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2022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12頁).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自然資源部:2022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12頁).doc(1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22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二二三年四月8目 錄一、海洋經濟總體運行情況1二、海洋產業發展情況2附錄72022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黨的二十大作出“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部署。面對世界政治經濟形勢加快演變、國內疫情散發多發等考驗,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2022年,沿海地方和涉海部門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效應對超預期因素沖擊,海洋經濟發展承壓前行,總體平穩,主要經濟指標企穩回升,發展韌性持續彰顯,高質量發展成效進一步提升。一、海洋經濟總體運行情況初步核算,2022年全國海洋
2、生產總值94628億元,比上年增長1.9%,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8%,占比與去年持平。其中,海洋第一產業增加值434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456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55718億元,分別占海洋生產總值的4.6、36.5和58.9。二、海洋產業發展情況2022年,15個海洋產業增加值38542億元,比上年下降0.5%。海洋傳統產業中,海洋漁業、海洋水產品加工業實現平穩發展;海洋油氣業、海洋船舶工業、海洋工程建筑業、海洋交通運輸業以及海洋礦業均實現了5%以上的較快發展。海洋電力業、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海水淡化等海洋新興產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受疫情影響,海洋旅游業下降幅度較大。2022
3、年海洋產業增加值構成圖海洋漁業 全年實現增加值4343億元,比上年增長3.1%。海洋漁業轉型升級深入推進,智能、綠色和深遠海養殖穩步發展,海洋水產品穩產保供水平進一步提升。沿海灘涂種植業 全年實現增加值2億元,比上年增長1.0%。海水稻等沿海灘涂農作物產量有所增加。海洋水產品加工業 全年實現增加值953億元,比上年增長0.9%。海洋水產品加工業總體保持平穩發展。海洋油氣業 全年實現增加值2724億元,比上年增長7.2%。海洋油、氣產量分別比上年增長6.2%和10.2%,海上油氣勘探開發向深遠海拓展。海洋礦業 全年實現增加值212億元,比上年增長9.8%。裝備技術進步推動海洋礦業實現較快增長。海
4、洋鹽業 全年實現增加值44億元,比上年下降1.4%。由于產業結構調整,海洋鹽田面積、海鹽產量持續減少。海洋船舶工業 全年實現增加值969億元,比上年增長9.6%。海船完工量為1295萬修正總噸,比上年增長7.6%,一批全球領先的高端、綠色海船完工交付,海洋船舶工業進入速度與效益共同增長的發展周期。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 全年實現增加值773億元,比上年增長3.0%。深海油氣開采裝備、深海漁業養殖裝備、海上風電裝備等一批海洋工程裝備實現新突破。海洋化工業 全年實現增加值4400億元,比上年下降2.8%。受宏觀經濟放緩、化工產品需求疲軟影響,海洋化工產品產量有所下降。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 全年實現增加
5、值746億元,比上年增長7.1%。海洋藥物臨床試驗穩步推進,海洋生物制品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海洋工程建筑業 全年實現增加值2015億元,比上年增長5.6%。海洋工程建筑業保持穩定增長,跨海橋梁、海底隧道、沿海港口、海上油氣等多項重大工程有序推進。海洋電力業 全年實現增加值395億元,比上年增長20.9%。截至2022年末海上風電累計并網容量比上年同期增長19.9%,海上風電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潮流能、波浪能的應用與研發不斷推進。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業 全年實現增加值329億元,比上年增長3.6%。海水綜合利用穩步增長,海水淡化關鍵技術研發取得新突破,海水淡化工程規模進一步擴大。海洋交通運輸業 全年實
6、現增加值7528億元,比上年增長6.0%。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海洋交通運輸業保持較快增長。海洋旅游業 全年實現增加值13109億元,比上年下降10.3%。由于疫情散發貫穿全年,海洋旅游業大幅下滑,放緩了海洋經濟的整體增速。海洋生產總值數據表指標2022年2021年總量(億元)增速(%)總量(億元)增速(%)海洋生產總值946281.9895217.6 海洋產業38542-0.5367618.8海洋漁業43433.141174.4沿海灘涂種植業21.02-1.8海洋水產品加工業9530.99100.6海洋油氣業27247.216186.4海洋礦業2129.81862.8海洋鹽業44-1.44
7、1-3.8海洋船舶工業9699.68706.2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7733.074329.6海洋化工業4400-2.839059.5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7467.169520.9海洋工程建筑業20155.618933.5海洋電力業39520.932737.9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業3293.63135.5海洋交通運輸業75286.0698010.3海洋旅游業13109-10.3141629.2 海洋科研教育59503.655796.4 海洋公共管理服務159023.5152404.1 海洋上游相關產業135602.41257912.0 海洋下游相關產業206734.2193615.9三次產業結構占比
8、4.6:36.5:58.94.6:34.6:60.8注釋:1 本公報產業分類執行海洋及相關產業分類(GB/T 20794-2021)。2 本公報2022年數據為初步核算數,2021年數據為核實數。各項數據均未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著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3 海洋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增加值、各海洋產業增加值、各比重數據按現價計算。海洋生產總值增長速度、各海洋產業增加值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4 基礎數據來自國務院有關部門、沿海?。ㄗ灾螀^、直轄市)自然資源(海洋)行政主管部門、統計機構和公開統計資料。附錄名詞解釋1 海洋生產總值 海洋經濟生產總
9、值的簡稱,指按市場價格計算的我國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海洋經濟活動的最終成果,是各海洋及相關產業增加值之和。2 海洋經濟 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的各類產業活動,以及與之相關聯活動的總和。依據海洋及相關產業分類(GB/T 20794-2021),將海洋經濟活動劃分為海洋產業、海洋科研教育、海洋公共管理服務、海洋上游相關產業和海洋下游相關產業。3 海洋產業 包括海洋漁業、沿海灘涂種植業、海洋水產品加工業、海洋油氣業、海洋礦業、海洋鹽業、海洋船舶工業、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海洋化工業、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海洋工程建筑業、海洋電力業、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旅游業等。4 海洋科研教育 包
10、括海洋科學研究、海洋教育等。5 海洋公共管理服務 包括海洋管理、海洋社會團體、基金會與國際組織、海洋技術服務、海洋信息服務、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海洋地質勘查等。6 海洋上游相關產業 包括涉海設備制造、涉海材料制造等。7 海洋下游相關產業 包括涉海產品再加工、海洋產品批發與零售、涉海經營服務等。8 海洋漁業 包括海水養殖、海洋捕撈、海洋漁業專業及輔助性活動。9 沿海灘涂種植業 指在沿海灘涂種植農作物、林木的活動,以及為農作物、林木生產提供的相關服務活動。10 海洋水產品加工業 指以海水經濟動植物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食品或其他產品的生產活動。11 海洋油氣業 指在海洋中勘探、開采、輸送、加工石油和
11、天然氣的生產和服務活動。12 海洋礦業 指采選海洋礦產的活動。包括海岸帶礦產資源采選、海底礦產資源采選。不包括海洋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開采活動。13 海洋鹽業 指利用海水(含沿海淺層地下鹵水)生產以氯化鈉為主要成分的鹽產品的活動。14 海洋船舶工業 包括海洋船舶制造、海洋船舶改裝拆除與修理、海洋船舶配套設備制造、海洋航標器材制造等活動。不包括海洋工程類船舶、海洋科考船、海洋調查船制造和修理活動。15 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 指人類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活動中使用的工程裝備和輔助裝備的制造活動,包括海洋礦產資源勘探開發裝備、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裝備、海洋風能與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裝備、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裝
12、備、海洋生物資源利用裝備、海洋信息裝備、海洋工程通用裝備等海洋工程裝備的制造及修理活動。16 海洋化工業 指利用海鹽、海洋石油、海藻等海洋原材料生產化工產品的活動。17 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 指以海洋生物(包括其代謝產物)和礦物等物質為原料,生產藥物、功能性食品以及生物制品的活動。18 海洋工程建筑業 指用于海洋開發、利用、保護等用途的工程建筑施工及其準備活動。19 海洋電力業 指利用海洋風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進行的電力生產活動。20 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業 包括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化學資源利用等活動。21 海洋交通運輸業 指以船舶為主要工具從事海洋運輸以及為海洋運輸提供服務的活動。22 海洋旅游業 指以親海為目的,開展的觀光游覽、休閑娛樂、度假住宿和體育運動等活動。上述名詞解釋主要摘自海洋及相關產業分類(GB/T 2079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