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咖啡行業深度研究報告:深度復盤行業躍遷歷程多維度測算現磨咖啡發展空間(23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研報】咖啡行業深度研究報告:深度復盤行業躍遷歷程多維度測算現磨咖啡發展空間(23頁).pdf(23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現磨咖啡在餐咖館中初現,但餐咖形態并未塑造產品力。1997 年臺系咖啡餐食品牌“上島咖啡”進入大陸市場,餐飲企業開始供應現磨咖啡,但專供咖啡的連鎖型咖啡館并未獨立存在??Х认M場景以辦公室、學校為主,以滿足提神生理需求為主。上島咖啡專注于加盟擴張跑馬圈地以打出品牌知名度,沒有強勢產品力,經營核心并不在于為消費者打造一杯高品質咖啡,第三空間形態缺乏穩固產品根基,加上加盟模式、管理較為混亂,菜單和價格非標準,無通用會員體系,本地化程度強,更多作為“休閑場所”而非專業“咖啡廳”存在;在產品力更強的星巴克進入大陸地區之后,競爭力大大減弱。根據 Euromonitor 披露數據,2014 年全國上島咖啡
2、門店數量規模擴張最高至 1594 家,銷售額市場份額占比為5.9%,是擁有 1486 家星巴克市場份額的一半,并且開始呈現逐年急速萎縮態勢,至2018 年僅剩 305 家。餐咖一定程度上教育了咖啡消費市場,為現磨咖啡貼上商務標簽,但缺乏產品力是此形態下護城河不深的主要原因。高標準化連鎖經營保證產品一致性,代理加盟模式差異化使企業發展走向兩極。1999 年星巴克于北京國貿開了第一家店;2012 年韓系咖啡以“咖啡陪你(coffee bene)”為代表進軍大陸市場,并于2014 年開出 452 家門店,咖啡店連鎖經營模式開始嶄露頭角并逐漸成為市場主導。星巴克一開始進入大陸市場將代理劃分給三家公司(
3、美大華北地區;統一華東地區;美心華南地區),以 50%股權占比運營合資公司,拒絕一切加盟形式,直營開店并且高度標準化??Х扰隳銊t以加盟模式在中國擴張,300 萬的加盟費+4%的營業額抽成+200 平米以上的店鋪面積要求不足以篩選合格加盟商,對加盟經營的控制力弱,原料、設備與產品標準化程度皆不高,總部資金周轉的問題最終壓垮了咖啡陪你。星巴克、COSTA 與 Zoo Coffee 則在2016-2017 年適時回收中國市場所有代理權與加盟權將所有門店改為直營,由總部統一管理,產品管控力度加強。代理加盟模式由于對產品力的維護力度不足,而直營模式更能保證產品力的活力與品牌延續性?;诋a品力,新零售模式打造服務端的高效便捷。2016 年大陸地區開始出現眾多本土咖啡品牌,依托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使得大陸地區不同于中美,演化出新的咖啡消費發展趨勢。2014 年成立于上海的連咖啡主打為星巴克等連鎖咖啡企業配送服務,而后基于小程序用戶基數打造咖啡生產車間,社交裂變擴大用戶群,提供優質現磨咖啡。2017年以快取型咖啡店為特色的“小藍杯”瑞幸咖啡,迅速擴張至 2019H1 已有 2963 家,其中 92.5%都是快取店,提供WBC 冠軍配制的高質阿拉比卡咖啡豆烘焙出的“大師咖啡”。在產品端實現無明顯差異提供后,在服務端以渠道/店鋪分布密度打造快捷消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