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消費者金融素養調查分析報告(2021)(5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人民銀行:消費者金融素養調查分析報告(2021)(52頁).pdf(5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報告對變量客觀賦權并計算消費者金融素養指數。結果顯示,全國消費者金融素養指數為66.81,與2019年相比,提高2.04。其中,金融知識平均得分為65.21,金融行為平均得分為73.9,金融態度平均得分為78.12,金融技能平均得分為71.26(見圖)。不同人口統計特征的群體金融素養水平呈現一定程度的分化。從年齡維度看,我國消費者金融素養分布呈現倒“U”型。30-40歲群體金融素喬取尚,平均萬乃67.56;18-30歲?群體得分66.64,得分最低的為60歲以上的群體,平均得分63.61。從學歷維度看,學歷越高金融素養水平越高,金融素養水平與學歷呈正相關關系。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消費者金融素養水平
2、最高,平均得分70.29,小學及以下學歷消費者平均得分60.67。從收入維度看,中低收入組中,收入越高,金融素養水平越高,但最高檔收入群體的金融素養水平并非是最高的,月收入在1萬-2萬的消費者金融素養水平最高,平均得分70.28,在2000元以下消費者平均得分最低,為61.01。從職業維度看,全職工作的消費者金融素蕎水平最高,平均得分68.72,暫時沒有工作的金融消費者平均得分最低,為61.14。從性別維度看,兩者沒有明顯差別,男性金融素養平均分66.98,女性金融素養平均分66.63。從城鄉維度看,農村地區消費者金融素養水平低于城鎮地區,城鎮地區金融消費者平均得分為68.06,比農村地區高3
3、.45分,其中金融知識方面的差異最大,農村地區消費者的金融知識得分61.13,比城鎮地區低6.41分。從地區維度看(見圖),整體上呈現東高西低,東部地區消費者金融素養水平最高,平均分為68.39,比西部地區(最低)高3.15分,中部地區為66.7分,略高于東北地區的66.21分。從國際比較看,我國消費者的金融素養處于中等偏上水平。本報告從金融知識、金融行為和金融態度三個維度對44個經濟體進行比較分析,并根據指標的代表性和可獲得性,選取貨幣的時間價值、單利計算、投資分散化原理、風險收益關系等4個指標衡量金融知識,選取收支管理、按時還款、購買保險等3個指標衡量金融行為,金融態度指標選取儲蓄傾向來衡
4、量(即更加偏好長期而非短期),對每個指標賦予100 分,取平均值計算出金融素養得分并進行排名??偟膩砜?,我國消費者的金融素養水平綜合得分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在G20國家中排名較好。其中,在金融知識方面,我國消費者在利率計算方面優勢明顯,在投資分散化原理及風險收益關系的理解上存在不足;在金融行為方面,我國消費者在日常收支管理和按時還款方面表現突出,但在購買保險產品方面較為薄弱;在金融態度方面,我國消費者具有明顯優勢。從金融態度看,我國金融消費者在應急儲蓄方面具有優勢。新冠肺炎疫情對金融消費者的財務韌性是一次考驗,報百將豕史的Mr陌雷心穴樂她的儲芳行生,作為考察指標,觀察金融消費者是否會將長期主義態
5、度轉化為實質性的儲蓄行為,提高自身應對不可預期財務沖擊的能力。結果顯示,找國消賀首仕巴Tf刀出)遙領先,78.41%的金融消費者能夠應對相當于三個月收人的M怎文出。乃保持找國金融態度方面的優勢,彌補金融知識短權,提開公眾歡的整1體金礎系亦小一女里視對青少年的金融教育,在義務教育階段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金融態度和意識。從金融知識看,消費者對分散化投資理念缺乏足夠的認識,僅有48.37%的受訪者能夠正確認識到投資單一股票的風險要比股票型基金大,與2019年相比,這一準確率下降了9.71個百分點。調查還發現,消費者對金融投資的收益預期呈現非理性特征,在有金融投資行為的群體中,僅有28.23%的受訪者的
6、收益預期在5%以內,且中青年群體的非理性程度更大。非理性的投資預期可能會導致非理性的投資行為(典型例子是羊群效應),可能加大金融市場的波動。從數字金融使用看,金融消費者在日常消費中首選手機支付,但物理意義上的現金仍然是大部分受訪者不可缺少的支付方式,且消費者很難接受拒收現金現象的發生。最近兩年77.02%的受訪者表示使用過手機進行付款,71.32%使用過現金進行支付?,F金主要用于小額支付場景,83.40%的受訪者表示最經常支付的金額在500元以下。在商家拒收現金方面,使用過現金的金融消費者普遍持反對態度,83.82%的受訪者表示不能接受商家拒收現金,且與年齡具有相關性,年齡越大的群體持反對態度的比例越高。在實際經歷中,超過93%的受訪者表示沒有遇到過拒收現金的情形,說明金融消費者在使用現金支付時被拒絕是少數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