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研究中心:后疫情時代的智慧商圈發展(2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阿里云研究中心:后疫情時代的智慧商圈發展(21頁).pdf(2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后疫情時代的智慧商圈發展 研究報告 序 疫情發展超出預期,已經成為全球性災難 全球經濟全面下滑,亞行估算全球經濟損失8.8萬億美元,約占全球GDP10% 已經蔓延至全球 213個國家和地區 企業無論規模大小,無論行業,無論地區,均遭受影響,商業零售成為重災區 疫情下的商業沖擊和影響深度傷害&長期影響 2 0 2 0Q 1 凈 利 潤 2020 Q1 中國46萬家企業倒閉 2020 35月 美國10+萬家企業倒閉,750萬 家小企業面臨倒閉風險 翠微股份 -248.3% 首商股份 -211.7% 王府井 -134.5% 廣百股份 -168.5% 梅西百貨虧損10億美元,星巴克收入下滑30億美元,
2、關閉美洲 400家門店,微軟永久關閉全球所有實體零售店,赫茲租賃申請 破產,美國彭尼百貨(118年歷史,846家分店)破產 深度傷害 政策性限制 營業 整體消費 需求萎縮 生產要素 大量減少 產業鏈深遠影響,中小制造企業廣泛受挫,中國62%的GDP來自于中 小企業,而九成中小企業屬于制造業 長期影響 消費 去過度化 消費習慣 養成難改變 制造產業鏈 廣泛受挫 疫情的長周期放大了商圈傳統模式的不足 疫情加快商圈變革步伐,線上線下融合的數字模式成為商圈轉型共識 商場百貨/購物街多遠離社區, 傳統模式過度依賴線下,數字 化能力普遍不足 線上效應明顯放大,生鮮電商APP新增用戶大部分為 中老年;傳統線
3、下場景沖擊最大,疫情加快零售行業 線上/線下協同進度 遠場業態普遍休克,社區 本地近場服務受益,圍繞 社區本地生活的毛細物流 能力成為核心競爭力 數字平臺凸顯應急調度、反 應速度、運營能力,其中類 似盒馬大平臺韌性更強勁, 數字運營能力立分高下 線下與線上協同 深入社區營銷 數字平臺生態 疫情下零售商業的變化 報復性消費不會來了,報復性銷售倒是來了 冰冷的社會經濟數據 GDP同比 1.6% 社零總額 11.4% 20-24歲大專 及以上失業率 19.3% 火熱的直播帶貨 民間投 資增幅 12.4% 城鎮居民人均 消費性支出 8.0% 老板、明星、網紅,紛紛上場 城鎮新增 就業人員 173萬 疫
4、情下商業消費將在五大方向上加速演變 隨著疫情給行業帶來的深遠影響,“新消費”本身也在快速適應和變化 消費習慣線上化 生鮮類APP新增用戶大部分來自老年人 “本地生活”疫情期間60后線上訂單翻4倍 每日鮮優疫情期間40歲以上用戶增加237% 疫情推動生鮮類電商交易筆數增長322% 消費生態平臺化 生態型平臺加強供應鏈上下游的抗沖擊能力 大平臺型生態抗沖擊能力更強,跨品類、跨業態 平臺資源和技術能力吸引中小門店商結盟 消費運營社群化 O2O+社區成為疫情線下門店自救手段 以社區營銷為中心的團購、直播、短視頻 社區零售的未來,經營的不是商品,而是 用戶,供應鏈、物流、服務能力是關鍵 消費時間碎片化
5、直播帶貨、短視頻、小程序百花齊放 用戶時間有限,營銷突出亮點 用戶口味多變,營銷形式要完善 消費場景無人化 零售前后端無人服務被普遍接受 集中化的社區快遞柜、生鮮柜、自提點 分揀機器人、物流機器人、自動化設備 消費消費 新基建的數字化浪潮對商圈重構帶來契機 新基建是傳統基建的“后浪”,其包含的數字動能驅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 規劃布局 環境設施 功能品質 智慧水平 文化特色 管理機制 綜合效益 功能定位模糊 缺乏統一規劃,千篇一律 文化內核缺失 缺乏文化底蘊和商圈辨識度 業態內容單調 千店一面,餐飲+零售 招商調商困難 商業定位、招商運營同質化 交通擁堵無序 人流密集,交通擁堵停車難 管理手段低效
6、 物業管理,商戶管理方式傳統 5G 云計算 大數據 物聯網 人工智能 工業互聯網 * * S o u r c e : 商 務 部 步 行 街 改 造 提 升 評 價 指 標 ( 2 0 1 9 版 ) 智慧商圈的數字化重構目的是強化“魯棒性” 沉淀消費者多維度數據,加深消費者洞察,輸出 精準畫像標簽 數字資產 以數字資產為基礎,建立數字化運營能力, 輸出運營優化解決方案,輔助決策 數字化運 營能力 以商圈商業為生態基礎,積累智慧運 營領域經驗,搭建B端網絡,輸出應用 解決方案 智慧運營 商業生態 流量賦能 通過流量識別、流量標簽化,以數字化平臺為基礎,向商家精準 導入流量 向消費者提供增值服務
7、(免費停車、折扣商品、VIP專屬服務等) 服務賦能 向商家輸出消費者畫像、選址推薦、會員轉化、運營管理營銷支 持等專業服務 向其他運營方輸出數字化解決方案,擴大生態影響力 數字化是智慧商圈商業運營的基礎,也給業務帶來強勁的韌性 數字技術貫穿智慧商圈數字化轉型的路徑形態 科技創新給傳統商圈引入了新的產業元素、競爭關系和商業模式 基礎設施云化 前端觸點數字化 核心業務在線化 營銷/運營數據化 產業聯合生態化 彈性計算能力 數據存儲能力 算法模型能力 消費者行為感知 員工和組織感知 合作伙伴和生態感知 快速響應觸點變化 流程重塑與優化 組織協同效率提升 數據可視化、運營數據化 數據分析、數據洞察文化
8、 場景打通、生態打通 服務打通、模式升級 智慧商圈數字平臺承載著消費者和商戶兩端 商圈數字化 智慧洞察智慧管理 智慧營銷智慧服務 購物者消費動向 全渠道全場景的會員營銷 實現管理決策輔助 用戶體驗升級 消費喜好 消費時間 消費動線 數據可視 招商調商 租金優化 線上線下 精準匹配 千人千面 掃臉支付 會員優惠 車位預訂 消費者生命周期管理是商圈用戶洞察的基礎 留存會員 流失會員 新增會員 活躍會員 沉睡會員 商圈訪客 普通大眾 流失變化趨勢 人群遷移分析人群常駐分布 人群在競品表現 人群常訪地分布 人群畫像 新增顧客數、流失顧客數、 流失率等指標監測 流失客群的基礎屬性、財富屬 性、消費偏好等
9、44個標簽分析 流失人群遷移占比提供, 輔助流失原因判斷 流失人群在商圈內的辦公地 分布及居住地分布熱力圖 流失人群在商圈內的常訪 poi分析及到訪熱力分布 流失客群到訪競品的情況, 及到訪競品人群的核心特征 活躍的會員才是寶貴的資產 擴大會員營銷基數的同時還需要提升用戶體驗 會員轉化率是傳統模式3倍 一鍵授權成為新光天地會員 獲客成本不到傳統模式1/3 銀泰會員 實體會員 淘寶ID + 擴大會員基數除了引流,更應該在用戶體驗和用戶互動上下功夫 基于位置信息的商圈用戶洞察實現商業態勢感知 場外周邊5公里有多少客流? 會員場外的行為怎樣的? 場外有多少居住地/工作地/常訪地? 停車場每天出入多少
10、車? 人群畫像分析 交通出行概括 商圈商業環境 高德開放平臺 商圈診斷 商圈透視 客流分析 人群常住地分析商圈客流統計 客流動線分析 基于位置信息的用戶洞察基于位置信息的用戶洞察 高德地圖點 亮商圈店鋪 商圈周邊位置透視數據可以輔助商業運營實時感知變化 基于消費者畫像的智能營銷提升銷售成功率 性別性別 年齡年齡 職業職業 收入收入 人生階段人生階段 家庭住址家庭住址 工作地點工作地點 消費品類消費品類 消費關聯品牌消費關聯品牌 消費單品消費單品 淘系消費品類淘系消費品類 淘系消費品牌淘系消費品牌 淘系消費單品淘系消費單品 客戶是誰客戶是誰客戶喜歡什么客戶喜歡什么客戶在哪客戶在哪 智能營銷的主要
11、價值在于精準,精準匹配的主要線索來自數據 智能營銷突破時空瓶頸,全域匹配用戶需求 線上線下全域營銷 釘釘智能導購 商戶經營服務 商圈經營掌控 幫助商戶更好的 找到/服務 消費者 幫助消費者更好的 了解/獲取 商品及服務 數字化空間 消費者商戶/品牌 實體商圈/商業街區 全域營銷突破營業時間限制,以客戶為中心線上線下融合匹配供需 智慧商圈的管理方向是“心中有數、運營可控” 管理層決策的重要依據是經營數據,數據的實時性和可視化提高決策效率 智慧商圈的商業運營可以做到更加合理和科學 調整店鋪調整店鋪 業業態比例態比例 商戶位置商戶位置 優化租金優化租金 提升體驗提升體驗 物業可控物業可控 商業運營的
12、最高境界是多贏,幫助商戶的同時最合理的優化內場 智慧商圈未來發展趨勢-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 01020304 客流識別 客流動線識別 商戶調整/租金優化 全域數據營銷/智能導購 物業管理 線上線下協同 衣食住行娛購游 場景數據打通 全渠道物流 庫存配送打通 差異/個性化體驗 數據反饋體驗效果 心理滿足 文化滿足 服務滿足 商圈洞察 消費者/客戶/會員洞察 商圈客戶洞察 客戶交易洞察 商戶與會員數據連接 數據洞察精細運營協同服務體驗為王 后疫情時代的智慧商圈發展建議 作為商圈管理方,盡快開展數字化轉型,以用戶為中心搭建 數字平臺,洞察消費者行為,實現引流及精準營銷,利用數 字生態合作提升消費者體驗 運營側 作為商業經營者,協同開拓線上+線下渠道,并對消費者實 行會員洞察管理,了解其個性化和共性需求,在產品和服 務層面匹配消費者需求,提升消費者滿足感 商戶側 作為政府主管單位,盡快建立數字商圈智慧化標準,結合新 基建引導商圈商業數字化轉型,明確中臺能力、全域營銷能 力等要求,同時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一定扶持 政府側 Thanks 掃描二維碼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