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2021年印度尼西亞數字技術與包容性報告(英文版)(23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世界銀行:2021年印度尼西亞數字技術與包容性報告(英文版)(236頁).pdf(23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各種來源包括本報告中記錄的新來源表明,連接到互聯網的印尼人使用互聯網的頻率相當高,平均每天花費多達六個小時相互交流,參與社交媒體,流媒體內容用于休閑消費,也越來越多地參與商業活動。這一不斷增長的互聯網和互聯網服務消費者群體使印度尼西亞成為東南亞最大、增長最快的數字經濟體。該國擁有該次區域許多最大的數字平臺,這些平臺不僅吸引了大量投資進入該國,還提供了新的創新解決方案,日益改變著印度尼西亞人的經濟和社會生活。在全世界范圍內,對互聯網和數字平臺等數字技術的有效和明智使用已成為應對新冠疫情對經濟和社會生活造成的巨大影響的恢復力的關鍵標志。印度尼西亞也是如此。公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采用了這些技術,以確保
2、其運營的連續性。政府機構利用這些技術不僅試圖解決與該流行病有關的公共衛生挑戰,而且還保持其服務的連續性,重要的是,將社會援助和其他支助提供給受影響最嚴重的人。隨著印度尼西亞經濟的復蘇,數字技術的加速利用可能會對該國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企業可以提高生產率,從而推動增長。工人可以提高生產力,并看到他們的收入增長。政府也可以以各種方式利用這些技術,提高其向公民提供的服務的質量和覆蓋面,這將有助于減少機會的不平等。例如,在流感大流行期間為確定、針對和引導向弱勢公民提供援助而建立的機制,可以成為對社會援助目標和提供進行永久性數字化升級的基礎。不斷增長的數字經濟并不一定意味著包容性經濟。正如這份報告所顯示的,數字經濟的好處并不是所有人群都想當然的。有些人會茁壯成長,有些人可能會被甩在后面,有些人實際上也可能會失敗。例如,該國在擴大數字連接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然而,幾乎一半的成年人口仍然無法上網,因此,他們自動被排除在國家數字紅利之外。即使對于給定的連接性水平,印度尼西亞的互聯網體驗質量也比鄰近國家差,這使得它成為生產率更高、帶寬高的應用的搖搖欲墜的基礎,尤其是通過FI RMS,而且還受到學校和醫療設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