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性能納米微球龍頭納微科技公司成長空間分析報告.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年高性能納米微球龍頭納微科技公司成長空間分析報告.pdf(23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我國色譜填料市場快速增長,生物藥產業快速發展、供應鏈穩定性及國 家政策支持三大機遇催化下,國產品牌有望憑借價格優勢和穩定供應優 勢逐漸崛起,幫助藥企擺脫進口依賴。根據 MarketsandMarket 的市場 數據,我國色譜填料市場規模 2018 年達到 1.12 億美元,預計將從 2019 年的 1.25 億美元以 11.30%的復合增速快速增長到 2024 年的 2.13 億美 元。經過多年積累,部分國產品牌已經在制備技術、工業生產方面取得 突破,憑借價格優勢和穩定供應優勢,有望得到國內藥企越發多的應用, 逐漸助力藥企擺脫進口依賴。據納微科技招股意向書披露,目前國產品 牌除納微科技之外醫藥
2、分離純化領域尚無以納米微球材料的研發生產及 銷售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納微科技 2019 年色譜填料收入合計 8291.57 萬元,按 2019 年我國色譜填料市場規模 1.25 億美元(約合人 民幣 8.71 億元)計算,其 2019 年在國內的市場份額約為 9.52%。生物藥蓬勃發展、小分子藥企降本增效推動我國生物藥產業快 速發展,直接促進色譜填料需求增加。生物藥蓬勃發展,分離純化 占據主要成本:近年來貝伐珠單抗、利妥昔單抗、阿達木單抗等重 磅生物藥專利陸續過期,國內眾多生物類似藥獲批可能性提高,加 上政策對生物藥發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居民健康意識增強、醫保報 銷范圍擴大、生物藥療效更佳等因
3、素影響,我國生物藥市場規模預 計將快速擴大。根據 Frost & Sullivan 預測數據,2030 年中國生 物藥市場規模將達到 1.3 萬億元。一方面,生物藥的分離純化占據 主要成本,以單克隆抗體生產為例,下游分離純化環節占據了整個 生產成本的 65%以上;另一方面,分離純化環節的質量還直接決定 了生物大分子藥品的綜合性能表現,其工藝效率也直接影響著藥品 生產效率,是目前生物制藥的主要生產瓶頸。色譜/層析法是分離純 化的最主要方式,因此色譜填料等色譜產品作為分離純化環節的核心材料而成為藥品生產不可或缺的關鍵耗材。隨著新產品上市速度 加快,市場競爭加劇,生物制藥廠家面臨巨大成本與安全供應壓力, 因此對性能優異、供應穩定、價格合理的國產分離純化材料產生了 迫切需求;小分子藥企降本增效:我國傳統小分子原料藥廠商亦面 臨產品質量提升與環保減排的壓力,可通過高性能色譜填料微球的 使用改進分離純化工藝,保障生產安全,促進產業升級轉型,提高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