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保健食品市場競爭格局分析及仙樂健康核心競爭力研究報告(2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年保健食品市場競爭格局分析及仙樂健康核心競爭力研究報告(29頁).pdf(2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美日澳經驗:高門檻的集中度高,低門檻的集中度低。三國保健食品監管政策區別:美日澳分別采用備案制、注冊備案雙軌制、注冊制,監管的側重點差異較大。1. 門檻不同:美國為備案制、日本為注冊備案雙軌制,側重于備案后的管理;而澳大利亞采用注冊制,上市監督嚴格,側重上市前管理。2. 保健品定位不同:美國日本都偏食品和日常,而澳大利亞的是補充醫藥產品。3. 監管頻次和程度不同:美國三年一次,食品行業整體監管覆蓋率低;日本的食品類主要做安全性評估;澳大利亞有定期+不定期檢查,并透明化公布結果。行業集中度和監管的嚴格程度成正比,監管嚴格程度上澳大利亞>日本>美國,集中度也是澳大利亞>日本>
2、;美國,且備案制下準入門檻低,零 售商貼牌和小品牌的合計占比都較高。澳大利亞實行單一注冊制, 2020 年 CR3 為 38.6%,CR8 為 63.9%,基本為美日的兩倍。澳大利亞基本沒有零售商貼牌,且規模以下小企業合計占比僅 22.5%,而美國日本在這兩項上都較高,美國的零售商貼牌(類似 OEM)+規模以下小企業為市場主流,合計占比達 56%。隨著中國備案制的完善,保健食品原料/劑型目錄進一步豐富和擴充,以及行業不斷細分,預計未來集中度將長期保持較低的水平。隨著行業整體的發展,新品牌仍將有非常廣闊的空間。仙樂健康是國內大型營養健康合同生產商之一,以合同研發生產模式(CDMO:Contrac
3、t Development Manufacture Organization,合同研發生產組織)為主,具有全劑型生產研發能力。CDMO 模式對研發能力要求較高,在 CMO(合同生產組織)的基礎上提供創新產品生產時所需的工藝流程研發及優化、配方開發和試生產服務。公司具有全劑型的研發生產能力,能夠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按劑型,包括軟膠囊(及植物膠軟膠囊)、硬膠囊、益生菌、營養軟糖、片劑、粉劑及飲品;按產品品類,包括基礎營養、保健食品、益生菌與腸道呵護、體重管理與運動營養、女性系列等。國際化布局使公司客戶和收入在地理上也較為多元化。仙樂健康在美國設有全資子公司美國仙樂,收購 ayanda 后在德國擁
4、有工廠和銷售中心。國際化的布局一方面能讓公司通過本土化經營精準了解當地需求,并充分利用了當地企業的銷售網絡和資源,快速打開了銷售局面;另一方面也使公司能及時了解海外需求/技術趨勢,實現地緣套利。公司產品已覆蓋全球 50 多個國家和地區,并與多家國外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包括輝瑞制藥、HTC Group Ltd.、Now Foods、Takeda、 Dr. Max 等。2020 年公司在中國、歐洲、北美洲的收入占比分別為61.95%、22.33%、12.86%,近三年海外收入占比穩定在 40%左右。知名大客戶的長期合作能夠貢獻穩定收入,同時公司在和全球巨頭合作的過程中能快速迭代,提升自身供給能力,最終形成正循環。公司知名度和行業地位的提升也有助于吸引新客戶。規模在國內和出口商中都處于領先行列。根據商務部下屬的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的統計數據,2015 年至 2019 年公司出口額均保持行業第二。在 2016 年生產廠家口徑的全國藥店零售渠道營養保健食品的總銷售額排名行業第二,由于藥店渠道需要保健食品批文,這也側面反映公司的注冊批文儲備較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