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I:中國對外投資偏好及其對發展中國家的啟示(英文版)(9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ODI:中國對外投資偏好及其對發展中國家的啟示(英文版)(92頁).pdf(9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進入2021年有理由感到樂觀,因為該國在流感大流行期間的表現比大多數國家都好,并報告了2020年的經濟增長。然而,要注意的是,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大部分增長可歸因于該國求助于以前的增長引擎,如資本形成總量(即公共基礎設施投資),而私人消費等其他增長來源則退居次要地位,因為企業和家庭因大流行引起的中斷而步履蹣跚。幸運的是,有跡象表明家庭消費可能正在復蘇,盡管比較基數較低,但2021年第一季度創紀錄的GDP增長肯定了中國的復蘇。隨著經濟復蘇,政府可能希望專注于支持更可持續的增長動力。貨幣和財政政策的干預也將更有針對性和直接性,同時控制風險。有了這一點,該國更為中期和長期的規
2、劃已經準備好成為中心舞臺。自20世紀90年代第二個五年計劃(第二個五年計劃)發布以來,該計劃吸引了廣泛的關注。兩會強調了加強環境保護、確保糧食和能源安全、促進消費、加快結構改革、創新和數字化、農村振興等問題。關注國內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并不像一些分析師所說的那樣意味著退出世界,但由于經濟環境的挑戰,海外投資更加低迷。截至2020年底,中國的非金融海外直接投資(NFODI)總額為1102億美元。與上年相比,下降了5.8%。更令人驚訝的發現是,在2020年的NFDI對于那些屬于“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BRI)僅比4%高出2019,在數月后的2020年中,NFODI超過2019,超過20%。這表明海外
3、投資的胃口更加疲軟。2021年NFODI的早期數據證實了這一點,因為盡管2020年的基數較低,但NFODI并未顯示出顯著的改善。盡管與總量相比,BRI國家的海外投資更具彈性,但與BRI 140的貿易仍同樣受到疫情的打擊。自7月份以來,中國對這些國家的出口呈現強勁增長,此后這些國家的出口有所回升。中國從BRI 140的進口并沒有那么有彈性,但到2020年底,一些地區的進口有所回升。盡管如此,由于與大流行病相關的商品需求下降,出口前景可能面臨阻力,而隨著其他國家的緩慢復蘇,出口面臨更多的競爭。如果國內需求以更快的速度復蘇,來自“一帶一路”的進口可能會改善。早期的貿易數據已經很有希望。支持這一前景,深化貿易關系和減少貿易壁壘將成為中國國際政策的重點。服務貿易的前景也同樣光明,旅游和運輸等部門受到的影響最大。中國及其貿易和投資伙伴被壓抑的需求和穩定的接種速度,預示著一個充滿希望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