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保險資管發展現狀與海外經驗分析報告(3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年中國保險資管發展現狀與海外經驗分析報告(34頁).pdf(3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21年深度行業分析研究報告#page#目錄我國保險資管發展歷程及現狀(一)我國保險資管發展歷程(二)現狀:我國保險資管行業向財富管理轉型有望提速。13(三)保險資金運用范圍逐步拓寬.(四)保險資管新規政策落地,保險資管角逐個人財富管理和養老金市場。1516、海外保險資管巨頭經驗。(一)安聯集因通過外延式并購和第三方業務壯大資產管理規模.16(二)安盛集團結合外延式擴張和專業化投資管理模式23三、國內案例:新華保險.28一)戰略定位28(二)實施情況2830(三)新華優勢(四)未來展望3031未來發展機遇(一)居民財富向金融資產轉移,儲蓄養老向投資養老轉變空間大。.31(二)權益資產配置提升
2、投資收益水平助力養老金加快入市(三)保險資管新規落地拓展零售業務和養老金賬戶投資,第三方業務發展迎來新機遇34(四)保險資管較其他資管機構的差異化優勢突出。35五、投資建議。表目錄表1:保險資管行業發展不同時期重大政策10表2:保險行業第三方資產管理規模(億元)表3:保險資金投資范圍14表4:保險資金投資范圍放開。5表5:保險資管新規要點6表6:2019年全球資產管理公司規模排名9表7:安聯資產管理第三方業務分類表8:安盛集團發展歷程23表9:AXA集團兩大資產管理子/孫公司概況(2018年)25圖目錄圖1:保險資產管理規模(萬億元)及增長率88圖2:各類資管產品余額(萬億元)圖3:保險資管產
3、品注冊規模(億元)不斷上升88圖4:保險資管產品注冊規模(十億元)及數量。9圖5:保險資產管理機構數量圖6:平安資產的資管產品介紹9圖7:2019年部分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凈利潤(億元)10圖8:2019保險資管公司業務結構合圖9:2019年保險資管公司資全來源結構.10圖10:第三方資金占比增長圖11:2019年保險資管機構對母公司利潤貢獻11圖12:2018和2019年末保險資管機構產品存續情況(億元)1111圖13:固定收益類和基礎設施債權計劃規模居前(億元)12圖14:保險資管產品資金未源(億元)圖15:2019年保險資管機構投資資產構成,12#page#圖16:2018-2019年投資產
4、品規模增遞12有圖17:保險資金資產配置比例(%)圖18:2001-2019保險資金運用平均收益率317圖19:安聯資產管理大事記皖圖20:安聯資產管理公司收入結構圖21:安聯資產管理公司利潤結構8圖22:安聯資產管理業務ROE較高圖23:安聯資產管理公司資產規模88圖25:PIMCO和AlianzGl第三方資產管理規模(十億歐元)99圖26:PIMCO和AlianzGl第三方資產管理規模占比圖27:安聯第三方資產管理區域分布。19圖28:機構和零售客戶占比。2020圖29:安聯投研體系21圖30:PIMCO自上而下投資流程圖31:三年期滾動投資成功率(6)2圖32:PIMCO三年滾動投資成功
5、率2222圖33:AlianzGl三年滾動投資成功率22圖34:安聯集團資產配置結構22圖35:安聯集團保險資產配置結構(2020)23圖36:安聯集團第三方資產配置23圖37:安聯集團固收類資產評級(2020)23圖38:安聯集團固定收益類期限結構(2020)24圖39:安盛集團收入區城分布(2018)圖40:安盛集團利潤區域分布2425圖41:安盛集團收入結構25圖42:安盛集團利潤結構20圖43:AXA集團資產管理規模及分部占比(單位:百萬歐元)圖44:安盛集團資產第三方規模及占比(單位:百萬歐元)2G26圖45:安盛AB管理資產第三方占比(2016年)26圖46:AB和AXAIM管理收
6、入貢獻(單位:百萬歐元)26圖47:AB和AXAIM利潤貢獻(單位:百萬歐元)27圖48:安盛集團第三方資產管理客戶結構(2017年)圖49:安盛AB客戶來源占比(按資產規模分)27圖50:安盛集團投資資產占比27圖51:安盛AB提供投資服務占比227圖52:安盛集團固收類資產評級(2018)圖53:一體兩翼+科技賦能28圖54:資產負債雙輪驅動,打造統一融合的財富管理平臺29圖55:保險資管產品(境內)2929圖56:保險資管產品(境外)30圖57:投資收益率圖58:新華資產配置30因59:新華財富管理發展路線圖60:高凈值人群(可投資資產超過1000萬)可投資資產占比提升(萬億元)圖61:
7、金融資產占比穩步提升(億元)315#page#圖62:高凈值個人可投資全融資產總額(萬億)3232圖63:中國個人金融資產結構32圖64:美國居民資產配置(%)33圖65:DC投資資產結構33圖66:DC投資收益率33圖67:社?;鹜顿Y收益率Vs權益投資收益率(%)圖68:社?;鹜顿Y資產結構33#page#一、我國保險資管發展歷程及現狀(一)我國保險資管發展歷程起步期(2003-2011):投資渠道放開2003年,我國第一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成立,標志保險資管行業市場化、集中化、專業化運作開啟。股票、QD、企業債、私募股權、另類投資等投資渠道逐步放開,多項政策同期發布,施行“開放渠道”和“嚴
8、加管控”的政第方針。因一系列金融行生品導致的08年金融危機,減緩了保險資金投資渠道開發的步伐,進一步提高了監管對保險資金運用的管控。改革期(2012-2015):市場化改革金融危機后,面對我國保險資金運用效益低下,自主發展動力不足等,與我國金融市場發展不相匹配等原因,保險資管行業開啟了市場化改革。在進一步拓展資金投資渠道的同時,通過一系列文件規范保險資管機構的運營和產品設計。這一階段,更多決策權、風險責任承擔交給保險資管機構,通過“放開前端,管住后端”管控風險。強監管期(2016-2018):亂象整治學更關不列解士490重學建劃乳要求各保險資管公司清理規范銀行存款通道等業務,對前期機構違規行為
9、進行打擊,防范風險、彌補短板、防止部分保險資管機構激進經營和激進投資。2017年,原保監會發布1+4系列文件,進一步明確金融安全,強化監管力度。該階段,保險業十三五規劃綱要發布,同時保險資金監管明顯加強,市場逐漸進入規范化、穩定化的發展期??焖侔l展期(2018年下半年起)在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凸顯的大背景下,2018年10月,銀保監會下發關于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設立專項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允許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設立專項產品。隨后進一步推出了股權投資管理辦法、關聯交易辦法、資管產品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并鼓勵保險資管機構的設立。2020年,銀保監會下發“1+3”系列文件,保險資管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10、。表1:保險資管行業發展不同時期重大政策相關政策保險機構投資者股票投資者管理暫行辦法(2004)保險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項目管理辦法(2006起步期(2003-2011)關于保險機構投資商業銀行版權的通知(2006)保險資金投資股權暫行辦法(2010)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暫行辦法(2010)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管理暫行規定(2012)關于保險資金投資有關金融產品的通知(2012)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2012)改革期(2012-2015)保險資金參與股指期貨交易規定(2012關于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開展資產管理產品業務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2013)關于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板上市公司服票等
11、有關問題的通知(2014)中國保險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2016)關于清理規范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通道類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2016)關于加強組合類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業務監管的通知(2016)強監管期(2016-2018)關于進一步加強保險監管維護保險業穩定健康發展及關于進一步加強保險業風險防范工作的通知等“1+4”系列文件(2017)關于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設立專項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2018)保險資金投資股權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2018)快速發展期(2018年下字年起)關于印發保險公司關聯交易管理辦法的通知(2018保險資產負債管理監管暫行辦法(2019)#page#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管理暫行辦法及
12、三類產品實施細測等“1+3”系列文件(2020)保險資金參與金融衍生產品交易辦法(2020)資料來源:銀保監會,信達證券研發中心(二)現狀:我國保險資管行業向財富管理轉型有望提速1、保險資管產品規模提升空間大保險資管產品余額相比管理總資產規模較低。根據中國保險資產管理協會發布的2019-2020年保險資管業綜合調研數據顯示,截止至2019年底,保險資產管理業管理的總資產規模達到18.11萬億元,同比增長16.5%根據銀保監會2020年6月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月末,保險資產管理產品存續規模僅3.43萬億元,而同月銀行理財規模約22.10億元,公蔡基金規模為17.80萬億元,私募基金規模15.82
13、萬億元,證券公司資管計劃及基全公司資管計劃分別為9.50萬億元及4.46萬億元。保險資產管理產品規模仍較低,市場產品規模提升空問較大。圖1:保險資產管理規模(萬億元)及增長率圖2:各類資管產品余額(萬億元)JH管理資產總規模(萬億)規模增長率資料來源:2019-2020年保險資管業綜合調研,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科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證東投資總金業協會、中國保險資產管協會,信達證券研發中心保險資管產品注冊規模不斷上升,新規落地后產品備案數大幅增加。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產品注冊登記數據顯示,各家保險管理機構及保險私募基全管理人共登記(注冊)的產品規模,從2015年的1.3萬億上升至2020年
14、的4.2萬億,年復合增長為25.5%,其中2020年增長速度最快,達到39%。2020年7月保險資管新規落地當月保險資管產品注冊規模突破1000億元,同比增長211%;注冊產品數量為42個,同比增長110%。自新規落地起,保險資管產品注冊規模及數量大幅上升,同比增速大多保持在50%以上。圖3:保險資管產品注冊規模(億元)不斷上升圖4:保險資管產品注冊規模(十億元)及數量030259險資管產品一注冊規模同比注幫數量同比資料來源: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未源: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機構數量穩步增加,各資管公司已經形成了豐富的資管產品體系。2019年,我國的保險
15、資產管理機構共35家。分為保險資產管理公司(26家),專業型保險資產產管理機構(6家),具備保險資管能力的養老險險公司(3家)。#page#以平安資產為例,已經形成了債權計劃、股權計劃、貨幣市場、債券、混合、股票、另類投資等多種類型資管產品。圖5:保險資產管理機構數量圖6:平安資產的資管產品介紹貨市市場債券型中L混合型股票型資料來源: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信達證泰研發中資料未源:平安資管官回,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大型保險管理機構存在高壁全。各個保險公司在股東背景、機構性質、投資風格、管理規模上差異化明顯,呈現百花齊放格局。但由于保險資產管理機構設立條件較為嚴哥,同時受保險公司的品牌力、管理投資能
16、力和資金籌集能力的影響,各個保險資管機構經營差異較大。大型險企為資管機構提供的保險資金、人才及資源,使得大型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存在較高的壁全。2019年,平安資產、泰康資產、國壽資產分別以28.66億、19.30億、12.87億的凈利潤,排名保險資管機構前3,但永誠保險資產卻虧損0.27億元。平安資產2020年末資產管理規模達3.6萬億元,但如英大資產2019年年中管理規模則僅超過500億元,差異明顯。圖7:2019年部分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凈利潤(億元)永誠保險資產喜康帶產國壽資產中再資資料來源:各公司年報,信達證養研發中心2、負債端:以專戶業務為主,第三方資金來源持續增長業務開展模式以專戶業務為
17、主。保險資管的業務開展模式以專戶業務為主,占比超過80%。專戶業務即為保險資管機構根據客戶的資金情況、風險承受程度、收益目標等因素,針對性地設計符合客戶要求的資產管理方案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通過一定設計及產品組合,構建符合客戶要求的投資產品池,同時對各產品的投資比例進行靈活調整。此外,另類產品、組合類產品管理規模占比分別為8%、7%,報顧、財股、公募事業部規模占比較小。不同資企業務模式偏好不同,第三方保險資企業務模式以另類、組合類和專戶為主,銀行資金以組合類、專戶和另類為主,基本養老金以專戶、另類為主,企業年全、職業年金和基本養老保障產品以專戶為主。#page#圖8:2019保險資管公司業務
18、結構181.45另類產品,7.98%組合類產品資料來源:(2019-2020年保險資管業綜合調研,信達證券研發中心保險資管公司資金來源仍以系統內資金為主,第三方資金占比持續增長。根據2019-2020年保險資管業綜合調研顯示,2019保險資管業管理總資產規模達18.11萬億,以機構客戶為主,其中未源于保險資管系統內的保險資金15.18萬億元,占比73.95%。截止2019年,第三方資產管理總規模約4.72萬億,占行業管理資產規模(18.11萬億)的26%,占比較2018年提升3.14ppt:共中各類養老金(包括基本養老金、企業年金、職業年金、養老保障產品)、第三方保險資金、第三方非保險(銀行+
19、其他)資金占比分別為13.97%、6.16%、5.9%。從增長速度上看,養老金及年金增長率最高,達44%;其次為第三方保險金,為17%。在老齡化加劇、個人財富積聚且財富傳承和保值增值的意識逐步提升的背景下,來自養老金等第三方保險金規模以及高凈值人群資產管理規模占比有望持續增長。圖9:2019年保險資管公司資金來源結構圖10:第三方資金占比增長3458行資金,90.00%企業年金,701%資料來源:保險資產管理行業協會,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未源:2019-2020年保險資管業綜合調研,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從公司定期報告數據得出,截止2019年末,第三方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是泰康資產,管理資產規模900
20、0億元,較2018年增長20%,占總資產管理規模的比重為52.9%。太保是第三方資產管理規模第二大的險企,2019年資產管理規模6238億元,同比+44.3%,占總資產管理規模的比重為44%,較上年提升8.9ppts,源于長江養老資產規模大幅增長(68.9%)第三方管理規模排名第三的是中國人保,2019年占總資產規模32.5%。平安第三方資管規模排名第四,2019年為2919億元,同比+8.6%,占總資產規模的8.9%,占比下降0.4ppts。表2:保險行業第三方資產管理規模(億元)20192018YoY泰康資產170001400021.496投資資產9000750020.09第三方管理資產5
21、29%53.6%古比太保1419312332集團投資資產15.1%6238第三方管理資產432444.3%白#page#35.1%共中:大保資產17799.5%9483952.772339.6268.9%平安資管327163投資管理資產規模2889613.2%第三方資產291926878.6%古比8.9%9.3%中國人保投資管理規模978289559.2%第三方3182.17278014.5%325%31.0%古比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較低的第三方業務規模使得資管業務對母公司的利潤貢獻較小。2019年我國7家上市險企資管業務利潤合計61.5億元,僅占控股集團整體利潤的1.95%圖
22、11:2019年保險資管機構對母公司利潤貢獻12.00%10.00%6.00%資料來源:各公司年報,資管產品以組合類和債權投資計劃為主。保險資管產品包括組合類產品、債權計劃、股權投資計劃、資產支持計劃。從資管產品存續規模來看,2019年末,產品存續規模2.86萬億元。其中,組合類產品存續規模1.35萬億元,占比47%,主要投資于股票、債券等公開市場品種;債權投資計劃和股權投資計劃存續規模分別為1.27和0.16萬億元,占比分別為44.4%和5.5%,投向為交通、基建、能源等重大項目,為保險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方式。資產支持計劃規模較小,僅840億元,占比2.9%。具體而言,固收類產品、債權計
23、劃存續規模排名前2名,前者規模9356億元,占比33%,后者規模8031億元,占比44%。圖12:2018和2019年末保險資管機構產品存續情況(億元)圖13:固定收益類和基礎設施債權計劃規模居前(億元)10000億元0川500148責規計2019-2020年保險資管業綜合調研,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資料來源:2019-2020年保險資管業綜合調研,信達證券研發中心11#page#保險資管產品資金來源主要為系統內保險資金、第三方保險資金和銀行資金。組合類產品和另類產品存續規模整體以系統內保險資金、第三方險資、銀行資金為主,投資偏好以債權計劃和固收類為主。系統內保險資金主要投向基礎設施、不動
24、產債權投資計劃和固收類產品;第三方保險資金主要投向固收類產品、基礎設施計劃和不動產計劃;銀行資金主要投向固收類產品。圖14:保險資管產品資金來源(億元)tOt00資料來源:(2019-2020年保險資管業綜合調研,信達征券研發中心3、投資端:以固收為主,注重長期收益行業投資資產以固收類為主,金融產品增速最快。在資金投資方面,行業的投資以圍收類投資為主。債券、銀行存款和金融產品(債權投資計劃、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信貸資產支持證券、證券公司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和項目資產支持計劃等)三者占比超70%。2018-2019年各投資資產規模及增速中,金融產品增速最快,達到44.66%;其次為公
25、蔡基金,增速為40.66%,規模增長迅速。從趨勢來看,銀行占比持續下降,2019年2.4萬億,占比14%(2012年占比超過30%),債券6.4萬億元,占比35%,逐年下降,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2.4萬億,占比13%,而另類投資7.2萬億,占比39%,逐年上升,目前已成為最主要投資方向。圖15:2019年保險資管機構投資資產構成圖16:2018-2019年投資產品規模增速其他資產0.00%11%45.00公蔡基金股權35.008915.00銀行存泰銀行存款股票公養基金金融產品債券資料未源:(2019-2020年保險資管業綜合調研,信達證參研發中心資料來源:(2019-2020年保險資管業綜合調研
26、,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心#page#圖17:保險資金資產配置比例(%)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眼光長遠,注重長期復利收益。保險資產管理機構由于其自身的資金,近八成來源于險企保費收入,擁有較長的負債久期。為避免久期錯配下的市場擾動導致的利潤波動,保險資金多追求長期的、能夠提供一定現金流的、穩定回報的金融資產。因此,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在投資端更為謹慎,同時更注重長期的復利回報,平滑收益曲線。2008-2019年保險資金運用平均收益率為5%。圖18:2001-2019保險資金運用平均收益率12%的有的的有華有的今的均有約有有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三)保險資金運用范圍逐步拓寬19
27、95年保險法出臺前,保險資金因投資機制不健全導致投資領域過于雜亂,系統性風險較嚴哦。在1995年保險法頒布之后,保險資金開始向規范化和專業化發展,先后建立了保險投資債券、股票、基礎設施、不動產、股權以及境外投資等制度。保險資金運用放寬開始于2004年。2004年以前,保險資金主要投資于銀行存款、國債、金融債券。2004年以來保險資金運用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1)2004-2005,保險資金允許投資于股票市場和海外投資,同時增加銀行次級債、可轉換公司債。2)2006-2010年,保險資金進一步放開,允許間接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債權投資計劃以及商業銀行股權、未上市企業股權、不動產。3)2012年下半年開
28、始,開啟市場化改單時期。銀保監會頒布一系列資金運用新政,進一步放寬投資范圍和占比,例如2012年增加信托和銀行理財等金融產品以及股指期貨等衍生品,2014年新增優先股、創業板、以及創投基金等,2015年增加保險私募基金,非標占比開始上升,在2016年后成為第一大配置資產。表3:保險資金投資范圍時間保險資金投資范圍1995-1999銀行存款、國債、金融債券銀行存款、國債、全融債券、基金1999-20042004-2006銀行存款、國債、金融債券、基金、股票2006-2010銀行存款、國債、金融債券、基金、股票、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間接)、不動產13#page#2010-2012銀行存款、國貨、
29、金融債、基金、股票、國家基礎社會建設項目(問接)、不動產、PE銀行存款、國貨、金融情、企業或公司債、基金、股票、國家基礎設施項目(直接或問接)、不動產、2012年以后PE、股指期貨、金融行生品、海外投資;銀行理財、銀行業信貸資產支持證券、信托公司集合信托計劃、券商專項資管計劃、保險資管基礎設施投資計劃、不動產投資計劃以及項目資產支持計劃。資料未源:銀保監會、信達證養研發中心近年來,險資投資渠道范圍進一步拓寬。2018年設立專項纖困基金專項產品投資上市公司服票、債券以及可交換債等,規定保險公司投資專項產品的賬面余額,不納入權益類資產計算投資比例監管,并允許專項產品通過券商資管計劃和信托計劃化解股
30、票質押風險。此外,鼓勵保險資金投資商業銀行二級資本債和無固定期限債券,其中永續債信用級別大部分為AA+或者AA+以上,二級資本債投資信用評級為AAA級或AAA級以上,且銀保監會新修訂的關于保險資金投資銀行資本補充債券有關事項的通知對發行人的條件由原先的大行放寬至中小行。2019年商業銀行二級資本債發行規模同比+191%至1.2萬億元,且評級較高,AA+以上規模為1.12萬億元,占比達94%,平均發行利率為4.4%,平均期限達8年,收益高于同期限國債收益率。另外,監管鼓勵長期資金入市開展價值投資,以及擴大股權投資比例以及拓寬股權投資行業范圍等,為實體經濟提供長期資金。表4:保險資金投資范圍放開日
31、期相關政策主要內容保險資金開展股票投資,分為一般股票投資、重大股票投資和上市公司收購等,中國保監會根據不同情形實施差別監管;保險資金可2018/1/1保險資金運用管理辦法以投資資產證券化產品、創業投資基金,可以投資設立不動產、基礎設施、養老等專業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專業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可以設立符合條件的保險私蔡基金2018/10/25保險資管公司設立專項產品有關通知專項產品主要用于化解優質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不再限制財務性股權投資和重大股權投資的行業范圍,要求保險公2018/10/26保險資金投資股權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司綜合考感自身實際,自主審慎選擇行業和企業類型,并加強股權投資能力和
32、風險管控能力建設為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充實資本,優化資本結構,擴大信貸投放空允許保險機構投資商業銀行發行的二級資本債券和無固2019/1/24間,增強服務實體經濟和風險抵御能力,銀保監會允許保險機構規定期限資本債券資符合條件的銀行二級資本債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關于保險資金參與信用風險緩釋工具和信用保護工具保險資金參與信用風險緩釋工具和信用保護工具業務僅限于對沖風2019/5/1業務的通知險,保險機構不得作為信用風險承擔方保險資金投資的集合資金信托,基礎資產限于非標準化債權資產、2019/7/1關于保險資金投資集合資全信托有關事項的通知非上市權益類資產等,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的集合資金信托,信用等級不
33、得低于AA級;設置差異化的權益類資產投資監管比例。根據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充關于優化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監管有關事項的通2020/7/17足率、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及風險狀況等指標,明確八檔權益類資產知監管比例,最高可到占上季未總資產的45%。保險資金投資的債轉股投資計劃,投向市場化債轉股資產原則上不低于凈資產的60%,可投資的其他資產包括合同約定的存款(包括2020/9/9關于保險資金投資債轉股投資計劃有關事項的通知大額存單)、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等銀保監會認可的資產;債轉股投資計劃進行份額分級的,應當為優先級份額1)取消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于保險類企業、非保險類金融企業和中國銀保監會取消保險資金開展
34、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與保險業務相關的養老、醫療等特定企業要求,允許保險機構自主2020/11/13選擇投資行業范圍。2)鼓勵保險資金開展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項時。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管理暫行辦法配套實施細則:組組合類產品:在原6大類基礎上增加“大額存單、同業存單”,股票2020/9/11合類保險資產管理產品實施細則、債權投資計劃實施拓展為“上市或掛牌交易的股票”;股權投資計劃:允許投資可轉換細則和股權投資計劃實施細則為普通股的優先股、可轉換債券資料來源銀保監會,信達證券研發中心14#page#(四)保險資管新規政策落地,保險資管角逐個人財富管理和養老金市場資管新規拓寬銷售端,允許面向個人、養老金等
35、投資者。2020年3月25日,銀保監會發布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管理暫行辦法,從定位、合作機構、產品端、銷售端、投資端五個方面對保險資管進行了規定。其中,資管定位、合作機構、產品端、投資端的規定,較之前的征求意見稿基本一致,但在銷售端有所放松,主要體現在:可向合格個人投資者進行銷售,意味著保險資管機構可以開展高凈值客戶業務。但銷售僅限于組合類產品債權計劃及股權計劃不可向個人投資者開放:代銷機構在之前的征求意見稿規定的自銷和銀行保險業代銷兩種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至金融機構及其他機構,代銷范圍與理財子公司保持一致;合格投資者增加了養老基金。表5:保險資管新規要點財產法律關系:信托,即獨立于相關機構及個人
36、定位產品類型:定位為私募產品可以聘請提供獨立監督、信用評估、投資顧問、法律服務、財務審計或資產評估等專業機構,機構需具各認可的專業資質;合作機構對于投資顧問機構,需具備專業資質外,還需受全融監督管理部門監管;保險資管機構與投資機構合作時,需提前10個工作日報銀保監會,同時投資顧問不可承擔投資決策、不得直接執行投資命令、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等保險產品大致可分為:固定收益類、權益類、商品類、金融衍生品類、混合類。又可分為:債權投資計劃、服權投資計劃、組合類產品端保險資產支持計劃、保險私象基金、險類產品不屬于保險資管產品可向合格個人投資者銷售(意味可開展高凈值客戶業務),但僅限于組合類產品資管產品代銷
37、機構擴展至金融及其他機構銷售端合格投資者新增“基本養老金、社會保障基金、企業年金等養老基金”投資范圍較大,投資非標比例不得超過凈資產35%、不可直接投資銀行信貸投資端資料來源:信達證券研發中心(五)政策因素及業務轉型成為行業發展的最大掌時保險資管新規及配套政策完全落地尚不足1年時間,雖然保險資管公司在財富管理上具有一部分天然的優勢,但在政策的限制和機構內部的業務轉型依然對其進入財富管理市場競爭造成阻礙,行業發展依然存在著以下問題政策未對個人投資者放開股權、債權計劃。雖然保險資產新規允許保險機構對合格個人投資者銷售組合類產品但保險公司區別于其他資產管理機構的股權計劃、債權計劃產品并未放開。并且,
38、組合類產品面向個人投資者銷售時,僅能投資于可投資銀行存款、公開市場交易品種和公募基金,而不能投資于保險資管產品、資產支持計劃、保險私募等品種。在此情況下,保險資管將面臨基金、券商資管等機構的同質化競爭,同時限制了產品組合創新,無法發揮保險資管真正的優勢??蛻艄芾沓蔀樾抡n題。保險資管新規前,絕大多數保險機構的客戶均來源于集團或關聯公司,而當保險資管面向個人及其他第三方開展業務時,對銷售隊伍、顧問團隊、配置團隊等提出了更高的專業要求,管理成本也將提升。單輪前進變成雙輪驅動。個人投資者相對于機構投資者,差異性更大,對財富管理的需求更難趨同。因此,面對不同需求,公司必須能夠開發相對應的產品,要求保險資
39、管機構進行轉型:由原來的機構需求轉變為機構及個人需求,從原來的只注重資產管理轉型到注重資產管理與投資服務相結合,從產品與投資轉變為產品與投資,渠道與銷售相結合。保險資管機構需要額外花費管理成本建設相對應服務隊伍。15#page#二、海外保險資管巨頭經驗海外頂級保險資管公司初期都依托于母公司集團業務,后通過收購、兼并等方式組建各類專業化資管公司,不斷拓展第三方委托資產管理規模,提升綜合化以及全球化資產管理服務。主要經驗總結如下,1、管理模式上,主要實行控股集團化組織架構,集團公司控股保險、銀行、資管等專業子公司,同時子公司也控股相關的公司(例如安聯資管業務平臺AAM下設PIMCO和AGI)。同時
40、采用專業化集中管理模式。保險巨頭通過專業化分工和共享平臺下資源優勢實現資產管理的精細化,提升投資能力。2、并購方面,海外保險集團通過并購做大資產管理組織機構,實現較為完善的投資管理體系。安聯集團通過1999-2001年并購多家專業資產管理機構,實現規模從230億歐元到6200億歐元的飛速突破。同樣,安盛集團不僅通過收購兼并同業擴充業務體系,從原來的火險、財產險拓展到壽險、財險、再保險等較為完善的業務體系,另外還通過收購EquitableLife間接持有AllianceBernstein,同時AXAIM收購美盛股票投資和量化先驅羅森博格股票投資團隊壯大資產管理業務,提升集因綜合多元服務能力。3、
41、全力發展第三方業務。安聯大力發展第三方業務(占資產總規模的比重超過70%),目前已成為主要收入和利潤來源(2020年利潤占比為26.5%),4、全球化資產配置。國際頂尖保險公司都具備強大的全球資產配置能力,實現長期穩定收益。安盛在歐洲、北美、亞洲等19個國家設有分支,安盛控股的AB公司投資于美國市場以外的資產占比超過50%。(一)安聯集團通過外延式并購和第三方業務壯大資產管理規模德國安聯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保險集團之一,安聯資產管理公司(AAM)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險系資產管理公司之一,旗下有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和安聯全球投資者(AGI)兩家公司。安聯資產管理公司在全世界范國內提供公
42、募基金、養老全管理、專戶管理等全面資產管理服務。截止2019年,安聯管理資產規模達2.3萬億歐元,位列世界資管公司第五,保險系資管公司第一。表6:2019年全球資產管理公司規模排名性質國別黃產管理規模(十化歐元)名稱排名美園6704基金系貝菜德基金公司美國5625先鋒資產管理公司恭金系美國2852恭金系美國富達報資集團美國銀行系道富環球投資管理公司27762268保險系安聯投資管理德國、美國1833美國恭會系資本集團美國1805銀行系屏根資產管理公司美國1709銀行系梅隆投資管理公司美國1653銀行系東方匯理資產管理公司10法田、關田1604保險系安盛投資管理公司1y美國1500銀行系高盛投資
43、管理公司美聞1155保險系12法通投資管理公司美國13保德信投資管理公司1316保險系109314關國、法國恭金系景順投資管理公司15美國1075恭金系T.Rowe Price16美國1029基金系或靈頓管理公司美圖17948基金系紐文投資公司法國銀行系法國外貿銀行投資管理公司186美國銀行系19北方信托資產管理公司906日本829銀行系20三井住友信托銀行資料未源:IPE、麥方錫、信達證券研發中心1、通過并購實現資管規??焖贁U張通過收購兼并一系列專業資產管理機構擴張資產管理業務,實現投資運作。在全球化背景下,安聯集團旨在將公16#page#司打造成綜合金融服務商,于1998年將資產管理業務作
44、為集團獨立核心業務并大力發展,并設立了安聯集團資產管理部門AllianzAssetManagement(AAM,德盛安聯資產管理的前身),同年年底資產管理規模達到230億歐元。安聯集團于1999-2001年開啟了大規模收購,2000年先后收購了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PIMCO)、Cadence資本管理公司,奧本海姆資本(OppenheimerCapital)以及NFJ投資集團,2000年底資產管理規模高達3360億歐元。此后于2001年收購了NicholasApplegateCapital和DresdnerBankGroup,包括德國資產管理公司DIT及DBI,以及環球資產管理公司RCM.完成收
45、購后,安聯將AAM和DresdnerBankGroup資產管理業務合并,油話“800(100)2009油“長F“準下將DresdnerBank出售給德國商業銀行,并將德國商業銀行資產管理公司Cominvest并入德盛安聯(AGI).20111Z0不IOOowld我重一“重準圖準“年3月,PIMCO資產管理規模達2.16萬億美元,主要負責二級市場投資,AGI主要負責另類投資圖19:安聯資產管理大事記。安聯集團將責產管理業務作為核心業務發展,設立安聯集國資產管理部門(AO)1998收購美國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同年還收購了Cadence資本管理公司、奧本海姆資本和NF
46、J投資集團2000德國資產管理公司DIT和DBI,以及環球資產管理公司RCM。完成收購后將安聯資產管理和德2001累斯領銀行集團的資產管理業務合并,成立德盛安聯資產管理將德盛安聯資產管理改名為安聯金球投資者2004安聯將德累斯頻銀行出售給德國商業銀行,同時將德國商業銀行資產管理公司Comivest2008新成立安聯責產管理公司,包括PIMC0和安聯全球投資者2011資料來源:安聯集團,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管業務為母公司重要利潤組成部分。較高的第三方業務占比帶來較多的管理費收入,對母公司盈利貢獻穩步提升。2020年,資管業務收入為73.5億歐元,占比為5.2%,收入占比基本維持在5%,為壽險和財險
47、外第三大收入貢獻。2020年,資管業務營運利潤28.5億歐元,占比26.5%,較2006年的14%顯著提升,且過去十年基本維持在20-30%。圖20:安聯資產管理公司收入結構圖21:安聯資產管理公司利潤結構0g40%0%01口財險口資產管理資料來源:安聯集團年報,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安聯集團年報,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產管理業務ROE較高。2017-2020年,資產管理業務平均ROE為19.6%,遠高于財險(8.1%)和壽險(8.8%),同時也高于集團ROE(10%),體現出較高的盈利能力。177#page#圖22:安聯資產管理業務ROE較高20.0%10.0%5.0%20182019017
48、資料來源:安聯集團年報,信達證券研發中心2、受托結構以第三方業務為主,近年來零售業務開始發力第三方業務為重要資金來源。盡管安聯為保險系資產管理公司,但受托結構以第三方業務為主,為資管業務提供了較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截止2020年,安聯管理資產規模達2.4萬億歐元,其中第三方資產1.7萬億歐元,占比71.7%,基本維持在70-80%,且較2005年的58.7%明顯上升。而第三方業務中,2020年PIMCO占比為78.1%,AlianzGl占比為21.9%。安聯根據客戶需求、資金性質等為第三方客戶提供多元化的投資管理產品和服務(表7)。從客戶來源來看,PIMCO第三方業務分為來自機構的中央銀行、主權
49、財富基金、養老基金、公司、基全會和捐贈基金等以及來自零售客戶的全球個人投資者資產。我們認為,第三方業務的發展有助于減少對股東關聯資金的依賴,拓寬資金來源范圍,提升資管規模,同時市場化資全管理也有助于促進投資管理能力的提升。圖23:安聯資產管理公司資產規模圖24:安聯資產管理公司資產結構300090%250080%70%200060%150050%40%100030%20950010%201520162017201820120162012019第三方管理資產(十億歐元)集團內管理資金(十億歐元)第三方管理資產集團內管理資金資料來源:安聯集團年報,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安聯集團年報,信達證券研
50、發中心#page#圖25:PIMCO和AllianzGl第三方資產管理規模(十億歐元)圖26:PIMCO和AllianzGl第三方資產管理規模占比2000010資料未源:安聯集團年報,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安聯集團年報,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表7:安聯資產管理第三方業務分類按照投資目的按照資產類別按照管理方式按照客戶資產配置型現金和短久期獨立賬戶退休計劃抗通脹型公蔡基金固定收益金融機構權益私東基金妝入型教育機構通脹相關避稅型ETF基金非營利性機構流動性管理型貸幣集合理財信托健康保險機構絕對收益型另類投資可變年金信托企業年金全球資產配置資產配置一般企業核心固定收益投資型公眾年金計劃廣義權益投資型資
51、產負債管理概念生命周期概念風險管理概念資料來源:安聯集團、信達證券研發中心第三方業務主要來自美國,近年來拓展亞太業務。安聯在國際化發展中,通過收購PIMCO,將美國作為第三方業務重要發展區域,2020年第三方業務中來自美國的占比達到54.8%。近年來,安聯也在積極拓展亞太地區資管業務。2020年亞太地區第三方業務的占比達到12.4%(2015年占比為11.3%)。圖27:安聯第三方資產管理區域分布資料來源:安聯集團年報,信達證參研發中心以機構客戶為主,近年來開始拓展零售業務。安聯集團客戶分類中,機構業務占主要地位,2020年占比為57.9%近年來,隨著私人財富的增長,個人投資者比例呈現上升趨勢
52、。截止2020年,機構客戶占比從2008年的74%降至58%,而零售客戶占比從26%提升至42%。其中美國地區零售業務占比較高,而歐洲和亞太地區以機構業務為主。19#page#圖28:機構和零售客戶占比資料未源:安聯集團年報,信達征券研發中心3、具備強大的投研能力構建強大的投研能力體系。為加強投研指導,更好統籌全球范圍內的投資活動,2007年安聯集因成立投資管理部門(AIM),對安聯資產管理公司做出投資策略的指導,具體的投資管理仍由PIMCO和AGI獨立完成。AIM匯聚了大量的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及不同學術背景的人員,為公司旗下的資產管理公司提供專業化的投資方案,致力于資產全球化配置,分散風險。安
53、聯資產管理公司的各個業務部通過AIM進行交流、投資咨詢,AIM在全球各大中心城市均有業務中心。經過多年的發展,AGI和PIMCO形成了較成熟的投研體系。PIMCO專注于固定收益投資,2019年圖收類資產配置高達90%;AGI重點以權益投資和混合投資為主。圖29:安聯投研體系德國安聯保險集團安聯投資管理部門(AIM)投資指號安聯資產管理公司(AAM)AG資料來源: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心AGI:下設有四個研究平臺,其中1、基層研究平臺是由10名內部員工,超過300名獨立記者,實地研究人員,以及全球50000名業界人士組成的環球網絡,致力于公司或行業的基本面實地研究;2、ESG研究平臺是由10名資深的具
54、有全球視野的分析師組成,通過環境方面(E)、社會方面(S)、以及公司治理“S一=()于尋求真正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優秀公司;3、行為金融學研究平臺借助金融和心理學的綜合觀點,致力于幫助投資者及其投資顧問做出妥善的財務安排。PIMCO:構建了一套著名的自上而下的從經濟論壇、投資委員會、到研究團隊和投資經理的成熟投研體系。20#page#PIMCO作為專業的固定收益投資機構,宏觀研究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經濟論壇是形成宏觀觀點的核心安排。PIMCO每年都會邀請資深經濟學家、政治家、企業家等參加公司內部為期三天的經濟論壇,與自己的投資智愈團充分討論研究達成未來3-5年宏觀觀點共識,還會在每年3.6.9
55、月舉行短期宏觀論壇,目的在于展望未來24個月的市場波動。投資委員會根據宏觀觀點,以及對各經濟因子包括經濟增長、通膚在內的因子的風險、收益的分析量化,最終形成未來一年的每季度可以調整的投資指導框架。最后,由研究團隊和投資經理確定投資組合。PIMCO構建的這套自上而下的投研體系經受住長時間不同經濟環境的考驗,其在2006年認為美國房地產市場是一個泡沫,遠離了次級房地產抵押證券,在2008年次債危機全面爆發時還能保持4.82%的收益;在2008年成功預言歐盟會出現債危機,遠離了歐洲國家主權債券,解過了歐洲債務危機。圖30:PIMCO自上而下投資流程TOP DOWNPIMCOPORTFOLIORESE
56、ARCHANDANALYSISBOTTOM UP資料來源:PIMCO、信達證券研發中心上的可“上體下排準“然“不好重是排學單高位。2020年,79%的第三方資產管理好于基準。其中,2018年PIMCO51%的三年滾動投資業績好于標準過去幾年基本在70-90%。2018年AllianzGl三年滾動投資成功率93%,且較2013年的55%明顯提升圖31:三年期滾動投資成功率(%)2014201620172018underperforming third-party asset under資料來源:安聯集團年報,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心#page#圖32:PIMCO三年滾動投資成功率圖33:Allianz
57、Gl三年滾動投資成功率2014201320101201資料來源:安聯集團年報,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安聯集團年報,信達證系研發中心4、投資以固收類為主,持倉評級較低且久期較長安聯集團資產管理投資策略上具備三大特征,1)以固收類配置為主,權益類占比較低。安聯集團資產配置以固收類為主,權益類資產和另類資產較低。2020年固收類配置占比高達77.4%,權益類和混合類僅占15%。從保險資全配置來看,債券占比達86.3%,股票配置9.3%。第三方業務同樣以固收類為主。2005年以來,第三方管理資產中固收類資產配置基本為80-90%,而權益類占比基本小于20%。截止2020年,受托管理的1.7萬億歐元
58、資金中,固收類占比高達78.3%,權益類占比僅9.5%。這主要因為PIMCO是債券型資產管理公司。安聯以固收為主的資產配置反映了其有效依托保險投資領域的經驗,發揮了公司對長期穩健型資金優秀的管理能力。圖34:安聯集團資產配置結構圖35:實聯集團保險資產配置結構(2020)房地產投資,現金及等價物另類,7.6%股票,9.3%混合類,7.5%權益類,7.6%固收類,77.4%資料來源源:安聯集團年報,信達證券#page#圖36:安聯集團第三方資產配置混合類,9%權益類。固收類,78資料未源:安聯集團年報,信達證券研發中心2)固收持倉評級低于我國保險業。安聯集團資產投資的債券中,政府債券和公司債券占
59、比最高,2020年占總投資資產比重分別為37.9%和36.6%。2020年安聯集團AAA級占比為19%,AA級和A級占比分別為25%和21%,BBB級占比高達28%。評級差異主要因為國內評級機構評定結果相對國外寬松,也有國內監管對保險資金投資固收類資產較為嚴格的原因,而海外保險資金通過信用下沉獲取更高收益。3)固收類久期較長。安聯集團固收類資產期限較長,期限大于5年的占比88.6%,1-5年期占比11.4%,資產負債錯配較小,僅不到1年。圖37:安聯集團固收類資產評級(2020)圖38:安聯集團固定收益類期限結構(2020)8122.龍小于1年1-5年大于5年資料來源:安聯集團年報,信達證券研
60、發中心資料來源:變聯集團年報,信達證養研發中心(二)安盛集團結合外延式擴張和專業化投資管理模式1、外延并購打造資產管理航母通過外延式收購擴張業務經營范圍,提升資產管理規模。安盛集團前身是法國諾曼底互助保險公司,成立于1816年。1982年,通過收購Drouot集團成為英國當時最大的非國有保險公司。隨后與CompagnieduMidi合并保險業務,并最終更名為AXA.AXA成立后通過并購擴張自己戰略版圖。1992年,AXA收購了EquitableCompanies(AXAFinancial前身),進入資產管理領線。1995-1997年收購了NationalMutualHoldings(AxAAs
61、iaPaciicHoldings前身)、并與競爭對手CompagnieUAP合并,全球市場份額不斷擴大。2000年,安盛通過收購SanfordC.Bermnstein(AlianceBernstein前身),進一步加強資產管理業務實力。隨后的20年內,安盛通過多項并購,迅速擴大了公司保險業務在關洲、歐洲、亞洲的市場份額。2020末總資產達8050億歐元。表8:安盛集團發展歷程日期相關政策1816年法國諾曼底互助保險公司成立1982年收購Drouot集團,成為法國當時最大的非國有保險公司1988年與CompagnieduMidi合并保險業務,后更名為AXAMidi,而后更名為AXA23#page
62、#1992年獲得EquitableCompanies控制權,后改名為AXAFinancial1995年收購NationalMutualHoldings大部分服權,后更名為AXAAsiaPacificHoldings1997年與競爭對手CompagnieUAP合并子公司AlianceCapital收購SanfordC.Bernstein,隨后更名為AllianceBemstein.2000年還收購了AXAFinancial少數股權2004年收購關國保險機構MONY,使得安強的壽險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2006年收購WinterthurGroup,加強了安盛在歐洲市場的地位2008年收購Seguros
63、ING2011年收購AXAAsiaPacificHoldings剩余服權,并出售澳洲部分業務2012年成立工銀安盛,并收購匯豐在香港和新加坡的一般保險業務2013年收購匯豐在墨西哥的一般保險業務2014年完成了三項國際保險業務的收購2015年創立AXA戰略投資2016年將類團投資、養老金和直接投資業務出售給PhoonixGroupHoldings2018年美國子公司EquitableHoldings.IPO上市出售EquitableHoldings的服權;出售AXABankBelgium,并與CrelanBank達成保險銷2019年售合作;完成安盛天平利余50%股權的收購出售波蘭、捷克和斯洛文
64、尼亞的保險和養老全業務2020年出售海灣地區及希臘業務資料來源:安盛集團官網、信達證參研發中心安盛集團業務經營覆蓋全世界范圍。安盛集團主要經營區域為法國,以及法國以外的歐洲地區、亞洲、美國以及其他地區。截止2018年,法國以外的地區收入和盈利貢獻均為75%,顯示對海外盈利的依存度較高。圖40:安盛集團利潤區域分布圖39:安盛集團收入區城分布(2018)國際,頻實體1%法國,25.4%橫向實體美國,18亞太,9%美國,16%亞洲,17.8%法國,249向實歐洲36%資料未源:安盛集團年報,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安盛集團年報,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安盛資產管理業務主要包括立足于美國的聯博基金(Ali
65、anceBernstein)和總部位于法國的安盛投資管理公司(AXAIM)。兩者均為安盛集團的獨立子公司,管理資產規模占總規模的83.5%(2018年),通過共同基金、對沖基金和投資組合為個人、機構和集團附屬公司提供服務。截止2020年12月31日,資產管理規模達1.03萬億歐元。聯博基金(AB):源于安聯資本和伯恩斯坦公司。安聯資本設立于1971年,1985年被EquitableLife最初為私人證券公司,此后成長為最大的獨立投資管理人之一。2000年,安聯資本合并伯恩斯坦,更名為AllianceBernstein(即現在的AB),結合了安聯資本在成長股權和公司固定收益方面以及零售共同基金家
66、族方面的優勢和伯恩斯坦在價值股本和免稅固定收益以及私人客戶方面的優勢。聯博基金為獨立的投資管理公司,以第三方業務為主,主要提供個人零售和私人財富管理,機構業務,以及研究服務。2018年底,AB資產管理規模4590億元,其中第三方業務占比超過70%。2019年,安盛集團分拆子公司EquitableHoldings24#page#(EQH)在美國上市。2019年年底,安盛集團出售所有的EQH股份,自2019年未起,AB資產管理業務不再并入集團報表。安盛投資管理公司(AXAIM):公司是主動管理、長線投資、擁有多元化資產的環球投資公司,由集團集中持股,持股比例達78.96%(2018年),主要為集團
67、保險資金提供投資產品組合服務。此外,公司并購了包括美盛股票投資、羅森博格股票在內的投資團隊。2018年底,AXAIM資產管理規模為7300億歐元,主要服務集團內資產,第三方資金占比僅32%。表9:AXA集團兩大資產管理子/孫公司概況(2018年)HI YXyAlliance Bernstein78.96%AXA集團持股比例(2018年)持有59.25%EQH,EQH及其子公司持有AB62.5%股權業務構成第三方服務為主,機構服務、個人自有保險資金投資為主,為客戶提供共同基金和豐富專門的投資產客戶零售業務、私人財富管理業品組合務,研究服務2018年管理規模4590億歐元,第三方資產管理約7300
68、億歐元,自有保險責金管理約占68%0號12.43億歐元2018年營業收入27億歐元6.9億歐元3.4億歐元2018年稅前基礎盈利349全球資產管理公司排名資料來源:安盛集團官網、信達證參研發中心安盛集團資產管理業務成為集團重要利潤貢獻。2018年,資管業務收入為39.5億歐元,占比3.8%,維持穩定。2018年,資管業務歸屬集團的基礎盈利為5.41億歐元,占比8.8%,較2014年有所提升+0.8pct,但低于安聯。圖41:安盛集團收入結構圖42:安盛集團利潤結構100%070%0H60%S0%0%0%2010%0262014投資業務其他業務資料來源:安盛集團年報,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未源:安
69、盛集團年報,信達證券研發中心2、近年來第三方資產規模占比和零售業務占比均有所提升管理資產規模08年以來穩步增長,第三方占比有所擴大。自2000年安聯資本收購伯恩斯坦以來,資產管理業務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時期,自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規模觸底后,AB和AXAIM資產管理規模再次穩步增加。截止2018年底(因2019年AB不再并表),安盛集團管理資產總規模達到1.42萬億歐元,相較于2011年的1.06萬億歐元增長33.7%。其中AB管理規模為4590億歐元,AXAIM管理規模為7300億歐元,分別較2011年增加37.0%、42.5%。從管理規模占比上看,AXAIM占比不斷提升,由2004年的40%
70、上升至2018年的51%,而AB占比從2004年的45%下滑至2018年的32%。08年以后,安盛集團第三方管理資產規模逐漸恢復并提升。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第三方資產管理規模占比從2007年的51.4%下降至2012年的低點38.9%,隨后緩步回升至2018年的44.2%,但相比安聯資管仍然較低。25#page#圖43:AXA集團資產管理規模及分部占比(單位:百萬歐元)圖44:安盛集團資產第三方規模及占比(單位:百萬歐元)NH般賬戶資產占比三方管理資產古比資料未源:安盛集團年報,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安盛集團年報,信達證券研發中心第三方業務占比較高的AB盈利貢獻較大。AB第三方業務占
71、比近70%(2016年)。近十年,集團資產管理收入變動福度較小,2011年(36.01億歐元)至2018年(39.50億歐元)僅提升9.7%。而稅前收益率提升較為明顯,2018年(26.2%)較2011年(16.0%)提升10pct。其中,以第三方資產管理業務為主的AB公司2018年實現管理收入27.06億歐元,較2011年提升32.8%,收入占比為68%,稅前利潤6.85億歐元,較2011年提升152%,利潤占比為65%,稅前利潤率25.4%,較2011年提升12.2pct。圖45:安盛AB管理資產第三方占比(2016年)非第三力資料來源:安盛AB年報,信達證象研發中心圖46:AB和AXAI
72、M管理收入貢獻(單位:百萬歐元)圖47:AB和AXAIM利潤貢獻(單位:百萬歐元)稅前基礎收益:A稅前利潤率:資料來源:安盛集團年報,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未源:安盛集團年報,信達證券研發中心第三方業務以機構客戶為主,非機構客戶占比上升。第三方資產管理客戶主要包括:高凈值私人財富管理需求客戶(私人客戶)、零售客戶及機構客戶。安盛集團的客戶結構中,機構客戶占比近70%,零售客戶占比為25%私人客戶占比為6%。安盛AB的資管客戶也以機構客戶為主,占比接近50%,但隨著近年來私人財富管理的需求不斷上升,個人客戶自主化管理財富意愿的不斷增強,AB非機構客戶占比略有上升,2013-2020年私人財富管理客
73、戶及零售客戶占比從49.8%提升至54.0%。26#page#圖48:安盛集團第三方資產管理客戶結構(2017年)圖49:安盛AB客戶來源占比(按資產規模分)機構客私人財富管理機構客資料來源:安盛AB年報,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未源:安盛集團年報,信達證券研發中心3、投資策略:以固收類投資為主,采用專業化分工的投資管理模式以固定收益投資為主。安盛集團的投資資產占比中,債券和債權類固定收益金融產品占比超50%,其次為資產支持合約(21.14%,2018)及債務貸款(8.74%,2018),權益占比較?。?.17%,2018)。自2014年起,債券和債權類資產及權益占比不斷上升。安盛AB也以固定收益
74、為主,但權益類配置占比較高。在2013-2018年提供的投資服務中,固定收益占比基本超一半(2018年為53%),而權益產品配置超過三成(2018年為36%)此外,被動型產品(包括權益和固收)及其他產品的投資服務占比較小,約23%圖50:安盛集團投資資產占比圖51:安盛AB提供投資服務占比產支持合約主動型固定收益主動型權益被動型權益質運辦性固定資料來源:安盛集團年報,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未源:安盛集團年報,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固收持倉評級較低。2018年安盛集團AAA級占比為21%,AA級和A級占比分別為30%和22%,BBB級占比為23%,固收持倉評級低于我國保險業。評級差異主要因為國內評級機構
75、評定結果相對國外寬松,也有國內監管對保險資金投資固收類資產較為嚴格的原因,而海外保險資金通過信用下沉獲取更高收益。圖52:安盛集團固收類資產評級(2018)資料來源:安盛集團年報,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實施專業化分工的投資管理模式助力投資收益提升。AXAIM采用模塊化管理,通過組建專業子公司或收購其他專業投資機構,并根據固定收益、股票、另類投資等分類方式配套專業化的投研團隊和投資公司。固定收益方面,分為全球組合配置、發達國家與亞大投資、貨幣市場投資、新興市場投資,權益投資分為數量化投資(由Rosenberg27#page#全球基金投資公司負責),主動型投資(安盛Framlington資產組合公司負責
76、)。另類投資分為結構性產品、房地產投資、私人股權投資、和對沖基金等資產管理模塊。專業化分工和共同平臺,以及平臺下資源共享模式有助于資管業務的精細化發展,提升投資收益水平,同時也有助于提升資管能力和效率。三、國內案例:新華保險(一)戰略定位新華是較早提出財富管理戰略定位并對財富管理概念逐步明晰和落實的險企。國內鮮有保險機構真正提出財富管理。2019年李全總上任后,新華提出二次騰飛“1+2+1”戰略構想,傳承與落實上市之初提出的“一體兩翼”發展布局,即以壽險為主體,以財富管理和康養為兩要,以科技賦能為驅動。其中壽險主業旨在為客戶提供綜合保障計劃于財富規劃;康養產業旨在通過健康和養老生態圖布局來協同
77、壽險主業發展;財富管理業務旨在通過合理的投資運作和資本管理支持壽險的發展。在此戰略下,公司首次提出“資產負債雙輪驅動,規模價值全面發展”的理念,財富管理為主要驅動力之一。過去幾年新華僅專注于負債端的轉型,此次調整對投資端的重視程度也明顯提升,強調新華資管在新華發展中的戰略定位。資產負債雙輪驅動體現在資產負債雙向融合,雙向打通,負債端將依托保險主業資金供給,發揮風險保障與財富管理職能,擴大資產端規模,并保持負債端業務結構良好,確保規模和價值均衡發展。資產端聚焦財富管理業務發展,通過開拓優質資產,通過提高投資效益以及風險控制來支撐負債業務的發展,滿足客戶需求同時為股東創造價值。需要強調的是,雙輪驅
78、動下財富管理不同于資產管理在于1)相比資產管理單一保險資金和產品體系,財富管理資金更加多渠道,產品體系更多元,2)服務對象不只是股東,還有客戶,提供保障以外的財富增值服務,3)模式從“負債驅動資產”轉變為“資產負債雙輪驅動”。圖53:一體兩翼+科技賦能構建“一體兩翼+科技賦能”,即“1+2+1”發展戰略財富管理壽險本業康養產業4-投資綜合保障計劃與健資本養康老運作管理財富規劃科技賦能以投資支持壽險發展以康養產業與壽險協同發展資料來源:新華保險2020年開放日PPT,信達證參研發中心(二)實施情況打造綜合型財富管理機構。公司致力于打造自上而下的統一財富管理平臺,將財富管理從單一的母公司資金受托轉
79、變為以客戶為中心的專業綜合性財富管理機構,整合保險資金、養老金和第三方渠道資管業務,為客戶提供保障需求以外的多元化財富管理服務,滿足客戶差異化需求。公司戰略目標是依托保險主業,服務“1+2+1”戰略,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全方位、專業化、有特色的綜合性財富管理平臺,并繼續做大資產規模。戰略定位是以養老全、第三方資金作為突破口,以科技賦能加強渠道獲客能力,豐富產品體系,形成資產負債雙輪驅動,打造統一、融合型的財富管理平臺。從目前實施情況來看,公司主要從財富管理平臺搭建、投資能力建設、資管產品開發等方面著手,打造綜合型財富管理機構。平臺搭建方面:以新華資管公司為主體,協同養老公司、新華資產香港打造統一
80、財富管理平臺,同時強化渠道建設,搭建融合化銷售平臺,促進保險銷售和財富管理銷售產生協同。28#page#投資能力建設方面:圍繞“一中心、雙核力、三支柱”發展思路,即以客戶體驗為中心,以專業化投資研究和數字化科技支持為兩大核心能力,以人才為根本、市場化機制為動力、企業穩健投資文化,以絕對收益為導向,堅持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理念,提升投資能力。資管產品開發方面:境內外平臺建立涵蓋不同資產類別、投資策略的完整產品體系,同時在完善第二支柱養老金產品線的同時積極開拓第三支柱個人養老保障業務產品線,為客戶創造穩定回報。公司現有境內產品體系包括行業策略產品、量化策略產品、存款型產品、主動選股產品、纖因專項產品
81、以及固定收益類產品。境外資管產品包括混合型、權益型和債券型產品。圖54:資產負債雙輪驅動,打造統一融合的財富管理平臺科技賦能支持下的資產負債雙輪驅動、統一、融合型財富管理平臺資金運用資金來源境內投資管理平臺境外投資管理平臺保險業務資產(香港)公司資產公司+養老公司養老金公司境內第三方境外第三方投研、資訊、社交多功能一站式平臺資料來源信達證圖55:保險資管產品(境內)圖56:保險資管產品(境外)優質IPO項目互聯網傳媒產業優速明速系列(1-7號)增發、大宗交易等項目多因子量化股票精進優先股、可轉債、債券等科技創新產業優選多因子量化基金精進醫療醫藥優選混合型醫藥消費產業優選穩健收益基金精選互聯網科
82、技優選教育優選新經濟消費優選權益型明道穩健明義五號景星六高產配管榮路港段通精選三號明義六號債券型宏觀經濟、匯率、明淼三號貨幣政策策略資料來源:公司2020年開技日PPT,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科來源:公司2020年開效日PPT,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新華第三方資管業務取得快速增長,今年將開展高凈值個人業務。截止2020年前三季度,新華資產管理規模為1.13萬億,而2019年同期僅7000多億,實現較快增長。其中第三方業務起到了較大的助推作用,僅用一年的時間實現了迅猛發展。截止2020年三季度末,第三方業務規模達到3500億,占比超過30%,預計到2020年底第三方資管規??梢赃_到4000億元人民幣。第三
83、方利潤貢獻也顯著提升。這主要因為新華過往管理資產創造的效益得到了銀行、券商、信托和其他大機構的認同,2020年獲得了大單。另外,此前資管客戶全是機構客戶,2020年底公司已獲批經營個人資金,今年起將面對政策松綁下的高凈值個人客戶開發產品,將成為業績重要增長點。未來公司將繼續發揮投資管理優勢管理好體系內保險資金并驅動負債端產品銷售,另外也將積極擴張第三方資金來源,包括養老金等機構客戶以及更多的高凈值個人客戶,滿足財富保值以及財富傳承需求,并通過收取29#page#管理費收入提升投資管理利潤占比。(三)新華優勢新華資管所有的投資都是基于長期以來積累了大規模、長期資金的資本市場投資管理經驗,具備安全
84、、收益穩健特征,為打造財富管理平臺提供了基礎。新華主要優勢有1)具備大規模、長期限、穩定的壽險主業優質資金支持。2)建立了全面的投資管理體系,同時培養了專業人才隊伍,3)豐富的投資資產類別和產品創設能力。新華投資橫跨一、二級市場,涉及標準化資產和另類資產,涵蓋境內和境外資產,具備強大的產品創設能力,在投資多元化方面比券商、基金和信托更具優勢。例如,新華在非標投資領域建立了獨特優勢,具有強大的定價權優勢,同時在基金的投資經驗上也具備領先優勢,而大部分券商和基金更專注公開市場。4)較強的項目組織能力。新華以投行的思維推動項目投資,具備主動管理優勢,而其他機構更多是被動買方。5)強大的客戶基礎。憑借
85、保險主業積累的客戶資源,新華可以加大代理人團隊交叉銷售力度,加大零售財富管理產品的銷售。6)投資業績穩健,風控能力強。新華以絕對收益為考核,且業績波動較小,顯示出較強的風險控制能力。近年來公司投資收益率較為平穩,除2015年,凈投資收益率和總投資收益率基本維持在5%?;诖?,2020年公司第三方業務增長3000-4000多億,為行業最大增量,同時較強的項目能力也為公司吸引了優質的大單。此外,公司較為市場化的機制以及第三方業務的資產跟投也保證了業績的長期穩定。圖57:投資收益率圖58:新華資產配置資料來源:公司2020年開技日PPT,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公司2020年開放日PPT,信達證券
86、研發中心(四)未來展望未來新華將通過三步走戰略推進財富管理發展:1)過渡調整期(2020年):整合內部資源,調整架構職能;2)深化建設期(2021-2023年):鍛煉專業隊伍、搭建技術平臺;3)體系完善期(2024-2025年):完善管理體系、建成融合平臺。從產品、科技支撐、渠道以及團隊來實施布局,1、產品端:構建多資產(融合股票、基金、另類。債券、期貨、保險)、多策略(堅持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理念,堅持絕對收益為目標,融合不同期限、風險差異、全球視野、多元策略)的開放產品平臺;2)科技支撐:搭建數字化智能科技支持平臺,滿足數字化投研、數字化營銷及數字化運營三大需求;3)渠道端:搭建與銀行、信托
87、、券商、基金的多方合作渠道,其中銀行方面涉及長期資產管理、股權投資管理、養老金管理等,信托方面涉及共同開發另類項目及其他項目,券商方面加大資產證券化等合作,基金方面加大金融科技和產品創新;4)團隊建設:致力于建設融合型財富管理團隊(打造專業資產配置和顧問團隊提升市場拓展和服務客戶能力,以及建立專業的投資管理團隊提升投資管理能力)30#page#高凈值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總額(萬億)圖62:CAGR 1695高凈值可投資金融資產資料未源BCG,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儲蓄養老轉為投資養老有較大空間。我國儲蓄率較高,且主要以短期為主,不具備養老特征。2020年我國個人全融資產中,居民本外幣存款為100.45
88、萬億元,占個人全融資產的比重49%。而美國儲蓄存款占可投資全融資產比重為13.5%。表明我國金融資產配置結構仍有較大改善空間。期限結構中,居民儲蓄存款中3年期以上定有僅占30%,5年期占比不到10%。銀行理財24萬億產品中,1年期以上的占比僅9%。金融資產中保險配置比例較低。麥肯錫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保險配置占個人金融資產比重僅10%。而美國居民保險配置占比超30%從儲蓄轉化率來看,2020年我國居民保險投資規模20.5萬億元,僅為儲蓄存款的20%。而美國居民保險投資規模32.6萬億美元,為儲蓄存款的2.3倍。近期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強調在建立第三支柱中,要把不具備養老特征的個人資金轉化為長
89、期、有養老屬性的且具備一定收益的第三支柱養老產品。隨著未來居民健康養老意識的提升,以及長期利率下行,資管新規對銀行理財、券商、信托等通道業務的規范相對利好保險,未來居民將加大儲蓄存款、理財等向養老保險的轉換。假設居民金融資產維持不變,假設僅當前儲蓄存款10%轉化成養老全,可為養老資產帶來10萬億元資金流入。圖64:美國居民資產配置(%)圖63:中國個人金融資產結構潮博膜膜票福公司企業股權口公司股導壽險準備金通貨和存款債務證券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麥肯錫,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另外,老齡化的加劇提升了養老保障和理財需求,促進養老險銷售。老齡化加劇、撫養比增加、養老金收支矛盾、財
90、政支出壓力激增、企業年金覆蓋面較窄、投資端入市規模較小、第三支柱發展退緩等一系列問題為我國商業養老險發展提供了契機。根據日本經驗,日本1995年進入深度老齡化(65歲以上人口占比達到14%)以來,養老保險產品配置大幅提升。1995-2019年,日本保險配置結構中,居民儲蓄類和理財類產品配置基本占據50%。從日本居民大類資產配置來看,1994-2014(從老齡化進入深度老齡化)保險和退休金資產規模年復合增速達到1.97%,高于金融資產的年復合增速(1.75%),占比從28%提升至29.1%。隨著養老需求的提升以及第三支柱建設的推進,我國養老保險有望迎來高速發展期,將為保險系資管機構帶來更多資金來
91、源。(二)權益資產配置提升投資收益水平,助力養老金加快入市32#page#我國養老金權益類投資占比較低,投資收益水平有限。未來保險資管將注重資產負債雙輪驅動,通過投資能力建設來驅動負債端發展,而權益投資配置比例增加有望提升投資收益水平,為保險資管贏得競爭力:美國養老金投資市場化程度較高,DC計劃和IRA計劃將超過一半的資產投入共同基金。從共同基金配置來看,股票基金配置占比最高,超過50%。從投資收益率來看,1987-2006年大部分年份,DC計劃收益率為正數,且超過一半年份投資收益率水平高達雙位數,而負值僅出現在2000-2002年三年(當時正處于股市危機時期)。因此只要國家經濟不出現大幅衰退
92、,較高的權益投資占比均能為退休金提供較好的增值收益。反觀我國,1)市場化運營能力低。自2015年批準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社?;鹜顿Y以來,截止2019年底,基本養老保險委托社保理事會簽約規模共計10930億元,占基本養老保險累計結存的17.4%,委托投資占比仍有待進一步提升。2)養老金投資風格較為保守,過度關注資產安全性,主要投資于服務國家戰略以及民生工程為主的收益相對穩定的領城。且權益投資占比遠低于社?;鹜顿Y基金和股票的比例上限的40%和企業年金股票投資比例上限的30%。我國養老金投資以固收類為主,其中社?;鹨越灰仔越鹑谫Y產和持有至到期投資為主,權益投資占比僅不到10%,2010年以來社
93、?;鹉昃顿Y收益率區間位于8-9%,投資回報相對有限,難以實現大規模增值。企業年全固收類占比超過80%,權益類投資占比僅7%。我們認為,提升權益市場配置有望提升收益率水平,為保險資管贏得更多的養老金入市機會,實現和基金公司、券商資管等資產管理機構的共同競爭。圖65:DC投資資產結構圖66:DC投資收益率20.00窗瑞瑞室到留留察部票助票到到測秘測家簽資料來源:關國DC型企業年金計劃投資運營與借鑒,信達證券研發資料來源:1Cl,信達證券研發中心中心圖67:社?;鹜顿Y收益率Vs權益投資收益率(%)圖68:社?;鹜顿Y資產結構一全國社?;鹉昃顿Y收益率權益投資模資收益率交易類金資料來源:Win
94、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反過來,養老金入市規模提升也有助于保持收益穩健增長。養老金作為典型的長期投資者,是權益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從美國實踐來看,養老金是美國權益市場長牛的重要資金來源,長期穩定的資金減少了權益市場波動。反過來,持續穩健的慢牛,也為美國養老金的投資績效提供堅實的保障。我國權益市場仍存在“散戶市”和“政策市”的特點,波動較大。同時,部分公募基金基于業績考核及資金陜回的因素,也會增大市場的波動,導致長期來看,絕大部分基金的年化收益率較低。養老金作為國家層面的長期資金來源,能夠克服公募基金的部分缺陷,提高權益市場的穩定性,提升收益水平。間接融資轉直接融資
95、背景下,保險資金加大項目投資以提升收益率水平。保險資管機構以投行發行模式注冊債權33#page#投資計劃,直接對接基礎設施、能源、軌交等項目。保險資金具有期限長、規模大、收益穩定等特點,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重大項目工程、以及能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及民生項目等投資同樣具備資金需求體量較大、回收周期較長、回報穩定等特點,在解決保險資金長期配置和收益壓力的同時也為實體經濟提供了穩定的優質資金,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三)保險資管新規落地拓展零售業務和養老金賬戶投資,第三方業務發展迎來新機遇第三方業務市場空間較大。根據央行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0,截止2019
96、年,金融機構存續資管產品蔡集資全余額79.4萬億元,其中銀行理財占比30%、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產品占比24.2%、信托資管產品占比23.4%,公募基金占比18.6%,而保險資管占比僅3.3%。相對22萬億的保險資全規模,保險資管4萬億左右的規模相對較小,主要因為我國保險資管大多服務于內部資金,且僅涉及機構客戶,市場化程度不足。隨著未來個人財富市場的發展以及機構業務方面養老金、企業年金等第三方業務的擴張,保險資管規模有望提升。3.1零售業務保險資管角逐個人財富管理市場,為第三方業務發展提供了新的突破口。2020年3月保險資管新規落地,在資全菜集對象、銷售渠道、投資者范圍、產品投資范圍等方面
97、均有所拓寬,尤其在資金募集對象上,明確保險資管產品可面向合格個人投資者非公開發行(原來必須是機構投資者),標志著保險公司個人財富管理正式起航。目前我國財富管理市場中個人客戶資金占比約60%(65萬億元),且數量少于1%的高凈值和超高凈值人群(個人金融資產大于100萬美元)個人全融資產規模將占到總量的1/3。根據麥肯錫預計2025年我國個人財富管理市場將擴容至79萬億元,中高凈值人群將占據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的1/2,因此保險資管公司角逐私人財富市場縣有重大戰略意義。參考國際領先保險資管公司的成功經驗,安聯集團旗下安聯資產管理公司以第三方資產為主,個人業務占比后來居上,第三方業務中有40%以上來自
98、于個人客戶。我們認為,在中國高凈值客戶財富管理市場加速發展的背景下,保險資管機構積極發展個人業務有助于大力拓展第三方業務規模,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銷售渠道拓寬至所有金融機構,利好保險資管產品銷售。代銷機構在之前的征求意見稿規定的自銷和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機構代銷兩種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至所有金融機構及銀保監會認可的其他機構。從當前的業務情況來看,保險資管產品主要采用自行銷售的形式,基本不存在委托第三方銷售的情況,因此銷售渠道的放開有助于保險公司拓寬保險資管產品的銷售渠道。保險公司可通過1)搭建保險集團內部協同渠道,充分利用好壽險和財險代理人,可將其培養成財富管理人員,為客戶提供產品銷售、顧問等綜合
99、服務,開展代理人交叉銷售保險資管產品,2)加強與商行私人銀行的合作,為高端客戶提供保險資管特色產品,3)積極與券商、基金、以及第三方平臺合作,尤其加強與互聯網代銷平臺合作,提升規模效應,4)搭建數字化網絡平臺,促進線上線下自銷融合發展。保險資管投資理念契合高凈值人群除保險產品外的綜合財富管理需求。除購買保險外,保險資管產品對高凈值個人客戶銷售放開將提升個人客戶綜合財富管理需求,而保險資管公司定位也將由集團內部資金托管人向財富管理機構轉變,與銀行、信托、公菜等資管機構開展角逐。高凈值人群在資產配置上體現出明顯的避險偏好,對保證財富安全和財富傳承有著強烈的訴求,而保險資金投資理念與這些需求緊密契合
100、,可以提供其他財富管理工具,滿足客戶綜合化財富管理需求。3.2養老金業務保險資管新規明示合格投資者范圍擴大至養老金,助推保險資管規模的提升。保險資管新規明確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投資者范圍擴大至基本養老金、社?;?、企業年金等。我們認為,過往保險資金大規模、長久期的大類資產配置經驗有助于養老金賬戶的管理。保險資管機構大類資產配置遵循長期審慎穩健的原則,致力于在嚴格風險管控前提下實現收益最大化,這與養老賬戶資金追求長期穩健增值性質相匹配。未來隨著養老金入市加大,具備相同投資理念的保險資管機構占據先發優勢。從收益表現看,近年來,盡管利率處于長期下行且資本市場波動較大,保險資金仍然實現5%以上的投資收益率
101、,體現了穩健和安全的投資特性。在老齡化加劇的背景下,近年來養老全委托投資占比逐步提升,占比從2017年的5.45%提升至2019年的7.84%。未來養老金市場將成為保險資管機構重要戰略方向。保險資管機構將協同壽險、年金管理機構,參與企業年金制度政策研究,以及合作開發稅延34#page#養老險以外的商業養老賬戶產品,豐富第三支柱體系,助推保險資管規模的提升。第三方業務發展推動保險資管機構市場化轉型。過往保險資管機構主要管理內部資金,人員缺乏激勵機制。近年來,隨著銀行、第三方保險資金、企業年金、養老金等第三方資金占比持續增長,登加未來保險資管產品向更多非保險客戶以及合格個人投資者發行,保險資管公司
102、定位也從集團內部資金托管人向財富管理機構轉變,開始與銀行、信托、公募基全、券商等資管機構開展角逐。保險公司有望憑借在大類資產配置,尤其是非標產品創設能力、蒙括海內外的豐富產品體系、全面的投資管理體系建設和投研專業化水平、嚴密的風險管控能力等競爭優勢,強化主動管理能力和絕對收益投資能力,發揮保險資管大規模、長期化、穩健投資的優勢。(四)保險資管較其他資管機構的差異化優勢突出保險資管憑借其自身的特性及優勢,未來有望在財富管理市場中占得一席之地:追求穩定長期回報。由于保險資管資金來源的特性,整體的投資理念區別于其他資管機構追求短期收益,而更注重短期收益與長期收益的平衡,平衡絕對收益與相對收益,平滑收
103、益曲線,能抗住長期風險,追求穩定回報。與公募、私蔡相比,保險資管在固定收益、非標領域及大類資產配置上存在一定的優勢,適合風險偏好低、追求絕對收益、財富管理規模較大、更注重穩定及傳承的客戶;實現集團協同。保險資管機構擁有雄厚的股東背景及優異的客戶資源,使其能夠與險企本身實現一定的協同。對險企本身的高凈值客戶引入資管機構的財富管理服務,一方面能夠提高客戶的黏度,另一方面也能夠實現資源共享,降低獲客成本;可投資范圍較廣,產品設計更靈活。保險資管可投資資產有股票、債券、公慕基金、股權、債權以及ABS等類型,產品包括貨幣類、固收類、權益類、量化、債券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FOF等產品。與部分資產管理機
104、構僅能提供單一化的理財產品不同,保險資管可投資范圍與信托類似,更廣、更靈活,能夠提供豐富的投資組合。因此,在面對不同財富管理規模,不同負債特性,不同目標的客戶,能夠針對性地提供一系列風格策略退異的投資組合滿足客戶需求,成為個性化、定制化的財富管理產品創造者及提供商。高度嚴密的風控體系。在未涉及財富管理之前,保險資管機構大多都是向關聯方提供資產管理服務,更加追求絕對收益,追求收益的穩定,并因此建立的嚴密的風控體系,能夠吸引對于資金安全性特別看重的客戶五、投資建議對比海外頂級金融保險集團,我國保險資管公司在投資管理能力、盈利模式等方面均存在較大不足,體現在1、專業投資能力較弱?;景幢kU機構的方式
105、運作,尚未建立起強大的投研體系,投研資源過于分散,尚未新改成專業化分工和協作。在投資能力、管理模式方面與基全公司和券商仍存在一定差距。2、盈利模式較為單一。我國保險資管主要以內部資金為主,缺乏第三方資金,尚未建立以收費為主的盈利模式,規模拓展有待加速,以便構建起獨立的利潤來源。3、產品創新能力不足。受托管理資產主要以專戶管理方式為主,針對客戶需求的產品較少,缺乏創造性。4、風控能力有待加強。我國保險公司與國際上保險業的全面風險管理仍然有較大差距,需要在風險監測和評估,預警以及管理能力上進一步提升。借鑒海外經驗,我國保險資管機構有望通過發展第三方業務擴大資產管理規模,把握個人財富管理和養老金的機
106、遇。個人業務方面,私人財富持續增長、保險保障和財富增值需求提升、銷售渠道拓寬均為零售業務發展提供了基礎。同時儲蓄養老轉投資養老也將帶來大規模增量保險資金。機構業務方面,保險資金多年來積累的大規模、長期限、收益穩健的投資理念在承接養老金、企業年金等資金上具備天然優勢,能夠抗住經濟周期,實現長期穩使回報。未來保險資管將發揮資產負債雙輪驅動作用,加強投資端能力建設,提升權益資產配比,吸引更多養老金入市,與其他資管機構開展正面競爭。未來保險資管公司定位也將由集團內部資金托管人向綜合財富管理機構轉變,與銀行、信托、公蔡等資管機構開展正面角逐。保險資管公司將獨立于母公司,對母公司的利潤貢獻將逐步提升。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