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EDA行業技術變革與全球集成電路市場規模分析報告(1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年EDA行業技術變革與全球集成電路市場規模分析報告(19頁).pdf(1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需求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崛起,有望帶動EDA 國產化率提高。21 世紀以來,全球半導體產業開始從韓國、中國臺灣向中國大陸的第三次產業轉移。中國大陸的半導體產業經歷長期的低端組裝和制造承接、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高端人才培育,已逐步完成原始積累,在國家意志及政策驅動下,全產業鏈迎來高速發展。供給側,國內廠商歷經多年積淀,逐漸具備國產替代的技術實力。早在上世紀90 年代初國內就成功研發了中國首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 EDA 工具“熊貓 ICCAD系統”。新世紀以來,在政策鼓勵下國內EDA 行業開始突圍。國內廠商產品和客戶布局向上突破,看好國產替代機遇格局:國際三巨頭合計占 80%份額,國內玩家加速追超
2、國際三大巨頭占據第一梯隊,國內玩家發展迅速。EDA 從產品技術和收入體量上可分為三個梯隊。新思科技、楷登電子和西門子EDA 穩居第一梯隊,擁有全領域、全流程的產品且總體優勢明顯,EDA 領域年收入體量超過10 億美元。華大九天已躍居第二梯隊,擁有部分領域的全流程工具產品且在局部領域具有優勢,年收入在 5000萬至 4 億美元之間。國內其他玩家尚處在第三梯隊,產品以點工具為主,年收入小于 3000 萬美元,在市場驅動與資本加持的助推下,未來有望進入行業第二梯隊。全球市場:寡頭壟斷,CR3 合計約80%,CR5 合計約85%。據賽迪智庫,2020年,新思科技(Synopsys)、楷登電子(Cadence)與西門子EDA(原 Mentor Graphics)作為目前僅有的擁有設計全流程 EDA 工具解決方案的企業,集中了全球超 77%的EDA 工具市場。其他企業缺少布局設計全流程工具技術的綜合實力,在各自擅長的領域開發面向特定流程或個別環節的工具瓜分剩余市場份額,Ansys 憑借熱分析、壓電分析等優勢點工具,Keysight EEsof 憑借電磁仿真、射頻綜合等優勢點工具,獲得市場第四、第五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