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系列專題研究報告-從土地財政到新質生產力的金融策:以資本市場為抓手加力賦能新質生產力-241216(4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資本市場系列專題研究報告-從土地財政到新質生產力的金融策:以資本市場為抓手加力賦能新質生產力-241216(48頁).pdf(4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從土地財政到新質生產力的金融策章俊 首席經濟學家吳京吳硯靖趙良畢洪燁研究助理:李沁蔓、孔玥、彭雅哲 Catalog 1 EU framework programmes for researchand innovation-Evolution and key data from FP1 to Horizon 2020 in view of FP9.European Parliament.2017.9.2:2023 3 500:https:/ 74.3077.0077.4079.5080.2080.9081.7081.7025.7023.0022.6020.5019.8019.1018.3018.
2、3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產業數字化占比%數字產業化占比%2023 年 10 月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 切實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流向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綠色發展和中小微企業。2023 年 11 月 中央金融委員會會議 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2023 年 11 月 中國人民銀行、科技部、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進會 聚焦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和金融服務的短板弱
3、項,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完善包括信貸、債券、股票、保險、創業投資、融資擔保在內全方位、多層次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2024 年 4 月 資本市場服務科技企業高水平發展的十六項措施 從上市融資、并購重組、債券發行、私募投資等維度提出了各項舉措,促進科技企業的創新和發展,同時確保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2017 年 7 月 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國發201735 號)充分利用已有資金、基地等存量資源,發揮財政引導和市場主導作用,形成財政、金融和社會資本多方支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格局。2019 年 8 月 關于新時期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快創新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國科發區2019268 號)
4、加強金融資本市場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支持。2023 年 2 月 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202343 號)一是堅持監管全覆蓋。二是堅持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三是堅持深化對外開放。2024 年 6 月 關于深化科創板改革 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八條措施 充分發揮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在創業投資、股權投資、企業重組等方面的專業優勢,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2024 年 9 月 關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 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質生產力方向轉型升級、鼓勵上市公司加強產業整合、進一步提高監管包容度、提升重組市場交易效率等。2015 年 6 月 關于大
5、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國發201532 號)支持符合條件的創業企業上市或發行票據融資,并鼓勵創業企業通過債券市場籌集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發行主體發行小微企業增信集合債等企業債券創新品種。2016 年 4 月 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國辦發201628 號)支持符合條件的創新創業企業通過發行債券、資產證券化等方式進行融資。2017 年 7 月 關于開展創新創業公司債券試點的指導意見(2017 年第 35 號公報)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發揮交易所債券市場支持高科技成長性企業發展、服務實體經濟的積極作用,努力探索適合創新創業企業發展的債券市場服務支持新模式。2022
6、年 5 月 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司債券發行上市審核規則適用指引第 4 號科技創新公司債券 正式推出科技創新公司債券品種,并明確支持科創企業類、科創升級類、科創投資類和科創孵化類四類發行人。2023 年 4 月 推動科技創新公司債券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 優化融資服務機制并實行科創企業“綠色通道”政策,擴大科技創新資金供給,提升科創債交易流動性,進一步健全資本市場功能。隨著各類支持政策及文件陸續推出,科創債市場迅速擴容。2017 年 1 月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的通知國辦發201711 號 要處理好監管與發展的關系,按照既有利于規范、又有利于發展的要求,積極穩妥推進區域性股權市場規范發
7、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有序擴大和更加便利中小微企業融資。2017 年 5 月 區域性股權市場監督管理試行辦法 區域性股權市場可以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開展業務、產品、運營模式和服務方式創新,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2020 年 4 月 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總體實施方案 通過實施注冊制簡化上市條件,允許符合條件的特殊股權結構企業和紅籌企業在創業板上市,為未盈利企業上市預留空間,為高新技術企業和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提供便捷的融資渠道。2023 年 8 月 中國證監會關于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 將改善市場流動性作為重點,通過大力推進投資端建設、完善交易機制等手段,推動北
8、交所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促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功能。2024 年 6 月 關于深化科創板改革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八條措施 要求在評價標準上堅持其科創屬性,精準識別科技型企業,優先支持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領域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硬科技”企業在科創板上市。2024 年 3 月 關于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從源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全面從嚴加強對企業發行上市活動監管,壓緊壓實發行監管全鏈條各相關方責任,維護良好的發行秩序和生態,提出 8 項政策措施。2024 年 3 月 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緊緊圍繞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目標,
9、堅持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以更嚴的監管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和投資價值提升。2024 年 3 月 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力爭通過 5 年左右時間,基本形成“教科書式”的監管模式和行業標準,行業機構定位得到校正、功能發揮更加有效、經營理念更加穩健等。2024 年 3 月 關于落實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標準全面加強證監會系統自身建設的意見 打鐵必須自身硬,加強證監會系統自身建設是加強黨對資本市場全面領導的重要基礎,是擔當一體推進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重任的必然要求,是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2024 年 4 月 關于
10、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必須全面加強監管、有效防范化解風險,穩為基調、嚴字當頭,確保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必須始終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突出目標導向、問題導向,進一步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統籌好開放和安全;必須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守正創新,更加有力服務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2024 年 5 月 修訂關于加強上市證券公司監管的規定 為做好相關法律法規的協調和銜接,加強對上市證券公司的監管,督促上市證券公司端正經營理念,聚焦主責主業,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積極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作用。2024 年 5 月 證券市場程序化交易管理規定(試行
11、)緊緊圍繞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的主線,堅持“趨利避害、突出公平、有效監管、規范發展”的總體思路,對證券市場程序化交易(市場通常稱為量化交易)監管作出全方位、系統性規定,是強化市場交易行為監管的重要舉措。2024 年 7 月 關于進一步做好資本市場財務造假綜合懲防工作的意見 進一步加大對財務造假的打擊力度,完善監管協同機制,構建防治財務造假長效機制,加大制度供給,強化激勵約束,為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2024 年 7 月 私募投資基金信息披露和信息報送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落實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規范私募基金信息披露和信息報送活動,保護投資者以及相關當事人合法權益。2024 年 12 月 中國證監會召開黨委(擴大)會議 著力提升監管效能。堅決落實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突出懲、防、治并舉,維護市場“三公”。進一步健全法規制度,強化執法震懾,突出提升精準性,突出“追首惡”,嚴厲打擊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為。用好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增強非現場監管和現 場檢查穿透力,提升“四早”特別是早識別能力。加強監管協同,強化準入、日常監管與稽查處罰的高效銜接,增強整體監管效能。所屬行業 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