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納微科技-高性能納米微球龍頭中國“色譜芯”領導者-210605(2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公司研究】納微科技-高性能納米微球龍頭中國“色譜芯”領導者-210605(26頁).pdf(2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精準制備及規模量產是應用難點:1)不同用途色譜填料需控制不同參數;2)從實驗室制備到工業放大生產的工程轉化需要長期積累直至工藝技術突破。例如,粒徑選擇上,用于工業分離純化、分析檢測、超高效液相色譜(UPLC)所需要的色譜填料粒徑分別為 10 微米以上、3-5微米、小于2 微米;基質材料選擇上,分析檢測、小分子、大分子分離純化制備分別需要硅膠基質、硅膠和聚合物基質、聚合物基質;孔徑選擇上,小分子分離純化可選擇小孔徑、大比表面積的微球,大分子則必須使用大孔徑微球。而批量生產之所以是應用難點,是因為雖然我國對納米微球材料研究起步早,學術文章多,但產業化卻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規?;a工藝技術沒有突破
2、,很多成果都只局限于實驗室制備,一旦放大生產就很難重復,導致技術無法轉化為產品。色譜填料行業市場空間廣闊,亞太地區將引領未來幾年的規模增長。根據 MarketsandMarkets 的市場數據,全球色譜填料行業預計將從 2019年的21.17億美元以7.16%的復合增速增長到2024年的29.93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 2019-2024 年市場規模 CAGR 預計可達到 9.39%,市場規模占比將從2018 年的 22.44%增至2024 年的25.39%。全球市場長期被少數國際大型科技公司壟斷,體現了行業的高準入門檻。根據 MarketsandMarket 的市場數據,2018 年全球色譜填料行業 TOP3為GE Healthcare、Tosoh、Bio-Rad,其市占率分別為 35%、8%、7%, CR3 達 50%,此外還包括 Merck、Danaher、Agilent 等。細分市場來看,1)在生物大分子分離純化領域,GE Healthcare、Tosoh、Bio-Rad是主要制造商,其產品管線齊全,擁有較強的產品研發實力;2)在中小分子分離純化及分析檢測領域,日本 Osaka Soda(原名 Daiso)、Fuji及瑞典 Kromasil 為主要生產廠家,主要以硅膠色譜填料為代表的無機色譜填料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