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計算機行業智能網聯汽車與激光雷達發展前景分析報告(4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年計算機行業智能網聯汽車與激光雷達發展前景分析報告(40頁).pdf(4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多種技術路線與自有生產線創造超車優勢行業內主要的激光雷達公司包括美國的 Velodyne、Luminar、Aeva、Ouster,以色列的 Innoviz,德國的 Ibeo,以及國內的速騰聚創、鐳神智能、華為、覽沃科技等。公司當前激光雷達以機械式為主,積極布局半固態和全固態激光雷達開發。 Luminar、Aeva、Innoviz、Ibeo 主要面向無人駕駛和量產乘用車 ADAS 市場,開發相應的(半)固態激光雷達,其技術特點各有不同;Velodyne、Ouster 等主要是機械式旋轉多線激光雷達的供應商,產品面向無人駕駛和服務型機器人市場。Velodyne 在這個領域具有先發優勢,在 2006
2、 年到 2017 年一度是機械旋轉激光雷達市場的最主要提供方。公司于 2017 年開始向市場出售產品,逐漸贏得無人駕駛高線數激光雷達市場的客戶。在技術方向上,公司注重芯片的底層研發。Ouster 從創立開始就選擇數字化的芯片方案,該方案架構先進,但產品的整體性能非常依賴芯片架構和器件的成熟度,Ouster 當前的產品性能和成本尚不具備優勢。憑借量產出貨的技術積累,包括公司在內的四家主要的機械旋轉雷達公司,也都在積極布局半固態和全固態激光雷達的開發。Velodyne 仍為市場龍頭,公司正迎頭趕上。從產業應用及市場占有率來看, Velodyne 當前仍是市場營收總額最高的激光雷達公司;Lumina
3、r 2019 年的銷售臺數在百臺量級;Aeva 和 Innoviz 在 2020 年預期營業收入均為 500 萬美元,市場占有率較低。 2017 年之前 Velodyne 幾乎是市場上唯一的高線數激光雷達廠商,公司進入激光雷達領域后,國外廠商的市場占有率不斷降低,無人駕駛市場占 Velodyne 2017 年營收的 50%以上,近期下降到約 25%。憑借優秀的產品性能,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口碑,銷售數量及營業收入均實現較快增長。生產模式國外公司以代工合作為主,公司自有生產線把握生產和成本控制權。從生產模式來看,部分國外激光雷達公司傾向采用代工或與制造廠合作的生產模式。 Velodyne 已與 Fa
4、brinet、尼康、Veoneer 等簽署多年代工協議,從自主生產模式逐漸轉向增加歐洲及亞洲第三方工廠代工的生產模式。Innoviz 與捷普合作進行產品代工,同時針對寶馬項目與 Magna(麥格納)開展合作。與大型代工廠或者 Tier1 合作能夠降低激光雷達廠商對生產資源的投入,但也會削弱激光雷達廠商對生產環節和生產成本的把控,激光雷達作為新興的精密傳感器,迭代速度快,而且尚無確定的行業標準和成熟穩定的工藝,生產環節包括多步針對產品特性的精準裝調和測試工序,需要激光雷達廠商對生產環節具有較強的把控能力,規?;a能力會逐漸成為激光雷達企業的核心壁壘之一。禾賽科技所有激光雷達產品均為自主生產,解決了諸多工藝問題,積累了生產經驗。同時結合行業特點,制定了自動化生產線及智能化生產工廠的技術發展路線,隨著新制造中心的落成與使用,生產優勢將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