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UWA 2030超高清產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1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世界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UWA 2030超高清產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16頁).pdf(1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UWA 2030 超高清產業發展趨勢 研究報告 世界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 2024-11-29 本文件由 UWA 聯盟秘書處組織制訂,并負責解釋。本文件發布日期:2024 年 11 月 29 日。本文件由世界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提出并歸口。本文件歸屬世界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任何單位與個人未經聯盟書面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售、復制、修改、抄襲、傳播全部或部分內容。免責說明:1.本文件免費使用,僅供參考,不對使用本文件的產品負責。2.本文件刷新后上傳聯盟官網,不另行通知。主編單位:UWA 世界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 參編單位: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信集團有限
2、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TCL 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TCL 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創維-RGB 電子有限公司、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上海海思技術有限公司、中廣電廣播電影電視設計研究院、湖南快樂陽光互動娛樂傳媒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數碼視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數字電視國家工程實驗室有限公司、北京元客方舟科技有限公司、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長影集團有限責
3、任公司、廣東圖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湖南省人工智能協會、深圳雷曼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開花園網絡科技(廣州)有限公司、利亞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上海數字電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西安諾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奧拓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喜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當虹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南方數字娛樂公共服務中心、廣東圖盛超高清創新中心有限公司、廣州扳手科技有限公司、寰宇信任(北京)技術有限公司 撰寫專家:(按照姓名首字母排列)白建軍、畢蕾、賓果、陳俊源、陳仁偉、翟云、董桂官、樊磊、馮林、龔倩、何國經、胡恩龍、胡穎、黃成、賈立鼎、姜超、李大龍、李琳、李思遠、李維、李
4、揚、李巖、林琳、劉瓊、劉帥、劉衛東、盧妍婷、毛珂、阮冠春、邱聰、沈思寬、宋冬、譚嵩、童錫來、屠孟龍、萬雷、王斌、王冬、王海盈、王洪鈺、王通、王堯、王燁東、王勇、王喆、毋宗良、夏羿、熊偉、顏慧強、楊鈾、殷端、殷惠清、殷玲玲、于路、袁樂、張翰、張黎敏、張曼華、張秀峰、趙鵬、趙永飛、甄林、周廣榮、周建同 評審專家:姜文波、張文剛、智衛、梅劍平、燕興、孫齊峰、李巖、趙貴華、陳晨、汪波、寧金輝、周建同、孫小斌、馮林、朱子榮、趙燕、張秀峰、林琳、畢蕾、陳仁偉、沈思寬、殷玲玲、李艷軍、顏健耀、王付生、孫澤斌、鄒薇薇、韓飛、王海盈、王斌、李欣研、陳剛、黨博、續凱、汪喜、張岐彪、牛睿、李楊、袁樂、張曼華、林治印
5、、梁霞女、羅準、徐文浩、谷安文、屠孟龍、鄭濤、徐建鑫、林松、肖鐵軍、覃毅力、張翰、楊城、毛珂、李思遠、羅忠明、吳振威、趙為綱、黃理俊、何東波、徐筱璇、黃少明、米俊萍、劉必龍 鳴謝:歐陽鐘燦,中國科學院院士 高文,中國工程院院士 丁文華,中國工程院院士 戴瓊海,中國工程院院士 Andy Quested,ITU-R 6C 工作組主席 Paul Higgs,DVB-I 主席、元宇宙標準論壇董事成員 齊義民,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本研究報告的目的:1.洞察超高清產業需求和趨勢 2.對未來五年超高清產業發展趨勢形成共識 3.對未來五年的超高清業務場景形成共識 編制說明:1.報告來源于 UWA 全球會員在中國
6、以及全球實踐。2.2024 年,UWA 聯盟匯聚了近 400 家會員單位,超過 400 人次的行業專家組織了六次線下現場研討和評審。3.面向 UWA 聯盟會員組織了線上問卷和投票,回收 114 位專家意見。4.后續將輸出細分研究報告或論文???。目 錄 前言.1 目標與愿景.2 產業發展九大趨勢.3 1、超高清業態蓬勃發展.3 2、視聽技術持續演進.3 3、菁彩視聽走向世界.4 4、人工智能重構產業生態.4 5、云網端協同支撐制播與服務.4 6、超高清內容供給豐富.5 7、超高清制播平臺 IP 化.5 8、XR 虛擬拍攝超高清影視制作廣泛應用.5 9、綠色低碳支持持續發展.6 超高清十六大應用場
7、景.7 1、廣播電視.7 2、視聽娛樂.7 3、游戲電競.7 4、車載視聽.7 5、電影科技.7 6、劇場舞美.7 7、文旅展示.8 8、體育轉播.8 9、百城千屏.8 10、廣告展示.8 11、教育培訓.8 12、安防監控.8 13、醫療健康.8 14、工業制造.9 15、無人駕駛.9 16、移動直播.9 小結.10 1 前言 全球產業界已開啟了下一代視聽產業的研究探索,特別是隨著人工智能、云、5G/5G-A/F5G 等最新科技的引入以及人們對極致體驗的追求,超高清產業已進入轉型和快速發展階段。超高清視頻產業已形成覆蓋內容制作、傳輸、終端設備等全鏈條的生態體系。2024 年 8 月巴黎奧運會
8、期間,全球首次采用超高清 8K+HDR+三維聲公共信號制作并進行賽事直播,超高清技術持續成為推動視聽技術革命和產業應用革新的關鍵力量。據報告統計,2023 年全球超高清市場規模已達到 1.52 萬億美元,中國超高清市場達到 3.4 萬億人民幣。全球超高清用戶數(包含 OTT、IPTV、DTH、DTT)2.5 億戶,中國超高清用戶數超過 1.2 億。全球視頻流量占比網絡總流量多年來持續超過 65%,中國視頻流量占比網絡總流量超過 74%,其中超高清占比超過 23%。2023 年全球電視發貨量 2.23 億臺,全球與中國電視整體出貨量仍處于下滑階段。2024 年隨著奧運等大型賽事需求提升,全球高端
9、電視的出貨保持微增。中國的高端電視出貨量和收入分別增長39%和 49%。全球顯示屏發貨 2.4 億平方米,中國顯示屏出貨占比 73%。全球視音頻內容主要按區域、語種和文化分布。歐美主要內容提供平臺包括:Netflix、Amazon Prime Video、Hulu、Disney+、HBO Max、Showtime、Apple TV、YouTube TV 等,日韓地區包括 TVING、Wavve、U-NEXT、ABEMA TV、Twitch 以及各國有線電視、衛星電視、地面廣播電視提供商視音頻內容服務。中國的視音頻平臺主要包括抖音、快手、愛奇藝、優酷視頻、騰訊視頻、芒果 TV、咪咕視頻、央視頻以
10、及廣播電視臺等 OTT 和有線電視內容。展望 2030,全球超高清產業正站在技術革新與多領域應用拓展的關鍵節點。HDR Vivid、Audio Vivid、AVS 等關鍵技術標準將在全球規模應用。超高清產業正持續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為用戶帶來更豐富、生動且沉浸式的視覺盛宴,同時也為各行各業開辟了新的發展契機。超高清產業呈現出九大核心趨勢和十六種主要應用場景,產業加速發展到一個新階段。2 目標與愿景 UWA2030 產業愿景:通過高質量的音視頻內容,豐富人民的生活。通過高質量的技術手段促進產業升級,最終促進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UWA2030 目標:推動超高清在技術、體驗、應用、商業模式的創新。推
11、動產業鏈升級換代,面向未來構建超高清先進體系架構。推動超高清內容供給滿足用戶的需求。打造開放共享的技術標準與生態平臺。3 產業發展九大趨勢 1、超高清業態蓬勃發展、超高清業態蓬勃發展 產業發展:超高清已形成端到端產業鏈。在直播頻道、體育賽事、互聯網平臺得到廣泛應用,大小屏、橫屏豎屏、VR/AR 等新業態不斷深化,終端大尺寸(70寸及以上)和高端電視(OLED、MiniLED)發貨占比迅速上升。超高清產業將迎來一個加速發展的新階段。商業模式:隨著 AI、云計算、F5G/5G/5G-A 等前沿技術推動,以及產業政策的積極支持,內容制作領域正積極提質、增效和降本,有助于解決超高清原生內容缺乏問題,使
12、得超高清產業鏈可持續商業盈利模式逐漸成熟。2、視聽技術持續演進、視聽技術持續演進 根技術標準:用戶需求圍繞清晰、流暢、真實、互動、健康五個維度持續演進。技術標準從六維度(分辨率、幀率、亮度對比度、色域、色深、三維聲)新增感知互動、3D 和沉浸式方向三個維度。編解碼技術:將不斷演進,深度壓縮和淺壓縮持續發展,面向三維內容與面向機器編碼將持續增長。近眼顯示技術:(光場顯示)將不斷突破,MR/VR/AR 終端創新不斷涌現。MR眼鏡進一步輕薄化。AR 生活助手眼鏡普及,VR/AR 技術正逐步走向規模商用。3D 技術:3D 視頻、3D 音頻,從內容制作工具到內容傳播到顯示,技術將得到發展。在內容制作端,
13、3D 內容,包括數字人、數字物體的建模、渲染等技術不斷深入。在終端顯示端,多種 3D 顯示方案,如雙目立體顯示、光柵、全息投影與光場顯示等創新方案不斷推出。裸眼 3D 啟動商業推行。感知互動技術:從觸摸識別、語音和手勢識別到眼球識別、空間識別逐漸過渡到包括嗅覺、味覺、腦機等多種超高清互動方式。芯片 SOC 以及操作系統:將原生支持超高清音視頻基礎能力。通過原生能力,為上層 APP 提供完善的色彩管理系統能力、圖像處理算法原子能力和接口等基礎能力。視頻質量監測技術與安全播出監測和審核能力:端對端視頻質量的測試與檢測將成為基礎能力。隨著 AI 視覺技術不斷發展,視頻安全播出相關技術監測和審 4 核
14、能力不斷加強,針對視頻內容里面的非法內容、劣跡藝人相關的技審、數字化標注能力持續演進。短距互聯:Wi-Fi 7,星閃等標準技術將廣泛應用,支撐超高清短距互聯。顯示面板:LCD 占據市場主要份額,未來將持續優化性價比。OLED 在曲面,手機和電視將持續增長,同時隨著 Mini LED 與 Micro LED 顯示技術快速發展,印刷 OLED 等新技術新工藝不斷出現,激光等投影顯示技術的不斷演進,份額將逐漸擴大。3、菁彩視聽走向世界、菁彩視聽走向世界 技術標準:菁彩視聽 HDR Vivid 與 Audio Vivid 憑借其開放、先進和可持續性,成為全球國際標準。生態應用:菁彩視聽 HDR Viv
15、id 與 Audio Vivid 產業生態已經在中國規模應用,芯片、工具、平臺、終端生態鏈成熟,必將成為全球的主流生態,并規模應用。場景擴展:菁彩視聽標準體系不斷增加更多場景、更多生態,技術標準不斷深化,生態不斷壯大。4、人工智能重構產業生態、人工智能重構產業生態 人工智能從深度賦能到重構超高清產業鏈所有環節。AIGC 將改變傳統內容制作流程,重構內容產業生態,對內容產業產生顛覆性影響。內容制作:AI 持續在前期拍攝、后期處理、內容增強、內容修復、內容審核、數字內容創作、VR/AR 內容創作、元宇宙、三維模型等領域持續深化。內容平臺與運營:用戶管理,精準營銷,AI 持續深化促進盈利變現。內容傳
16、輸:AI 編解碼、AI 賦能傳輸網絡將降低內容傳輸成本并滿足實時需求。終端與顯示:AI 促進終端視頻拍攝增強,視頻 AI、AI 音視頻大模型與終端實現集成。輔助超高清硬件制造:電視機等終端以及顯示屏制造檢測和效率提升。5、云網端協同支撐制播與服務、云網端協同支撐制播與服務 制作:超高清音視頻內容創作、現場拍攝、后期處理、制作協作以及數字人、3D 內容制作。服務:內容分發、內容運營向更大的媒體處理能力和更全面的媒體處理功能擴展。5 端云協同:系統解決終端設備在計算能力和功耗方面的局限。超高清云游戲、云 VR 將更多的通過云端協同實現。終端音視頻大模型將與云端協同提升終端音視頻處理能力。網絡:超高
17、清是網絡重要業務填充,同時網絡不斷升級能促進業務創新。雙千兆正逐步向萬兆 5G/5G-A、F5G 等更高級別演進。超低時延將帶來“無縫、自然、流暢”的超高清音視頻體驗。6、超高清內容供給豐富、超高清內容供給豐富 超高清電視頻道:不斷擴展,2026 年中國超高清電視頻道將超過 50 個。預計到 2030 年,超高清頻道數目將突破 100?;ヂ摼W平臺新增內容:超過 50%的內容將通過超高清技術呈現。AIGC 大幅提升內容供給:AIGC 創作內容,將超過傳統方式內容創作市場份額。內容保護:版權保護技術持續深入,從源頭解決內容保護,加大創作積極性。內容交易:2D 與 3D 數字內容資產庫建設與交易持續
18、擴大。7、超高清制播平臺、超高清制播平臺 IP 化化 互聯網平臺:已實現全面 IP 化,并將朝著更高密度、低延時和靈活調度方向發展。電視臺制播系統:將實現從采集、制作到編碼的基于 ST2110 加速 IP 化轉型。輕量化制作:融合淺壓縮技術與 AI、5G 結合形成快速遠程拍攝與直播。融媒體平臺:跨媒體、跨終端、大小屏、橫豎屏支持的融媒體平臺正逐步成熟。超高清制播系統升級換代:高清與超高清的混合架構將過渡至超高清為主的架構體系。8、XR 虛擬拍攝超高清影視制作廣泛應用虛擬拍攝超高清影視制作廣泛應用 演播平臺:虛擬拍攝制作系統由 LED 顯示系統、渲染系統、拍攝系統、追蹤系統、人體捕捉、燈光系統、
19、音響系統、監視系統組成,并持續提升質量和拍攝效率,降低建設成本。業務場景:將不斷擴展,在專業級影視拍攝、廣告拍攝、網絡直播、虛擬文藝演出、文旅舞臺等領域持續擴大應用。核心技術提升:多機分布式實時渲染及同步技術、大空間高精度攝像機追蹤技術、多機位追蹤及拍攝技術、攝像機鏡頭畸變自動化校正技術、虛實顯示屏自 6 動化 Mapping 技術、顯示系統與拍攝系統的色域色差校正技術、實時高速高質量渲染制作系統等是未來技術研究方向。9、綠色低碳支持持續發展、綠色低碳支持持續發展 制播領域:通過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虛擬拍攝等持續提升制作效率,同時降低實際物質使用和能源消耗。內容傳輸:網絡設備、數據中心加
20、強綠色能源使用,提升傳輸效率、降低碳排放。終端設備:將持續推進環保材料的使用、硬件設計的優化、能效比的提升等。用戶友好:通過普惠服務等措施進一步滿足用戶對安全、環保的需求,實現可持續發展。7 超高清十六大應用場景 1、廣播電視、廣播電視 廣播電視領域是超高清應用的重要場景,也是文化與科技結合的主戰場。超高清直播頻道規模日益增長,大小屏逐漸普及,超高清將成為廣播電視的主要呈現模式。2、視聽娛樂、視聽娛樂 長視頻、短視頻,微劇等個人娛樂逐步邁向超高清畫質。VR/AR 等近眼顯示技術提供高度交互和沉浸式視聽娛樂體驗。家庭娛樂從家庭普通電視屏幕體驗轉向家庭影院級享受,超越傳統電視或影院體驗。同時家庭顯
21、示從電視發展到冰箱、空調等白電,激光投影、交互式通信(閨蜜機)、家庭算力中心等多元化發展??赏ㄟ^大小屏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通過任意終端收看任意質量的內容。3、游戲電競、游戲電競 3A 級游戲(如黑神話悟空)將促進文化和科技的結合。游戲電競將對顯示卡、顯示屏、終端以及線下電競裝備產生大幅拉動。在技術上,游戲電競對系統延時、流暢度(高幀率大于 120 幀)、清晰度、高對比度以及高質量三維聲均提出更高要求。4、車載視聽、車載視聽 車載娛樂信息系統逐漸升級為超高清顯示,并覆蓋車載所有屏。高沉浸感、三維立體式聲音,滿足駕乘過程中的極致視聽享受。車內與個人終端的無縫投屏,提升用戶便捷度。超高清與人機交互
22、體驗,打造沉浸式、專屬式、安全舒適的移動環境。5、電影科技、電影科技 超高清視聽技術已成為電影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超高清技術將在電影從制作到放映全流程都將得到應用和發展。6、劇場舞美、劇場舞美 影院的傳統投影技術將逐漸向超高清技術與 LED 銀幕革新。舞美、現場 SHOW 使用虛擬大屏顯示。8 影院超高清第二劇場模式將進一步滲透,實時觸達更廣泛的消費群體。7、文旅展示、文旅展示 景區宣傳導覽,歷史再現,文物孿生。提供更逼真、更沉浸的視聽效果,為游客帶來身臨其境的文化探索之旅。超高清球幕、Mini/Micro LED 等創新顯示技術應用逐漸普及。8、體育轉播、體育轉播 體育場館大屏,球幕大屏沉浸
23、式場館。賽事超高清直播轉播。3D 全真視頻、動畫渲染、環境模擬等技術手段,從任意角度觀看比賽,感受身臨其境的觀賽體驗。運動員訓練多維度、全方位、超高清回放、視覺分析和訓練。9、百城千屏、百城千屏 超高清端到端解決方案不斷完善,促進百城千屏的持續部署。云聽三維聲等創新方案解決聲音與視頻同步,提升用戶體驗。10、廣告展示、廣告展示 超高清顯示深度結合異形、透明、裸眼 3D 等動態化演示效果在數字廣告標牌、零售服務等顯示持續應用。超高清顯示將成為連接線上商城與實體店的橋梁。11、教育培訓、教育培訓 遠程課堂具備超高清顯示效果和低延遲特性。虛擬課堂充分運用超高清 AR/VR 技術。超高清白板等新型演示
24、屏在教室普及。課堂直播、視頻課程等在線教育模式能夠滿足學生對高質量學習資源的需求。企業或機構可以通過超高清直播進行員工培訓或客戶培訓。12、安防監控、安防監控 超高清機器視覺技術支持更清晰、更精確、更實時的人臉識別、車輛識別、行為識別等功能。超高清監控廣泛布局在城市交通、商業樓宇、家庭、工業、農業等領域。13、醫療健康、醫療健康 術野攝像機、內窺鏡、影像顯示器等醫學設備實現超高清化。超高清遠程會診、遠程手術普遍應用,整體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9 超高清醫療影像識別進一步提升診療的精準度。家庭健康監控、康養監控實現對用戶健康數據的高精度可視化。家庭具身智能機器人與視覺實現個性化監護與預警。1
25、4、工業制造、工業制造 超高清技術工業檢測廣泛部署,比傳統的人工檢測更高效、更精準。超高清視覺輔助自動化作業。15、無人駕駛、無人駕駛 超高清圖像和數據傳輸支持車內外信息的精確獲取和高效溝通,使自動駕駛系統能夠進一步快速響應復雜道路情況。超高清無人機提供運輸、監測、救援,成為低空經濟的核心組成部分。16、移動直播、移動直播 娛樂、游戲、秀場、突發新聞直播。商業與營銷直播,直播視頻帶貨帶來新的增長。生活分享與旅行直播。景點會議等慢直播。10 小結 展望未來,2030 年,全球超高清產業預計將達到 4.28 萬億美金,中國超高清產業預計將突破 8 萬億 RMB 規模大關,占比全球超 30%。UWA 聯盟將服務產業、服務會員,共同面對問題和挑戰,共繪超高清未來的宏偉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