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計算機行業智能汽車產業鏈分析報告(4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年計算機行業智能汽車產業鏈分析報告(49頁).pdf(4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在基礎型操作系統的選擇上,QNX 已把控當前,而 Linux 或將成為未來主流。目前主流的基礎型操作系統包括,QNX、Linux、Android(Linux 的發行版本)和 WinCE 等。其中,QNX在基于微內核下,即將操作系統分成若干模塊,不同模塊實現不同服務進程的運行。因此,天然地具備了高安全性和高穩定性的特點,并依靠其屬性優勢和前瞻性布局(已成功開發車載信息娛樂系統-QNX CAR Platform for Infotainment、數字座艙系統-QNX Platform for Digital Cockpits 和駕駛輔助系統平臺-QNX Platform for ADAS 等系統平
2、臺),占據了市場較高份額;Linux 操作系統在基于宏內核下,即將其內核和驅動程序以核心形式去運行服務進程。因此,具備了緊湊、高效等特點,能充分發揮硬件的性能優勢。與 QNX 相比,Linux 最大優勢在于其實現了全面的開源,擁有更強的定制化開發的靈活度,且成本也相對較低,目前主要應用于信息娛樂系統中。根據 ICVTank、IHS 的數據顯示,2019 年,QNX 操作系統因其高安全性及高穩定性的屬性優勢,占據全球車載操作系統近 43%的份額;但至 2023 年,免費開源的 Linux(含 Android)或將憑借其豐富的生態體系下,一躍成為第一大底層車載操作系統,占據近 53%的市場份額;而
3、 WinCE 目前已停止更新,未來或將退出市場。與手機標準化操作系統不同的是,車載操作系統作為與用戶交互的核心媒介,其產品的創新將是主機廠實現差異化競爭的重要砝碼。因此,具備軟件實力的主機廠紛紛選擇,在基于基礎型操作系統下進行定制型操作系統的研發,并按照改造程度的不同主要分為定制型操作系統和 ROM 型操作系統。其中,1)定制型操作系統:在基于基礎型操作系統下,進行深度定制化開發,如修改內核、硬件驅動、應用程序框架等。如大眾 VW.OS、特斯拉 Version、華為鴻蒙 OS、AliOS 等;2)ROM 型操作系統:在基于 Linux、Android 等基礎型操作系統下,僅修改更新操作系統自帶
4、的應用程序進行有限的定制化開發。其中,國外主機廠多選用 Linux作為底層操作系統;但在國內市場中,由于 Android 系統具備了較為完善的應用生態。因此,國內主機廠一般選擇在基于Android下,進行定制型操作系統的研發,典型的如比亞迪DiLink、蔚來 NIO OS、小鵬 Xmart OS 等。算法是實現汽車智能化的關鍵之一,其或將成為主機廠進行差異化競爭的另一焦點。其中,在智能座艙域:智能座艙在集成多樣化的場景性需求下,將更聚焦于為用戶提供多模態的交互方式。我們以交互算法為例,其中包括了,語音交互、動作識別(手勢、姿態等)、生物識別(人臉、指紋等)、行為識別(如 DMS)等。而相較于其他交互模式,語音交互已實現了從單一模態向多模態的延伸,且完成了被動式向主動式的轉換,其技術能力更趨于成熟。 2017 年,Google 就表示其語音識別的準確率已達到 95%的水平,而科大訊飛語音識別的準確率也于 2018 年超過了 98%。目前,各大廠商的語音交互技術,如 Google Now、百度語音、微軟 Cortana 等已廣泛應用到汽車行業中。同時,科大訊飛也于 2018 年頒布了其“AI+V2H” 方案,在基于其語音交互技術及 AI 能力下,綜合多種內容生態及出行生態,形成了人、車、家之間跨場景的智能交互閉環。在供應商方面,目前科大訊飛具備相對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