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簡科技-公司研究報告-先進航空裝備、國產大飛機賽道核心的先進碳纖維供應商-250504(1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簡科技-公司研究報告-先進航空裝備、國產大飛機賽道核心的先進碳纖維供應商-250504(15頁).pdf(1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證券研究報告|首次覆蓋報告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gszqdatemark 中簡科技(中簡科技(300777.SZ)先進先進航空裝備航空裝備、國產大飛機賽道核心的先進碳纖維供應商、國產大飛機賽道核心的先進碳纖維供應商 公司是我國航空航天用高端碳纖維核心供應商。公司是我國航空航天用高端碳纖維核心供應商。公司技術團隊核心成員均來自山西煤化所并完成多項國家重大課題研發任務,目前核心產品 ZT7 系列于 2012 年通過航空領域試驗驗證并于 2014 年批量穩定生產,滿足新一代型號需求的 ZT9 系列于 2015 年研制成功并于 2023 年穩定批產。ZT7 新一輪采購周期
2、新一輪采購周期+ZT9 新產品放量新產品放量+航天領域持續突破航天領域持續突破,未來,未來 3 年有望迎來年有望迎來高速增長高速增長,此外,此外公司積極布局國產大飛機碳纖維預浸料,未來有望充分受益于國公司積極布局國產大飛機碳纖維預浸料,未來有望充分受益于國產大飛機產業化推進。產大飛機產業化推進。第一,新一輪航空裝備放量即將到來,公司作為最上游原材料環節有望率先受益。第一,新一輪航空裝備放量即將到來,公司作為最上游原材料環節有望率先受益?!笆奈濉焙娇罩鳈C廠訂單在 2021 年落地,但是軍工材料企業作為上游環節往往需要提前備貨導致景氣周期較下游主機廠提前,中簡科技單季度收入早在 2020Q2就迎
3、來環比大幅度提升。我們認為 2025 年作為“十四五”收官之年,下一批次航空裝備訂單即將批量落地,中簡科技作為最上游環節有望率先受益,2024Q3 單季度收入 2.42 億元,同比增長 187.44%、環比增長 67.58%,2024Q4 收入持續環比增長。第二,除主力型號第二,除主力型號 ZT7系列外,新型號系列外,新型號 ZT9系列碳纖維進入批量供應階段系列碳纖維進入批量供應階段、T800等產品在航天領域逐步取得突破等產品在航天領域逐步取得突破。ZT9H 是現階段國內唯一一款已經工程化應用的第三代碳纖維產品,主要用于滿足新一代型號需求。公司 2015 年率先研制并于2023 年開始穩定批產
4、,2023 年 ZT9 系列碳纖維收入達到 1.50 億元。ZT9H 作為支撐新一代航空裝備等高端裝備的新產品,未來具備巨大成長空間,此外 T800 產品有望在航天領域取得突破,未來將帶來新增長點。第三,公司積極布局國產大飛機碳纖維預浸料,未來有望充分受益于國產大飛機第三,公司積極布局國產大飛機碳纖維預浸料,未來有望充分受益于國產大飛機產業化推進。產業化推進。目前公司預浸料技術團隊已經掌握了行業一流的技術水平且成熟度較高,公司的定位是長期陪伴商用航空成長,根據商飛選型要求以 T800 及以上纖維做成預浸料參與到商飛的評價體系中,未來有望憑借自身實力成為國產大飛機重要供應商并充分受益于產業發展。
5、第第四四,公司積極擴產以滿足下游需求增長和應用領域擴充,未來產能仍將持續增,公司積極擴產以滿足下游需求增長和應用領域擴充,未來產能仍將持續增長。長。2022 年 ZT7 系列一、二期產能合計 420 噸,2023 年三期項目(3 條 200 噸ZT9 系列)已經投產,目前公司為了滿足下游需求已經開始建設四期項目相關工作,四期項目主要是基于客戶產能需求啟動,旨在突破高端碳纖維產能瓶頸。第第五五,規模效應疊加高單價新產品占比提升,公司將有效對沖降價對盈利能力的規模效應疊加高單價新產品占比提升,公司將有效對沖降價對盈利能力的影響。影響。一方面,碳纖維企業規模效應顯著,公司碳纖維業務收入由 2016
6、年的 1.18億元增至 2020 年的 3.29 億元,對應毛利率由 2016 年的 69.22%增至 2020 年的84.15%,其中制造費用占收入比例下滑明顯,由 2016 年的 22.22%下滑至 2020年的 11.97%。另一方面,ZT7 系列碳纖維已經經歷降價未來價格或趨于穩定,ZT9系列碳纖維作為新一代產品單價更高且增速更快,高單價產品收入占比有望提升。投資建議:投資建議:我們預計 20252027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5.32、6.61、7.93 億元,對應 PE 為 29X、24X、20X。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風險提示:風險提示:產品價格波動超出預期,新產能釋放、
7、新型號產業化進程不及預期,相關數據滯后。買入買入(首次首次)股票信息股票信息 行業 航空裝備 04 月 30 日收盤價(元)35.55 總市值(百萬元)15,631.60 總股本(百萬股)439.71 其中自由流通股(%)96.37 30 日日均成交量(百萬股)12.14 股價走勢股價走勢 作者作者 分析師分析師 余平余平 執業證書編號:S0680520010003 郵箱: 分析師分析師 楊義韜楊義韜 執業證書編號:S0680522080002 郵箱: 分析師分析師 乾亮乾亮 執業證書編號:S0680522120001 郵箱: 相關研究相關研究 財務指標財務指標 2023A 2024A 202
8、5E 2026E 2027E 營業收入(百萬元)559 812 1,194 1,493 1,766 增長率 yoy(%)-29.9 45.4 47.0 25.0 18.3 歸母凈利潤(百萬元)289 356 532 661 793 增長率 yoy(%)-51.4 23.2 49.5 24.1 20.1 EPS 最新攤?。ㄔ?股)0.66 0.81 1.21 1.50 1.80 凈資產收益率(%)7.1 8.2 11.1 12.3 13.0 P/E(倍)54.1 43.9 29.4 23.7 19.7 P/B(倍)3.8 3.6 3.3 2.9 2.6 資料來源:W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注:股
9、價為 2025 年 04 月 30 日收盤價 -30%-12%6%24%42%60%2024-052024-092024-122025-04中簡科技滬深3002025 05 0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財務報表和主要財務比率財務報表和主要財務比率 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百萬元)利潤表(利潤表(百萬元)會計年度會計年度 2023A 2024A 2025E 2026E 2027E 會計年度會計年度 2023A 2024A 2025E 2026E 2027E 流動資產流動資產 2580 2813 2749 2839 2908
10、營業收入營業收入 559 812 1194 1493 1766 現金 652 643 634 654 679 營業成本 180 300 442 545 636 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 531 927 874 923 981 營業稅金及附加 3 4 7 8 9 其他應收款 1 0 34 42 51 營業費用 4 3 8 10 11 預付賬款 2 6 6 9 9 管理費用 34 47 55 63 71 存貨 74 82 46 57 34 研發費用 116 86 119 142 159 其他流動資產 1321 1155 1155 1155 1155 財務費用-7-9-14-16-16 非流動資產非流動資
11、產 1827 1830 2610 2842 3078 資產減值損失 0 0 0 0 0 長期投資 0 0 0 0 0 其他收益 45 15 17 14 13 固定資產 1474 1357 2123 2345 2568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28 21 18 22 22 無形資產 108 105 117 132 148 投資凈收益 10 6 1 1 1 其他非流動資產 245 367 370 364 362 資產處置收益 0 0 0 0 0 資產總計資產總計 4407 4643 5360 5681 5986 營業利潤營業利潤 321 408 612 777 933 流動負債流動負債 164 137
12、553 634 664 營業外收入 1 0 0 0 1 短期借款 0 0 0 0 0 營業外支出 0 2 1 1 1 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 120 85 347 399 412 利潤總額利潤總額 323 406 612 777 933 其他流動負債 44 52 206 236 252 所得稅 33 50 80 117 140 非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 160 143 143 143 143 凈利潤凈利潤 289 356 532 661 793 長期借款 0 0 0 0 0 少數股東損益 0 0 0 0 0 其他非流動負債 160 143 143 143 143 歸屬母公司凈利潤歸屬母公司凈利潤 28
13、9 356 532 661 793 負債合計負債合計 323 280 695 777 807 EBITDA 461 556 738 962 1168 少數股東權益 5 8 8 8 8 EPS(元)0.66 0.81 1.21 1.50 1.80 股本 440 440 440 440 440 資本公積 2123 2123 2123 2123 2123 主要財務比率主要財務比率 留存收益 1511 1815 2241 2763 3385 會計年度會計年度 2023A 2024A 2025E 2026E 2027E 歸屬母公司股東權益 4079 4355 4657 4897 5172 成長能力成長能
14、力 負債和股東權益負債和股東權益 4407 4643 5360 5681 5986 營業收入(%)-29.9 45.4 47.0 25.0 18.3 營業利潤(%)-45.3 26.8 50.2 27.0 20.0 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51.4 23.2 49.5 24.1 20.1 獲利能力獲利能力 毛利率(%)67.7 63.1 63.0 63.5 64.0 現金流量表(現金流量表(百萬元)凈利率(%)51.7 43.8 44.6 44.2 44.9 會計年度會計年度 2023A 2024A 2025E 2026E 2027E ROE(%)7.1 8.2 11.1 12.3 13.0
15、 經營活動現金流經營活動現金流 839 199 1114 837 994 ROIC(%)6.6 7.7 10.7 11.9 12.7 凈利潤 289 356 532 661 793 償債能力償債能力 折舊攤銷 158 169 145 204 255 資產負債率(%)7.3 6.0 13.0 13.7 13.5 財務費用-7-9-14-16-16 凈負債比率(%)-15.0-13.9-12.5-11.5-10.6 投資損失-10-6-1-1-1 流動比率 15.8 20.5 5.0 4.5 4.4 營運資金變動 403-369 470 12-14 速動比率 15.3 19.9 4.9 4.4 4
16、.3 其他經營現金流 7 58-18-22-22 營運能力營運能力 投資活動現金流投資活動現金流-316-111-907-412-469 總資產周轉率 0.1 0.2 0.2 0.3 0.3 資本支出 589 304 781 231 237 應收賬款周轉率 0.8 1.1 1.1 1.1 1.1 長期投資 237 164 0 0 0 應付賬款周轉率 0.7 2.9 2.9 2.9 2.9 其他投資現金流 510 357-126-181-232 每股指標(元)每股指標(元)籌資活動現金流籌資活動現金流-107-79-82-58-67 每股收益(最新攤薄)0.66 0.81 1.21 1.50 1
17、.80 短期借款 0 0 0 0 0 每股經營現金流(最新攤薄)1.91 0.45 2.53 1.90 2.26 長期借款 0 0 0 0 0 每股凈資產(最新攤薄)9.28 9.91 10.90 12.23 13.84 普通股增加 0 0 0 0 0 估值比率估值比率 資本公積增加 6 0 0 0 0 P/E 54.1 43.9 29.4 23.7 19.7 其他籌資現金流-113-79-82-58-67 P/B 3.8 3.6 3.3 2.9 2.6 現金凈增加額現金凈增加額 416 8 125 367 459 EV/EBITDA 29.7 25.0 18.8 14.4 11.8 資料來源
18、:W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注:股價為 2025 年 04 月 30 日收盤價 2025 05 0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內容目錄內容目錄 1.中簡科技:國內航空航天碳纖維核心供應商.4 2.碳纖維長期成長屬性顯著,公司未來 3 年有望高彈性增長.6 2.1 碳纖維作為高端裝備代表性材料,是具備長期成長屬性的賽道.6 2.2 軍品:新一輪采購周期+ZT9 放量+航天,未來 3 年有望迎來高增長.9 2.3 民品:國產大飛機產業化持續推進,公司布局預浸料帶來巨大成長空間.11 3.投資建議.12 4.風險提示.14 圖表目
19、錄圖表目錄 圖表 1:公司主要碳纖維產品介紹.4 圖表 2:公司收入情況.4 圖表 3:公司歸母凈利潤情況.4 圖表 4:公司盈利能力情況.4 圖表 5:公司碳纖維銷量情況.4 圖表 6:中簡科技股權結構.5 圖表 7:海外軍機碳纖維復材使用情況.6 圖表 8:2019 年國內軍機碳纖維復材使用情況.6 圖表 9:復材在軍用直升機上應用比例逐步提升.6 圖表 10:碳纖維復材在部分無人機的應用情況.6 圖表 11:復材在波音和空客飛機上的應用情況.7 圖表 12:復材在國內民機使用情況.7 圖表 13:部分碳纖維復材在海軍艦船領域的應用.7 圖表 14:碳纖維復材在航天領域應用.8 圖表 15
20、:復材在飛行汽車上的應用.8 圖表 16:2024E-2030E 年飛行汽車復材需求.8 圖表 17:國內主要飛行汽車企業產品碳纖維使用.8 圖表 18:中航成飛和中航沈飛合同負債(億元).9 圖表 19:軍工材料收入增速情況.9 圖表 20:中簡科技單季度收入(億元).9 圖表 21:中簡科技碳纖維產銷量等情況.10 圖表 22:中簡科技碳纖維業務收入和毛利率.10 圖表 23:中簡科技碳纖維業務各成本占收入比.10 圖表 24:C919 訂單情況.11 圖表 25:國產大飛機 C919 產能規劃.11 圖表 26:中簡科技收入和毛利率預測.12 圖表 27:公司可比公司估值對比.13 20
21、25 05 0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1.中簡科技:國內中簡科技:國內航空航天航空航天碳纖維核心供應商碳纖維核心供應商 公司是我國航空航天用高端碳纖維核心供應商。公司是我國航空航天用高端碳纖維核心供應商。2008 年公司為承擔科技部“863 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工程化”重點項目成立,技術團隊核心成員均來自山西煤化所并完成多項國家重大課題研發任務。公司碳纖維產品包括 ZT7、ZT8、ZT9、ZM40J 等多個系列,其中核心產品 ZT7 系列碳纖維于 2012 年通過航空領域試驗驗證并于 2014 年開始批量穩定生產,滿足新一代
22、型號需求的 ZT9 系列碳纖維于 2015 年研制成功并于 2023 年實現穩定批產供應。圖表1:公司主要碳纖維產品介紹 型號型號 介紹介紹 發展歷程發展歷程 ZT7 系列(高于 T700級)拉伸強度與 T700 相當,拉伸模量高于 T700,公司核心產品,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領域 2011 年:制備出符合航空航天指標要求的產品 20112012 年:通過航空領域試驗驗證 20122014 年:批量穩定生產 ZT8 系列(T800 級)與 T800H 相當,主要用于航天領域 2012 年:穩定生產并率先通過科技部現場取樣評價 2024 年:小批量銷售 ZT9 系列(T1000/T1100 級別)與
23、 T1000/T1100 性能相當,拉伸模量高于T1000/T1100,主要用于新領域 2015 年:國內率先研制成功 2023 年:穩定批產供應 ZM40J 與 M40J 性能相當 2013 年:國內率先研制成功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國盛證券研究所 下游航空裝備放量帶來下游航空裝備放量帶來 20192022 年的收入高速增長,年的收入高速增長,2023 年受下游需求階段性節年受下游需求階段性節奏變化收入出現下滑。奏變化收入出現下滑。公司收入由 2019 年的 2.34 億元增長至 2022 年的 7.97 億元,期間復合增速為 50.37%,由于 2021 年公司碳纖維出現降價,因此若僅看碳
24、纖維銷量則是從 2019 年的 79.86 噸增長至 2022 年的 299.11 噸,期間復合增速高達 55.30%。2023年由于下游需求階段性節奏變化收入出現下滑,2024 年公司收入 8.12 億元,同比增長45.39%,歸母凈利潤 3.56 億元,同比增長 23.16%,主要系下游需求開始恢復。圖表2:公司收入情況 圖表3:公司歸母凈利潤情況 資料來源:W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圖表4:公司盈利能力情況 圖表5:公司碳纖維銷量情況 資料來源:W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國盛證券研究所 234.45389.52411.79797.1
25、6558.82812.47239.0710.28%66.14%5.72%93.58%-29.90%45.39%62.89%-50%0%50%100%02004006008001000201920202021202220232024 2025Q1收入(百萬元)yoy(%)136.6232.34201.27595.51289.17356.13113.3313.36%70.09%-13.38%195.88%-51.44%23.16%91.29%-100%-50%0%50%100%150%200%250%0200400600800201920202021202220232024 2025Q1歸母凈利潤
26、(百萬元)yoy(%)82.35%83.89%77.08%75.63%67.70%63.12%67.23%58.26%59.65%48.88%74.71%51.75%43.83%47.38%0%20%40%60%80%100%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Q1毛利率(%)凈利率(%)79.86116.16156.06299.11194.64301.920100200300400201920202021202220232024公司碳纖維銷量(噸)2025 05 0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未來中石化
27、未來中石化有望有望成為中簡科技股東,將推動公司市場持續開拓。成為中簡科技股東,將推動公司市場持續開拓。2025 年 3 月 2 日,華泰投資與中石化資本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擬將所持中簡科技總股本 5.0927%的股份轉讓至中石化資本,若轉讓完成則中石化資本將成為公司持股 5%以上股東,有望充分發揮其央企優勢,推動中簡科技及子公司產品在商用大飛機等應用領域的市場開拓。圖表6:中簡科技股權結構 資料來源:Wind,國盛證券研究所(截止 2025 年 4 月27 日)2025 05 0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2.碳纖維長期成長碳
28、纖維長期成長屬性顯著屬性顯著,公司,公司未來未來 3 年年有望有望高彈性增長高彈性增長 2.1 碳纖維碳纖維作為作為高端裝備高端裝備代表性材料,代表性材料,是具備長期成長屬性的賽道是具備長期成長屬性的賽道 碳纖維復材碳纖維復材用量用量已經已經成為成為高端裝備先進程度高端裝備先進程度的重要標志的重要標志,在各種裝備中滲透率不斷提升。,在各種裝備中滲透率不斷提升。以軍機為例,使用碳纖維復材的優勢表現為:實現飛機輕量化,具備巨大的節能效益;增加飛機耐用性:碳纖維復材克服了金屬材料容易出現疲勞和被腐蝕的缺點;降低飛機設計和制造成本:碳纖維復材具備良好成型性,可以整體成型、減少零件數量,從而使結構設計成
29、本和制造成本大幅降低。1、軍機:碳纖維復材在先進軍機使用比例不斷提升,先進戰機碳纖維復材用量、軍機:碳纖維復材在先進軍機使用比例不斷提升,先進戰機碳纖維復材用量超超 20%。美國最先將碳纖維復材用于軍機,從 20 世紀 60 年代用于軍機艙門、口蓋、整流罩以及副翼、方向舵等受力較小或非承力部件,到 80 年代初發展到垂尾、平尾等尾翼一級的次承力部件,再到 80 年代末到機翼、機身等主要承力結構。美國 F-22 和 F35 為代表的第四代戰機碳纖維復材用量達到 25%和35%,我國戰斗機J-20碳纖維復材用量高達27%。圖表7:海外軍機碳纖維復材使用情況 圖表8:2019 年國內軍機碳纖維復材使
30、用情況 機種機種 國別國別 用量用量 應用部位應用部位 首飛首飛年份年份 陣風(Rafale)法國 30%垂尾、機翼、機身結構 1986 JAS-39 瑞典 30%機翼、垂尾、前翼、艙門等 1988 F-22 美國 25%機翼、前中機身、垂尾、平尾及大軸 1990 臺風(EF-2000)英/德/意/西 40%機翼、前中機身、垂尾、前翼 1994 F-35 美國 35%機翼、機身、垂尾、平尾、進氣道 2000 資料來源:CNKI 航航空航天復合材料發展現及及前景-唐見茂,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國盛證券研究所 無人機和直升機也大量使用復合材料,占結構重量甚至高達無人機和直升機也大量使
31、用復合材料,占結構重量甚至高達 80%以上。以上。直升機方面,其需要面臨濕/熱、干/寒、沙塵/雨淋、海水等惡劣環境,對材料綜合性能要求同樣很高,目前復材已廣泛用于直升機,海外 NH90 復合材料用量占總質量的 95%,國內直升機的復合材料用量已接近 50%,在斜梁、整流罩、蒙皮、尾梁、艙罩等結構都用復合材料。無人機方面,世界各國都在無人機上大幅度使用以碳纖維復合材料為主的先進復合材料,占到了結構總質量 65%92%,美國“捕食者”無人機復材占結構總重 92%,國內“彩虹 4”機體結構 80%以上使用復合材料。圖表9:復材在軍用直升機上應用比例逐步提升 圖表10:碳纖維復材在部分無人機的應用情況
32、 機型機型 復材占比復材占比 說明說明 美國“全球鷹”65%除機身主結構為鋁合金,其余部件均用復合材料制成,其中機翼和尾翼用石墨/環氧復合材料制造,機身大量使用碳纖維/環氧復合材料 美國“捕食者”92%結構幾乎全部采用復合材料,包括碳纖維、玻璃纖維、芳綸纖維復合材料以及蜂窩、泡沫、輕木等夾層結構,用量約為結構總重的 92%美國 X-47A“飛馬”無人攻擊機-整個機體除一些接頭采用鋁合金外,幾乎全部采用先進復合材料 中國“彩虹4”80%機體結構 80%以上使用復合材料 資料來源:CNKI航樹脂基復材在直升機的應用及其制造技術-程健男等,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CNKI 航復合材料在無人機上的應
33、用與展望-袁立群等,環球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2、民機:、民機:碳纖維復材能有效為飛機減重,進而增加碳纖維復材能有效為飛機減重,進而增加民民機載重量、延長航程機載重量、延長航程,同時輕量化,同時輕量化還可以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還可以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目前先進民機目前先進民機復材復材使用比例使用比例不斷提升,不斷提升,正在向正在向 50%水平水平1%6%10%27%0%5%10%15%20%25%30%J8J10J11J20碳纖維復材占整機質量比2025 05 0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發展。發展。波音 787 的研制成功
34、標志著復材結構占飛機結構質量比向 50%提升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目前空客 A380 復材用量超 20%,波音 787 上估計復材用量接近 50%,遠遠超過了 A380;國產大飛機 C919 和 CR929 復材用量可達 12%、50%。圖表11:復材在波音和空客飛機上的應用情況 圖表12:復材在國內民機使用情況 機型機型 研制年代研制年代 復材用量復材用量 應用部位應用部位 ARJ21 2003 2%翼稍小翼本體,內、外襟翼子翼本體等 C919 2015 12%機身、機頭、尾翼、中央翼樣段、襟翼、副翼、固定前后緣、滑軌整流罩等 新舟 700 2016 12%尾翼、襟翼、副翼、小翼、整流罩、固定
35、后前緣、短倉、中機身等部位 CR929 2018(立項)超過 50%-資料來源:CNKI 航航空航天復合材料發展現及及前景-唐見茂,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CNKI航先進復合材料在飛機上的應用及其制造技術發展述-寧莉等,國盛證券研究所 3、海洋裝備:碳纖維復材已經廣泛用于軍艦、水下潛器等領域。、海洋裝備:碳纖維復材已經廣泛用于軍艦、水下潛器等領域。軍艦方面,先進復合材料具有高強質輕、耐腐蝕、抗磨損、吸能減震、可設計性等特點,可有效提高艦船的穩定性、航速及運載能力,降低噪聲,還可加工成具有流線型復雜形及。因此先進復合材料將成為未來艦船具備更大有效負載、更強綜合隱身能力、更低全壽期費用的最佳材料
36、之一,目前在全球多個型號海軍艦船上得到應用。水下潛器方面,碳纖維增強樹脂復合材料由于其低密度、高強度、高模量、耐疲勞性、耐腐蝕性和可設計性等優異性能,已廣泛應用于載人潛水器、無人潛水器等設備的耐壓結構之中,目前進行圓柱形耐壓殼體材料選型時,6001000m 潛深范圍內建議選用鈦合金和碳纖維復合材料殼體,10003000m 潛深范圍內的最佳方案則選用碳纖維和硼纖維復合材料殼體。圖表13:部分碳纖維復材在海軍艦船領域的應用 裝備 應用說明 圖片 瑞典“維斯比”輕型護衛艦 殼體采用 PVC 夾心和碳纖維乙烯基酯層壓板構成,“維斯比”艦的艦體、甲板、上層建筑基本都是由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夾層板制成的,使
37、其具有很高的強度和經久耐用性,還具有優良的抗沖擊性能 美國“短劍號”隱身快艇 美國使用碳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一體化成型最大的艦艇船體 美國“朱姆沃爾特”級DDG1000 驅逐艦 復合材料甲板 資料來源:CNKI航先進復合材料在艦船領域的應用及展望-于海寧等,國盛證券研究所 4、航天:、航天:碳纖維復材在導彈、運載火箭和衛星飛行器上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發碳纖維復材在導彈、運載火箭和衛星飛行器上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發展推動了航天整體技術的發展。展推動了航天整體技術的發展。目前碳纖維復材主要用于導彈彈頭、彈體箭體和發動機殼體的結構部件和衛星主體結構承力件上。對于導彈來說,碳纖維復材可以
38、減輕質量、增加射程、提高落點精度;對于火箭來說,碳纖維復材可以降低自身結構重量、提高有效載荷;對于衛星來說,碳纖維復材剛性大、尺寸穩定性和導熱性好,適合用于衛星結構體、太陽能電池板和天線,根據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官網,目前復合材料結構件占衛星結構高達 80%85%,帶動衛星結構質量不斷減小,占衛星總質量由原來大于 15%下降到 6%7%,獲得可觀的結構效益和經濟效益。2025 05 0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14:碳纖維復材在航天領域應用 領域 說明 實例 導彈 減輕導彈的質量,增加導彈的射程,提高落點的精度,因此碳
39、纖維復合材料常應用于導彈殼體、發射筒等結構中 俄羅斯:俄羅斯:圓錘潛艇發射導彈、白楊-M 型導彈的發動機噴管及大面積防熱層均使用粘膠基碳纖維增強的酚醛復合材料 美國:美國:PAC-3 發動機殼體使用 IM-7 碳纖維、戰斗部殼體使用 T300 碳纖維 中國:中國:陸基洲際導彈東風-31 彈頭使用了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巨浪-II 的發動機噴管采用的是碳-碳復合材料 火箭 碳纖維復材在運載火箭上使用,可以使其在保證強度、剛度的前提下,降低自身結構重量,從而提高有效載荷 美國:美國:大力神-4 火箭的整流罩、級間段艙體、錐形尾艙承載結構、級間段蒙皮和錐形尾艙殼體均采用的是 IM7/8
40、552 碳纖維復合材料 日本:日本:M-5 火箭發動機殼體使用 IM-7 碳纖維增強復材 中國:中國:長征-11 運載火箭全整流罩采用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不僅降低了裝配的難度,還提高了火箭的運載能力 衛星 常用于人造衛星結構體、太陽能電池板和天線中 ERS-1 衛星:衛星:大型可展開式天線使用碳纖維復材 中國地球資源衛星中國地球資源衛星 1 號:號:主承力構件使用碳纖維復材 德國德國 TV-SAT 直播衛星:直播衛星:高精度天線塔使用碳纖維復材 國際通信衛星:國際通信衛星:拋物面天線、太陽電池陣基板等使用碳纖維復材 資料來源:CNKI航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黃億洲等,國盛證券
41、研究所 5、低空經濟:碳纖維復材是飛行汽車核心材料,目前國內核心飛行汽車企業產品均有所、低空經濟:碳纖維復材是飛行汽車核心材料,目前國內核心飛行汽車企業產品均有所使用。使用。由于大多數飛行汽車將以電池為動力系統,所以輕量化在多個方面都是必要的(即制造更輕的部件,并選擇更少部件的設計),碳纖維復材輕量化的特點使得國內核心企業如億航、峰飛、小鵬匯天均在自己的產品中有所使用。根據 StratviewResearch,全球飛行汽車復材需求價值將從 2024 年的 0.36 億美元增長至 2030 年的 6.73 億美元。圖表15:復材在飛行汽車上的應用 圖表16:2024E-2030E 年飛行汽車復材
42、需求 資料來源: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官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官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圖表17:國內主要飛行汽車企業產品碳纖維使用 公司公司 型號型號 碳纖維復材使用情況碳纖維復材使用情況 億航 Ehang216 機身主體材料選用環氧基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搭配航空鋁合金 小鵬匯天“陸地航母”飛行器 六軸六槳雙涵道創新構型,機身主體結構和槳葉采用碳纖維材料,兼顧高強度和輕量化 峰飛 V1500M 整機機身使用高強度碳纖維復合材料一體成型技術,重量輕強度高剛性好,維護也更為簡便 資料來源:億航、小鵬匯天、峰飛微信公眾號,國盛證券研究所 0.366.7301234567820
43、24E2030E飛行汽車復材需求(億美元)2025 05 0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9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2.2 軍品:軍品:新一輪采購周期新一輪采購周期+ZT9 放量放量+航天航天,未來,未來 3年有望迎來高增長年有望迎來高增長 我們認為中簡科技作為國內軍工碳纖維核心供應商,在未來我們認為中簡科技作為國內軍工碳纖維核心供應商,在未來 3 年有望迎來高彈性增長,年有望迎來高彈性增長,主要原因包括:主要原因包括:1)新一輪航空裝備放量即將到來,公司作為最上游材料環節有望率先實)新一輪航空裝備放量即將到來,公司作為最上游材料環節有望率先實現高增長
44、;現高增長;2)除了此前主力型號)除了此前主力型號 ZT7 系列外,用于下一代裝備的新型號系列外,用于下一代裝備的新型號 ZT9 系列正處系列正處于高增長及態于高增長及態、T800 等產品在航天領域逐步取得突破等產品在航天領域逐步取得突破。新一輪新一輪航空航空裝備放量即將到來,裝備放量即將到來,公司作為最上游原材料環節有望率先受益公司作為最上游原材料環節有望率先受益?!笆奈濉逼陂g,以中航成飛為代表的航空主機廠 2021 年合同負債金額巨大,表明航空主機廠大額預付款在 2021 年落地,但是軍工材料企業作為上游環節往往需要提前備貨導致景氣周期較下游主機廠提前,比如中簡科技單季度收入在 2020
45、Q2 就開始迎來環比大幅度提升,主要系航空碳纖維需要經歷“碳纖維-預浸料-復材制件-主機”這一生產流程,因此相對主機廠而言景氣度會有前置。我們認為 2025 年作為“十四五”收官之年,下一批次航空裝備訂單即將批量落地,中簡科技作為最上游環節有望率先受益,2024Q3 單季度收入已經開始同比、環比大幅增長。除主力型號除主力型號 ZT7 系列外,新型號系列外,新型號 ZT9 進入進入批量供應批量供應階段階段、T800 等產品在航天領域逐等產品在航天領域逐步取得突破步取得突破。ZT9H 是現階段國內唯一一款已經工程化應用的第三代碳纖維產品,公司2015 年率先研制并于 2019 年實現性能指標跨代提
46、升,開始了新一代應用的研究和驗證工作。2022 年公司 ZT9H 系列產品在多個應用領域進行驗證,2023 年收入達到 1.50 億元,實現穩定批產供應。目前 ZT9H 成為繼 ZT7H 之后持續引領國內高性能碳纖維技術創新的高端產品,有力支撐了新一代航空裝備等高端裝備的應用場景,由于碳纖維復材在新型裝備應用比例逐步上升,隨著多個型號研制與定型迎來進展,未來下游對 ZT9 系列碳纖維需求更多,遠期具備巨大的成長空間。此外 T800 產品有望在航天領域取得突破,未來有望帶來新增長點。圖表18:中航成飛和中航沈飛合同負債(億元)圖表19:軍工材料收入增速情況 公司公司 1921 收入收入CAGR
47、2123 收入收入CAGR 中簡科技 33%16%西部超導 42%19%中航高科 24%12%華秦科技 109%34%光威復材 26%14%資料來源:Wind,中航成飛公司公告,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國盛證券研究所(光威復材采用碳纖維及織物數據)圖表20:中簡科技單季度收入(億元)資料來源:W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954.59668.27339.9147.29365.35221.0967.060200400600800100012002020202120222023中航成飛中航沈飛0.550.600.440.750.451.240.921.290.731.280.991.111
48、.731.422.042.782.071.090.841.591.471.442.422.802.3900.511.522.5319Q119Q219Q319Q420Q120Q220Q320Q421Q121Q221Q321Q422Q122Q222Q322Q423Q123Q223Q323Q424Q124Q224Q324Q425Q1中簡科技單季度收入(億元)2025 05 0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10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公司積極擴產以滿足下游需求增長公司積極擴產以滿足下游需求增長和應用領域擴充和應用領域擴充,未來產能仍將持續,未來產能仍將持續增長
49、增長。2023 年之前公司一、二期產線產品均為 ZT7 系列碳纖維,2022 年 ZT7 系列產能高達 420 噸。2023年隨著三期項目逐步投產,滿足新一代型號需求的 ZT9 系列產品開始快速放量,未來隨著三期項目 3 條 200 噸產線陸續投產,公司 ZT9 系列有望迎來快速增長。此外公司已經開始建設四期項目,主要是基于客戶產能需求啟動,旨在突破高端碳纖維產能瓶頸。圖表21:中簡科技碳纖維產銷量等情況 項目項目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產能(噸)一期100 噸ZT7-二期千噸線(實際300 噸 ZT7)等同性驗證完成,具備批產能力 一期 120噸 ZT7
50、,二期 300 噸ZT7 一期 120 噸 ZT7,二期 300 噸 ZT7,三期項目(3*200 噸ZT9)部分建設完成并參與生產 一期 120 噸 ZT7,二期300 噸 ZT7,三期項目(3*200 噸 ZT9)三條產線均已投產,目前處于產能爬坡階段,四期已經建設 產量(噸)90.61 114.08 145.91 311.78 244.93 306.16 銷量(噸)79.86 116.16 156.06 299.11 194.64 301.92 產能利用率(%)90.61%-收入(百萬元)234.45 389.52 411.79 797.16 558.82 812.47 單價(百萬元/噸
51、)2.94 3.35 2.64 2.67 2.87 2.69 毛利率(%)82.35%83.89%77.08%75.63%67.70%63.12%資料來源:公司公告,W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規模效應疊加高單價新產品占比提升,公司將有效對沖降價對盈利能力的影響。規模效應疊加高單價新產品占比提升,公司將有效對沖降價對盈利能力的影響。一方面,碳纖維企業規模效應顯著,公司碳纖維業務收入由 2016 年的 1.18 億元增至 2020 年的3.29 億元,對應毛利率由 2016 年的 69.22%增至 2020 年的 84.15%,其中制造費用占收入比例下滑明顯,由 2016 年的 22.22%下滑至
52、 2020 年的 11.97%。因此未來公司收入規模增長將有力對沖降價對盈利能力影響。另一方面,ZT7 系列碳纖維已經降價未來價格或趨于穩定,ZT9 系列碳纖維作為新一代產品單價更高(公司碳纖維單價從 2022 年的 267 萬/噸增長至 2023 年的 287 萬/噸)且增速更快,高單價產品收入占比有望提升。圖表22:中簡科技碳纖維業務收入和毛利率 圖表23:中簡科技碳纖維業務各成本占收入比 資料來源:Wind,國盛證券研究所(2021 年開始軍品碳纖維降價明顯,跟之前不具備可比性,故數據僅截至 2020 年用于復盤歷史)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國盛證券研究所(2021 年開始軍品碳纖維降價明顯
53、,跟之前不具備可比性,故數據僅截至 2020 年用于復盤歷史)118.36142.19188.60177.79329.3969.22%78.47%79.81%81.81%84.15%0%10%20%30%40%50%60%70%80%90%05010015020025030035020162017201820192020中簡科技碳纖維收入(百萬元)中簡科技碳纖維毛利率(%)22.22%16.00%14.79%13.87%11.97%0%5%10%15%20%25%20162017201820192020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運輸費2025 05 0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
54、1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2.3 民品:國產大飛機產業化持續推進,公司布局預浸料帶來巨大成長空間民品:國產大飛機產業化持續推進,公司布局預浸料帶來巨大成長空間 公司公司積極布局國產大飛機預浸料,未來有望充分受益于國產大飛機產業化推進。積極布局國產大飛機預浸料,未來有望充分受益于國產大飛機產業化推進。目前公司預浸料技術團隊已經掌握了行業一流的技術水平且成熟度較高,定位是長期陪伴商用航空成長,根據商飛選型要求以T800及以上纖維做成預浸料參與到商飛的評價體系中,未來有望憑借自身實力成為國產大飛機重要供應商并充分受益于產業發展。C919:我們認為我們認為 2025202
55、7 年是年是 C919 交付加速、產業擴產加速的關鍵期,未來交付加速、產業擴產加速的關鍵期,未來 3年產業有望實現高速增長。年產業有望實現高速增長。一方面,2024 年以來國內航司持續簽訂 C919 訂單,計劃交付周期跨越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根據航2023 上??萍歼M步報告,截至 2023 年底C919 累計獲得 1061 架訂單,考慮 2024 年訂單目前 C919 訂單數量高達 1391 架。另一方面,在訂單量巨大且訂單仍在持續落地的背景下,C919 產能也正在處于加速擴張及態,將從 2024 年的 50 架提至 2025 年的 75 架,2026 年計劃產能為 100 架,2027
56、年和 2028年的計劃產能均為 150 架,2029 年將達到 200 架。圖表24:C919 訂單情況 公司公司 時間時間 具體內容具體內容-根據航2023 上??萍歼M步報告,截至 2023 年底,C919 累計獲 31 家客戶 1061 架訂單 西藏航空 2024 年 2 月 20 日 2024 年新加坡航展西藏航空與中國商飛舉行簽約儀式,共簽署 50 架國產大飛機高原型飛機訂單(40 架 C919+10 架 ARJ-21)金鵬航空 2024 年 4 月 25 日 未來 3-4 年機隊將逐步調整為單一 C919 飛機,2024 年 Q4 將接收首架 C919 客機,并計劃在2027 年底完
57、成引進共計 30 架 C919 客機 中國國航 2024 年 4 月 26 日 向商飛公司購買 100 架 C919 飛機(增程型),價格合計 108 億美元,24 年31 年分批交付 南方航空 2024 年 4 月 29 日 向商飛公司購買 100 架 C919 飛機(普通型),價格合計 99 億美元,24 年31 年分批交付 海航航空 2024 年 11 月 12 日 海航航空集團與商飛簽署 60 架 C919 飛機確認訂單 資料來源:航2023 上??萍歼M步報告,中國國航公司公告,南方航空公司公告,中國新聞網,中國商飛官網,澎湃新聞,國盛證券研究所 圖表25:國產大飛機 C919 產能規
58、劃 資料來源:觀察者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寬體客機寬體客機 C929:簽署首家用戶框架協議,遠期來看給產業鏈帶來巨大成長機遇。:簽署首家用戶框架協議,遠期來看給產業鏈帶來巨大成長機遇。2024年 11 月 12 日,中國國航與中國商飛簽署 C929 客機首家用戶框架協議,意向成為 C929寬體客機的全球首家用戶。雖然 C929 產業化仍需要較長時間(參考 C919 在 2016 年和中國東航簽署首家用戶框架協議),但是屆時國內大飛機產業鏈或已發展成熟,C929 若批產則有望給國內產業鏈企業帶來巨大成長空間。公司公司積極布局國產大飛機積極布局國產大飛機碳纖維預浸料,未來碳纖維預浸料,未來 C919
59、 和和 C929 有望給公司帶來巨大成長有望給公司帶來巨大成長空間??臻g。和軍用飛機相比民機體型更加巨大,且下游客戶范圍更廣,未來國產大飛機產業的持續發展將給國產碳纖維復材企業帶來巨大成長空間,公司作為目前國內軍用航空碳纖維復材領域核心供應商,未來有望充分受益于國產大飛機產業發展。50751001501502000501001502002502024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C919大飛機產能(架)2025 05 0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1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3.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公司作為我國航空航天用高端碳纖維核
60、心供應商,未來公司作為我國航空航天用高端碳纖維核心供應商,未來 3 年年 ZT7新一輪采購周期新一輪采購周期+ZT9新產品放量新產品放量、T800 等在航天領域突破等在航天領域突破將給公司帶來高彈性增長將給公司帶來高彈性增長,遠期公司將受益于國,遠期公司將受益于國產大飛機產業發展。產大飛機產業發展。第一,新一輪航空裝備放量即將到來,公司作為最上游原材料環節有望率先受益。第一,新一輪航空裝備放量即將到來,公司作為最上游原材料環節有望率先受益?!笆奈濉焙娇罩鳈C廠訂單在 2021 年落地,但是軍工材料企業作為上游環節往往需要提前備貨導致景氣周期較下游主機廠提前,中簡科技單季度收入早在 2020Q2
61、 就迎來環比大幅度提升。我們認為 2025 年作為“十四五”收官之年,下一批次航空裝備訂單即將批量落地,公司作為最上游環節有望率先受益,2024Q3 單季度收入同比環比大幅增長。第二,除主力型號第二,除主力型號 ZT7 系列外,新型號系列外,新型號 ZT9 系列碳纖維進入批量供應階段系列碳纖維進入批量供應階段、T800 等等在航天領域實現突破在航天領域實現突破。ZT9H 主要用于滿足新一代型號需求,公司 2015 年率先研制并于2023 年開始穩定批產,2023 年 ZT9 系列碳纖維收入達到 1.50 億元。ZT9H 作為支撐新一代航空裝備等高端裝備的新產品,未來具備巨大成長空間。此外 T8
62、00 產品有望在航天領域取得突破,未來將帶來新增長點。我們預計我們預計 20252027 年公司收入增速分別為年公司收入增速分別為 47.01%、24.99%、18.31%,毛利,毛利率分別為率分別為 62.97%、63.47%、63.98%。圖表26:中簡科技收入和毛利率預測-2024 2025E 2026E 2027E 總營收(百萬元)總營收(百萬元)812.47 1194.40 1492.87 1766.21 yoy(%)45.39%47.01%24.99%18.31%毛利率(%)63.12%62.97%63.47%63.98%毛利潤(百萬元)512.83 752.10 947.58 1
63、129.97 碳纖維收入(百萬元)碳纖維收入(百萬元)551.52 816.25 1020.31 1203.97 yoy(%)16.80%48.00%25.00%18.00%毛利率(%)64.00%63.00%63.50%64.00%毛利潤(百萬元)352.99 514.24 647.90 770.54 碳纖維織物收入(百萬元)碳纖維織物收入(百萬元)260.37 377.54 471.92 561.59 yoy(%)61.60%45.00%25.00%19.00%毛利率(%)62.08%63.00%63.50%64.00%毛利潤(百萬元)161.63 237.85 299.67 359.41
64、 其他收入(百萬元)其他收入(百萬元)0.58 0.61 0.64 0.66 yoy(%)-5.00%5.00%3.00%毛利率(%)-306.90%2.00%2.00%2.00%毛利潤(百萬元)-1.78 0.01 0.01 0.01 資料來源:Wind,公司公告,國盛證券研究所 費用端:費用端:我們預計隨著公司收入穩定增長,公司費用率整體保持下行趨勢,預計20252027 年營業費用率分別為 0.70%、0.68%、0.65%,管理費用率分別為 4.60%、4.20%、4.00%,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0.00%、9.50%、9.00%,財務費用率分別為-1.20%、-1.04%、-0.93%
65、。2025 05 0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1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我們預計 20252027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5.32、6.61、7.93 億元,對應 PE 為 29X、24X、20X。采用西部超導(航空鈦合金主要供應商)、中航高科(主業是航空復材)、菲利華(軍工石英纖維供應商)三家軍工材料企業作為可比公司,公司目前估值低于平均水平。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圖表27:公司可比公司估值對比 公司公司 總市值(億元)總市值(億元)歸母凈利潤(億元)歸母凈利潤(億元)PE 2025E 2026E 2027E
66、 2025E 2026E 2027E 西部超導 304.69 10.19 12.39 14.69 29.89 24.59 20.74 中航高科 315.66 13.08 15.27 17.60 24.14 20.68 17.94 菲利華 251.99 6.00 8.15 9.58 42.01 30.91 26.31 平均值-32.01 25.39 21.66 資料來源:Wind,國盛證券研究所(可比公司盈利預測采用 Wind 一致預期,日期為 20250430)2025 05 0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1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4.風險提示風險
67、提示 1)產品價格波動超出預期:)產品價格波動超出預期:軍用碳纖維毛利率較高,若未來產品價格波動超出預期,則可能對公司業績產生影響。2)新產能釋放不及預期:)新產能釋放不及預期:公司正處于新產能釋放階段,若新產能釋放不及預期,則可能對公司業績產生影響。3)下游新型號下游新型號產業化進程產業化進程不及預期:不及預期:公司 T900 系列碳纖維對應眾多新型號航空裝備,若新型號航空裝備產業化進程不及預期,則可能對公司業績產生影響。4)相關數據滯后:)相關數據滯后:報告部分數據來自若干年前,可能會有滯后風險。2025 05 0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1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
68、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國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許可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報告僅供本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報告的信息均來源于本公司認為可信的公開資料,但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員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中的資料、意見及預測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可能會隨時調整。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及資料保持在最新及態,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
69、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報告內容客觀、公正,但本報告所載的資料、工具、意見、信息及推測只提供給客戶作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本公司不就報告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本報告中所指的投資及服務可能不適合個別客戶,不構成客戶私人咨詢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及況,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投資者應注意,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本報告中涉及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也可能為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和金融產品等各種
70、金融服務。本報告版權歸“國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所有。未經事先本公司書面授權,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形式的發布、復制。任何機構或個人如引用、刊發本報告,需注明出處為“國盛證券研究所”,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刪節或修改。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在此聲明:我們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或相當的專業勝任能力,本報告所表的任何觀點均精準地反映了我們對標的證券和發行人的個人看法,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響。我們所得報酬的任何部分無論是在過去、現在及將來均不會與本報告中的具體投資建議或觀點有直接或間接聯系。投資評級說明投資評級說明 投資建議的評級標準投資
71、建議的評級標準 評級評級 說明說明 評級標準為報告發布日后的 6 個月內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基準指數的相對市場表現。其中 A 股市場以滬深 300 指數為基準;新三板市場以三板成指(針對協議轉讓標的)或三板做市指數(針對做市轉讓標的)為基準;香港市場以摩根士丹利中國指數為基準,美股市場以標普 500 指數或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為基準。股票評級 買入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 15%以上 增持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 5%15%之間 持有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5%+5%之間 減持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跌幅在 5%以上 行業評級 增持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 10%以上 中性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
72、漲幅在-10%+10%之間 減持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跌幅在 10%以上 國盛證券研究所國盛證券研究所 北京北京 上海上海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永定門西濱河路 8 號院 7 樓中海地產廣場東塔 7 層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南洋涇路 555 號陸家嘴金融街區 22棟 郵編:100077 郵編:200120 郵箱: 電話:021-38124100 郵箱: 南昌南昌 深圳深圳 地址:南昌市紅谷灘新區鳳凰中大道 1115 號北京銀行大廈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福華三路 100 號鼎和大廈 24 樓 郵編:330038 郵編:518033 傳真:0791-86281485 郵箱: 郵箱: 2025 05 04年 月 日