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集團(WBG):2021年商品市場(Commodity Market)展望報告(英文版)(10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世界銀行集團(WBG):2021年商品市場(Commodity Market)展望報告(英文版)(102頁).pdf(10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世界銀行的商品市場展望每年出版兩次,分別在4月和10月。本報告提供主要商品類別的詳細市場分析,包括能源、農業、化肥、金屬和貴金屬。本文給出了46種大宗商品到2035年的價格預測,以及歷史價格數據。該報告還包括主要商品的生產、消費和貿易統計數據。商品價格數據在每月初單獨公布。本報告中的背景分析工作是由日本政府通過世界銀行集團管理的政策和人力資源開發(PHRD)基金慷慨資助的。能源價格在2021年第三季度繼續飆升,而大多數非能源價格在今年早些時候大幅上漲后趨于平穩。在達到歷史高點后,天然氣和煤炭價格預計將在2022年下降,因為需求增長放緩,供應限制緩解。預計2022年原油價格將從2021年的70美
2、元/桶平均上漲至741美元/桶。在今年上漲超過48%之后,金屬價格預計將在2022年下跌5%。農產品價格在2021年上漲22%之后,預計將在2022年基本穩定。大宗商品價格高企如果持續下去,可能會減緩能源進口國的增長,并加劇低收入國家的糧食不安全狀況。預測面臨的風險包括不利天氣、進一步的供應限制和COVID-19的新爆發。今年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凸顯了向零碳經濟轉型所面臨的一些挑戰??紤]到城市約占能源需求和溫室氣體排放的三分之二,城市將發揮關鍵作用。一個特別的焦點文件表明,城市化與增加的商品需求有關,但高密度城市的人均商品需求可能低于低密度城市。這加強了戰略性城市規劃的必要性,以盡量減少未來城市
3、化對商品需求的影響。能源價格在2021年第三季度大幅上漲,而非能源價格趨于平穩(圖1.A)。在四大非能源指數中,農業、化肥和貴金屬指數較疫情前水平高出約三分之一,而金屬和礦物指數則高出約一半。惡劣的天氣打擊了許多大宗商品市場:夏季異常的高溫增加了電力需求;干旱減少了水電供應,影響了一些農業大宗商品,而洪水影響了一些金屬和煤炭的供應。天然氣和煤炭價格飆升間接影響了其他大宗商品的生產,包括化肥和一些金屬。大宗商品市場還受到covid -19大流行和供應鏈中斷后復蘇不平衡的影響。能源價格在2021年第三季度(q/q)上漲了16%,延續了自年初以來的上漲軌跡,天然氣和煤炭價格的上漲速度遠遠快于原油價格。在2021年第三季度,原油平均價格為72美元/桶,比上一季度上漲了7%,但在此期間價格波動較大。由于擔心新冠疫情的爆發,油價最初在8月份走軟,但在本季度晚些時候被颶風“艾達”(HurricaneIda)引發的美國供應中斷以及能源價格的全面上漲抵消了。在2021年第三季度,天然氣價格上漲了69%,煤炭價格上漲了44%,兩種大宗商品的一些價格基準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圖1.B)。經濟復蘇(尤其是在中國)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對發電用化石燃料的需求。一些國家異常炎熱的天氣也增加了用于制冷的電力需求。此外,由于干旱和低風速,一些國家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