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2020年大宗蔬菜產業發展趨勢與建議報告(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2020年大宗蔬菜產業發展趨勢與建議報告(5頁).pdf(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_ C A R S2020 年大宗蔬菜產業發展趨勢與建議年大宗蔬菜產業發展趨勢與建議(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一、一、20192019 年蔬菜產業發展特點與問題年蔬菜產業發展特點與問題 1 120192019 年蔬菜產業發展特點年蔬菜產業發展特點 產業規模略增產業規模略增。根據農業部農情調度數據,預計 2019 年全國蔬菜播種面積約為 3.13 億畝,比 2018 年增長約 0.07 億畝,增長約 2.3%;蔬菜產量約為 7.21億噸,比 2018 年增長約 0.18 億噸,增長約 2.5%。市場行情略好于去年,全年菜價呈“市場行情略好于去年,全年菜價呈“兩頭高兩頭高
2、”的態勢”的態勢。據商務部數據,據商務部數據,2019 年全國 29 種主要蔬菜批發均價為 4.56 元/公斤,比 2018 年全年均價 4.35 元/公斤略增 0.21 元/公斤,增長 4.8%;分月份看,菜價于 2 月中旬達到全年最高點 5.17 元/公斤,此后一直保持高位運行至 4 月中旬,價格在 4.97 至5.12 元/公斤間波動,此后在波動中下降,于 10 月中上旬達到谷底的 4.05 元/公斤,之后逐漸上升,在 12 月底升至 5.08 元/公斤左右,高于去年同期,菜價“兩頭高”的態勢比較明顯。與 2018 年相比較,2019 年全國 29 種主要蔬菜批發均價3-5 月春菜價格較
3、高高,9-10 月秋菜價格較低。分品種來看,蓮藕、蒜頭、洋蔥和生姜價格與 2018 相比增幅較大,其中蓮藕價格增長幅度最大,為 34.6%,蒜頭增長 31.7%,洋蔥增長 16.0%,生姜增長 12.8%;萵筍和山藥價格與 2018 年基本持平;菜花、南瓜和胡蘿卜等品種與 2018 年相比有較大跌幅,其中菜花跌價幅度最大,為 7.8%,南瓜跌價 7.6%,胡蘿卜跌價 6.1%。從全年生產來看,果菜類蔬菜收益較好,十字花科等葉菜類蔬菜效益較差。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總體穩定。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總體穩定。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結果顯示,2019年前三個季度的合格率分別為 97.4%、97.3%和 97
4、.5%,與往年基本持平。2019年全年未出現重大蔬菜質量安全事件,表明蔬菜質量安全狀況穩定。蔬菜出口蔬菜出口穩中有增,進口大幅增長穩中有增,進口大幅增長。2019 年 1-10 月我國蔬菜出口額為 124.4億美元,同比增加 0.2%;進口 7.9 億美元,同比增長 19.9%;蔬菜貿易順差 116.5億美元,同比減少 0.9%。預計全年蔬菜出口量將穩中有增,而進口量將大幅增長。由此看出,中美貿易爭端對我國蔬菜出口有一定的影響但影響有限。2 2存在的主要問題存在的主要問題 災害性天氣災害性天氣和病害多發和病害多發對對蔬菜產業蔬菜產業造成造成了重要的影響了重要的影響。2019 年 2 月南方持國
5、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_ C A R S續陰雨寡照,2 月中下旬全國大范圍雨雪天氣和倒春寒疊加,導致春節后蔬菜生產進度整體放緩,產量偏低,品種產地轉換不暢,地產蔬菜和外調蔬菜供應同時趨緊。7 月下旬-10 月底,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安徽南部等地氣溫偏高 12,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 5 至 9 成,不利于蔬菜生長。8 月中旬,受強臺風影響,山東壽光及周邊縣市普降特大暴雨,導致部分地區蔬菜大棚再遭重創。2019年秋季大范圍的番茄黃曲葉病毒病造成番茄減產,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冬季番茄價格高;夏秋連旱和高溫導致和縣辣椒的病毒病較為嚴重,沿淮淮北煙粉虱爆發,對當地的蔬菜產業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部分部分夏
6、秋夏秋冷涼冷涼蔬菜局部性蔬菜局部性滯銷現象滯銷現象較為嚴重較為嚴重。2019 年夏秋蔬菜價格低迷,部分品種局部性滯銷現象較為嚴重。如張家口市的大白菜、圓白菜、白菜花等品種,河南的南瓜,山東滕州的大白菜,內蒙古烏蘭察布的紅蘿卜等。造成這種現象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去年夏秋冷涼蔬菜價格相對較高,菜農收益較好,菜農夏秋蔬菜種植的積極性較高,導致實際種植面積擴大;二是近兩年部分地方夏秋菜正在由露地栽培變為設施栽培,可能導致單產的提升和上市期的延后;三是前幾年扶貧會新增一部分菜田(貧困地區主要在山區,因此夏秋冷涼菜居多),這部分菜田的產能在 2019 年逐漸體現。二、二、20202020 年產業發展
7、趨勢年產業發展趨勢 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春季春季蔬菜生產蔬菜生產有有影響影響,對全年蔬菜生產影響不大,對全年蔬菜生產影響不大。對冬春茬蔬菜的影響:當前處于收獲階段的蔬菜主要是冬春茬蔬菜。北方以日光溫室果菜類蔬菜為主,長江流域以大棚果菜類和露地葉菜類為主,南方主要是露地蔬菜,估計超過 4000 萬畝的菜田處于收獲的中、后期。主要影響是因交通不暢和人員不足,不少地方的蔬菜不能及時收獲上市。對春夏茬蔬菜的影響:全國 1至 4 月份播種定植的春夏茬口的蔬菜面積較大,超過 7000 萬畝,包括北方春茬日光溫室果菜類蔬菜,大棚果菜類及葉菜類蔬菜,露地蔬菜;長江流域大棚果菜類和露地蔬菜,以及
8、水生蔬菜;南方露地蔬菜和大棚果菜類蔬菜。疫情防控對已經定植的蔬菜,例如北方日光溫室茄果蔬菜等,江淮地區的大棚早春定植的果菜類等,影響不大。主要影響目前正處于播種育苗階段的蔬菜,特別是北方日光溫室瓜類蔬菜,北方大棚果菜類蔬菜(據調查,壽光在床種苗數量比去年少約 10%)。如果疫情持續時間較長,影響會進一步波及到北方春茬露地果菜類蔬菜。由于疫情防控,育苗人員不足,導致育苗數量減少,北方因為集約育苗率高于南方,所受影響大于南方。另外,由于交通不暢,商品苗運銷受阻。再有,在園蔬菜收獲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_ C A R S不及時,也會影響及時清園,耽誤下茬定植。所以,疫情一是會造成一些地區春夏茬面積
9、減少,有些地方估計可能減少 5%以上。二是造成部分蔬菜定植延遲,特別是北方設施瓜類蔬菜。估計受影響定植延遲的面積可能達到春茬面積的 10%。面積減少和定植延遲,會造成季節性短缺和季節性過剩。如果疫情很快得到控制,整體影響會比較小。但若目前情況持續時間較長,則影響會較大。集約化育苗集約化育苗普及率將不斷提高。普及率將不斷提高。隨著蔬菜集約化育苗技術在全國推廣應用,2019 年蔬菜育苗種類和育苗總量呈“雙增長”態勢,大宗蔬菜如果菜類、瓜類、葉菜類育苗移栽取得顯著進展,大蔥、洋蔥等蔥蒜類育苗數量開始快速增加,全年蔬菜集約化育苗總量將達到 3000 億株,年增長率超過 15%。集約化育苗具有操作簡便、
10、省工省力、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種子和農藥成本、提高種苗質量等優點,對產業的發展助推作用明顯。預計 2020 年集約化育苗普及率將繼續提高,推動蔬菜生產繼續向標準化、產業化和規?;l展。蔬菜蔬菜綠色綠色生產生產將進一步發展。將進一步發展。自農業農村部開展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以來,各省區全面落實農業農村部“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總體要求,圍繞蔬菜綠色發展,加快綠色生態種植技術示范推廣,落實控水、減肥、減藥、循環措施,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生物肥、有機肥等使用量呈增長趨勢,部分省市已逐步完成農藥、化肥零增長目標,甚至出現農藥、化肥用量負增長現象。預計 2020 年蔬菜綠色生產趨勢仍將延續。蔬菜蔬菜新型經營
11、主體不斷增多新型經營主體不斷增多、社會化社會化服務體系服務體系進一步進一步完善完善。由于各地加大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育,蔬菜產業新型經營主體不斷增多,平均種植規模有擴大的趨勢,在云南、寧夏等省份新增蔬菜面積基本都是由規?;洜I主體提供的,在湖北高山蔬菜產地火燒坪,蔬菜種植戶有所減少,戶均規模有所提升。適度規模經營發展與帶動了蔬菜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社會化服務組織逐漸增多,服務內容涉及耕地、起壟、種苗、植保、采收等多個方面。預計 2020年這一趨勢仍將延續。三、三、2020 年蔬菜產業發展的建議年蔬菜產業發展的建議 采取措施采取措施應對疫情,應對疫情,穩定蔬菜生產。穩定蔬菜生產。(1
12、)通過異地擴種穩定春夏茬果菜類蔬菜生產面積。從目前來看,疫情對春夏茬果菜類蔬菜,特別是北方的設施果菜類蔬菜(尤其是瓜類蔬菜)的影響大一些,所以要盡量穩定住果菜類蔬菜的栽培面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_ C A R S積。一是在北方疫情較輕、集約育苗較少的地方(包括東北)可以適當比往年增加一些設施果菜類蔬菜。二是在南方適當增加一些以 4 月-6 月份收獲上市為目標的露地果菜類蔬菜。(2)通過加強管理,延長收獲期,穩定果菜類蔬菜市場供給量。對于目前在園的部分越冬栽培的設施果菜類蔬菜加強管理,增加后期產量,并且晚拉秧,延長收獲期 2 到 3 個月,在一定程度上可補償春夏茬面積的減少。(3)通過搶種、補
13、種確保春夏茬蔬菜供應總量穩定。一是在未能及時種植的設施或者露地菜田,搶種生長期短的蔬菜。二是在大中城市周邊適當補種一定面積的葉菜類蔬菜。(4)加強生產動態監測和技術指導,確保全年生產穩定。2019年秋季(9、10、11 月份)蔬菜價格低、效益差,今年的種植面積有可能會減少,所以要密切關注夏秋蔬菜播種面積,特別是高山蔬菜和北方夏季冷涼地區蔬菜面積的變化,及時采取對策。最好在 6 月前后對生產情況做一次調度分析。再有就是 2019 年秋冬茬設施果菜類蔬菜(主要是番茄)前期病毒病非常重。為了避免高溫發病,今年可能有些地方會延遲定植。如果延遲定植的面積較大,會造成秋冬之交季節供應不足。最好的解決辦法就
14、是加強技術指導,做到無蟲(煙粉虱)育苗、無蟲定植,按時定植。這一點應該不難,主要是需要認真實施。特別是要對育苗企業加強監督和指導,一定要做到苗子不帶煙枌虱。對疫情的應對要適度、適當。既要保供給,又要避免過剩。加快啟動我國現代化蔬菜設施及布局規劃研究。加快啟動我國現代化蔬菜設施及布局規劃研究。最近全國多個地方建成或正在建設許多大型、超大型連棟溫室,在這其中存在著片面的“求大”、“求洋”現象,競相從荷蘭引進整套的溫室和設施。從國際和我國實際情況來看,目前我國蔬菜設施現代化應該走以低成本、低投入、高效益為主的中國特色之路,不宜模仿荷蘭采用高成本、高投入、高效益的模式。因此,要加快研發適合我國實際情況
15、的現代化大型蔬菜生產設施,并同時開展布局規劃研究。進一步進一步加快蔬菜機械化發展,提升農機專業化服務水平。加快蔬菜機械化發展,提升農機專業化服務水平。有關主管部門要盡快制訂蔬菜生產機械化的戰略規劃、發展路線圖,明確近期和中長期發展目標,確定重點領域,瞄準突破口,統籌考慮設施和土地、區域和種類、環節和全程等關系,有重點、有步驟地協調推進蔬菜生產機械化。在條件適宜的地區,堅持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推進蔬菜生產“機器換人”,示范推廣整地、噴藥、施肥、運輸等機械化技術和物聯網等信息化技術,推廣應用田園管理機、自動卷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_ C A R S簾機、自動放風、溫室環境控制等機械設備。
16、全面開展輕簡化生產,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益。加強對蔬菜加強對蔬菜病蟲害發生成災病蟲害發生成災的預警的預警與防控。與防控。隨著蔬菜生產的規?;焖侔l展,伴隨蔬菜產品、種子種苗及相關育苗基質的跨區域頻繁調運,造成了我國發生的蔬菜病蟲害特別復雜,病毒病、青枯病、根結線蟲、枯萎病、晚疫病、灰霉病、霜霉病、疫病、白粉病、小菜蛾、甜菜夜蛾、煙粉虱、害螨等重大病蟲害頻發成災;新發和再發病蟲害不斷出現,如黃化曲葉病毒、番茄褪祿病毒、黃瓜綠斑駁病毒、細菌性果斑病、十字花科蔬菜根腫病、西花薊馬、黃條跳甲、潛蠅類等新發病蟲害局部突發;外來入侵病蟲害傳入風險持續存在,如新入侵病蟲的草地貪夜蛾、甜菜胞囊線蟲、番茄潛葉蛾等對蔬菜生產構成了新的潛在威脅。目前我國蔬菜病蟲害表現向多樣化和非典型化發展,應堅持以蔬菜綠色高效發展的戰略導向,聚焦我國蔬菜病蟲害防控的關鍵技術難題,加強蔬菜病蟲害發生規律調查與監測預警,建立和完善病蟲害快速精準診斷技術,強化蔬菜產品和種苗跨區調運的病蟲檢疫管理;強化綠色防控關鍵技術和產品的集成組裝,形成防控技術產品的鏈條式集成和推廣示范,構建一體化綠色防控技術解決方案,從而大幅提升我國蔬菜病蟲害防控的水平和能力,促進蔬菜產業的健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