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行業玻璃系列1:光伏玻璃價格及企業成本分化展望-211006(23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建筑材料行業玻璃系列1:光伏玻璃價格及企業成本分化展望-211006(23頁).pdf(23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a) 原燃料成本影響因素主要包括:1)采購價格,這與企業總體產能規模以及原材料自供率有關。產能規模較大的企業可以在原材料采購價格在價格及付款條件等方面通常會有優惠,進而實現采購成本降低。此外,若企業掌握原材料資源(如硅砂礦等)可實現部分原材料內部供應,則原材料采購成本通常更優。2)單位能耗,其與窯爐年齡以及窯爐單線規模有關。隨著生產年限拉長,玻璃窯內部耐火材料逐步損耗,熱量損耗會增加,進而降低玻璃窯能源利用效率。據關于浮法玻璃生產節能工作的思考與體會(紀福順,玻璃雜志,2008 年),900t/d 的浮法產線熔化率為 2.42t/d,相對 500t/d 產線熔化率提升21.0%。此外,更大的玻
2、璃窯具有更低的單位窯體散熱量,用于加熱回流玻璃液所需的熱量也更低,從而達到節能降耗的效果,900t/d 浮法產線玻璃液每 kg 熱耗僅為 1,380kca,相比 550t/d 的產線單位熱耗降低 21.1%。3)良品率,取決于企業技術工藝水平,較高的良品率會使單位面積可銷售玻璃需要更少的原燃料。b) 費用管控影響因素包括:1)企業管理水平及效率。2)生產基地地理布局。由于玻璃單價相對較低及易碎等特征,玻璃生產及銷售有較強區域性(玻璃運輸半徑約 500 公里),優異的生產基地地理布局可以降低企業運輸成本。行業龍頭信義光能及福萊特光伏玻璃利潤率較其他企業有明顯優勢,核心源于成本差異。 20H2 由
3、于光伏玻璃供需延續偏緊局面,價格快速上漲,主要光伏玻璃企業效益明顯改善,行業龍頭信義光能、福萊特毛利率分別為 54.5%、55.8%,vs 安彩高科為 27.7%(20FY)、亞瑪頓為 14.25%(需要說明,信義光能、福萊特光伏玻璃原片均為自供、20FY 安彩高科首次實現光伏玻璃原片全部自供、亞瑪頓光伏玻璃原片均為外部采購)。光伏玻璃企業間平均售價我們未觀察到明顯差距,企業間盈利能力分化主要源于各企業成本管控能力的不同,如 20FY 福萊特、安彩高科、亞瑪頓單位生產成本分別為 14.3、19.4、24.2 元/平米(需要說明兩點,1>部分單位成本差距源于產品結構如 2mm 產品占比;2
4、>部分成本差距亦源于原片內供比例,具體差異參考前文),20FY 三企業單位成本費用(生產成本及各類費用)分別為 20.9、24.6、26.8 元/平米。非現金成本占光伏玻璃企業全口徑成本比例約 12%-16%,差距或主要源于光伏玻璃原片是否自產。為更清晰理解企業間成本差異及極端情形下光伏玻璃價格下行空間,我們引入對成本科目中非現金科目進行拆分(我們定義主要包括折舊、攤銷及遞延費用,剔除匯兌損失影響)。單位非現金成本角度,歷史上福萊特總體明顯高于安彩高科及亞瑪頓,主要源于福萊特原片均為自產,非現金費用中包括較多折舊及攤銷(光伏玻璃原片產線投資強度較高,同時注意到 20FY 安彩高科實現原片
5、自供后單位非現金費用亦有較多增加)。同時我們注意到非現金費用占全口徑成本比例大致在 12%-16%。成本或利潤率角度觀測,18FY 行業低谷表現推測 21Q2-Q3 價格位置或為歷史偏底部價格水平。20FY 安彩高科實現光伏玻璃原片全部自供,但在此背景下 20FY 公司與信義光能、福萊特光伏玻璃業務毛利率及凈利率均有明顯差距(20FY 信義光能/福萊特光伏玻璃業務毛利率、凈利率均值較安彩高科分別高 21.5pct、22.2pct),我們認為該差距大體反映信義光能、福萊特較行業內其他企業的盈利能力優勢?;厮萁隁v史數據,18 年因“531”新政影響光伏玻璃價格先抑后揚,信義光能、福萊特 18FY
6、 利潤率亦為近年最低水平(18FY信義光能、福萊特光伏玻璃業務毛利率分別為 26.17%、27.68%,凈利率分別為 16.47%、 13.57%),在行業龍頭該盈利水平下,其他企業光伏玻璃企業(原片+深加工)或幾乎沒有盈利。同時我們推測 18 年光伏玻璃價格底部位置或接近光伏玻璃原片企業現金成本位置(18年 3.2mm鍍膜光伏玻璃全年算術均價為 25.7元/平米,該產品 18年價格最低點為 21.75元/平米,最低點價格較全年均價低約 15%,與我們前面的非現金成本占全成本比例較為接近)。據此我們推測,21Q2-Q3 光伏玻璃價格位置(21 年 Q2-Q3,3.2mm 鍍膜光伏玻璃均價為 2
7、4.6 元/,價格低點為 8 月初 22.2 元/)接近或低于二梯隊企業全成本,進一步下行空間或有限。21 年起光伏玻璃產能迎來快速增加,企業產能規模及相應的平均單線規模、窯齡均會產生較大影響,成本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優勢,前期行業龍頭優勢是否穩固?后來者成本差距是否會有明顯縮短?我們針對三個關鍵變量(總產能規模、平均單線規模、平均窯齡)來探討企業成本變化方向。預計福萊特及信義光能 22FY 末產能規模優勢仍顯著,行業整體單線規模均有明顯提升及窯齡明顯縮短。如果行業內公司按照規劃進度實施擴產計劃,則到 21FY 末福萊特日熔量將達到 14200t/d,產能規模將超過信義光能成為行業第一(信義光能
8、21FY 末日熔量將達13,800t/d),南玻在 21Q4 產能規模將達到 3,700t/d,從行業第六迅速上升至第三,湖北省著名的玻璃生產企業億鈞耀能計劃 21 年底建成兩條 1,200t/d 產線,如按計劃點火,其產能規模將躋身行業第七。21FY 末行業平均單線規模將達 554t/d,單線規模超過 800t/d 的公司將從 21 年 8 月末的 4 家提升至 21 年年末的 8 家,并在 2022 年末達到 10 家。21FY 末福萊特單線規模將達 1,183t/d,逼近當前技術水平下最大設計產能。21 年,光伏玻璃企業窯齡大幅縮短,到 21FY 末,行業平均窯齡為 1.7 年,加權平均窯齡大于 4 年的企業將只有2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