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銀行的“環境、社會及治理”風險(3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畢馬威:銀行的“環境、社會及治理”風險(30頁).pdf(3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熱點分析:新冠疫情與ESG風險之間的相似點當前的新冠疫情及其對銀行的影響與ESG風險之間有許多相似點。因此,出乎意料地,銀行獲得了審視當前危機的機會:銀行可利用其應對新冠疫情的經驗以更好地應對未來的ESG風險。與ESG風險相似,新冠疫情帶來了各種效應和風險,在不同層面上對銀行產生影響。首先,銀行受到新冠疫情的直接影響(類似ESG物理風險),具體影響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發病率升高導致工作人數減少國家、地區及州的封鎖,大部分要求在家辦公,導致協作不暢旅行禁令阻礙國際商業往來網絡容量、網絡風險及IT安全等問題。與ESG風險相似,這些因素在運營風險領域影響尤為顯著。倘若利益相關者的預期未完全滿足,扣除已
2、計提的風險撥備外,它們還將對聲譽產生額外影響。某些銀行服務的需求將減少,客戶可能要求取出他們的存款,業務及流動性風險很可能會出現。與ESG風險類似,改變的影響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公司運營所在的行業。這意味著銀行的客戶往往受到更大沖擊,視它們所在的行業不同而不同。此外,客戶還需面對以下問題:政府下令要求無限期關停某些業務,如餐館供應鏈崩潰(全球供應商所受打擊尤為重大)國內外需求大幅降低。由于上述問題,由外向內傳導效應將反過來影響銀行。違約率的上升可以體現這種效應。由于客戶失業等原因,商業及零售銀行業違約率可能上升,。此外,我們還可預期資產(包括擔保物)減值的出現,原因包括商業房地產在危機時難以出租等。但不僅是銀行客戶會受到新冠疫情的負面影響,銀行的外包合作伙伴和供應商同樣會受到影響。在此情況下,銀行服務將出現質量下滑或完全失效。最后,類似ESG轉型風險,政府正對人員和業務施加廣泛影響。此做法將直接影響銀行(譬如,員工被隔離)及其客戶和供應商(譬如,其它業務板塊被迫停業)。新冠疫情與ESG風險之間的主要差異在于它們的影響期間。ESG風險治理為長期規劃的公開透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