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詢:2024年新能源產業深度研究報告(5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智研咨詢:2024年新能源產業深度研究報告(50頁).pdf(5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2024 年 新能源產業深度研究 2024 年 智領產業智領產業 研判研判未來未來 Deep Research Report on the New Energy Industry(2024)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1 1 摘摘 要要 新能源產業重要性突出新能源產業重要性突出。發展可再生能源對于保證能源安全,實現碳達峰具有重要意義,“雙碳”目標的提出進一步確立了新能源產業的重要性。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的新能源產業在全球市場上已經極具競爭力,“十四五”時期是產業邁入更大的規?;c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要時期。近兩年來,風電和光伏成為電源端主要建設對
2、象。新能源產業迎來了高速裝機期,裝機量與占比迅速上升。截止至 2024 年 8 月底,我國光伏裝機量達到了 75235 萬千瓦,風電裝機達到了 47403 萬千瓦,占總體裝機比例分別達到了 24.06%和 15.16%。特別是光伏,近兩年內裝機容量增長了快一倍,是中國裝機規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國家發布能源重點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實施方案,提出到 2027 年能源重點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 2023 年增長 25%以上的目標,風光電廠的改造升級是重點投資領域,預計未來三年我國新能源發電項目投資規模及裝機容量將進一步擴張。國有企業優勢突出,國有企業優勢突出,綜合化發展成為共同選擇綜合化發展成為共同選擇。
3、國有企業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和發電量規模持續擴大。然而隨著,電力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化,新能源發電平價上網交易電量占比持續提升,使得新能源電力價格下行,龍源電力及三峽能源等新能源企業面臨利潤收縮的挑戰。在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背景下,企業積極探索多能互補、源網荷儲、增量配電網、新能源制氫氨醇轉化、供熱轉化等多種“新能源+”業務,推動企業擴圍破局。健全健全新能源發展新能源發展市場化發展市場化發展機制機制。新能源發電要逐步發展成為主體電源,這就要求創新新能源發展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未來我國將加快推進電力市場建設,進一步提高新能源市場交易規模;同時通過全國統一的綠證交易市場、碳市場
4、建設,豐富綠電環境價值兌現渠道,提升新能源項目投資收益空間。國家也將通過加強電網投資,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來提升電網系統對新能源的接納、配置和調控能力。隨著電力市場體制建設日益完善,新能源產業與傳統能源之間的融合預計將會明顯加速,各類型輔助服務的市場化交易將成為電網穩定運行、電力體制改革最為明顯的潤滑劑,獨立儲能、虛擬電廠等業態有望迎來高速發展期,智能化技術的應用也將顯著加速。關鍵詞:關鍵詞: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光伏;海上風電海上風電;電網電網 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2 2 目目 錄錄 一、新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廣闊,多能融
5、合助推行業發展一、新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廣闊,多能融合助推行業發展 .4 4(一)新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廣闊,高質量發展挑戰依然艱巨.4 1、新能源產業內涵豐富,光伏、風電占據主導地位.4 2、經濟性迅速提升,“雙碳”目標下產業重要性凸顯.6(二)多能互補技術快速演進,分布式光伏成為主要增量.8 1、中國新能源產業優勢顯著,多能互補技術快速演進.8 2、分布式光伏優勢顯著,成為新能源主要增量.13 3、海上風電處于全面平價上網的過渡期,遠期發展前景廣闊.14 二、國有企業優勢突出,綜合化發展成為共同選擇二、國有企業優勢突出,綜合化發展成為共同選擇 .1919(一)龍源電力:新能源平價上網背景下,企業營
6、收和利潤出現下滑.19(二)三峽能源:綠電龍頭優勢顯著,企業規模持續擴張.23(三)韶能股份:生物質綜合利用水平領先,一體化模式優勢凸顯.27 三、國家政策強調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擴大新能源相關投資三、國家政策強調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擴大新能源相關投資 .3131(一)國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31(二)國家布局能源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拉動新能源投資規模增長.32(三)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升對新能源的接納、配置、調控能力.33(四)開展配電網高質量發展行動,支持分布式新能源發展.34(五)健全綠色電力消費制度體系,完善綠電環境價值兌現渠道.35 四、新能源
7、市場熱度不減,風光儲一體化模式受矚目四、新能源市場熱度不減,風光儲一體化模式受矚目 .3838(一)新能源投融資市場熱度延續,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等成投資熱點.38(二)新能源項目持續推進,風光儲一體化等創新模式備受關注.40 五、產能過剩與系統安全風險加劇,考驗企業經營管理能力五、產能過剩與系統安全風險加劇,考驗企業經營管理能力 .4343(一)光伏行業產能過剩風險加劇,面臨供需錯配風險.43(二)新能源電價下行,給發電企業帶來了盈利風險.43(三)電網安全風險擴大,新型儲能安全風險有待解決.44(四)商業模式變革加速,政策與管理風險逐步提升.45 六、加速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創新新能源發展機制
8、六、加速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創新新能源發展機制 .4646(一)電力系統改造加速,“因地制宜”帶來縣域經濟發展良機.46(三)創新新能源發展機制,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46 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3 3 (三)水電將成為調峰儲能的核心,虛擬電廠前景廣闊.48(四)煤電一體化加速發展,火電“壓艙石”作用凸顯.48 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4 4 一、一、新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廣闊新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廣闊,多能融合助推行業多能融合助推行業發展發展 (一)新能源產業發展前景(一)新能源產業發
9、展前景廣闊,廣闊,高質量高質量發展挑戰依然艱巨發展挑戰依然艱巨 1 1、新能源產業內涵豐富,新能源產業內涵豐富,光伏、風電占據主導地位光伏、風電占據主導地位 新能源產業內涵豐富。新能源產業內涵豐富。新能源產業廣義上是指從事非水能源以外的其他全部可再生能源開發、直接利用、轉化等一系列過程的產業。行業的內涵及其豐富,從能源形式來看,主要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氫能、地熱能、潮汐能與核聚變;從利用形式來看,可以分為供熱供冷、發電、儲能等;從技術路來看,主要包括光伏發電、光熱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供熱、地熱能發電等等。圖圖 1 1:新能源主要分類方式新能源主要分類方式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光伏
10、、風電占光伏、風電占主導主導地位地位。由于各類型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潛在資源量、基礎技術準備與利用難度差異不同,各類型新能源產業發展具有較大的差異性,目前全球新能源產業發展主要以光伏、風電為核心,光熱、生物質能為輔助。據IRENA,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累計裝機量達到了3864522MW,其中水電1264 新能源按能源形式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氫能源等按利用形式發電供熱供冷儲能等按技術路線光伏/光熱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供熱地熱發電/供暖等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5 5 742MW,其他非水可再生能源(新能源)達到了2599780MW,占全球裝機比重上
11、升至67.3%,2012-2023年GAGR達到了17.04%,增量貢獻率達到了90.89%。圖圖 2:2014-2023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及新能源占比走勢(單位: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及新能源占比走勢(單位:MW)資料來源:IRENA、智研咨詢整理 從新能源裝機結構來看,風電、光伏位于主導地位,且由于經濟技術成本下降更快,規模效益迅速釋放,光伏裝機容量增長更為迅猛。2023年全球光伏累計裝機達到了1411139MW,是全球新能源中裝機最大的一類;其次為風電,累計裝機達到了1017390MW;光伏、風電的占比分別達到了54.28%、39.13%。而光熱、生物質能等其他新能源由于技術與成本
12、問題仍未完全解決,近五年來增長較為緩慢。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3000000350000040000004500000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非水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可再生水電非水可再生能源占比:%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6 6 圖圖 3:2014-2023 年全球新能源裝機累計裝機結構走勢(單位:年全球新能源裝機累
13、計裝機結構走勢(單位:MW)資料來源:IRENA、智研咨詢整理 2 2、經濟性迅速提升,經濟性迅速提升,“雙碳”目標下產業重要性凸顯“雙碳”目標下產業重要性凸顯 全球全球風電、光伏風電、光伏經濟性迅速提升。經濟性迅速提升。光伏和風電裝機迅速增長主要驅動力主要來源由于技術進步、規?;б嫱癸@。2024年9月,IRENA發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報告顯示,2010至2023年,全球光伏、光熱、陸風、海風的LCOE分別下降了90%、70%、70%和63%;但水電和地熱成本則增長33%和31%,可便捷開發資源用盡是最為主要的因素。經過數十年的成本控制和技術改進,可再生能源的社會經濟效益明顯提升
14、,以光伏和風電為主新能源產業與現有化石燃料之間的競爭力發生了明顯逆轉變化。2010年全球陸上風電加權平均LCOE比化石燃料發電加權平均LCOE高23%;2023年新建陸上風電項目的全球加權平均LCOE比化石燃料發電的加權平均LCOE低67%。2010年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加權平均LCOE比最便宜的化石燃料發電方案的加權平均LCOE高414%;然而,在成本大幅下降的推動下,2023年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成本下降至4.4美分/千瓦時,比最便宜的化石燃料發電方案加權平均LCOE低56%。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30000002014年 2015年 2016
15、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風電:MW光伏:MW生物質:MW光熱:MW其他:MW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7 7 表表 1 1:2 2010010/2022023 3 年全球各技術路線年全球各技術路線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 L LCOECOE 對比對比(2 202023 3 年現貨美元價)年現貨美元價)種類種類 總裝機成本總裝機成本(202(2023 3 美元美元/千瓦千瓦)容量系數容量系數(%)(%)平準化度電力成本平準化度電力成本(202(2023 3美元美元/千瓦時千瓦時)20102
16、010 2022023 3 百分比變百分比變化化(%)20102010 2022023 3 百分比變百分比變化化(%)20102010 2022023 3 百分比變百分比變化化(%)生物質能 3010 2730-9 72 72 0 0.084 0.072-14 地熱能 3011 4589 52 87 82-6 0.054 0.071 31 水力發電 1459 2806 92 44 53 20 0.043 0.057 33 光伏發電 5310 758-86 14 16 14 0.460 0.044-90 光熱發電 10453 6589-37 30 55 83 0.393 0.117-70 陸上風
17、電 2272 1160-49 27 36 33 0.111 0.033-70 海上風電 5409 2800-48 38 41 8 0.203 0.075-63 資料來源:IRENA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 Costs in 2023“雙碳”目標下產業重要性凸顯“雙碳”目標下產業重要性凸顯。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是促進能源轉型,保證能源安全與降低碳排放的最重要的一環。2021年“雙碳”目標的提出進一步確立了新能源產業在電力系統與整個能源產業升級轉型中的關鍵性地位,對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壯大也提出了更為迫切的需要,新能源產業將進一步向更大規模的發展?!笆奈濉逼陂g是我國新能源產
18、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關鍵時期,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相關規劃明確了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中明確2030年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2022年6月發布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指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達到3.3萬億千瓦時左右,風光發電量實現翻倍,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量占全社會用電量增量占比超過50%,實現向電力消費增量主體轉變,風、光發電占比要達到16.5%左右。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8 8 行業行業依然面臨眾多挑戰。依然面臨眾多挑戰??傮w而言,隨著技術進步,行業平價上網歷史性拐點來到,
19、新能源產業發展空間進一步擴大。但同時新能源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也面臨風、光高比例消納問題難解,電力系統穩定性可靠性,與面向產業化的關鍵技術創新,電力系統標準化等諸多艱巨的挑戰。同時生物質能、光熱、新型儲能等新能源產業依然面臨著產業規模小、技術成熟度低,經濟成本高等問題,仍需要政策大力扶持。如生物質能的成本下降曲線存在物理空間距離與生物質能能量密度的約束;光熱技術由于建設技術限制,其成本下降曲線趨緩;地熱能存在資源與技術雙重約束;潮汐能、氫能等技術仍未進入產業化初期。圖圖 4:中國新能源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主要面臨的問題:中國新能源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主要面臨的問題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二)(二)多
20、能互補技術快速演進,多能互補技術快速演進,分布式分布式光伏光伏成為主要增量成為主要增量 1 1、中國新能源產業優勢顯著,多能互補技術快速演進、中國新能源產業優勢顯著,多能互補技術快速演進 中國新能源產業優勢顯著。中國新能源產業優勢顯著。2010年以來,全球新能源產業區域格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有力的產業政策,龐大的國內一體化市場、完備基礎產業體系與快速反應的供應鏈所形成的強大的規?;慨a能力與快速增長的產能帶來快速的技術進步,并形成了高度縱向一體化但又充分競爭協同的產業體系,使得中國逐步成為全球光伏、風電產業的主導者。電力系統穩定性可靠性大規模高比例消納問題新能源發展土地等要素保障不夠電力調
21、度系統關鍵技術創新行業標準化程度低儲能系統安全性與成本問題新型新能源技術成熟度低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9 9 以全球增長最快的光伏為例。2023年中國光伏組件、硅片、多晶硅、電池片產量分別達到了518.1GW、668.3GW、147.2萬噸、591.3GW,占全球產量分別為84.6%、98.1%、91.6%、91.9%;2022年上半年光伏組件、硅片、多晶硅、電池片產量分別達到了271.0GW、402.0GW、106.0萬噸、310.0GW,同比分別增長32.2%、58.9%、60.6%、37.8%。一方面,技術的進步使得行業成本下降;另一
22、方面2023年以來中國光伏產品新增產能快速放量,國內光伏產品行業面臨產能過剩、供需失衡的挑戰,這使得2024年以來多晶硅、硅片價格持續下行,降幅超40%。圖圖 5:2017-2024 年上半年中國光伏行業主要產品產量走勢(單位:年上半年中國光伏行業主要產品產量走勢(單位:GW,萬噸),萬噸)資料來源:CIPA、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新能源發電設備生產企業將先進技術規?;芰σ约褒嫶蟮纳a規模對全球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至關重要,同時中國企業也通過強化技術創新逐步成為全球新能源技術進步最為主要的貢獻者。中國的新能源裝機成本也居于全球最低水平,除海上風電低于資源優勢極為顯著的丹麥以外,其余技術路線平準化度
23、電成本基本均處于全球最低水平??傮w而言,在新能源產業中,中國企業已經極具競爭優勢。新能源裝機規??焖僭鲩L新能源裝機規??焖僭鲩L。近兩年來,隨著技術進步驅動風電、光伏度電成本快速下降,在水電裝機資源基本用盡,增速大幅放緩背景下,風電和光伏成為電源端主要建設對象。新能源產業迎來了高速裝機期,裝機量與占比迅速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光伏組件產量:GW硅片產量:GW多晶硅產量:萬噸電池片產量:GW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1010 上升。自2013年至23年底,光伏累計裝機GAGR達到了44.01%,風電為19.15%,水電僅
24、為4.2%。截止至2024年8月底,我國光伏裝機量達到了75235萬千瓦,風電裝機達到了47403萬千瓦,占總體裝機比例分別達到了24.06%和15.16%。特別是光伏,近兩年內裝機容量增長了快一倍,是中國裝機規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圖圖 6:2013-2024 年年 8 月中國發電累計裝機容量走勢(單位:萬千瓦)月中國發電累計裝機容量走勢(單位:萬千瓦)資料來源:中電聯、國家能源局、智研咨詢整理 電力系統波動加劇,多能互補系統需求突出。電力系統波動加劇,多能互補系統需求突出。由于風電、光伏出力曲線日間與季節性波動,新能源裝機規模的迅速上升使得電力系統的出力曲線從日內到與季度級別的長周期內都有明
25、顯的波動加劇,其過高的滲透率與不斷上升的發電量占比將對整個電力系統的電能質量、電網的穩定運行造成較為明顯的影響。2019年以來,雖然行業裝機規模占比迅速上升,但發電量占比提升較慢,原因在于發電利用率偏低。2024年1-8月,風電與太陽能發電量分別為5973.5、2695.1 億千瓦時,合計占比約為13.90%,利用率不及預期。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水電火電核電風電光伏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1111 圖圖 7:2013-2024 年年 8 月光伏、風電累計發電量及其合計占比(單位:
26、億千瓦時)月光伏、風電累計發電量及其合計占比(單位:億千瓦時)資料來源:中電聯、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但值得注意的是,光伏、風電其季節性也存在一定的互補性,在配置比例較為穩定的情況下,其長周期出力波動可以通過與水電、火電、抽水蓄能等機組配套與統一調度來聚合出更加穩定的出力曲線,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跨周期波動問題。日內波動可以通過配置一定比例(1.5%2%)的長時儲能進行平滑,因此以儲能為核心節點的具備“源荷儲網”一體化特性的多能互補體系逐步成為了解決新能源產業大規模并網的發電的關鍵性因素。圖圖 8:2022-2024 年年 8 月光伏、風電發電量當月值走勢(單位:億千瓦時)月光伏、風電發電
27、量當月值走勢(單位:億千瓦時)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100000發電量風電發電量太陽能發電光伏及太陽能發電合計占比:%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產量:風電:當月值(左軸)產量:太陽能:當月值(右軸)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1212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多能互補
28、多能互補技術快速演進技術快速演進。能源領域信息化技術的進步與應用以及新能源產業自身技術進步是多能互補技術體系快速發展且實現迅速落地的關鍵,能源互聯網正逐步與新能源行業快速融合,成為驅動行業技術進步與應用落地的關鍵。整個能源體系逐步向著分布式、互聯性、開放性、智能化多級電網體系發展。部分關鍵技術快速演進,并實現落地。如在電網方面,寧波供電公司全面推進配電網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目前寧波配電網已實現配電自動化終端在全市范圍內100%有效覆蓋,全量中低壓光伏、儲能、充電站等新能源資源一圖統覽,分布式光伏發電全額消納、設備運行狀態實時監測,電網使用效率大幅提升;深圳市建成了國內首家網地一體虛擬電廠運營管
29、理云平臺,已接入運營商90余家;智能化技術在發電效率預測、集群控制、電力市場交易方面迅速落地;四川、云南地區以水電為核心的“水、風、光、儲”一體化項目迅速增加;內蒙、山西地區煤電與新能源一體化加速發展。圖圖 9:以“多能互補”為核心理念的一體化微電網主要技術發展方向:以“多能互補”為核心理念的一體化微電網主要技術發展方向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各微網以及主網之間信息、能量互聯程度加深,電網形態更為多樣復雜電網能夠實現源、荷、儲的“即插即用”與雙向流動,能源流向更為豐富可再生能源的因地制宜的分布式開發,多級微電網成為各區域電網核心支點人工智能在監控優化、分析決策、集群控制等方面應用加速智能化分
30、布式互聯性開放性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1313 2 2、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光伏優勢優勢顯著顯著,成為新能源主要增量,成為新能源主要增量 與集中光伏電站、分布式風電、小風、小水等清潔能源形式相比,分布式光伏開發受土地資源、地理條件約束小,開發靈活,現有可用資源豐富可就地消納等優點。由于目前主要面向工商業用戶,在工商業用電逐步上升的基礎上,其自用+售電的模式相對光伏集中電站具有更好的盈利模式與更高的經濟性,受到政策的鼓勵的同時也受到下游客戶認可。相關的研究顯示,在2020年全國80%的省份的分布式光伏發電成本就已經低于或接近當地工商業電價,實現
31、了用戶側的平價上網目標。我國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系統初始投資成本從2018年的4.18元/W下降到2023年的3.18元/W,2024年更是進一步下降至3元/W以下,分布式光伏經濟性進一步凸顯。一方面是由于光伏行業技術進步與大規模量產,另一方面則是由于2020年以來,工商業用電成本的上升。采用“BIPV+儲能”的模式已經逐步成為下游工商業企業客戶實現能源結構轉型,降低用能成本的重要手段,其裝機容量高速增長,近年來成為驅動光伏裝機主要動力。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2024上半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10248萬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5288萬千瓦,占比達51.60%。截至2024上半年,我國光伏累
32、計裝機71293萬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量30951萬千瓦,占比為43.41%。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1414 圖圖 10:2013-2024 年上半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量及其結構變化(單位:萬千瓦)年上半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量及其結構變化(單位:萬千瓦)資料來源: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國家能源局、智研咨詢整理 分布式光伏產業的迅速發展,將對光伏及整個新能源產業造成較為深遠的影響,對行業目前新能源商業模式也會帶來一定的沖擊,一是現有的組件生產商可能加速向分布式能源系統集成商轉變,帶來現有銷售模式、組織體系的革新,二是虛擬電廠等聚合式代運營商有
33、望加速發展,三是現有電力運維體系將會進一步分散,對城市配電網調度要求帶來要求,也將孕育新的產業機會。3 3、海上風電海上風電處于處于全面平價上網的過渡期全面平價上網的過渡期,遠期發展前景廣闊遠期發展前景廣闊 海上風電經濟性海上風電經濟性仍顯著不及仍顯著不及陸陸上風電上風電。實現相比于光伏行業,風電產業機械制造的屬性更加突出,雖然風機技術進步帶來度電成本的迅速下降,但由于運輸、安裝以及運維等環節的硬性成本下降緩慢,行業度電成本下降速度受到明顯制約。相對于發展較為成熟的陸上風電,海上風電成本下降速度更為緩慢。2023年,全球海風LCOE約為0.075美元/千瓦時(約和0.529人民幣/度),較陸上
34、風電的0.033美元/千瓦時高出兩倍左右。中國海風度電成本與全球基本接近。在中國新投產海風項目加權平均LCOE在2022年至2023年間下降了9%,從0.077美元/千瓦時降至0.070美元/千瓦時。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光伏電站新增裝機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分布式裝機占比:%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1515 圖圖 11:2010-2023 年全球海風與陸風年全球海風與陸風 LOCE 成本走勢(成本走勢(2
35、023 年現貨美元價)(單位:年現貨美元價)(單位:美元美元/千瓦時千瓦時)資料來源:IRENA、智研咨詢整理 海上風電處于全面平價上網的過渡期海上風電處于全面平價上網的過渡期。2014年以前,我國海上風電產業處于發展初期階段,當時的建設項目主要為示范性項目,通過特許權招標以核準電價上網。2014年國家出臺了海上風電固定標桿電價政策,在0.85元/kWh的高水平國家補貼電價支持下,我國海上風電進入快速建設期。2021年印發的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從2022年起,中央財政將不再給予海上風電補貼,帶來海上風電搶裝潮。2021年海上風電2021年我國新增海上風電容量達
36、到16.90 GW,創歷史新高。2022年國補退出后,我國海上風電正處于走向全面平價上網的過渡期。海上風電裝機量顯著回落。海上風電裝機量顯著回落。由于海上風電尚不具備實現全面平價上網的條件,2022年以后部分省份陸續出臺了省級補貼政策。但是海上風電建設成本偏高;加之淺海區域適合建設風電場的空間資源趨于飽和,與軍事、航道、環保等高層級的利益相關方的用海沖突使得近海風電項目用海審批政策趨嚴,這些因素對新項目開工形成壓制,2022年以來我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量顯著回落。2024年上半年中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僅為0.83GW,占風電裝機比例回落至3.21%,行業處于低景氣區間。0.2030.2120.17
37、90.1530.1860.1520.1260.1150.1080.0930.090.080.080.0750.1110.1060.096 0.0970.0860.0740.0690.0650.0550.0480.040.0360.034 0.03300.050.10.150.20.25全球海風LCOE(2023年現貨美元價)全球陸風LCOE(2023年現貨美元價)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1616 圖圖 12:2013-2024 年上半年中國海上風電累計與新增裝機容量(單位:年上半年中國海上風電累計與新增裝機容量(單位:GW)資料來源:CWEA
38、、國家能源局、智研咨詢整理 但行業也有眾多利好因素支撐,一是海風蘊含的風能資源更加豐富,帶來更高的利用小時也更加適合大型機組,中長期運維成本下降空間更大;二是海風建設更加接近我國用能負荷中心,在電力緊張,省間交易電力價格持續上升背景下東部海風度電成本在省內已經具有較高的經濟性。遠期深遠海風電發展空間廣闊遠期深遠海風電發展空間廣闊。我國近海海上風電可開發量超過100GW,深遠海風電理論可開發量約4500GW,近中期技術經濟可開發量約300GW。目前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僅占海風可供開發資源的1%左右。國內已建成的海上風電項目絕大多數位于省管近海海域,經過過去幾年的快速發展,在我國近海適合開發風電的
39、空間越來越少。相比于近海風電場,深遠海風電場的建設對于海洋、漁業、軍事、航道及城市居民等利益相關方的不利影響相對較小,有助于解決前述的海域使用沖突問題,并且風能資源更豐富,開發潛力巨大。加之在深遠海區域,漂浮式海上風電基礎與創新型半直驅大兆瓦機組結合,可有效提高海上風電開發的經濟性。遠期來看,深遠海海上風電發展空間廣闊,2025年后深遠海漂浮式風電項目將成為主流。深遠海漂浮式海上風電深遠海漂浮式海上風電技術取得突破技術取得突破。2023年底中國有三峽“引領號”、中國海裝“扶搖號”、“海油觀瀾號”、“國能共享號”四個漂浮式風電項目投運,總裝機容量達到22.95MW,占全球總裝機容量的10%。20
40、24年9月,全球單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051015202530354045累計裝機新增裝機海風新增裝機占比:%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1717 體容量最大的漂浮式海上風電平臺“明陽天成號”正式完成海上安裝,調試完成后預計將于10月底實現并網發電。中國電建投資的海南萬寧漂浮風電場是我國第一個商業化漂浮式風電項目,一期項目已于2023年1月開工,計劃2025年底全部建成并網。從項目建設進展來看,我國漂浮式風電項目建設技術正逐漸走向成熟。2024年10月12日,國內
41、自主研發的全球最大的26兆瓦級海上風力發電機組正式下線,標志著我國海上風電大型化技術又一次取得關鍵突破。表表 2:中國漂浮式風電項目建設情況:中國漂浮式風電項目建設情況 項目名稱項目名稱 裝機容量裝機容量(MWMW)風機生產風機生產商商 浮式浮式類型類型 開發商開發商 安裝海安裝海域域 場址水深場址水深(米)(米)項目進展項目進展 三峽“引領號”5.5 明陽智能 半潛式 三峽新能源 廣東陽江沙 30 2018 年啟動試驗樣機研究,2021 年成功并網。中國海裝“扶搖號”6.2 中國海裝 半潛式 中國海裝 廣東湛江羅斗 65 2018 年底得到批復,2022 年成功并網?!昂S陀^瀾號”7.25
42、明陽智能 半潛式 中海油 海南文昌 120 2023 年 5 月成功并網?!皣芄蚕硖枴? 上海電氣風電 半潛式 龍源電力 福建莆田南日 35 2022 年 11月開工,2023 年 10月完成全部工程安裝,12 月一體化監控系統上線?!懊麝柼斐商枴?6.6 明陽智能 半潛式 明陽智能 廣東陽江 45 2024 年 9 月完成海上安裝 中電建萬寧漂浮式海上風電實驗項目 1000 中車株洲所、東方電氣、運達股份、上海電氣風電/中國電建 海南萬寧 100 全球最大商業化漂浮式海上風電項目,一期200MW 于2023 年 1 月開工,預計2025 年并網。汕尾紅海灣四海上風電示范項目 22 明陽智能
43、/明陽智能 汕尾紅海灣 3443 2023 年 11月競配結果出爐。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1818 同時據IRENA研究顯示,若以2020年成本價為基準,未來全球海上風電的裝機容量每增加一倍,整體裝機成本將下降9%,LCOE將下降15%。未來海上風電沿著大型化的路徑繼續前行,形成“規模成本”良性正循環,逐步進入平價上網周期,驅動海風市場進入長期景氣區間。圖圖 13:海上風電規?!耙幠#汉I巷L電規?!耙幠3杀尽闭h示意圖成本”正循環示意圖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技術創新加速,制造成本下降大型化推動成本持續降低海風風
44、電大規?;l展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1919 二、國有企業優勢突出,綜合化發展成為共同選擇二、國有企業優勢突出,綜合化發展成為共同選擇 (一)(一)龍源電力龍源電力:新能源平價上網背景下,:新能源平價上網背景下,企業營收和利潤企業營收和利潤出出現現下滑下滑 國有風電運營龍頭企業。國有風電運營龍頭企業。龍源電力前身為國家能源部所屬的龍源電力技術開發公司,成立于1993年。2009年公司在香港上市,成為在境外上市的首家國有新能源發電企業。公司現隸屬于國家能源集團,是集團新能源板塊核心企業,2022年公司通過換股吸收合并、資產出售及現金購買三部分
45、措施完成A股上市。公司A股上市是國家能源集團整合優質資產,打造A+H風電上市平臺,進一步做大做強新能源板塊的重要舉措。截止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控股裝機容量達到了37880.40兆瓦,其中風電28,349.39兆瓦,火電維持1875.0兆瓦。2019年以來公司逐步加大在光伏領域投入,驅動其他可再生能源控股裝機容量從2019年的249.8兆瓦大幅上升至2024年6月末的7656.0兆瓦。圖圖 14:2017-2024 年上半年龍源電力控股裝機容量走勢(單位:兆瓦)年上半年龍源電力控股裝機容量走勢(單位:兆瓦)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智研咨詢整理 20242024年上半年營收及利潤出現下滑。年上半年
46、營收及利潤出現下滑。2019-2021年隨著公司控股裝機容量的持續擴大,公司的營收、利潤總體保持穩定的較為穩定的上升態勢。2023年以來,在風電/光伏平價項目增加、結構性因素以及電力供需情況等影響下,風電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控股裝機容量:風電控股裝機容量:火電控股裝機容量:其他可再生能源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2020 和光伏平均上網電價下滑,使得企業營收出現下滑。2024年上半年營收下降4.94%,為188.83億元。2024年上半年企業利潤總額
47、為55.06億元,同比下滑19.26%。造成利潤總額下滑的因素包括三方面:一是2022年以來企業收入下滑對利潤產生影響;二是折舊和攤銷費用的上升對企業利潤產生了負面影響;三是新增項目的投資和運營成本對利潤產生了一定的壓力。圖圖 15:2019-2024 年上半年龍源電力營業收入、利潤總額走勢及預測年上半年龍源電力營業收入、利潤總額走勢及預測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智研咨詢整理 發電量規模整體呈現上升態勢,光伏引領發電量新增長發電量規模整體呈現上升態勢,光伏引領發電量新增長。隨著裝機容量的擴大,公司發、售電量總體呈現上升態勢。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完成發電量56846592兆瓦時,較2023年同
48、期同比增長2.42%。其中,風電發電量下降1.82%,火電發電量下降6.32%,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長82.76%。風電發電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為風資源水平下降;火電發電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為江蘇地區新能源裝機容量快速增長,擠占火電發電空間及配送通道;2024年上半年企業新增投產光伏項目40個,帶動企業其他可再生能源(主要是光伏)發電量高增長。2017-2024年9月,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雖然增長迅猛,但由于初始基數較小,風電仍是公司最為主要的發電量增長環節。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2019年2020年2021
49、年2022年2023年2024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億元利潤總額:億元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2121 圖圖 16:2017-2024 年年 9 月龍源電力各類型電源發電量當期值走勢(單位:兆瓦時)月龍源電力各類型電源發電量當期值走勢(單位:兆瓦時)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智研咨詢整理 新能源上網電價下行。新能源上網電價下行。公司發電業務平均上網電價在2918-2022年呈現上漲態勢,2023年以來風電及光伏平價上網項目增加,使得公司發電業務平均上網電價出現下降,從2022年的468元/兆瓦時(不含增值稅,同下)下降到2024年上半年的423元/兆瓦
50、時。其中光伏上網電價跌幅最大,從2022年的403元/兆瓦時下降到2024年上半年的283元/兆瓦時?;痣娖骄暇W電價整體呈現上升態勢,從2018年的337元/兆瓦時上漲到2024年上半年的415元/兆瓦時??偟膩砜?,在電力市場化改革及全國風電、光伏裝機容量大幅上升的背景下,火電在我國電力安全保障中發揮著“壓艙石”作用,因此其價格逐漸上揚。0100000020000003000000400000050000006000000700000080000009000000Jan-17May-17Sep-17Jan-18May-18Sep-18Jan-19May-19Sep-19Jan-20May-2
51、0Sep-20Jan-21May-21Sep-21Jan-22May-22Sep-22Jan-23May-23Sep-23Jan-24May-24Sep-24火電業務發電量其他可再生能源業務發電量風電業務發電量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2222 圖圖 17:2018-2024 年年上半年上半年龍源電力發電業務平均上網電價走勢(單位:元龍源電力發電業務平均上網電價走勢(單位:元/兆瓦時)兆瓦時)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智研咨詢整理 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提升空間較大提升空間較大,資產注入可期資產注入可期。相對于一般的以風電、光伏為主的新能源發電的企業,公司
52、的銷售毛利率相對較低,近幾年來保持在35%左右的水平,銷售凈利率保持在20%左右增長緩慢。主要是由于公司的火電業務發電量占比仍相對較大,同時公司風電裝機布局較早,度電成本較高,折舊費用較大。圖圖 18:2017-2024 年上半年龍源電力銷售毛利率與銷售凈利率走勢年上半年龍源電力銷售毛利率與銷售凈利率走勢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WIND、智研咨詢整理 0100200300400500600風電光伏火電綜合0510152025303540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2323 新能源平價上網背景下,以龍源電力為代表的新能
53、源企業面臨市場洗牌機遇風險并存。一方面,上網電價下降對企業營收和利潤產生壓力。另一方面,在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背景下,多能互補、源網荷儲、增量配電網、新能源制氫氨醇轉化、供熱轉化等多種“新能源+”業務形態的興起,推動企業擴圍破局,也使得新能源產業熱點持續飆升。龍源電力正在積極開展“新能源+”新業態探索,推動新能源業務提質增效。同時,積極探索利用儲能促進消納,擴大綠電、綠證交易份額,提高企業盈利能力。(二)三峽能源:綠電龍頭優勢顯著,(二)三峽能源:綠電龍頭優勢顯著,企業規模持續擴張企業規模持續擴張 新能源新能源裝機規模裝機規模持續持續提升提升。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
54、峽能源”)主營業務為風能、太陽能的投資開發與運營,公司是三峽集團下屬的新能源業務實施主體平臺,最終控制人為國務院國資委,2021年6月,公司正式在上交所主板上市。2017-2023年企業發電裝機容量實現了快速的擴大,截止2023年底企業累計發電裝機達到40.04GW。2024年上半年企業新增裝機規模1.33GW,累計裝機達到了41.37GW;其中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9.62GW,光伏累計裝機20.58GW。值得一提的事,公司在海上風電領域處于領先地位,截止2024年6月末企業海上風電裝機累計容量達5.6864GW,占全國市場份額的14.90%;更是投運了我國首個漂浮式風電項目“三峽引領號”。
55、預計2024、2025年企業發電裝機容量依然保持高增長,據企業公布的數據,2024年6月末企業在建項目計劃裝機容量達23.47GW。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2424 圖圖 19:2017-2024 年上半年三峽能源累計裝機規模走勢(單位:年上半年三峽能源累計裝機規模走勢(單位:GW)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智研咨詢整理 發電量高速上升發電量高速上升。這主要是由于公司發展新能源業務的歷史較長,項目管理經驗豐富,建設項目投產較快,并網裝機容量增長驅動公司發電量營收高速增長。2023年,公司各類型設備累計發電量達到了550.8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
56、02%;截止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計總發電量526.05億千瓦時,較上年同期增長31.40%;風力發電量322.3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22%;其中海上風電發電量108.1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73%;光伏發電量193.93億千瓦時,同比上升69.43%,發電量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市場份額逐步上升,集中連片規?;_發優勢逐步顯現。4.865.266.128.8814.2715.9219.4219.622.523.34.326.518.4110.2819.8220.580.190.190.230.230.220.220.200.20051015202530354045風電光伏水電
57、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2525 圖圖 2020:2 2017017-2022024 4 年前三季度三峽能源風、光發電量及其同比走勢(單位:億千瓦時)年前三季度三峽能源風、光發電量及其同比走勢(單位:億千瓦時)注:2020 年數據為按同比計算數據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智研咨詢整理 業績高速增長,業績高速增長,20242024年以來利潤下滑年以來利潤下滑。公司風光發展較為均衡,海風與光伏逐步成為驅動公司營收增長的主要動力。得益于新項目投產帶動發、售電量規模的提升,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50.59億元,同比增長9.89%;2024年上半年
58、公司利潤總額規模為53.94億元,同下滑3.0%;原因有三方面:電力交易市場化的背景下,平價上網電量增加及上網電量結構變化,使得公司發電業務平均上網電價同比下降;同時受電源分布和各地區消納情況綜合影響,企業發電收入增幅放緩,加之參股企業盈利投資收益同比下降18.59%。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風電光伏風電同比:%光伏同比:%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2626 圖圖 21:2017-2024 年上半年三峽能源營業
59、收入、利潤總額走勢(單位:億元)年上半年三峽能源營業收入、利潤總額走勢(單位:億元)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智研咨詢整理 相對于同行業可比公司,三峽能源營業利潤率相對更高,這主要是由于公司風電和光伏協同運營,業務布局相對合理,公司管理層業務經驗豐富,在各關鍵環節運行效率極高,綜合一體化優勢明顯。同時集團自有資金優勢顯著,在高速擴張階段,財務費用保持在較低水平。近年來,國家推進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可再生能源平價上網政策推進,企業市場化交易電量與售電價格有所下降,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回收同比減少,使得公司的銷售毛利率和銷售凈利潤下所下滑。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
60、.00300.00營業收入利潤總額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2727 圖圖 22:2017-2024 年上半年三峽能源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走勢年上半年三峽能源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走勢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wind、智研咨詢整理 持續優化新能源產業區域布局,持續優化新能源產業區域布局,因地制宜謀劃“新能源因地制宜謀劃“新能源+”業務業務。未來企業將按照國家新能源產業戰略部署,緊新能源規?;?、集約化發展趨勢,不斷優化發展布局,開展陸上新能源項目、海上風電項目、抽水蓄能等項目建設。同時,企業將因地制宜謀劃“新能源+”新型儲能、光熱、制氫、生態環保
61、等創新融合項目,打造綠色能源基地。在提高發電相關業務營收方面,企業一方面將積極拓展新能源環境權益銷路,積極參與綠電、CCER交易;同時,通過推廣電力交易長周期協議合作機制、開展跨省跨區交易、探索多電源類型曲線打捆的交易模式,優化電力市場供需環境,帶動新能源業務效益提升。(三)韶能股份:生物質綜合利用水平領先,一體化模式優勢(三)韶能股份:生物質綜合利用水平領先,一體化模式優勢凸顯凸顯 生物質綜合利用水平領先。生物質綜合利用水平領先。韶能股份成立于1993年,96年完成上市。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成為一家以可再生能源發電業務為主,兼有環保、智能制造等業務為一體綜合性集團企業。公司在生物質綜合利用上出于
62、較為領先的地位,形成了生物質發電與供熱、植物纖維環保紙制品業務布局;同時公司還是國內相對領先的中小水電運營企業,具備豐富且領先的小水電運營經驗。近幾年來,010203040506070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2828 公司聚焦主業,積極發展新能源發電、環保與植物纖維、精密制造業務,業務結構取得了明顯的改善,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電力、植物纖維制品、以及精密制造三大主業收入占比為92.68%。在生物質發電領域,公司積極拓展熱電聯產業務。在內部業務協同上,公司通過熱電聯產業務為公司的環保餐具、抄紙業務提供熱力,實
63、現了業務協同,同時公司積極拓展外部業務,通過投資并購為周邊的工業園區提供高質量蒸汽與熱能。圖圖 23:2017-2024 年上半年韶能股份主要業務收入占比走勢年上半年韶能股份主要業務收入占比走勢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智研咨詢整理 20242024年上半年企業營收趨穩,利潤總額大幅提升年上半年企業營收趨穩,利潤總額大幅提升。2023年受公司水電站所在地區降雨量同比大幅下降等因素影響,公司經營業績受到重大影響,2023年出現大幅虧損。2024年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1.83億元,同比下降0.1%,整體趨穩。2024年上半年企業利潤總額達2.54億元,扭虧為盈。推動企業利潤大幅提升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水
64、電站所在地區來水量同比大幅增加,促使水電業務營業收入及利潤總額大增,其中利潤總額增長了157.32%;二是植物纖維制品領域經營改善。0%10%20%30%40%50%60%70%80%90%100%電力行業生態植物纖維制品精密(智能)制造貿易其他業務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2929 圖圖 24:2017-2024 年上半年韶年上半年韶能股份營業收入、利潤總額走勢(單位:億元)能股份營業收入、利潤總額走勢(單位:億元)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智研咨詢整理 企業的新能源業務可分為三大版塊:一是水電業務,水電站分布在廣東省、湖南省地區,全部在2010年
65、以前建成投產,目前裝機容量為68萬千瓦。2024年上半年水電售電收入規模達63363.44萬元,同比增長62.04%,占企業新能源(電力)業務收入的比重為72.31%。其次為生物質能發電業務,該業務集中在廣東省,裝機容量為36萬千瓦。2024年上半年生物質能企業售電收入規模為20487.69萬元,同比下降59.81%;占企業新能源(電力)業務收入的比重為23.29%。第三塊收入來自光伏及儲能業務,目前光伏裝機容量為2.5萬千瓦。-4-202468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營業收入(左軸)利潤總額(右軸)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
66、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3030 圖圖 25:2024 年上半年韶能股份新能源業務收入結構年上半年韶能股份新能源業務收入結構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智研咨詢整理 聚焦主業,聚焦主業,積極發力可再生能源業務。積極發力可再生能源業務。韶能股份在廣東、湖南的水電、生物質發電業務布局完善,是國內少有的大規模的以二三線城市與縣域為主主戰場的能源運營商。公司水電業務區域競爭優勢穩固,生物質能發電業務也已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在縣域可再生能源業務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綜合看來,在“雙碳”目標政策推進中,公司的可再生能源主業將迎來更為廣闊的提升空間。水電72.03%生物質能發電23.29%其他4.68%智研鈞略智
67、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3131 三三、國家政策強調、國家政策強調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擴大新,擴大新能源相關投資能源相關投資 (一)(一)國家推動國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健全綠色低碳發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展機制 包括新能源產業在內的綠色經濟產業的發展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國家從戰略層面重視其發展。2024年7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下稱決定)強調要“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實施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
68、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以及優化政府綠色采購政策;同時還強調要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完善新能源消納和調控政策措施。此外,還強調要健全碳市場交易制度、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制度、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等。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為我國新能源產業提供了明確的發展導向和強有力的支持。通過對新能源產業制定戰略性規劃,為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有利于促進我國新能源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同時,完善新能源消納和調控政策有利于提高新能源發電利用效率,提升新能源企業盈利能力。通過財稅、金融、投資、價格等支持性政策,有助于降低新能源項目融資成本和企業的運營成本。健全我國碳市場機制,也是促進電力企業綠色轉型的重要手段。綠
69、色低碳發展機制的建立,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推動我國能源結構清潔化轉型,增強我國的能源安全保障。2024年8月11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下稱意見),這是中央層面首次對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進行系統部署。意見為我國加快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政策“路線圖”。意見提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10大重點任務,其中包括“穩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胺€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章節,著重強調要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到203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5%左右。未來十年我國將加快西北風電光伏、西南水電、海上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
70、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3232 風電、沿海核電等清潔能源基地建設,積極發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因地制宜開發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推進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此外,意見還提到要通過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布局儲能、智能電網等產業,來構建與新能源產業相適應的新型電力系統。一方面,針對我國發展新能源等戰略新興產業的挑戰,意見提出要以科技創新支撐全面綠色轉型,強化綠色低碳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同時以數字技術賦能綠色轉型,突破各類技術難點,構建有利于綠色低碳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的商業模式,激發全社會經濟活力。另一方面,綠色低碳轉型相關項目具有投資周期長、效益較低
71、、風險不確定等特征,因此就需要長期和穩定的轉型規劃、政策干預,來幫助市場和行業形成穩定的預期。針對這一問題,意見從財稅、融資、投資、價格、市場化、標準體系等方面作了部署。意見的出臺,有利于進一步鞏固和塑造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新優勢,打造更有全球競爭力的新能源產業經濟體系。(二)(二)國家布局國家布局能源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能源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拉動拉動新新能源投資規能源投資規模增長模增長 2024年8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印發能源重點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明確,到2027年,能源重點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為此,實施
72、方案部署了七大重點任務:推進火電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推進輸配電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推進風電設備更新和循環利用、推進光伏設備更新和循環利用、穩妥推進水電設備更新改造、推進清潔取暖設備更新改造、以標準提升促進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在推進風電設備更新和循環利用方面,政策提出鼓勵老的風電場和單機容量小于1.5 兆瓦的風電場開展改造升級,裝備單機容量大、技術先進的風機,提高我國風電行業整體單位土地面積的發電量;此外,對于退役的風機要積極開展循環利用,壯大大風電產業循環利用新業態。對推進光伏設備更新和循環利用方面,政策鼓勵光伏發電設備更新、支持光伏電站構網型改造,從而提升我國光伏發電系統單位面積能量密度和光
73、伏電站土地使用效率,提高光伏電站發電效率;同時政策還支持光伏組件回收處理與再利用。在以標準提升促進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方面,政策明確要建立健全新型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3333 儲能、氫能、電力裝備等領域標準體系,以標準建設促進能源設備效率和可靠性提供。政策還強調通過電力電子技術、數字化技術、智慧化技術對電站進行升級,建設智能電廠,這有助于提高新能源電站發電效率。實施方案是著眼于我國能源領域高質量發展大局作出的重大決策。推動能源重點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有利于促進技術進步、拉動有效投資、提升新能源產業發展質效、增強能源安全,對于實現可持續發展目
74、標具有重要意義。實施方案明確將通過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強用地用能要素保障、強化創新支撐來確保能源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這些措施將為投資者提供更加有利的投資環境和政策支持,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根據方案,到2027年,能源重點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2023年我國主要電力企業合計完成投資15502億元,同比增長24.7%;其中電源工程建設完成投資10225億元,電網工程建設完成投資5277億元;電源工程建設投資中的風電及光伏工程建設完成投資7069億元,占2023年電力投資總額的45.6%??紤]到以電力為主的能源領域的龐大基數和當前的投資規模,這一增長比例意味著將帶來顯
75、著的投資增量。若以2023年能源領域設備投資規模為基礎進行估算,即使是一個相對保守的基數,25%的增長也將直接拉動數千億乃至上萬億的投資。(三)(三)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升對提升對新新能源的接納、配置、能源的接納、配置、調控能力調控能力 在“雙碳”和能源安全保障戰略目標的指引下,近年來我國電力系統生產結構、運行機理、功能形態等發生深刻復雜變化。一方面,風電、光伏等強不確定性、弱可控出力的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占比已提升至我國發電裝機總量的四成,發電和負荷隨機性、波動性增強;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電動汽車等電力電子設備保有量的增長,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內我國電力消費仍將剛性
76、增長,使得我國電力供需形勢日趨復雜,供應安全面臨長期壓力。2024年8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國家數據局聯合印發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4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對2024-2027年我國電網系統建設提出了9大重點任務,意在提升電網對清潔能源的接納、配置、調控能力。行動方案聚焦我國新型電力系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3434 統建設亟待突破的關鍵領域,選取典型性、代表性的方向開展探索,以“小切口”解決“大問題”。9大重點任務包括:一是電力系統穩定保障行動。二是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攻堅行動。三是配電網高
77、質量發展行動。四是智慧化調度體系建設行動。五是新能源系統友好性能提升行動。六是新一代煤電升級行動。七是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優化行動。八是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網絡拓展行動。九是需求側協同能力提升行動。行動方案聚焦我國電力系統轉型時期亟待突破的關鍵領域,明確20242027年重點任務,統籌推進電力系統協調發展。在優化電源配置方面,政策明確支持推進大型新能源基地建設、打造一批系統友好型新能源電站、推進輸電通道開發建設、加強智慧化電力調度體系建設;在優化電網調節能力方面,政策明確要求加快提高配電網承載力和靈活性,提升配電網對分布式新能源、新型儲能、智能微電網、虛擬電廠等新業態的接納、配置和調控能力,更好滿足即
78、插即用、靈活互動需求。此外,政策還提出要對電網系統的薄弱環節開展補強工作,提高配電網建設改造和防災抗災設防標準,以應對越來越高的安全保供需求。行動方案對加快推動新型電力系統穩定保障工作作出了系統部署,提出的各項行動舉措務實有力,為實現我國能源加速轉型背景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四)(四)開展配電網高質量發展行動,支持分布式新能源發展開展配電網高質量發展行動,支持分布式新能源發展 2024年8月13日,國家能源局印發配電網高質量發展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7年)。其中提出,圍繞供電能力、抗災能力和承載能力提升,結合各地實際,重點推進四個一批建設改造任務。一是加快推動一批供電薄
79、弱區域配電網升級改造項目;二是針對性實施一批防災抗災能力提升項目;三是建設一批滿足新型主體接入的項目;四是創新探索一批分布式智能電網項目。分布式新能源是其中的重點投資領域。國家能源局發布配電網高質量發展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7年),要求各?。▍^、市)能源主管部門因地制宜、問題導向,制定本地區配電網建設工作計劃、安排好資金用于配電網提升改造,標志著我國配電網將迎來一場為期四年的全面升級與高質量發展浪潮。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3535 配電網高質量發展行動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了“建設一批滿足新型主體接入的項目”,旨在提升配電網對分布式新能源
80、的接納、配置和調控能力。這一舉措有效解決了分布式新能源并網難題,為分布式新能源項目提供了更加穩定可靠的并網環境。配電網高質量發展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完善配電網與分布式新能源協調發展機制,研究并規范配電網可承載分布式新能源規模計算方法。這將有助于引導分布式新能源科學布局、有序開發、就近接入、就地消納,避免盲目建設和資源浪費。配電網高質量發展行動實施方案鼓勵創新探索分布式智能電網項目,面向大電網末端、新能源富集鄉村、高比例新能源供電園區等區域進行建設。這將促進分布式光伏與智能電網的融合發展,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配電網高質量發展行動實施方案強調加強配電網規劃統籌和全過程管理,國家能源局開展配電網發展
81、指標評價體系與評估,確保實施方案的有效落地。這將有助于加快配電網建設改造進度,提升配電網的安全可靠供電和應對極端災害能力,為分布式光伏的接入和穩定運行提供有力保障。(五五)健全綠色電力消費制度體系健全綠色電力消費制度體系,完善綠電,完善綠電環境價值兌現渠環境價值兌現渠道道 綠證即綠色電力證書(GEC),是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的電子“身份證”,是消費綠色電力、支持綠色電力發展的證明。綠證可以交易、能夠兌現為貨幣收益的憑證,一張綠證對應1000度可再生能源綠電。2017年1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能源局發布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及自愿認購交易制度的通知,標志著我國綠色電力證書制度正
82、式試行。截至2024年8月底,全國累計核發綠證18.41億個,交易綠證3.14億個。綠證交易規模穩步擴大,推動可再生能源消費比例不斷提升。2024年9月5日,國家能源局印發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和交易規則的通知,明確了綠證核發和交易機制的職責分工、賬戶管理、綠證核發、綠證交易及劃轉、綠證核銷、信息管理及監管等方面的具體要求。規則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有效期5年??稍偕茉淳G色電力證書核發和交易規則 明確中國綠證擴容相關要求和有效期限,回應了市場上對中國綠證的相關疑問,對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3636 不同綠證進行了有效的區分,不但避免市場無
83、序競爭,同時也對綠證市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確保了國內市場的統一和透明。規則明確要求綠電生產方必須承諾僅申領中國綠證、不重復申領其他同屬性憑證,旨在強化本土能源管理的自主權,減少國際標準對國內市場的干預和影響。政府通過“統一綠證”的方式,確保本土企業和市場的管理權集中在國家層面,也意味著中國能夠更好地控制可再生能源的生產和消費數據,避免重復計量和監管漏洞??稍偕茉淳G色電力證書核發和交易規則的印發實施有助于充分體現可再生能源項目綠色環境價值,培育綠證綠電交易市場,營造綠色電力消費環境,對促進綠色能源消費、鼓勵綠色能源生產、助力經濟社會綠色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2024年9月11日,國家能源局綜
84、合司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聯合發布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與自愿減排市場銜接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自2024年10月1日起生效。通知提出,避免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從綠證和CCER(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重復獲益。設立兩年過渡期。過渡期內,適用于并網海上風力發電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 并網光熱發電的項目有關企業,可自主選擇核發交易綠證或申請CCER;光伏、其他風電項目暫不新納入自愿減排市場。過渡期后,綜合綠證和自愿減排市場運行等情況,適時調整綠證與自愿減排市場對于深遠海海上風電、光熱發電項目的銜接要求。通知指出,對于深遠海海上風電、光熱發電項目,擬選擇參加綠證交易的,相應電量不得申請C
85、CER;擬申請CCER的,在完成自愿減排項目審定和登記后,由國家能源局資質中心“凍結”計入期內未交易綠證;在完成減排量核查和登記后,由國家能源局資質中心注銷減排量對應的未交易綠證,并向社會公開信息。綠證和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CCER)均是國家設立用來支持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的市場機制。按照目前的制度,并網海上風電與光熱發電項目既可以參與綠證交易,也可參與CCER交易。由于我國綠證和CCER市場分別歸屬不同的主管部門,且分別建立不同的交易平臺,這使得并網海上風電與光熱發電項目可能存在重復獲益的問題。通知明確并網海上風電與光熱發電項目可自主選擇核發交易綠證或申請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豐
86、富了這兩類項目的環境價值兌現渠道,項目開發企業可衡量收益預期,自主選擇價格更高的兌現渠道,提升了項目投資收益空間。同時通知強調綠證與CCER中“二選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3737 一”,并明確對申請CCER的綠電對應綠證進行凍結、核銷和信息公開,避免重復獲益,確保綠電環境價值的唯一性,助力提升綠電環境價值國際互認。通知以深遠海海上風電與光熱發電為對象,建立綠證和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CCER)銜接機制,為我國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以及能源領域多市場耦合機制完善奠定政策基礎。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
87、智研咨詢 3838 四、四、新能源市場熱度不減,風光儲一體化模式受矚新能源市場熱度不減,風光儲一體化模式受矚目目 (一)新能源投融資市場熱度延續,(一)新能源投融資市場熱度延續,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等成等成投資熱點投資熱點 在“雙碳”戰略目標下,新能源行業的發展已成為社會各界矚目的焦點。我國作為能源消費大國,正積極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據IT桔子統計,2018-2023年我國新能源行業的投融資活動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行業投融資事件數量和投資金額均呈上升態勢。其中,新能源行業的投資熱度在2021年實現了顯著躍升,這一趨勢在隨后的2023年達到了歷史性的高峰。據統計,2023年全年新
88、能源行業共發生了452起投融資事件,涉及投資金額高達1456.22億元。進入2024年,中國政府繼續深化綠色低碳轉型的政策體系,通過科學優化新能源利用率目標、有序推動清潔能源產業鏈合作等一系列有力措施,進一步激發了新能源投融資市場的活力。在此背景下,新能源行業的投融資熱度延續。據統計,僅2024年前9個月,新能源行業就發生了300起投融資事件,涉及金額約500億元,新能源行業投融資市場的持續繁榮。圖圖 26:2018-2024 年年 9 月新能源產業投融資規模(單位:起,億元)月新能源產業投融資規模(單位:起,億元)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050100
89、150200250300350400450500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1-9月投資數量(左軸)投資金額(右軸)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3939 資料來源:IT 桔子、智研咨詢整理 從2024年三季度投融資事件看,7-9月新能源產業融資事件較多,融資熱點主要集中在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新型固態鋰電池、氫能開發與利用、以及電池材料等關鍵領域,涉及理谷新能源、金石能源、鴻新新能源、太藍新能源、眾能光儲、氫純能源、天鈉科技和眸迪智慧等多家領先企業。值得注意的是,中氫新能在這一時期內獲得了最大規模的融資布
90、什基金于2024年8月8日向其注資十億美元。作為一家專注于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研發的企業,中氫新能業務范圍廣泛,包括裝備制造、技術研究院的建設、以及材料測試研發中心的運營等。憑借其在甲醇重整制氫技術、氫能源存儲、以及氫燃料發電系統等多個方面的深厚積累,中氫新能已累計取得超過120項技術專利。據了解,布什基金之所以選擇中氫新能作為其全球氫能領域的獨家戰略合作伙伴,關鍵在于中氫新能所擁有的“分布式甲醇重整制氫技術”。這一技術與其現有的儲氫、加氫一體化低成本解決方案相輔相成,共同為解決氫能源在城市商業化應用中所面臨的挑戰提供了創新思路。通過在用戶側構建氫能源生產供應系統,中氫新能不僅展現出了其獨特的創
91、意,還憑借成熟的技術體系,成功破解了氫能在城市大規模商業化應用中的最后一道難題。此次融資不僅為中氫新能的業務擴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更將有力推動其在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領域的研發進程,進一步加速“分布式甲醇重整制氫技術”的創新與推廣,為新能源產業的未來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光伏行業作為新能源產業中的核心發展板塊,吸引了眾多企業的關注與投入。2024年三季度,金石能源、鼎能光電、日御光伏、眾能光儲、益恒光伏以及浙江晶科能源等多家光伏企業紛紛加大融資力度,旨在推動光伏行業的持續創新與發展。其中,2024年9月,益恒光伏宣布成功完成了約億元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此次融資由桉樹資本領投。益恒光伏是一家集研發
92、、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注于異質結及異質結鈣鈦礦疊層新型高效電池與電池組件的技術研發與創新。這一細分領域被視為光伏行業未來的重要增長點,因其具備轉換效率高、成本降低潛力巨大等顯著優勢,正日益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此次融資的成功,不僅充分展示了資本市場對益恒光伏在異質結及異質結鈣鈦礦疊層新型高效電池領域技術實力的高度認可,更為公司后續的快速發展與擴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4040 張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這將有助于益恒光伏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加速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推動光伏行業向更高水平邁進。表表
93、 3:2024 年年 7-9 月新能源行業投融資事件月新能源行業投融資事件 時間時間 企業企業 事件事件 2024 年 7 月 理谷新能源 氫能儲運及可再生能源開發商理谷新能源完成數千萬元Pre-A 輪融資。2024 年 7 月 金石能源 HDT 高效太陽電池企業金石能源獲得 B+輪投資。2024 年 8 月 鴻新新能源 光伏全產業鏈企業鴻新新能源獲得正泰新能源 7500 萬元戰略投資。2024 年 8 月 中氫新能 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研發商中氫新能獲得布什基金 10 億美元投資 2024 年 8 月 鼎能光電 鈣鈦礦裝備研發企業鼎能光電完成近億元天使輪融資。2024 年 8 月 日御光伏 太
94、陽能電池正面銀漿材料研發商日御光伏完成超億元 B 輪人民幣融資。2024 年 8 月 太藍新能源 新能源科技企業太藍新能源完成數億元 B 輪融資。2024 年 8 月 眾能光儲 眾能光儲完成億元 A 輪融資。2024 年 9 月 翌晶能源 可再生能源制氫系統開發商翌晶能源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2024 年 9 月 益恒光伏 光伏電池與組件研發生產商益恒光伏完成億元級融資。2024 年 9 月 浙江晶科能源 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制造商浙江晶科能源獲得數億元戰略投資。2024 年 9 月 國瑞協創 國瑞協創完成 1060 萬人民幣的 Pre-A 輪融資。2024 年 9 月 氫純能源 氫純能源獲得數
95、百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2024 年 9 月 天鈉科技 硬碳負極材料運營商天鈉科技成功獲得數千萬元 Pre-A 輪融資。2024 年 9 月 眸迪智慧 光儲充運一體化經營商眸迪智慧獲得 A 輪投資。資料來源:IT 桔子、智研咨詢整理(二)新能源項目持續推進,風光儲一體化等創新模式備受關(二)新能源項目持續推進,風光儲一體化等創新模式備受關注注 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4141 近年來,隨著可再生能源的大量并網,新能源消納問題日益突出。為解決這一問題,新能源行業積極探索通過風電、光伏項目與儲能充電設施的結合,發展風光儲一體化等創新模式,旨在提高風
96、電發電效率,優化能源結構。進入2024年第三季度,國內新能源項目投資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眾多風電、光伏、氫能以及風光儲一體化等創新項目紛紛簽約或開工建設,為新能源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風光儲一體化項目方面,9月份廣東白云區成功簽署了包含風光綠能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在內的三大新能源項目,總投資額高達36億元。其中,風光綠能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作為重頭戲,計劃總投資30億元,將在茂名電白區域內建設一系列新能源設施,包括200MW分布式風電項目、80MW分布式工商業光伏項目以及150MW/300MWh共享儲能電站項目。這一項目的實施,不僅將進一步補強電白區新能源和新型儲能產業鏈條,推動當
97、地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還將助力白電“1+4+8+N”產業園格局的形成,為當地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動力。表表 4 4:20242024 年年 7 7-9 9 月國內新能源項目投資情況月國內新能源項目投資情況 項目名稱項目名稱 開發單位開發單位 省份省份 裝機規模裝機規模 投資額投資額 項目進展項目進展 青海龍源格爾木450MW 光伏項目 中國電建水電三局 青海 450MW/項目開工 東方希望 130 萬千瓦源網荷儲一體化集中式光伏項目 東方希望 新疆 130 萬千瓦/項目開工 新疆烏魯木齊市米東區沙漠光伏項目 蜀清、國電圣瑞、新疆新華水電、吐哈油田、新疆國富氫能等 新疆 9.3
98、5GW/項目開工 廣西賓陽王靈150MW 光伏項目 北投能源 廣西 150MW 8.5 億元 項目開工 華潤海原呱呱山90MW 風光儲一體化鄉村振興試點示范光伏項目 華潤海原 寧夏 90MW 4 億元 項目開工 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4242 河南鄭州鞏義 100兆瓦山地光伏及綠電制氫項目 北京國電 河南 100 兆瓦/項目簽約 風光制氫一體化及運力平臺項目 氫通新能源 內蒙古 300MW 風電+9600 噸/年氫氣產能 25 億元 項目簽約 廣東茂名市電白區風光綠能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 中核匯能重慶能源 廣東 200MW 分布式風電+80M
99、W 分布式工商業光伏+150MW/300MWH共享儲能 30 億元 項目簽約 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風電項目 烏拉特中旗華治新能源有限公司 內蒙古 56 萬千瓦 22.53 億元 項目開工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4343 五、五、產能過剩與系統安全風險加劇,產能過剩與系統安全風險加劇,考驗企業經營考驗企業經營管理能力管理能力 (一)光伏行業產能過剩風險加劇,(一)光伏行業產能過剩風險加劇,面臨供需錯配風險面臨供需錯配風險 近年來,隨著全球光伏需求持續向好,產業鏈各環節龍頭企業依靠資金、技術、成本和渠道優勢,不斷
100、擴大規模,紛紛進行擴產或圍繞行業上下游延伸產業鏈,導致市場新增及潛在新增產能大幅增加。光伏產能利用率呈現出高速下降態勢,如我國光伏組件產能利用率從2019年的65.2%下降至了2023年的56.3%。與此同時,光伏行業資源向少數光伏企業進一步集中,使得光伏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隨著光伏行業產能的擴張,光伏產品市場價格持續下滑,整個行業陷入了非理性競爭的惡性循環中,光伏企業在成本管控及產品性能上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國際市場中,歐盟、美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曾對中國光伏電池類產品采取貿易調查,這類國際貿易政策給我國光伏企業的經營環境及海外市場拓展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近年來部分中國光伏企業紛紛在以東南
101、亞為代表的海外區域新建產能并加大海外市場的開拓力度,加劇了海外市場的競爭程度。此外,隨著光伏產業從P型向N型快速轉變,行業內現有企業面臨的產能過剩,資產減值風險也迅速擴大。國家對可再生能源的政策選擇、投入力度及各種可再生能源之間的競爭情況,均將影響新能源行業在我國的發展。若未來下游應用市場增速低于擴產預期甚至出現下降,上述光伏行業產能擴張將進一步加劇行業內的無序競爭,從而導致產品價格不合理下跌、企業盈利下降,因此,光伏行業可能面臨競爭性擴產所帶來的供需錯配風險。(二)(二)新能源新能源電價下行,電價下行,給發電企業帶來了盈利風險給發電企業帶來了盈利風險 隨著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國電力市
102、場價值體系加快重構。2021年起,國家對新建的光伏發電、風電等發電項目財政將不再給予補貼,實行平價上網,僅獲得“煤電基準價”。由于風光電無法像火電一樣為電力系統提供容量、輔助服務價值,因而在電力市場中只能獲得電能量部分的收入。這導致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后面臨電價持續下行的壓力。近年來我國電力現貨市場建設進一步加速,新能源市場化交易比例持續擴大,煤電容量電價機制的實施帶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4444 動新能源交易價格下降。同時,分時電價政策引入日間谷段、峰谷價差顯著拉大,也使得新能源電價繼續下行風險進一步加大。2024年5月,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
103、做好新能源消納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提出部分資源條件較好的地區可適當放寬利用率目標,原則上不低于90%。部分地區在政策執行過程中可能只關注利用率適當放寬,不能充分統籌相關因素確定利用率目標的要求,從而導致出現新能源發展規劃不合理加劇、消納形勢發生一定程度惡化的風險。若新能源消納形勢惡化,將使得發電利用率降低,對新能源企業盈利產生一定負面影響。此外,各地的政策變化進一步加劇了電價的不確定性。例如,甘肅、廣西等地對光伏電站的限電率和市場化交易電價進行了調整,導致項目收益大幅縮水。在新能源高占比的地區,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后的價格普遍走低,加之輔助服務費用分攤、系統偏差考核等因素,新能源在市
104、場中面臨價格震蕩下行風險。新能源發電企業面臨著成本增加的問題。一方面,隨著技術不斷進步和產業升級,新能源設備的成本雖然有所下降,但土地、政府路條費用等隱形成本卻在增加。另一方面,為了保障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新能源發電企業還需要承擔一定的輔助服務費用和系統偏差考核費用。這些成本的增加進一步壓縮了發電企業的利潤空間。(三三)電網安全風險)電網安全風險擴大,新型儲能安全風險有待解決擴大,新型儲能安全風險有待解決 雖然“源荷儲網”的一體化加速推進,但依然不能很好的滿足由于新能源大規模并網對電網帶來的沖擊問題,電網波動持續增強,電網安全性風險凸顯。2021年歐洲電網先后兩次發生故障,導致電網解列,顯示出
105、大型互聯電網運行中的穩定風險及其防控的復雜性,也體現了能源轉型過程中,極端天氣對新能源發電以及電網運行的巨大挑戰。如何通過技術、管理體制的創新,有效的應對可能的大規模電網安全風險,成為發展新能源產業必須要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同時新型電力系統對儲能系統依賴性逐步增強,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受限于地理條件,長期增量空間有效,電化學等新型儲能的規?;l展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關鍵。但由于鋰元素性質活躍,鋰電池天然存在易燃與爆炸風險。鋰電池儲能系統火災隱患是全球難題,如2024年9月全球發生了多起儲能中心火災事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4545 故,如美國圣地亞
106、哥天然氣和電力公司(SDG&E)電池存儲設施火災、阿里云新加坡數據中心的鋰電池爆炸起火等,對行業的發展造成了較大的不利影響。儲能行業因為應用領域多樣,以及長投資成本回收期和新能源電站的配套,業主方對易燃隱患的容忍度更低。同時部分大型儲能電站裝機容量更大,一旦發生事故對電網沖擊與周圍環境的安全影響極大,政府與相關管理部門對儲能安全也極為看重。隨著我國儲能電池項目大規模鋪開,相關項目事故可能呈現出多點散發態勢,未來行業的安全風險仍是新型儲能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四四)商業模式變革加速,)商業模式變革加速,政策與政策與管理風險逐步提升管理風險逐步提升 隨著我國能源與電力系統市場化改革加速推進,電力系
107、統的復雜度迅速提升,傳統的市場監管體制已經不太符合行業發展的需要。新能源發電行業商業模式的變革正在加速推進,多能互補、源網荷儲一體化、增量配電網、供熱轉化、新能源制氫氨醇轉化等多種“新能源+”業務形態的興起,要求新能源發電企業的管理體制與組織體系做出相適應的調整。如虛擬電廠、獨立儲能系統的發展對電網企業售電價格,交易模式將形成一定的沖擊,帶來更多的變革要求,對于發電企業而言,系統性價格機制的形成將對其發售電各環節的敏捷快速反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光伏設備廠商將更加貼近工商業終端客戶,新能源發電企業運營向一體化發展。隨著行業商業模式逐步改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將出現一定的變化,可能從硬件與技術為
108、主逐步向軟硬件并重,客戶服務能力要求持續提升轉變,這將持續提升現有企業管理水平要求,對現有企業帶來一定的管理風險。同時由于我國電力系統仍處于改革期,未來行業管理體制,電價形成機制仍將持續變化,政策的出臺可能對現有企業生產經營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企業需要積極研判政策變化方向,做好相關的應對準備。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4646 六、六、加速加速新型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電力系統建設,創新新能源發展機制創新新能源發展機制 (一)電力系統改造加速,(一)電力系統改造加速,“因地制宜”帶來縣域“因地制宜”帶來縣域經濟經濟發展良發展良機機 隨著新能源電網裝
109、機規模持續增長,新能源發電的隨機性、波動性與季節習慣帶來的電力系統平衡與安全問題越發突出,儲能成為解決這一問題關鍵性要素,持續推動現有電力系統形態向“源網荷儲”四要素轉變,新能源就地消納成為關鍵。同時由于各地區資源稟賦具有較大差異,在發展新能源過程中需要的技術配置形態不盡相同,多種技術形態共存的分布式微電網與大電網兼容將是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特征,分布式智能電網將進入發展起步期。我國目前正處于電力系統改造的重要戰略期,在政策的推動下,未來幾年電力系統投資預計將有明顯加速,新能源產業整體景氣度較高,儲能裝機預計將高速穩定增長,各類型新型儲能技術將迎來規?;l展階段。從核心環節儲能與新能源電力系統建
110、設布局來看,縣域級能源基地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這也將帶來電力網絡能量流向的轉變??h域級能源基地快速發展的驅動力主要源于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可供大規模風電與光伏開發資源難度逐步提升,縣域級開發相對經濟優勢逐步顯現;二是抽水蓄能設施將位于長時儲能的核心,抽水蓄能設施建設主要取決于地理條件,一些南方多山地丘陵的地理條件較差的地方在抽水蓄能項目快速興起的背景下,反倒具有了發展山地光伏、小規模風電場以及抽水蓄能一體化項目的優勢;三是隨著生物質能產業的發展,更加貼近農林廢棄物產生地的縣域城鎮的收集成本更低,具有更為明顯的地理條件優勢。綜合說來,未來因地制宜發展新能源為主體的微電網的要求,將有效的促進縣域級基礎
111、設施改善,轉變現有農村地區的用能結構,部分可再生能源開發條件較好的中西部地區也將成為我國“西電東送”的重要能源節點。預計可再生能源將成為我國縣域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動力。(三)(三)創新新能源發展機制創新新能源發展機制,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作用 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4747 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是新能源大規模高比例發展的必然要求。在雙碳目標下,我國提出了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這意味著新能源發電要逐步發展成為主體電源,這就要求創新新能源發展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當引入市場
112、機制后,可為電力用戶購買綠色電力、實現產品零碳需求提供便捷可行的途徑。未來,電力市場將成為新能源消納的主陣地之一。加快推進新能源市場化交易,真正實現高比例新能源高效利用,勢在必行。我國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中長期電力市場,包括直接交易、發電權交易和省間外送交易。二是現貨市場。當前,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交易還面臨新能源電力交易價格持續下行、綠色電力消費制度機制不完善、電力電量平衡和電力安全保供等挑戰。破解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的挑戰需各方協調配合,共同施策。一方面,新能源企業應首先對電力市場框架和規則有準確認知,在參與市場化交易的過程中,合理申報交易量、交易價格和交易曲線,優化中長期合
113、同簽訂,積極參與綠電交易市場,實現環境價值變現,主動對接有穩定可再生能源消納需求的大用戶,積極爭取高耗能企業等優質用戶,穩定可再生能源PPA價格,以及科學運用電源側儲能優化運行曲線等。另一方面,從政府的角度看,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在推動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的同時,也在積極創造條件以實現新能源的綠色價值,包括健全全額保障性收購機制、推進綠色電力交易、完善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制度和重啟CCER市場等。未來發揮發揮市場在新能源產業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采取的對策可能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加快推進電力市場建設,包括中長期交易市場、現貨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尤其是要加快推進現貨市場建設。二是逐步完善可再生能
114、源電力消納責任制,明確各地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的配額,并明確到消納責任主體。三是構建全國統一的綠證交易市場。通過構建全國統一的綠證交易市場,使承擔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配額的企業可以用最合理的方式、最低的成本履行可再生能源消納責任。同時,加強認證機構與綠證交易機構間的信息數據交互,確保綠證僅可以使用一次,避免可再生能源電力的綠色價值被重復計算。四是統籌協調綠證市場和碳市場,避免可再生能源電力的綠色價值被重復開發。五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4848 是適時引入差價合約(CFD),對于天然存在出力不穩的新能源發電主體而言,差價合約即是符合其出力特性的中
115、長期合約形式。(三)(三)水電將成為調峰儲能的核心水電將成為調峰儲能的核心,虛擬電廠前景廣闊虛擬電廠前景廣闊 水電是現有可再生能源核心支柱,發展形態成熟,基礎技術條件較好,且由于其效率高、靈活性好,可為電網提供慣性的特點,在電網調峰調頻方面具有極為突出的作用,以水電為核心的抽水蓄能也是目前唯一實現了較好盈利的儲能設施。相關研究顯示,抽水蓄能電站能夠有效的改善火電運行工況、提高風電及水電消納能力,也能夠有效的減少過剩功率。我國在發展抽水蓄能方面具有較好的基礎條件,一是水電設備技術與產業規模全球領先;二是主要流域梯級電站建設完善,混蓄改造基礎較好,三是大型水庫建設較多,改造空間較大。綜合來看,未來
116、隨著我國風、光裝機占比持續上升,水電及抽水蓄能將成為整個電力系統長時儲能,調峰和調頻的核心設施,行業建設有望迅速加速。水電與虛擬電廠也也有較高的協同度。虛擬電廠可以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算法通過控制中心將微電網內的“源、荷、儲”有機聚合,是滿足新型電力系統需求側互動響應能力提升的重要工具。隨著人工智能與云計算的技術發展與加速應用,群體智能、協同控制等前沿技術在多層級的集群型電力系統中的應用前景也逐步打開,以虛擬電廠為核心的微電網響應控制和大電網調度有望實現有機結合,行業的前景較為廣闊。而抽水蓄能電廠為虛擬電廠容量較大,經濟性較高的能源儲存方式之一,為電網中大規模調度或停電事故提供了有效的
117、解決方案,虛擬電廠中各儲能設備能互相協調有效頂替持續系統幾分鐘至數小時的高水平電力容量上的可能性,同時也可以通過對各小水電的統一接入實現分布式儲能與一定規模電網調節能力,未來有望成為我國小水電升級改造一個重要方向。(四四)煤電一體化加速發展,火電“壓艙石”作用凸顯煤電一體化加速發展,火電“壓艙石”作用凸顯 由于新能源發電的不可控特性,雖然新能源裝機比重持續增加,但依然未能形成電力供應的可靠替代。在現有經濟技術條件下,煤電對新能源產業的支持依然不可或缺,具有非常突出的互補作用。國家多次強調要發揮煤電“壓艙石”作用。國家政策鼓勵實施煤電機組的靈活性改造,以適應可再生能源比例智研鈞略智研鈞略 精品行
118、研精品行研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 智研咨詢智研咨詢 4949 的提升。一是煤電的靈活性改造中,煤電企業通過深度靈活性改造積極參與新能源發電調峰,并通過配置鋰電儲能與實施熱電聯產改造等措施在提升機組靈活性同時保證能量利用效率,形成了更為多元的盈利模式方式,且華北地區的試點中取得了明顯的進展。同時“煤電一體化”的模式優勢逐步顯現,通過產業鏈縱向與橫向整合實現煤電與新能源的配套有機融合發展已經成為新能源產業的主要發展模式??v向整合方面,部分煤炭資源豐富的內蒙、山西地區也通過利用特高壓輸電線路優勢,推動如坑口電場等“煤”、“電”的縱向一體化模式,有效的節約煤炭運輸成本降低了發電成本。橫向整合方面,“風火打捆”、“火光打捆”已經成為我國西部地區大規模新能源基地穩定發展,促進消納的重要手段,其過控制系統改造、合成曲線后參與市場交易也有效的提升了電力系統的穩定性,降低了市場交易成本。在新模式的發展支撐下火電支撐能源轉型的“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