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模擬 IC 市場規模與國產替代趨勢分析報告(6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年全球模擬 IC 市場規模與國產替代趨勢分析報告(64頁).pdf(6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1 世紀開始,通信需求的飛速增長以及便攜式設備的出現為電源管理行業注入新的活力。在小型便攜設備如手機、數碼相機、筆記本中,往往 1-2 塊電源管理芯片以及驅動芯片就能夠提供復雜的多路電源,提供集成式的電源管理功能,所以目前消費類、通信類市場是電源鏈產品的主要應用場景;而在未來,隨著工業、AioT、計算以及新能源、汽車電子領域電力管理需求不斷增長,電源鏈產品將快速滲透至這些新興應用場景中。1. 通信市場:受益 5G 基礎建設迎來高速增長期。通信類市場是目前最大的電源鏈市場,按照下游設備不同可以分為基站、終端以及路由器市場。隨著 5G 通信標準的變化帶動下游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的逐漸完善,5G宏基
2、站、微基站的數量大幅增長,同時電源面對的需求和使用場景也更加復雜。5G 通信場景下,使用更高工作頻段實現高速率低延時;MIMO 和波束整合技術對于基站的電源成本和散熱提出挑戰;通信設備往往需要對 3、4、 5G 設備供電,組合通道更加豐富,包括 UPS、-48V、HVDC 等等。一般來說,5G 小基站需要 20 顆左右的 PMIC,中型、宏基站需要的 PMIC 數量在 60-120 顆之間?;A設施的大量建設以及單機用量的增長將繼續帶動通信市場電源鏈產品快速發展。2. 消費類:移動設備新品類層出不窮,快速迭代的下游需求催生龐大市場。 21 世紀以來,各類便攜式電子設備層出不窮,而快速迭代的下游
3、產品也使得消費類電源鏈產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僅次于通信類市場。以手機為例,3、4G 智能機只需要 2-5 顆電源管理 IC,隨著 5G 手機模塊功能復雜化,一臺 5G 智能手機目前需要至少 8-10 顆電源管理 IC,用于管理攝像頭、顯示器、射頻和整體電路。在快充領域,只有搭配 20W 及以上的 PD 快充充電器才能實現全速充電,且手機端和充電器端均需裝載快充芯片,由于電壓相對較高,需要同步搭配穩壓器、IsoPower 控制器以及快充協議電池管理 IC 等等電源鏈芯片,手機端及快充端至少需要增加 5-6 顆 PMIC。除手機市場外,TWS 及可穿戴設備等新興產品也不斷拓展消費類電源鏈產品的邊界
4、。根據 Canalys 預測,2024 年 TWS 耳機市場出貨量將超過 5億部,可穿戴設備出貨量超過 2.5 億部。小型可穿戴設備中,電源鏈產品包含無線充電管理芯片、同步穩壓器、LDO、過載電流保護 IC、音頻驅動等等不同產品,同時對電源鏈芯片的集成化程度、體積及散熱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游設備的新品推出及出貨量增長將繼續推動消費類電源鏈產品市場多樣化高速成長。3. AIoT:百億級別終端數量帶來廣闊市場空間。隨著通信市場的逐漸成熟,物聯網市場設備連接數量指數級增長。根據 IoT Analytics 預計,2020年全網物聯網連接數量將達到 117 億部,首次超過非物聯網(通信、消費設備)涉幣連接數,15-20 年復合增速達到 29%,預計到 2025 年物聯網連接設備數將超過 309 億部,五年復合增速為 21%。盡管目前物聯網設備電源鏈產品單機用量較少,百億數量級的設備連接數也將為 PMIC 產品帶來廣闊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