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2024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報告(4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畢馬威:2024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報告(48頁).pdf(4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畢馬威金融行業研究中心2024年09月1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執行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工智能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工作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國紛紛將人工智能納入國家戰略,期待其為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與動能。特別是2022年Chat-GPT的問世,向世界展現了人工智能巨大的發展潛力與應用前景。但同時,人工智能技術也可能帶來系統性歧視、對數據和隱私權的侵犯以及信息繭房等
2、問題。為推動技術以人為本,有效應對潛在風險,各國開始立足于自身的技術優勢與資源稟賦,采用不同的人工智能治理與監管路徑。在吸收國際組織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歐盟率先推出人工智能倫理規范、法案與框架公約等,利用治理格局優勢地位積極推動國際監管,并借助歐盟統一市場的力量,通過產業鏈向全球施加影響。英國采取了比較靈活的監管路徑,并利用地緣優勢與脫歐后的自由空間,優先促進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吸引科技公司并促進產業轉化。以美國、中國、新加坡為代表的具有人工智能技術優勢的國家,則在國家規劃的整體引領下布局促進技術發展與產業培植,兼顧發展中可能產生的風險與問題,積極推動人工智能的治理與監管。本文立足于全景掃描,在收
3、集研讀人工智能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對國際組織、歐盟、英國、美國、中國等具有代表性主體的監管體系進行了分析,并對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文件及內容要點進行了整理與解讀。同時,我們亦結合各國家/地區金融領域的人工智能監管動態進行了總結、分析與展望,并對金融機構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提出了合規行動建議。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
4、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目錄人工智能監管概覽0305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05一、國際組織1.1 國際組織體系概覽1.2 重要監管文件分析1.3 金融領域的人工智能監管與影響10二、歐盟/歐洲2.1 歐盟/歐洲體系概覽2.2 重要監管文件分析2.3 金融領域的人工智能監管與影響15三、英國3.1 英國體系概覽3.2 重要監管文件分析3.3 金融領域的人工智能監管與影響21四、美國4.1 美國體系概覽4.2 重要監管文件分析4.3 金融領域的人工智能監管與影響27五、中國5.1 中國體系概覽5.2 重要監管文件分析5.3 金融領域的人工智能監管與影響結語36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
5、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3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人工智能監管概覽圖1:國際人工智能監管相關文獻分布情況數據來源:畢馬威自行收集整理。數據收集期間為2017年7月至2024年7月底根據畢馬威收集的全球人工智能監管相關文獻分析,國際上人工智能立法較為活躍的國家與地區有歐盟、美國、英國、中國、新
6、加坡以及香港等。從已發布的文件來看,各區域/國家普遍采取了促進創新,以人為本,以風險為導向的原則來實施或推進人工智能的監管,具有強制約束力的監管規則較少,僅占18%(且一半為美國州級的立法),多數采取了原則、倫理、指南、討論文件及報告等更為軟性的形式(圖1)。從各區域/國家的人工智能立法特點來看,國際組織積極推出人工智能原則、倫理規范,并通過宣言、倡議、聯合聲明等方式推動全球整體的人工智能治理與倫理約束。歐盟的人工智能監管體系更為完整,全面覆蓋規劃、原則、倫理、框架、指引、監管規則等各種類型;歐盟同時積極參與國際社會人工智能監管規則的制定,其推出的歐盟人工智能法案為全球首部人工智能領域的全面監
7、管法規,人工智能與人權、民主和法治框架公約為全球首個關于負責任地使用人工智能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條約,具有較強的國際影響力。英國的人工智能監管體系非常有特點,它整體采用了一種政府引領,以部門為主導、有利于創新的做法來實施監管。它采用了相對軟性的方式,不主張倉促立法與推出強制規范,文件多以軟性的規劃、框架、指南等形式頒布,同時英國監管機構還實施了大量研究并與社會各界人士廣泛探討,以保持對人工智能實踐與風險的敏銳度。美國的人工智能監管立法具有州領跑聯邦政府的特點,一批州級的法律規范已率先落地,聯邦部門的立法在政府執行令的統一引導下逐步推進,但尚未正式推出具有強制遵循意義的法律規范。國際人工智能監
8、管體系概況18%13%12%6%10%41%監管規則/立法藍圖/規劃原則/倫理道德治理/風險框架指南討論文件及其他4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人工智能監管概覽中國較早就開始實施人工智能規劃及治理活動,雖然已出臺的文件數量不多,但種類較為豐富,已涵蓋發展規劃、監管規則、治理原則、倫理規范、倡議與宣言等。同時,中國也積極參與國際社會的人工智能監管治理,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并構建自身的國際影響力。從金融領域來看,目前金融
9、監管機構對于人工智能監管的整體立法并不十分活躍,各區域/國家金融監管部門主要根據整體性的人工智能監管政策與要求,在各自的職能領域針對人工智能應用進行規范。但隨著上位法及人工智能專門法規的陸續出臺,相關金融監管機構亦在醞釀人工智能領域的金融監管要求。以下我們將選擇國際組織、歐盟、英國、美國等四個人工智能監管領域具有代表性與領先意義的主體開展分析。我們亦對中國人工智能監管的進展與動態進行了總結,后續將單獨撰寫與國際實踐比較分析的專題文章。5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
10、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1.1 國際組織體系概覽國際組織較早就開始了關于人工智能的探討,從其目前已發布的文件看,均為不具有強制約束力的原則、倫理建議、倡議宣言等,旨在推動相關方以人為本,以負責任的方式設計、開發和應用人工智能。相關內容為不同地區、國家的人工智能立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與豐富的借鑒,包括標準定義、原則導向、倫理規范、工具方法等。2019年,世界經濟合作組織(OECD)與二十國集團(G20)先后推出了人工智能原則,但原則并不具有約束力。202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發布人工智能倫理問題建議書,對人工智能涉及的倫理問題進行了
11、深入探討,并提供了評估工具與政府行動建議。2023年,七國集團(G7)領導人發布就廣島人工智能進程的聯合聲明,并配套推出了指導原則與行為準則。2023年11月,首屆全球人工智能(AI)安全峰會上,包括中國、美國、歐盟在內的 28 個國家,簽署了布萊切利 AI 宣言,這也是是全球第一份針對人工智能這一快速新興技術的國際性聲明(圖2)。1.2 重要監管文件分析以下選擇三份重要的國際組織人工智能監管文件進行分析。OECD人工智能原則和G20人工智能原則(2019年)在全球層面,從國際組織發布的人工智能相關文件來看,較為重要且被廣泛引用的兩份文件是世界經濟合作組織(OECD)于2019年5月發布的人工
12、智能原則(首個人工智能政府間標準),以及二十國集團(G20)于2019年6月發布的人工智能原則,后者借鑒了前者的提議1(圖3)。在后續各地區、國家、組織發布的人工智能監管文件中,關一、國際組織圖2:國際組織人工智能相關文件信息來源:畢馬威自行收集整理。1 部分內容引用自FSI Insight 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No 35,Humans keeping AI in check-emerging regulatory expectations in the financial sector。6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
13、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于人工智能的標準定義、原則等,均吸收利用了兩份文件的成果。人工智能倫理問題建議書(2021年11月)首個全球級的人工智能倫理標準2021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采納了一套關于人工智能倫理的建議人工智能倫理問題建議書(以下簡稱建議書),由193個成員國一致通過,這是首個全球級的人工智能倫理標準。它建議會員國在自愿基礎上適用建議書的各項規定,特別是根據各自國家的憲法實踐和治理結構采取適當步驟,包括必要的立法或其他措施,依照
14、包括國際人權法在內的國際法,使建議書的原則和規范在本國管轄范圍內生效2。建議書詳細討論了其目標、價值觀、原則以及政策領域的行動(圖4),并提供了兩項核心工具,準備 狀 態 評 估(readinessassessmentmethodology)與倫理影響評估(ethicalimpact assessment)。準備狀態評估工具(RAM)包括一系列定量和定性問題,旨在收集與一個國家的人工智能生態系統相關的不同方面的信息,包括法律和監管、社會和文化、經濟、科學和教育以及技術和基礎設施方面。其中每個維度都有一系列定量和定性評估問題,使RAM有別于其他現有的準備狀態評估工具。其問題設置主要覆蓋六大維度,
15、包括通用維度、法律維度及其8個細分維度、社會與文化維度及其5個細分維度、科學與教育維度及其10個細分維度、經濟維度及其3個細分維度,以及技術與基礎設施維度及其4個細分維度。其中法律圖3:OECD和G20提出的人工智能原則信息來源:畢馬威根據OECD人工智能原則和G20人工智能原則整理。2 部分內容引用自UNESCO,人工智能倫理問題建議書中文版。7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維度包含人工智能
16、政策與監管細分維度(圖5),由于與本文研究主題高度相關,詳細列示以供參考。倫理影響評估工具(EIA)考慮了設計、開發和部署人工智能系統的整個過程,包含一系列問題以及評估表格等,可以用于人工智能系統向公眾發布之前和之后對其風險及影響進行評估。倫理影響評估工具最初設計目的是幫助參與人工智能系統采購的公共部門官員,為他們提供一系列問題,以確保他們購買的人工智能系統符合建議書中規定的倫理標準。然而,它也可以被開發人員或私營部門和其他地方的其他人使用,以促進人工智能系統符合道德的設計、開發和部署。圖4:UNESCO人工智能倫理問題建議書提出的價值觀與原則信息來源:畢馬威自根據UNESCO人工智能倫理問題
17、建議書整理。8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圖5:準備狀態評估工具人工智能政策與監管評估指標七國集團領導人就廣島人工智能進程的聯合聲明(2023年10月)2023年10月30日,七國集團(G7)領導人就“廣島人工智能進程”發表聯合聲明,強調要開發先進的人工智能系統,充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帶來的機遇和潛力,打造以人類為中心的包容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诼摵下暶?,七國集團領導人當日還發布了廣島進程
18、先進人工智能系統開發組織國際指導原則和廣島進程先進人工智能系統開發組織國際行為準則3。文件提出了11項與風險相匹配的原則:在先進人工智能系統的整個開發過程中,包括在部署和投放市場之前,采取適當的措施,以識別、評估和減輕整個人工智能生命周期的風險;在部署及投放市場后,識別和減輕漏洞,并在適當的情況下識別濫用事件和模式;信息來源:畢馬威自根據UNESCO人工智能倫理問題建議書整理。3 內容引用自中國國際科技交流中心,科技動態|七國集團領導人就“廣島人工智能進程”發表聯合聲明。9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
19、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公開報告先進人工智能系統的能力、局限性、適當和不適當使用的領域,以支持確保足夠的透明度,從而有助于加強問責制;致力于在開發先進人工智能系統的組織之間,包括與行業、政府、民間社會和學術界,實現負責任的信息共享和事件報告;制定、實施和披露基于風險的人工智能治理和風險管理政策,包括隱私政策和緩解措施,特別是針對開發先進人工智能系統的組織;投資并實施強有力的安全控制,包括整個人工智能生命周期的物理安全、網絡安全和內部威脅防護;在技術可行的情況下,開發和部署可靠的內容認證和來源機制,如水印或其
20、他技術,使用戶能夠識別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優先考慮研究以減輕社會、安全和保障風險,并優先考慮對有效緩解措施的投資;優先發展先進的人工智能系統,以應對世界上最大的挑戰,特別是但不限于氣候危機、全球衛生和教育;推動制定并酌情采用國際技術標準;實施適當的數據輸入措施,保護個人數據和知識產權。1.3 金融領域的人工智能監管與影響從金融領域來看,國際清算銀行(BIS)、國際證券事務監察委員會組織(IOSCO)等國際組織一直在積極推進金融領域人工智能相關的研究,自2021年起陸續發布金融領域的人工智能研究報告,研究主題覆蓋市場中介機構和資產管理公司對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應用,人工智能在中央銀行的應用,中央
21、銀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與網絡安全,人工智能如何重塑金融業等,其研究內容主要聚焦于人工智能在金融業的運用現狀,機會與挑戰,以及蘊含風險的探討,并未推出具有遵循意義或操作指導的治理原則、風險框架、指引等規范。國際清算銀行金融穩定研究所(BIS-FSI)的研究報告也提出,建議區分面客(customer-facing)、非 面 客(Noncustomer-facing)兩類場景搭建不同的監管框架與措施。展望未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發展與金融領域應用場景的不斷擴大,預計未來將有更多國際組織積極作為,促進金融領域人工智能監管或引導規范的出臺。10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
22、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2.1 歐盟/歐洲體系概覽歐盟自2016年起就不斷探索對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監管體系構建,其以歐洲整體層面為視角,致力于構建協調一致、適合歐洲發展的人工智能治理體系。歐盟監管的政策重點是,以基本人權為底層邏輯,側重于保障個人權利。以數據安全為陣地延伸,通過人工智能使用數據與數據應用場景劃分其風險等級。其治理模式是與風險相匹配的分層治理。監管機制是采取分級監管、多種監管,并實行高額的行政處罰,且將公私機構一起納入監管范圍4。
23、從國際競爭的視角來看,歐盟一方面利用自身國際影響力,積極擬定并輸出倫理指南、全面監管法案、國際公約等,發揮制度優勢影響國際層面的人工智能治理與監管。另一方面以歐盟統一市場為基礎,延伸向域外乃至全球供應鏈相關方施加影響力。歐洲的人工智能監管體系較為完善,已頒布的文件雖然數量不多,但其內容全面覆蓋規劃藍圖、監管立法、原則倫理、治理框架、指引指南等類型。每份文件正式出臺前,均經歷了多輪的草擬議案、意見征詢、討論反饋與修訂等(圖6)。2.2 重要監管文件分析以下選擇三份歐盟人工智能領域監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文件進行重點分析。值得信賴的人工智能倫理指南(2019年4月)不具備強制約束力的倫理指南,提出了值
24、得信賴的人工智能框架基于2018年12月份的初稿與意見征詢,2019年4月8日,歐盟委員會下設的人工智能高級別專家組正式發布了值得信賴的人工智能倫理指南,提出了實現值得信賴的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框架(圖7)。值得信賴的人工智能包含三要素,符合法律的(lawful),合乎道德的(ethical)和二、歐盟/歐洲圖6:歐盟/歐洲人工智能相關文件信息來源:畢馬威自行收集整理。4 部分內容引用自人工智能監管制度概覽,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人工智能研發與應用風險治理的財稅法協同機制研究”(立項編號:21AFX021)的階段性成果,來源人民法院報。11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
25、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具有穩健性的(robust)。開發、部署和應用人工智能需符合四項倫理原則,包括:尊重 人 的 自 主 性(respect for human autonomy)、預防傷害(prevention of harm)、公平(fairness)和具有可解釋性(explicability)。為達成以上目標,框架還提出了七項關鍵要求,包括:人的能動性與監督(human agency and oversight),技術穩健性與安
26、全性(technical robustness and safety),隱私與數據治理(privacy and data governance),透 明 性(transparency),多樣性、非歧視性與公平性(diversity,non-discrimination and fairness),環 境 和 社 會 福 利(environmental and societal well-being),責任制(accountability)。歐盟人工智能法案(2024年5月)全球首部人工智能領域的全面監管法規歐盟人工智能法案出臺經歷了漫長的醞釀過程,除歐盟內部的立法程序與反復商討外,還曾多次遭遇
27、空客、西門子等大型企業,以及谷歌、微軟、OpenAI等科技巨頭的公開反對與抵制。2021年4月,歐盟委員會提出了一項旨在協調人工智能規則的法規提案。2023年6月,歐洲議會通過人工智能法案談判授權草案。12月,歐洲議會、歐洲理事會和歐盟委員會達成臨時協議,將把人工智能法案制定為法律。2024年3月13日,圖7:值得信賴的人工智能框架指南數據來源:畢馬威根據值得信賴的人工智能倫理指南翻譯整理。12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
28、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歐洲議會批準人工智能法案。5月21日,歐洲理事會正式批準歐盟人工智能法案(以下簡稱“法案”),這是第一個具有約束力的全球人工智能橫向監管法規,為歐盟人工智能系統的使用和供應設定了一個共同的法律框架,具有標志性意義。法案是一份全面的文件,它旨在提供人工智能的明確定義,使歐盟范圍內關于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規與其他歐盟法律法規保持一致。法案的主要目標是建立一個統一和橫向的法律框架,促進人工智能系統的使用,同時提供高水平的保護,防止其不利影響。從主要內容來看,法案共13章,包括總則,禁止的人工智能實踐,高風險人工智能系統,特定人工智能系統的供應者與使用者需遵循的透明度義務,
29、通用人工智能模型,支持創新的措施,治理,歐盟高風險人工智能數據庫,上市后監測、信息共享與市場監督,行為準則與指引,授權與委員會程序,處罰,以及最后條款。法案的重點是保護安全和基本權利,它根據“基于風險的方法”,為不同的人工智能應用系統風險水平,引入了分級的監管要求系統(圖8)。一些存在“不可接受”風險的人工智能系統被禁止。一些可能對人們的健康、安全或基本權利產生不利影響的“高風險”人工智能系統得到授權后可以使用,但需要遵守一系列進入歐盟市場的要求和義務。由于缺乏透明度而造成“有限風險“的人工智能系統將受到信息和透明度要求的約束,而存在“最小風險”的人工智能將不受進一步義務的約束。此外,法案還為
30、通用人工智能(GPAI)模型提供了具體規則,考慮到具有“高影響能力”的通用人工智能模型可能會構成系統性風險并對內部市場產生重大影響,法案還對其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圖8:歐盟人工智能法案的人工智能系統分級監管數據來源:根據畢馬威國際Decoding the EU AI Act翻譯整理。13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從適用范圍來看,法案為整個人工智能產業鏈上的相關方提供了一個合規義務框架,旨在
31、約束與歐盟市場有連接點的所有主體,包 括 供 應 商(providers)、進 口 商(importers)、分銷商(distributors)、產品制造商(product manufacturers)、部署商(deployers)和用戶(users)等。從法案生效時間與處罰后果來看,法案中規定禁止的做法將在生效6個月后適用;通用型人工智能(GPAI)的相關義務和規則將在生效12個月后適用;法案生效24個月后,該法案完全適用,但一些高風險AI系統的規則將在生效后36個月適用。不遵守法案的后果可能包括限制市場準入和根據違法程度處以巨額罰款。罰款可能從750萬歐元或全球營業額的1%,到3,500萬
32、歐元或全球營業額的7%不等,具體取決于人工智能系統的類型、公司的規模和違法行為的嚴重程度。人工智能與人權、民主和法治框架公約(2024年5月)全球首個關于負責任地使用人工智能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條約人工智能與人權、民主和法治框架公約的起草工作于2019年啟動,當時人工智能特設委員會(CAHAI)的任務是審查這種工具的可行性。在其授權之后,人工智能委員會(CAI)于2022年繼任,起草并談判了該文件。2024年5月18日,歐洲理事會在斯特拉斯堡正式通過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人工智能與人權、民主和法治框架公約(以下簡稱“框架公約”),這標志著全球首個關于負責任地使用人工智能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條約正
33、式誕生。它旨在確保人工智能系統生命周期內的活動完全符合人權、民主和法治,同時有利于技術進步和創新??蚣芄s未對技術進行規范,本質上是技術中立的??蚣芄s共8章,36條,主要內容包括:總則、總體義務、與人工智能系統生命周期內的活動相關的原則、補救措施、風險和不利影響的評估和緩釋、公約的執行、后續機制與合作、以及最后條款。從各國需履行的框架公約責任來看,主要包括:基本原則人的尊嚴和個人自主(Human dignity and individual autonomy);平 等 和 不 歧 視(Equality and non-discrimination);尊重隱私和個人數據保護(Respect f
34、or privacy and personal data protection);透 明 度 和 監 督(Transparency and oversight);問責制和負責任(Accountability and responsibility);可靠性(Reliability);安全創新(Safe innovation)。補救措施、程序性權利和保障措施記錄有關人工智能系統及其使用的相關信息,受影響人員可獲得相關信息;信息必須足以使相關人員質疑通過使用該系統或在很大程度上基于該系統做出的決定,并質疑該系統本身的使用;14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
35、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有效保障向主管當局提出申訴的可能性;在人工智能系統對人權和基本自由的享受產生重大影響的情況下,就人工智能系統的應用向受影響的人提供有效的程序保障、防護措施和權利;提供通知,說明一個人正在與人工智能系統交互,而不是與人類交互。風險與影響的管理要求以持續迭代(iterative)的方式,對人權、民主和法治的實際和潛在影響進行風險和影響評估;通過實施這些評估,制定充分的預防和緩釋措施;保留當局對人工智能系統的某些應用實施禁令或暫停的可能性(“
36、紅線”)。從框架公約的適用范圍和約束效力來看,涵蓋公共當局(public authorities),亦包括代表其行事的私立行為者,以及私營部門及個體(private actors)對人工智能系統的使用??蚣芄s為締約方在管理私營部門時遵守其原則和義務提供了兩種方式:締約方可以選擇直接受框架公約相關條款的約束,或者作為一種選擇,采取其他措施遵守條約的規定,同時充分尊重其在人權、民主和法治方面的國際義務。此外,框架公約締約方不必將條約的規定適用于與保護其國家安全利益有關的活動,但必須確保這些活動尊重國際法和民主體制和進程??蚣芄s不適用于國防事務,也不適用于研發活動,除非人工智能系統的測試可能干擾
37、人權、民主或法治。2.3 金融領域的人工智能監管與影響除通用人工智能監管政策外,從金融領域人工智能監管政策與要求來看,歐洲銀行管理局、歐洲保險與職業養老金局等已發布的監管規則,以及德國、法國、盧森堡、荷蘭等國家發布的適用于本國的治理框架、總體原則等,基本與歐盟通用人工智能監管要求保持一致。此外,歐盟金融監管機構與各國監管機構還發布了多項人工智能相關的專題研究報告。針對法案與框架公約后金融領域的人工智能監管職責來說,歐盟國家可以將這項任務分配給其人工智能監管機構或現有的國家金融監管機構。與此同時,作為歐洲重要金融監管機構,歐洲央行(ECB)在監管法案的要求方面沒有設置角色,但將繼續從審慎的角度審
38、查信貸模型。但隨著法案與框架公約的生效與實施,預計未來歐盟及各國也將調整或細化監管政策,進一步明確金融領域人工智能監管的職責分工與監管要求。從金融領域的影響來看,依據法案的風險分級,部分金融行業的人工智能應用被劃分為高風險,例如銀行的人工智能信用評分系統被指定為高風險系統,因為這可能會對個人或群體造成不公平歧視。又如保險領域,為健康或人壽保險單定價的人工智能系統也歸類為高風險。此類人工智能系統必須滿足高標準的穩健性和準確性,必須在強大的風險管理框架內運行,并且必須確保人工監督和對其輸出信息的正確理解。這些要求將適用于法案生效兩年后部署的新系統,為金融機構履行合規義務保留了窗口期。而依據法案與框
39、架公約的強制性要求,金融機構應用人工智能還需建設相應的治理架構、持續的風險評估與管理流程,并配備相應的崗位與專家等。15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3.1 英國體系概覽英國在人工智能監管路徑設計方面主張平衡創新與發展5,整體采用了一種政府引領,以部門為主導、有利于創新的做法來實施人工智能監管。政府部門、監管機構與特設機構通過發布政策白皮書、討論文件、研究簡報、政策反饋、政府應答、實施效果評估
40、等方式,持續通過深入的研究、廣泛的探討與動態的論證,并充分征詢社會公眾與商業企業的信息輸入與反饋意見,促進相關部門不斷審視并檢討原則與目標的實現情況,用較低成本的方式達成整體人工智能治理與監管目標,并促進公眾的理解與信任。此外,英國高度重視并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并將推廣促進有利于英國發展的國際標準作為降低合規成本,促進國家競爭力的有效手段。在最新發布的科學技術框架,英國將成為國際治理優勝者與領導者列入擬于2030年實現的戰略目標。從已發布的人工智能相關文件來看,英國采用的監管方法比較溫和,不主張倉促推出立法與監管規范,文件多以軟性的規劃、框架、指南等形式頒布。同時,英國對人工智能的發展變化
41、保持密切關注,發布了大量的研究報告、白皮書、討論文件等,并將持續實施相關調研與研究,以保持對風險的敏銳感知與及時響應(圖9)。3.2 重要監管文件分析以下將對英國四份重要的監管政策與文件進行分析。國家人工智能戰略(2021年9月)在2021年9月發布的國家人工智能戰略(以下簡稱戰略)中,英國政府承諾在治理和監管人工智能方面采取有利于創新的國家立場,提出了“使英國成為人工智能超級大國的十年計劃”以及關于高效治理人工三、英國圖9:英國人工智能相關文件信息來源:畢馬威自行收集整理。5 引用自人工智能監管制度概覽,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人工智能研發與應用風險治理的財稅法協同機制研究”(立項編號:2
42、1AFX021)的階段性成果,來源人民法院報。16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智能的路徑設想(圖10)。戰略還對后續人工智能即將采取的十項監管舉措進行了部署說明。建立有利于創新的人工智能監管方法(2022年7月)承接戰略中的監管舉措部署,英國政府在2022年7月的一份政策文件建立有利于創新的人工智能監管方法(以下簡稱政策文件)中概述了政府的立場。這份文件闡述了政府關于實施一個適度的、經得起未
43、來考驗的、有利于創新的人工智能監管框架的建議。為了促進創新并支持蓬勃發展的人工智能生態系統,英國采取的方法是:情景化的(Context-specific):承認人工智能是一種動態的通用技術,由此產生的風險主要取決于其應用的情景;支持創新和基于風險的(Pro-innovationand risk-based):要求監管機構專注于可能導致真實、可識別、不可接受的風險水平的人工智能應用,而不是試圖對低風險或假設風險的人工智能應用實施控制,以避免扼殺創新;連貫的(Coherent):確保體系簡單、清晰、可預測和穩定;適度且適應性強的(Proportionate andadaptable):要求監管機構
44、首先考慮更輕盈的選擇,如指導或自愿措施等。針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特征,政策文件還建議制定一套跨部門原則,由監管機構將其發展為特定部門或領域的人工智能監管措施。6項跨部門原則包括:確保人工智能安全使用;圖10:英國國家人工智能戰略中的政府目標與實現路徑信息來源:畢馬威根據國家人工智能戰略整理17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確保人工智能在技術上是安全的,并在功能上按設計運行;確保人工智能具有適當的透
45、明性和可解釋性;將公平考慮嵌入人工智能;明確法人對人工智能治理的責任;明確糾偏或質疑的途徑。人工智能監管:一種有利于創新的方法(2023年3月)2023年3月,在政策文件基礎上,充分吸納各方反饋意見與政策影響評估見解,英國正式發布了促進創新的人工智能監管方法白皮書(以下簡稱監管方法),總體而言將通過一種基于原則,中央職能持續監測并促進協作,能夠靈活適應的方法來實施監管(圖11)。新監管框架以五項原則為基礎,以指導和影響人工智能在所有經濟部門的負責任開發和使用。這些原則將在非法定基礎上發布(on a non-statutory basis),并由現有監管機構實施。安 全 性、保 障 性 和 穩
46、健 性(Safety,security and robustness);適當的透明度和可解釋性(Appropriate transparency and explainability);公平性(Fairness);責 任 制 與 治 理(Accountability and governance);圖11:英國促進創新的人工智能監管方法中的人工智能監管策略數據來源:畢馬威根據促進創新的人工智能監管方法翻譯整理。18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
47、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爭 議 與 糾 偏(Contestability and redress)。監管框架圍繞四個關鍵要素構建,旨在增強現有監管機構的能力,促進整個監管格局的一致性。四大關鍵要素為:根據人工智能的獨特特性定義人工智能,以支持監管機構協調;采用針對特定情景的方法;提供一套跨部門原則,指導監管機構應對人工智能風險和機遇;提供新的中央職能,支持監管機構實施人工智能監管框架,最大限度地提高迭代方法的效益,并確??蚣艿囊恢滦?。在實施方面,為促進跨部門的橫向協作,監管方法確定了一些必要的中央支持職能,以確??傮w框架對風險做出適度但有效的反應,同時促進整個監管領
48、域的創新:監測和評估總體監管框架的有效性和原則的實施情況,包括實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了創新。這將使英國能夠保持響應能力,并在必要時調整框架,包括在人工智能能力和最新技術發展的背景下需要調整以保持有效的地方;評估和監測人工智能在整個經濟中產生的風險;進行全景掃描和差距分析,包括召集行業一同為應對新興人工智能技術趨勢提供一致的信息;支持試驗臺和沙盒計劃,幫助人工智能創新者將新技術推向市場;提供教育和意識宣傳,為企業提供清晰的指引,并賦予公民權力,讓他們的聲音被聽到,作為框架不斷迭代的組成部分;促進與國際監管框架的互用性??茖W技術框架(2024年2月)2024年2月,英國發布科學技術框架政策文件(以下
49、簡稱“框架”),它制定了政府到2030年使英國成為科技超級大國的戰略愿景。它將人工智能確定為五大關鍵技術之一,并指出監管在創造人工智能蓬勃發展的環境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蚣荜U明了監管與規則方面的愿景,即英國始終處于制定技術標準和制定國際法規的前沿,并將充分利用脫歐后的自由。監管將有利于創新,刺激對科技的需求,吸引投資,同時代表英國的價值觀并保護公民。政府將利用其科學技術優勢和國際關系,來確保對法規和技術標準的影響力。并希望在2030年達成以下目標:一個有利于創新、易于引導并促進廣泛商業科學和技術應用的法規和標準體系。監管機構對每一項關鍵技術的作用都將是明確的,包括它們在哪些領域跨部門和監管職責
50、。監管機構將有權支持英國創新者的創新測試成本,使其具有國際競爭力;相對于其他國家,迅速采取行動,為關鍵技術制定規則,并在適當的情況下制定法規,以增加這些領域創新者的確定性。英國將在制定國內法規時考慮國際背景,以加強英國的先發優勢。涵蓋關鍵技術的法規將處于世界領先地位;19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領導制定關鍵技術標準和法規的國際行動。英國將在世貿組織、七國集團、二十國集團、經合組織、北約、
51、歐洲理事會、英聯邦和聯合國發揮積極作用。英國將成為關鍵技術國際規則和公約的召集人和頂級作者;成為支撐關鍵技術國際治理的全球技術標準生態系統的優勝者。建立行業和政府的能力,形成多方利益相關者聯盟來制定技術標準;利用政府的全景掃描能力,支持監管機構考慮新興技術如何成為關鍵技術。行業和監管機構之間的對話將為英國的改革和促進技術發展提供信息。3.3 金融領域的人工智能監管與影響針對2023年3月發布的促進創新的人工智能監管方法白皮書,英國政府于2024年2月發布了回應。在此回應中,英格蘭銀行、審慎管理局、金融行為監管局以及其他已確定的監管機構被要求在4月底之前發布自己的人工智能監管計劃。從其已發布的金
52、融行業人工智能監管策略來看,總體而言,他們歡迎政府擬定的各部門引導,鼓勵創新的方法。他們并未提出新的監管規則,英格蘭銀行、英國審慎管理局、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都認為他們已經設立了合適的監管框架來支撐政府擬定的原則。他們認為現有框架仍然適用于解決人工智能帶來的風險,因為這些風險“并非唯一”。具體而言,監管機構計劃依靠其商業原則、消費者責任、運營彈性規則手冊、模型風險管理原則以及高級管理人員和認證制度(SM&CR)等工具。這些工具不僅會起到護欄作用,而且由于許多工具都以結果為中心,監管機構認為這將是相稱的,并允許金融機構以安全的方式靈活適應和創新。針對白皮書中提出的五項原則,監管機構概述了如何通過現
53、有框架來貫徹這些原則:安全性、保障性和穩健性:監管機構計劃依靠其總體業務原則(例如,金融行為監管局的原則2,要求企業“以應有的技能、謹慎和勤勉的態度開展業務”)、基本條件以及高級管理系統和控制原始資料(SYCS)。在更精細的層面上,運營彈性、第三方風險管理和外包框架也高度相關,企業有責任管理供應商可能影響重要商業服務的任何風險。適當的透明度和可解釋性:審慎管理局參考了其模型風險管理原則(其中明確要求考慮模型的可解釋性和透明度)。金融行為監管局計劃在消費者責任不適用的情況下,通過消費者責任(要求“與零售客戶進行誠實和公開的交易”)和商業原則第7條(要求“適當考慮信息需求”)對此進行解釋。英國GD
54、PR規則也可能在公平透明處理個人數據方面發揮作用。公平性:主要由金融行為監管局的消費者責任(例如,最終指導意見專門反對公司以放大偏見的方式使用人工智能)和其他關于公平對待弱勢客戶的指導意見來解決。金融行為監管局還參考了其商業原則,如原則6(適當考慮客戶利益)、原則7(明確傳達信息)、原則8(管理利益沖突)和原則9(建議的適用性),以及其消費者保護手冊章節。所有監管機構還必須遵守2010年平等法,該法要求它們適當考慮對具有受保護特征的人消除歧視的必要性。20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
55、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責任制與治理:該要求主要由高級管理人員和認證制度(SM&CR)涵蓋。目前,人們一致認為,不需要定制SMCR AI角色,這一職責可以納入現有職能中,例如首席運營職能(SMF24)和首席風 險職能(SMF4)。監管機構還參考了其規則手冊中概述治理和組織要求的章節,而金融行為監管局也特別指出了消費者責任,審慎管理局也特別提出了模型風險管理的期望。爭議與糾偏:這主要通過金融行為監管局的投訴處理框架來解決。然而,也可以通過金融監察專員服務或金融服務補償計劃(如適用)提供更廣泛的保護。從金融監管機構已公布的人工智
56、能監管計劃來看,他們近期將推進的舉措有:運行英國金融服務業機器學習調查的第三期;考慮跟進人工智能公私論壇(AIPPF)成果,后續成立行業聯盟;考慮試點新型監管項目機會,例如人工智能沙盒;建立在既定框架之上例如,通過金融政策委員會(FPC)的網絡壓力測試和參與跨市場運營彈性小組(CMORG)來增強網絡/運營彈性;考慮各種選擇,以解決當前數據治理和管理的分散監管局面;繼續與其他監管機構和公司合作,包括通過數字監管合作論壇(DRCF)等,進一步監測和了解金融市場中的人工智能部署。例如,人工智能的發展也可能放大投機行為或更廣泛的順周期行為、增加網絡風險以及增強互聯性,從而對金融系統的穩定性構成威脅;繼
57、續分析人工智能(AI)/機器學習(ML)之外更廣泛的技術發展的影響,例如量子計算的發展,以及這些發展如何相互作用;繼續參與國際倡議,如人工智能安全峰會、七國集團領導人關于廣島人工智能進程的聲明、部長宣言、IOSCO、FSB、經合組織、GFIN和七國集團活動6。然而,他們也認為,金融行業人工智能的發展與應用十分迅猛,需要密切關注。他們將繼續監測金融機構的人工智能部署情況,以確定是否有必要對其框架進行任何修改。例如,如果這種方法限制而不是促進創新,或者不能充分保護消費者免受有意或無意的傷害,就需要重新考慮。從對金融機構的影響來看,英國金融監管機構都利用了已有的監管體系與工具,為不同的人工智能供應商
58、提供了足夠的靈活性,以開發滿足客戶特定需求的創新應用。英國的監管方法是綜合的、基于結果的,不同于其他司法管轄區(尤其是歐盟),后者建立了定制的、相對規范的規則手冊。英國金融機構被要求在其現有的風險管理結構中考慮人工智能風險,而不是創造新的(潛在的孤立的)能力。因此,對金融機構而言,需要采取措施以確保已建立符合管理目標的人工智能風險管理工具,并充分吸納已出臺的要求7。6-7 部分內容引用自畢馬威國際文章英國金融監管機構發布人工智能策略,UK FS regulators publish their AI strategies-KPMG Global。21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59、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4.1 美國體系概覽在美國,對人工智能的監管已經從自愿指導演變為行政行動(圖12)。最初,2022年10月的人工智能權利法案藍圖奠定了基本的倫理考慮。隨后,2023年1月,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發布自愿性的人工智能風險管理框架。領先的人工智能公司于2023年7月做出了自愿承諾,表明行業準備應對人工智能的社會影響。2023年11月,關于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賴的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標志著向監管監督的轉變,該命令授
60、權25個以上的機構解決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危害,包括安全、隱私和歧視。這些機構的任務是制定規則、資助研究、評估風險,并通過人工智能開發人員的安全測試和報告來提高透明度。2024年5月,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發布了兩份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指南草稿,以及降低合成內容風險的報告操作和人工智能標準全球合作的草稿,積極醞釀新的框架與指南。然而,在人工智能監管方面,聯邦政府部門還沒有采取重大的立法行動8。相比之下,州級別的立法活動較為活躍,自2020年開始,特別是2023年與2024年,部分州級人工智能立法已陸續落地生效。從美國監管政策的重點來看,主要是以促進產業發展為主,在治理時側重于維護公平和
61、保護隱私。其治理模式是風險評估與風險管理框架。監管機制不是單一的依賴于行政監管,而是強調政府部門與私營部門的協作。并且,為了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主張企業進行自我監管9。四、美國圖12:美國人工智能相關文件信息來源:畢馬威自行收集整理。8 部分內容引用自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BIS)Working Papers No.1194 Intelligent financial system:how AI is transforming finance。9 引用自人工智能監管制度概覽,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人工智能研發與應用風險治理的財稅法協同機制
62、研究”(立項編號:21AFX021)的階段性成果,來源人民法院報。22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4.2 重要監管文件分析以下選擇美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三份監管文件進行分析。人工智能權利法案藍圖(2022年10月)2022年 10月 4日,白宮科 技政策 辦公 室(OSTP)發布人工智能權利法案藍圖(以下簡稱“法案藍圖”)。法案藍圖由五項原則和相關實踐組成,旨在指導自動化系統的設計、使用和部署
63、,以保護人工智能時代美國公眾的權利。這些原則是通過與美國公眾廣泛協商制定的,是構建和部署與民主價值觀相一致并保護公民權利、公民自由和隱私的自動化系統的藍圖。從具體內容來看,法案藍圖包括前言、五項原則(圖13)、關于應用法案藍圖的說明,以及一份技術指南,其中給出了從各級政府到各種規模的公司等多種組織可以采取的具體步驟,以維護這些價值觀。盡管來自私營部門、政府和國際財團的專家已經發布了指導負責任地使用自動化系統的原則和框架;法案藍圖的框架提供了一個與行業無關的國家價值觀聲明和工具包,為將這些保護納入政策、實踐或技術設計過程提供信息10。在現有法律或政策(如特定行業的隱私法和監督要求)尚未提供指導的
64、情況下,應使用法案藍圖來為政策決策提供信息。人工智能風險管理框架(2023年1月)2023年1月26日,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隸屬于美國商務部)發布了人工智能風險管理框架(AI RMF 1.0)(以下簡稱“風險框架”),旨在幫助設計、開發、部署或使用人工智能系統的組織提高人工智能風險管理的能力,并促進人工智能系統的可信度和負責任的開發和使用。風險框架是一個自愿性的技術框架,不具備強制效力。風險框架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討論了組織如何構建與人工智能相關風險的框架,并描述了目標受眾(圖14)。之后分析了人工智能相關風險和可信賴度,概述了值得信賴的人工智能系統的特征,包括有效和可靠(Valid a
65、nd Reliable),安全(Safe),保障和有彈性(Secure and Resilient),負責和透明(Accountable and Transparent),可 解 釋 和 可 交 互 解 釋(Explainable&Interpretable),隱 私 增 強(Privacy-Enhanced),以及公平對有害偏見進行10 部分內容引用自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Blueprint for an AI Bill of Rights的框架簡介。圖13:人工智能權利法案藍圖的5項原則信息來源:畢馬威根據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官網信息翻譯整理。!23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
66、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圖14:人工智能系統的全生命周期與關鍵維度信息來源:畢馬威根據人工智能風險管理框架翻譯整理。管理(Fair-With Harmful Bias Managed)。第二部分包括風險框架的“核心”。它描述了四項具體職能(圖15),以幫助組織在實踐中應對人工智能系統的風險,即治理(Govern)、映 射(Map)、測 量(Measure)和管理(Manage),并進一步細分了四個職能的類別和子類別。其中,治理
67、適用于組織人工智能風險管理流程和程序的所有階段,映射、測量與管理功能可以應用于人工智能系統特定的環境和人工智能生命周期的特定階段。24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圖15:治理、映射、測量、管理四項核心職能關于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賴的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2023年10月)2023年10月30日,美國白宮發布拜登簽署的最新行政命令關于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賴的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以下簡稱“行政命令”)
68、,呼吁采取“整個政府”的方法來建立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賴的人工智能,強調人工智能開發和部署的透明度和問責制,并指示聯邦機構優先考慮促進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機會的人工智能技術,同時盡量減少對工人和社區的潛在負面影響。行政命令遵循政府的人工智能權利法案藍圖,是一套指導設計、使用和部署自動化系統以保護公眾的原則和做法11。行政命令提出了8項指導原則和優先事項(圖16),同時也對美政府下一步的行動措施與職責分工進行了部署與安排。4.3 金融領域的人工智能監管與影響截止目前,美國金融領域的人工智能監管規則較少,具有強制性遵循意義的兩份要求來自于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發布的關于復雜算法不當行動要求的
69、通知與貸款人使用人工智能拒絕信貸的指南,旨在聚焦具體應用場景,保護金融消費者公平,避免算法與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系統性歧視。美國財政部(US Treasury)、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美國商務部(DOC)、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等金融監管機構發布信息來源:畢馬威根據人工智能風險管理框架翻譯整理。11 部分內容引用自畢馬威美國發布的監管要求報告,AI Regulations:Present&Future,Apr.2024。25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
70、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的文件主要形式為征求意見(Request forComment,RFC)、擬 議 規 則 預 先 通 知(AdvanceNoticeofProposedRulemaking,ANPR)、擬 議 規 則 通 知(Notice of Proposed Rulemaking,NPR)、信息請求(Request for Information,RFI)、研究報告等,主題涉及商業監控與數據安全,人工智能運用于鑒證與信托,自動化估值模型,使用預測數據分析的利益沖突等,相關內容尚處于公眾探討與意見征
71、詢階段,對金融機構不具備約束力,但預期將在未來陸續落地出臺。26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圖16:關于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賴的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的8項指導原則與優先事項數據來源:畢馬威根據關于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賴的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翻譯整理。27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
72、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5.1 中國體系概覽中國較早就啟動了人工智能相關的規劃與治理活動(圖17)。2017年7月國務院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并在第五部分“保障措施”中,作出了制定促進人工智能發展的法律法規和倫理規范,完善支持人工智能發展的重點政策,建立人工智能技術標準和知識產權體系,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監管和評估體系等整體部署,并明確由國家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體系建設領導小組牽頭統籌協調,推動人工智能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承接規劃部署,為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發展,加強人工智能法律、倫理、社會問題研究,積極推動人工
73、智能全球治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推進辦公室成立了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專業五、中國委員會,并陸續于2019年6月和2021年9月推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則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能與新一代人工智能倫理規范,明確了中國人工智能治理原則與倫理規范。中國亦積極參與國際人工智能治理,于2023年發布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并在2024年7月召開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上,發布了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整體來看,目前中國的人工智能領域具有強制約束力的監管文件較少,已出臺文件主要集中于規劃藍圖、治理原則、倫理規范等軟性約束。但預計未來將有更多人工智能領域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
74、陸續出臺。圖17:中國人工智能相關文件信息來源:畢馬威自行收集整理。28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5.2 重要監管文件分析以下選擇中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三份監管文件進行分析。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則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能(2019年6月)2019年6月17日,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專業委員會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則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能(以下簡稱“治理原則”),提出了人工智能治理的框架和行動指南
75、。這是中國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發展,加強人工智能法律、倫理、社會問題研究,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一項重要成果12。治理原則包含8個方面(圖18),具體內容為:和諧友好。人工智能發展應以增進人類共同福祉為目標;應符合人類的價值觀和倫理道德,促進人機和諧,服務人類文明進步;應以保障社會安全、尊重人類權益為前提,避免誤用,禁止濫用、惡用;公平公正。人工智能發展應促進公平公正,保障利益相關者的權益,促進機會均等。通過持續提高技術水平、改善管理方式,在數據獲取、算法設計、技術開發、產品研發和應用過程中消除偏見和歧視;包容共享。人工智能應促進綠色發展,符合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要求;應促進協調發展,推
76、動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縮小區域差距;應促進包容發展,加強人工智能教育及科普,提升弱勢群體適應性,努力消除數字鴻溝;應促進共享發展,避免數據與平臺壟斷,鼓勵開放有序競爭;尊重隱私。人工智能發展應尊重和保護個人隱私,充分保障個人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在個人信息的收集、存儲、處理、使用等各環節應設置邊界,建立規范。完善個人數據授權撤銷機制,反對任何竊取、篡改、泄露和其他非法收集利用個人信息的行為;圖18: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8項原則信息來源:畢馬威根據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則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能整理。12、部分內容引用自人民日報,我國發布治理原則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能,2019年6月18日。29人工智能(AI)
77、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安全可控。人工智能系統應不斷提升透明性、可解釋性、可靠性、可控性,逐步實現可審核、可監督、可追溯、可信賴。高度關注人工智能系統的安全,提高人工智能魯棒性及抗干擾性,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評估和管控能力;共擔責任。人工智能研發者、使用者及其他相關方應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自律意識,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倫理道德和標準規范。建立人工智能問責機制,明確研發者、使用者和受用者等的責任。人工智能應用
78、過程中應確保人類知情權,告知可能產生的風險和影響。防范利用人工智能進行非法活動;開放協作。鼓勵跨學科、跨領域、跨地區、跨國界的交流合作,推動國際組織、政府部門、科研機構、教育機構、企業、社會組織、公眾在人工智能發展與治理中的協調互動。開展國際對話與合作,在充分尊重各國人工智能治理原則和實踐的前提下,推動形成具有廣泛共識的國際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標準規范;敏捷治理。尊重人工智能發展規律,在推動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有序發展的同時,及時發現和解決可能引發的風險。不斷提升智能化技術手段,優化管理機制,完善治理體系,推動治理原則貫穿人工智能產品和服務的全生命周期。對未來更高級人工智能的潛在風險持續開展研究和
79、預判,確保人工智能始終朝著有利于社會的方向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倫理規范(2021年9月)2021年9月25日,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專業委員會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倫理規范(以下簡稱倫理規范),旨在將倫理道德融入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為從事人工智能相關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相關機構等提供倫理指引13。倫理規范提出了6項基本倫理要求,以及人工智能管理、研發、供應、使用等特定活動的18項具體倫理要求。6項基本倫理要求(圖19)為:圖19:新一代人工智能基本倫理要求信息來源:畢馬威根據新一代人工智能倫理規范整理。13、引用自科學技術部官方網站,新一代人工智能倫理規范發布,2021年9月26日。30人工
80、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增進人類福祉。堅持以人為本,遵循人類共同價值觀,尊重人權和人類根本利益訴求,遵守國家或地區倫理道德。堅持公共利益優先,促進人機和諧友好,改善民生,增強獲得感幸福感,推動經濟、社會及生態可持續發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公平公正。堅持普惠性和包容性,切實保護各相關主體合法權益,推動全社會公平共享人工智能帶來的益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機會均等。在提供人工智能產品和服務時
81、,應充分尊重和幫助弱勢群體、特殊群體,并根據需要提供相應替代方案;保護隱私安全。充分尊重個人信息知情、同意等權利,依照合法、正當、必要和誠信原則處理個人信息,保障個人隱私與數據安全,不得損害個人合法數據權益,不得以竊取、篡改、泄露等方式非法收集利用個人信息,不得侵害個人隱私權;確??煽乜尚?。保障人類擁有充分自主決策權,有權選擇是否接受人工智能提供的服務,有權隨時退出與人工智能的交互,有權隨時中止人工智能系統的運行,確保人工智能始終處于人類控制之下;強化責任擔當。堅持人類是最終責任主體,明確利益相關者的責任,全面增強責任意識,在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各環節自省自律,建立人工智能問責機制,不回避責任審
82、查,不逃避應負責任;提升倫理素養。積極學習和普及人工智能倫理知識,客觀認識倫理問題,不低估不夸大倫理風險。主動開展或參與人工智能倫理問題討論,深入推動人工智能倫理治理實踐,提升應對能力。18項人工智能管理、研發、供應、使用等特定活動的具體倫理要求為(圖20):圖20:新一代人工智能管理、研發、供應、使用的倫理要求信息來源:畢馬威根據新一代人工智能倫理規范整理。31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
83、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2023年10月)2023年10月18日,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以下簡稱“倡議”),圍繞人工智能發展、安全、治理三方面系統闡述了人工智能治理中國方案。倡議提出,各國應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堅持發展和安全并重的原則,通過對話與合作凝聚共識,構建開放、公正、有效的治理機制,促進人工智能技術造福于人類,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各國應在人工智能治理中加強信息交流和技術合作,共同做好風險防范,形成具有廣泛共識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標準規范,不斷提升人工智能技術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公平性。并進而提出了11項倡議:發展人工智能應堅持“以人
84、為本”理念,以增進人類共同福祉為目標,以保障社會安全、尊重人類權益為前提,確保人工智能始終朝著有利于人類文明進步的方向發展。積極支持以人工智能助力可持續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全球性挑戰;面向他國提供人工智能產品和服務時,應尊重他國主權,嚴格遵守他國法律,接受他國法律管轄。反對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優勢操縱輿論、傳播虛假信息,干涉他國內政、社會制度及社會秩序,危害他國主權;發展人工智能應堅持“智能向善”的宗旨,遵守適用的國際法,符合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同防范和打擊恐怖主義、極端勢力和跨國有組織犯罪集團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惡用濫用。各國尤其是大國對在軍事領域研
85、發和使用人工智能技術應該采取慎重負責的態度;發展人工智能應堅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則,各國無論大小、強弱,無論社會制度如何,都有平等發展和利用人工智能的權利。鼓勵全球共同推動人工智能健康發展,共享人工智能知識成果,開源人工智能技術。反對以意識形態劃線或構建排他性集團,惡意阻撓他國人工智能發展。反對利用技術壟斷和單邊強制措施制造發展壁壘,惡意阻斷全球人工智能供應鏈;推動建立風險等級測試評估體系,實施敏捷治理,分類分級管理,快速有效響應。研發主體不斷提高人工智能可解釋性和可預測性,提升數據真實性和準確性,確保人工智能始終處于人類控制之下,打造可審核、可監督、可追溯、可信賴的人工智能技術;逐步建立
86、健全法律和規章制度,保障人工智能研發和應用中的個人隱私與數據安全,反對竊取、篡改、泄露和其他非法收集利用個人信息的行為;堅持公平性和非歧視性原則,避免在數據獲取、算法設計、技術開發、產品研發與應用過程中,產生針對不同或特定民族、信仰、國別、性別等偏見和歧視;堅持倫理先行,建立并完善人工智能倫理準則、規范及問責機制,形成人工智能倫理指南,建立科技倫理審查和監管制度,明確人工智能相關主體的責任和權力邊界,充分尊重并保障各群體合法權益,及時回應國內和國際相關倫理關切;32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
87、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堅持廣泛參與、協商一致、循序漸進的原則,密切跟蹤技術發展形勢,開展風險評估和政策溝通,分享最佳操作實踐。在此基礎上,通過對話與合作,在充分尊重各國政策和實踐差異性基礎上,推動多利益攸關方積極參與,在國際人工智能治理領域形成廣泛共識;積極發展用于人工智能治理的相關技術開發與應用,支持以人工智能技術防范人工智能風險,提高人工智能治理的技術能力;增強發展中國家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確保各國人工智能發展與治理的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開展面向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合作與援助,不斷彌合
88、智能鴻溝和治理能力差距。積極支持在聯合國框架下討論成立國際人工智能治理機構,協調國際人工智能發展、安全與治理重大問題。5.3 金融領域的人工智能監管與影響目前中國尚未出臺金融領域人工智能監管的專門法律法規,但在消費者保護領域,已有算法規制、互聯網廣告等相關聯的適用監管要求。在行業標準與自律規范方面,中國人民銀行于2021年3月發布了人工智能算法金融應用評價規范,提供了金融領域應用人工智能算法的基本要求、評價方法和判定準則。2022年10月,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人工智能模型風險管理框架,規范了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開展人工智能模型需求分析、數據準備、模型構建、檢驗驗證、模型部署、模型監控、持續驗證與確認
89、、模型修正、模型下線等關鍵活動過程中進行風險管理需考慮的相關方面。2023年8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信息安全技術機器學習算法安全評估規范(GB/T 42888-2023),規定了機器學習算法技術和服務的安全要求和評估方法,以及機器學習算法安全評估流程等。2023年9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多家企業發布了國內首個金融行業大模型標準面向行業的大規模預訓練模型技術和應用評估方法 第1部分:金融大模型,旨在規范金融大模型的研發和應用過程,提高模型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促進金融行業的智能化發展。但相關規范均為參考、指南類的軟性文件,對金融機構不具有強制約束力。以下我們將對人工智
90、能算法金融應用評價規范、人工智能模型風險管理框架兩份金融業人工智能相關文件進行重點分析。人工智能算法金融應用評價規范(2021年3月)為全面提升人工智能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和管理水平,推動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協調發展,2021年3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金融行業標準 JR/T 0221-2021人工智能算法金融應用評價規范(以下簡稱“規范”)。規范針對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存在的算法黑箱、算法同質化、模型缺陷等潛在風險問題,建立了人工智能金融應用算法評價框架,從安全性、可解釋性、精準性和性能等方面系統化地提出基本要求、評價方法和判定準則,為金融機構加強智能算法應用風險管理提供了指引14。規范明確其適用
91、對象為開展人工智能算法金融應用的金融機構、算法提供商和第三方安全評估機構等。首先,規范提出了整體評價框架(圖21),并區分各項內容的適用場景為資金類場景和非資金類場景15。14 部分內容引用自經濟參考網文章出爐 助力打造金融創新發展新引擎。15 引用內容來源于中國人民銀行,人工智能算法金融應用評價規范(JR/T 0221-2021)。33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圖21:AI算法評價內容框
92、架圖信息來源:引用自人工智能算法金融應用評價規范。其次,規范對可采用的評價方法進行了詳細列示與說明,包括查閱資料、查看系統、訪談人員、系統測試、攻擊測試、算法測試與查看算法。最后,規范結合整體框架提出的評價內容,對每項內容包含的基本要求,建議采用的評價方法及判定準則進行了詳細闡述。并以附錄形式提供了金融行業AI精準性的相關指標定義,覆蓋分類算法模型、回歸算法模型、圖像識別模型、自然語言處理模型等四類模型的15個指標。人工智能模型風險管理框架(2022年10月)2022年10月24日,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團體技術報告 TR/CBA 106-2022人工智能模型風險管理框架(以下簡稱“框架”)??蚣?/p>
93、針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管理、研發、供應、使用人工智能模型過程中面臨的主要風險挑戰,根據行業特性,給出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開展人工智能模型需求分析、數據準備、模型構建、檢驗驗證、模型部署、模型監控、持續驗證與確認、模型修正、模型下線等關鍵活動過程中進行風險管理需要考慮內容的框架??蚣苓m用于銀行業金融機構,向銀行業金融機構提供人工智能服務和支持的相關機構亦能作為參考16。16 部分內容引用自團體技術報告 TR/CBA 106-2022人工智能模型風險管理框架。34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
94、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框架采取了“分級管理、逐步遞增”的基本策略,將人工智能模型風險管理措施分為逐步遞增的三個級別(圖22)。根據其內容來看,第一級為“不能有效地管控風險”,第二級為人工智能風險管理的基礎要求,第三級為較佳實踐??蚣芤罁P蜕芷谥械木艂€主要環節,以及特殊過程的兩類事項,詳細闡述了其適用的風險分級管理措施(圖23),內容詳細覆蓋組織架構與職責分工、流程與工作機制、報告文檔規范、系統平臺與工具功能、模型監控指標等,對于銀行業金融機構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圖22:人工智能風險管理措施的三個級別信息來源:畢馬威根據
95、人工智能模型風險管理框架整理。圖23:模型生命周期與特殊過程信息來源:畢馬威根據人工智能模型風險管理框架整理。35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主要國家/地區人工智能監管從對金融機構的影響與合規建議來看,整體而言,金融機構面臨的人工智能相關硬性約束較少,而已發布的軟性指導文件集中在各行業通用性的、高層次的人工智能治理原則與倫理規范;針對金融業側重于算法模型開發應用過程中的風險應對、安全評估等技術領域的規范要求;以及消費
96、者權益保護視角的算法規制與互聯網廣告要求等。但隨著中國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及應用轉化,金融行業已廣泛將人工智能技術投入于智能營銷、智慧投顧、投訴處理、風險管理、制度審閱、合規測試等領域的探索。建議金融機構一方面做好已發布的監管規則的合規,以及結合機構管理實際,主動應用各項自律規范與行業標準;另一方面主動調研行業市場及機構內部的人工智能應用現狀,保持對于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與監管立法進程的動態關注,并結合風險控制目標,前瞻性地將人工智能治理要求與風險管控融入日常管理流程中(圖24)。同時關注機構內部人工智能相關人才與資源儲備,以備未來應對人工智能的應用發展與監管變化。圖24:中國人工智能相關要求與
97、金融機構合規建議數據來源:畢馬威自行收集整理。36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結語總體而言,在人工智能監管方面,國際組織與各國家地區截至目前出臺的專門性法律法規較少,其立法尚處于研究摸索與實踐探尋的初級階段;但隨著歐盟人工智能法案的落地生效,預計未來各國家/地區的監管立法活動將提速。目前多數已發布文件為人工智能相關的監管指導性文件,其治理框架、原則、倫理規范等,對金融機構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政府部門與監管機構仍將大
98、部分實際實施空間留給了金融機構自己。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金融業的應用不斷拓展與豐富,其蘊含的風險與問題將不斷涌現暴露,特別是在金融業整體嚴監管態勢與結果合規的導向下,需要金融機構主動作為,積極應對,一方面貫徹已頒布的監管要求與規范倡導,另一方面運用機構已有的風險三道防線設置與管理機制,以及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網絡安全等領域的管理機制與管理工具,從風險視角實施目標管控,確保在整個端到端商業模式中滿足監管預期并充分考慮人工智能風險。此外,考慮到國際不同區域、國家之間人工智能監管立法發展不均衡的現狀,全球化經營的大型金融機構在整體開發與部署人工智能時,還需關注不同區域/國家機構的監
99、管要求與合規達標,特別是歐盟等人工智能立法步速較快的國家與地區,以充分挖掘人工智能技術的金融應用潛力,在合理管控潛在風險的前提下促進創新。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37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附件一:全球人工智能監管文件清單序號序號立法機構立法機構文件名稱文件名稱年度
100、年度具體時間具體時間國別國別/區域區域1國務院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2017Jul.2017中國225 European CountriesDeclaration of cooperation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2018Apr.2018歐洲3Federal Financial Supervisory Authority of Germany(BaFin)Big Data meets AI2018Jul.2018德國4US TreasuryA financial system that creates economic opportunities:non
101、bank financials,fintech,and innovation2018Jul.2018美國5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MAS)Principles to promote fairness,ethics,accountability and transparency(FEAT)in the use of AI and data analytics in Singapores financial sector2018Nov.2018新加坡6Financial Sector Supervisory Commission of Luxembourg(
102、CSSF)AI:Opportunities,risk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inancial sector2018Dec.2018盧森堡7the European CommissionCoordinated Plan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18Dec.2018歐盟8White HouseExecutive Order on Maintaining American Leadership in AI2019Feb.2019美國9Independent High-level Expert Group on AI(set up
103、by the European Commission)Ethics guidelines for trustworthy AI(draft version in Dec.2018)2019Apr.2019歐盟10European Insurance and Occupational Pensions AuthorityBig data analytics in motor and health insurance:A thematic review2019May.2019歐盟11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
104、)AI Principles2019May.2019國際組織12G20AI Principles2019Jun.2019國際組織13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專業委員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則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能2019Jun.2019中國14Netherlands BankGeneral principles for the use of AI in the financial sector2019Jul.2019荷蘭15Bank of England and 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Research Note:Machine Learning in UK finan
105、cial services2019Oct.2019英國16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High-level principles on AI2019Nov.2019香港17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Consumer protection in respect of Use of Big Data Analytic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y Authorized Institutions2019Nov.2019香港18IllinoisAI Video Interview Act became effe
106、ctive2020Jan.2020美國19European Banking AuthorityReport on big data and advanced analytics2020Jan.2020歐盟38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序號序號立法機構立法機構文件名稱文件名稱年度年度具體時間具體時間國別國別/區域區域20French Prudential Supervision and Resolution Auth
107、ority(ACPR)Governance of AI in Finance2020Jan.2020法國21UKs Information Commissioners Officedraft Guidance on the AI auditing framework2020Feb.2020英國22the European CommissionWhite paper on AI:a European approach to excellence and trust2020Feb.2020歐盟23UKs Information Commissioners OfficeGuidance on AI
108、and data protection2020Jul.2020英國24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surance CommissionersPrinciples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20Aug.2020美國25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Bureau o
109、f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National Credit Union AdministrationRequest for information and comment o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use of AI,including machine learning2021Mar.2021美國26中國人民銀行人工智能算法金融應用評價規范2021Mar.2021中國27the European CommissionProposal for a regulation laying down harmonised rules on A
110、I2021Apr.2021歐盟28European Insurance and Occupational Pensions Authority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overnance principles:towards ethical and trustworth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European insurance sector2021Jun.2021歐盟29Federal Financial Supervisory Authority of Germany(BaFin)Big data and artificia
111、l intelligence:Principles for the use of algorithms in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2021Jun.2021德國30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Request for information on Digital engagement practices(DEPs)2021Aug.2021美國31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BIS)Humans keeping AI in check emerging regulatory ex
112、pectations in the financial sector2021Aug.2021國際組織32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s(IOSCO)The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 by market intermediaries and asset managers Final Report2021Sep.2021國際組織33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專業委員會新一代人工智能倫理規范2021Sep.2021中國34Department for S
113、cience,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Offic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Department for Digital,Culture,Media&Sport and Department for Business,Energy&Industrial StrategyNational AI Strategy2021Sep.2021英國39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
114、不得轉載。序號序號立法機構立法機構文件名稱文件名稱年度年度具體時間具體時間國別國別/區域區域35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MAS)National programme to deepen AI capabilities in financial services2021Nov.2021新加坡36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Recommendation on the Ethic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21Nov
115、.2021國際組織37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Final Amendments to Safeguards Rule become effective2022Jan.2022美國38Bank of England,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ublic-Private Forum Final Report2022Feb.2022英國39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CFPB)Circular on adverse action require
116、ments for complex algorithms2022May.2022美國40Department for Business,Energy&Industrial Strategy,Department forDigital,Culture,Media&Sport,Department for Science,Innovation&Technology,Offic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Policy paper:Establishing a pro-innovation approach to regulating AI2022Jul.2022英國41
117、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ANPR on commercial surveillance and data security2022Aug.2022美國42the European CommissionProposal for a DIRECTIVE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n adapting non-contractual civil liability rules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Liability Directive)2022Sep.2022
118、歐盟43White HouseBlueprint for AI Bill of Rights2022Oct.2022美國44Bank of EnglandDP5/22-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Discussion Paper)2022Oct.2022英國45Bank of England and 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Research Note:Machine learning in UK financial services 20222022Oct.2022英國46UKs Information
119、 Commissioners OfficeExplaining decisions made with AI2022Oct.2022英國47中國銀行業協會人工智能模型風險管理框架2022Oct.2022中國48CaliforniaCPPA/CPRA became effective2023Jan.2023美國49VirginiaConsumer Data Protection Act(VCDPA)became effective2023Jan.2023美國50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Voluntary AI Ris
120、k Management Framework2023Jan.2023美國51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Blogs on advertising AI products/services and AI&UDAP2023Feb/Mar.2023美國52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ISO/IEC 23894:2023Information technology Artificial intelligen
121、ce Guidance on risk management2023Feb.2023國際組織40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序號序號立法機構立法機構文件名稱文件名稱年度年度具體時間具體時間國別國別/區域區域53Department for Science,Innovation&Technology AI regulation:a pro-innovation approach2023Mar.2023英國54UKs I
122、nformation Commissioners OfficeGuidance on AI and data protection 2023Mar.2023英國55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Proposal to amend Regulation S-P2023Mar.2023美國56The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CFPB),the Department of Justice Civil Rights Division(DOJ),the 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
123、y Commission(EEOC),and 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Interagency Statement on supervision and enforcement of automated systems2023Apr.2023美國57Department of Commerce(DOC)NTIA Request for Comment on AI assurance and trust2023Apr.2023美國58MontanaEnacted the Consumer Data Privacy Act2023May.2023美國59Fe
124、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Policy Statement on Misuse of Biometric Info2023May.2023美國60CongressMultiple hearings on AI,oversight,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2023May.2023美國61Interagency: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OCC),US Treasury;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Board);Fed
125、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FDIC);National Credit Union Administration(NCUA);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CFPB);and Federal Housing Finance Agency(FHFA)NPR on amendments to FIRREA regarding automated valuation models2023Jun.2023美國62New York CityAutomated Employment Decision Tool law b
126、ecomes effective2023Jul.2023美國63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NPR on Conflicts of Interest using predictive data analytics2023Jul.2023美國64ColoradoColorado Privacy Act becomes effective2023Jul.2023美國65ConnecticutConnecticut Data Privacy Act becomes effective2023Jul.2023美國66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
127、委員會,教育部,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2023Jul.2023中國67ConnecticutAct concern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utomated decision-making and personal data privacy2023Jul.2023美國41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序號序號立法機構立法機構文件
128、名稱文件名稱年度年度具體時間具體時間國別國別/區域區域68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關于發布網絡安全標準實踐指南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內容標識方法的通知2023Aug.2023中國69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信息安全技術機器學習算法安全評估規范(GB/T 42888-2023)2023Aug.2023中國70White HouseLaunch of AI Cyber Challenge2023Aug.2023美國71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面向行業的大規模預訓練模型技術和應用評估方法 第1部分:金融大模型2023Sep.2023中國72Cybersecurity and Infras
129、tructure Security Agency(CISA),with NSA/FBIcybersecurity info sheet on deepfakes2023Sep.2023美國73White HouseFact Sheet on voluntary commitments from AI companies on AI risk management2023Sep.2023美國74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CFPB)Guidance on Credit Denials by Lenders Using Artificial Intel
130、ligence2023Sep.2023美國75White HouseExecutive Order on Safe,Secure and Trustworthy AI2023Oct.2023美國76the Group of Seven(G7)G7 Leaders Statement on the Hiroshima AI Process the Hiroshima Process International Guiding Principles for Organizations Developing Advanced AI Systems and the Hiroshima Process
131、International Code of Conduct for Organizations Developing Advanced AI Systems2023Oct.2023國際組織77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FCA)FS23/6: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Feedback Statement)2023Oct.2023英國78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2023Oct.2023中國79首屆全球人工智能(AI)安全峰會Bletchley Declaration布萊切利宣言2023No
132、v.2023國際組織80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Request for Information(RFI)to assist with implementation of its responsibilities under the recent Executive Order on Safe,Secure,and Trustworthy Development and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23Dec.2023美國81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
133、ditor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uditing Framework2023-國際組織82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BI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central banking2024Jan.2024國際組織83White HouseFinancial Services Committee bipartisan working group on AI2024Jan.2024美國42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
134、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序號序號立法機構立法機構文件名稱文件名稱年度年度具體時間具體時間國別國別/區域區域84New York State Department of Finance Services(NYDFS)紐約州金融服務部Proposed guidance on AI in the insurance industry2024Jan.2024美國85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Commission(CFTC)RFC on AI uses/risks2024Jan.2024美國86White
135、HouseFact Sheet on AI Actions related to EO2024Jan.2024美國87Department for Science,Innovation&Technology 英國政府A pro-innovation approach to AI regulation:government response2024Feb.2024英國88Department for Science,Innovation&Technology,Prime Ministers OfficePolicy paper:The UK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am
136、ework2024Feb.2024英國89Utah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olicy Act2024Mar.2024美國90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HKMA)Thematic Review of Transaction Monitoring Systems and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24Apr.2024香港91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BIS)Project Raven:using AI to assess financial systems c
137、yber security and resilience2024Apr.2024國際組織92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FCA)AI Update2024Apr.2024英國93Council of EuropeFramework Convention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Human Rights,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2024May.2024歐洲94Council of Europethe EU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t(draft version in D
138、ec.2023)2024May.2024歐洲95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BIS)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cyber security in central banking2024May.2024國際組織96The Bipartisan Senate AI Working GroupDriving U.S.Innovation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24May.2024美國97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
139、gy(NIST)Draft-Guidance: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Profile(NIST AI 600-1)2024May.2024美國98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Draft-Guidance:Secure Software Development Practices for GenAI and Dual-Use Foundation Models(NI
140、ST Special Publication(SP)800-218A)2024May.2024美國99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Draft-Report:Reducing Risks Posed by Synthetic Content(NIST AI 100-4)2024May.2024美國43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序號序號立法機構
141、立法機構文件名稱文件名稱年度年度具體時間具體時間國別國別/區域區域100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Draft-Plan:Global Collaboration on AI Standards(NIST AI 100-5)2024May.2024美國101ColoradoColorad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t(CAIA)2024Jun.2024美國102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BIS)Intelligent financial syste
142、m:how AI is transforming finance2024Jun.2024國際組織103European Central BankDigital innovation and banking regulation2024Jun.2024歐洲104Financial Industry Regulatory Authority(FINRA)Regulatory Notice 24-09:FINRA Reminds Members of Regulatory Obligations When Using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a
143、rge Language Models2024Jun.2024美國105the European CommissionA targeted consultation and a workshop series to seek input from stakeholders on the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in finance2024Jun.2024歐盟106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Request for Information on Uses,Opportunities,and Risks of Artificial
144、 Intelligence i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Sector2024Jun.2024美國107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2024Jul.2024中國108歐洲保險與職業養老金局關于適用于保險行業人工智能系統的監管框架的情況說明書2024Jul.2024歐洲44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附件二:各地區/國家人工智能相關監管機構清單機構名
145、稱機構名稱(中文)國家/地區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世界經濟合作組織國際組織G20二十國集團國際組織the Group of Seven(G7)七國集團國際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組織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
146、al Commission(IEC)國際電工委員會國際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s(IOSCO)國際證券事務監察委員會組織國際組織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BIS)國際清算銀行國際組織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IIA)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國際組織Council of Europe歐洲理事會歐盟/歐洲the European Commission歐盟委員會歐盟/歐洲Independent High-level Expert Grou
147、p on AI(set up by the European Commission)歐盟委員會歐盟/歐洲European Banking Authority歐洲銀行管理局歐盟/歐洲European Central Bank歐洲中央銀行歐盟/歐洲European Insurance and Occupational Pensions Authority歐洲保險與職業養老金局歐盟/歐洲Bank of England英格蘭銀行英國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FCA)金融行為監管局英國UKs Information Commissioners Office信息專員辦公室英國
148、Department for Science,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科學、創新和技術部英國Offic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辦公室英國Department for Digital,Culture,Media&Sport英國數字、文化、媒體和體育部英國Department for Business,Energy&Industrial Strategy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部英國White House白宮美國Congress議會美國The Bipartisan Senate AI Working Group兩黨參議院人工智能工作組
149、美國US Treasury財政部美國Department of Commerce(DOC)商務部美國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聯邦貿易委員會美國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證券交易委員會美國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CFPB)消費者金融保護局美國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美國the Department of Justice Civil Rights Divisio
150、n(DOJ)司法部民權司美國the 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Commission(EEOC)平等就業機會委員會美國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OCC)貨幣監理署美國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Board)聯邦儲備系統理事會美國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FDIC)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美國National Credit Union Administration(NCUA)全國信用合作社管理局美國
151、45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機構名稱機構名稱(中文)國家/地區Federal Housing Finance Agency(FHFA)聯邦住房金融局美國Cybersecurity and Infrastructure Security Agency(CISA)網絡安全和基礎設施安全局美國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Commission(CFTC)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美國National Te
152、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NTIA)國家電信和信息管理局美國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surance Commissioners保險專員協會美國New York State Department of Finance Services(NYDFS)紐約州金融服務部美國Financial Industry Regulatory Authority(FINRA)金融業監管局美國國務院國務院中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專業委員會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專業委員會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
153、教育部教育部中國科學技術部科學技術部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公安部公安部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中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Federal Financial Supervisory Authority of Germany(BaFin)聯邦金融監管局德國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MAS)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新加坡Financial Sector Supervisory Commission of Luxembourg
154、(CSSF)盧森堡金融部門監督委員會盧森堡Netherlands Bank荷蘭銀行荷蘭French Prudential Supervision and Resolution Authority(ACPR)法國審慎監管和處置機構法國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HKMA)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46人工智能(AI)國際金融監管初探 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聯系我們李礫金融研究中心合伙人畢馬威中國電話:+86 139 1033
155、 7443郵箱:靳蓓金融研究中心副總監畢馬威中國電話:+86 136 1115 0725郵箱:趙一諾金融研究中心副總監畢馬威中國電話:+86 139 1170 3295郵箱:所載資料僅供一般參考用,并非針對任何個人或團體的個別情況而提供。雖然本所已致力提供準確和及時的資料,但本所不能保證這些資料在閣下收取時或日后仍然準確。任何人士不應在沒有詳細考慮相關的情況及獲取適當的專業意見下依據所載資料行事。2024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是與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在中國印刷。畢馬威的名稱和標識均為畢馬威全球組織中的獨立成員所經許可后使用的商標。二零二四年九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