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益發展研究院:中國大型慈善組織數字化建設研究報告2022(4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公益發展研究院:中國大型慈善組織數字化建設研究報告2022(45頁).pdf(4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大型慈善組織數字化建設研究報告(2022)出品方:支持方:核心觀察 研究背景 大型慈善組織數字化建設評估指標體系 研究設計 我國大型慈善組織數字化建設現狀 我國大型慈善組織數字化建設創新經驗 我國大型慈善組織數字化建設局限 域外慈善組織數字化發展借鑒 慈善組織數字化建設展望127121627323438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1(一)慈善事業數字化方興未艾:數字化轉型成為慈善組織創新發展的新風向慈善組織在網絡募捐等廣義數字公益領域已有踴躍嘗試。2021 年,我國慈善組織通過互聯網募捐平臺籌集善款逾100億元,同比增長52,超100億人次點擊、關注和參與網絡捐贈。一批慈善組織在行業支持、信息透明、
2、公益傳播和服務創新等方面探索科技與公益的有機結合。數字技術工具與組織項目運行、內部管理和外部交流等工作領域的深度融合也在大型慈善組織中初現端倪。(二)大型慈善組織數字化多維賦能:戰略部署、辦公自動化、協同智能化與數據資源轉化依托研究團隊編制的評價指標,對國內大型慈善組織進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調查研究,可發現大型慈善組織在內部和外部數字化方面都已有所進展,在戰略部署、辦公自動化、協同智能化與數據資源轉化四個層面展示出數字化轉型的創新趨勢。戰略部署是有序、有效和可持續推進數字化的前提條件,為大型慈善組織帶來明確的推進方略和充分的資源保障;辦公自動化是數字技術帶來的基礎性效率優化體現;協同智能化展現
3、出數字技術助力組織拓展與外部資助方、合作方和其他相關方的交流、協作與共享;數據資源轉化雖然尚未在多數慈善組織內普及,但也初步顯現出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在慈善領域的潛力。(三)大型慈善組織數字化面臨挑戰:資金、人才、內部管理和行業合作資金投入、人才支撐、組織內部管理和行業合作四個方面的限制掣肘大型慈善組織數字化的有效推進。數字化轉型所需資金投入規模較大且要求持續性,為組織帶來長期壓力,數字化帶來的效率提升難以可視化也削弱了資助方的投入意愿。具有復合知識背景的專業人才的缺乏加上薪資和發展空間的限制,阻礙慈善組織配置數字化人員。組織架構和管理流程可能與數字化轉型不相兼容,從而帶來數字化利用推進上的困難。
4、整個行業在數字化方面的交流合作也較為遲滯。(四)大型慈善組織數字化未來展望:戰略導向、資金保障、人力支持、管理優化與行業互聯報告結合當前國內大型慈善組織發展特點與域外經驗,在戰略導向、資金保障、人力支持、管理優化與行業互聯五個層面提出組織數字化轉型的方向展望。戰略導向提出事先在戰略層核心觀察一2面明確數字化工作的定位、要求、工作安排和資源支撐的關鍵性;資金保障強調慈善組織注重資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借助可靠評價工具量化及可視化數字化轉型帶來的工作效率和效能提升,拓展數字化可支配資金規模;人力支持強調組織重視人力資源的資金保障以及員工數字技能持續性培訓提升;管理優化涉及組織的內部架構以及工作流程的
5、規范化和標準化調整;行業互聯提到大型組織輸出和分享自身數字化利用與創新的知識經驗,與專業第三方機構就數字化工具進行合作開發,以及與研究機構共同推進實踐成果向智力成果轉化。(一)數字化與慈善組織近年來,國家層面對于數字化重視程度日益提升。2015 年 7 月,國務院頒布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互聯網+”戰略,并要求互聯網的創新結果與社會服務領域深度融合,推動組織變革,提升組織效率,重塑和創新公共服務模式。這項國家政策為互聯網與公益界的融合創造了支持性制度環境。2016 年多個中央部委發布落實“互聯網+”行動計劃,提出制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和意見,使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推
6、進,互聯網與各行業加速融合。同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要求“將信息化貫穿我國現代化進程始終,加快釋放信息化發展的巨大潛能,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加快建設網絡強國?!?021 年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出,迎接數字時代,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梢?,國家在政策層面將數字技術的發展應用提到較高優先級。實踐中,數字化與網絡技術的應用已深入經濟發展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技術發展驅動各類產業深度變革,重塑組
7、行業生態與組織運作邏輯。數字化為產業發展和企業管理模式帶來了深刻轉變,成為經濟增長新動能。數字化轉型促進企業信息孤島打破增強市場資源的有效配置,促進柔性生產模式采用,從而極大提升生產效率和智力資本價值。同時,數字經濟模式下企業內部管理也隨之變革,企業戰略目標調整后,組織架構、營銷、研發模式與生產模式隨之轉變1。政府治理領域的數字化轉型使政府內外部治理流程發生了變化,為發揮政府職能產生積極的效果??梢?,無論在企業還是政府層面,數字技術都催生出組織結構與行1 戚聿東,肖旭.數字經濟時代的企業管理變革 J.管理世界,2020,36(06):135-152+250.研究背景二3為的深刻轉變。對于組織而
8、言,數字技術不僅發揮著提升效率與便利的工具性作用,并且其本身已經成為新的增長點并帶來了根本性的范式變革。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慈善組織的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組織數字化可以從兩個層面加以理解。第一個層面主要指組織在產品、服務、流程和模式等不同層面使用數字技術以實現業務改進的過程。數字技術涉及信息、計算、通信和連接技術,可為組織帶來從戰略層面到組織能力,以及產品、服務、業務流程和模式等各方面的轉變1。第二個層面強調數字化轉型概念。針對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被定義為“基于技術的業務流程、業務模型和客戶體驗改進”,并被視為提升企業效率的重要工具2。針對社會組織的數字化轉型定義則指出,數字化即通過將社會組織的所有
9、功能整合到一個有凝聚力的數字生態系統中,它有助于進行高質量的研究,設計優秀的項目,改進運營,并為受益人提供更好的服務數字轉型或數字現代化。這一過程不僅涉及日?;顒拥霓D變,還涉及整體組織文化、以及組織創造價值并向利益相關者傳達價值的方式轉變3。而公益慈善領域的研究則指出,公益慈善數字化是指公益慈善主體運用數字技術實現公益慈善宗旨或目的、創造經濟社會價值的一種狀態,是公益慈善網絡化的升級,是經濟社會發展到網絡、數智階段,數字技術在公益慈善領域的深度應用。4綜合已有研究,本報告將慈善組織數字化定義如下:慈善組織借助信息與通信等數字技術,改變組織項目運作、業務流程、相關方溝通和協作等內外部管理模式,從
10、而提升組織自身建設水平和服務供給能力的過程。慈善組織數字化是數字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解決當前慈善行業運作的痛點,幫助行業實現可持續創新社會價值具有深遠意義5。(二)慈善組織數字化的宏觀制度環境近年來接連出臺的法律法規、標準和規范厘定了慈善組織數字化,尤其是互聯網募捐、慈善組織信息公開相關領域的基礎性制度框架。2016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以下簡稱慈善法)主要從募捐和慈善文化傳播角度厘定互聯網等數字媒體的角色。慈善法第二十三條指出,慈善組織可以通過互聯網等媒體發布募捐信息,還特別要求“慈善組織通過互聯網開展公開募捐的,應當在國務院民政部門統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臺發布募捐信息,并可以同
11、時在其網站發布募捐信息”。該條對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的信息發布平臺予以明確。慈善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對利用其平臺開展公開募捐的1 朱秀梅,林曉玥.企業數字化轉型:研究脈絡梳理與整合框架構建 J.研究與發展管理,2022,34(04):141-155.2 Ihm J,Kim E.Whe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mee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How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nfluences the use of traditional,digital,and sh
12、aring mediaJ.VOLUNTA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2021,32(3):678-694.3資料來源:https:/atlascorps.org/why-digital-transformation-is-absolutely-essential-to-your-nonprofit-success/4 謝瓊.公益慈善數字化的現實審視與未來發展 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2,254(22):86-99.5 騰訊公益基金會.公益數字化研究報告 2021EB/OL.4慈善組織的登記
13、證書、公開募捐資格證書進行驗證”;第八十八條則提出互聯網等媒體“應當積極開展慈善公益宣傳活動,普及慈善知識,傳播慈善文化”。2022 年底提請修訂的慈善法則進一步完善網絡慈善有關規定,尤其強調由國務院民政部門建立健全統一的慈善信息平臺,提供公開募捐方案備案、慈善信息發布等服務,慈善組織的互聯網募捐項目也需要同步在該平臺發布。民政部門通過遴選慈善組織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來進一步規范網絡募捐環境。民政部分別于 2016 年 8 月、2018 年 4 月和 2021 年 11 月指定三批慈善組織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截至 2022 年底,民政部指定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總數達 30 家。民政部 2017 年
14、 7 月出臺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基本技術規范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基本管理規范兩項推薦性行業標準,為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的標準化建設提供技術和管理規范支撐。相關領域配套文件的出臺進一步支撐慈善組織互聯網募捐與信息公開的有序開展?;ヂ摼W募捐涉及慈善、網絡安全以及移動支付三個領域,除上述慈善法與兩項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2017)和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2010)、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2011)、公開募捐平臺服務管理辦法(2016)、慈善組織公開募捐管理辦法(2016)、慈善組織信息公開辦法(2018)、“互聯網+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志愿服務)”行動方案(2
15、018-2020 年)(2018)等法律法規與政策文件也對互聯網募捐活動進行了相應規制。但對上述政策進行簡單梳理,可發現其規定的內容基本只涉及募捐、信息公開等方面,對組織項目運作和內部治理等層面的數字化并沒有任何規范或促進措施。這使得慈善組織的數字化建設更大意義上是一種自發行為。(三)慈善組織數字化實踐概況1.互聯網募捐對于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開展基于互聯網平臺的募捐活動是其最主要的數字化實踐形式之一。民政部 30 家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近年來成為慈善組織發布公開募捐項目信息、吸引社會捐贈的重要渠道。數據顯示,2021 年度,我國慈善組織通過互聯網募捐平臺共籌集善款近 100 億元,相較
16、 2020 年增長 18%,超 100 億人次點擊、關注和參與了網絡捐贈1。2020 年上半年,中國有近 5000 萬網友通過互聯網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作出捐贈;在2021 年河南洪澇災害中,慈善組織借助互聯網,僅用兩周時間就募集資金超 15 億元2。據騰訊公益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 年全年,共有 1.5 億次愛心網友在該平臺上捐出善款 54.46 億元,比 2020 年(38.5 億元)上漲 41%,比 2019 年(28 億元)上漲 94.5%3。截至 2020 年,騰訊公益平臺累計為 1.5 萬家機構、11 萬個公益項目提供募捐信息,獲得 4.9 億1 資料來源:https:/ 資料來源
17、:http:/ 資料來源:https:/ 130 億的善款1。其他平臺方面,2021 年全年有超過 5 億網友通過淘寶天貓上 228 萬商家購買公益寶貝,這些消費產生的公益捐贈幫助到了 214 家公益機構的2450 個公益項目,變成了對留守兒童、困境婦女、孤獨老人等群體的愛心幫扶。在阿里“人人 3 小時平臺”上做公益獻愛心的網友也超過了 6 億人次,人均公益時達到 2.5 小時。4300家公益機構為愛心網友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公益內容,其中社區服務、扶弱助困、敬老愛老、陽光助殘、兒童關愛、環保動保屬于參與人數最多的細分領域2。2.數字化傳播數字化轉型對于傳播中的媒體格局、輿論生態、傳播技術、受眾都
18、產生深刻影響,也重新形塑慈善組織的傳播方式。公眾參與公益捐贈、志愿服務、公益行走等活動時,會產生海量的非結構性的公益數據,包括公益用戶數據、內容數據、效果評估數據等。掌握海量數據的可能激發企業、媒體等主體參與公益的積極性,從而改變公益傳播模式。傳播主體能準確掌握對誰說、說什么、在哪兒說、怎么說,以及手中的反饋,從而及時調整溝通策略并制定針對性的籌款或倡導方案。借助數據與數字技術,慈善組織可以高效匹配公益信息,也能采取更為有效的公益解決方案,傳播的精準度和有效性大大提升。大數據促進多媒體融合,使慈善組織傳播手段更加多元,內容和表現形式更加豐富。智能化、跨媒介、互動式、體驗式成為大數據時代的慈善組
19、織傳播新特征。圖片、視頻和文字聯合推送,為公眾呈現出一個更加立體、生動的公益項目;5G 直播讓更多公眾走進公益項目一線,還能實時進行線上捐贈。而 VR 的虛擬現實體驗,為受眾創造出身臨其境的全新體驗。此外,新的內容形式也改變了慈善組織傳播的敘事方式。通過對大數據挖掘,形成可視化、動態化的數據圖表或視頻,不僅豐富公益傳播的表達形式,也能讓公眾理性了解公益,直觀讀懂公益。根據公開數據匯總分析,截至 2021 年 11 月,抖音平臺公益話題下,短視頻數量已突破 29.1 萬條,總播放量已超過 94.2 億次??焓制脚_公益話題短視頻已超過 5.8 萬個、播放量達到 13.5 億次,微信視頻號公益話題下
20、也有 2.3 萬個短視頻作品。政府、企業、慈善組織與普通網民一同參與公益話題的短視頻錄制,已成為公益傳播的重要形式3。數字化媒體平臺與智能化技術幫助慈善組織構建與其受眾的雙向可持續溝通。數字時代的傳播不再是調研、策劃、執行和評估的線性傳播模式,而是通過大數據和智能化技術,與受眾在動態交流和互動中不斷評估和優化的個性化信息溝通,從而獲得受眾關注與認可,觸發受眾的公益行動。以公益參與者為主要傳播對象時,不管參與者是主動交流,還是被動接收公益傳播主體發送的活動信息、回饋表彰(證書、感謝信等)和項目反饋,公益傳播主體都可以與參與者建立持續的雙向關系,并通過智能化大數據工具對互動信息進行收集、分析,調整
21、互動內容、方式和目標,提升參與者的參與體驗和滿意度,促進其對項目理念和價值的1 資料來源:https:/ 資料來源:https:/ 資料來源:http:/ 公益日”和配套的“520 一塊做好事”活動成為著名網絡公益品牌,吸引大量網友參與捐贈與傳播。據統計,僅 2021 年 5 月 20 日至 23 日期間,愛心網友就捐出善款 1.6 億元,捐款人次 315.6 萬,捐步人次 276.8 萬2。截至 2021 年 9 月 9 日 23 時 59 分59 秒,共計有超過 6870 萬人次在“99 公益日”期間捐出 35.69 億元,加上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的 6 億元資金支持,共募得善款 41.69
22、 億元,較 2020 年 23.2 億元的捐款額和 5780 萬捐款人次又有顯著提升3。2021 年,騰訊公益出資啟動“千百計劃”,旨在資助公益組織籌款人員,助力其所在機構的互聯網籌款能力等數字化能力提升,并資助數字化應用類以及捐贈與籌款研究類、行業支持類項目,以幫助公益組織在籌款、項目和人才等方面增進能力。多樣化的線上公益參與模式有力提升了公眾的公益參與熱情,支付寶平臺推出的“螞蟻森林”項目是一個例證。據生態環境部 2021 年“全國低碳日”發布的數據:螞蟻森林自 2016年推出以來帶動超過 6.13 億人參與低碳生活,產生超過 2000 萬噸“綠色能源”。為了激勵社會公眾的低碳生活,螞蟻森
23、林在過去五年參與了中國 11 個省份的生態修復工作,累計種下 3.26億棵樹,其中在甘肅和內蒙古均超過 1 億棵4。一些傳統的公益項目也開始線上化,如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一個雞蛋的暴走”徒步籌款活動堅持快樂自主有成效的公益理念,讓參與者實現個人挑戰和公益參與的雙重價值。自 2011 年以來,先后有 65280 名參與者為這項活動籌得約 7,400 萬元人民幣,資助了 819 個公益項目,超 133 萬兒童及他們的家長、老師、社工受益。2022 年聯勸公益舉辦“一個雞蛋的暴走 2022 線上馬拉松賽”。公眾可以不受場地和時間的限制,線上挑戰 50km,上傳運動數據并獲得暴走專屬獎牌。最終根據聯勸
24、公益的數據統計,全國范圍內有 71202 人完成 50 公里暴走,兌換 50 萬公益金和 7.3 萬元愛心善款。數字技術為慈善募捐與項目執行中的信息透明提供保障。2019 年 9 月,阿里巴巴正式啟動鏈上公益項目計劃,這是一套以區塊鏈技術為底層的開放平臺,旨在為公益組織和公益項目提供公開透明的系統化解決方案。此后,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于2020年“95公益周”發布 公益鏈技術和應用規范團體標準,涵蓋了公益項目存證上鏈所需要的技術要求、公益組織及項目執行各相關方應用要求、信息保護要求等 3 大類共 10 多項具體執行標準,幫助公益組織更快更好地實現上鏈,進而提升公益項目的執行效率及公開透明度5。數
25、字公益為公益服務開創新形式、打造新空間。騰訊公益平臺上的“新一千零一夜”公益項目,通過線上播放經典繪本故事的形式,低成本、高質量地為農村寄宿生提供情感陪1 資料來源:https:/ 資料來源:http:/ 資料來源:https:/ 資料來源:https:/ 資料來源:https:/ 63.6%,學生被霸凌的情況減少了11.8%。直播活動、電商銷售作為新的公益活動開展模式嶄露頭角,帶來廣泛社會效益。2020 年,央視新聞舉辦“謝謝你為湖北拼單”公益帶貨直播活動,售賣湖北農副產品。直播觀看人數超過千萬人次,2 小時成交額超過 4000 萬元,成為一個優秀的公益創新樣本1。4.數字化發展前瞻國內慈善
26、組織在開展籌款與傳播等與公眾互動溝通層面的工作中已達到對數字技術較為廣泛的運用。然而,數字化轉型不僅涉及與單一利益相關者的交互或者組織與外部環境的交互,也涉及到多元主體的互動與內部運營管理模式的轉變。組織的數字化轉型需要在戰略層面上部署,圍繞組織使命目標進行整體的邏輯設計,從而調整相應的資源投入以及人事架構。由此,數字化轉型才能最大程度賦能慈善組織發展?;谶@一整體性視角,當前國內慈善組織的數字化建設水平存在較大差異。以更具備數字化先行條件的大型慈善組織為突破口,了解慈善組織數字化建設水平,提煉典型經驗,形成對數字化建設基本概念、前進方向、發展模式和具體工作的系統認知,從而創造對行業發展具有前
27、瞻性和引領性的研究成果,具有深遠意義,也是本研究的核心關切。作為公益行業的頭部機構,大型慈善組織在數字化建設方面能夠投入和鏈接更多資源,也進行了更多引領性的嘗試,因此成為本研究的關注對象。網絡公益作為將數字化與互聯網技術引入公益行業的實踐,為促進公益參與、改善公益服務和提升公益傳播提供了強大助力,在為慈善組織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依托數字技術的公益運作模式要求組織在外部和內部兩個層面實施變革。外部數字化建設主要涉及慈善組織在與外部利益相關者互動過程中的數字工具運用,以及數字化服務模式的創新,是慈善組織數字化建設實際能力和成效的直接體現。內部數字化則包括慈善組織在自身運營過程中的數
28、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及應用,對組織的數字化建設乃至組織的使命目標的達成發揮著基礎性支撐作用?;趦韧獠繑底只暮唵畏诸?,本研究設計了一套衡量慈善組織數字化建設水平及其數字化能力的指標體系。1 資料來源:https:/ 3-1 所示。圖 3-1 慈善組織內部數字化與外部數字化指標架構(一)慈善組織內部數字化慈善組織內部數字化一級指標下設有數字化戰略、數字化人員配備、數據管理、內部治理數字化、項目運行管理數字化和業務管理數字化六項二級指標。1.數字化戰略數字化戰略指的是慈善組織在戰略層面上對于數字技術應用做出的規劃布局以及相應資源投入,涉及“數字化建設規劃文件與相關內容”與“數字化建設資金投入”兩項指
29、標。數字化建設涉及對組織資源配置、工作流程乃至組織架構的調整,同時也是一個不斷更新的過程,需要持續性的各方面投入尤其是資金投入。因此,戰略層面對數字化建設的部署對于組織數字化進程的持續推進具有重要作用。2.數字化人員配備數字化人員配備指的是慈善組織內負責提供數字技術支持以及推進數字化架構生成的專職技術人員與團隊配備情況。具體包含專職技術人員配備、專職技術人員專業度和專職技術團隊三項三級指標。專業、穩定的技術人員是組織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關鍵資源支撐,他們既是數據的使用者,也是數據的生產者,承擔向整個組織進行技術賦能的角色。3.數據管理數據管理是指慈善組織對工作過程中產生、獲取的各類數據進行處理、
30、存儲和分析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該二級指標下設有數據互通性、數據庫建設、數據安全管理以及數據分析與可視化四項三級指標。數據庫為數據的存儲和后續的調用和分析工作提供了必要基礎。數據互通性強調不同平臺和來源數據在標準維度上的統一性和轉化能力,數據互通對于打通數據壁壘,增進數據連接從而便于數據利用具有重要性。數字技術在工作流程中的全面應用使得數據安全問題尤為突出,為組織管理帶來新的風險,因此保障數據安全是組織數字化推進的前提要求。數據分析與可視化涉及在原始數據沉淀的基礎上進行價值提升,將數據轉化為智力資本,從而最大化數據的效用。94.內部治理數字化內部治理數字化指的是慈善組織在進行內部人員管理過程中的數
31、字技術與工具使用。該指標涉及人事管理數字化和志愿者管理數字化兩項三級指標。人事管理即人力資源管理,是組織對于專職工作人員的考勤、考核、錄用和任免等各類管理。志愿者管理則是涉及組織在招募和管理志愿者方面的工作。慈善組織可運用數字工具搭建系統,來實現人力資源全業務、全流程數據在線連接。5.項目運行管理數字化項目運行管理數字化是針對慈善組織在公益項目運作中的數字技術與工具使用進行考量。具體分為項目執行與服務數字化管理,以及項目評估數字化兩項三級指標,測量項目運行管理的不同階段的數字化程度。調研中發現項目執行和服務數字化管理這一工作領域可能涉及較多針對項目特點的個性化設計,例如針對特定項目的管理系統開
32、發,以及包含在服務內容中的面向受益對象的信息化工具設計。6.業務管理數字化業務管理數字化主要涉及慈善組織業務管理過程中的數字化工具使用以及相應的流程調整。具體包括數字化管理系統互通性和業務流程數字化程度兩項二級指標。數字化管理系統互通性強調多個信息化系統在數據層面的連通性,是否存在數據轉化和調用接口,為數據管理的效率、準確性提供保障。業務流程數字化指的是組織多大程度上將各項工作流程以數字化方式處理。(二)慈善組織外部數字化慈善組織外部數字化一級指標下設有傳播渠道數字化、傳播內容數字化、信息公開數字化、募捐管理數字化、捐贈人服務數字化和捐贈人管理數字化六項二級指標。1.傳播渠道數字化傳播渠道數字
33、化指標衡量慈善組織借助數字渠道開展傳播活動的程度。該指標下設數字傳播渠道數量和數字傳播渠道影響力兩個三級指標。其中數字傳播渠道數量指的是慈善組織使用的包括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抖音官方賬號等數字化傳播平臺數量,而數字傳播渠道影響力指標則通過對機構主要數字傳播渠道的可見性,即閱讀量、粉絲數等數據統計來衡量其傳播影響力。傳播對于組織的項目宣傳、捐贈獲取和品牌打造具有重要作用,數字化傳播為組織的傳播帶來了新的機遇,是組織數字化建設的重要內容。2.傳播內容數字化傳播內容數字化指標測量慈善組織借助數字媒體開展傳播的內容屬性。指標下設置數字傳播內容發布頻率和數字傳播內容形式豐富度兩個三級指標。其中數字傳播
34、內容發布頻率是對組織通過網絡平臺、社交媒體賬號等單位時間內的平均發布內容量進行測算。而數字傳播內容形式豐富度則是對組織發布內容時采用文字、圖像、視頻等各類內容形式的豐富度進行測量。結合傳播渠道和內容對組織的數字化傳播進行衡量能取得較為全面準確的評價結果。103.信息公開數字化信息公開數字化指標測量慈善組織借助網絡渠道開展信息公開工作的完善程度。該指標分為四個測量維度,分別為政府平臺信息完整性、政府平臺信息發布頻率、組織網站/募捐平臺信息完整性和項目信息完整性。政府平臺信息完整性測量慈善組織在政府主管的相關平臺(如慈善中國)公開的自身信息的完整程度。政府平臺信息發布頻率指的是慈善組織在政府主管的
35、相關平臺(如慈善中國)進行信息發布或更新的頻率。組織網站/募捐平臺信息完整性指的是組織在這兩類平臺上披露信息的豐富性和完善性。項目信息著眼特定項目的全過程信息披露在組織自有網站和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是否有較好的執行。借助數字化平臺進行信息公開對于信息公開的傳播效率具有較大提升,也是機構數字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4.募捐管理數字化募捐管理數字化衡量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活動過程中的數字化工具使用程度。該指標下設三個三級指標,分別為互聯網募捐平臺募捐項目比例、其他渠道網絡募捐項目比例和針對合作募捐方和其他社會組織的數字化工具使用。前兩項指標分別測量組織通過不同網絡平臺開展的募捐項目占所有募捐項目的比例
36、。最后一項則考察組織在與合作募捐方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協作、溝通時對數字化工具的有效利用。此項指標主要關注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表現。5.捐贈人服務數字化捐贈人服務數字化指標測量慈善組織在面向捐贈人提供服務時對數字技術和工具的利用水平。該指標下設兩個三級指標,分別為電子捐贈票據開具和電子捐贈證書開具。主要關注組織是否在官方網站或合作平臺設置方便捐贈人進行捐贈票據和捐贈證書開具的入口或相關功能。捐贈票據事關稅收抵扣等捐贈人利益,捐贈證書則是慈善組織對于捐贈人樂善好施舉動最直接的承認方式,兩者共同構成捐贈人服務的核心內容。6.捐贈人管理數字化捐贈人管理數字化是指慈善組織對捐贈人信息進行收集、管理和
37、利用以及捐贈人關系管理等工作的完善程度。該指標下設四個三級指標,分別為捐贈人信息數字化管理、捐贈人信息獲取豐富度、捐贈人數據挖掘/捐贈人畫像和捐贈人關系管理數字化。其中,捐贈人信息數字化管理測量組織管理捐贈人信息過程中對信息的數據轉化、存儲以及數字化管理工具使用的程度。捐贈人信息獲取豐富度則根據組織對捐贈人信息獲取種類、數量的豐富度進行賦分。捐贈人數據挖掘/捐贈人畫像作為一項指標,關注的是組織基于已有捐贈人數據進行量化分析并形成具有參考意義成果的程度。捐贈人關系管理數字化則考察組織在捐贈人關系管理中對數字化工具(如 CRM 系統)的利用程度。數字化方式為組織進行捐贈人的管理、維護和挖掘帶來了創
38、新發展的機遇,構建全面的捐贈人管理數字化指標對于組織的工作推進提供引領思路。完整的三級指標體系如表 3-1 所示。11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三級指標慈善組織內部數字化數字化戰略數字化建設規劃文件與相關內容數字化建設資金投入數字化人員配備專職技術人員配備專職技術人員專業度專職技術團隊數據管理數據互通性數據庫建設數據安全管理數據分析與可視化內部治理數字化人事管理數字化志愿者管理數字化項目運行管理數字化項目執行與服務數字化管理項目評估數字化業務管理數字化數字化管理系統互通性業務流程數字化程度慈善組織外部數字化傳播渠道數字化數字傳播渠道數量數字傳播渠道影響力傳播內容數字化數字傳播內容發布頻率數字傳播內容形式
39、豐富度信息公開數字化政府平臺信息完整性政府平臺信息發布頻率組織網站/募捐平臺信息完整性項目信息完整性募捐管理數字化互聯網募捐平臺募捐項目比例其他渠道網絡募捐項目比例針對合作募捐方和其他社會組織的數字化工具使用捐贈人服務數字化電子捐贈票據開具電子捐贈證書開具捐贈人管理數字化捐贈人信息數字化管理捐贈人信息獲取豐富度捐贈人數據挖掘/捐贈人畫像捐贈人關系管理數字化表 3-1 慈善組織數字化建設評估指標體系12(一)研究方法本報告采取定量定性相結合的混合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面,采用問卷調查方式收集國內慈善組織相關數據。研究團隊于 2022 年 4-5 月向國內截至 2020 年底資產規模達到 1 億元及
40、以上的 349 家慈善組織發放問卷,系統收集機構注冊、運營相關信息以及數字化建設情況數據,以供后續統計分析。最終回收有效問卷樣本 80 份,其中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38 家,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 42 家。質性研究方面,針對慈善組織、慈善數字化產品供應商、行業研究組織、專家學者等相關主體,采用訪談法獲取質性信息,形成對行業內數字化建設的深度理解。于 2022 年 4 月面向 14 家機構、超過 30 名訪談對象,開展 10 場訪談,累計整理出約 5 萬字的訪談材料。(二)調研對象概況本部分呈現的是在調研過程中填寫問卷的 80 家慈善組織情況,從成立時間、注冊層級、地域分布和資產規
41、模四個方面呈現不同樣本的分布,以及與研究對象整體(349 家大型慈善組織)的對比情況。1.公募資格本次填寫問卷的 80 家慈善組織中,有 38 家具有公開募捐資格,占樣本的 47.5%;42 家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占樣本的 52.5%。這一比例分布與中國大型慈善組織的整體情況十分接近總共 349 家大型慈善組織中,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為 162 家,占比 46.4%;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 187 家,占比 53.6%(見圖 4-1)。與全國慈善組織中非公募組織占據大多數不同,在大型慈善組織中具備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比例接近半數。圖 4-1 調研樣本與大型慈善組織總體公募與非公募類型分布研究設計四3
42、8,47%42,53%162,46%187,54%公募非公募132.成立時間大體以十年為一個區間,研究團隊將樣本慈善組織的成立時間劃分為五個階段,即 1981-1990 年、1991-2000 年、2001-2010 年以及 2010 年以后。如圖 4-2 所示,本次填寫問卷的慈善組織成立于這五個階段的數量分別為 6 家、16 家、40 家和 18 家。其中成立于 2000 年至 2010 年間的慈善組織最多,占比達到 50%。圖 4-2 調研樣本組織的成立時間分布圖 4-3 展示了調研樣本與調研總體在成立時間上的分布情況對比,其中外環展示調研總體的組織情況,內環展示樣本組織情況。由圖 4-3
43、 可知,調研樣本與大型慈善組織總體的成立時間在 1980 年及以前、1981-1990 年、1991-2000 年三個階段分布比例較為接近,只在21 世紀的兩個區間分布比例有些出入。圖 4-3 調研樣本與大型慈善組織總體成立時間分布61640181981年1990年1991年2000年2001年2010年2011年及以后0%7%20%50%23%1%8%20%43%28%1980年以前1981年1990年1991年2000年2001年2010年2011年及以后143.注冊層級本次填寫問卷的慈善組織既有在民政部注冊的全國性組織,也有在地方各級民政部門登記的區域性組織,且樣本與總體組織的注冊層次分
44、布也較為接近。如圖 4-4 所示,外環所示的總體情況中,88 家大型慈善組織為民政部注冊,占比約 25%;75%(261 家)的組織為地方民政注冊。而如內環所示,樣本組織中的民政部登記組織為 16 家,占比 20%;地方民政部門登記組織 64 家,占比 80%,與總體的分布相差不大。圖 4-4 調研樣本與大型慈善組織總體注冊層次分布4.地域分布樣本慈善組織的辦公住所地域分布較為廣泛,80 家組織來自于 14 個不同的省級行政區。如圖 4-5 所示,樣本組織中辦公住所位于北京的最多,共有 14 家;其次是上海與廣東并列,分別有 13 家;來自山東的慈善組織有 10 家,排名第四。除了上述發達地區
45、,來自中部的湖南、湖北、黑龍江和來自西部的內蒙古、重慶、四川也均有大型慈善組織參與到本次調研中。圖 4-5 調研樣本組織的辦公住所地域分布16,20%64,80%88,25%261,75%全國性區域性141313108552222211北京上海廣東山東江蘇湖南浙江海南黑龍江湖北內蒙古重慶福建四川15圖 4-6 展示了樣本與總體在組織所在地的分布及其比較,外環為總體情況,內環展示樣本數據。所在地為東部的大型慈善組織在樣本和總體中均占據最大比例,分別為 82%與78%;其次為來自中部地區的大型慈善組織,占樣本和總體的比例都為 12%;最后 6%的樣本和 10%的總體組織所在地為西部地區。整體上,樣
46、本與總體在所在地分布上較為接近。圖 4-6 調研樣本與總體所在地域分布5.資產規模雖然調研對象均為國內大型慈善組織,但彼此在資產規模上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如圖 4-7所示,內圈的樣本組織中,超過 70%的組織(58 家)截至 2020 年底資產規模在 5 億元以內,其中資產規模 1-2 億元的 33 家,占樣本比例的 41%;資產規模 2-3 億元的和 3-4 億元的分別有 11 家,占比均為 14%;資產規模 4-5 億元的 3 家,占比 4%。同時,2020 年底資產規模達到 5-10 億、10-30 億以及 30 億以上的組織分別為 14 家(17%)、6 家(7%)和 2 家(3%),資
47、產 10 億元以上的超大型慈善組織占比僅為 10%。另一方面,樣本與大型慈善組織整體在資產規模方面的分布較為接近。如圖 4-7 所示,外圈的不同規模慈善組織數量占比分別為 50%、14%、10%、4%、14%、6%和 2%,同樣有約七成的組織凈資產不足 5 億元。圖 4-7 調研樣本與總體截至 2020 年底總資產分布82%12%6%78%12%10%東部中部西部33,41%11,14%11,14%3,4%14,18%6,7%2,2%175,50%50,14%36,10%14,4%47,14%21,6%6,2%1-2億2-3億3-4億4-5億5-10億10-30億30億以上16基于本調研獲取的
48、 80 家大型慈善組織樣本數據、訪談材料以及部分二手資料,依托研究團隊初步擬定的評估指標體系,本部分從內部和外部兩個層面對我國大型慈善組織的數字化建設現狀進行分析。(一)內部數字化建設現狀1.內部數字化概況針對機構類型繁多的工作項目,組織使用多個數字化系統輔助內部管理工作的開展。如圖 5-1 所示,各類內部管理數字化系統中,項目管理、收支管理并列使用率第一,流程審批管理緊隨其后,組成唯三使用組織超過樣本組織半數的內部數字化管理系統??梢?,針對項目管理、收支管理和流程審批管理工作的優化提升是機構最看重的數字化功能。圖 5-1 樣本組織內部管理數字化系統使用情況2.數字化戰略戰略規劃對于慈善組織的
49、數字化建設起到引領性作用。是否有成文并經過決策層審議通過的數字化建設規劃文件,或在指導機構整體發展的戰略規劃中明確包含數字化建設內容,是評估機構數字化與組織戰略融合程度的有效標準之一。數據顯示,有 38 家組織已有經理事會層我國大型慈善組織數字化建設現狀五1122222018293752423052其他內部管理工作會議管理志愿者管理人事管理辦公用品管理檔案、文檔管理資產管理收支管理流程審批管理合同管理項目管理17面通過的數字化建設舉措,占據全部樣本組織的 47%。而將數字化建設規劃在組織戰略中的機構相對較多,達到 43 家,占比為 54%。具體情況見圖 5-2、圖 5-3??傮w上,無論是戰略規
50、劃還是一般性舉措方面,將數字化與戰略掛鉤的組織和未實施相關戰略的組織比例接近。圖 5-2 樣本組織經理事會通過的數字化建設舉措比例圖 5-3 樣本組織戰略規劃中數字化建設內容資金投入是機構推進數字化建設的必要保障,除前期啟動資金外,日常的維護資金投入也是必要的。當前,絕大部分大型慈善組織的年度數字化建設資金在 100 萬以下,如圖 5-4所示,共有 69 家,占據樣本組織的 86%。而資金總量在 100-200 萬、200-500 萬以及 500萬以上的組織則分別占 5%、4%以及 4%,比例較低且相差較小。圖 5-4 樣本組織 2021 年數字化建設資金投入情況38,47%42,53%有無4
51、3,54%37,46%有無69434100萬以下100-200萬200-500萬500萬以上183.數據管理大型慈善組織所使用的多個數字化系統中流通的數據具有相關性,如若缺乏系統間數據接口,則需要手動完成數據的導出和導入環節,不僅降低工作效率,且容易出現紕漏。如圖5-5 所示,樣本內接近半數(47%)的組織所使用的系統間存在數據接口,該數字仍然偏低,這也可能與部分組織尚未開始使用數字化辦公系統有關。圖 5-5 樣本組織數據互通性狀況(是否建立系統間接口)數據庫建設是慈善組織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慈善組織可通過數據庫實現數據存儲、沉淀,并為后續開展更深層次的數據挖掘工作提供基礎,對進一步利
52、用數據具有必要性。如圖 5-6 所示,46%的樣本組織建有數據庫以支撐機構的數字化運作,其余 54%的組織尚未進行部署。圖 5-6 樣本組織數據庫建設狀況數字化轉型在帶來巨大機遇的同時,也帶來數據安全隱患。信息系統的使用使得數據泄露風險提升,稍有不慎可能對組織工作帶來嚴重負面影響。因此,保障機構的數據安全是開展數字化建設的必要工作之一。根據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辦法規定,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等級分為五個等級,按照“自主定級、自主保護”原則管理。本次調研樣本中,60%的大型慈善組織采用一級安全保護等級,19%的組織為二級保護,10%的組織為三級保護,6%42,53%38,47%是否43,54%37,
53、46%是否19的組織為四級保護,5%的組織為五級保護。信息系統需定期開展安全等級狀況測評,第三級信息系統應當每年至少開展一次自查。約有 20%的組織每年開展測評,而樣本中三級及以上的大型慈善組織攻占 21%,兩項數據基本一致。具體情況見圖 5-7、圖 5-8。圖 5-7 樣本組織數字化系統安全保護等級分布圖 5-8 樣本組織安全保護等級年度評估狀況(是否每年開展測評)數據分析可以將機構工作中沉淀的數據轉變為后續決策的輔助與支撐??梢暬菍Ψ治鼋Y果的呈現方式,可以為使用者提供方便即時的數據情況展示,使其快速了解整體狀況、獲取所需信息。如圖 5-9 所示,樣本中僅有 37%的大型慈善組織所使用數字
54、化系統具備數據可視化分析功能。圖 5-9 樣本組織開展數據可視化分析狀況48,60%15,19%8,10%5,6%4,5%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16,20%64,80%是否30,37%50,63%是否204.內部治理數字化數字化系統在慈善組織內部人事管理和志愿者管理方面也可發揮作用。人事管理數字化使得考勤、假期、績效評價等條目繁多的人事管理工作流程得以線上化、自動化,大大提升人事管理效率。如圖 5-10 所示,約有 25%的樣本組織在人事管理工作中采用了數字化系統,比例仍然較低。圖 5-10 樣本組織采用數字化人事管理系統情況志愿者管理的數字化則使得慈善組織能夠便捷地管理和調配較大規模的志愿者隊
55、伍,進行志愿服務時間記錄,建立可持續的志愿服務機制。如圖 5-11 所示,當前共有 27%的樣本組織采用數字化志愿者管理系統,與人事管理方面的數據相近,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圖 5-11 樣本組織采用數字化志愿者管理系統情況5.數字化人員配備專職數字化技術人員的配置乃至專門技術團隊的建設對于機構數字化的穩定長期發展而言不可或缺。專職人員和團隊不僅起到技術支持作用,同時承擔著參與數字化建設的發展方向制定與架構設計的任務。然而,當前大部分大型慈善組織仍然缺乏專職數字化技術人員與專職團隊的配置。從圖 5-12 可見,80 家大型慈善組織中,僅有 17 家擁有專職 IT 技術人員,剩下的 63 家組織無技
56、術人員崗位配置。相似的情況反映在數字化職能部門方面,80 家組織20,25%60,75%有無22,27%58,73%有無21中有 18 家建立起專門的數字化部門,多達 62 家組織沒有設立數字化職能部門。圖 5-12 樣本組織數字化專職人員配備與部門設置情況6.項目運行管理數字化針對項目運行的管理工作是各個大型慈善組織的必要和核心工作之一,這一領域的數字化工具運用也較為常見。數據顯示,對于項目內容與信息進行數字化管理的組織占據樣本的68%,而針對項目服務對象相關信息實施數字化管理的組織則恰好超過半數,達到51%的比例。數據詳見圖 5-13、圖 5-14。圖 5-13 樣本組織項目管理數字化圖
57、5-14 樣本組織服務對象管理數字化17186362專職IT技術人員數字化職能部門設置未設置54,68%26,32%有無41,51%39,49%有無22項目評估是慈善組織項目執行的收尾環節,為總結項目成果和經驗,向未來項目的設計和執行提供參考借鑒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數字化工具為項目評估中的信息獲取和數據分析提供了高效解決方式。如圖 5-15 所示,僅有 30%的樣本慈善組織在項目評估中使用了數字化方式,多數組織在這一領域依然采取較為傳統的評估手法。圖 5-15 樣本組織項目評估數字化情況(二)外部數字化建設現狀1.外部數字化概況多數大型慈善組織具有與外部利益相關者及公眾接洽、合作及服務等的工作需
58、求,數字化轉型在這一重要工作領域也有所覆蓋。如圖 5-16 所示,面向外部管理的數字化系統工具中,機構網站和線上媒體平臺分別占據使用量的第一、第三位,可見機構在自身宣傳方面對數字化系統的需求較為突出?;ヂ摼W募捐平臺與線上電子捐贈票據開具系統也具有較高使用率,超過半數的組織運用此兩類平臺,體現出大型慈善組織較為注重互聯網募捐的實踐現狀。相比較而言,捐贈人管理與合作機構管理系統在部分組織中已有所應用,但仍處于起步狀態。圖 5-16 樣本組織外部數字化管理系統使用狀況24,30%56,70%有無8451181225415842其他外部管理數字化系統線上電子捐贈票據開具系統針對其他非營利組織的溝通與管
59、理系統合作募捐伙伴管理系統捐贈人關系管理系統捐贈人數據管理系統互聯網募捐平臺機構網站線上媒體平臺232.傳播渠道數字化多元化數字媒體為慈善組織的傳播帶來了新的載體,有效擴大受眾范圍,提升組織影響力并降低宣傳成本。如圖 5-17 所示,樣本內所有大型慈善組織至少使用一種數字媒體進行組織宣傳,17%的組織使用兩種數字化媒體渠道,29%的組織使用三種及以上的數字化媒體宣傳平臺,顯示出多元化的傳播渠道采用趨勢。圖 5-17 樣本組織數字化媒體使用類型數量在各類傳播渠道中,微信公眾號是使用率最高的傳播平臺,在 80 家樣本組織中有多達64 家使用,其次分別為微博、抖音和 B 站。也有超過 30%的組織使
60、用其他的數字媒體渠道開展傳播。具體信息見圖 5-18。圖 5-18 樣本組織主要使用數字媒體分布 3.傳播內容數字化內容發布頻率是衡量大型慈善組織對于數字化媒體應用程度的一項直觀標準。數據顯示,大型慈善組織的內容發布頻率具有較大差異。如圖 5-19 所示,24%的組織每天(工作日)都能在各類數字媒體上發布內容,35%的組織能實現每周在數字媒體上發布內容,即接近60%的組織能夠實現較為頻繁的傳播內容發布。每月、每季度或每年發布內容的組織分別為43,54%14,17%23,29%1種2種3種及以上3064251325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B站其他2419%、10%和 12%,此類組織的數字化傳播頻率較
61、低。圖 5-19 樣本組織數字傳播內容發布頻率多元化的內容形式是數字化媒體的優勢之一,也為慈善組織的傳播策略帶來更多可能性。絕大多數樣本組織都在傳播中使用文字和圖片作為內容載體;視頻是出現頻率第三的形式,超過半數;也有少量組織加入了音頻形式。還有個別組織使用了其他傳播形式。具體數據如圖 5-20 所示。圖 5-20 樣本組織數字傳播內容主要形式4.信息公開數字化慈善組織在政府平臺的信息公開程度是衡量組織信息公開數字化的一項直觀度與通用性較強的指標。研究團隊統計了樣本慈善組織在全國社會組織信用信息公示平臺的信息披露情況,包括基本信息、聯系方式、官方網站以及微博、微信等媒體平臺、等級評估信息、組織
62、架構信息、組織章程與制度、慈善項目信息、公開募捐情況等 29 項信息公開內容,計算了各組織公開的條目數量,總體情況如圖 5-21 所示:39%的組織的信息公開項目數量為 16-20 個,19,24%28,35%15,19%8,10%10,12%每日每周每月每季度每年777225473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其他25占比最高;33%的組織披露 21-25 個項目;17%的組織披露較少,項目數量在 15 個以下;另有 11%的組織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政府平臺信息公開,公開項目在 26 項以上。圖 5-21 樣本組織在政府平臺信息公開情況5.募捐管理數字化借助網絡平臺開展募捐活動是慈善組織在募捐層面利用數字化工
63、具、享受數字化成果的主要體現。此處借用組織在過去三年內開展的互聯網募捐項目數量對組織的募捐管理數字化情況稍作一窺,主要關注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表現。如圖 5-22 顯示,在 38 家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樣本組織中,33 家披露了具體的互聯網募捐項目情況,其中 5 家過去三年未開展任何互聯網募捐項目,16 家開展的互聯網募捐項目數量介于 1 至 99 個之間,5 家的互聯網募捐項目數量超過 100 個但不足 999 個,還有 7 家的互聯網募捐項目數量達到 1000 個以上。值得注意的是,42 家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樣本組織中,也有 15 家通過與公募機構合作的形式實施少量互聯網募捐項目。圖
64、 5-22 樣本公募組織互聯網募捐項目開展情況14,17%31,39%26,33%9,11%0-1516-2021-2526-29516575無199個100999個1000個以上未披露266.捐贈人服務數字化大型慈善組織往往面臨著更大群體的捐贈人,使得捐贈人服務成為一項不可忽視的工作。電子捐贈票據的自動開具為具有票據需求的捐贈人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提高了組織的工作效率。如圖 5-23 所示,56%的組織已經在實踐中應用了線上電子捐贈票據開具系統或功能,為捐贈人提供更為快捷的服務。圖 5-23 樣本組織線上電子捐贈票據開具服務情況7.捐贈人管理數字化捐贈人管理領域包含較多工作,也是組織創新的重要場
65、域,與數字化建設存在緊密結合之處。如圖 5-24 所示,大型慈善組織在以下幾方面捐贈人管理工作中開展了數字化實踐。對捐贈人信息的收集和保有在 59 家組織中有所開展,接近樣本整體的 3/4。同時有 36 家組織建立了制度化的捐贈人信息管理模式,可見大型慈善組織對捐贈人信息的關注。數據的積累為后續進一步的數據分析和利用打下基礎,例如針對捐贈人的數據分析或捐贈人畫像工作,25 家組織在這一領域有相應實踐。捐贈人關系管理的數字化工具應用也在少數組織中有所應用,80 家樣本組織中有 13 家組織推進這項創新實踐。圖 5-24 樣本組織捐贈人管理數字化主要舉措45,56%35,44%有無13253659
66、捐贈人關系管理數字化捐贈人數據分析/捐贈人畫像捐贈人信息制度化管理收集捐贈人信息27(一)內部數字化創新經驗1.戰略層面部署與實施(1)戰略布局數字化轉型作為慈善組織從硬件到軟件整體性調整的變革過程,需要組織確定其在戰略層面的重要位置并做出全面規劃。數字化發展需融入組織戰略,最終服務于為組織使命目標。數字化轉型可能涉及到運作邏輯和組織架構等各方面的全面調整。理事會層面的重視對于數字化轉型戰略布局的實現至關重要。例如,某公益基金會數字化部門負責人提到:數字化建設在慈善組織戰略中“充當基礎設施建設角色”“數字化建設目標分為外部和內部兩個層面。外部層面上,第一,持續塑造基金會社會信任和影響力;第二,
67、打造行業內引領角色和影響力。內部層面上,第一,為機構運營提供穩健支持;第二,為業務發展提供支持。(20220321 訪談記錄 2)(2)資源配置數字化轉型要求慈善組織提供充分的資源支撐,包括資金和人力等多個層面。資金的持續投入對于數字化設施與人事支持而言必不可少。不僅購買或開發組織所需要的各類系統需要大額資金支出,維護、升級系統和評估系統安全性也同樣耗資不菲。專職專業人員乃至于數字化架構建設團隊的存在是必要支撐,決定了數字化建設的穩定性和持續性。某大型公益基金會數字化部門負責人對組織在數字化方面的資金投入作了估算:不算投放到數字化建設過程中的人力資源,每年我們基金會光是購買和維護各種系統費用就
68、需要一百多萬到兩百萬(元)左右。從 2018 年,機構數字化建設 1.0 階段開始就是大量投入資金在這方面,往前剛開始可能相對少一些,這幾年都維持在這樣的水平。另外數字化也包括安全方面的投入,因為我們做的是信息系統三級保護認證(20220322 訪談記錄 3)。(3)持續更新慈善組織數字技術的引進與應用并非一蹴而就,也需避免曇花一現。數字化轉型是由點到面的建設過程,對大多數組織而言需從關鍵需求出發,最終輻射全局。同時,數字化系統與工具需在使用中不斷迭代優化,以適應組織不斷更新變動的目標、方法與需求,以及外部我國大型慈善組織數字化建設創新經驗六28相關方的各種要求,乃至宏觀環境的變化。具體實踐中
69、,某大型公益基金會數字化團隊負責人提到:每一年我們所面臨的數字化環境和實際工作需求都有所不同。隨著工具的升級我們也會調整機構的數字化戰略。這里就體現出具有專職數字化支持團隊的好處可通過定期收集組織成員在對信息化與數字化系統使用過程中生成的反饋意見,通過分析轉化為系統性的需求,從而制定解決方案,完成已有系統的迭代優化或新系統的開發。(20220322 訪談記錄 4)。2.數據管理與利用(1)數據流動數字化系統的使用使得慈善組織不同工作場景下數據的轉化、業務流程的銜接更加便利、可靠。借助系統之間的數據接口,工作人員可以使用不同的數字系統進行協作,從而高效完成任務。某大型公益基金會負責人介紹了他們系
70、統架構的個性化經驗:利用數據接口相連接的業務、財務和 OA 系統展示了其在項目資金管理上的高效性。收入階段,業務系統可實現對不同渠道捐贈收入的認賬和朝向不同項目的分賬,財務系統收到收入憑證后,捐贈資金進入對應的項目資金池。支出階段,OA 系統對具體支出進行審批后向財務推送憑證,從而完成財務系統的資金支出(20220408 訪談記錄 1)。(2)對象瞄準數字化捐贈人信息的獲取與存儲為后續的統計分析提供了基礎條件?;趥€人信息的捐贈人畫像為針對性營銷與籌款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參考,幫助組織快速定位具有更強貢獻潛力的資源提供者,節省時間與成本。組織捐贈人互動與捐贈人捐贈數據的留存有助于提升組織的捐贈
71、人關系管理效能,為組織更有指向性地開展捐贈人服務創造條件。(3)知識沉淀慈善組織項目執行過程中積累的捐贈數據、捐贈人與受助人等利益相關者信息,以及其他管理和運作過程產生的分散數據積累到一定量之后,通過場景化的整合可變為成體系的數據,為組織在此基礎上的知識生成奠定基礎?;趯Τ恋淼臄祿M一步分析透視而形成的知識作為組織智力資本的主要組成部分,為組織自身提升提供重要價值,如對外分享則可助力行業發展。3.內部治理數字化導向的信息系統建設助力慈善組織內部人員與志愿者信息管理效率提升。一方面,信息系統可將各類人事管理工作進行集成,為管理者和基層員工都帶來很大便利。實踐中,有機構搭建人力資源系統,為員工建
72、立線上人力檔案,并提供在線假勤管理服務。員工可通過個人頁面查看待辦事項、考勤和假期狀態,并線上辦理相關事項。另一方面,信息系統同樣可應用于志愿者管理。大型機構一般擁有數量較多的志愿者團體,形成了較大的信息量和管理成本,志愿者信息的電子化和管理的線上化能顯著降低管理工作負擔。4.專業化人員配備數字化轉型作為組織的一項創新舉措,必然需要人才注入以達成必要的智力支撐。保障29數字化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充足的人力,提出了對組織配備專職、專業的信息化技術人員的要求。同時,組織需要的不只是一般的專業化人員,更需要具備引領性能力的組織數字化架構設計者和實施人。一些大型組織在數字化實踐中展示了對此的充分重視,設
73、置專門數字化或信息化部門。該職能部門通過與其他部門溝通協作,將需求采集、轉化和相應的數字化產品提供或改進流程常態化,不斷迭代,使得數字化工具能持續有效助力機構的高效工作需求。某大型公益基金會數字化部門負責人對于數字化職能團隊的作用發揮進行了詳細闡釋:建立專職數字化團隊是數字化建設引領性機構的一項基礎支撐,多個機構通過在機構內設置專職部門或者在機構外單獨注冊企業組織的方式構建數字化支持團隊。穩定的支持團隊具備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背景和穩定的人員構成,作為機構的一部分,能基于組織戰略,全面準確識別機構需求并設計解決方案,為機構提供 SaaS(軟件服務)支持。部分機構的數字化建設團隊在服務機構的同時嘗
74、試向外輸出,擴展業務范圍以提升自我造血能力,保障機構數字化長效發展(20220322 訪談記錄 3)。5.辦公自動化數字技術與高科技設備的支持使得慈善組織得以實現辦公流程的在線化與自動化,為組織項目管理、財務管理和業務管理等各項工作開展增效賦能。(1)提升效率審批流程在線化幫助慈善組織實現工作需求和響應的自動推送,線上處理的非即時性允許辦公人員的靈活安排,最大化利用時間從而有效提高辦公效率。同時,重復性步驟的自動化減少大量的人力耗費?;ヂ摼W的連通性使得遠程辦公成為可能。效率提升也意味著成本的降低,在滿足生存需求依然是大部分慈善組織的首要目標的背景下,效率的增進更顯其必要性。某大型公益基金會負責
75、人介紹了其機構的數字化系統的功能實現情況:機構通常借助多個或功能集成的少數或單一數字化處理系統進行內部管理工作,實現業務流程的自動化管理。借由這類系統,機構可以進行包括流程管理、項目管理、人事檔案、考勤管理、績效考核、資產管理、收支管理、倉儲管理、辦公用品管理、內部郵件、用車管理等多項管理工作(20220318 訪談記錄 1)。(2)保障準確數據的錄入、處理和輸出是慈善組織項目管理及其他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重要環節。辦公自動化減少數據管理中的人工參與,規避了人工的不穩定性帶來的潛在數據錯漏和遺失風險,顯著提升數據的準確性和完善度。某大型公益基金會負責人闡釋了業務活動自動化所帶來的財務管理提升:借助
76、業務系統實現收入的自動認賬和分賬工作保障了機構財務數據的準確性?;ヂ摼W募捐收入是我們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然而機構和多個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合作,同一項目往往在多個平臺上線,而機構也同時開展多個項目的募捐,使得收入管理工作量增大。數字化系統可實現通過銀行信息和捐贈平臺渠道信息的自動匹配完成自動分賬。在業務人員確認相關信息后,財務人員可自動收到收入憑證,完成上述流程后捐贈資金進入所屬資金池(20220408 訪談記錄 2)。30(3)規范化辦公自動化的基礎是管理流程的規范化和標準化。規范和標準的工作流程安排對于組織內部管理能力與對外服務能力的提升發揮著基礎性作用。信息與數字化管理系統的采用倒逼組織調
77、整組織架構與工作思路以適應規范化需求,而當規范化管理搭載技術的引擎,將帶來管理成效質的飛躍。(4)可追溯線上辦公有利于實現對于工作流程的全過程記錄及其標準化存儲,使得事后追溯得到有效保證。在此基礎上,組織的問題解決、反饋評估等目標的達成更為可能,組織自我更新迭代能力得到強化。多數機構使用單獨的或整體化系統的 OA 管理模塊,全流程線上管理可以各環節審批處理記錄,便于后續回溯。電子郵件在系統內的集成也有助于工作記錄的存儲。系統數據還可通過表單拉取、統計圖表制作等可視化方式進行數據的快捷展現。(二)外部數字化創新經驗1.數字化傳播數字媒體的多元化傳播渠道、多樣化內容形式和大體量受眾為慈善組織的傳播
78、帶來拓展創新的廣闊前景。實踐中,大型慈善組織開始注重使用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等新興數字媒體進行內容傳播。網站作為組織的線上門戶,對于組織各項信息的全面展示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社交媒體與移動端結合的優勢,使得大量用戶可以更便捷地訪問組織主頁,同時相關內容也可借助社交圈層進一步傳播。新興的短視頻平臺更成為許多組織重點關注的創新傳播渠道,短視頻形式更符合當下用戶的觀看習慣,平臺巨大的用戶體量也為慈善組織帶來更多機會。2.信息公開慈善組織的數字化轉型也可保障信息公開這項公信力建設工作的效率與準確度。信息公開強調時效性,同時涉及大批量數據信息的處理,為機構帶來一定的工作負擔。而通過數字化手段,組織可銜接后
79、端財務系統和前端網站,依托系統定時調取財務系統收款信息,自動生成項目募款實時數據,并在組織官方網站進行展示,從而實現信息公開的自動化。數字化建設大大降低慈善組織在信息公開方面所需投入的人力資源成本,同時對信息公開的準確度提供堅實保障。3.募捐管理(1)合作數字技術為慈善組織開展對外合作提供平臺和工具。聯合勸募是公募慈善組織與非公募組織的重要合作形式,組織間有效協同的達成需要保障人員合作、流程對接與數據連通。數字技術為這些需求提供了智能解決方案,破除組織間交流壁壘,促成合作的順利進行。某慈善會秘書長在總結數字化對組織開展聯合勸募的助力作用時表示:網絡傳播成本低且快速精準的特點使得慈善募捐成本降低
80、,從 2015 年開始,我們成立了“互聯網+慈善”工作小組。2017 年“99 公益日”開始,我們組織區縣慈善會自愿參與,策31劃上線慈善項目 18 個,組建愛心捐贈團隊百余個;而到 2022 年“99 公益日”,我們已經可同時運作 200 多個募捐項目。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慈善,我們活動的覆蓋面、滲透率、參與度較傳統運行方式大幅提升,慈善和公益理念有了根本性改變(20220411 訪談記錄 1)。(2)連接慈善組織與捐贈者、公眾等其他利益相關者的連接需求也得到了數字化工具的有效保障。智能化數據處理與抓取技術使得捐贈者可以通過項目管理系統、捐贈人管理系統或募捐平臺網站實時查閱捐贈數據與項目進展。通
81、過月捐平臺等載體的搭建,慈善組織與捐贈者可建立更加長期穩定的聯系機制,并在此基礎上打造社群。而個性化項目平臺則使慈善組織與公眾的互動更為靈活,大范圍的公眾參與更具備可操作性。(3)共享部分慈善組織充分發揮自主運營平臺的數據開放功能,在官方網站或微信公眾號設置捐贈數據展示界面,實時分享最新的捐贈數量以及參與捐贈的人次信息,為捐贈者和公眾提供直觀、及時、準確的信息獲取方式,在加強與捐贈人互動的同時提升組織的公信力。還有一些組織項目信息管理系統與云平臺搭配使用,為組織外部的項目服務對象與項目參與者提供溝通協作平臺與知識共享空間。某教育領域大型公募基金會介紹了為其項目搭建的線上教育者社交平臺:我們的平
82、臺具有教學服務、資源共享、新聞資訊、活動參與和移動社交五項功能,為教師提供了一個交流、參與和溝通的共享空間(20220322 訪談記錄 7)。4.捐贈人拓展充分獲取和利用捐贈人信息對組織募捐工作的拓展提升具有積極作用。數字技術和系統的使用促進這一進程的實現。捐贈人信息收集完成后,可借助數字工具進行捐贈人畫像,快速識別分析捐贈人個人屬性及其捐贈行為間的關聯,提煉重要變量,從而反哺募捐策略的制定。數字化管理還可實現對捐贈者的分層分類,進行差異化服務拓展,使得組織的工作效率得以提升。32(一)缺乏穩定、充足的資金投入資金短缺是我國慈善組織在數字化轉型進程中面臨的普遍問題。本次調研中,86%的大型慈善
83、組織年度數字化領域資金投入在 100 萬元以下,而年度支出能達到 500 萬元及以上的組織僅有 4%??紤]到本研究選取的樣本已經是國內資產規模最大的一批慈善組織,整個行業在數字化方面的資金投入平均能力幾乎肯定遠遠低于此水準。慈善組織難以持續性地在數字化方面保證高投入,出于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機構數字化面臨成本較高的問題。機構需要保證軟硬件設施和專業技術人員雇傭的投入。機構自主或委托第三方進行的系統開發和維護需要較高的持續性成本,對于機構而言是一個較為沉重的負擔,對機構的資金規模提出了較高要求。另一方面,數字化建設在對資金提出較高需求的同時,不能完全將投資的效益進行可視化展現。數字化轉型所帶
84、來的效率增益可能無法在短期內明顯可見,對于投資方的投資意愿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二)精通數字技術人才儲備有限人才因素是影響組織數字化轉型效果的核心因素之一。慈善公益行業內數字化專業人才的相對缺乏是制約慈善組織數字化建設的重要障礙。本次調研中,配備專業信息技術人員或團隊的慈善組織比例極低,均未超過樣本總量的 1/4。盡管有部分慈善組織通過與科技公司合作來突破組織面臨的技術困境,減緩數字時代的運作壓力,但也有組織在接受訪談時坦言,雖然名義上設置了技術崗位,但相關人員的技術能力并不能完全勝任組織需求??梢娫谌藛T數量之外,人才質量也構成慈善組織面臨的難題。慈善組織的技術人才儲備和專職團隊配置不完善
85、是由多方因素造成的。其一,慈善組織數字化轉型需要既具備信息技術應用的知識與技能,又對慈善公益領域有著深入理解乃至于從業經驗的復合型人才。兩個條件的同時存在限制了可選擇的潛在人才規模。其二,慈善公益行業由于業務特性、政策要求等條件的限制,相較于營利性行業而言較難提供具有較高競爭力的薪資。因此較難吸引信息化專業人才的加入。部分慈善組織的秘書長薪酬尚且不及互聯網大廠的程序員收入,完全無力承擔聘請專職技術人員的高額支出。并且由于慈善組織數字化發展處于較早階段,為專業性人才提供的發展空間較為局限、不成熟,客觀上也阻礙對人才的吸引和維持。我國大型慈善組織數字化建設局限七33(三)內部管理流程不明晰調研中可
86、發現,樣本慈善組織的運營管理數字化水平參差不齊,而差距突出體現在不同組織的業務流程的數字化進展上。業務流程數字化對內部管理的范式化提出了硬性要求。一方面,部分慈善組織的崗位、職能分工不明確阻礙機構的數字化轉型。流程數字化需要對流程中的各個環節與對應的責任主體進行明確,從而完成操作、信息與數據的流轉。交叉的職責分工將使得流程的數字化難以進行,甚至有損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數字化轉型對于工作流程的標準化也有一定要求。數字化的流程是較為穩定的工作模式,涉及一系列軟硬件設施配置,難以做到即時調整。因業務流程的數字化需要建立在標準化的工作流程之上,與組織的工作模式相契合,反之則無法為組織的工作效率帶來優化
87、,反而會使得運作的僵化、難以推進。部分慈善組織長期以來適應了較為靈活的運作狀態,講求隨機應變,這實際上與數字化的邏輯存在一定抵觸。(四)行業內數字化合作較為遲滯慈善組織之間的數字化交流與合作目前都未形成規模。在資金投入和人力資源都相對有限的背景下,行業交流的不暢通導致慈善組織整體數字化建設更加滯后。在調研過程中,多家慈善組織表示其數字化進程靠與外部技術團隊合作來推進,與其他慈善組織基本無關。部分組織向研究團隊反映,他們有開展相關主題交流的意愿,但對于其他組織的數字化建設進展知之甚少,除了參與騰訊、NGO2.0 等機構所主辦的相關研討活動外,也缺乏與同行交流數字化建設經驗的機會。行業內慈善組織之
88、間在數字化方面的交流缺失與合作有限,源自于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數字化是慈善組織高投入的領域,一般也會被認為存在一定的機密性,因此在相關主題對外交流方面也會較為謹慎,以避免泄露更多組織信息。其次,在募捐等數字化程度較高的活動方面,不同慈善組織尤其是公募組織之間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數字化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獲取有限的捐贈資源,這導致同行之間很難就此展開交流合作。最后,近年來受到疫情等不可抗因素影響,慈善領域的研討交流活動原本就在減少,數字化相關的溝通和由此衍生出的合作受到影響也就不足為奇。34(一)需求識別【案例一】赫里福德郡食物貧困聯盟(Herefordshire Food Poverty Al
89、liance)是由赫里福德郡當地的慈善機構、公共衛生與福利有關部門、教堂和食品銀行等機構聯合組成的區域性非營利組織,組織的使命為通過提高人們對低價健康食品的認知和獲取,減緩赫里福德郡的食物貧困情況1。為更好達成目標,赫里福德郡食物貧困聯盟與一家旨在為機構提供數據決策支持的社會企業數據果園(Data Orchard)合作,通過數據驅動手段錨定目標領域以集中聯盟內機構的合作努力。數據果園完成了對糧食貧困研究的文獻回顧,確定了次縣一級的相關和可用數據集,并開發了一套指標,以利用“低超產量區”(Low Super Output Area,簡稱 LSOA)地理位置的數據確定糧食貧困風險因素。所利用的數據
90、集包括:燃料匱乏家庭比例、六年級學生肥胖比例、獨居養老金領取者家庭比例、單親家庭比例、福利申請者比例、無車家庭比例和多重貧困總體指數排名。數據果園將每個風險因素數據集劃分為五分位數,并從 1 到 5 重新賦分,其中 5 代表最高程度風險。食物貧困總風險指數是六項風險因素得分的中位數。借助各項風險指數和總風險指數,該組織為赫里福德郡繪制了交互式的開放式食物貧困地圖。如圖 8-1 所示。圖 8-1 赫里福德郡食物貧困地圖1 資料來源:https:/www.sustainweb.org/foodpower/map/herefordshire_food_poverty_alliance/。訪問日期:2
91、022 年 5 月 3 日域外慈善組織數字化發展借鑒八35(二)服務創新【案例二】Praekelt 基金會于 2013 年在南非開發了 MomConnect 項目,作為孕產婦行動移動聯盟的一部分,這是一個全球合作伙伴關系,旨在通過手機向女性傳遞信息來減少孕產婦和嬰兒死亡。MomConnect 為孕婦和新媽媽提供了一個基于文本的服務臺,她們可以向該服務臺發送問題,接受訓練有素的護士的指導,并在懷孕期間獲得自動提醒和提示。兩者的目標都是通過推動公共診所的利用,并為衛生官員和服務提供者生成實時表現數據來改善衛生服務、結果和系統。雖然注冊仍然完全通過 USSD 進行,服務仍然可以通過 SMS 和 IV
92、R 獲得,但 Praekelt 在2016 年決定也通過消息應用程序測試 MomConnect 服務,從而為 MomConnect 及其用戶提供更快、更廉價的信息,并擴展 MomConnect 的幫助臺體驗。2017 年,Praekelt 決定測試WhatsApp,因為 WhatsApp 提供了一個試驗未發布 API 的獨家機會。在新的 MomConnect 用戶通過 USSD 注冊后,該平臺現在使用該電話號碼自動搜索WhatsApp,并允許用戶通過該應用參與 MomConnect。如果該用戶是 WhatsApp 用戶,所有進一步的提示和幫助臺通信都會在 WhatsApp 上進行。如果沒有,用
93、戶仍然可以通過 SMS或 IVR 訪問 MomConnect 服務。WhatsApp 集成迅速提高了 MomConnect 的效率和有效性1?!景咐孔?2014 年以來,伊拉克有 600 多萬人因暴力沖突而流離失所,其中只有一半能夠返回家園,且目前有 320 萬兒童無法接受教育。在暴力和不穩定的環境中成長會導致嚴重創傷、慢性壓力和創傷后應激綜合征(PTSD),對青少年的生活產生長期影響。使用虛擬現實(VR)作為治療壓力、焦慮和其他相關疾病的工具是一種新的、迅速變化的方法。2015 年起,Mercy Corps 啟動了一個項目,即通過虛擬現實技術(VR)創造身體安全空間,幫助伊拉克年輕人應對
94、創傷,借由該空間,他們可以學習、玩耍并尋求治療師幫助。Mercy Corps 與西雅圖一家經驗豐富的公司Virtual Therapeutics合作,為在伊拉克經歷創傷的年輕人設計了一門課程。虛擬療法建議使用一個正在開發的程序,名為“Bloom”。Mercy Corps 將 Bloom 的內容翻譯成阿拉伯語和庫爾德語,虛擬治療團隊錄制了畫外音,并整合了本地化菜單和控件。這些課程(由訓練有素的主持人指導)包括放松的環境,比如一個帶噴泉的安靜庭院,或者站在寧靜的湖邊。(如圖 8-2 所示)。該項目選擇 Oculus Go VR 耳機用于治療過程。設備到達現場后,治療師和其他協助者進行了半天的培訓,
95、向他們展示了如何同步手控制器、給裝置充電、加載內容和控制顯示裝置;這一過程將在項目參與者使用這些設備進行治療的第一天與他們一起復現。1 資料來源:https:/nethope.org/articles/can-chatbots-be-a-solution-for-the-nonprofit-sector/36圖 8-2 虛擬治療環境示例Mercy Corps 的目標是將虛擬現實技術融入當前兩個以青少年為重點的項目中。第一個(PLLAY為青少年提供領導力和生活技能)側重于面對面咨詢、創意活動和小組工作。第二條(“Innovate”)為年輕人提供了參與體育運動的安全空間。Mercy Corps 在
96、伊拉克的治療人員嘗試不同的方法將指導虛擬現實體驗融入他們當前的活動結構和當地環境。197 名焦慮程度高的年輕人(98 名女性,99 名男性)被選中參與這一階段。參與者在兩個不同的地點分成三組。分類標準為受試者的情緒、身體、認知和行為應激癥狀。這三組受試者接受的治療略有不同,療程的數量和長度略有不同。第一輪試驗從YouTube 上獲取放松內容。第二輪試驗使用了 Bloom 軟件,該軟件在各種沉浸式環境中提供有指導的、以對象為中心的冥想訓練。這些試驗的結果各不相同,其中一個部位在 VR 治療后表現出顯著的改善和癥狀嚴重程度的降低,治療前后的評分評估改善了 30-115%。參與者在正念方面有所改善(
97、得分增加 47%),在消極情緒狀態方面也表現出類似的減少。另一方面,另一項試驗僅僅表明,VR 治療與常規治療同樣有效。由于虛擬現實項目的推出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實驗性,Mercy Corps 指出目前的結果僅僅是指示性的,沒有對觀察到的差異做出決定性的解釋。參與者數量不足,缺乏對照治療,加上不同部位、教練、指南/材料和治療模式的混雜效應,意味著無法直接進行比較。盡管如此,大多數參與者在通過 VR 接受治療時表現出顯著的改善,而且在任何情況下,結果都比常規治療出色或至少持平。測試的下一階段將涉及更大的隊列、許多這些因素的標準化,以及將參與者隨機分配到治療組或對照組。這項研究的結果為有效使用虛擬現實
98、技術從而更好地在動蕩的經歷中和之后支持年輕人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1。1 資料來源:https:/nethope.org/case_studies/field-testing-of-virtual-reality-mindfulness-and-relaxation-therapy-in-iraq/訪問日期:2022 年 5 月 4 日37(三)籌款創新【案例四】ASU 基金會由 ASU Enterprise Partners 公司設立,目標是為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籌集、創建和投資資源。為增加捐贈收入、減少捐贈人流失率,ASU 基金會與美庫爾集團(Merkle)合作制定了一項商業戰略,該戰略將同時提
99、高捐贈收入,并吸引潛在捐贈者采取行動。美庫爾集團是一家以數據為驅動、技術為依托的客戶體驗管理公司,專注于跨平臺和設備交付獨具特色和個性化的客戶體驗。美庫爾與眾多財富1000 強企業以及非營利機構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幫助他們實現營銷投資組合價值的最大化。大學捐贈者尋求在他們所支持的機構上留下自己的印記,并希望確切知道他們的資金流向何處。這一洞見是開發針對性解決方案的關鍵。為了獲得、吸引和留住捐贈者,美庫爾制定了三個戰略要務,將 ASU 捐贈網站從捐贈交易發展為慷慨體驗。這三項任務是了解捐贈者,識別其個性化特征,并通過及時、相關、個性化的內容和溝通來激勵行動,從而教育和鼓勵捐贈?;诰W站功能,AS
100、U 希望建立一個多功能平臺,將從選擇項目(基金)到捐贈的步驟降至最少,將訂閱捐贈結賬期間的中斷降至最低,并為捐贈者提供內容豐富的體驗。美庫 爾 和 ASU 利 用 Salesforce 商 務 云 平 臺(Salesforce Commerce Cloud platform,簡 稱SFCC)開發了一個專注于捐贈的網站,該網站使用店面參考架構(Storefront Reference Architecture,簡稱 SFRA)代碼庫,允許 ASU 管理其獎學金和基金。通過使用產品名稱和行動呼吁按鈕,該機構為捐贈者提供了選擇基金并立即捐款或選擇基金并繼續探索尋找其他支持項目的機會。該網站使捐贈者能
101、夠支持大學可能正在開展的事業和倡議,并向大學內的特定獎學金、系或學院捐款。雖然功能至關重要,但 ASU 也尋求豐富的內容體驗。美庫爾與 ASU 合作,通過視頻和引人入勝的視覺內容講述這些倡議背后的故事。此外,美庫爾還允許捐贈者自定義字段,選擇預設或自定義捐贈金額,并根據他們喜歡的時間間隔設置定期捐贈。每筆捐款還可以定制為做出貢獻、致敬或紀念某人的禮物、公司禮物或匿名禮物等類型。該機構還將新的 ASU 商務云站點配置為無運費、無稅、無地址驗證或無庫存,以便將來如果需要,可以添加這些選項。最后,新網站與 Salesforce Marketing Cloud 集成,允許對捐贈者進行單一查看、觸發電子
102、郵件發送,以及電子郵件信息的傳遞過程,以促進捐贈者未來的支持。最后,該網站得到了熱烈響應,提供了更好地與捐贈者聯系的工具,并推動對跨越整個大學的事業的支持,幫助學生改變世界1。1 資料來源:https:/ 訪問日期:2022 年 5 月 4 日38(一)將數字化融入組織戰略導向慈善組織的數字化轉型應與組織戰略達成有機融合。數字化作為一項整體性轉型過程,涉及到資金、技術、流程和人員的全面轉變,各類要素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因此,數字化轉型必然要基于組織的戰略目標和具體規劃,并對組織的戰略部署產生影響,呈現持續的雙向調整過程。同時,數字化轉型戰略制定需要領導層面的高度重視,從而獲取數字化建設所需的資
103、源投入、組織架構調整和工作流程轉變。更進一步地,數字化轉型要求組織從文化和價值理念上達成根本性轉變,有時甚至會顛覆組織的部分傳統。只有在成文的戰略規劃等文件中納入數字化內容,才能明確組織的數字化建設意圖,設定分段目標并逐步推進相關工作。(二)多渠道籌集資金投入數字化建設慈善組織數字化建設需要軟硬件設施和專業人員等基礎資源配置,要求持續性的資金投入。一方面,組織需要做好資源分配,既為當前的數字化轉型投入充分的資金支持,也為組織長期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儲備保障。另一方面,組織需要向資助方展示數字化投入的必要性。這要求組織結合自身使命目標和戰略方向明確數字化需求,找到適合的數字化建設程度與成效轉化評價
104、工具,量化展現數字化應用效能,從而獲得資助方的認可與投入。(三)引入專業志愿者并強化內部技術能力培養專業化人員將為慈善組織數字化建設注入強勁的內生活力。這里的專業化人員不止包含提供日?;A IT 支持的技術人員,更包含兼備慈善公益行業知識經驗與信息技術應用技能、能規劃組織數字化建設架構的技術型管理人員。一方面,慈善組織可嘗試尋求同互聯網公司的合作,依托其 IT 人才儲備建立穩定的專業志愿者隊伍,服務于組織的數字化建設需求。另一方面,組織應當加強機構內已有技術人員、以及其他成員的數字技術能力培養,不斷優化組織的人才結構和技術稟賦,為數字化轉型的持續性推進提供助力。(四)調整組織架構和工作流程以適
105、應數字化趨勢在內部治理方面,為適應數字化要求,慈善組織可在硬性的組織架構和軟性的工作流程兩個層面作出調整。其一,基于慈善組織工作屬性和內容要求,組織須兼顧事務的全面覆蓋慈善組織數字化建設展望九39以及職能部門的相對獨立、互不交叉,從而打造既不失個性化,又有利于形成穩定工作流程的部門和崗位職能結構。其二,在明晰架構的基礎上,組織應當嘗試將各項常規工作流程進行規范化,形成標準化的執行鏈路。從而為在此基礎之上的個性化數字系統或功能開發奠定基礎。(五)形成行業共建數字化體系的合作風尚慈善組織數字化建設的長足發展非個體可以完成,更需要行業內的合作聯通來加速推進。首先,走在數字化轉型前列的慈善組織,可以更
106、具開放性地向其他慈善組織乃至整個公益行業分享數字化轉型的知識、經驗,乃至于輸出產品和服務。其次,慈善組織可積極與科技公司等第三方專業機構合作進行數字化系統的定制、開發和運維,以更省力、高效的方式推進數字化轉型,同時為專業技術方案提供機構創造發展空間。最后,慈善組織應積極與研究機構合作,推動實踐成果向智力成果轉化,為行業宏觀研究做貢獻,從而反哺實踐推進,形成良性循環。40參考文獻1 陳健,王怡然,劉漢風.數字化時代我國公益慈善發展模式與對策研究 C.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2021 年科學技術年會論文集(三).2021:12.2 佩內洛普卡格尼,伯納德羅斯.全球勸募:變動世界中的慈善
107、公益規則M.徐家良,苑莉莉,盧永彬,譯.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8.3 戚聿東,肖旭.數字經濟時代的企業管理變革 J.管理世界,2020,36(06):135-152+250.4 騰訊公益基金會.公益數字化研究報告 2021EB/OL.5 王名.社會組織概論 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6 謝瓊.公益慈善數字化的現實審視與未來發展 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2,254(22):86-99.7 徐家良.互聯網公益:一個值得大力發展的新平臺 J.理論探索,2018(02):18-23+38.8 徐家良等.第三部門概論 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9 張其偉,徐家良.網絡慈
108、善募捐中雙重依賴格局初探以騰訊“99公益日”為例J.江西社會科學,2019,39(04):210-220.10 趙文聘,徐家良.制度性組織、新紐帶與再嵌入:網絡公益慈善信任形成機制創新 J.社會科學,2019(06):87-97.11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課題組.中國網絡慈善發展報告 R.北京,2020.12 朱秀梅,林 曉 玥.企 業 數 字 化 轉 型:研 究 脈 絡 梳 理 與 整 合 框 架 構 建 J.研 究 與 發 展 管理,2022,34(04):141-155.13 Data Orchard.A review of Data Maturity Models 2016EB/OL.14
109、 Foundation G U.Giving USA:The Annual Report on Philanthropy for the Year 2018R.Chicago:Giving USA Foundation,2019.15 Hou Y,Lampe C.Social media effectiveness for public engagement:Example of small nonprofitsC.Proceedings of the 33rd annual ACM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2015:3
110、107-3116.16 Ihm J,Kim E.Whe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mee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How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nfluences the use of traditional,digital,and sharing mediaJ.VOLUNTA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2021,32(3):678-694.17 Ingenhoff D,Koell
111、ing A M.The potential of Web sites as a relationship building tool for charitable fundraising NPOsJ.Public Relations Review,2009,35(1):66-73.18 Reis J,Amorim M,Melo N,et al.Digital transformation:a literature review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researchC/World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tech
112、nologies.Springer,Cham,2018:411-421.19 Skills Platform,Zoe Amar.Charity Digital Skills Report 2021 2021EB/OL.20 Svensson P G,Mahoney T Q,Hambrick M E.Twitter as a communication tool for nonprofits:A study of sport-for-development organizationsJ.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2015,44(6):108
113、6-1106.41報告出品單位報告支持單位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公益發展研究院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研究團隊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公益發展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公益發展研究院前身是 2006 年成立的上海交通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全國工商聯名譽主席黃孟復任名譽理事長,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徐家良教授任院長。研究院聚焦于慈善公益、社會組織、基層治理等領域,以學術研究為要務,滿足公益組織日益增長的現實需求,促進法律法規政策的完善,構建國內公益研究話語體系,營造長江流域公益發展的優良生態鏈。徐家良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公益發展研究院院長,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國際與公共事務 學院博士生導師田園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公
114、益發展研究院科研人員,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副研究員張其偉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公益發展研究院科研人員,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助理研究員王路平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公益發展研究院科研人員,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碩士,英國約克 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研究生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是由騰訊公司2007年6月在國家民政部注冊的全國性非公募基金會,是中國第一家由互聯網企業發起的公益基金會?;饡铝τ谕苿踊ヂ摼W與公益慈善事業的深度融合與發展,通過技術公益創投計劃、千百計劃、知識生產資助計劃等創新資助方向助力公益行業數字化、公益人才發展、公益知識體系共享等行業可持續發展生態。42致謝感謝所有參與問卷調查的慈善組織,特別鳴謝下列機構(按名稱首字母排序)愛德基金會北京仁澤公益基金會北京易善信用管理有限公司重慶市慈善總會哈爾濱工業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佳信德潤(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靈析)上海雷根公益基金會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上海仁德基金會上海市慈善基金會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深圳市圖鷗公益事業發展中心(NGO2.0)蘇州市慈善總會蘇州市社會組織促進會萬科公益基金會無錫靈山慈善基金會無錫市慈善總會無錫市新吳區九色公益服務中心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中國慈善聯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