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航空行業全球航空巨頭啟示錄之歐洲篇(二):瑞安航空集團開創超級低成本模式20年實現46倍收益-210315(6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研報】航空行業全球航空巨頭啟示錄之歐洲篇(二):瑞安航空集團開創超級低成本模式20年實現46倍收益-210315(60頁).pdf(6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4、通過研究美國、歐洲、東南亞地區低成本航空發展歷程可以發現一個現象,即每個區域都會形成各自的低成本航空龍頭,同時各個地區的低成本航空龍頭都是該地區的首家低成本航司美國是西南航空,歐洲是瑞安航空,東南亞是亞洲航空,我國則是正處在快速成長期的春秋航空。這些公司從創立之后便在本地區一路領先,通過規模效應和資源獲取形成了龍頭的先發優勢,此后就持續保持著強者恒強。5、在過去20年間,歐洲高鐵雖然不斷發展,但卻并沒有阻礙低成本航空的高速增長。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歐洲高鐵的密度低,通達性差,各個國家獨立運營,極大地降低了旅客乘坐體驗,更為關鍵的則是由于低成本航空在800-1600公里的區間具有絕對的時效和價格
2、優勢。過去之所以中國的高鐵對航空產生了明顯分流,是因為在高鐵、低成本航空、全服務航空三種模式中,中國最先發展起來的是全服務航空。由于沒有其他交通方式可選擇,全服務航司最初占領了很多原本就不該屬于它的市場。隨著高鐵網絡不斷完善以及春秋航空等低成本航司實力不斷增強,未來在我國大概率會發生的,是低成本航空利用價格優勢及時效優勢分流高鐵,同時也將利用自身優勢不斷搶占全服務航司的中途因私出行市場。6、一般而言,航空業高投入、高風險、強競爭、低回報,是一個典型的二流行業,買入并長期持有航空股絕不是一個好的投資策略。但低成本航空商業模式的出現,卻為這種投資方法提供了可能。低成本模式使航空業回歸了其本質,在差行業中成功開辟出一條較優質的細分賽道。通過保持行業最高水平資產周轉率,低成本龍頭能夠以行業最低成本創造行業最高回報(厚雪),長期享受需求紅利(長坡),同時又有先發優勢強者恒強,從而可以持續滾雪球。但其底色仍然是周期股,對于長期投資者而言,仍需重點關注其周期性因素:增速周期性波動、競爭格局階段性惡化以及時有發生的危機事件。低成本航空商業模式極具韌性,是對航空業進行危機投資的首選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