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江南:2024綠色保險(十七) :A&H股氣候信息披露觀察上市保險公司仍需發力(1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綠色江南:2024綠色保險(十七) :A&H股氣候信息披露觀察上市保險公司仍需發力(17頁).pdf(1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2前言前言近年來,隨著監管要求的日益嚴格以及可持續發展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公眾對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的關注點,已經不僅僅局限在經營利潤、成本等財務指標,環境信息披露也日益受到重視。2021 年 7 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以下簡稱指南)1,要求保險公司披露承?;顒赢a生的環境影響。2022 年 6 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原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指引2,指出:銀行保險機構應當公開綠色金融戰略和政策,充分披露綠色金融發展情況;對涉及重大環境、社會和治理風險影響的授信或投資情況。2023 年 12 月,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保險機構環境、社會和治理信息披露指南3。作
2、為國內首個聚焦保險行業環境、社會與治理即 ESG 信息披露框架和內容的行業自律性文件,從環境、社會、治理三個維度出發,設立 23 個一級指標、49 個二級指標,為保險機構開展 ESG 信息披露提供了可對比、可參照、可分析的明確標準,引導保險行業進一步提升管理效能和披露質量,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本期報告,綠色江南公眾環境關注中心(以下簡稱“綠色江南”)通過觀察15 家 A&H 股上市保險公司披露的 2023 年年報以及可持續發展報告(包括社會責任報告及 ESG 報告),研究和分析 A&H 股上市保險公司的環境信息披露現狀,旨在推動上市保險公司提升環境信息披露的質量與透明度,實現“應披盡
3、披”和“能披盡披”,確保保險公司履行自身環境社會責任,充分發揮其金融中介作用,將更多資金配置到綠色低碳領域,助推“3060”目標盡快實現。1、研究對象研究對象本期報告,綠色江南結合巨潮資訊4以及同花順財經5,確定了 15 家涉及保險業務的 A&H 股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詳見表 1)。15 家保險公司中僅在中國內地上市(A 股)的有 1 家,僅在中國香港上市(H 股)的有 9 家,其余 5 家保險公司則是在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同時上市(A+H 股)。1http:/ 115 家 A&H 股上市保險公司基本信息保險公司簡稱股票性質(A 股/H 股)股票代碼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新華保險A+H 股6
4、01336/01336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平安A+H 股601318/02318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A+H 股601628/02628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保A+H 股601601/02601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保A+H 股601319/01339天茂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天茂集團A 股000627友邦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友邦保險H 股01299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財險H 股02328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太平H 股00966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再保險H 股01508保誠有限公司保誠H 股02378云鋒金
5、融集團有限公司云鋒金融H 股00376亞洲金融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亞洲金融H 股00662陽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陽光保險H 股06963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眾安在線H 股060602、披露現狀披露現狀2.1環保處罰披露情況為了規范上市公司在年報中應披露的環境信息內容,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于 2021 年發布最新修訂的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2 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2021 年修訂)(2021)15 號6,其中第五節規定“重點排污單位相關上市公司”及“重點排污單位之外的公司”都應披露相應的環境信息。上市保險公司屬于金融行業,其母公司及關聯公司均不存在重大環境風險
6、,也不屬于重點排污單位。因此,A 股及 A+H 股上市保險公司發布的年報應當按照(2021)15 號文件中對重點排污單位之外的公司的要求,披露報告期內因環境問題受到行政處罰的情況,并可以參照對重點排污單位的要求披露其他環境信息,若不披露其他環境信息,則應當充分說明原因。而 H 股上市保險公司可參6中國證監會,http:/ 15 家保險公司中唯一一家僅 A 股上市的保險公司,其 2023 年年報嚴格按照(2021)15 號文件的要求披露了相關環境信息。圖 1天茂集團年報披露情況5 家 A+H 股上市保險公司中,中國人壽雖提及公司“未涉及受到有權機關重大行政處罰”,但并未按照(2021)15 號文
7、件要求明確披露環境相關的行政處罰情況。而其余 4 家保險公司雖然沒有以表格形式呈現報告期內的環保處罰情況,但用文字直接進行了說明(以新華人壽為例)。圖 2中國人壽年報披露情況5圖 3新華人壽年報披露情況在綠色保險(十四)上市保險公司氣候信息披露差距明顯7這期報告中,8家 H 股上市保險公司中明確參照(2021)15 號文件披露環境信息的有 2 家,分別是保誠和中國財險。而本期 9 家 H 股上市保險公司中,參照該文件披露的僅中國財險一家。圖 4中國財險年報披露情況2.2指南環境信息披露情況指南環境信息披露情況指南中要求保險公司披露的環境影響包括但不限于:a)將環境因素納入風險管理,持續研究和監
8、控氣候變化等相關風險的情況;b)概述主要綠色保險產品與服務的基本情況;c)綠色投資策略及執行效果;d)將保險資金投資于綠色投資產品及相關保險資金的運作情況;e)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承保情況;f)除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以外的綠色保險承保情況;g)鼓勵披露協助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投保企業提升環境風險管理水平的相關情況。h)綠色保險產品與服務較之前年度的變動情況,并鼓勵披露其對環境的影響。結合指南披露要求及保險公司發布的年報和可持續發展報告,綠色江南發現大部分保險公司均披露了氣候變化風險、綠色投資、綠色保險承保情況等相關信息,但環責險承保情況、綠色保險產品與服務較之前年度的變動情況鮮少披露。7https:/ww
9、w.pecc.cc/section/33/35366表 2 保險公司披露情況披露要求保險公司abcdefh新華保險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中國人保天茂集團中國財險中國再保險陽光保險眾安在線注:(1)表頭的字母分別對應指南中對保險公司的披露要求,其中“g”為鼓勵披露項,故未在表格中體現;(2)因指南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保險公司,而 9 家 H股上市保險公司中,友邦保險、中國太平、保誠、云鋒金融及亞洲金融的總部均設在香港,不適用指南中的披露要求,因此也未在表格中體現。(3)“”為未披露,“”為已披露。2.2.1A 股上市公司披露情況股上市公司披露情況天茂集團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僅涉及
10、綠色投資,未披露氣候變化風險、綠色保險(包括環責險)承保情況、綠色保險產品與服務較之前年度的變動情況等相關信息。7圖 5天茂集團綠色投資披露情況2.2.2A+H 股上市公司披露情況股上市公司披露情況5 家 A+H 股上市保險公司中,披露最全面的是中國太保和中國人保,除綠色保險產品與服務較之前年度的變動情況未披露之外,其余均已披露。其次是中國平安及中國人壽,除上述兩項內容未披露之外,還未披露環責險的承保情況。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平安在 2023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中披露了綠色保險保費收入較 2022 年的增長情況。新華人壽相比中國平安及中國人壽,未披露內容則再多一項除環責險在內的其他綠色保險的承保情
11、況。8圖 6中國太保披露情況9圖 7中國平安綠色保險披露情況2.2.3H 股上市股上市公司披露情況公司披露情況9 家 H 股上市保險公司,僅中國財險、中國再保險、陽光保險和眾安在線適用指南中的披露要求。其中,中國財險與中國再保險發布的可持續發展報告均按照指南的披露要求進行了全面、詳實的披露。而陽光保險和眾安在線則未披露環責險承保情況,綠色保險產品與服務較之前年度的變動情況。10圖 8中國再保險綠色保險部分信息披露情況3、氣候信息披露情況、氣候信息披露情況3.113 家保險公司披露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家保險公司披露溫室氣體排放數據表 3 保險公司 2023 年溫室氣體排放匯總(單位:噸二氧化碳當量)
12、11保險公司范圍 18范圍 29范圍 310總量新華保險2389.2226938.51/29372.73中國平安21962.59373693.9630426.07426082.62中國人壽49860.25639990.83/689851.08中國太保45085202742/247827中國人保635.1517321.77571.3818528.30友邦保險148030630851640626中國財險169.444863.88953.485986.8中國太平10525.8948100.763934.5262561.17中國再保險7074.2144468.47/51542.68保誠80119262
13、25亞洲金融106.91527.20145.18779.29陽光保險13864.8145660.10/59524.91眾安在線57.61279.0230.72367.35注:(1)以上數據均來自保險公司發布的 2023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其中中國平安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為運營層面的排放量,友邦保險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為經驗證的排放量;(2)天茂集團及云鋒金融未披露溫室氣體排放數據,故未在表格中體現;(3)“/”代表未披露范圍 3 數據。由表 3 可以看出,15 家保險公司中,披露了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的保險公司有 13 家,占比超過 85%。而 13 家保險公司中,有 8 家保險公司披露了范圍 3的排
14、放數據。友邦保險除了披露自身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之外,還披露了包括上市股票、企業債券等融資組合的二氧化碳排放情況。8范圍 1(直接排放),企業的直接溫室氣體排放來自于其擁有或所能管控的排放源。9范圍 2(間接排放),企業所使用的外購電力、熱力、制冷和蒸汽所隱含的 GHG 排放。10范圍 3(其他間接排放),企業價值鏈上的溫室氣體排放,包括企業商業活動的上游和下游。12圖 9友邦保險融資二氧化碳排放量3.213 家保險公司披露節能減排措施家保險公司披露節能減排措施根據觀察,15 家保險公司中,除天茂集團和云鋒金融發布的報告未提及節能減排措施之外,其余 13 家均披露了節能減排相關內容。其中,亞洲金
15、融、中國財險僅披露了自身運營過程中采取的節能減排措施,其余 11 家保險公司則既涉及通過投融資等手段助力社會減排,又涉及公司自身運營過程中采取的節能減排措施。值得一提的是,新華保險、中國平安、中國人保和保誠還披露了部分減排措施對應的減排量。表 44 家保險公司減排措施及減排量(單位:噸二氧化碳當量)保險公司公司自身運營減排措施減排量新華保險發送電子版建議書17中國平安綠色辦公17869中國人保采用余熱回收、制冷模式轉換等新技術1070保誠家具回收7013圖 10新華保險披露的減排措施及減排量3.38 家保險公司設定碳相關目標家保險公司設定碳相關目標本期研究對象中,共有 8 家保險公司設定了碳相
16、關目標,其中友邦保險和保誠既設定了碳中和目標,又有碳減排目標。另外,保誠還披露了碳減排目標的2023 年進展。中國人保和中國財險除設定碳中和目標之外,還有碳達峰目標,與國家提出的“3060 目標”一致。表 56 家保險公司設定“雙碳”目標保險公司碳達峰目標碳中和/凈零目標中國平安/2030 年運營碳中和中國人保2030 年自身營運碳達峰2060 年自身營運碳中和友邦保險/2050 年范圍 1 及 2 凈零排放中國財險2030 年自身營運碳達峰2060 年自身營運碳中和中國太平/2030 年業務運營碳中和142060 年以前投資組合凈零排放保誠/2030 年底前范圍 1 及 2(市場基準)實現碳
17、中和,2050 年凈零表 64 家保險公司設定減排目標保險公司基準年目標年節能減排目標2023 年進展友邦保險20232030范圍 1 及 2 的營運排放量減少46.2%/中國再保險20212025人均綜合能耗下降 4%/保誠20192030投資組合碳密度降低 55%降低 50%20162030營運排放強度減少 25%提前實現目標亞洲金融20232024維持現水平,或將每港幣百萬元收益之排放密度下降 5%/除此之外,友邦保險根據 2019 年的基準,為公司的一般賬戶投資制定了經驗證的短期投資科學基減量目標倡議目標,即該減量目標獲得 SBTi 認證11。圖 11友邦保險獲得 SBTi 認證4、溝
18、通與反饋、溝通與反饋2024 年 8 月底,綠色江南通過電子郵件向包括新華保險、中國人壽、天茂集團、陽光保險、眾安在線在內的 5 家保險公司,就其披露與指南要求存在11SBTi 認證,全稱為 Science-Based Targets Initiative(科學碳目標倡議),是由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CDP)、世界資源研究所(WRI)、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UNGC)合作發起的國際倡議。該認證旨在為企業提供設定基于氣候科學減排目標的清晰指導框架,以確保企業所設定的溫室氣體排放減排幅度和速度的目標與巴黎協定的目標相一致。網址:https:/sciencebasedtarg
19、ets.org/companies-taking-action#anchor-link-test15缺失的進行友好提示,截至報告發布,共與 2 家保險公司進行溝通。其中,中國人壽表示他們屬于壽險公司,不涉及財險業務。對此,綠色江南表示疑問,因為在中國人壽的年報中有提到其控股參股公司包括中國人壽財產保險公司,其業務范圍就包括財險。對此,中國人壽表示,中國人壽財產保險公司并不是中國人壽的子公司,屬于平級關系,所以中國人壽相關報告的披露內容不包含財險公司的業務范圍。圖 12中國人壽發布的 2023 年年報另一家與綠色江南進行友好溝通的是陽光保險。綠色江南表示陽光保險已連續兩年發布 可持續發展報告,報
20、告中也詳細披露了關于綠色保險、綠色投資、氣候風險等環境信息,但并未提及環責險的承保情況。因此,綠色江南想了解一下陽光保險披露的相關報告除參考證監會、證券交易所發布的相關規定之外,是否有參考其他部門發布的相關規定,比如指南等。陽光保險表示關于報告披露參考的相關政策規定需要詢問年報編制部門,建議重新發一封郵件,相關部門確認之后會給出相應的回復。截至報告發布,綠色江南暫未收到陽光保險的回復。5、我們建議、我們建議5.1 完善完善保險公司環境保險公司環境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機制機制保險公司作為金融機構的一員,其環境影響主要體現在自身運營管理、投融資活動等方面,環境信息披露的側重點較一般企業應有所區別。但目
21、前發布的關于保險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的政策法規多為意見、條例、指南等規章文件,不具備強制性約束機制。16雖然 2024 年 4 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和北京證券交易所正式發布的上市公司自律/持續監管指引可持續發展報告(試行)12(以下簡稱指引),對包括保險公司在內的上市公司在應對氣候變化、污染防治等環境信息披露方面做出了明確要求。但對保險公司而言,很多環境信息,如綠色投資、綠色保險等,并未體現在指引中,并不具備針對性。因此,政府仍需要進一步完善保險公司的環境信息披露機制,提升其環境信息披露水平,引導保險公司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公司發展戰略、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促進自身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
22、發展。5.2 建立建立健全健全環境環境信息披露框架信息披露框架保險公司對環境的影響多集中在資產管理部分,即范圍 3 中的“投資”部分,其環境風險主要由投融資客戶出現的環境或氣候風險引發,如,自然災害引起的客戶資產受損,能源企業因能源結構轉型帶來的轉型風險,從而引起的保險公司信用風險、連帶責任風險或聲譽等。因此,保險公司需要建立健全自身的環境信息披露框架,并在投融資決策時評估客戶的環境與氣候風險,充分發揮金融中介作用,體現責任與擔當,引導資金流向綠色產業,促進我國綠色金融體系的完善。5.3 構建構建環境環境信息披露監管體系信息披露監管體系保險公司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其環境信息披露對于推動綠
23、色金融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隨著金融體系環境信息披露制度的不斷完善,主動披露氣候、綠色投資、綠色保險等相關環境信息的保險公司會越來越多。因此,政府部門應設立專門的環境信息披露監管機構,負責對包括保險公司在內的金融機構披露的環境信息進行監督和管理,確保信息的及時性、真實性、規范性和完整性。另外,為應對氣候變化,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積極開展碳核算和碳盤查,主動提高環境信息披露質量。對此,社會給予肯定的同時,政府也要加強監管,確保數據的準確性。2023 年 11 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就明確提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宏偉目標,綠色金融已成為助推金融高質量發展、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著力點。金融機構開展
24、環境信息披露更是推動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保險公司作為金融機構重要的組成部分,其開展環境信息披露不僅有利于加強自身的12上海證券交易所,http:/ ESG 社會責任理念,促進企業開展環境信息披露,履行環境社會責任,助力經濟社會綠色可持續發展。注注:本報告版權僅為綠色江南公眾環境關注中心所有,如需引用本報告內容,請本報告版權僅為綠色江南公眾環境關注中心所有,如需引用本報告內容,請注明出處注明出處。如需大幅引用請事先告知如需大幅引用請事先告知,并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在任何情況下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