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旺通信: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報告摘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三旺通信: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報告摘要.PDF(2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 公司代碼:688618 公司簡稱:三旺通信 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20222022 年年度報告摘要年年度報告摘要 2 第一節第一節 重要提示重要提示 1 1 本年度報告摘要來自年度報告全文,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規本年度報告摘要來自年度報告全文,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規劃,投資者應當到劃,投資者應當到 網站仔細閱讀年度報告全文。網站仔細閱讀年度報告全文。2 2 重大風險提示重大風險提示 報告期內,公司不存在對生產經營產生實質性影響的特別重大風險,已在本報告中詳細描述可能存在的相關風險,敬請查閱第三節管理層討論與
2、分析“四、風險因素”部分內容。3 3 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性性、準確、準確性性、完整完整性性,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并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并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4 4 公司全體董事出席董事會會議。公司全體董事出席董事會會議。5 5 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為本公司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為本公司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6 6 公司上市時未盈利且尚未實
3、現盈利公司上市時未盈利且尚未實現盈利 是 否 7 7 董事會決議董事會決議通過的本報告期利潤分配預案或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通過的本報告期利潤分配預案或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 公司2022年度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方案為:1、公司擬以實施2022年度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登記的總股本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4元(含稅)。截至2023年3月27日,公司總股本50,730,495股,以此計算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20,292,198.00元(含稅)。本年度公司現金分紅總額占2022年度合并報表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21.12%。2、公司擬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4.8股。截至202
4、3年3月27日,公司總股本50,730,495股,合計轉增24,350,638股,轉增后公司總股本增加至75,081,133股(公司總股本數以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最終登記結果為準,如有尾差,系取整所致)。如在本報告披露之日起至實施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期間,因回購股份、股權激勵授予股份回購注銷等致使公司總股本發生變動的,公司擬維持每股分配及轉增比例不變,相應調整每股分配總額和轉增總額。如后續總股本發生變化,將另行公告具體調整情況。公司2022年度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方案已經公司第二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第二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尚需公司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8
5、8 是否是否存在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項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項 適用 不適用 3 第二節第二節 公司基本情況公司基本情況 1 1 公司簡介公司簡介 公司股票簡況公司股票簡況 適用 不適用 公司股票簡況 股票種類 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塊 股票簡稱 股票代碼 變更前股票簡稱 A股 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 三旺通信 688618 不適用 公司公司存托憑證存托憑證簡簡況況 適用 不適用 聯系人和聯系方式聯系人和聯系方式 聯系人和聯系方式 董事會秘書(信息披露境內代表)證券事務代表 姓名 熊瑩瑩 鄒榕容 辦公地址 深圳市南山區西麗街道百旺信高科技工業園1區3棟 深圳市南山區西麗街道百旺信高科技工業
6、園1區3棟 電話 0755-23591696 0755-23591696 電子信箱 2 2 報告期公司主要業務簡介報告期公司主要業務簡介 (一一)主要業務、主要產品或主要業務、主要產品或服務服務情況情況 公司創建于 2001 年,是專業從事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的提供商,被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評定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司深耕工業級市場 20 余年,是國內較早從事工業互聯網通信產品的公司之一。面向工業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基礎設施需求,公司始終秉持研發驅動的發展理念,致力于工業互聯網通信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擁有較為齊全的產品體系,主打產品包括工業以太網交換機、嵌入式工業以太網模塊、設備聯
7、網產品、工業無線產品等。聚焦工業級產品的可靠性、實時性、安全性及下游行業應用需求,公司提供較為完善的定制化工業互聯網通信系統整體解決方案,主要涵蓋電力新能源、智慧礦山、數字城市、軌道交通等多行業整體解決方案、智能制造等多領域的全場景通信解決方案。公司主要業務產品示例:4 公司產品主要應用領域:(二二)主要經營模式主要經營模式 1.1.銷售模式銷售模式 公司所處的技術密集型行業,由于客戶需要更多的服務與技術支持,公司采取以直銷為主、經銷為輔的銷售模式。鑒于公司下游應用領域存在客戶或訂單較為分散的情況,公司采取了全國性的營銷服務網絡布局,在國內深圳、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共設置了 21 個辦事處及服
8、務網點。報告期內,伴隨公司 2022 年上半年內部流程改革及組織架構的調整優化,公司組建了以客戶為中心,融合業務市場、項目管理、各方案線、客戶業務線、行業線及區域線的客戶業務群,設置前臺、中臺的業務管理模式,聚焦戰略規劃,集中優勢資源,圍繞端到端的核心環節,構建各項清晰的業務流程、客戶管理流程、從問題產生到解決的流程等,全力開拓業務市場,助力客戶創造價值。5 2.2.研發模式研發模式 公司依據行業發展趨勢進行研判,以滿足客戶需求、解決客戶痛點、拓展行業應用為研究導向,注重新品研發與行業趨勢、市場需求同頻共振,依托“自主研發為主、委托研發與合作研發為輔”的模式開展研發工作,始終立足自主創新,適度
9、借助外部先進技術、科研人才與信息優勢,促進企業不斷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為推動“技術+市場”的雙輪驅動發展,公司在報告期內設置了以技術創新與產品開發為導向的產品業務群,圍繞產品規劃、產品生命周期管理、項目管理、技術平臺開發等方面的管理,與客戶業務群達成高度協同發展共識,共同實現技術創新與業務市場雙向融合,秉承“以客戶為中心”的宗旨,確保各研發產線對產品負責,對市場負責,對客戶負責,真正落實以科技創新的源動力支撐公司技術與產品領先一步的方針。3.3.采購模式采購模式 根據市場需求、歷史數據及庫存數據,公司定期向合格供應商采購芯片、光器件、接插件、阻容器件、殼體、線路板等
10、原材料。鑒于公司產品存在小批量、多規格、交期短等特征,一方面,為了響應客戶快速交貨要求,公司對部分型號、規格的原材料進行適當儲備;另一方面,對于部分供應緊缺或需要進口的原材料,由于采購周期相對較長,公司根據訂單需求、歷史數據及訂單預測進行戰略備貨。4.4.生產模式生產模式 公司采取“自主生產+外協加工”的生產模式。自主生產包括程序燒錄、后焊、半成品測試、組裝、老化測試、成品測試、包裝等核心環節。外協加工主要針對 PCBA,公司向外協廠商提供原材料,外協廠商進行 SMT 貼片、DIP 插件后交付合格 PCBA。公司的生產經營核心環節為軟硬件研發設計;PCBA 加工環節則屬于較為成熟的生產環節,不
11、涉及產品生產的核心環節。公司根據生產計劃、客戶交期、產品技術要求、歷史數據及訂單情況等,結合長期合作客戶情況,對于一些常規需求產品進行適當備貨,包括以成品或模塊化半成品方式進行生產備貨。報告期內,為銜接交付計劃、供應商開發、采購執行、品控生產、物流庫存等業務鏈,公司組建了供應鏈管理委員會,主要聚焦戰略規劃,充分發揮有限資源,通過推動研發設計、市場訂單、生產排程、采購測試、交付配送、客戶回款等各業務節點同步做好預管理,以集成計劃運作中樞,實現上下對齊、左右拉通的目的,提高研發、采購、生產、檢測、銷售、交付、回款等節點對訂單的響應能力,力求實現運營管理更高效、管理決策更精準。6 (三三)所所處行業
12、情況處行業情況 1.1.行業的發展階段、基本特點、主要技術門檻行業的發展階段、基本特點、主要技術門檻 (1).(1).行業發展階段行業發展階段 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應用模式和工業生態,通過對人、機、物、系統等的全面連接,構建起覆蓋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新制造和服務體系,為工業乃至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供了實現途徑,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工業互聯網的本質是通過開放的、全球化的工業級網絡平臺,實現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和客戶緊密地連接、融合,高效共享工業經濟中的各種要素資源,并通過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助力
13、制造業延長產業鏈,推動制造業轉型發展。根據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版本 3.0),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包括基礎共性、網絡、邊緣計算、平臺、安全、應用等六大部分?;A共性標準是其他類標準的基礎支撐。網絡標準是工業互聯網體系的基礎,平臺標準是工業互聯網體系的中樞,安全標準是工業互聯網體系的保障,邊緣計算標準是工業互聯網網絡和平臺協同的重要支撐和關鍵樞紐。應用標準面向行業的具體需求,是對其他部分標準的落地細化。數據來源: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版本 3.0)之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結構圖 隨著工業互聯網不斷進入到深化應用階段,其整個產業生態也正在趨向健全。從產業鏈來看,工業互聯網產業鏈由網絡層、邊緣層、IaaS
14、層、平臺層(工業 PaaS)、應用層(工業 SaaS)以及7 下游應用企業組成,分別處于產業鏈的上、中、下游,也構成了工業互聯網的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上游:硬件設備。上游設備廠和軟件商主要是提供平臺所需要的智能硬件設備和軟件,支持數據采集、存儲、分析和開發,主要包括各類傳感器、工業級芯片、控制器、智能網關、智能機床、工業機器人。中游:工業互聯網平臺。從工業互聯網架構看,邊緣層(即工業大數據采集過程)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基礎;IaaS 層主要解決的是數據存儲和云計算,涉及到的設備如服務器、存儲器等;PaaS 層提供各種開發和分發應用的解決方案,如虛擬服務器和操作系統;SaaS 層主要是各種場
15、景應用型方案,如工業 APP 等。平臺層(工業 PaaS)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核心。其本質是在傳統云平臺的基礎上疊加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構建更精準、實時、高效的數據采集體系,建設包括存儲、集成、訪問、分析、管理功能的使能平臺。下游:典型應用場景的工業企業。主要應用模式和場景可歸納為以下四類:智能產品開發與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提供智能增值服務;智能化生產和管理,主攻發展數字工廠、智能工廠;智能化售后服務;產業鏈協同。此前,工信部推動相關單位借鑒已發布的兩批“5G+工業互聯網”20個典型場景和 10 個重點行業應用實踐,緊扣行業領域特點需求,挖掘更多應用場景,推動“5G+工業互聯網”與
16、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目前已在電子設備制造、裝備制造、鋼鐵、采礦、電力等行業取得顯著應用成效。根據 IDC 發布的 2022 年度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側市場分析報告,2021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及應用解決方案市場規模為 19.8 億美元,在企業數字化轉型持續深入的推動下,預計到2025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及應用解決方案市場規模將達到 56.1 億美元,2021-2025 年 CAGR為 29.6%。據 CCID 統計,20162019 年全球工業互聯網硬件與網絡產品的市場規模呈現逐年上升趨勢。20202025 年全球工業互聯網硬件與網絡產品市場規模呈現逐年上升趨勢。預測在 2025年將實
17、現 5985 億美元左右的市場規模。因此,全球工業互聯網的硬件與網絡產品未來發展前景較好。工業互聯網通信(或工業互聯網網絡)是實現全面互聯的基礎設施基礎,實現海量設備的接入、各要素間的網絡搭建和各系統間的相互融合,在工業領域發揮核心支撐作用,市場規模在未來將有進一步發展空間。據賽迪研究院數據,工業互聯網通信在工業互聯網整體產業中占比約為23%,中國工業互聯網網絡市場規模 2021 年約 1,639.84 億元,年復合增速約為 10%。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迅速,已全面融入了 45 個國民經濟大類,具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8 達到了 240 個?!?G+工業互聯網”發展已進入快車道,一大批國民經濟
18、支柱產業開展創新實踐,全國“5G+工業互聯網”項目超過 4000 個。當下,工業互聯網網絡主要面向三類需求。一是大量老舊設備的數字化聯網改造。二是賦予新一代智能裝備的網聯能力。三是不同體系、不同系統、不同設備的互聯互通。工業互聯網網絡與傳感器、工業控制三者是強關聯組合,同時邊緣計算的興起開始融合工業互聯網網絡并與工業控制進行相融合。企業 IT 網絡 80%的覆蓋率遠超工業互聯網網絡 20%的覆蓋率,由此可見,工業互聯網通信市場屬于存在較大增量的藍海市場。國家陸續出臺對工業互聯網自主可控發展的支持政策,有助于扶持和培養國內產業做大做強主導產業鏈并完善相關配套支撐,壯大產業供給能力,也將進一步加快
19、國內工業互聯網通信產業鏈的迭代升級,實現在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突破,掌握技術自主權,進一步保障工業互聯網通信行業自主可控,壯大未來產業的發展規模,拓寬未來產業的需求服務鏈條,提高未來產業的發展層次。發布時間發布時間 發文部門發文部門 政策名稱政策名稱 政策內容政策內容 2018.06 工信部 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 年)突破核心技術,促進行業應用,初步形成有力支撐先進制造業發展的工業互聯網體系。2019.01 工信部 工業互聯網網絡建設及推廣指南 到 2020 年,形成相對完善的工業互聯網網絡頂層設計,初步建成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技術產業體系。2019.06 工信部 工業互聯網
20、專項工作組 2019 年工作計劃 將“開展政策制度、組織機制、資源保障等方面的工業互聯網自主可控發展路徑研究”作為重點工作。2019.08 工信部等十部門 加強工業互聯網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 到 2020 年底,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初步建立,到 2025 年,基本建立起較為完備可靠的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2019.11 工信部 “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進方案 到 2022 年,將突破一批面向工業互聯網特定需求的 5G 關鍵技術,打造 5 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垂直領域“5G+工業互聯網”的先導應用,內網建設覆蓋 10 個重點行業,形成至少 20 大典型工業應用場景。2020.03
21、工信部 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 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拓展融合創新應用、加快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推廣普及、加快壯大創新發展動能、加快完善產業生態布局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 6 方面 20 項措施。2020.07 工信部 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 2020 年工作計劃 重點支持工業企業建設改造工業互聯網內網絡,升級改造工業互聯網內網,鼓勵工業企業與基礎電信企業合作,利用5G 改造工業互聯網內網。9 2020.10 工信部 “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計劃(2021-2023年)圍繞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打造新型能力、深化融合應用、構建支撐體系等四個方面提出了重點任務,其中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是基礎,建
22、設新型能力是核心,深化融合應用是重點,構建支撐體系是保障。2021.01 工信部 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 動 計 劃(2021-2023 年)提出了五方面、11 項重點行動和 10 大重點工程,著力解決工業亞聯網發展中的深層次難點、痛點問題,推動產業數字化,帶動數字產業化。2021.05 工信部 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 2021 年工作計劃 計劃年內打造 3-5 個 5G 全連接工廠示范標桿,推動形成典型應用場景,推進 5G 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應用創新。2021.12 國務院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 到 2025 年,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普及率應達到 45%,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鼓勵工業
23、企業利用 5G、TSN 等技術改造升級企業內外網,打造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2022.04 工信部 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 2022 年工作計劃 打造“5G+工業互聯網”升級版:加快 5G 全連接工廠建設,出臺 5G 全連接工廠建設指導性文件,打造 10 個 5G 全連接工廠標桿,開展工業 5G 專網試點,完善 5G 專網部署模式;培育推廣“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作為智能制造的基礎設施,搭建工業互聯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 2018 年以來,工業互聯網已連續六年寫入工作報告。從 2018 年“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19 年政府工作報告明
24、確提出“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2020年提到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制造;2021 年提出要發展工業互聯網,搭建更多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提升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2022 年提出要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培育壯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提升關鍵軟硬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2023 年指出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有力促進了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2023 年 2 月 27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指出,要夯實數字中國建設基礎。一是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加快 5G 網絡與千兆光網協同建設,深入推進 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
25、展。整體提升應用基礎設施水平,加強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改造。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工業互聯網發展,作出了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的重大部署。工業互聯網是大勢所趨,已然成為促進傳統工業、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和融合發展10 的重點。當前,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正在扎實穩妥推進。工業互聯網作為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的關鍵載體,對于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2).(2).基本特點基本特點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工業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內容。工業互聯網作為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支撐力量,正在全球范圍內不斷顛覆傳統制造模式、生產組織方式和產業形態,
26、推動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加速發展。工業通信:(1)隨著工業自動化控制的深化和廣化,統一通信標準成為公認的發展方向,工業以太網技術已成為現場總線技術的重要替代。(2)由于工業應用實際需要,傳統網絡不能滿足客戶需求,開始往確定性網絡(時間敏感網絡 TSN)發展。(3)由于 5G 網絡的出現,工業應用需要開始從工業有線向工業無線發展。(4)工業互聯網通信未來將呈現出融合的發展趨勢,工業互聯網通信產品將支持更豐富的網絡管理功能。未來傳輸領域新技術的進展不斷涌現,有線傳輸技術和無線傳輸技術的并行發展以及相互融合將在未來構建云(互聯網云端)、管(海量信息傳輸網絡)、端(智能終端)、邊(邊緣計算)
27、為一體的整網解決方案。邊緣計算:由于 IT/OT 融合,各協議轉換等需求,出現了多種技術融合的情況:5G+TSN、5G+邊緣網關、TSN+邊緣網關等情況。工業安全:由于傳統防火墻、網閘、審計系統等不能滿足工業現場實時、高速、高帶寬等需求,工業防火墻、態勢感知、工業網閘等產品及系統出現。綜上,工業互聯網通信行業發展趨勢將帶來海量設備聯網需求、大規模工業數據交換需求,“組大網”的趨勢將對大速率、高規格、支持智能管理、智能運維的工業互聯網通信產品的需求帶來進一步提升。新興的 TSN、5G、WiFi6 等技術可以更好地支持 IPv6、TCP 等協議,適應未來數據流量快速增長、各類新業務和應用場景不斷涌
28、現的數據傳輸需求,可以實現網絡系統進一步融合。(3).(3).主要技術門檻主要技術門檻 工業互聯網通信行業屬于技術與人才密集型行業,具有較高的技術門檻,工業互聯網通信產品在各行業的信息化系統起關鍵作用,進入各行業形成應用存在一定門檻。工業互聯網體系構建復雜。一方面,工業互聯網的落地要求云平臺、軟件應用、生產現場、工業設備等融洽對接,在軟硬件功能、通信協議、設備接口等多個方面需形成一致的標準,實現IT 與 OT 融合;另一方面,工業互聯網的實現要求生產設備廠商、IT 設備及服務提供商、工業上11 下游企業等形成良好的協作關系,單一主體難以推動工業互聯網落地。所以,工業互聯網不僅屬于技術范疇,更多
29、的還是一個產業生態范疇。因此,針對大型制造型業主、大型生產型業主基于互聯互通的技術和產品,通過新的工業互聯互通概念、IT/OT 融合概念,實現各系統、各協議的融合,一站式解決互聯互通問題并持續提供網絡運維服務成為行業的主要技術門檻。2.2.公司所處的行業地位分析及其變化公司所處的行業地位分析及其變化情況情況 公司深耕工業市場 20 余年,憑借在垂直行業及領域的積累深厚,構筑了寬廣的行業護城河。公司是業界少有的“工業互聯網+行業”落地平臺,儲備的技術池能較好地滿足客戶不斷衍生的新需求,核心競爭力保持行業領先。目前公司產品已廣泛應用于智慧城市、智慧礦山、軌道交通、電力及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領域,在工
30、業領域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公司主要客戶涵蓋央企、國企、上市公司及子公司等行業領軍企業。公司立足行業長遠發展,不斷與中國中車、中國煤科、國家電網等工業龍頭企業共創新業態新應用場景,與客戶共同分享工業數字經濟帶來的戰略發展紅利。在面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背景下,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推進新型工業化,是基于對新發展階段、新時代背景的精準研判作出的重大戰略。黨的二十大報告為推動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前進方向。工業國本之爭、公共衛生事件席卷與地區動蕩,在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陡增的 VUCA 時代,新型工業化助力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新型工業化道路強調信息化智能化低碳化三者結
31、合,這正是工業互聯網的精髓。根據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 2022,工業互聯網體系化發展取得顯著成效,逐步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2021 年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規模達到 10,749 億元,增速為 18.1%,且預計市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作為國內第一批進入工業互聯網產業的科技企業,依托二十多年的深厚積累,報告期內,公司在工業互聯網主賽道上持續發力,工業互聯網產業上下游生態體系初步構建,行業影響力日漸深遠,保障公司短、中、長期的良好市場發展格局。在工業互聯網核心技術層面,報告期內,公司技術及產品已初步覆蓋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框架的網絡、邊緣計算、平臺、安全等四大方向,可提供端到端的工業互聯網賦能方案
32、。同時公司在 2022 年政府工作報告涉及到的時間敏感網絡(TSN)、IPv6、工業 5G、智能網關、工業無線 WiFi6等技術主攻方向上皆有技術突破及產品面世,進一步夯實核心技術競爭優勢,支撐公司在多領域多維度的解決方案落地開花。在工業領域細分市場應用方面,公司實行多行業布局戰略,在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智慧交12 通、工業互聯網等四大領域形成了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四大領域細分市場龍頭地位穩固。同時,公司在下游各行業領域進一步發展多場景應用,行業解決方案的豐富度大幅提升,在上述四大領域的高端市場份額得到提升。在礦山領域,以井下應用場景為抓手,進一步拓展井上井下一體化礦用網絡;在軌道交通領
33、域,形成從車上車下多場景應用優勢,發力新一代智能運維軌交網絡;在智慧能源領域,擴大高壓變電站、高壓輸電線路等高端應用,開拓新型智能儲能應用場景,致力于形成發電、輸電、配電、變電、用電一體化電力網絡;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從裝備智能化賦能、采集物聯、工業子系統組網、采集控制一體化、網絡智運維、互聯互通平臺、設備資產維護等多方位突破,進一步拓展工業互聯網在智能制造場景的應用。當前各類工業應用領域都在應用工業互聯網進行數字化轉型,這些工業應用場景對工業互聯網產品的低時延性、環境適應性、電磁兼容性、長期運行穩定性、安全性等都有較高要求,且不同應用場景的要求差異性較大,公司有著豐富的工業應用場景積累,能快速
34、推出滿足不同場景且成本可控的工業互聯網產品,客戶粘性高,持續穩固公司的行業地位。公司在細分行業的應用情況如下。(1 1)智慧能源)智慧能源 傳統電力傳統電力 傳統電力是國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力信息化是通過新一代信息及通信技術對傳統電力系統的基礎性功能進行補充,同時使其具有較高的信息化、自動化及交互性水平。增加電力行業內部數據與信息交互時的安全性以及運行高效性。公司為傳統電力行業不同應用場景提供一系列的應用解決方案。公司應用情況:公司應用情況:公司在該市場的可應用場景包含電廠自動化(火電/水電 DCS、輔控)、電網調度系統、變電站自動化、配網自動化、充電樁、電能量采集、五防、在線監測、變電站
35、視頻監控系統、電力巡檢機器人、智慧能源管理系統等,公司仍在不斷深入挖掘傳統電力數字化轉型的新業態應用。行業發展情況:行業發展情況:中國國家能源局官網統計數據顯示,2022 年全社會用電量 86,372 億千瓦時,同比增長 3.6%。當前,傳統電力行業正面臨著電力需求增長、能源結構變化以及日益嚴峻的能源安全和氣候問題,傳統電力企業數字化轉型迫在眉睫。實現傳統電力全域的“泛在物聯、智能調控”,讓源網荷儲等系統互聯互通,電力系統設備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實現供電與用電智能匹配,電力系統韌性、彈性和自愈能力增強,這些都需要工業互聯網的賦能,傳統電力市場改造及優化空間較大。2023 年 1 月 17 日,
36、工信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到 2025 年,能源電子產業有效支撐新能源大規模應用,成為推13 動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到 2030 年,能源電子產業綜合實力持續提升,形成與國內外新能源需求相適應的產業規模。產業集群和生態體系不斷完善,5G/6G、先進計算、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能源領域廣泛應用。光伏光伏 光伏是我國能源安全的重要增量部分,近年來,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一直居全球首位。中國光伏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產業規模穩步增長。公司為光伏行業不同應用場景提供一系列的應用解決方案。公司應用情況:公司應用情況:公司在該市場的可應用場景
37、包含分布式及集中式光伏監控管理、箱變監測、儲能、周界監控系統等,光伏是公司近年來大力投入并有所成效的新興領域,報告期內公司在光伏領域的應用從終端應用逐步往中游延展。行業發展情況:行業發展情況:2022 年全球光伏需求旺盛,全年全球新增裝機約 250GW,同比增長 45%。2022年我國新增光伏裝機 87.4GW(同比增速+59.27%),其中集中式光伏電站 36.29GW、分布式光伏51.11GW(戶用分布式 25.26GW)。截至 2022 年底,全國光伏發電累計并網容量 392.04GW,其中集中式光伏電站 234.42GW、分布式光伏 157.62GW。光伏可再生能源加速發展,根據 CP
38、IA 預計,2023年全球光伏裝機有望達到 330350GW,國內光伏裝機有望達到 150GW,2023 年全球光伏裝機同比增速超過 30%,行業依然保持較高的景氣度。俄烏戰爭引發的能源安全擔憂促使各國越來越多地轉向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以減少對進口化石燃料的依賴。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最新版本的可再生能源 2022(Renewables 2022),預計到 2027 年,全球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有望超過煤炭裝機容量,成為世界上裝機容量最大的能源類型。風電風電 風力發電是當前廣泛運用的清潔能源發電方式之一,風力發電主要通過利用風力發電機組直接將風能轉化為電能。風力發電是當前可再生能源中技術
39、最成熟、最具有規?;_發條件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之一。公司為風電行業不同應用場景提供一系列的應用解決方案。公司應用情公司應用情況:況:公司在該市場的可應用場景包含風電監控、儲能、風機消防、風場視頻安防系統、風機振動監測系統、風場周界監控系統等,近年來公司在風電的遠程監控運維等方面推出智能運維解決方案,得到市場驗證及客戶認可。行業發展情況:行業發展情況:雙碳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發展進入快車道,根據“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到 2025 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 3.3 萬億千瓦時,風電發電量較 2020 年實現翻倍,5 年復合增速達到 15%。2022 年 12 月 30 日,國家能源局在
40、 2023 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明確:202314 年風電裝機規模達 4.3 億千瓦左右。我國將持續優化調整電力供應結構,根據中電聯預測,2023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緊平衡,預計 2023 年風電新增裝機 65GW,新增裝機同比增長 72%。智慧礦山智慧礦山 礦業是我國能源安全的壓艙石,智慧礦山實現煤礦開拓、采掘、運輸、通風、洗選、安全保障、經營管理等過程的智能化運行,最終能融合打通各部門各類型的數據,匯集在統一的大數據平臺上,實現海量多源數據的規?;瘜崟r處理,針對不同業務需求,選擇不同數據模型,提供數據分析成果,形成服務于全礦的人工智能中樞,為進行科學有效的礦山管理提供決策輔助。公司為礦業不同
41、應用場景提供一系列的應用解決方案。公司應用情況:公司應用情況:公司在該市場的可應用場景包含煤礦、非煤礦山井下自動化、地面監控、尾礦庫監測、礦山智能化、智慧礦山、井下六大系統、萬兆網絡改造、5G 融合、智能化采掘系統、精準人員定位系統等,現階段煤礦數字化初步完成,公司已在煤礦傳統六大系統、新應用新業態等新老場景實現全面覆蓋,市占率排前,隨著煤礦下一步智能化的開展,公司研制的智能化軟硬件將迎來大批量應用高峰。行業發展情況:行業發展情況:國家八部委政策要求到 2035 年,各類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構建多產業鏈、多系統集成的煤礦智能化系統,建成智能感知、智能決策、自動執行的煤礦智能化體系。根據 202
42、2年煤礦智能化重大進展發布會,全國煤礦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由 494 個增至 1019 個,同比增加 42%;智能化煤礦由 242 處增至 572 處,產能由 8.5 億噸增至 19.36 億噸;煤礦井下機器人從 19 種增加到 31 種,礦山專用操作系統、5G 專網等前沿技術得到更廣泛應用。全國智能化煤礦建設投資累計達到 1000 億元,25 個省份出臺了財稅支持保障措施,帶動建設成果在多地多點開花。(2 2)智慧城市)智慧城市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是城市有序運轉的有力支撐,將先進的科學技術有效地綜合運用于交通運輸、服務控制和車輛制造,加強車輛、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間
43、的聯系,從而形成一種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環境、節約能源的綜合運輸系統。公司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不同應用場景提供一系列的應用解決方案。公司應用情況:公司應用情況:公司在該市場的可應用場景包含電子警察、治安卡口、交通誘導、市政道路監控、BRT、電子駕考、智能公交、智能停車監控系統、智慧路燈系統等,公司新推出的智能行為識別分析預警系統、夜視 AI 監控解決方案已得到市場初步驗證,下一階段有望鋪開。行業發展情況:行業發展情況: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體系是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持續15 在關鍵技術和設備上推進國產化應用,國內廠商得到充足發展空間。根據賽文交通網統計數據,2021 年,我國城
44、市道路交通管理市場規模 625.3 億元,預計 2022 年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市場規模達 673.8 億元,年復合增速約 6%。預計 2023 年我國城市智能交通市場規模將達 722.5 億元。平安城市平安城市 平安城市是城市安全治理的關鍵,其核心內容是對公共安全類與社會治安管理類的大數據進行抓取和智能分析,實現事前智能預警、事中全面研判分析、協同管理及集成指揮,協助完成有效的決策與及時調度。公司為平安城市不同應用場景提供一系列的應用解決方案。公司應用情況:公司應用情況:公司在該市場的可應用場景包含平安城市、園區監控、園區周界、海防/邊防、雪亮工程、綜治項目等,現階段我國城市化初步完成,按照國家
45、頂層規劃,下一步將進行智慧城市的建設,公司擁有的一系列智慧城市系統解決方案大有可為。行業發展情況:行業發展情況:中商產業研究院預計 2022 年中國平安城市解決方案市場規模將達到 1,078億元,市場仍將保持增長。未來,隨著視頻圖像數據的爆炸式增長、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平安城市解決方案的具體場景落地將為用戶提供更高效的服務,預計 2023 年我國平安城市解決方案市場規模將達 1278 億元。綜合管廊綜合管廊 城市綜合管廊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將電力、通信,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于一體,設有專門的檢修口、吊裝口和監測系統,實現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和
46、管理。公司為綜合管廊不同應用場景提供一系列的應用解決方案。公司應用情況:公司應用情況:公司在該市場的可應用場景包含綜合管廊智能監控系統、地下城市綜合管廊系統、智慧綜合管廊系統、綜合管廊自動化控制系統、共同溝(管道)、管廊視頻監控系統、管廊無線網絡系統、管廊無人定位系統等,公司是現代化綜合管廊市場的通信系統龍頭企業,當前綜合管廊應用逐步從一二線城市延展至三四線城市,公司將充分分享該市場紅利。行業發展情況:行業發展情況:根據住建部標準定額司制定的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投資估算指標,綜合管廊項目建設成本為每公里 0.5 億元至 1.7 億元,結合老舊管網改造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補欠賬”,再疊加城市新區、
47、工業園區等新增道路配建地下綜合管廊需求,專家預估我國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潛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萬億元。智能網聯智能網聯 智能網聯是城市智能化的新生力量,車聯網與智能車有機聯合,搭載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并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實現車與人、路、后臺等智能信息交換共享。16 公司為智能網聯不同應用場景提供一系列的應用解決方案。公司應用情況:公司應用情況:公司在該市場的可應用場景包含車聯網、低速無人車、高速無人車、車路協同、配送無人駕駛、港口無人駕駛、礦區無人駕駛、環衛無人駕駛、智慧農業無人駕駛、無人駕駛公交車、無人駕駛大巴、路側單元、V2X 等,公司在低速無人駕駛、無人公交車等領域已
48、批量供貨,并在車載確定性網絡、車載多域控制器、車載網關等方面投入資源進行研制,有望乘上智能網聯東風。行業發展情況:行業發展情況:由中國通信學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編寫的車聯網知識產權白皮書(2022 年)顯示,全球車聯網市場規模預計 2025 年將超過 1.5 萬億元人民幣。(3 3)智慧交通)智慧交通 城市軌道交通城市軌道交通 城市軌道交通是我國的核心基礎設施,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城市公共交通需求快速增長,我國軌道交通投資建設將繼續穩步上升。公司為城市軌道交通不同應用場景提供一系列的應用解決方案。公司應用情況:公司應用情況:公司在該市場的可應用場景包
49、含地鐵、有軌、云軌、云巴、智軌、PIS、BAS、AFC、屏蔽門、門禁、CCTV、ISCS、PSCADA、信號系統、通信系統、有軌電車運營綜合控制系統、車載無線 WiFi 系統等,公司擁有全系列的城市軌道交通通信系統解決方案,且在 PIS、AFC 等多個細分領域市占率排前,近年來公司應用 TSN、5G、人工智能等工業互聯網新技術在該市場拓展新應用場景,初見成效。行業發展情況:行業發展情況: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國家將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完善綜合運輸大通道、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網絡,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化,提高農村和邊境地區交通通達深
50、度。QY Research 預計中國城市軌道交通 2027 年將達到 1689.55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 18.58%。高速公路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是我國的核心基礎設施,在高速公路智能交通行業產業鏈中,高速公路建設投資方作為業主(終端客戶)處于主導地位,系統集成商根據業主制定的投資規模及設計方案進行設備采購、軟件開發、系統適配等工作,形成解決方案,以滿足高速公路業主方對運營管理的需求,同時向出行者提供可靠的智能交通服務。公司為高速公路不同應用場景提供一系列的應用解決方案。公司應用情況:公司應用情況:公司在該市場的可應用場景包含高速公路隧道機電監控、電力監控、情報板17 通信、橋梁健
51、康監測、收費站、ETC、服務區監控、高速視頻監控系統、視頻云聯網、高速公路車路協同等。公司近年來投入研發資源對高速公路產品進行集成化設計,從傳統的設備供應商,轉為聯合生態打造系統級解決方案,有望占得高速公路市場一席之地。行業發展情況:行業發展情況: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的通知高速公路建設目標:2.9w 公里,預計投資:10w 億(每公里 3000w);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國家高速公路 6.1 萬公里。(4 4)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 智能制造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是我國的立國之本,智能制造技術包括自動化、信息化、互聯網和智能化四個層次。智
52、能制造產業鏈涵蓋智能裝備(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服務機器人、其他自動化裝備),終端通信及設備(機器視覺、傳感器、RFID、工業以太網)、工業軟件(ERP/MES/DCS 等)、3D 打印以及將上述環節有機結合的自動化系統集成及生產線集成等。公司為智能制造不同應用場景提供一系列的應用解決方案。公司應用情況:公司應用情況:公司在該市場的可應用場景包含生產自動化系統(電子、食品、汽車、家電、石化等)、上下料系統、智能分揀系統、智能機器人系統、機器視覺檢測系統、設備資產維護系統、廠務管理系統、能效管理系統、智慧工廠、倉儲自動化系統等,公司聯合智能制造生態伙伴推出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且可提供端到端安全
53、自主可控的選型服務,為業主及集成商提供交鑰匙工程,在智能制造市場初步完成了從設備提供商轉變為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轉變,隨著公司在智能制造領域的示范標桿項目落地,公司有望為中國智能制造 2025 發展貢獻力量。行業發展情況:行業發展情況:“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 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等文件指出智能制造是我國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數據顯示,中國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規模近 3 萬億元人民幣。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未來幾年我國智能制造行業將保持 15%左右的年均復合增速,到 2026 年,我國智能制造行業市場規模
54、將達 5.8 萬億元左右,整體來看,行業增長空間巨大。智慧醫療智慧醫療 智慧醫療是指通過利用先進物聯網技術,實現醫護人員、醫療機構、患者、醫療設備信息化的健康檔案區域醫療信息平臺,是民生福祉的創新高地。公司為智慧醫療不同應用場景提供一系列的應用解決方案。公司應用情況:公司應用情況:公司在該市場的可應用場景包含智慧醫院系統、智慧家庭健康系統、醫院智18 能化系統、醫院信息化系統、醫院信息系統 HIS、影像存儲及傳輸系統 PACS、醫院視頻監控系統、醫院環境監測系統、醫院無線網絡系統、5G 智慧醫療應用、免疫分析系統、血液分析系統、生物反饋儀、影像應用、制藥生產自動化系統、藥品智能存儲系統等,公司
55、在該市場推出集約小巧高性能產品,已初步得到市場驗證及得到客戶認可。行業發展情況:行業發展情況:中國信通院發布的2020 智慧醫療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20 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規模已突破千億元大關。Frost&Sullivan 在 2022 年發布的醫療智能行業白皮書顯示,隨著中國公共衛生與醫療信息系統建設的逐步完善,中國醫療產業正由 1.0 醫療信息化逐步發展為 3.0 醫療智能化,其預計中國醫療智能行業市場規模將在 2030 年超過 1.1 萬億元人民幣。3.3.報告期內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報告期內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 (1
56、 1)新型工業化背景下,工業互聯網脫虛向實,“工業互聯網)新型工業化背景下,工業互聯網脫虛向實,“工業互聯網+行業”浪潮推進,助力工業行業”浪潮推進,助力工業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 自 2018 年以來,工業互聯網已經連續 5 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經過 5 年的探索及實踐,形成了一批強創新、有成效、可復制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且產業鏈上下游生態鏈基本架構脈絡逐步清晰,工業互聯網已具備大范圍向各行各業賦能的基本條件。在當下中國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下,工業互聯網是實現新型工業化的最優利器,兼具數字化管理、智能化迭代、低碳化生產等特性??紤]到不同行業的自動化程度差異,預計在此次“工業互聯網+行業”大浪潮
57、進程中,“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三者皆有,重點行業以數字化為主,將誕生大量的工業互聯網網絡軟硬件需求。(2 2)安全自主可控勢在必行,工業互聯網信創正當時)安全自主可控勢在必行,工業互聯網信創正當時 近年來,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受限于芯片及信創,未能得到大力推進。在政策利好、資本青睞、新參與者涌入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工業互聯網已步入發展快車道,正處于發展突破的戰略窗口期。在芯片方面,自主可控基本上已有所成就,但在信創方面,仍有所短缺,尤其是在工業互聯網信創層面,我國仍有較大進步空間。工業為國家之本,工業互聯網的安全自主可控關系到國家安全。無論是工業軟件、工業底層操作系統、工業互聯網平臺,亦或是工
58、業互聯網集成信創硬件,在關鍵領域實現核心技術突破、掌握技術自主權勢在必行,在當前環境下,工業互聯網自主可控信創發展正當時。(3 3)新技術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深度及廣度擴大)新技術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深度及廣度擴大 隨著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加深,其涉及的新技術越來越多,在網絡通信層面,從過往的工業總線、工業以太網、實時以太網、物聯網等技術,逐步拓展了 TSN 確定性網絡、5G LAN 網絡、WiFi619 網絡等新技術。在工業控制計算層面,從過往的 PLC、工控機等技術出發,發展到現如今的云邊一體控制、邊緣計算、智控技術等。在工業應用層面,從傳統的核心業務單點式監視控制變為 IT/OT打通的、全域業務
59、統一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智能運維監視控制,真正實現生產實時可視化及管理智能化、能效低碳化及管理智能化、工業機理平臺化及資產化,并延伸出人工智能、大數據、算力網等新技術應用。在安全層面,從傳統的 IT 安全防護出發,到工業互聯網端到端的安全防御、威脅情報、態勢感知、數據資產等新理念得到驗證及認可,身份認證、環網冗余、多鏈路傳輸等安全技術也將發揮重要作用。(4 4)工業互聯網數據交互成為企業數據資產變現的關鍵,工業互聯網智能化產品將進入爆)工業互聯網數據交互成為企業數據資產變現的關鍵,工業互聯網智能化產品將進入爆發期發期 隨著工業互聯網的推進加深,大部分的中大型工業企業都將擁有至少 1 個工業互聯網平
60、臺,這意味著每家企業都能沉淀并積累工業機理數據,數據要素成為與產品同等地位的工業企業核心資產之一,因此跨企業跨平臺的數據交互將成為關鍵點,并對工業操作系統的開放性和承載數據的互聯互通平臺的標準化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隨著工業機理數據的積累以及工業互聯網應用深度加深,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智能化軟硬件產品將進入市場爆發期。3 3 公司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公司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3.13.1 近近 3 3 年的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年的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單位:元 幣種:人民幣 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20222022年年 20212021年年 本年比上本年比上年增減年增減(
61、%)(%)20202020年年 總資產 1,000,078,607.96 868,770,636.45 15.11 758,609,184.17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 792,069,494.32 712,960,331.65 11.10 672,748,955.63 營業收入 335,688,473.71 253,851,727.43 32.24 209,193,068.15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96,089,834.69 60,422,374.02 59.03 64,432,071.61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 75,092,882.34 44,969,
62、112.53 66.99 59,931,611.94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38,821,933.52 23,330,967.73 66.40 36,031,879.61 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12.81 8.74 增加4.07個百分點 25.16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1.90 1.20 58.33 1.70 稀釋每股收益(元股)1.90 1.20 58.33 1.70 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17.18 21.11 減少3.93個百分點 17.58 20 3.23.2 報告期分季度的主要會計數據報告期分季度的主要會計數據 單位:元 幣種:人民幣 項目項目 第一季度第一季度 (
63、1 1-3 3 月份)月份)第二季度第二季度 (4 4-6 6 月份)月份)第三季度第三季度 (7 7-9 9 月份)月份)第四季度第四季度 (1010-1212 月份)月份)營業收入 54,530,853.66 76,239,577.97 88,839,283.11 116,078,758.97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8,548,177.59 21,398,886.03 31,756,459.03 34,386,312.04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 6,035,011.69 16,230,357.87 24,625,533.97 28,201,978.81 經營
64、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5,525,825.86 6,460,652.58 1,509,479.22 36,377,627.58 季度數據與已披露定期報告數據差異說明 適用 不適用 4 4 股東情況股東情況 4.14.1 普通股普通股股東總數、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總數和持有特別表決權股份的股東總數及前股東總數、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總數和持有特別表決權股份的股東總數及前 10 10 名股東情況名股東情況 單位:股 截至報告期末普通股股東總數(戶)2,440 年度報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東總數(戶)2,332 截至報告期末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總數(戶)0 年度報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決權
65、恢復的優先股股東總數(戶)0 截至報告期末持有特別表決權股份的股東總數(戶)0 年度報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持有特別表決權股份的股東總數(戶)0 前十名股東持股情況 股東名稱(全稱)報告期內增減 期末持股數量 比例(%)持有有限售條件股份數量 包含轉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數量 質押、標記或凍結情況 股東 性質 股份 狀態 數量 深圳市七零年代控股有限公司 0 20,000,000 39.58 20,000,000 20,000,000 無 0 境內非國有法人 熊偉 0 6,500,000 12.86 6,500,000 6,500,000 無 0 境內自然人 上海鉅有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0
66、 5,000,000 9.90 5,000,000 5,000,000 無 0 其他 21 吳健 0 2,500,000 4.95 0 0 無 0 境內自然人 寧波梅山保稅港區領慧達行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寧波梅山保稅港區領慧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411,666 1,087,177 2.15 0 0 無 0 其他 袁自軍 0 1,000,000 1.98 1,000,000 1,000,000 無 0 境內自然人 上海名鑫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0 972,222 1.92 972,222 972,222 無 0 其他 莊連美 427,181 863,332 1.71 0 0 無
67、 0 境內自然人 中信建投證券杭州銀行中信建投三旺通信科創板戰略配售集合資產管理計劃-100,000 659,115 1.30 0 0 無 0 其他 中信建投投資有限公司-50,700 573,900 1.14 0 0 無 0 境內非國有法人 上述股東關聯關系或一致行動的說明(1)深圳市七零年代控股有限公司為公司控股股東。(2)熊偉先生直接持有公司 12.86%的股份,通過七零年代控股、鉅有咨詢分別控制公司 39.58%和 9.90%的股份;陶陶女士持有名鑫咨詢 32.01%的合伙份額,并擔任名鑫咨詢執行事務合伙人,陶陶通過名鑫咨詢控制公司1.92%的股份。熊偉和陶陶夫婦合計控制公司 3,24
68、7.22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 64.27%,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3)董事袁自軍先生與熊偉先生系表兄弟關系。(4)除此之外,公司未知上述其他股東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關系或一致行動關系。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及持股數量的說明 不適用 存托憑證持有人存托憑證持有人情況情況 適用 不適用 截至報告期末截至報告期末表決權表決權數量前十名股東情況表數量前十名股東情況表 適用 不適用 22 4.24.2 公司與公司與控股股東之間的控股股東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系的方框圖產權及控制關系的方框圖 適用 不適用 4.34.3 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系的方框圖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系的方框圖 適用 不適用 4.44.4 報告期末公司優先股股東總數及前報告期末公司優先股股東總數及前 10 10 名股東情況名股東情況 適用 不適用 5 5 公司債券公司債券情況情況 適用 不適用 第三節第三節 重要事項重要事項 1 公司應當根據重要性原則,披露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情況的重大變化,以及報告期內發生的對公司經營情況有重大影響和預計未來會有重大影響的事項。詳見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年度報告“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之“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所述內容。2 公司年度報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風險警示或終止上市情形的,應當披露導致退市風險警示或終止上市情形的原因。適用 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