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金融科技監管框架及行業趨勢分析報告(3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年金融科技監管框架及行業趨勢分析報告(35頁).pdf(3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對金融科技公司的影響頭部平臺的業務規模擴張及收益水平受制,競爭優勢仍在 受近期監管政策影響較大的是金融科技頭部平臺以及借貸業務。1、從經營主體來說,受近期監管影響最大的是以螞蟻集團為代表的業務規模大、金融業務綜合性強的頭部金融科技公司,同時受到反壟斷、消費者權益保護、個人信息保護等法規政策以及金融領域的金控、支付反壟斷、互聯網貸款等監管影響。對于其他在金融業務上有所布局的互聯網頭部公司來說,例如美團、拼多多、字節跳動等,由于本身金融業務規模較小,對現有金融業務開展影響有限。對于其他細分領域的金融科技公司,由于互聯網金融行業經歷了多年的嚴監管,尾部平臺已大量出清,目前尚在經營狀態的公司業務規模相
2、比頭部公司仍有較大差距,監管影響也偏中性。2、從業務角度來看,借貸業務受影響最大。針對互聯網貸款的監管政策密集出臺,包括針對小貸公司和商業銀行的監管要求,目的在于控制頭部平臺的信貸規模及行業集中度。由于借貸業務的收入和利潤貢獻較大,對金融科技公司的影響也主要體現在借貸業務上。支付行業監管框架已較為完善,整改空間不大,后續主要看反壟斷力度;理財業務和保險業務以輕資產的代銷模式為主,且行業集中度不高,出臺的監管政策不多。短期來看,頭部平臺業務收入增速受到抑制,利潤空間有所壓縮,主要源自于借貸業務量和價的約束;但頭部平臺在線上小額借貸市場上的競爭優勢仍在。監管收緊短期內抑制頭部平臺的快速擴張,減緩行業集中提升的趨勢。在借貸業務方面,通過杠桿率約束和聯合貸出資比例要求來限制貸款規模的加速擴張,頭部平臺需要補充資本金、調整與合作金融機構的出資比例,另外在借貸業務合作資金方和合作模式上也將有所變化,預計會增加與全國性大型銀行及非銀機構的合作比例,信貸技術服務費的費率或有所下降。雖然在業務擴張和盈利性上受到限制,頭部平臺的優勢依然存在,在線上小額信貸的獲客、運營和大數據風控能力上優于傳統金融機構,平臺和傳統金融機構的合作關系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