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艾可藍-尾氣后處理競爭力凸顯國六排放升級迎來高增長-20200602[2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公司研究】艾可藍-尾氣后處理競爭力凸顯國六排放升級迎來高增長-20200602[22頁].pdf(2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 公司公司深度報告深度報告 工業工業 | 汽車零配件汽車零配件 強烈推薦強烈推薦-A(首次首次) 艾可藍艾可藍300816.SZ 當前股價:65.0 元 2020年年06月月02日日 尾氣尾氣后后處理競爭力凸顯,國六排放升級迎處理競爭力凸顯,國六排放升級迎來來高增長高增長 基礎數據基礎數據 上證綜指 2921 總股本(萬股) 8000 已上市流通股(萬股) 2000 總市值(億元) 52 流通市值(億元) 13 每股凈資產(MRQ) 8.6 ROE(TTM) 14.0 資產負債率 26.3% 主要股東 劉屹 主要股東持股比例 40.39% 股價表現股價表現 1m 1
2、m 6m 12m 63 58 204 204 61 58 201 195 資料來源:貝格數據、招商證券 相關報告相關報告 汽車國六排放升級,后處理行業價值量陡增,預計后處理板塊將有千億市場,相 對國五有 600 億-700 億的市場增量。而公司深耕尾氣處理十余年,在尾氣處理行 業具備核心競爭力,未來將充分享受國六排放升級帶來的新增市場紅利,逐步實 現國產替代,迎來高速發展期。 深耕尾氣處理十余年,自主研發構筑核心競爭力深耕尾氣處理十余年,自主研發構筑核心競爭力。公司深耕發動機尾氣后處 理行業十余年,形成了尾氣后處理催化劑配方及涂覆、電控、匹配及標定、 系統集成四大核心技術,產品涉及國四、國五柴
3、油機 SCR、DPF、DOC、 ASC,汽油機 TWC、GPF 等,并且公司已經完成符合國六標準的技術儲備, 實現小批量供貨。公司下游客戶有濰柴、玉柴、康明斯、云內、全柴,輕卡領 域有東風、重汽、福田、江淮、五十鈴、江鈴,重卡領域有東風、一汽、重 汽,國外客戶美國康明斯、德國道依茨、日本五十鈴等,形成一定品牌優勢。 國六排放升級國六排放升級帶來千億級別帶來千億級別市場空間。市場空間。政策規定,2020 年 7 月 1 日起所有 銷售和注冊登記的輕型汽車開始在全國實行國六 a 標準。自 2021 年 7 月 1 日起,所有生產、進口、銷售和注冊登記的重型柴油車應符合本標準要求。 我們看好尾氣國五
4、升級國六帶來的產業鏈變革,隨著訂單落地,尾氣后處理 產業鏈企業逐步實現自主替代,收入利潤將大幅提升。根據我們測算,國六 標準升級帶來尾氣處理系統單車價值量大幅提升(2-3 倍),對應 21 年市場 空間 1000 億左右,相對國五有 600-700 億增量。 看好公司競爭力優勢,充分受益國六切換看好公司競爭力優勢,充分受益國六切換+自主替代帶來高增長機會。自主替代帶來高增長機會。我們 認為,由于國六標準對應技術切換時間緊迫,尾氣處理廠家分秒必爭,同時 由于環保準入標準高、產品技術要求高、研發周期長等因素,行業已經構筑 高進入壁壘。而公司在尾氣處理環節中掌握了核心技術,完善產業鏈布局, 產品得到
5、客戶認可,生產成本控制能力較強,相比于競爭對手擁有優秀的盈 利能力,未來有望充分受益國六切換+自主替代帶來高增長機會。預計 2020-2022 年歸母凈利潤 1.6/2.6/5.1 億,給予“強烈推薦-A 評級”。 風險提示:商用車銷量不及預期,國六推行不及預期、新業務開拓不達預期風險提示:商用車銷量不及預期,國六推行不及預期、新業務開拓不達預期 汪劉勝汪劉勝 S1090511040037 朱純陽朱純陽 S1090515060001 馬良旭馬良旭 S1090519010005 李懿洋李懿洋 S1090519070006 財務數據與估值財務數據與估值 會計年度會計年度 2018 2019 202
6、0E 2021E 2022E 主營收入(百萬元) 445 566 1046 2057 4126 同比增長 19% 27% 85% 97% 101% 營業利潤(百萬元) 88 114 175 289 571 同比增長 71% 30% 53% 65% 98% 凈利潤(百萬元) 83 103 157 257 505 同比增長 87% 25% 52% 64% 96% 每股收益(元) 1.38 1.72 1.96 3.21 6.31 PE 47.1 37.7 33.2 20.2 10.3 PB 19.9 13.0 11.3 7.5 4.4 資料來源:公司數據、招商證券 -50 0 50 100 150
7、Feb/20May/20 (%)艾可藍滬深300 公司研究公司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Page 2 正文目錄 正文目錄 . 2 一、深耕尾氣處理十余年,國六切換迎來高增長契機 . 4 二、國六排放升級帶來千億級別市場空間 . 9 (一)強制政策助力行業發展 . 9 (二)國六升級后對尾氣處理環節更高要求 . 10 (三)主流國六方案帶來千億市場空間 . 13 三、尾氣后處理競爭力凸顯,迎來新一輪高增長機會 . 15 (一)多重因素鑄就行業高進入壁壘 . 15 (二)掌握核心技術,集成化優勢鑄就高護城河 . 15 (三)中期享受國六替換紅利,長期看好國產替代市占率提升 . 18 四、盈利預
8、測與風險提示 . 19 圖表目錄 圖 1:公司主要產品布局(綠框:現有產品;紅框:正在開發/小批量供貨產品;灰框: 應用領域) . 4 圖 2:公司主要業務發展歷程 . 5 圖 3:公司股權結構 . 6 圖 4:研發投入占比 . 6 圖 9:機動車排放標準升級執行時間軸 . 10 圖 10:汽車尾氣排放控制方法 . 11 圖 11:SCR、EGR 及 DOC、DPF 原理圖及對應功能介紹 . 12 圖 12: 三元催化器工作原理 . 12 圖 13 尾氣處理產業鏈 . 16 圖 14 艾可藍與可比公司收入對比(百萬元) . 17 圖 15 艾可藍與可比公司毛利率對比(%). 17 圖 16 艾
9、可藍與可比公司凈利率求和對比(%) . 18 圖 17 艾可藍與可比公司三費率求和對比(%) . 18 表 1:公司發動機尾氣后處理產品產能利用率情況 . 8 rQsNoPpMrMrQuNpNyQmQzR9PcM8OsQoOnPpPeRnNqOfQoOsR6MqQxOxNoNoPuOsRzQ 公司研究公司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Page 3 表 2:公司擬募投項目 . 8 表 3:國五排放標準全面實施后,國六排放標準實施節奏 . 9 表 4:汽車排放標準變化 . 10 表 5:各排放階段后處理技術 . 11 表 6:國六技術價值量梳理 . 13 表 8:不同排放標準下的技術路線和重卡單車
10、價值量 . 13 表 7:艾可藍主要產品構成、核心部件及來源 . 16 表 8:艾可藍機動車尾氣后處理技術路線(分車型) . 18 表 9:簡式盈利預測模型 . 19 公司研究公司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Page 4 一、深耕尾氣處理十余年,國六切換迎來高增長契機 深耕尾氣后處理十余年, 自主研發構筑競爭壁壘。深耕尾氣后處理十余年, 自主研發構筑競爭壁壘。 公司主營業務為發動機尾氣后處理產 品及與大氣環保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柴油機選擇性催化還原器 型產品(SCR) 、柴油機顆粒捕集器型產品(DPF) 、汽油機三元催化劑/器(TWC)等 產品。公司產品主要用于機動車、非
11、道路移動機械、船舶等發動機尾氣凈化,是使發動 機符合國家尾氣排放標準的核心部件。 公司四大核心技術四大核心技術為尾氣后處理催化劑配方及涂覆技術、電控技術、匹配及標定技術、尾氣后處理催化劑配方及涂覆技術、電控技術、匹配及標定技術、 系統集成技術系統集成技術。在四大核心技術的基礎上,通過不同技術的綜合應用,形成 12 項核心 技術(均為自主研發,其中 6 項核心技術為原始創新) ,公司逐步布局形成了多種符合 國家排放標準的產品,產品符合柴油機 IV、國 V 標準及汽油機國 IV、國 V 標準,并已 完成符合柴油機、汽油機國 VI 標準的技術儲備,目前已實現柴油機國 VI 產品的小批量 供貨及汽油機
12、國 VI 產品的批量供貨。同時,公司已在非道路移動機械與多家客戶開展 產品預研、標定試驗。匹配船舶 IMO Tier標準的 SCR 系統已取得中國船級社型式認 可證書。 圖圖 1:公司主要產品布局(綠框:現有產品;紅框:正在開發:公司主要產品布局(綠框:現有產品;紅框:正在開發/小批量供貨產品;灰框:應用領域)小批量供貨產品;灰框:應用領域) 資料來源:招股說明書 招商證券 國六標準即將實施,公司業務迎來高增長契機。國六標準即將實施,公司業務迎來高增長契機。從業務發展歷程來看,公司主要圍繞機 動車尾氣排放標準政策研究制定出相應的技術路線, 并開發出滿足即將執行的機動車排 放標準的產品。公司自
13、2009 年成立以來專注于發動機尾氣后處理產品的研發、生產 公司研究公司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Page 5 和銷售;2009 年至 2013 年,公司為全柴動力、福田汽車、常柴股份、玉柴動力、江 淮汽車等發動機廠商和整車廠商開發了符合國排放標準的產品, 完成了基礎技術的積 累;自 2014 年起,以 DOC+POC 為主的輕型柴油車國排放標準的產品實現了較 高的銷售收入,2015 年繼續實現快速增長,同時,公司大力加強研發,成功開發了滿 足國排放標準的產品,并于 2016 年起實現批量銷售。公司于 2018 年即開始試驗柴 油車/汽油車國六尾氣后處理產品,2019 年實現汽油車國六標準
14、批量供貨、柴油車國六 標準的少批量供貨。 2016 年環保部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布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 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 ,自 2020 年 7 月 1 日起,所有銷售和注冊登記的輕型汽車應 設置國六 a 和國六 b 兩個排放限值方案,采用分步實施的方式,分別于 2020 年 7 月 1 日和 2023 年 7 月 1 日實施。2019 年部分重點區域提前實施國六標準。隨著相關政策 出臺,我們認為國六產品放量在即,公司業務迎來高增長契機。 圖圖 2:公司主要業務發展歷程:公司主要業務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招股說明書 招商證券 股權結構集中,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率。股權結構集中
15、,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率。據公司 2019 年報披露,公司實際控制人劉屹先 生直接持有公司 40.4%股份,并通過池州南鑫間接持有公司少量股份。持有公司 5%以 上股份的主要股東除劉屹先生外, 另有股東 ZHU QING (朱慶) 、 廣發信德、 池州南鑫。 其中,劉屹先生擔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ZHU QING 擔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劉 屹、ZHUQING (朱慶)和朱駛亦為公司核心技術人員,技術背景優秀。公司股權結構 相對簡單,管理層技術出身,對行業技術發展更為透徹,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率。 公司研究公司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Page 6 圖圖 3:公司股權結構:公司股權結構 資料來源
16、:招股說明書 招商證券 研發團隊具備自主正向研發能力, 有望打破海外技術壟斷實現自主替代。研發團隊具備自主正向研發能力, 有望打破海外技術壟斷實現自主替代。 公司擁有一支 包括國家特聘專家在內的高層次人才領銜的專業研發團隊,研發人員 137 人,占公司 總人數 40.41%,且人數逐年增加,被安徽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認定為“安徽省 115 產 業創新團隊”。公司設有經安徽省科技廳認定的“安徽省柴油機尾氣處理工程技術研究中 心”。此外,公司與多家科研機構緊密合作,促進了優秀人才向公司的流動及技術人員 科研能力的快速提升。公司牽頭和參與制定了 6 項行業標準,擁有已授權專利 98 項, 其中發明專利
17、 11 項,擁有軟件著作權 5 項,正在申請的發明專利 36 項,形成了以催 化劑配方及涂覆技術、電控技術、匹配和標定技術、系統集成技術為基礎的 12 項核心 技術,均為自主研發,其中 6 項核心技術為原始創新。 從研發投入來看,公司 2017-2019 年研發投入金額為 2369 萬、2246 萬、3179 萬,占 收入比例分別為 6.4%、5.0%、5.6%,研發投入金額呈上升趨勢。同時公司憑借與整車 廠聯系密切優勢,大幅節省研發開支。由于整車測試費用高昂,而公司與客戶達成合作 協議。 借用客戶資源如測試臺架與整車進行相關試驗, 從而節省的人員費用與測試費用。 圖圖 4:研發投入占比:研發
18、投入占比 資料來源:WIND 招商證券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20152016201720182019 營業總收入研發費用研發費用率 公司研究公司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Page 7 公司收入近年高速增長, 國六切換將迎來新一輪高增長。公司收入近年高速增長, 國六切換將迎來新一輪高增長。 公司核心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 目前的主要產品 SCR、DPF、DOC 及 TWC (包括催化器和催化劑)上,主營收入 近 年 來 快 速 增 長 。 公 司 業
19、 務 收 入 主 要 來 源 于 整 車 配 套 銷 售 的 SCR/DOC+POC/DPF/TWC 產品、 在用車改造銷售的DPF 產品及VOCs 廢氣治理設備, 其中整車配套銷售的 SCR 在營收及毛利中的占比較高。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輕型柴油 車, 主要為國 IV 階段的 DOC+POC 及國 V 階段的 SCR 產品,柴油機選擇還原催化器 (SCR)營收占比連續四年均超 80%,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 在國家強制實行機動車尾氣排放標準的背景下, 下游發動機廠商和整車廠商注重供應商 的產品質量、技術先進性等綜合因素,行業準入門檻較高。公司憑借較強的自主創新能 力和深厚的技術儲備,開發的產品
20、具有較強的成本競爭優勢。公司毛利率主要受原材料 (貴金屬等)等因素影響呈現小幅波動。排放標準升級帶動公司主要尾氣后處理產品放 量,由于生產工藝持續優化,規?;黠@,占利潤結構比例最大的 SCR 產品毛利 率表現持續升高。 隨著公司產能規模進一步擴大, 與經營業績相關的變動費用隨之增長, 但期間費用呈現穩定下降趨勢。 圖圖 5:主營收入近四年穩定增長:主營收入近四年穩定增長 圖 圖 6:2019 年主營收入構成年主營收入構成 資料來源:WIND 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中國有色網 招商證券 圖圖 7:公司毛利率凈利率情況:公司毛利率凈利率情況 圖 圖 8:公司三費率情況:公司三費率情況 資料來源
21、:WIND 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中國有色網 招商證券 募資擴產解決產能瓶頸,打開未來增長空間。募資擴產解決產能瓶頸,打開未來增長空間。公司 2017-2019 年發動機尾氣后處理產 品產能利用率高達 123.4%,93.5%,111.2%,伴隨公司的高速發展,國六需求將不斷 擴大,目前公司有限的生產能力和研發檢測條件將成為制約公司未來發展的瓶頸。本次 IPO 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均圍繞公司主營業務進行,擴大公司經營規模,提高技術創新能 -50.00% 0.0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0.0 200.0 400.0 600.0 2016-12-312017-
22、12-312018-12-312019-12-31 SCR DPF 汽油機國六標準產品 TWC SCR DPF 汽油機國六標準產品 TWC 柴油機國六標準產品 其他業務 其他收入 0.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20152016201720182019 毛利率(%)凈利率(%) 0.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20152016201720182019 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財務費用率 公司研究公司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Page 8
23、力,保持并提升公司在行業中的競爭地位,將有效解決產能瓶頸問題。 公司此次募集資金 4.1 億元,其中“發動機尾氣后處理產品升級擴產項目”是對公司符合 國排放標準的機動車尾氣后處理產品以及符合國及以上排放標準的非道路移動機 械用尾氣后處理產品的產能建設項目。公司通過本項目的建設,可以擴大生產場地,豐 富現有產品體系, 增加新的生產作業線, 將使公司尾氣后處理產品的產能得到較大提升, 品質和可靠性得到進一步提高,從而加強公司產品的綜合競爭能力,提升市場占有率。 本項目建設期為 2 年,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各類柴油機尾氣后處理產品 16 萬臺/ 套,汽油機尾氣后處理產品 85,000 臺/套。 表
24、表 1:公司發動機尾氣后處理產品產能利用率情況:公司發動機尾氣后處理產品產能利用率情況 期期間間 發動機尾氣后處理產品發動機尾氣后處理產品 標準產能 標準產量 產能利用率 2019 半年度 61,014 67,847 111.20% 2018 年度 122,027 114,108 93.51% 2017 年度 99,840 123,207 123.40% 2016 年度 47,147 33,156 70.32% 資料來源:招股說明書 招商證券 表表 2:公司擬募投項目:公司擬募投項目 項目名稱(萬元)項目名稱(萬元) 項目投資總額項目投資總額 募集資金投入金額募集資金投入金額 發動機尾氣后處埋
25、產品升級擴產項目 18,980 62 18,900.00 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8,677.27 8,600.00 補充流動資金 15,000.00 9,017.92 合計 42,657.89 36,517.92 資料來源:招股說明書 招商證券 公司研究公司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Page 9 二、國六排放升級帶來千億級別市場空間 (一)強制政策助力行業發展 汽車尾氣后處理屬于汽車相關產業, 產業規模由汽車銷量結構及尾氣后處理需求零部件 共同決定,此外隨著非道路機械、船用等尾氣后處理加嚴,行業迎來爆發期,產業鏈價 值量增長顯著。尾氣污染治理行業屬于節能環保產業,在國家藍天保衛戰背景下,其發
26、展受到國家法律法規、產業政策、環保政策的強力支持,從目前來看國六政策已經基本 完全定型,給了行業很好的發展機會。 國五標準落實,國六排國五標準落實,國六排放標準也隨之落地放標準也隨之落地。1、2016 年 12 月 23 日,環境保護部、國 家質檢總局發布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 ,2020 年 7 月 1 日起所有銷售和注冊登記的輕型汽車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國六 a 標準,2023 年 7月1日將過渡到國六b標準。 國六排放標準的逐步實施從增量角度保障新車符合要求。 其中長三角、珠三角、津冀等地區(約占總銷量 60-70%)已率先于 19 年 7 月施行國 六排放標準
27、。2、2018 年 7 月 3 日生態環境部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重 型柴油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 中規定:自 2019 年 7 月 1 日 起,所有生產、進口、銷售和注冊登記的燃氣汽車應符合本標準要求;自 2020 年 7 月 1 日起,所有生產、進口、銷售和注冊登記的城市車輛應符合本標準要求;自自 2021 年年 7 月月 1 日起,所有生產、進口、銷售和注冊登記的重型柴油車應符合本標準要求。日起,所有生產、進口、銷售和注冊登記的重型柴油車應符合本標準要求。 表表 3:國五排放標準全面實施后,國六排放標準實施節奏:國五排放標準全面實施后,國六排放標準實施節奏 時
28、間時間 車輛類型車輛類型 執行范圍執行范圍 執行標準執行標準 2016.04.01 輕型汽油車、輕型柴油客車、重型柴油車(僅公交、環 衛、郵政用途) 東部 11 省市 國五 2017.01.01 輕型汽油車、重型柴油車(僅公交、環衛、郵政用途) 全國 國五 2017.07.01 重型柴油車 全國 國五 2018.01.01 輕型柴油車 全國 國五 2019.07.01 輕型車 十余省市 國六 2019.07.01 燃氣車 全國 國六 a 2020.07.01 輕型車 全國 國六 a 2021.07.01 重型柴油車 全國 國六 a 2021.07.01 燃氣車 全國 國六 b 2023.07.
29、01 所有銷售和注冊登記車輛 全國 國六 b 資料來源:環保部,招商證券 從分類上來看,可以粗略認為乘用車、皮卡及少量輕卡屬于輕型車,其他柴油機輕卡及 重卡屬于重型柴油車限制范疇。去年 7.1 日約占乘用車銷量 60-70%的地區已經提前實 施國六排放政策,今年 7.1 成為其他地區輕型車國五升級國六節點。實施上重型柴油車 由于部分地區限行限購等, 預計20年國六重型柴油車銷量會提前兌現, 達到15%左右。 公司研究公司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Page 10 圖圖 9:機動車排放標準升級執行時間軸:機動車排放標準升級執行時間軸 資料來源:環保部,招商證券 (二)國六升級后對尾氣處理環節更
30、高要求 隨著排放標準提高,后處理技術要求越發嚴格。我國國五以前柴油車排放限值較低,我國國五以前柴油車排放限值較低, 國六首次采用燃料中立原則,對汽柴油車采用了相同的限值要求,柴油車升級難度高國六首次采用燃料中立原則,對汽柴油車采用了相同的限值要求,柴油車升級難度高 于汽油車。于汽油車。對于汽油車,國 6a 限值相比國五除 CO 要求外基本一致,僅新增了對 N2O 和 PN 排放的要求,可以通過增加尾氣處理部件實現;對于柴油車,國 6a 限值相比國 五顯著加嚴,尾氣處理則需要全面升級。而對于所有車型國 6b 相對于國 6a 的 CO、 PM、THC、NMHC 以及 NOx 限值分別下降了 30%
31、、33%、50%、50%、42%。 表表 4:汽車排放標準變化:汽車排放標準變化 排放標準(排放標準(g/km) 柴油車排放標準柴油車排放標準 國三 國四 國五 國六 a 國六 b CO 2.1 1.5 1.5 0.7 0.5 HC 0.66 0.46 0.46 0.10 0.05 NMHC 0.78 0.55 0.55 0.068 0.035 NOx 5.0 3.5 2.0 0.06 0.035 PM 0.1 0.02 0.02 0.0045 0.003 PN(個/km) 6.01011 6.01011 排放標準(排放標準(g/km) 汽油車排放標準汽油車排放標準 國三 國四 國五 國六 a
32、 國六 b CO 2.30 1.00 1.00 0.7 0.5 THC 0.20 0.10 0.10 0.10 0.05 NMHC - - 0.068 0.068 0.035 NOx 0.15 0.08 0.06 0.06 0.035 PM 0.05 0.025 0.0045 0.0045 0.003 PN(個/km) 6.01011 6.01011 資料來源:招商證券,環保部,工信部 排放標準的逐步提高,汽車尾氣后處理技術要求更為嚴格。排放標準的逐步提高,汽車尾氣后處理技術要求更為嚴格。目前控制汽車尾氣排放的 主要措施包括機前措施、 機內措施和機后措施三種。 機前措施是通過燃油添加劑減少有
33、害成分以提升燃油品質, 機內措施主要是改良發動機、 提高燃燒效率以達到機內凈化的 效果。 在幾近苛刻的國 V 排放法規面前, 僅僅依靠機前措施和機內措施是遠遠不夠的, 而且機前和機內措施技術難度高, 減排效果有限, 必須使用汽車尾氣后處理技術來控制 排放。機后措施采用包括空氣噴射、氧化型反應器、三效催化器等措施對排放尾氣進機后措施采用包括空氣噴射、氧化型反應器、三效催化器等措施對排放尾氣進 行凈化處理行凈化處理, 是目前最主流也是最行之有效的尾氣處理方法。 汽車尾氣催化器主要由催 化劑載體、涂層、催化劑助劑、活性成分四大部分組成。尾氣催化系統的工藝路線發生 公司研究公司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
34、說明 Page 11 變化,蜂窩陶瓷、沸石分子篩、貴金屬等用量均增加。 圖圖 10:汽車尾氣排放控制方法:汽車尾氣排放控制方法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招商證券 柴油機技術變化:柴油機技術變化:柴油機污染物排放國四、國五標準主要針對 NOx 和 PM。目前國際 上柴油機尾氣污染治理(機外)主要技術路線是:SCR 路線、DOC+DPF 路線以及 DOC+POC 路線。國六排放標準對顆粒物濃度國六排放標準對顆粒物濃度 PM 的要求更嚴格,尾氣后處理設備必的要求更嚴格,尾氣后處理設備必 須加裝須加裝 DPF, 針對其他指標加嚴, 必須改進噴射系統、, 針對其他指標加嚴, 必須改進噴射系統、 疊加疊加 E
35、GR、 DOC、 DPF、 SCR、 ASC 等多個催化裝置。其主要特點如下:等多個催化裝置。其主要特點如下: 表表 5:各排放階段后處理技術:各排放階段后處理技術 序號序號 后處理技術裝備后處理技術裝備 國四國四/國五國五 優點優點 缺點缺點 1 DOC+SCR 國四(中重卡) 國五(中重卡) 國五(輕卡) NOx 轉化率高,燃燒效率 高,動力性更好(最高達 10%),油耗低(3%-7%) 成本高,需要添加尿素,需要對加 油站進行大規模升級改造,系統零 部件較多 2 DOC+POC 國四(輕卡) 成本較低,體積較小,更 適合配套輕型柴油機使用 轉化率一般,且有出現間歇性黑煙 的傾向,對硫敏感
36、,易堵塞 3 DOC+DPF(主動式) 國五(輕卡) PM 轉化率高,不需要額 外加入介質,使用成本低 需要額外燃油再生,成本高,燃油 經濟性差,易堵塞,系統標定復雜, 對硫敏感 4 DOC+DPF(被動式) 國五 (少量輕卡) PM 轉化率高,不需要額 外加入介質, 使用成本低, 不需要額外燃油再生 成本較高,燃油經濟性差,對硫非 常敏感,易堵塞,系統標定復雜 5 DOC+SCR+DPF+EGR 等等 國六國六 降低油耗,提高燃料消耗降低油耗,提高燃料消耗 率,有限減少氮氧化物率,有限減少氮氧化物 末端混合氣溫度會升高,增加了爆末端混合氣溫度會升高,增加了爆 震的可能性震的可能性 資料來源:
37、公開資料,招商證券 國五標準應用主要為 SCR(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 , SCR 將尿素有選擇性地與 NOx 反應生成 N2和 H2O。 為應對國六排放限值, 增加多個催化器。 EGR (廢氣再循環系統) 、 DOC(柴油氧化催化器) 、DPF(柴油顆粒捕捉器) 、ASC(氨氧化催化器)等。 公司研究公司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Page 12 圖圖 11:SCR、EGR 及及 DOC、DPF 原理圖及對應功能介紹原理圖及對應功能介紹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招商證券 汽油機技術變化:汽油機技術變化:汽油機尾氣排放的污染物主要為 HC、CO 和 NOx,CO 超過汽車排 放總量的 80,HC
38、超過 70%。針對 PM 及 PN 控制技術:改進噴射系統、升級三元 催化劑,新增顆粒捕集器(新增顆粒捕集器(GPF) ,單車價值增加) ,單車價值增加 1000 元以上。元以上。 目前, 我國主要使用三元催化器三元催化器作為汽油機尾氣后處理系統。 三元催化器及其催化劑大 多為鉑(Pt)、鈀(Pd)、銠、(Rn)等稀有金屬制成,價格昂貴。在上述三種有害氣體中, HC 和 CO 的還原性比較強,而 NOx有一定的氧化性。針對三種有害氣體的特性,在三 元催化器中的催化劑的作用下, 三種有害氣體可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使 HC 和 CO 氧化 為 H2O 和 CO2,使 NOx還原為 N2和 O2。因
39、此,三元催化器可同時凈化 90%的 CO、 HC 及 70%的 NOx。 圖圖 12: 三元催化器工作原理三元催化器工作原理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招商證券 氣體機技術變化:氣體機技術變化:氣體機排放污染物包括 CO、HC、NOx 以及 PM。研究結果表明, 氣體機尾氣中的 NOx 以及 PM 含量顯著低于柴油機。但是由于其采用燃氣為能源,未 燃燒完全的 HC 排放遠高于柴油機,并且 CH4比較穩定,氧化比較困難。因此,氣體 公司研究公司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Page 13 機如不加裝尾氣后處理系統,其排放只能達到國二標準。 氣體機按照混合氣中空氣與燃料之間的質量比例, 分為理論空燃比氣
40、體機 (每克氣體燃 料完全燃燒對應最少空氣質量) 以及稀薄燃燒氣體機 (每克氣體燃料完全燃燒對應的空 氣質量超過理論最小值) 。上述兩類發動機尾氣中 CO 和 PM 的含量相近,而理論空燃 比氣體機燃燒溫度較高,因此尾氣中 NOx 含量較高,HC 含量較低;稀薄燃燒氣體機 燃燒溫度較低,因此尾氣中 NOx 含量較低,HC 含量較高。針對理論空燃比氣體機和 稀薄燃燒氣體機尾氣中 NOx 和 HC 含量不同的情況,一般使用不同的催化劑配比,以 更好地處理 NOx 和其他污染物。當前氣體機三元催化環節使用的貴金屬價格較高,目 前貴金屬價格處在高位,因而迫切需要降低貴金屬使用量,提升催化效率。 (三)主流國六方案帶來千億市場空間 柴油車:柴油車:我國國六最為主流技術路線為:EGRDOCDPFSCR+ASC。目前重卡 發動機龍頭濰柴、重汽、錫柴、玉柴等選擇了該路線,輕卡龍頭公司云內等也選擇了類 似的方案。 其中 EGR 國五使用率較低, 國六大規模添加的原因在于國六溫度較高, EGR 適用于高溫環境,常規 SCR 在高溫環境下效率低。同時康明斯采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