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行業深度報告:AI重塑智家時代擴容開啟萬億藍海-250331(2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智能家居行業深度報告:AI重塑智家時代擴容開啟萬億藍海-250331(25頁).pdf(2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25 行業研究|可選消費|耐用消費品與服裝 證券研究報告 耐用消費品與服裝行業研究報告耐用消費品與服裝行業研究報告 2025 年 03 月 31 日 AI 重重塑塑智家智家時代時代,擴容開啟萬億藍海,擴容開啟萬億藍海 智能家居深度報告智能家居深度報告 報告要點:報告要點:智能家居邁入主動智能、跨生態互聯新時代智能家居邁入主動智能、跨生態互聯新時代 5G+AIoT 的賦能全面革新智能家居產品形態;Matter 協議標準化實現了設備的跨品牌互通、通信協議兼容,同時互聯平臺入場,設備企業全面支持多平臺,生態融合(跨品牌兼容、云服務互通、協議兼容等)成為主流趨勢
2、;此外,2022 年生成式 AI 的突破性發展,通過深度學習用戶行為模式,設備可自主制定個性化場景策略,推動智能家居進入“主動智能”新階段。政策持續加碼,智能家居產業邁向標準化、場景化新生態政策持續加碼,智能家居產業邁向標準化、場景化新生態 自 2020 年以來,國務院、工信部等多部門密集出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推進家居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 等政策,重點圍繞技術標準化(加快 AIoT 技術標準統一,推動跨品牌設備互聯)、產業鏈協同(鼓勵綠色智能產品研發、場景化集成)、消費激勵(以舊換新、補貼等)、場景擴容(智慧社區、適老化改造與醫療健康等新場景深度融合)等方面推動智能家居行業
3、持續健康發展。行業規模擴容疊加細分賽道多級增長,新藍海蓄勢待發行業規模擴容疊加細分賽道多級增長,新藍海蓄勢待發 2023 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 7558.1 億元,2020-2023 年 CAGR為 13.68%。細分來看,智能家電、智能娛樂占據智能家居超 80%的市場規模,其次是智能連接(756 億元)、智能安防(378 億元)、智能光感(227 億元)、智能能源管理(76 億元)。根據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智能家居產業聯盟投資董事長周軍的報告2025 智能家居消費趨勢洞察,美國、中國、英國、日本、德國是當前全球智能家居最活躍的國家,亞太地區增速最快,中國未來 3-5年有望實
4、現翻倍增長。智能家居核心產業鏈:頭部玩家路徑分化,四大陣營同臺競爭智能家居核心產業鏈:頭部玩家路徑分化,四大陣營同臺競爭 核心產業鏈主要玩家可以分為四大類:1)智能家居全生態鏈智能家居全生態鏈企業(小企業(小米、華為、螢石等):米、華為、螢石等):平臺+硬件雙輪驅動,聚焦全屋智能方案,依靠強研發能力,產品覆蓋家居全場景,主打自有生態閉環。2)單品硬件單品硬件企業(科沃斯、企業(科沃斯、石頭科技、石頭科技、極米等):極米等):專注特定垂直領域,以技術驅動型爆品打開市場。3)傳統家電企業(美的、格力、海爾等):傳統家電企業(美的、格力、海爾等):利用品牌影響力和渠道資源,將傳統家電智能化升級,并擴
5、展至全屋產品。4)互聯網企業(阿里、京東、騰訊等):互聯網企業(阿里、京東、騰訊等):以平臺生態構建為核心,整合第三方硬件品牌,擴展服務場景。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智能家居行業在技術奇點、政策扶持與消費升級共振下,有望持續增長,投資邏輯分為 4 條主線:1)建議關注聚焦智能家居全生態鏈領先企業,如小米、螢石網絡等;2)智能家居細分賽道的領先企業,如科沃斯,石頭科技等;3)憑借品牌、渠道、資金實力,積極布局智能家居賽道的傳統家電企業,如美的、格力、海爾等,4)積極入局 AIoT平臺生態構建的互聯網企業,如阿里、京東、騰訊等。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AI 落地不及預期、協議兼容性推進不及預期、政策變動風險。
6、推薦推薦|維持維持 過去一年市場行情 資料來源:Ifind 相關研究報告 國元證券行業研究-智能家居行業雙周報:兩會政策定調,智能家居迎估值重構2025.03.14 國元證券行業研究-智能家居行業雙周報:巨頭借力DeepSeek,競推“AI+”新品2025.03.02 報告作者 分析師 朱宇昊 執業證書編號 S0020522090001 電話 021-51097188 郵箱 -20%0%20%40%60%80%24/324/524/724/924/1125/1智能家居滬深300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25 目 錄 1.智能家居邁入主動智能、跨生態互聯新時代.4 2.政策持續加碼
7、,智能家居產業邁向標準化、場景化新生態.6 3.行業規模擴容疊加細分賽道多級增長,新藍海蓄勢待發.7 4.智能家居核心產業鏈:頭部玩家路徑分化,四大陣營同臺競爭.8 5.AI 奇點催生智能家居新紀元,技術、場景驅動生態擴容.11 5.1 全屋智能硬件企業.11 5.1.1 小米.11 5.1.2 華為.13 5.1.3 螢石網絡.15 5.2 單品硬件企業.16 5.2.1 科沃斯.16 5.2.2 石頭科技.17 5.2.3 極米科技.18 5.3 傳統家電企業.18 5.3.1 格力電器.18 5.3.2 美的集團.19 5.3.3 海爾智家.20 5.4 互聯網企業.21 5.4.1 百
8、度.21 5.4.2 阿里.22 5.4.3 京東.22 5.4.4 騰訊.23 6.投資建議.24 7.風險提示.24 圖表目錄 圖 1:智能家居發展歷史.4 圖 2: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及增速.7 圖 3:智能家居分品類市場規模及占比(億元,%).7 圖 4:智能家居全屋產品體系.8 圖 5:智能家居產業鏈.9 圖 6:小米集團 IoT 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收入及增速.11 圖 7:小米集團 IoT 設備數量及增速.11 圖 8:擁有五件及以上連接至小米 AIoT 平臺設備用戶數.11 圖 9:米家 app、小愛同學月活.11 圖 10:小米集團大家電業務收入增速.12 圖 11:部分智能家
9、電產品出貨量情況.12 圖 12:小米 IoT 平臺合作企業.12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3/25 圖 13:華為鴻蒙智聯中智能家居生態產品矩陣.13 圖 14:華為智能家居產品矩陣(僅列舉冰箱、洗衣機、浴霸、掃地機器人四個品類).14 圖 15:華為鴻蒙智家“1+2+N”解決方案.15 圖 16:螢石網絡總收入、歸母凈利及增速.16 圖 17:螢石網絡月活數據.16 圖 18:螢石物聯網云平臺核心數據(截至 2023 年底).16 圖 19:螢石網絡智能家居硬件產品銷量及增速.16 圖 20:科沃斯收入、歸母凈利及增速.17 圖 21:科沃斯服務機器人、智能生活電器收入及增速.1
10、7 圖 22:石頭科技收入、歸母凈利及增速.17 圖 23:智能掃地機銷售量及增速.17 圖 24:極米科技收入、歸母凈利及增速.18 圖 25:極米科技投影設備出貨量及增速.18 圖 26:格力電器收入、歸母凈利及增速.19 圖 27:格力零碳健康家.19 圖 28:美的集團收入、歸母凈利及增速.20 圖 29:美居 APP 情況.20 圖 30:海爾智家收入、歸母凈利及增速.20 圖 31:三翼鳥發展歷史.20 圖 32:2023 年 2 月小度 APP 月活及增速.21 圖 33:已接入小度智能家居平臺的品牌及平臺.21 圖 34:云小微平臺整合微信生態、AI 技術與騰訊系內容資源.23
11、 圖 35:云小微合作客戶.24 表 1:智能家居大事記.5 表 2:智能家居產業支持政策.6 表 3:智能家居核心產業鏈主要玩家.10 表 4:華為智能家居發展歷程.15 表 5:京東物聯網發展歷程.22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4/25 1.智能家居邁入主動智能、跨生態互聯新時代智能家居邁入主動智能、跨生態互聯新時代 智能家居邁入主動智能家居邁入主動智能、智能、跨生態互聯跨生態互聯新新時代時代。21 世紀以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家居產業正逐漸成為現代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家居以其便捷、高效、舒適的特點,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仡欀悄芗揖拥陌l展歷史,主
12、要可以分為萌芽期、單品智能、場景互聯、全面智能四個發展階段:(1)萌芽期()萌芽期(20 世紀):世紀):智能家居的萌芽可追溯至 20 世紀,西屋電氣工程師發明Echo IV 家庭智能中控主機,成為世界首個智能家居中控。1971 年,用于智能家居領域的微控制器和微處理器誕生。1975 年,X10 協議成為智能家居行業首個里程碑,它通過電力線載波技術實現設備互聯,1980 年商業化后曾短暫掀起熱潮,但因安裝復雜、成本高昂未能普及。(2)單品智能階段(單品智能階段(2000-2013 年):年):進入 21 世紀,無線通信技術與總線系統的突破為智能家居注入新活力。寬帶網絡和 Wi-Fi 的普及,為
13、設備聯網進行遠程控制奠定了基礎。技術成熟催生了首批消費級智能單品。這些產品雖以獨立功能為主,但通過手機 APP 實現了基礎遠程控制,初步構建起“單品智能”生態。(3)場景場景互聯階段(互聯階段(2014-2019 年):年):互聯網、手機等企業開始搭建平臺式的 Link生態圈,設備廠家開始全面提及“全屋智能”概念。智能音箱、智能門鎖、智能攝像機成為千萬級的爆品品類,平臺企業賽道相互融合。這一階段以科技巨頭主導的平臺競爭為核心,通過協議升級和標準探索,實現了設備從單品智能到跨品牌聯動的突破,但兼容性問題仍待解決。(4)全面智能階段()全面智能階段(2019 年至今):年至今):5G+AIoT 的
14、賦能全面革新智能家居產品形態;Matter 協議標準化實現了設備的跨品牌互通、通信協議兼容,同時互聯平臺入場,設備企業全面支持多平臺,生態融合(跨品牌兼容、云服務互通、協議兼容等)成為主流趨勢;此外,2022 年生成式 AI 的突破性發展,通過深度學習用戶行為模式,設備可自主制定個性化場景策略,推動智能家居進入“主動智能”新階段。圖圖 1:智能家居發展歷史:智能家居發展歷史 資料來源:2020 中國智能家居生態發展白皮書,36 氪,DoNews 快訊,電子產品世界,泛家居網,百度開發者中心,Silicon Labs 公眾號,電子工程專輯,國元證券研究所 萌芽期(20世紀中葉)核心技術:X10協
15、議成為首個家庭自動化通信標準核心產品:1980年逐步商業化,但是安裝復雜、成本高昂未能普及單品智能(2000-2014年)核心技術:以WiFi、藍牙等無線通信技術為基礎,實現單個設備的遠程控制與數據交互代表產品:智能音箱、智能燈泡、智能插座等單品設備場景互聯(2014-2019年)核心技術:Zigbee、Z-Wave等協議普及,AI語音交互技術成熟,邊緣計算能力提升典型應用:回家模式(燈光+空調+音樂聯動)、安防系統(攝像頭+門鎖+警報器協同)全面智能(2019年至今)核心技術:AI大模型、5G通信、Matter協議標準化,實現設備自主決策與跨品牌兼容 典型場景:無鑰匙入戶后自動調節室內環境,
16、根據用戶健康數據優化家電運行模式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5/25 表表 1:智能家居大事記:智能家居大事記 時間時間 大事記大事記 1971 年 用于智能家居領域的微控制器和微處理器誕生。1975 年 X10 協議成為智能家居行業首個里程碑,它通過電力線載波技術實現設備互聯,1980 年商業化后曾短暫掀起熱潮,但因安裝復雜、成本高昂未能普及。21 世紀初期 以 Zigbee、Z-Wave、WiFi、藍牙為代表的無線通信技術突破,與總線系統的革新共同為智能家居產業奠定技術基礎。此時,智能家居通信網絡架構逐步明確為總線技術、無線技術及電力載波技術三大核心體系,標志著現代智能家居系統通信
17、架構的基本成型。寬帶網絡和 Wi-Fi 的普及,為設備聯網進行遠程控制奠定了基礎。2007 年 iPhone 問世使得移動端控制家居設備成為可能。2014 年 國外:谷歌收購 Nest,創下當時智能家居領域最高收購紀錄,彼時 Nest 憑借 Nest Learning Thermostat(2011 年)和 Nest Protect(2013 年)兩款產品,已建立起“硬件設計+AI 學習”的差異化優勢。亞馬遜發布首款智能音箱 Echo,搭載語音助手 Alexa,標志著人機交互從手動操作向自然語言過渡。蘋果推出智能家居平臺 Apple HomeKit,通過iOS 設備和 Siri 語音助手實現對
18、家居設備的統一控制與自動化管理。七家組織(谷歌、三星、Nest、ARM、Big Ass Fans、飛思卡爾和 Silicon Labs)聯合成立 Thread Group,致力于解決物聯網(IoT)市場和技術上的固有挑戰。國內:小米推出 69 元的智能燈泡和 49 元的智能插座,憑借低價策略迅速打開市場。2016 年 谷歌推出 Google Asistant、Google Home,加速安卓系統與智能家居設備的整合。Zigbee 3.0 協議的發布統一了跨品牌設備通信標準,降低了兼容性門檻。2018 年 Apple、Lutron、Nordic 和 Siemens 加入 Thread Group
19、 董事會,推動基于 IPv6 的穩定連接協議。2019 年 亞馬遜、蘋果、谷歌、三星 SmartThings 和 ZigBee 聯盟聯合發起成立 CHIP 聯盟,聯合全球超過 200 家公司和數千名專家,共同推廣新的應用層協議-CHIP(Connected Home over IP)協議,將 Zigbee、Thread、藍牙和 Wi-Fi 等不同組件整合到一個總體標準中,以簡化智能家居設備商開發成本,提高產品之間兼容性,標志著行業首次系統性制定跨平臺互操作標準。2020 年 5G 開啟商業化進程。2021 年 Zigbee 聯盟更名為 CSA(Connectivity Standards Al
20、liance,連接標準聯盟),CHIP 項目也更名為 Matter。2022 年 CSA 發布 Matter 標準協議 1.0 版本,使 Matter 等應用層能與 Thread 和互聯網協議路由、服務發現的全部功能無縫協作。ChatGPT 發布,憑借自然語言交互能力迅速走紅全球。2023 年 GPT-4 發布,具備多模態理解與生成能力。2025 年 DeepSeek-R1 發布,進一步推動了大模型技術的發展。資料來源:2020 中國智能家居生態發展白皮書,36 氪,DoNews 快訊,電子產品世界,泛家居網,百度開發者中心,Silicon Labs 公眾號,電子工程專輯,國元證券研究所 請務
21、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6/25 2.政策政策持續加碼,持續加碼,智能家居智能家居產業邁向標準化、場景化新生態產業邁向標準化、場景化新生態 在國家政策持續推動下,智能家居行業已邁入快速成長期。在國家政策持續推動下,智能家居行業已邁入快速成長期。自 2020 年以來,國務院、工信部等多部門密集出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推進家居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等政策,重點圍繞技術標準化(加快 AIoT 技術標準統一,推動跨品牌設備互聯)、產業鏈協同(鼓勵綠色智能產品研發、場景化集成)、消費激勵(以舊換新、補貼等)、場景擴容(智慧社區、適老化改造與醫療健康等新場景深度融合)等方面推動智能家
22、居行業持續健康發展。表表 2:智能家居產業支持政策:智能家居產業支持政策 時間時間 文件文件 出臺部門出臺部門 重點重點內容內容 2016.05 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 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 在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機器人等方面進行重點扶持,如福建省、黑龍江省政府印發相關實施方案 2016.06 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 國務院 鼓勵家電、家具、汽車、電子等耐用消費品更新換代,適應綠色環保、方便快捷的生活需求 2016.08 輕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 年)工信部 開發綠色、智能、健康的多功能中高端產品,支持骨干企業加快綠色食品、高效照明產品、環境
23、友好型洗滌用品、高效凈化型吸油煙機、智能家電、智能衛浴、智能玩具、高檔圓珠筆、高端機械手表、高檔皮革制品、新穎健康文體教育用品、老年健康產品等開發和市場推廣 2017.07 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 國務院 搶抓人工智能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構筑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先發優勢,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 2018.03 政府工作報告 國務院 工作報告中涉及發展智能產業,拓展智能生活的內容。并推廣“智慧小區”建設,關于對智慧小區和裝配式建筑項目實施相關激勵政策 2018.09 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 國務院 重點發展適應消費升級的中高端移動通信終端、可穿戴設備、智
24、能家庭產品等新型信息產品 2019.03 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發改委等 10 部門 支持綠色、智能家電銷售;有條件的地方可對產業鏈條長、帶動系數大、節能減耗效應明顯的新型綠色、智能化家電產品銷售,給予消費者適當補貼;促進家電產品更新換代;有條件的地方也可對消費者交售舊家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視機、抽油煙機、熱水器、灶具、計算機)并購買新家電產品給予適當補貼,推動高質量新產品銷售 2020.04 新基建政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 新基建將加速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向傳統產業滲透。5G、人工智能、云計算與大數據對智能家居行業有深度滲透與
25、結合應用 2020.07 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等 5 部門 規范智能家居行業產品、服務和應用標準,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智能家居領域的標準化發展 2021.04 關于加快發展數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質的指導意見 住建部等 16 部門 推進智能家居產品跨企業互聯互通和質量保障,規范智能家居系統平臺架構、網絡接口等標準。推動設備、用戶、數據跨終端互聯互通,提升對 IPv6 的支持能力 2021.09 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工信部等 8 部門 到 2023 年底初步建成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推動智能家居與物聯網技術深度融合 2021.12 “
26、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 國務院 引導智能家居產品互聯互通,促進家居產品與家居環境智能互動,豐富“一鍵控制”“一聲響應”的數字家庭應用場景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7/25 時間時間 文件文件 出臺部門出臺部門 重點重點內容內容 2022.08 推進家居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 工信部、住建部等 4 部門 到 2025 年培育 50 個家居知名品牌、500 家智能家居體驗中心。加快智能家居標準體系建設,推動從單品智能到設備互聯、場景互通的標準研究 2022.12 “十四五”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方案 發改委 加快培育智能家居等新型消費,鼓勵研發智能家電、智能穿戴等產品 2023.07 關于促
27、進家居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 商務部等 13 部門 促進智能家居設備互聯互通,推動單品智能向全屋智能發展。支持家居賣場設置智能家居體驗館,鼓勵舊房裝修中推廣綠色智能產品 2024.03 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 國務院 持續推進居家適老化改造,培育智能家居等新型消費,支持居民更換綠色智能家居產品 2024.08 關于推進移動物聯網“萬物智聯”發展的通知 工信部辦公廳 推進智能家居終端(如燈控、門鎖、安防監控)的集成應用,提升全場景智能化服務能力 2024.11 5G 規?;瘧谩皳P帆”行動升級方案 工信部等 12 部門 推動智能家居與 5G 技術融合,鼓勵智能穿戴、家庭服務機器人
28、等產品研發 2025.01 關于 2025 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 發改委、財政部 要求各地聚焦綠色、智能、適老等方向,支持個人消費者進行舊房裝修、局部改造、居家適老化改造等,并對相關物品和材料的購置提供補貼 2025.02 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 年)市場監管總局等5 部門 提出加強家電、家居等領域質量、標準和品牌建設;支持家居產品等消費升級,促進家電換“智”、家裝廚衛“煥新”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四海咨詢,國元證券研究所 3.行業行業規模擴容疊加細分賽道多級增長,新藍海蓄勢待發規模擴容疊加細分賽道多級增長,新藍海蓄勢待發 2023 年年,
29、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 7558.1 億元,億元,2020-2023 年年 CAGR 為為 13.68%。細分來看,智能家電、智能娛樂占據智能家居超 80%的市場規模,其次是智能連接(756 億元)、智能安防(378 億元)、智能光感(227 億元)、智能能源管理(76 億元)。根據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智能家居產業聯盟投資董事長周軍的報告2025 智能家居消費趨勢洞察,美國、中國、英國、日本、德國是當前全球智能家居最活躍的國家,亞太地區增速最快,中國未來 3-5 年有望實現翻倍增長。圖圖 2: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及增速: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及增速 圖圖 3:智能
30、家居分品類市場規模及占比(億元,智能家居分品類市場規模及占比(億元,%)資料來源:嘉世咨詢,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嘉世咨詢,國元證券研究所 0%5%10%15%20%25%3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億元)增速(%,右)智能家電+智能娛樂,6122,81%智能連接控制,756,10%智能安防,378,5%智能光感,227,3%智能能源管理,76,1%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8/25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 6 個細分行業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個細分行業處于不同發展階段:
31、(1)智能能源管理處于萌芽期,因技術門檻高、多領域協同開發難度大,加之消費者認知不足、市場活力偏低,品牌入局受限,大規模滲透受阻;(2)智能安防與智能光感處于成長期,技術持續改進且實用性提升,消費者認知度較高,行業整合降低市場門檻,新品牌大量涌現,市場潛力逐步激活;(3)智能連接控制、智能家電、智能娛樂處于快速發展期,技術與產品成熟,性能品質穩定,消費者接受度高、需求場景成熟,品牌結構趨于完善,頭部品牌占據市場,但仍存新用戶開發空間。圖圖 4:智能家居全屋產品體系:智能家居全屋產品體系 資料來源:飛書深諾,國元證券研究所 4.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核心核心產業鏈:產業鏈:頭部玩家路徑分化,四大陣營同
32、臺頭部玩家路徑分化,四大陣營同臺競爭競爭 當物聯網與人工智能的底層技術革新與數以億計的消費場景交織,一條垂直整合產當物聯網與人工智能的底層技術革新與數以億計的消費場景交織,一條垂直整合產業鏈的崛起正重新定義居住邊界業鏈的崛起正重新定義居住邊界。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智能家居涉及多個環節,包括上游的元器件供應、中游的終端產品制造和下游的市場渠道。上游的智能芯片和5G 通信模塊等如同“神經元”,讓設備具備感知與交互能力;中間的核心產品層通過操作系統與全屋系統方案完成功能集成,將零散的智能單品編織成主動服務的體驗網絡;而觸達消費者的最后一公里,則需要依托地產前裝市場與后裝零售渠道的雙向發力。細分來看:
33、1)上游為基礎支撐層,涵蓋芯片/傳感器等元器件、通信中間件及物聯網等硬件和技術支撐;2)核心層聚焦產品與服務中樞,包括六大終端產品品類、全屋智能系統等終端系統及云計算等數字化能力;3)產業鏈下游為渠道分發與終端觸達,分為專業集成(地產/家裝 B 端)與零售端(電商/賣場 C 端),最終連接終端家庭用戶。智能光感智能燈泡/燈帶智能臺燈智能窗簾等智能家電智能冰箱智能洗碗機掃地機器人等智能娛樂智能電視智能投影儀智能健身設備等智能能源管理智能恒溫器散熱控制器溫度/濕度傳感器等智能連接控制智能網關智能插座智能開關等智能安防智能門鎖智能報警器智能攝像頭等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9/25 圖圖
34、5:智能家居產業鏈:智能家居產業鏈 資料來源:飛書深諾,國元證券研究所 核心產業鏈競爭格局:核心產業鏈競爭格局:頭部玩家路徑分化,四大陣營頭部玩家路徑分化,四大陣營同臺競爭。同臺競爭。核心層聚焦產品和系統中樞。智能家居終端產品包括智能家電、智能光感、智能娛樂、智能安防、智能連接控制、智能能源控制六大類,終端系統包括全屋智能方案和管理控制平臺。核心產業鏈主要玩家可以分為智能家居全生態鏈企業、單品硬件企業、傳統家電企業、互聯網企業四大類。1、智能家居全生態鏈智能家居全生態鏈企業(小米、華為、螢石等):企業(小米、華為、螢石等):平臺+硬件雙輪驅動,聚焦全屋智能方案,依靠強研發能力,產品覆蓋家居全場
35、景(安防、照明、家電控制等),主打自有生態閉環(如小米米家、華為 HiLink)。優勢在于生態整合度高。2、單品硬件企業(科沃斯、極米等):單品硬件企業(科沃斯、極米等):專注特定垂直領域,以技術驅動型爆品打開市場(如掃地機器人、投影儀)。優勢是單品性能領先(如科沃斯的路徑規劃算法)、靈活性高(適配多平臺)。3、傳統家電企業(美的、格力、海爾等):傳統家電企業(美的、格力、海爾等):利用品牌影響力和渠道資源,將傳統家電(空調、冰箱等)智能化升級,并擴展至全屋產品(智能鎖、窗簾機)。優勢是制造基礎雄厚、線下渠道完善。4、互聯網企業(阿里、京東、互聯網企業(阿里、京東、騰訊等):騰訊等):以平臺生
36、態構建為核心(如阿里飛燕、京東小京魚),整合第三方硬件品牌,擴展服務場景(智慧社區、智能物流)。阿里和騰訊側重純平臺模式(技術+流量賦能),京東則嘗試“自研硬件+平臺開放”雙路徑。優勢在于用戶數據洞察和規?;瘏f同(如京東供應鏈)。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0/25 表表 3: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核心產業鏈核心產業鏈主要玩家主要玩家 主要玩家主要玩家 特點特點 代表公司代表公司 公司智能家居產品發展情況公司智能家居產品發展情況 全屋智能全屋智能硬件企業硬件企業 硬件能力強,產品矩陣豐富,推動全屋智能滲透 小米 智能音箱、智能門鎖、智能攝像機、窗簾電機、晾衣機、智能燈具、智能開關、掃拖機器人
37、等 華為 智能門鎖、智能音箱、智能攝像頭、智能照明等,以 HiLink 平臺為核心打造生態體系 螢石 智能家居攝像機、智能門鎖、智能貓眼、智能中控屏、智能服務機器人等 聯想 智能家居攝像機、智能門鎖、智能貓眼等 360 智能監控、智能門鎖、掃地機器人、洗地機等 綠米聯創 智能家居攝像機、智能門鎖、智能開關、智能電動晾衣架等 歐瑞博 集成空調、智能中控屏、智能照明系統等 單品硬件單品硬件企業企業 主打掃地機器人、智能投影等單品 科沃斯 掃地機器人、擦窗機器人等 石頭科技 掃地機器人、洗地機、吸塵器等 極米科技 以智能投影產品為主 瘋景科技 全景相機、叮零智能視頻門鈴等智能視頻產品 傳統家電傳統家
38、電企業企業 傳統家電行業頭部玩家品牌影響力大,渠道經驗豐富 格力電器 推出智能門鎖、智能開關、智能風扇、智能除濕機、智能取暖機等智能家電 美的集團 推出 M-smart 平臺(逐步開放生態),強調“去中心化”策略,開放 SDK 和協議,支持與華為、騰訊、小米、TCL 等企業合作,并實現與車聯網(如通用安吉星)的跨行業互聯;推出智能鎖、智能照明、智能窗簾機等智能家電 海爾智家 推出掃地機器人、洗地機、電動窗簾等;推出智慧家庭 U+平臺,已與華為、京東、阿里、騰訊、蘋果 HomeKit 等主流平臺對接,形成跨品牌、跨品類的互聯互通能力;互聯網企互聯網企業業 利用平臺優勢建立家居智能平臺,打造生態
39、百度 推出百度 DuerOS 平臺,已接入超 500 個品牌及平臺,支持照明電工、大家電、智能小家電等 60多個品類接入,連接設備數已超 2 億臺;硬件產品線涵蓋智能音箱、門鎖、攝像頭、學習機等 阿里 純平臺模式,聚焦生態連接。推出飛燕平臺,為第三方品牌提供技術賦能和生態支持,已經與500+品牌達成合作 京東 自研硬件+供應鏈整合,瞄準 C 端家庭場景。依托小京魚智能平臺,推出 12 大 AI 品類硬件,包括 AI 門鎖、AI 攝像頭、AI 音箱等 12 大單品;和美的、格力、科沃斯等家電品牌合作推出智能冰箱、空調、掃地機器人等家電產品;和華為達成戰略協議,實現終端互聯互通 騰訊 強平臺+硬件
40、合作,側重 B 端地產、社區解決方案。推出云小微平臺,提供全屋智能設備管理、場景聯動等服務,整合了微信生態(如小程序控制)、AI 技術(語音助手、人臉識別)及騰訊系內容資源(如 TME 音樂、騰訊視頻),與第三方廠商合作,推出家庭中控、照明、安防等產品 資料來源:嘉世咨詢,四海咨詢,各品牌官網,國元證券研究所 國內智能家居平臺在我國國內智能家居平臺在我國智能家居市場智能家居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占據主導地位。雖然海外智能家居平臺(亞馬遜 Alexa、蘋果 HomeKit、谷歌 Google Assistant、微軟 Microsoft Azure 等)具有領先優勢,但海外智能家居平臺生態由于政策、
41、市場偏好、本地化能力、兼容性等因素影響,在國內發展受限。目前,國內智能家居平臺憑借生態整合、政策合規性以及價格優勢在我國智能家居市場占據主導地位。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1/25 5.AI 奇點奇點催生智能家居新紀元,催生智能家居新紀元,技術技術、場景場景驅動驅動生態生態擴容擴容 5.1 全屋智能硬件企業全屋智能硬件企業 5.1.1 小米小米 打造打造 IoT 生態鏈,持續擴大生態規模生態鏈,持續擴大生態規模。2024 年,小米集團 IoT 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收入首次突破人民幣 1,000 億元,同比增長 29.95%。2024 年底,小米 IoT 平臺已連接的設備數量數超過 9
42、億,同比增長 22%,其中擁有五件及以上連接至小米 AIoT平臺設備的用戶數量達 1830 萬,同比增長 26.1%,小米生態用戶粘性持續增強,多設備協同的“全場景互聯”模式加速滲透。2024 年 12 月,米家月活已突破 1 億,同比 17.5%。同時,平臺的合作伙伴破萬,共建了繁榮的硬件生態。圖圖 6:小米集團:小米集團 IoT 與生活消費產品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收入及增速業務收入及增速 圖圖 7:小米集團:小米集團 IoT 設備數量及增速設備數量及增速 資料來源:小米集團公司公告,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小米集團公司公告,國元證券研究所 圖圖 8:擁有五件及以上連接至小米:擁有五件及以上
43、連接至小米 AIoT 平臺設備用戶數平臺設備用戶數 圖圖 9:米家米家 app、小愛同學、小愛同學月活月活 資料來源:小米集團公司公告,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小米集團公司公告,國元證券研究所 小米集團大家電業務持續高增,小米集團大家電業務持續高增,2020-2024 年收入年收入 CAGR 約達約達 49%。2013 年 9 月,小米發布首款小米電視,正式進入家電領域;2019 年,小米將家電業務列為戰略重點,并成立大家電事業部,系統性推進大家電戰略,2022 年小米智能電視出貨量達1240 萬臺,全球電視出貨量保持前五位置,并持續豐富大家電產品,2024 年小米空-20%0%20%40%
44、60%80%100%020040060080010001200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億元)增速(右)0%5%10%15%20%25%30%35%40%01234567891020202021202220232024IoT設備數(億件)增速(右)0%10%20%30%40%50%6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0202021202220232024擁有五件及以上連接至小米AIoT平臺的設備用戶數(萬個)增速(右)0%10%20%30%40%50%00
45、.20.40.60.811.21.41.620202021202220232024米家app月活(億個)小愛同學月活(億個)米家月活增速(右)小愛同學月活增速(右)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2/25 調、冰箱、洗衣機出貨量分別達到 680、270、190 萬臺,拉動大家電業務收入持續實現高增。圖圖 10:小米集團大家電業務收入增速小米集團大家電業務收入增速 圖圖 11:部分智能家電產品出貨量情況部分智能家電產品出貨量情況 資料來源:小米集團公司公告,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小米集團公司公告,國元證券研究所 小米生態開放可持續,已有超小米生態開放可持續,已有超 1 1 萬萬+企業加入
46、小米企業加入小米 IoIoT T 平臺。平臺。小米 IoT 平臺已經形成完整的商業閉環,平臺支持一站式接入服務,最快 7 天即可實現設備智能化接入,并提供最高效的接入工具、最完備的服務體系和最規范的認證體系,與合作伙伴共創智慧生活新生態。圖圖 12:小米:小米 IoT 平臺合作企業平臺合作企業 資料來源:小米 IoT 開發者平臺,國元證券研究所 持續擴大生態規模的同時,小米持續擴大生態規模的同時,小米 IoT 平臺圍繞平臺圍繞 AI 大模型技術,開啟家居的智能化體大模型技術,開啟家居的智能化體驗革命。驗革命。通過六大技術基建重構全面智能化體驗:基于小米物模型將所有品類設備抽象為統一語義空間;多
47、模態感知技術融合多設備和環境等信息,更準確的判斷用戶場景;全新的 IoT 子系統實現手機/手表等個人設備、汽車和家居設備的全面協同;多端一致的智能入口讓用戶隨時隨地可以享受智能體驗;引入大模型能力提供場景化的主動智能服務;全新的超級小愛顯著提升了語音指令的理解能力。0%10%20%30%40%50%60%70%2021202220232024大家電業務收入增速0%50%100%150%02004006008002021202220232024空調產品出貨量(萬臺)冰箱產品出貨量(萬臺)洗衣機產品出貨量(萬臺)空調增速(右)冰箱增速(右)洗衣機增速(右)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3/2
48、5 5.1.2 華為華為 華為鴻蒙生態華為鴻蒙生態持續開放持續開放。從 2016 年華為 HiLink 智能家居戰略發布至今,華為 HiLink平臺通過開放的 IoT 平臺,持續引入跨行業、多品牌、多品類的物聯網智慧家庭生態產品。2021 年 4 月 8 日,HUAWEI HiLink 升級為鴻蒙智聯。鴻蒙智聯(HarmonyOS Connect)是華為面向智能硬件生態伙伴打造的全新品牌和開放平臺,為生態產品伙伴、解決方案伙伴接入 HarmonyOS Connect 生態提供一站式服務,助力伙伴做好產品、賣好產品、運營好產品。根據華為 2023 年報,鴻蒙生態技術品牌鴻蒙智聯已有超過 2,50
49、0 家合作伙伴,超過 7,000 款生態產品,2023 年新增生態產品發貨量突破 1.8 億臺,覆蓋了全場景智慧生活的方方面面。截至 2024 年 6 月 21 日,華為鴻蒙生態設備已超過 9 億臺,HarmonyOS 開發者人數已超過 254 萬人。圖圖 13:華為:華為鴻蒙智聯中鴻蒙智聯中智能家居生態產品矩陣智能家居生態產品矩陣 資料來源:華為官網,國元證券研究所 目前華為的三大產品模式:1)華為自有品牌,包括華為手機、華為鴻蒙智家;2)華為聯合友商打造的品牌鴻蒙智行;3)符合華為標準的第三方品牌華為智選。其中,作為首批全品類接入鴻蒙系統的家電品牌,美的早在 2021 年便實現了全品類的鴻
50、蒙適配。25 年 3 月,美的與華為達成深度合作,美的在智能家居門店引入華為智慧屏等鴻蒙生態產品,華為則為美的開通了線上線下銷售渠道,讓雙方形成“雙向賦能”的商業閉環。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4/25 圖圖 14:華為智能家居產品矩陣:華為智能家居產品矩陣(僅列舉冰箱、洗衣機、浴霸、掃地機器人四個品類)(僅列舉冰箱、洗衣機、浴霸、掃地機器人四個品類)資料來源:樂創智能影音公眾號,國元證券研究所 前裝市場地位領先,后裝市場未來可期。前裝市場地位領先,后裝市場未來可期。根據奧維云網(AVC)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房地產精裝修市場智能家居系統配套項目 393 個,同比上升 13.3
51、%;配套規模 19.63 萬套,同比上升 2.8%;配置率為 29.6%,同比上升 9.2%。而華為全屋智能(鴻蒙智家前身)連續 2 年位居中國房地產精裝市場 TOP1 品牌,華為鴻蒙智家在前裝市場的地位已經得到了市場認可。2024 年以來,華為加大投入發力后裝市場,11 月 26 日,華為將“華為全屋智能”全新升級,正式推出新品牌“鴻蒙智家”,通過“1+2+N”架構、全場景硬件矩陣、開放生態與 AI 技術,實現從單品智能到全屋一體化的跨越。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5/25 表表 4:華為智能家居發展歷程:華為智能家居發展歷程 時間時間 事件事件 2015.12 華為推出智能家居開
52、放互聯平臺 HiLink 2020.12 華為發布全屋智能 ALL IN ONE 解決方案 2021.04 華為發布“1+2+N”全屋智能解決方案 2021.05 HiLink 升級為鴻蒙智聯,同時啟動硬件生態品牌升級 2022.07 華為推出全屋智能 2.0,實現交互體驗、后裝方案等升級 2022.11 華為升級全屋智能到 3.0,開啟空間智能化 2023.05 華為全屋智能 4.0 發布,推出業界首款空間穿越智能中控屏 S2、智能 MINI、超級快控 2023.11 華為全屋智能 5.0 發布,“智”與“美”再次進階 2024.11 華為將全屋智能全新升級,正式推出新品牌“鴻蒙智家”資料來
53、源:QuestMobile,IT 之家,國元證券研究所 圖圖 15:華為鴻蒙智家:華為鴻蒙智家“1+2+N”解決方案解決方案 資料來源:華為官網,國元證券研究所 5.1.3 螢石螢石網絡網絡 打造打造“智能家居“智能家居+物聯網云平臺服務”物聯網云平臺服務”雙主業,雙主業,具備完整垂直一體化服務能力的具備完整垂直一體化服務能力的 AIoT企業企業。螢石網絡以 AI 和螢石物聯網云平臺為核心,圍繞智能家居攝像機、智能入戶、智能服務機器人和智能控制推出四大核心自研產品線。2024 年,公司實現總收入54.42 億元。截止到 2023 年底,平臺上的設備接入數超過 2.5 億,其中視頻類設備 請務必
54、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6/25 超過 2 億。圖圖 16:螢石網絡總收入、歸母凈利及增速:螢石網絡總收入、歸母凈利及增速 圖圖 17:螢石網絡月活數據螢石網絡月活數據 資料來源:螢石網絡公司公告,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螢石網絡公司公告,國元證券研究所 圖圖 18:螢石物聯網云平臺螢石物聯網云平臺核心數據(截至核心數據(截至 2023 年底)年底)圖圖 19:螢石螢石網絡智能家居硬件產品銷量及增速網絡智能家居硬件產品銷量及增速 資料來源:螢石網絡公司公告,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螢石網絡公司公告,國元證券研究所 5.2 單品硬件企業單品硬件企業 5.2.1 科沃斯科沃斯 掃地機器人
55、領先企業。掃地機器人領先企業??莆炙故侨蚣矣梅諜C器人和智能生活電器行業的核心玩家,旗下擁有科沃斯品牌服務機器人及添可品牌智能生活電器產品。2023 年,科沃斯總收入 155.02 億元,其中服務機器人業務收入為 77.42 億元,智能生活電器業務收入為 76.62 億元。根據中怡康數據,2023 年,科沃斯品牌掃地機器人(含一點品牌)在中國市場線上零售額份額為 37.6%,線下零售額份額為 77.1%。掃地機器人競爭格局較集中。掃地機器人競爭格局較集中。根據 GfK、中怡康、NPD 和 Stackline 數據統計,2023年,全球掃地機器人市場規模 66 億美元,同比增長 0.8%。其中
56、,國內掃地機市場零售額 138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5.1%,零售量 412 萬臺,同比增長 0.5%。其中,按零售額統計,中國線上市場前四大品牌市場占有率合計達 85.4%。-40%-20%0%20%40%60%80%010203040506020192020202120222023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億元)歸母凈利(億元)收入增速(右)歸母凈利增速(右)0%10%20%30%40%50%60%7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月活量(萬人)增速(右)-80%-60%-40%-20%0%20%40%60%80%100
57、%120%14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智能家居攝像機(萬件)智能入戶(萬件)攝像機增速(右)智能入戶產品增速(右)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7/25 圖圖 20:科沃斯收入、歸母凈利及增速:科沃斯收入、歸母凈利及增速 圖圖 21:科沃斯服務機器人科沃斯服務機器人、智能生活電器、智能生活電器收入及增速收入及增速 資料來源:科沃斯公司公告,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科沃斯公司公告,Ifind,國元證券研究所 5.2.2 石頭科技石頭科技 掃地機器人領先企業。掃地機器人領先企業。石頭科技是
58、全球領先的智能掃地機器人品牌,2023 年,公司實現總收入 86.54 億元。根據奧維云網數據,在 2023 年,公司掃地機器人線上市場零售額份額達到 23.89%,同比提升 2.61 個百分點。圖圖 22:石頭科技收入、歸母凈利及增速:石頭科技收入、歸母凈利及增速 圖圖 23:智能掃地機銷售量及增速智能掃地機銷售量及增速 資料來源:石頭科技公司公告,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石頭科技公司公告,Ifind,國元證券研究所 國內國內清潔電器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清潔電器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掃地機器人為主要受益品類之一,掃地機器人為主要受益品類之一。奧維云網(AVC)推總數據顯示,2023 年中國清潔
59、電器零售額 344 億元,同比增長 6.8%,零售量 2534 萬臺。在國內市場方面,自 2017 年以來智能家居產業掀起一輪創新浪潮,GFK 數據顯示,從 2012 年到 2022 年,清潔電器的銷售額復合增長率達到 28%。作為新晉生活剛需,清潔電器當前的滲透率依然較低,2022 年的吸塵器每百戶平均擁有量僅有 23.5 臺,其中主力品類掃地機器人占 5.1 臺、洗地機僅有 1.5 臺,均處于起步階段。GFK 預計到 2030 年,清潔電器的市場規模能達到 600 億元、4000 萬臺左右。其中,洗地機和掃地機器人分別作為深度清潔和自動化清潔的典型代表,現在以及未來都是典型品類,根據奧維云
60、網數據,在各類清潔電器中,掃地機器人以 40%的市場份額領先,國內 2023 年掃地機器人銷售額同比增長 10%。國外掃地機市場持續擴容。國外掃地機市場持續擴容。在海外市場方面,IDC 指出,2023-2027 年全球智能家居-200%-100%0%100%200%300%400%50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192020202120222023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億元)歸母凈利(億元)收入增速(右)歸母凈利增速(右)-50%0%50%100%150%0204060801002019202020212022202324H1服務機器人業務收入(億元)智能生活電器
61、業務收入(億元)服務機器人收入增速(右)智能生活電器收入增速(右)-40%-2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92020202120222023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億元)歸母凈利(億元)收入增速(右)歸母凈利增速(右)-25%-20%-15%-10%-5%0%5%10%15%20%25%05010015020025030020192020202120222023智能掃地機(萬臺)增速(右)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8/25 市場的規模將持續增長,這一增長動力來自于對便利性、能源效率和安全性的
62、需求。IDC 預測,到 2027 年,全球掃地機的市場容量將增長至 2320 萬臺。5.2.3 極米科技極米科技 極米科技是極米科技是國內國內投影設備市場領先企業。投影設備市場領先企業。2023 年,極米科技實現總收入 35.57 億元,銷售額 2020 年至今連續四年保持中國投影設備市場第一。投影設備市場競爭格局:極米出貨量排名第一。投影設備市場競爭格局:極米出貨量排名第一。根據 IDC 數據,2018 年我國投影設備市場出貨量前五大品牌分別為極米、愛普生、明基、索尼和日電,國產品牌極米首次成為年度出貨量第一品牌。2023 年中國投影設備市場總出貨量累計達 473.6 萬臺,出貨量前五大品牌
63、分別為極米、堅果、愛普生、峰米和當貝,極米出貨量已連續六年保持中國投影設備市場第一。圖圖 24:極米科技收入、歸母凈利及增速極米科技收入、歸母凈利及增速 圖圖 25:極米科技投影設備出貨量及增速極米科技投影設備出貨量及增速 資料來源:極米科技公司公告,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極米科技公司公告,Ifind,國元證券研究所 5.3 傳統家電企業傳統家電企業 5.3.1 格力電器格力電器 傳統家電領先企業,收入規模超傳統家電領先企業,收入規模超 2000 億元。億元。格力電器是國內傳統家電領先企業之一,旗下擁有格力、TOSOT、晶弘三大消費品牌及凌達、凱邦、新元等工業品牌,產業覆蓋家用消費品和工業
64、裝備兩大領域。2023 年,公司實現總收入 2050.18 億元。格力格力在智能家居系統、智能家居網絡、智能語音交互、智能場景方案、智能產品技術在智能家居系統、智能家居網絡、智能語音交互、智能場景方案、智能產品技術等方面深入布局。等方面深入布局。根據知識產權產業媒體 IPRdaily 公布的“2023 年全球智慧家庭發明專利 Top100 排行榜”,格力以 3,011 件位居全球前五。1)全屋智能家居方面,格力零碳健康家在全國各地落戶,同時在四川、重慶、河南、安徽、廣西、江西等地區落地數十家格力舒享家門店,通過六大技術、五大系統以及空間部署,實現了智能減排,打造節能環保、舒適健康的智能家居。2
65、)集中管理平臺方面,公司在武漢、珠海、洛陽、江西、天津等地區輸出智慧公寓整體解決方案,通過搭載格力智慧空調集中管理系統以及智能門鎖,提供包括入住退住在線信息化、住戶安全異常報警、公寓及宿舍家電遠程控制及管理等服務,降低運營成本、減少人員投入、提升管理水平,為公寓住戶提升生活品質。-200%-150%-100%-50%0%50%100%150%200%250%-505101520253035404520192020202120222023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億元)歸母凈利(億元)收入增速(右)歸母凈利增速(右)-20%-10%0%10%20%30%40%50%60%70%0204060801
66、0012014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出貨量(萬臺)增速(右)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9/25 3)智能家居生態互聯方面,格力標準云與國內外知名廠商強強合作,通過為合作廠商提供授權服務,為海量的用戶提供便捷的格力設備查詢和控制,提高公司的影響力和品牌效應。圖圖 26:格力電器格力電器收入、歸母凈利及增速收入、歸母凈利及增速 圖圖 27:格力零碳格力零碳健康家健康家 資料來源:格力電器公司公告,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國元證券研究所 5.3.2 美的集團美的集團 美的是一家覆蓋智能家居、新能源及工業技術、智能建筑科技、機器人與自動化及其美
67、的是一家覆蓋智能家居、新能源及工業技術、智能建筑科技、機器人與自動化及其他創新業務的領先的全球化科技集團。他創新業務的領先的全球化科技集團。其中,美的智能家居業務主要覆蓋智慧家電、智慧家居及周邊相關產業和生態鏈,面向終端用戶的智能化場景搭建,用戶運營和數據價值發掘,致力于為終端用戶提供最佳體驗的全屋智能家居及服務?;谌葜悄軕鹇灾鬏S,形成“智能家電基于全屋智能戰略主軸,形成“智能家電+智能家居”全屋智能體系。智能家居”全屋智能體系?;谌葜悄軕鹇灾鬏S“1+3+4+N”,構建長期競爭能力,圍繞智能中控、家庭主機、智能傳感三大核心終端,建立包含智能門鎖、燈光驅動、開關面板等多品類智能家居產品矩
68、陣;整合全系列智能家電,推出四大家電系統,提供可視化、主動化、智能化的家電家居一體化功能與服務,形成“智能家電+智能家居”的全屋產品體系與能力。旗下旗下 COLMO 品牌打造高端全屋智能解決方案品牌打造高端全屋智能解決方案,覆蓋智能家電、家居多品類產品,覆蓋智能家電、家居多品類產品。旗下高端品牌 COLMO 以高端全屋智能解決方案服務高端用戶,在產品端,COLMO高端全屋智能解決方案全面覆蓋智能家電與智能家居兩大板塊,布局中央空調、全屋用水、冰箱、酒柜、干衣機、洗衣機、護理柜、廚電、小家電等多個家電品類,發布行業首個家居領域大模型,升級高端全屋智能解決方案,同時推出首款全屋智能門鎖和空氣魔方,
69、進一步夯實“墅智專家”行業定位。在用戶與市場端,COLMO 構建圍繞家電生命全周期的用戶權益體系,提升用戶全程體驗并推出家電深度清洗、1V1 管家、會員私享活動等亮點權益和服務,覆蓋會員用戶超 130 萬人;COLMO 會員人數 2023 年同比增長超過 200%,COLMO 小程序月活同比增長近 400%。推出推出美的美居美的美居 App,打造美居生態鏈,打造美居生態鏈。美的美居 APP 是美的集團旗下重要的智能家居平臺,由公司 2014 年與阿里、華為等合作推出;2015 年美的發布M-Smart 系統白皮書,明確開放生態路徑;2019 年啟動“M-Smart”數字化項目,與精益管理結合,
70、建立智能預警系統和全流程可視化平臺。目前美的美居 App 已接入了美的集團旗下所有品牌,實現跨品牌設備無縫兼容,積極擴展支持第三方智能家電設備加入-20%-15%-10%-5%0%5%10%15%20%25%0500100015002000250020192020202120222023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億元)歸母凈利(億元)收入增速(右)歸母凈利增速(右)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0/25 美居生態鏈,實現智能家居快捷控制。截至 2023 年底,美居 APP 注冊用戶累計超過 5,500 萬,月活躍用戶數量超過 820 萬。圖圖 28:美的集團收入、歸母凈利及增速:美的集團收
71、入、歸母凈利及增速 圖圖 29:美:美居居 APP 情況情況 資料來源:美的集團公司公告,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美的美居 APP,國元證券研究所 5.3.3 海爾智家海爾智家 全球大家電行業領全球大家電行業領先企業。先企業。根據權威市場調查機構歐睿國際數據顯示,海爾智家連續16 年蟬聯全球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零售量第一名,旗下家電品牌集群包括海爾、卡薩帝、Leader、GE Appliances、Candy、Fisher&Paykel 及 AQUA。2008-2024 年,海爾品牌冰箱、洗衣機零售量在全球大家電品牌中分別連續 17 年和 16 年蟬聯第一。2024 年,海爾智家實現總收入達 2
72、859.81 億元。圖圖 30:海爾智家收入、歸母凈利及增速:海爾智家收入、歸母凈利及增速 圖圖 31:三翼鳥發展歷史三翼鳥發展歷史 時間時間 事件事件 2020 年 9 月 海爾智家發布全球首個智慧家庭場景品牌-三翼鳥 2021 年 三翼鳥發布智慧家庭一站式定制平臺,提供家電、家居、家生活于一體的解決方案 2022 年 三翼鳥正式推出“1+3+5+N”全屋智慧全場景解決方案及行業首套分布式場景屏一智家大腦屏 2023 年 場景方案定制化,設計能力、交付能力、智慧能力全新升級 2024 年 智慧家電家居一體化定制,為用戶打造了智慧家庭生活新范式 資料來源:海爾智家公司公告,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
73、來源:海爾集團官網,國元證券研究所 全球智慧家庭解決方案全球智慧家庭解決方案領先企業。領先企業。根據歐睿數據統計,依托全品類的家電產品優勢,海爾智家是業內首批推出智慧家庭解決方案的家電企業之一。三翼鳥持續聚焦“智慧家生活,讓家更美好”的使命,圍繞定制平臺、交付平臺、智家大腦平臺等三大能力升級,堅持為用戶提供定制化、專業的智慧家電解決方案。2024 年,三翼鳥引入行業先進大模型工具,提升語音交互和場景數據驅動能力,并進行垂直領域訓練,使 AI技術在家庭場景中應用更精準高效;對 AI 底座進行服務化和組件化升級,提升數據處理效率,實現數據驅動的個性化服務;提升語音交互技術,實現多意圖識別和更自0%
74、5%10%15%20%25%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20192020202120222023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億元)歸母凈利(億元)收入增速(右)歸母凈利增速(右)0%5%10%15%20%25%30%35%40%45%5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1920202021202220232024收入(億元)歸母凈利(億元)收入增速(右)歸母凈利增速(右)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1/25 然復雜的對話;引入視覺識別技術如 AI 之眼,實現對食材、環境的識別和監控,以及多種場景應用。國內三翼鳥智慧家庭日活超
75、國內三翼鳥智慧家庭日活超 1000 萬,萬,海爾智慧家庭海外注冊用戶總數已超海爾智慧家庭海外注冊用戶總數已超 2000 萬。萬。根據海爾集團微信公眾號 2025 年 3 月文章,目前,在國內,三翼鳥智慧家庭日活超1000 萬;在美國,Smart HQ 平臺聯網用戶已超過 400 萬;在歐洲,hOn 平臺接入了 Candy、Hoover 等多個品牌,注冊用戶已超 925 萬;在日本,AQUA 正持續加速布局智慧社區洗;在東南亞,海爾智家也在通過 Haismart 平臺為當地用戶提供智慧家庭服務。截至目前,海爾智慧家庭的海外注冊用戶總數已經超過了 2000 萬。5.4 互聯網互聯網企業企業 5.4
76、.1 百度百度 百度在智能音箱和智能屏領域百度在智能音箱和智能屏領域保持持續領先地位,推動小度智能家居平臺生態保持持續領先地位,推動小度智能家居平臺生態持續持續演進演進繁榮。繁榮。小度智能家居開放平臺 DuerOS 為智能家居設備廠商、酒店方案廠商和模組廠商提供基于云云對接、藍牙 Mesh 直連等方式接入小度助手服務的 IoT 開放平臺。根據國際權威數據機構 IDC、Canalys、Strategy analytics 公開數據統計,小度連續三年保持中國智能音箱出貨第一,同時 2019 年至今小度持續保持全球智能屏出貨第一,至今小度已成為千萬家庭的智能家居中控入口。百度在智能音箱和智能屏領域的
77、持續領先地位,成功占據智能家居入口的核心地位,推動小度智能家居平臺生態持續演進繁榮。根據官網數據,小度智能家居平臺接入品牌和平臺商已超 500 家,并已接入照明電工、大家電、智能小家電等 60 多個品類,連接設備數超過 2 億臺。SLG 包括包括 DuerOS 及小度業務及小度業務,2020 年獲分拆融資年獲分拆融資。百度的智能生活事業群組(Smart Living Group,簡稱 SLG)成立于 2018 年 3 月,由原百度“度秘事業部”、百度“硬件生態渠道部”和收購來的“Raven Studio 工作室”共同組成。2018 年 6 月,百度發布了首款自有品牌智能音箱“小度智能音箱”,市
78、場份額持續提升。2020年 9 月 30 日,百度宣布旗下智能生活事業群組(SLG)完成了獨立融資協議的簽署。融資完成后,百度公司對小度科技仍然擁有絕對控制權,小度科技的相關業務及財務數據仍將繼續在百度公司整體財報中體現。根據 2024 年報,百度運營 SLG 的擁有多數股權的子公司于 2020 年至 2022 年完成了第一輪及第二輪融資。圖圖 32:2023 年年 2 月月小小度度 APP 月活月活及增速及增速 圖圖 33:已接入已接入小度智能家居平臺小度智能家居平臺的品牌及平臺的品牌及平臺 資料來源:QuestMobile,國元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百度官網,國元證券研究所-40%-30%
79、-20%-10%0%10%20%3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小度小度音箱月活(萬人)同比增速(右)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2/25 5.4.2 阿里阿里 阿里巴巴打造消費級智能設備阿里巴巴打造消費級智能設備 IoT 平臺平臺飛燕平臺。飛燕平臺。阿里云 IoT 生活物聯網平臺(飛燕平臺)是面向智能家居等領域推出的物聯網平臺,可以將設備低成本快速智能化上云。2020 年 7 月,天貓精靈 IoT 開放平臺和阿里云生活物聯網平臺完成融合。融合后的生活物聯網平臺,成為阿里巴巴集團內統一的消費級智能設備 IoT 平臺。阿里巴巴消費級智能設備 IoT 平臺擁有 2
80、種業務形態:1)面向智能生活行業賦能的云產品,為全球客戶提供全球化、智能化的付費云服務;2)面向天貓精靈 IoT 生態的設備接入,與國內設備廠商共同搭建圍繞天貓精靈的 IoT 生態。目前天貓精靈 IoT 生態已接入 1500 多個品牌,200 多個類目,7000 多個型號。天貓精靈已服務超天貓精靈已服務超 4000 萬萬+家庭,連接設備超家庭,連接設備超 5 億億臺臺。天貓精靈是阿里巴巴集團阿里云智能事業群于 2017 年 7 月 5 日發布的 AI 智能終端品牌,經過七年的發展至 24年,天貓精靈已成為服務超過 4000 萬+家庭,累計為 6300 萬+用戶提供智能應用服務,生態可連接設備超
81、 5 億+的人工智能硬件品牌,其用戶每月交互次數超過 80 億,每日使用 IoT 場景達 500 萬余次。天貓精靈天貓精靈加注加注全全屋智能賽道。屋智能賽道。天貓精靈于 2022 年底正式邁入全屋智能賽道,并于2024 年推出全屋智能 1.0 產品,持續迭代技術與 AI 應用。2024 年 9 月,天貓精靈全屋智能在云棲大會正式開啟“百城燈塔計劃”,計劃至 2025 年底,在全國范圍內落地超 100 家核心城市體驗店。天貓精靈全屋智能天貓精靈全屋智能 1.0 產品:產品:天貓精靈全屋智能采用 1+3+N 的產品架構,1 是圍繞AI+連接的空間智慧大腦 GenieOS+;3 是核心的三大交互入口
82、,分別是最適合全屋的中控面板、全新的精靈未來家 App,以及天貓精靈的智能音箱;N 是全屋豐富的場景應用?;诖思軜?,天貓精靈設計推出了全屋智能 1.0 產品家族支持 PLC-Mesh 融合組網的一體式 10 寸中控主機、4 寸中控主機、幾何系列面板、魔方系列面板等全新全屋智能產品。同時,天貓精靈宣布本次將會分別與行業 top 廠商合作,推出智能照明,智能遮陽,智能安防,智能環境及全屋影音,從而豐富全屋生態的產品家族,構建更完善的空間智能體驗。5.4.3 京東京東 自研硬件自研硬件+供應鏈整合,瞄準供應鏈整合,瞄準 C 端家庭場景。端家庭場景。京東依托小京魚智能服務平臺,2024年 618 期
83、間推出 12 大 AI 品類硬件,包括 AI 門鎖、AI 攝像頭、AI 音箱等 12 大單品,計劃推動超 300 萬用戶換新 AI 設備;同時和美的、格力、科沃斯等家電品牌合作推出智能冰箱、空調、掃地機器人等家電產品,豐富硬件生態;并和華為達成戰略協議,實現終端互聯互通。表表 5:京東物聯網京東物聯網發展歷程發展歷程 時間時間 事件事件 2014 年 京東推出京東微聯,主要用于連接家庭場景 2017 年 京東推出 Alpha 平臺,擴展至車聯網場景 2018 年 京東 IoT 業務全面整合升級為小京魚 AIoT 生態,并推出全新科技品牌“京魚座”,進一步擴展了可穿戴場景,將 IoT 平臺聚焦在
84、智能家居、車聯網與可穿戴三個場景。根據京東官方公布,目前京東 IoT 平臺已經服務了超過 1000 萬家庭,連接 500+個合作品牌,200+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3/25 時間時間 事件事件 個品類,2000+個 SKU(庫存量單位)。2020 年 京東將京東云、AI 事業兩個部門整合,升級為京東智聯云,其原有的 IOT 業務也升級為小京魚 AIoT 生態。2021 年 618 期間,京東小京魚平臺上連接的智能家居產品品類已超過 260+個,合作的品牌商超過 1000 家,平臺連接設備數量突破 2.2 億臺,服務 3000 萬家庭。資料來源:小京魚助手公眾號,智東西公眾號,36
85、 氪,國元證券研究所 5.4.4 騰訊騰訊 三大開放平臺三大開放平臺提供多元服務入口提供多元服務入口。騰訊推出云小微平臺,由小微硬件開放平臺、小微Skill 開放平臺、小微服務機器人平臺三大平臺組成。小微硬件開放平臺通過音箱、電視、玩具、OTT 盒子、投影儀或汽車均可實現接入;Skill 平臺包含騰訊自有音樂及各種有聲音讀物、新聞、笑話、天氣等內容與服務,還可以讓開發者創建自己的內容和服務;小微機器人是騰訊推出的 AI 語音助手。接入接入騰訊海量服務資源騰訊海量服務資源。小微整合了微信生態(如小程序控制)、AI 技術(語音助手、人臉識別)及騰訊系內容資源(如 TME 音樂、騰訊視頻);得益于微
86、信的社交大數據,以及龐大的運算資源和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騰訊云小微在自然語言理解和對話系統上形成語音交互的優勢;同時尖端模式識別結合騰訊大數據,讓設備充滿智慧。圖圖 34:云小微平臺整合微信生態、云小微平臺整合微信生態、AI 技術與騰訊系內容資源技術與騰訊系內容資源 資料來源:云小微官網,國元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4/25 此外,騰訊積極與第三方廠商合作,推出家庭中控、照明、安防等硬件產品,豐富硬件生態。圖圖 35:云小微合作客戶云小微合作客戶 資料來源:云小微官網,國元證券研究所 6.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智能家居行業在技術奇點、政策扶持與消費升級共振下,有望持續增長,
87、投資邏輯分為 4 條主線:1)建議關注聚焦智能家居全生態鏈領先企業,如小米、螢石網絡等;2)智能家居細分賽道的領先企業,如科沃斯,石頭科技等;3)憑借品牌、渠道、資金實力,積極布局智能家居賽道的傳統家電企業,如美的、格力、海爾等,4)積極入局 AIoT 平臺生態構建的互聯網企業,如阿里、京東、騰訊等。7.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AI 落地不及預期、協議兼容性推進不及預期、政策變動風險。投資評級說明(1)公司評級定義)公司評級定義(2)行業評級定義)行業評級定義買入 股價漲幅優于基準指數 15%以上推薦 行業指數表現優于基準指數 10%以上中性 行業指數表現相對基準指數介于-10%10%之間 回避 行
88、業指數表現劣于基準指數 10%以上 增持 股價漲幅相對基準指數介于 5%與 15%之間 持有 股價漲幅相對基準指數介于-5%與 5%之間 賣出 股價漲幅劣于基準指數 5%以上 備注:評級標準為報告發布日后的 6 個月內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基準指數的相對市場表現,其中 A 股市場基準為滬深 300指數,香港市場基準為恒生指數,美國市場基準為標普 500 指數或納斯達克指數,新三板基準指數為三板成指(針對協議轉讓標的)或三板做市指數(針對做市轉讓標的),北交所基準指數為北證 50 指數。分析師聲明 作者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或相當的專業勝任能力,以勤勉的職業態度,獨
89、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本人承諾報告所采用的數據均來自合規渠道,分析邏輯基于作者的職業操守和專業能力,本報告清晰準確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觀點并通過合理判斷得出結論,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響,特此聲明。證券投資咨詢業務的說明 根據中國證監會頒發的 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Z23834000),國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中國證監會核準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證券投資咨詢業務是指取得監管部門頒發的相關資格的機構及其咨詢人員為證券投資者或客戶提供證券投資的相關信息、分析、預測或建議,并直接或間接收取服務費用的活動。證券研究報告是證券投資咨詢業務的一種基本形式,指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對證券及證券相關產
90、品的價值、市場走勢或者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形成證券估值、投資評級等投資分析意見,制作證券研究報告,并向客戶發布的行為。法律聲明 本報告由國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臺灣、香港、澳門地區除外)發布,僅供本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若國元證券以外的金融機構或任何第三方機構發送本報告,則由該金融機構或第三方機構獨自為此發送行為負責。本報告不構成國元證券向發送本報告的金融機構或第三方機構之客戶提供的投資建議,國元證券及其員工亦不為上述金融機構或第三方機構之客戶因使用本報告或報告載述的內容引起的直接或連帶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本報告是基于
91、本公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證該等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本報告所載的信息、資料、分析工具、意見及推測只提供給客戶作參考之用,并非作為或被視為出售或購買證券或其他投資標的的投資建議或要約邀請。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能會波動。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公司建議客戶應考慮本報告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以及(若有必要)咨詢獨立投資顧問。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本報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并進行交易,還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爭取投資銀行業務服務或其他服務,上述交易與服務可能與本
92、報告中的意見與建議存在不一致的決策。免責條款 本報告是為特定客戶和其他專業人士提供的參考資料。文中所有內容均代表個人觀點。本公司力求報告內容的準確可靠,但并不對報告內容及所引用資料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作出任何承諾和保證。本公司不會承擔因使用本報告而產生的法律責任。本報告版權歸國元證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復印、轉發或向特定讀者群以外的人士傳閱,如需引用或轉載本報告,務必與本公司研究所聯系并獲得許可。國元證券研究所 合肥合肥 上海上海 北京北京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 18 號安徽國際金融中心 A 座國元證券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民生路 1199 號證大五道口廣場 16 樓國元證券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外大街 46 號天恒大廈 A 座 21 層國元證券 郵編:230000 郵編:200135 郵編:1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