中之重擁有豐富的基層經驗以及國有大行管理能力的高管團隊同樣是建行穩健經營的重中之重,目前建行高管人員大多有大行從業及管理經驗。通過對大行的經營的了解,更能夠制定更適合建行的發展戰略,并從其他大行的經營和管理中借鑒經驗,取長補短,從而更有助于建行的長期發展?,F任董事長張金良曾于 2022 年 6 月-2024 年 3 月期間擔任建設銀行行長,此前曾在郵儲銀行、光大銀行任職董事長、行長。張金良長期在建行任職有助于建行更好持續發展,長期發展戰略的執行落地。2024 年 5 月
23、 16 日,建行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聘任張毅擔任行長的議案,任職資格已獲得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核準。張毅曾長時間于建行任職,曾任中國建設銀0.0%2.0%4.0%6.0%8.0%10.0%12.0%14.0%16.0%05101520253035404550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資產規模(萬億元)資產規模增速(右軸)0510152025303540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貸款規模(萬億元)存款規模(萬億元)建設銀行公司首次覆蓋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8
24、/28 行資產負債管理部副總經理、首席財務官兼財務會計部總經理等職務,張毅作為從基層做起的“建行人”,對建行的經營和特點更為了解,持續完善的高管團隊將更好助力建行前行。圖表圖表5 建設銀行現任高管情況建設銀行現任高管情況 姓名姓名 職位職位 出生年份出生年份 任職任職時間時間 簡介簡介 張金良 董事長 1969 2024 年 3 月 2022 年 4 月起任建行黨委副書記,2022 年 5 月-2024 年 3 月任建行行長,2018 年 8 月至 2022 年 4 月,擔任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并自 2019 年 5 月起兼任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董事長。2016 年 1 月至 201
25、8 年 8月,擔任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執行董事兼光大銀行執行董事、行長。張毅 行長 1971 2024 年 6 月 2023 年 3 月 2024 年 5 月任中國銀行副行長,2024 年 4 月至 5 月任中國銀行執行董事;2021 年 11 月至 2023 年 3 月任中國農業銀行副行長;2021 年4 月至 2021 年 9 月任建行首席財務官。此前,張毅曾先后任本行總行資產負債管理部副總經理,江蘇省分行副行長、行長,總行財務會計部總經理 等職務。紀志宏 副行長 1968 2019 年 8 月 2013 年 8 月至 2019 年 5 月任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其間,2013年 8
26、 月至 2016 年 5 月兼任上??偛拷鹑谑袌龉芾聿恐魅?;2012 年 9 月至2013 年 8 月任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 李建江 副行長、首席風險官 1973 2024 年 5 月 2020 年 6 月至 2024 年 3 月任國家開發銀行重慶分行行長;2018 年 5 月至2020 年 6 月任國家開發銀行辦公廳副主任;2015 年 4 月至 2018 年 5 月任國家開發銀行甘肅分行副行長。李運 副行長 1973 2021 年 11 月 2017 年 11 月至 2021 年 8 月任農業銀行貴州省分行行長;2015 年 5 月至2017 年 7 月任農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部/三農資本
27、和資金管理中心總經理。王兵 副行長、董事會秘書 1972 2023 年 3 月 自 2024 年 5 月起兼任建設銀行董事會秘書,自 2023 年 3 月起出任建行副行長,兼任建行亞洲董事長。2018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2 月任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及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副總裁,其間曾兼任中銀國際英國保誠信托有限公司、中銀集團信托人有限公司董事兼主席及中銀集團保險有限公司董事。李民 副行長 1971 2023 年 9 月 2019 年 8 月至今任本建設銀行人力資源部總經理;2021 年 4 月至今兼任中國建設銀行(亞洲)非執行董事;2019 年 7 月至 2022 年 1
28、2 月兼任建設銀行研修中心執行副校長;2017 年 4 月至 2019 年 8 月任建設銀行河北省分行行長。金磐石 首席信息官 1965 2021 年 3 月 自 2018 年 2 月起任建設銀行信息總監;2010 年 1 月至 2018 年 2 月任建設銀行信息技術管理部總經理;2007 年 12 月至 2010 年 1 月任建設銀行審計部總經理。生柳榮 首席財務官 1965 2022 年 11 月 自 2020 年 3 月起任建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部總經理;2017 年 9 月至 2020年 3 月任建設銀行金融市場部主要負責人、總經理;2014 年 7 月至 2017 年9 月任建設銀行廈
29、門市分行行長。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注:數據信息截至24年6月末 建設銀行公司首次覆蓋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9/28 二、二、客群夯實規模優勢顯著,逆周期抗風險能力凸顯客群夯實規模優勢顯著,逆周期抗風險能力凸顯 近年來,行業集中度明顯抬升的背景下,國有大行穿越周期的經營特點值得更多關注,以建行客戶基礎為例,目前建行零售客戶覆蓋范圍已突破 7.5 億戶,營業機構接近 1.5 萬個,層次分明且廣泛覆蓋的渠道網絡成為其充足業務來源的重要補充。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建行多元化金融業態的布局同樣走在
30、國內銀行前列,擁有的金融牌照數量位于國有大行首位。在傳統基建業務優勢的基礎上輔以日益完善的業務網絡成為支撐建行高 ROE 表現的重要因素,23 年建設銀行加權平均 ROE達到 11.56%,位于上市國有大行首位。從中長期角度來看,建行負債端低成本優勢可以為其提供更為充分的資產擺布空間,低風險偏好的資產選擇策略所提供的穩定現金流也將成為提升建行穿越周期經營能力的重要因素。2.1 客群扎實穩定,業務基礎優異客群扎實穩定,業務基礎優異 建行作為六大國有行之一,規模遠超同業,擁有突出的競爭優勢,并支撐其日常經營和相關業績。截至2023 年末,建設銀行個人客戶和公司客戶同比增長 2.44%/15.7%,
31、高基數背景下仍實現了客群規模的穩健增長。深厚的客群基礎離不開建行全牌照展業優勢以及全球接近 1.5 萬個營業機構對于不同類型客戶的廣泛覆蓋,綜合化經營能力和廣泛的渠道網絡持續深化建行突出優勢:(1 1)客戶基礎扎實,經營有“底氣”。)客戶基礎扎實,經營有“底氣”。在建行 70 年的經營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客戶資源,截至 2023 年末,建行的零售客戶為 7.6 億,對公客戶為 1082萬,20-23 年個人客戶和對公客戶數 CAGR 分別達到2.45%/12.4%,增速和絕對規模都處于可比同業較優位置。圖表圖表6 客群規模穩步增長客群規模穩步增長 圖表圖表7 個人客戶規模位于可比同業前三個人客
32、戶規模位于可比同業前三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平安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平安證券研究所 (2)網點覆蓋全球,重點布局經濟發達地區。)網點覆蓋全球,重點布局經濟發達地區。截至 2023 年末,建行設有接近 1.5 萬個營業機構,基本持平上市國有大行水平,但遠高于我國商業平均水平。從地區來看,著力布局經濟發達區域,例如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經濟帶,三地區機構數量 23 年末合計占比達到 43.39%,累計貢獻存貸占比分別達到 52.67%/53.22%,分別同比提升 0.13pct/0.51pct,貢獻占比不斷提升。3.04.05.06.07.08.09.010.011.020212022
33、2023個人客戶(億戶)對公客戶(百萬戶)012345678910農業銀行 建設銀行 工商銀行 郵儲銀行 中國銀行 交通銀行個人客戶(億戶)建設銀行公司首次覆蓋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10/28 圖表圖表8 網點數量位居大行中游網點數量位居大行中游 圖表圖表9 聚焦重點地區布局聚焦重點地區布局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平安證券研究所 注:大行數據截至23年末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平安證券研究所 注:數據截至23年末 圖表圖表10 各區域貸款占比變化情況各區域貸款占比變化情況 圖表圖表11 各區域存款占比變
34、化情況各區域存款占比變化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平安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平安證券研究所 (3)全牌照經營,綜合經營能力強。)全牌照經營,綜合經營能力強。國有品牌、綜合化經營同樣是建行突出優勢之一,擁有包括券商、保險、信托、基金、金融租賃、消費金融、期貨、理財子、投資等全牌照展業資格,旗下包括建信金租、建信財險、建信消費金融、建信基金、建信信托、建信期貨等 17 家子公司。除牌照數量外,建行子公司的業務能力也得到了證明,如建信理財、建信金租等其業務規模和盈利額能力均排在其對應領域前列。多元化競爭的能力進一步豐富收入來源,息差持續承壓背景下或將提供新的業務增長極。0.00.51.01
35、.52.02.53.03.54.04.5郵儲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營業機構(萬個)224918292385343129591398644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東北地區總行及其他機構數量(個)-0.8%-0.6%-0.4%-0.2%0.0%0.2%0.4%0.6%0.8%0%5%10%15%20%25%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東北地區總行境外2023年貸款占比2022年貸款占比23年占比同比變動(右軸)-0.8%-0.6%-0.4%-0.2%0.0%0.2%0.4%
36、0.6%0.8%1.0%0%5%10%15%20%25%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東北地區總行境外2023年存款占比2022年存款占比23年占比同比變動(右軸)建設銀行公司首次覆蓋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11/28 圖表圖表12 上市國有大行持有牌照情況上市國有大行持有牌照情況 工商銀行工商銀行 中國銀行中國銀行 建設銀行建設銀行 農業銀行農業銀行 郵儲銀行郵儲銀行 交通銀行交通銀行 券商 工銀國際 中銀證券 中銀國際 建銀國際 農銀國際/交銀國際 保險 工銀安盛人壽 中銀集團保險
37、 中銀人壽 中銀保險 中銀三星人壽 建信人壽 建信財險 農銀人壽/交銀康聯人壽 交銀保險 信托/建信信托/交銀國際信托 基金 工銀瑞信基金 中銀基金 建信基金 農銀匯理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 金融租賃 工銀金租 中銀金租 建信金租 農銀金租/交銀金租 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 建信消費金融/中郵消費/期貨 工銀國際期貨 中銀國際期貨 建信期貨/理財子 工銀理財 中銀理財 建信理財 農銀理財 中郵理財 交銀理財 投資 工銀投資 中銀投資 建信投資 農銀投資/交銀投資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2.2 龐大客戶基礎支撐業績表現,盈利能力優于同業龐大客戶基礎支撐業績表現,盈利能力優于同業 盈利
38、質量優異,盈利質量優異,ROE表現優于同業。表現優于同業。根據公司公告,2023 年建設銀行加權平均 ROE 為 11.56%,ROA 為 0.91%,均位于上市國有大行首位,從主要驅動因素來看,較低的資金成本以及綜合化經營能力的優勢是支撐建行盈利表現的關鍵。圖表圖表13 上市國有大行上市國有大行 ROE拆分拆分 上市銀行杜邦分解上市銀行杜邦分解 工行工行 建行建行 農行農行 中行中行 郵儲郵儲 交行交行 上市銀行平均上市銀行平均 利息凈收入利息凈收入/A 1.6%1.7%1.5%1.5%1.9%1.2%1.6%利息收入/A 3.3%3.4%3.3%3.4%3.3%3.4%3.7%利息支出利息
39、支出/A 1.8%1.7%1.8%1.9%1.5%2.2%2.1%手續費及傭金收入/A 0.3%0.3%0.2%0.3%0.2%0.3%0.2%其他非息收入其他非息收入/A 0.2%0.1%0.1%0.3%0.2%0.4%0.3%業務及管理費/A 0.5%0.6%0.6%0.6%1.5%0.6%0.7%信用減值損失信用減值損失/A 0.4%0.4%0.4%0.3%0.2%0.4%0.5%所得稅/A 0.1%0.2%0.1%0.2%0.0%0.0%0.1%ROA 0.9%0.9%0.7%0.8%0.6%0.7%0.8%權益乘數 12.88 12.87 15.91 14.31 20.28 15.3
40、5 14.97 算術平均算術平均 ROE 11.1%11.7%11.6%10.8%11.7%10.5%11.4%息差 1.6%1.7%1.6%1.6%2.0%1.3%1.8%非息收入占比非息收入占比 22.3%19.8%17.7%25.1%17.7%36.3%24.5%手續費收入占比 14.2%15.0%11.5%12.7%8.2%16.7%8.5%其他非息收入占比其他非息收入占比 8.1%4.8%6.2%12.4%9.5%19.6%16.1%成本收入比 27.0%27.3%33.9%28.5%64.8%30.0%31.9%不良率 1.4%1.4%1.3%1.3%0.8%1.3%1.2%核心一
41、級資本充足率 13.7%13.2%10.7%11.6%9.5%10.2%10.3%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注:數據截至23年末 (1)建行凈息差較高,存款成本明顯低于同業。)建行凈息差較高,存款成本明顯低于同業。24Q1 建設銀行凈息差水平為 1.57%,位于上市國有大行第二名,低成本負債優勢是重要的支撐因素,建行 23 年末存款平均成本率為 1.77%,僅高于郵儲銀行,計息負債成本為1.95%,位于行業第三名,僅次于郵儲和招商銀行,在上市銀行中位于領先水平。雖然在客群選擇上的偏好導致其貸款收益率略低于國有大 建設銀行公司首次覆蓋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
42、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12/28 行平均水平,但其負債端優勢支撐相對優異穩定的息差水平,低成本負債同時給予了建行在面對“資產荒”情形下更多的擺布空間。圖表圖表14 24 年年 1 季度末凈息差水平領先可比同業季度末凈息差水平領先可比同業 圖表圖表15 23 年末建行存款平均成本較低年末建行存款平均成本較低 資料來源:公司一季報、平安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圖表圖表16 建設銀行計息負債成本率處于上市銀行較低水平建設銀行計息負債成本率處于上市銀行較低水平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注:無錫銀行、蘇農銀行和瑞豐銀行未公布
43、2023年末計息負債成本率,數據截至 2023年末 專注主業,活期存款占比較高。專注主業,活期存款占比較高。從存貸結構上看,建行存貸款占比均高于同業,23 年末貸款占比達到 60.2%,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建行 23 年末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達到 43.5%,高于上市銀行平均水平 3.7 個百分點,占比絕對水平位于上市國有大行首位,廣泛的客戶基礎為建行提供了靈活且低成本的資金來源。1.921.571.481.441.441.2700.511.522.5郵儲銀行 建設銀行 工商銀行 中國銀行 農業銀行 交通銀行凈息差(%)0.00.51.01.52.02.53.03.54.04.5郵儲銀行建設銀行工商
44、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存款平均成本率(%)貸款平均收益率(%)凈息差(%)1.951.31.51.71.92.12.32.52.72.9郵儲銀行招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渝農商行工商銀行滬農商行江陰銀行寧波銀行北京銀行青農商行中國銀行齊魯銀行中信銀行長沙銀行上海銀行華夏銀行平安銀行紫金銀行蘇州銀行杭州銀行成都銀行常熟銀行青島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浙商銀行鄭州銀行光大銀行江蘇銀行民生銀行交通銀行張家港行南京銀行廈門銀行貴陽銀行西安銀行重慶銀行計息負債成本(%)建設銀行公司首次覆蓋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
45、。13/28 圖表圖表17 建行存款、貸款占比明顯高于同業水平建行存款、貸款占比明顯高于同業水平 圖表圖表18 建行活期存款占比位于可比同業前列建行活期存款占比位于可比同業前列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平安證券研究所 注:數據截至2023年末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注:數據截至2023年末 (2)綜合化經營能力強,非息收入優勢明顯。)綜合化經營能力強,非息收入優勢明顯。建行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占比位于大行前列,23 年末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占比為 15.0%,僅次于交通銀行。雖然 2021年以來受到外部經濟環境波動和政策變化影響,銀行的手續費收入增速略有下降,但整體的占比較為穩定,維持在15
46、%以上水平。若以公司公告的23年中收結構來看,結算與清算業務、信用卡業務和代理業務是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的主要來源,占手續費收入比重分別為 29%、16%、15%,凸顯了建行在基礎業務外綜合經營能力。圖表圖表19 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占比位大行前列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占比位大行前列 圖表圖表20 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占比保持穩定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占比保持穩定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注:數據截至23年末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及一季報、平安證券研究所 多元板塊發展良好,業務能力均位于同業第一梯隊。多元板塊發展良好,業務能力均位于同業第一梯隊。得益于牌照和客戶優勢,建行在包括財富管理、資產管理、投
47、行、托管等綜合化業務方面也都表現出較強的競爭力。財富管理業務方面,截至2023年末,建信理財產品規模達到1.50萬億元,產品規模位于銀行系理財子第 7 位。投行及托管業務同樣是建行多元金融體系布局的重要一環,2023 年債券承銷規模和托管業務規模分別達到 1.17 萬億元/20.9 萬億元,均處于國內銀行前列。0%10%20%30%40%50%60%70%80%90%100%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存款占比貸款占比上市銀行存款平均占比上市銀行貸款平均占比43.5%42.2%34.3%40.1%41.1%28.9%0%5%10%15%20%25%30%35%40%45%5
48、0%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活期存款占比上市銀行平均活期存款占比16.7%15.0%14.2%12.7%11.5%8.2%0%2%4%6%8%10%12%14%16%18%交通銀行 建設銀行 工商銀行 中國銀行 農業銀行 郵儲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占比-20%-15%-10%-5%0%5%10%15%0%5%10%15%20%2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Q1手續費及傭金收益占比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增速(右軸)建設銀行公司首次覆蓋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
49、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14/28 圖表圖表21 23 年大中型銀行債券總承銷規模年大中型銀行債券總承銷規模 圖表圖表22 23 年末大中型銀行理財子理財產品余額年末大中型銀行理財子理財產品余額 資料來源:wind,平安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普益標準,公司公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圖表圖表23 23 年末私人銀行客戶規模位于前列年末私人銀行客戶規模位于前列 圖表圖表24 23 年末托管資產規模位于同業前列年末托管資產規模位于同業前列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2.3 低風險偏好低風險偏好提升跨周期經營能力,資產質量保持穩健提升跨周期經營能力,資產質量保持
50、穩健 建行資產端經營穩健,風險偏好較低。建行資產端經營穩健,風險偏好較低。從信貸結構來看,截至 23 年末,建行個人、對公貸款占比分別為 36.8%、58.5%,其中零售貸款占比高于可比同業水平。個人貸款以按揭住房貸款為主,占比為 73.6%,為上市國有大行之首,一方面體現建行優質的零售客戶資源,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建行在信貸結構中更偏好低風險信貸,風險偏好較低。公司貸款中占比最高的是基建類貸款,占對公貸款比重達到 50.4%,占比過半。建行低風險偏好的資產選擇一定程度犧牲收益率向上彈性,但穩定的現金流是公司實現穿越周期經營的基礎,“資產荒”趨勢仍將持續的背景下,國有大行市場份額預計仍將持續提升。
51、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興業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總承銷金額(億元)0.00.51.01.52.02.53.0招銀理財興銀理財信銀理財工銀理財農銀理財中銀理財建信理財光大理財交銀理財平安理財浦銀理財民生理財中郵理財23年末存續規??傆嫞ㄈf億元)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浙商銀行私人銀行客戶資產規模(億元)私人銀行客戶數(
52、戶,右軸)0510152025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農業銀行中信銀行交通銀行民生銀行郵儲銀行托管資產總規模(萬億元)建設銀行公司首次覆蓋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15/28 圖表圖表25 23 年末上市國有大行信貸結構年末上市國有大行信貸結構 個人貸款 對公貸款 個人住房貸款 個人消費貸款 信用卡、經營貸及其他 個人貸款占比 批發和零售業貸款 制造業貸款 基礎設施貸款 其他 對公貸款占比 建設銀行 73.6%4.9%21.5%36.8%10.0%15.6%50.4%24.0%5
53、8.5%農業銀行 64.0%4.4%31.6%35.8%8.6%19.0%57.1%15.4%58.4%交通銀行 59.1%-40.9%31.1%5.6%18.4%50.8%25.2%65.1%工商銀行 72.7%3.8%23.5%33.2%4.7%15.2%59.5%20.6%61.9%中國銀行 72.4%-27.6%33.2%0.0%21.0%56.7%22.3%63.2%郵儲銀行 52.3%11.6%36.0%54.9%7.4%15.9%47.5%29.2%39.4%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注:因交通銀行和中國銀行數據口徑問題,暫未公布個人消費貸款規模;基建類貸款包括交通運輸
54、、倉儲和郵政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以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圖表圖表26 23 年建行貸款收益率位于上市銀行較低水平年建行貸款收益率位于上市銀行較低水平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資產質量保持優異。資產質量保持優異。從絕對水平來看,建行的不良+關注率略高于商業銀行水平,截至 23 年末,建行的不良+關注率為3.81%,主要因為建行的關注率稍高,建行的不良率與其他大行持平,明顯低于商業銀行平均不良率。此外,建行的不良認定標準較為嚴格,不良/逾期比率在大行中位于第一梯隊,23 年末不良/逾期比率為 123%,不良認定標準趨于嚴格。雖然較其他大行相比,
55、建行關注率絕對值稍高,但近年來同樣呈現下降趨勢,23 年末建行關注率稍高主要系下降速度略慢于行業平均,但建行整體資產質量較好,不良率、不良貸款生成率也呈現明顯下行趨勢,資產質量持續優化。從風險抵御能力來看,建行資本、撥備情況均保持穩定,與其他大行基本持平,資本充足率高于商業銀行平均水平,抗風險能力突出。01234567常熟銀行長沙銀行平安銀行貴陽銀行江蘇銀行張家港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浙商銀行青島銀行西安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鄭州銀行重慶銀行瑞豐銀行齊魯銀行青農商行成都銀行杭州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江陰銀行無錫銀行渝農商行廈門銀行民生銀行蘇農銀行蘇州銀行上海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滬農商行紫金銀行北京銀行
56、郵儲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貸款收益率(%)建設銀行公司首次覆蓋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16/28 圖表圖表27 建行關注建行關注+不良率略高于商業銀行水平不良率略高于商業銀行水平 圖表圖表28 建行資產質量穩健且計量嚴謹建行資產質量穩健且計量嚴謹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平安證券研究所 注:數據截至23年末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注:數據截至23年末 圖表圖表29 關注率保持相對穩定關注率保持相對穩定 圖表圖表30 建設銀行不良率及不良生成率明顯回落建設銀行不良率及不良
57、生成率明顯回落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平安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平安證券研究所 圖表圖表31 資本水平保持充裕資本水平保持充裕 圖表圖表32 撥備水平保持穩定撥備水平保持穩定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平安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平安證券研究所 0.0%0.5%1.0%1.5%2.0%2.5%3.0%3.5%4.0%4.5%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大行關注率(%)大行不良率(%)商業銀行不良率+關注率(%)0.000.200.400.600.801.001.201.400.0%0.2%0.4%0.6%0.8%1.0%
58、1.2%1.4%1.6%1.8%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大行不良率(%)商業銀行不良率(%)不良/逾期-右軸2.02.22.42.62.83.03.23.43.63.84.016/1217/1218/1219/1220/1221/1222/1223/12建設銀行關注率(%)商業銀行關注率(%)1.25%1.30%1.35%1.40%1.45%1.50%1.55%1.60%0.0%0.1%0.2%0.3%0.4%0.5%0.6%0.7%0.8%0.9%1.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圖表標題不良貸款生成率不良率(%,右軸)6810121416182
59、0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23年末資本充足率(%)23年末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0.0%0.5%1.0%1.5%2.0%2.5%3.0%3.5%4.0%4.5%0%50%100%150%200%250%300%350%400%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23年末撥備覆蓋率(%)23年末撥貸比(右軸)建設銀行公司首次覆蓋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17/28 三、三、轉化發展動能,“新金融行動”主動求變轉化發展動能,“新金融行動”主動求變 建行于 2019 年推
60、出包含“三大戰略”在內的“新金融行動”,覆蓋包括普惠金融、住房租賃、金融科技等 7 大方向,推動建行資產結構調整,重點領域貸款增速遠超平均資產增速。特別是建行作為國內最大規模零售貸款銀行,也是國內最早提供個人按揭住房貸款和住房公積金業務的銀行,率先提出了住房租賃戰略,23 年末,住房租賃基金規模達 119 億元,公司類住房租賃貸款規模為 3254 億元,自 21 年末以來增幅達到 296%,在當前租購并舉,發展長租房的大背景下,先發優勢有望成為其新的業務增長極。此外,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持續投入以及普惠金融的持續深耕亦成為其下一階段的重要業務方向,戰略紅利的釋放有望提升其資產利用效率。3.1 內外
61、兼修,踐行“新金融行動”內外兼修,踐行“新金融行動”近年來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我國經濟面臨疫后弱復蘇,居民有效需求不足,銀行業面臨資產荒等情形,進而拖累居民貸款增速有所放緩,銀行資產增速回落,國有大行同樣面臨著資產、貸款增速放緩,建行在此背景下同樣積極主動尋求結構調整,以適應經濟環境的變化。圖表圖表33 我國銀行資產規模增速放緩我國銀行資產規模增速放緩 圖表圖表34 建設銀行存貸規模增速均有回落建設銀行存貸規模增速均有回落 資料來源:wind,平安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2017 年 10 月,黨的十九大會議召開,會議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
62、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并做出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一系列重大部署。為響應十九大的戰略部署,建行 2018 年提出住房租賃、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三大戰略”,并于 2019 年推出包含“三大戰略”在內的新金融行動。從深化“三大戰略”,到覆蓋智慧政務、鄉村振興、綠色發展、養老健康、消費金融、大財富管理、科技金融、縣域業務拓展等國計民生重點領域的新金融行動,建行正努力從主動發現創造到精準滿足金融需求的轉變。通過縱深推進新金融行動,推動建行持續向好發展。建行細分戰
63、略主要包括:(1)住房租賃:住房租賃:構建覆蓋“租購”兩端、服務存量轉型升級、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并重的住房租賃金融服務新體系;(2)普惠金融普惠金融:由信貸服務加速向普惠金融服務生態轉型,擴大金融服務覆蓋,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3)鄉村振鄉村振興:興:挖掘鄉村潛能,完善“裕農通”鄉村振興綜合服務平臺,加強縣域、鄉村重點領域金融供給,打造新金融行動新主場;(4)綠色金融:綠色金融:提供包括信貸、債券、基金、投資、租賃、保險的多元化綠色服務體系,提高綠色融資占比,助力社會綠色轉型;(5)智慧政務:智慧政務:構建深入服務政府端的平臺生態,將網點變身政務辦事大廳,推動現代化治理體系、信用體系建設;(
64、6)金融科技:金融科技:完善業技融合機制,積極穩妥推進分布式架構轉型,提升集團科技能力均衡性,保障數據安全;(7)數字化經營:數字化經營:推進金融大模型建設工程,構建常態化數字化經營體系。02468101214161816/0316/0917/03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21/0321/0922/0322/0923/0323/0924/03圖表標題商業銀行整體資產規模增速(%)建行資產規模增速(%)1.0%3.0%5.0%7.0%9.0%11.0%13.0%15.0%18/0318/0919/0319/0920/0320/0921/0321/092
65、2/0322/0923/0323/0924/03圖表標題貸款規模同比增速存款規模同比增速 建設銀行公司首次覆蓋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18/28 圖表圖表35 建設銀行新金融行動建設銀行新金融行動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3.2 盤活存量資產,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盤活存量資產,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建行通過戰略調整找到應對經濟調整的應對措施,踐行新金融行動符合國家戰略要求、更好響應做好“五篇大文章”的要求,有助于建行的長期增長,從銀行經營來看,雖然總資產增速略有放緩,但資產結構優化調整,并
66、且提升了自身經營能力,更好“修煉內功”,夯實基礎,厚積薄發,更有助于其中長期的轉型與發展。整體來看,建行新金融戰略中重點提及 7 個戰略,其中普惠金融、鄉村振興、住房租賃、綠色金融以及制造業實體企業的貸款增速明顯高于建行平均貸款增速。從占比來看,2020 年戰略重點領域貸款占比不足 4 成,“新金融行動”紅利的持續釋放促進 23 年末戰略重點領域貸款占比已經超過 50%。建設銀行公司首次覆蓋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19/28 圖表圖表36 戰略重點領域貸款增長迅速戰略重點領域貸款增長迅速 圖表圖表37
67、 重點戰略領域貸款占比有所提升重點戰略領域貸款占比有所提升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1)建行)建行 2018 年起踐行普惠金融,普惠貸款供給量位于上市國有大行前列。年起踐行普惠金融,普惠貸款供給量位于上市國有大行前列。23年末建設銀行普惠金融貸款余額突破3萬億元,普惠金融貸款增速遠超公司平均貸款增速,此外,推出普惠金融專業平臺,創新貸款模式,覆蓋更多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涉農客戶以及科創中小微企業客戶,為長尾市場主體提供金融支持,持續推進普惠金融擴面下沉。圖表圖表38 建行普惠貸款規模位居可比同業前列建行普惠貸款規模位居可比同業前列 圖表圖表
68、39 建行普惠貸款增長較快建行普惠貸款增長較快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建行推出普惠金融專業平臺-“建行惠懂你”持續性賦能前臺業務展業,涵蓋貸款介紹、額度測算、預約業務、在線股東會、貸款申請、支用及還款和智能助理等多種功能,特別是在線上化服務方面,可以通過生物識別技術進行身份識別認證實現快捷信用貸款,實現貸款全流程線上辦理,極大便利了客戶貸款需求。除此之外,產品貨架的持續豐富也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行針對小微企業、個人經營者、科創企業、農戶、村集體推出了不同額度、不同利率、不同要求的貸款產品,創新“小微快貸”新模式。根據公司 23 年報披露
69、,23 年末“建行惠懂你”平臺認證企業超 1200 萬戶,客戶在經營的不同階段可以在平臺內選擇“貸款”、“理財”服務以及物流寄快遞、法律服務、企業查詢、財報查看管理等針對小微企業的綜合性服務,客戶粘性快速提高,“一點接入,多點響應”服務理念持續落地。0%5%10%15%20%25%30%35%40%0%10%20%30%40%50%60%2020202120222023戰略重點領域貸款占比戰略重點領域貸款增速(右軸)整體貸款增速(右軸)0%10%20%30%40%50%60%70%80%90%100%2020202120222023其他貸款制造業鄉村振興綠色金融住房租賃普惠金融0.0%2.0%
7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00.511.522.533.54農業銀行 建設銀行 工商銀行 中國銀行 郵儲銀行 交通銀行23年末普惠貸款(萬億)23年末普惠貸款占比(右軸)0%10%20%30%40%50%60%00.511.522.533.520192020202120222023普惠貸款金額(萬億)普惠貸款增幅(右軸)公司整體貸款增速(右軸)建設銀行公司首次覆蓋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20/28 圖表圖表40 “建行惠懂你”貸款操作頁面“建行
71、惠懂你”貸款操作頁面 圖表圖表41 “建行惠懂你”提供多項綜合服務“建行惠懂你”提供多項綜合服務 資料來源:建行惠懂你APP,平安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建行惠懂你APP,平安證券研究所 針對更為下沉的鄉村市場,建設銀行推出了“裕農通”鄉村振興綜合服務平臺,將金融服務細化至鄉鎮、街道,服務內容上不局限于傳統存貸款業務,為下沉區域客戶提供包括購農資、用農機、賣產品、辦政務、辦繳費等多種服務,同時持續性切入當地特色生態產業鏈體系以及鄉村政務場景,據公司年報披露,23 年末該平臺注冊用戶近 1400 萬戶,“裕農通”微信生態用戶超過 770 萬戶。在貸款服務上,開發了專為鄉村金融推出的“裕農快貸”和“
72、鄉村振興貸”信貸包,利用大企業產業鏈增信、農村集體增信等方式既降低了風險控制成本,也提高了批量獲客的效率,根據公司公告,目前累計為鄉村客戶提供涉農信貸支持近 1000億元。自 2019 年建行成立鄉村村振興金融部以來,建行涉農貸款高速穩步增長,23年末涉農貸款余額為 3.82 萬億元,同比增長 27.1%,遠超公司貸款平均增速。圖表圖表42 “裕農通裕農通”操作頁面”操作頁面 圖表圖表43 建行涉農貸款高速穩步增長建行涉農貸款高速穩步增長 資料來源:裕農通APP,平安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2)大力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更多服務實體經濟。)大力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更
73、多服務實體經濟。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要求“把更多金融資源用于促進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綠色發展和中小微企業”。建行積極響應大力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助力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升級。推出“科技易貸”、“飛馳 e+”、“跨境快貸”、“建鼎司庫”等一系列創新產品和服務。其中科技易貸、科創貸貸款利率低至 2%/年,根0%5%10%15%20%25%30%00.511.522.533.544.520192020202120222023涉農貸款余額(萬億元)涉農貸款余額增長率(右軸)公司整體貸款增速(右軸)建設銀行公司首次覆蓋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
74、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21/28 據公司年報披露,截至 2023 年末,建行為近 8000 戶科技企業提供授信支持超 100 億元。除貸款外,建行也綜合運用債券、股權、證券化等為科技企業提供資金來源,成立建信股權,對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金及其他私募股權基金進行管理。積極響應“制造強國”建設,為制造業企業提供資金支持,據公司年報披露,23 年末制造業貸款為2.07 萬億元,占對公貸款比重達到 15.6%,持續服務實體經濟已經成為建行努力的方向之一。圖表圖表44 部分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產品部分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產品 圖表圖表45 制造業貸款規??焖僭鲩L制造業貸款規??焖僭鲩L 產品名稱
75、產品名稱 主要內容主要內容 科技易貸 適用于科技企業,包括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科技 型 中 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及其他科技創新型企業,最高額度 5 00 萬元,融資期限 1-3 年。善新貸(專精特新貸)國家及省級工信部門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微企業,單 戶最 高貸款金額 1000 萬元(含),目前執行利率為年利率 3.95%??萍紕摌I貸款 屬于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或新基建相關領域,獲 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或“專精特新”企業、“瞪羚”“獨角獸”“科 技小巨人”等其他省級及以上資質認證的高新技術企業。以 信 用方式辦理的:小微企業客戶不超過 500 萬元;中型企業客戶 原則上不超過 500
76、0 萬元;提供抵押、質押、擔?;蚪ㄐ姓J可 的機構增信等風險緩釋措施的:小微企業客戶不超過 3000 萬 元;中型企業客戶單戶貸款額度不設上限。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海南省金融公眾號、太湖開發區公眾號、平安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3)響應國家號召,大力推動租房租賃業務發展。)響應國家號召,大力推動租房租賃業務發展。2016 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建立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同年 6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培育市場供應主體、鼓勵住房租賃消費等措施,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住房租賃市場立法,加快機構化、規?;赓U企業
77、發展。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基礎制度和支持政策。2024 年,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金融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意見,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金融支持服務和保障,以促進住房租賃市場的發展。圖表圖表46 我國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相關文件我國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相關文件 發文時間發文時間 發文機關發文機關 標題標題 2016 國務院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639 號 2020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住房租賃條例(征求意見稿)2021 國務院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國辦
78、發202122 號 2022 貴州省辦公廳 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黔府辦發20221 號 2024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 中國人民銀行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關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意見銀發20242 號 資料來源:國務院,央行,金融監管總局,平安證券研究所 居民需求恢復斜率放緩以及部分房企風險暴露導致銀行地產相關貸款增速回落。建行所實施住房租賃戰略給建行帶來了新的業績增長點,2017 年建行實施住房租賃戰略,并于 2022 年 9 月設立全國第一支住房租賃基金,截至 23 年末,住房租賃基金規模達 118.89 億元,公司類住房租賃貸款規模為 3254 億元,自 21
79、年末以來增幅達到 296%,遠超公司貸款整體增速。0%10%20%30%40%50%60%00.20.40.60.811.21.41.62020202120222023制造業中長期貸款(萬億元)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右軸)公司整體貸款增速(右軸)建設銀行公司首次覆蓋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22/28 圖表圖表47 建行對公房地產、個人住房貸款增速回落建行對公房地產、個人住房貸款增速回落 圖表圖表48 住房租賃貸款增速明顯高于全行水平住房租賃貸款增速明顯高于全行水平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80、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3.3 推進數字化經營,金融科技助力業務拓展推進數字化經營,金融科技助力業務拓展 建行以數字化經營驅動新金融行動深化發展建行以數字化經營驅動新金融行動深化發展,發布數字建行建設規劃(20222025 年),明確了數字化經營的發展方向和總體路線圖。(1)完善金融科技體制機制,加大金融科技投入。23 年末金融科技投入 250.24 億元,占營業收入的 3.25%,并保持穩步增長。此外,建行也十分重視金融科技人才的引進和培育,23 年末,金融科技人員數量為 16331 人,占集團人數的 4.33%。建行金融科技為建行的各個平臺建設以及貸款產品研發提供技術支持,截至
81、 23 年末,累計獲取專利授權 2168 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 1296 件。(2)成立建信金科子公司,打造集團“科技引擎”和“生態連接”。建信金科設置專業導向的人才發展體系,專注核心主業,提升研發質效,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究攻關,把控風險穩健運營。以市場化方式推動科技創新。據公司 23 年年報,建信金科是目前金融系統唯一單位入選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科改示范企業”名單并納入國家相關試點的企業。(3)提升線上化經營能力,“雙子星”推動消費貸款增長。在數字化科技發展的基礎上,建行逐漸將零售服務數字化結合,推廣“建行生活”并與手機銀行形成“雙子星”客戶經營模式,建行持續完善以“雙子星”為
82、核心的生態場景體系,據公司年報,截至 23 年末,達月活用戶(MAU)超 2 億戶,當年金融交易客戶 1.78 億戶,通過平臺建設推動消費貸款以及信用卡貸款增加,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拓展建行零售業務。(4)加強政企合作,提高居民辦理政事的便捷性。據公司年報披露,23 年末累計與 29 個省級政府建立合作關系,利用集團技術搭建“一網通辦”平臺或應用場景,平臺注冊用戶突破2.7億戶,此外,開放網點渠道與社會共享,網點變身政務辦事大廳,推動現代化治理體系、信用體系建設,據公司年報披露,截至 23 年末,建行 37 家分行全部開放網點 STM(智慧柜員機)提供政務服務,可提供稅務、社保、教育、交通等 9
83、000 余項政務服務業務的辦理、預約、查詢,業務服務量超 1億筆,服務 3000 余萬用戶。-2.0%3.0%8.0%13.0%18.0%23.0%17/1218/0418/0818/1219/0419/0819/1220/0420/0820/1221/0421/0821/1222/0422/0822/1223/0423/0823/12圖表標題房地產對公貸款增速個人住房貸款增速0%50%100%150%200%25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20202120222023公司類租房租賃貸款(億元)公司類租房租賃貸款增速(右軸)貸款整體增速(右軸)建設銀行公司首
84、次覆蓋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23/28 圖表圖表49 金融科技投入持續增加金融科技投入持續增加 圖表圖表50 科技創新成果顯著科技創新成果顯著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四、四、投資建議:投資建議:優質國有大行,關注股息價值優質國有大行,關注股息價值 建設銀行作為國內領先的商業銀行,其在盈利能力、綜合化經營和轉型發展等方面都起到行業標桿作用。近年來,在銀行業整體面臨內外部挑戰增多的背景下,建行作為國有大行積極發揮頭雁效應,經營穩定性凸顯。立足長期,建行基
85、于自身住房租賃、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三大戰略”,并不斷拓展外延,積極深耕鄉村振興、綠色發展、養老健康、消費金融、科技金融等國計民生重點領域,轉型成效值得關注。當前在無風險利率持續下行的背景下,建行作為能夠穩定分紅的高股息品種,其類固收價值同樣值得關注,按照 2024 年 7 月 12 日收盤價計算公司股息率為 5.43%相對無風險利率的股息溢價率位于歷史高位,股息吸引力突出。我們預計公司 24-26 年 EPS 分別為 1.32/1.36/1.43 元,盈利對應同比增速-0.6%/+2.9%/+5.2%,2024 年 7 月 12日收盤價公司 A股股價對應公司 24-26 年 PB分別為 0.
86、58x/0.54x/0.51x,首次覆蓋給予“推薦”評級。4.1 盈利預測:夯實的客群基數有望使得建行盈利保持穩定盈利預測:夯實的客群基數有望使得建行盈利保持穩定 1)貸款貸款投放整體保持穩健投放整體保持穩健。建行在經濟發達區域的集中布局以及穩定的客戶基礎支撐其規模的穩步擴張,結合目前整體貨幣政策向提升信貸質量提出更高要求,我們判斷建行未來信貸增長整體將保持平穩,增速略有下降。我們預計公司 24-26年的信貸增速保持在 9%-10%。2)資產端定價持續承壓,成本端優勢持續資產端定價持續承壓,成本端優勢持續。建行 24 年 1 季度末凈息差為 1.57%,持續讓利實體經濟疊加降息的持續落地對于資
87、產端定價的負面影響較為顯著,進而導致息差持續承壓??紤]到建行自身突出的成本優勢以及優異的負債端結構,存款掛牌利率下調帶來的成本緩釋有望一定程度上對沖資產端下行的壓力,息差下行壓力或將有所緩釋。綜合考慮,我們預計建設銀行 24-26 年凈息差在 1.5%-1.6%區間波動。3)負債端存款)負債端存款增長穩中有降增長穩中有降。受資產端投放放緩以及存款定價下行的影響,行業整體存款增速有所放緩,但考慮到建行在負債端的攬儲優勢,同時隨著公司新金融行動轉型的持續深化,未來客戶黏性有望持續提升,我們判斷建行存款增速穩中有降,預計公司 24-26 年存款規模同比增速在 7%-8%左右。4)資產質量延續改善趨勢
88、資產質量延續改善趨勢。2024 年 1 季度末建設銀行不良率為 1.36%,延續下行趨勢。我們認為在建設銀行穩健低風險偏好的經營理念下,預計資產質量有望延續改善趨勢,預計 24-26 年不良率在1.35%上下波動。5)盈利水平保持穩健。)盈利水平保持穩健。建設銀行盈利水平近年來持續保持同業較優水平,2023 年加權平均 ROE為 11.7%,處在上市國有大行前列,在公司穩健的經營理念以及戰略紅利的逐步釋放,公司盈利水平有望保持穩定。1200012500130001350014000145001500015500160001650017000205210215220225230235240245
89、2502552020202120222023金融科技投入(億元)科技人員數量(右軸)050010001500200025002020202120222023累計專利授權(件)發明專利授權(件)建設銀行公司首次覆蓋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24/28 6)分紅率保持穩定,高股息吸引力提升。)分紅率保持穩定,高股息吸引力提升。穩定的盈利水平、相對較小的資本壓力以及國有大行的屬性是建設銀行保持分紅率的穩定的重要基礎。此外,建行目前股息率相對無風險利率的溢價水平處在歷史高位,股息率吸引力持續提升。圖表圖表51
90、建設銀行建設銀行盈利預測關鍵假設盈利預測關鍵假設 2022A 2023A 2024E 2025E 2026E 經營管理(經營管理(%)貸款增長率 12.7%12.6%10.0%9.0%9.0%生息資產增長率 15.1%10.8%8.7%8.3%8.2%總資產增長率 14.4%10.8%8.7%8.3%8.2%存款增長率 11.8%10.5%8.0%7.5%7.0%付息負債增長率 14.9%11.4%8.6%7.8%7.4%凈利息收入增長率 6.3%-4.1%-0.2%5.0%8.3%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增長率-4.5%-0.3%-1.0%3.0%3.0%營業凈收入增長率 -1.0%-1.7%-0
91、.3%4.6%7.3%撥備前利潤增長率-1.5%-2.2%-0.3%4.6%7.3%稅前利潤增長率 1.4%1.5%-0.6%2.9%5.2%歸母凈利潤增長率 7.3%2.4%-0.6%2.9%5.2%非息收入占比 15.3%15.5%15.4%15.2%14.6%成本收入比 27.8%28.2%28.2%28.2%28.2%信貸成本 0.77%0.61%0.55%0.55%0.57%所得稅率 15.3%14.6%14.6%14.6%14.6%盈利能力(盈利能力(%)NIM 2.01%1.70%1.57%1.52%1.52%撥備前 ROAA 1.66%1.44%1.31%1.27%1.25%撥
92、備前 ROAE 19.8%17.5%16.1%15.8%15.8%ROAA 1.00%0.91%0.83%0.78%0.76%ROAE 12.5%11.7%10.8%10.4%10.2%資本狀況資本狀況 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 13.69%13.15%13.05%12.95%12.84%資本充足率 18.42%17.95%17.47%17.03%16.62%RWA/總資產 57.1%58.4%58.4%58.4%58.4%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基于以上判斷,預計公司 2024-2026 年營業凈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0.3%/+4.6%/+7.3%,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0.6%/+2
93、.9%/5.2%,對應 EPS分別為 1.32/1.36/1.43元。4.2 估值水平:估值低位分紅穩定,高估值特性凸顯估值水平:估值低位分紅穩定,高估值特性凸顯 截至 2024 年 7 月 12 日,建行股價對應 24-26 年 PB 分別為 0.58x/0.54x/0.51x,考慮到公司夯實的客戶基礎、突出的成本優勢、穩健的資產質量以及持續完善綜合化經營能力都是其持續穩健經營的基礎,特別是隨著新金融行動轉型紅利的持續釋放,用戶粘性有望持續提高,公司市占率有望繼續抬升,我們看好公司未來盈利質量的提升,首次覆蓋給予“推薦”評級。建設銀行公司首次覆蓋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
94、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25/28 從分紅水平上來看,大行整體皆保持在 30%左右水平,考慮到建設銀行資本壓力相對較小,分紅水平有望在未來持續穩定。從股息率水平來看,大行股息率水平同樣處于較高水平,按照2024年7月12日收盤價計算,建設銀行股息率達到5.43%,相對無風險利率溢價水平處于高位,高股息特性凸顯。圖表圖表52 上市國股行分紅率及股息率上市國股行分紅率及股息率 資料來源:wind,平安證券研究所 注:股息率=2023年分紅額/2024年7月12日收盤價 圖表圖表53 建設銀行估值水平持續下行建設銀行估值水平持續下行 圖表圖表54 估值
95、水平位于上市國有大行中游估值水平位于上市國有大行中游 資料來源:wind,平安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平安證券研究所 注:截止日指2024年7月12日 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0.0%1.0%2.0%3.0%4.0%5.0%6.0%7.0%8.0%平安銀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招商銀行浙商銀行民生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光大銀行交通銀行工商銀行中信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截止日股息率(靜態,%)分紅率-2023(%)0.20.40.60.81.01.21.41.62018/012018/052018/092019/012019/0
96、52019/092020/012020/052020/092021/012021/052021/092022/012022/052022/092023/012023/052023/092024/012024/05建設銀行靜態PB(lf)0.660.630.620.600.600.560.570.580.590.600.610.620.630.640.650.660.67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截止日靜態PB(lf)x x 建設銀行公司首次覆蓋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26/28 五、五、
97、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1)經濟下行導致資產質量壓力超預期變化經濟下行導致資產質量壓力超預期變化。銀行受到宏觀經濟波動影響比較大,宏觀經濟走勢對企業的經營狀況,尤其是償債能力帶來顯著影響,從而對銀行的資產質量帶來波動。如若未來經濟修復的不確定性對工業生產效率造成影響,銀行業的資產質量也將存在惡化風險,從而影響銀行的盈利能力。2)利率下行導致凈息差縮窄超預期利率下行導致凈息差縮窄超預期。目前降息的持續落地以及減費讓利大背景下,銀行資產端利率顯著下行,未來若政策力度加大,或將對息差造成持續負面沖擊。3)金融政策監管風險金融政策監管風險。銀行業務對監管政策敏感度高,相關監管政策的出臺可能深刻影響行業當前的
98、業務模式和盈利發展空間。建設銀行公司首次覆蓋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27/28 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 單位:百萬元 會計年度會計年度 2023A 2024E 2025E 2026E 貸款總額 23,863,504 26,249,854 28,612,341 31,187,451 證券投資 9,638,276 10,409,338 11,242,085 12,141,452 應收金融機構的款項 1,802,986 1,712,837 1,712,837 1,712,837 生息資產總額 37,590,6
99、97 40,858,974 44,245,859 47,883,922 資產合計資產合計 38,324,826 41,656,931 45,109,961 48,819,072 客戶存款 27,654,011 29,866,332 32,106,307 34,353,748 計息負債總額 34,139,746 37,086,467 39,965,370 42,928,411 負債合計負債合計 35,152,752 38,276,171 41,489,596 44,946,668 股本 250,011 250,011 250,011 250,011 歸母股東權益歸母股東權益 3,150,145
100、3,357,389 3,595,336 3,845,634 股東權益合計股東權益合計 3,172,074 3,380,760 3,620,364 3,872,405 負債和股東權益合計負債和股東權益合計 38,324,826 41,656,931 45,109,961 48,819,072 資產質量資產質量 單位:百萬元 會計年度會計年度 2023A 2024E 2025E 2026E NPLratio 1.37%1.36%1.35%1.35%NPLs 325,256 356,998 386,267 421,031 撥備覆蓋率 240%231%228%230%撥貸比 3.29%3.14%3.0
101、8%3.10%一般準備/風險加權資產 3.48%3.39%3.34%3.39%不良貸款生成率 0.43%0.50%0.45%0.40%不良貸款核銷率-0.28%-0.37%-0.34%-0.28%利潤表利潤表 單位:百萬元 會計年度會計年度 2023A 2024E 2025E 2026E 凈利息收入 617,233 615,830 646,797 700,186 凈手續費及傭金收入 115,746 114,589 118,026 121,567 營業凈收入 745,028 742,467 776,872 833,802 營業稅金及附加-8,476 -8,447 -8,838 -9,486 撥備
102、前利潤 526,614 524,805 549,116 589,345 計提撥備-136,774 -137,812 -150,871 -170,429 稅前利潤 389,377 386,993 398,245 418,916 凈利潤凈利潤 332,460 330,424 340,032 357,681 歸母凈利潤歸母凈利潤 332,653 330,616 340,229 357,889 主要財務比率主要財務比率 會計年度會計年度 2023A 2024E 2025E 2026E 經營管理經營管理 貸款增長率 12.6%10.0%9.0%9.0%生息資產增長率 10.8%8.7%8.3%8.2%總
103、資產增長率 10.8%8.7%8.3%8.2%存款增長率 10.5%8.0%7.5%7.0%付息負債增長率 11.4%8.6%7.8%7.4%凈利息收入增長率-4.1%-0.2%5.0%8.3%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增長率-0.3%-1.0%3.0%3.0%營業凈收入增長率-1.7%-0.3%4.6%7.3%撥備前利潤增長率-2.2%-0.3%4.6%7.3%稅前利潤增長率 1.5%-0.6%2.9%5.2%歸母凈利潤增長率 2.4%-0.6%2.9%5.2%非息收入占比 15.5%15.4%15.2%14.6%成本收入比 28.2%28.2%28.2%28.2%信貸成本 0.61%0.55%0.
104、55%0.57%所得稅率 14.6%14.6%14.6%14.6%盈利能力盈利能力 NIM 1.70%1.57%1.52%1.52%撥備前 ROAA 1.44%1.31%1.27%1.25%撥備前 ROAE 17.5%16.1%15.8%15.8%ROAA 0.91%0.83%0.78%0.76%ROAE 11.7%10.8%10.4%10.2%流動性流動性 分紅率 30.06%30.06%30.06%30.06%貸存比 86.29%87.89%89.12%90.78%貸款/總資產 62.27%63.01%63.43%63.88%債券投資/總資產 25.15%24.99%24.92%24.87
105、%銀行同業/總資產 4.70%4.11%3.80%3.51%資本狀況資本狀況 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 13.15%13.05%12.95%12.84%資本充足率(權重法)17.95%17.47%17.03%16.62%加權風險資產(¥,mn)22,395,908 24,343,093 26,360,942 28,528,439 RWA/總資產 58.4%58.4%58.4%58.4%平安證券研究所投資評級:平安證券研究所投資評級:股票投資評級:強烈推薦(預計 6 個月內,股價表現強于市場表現 20%以上)推 薦(預計 6 個月內,股價表現強于市場表現 10%至 20%之間)中 性(預計 6 個月內
106、,股價表現相對市場表現在10%之間)回 避(預計 6 個月內,股價表現弱于市場表現 10%以上)行業投資評級:強于大市(預計 6 個月內,行業指數表現強于市場表現 5%以上)中 性(預計 6 個月內,行業指數表現相對市場表現在5%之間)弱于大市(預計 6 個月內,行業指數表現弱于市場表現 5%以上)公司聲明及風險提示:負責撰寫此報告的分析師(一人或多人)就本研究報告確認:本人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平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公司研究報告是針對與公司簽署服務協議的簽約客戶的專屬研究產品,為該類客戶進行投資決策時提供輔助和參考,雙方對權利與義務均有嚴格約
107、定。本公司研究報告僅提供給上述特定客戶,并不面向公眾發布。未經書面授權刊載或者轉發的,本公司將采取維權措施追究其侵權責任。證券市場是一個風險無時不在的市場。您在進行證券交易時存在贏利的可能,也存在虧損的風險。請您務必對此有清醒的認識,認真考慮是否進行證券交易。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免責條款:此報告旨為發給平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證券”)的特定客戶及其他專業人士。未經平安證券事先書面明文批準,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傳送、復印或派發此報告的材料、內容及其復印本予任何其他人。此報告所載資料的來源及觀點的出處皆被平安證券認為可靠,但平安證券不能擔保其準確性或完整性,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達觀點
108、不構成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詢價,報告內容僅供參考。平安證券不對因使用此報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損失而負上任何責任,除非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蛻舨⒉荒軆H依靠此報告而取代行使獨立判斷。平安證券可發出其它與本報告所載資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結論的報告。本報告及該等報告反映編寫分析員的不同設想、見解及分析方法。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分析員于發出此報告日期當日的判斷,可隨時更改。此報告所指的證券價格、價值及收入可跌可升。為免生疑問,此報告所載觀點并不代表平安證券的立場。平安證券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可能參與此報告所提及的發行商的投資銀行業務或投資其發行的證券。平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4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平安證券研究所 電話:4008866338 深圳深圳 上海上海 北京北京 深圳市福田區益田路 5023 號平安金融中心 B 座 25 層 上海市陸家嘴環路 1333 號平安金融大廈 26 樓 北京市豐臺區金澤西路 4 號院 1 號樓麗澤平安金融中心 B 座 25 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