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合盛硅業公司競爭優勢與工業硅行業研究報告(3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年合盛硅業公司競爭優勢與工業硅行業研究報告(35頁).pdf(3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工業硅價格波動呈現一定的周期性特征,目前處于高位。2017 年三季度,工業硅價格大幅上漲后快速回落。硅價上漲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環保督察的大背景下,環保設備不合標準的企業停產限產,以及原材料石墨電極和硅石供不應求導致的成本上漲。同時云南地區電價上漲和下游有機硅價格跟進上漲,進一步支撐了工業硅的高價位。接著,工業硅產量回升彌補市場供應缺口,下游鋁合金工廠前期積極補貨導致當期采購意愿薄弱,工業硅價格迅速回落至理性區間。2018 年,中美貿易摩擦導致下游需求受損,工業硅價格繼續下行。2020 年前三季度,階段性供需不平衡導致價格波動,第四季度起,需求回升,價格上行。2021 年以來,市場價格震蕩回升至
2、去年最高水平,價格再上一個臺階或許有所阻力,但高位盤整或將常態化持續。需求端:工業硅消費增速可觀,光伏有望拉動行業快速增長近年來工業硅需求增速放緩但仍可觀,有機硅、鋁合金和多晶硅是其最主要的應用領域。2020 年,三者消費占比分別為 41.80%、34.10%和21.20%。除 2019 年以外,近幾年工業硅行業表觀消費量增速保持在 5%以上。2019 年,工業硅消費減少主要源于環保督察背景下,供給端的收縮,同時下游中有機硅行業和鋁合金下游汽車行業進入底部區間,導致需求同比回落,而多晶硅消費仍保持增長態勢??傮w來看,未來有機硅和多晶硅行業的擴產會為工業硅的消費帶來較為可觀的增長空間。我國是工業硅凈出口國,主要出口地區為亞洲。Wind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保持工業硅凈出口狀態,年進口量不足 10 萬噸,年凈出口量在70 萬噸左右,占全年產量的 30%左右。主要出口國為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泰國等亞洲國家。海外的發電成本和裝置單位成本均高于國內,短期內不僅沒有大規模的產能擴張計劃,而且龍頭企業 Ferroglobe 等由于現金流的惡化加速了對工業硅供給的收縮。根據 Ferroglobe 數據,2017 年海外成本最優的裝置單位成本也在 1550 美元/噸左右,顯著高于國內高成本裝置。我國工業硅供給的擴張,再加上成本優勢,有望在海外獲得更高的市場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