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碳交易市場展望與林業碳匯前景分析報告(4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年中國碳交易市場展望與林業碳匯前景分析報告(46頁).pdf(4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區域性溫室氣體減排倡議(RGGI)是美國第一個強制性市場。成員包括康涅狄格州、特拉華州、紐約州等11個州。在該倡議框架下,過去幾年的成交價格不斷攀升,2020年9月甚至達到了6.82美元/短噸 (1短噸=0.907噸)二氧化碳當量。 加州的碳市場于2013年正式推出,目前已覆蓋加州85%的溫室氣體排放。加利福尼亞州是美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發展最完善的州,目前加州政府已從碳排放權交易中獲得了50億美元的稅收.2014年1月,加州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還通過“西部環境倡議”和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互通,實現了碳排放權配額價格的統一。2021年1月,美國加州碳市場立法修正案正式生效,內容包括調
2、整配額價格控制機制以及在2030年之前更大幅度地降低排放總量等。 RGGI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與加州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配額價格變動趨勢呈現出較大的相關性。 英國:英國排放交易計劃(UK ETS)是英國的碳排放交易體系,于英國退出歐盟后的2021年1月1日開始實施。 韓國:根據韓國交易所數據,2020年,韓國各種排放權交易產品總交易量超出2000萬噸,同比增加23.5%。2021年,韓國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進入第三階段,實施更加嚴格的排放上限,將有償配額比例提高到10%,覆蓋的行業將繼續擴大。韓國政府致力于引導企業自發減排,還引入第三方交易制度,增加金融企業和第三方機構參與。新西蘭:新西蘭碳排放權交
3、易體系(NZ ETS)是一個對產業部分覆蓋、配額免費分配、無上限的碳排放權交易體系。涵蓋了林業(凈碳匯)、能源(2012年總排放量的42%)、工業(2012年總排放量的7%)和廢物(2012年總排放量的5%),但不包括畜牧業(2012年總排放量的46%)。從全球范圍來看,從2013年開始,免費的碳排放權配額數量大幅收緊。歐盟:歐盟排放交易體系是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場。碳交易總量約占世界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50%,覆蓋歐盟約40%的溫室氣體排放。 EU ETS的起源可追溯到1992年,當時180個國家同意避免人類造成的危險水平的全球變暖,并簽署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為明確履約目標,京都議定書(KP)最終于1997年達成一致,引入了建立EU ETS的兩個原則:1)規定了工業化國家的絕對數量排放目標;2)KP包括一套所謂的靈活機制,允許控排主體在不同國際碳交易系統內交換碳排放單位。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的運行原則是“總量管制與交易”, 交易標的主要是”歐盟排放配額”(European Union Allowances,EUAs)及衍生出來的類似期權與期貨的金融衍生品和其他減排項目,參與主體國家包含所有歐盟國家和冰島、列支敦士登和挪威 (EEA-EFTA 國家)。EU ETS重點關注可測量、可報告、可準確核準的溫室氣體排放,涵蓋行業和氣體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