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常準大數據:2022年境內航司發展報告(1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飛常準大數據:2022年境內航司發展報告(16頁).pdf(1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22 年境內航司發展報告2022 年境內航司實際執飛航班 240.02 萬班次,同比 21 年下降 31.64%,相比 19 年下降 43.97%;投放運力 407.09 百萬座,同比 21 年增長 32.24%,相比 19 年下降44.95%2022 年境內航司共運營航線 7064 條,國內航線 6965 條,國際/地區航線 99 條;無經停航線 5550 條,有經停航線 1514 條。2022 年境內航司整體航班正常率 93.13%,到達平均延誤時長 6 分鐘。春秋航空飛機利用率 5.02 小時/天,在主要航司中排第一;廈門航空寬體機利用率 3.65小時/天,主要航司中排名第一。航司發
2、展境內航司執飛航班班次 240.02 萬班次,同比 21 年下降 31.64%,相比 19 年下降 43.97%2022 年中國大陸地區有實際執飛航班量的客運航司共 41 家(不含中國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以下簡稱境內航司),2022 年無新開航航空公司。2022 年境內航司實際執飛客運航班 240.02 萬班次,同比 2021 年下降 31.64%,相比 2019 年全年下降 43.97%;投放運力 407.09 百萬座,同比 21 年下降 32.24%,相比 19 年下降 44.95%。2022 年境內航司實際執飛國內航班 238.24 萬班次,占執飛航班總量的 99.26%。國內航班運力
3、 402.54 百萬座,占投入總運力的 98.83%;執飛國際/地區航班 1.78 萬班次,占境內航司實際執飛航班總量的 0.74%。國際/地區航班運力 4.55 百萬座,占投入總運力的 1.17%。2022 年新冠變異毒株繼續影響全球,2022 年是疫情以來民航航班量/投入運力最低的一年,也是最為艱難的一年。國內民航在嚴格管控之下依然受到疫情的波動影響。年末防疫政策放開后,國內民航航班明顯增長,國際/地區航班量也開始持續增長勢頭。出入境政策的進一步放寬之后,預計國際/地區航班也將迎來大幅回升。數據來源:飛常準source:data.VariF疫情影響與恢復航班架次2022 年境內航司在每個月
4、的執飛國內航班、國際/地區航班以及相應的月度同比變化如下圖所示。2022 年全年國際/地區航班始終處于低位,但 9 月之后開始有增長趨勢。11 月和 12 月均實現同比 21 年增長;國內航班量波動較大,年初兩個月和暑期兩個月的航班量相對較高,恢復至 19 年八成以上。但其他月份受疫情影響航班量較低,部分月份不到 19 年的一半,只有 1 月、2 月、8 月航班量實現同比 21 年小幅增長。21 年,國內航班依舊在國內外疫情和管控政策影響之下,春運、暑運雖然帶來年內相對的高峰,但對比 19 年依舊有一定差距。其他月份同比 21 年也有明顯下滑。但年末管控政策放開后,日航空量也出現明顯增長。數據
5、來源:飛常準source:data.VariF疫情影響與恢復投入運力2022 年境內航司每個月的國內運力投入、國際/地區運力投入以及相應的月度同比變化如下圖所示。運力情況與航班架次相似,國際/地區投入運力始終處于低谷,9 月份之后運力有增長趨勢;國內投入運力,同樣只在 1 月、2 月、7 月、8 月處于相對高位。國際/地區運力在 11 月和 12 月實現同比 21 年的大幅增長,國內運力只有 1 月、2 月和 8 月有同比增長。相比 19 年同期,各月份的運力仍舊有一定差距。數據來源:飛常準source:data.VariF主要航司南航投入運力/執飛航班量均第一,春秋同比 19 年下降最少20
6、22 年,南方航空投入運力和執飛航班量均排名第一。與 21 年同期相比,主要航司的航班量和運力投入均同比下滑,廈門航空下滑幅度最小,航班量同比下降 19.11%,運力投入同比下降 19.28%。與疫情前的 19 年相比,13 家主要航空的航班量和運力同樣都是同比下降,其中春秋航空的下降幅度最低,航班量同比 19年下降 22.98%,運力投入同比 19年下降 21.18%。數據來源:飛常準source:data.VariF南航總運力投入(6799 萬座)和國內運力投入(6720 萬座)均排名第一,國航的國際/地區運力投入最多(108 萬座)。相比疫情前的 19 年,只有春秋的國內運力實現增長 8
7、.14%。主要航司的國際/地區運力相比 19 年均是下降,廈航下降 85.96%,下降幅度最小。主要航司中,春秋航空在總投入運力和國內投入運力上恢復程度最好,國內運力實現相比 19 年增長。各主要航司的國際/地區運力都處于低位,廈航相比 19 年的下降幅度相對最小。其他航司長龍航空執飛架次/投入運力最多,幸福航空國內增長突出2022 年,28 家其他航司中,長龍航空執飛總架次(5.49 萬班)和投入總運力(973.8萬座)均排名第一。28 家其他航司中只有龍江和幸福航空實現執飛航班架次和運力的同比增長。相比 19 年,各有 3 家(龍江、幸福、天驕)、4 家(龍江、幸福、天驕、貴州多彩)航司在
8、執飛架次和運力投入上實現增長。數據來源:飛常準source:data.VariF國內運力投入方面,同比 21 年只有龍江和幸福航空實現增長,其中龍江航空增長最多(53.25%)。相比 19 年有 4 家實現增長,其中幸福航空增長最多(175%)。國際/地區方面,22 年有 9 家其他航司有國際/地區運力投入,其中有 6 家實現同比增長,但相比 19 年均下跌。其他航司中,長龍航空在執飛架次、運力和國內運力投入上均位列第一。龍江航空和幸福航空在國內運力投入上增長最為突出。航線網絡東航運營航線數量最多、國航運營國際航線最多2022 年,境內航司共運營航線 7064 條,國內航線 6965 條,國際
9、/地區航線 99 條;無經停航線 5550 條,有經停航線 1514 條。境內航司中東方航空運營航線數量最多,共有 802 條(無經停 628 條,有經停 174條),國內航線 784 條,國際/地區航線 18 條。境內航司中東方航空運營的國內航線數量最多,共有 784 條(無經停 610 條,有經停174 條);國航運營的國際/地區航線最多,共 19 條(無經停 17 條,有經停 2 條)。數據來源:飛常準source:data.VariF備注:本文中不同航司運營的相同航線均計為不同航線。疫情影響下的航線數量變動總航線數量創四年來最低點境內航司 2022 年運營的航線總數是近四年來最少,數量
10、上延續了 21 年的下跌趨勢,國內航線和國際航線均是四年最低,地區航線略高于 21 年數量。具體對比如下表所示,受各地疫情的波動影響,國內航線比 21 年減少了 1237 條,相比 19 年減少 224條。國際航線進一步縮減,相比 21 年減少 82 條,只有 19 年數量的 11%。地區航線相比 21 年增長 3 條,但也只有 19 年的 20%。國內航線數量大幅度下滑,國際航線數量進一步縮減,總航線數量為近四年最低點。隨著國內疫情管控政策的放開,國際/地區航班航線預計將會迎來明顯的恢復增長,國內航線也終會回歸增長趨勢。數據來源:飛常準source:data.VariF主要航司東方航空運營航
11、線最多,主要航司國內航線數量普遍下滑明顯主要航司中,東航運營航線總數(802 條)和國內航線(784 條)均最多,運營國際/地區航線 18 條。國航運營國際航線最多(19 條)。對比 2021 年,東航國內航線減少了 141 條,國航的國際/地區航線減少了 5 條。主要航司中只有天津航的國內航線數量增長了 7 條。華夏航空國內航線減少了 526 條,下降最多;天津航和海航的國際/地區航線各增長了 2 條。川航和春秋的國際/地區航線各增長了 1 條。數據來源:飛常準source:data.VariF其他航司長龍航空總航線最多,國內航線普遍縮減其他航司中,長龍航空運營總航線最多(196 條),均為
12、國內航線。其他航司中只有5 家航司在 2022 年各自運營了一條國際/地區航線。28 家其他航司只有 4 家國內航線數量有增長,2 家數量保持不變,22 家數量縮減。成都航空國內航線縮減最多(44 條),西部航空國內航線數量增長最多(21 條);其他航司的國際/地區航線數量基本沒有變化,依舊維持 1 條或無國際/地區航線運營,只有金鵬航空減少了 21 年的 1 條國際/地區航線。數據來源:飛常準source:data.VariF航班正常率2022 年,境內航司整體航班正常率 93.13%,到達平均延誤時長 6 分鐘。境內航司的航班正常率相比 2021 年(84.4%)提升了 8.73 個百分點
13、,到達平均延誤縮減了約 7分鐘。2022 年除暑期外各月的航班正常率都較高,在 90%以上,到港平均延誤時長基本在5 分鐘以內。暑期的 7 月和 8 月航班正常率相對較低,但也在 85%以上,到港平均平均延誤在 15 分鐘以內。2022 全年,十一月航班正常率最高(97.81%),七月航班正常率最低(85.41%)。與前三年對比,22 年月度航班正常率較高且穩定,到港平均延誤也是四年來最低。數據來源:飛常準source:data.VariF主要航司春秋航空航班正常率最高,對比 21 年正常率均明顯提升主要航司中,春秋航空航班正常率排名第一,達 94.83%,到港平均延誤時長最短,為 4.2 分
14、鐘。國航、吉祥則分別以 94.18%、94.06%的航班正常率位居第二、第三。相比 2021 年,13 家主要航司的航班正常率均有明顯提升。海南航空提升最多,上升了 15.12 個百分點。數據來源:飛常準source:data.VariF其他航司大新華航空航班正常率最高,昆明航提升最多2022 年其他航司中,大新華航空以 96.06%再次位列航班正常率第一,湖南航空平均到港延誤時長 3.94 分鐘,是其他航司中最短。湖南航空和長安航空以 94.78%、94.721%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位。28 家其他航司除龍江航空外,航班正常率均高于 21 年。昆明航空正常率提升最多,提升了 14.28 個百分
15、點。數據來源:飛常準source:data.VariF飛機利用率主要航司春秋航空飛機利用率最高,相比 21 年普遍下滑2022 年主要航司的飛機利用率在 1.96-5.02 小時/天之間,飛機利用率相比 21 年均有明顯下降。2022 年,春秋航空飛機利用率 5.02 小時/天,依舊是主要航司中最高。華夏航空 22年飛機利用率相比 21 年下降 0.42 小時,在主要航司中下降最少。窄體機利用率方面,春秋航空以 5.02 小時/天排名第一;寬體機利用率方面,廈門航空以 3.65 小時/天位列第一。數據來源:飛常準source:data.VariF其他航司九元航空飛機利用率最高,奧凱、桂林航空利
16、用率有提升2022 年其他航司的飛機利用率在 0.59-5.25 小時/天之間,28 家其他航司中有 26 家的飛機利用率相比 21 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2022 年,九元航空飛機利用率 5.25 小時/天,依舊是其他航司中最高。奧凱航空和桂林航空 22 年飛機利用率相比 21 年分別提高了 1.9 和 0.01 小時,是唯二利用率提升的其他航司。窄體機利用率方面,九元航空以 5.25 小時/天排名第一;寬體機利用率方面,西藏航空以 1.88 小時/天位列第一。數據來源:飛常準source:data.VariF附表數據說明數據來源:飛常準source:data.VariF數據周期:2022 年
17、航班:民航客運航班,不含貨運、公務機、通用航空等其他航班。境內航司:本報告指中國大陸地區的客運公司,不包括中國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實際執飛航班:飛常準有實際起飛和到達時間的航班,不包括取消航班。航線:報告中航線數 AB 和 BA 往返計為 1 條,且單向月均執飛架次大于等于 2 的可計為航線。運力:實際執飛航班所提供的可利用座位數??捎米飻担ˋSK)=(可用座位數*航段距離)到達平均延誤時長:到達延誤時長總和 實際到港航班總量飛常準大數據研究院飛常準大數據研究院是飛常準旗下專業的數據分析機構,通過客觀分析透視民航數據,洞察民航發展。定期發布全球機場準點率報告、全球航空公司準點率報告、中國機場發展報告、中國民航市場簡報等獨家數據分析,為航空公司、機場、飛機制造商等提供定制化報告,輔助運營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